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书博会“十大读书人物”评选活动开始了!快来投票吧

西安晚报 2020-04-05


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十大读书人物”评选活动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中华读书报承办,今年已是连续第八年举行。每届书博会评选出的十大读书人物都是全民阅读楷模。2019年第29届全国书博会“十大读书人物”评选结果7月份将在陕西西安揭晓。


截至4月23日,书博会“十大读书人物”评选活动共收到推荐材料126份。经初步评审,从中推荐产生30位候选人,参与第29届全国书博会“十大读书人物”网络投票。


“2019十大读书人物投票”评选已在第2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官网、官微及光明网:http://topics.gmw.cn/node_122205.htm上开辟了投票通道。



这30名候选人都是谁?

谁的故事令人难忘动容?

他们中的哪10位

将成为2019年的“十大读书人物”?

……

先放下您那跃跃欲试投票的双手!

首先,我们需要一起来看看这30名候选人的读书事迹!

了解完他们的读书事迹后

然后再请大家在文末的

“请投出你心目中的十大读书人物吧!”的投票栏中

勾选10名候选人

为您心目中的“十大读书人物”投出宝贵的一票


第29届书博会十大读书人物候选名单(30人)

(以姓名音序排列)

1.曹中希,男,55岁,山东,圆通速递北京分公司北师大业务经理










曹中希:速递员的读书业绩


曹中希,1964年生于山东临沂费县薛庄镇,1985年毕业于费县第十六中学。现为圆通速递北京分公司北师大业务经理。北师大“圆通老曹工作室”负责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榜样人物”。


家中贫寒,父亲早逝,母亲独自抚养曹中希兄妹六人。1986年高考落榜,但曹中希热爱读书的心,却从没改变。经多方筹借资金,在薛庄镇开办“沂蒙书画社”。在那个经济文化缺乏的年代。文化市场多以生活方面内容居多,社科、艺术、少儿、旅游方面较少。为了能够让书籍更加全面,他去了很多图书市场,在临沂批发城,购买了社科类的和一部分世界名著等书籍。他在村里办了个农业技术推广站,引导大家科学种田。为此被村民称为“小才人”。


后来曹中希到黑龙江虎林856农场打工种水稻,在北大荒那吃饭蹲在蚊帐里,如厕都要折一把草驱赶蚊子的生活中,让他兴奋幸福的是,856农场的场部里,有一个很大的图书室。曹中希每天都在忙完活后,白天,坐在田埂里,窝棚里读书,夜晚回家后,去连部图书室读。


2000年,曹中希来到北京。最终负责北京师范大学的快递收发。这不仅为他读书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同时,利用圆通和老曹工作室的这个平台,与历史学院,工商与管理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艺术传媒学院,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白鸽协会,学生会等院系合作,为贵州毕节,贵州遵义务川,四川凉山州,四川盐源县,河北枣园,甘肃榆树等学校捐赠书籍等四十余吨。


他利用每年毕业季的学校“跳蚤市场”,购得书籍千余册,用于农村图书室。带动更多的青年读书学习。参与北京师范大学的“燕文化传统知识”“樱花诗会”“爱与诗”“听筝读诗”等活动,与师大师生共同读书,学习。分享人生的酸甜苦辣,鼓励毕业生珍惜当下,享受读书之美,学成回报社会。探讨读书的意义,读书与生活,社会的关系。










2.戴建业,男,62岁,湖北,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戴建业:幽默讲国学的“网红”教授


戴建业,62岁,华中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术带头人。


戴建业的童年,生活在父亲的棍棒下。他的父亲是在旧社会里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和现在很多家长一样,父亲望子成龙的心情极为迫切,对戴建业兄弟俩的文化教育格外重视,很早就教他们认字、写字、读书。父亲最常用的教育方法就是拳头,只是偶尔才改用一下巴掌,父亲打他身体的部位也比较固定,打他的头部最为得心应手,只在母亲抗议后才“仁慈”地改打屁股,仅仅背诵乘法口诀表,戴建业就不知挨了多少顿痛打。


