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两天“抄底”红黄蓝是一件可耻的事吗?这群最会投资的人说…

2017-11-30 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来自我的小伙伴理财不二牛

微信号:buerniu5188



自称“没有资格乞求原谅”的红黄蓝教育机构,的确还未完全得到市场的“原谅”:连涨两日后,中概股公司红黄蓝教育(NYSE:RYB)重启跌势。


本周三美股盘前,红黄蓝跌逾10%,开盘后跌幅一度由10%以上收窄到不足6%,最终收跌8.42%,股价为20.33美元,较发行价高出约10%;盘后在收盘基础上又跌去1.48%。


▲红黄蓝教育11月以来的股价走势



红黄蓝近期股价巨幅波动,从大跌到反弹再到下跌,资本参与的路径清晰可见。


那么,“抄底”红黄蓝到底是不是一件猥琐的、可耻的事情?我们询问了离海外市场最近的机构投资者代表——QDII基金经理。不过答案或许出乎普罗大众的意料。


机构争相和“红黄蓝”撇清关系


经历了上周五的跌破发行价,本周前两个交易日,红黄蓝教育一度开启了强势反弹模式。周二全天收涨23.33%、两日(周一周二)累计涨幅35%,不仅大幅收回“失地”,成交量也大幅攀升。一边是不绝于耳的质疑声,另一边是股价的节节攀升(在周三反跌之前的确如此),风暴中的资本似乎自有一套逻辑,来自外界的“噪音”丝毫无法干扰它买入红黄蓝的节奏。


近日发生的另一件事情也令人玩味。在红黄蓝股价强势走高之后,某财经大V在其微博公布了一批红黄蓝新进机构名单,并称这些基金公司“抄底”了红黄蓝。一时间,“上榜”公司风声鹤唳。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截图


眼尖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了,这份名单里就有国内大名鼎鼎的投资机构高瓴资本。后者反应很快,迅速回应称,“(红黄蓝)是IPO买进的,不是新进的,言论属于误导。”而该财经大V也随之删除了微博。实际上,知名大V犯下这种低级错误,也令人不解。


风口浪尖,连一向以逐利为本质的资本也避之不及。红黄蓝股价的上涨或许与其此前紧急宣布的5000万美元股票回购计划不无关系,但成交量的回升实实在在表明,还是有数量不菲的投资人参与了这场“抄底”。


基金经理内部意见也“分化”


资本的道德底线,到底在哪里?


有一群人对这个问题很有发言权。他们手上掌握着百亿级的资金规模,并且可以直接投资海外上市公司,那就是站在金融金字塔顶端的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经理。


美国东部时间9月27日上午,幼教机构红黄蓝教育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18.5美元、累计募集资金1.4亿美元。在其最新可查的机构投资者名单中,我们没有发现公募基金的身影。


对于这家公司在商业模式、盈利水平、运营策略等方面的评价,基金经理们达成了高度一致。有研究过的QDII基金经理说,本来就不看好这家公司,“这种教育类公司的品牌至关重要,而品牌是靠直营、靠自己精耕细作的。红黄蓝的加盟模式挺难控制它的质量,所以本身我就不太看好这个模式。”


还有基金经理表示,中概股有腾讯、阿里、京东、网易等诸多白马,足够投了,而红黄蓝“压根没看过”。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不过说到在此时“抄底”红黄蓝的行为是否恰当,大家的态度也随之变得暧昧起来。


有基金经理还是坚定表示不会参与,“我们做的也是公开市场的生意,赚钱方法很多,没必要违反社会道德”;一位沪上QDII基金经理说,红黄蓝上市时就不算特别价值的股票,现在揭发出这种事更加不会看了,语气不容置喙。


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


基金经理1:“道德跟抄底这个事情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这赚的并不是公司的钱,而是别人的钱。实际上,在二级市场交易很多都是赚别人割肉的钱,那是不是每个炒股的人都面临这样的道德风险?”


