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7印记!12个关键词看大西安"追赶超越"这一年

2017-12-25 西安晚报

2017年,是大西安建设元年!

这一年,全市上下扎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方位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埋头苦干,不断加速奔跑,奋力追赶超越,谱写了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新篇章。

补短板、西安铁军、脱贫攻坚、招商引资、三大革命、特色小镇、西商大会、车让人、硬科技、店小二……2017年,围绕这一个个关键词的落实,大西安在追赶超越征程中迈出了一个个坚实的“足印”,书写着全面追赶超越的生动实践。


关键词/十九大精神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 

指导西安追赶超越实践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市委迅速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六聚焦”、把握“十个新”、推进“七个一”,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迅速在全市掀起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通过组织大学习、部署大宣讲、开展大宣传、实施大培训、启动大调研、全程大督导、促进大实干,争当全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排头兵, 学习新思想、展示新气象、争创新作为、实现新辉煌,党的十九大精神迅速在西安落地生根,凝聚成为全市上下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京东大厦。


关键词/三六九

聚焦“三六九” 

勾画追赶超越“路线图

  2017年,西安吹响了“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的集结号。

  年初召开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自加压力调高标尺,确定了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的奋斗目标,确立了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千年古都第一次以大西安的格局和气度,跃上全新的历史起点。

  ——“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GDP过万亿、建好国家中心城市三个目标”;

  ——“做强西部经济中心、丝路科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的‘三中心二高地一枢纽’等六维支撑体系”;

  ——实现“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创新活力明显提升、开放水平明显提升、文化实力明显提升、交通枢纽明显提升、城市功能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提升、社会治理明显提升”;

  “三六九”,这一组数字密码,涵盖了未来五年西安发展的愿景、战略、抓手和举措,展示了更加宏伟、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勾画出了西安追赶超越的“路线图”,形成系统的路径取向和鲜明的实干导向,体现了西安自加压力的目标自觉,凝聚起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发展合力。


高新区林立的高楼。


关键词/补短板

全力“补短板” 

抓住追赶超越“牛鼻子”

  市委、市政府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把西安发展放在全国、全球大局来谋划考虑,把“补短板”作为加快追赶超越、加快大西安大发展的破题之举,全力推进“补短板”各项工作,蹄疾步稳实现追赶超越。

  今年1月,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总结了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等3个方面32项短板。

  3月3日,市委办公厅下发通知,在全市范围开展“学习先进、对标成都、查找短板”专项工作。

  3月22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提出补齐雾霾治理、缓堵保畅、行政效能、城乡环境、干部作风、脱贫攻坚等6个短板。

  7月中旬,市委常委、副市长和人大、政协党组分别围绕“十大短板”开展调研。

  8月上旬,我市党政代表团专门赴成都、重庆、南京、苏州学习考察,实地对标先进城市,学习经验查找短板……

  围绕查找短板,全市启动历史上范围最广的征求意见,先后六次大规模征求意见,涉及3000多人,查找出500多个短板……

  在查找短板的过程中,大西安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8月24日—25日,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围绕“补短板”主题展开。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十问”西安发展“为什么”,让人警醒、令人深思、振聋发聩。

  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西安市委关于落实“五新”战略加快补齐“十大短板”的决定》,就补齐“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军民融合、开放经济、区县域经济、文化产业、金融产业、创新转化能力、生态环境、民生服务”十大短板做出了系统安排。会后,建立“六个一”责任体系:一个短板至少有一个常委或者副市长来牵头,要有一个方案,一个团队,每月进行一次点评推进,每季度要进行一次汇报,要一抓到底。并加快制定出台补齐十大短板的工作方案和“10+N”系列短板推动落实工作方案。


关键词/西安铁军

践行“三项机制” 

打造追赶超越中坚力量

  城市发展伟大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忠诚、干净、担当的西安铁军队伍。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四铁”型西安铁军。市委十三届一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追赶超越西安铁军的决定》。随后,出台《西安铁军的具体标准》《关于强化西安铁军建设,激励干部奋力追赶超越二十条措施》,打出“组合拳”,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转变工作作风。