1977年恢复高考后,戴建业成为首批大学生,他潜心研究古典文学,一步步成长为华中师大文学院古代文学学术带头人。


2018年10月,戴建业给学生讲解古诗文的视频被传到网上后迅速引来广泛围观,他讲解盛唐诗歌的视频被上传至短视频平台“抖音”之后,当日点击量迅速突破2000万次。他的评讲,别具一格,浓厚的湖北乡音,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接地气又不失深度的授课内容,使他被众多网友称作“课堂上的一股泥石流”。


从没玩过抖音的老教授在手机上下载了软件,看到粉丝以每天10万左右的速度暴增,非常吃惊。他觉得,自己讲课的短视频有点“单口相声”的感觉。虽然不明白网友们到底迷自己什么,但戴建业教授充满自信:“我本来就值得大家喜欢!”他笑言,自己在华师一直很受学生欢迎,只是以前网络不发达,受欢迎的范围便有限。在华中师大首届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中,他荣获第一名,逐渐成为该校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他的课堂总是人气爆满。


走红后的戴建业教授,有点惴惴不安:这些短视频都是以前给本科生上的选修课,少数知识点可能讲得不准确。由于担心误导读者,他表示以后会更加小心,但或许就讲得没这么轻松了。“希望喜欢看我讲课视频的读者,能读读我写的书。”他说,自己写的书比讲的课更好,字斟句酌,更严谨。


此前,戴建业出版了《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浊世清流——〈世说新语〉会心录》《老子开讲》《一切皆有可能》等多部著作。


尽管意外成为“网红”给他增加了不少困扰,不过在他看来,这也不完全是坏事。虽说“人红是非多”,但大部分的网友还是喜欢自己的。能用这种方式吸引更多网友,让他们知道古典文学很美、爱上古典文学,那就行了。


戴建业希望通过中国古典诗歌,真正走进中华民族的心灵世界,来分析中华民族的精神现象。为此,他系统地阅读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家的作品、李白的作品、苏东坡的作品等,他感知到他们的思想、信仰不同,情感表现不同,他想通过这些考察,通过古人的心灵世界所展现出的不同方面,追溯他们人生境界的文化底蕴,追溯他们背后的民族文化根基。


网络走红的喧闹过后,62岁的戴建业还是每天早晨七点左右起床,上午和下午如果都没有排课,洗漱完毕后就开始读书、写作。他多半读的是古代诗歌,有时读一些英文著作,偶尔午睡。到了夜里,他还是在读书,直到凌晨一点以后才就寝。

作为古代文学学术带头人,戴建业正忙着主编一套古代文学研究丛书,同时负责文学院一流学科“大众阅读”的建设,为中学语文教师进行培训,参与社区演讲。戴建业认为,这样“不火”的状态,才是人生常态。










3.董丽娜,女,35岁,北京,北京市红丹丹视障文化服务中心培训师










董丽娜:帮助视障人士感受阅读、爱上阅读


1984年9月,董丽娜出生后被诊断为先天性眼疾。十岁时,还没来得及把周围的世界记清楚,她就彻底失明了。


刚上盲校的时候,老师就天天告诉她们说:“以后你们一定要好好的去学习推拿,因为这将是你们唯一的出路。”这是因为当时的盲校只有中医推拿一个专业,想学习其他专业,根本没有可能,连更多的盲文版教材和书籍都找不到。


听到这些,她既痛苦又无可奈何。她真的不明白,人生怎么能够刚刚开始就看到结局呢?她为什么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做梦?如果她连做梦都不行、都不敢的话,还怎么能谈得上梦想实现呢? 