基金经理2:“投资没有什么道德不道德,只有合规不合规。如果投资要用道德去衡量,就很难界定,因为它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还是要把定价权交给市场,最后有账都不怕算。现在事情的全貌尚不清楚,很多事情越久远才能看得越清晰。”


听上去有些冰冷,却可能代表了这个市场上相当一部分手握重金的机构投资者的看法。


一位绩优QDII基金经理的话很有深意,牛妹(微信号:buerniu5188)这里也给大家分享一下。


“资本市场里没有道德的人太多,否则就不会有现金贷这些产物了。为什么要用道德去界定资本?资本是最肮脏的,好的制度能让一群魔鬼规规矩矩做事,坏的制度能够逼良为娼。不过,凡事动辄拿道德拿主义说事的,基本都是耍流氓,是最不讲道德、最没有主义的。”



QDII基金经理投资时,看重道德风险吗?


QDII基金经理在投资个股的时候都会参考哪些要素?由于受到距离、不同市场等因素的限制,基金经理们给出的答案都是大同小异。


例如,有基金经理表示,投资美股时更多的是做基本面研究,挑股票也是挑一些优质、有竞争优势的公司,把握中长期趋势,并不会在乎日内波动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另一位QDII基金经理总结了四字要诀,“少看多动”,并进一步解释道,“跟踪要非常紧密,思考要频率高、深入。对趋势和大类资产的判断,想清楚以后,要尽量保持一定的跨期限一致性,具体操作层面要非常谨慎。”此外,对于没办法实地考察上市公司的弱势则采用其他措施来补充,例如外资券商的帮助、通过电话会议和上市公司交流定期报告、选择行业龙头股等。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那么,在投资海外个股时,QDII基金经理们看重道德风险吗?答案毋庸置疑是肯定的。


有基金经理告诉我们,对于红黄蓝事件,不管真假,这种公司就是有潜在的风险,“确实不能惯他们这种行为”。


另一位则语气坚决地表示,道德风险肯定是考量是否投资海外上市公司的重要因素,甚至前提条件,“否则就是在给自己以后挖坑”。


有些钱是能赚的,有些钱是不能赚的,不然迟早也会出问题,基金经理们深谙此道。那么,既然道德风险如此重要,为何在“抄底”这件事上的态度又会出现分化?


这里已经不只是QDII基金经理投资海外个股时的矛盾心态了,它反映的是投资这件事从基因里带出来的矛盾,和大家对于资本市场道德底线的一次次试探。


“任何买这个股票的基金经理,都应该辞职”


曾几何时,图灵制药以“只顾自己赚钱,不管他人死活”的商业模式取得了丰厚的利润、股价也5年上涨18倍。在该公司如日中天的时候,有投资者在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会上问巴菲特如何看待这公司,巴菲特的回答是,“任何买这个股票的基金经理,都应该辞职。”


某公募投资总监昨日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了股神的这句评价,想必也是感同身受。


多位基金经理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买军工股这件事,态度很一致:作为操盘手,不能说自己反对战争就不投资军工股;“炒军工”被说成是国难财,是因为说这话的人带有感情色彩,把自己的偏见首先植入了。也有QDII基金经理在谈到红黄蓝事件时告诉我们,理性点看待(这)就是个上市公司运作,负面新闻、危机公关,资本运作不应该为情绪左右。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投资本身是反人性的,它讲求理性。但投资和资本,从来就无法与社会割裂开来,它们并非缺乏温度、毫无感情色彩。正如今天有一篇热文中所说,货币和资本,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如同插在人类身上的一对翅膀,极大增加了我们配置资源的效率,放大了我们财富创造的能力。


但如果我们只是一群混蛋,我们不遵守必须的道德底线,哪怕我们赚到了再多的钱,这个世上也只是多了一群有钱的混蛋而已。


至少,在一些“恶”的公司和事件面前,资本不应该扮演给它递刀子的角色。在投资这件事上,要敬畏的不只有市场,还有那条不可逾越的底线。


每经记者 李蕾

每经编辑 肖鴻月 赵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