  一年多来,西安市在落实“三项机制”具体实践中,旗帜鲜明地褒奖干事者、保护改革者、惩戒不为者,强力推动“三项机制”在西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面激发各级党员干部奋力“追赶超越”的新动能,打造出一支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西安铁军。

  在“三项机制”实施细则中,把全市着力推进的“两区”建设、脱贫攻坚、城市治理、招商引资、亲商助企、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等重点工作融入其中,切实把制度压力转化为追赶超越的动力,激励全市各级干部围绕中心、凝神聚气推动实现追赶超越。在落地有声的践行中,运用“三项机制”调整干部578人,激发了干事创业的激情,树立了鲜明正确的用人导向。

  今年以来,在“追赶超越”目标指引下,一大批优秀的领导干部在大西安建设中脱颖而出,他们奋发作为,锐意进取,展示出了建设大西安所应有的风貌和才华。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行政效能为之一新,外地客商、专家学者、市民游客纷纷点赞西安政务环境、营商环境、生活环境的改善。


“追赶超越”擂台赛。


关键词/擂台赛

“赛”“会”结合 

推动追赶超越有实效

  这一年,每项工作的扎实推进,离不开市委、市政府“赛”“会”结合的有力推动。擂台赛上你追我赶,点评会上“辣味十足”,谋事干事氛围更加浓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得到新提升。

  每个月:围绕专项工作举办“擂台赛”。围绕招商引资、脱贫攻坚等举办了11期擂台赛,区县、开发区党政一把手“上擂台、当擂主”,形成了“台下多干事、台上多交流”的浓厚氛围。

  每两月:围绕重点任务启动“汇报会”。各区县、开发区书记汇报前两月重点任务进展和后两月工作打算,抓关键少数,攻难点、解难题。

  每季度:围绕“五张报表”开展“点评会”。以发展、生态、民生、平安、党建“五张报表”统领全市考核。现场点指标、点排名、点责任人,对目标进度“全面体检”。让先进受表扬、后进坐不住。

  每半年:围绕重大主题召开“全委会”。上半年全委会以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加快补齐短板为主题,明确了补工业经济等“十大短板”的目标和措施,全市用力追、争着补、赶着超。年底全委会将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举办2017年重点项目冲刺攻坚观摩赛。围绕重点项目,采用到现场比一比、赛一赛、评一评的“追赶超越”新形式,直观了解情况,彻底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现场观摩,强化发展、投资、结果、服务、责任五个导向,牢牢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理念,抓好“牛鼻子”,打好攻坚战,为大西安追赶超越积蓄更强劲的发展动能。

  举办三次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共计577个重大项目,总投资3961亿元,各区县、开发区比谁的项目多、比谁的项目好、比谁的项目大,营造了“比、学、赶、帮”的氛围,以重大项目建设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实现新发展。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

  通过擂台赛、点评赛、观摩会等常态化形式,让各级干部通过互看互比互学激发干劲,推动落实。在比一比、赛一赛中推进工作,搭建起西安铁军同台竞技的大舞台,构成了一幅“追赶超越”的生动图景。


关键词/对标取经

挂职取经 

拓展追赶超越新思维

  以拓宽视野、更新观念为目标,实施干部挂职计划,全年选派100名干部赴成都、武汉、杭州、南京、宁波、苏州、温州、昆山等市挂职。这也是西安历年来外派挂职干部人数最多、所涉省市范围最广的一次。同时,还派出100多位干部到中央部委、省级部门挂职,努力当好零距离学习员、全天候信息员、五星级服务员。

  外派挂职的干部主要通过单位推荐和组织点选两种途径遴选,主要是优秀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均为区县、开发区和市级部门分管领导或中层正职。挂职期间主要是学习外贸招商、现代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特色小镇建设、城市建设与治理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拓宽视野、创新思路。通过选派干部挂职,大兴干事文化、树立实干导向,打造“对党忠诚、勇于担当、干净干事、充满活力”的西安铁军,努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