走上推拿师岗位之后,她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寻找学习机会和自学方面,三年时间里,每天学到的新知是她的精神支撑,鼓励她坚持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


那是2006年的一天,一次偶然的机会,当她得知北京的公益机构北京红丹丹视障文化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红丹丹”)可以帮助盲人学习播音主持时,兴奋极了!其实,那时候她并不了解播音主持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素质?然而,她还是欣然放弃了所有工作,踏上了前往北京求学的列车。她对自己说,一定要有个新的开始。


就这样,在红丹丹的帮助下,她走进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播音主持的培训课堂,走进了语言艺术的大门。从此,再没想过离开。


2010年,她参加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届“夏青杯”全国朗诵大赛,荣获决赛二等奖。之后,在组委会的帮助下,她走进了中国传媒大学的课堂,开始追求多年来的大学梦。2011年,在红丹丹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北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大门向她敞开,并且承诺,从此以后包括她在内的所有视障人士,在北京地区都可以参加自考。视障人士的人生从此多了一种可能——通过自考,她们可以学习自己心仪的专业,向着各自渴望的人生方向进发!


2013年初,董丽娜回到红丹丹,和同事们一起,为丰富视障群体文化生活而努力。北京红丹丹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门服务于视障人士的民间公益组织,下设多个助盲服务项目。其中,心目图书馆是国内唯一一家为视障人士制作DAISY格式有声图书的民间图书馆。2011年成立至今,已累计制作DAISY图书700余册,通过多种渠道免费送至视障人士以及全国100多所盲校学生手中,让他们足不出户也能享受阅读的快乐。


她作为这只队伍中的一员,为每一位前来进行图书读录的志愿者进行语言技巧培训,让他们的声音更具魅力,表达更准确,为视障朋友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有声图书。


2015年3月,董丽娜的首档广播节目《丽娜品读时间》开播。这是一档阅读类节目,将文字化作声音,借电波传入千家万户,给更多听众阅读的滋养。节目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播出,受到听众的欢迎,迄今已开播120余期。


2017年起,她开始投身于视障青少年的语言艺术教育行动,以专业的语言艺术和知识技能助力视障人士发展,帮助热爱声音艺术的他们提升朗读与表达能力,用自己的声音传递知识、温暖和爱。截至目前,董丽娜累计进行红丹丹心目图书馆读书志愿者培训50-60场次,培训读书志愿者1500人左右,经培训志愿者录制有声图书超过500册,经制作后,送至全国100余所盲校,让更多视障青少年共享阅读的快乐,透过阅读看世界,并且已帮助150多名视障青少年习得专业知识、获得专业技能,成为未来的读书人。很多佼佼者已经在各大有声平台和社交媒体有了自己固定的节目,赢得了很多粉丝的喜爱。身为该教育行动的课程设计者和培训导师,她深感欣慰和自豪。


在盲校度过的11年的时光,让她无比深刻的体会到无书可读的痛苦。如今,能够得以脱离种种束缚,走在追求梦想拓展人生的道路上,从某种角度说,是知识和书籍给予她养分,让她有力量不断前行,走的更远。


她始终坚信:知识和书籍改变人生。她尽自己所能,以各种方式分享阅读,让更多和她一样的视障人士有机会感受阅读、爱上阅读,甚至成为阅读传播者,让知识的魔力也改变他们的生命。










4.杜权成,男,47岁,湖北,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一中教师










杜权成:书香从小家飘向大家


杜权成一家是读书的受益者,夫妇俩都是中师毕业,然后进修了专科和本科,他们自学书画、写作、摄影、民间文艺等,成为谷城县首屈一指的文化之家。女儿杜天娇自小爱好读书,以谷城县中考状元身份考入襄阳五中,高考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大学,去年被推优保研浙江大学提前攻读硕士研究生。高中期间,获得过全国生物奥赛二等奖、全国语文能力大赛一等奖;大学期间获得过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二等奖、全国基因工程应用大赛最高奖。