  在“送出去”培养的同时,也坚持“请进来”传授。全年,市委中心组举行13场专题学习报告会,邀请各路专家就特色小镇、2.0版新型城镇化、让文化创造无限的经济价值、浙商及民营经济发展、“一带一路”的逻辑:世界是通的、杭州与西安旅游对话、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从杉杉发展看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当前经济形势与西安经济发展建议、“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助推大西安建设、新经济新金融与大西安新机遇、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尊崇党章、六盘水市“三变”改革探索与实践等专题进行辅导。

  观念革新带来实践突破,“走出去”“请进来”的全市学习行动给每个人带来思想上的冲击和行动上的促进,也为城市发展打开新的上升通道。


关键词/三大革命

优化环境 

提升追赶超越竞争力

  2017年,西安市以“烟头革命、厕所革命、行政效能革命”三大革命为破题之举,从细节着手,直击城市治理短板,破除工作作风中的“城墙思维”, 以店小二式的五星级服务优化营商和投资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

  “捡烟头虽然是小行为,追求的却是城市干净整洁的大目标。一个小小的烟头都消除不了,追赶超越的大目标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的倡导下,2017年年初一场“烟头”歼灭战在古城全面展开。西安市各区县、各级单位的领导、机关干部纷纷走上街头捡拾烟头,许多单位还自发组织干部职工上街捡烟头。一年来,西安以捡烟头这样的“小事”作为工作抓手和发展新起点,陆续推出一系列有力举措,使城市管理水平和干部作风有了明显提升,绿水青山和蓝天白云多了,跑腿等待时间短了,办事效率快了,前来旅游、定居、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了。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在西安考察时就谈到自己的亲身感受:“烟头、厕所、行政效能这些说起来都是小事,但从这些小事出发,看到了西安领导干部观念的改变。”西安城市的这些变化在他看来,是观念上的根本改变,一定会进一步带来效率的提升和社会综合成本的降低,从而充分激活西安具有的科技、人才、资源方面的众多优势,形成西安后发优势,同时也成为企业家们追逐的商机。

  “三大革命”催生城市发展质的飞跃。这一年,市委、市政府在行政效能和营商环境上付出的不懈努力,正带动大西安加速追赶超越。大西安正成为宜居宜业之城、创新创业的沃土。


关键词/招商引资

一号工程 

催生投资“井喷式”增长

  一年来,我市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围绕“五资”抓招商,组建了投资促进委员会和系列专业招商分局,成功召开了丝博会、首届世界西商大会、首届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首届全球程序员节等活动,阿里巴巴、华侨城、海航、京东、京东方、开沃、吉利汽车等一大批项目签约落地,实现“井喷式”增长。

  投资200多亿元落地经开区的吉利新能源汽车更是刷新了“西安速度”,从意向到签约只用了4个月时间,拉高了业界招商速度标准,并在11月已开工,项目预计2020年投产。

  新华社通讯《西安成为西部地区投资新热土》中这样写道:“龙头企业的投资信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与西安发展环境的显著改善密切相关。”

  翻看今年的数据,不但直观而且令人振奋。今年1-10月全市实际引进内资2047亿元,完成全年指标的115%;实际利用外资41.89亿美元,同比增长20.23%。从各种招商成绩单上频繁出现的“创新高”来看,西安已成为“五资”投向的热点区域。截至11月底,西安市场主体超过100万户,成为继武汉之后第7个市场主体破百万的副省级城市。其中,今年新增26.6万户(日均超过一千户,达到1066户),同比增长106%。

  知名大企业在西安抢滩布局,不仅增加了大西安追赶超越的新动能,而且为扩大就业、吸引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键词/招才引智

“孔雀西北飞” 

提升追赶超越新动能

  追赶超越,体现在大西安对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2017年,西安实施人才户籍、创新创业新政,以最优的服务、最大的诚意,争取五年留下引进100万大学生,让西安充满朝气与活力。

  人才新政引得孔雀西北飞。8月19日,科技人才峰会暨“梦回长安校友行”结束时,现场主持人提议:“退场时,请院士们先走!”针对这个细节,澎湃新闻在报道中评述:“‘请院士们先走!’西部重镇陕西西安用这样一个细节展现自己打造人才高地的决心。”

  今年5月,我市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带一路”人才高地若干政策措施》(简称“西安人才新政23条”),重点围绕“364”产业体系、“三区双创”及引进培育党政管理、经济金融、教育医疗、人文社科等领域紧缺型人才,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政策藩篱。

  人才新政23条颁布以来,我市共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12人,国家级领军人才30人,地方级领军人才101人,人才净流入全国排名第四,西安“人才高地”的魅力日渐显现。

  11月24日上午,“西安市招才引智委员会”揭牌成立,集中发布了《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的十三条措施》等6项人才新政配套措施,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成果转化、购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园)、医疗保障等方面,对我市人才新政、户籍新政、创新创业奖励扶持等人才支持政策,作出了升级优化和创新突破,被称为“人才新政2.0版”。

  “户籍新政”迎来“新西安人”。按照“三不一优”原则,即落户政策不设门槛、不收费、不设复杂审批手续;建立全国最优惠落户政策的思路,我市设计研究放宽部分户籍准入条件。

  更新观念,放宽准入条件,我市较好地解决了其他城市面临的劳动力输入不足难题,为新西安输入新鲜血液。从今年3月份出台8项户籍新政以来,西安在全国同等城市实现落户门槛最低、流程最优、限制最少、效率最高,共迁入18.6万人,同比增长了408.9%。其中学历落户人数合计98724人,占新政落户的80.64%。其中,博士727人,占学历落户的0.75%;硕士8798人,占学历落户的8.91%;本科46316人,占学历落户的46.91%;大专36066人,占学历落户的36.53%;其中,本科以上56081人,占学历落户的56.81%;大专以上92147人,占学历落户的93.34%,占新政落户的75.27%。

  大西安对人才释放出的强劲“西引力”,彰显城市治理者跳出“城墙思维”的魄力和勇气。


西安国际创业大赛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创客前来参赛 。


关键词/创新创业

“双创”发力  

启动大西安发展新引擎

  今年以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每月到驻市科研院所、高校或众创机构与创业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市长上官吉庆多次到科研院所、高校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其他市级领导也积极参加“创业西安行”活动,全市创新创业工作如火如荼展开。

  截至9月底,全市累计建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小企业创业基地等各类众创载体342家,载体总面积达1079万平方米。中科院光机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批国家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全市众创载体固定资产投入187.29亿元;累计入孵企业9251家,企业总人数56276人,入孵企业累计融资19.79亿元。

  一批创意街区、智慧街区、科技街区、宜居社区、特色社区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我市以“区块整合+科教资源”模式,打造了一批没有围墙的创新创业院区、校区、园区。同时,大力发展“大学生创业经济”“校友经济”“院士经济”“院所经济”“教师经济”等五大经济,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迸发。

《问政时刻》节目现场。



关键词/舆论监督

强力问责  

展现追赶超越新气象

  今日之西安,正在通过问题导向,使舆论监督逐步形成一种合力:让基层党员干部动起来、跑起来,能作为、愿作为;让市民群众出现问题有人管,能解决,效率高,心服气顺。

  充满火药味的舆论监督。每个月8日晚8点,西安广播电视台《问政时刻》准时开播。一边是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一边是市民群众和各界代表,一个接一个点名道姓犀利质问,让被问政的政府工作人员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放在火上烤”。

  《每日聚焦》——“西安电视舆论监督新坐标”,聚焦“三大革命”,瞄准治气、治水、治脏、治山、增绿,关注解决民生九难。

  《西安日报》推出舆论监督类栏目《终南瞭望》;《西安晚报》推出《明察暗访看民生》栏目,更多关注市民身边的热点问题。

  从来没有过的监督力度,从来没有过的问责速度。针对媒体曝光的问题,我市设立专门部门进行督办,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做到件件有反馈、件件有整改。同时,问责机制也由原来的被问政单位内部问责,变为由市纪委问责。