1992年,杜权成志愿在谷城县最边远的张湾小学支教,为了让学生接受高雅艺术,有好书可读,拥有丰富的业余生活,他有意识地收集名家字画和图书。27年来,他珍藏书画2400多件,图书3万多册,多方“化缘”,自筹两百万多元建立了杜权成书画收藏馆和杜权成图书馆,内设展览厅、创作室、图书馆、阅览室、学术报告厅等功能室,免费开放十几年,接待20余万人次来此阅读、学习书画、听报告、接受辅导,多数读者是居民和中小学生,节假日,这里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夫妻俩辅导过40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书画、写作、演讲、读书征文等活动中获得金银(一二等)奖。他牵头创办的山茶花文学社,坚持年出刊200多期,发稿5000多篇,文学社曾经获“湖北省首届中学生文学社团评比”一等奖。他以杜权成图书馆为阵地,以文学社为依托,创建了“杜老师书友会”,发展会员上千人,每月坚持开展阅读分享活动,每月一次读写辅导,不定期邀请名家讲座,书友会获得“襄阳市十佳书友会”荣誉。


杜权成图书馆常年坚持免费借阅,常年向镇内各中小学免费租借图书,支持班级图书角建设。杜权成图书馆获得了省级“中心农家书屋”和襄阳市政府挂牌的“首批示范展示馆。”杜权成还与市县图书馆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他的图书馆是襄阳市图书馆少儿分馆、谷城县图书馆分馆。他协助谷城县图书馆开展了“谷城县书友会”,担任了《书香谷城》内刊执行主编。今年,谷城县残联利用他的馆藏资源,合作建立了“谷城县励志书屋”,组织了残疾书友读书会和向残疾创业者赠书活动。


在杜权成的带动下,五山镇阅读蔚然成风,去年五山镇荣获襄阳市“书香乡镇”荣誉。2017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2017年全国“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示范活动在谷城县举行,杜权成作为全省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代表作典型发言。去年10月24日,第17届华中图书交易会暨第二届荆楚书香节襄阳分会场启动仪式在五山镇杜权成图书馆举行。


杜权成热心公益事业,先后向学生捐赠图书5000多册,向镇内企业、个体户、创业者捐赠图书5000多册,向20多所中小学捐赠书画作品500多件。作为省级宣讲员,他还应邀到县内外70多个单位义务作宣讲80多场次,其中阅读宣讲30多场次。杜权成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湖北卫视等500多家媒体报道。


杜权成曾经荣获“湖北省推广阅读十佳个人”“湘鄂赣最美读书人”提名奖等荣誉,其家庭获得“全国书香之家”“湖北省十佳书香家庭”等荣誉。










5.樊登,男,43岁,陕西,樊登读书会创办人










樊登:以一已之力,创读书品牌


樊登,陕西西安人,200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13年,身为北京交通大学老师热爱传统阅读的他,发现身边很多人只买书不看书,进而关注到我国的人均阅读量严重偏低。针对“没时间读书、不知道读什么书、阅读效率低”这三个主要原因,他和三位好友在西安共同发起了“樊登读书会”(后更名“樊登读书”)。


“樊登读书”一路走来,从最初西安每年上百场线下读书活动,发展到如今全国每周数百场活动。樊登选讲的书,围绕创业、亲子、情感、生活……有最近上热销榜的新书,也有百年的经典老书。樊登努力用自己的“樊登读书”,让越来越多的人和他一样,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樊登读书APP”的创立,进一步拓展了传统阅读的渠道,改变了人们读书的方式,即不脱离传统阅读,又不使知识碎片化。经过不断的创新和总结,“樊登读书”将一本书的内容提炼成40-60分钟的精华解读,通过音频、视频、图文等方式让人快速吸收掌握,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追捧。截至2019年4月,樊登读书注册用户已超过1600万人,影响阅读人群超过1亿人,樊登读书APP 累计收听超过12亿次,累计收听时长已超过600亿分钟,累计举办线下读书分享活动10万余场。全球设立线下授权机构超过4200家,并设立了超过200家线下樊登书店,为大众提供全方位的阅读服务,成为国内最大的线上付费阅读平台之一。樊登以一己之力,践行全民阅读,让读书成为更广大人群进步的阶梯。