  “长安新语”和重点工作相伴而生。自2016年12月19日起,《西安日报》每周一、三、五在头版重要位置推出“长安新语”栏目,迄今共刊发140余篇言论文章。几乎每一篇文章,都受到读者网民的广泛热议和转发点赞。其文短小精悍,开门见山,直面问题,回应关切,成为西安市追赶超越发展的品牌栏目,营造了全市上下团结奋斗、勇争一流的良好氛围。

  长江日报理论评论部主任刘林德认为,“长安新语”为工作推进开了新风、树了新标,紧扣西安市委对城市发展和城市治理的理念思想,并对其进行了深入阐释解析,很好地充任了传递思想、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角色。


关键词/民生热点

共建共享 

推动民生事业不断进步

  2017年,西安市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聚焦“12345”,用好扶贫十招,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民生“九难”,强化政策兜底,加大公共服务供给。深入推进平安西安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及时回应群众合理诉求,确保了城市安全、社会安定、市民安宁。2017年西安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一系列荣誉。

  用“脱贫攻坚”统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今年,全市召开30多次专题会议,层层压实区县责任。市级领导每人包抓1到3个贫困村,每月至少进村入户1次。将市扶贫办升格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县级单设扶贫机构,镇街增设扶贫专干。党政同责同抓,优化市级领导力量,优选市扶贫办主任(兼任市委副秘书长),选派优秀干部到市扶贫办挂职。

  绘制民情地图1.5万张,摸清底数。确定“12345”目标,即在人均收入达到省定脱贫这一标准,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基础上,提升“四率一度”,建设“美丽乡村、美丽经济、美丽党建、美丽人家、美丽乡风”“五美”样板。全市500多支驻村工作队、2万多名帮扶干部,着力补短板、物质帮、精神扶,让一点一滴的帮扶更到位,及时推广蓝田董岭村等“三变”改革经验,抓实产业扶贫。全面脱贫的美丽图景,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打通“断头路”更打通了“民心”。2月9日,第二期追赶超越擂台赛提出要打通开元路这条断头路。2月19日上午,存在6年多的“老大难”问题被彻底解决,开元路实现双向两车道通行。3月8日,给水、雨水、污水、电力、消防、绿化景观全面完工,双向四车道贯通。《陕西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打通断头路的启示》,称“这不仅是打通了‘断头路’,更重要的是打通了‘民心’”。

  今年以来,我市计划打通的24条断头路已全部打通,今年计划完成征地拆迁道路46条,现已累计完成43条。

  践行“两山理论”,优化生态环境。全力推进铁腕治霾、柔性治水、合力治脏、依法治山、立体增绿,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路长制”“所长制”“网格长制”,实施城乡环境整治、四改两拆、“五路”两侧绿化、品质西安建设补短板等行动,投资服务环境、生态宜居环境、生活品质环境建设扎实推进。先后荣获“厕所革命优秀城市奖”“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通过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

  “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2017年,是我市特色小镇建设的起步之年。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一批“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特色小镇,形成支撑大西安大发展、大突破、大跨越的新增长极,先后出台了《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指导意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试行)》等系列文件。启动申创第一批特色小镇,共报送77个项目,35个进入首批创建名单,涉及所有区县、开发区。随后,《西安市特色小镇财政政策实施办法》设立50亿元特色小镇专项子基金,全力支持特色小镇发展。如今,西工大翱翔小镇等一个个特色小镇凭借创新优势不断破壳而出,逐渐成为“产城融合”新亮点和转型升级“新支点”。(本版稿件 文/记者 何兴龙  本组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首席记者 李明 记者 冯炜 杨力 王旭东 雷伟东 摄


来源:西安日报

首席编辑:孟新媛丨 审核:亦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