樊登和他的“樊登读书”一起,也在为爱心事业而积极践行着。从创立之初,就坚持向乡村小学捐助图书物资等。截至目前,已经在全国建立了超过100家爱心图书室,让更多孩子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樊登读书还向广大农民工朋友免费发放听书卡,在知识助力脱贫攻坚的路上,也走出了坚实的步伐。










6.付小平,女,山西,山西省原平市“时光读书会”创办人










付小平:草根读书人的经典解读


付小平供职于原平市机关事业保险所。她喜欢读书,热爱文学,能写淡远清丽的美文,好交温文尔雅的朋友。2014年冬,她应邀参加同学创办的“大鸟读书会”,受那种氛围的感染,萌生了在原平创办读书会的念头。


于是,当年12月23日的冬夜,付小平的读书会宣告成立,十几名成员参加了首次读书分享活动。每一位当事人都没有想过,读书会能够走到如今声名远播的状态。


原平文脉深厚,原平历史上涌现出60名进士、240名举人。打从一开始,付小平就为读书会做了“提升自己,利益他人”的定位,倡导草根化和开放型的读书会。这样,高端文化的围墙被冲破,神圣艺术的殿堂被打开,大家不分级别、不论职业、不讲年龄,以书友老师互称,以服务他人为荣,相互鼓励读书,相互汲取养分,于每周一次的读书活动中,使灵魂无声地得到滋养,让精神默然地收获成长。


当读书会办到10期之后,在外界逐渐有了影响,参与的人员多了起来。这时,付小平建起了一个书友互相学习交流的微信群,并着手为读书会命名。经过认真斟酌和讨论,她为读书会命名“时光”,寓意在时光里我们邂逅读书,让读书丰盈我们的时光。这是一种奢侈,同样也是一种幸福。


时光读书会创办以来,接连分享了《诗经》《论语》《乐府诗集》《世说新语》《金刚经》《资治通鉴》《红楼梦》《西游记》《曾国藩家书》《黄帝内经》等多部古代典籍,有些经典经过了多次分享,如《红楼梦》;有些经典经过了多人分享,如《论语》;有些经典经过了选粹分享,如《世说新语》。


时光读书会的名声越来越大,许多人加入进来,读书现场期期爆满。原平市文化局向读书会伸出了橄榄枝,请读书会到刚刚启动运行的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开展读书活动,解决了书友多、场地小的问题。


因为书友来自四面八方,有好多人具有良好的朗诵能力,付小平因势利导成立起读书会朗诵组,首先在“时光”群里轮流诵读《白鹿原》,之后由平台每日推出诵读《平凡的世界》,将有声读书通过微信公众号,向更多的人群传播。


时光读书会一直提倡和引导大家搞文学创作,“时光读书会”微信公众号专门开辟栏目,推送书友的原创作品。就这样,大家除了在“时光”微信群里探讨赏析书友作品,还积极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向自己的公众号踊跃投稿,使平台新作频现,佳作不断。近年来,“时光读书会”平台推出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上千件,平台点击量超过60万次,关注人群波及海外。此外,书友们有近50余篇作品发表在《散文》《山西文学》《黄河》《五台山》《梨花》等文学期刊上。


特别是解读《诗经》,竟然开启了全国首例以普通人视角审视解读经典的大门。20多位书友共完成80篇对《诗经》的个性化解读文章,并由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刘毓庆作序,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出版。《全民诗经之国风气象》,除序跋外,共有文章57篇,总计28万字,设计大气,装帧美观,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关注。










7.高淳,男,35,江苏,文学创作者、江苏省常熟市全民阅读促进会理事










高淳:阅读写作让梦飞翔


1984年出生的高淳因患先天性肌迟缓症,全身瘫痪。求学期间成绩优异,曾先后获得过“常熟市十佳少年”“苏州市雏鹰好少年”“常熟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标兵”等荣誉称号,他因身体原因高中失学,199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2000年开始发表小说作品。其间一篇散文获得常熟市《小荷》报颁发的三等奖。


2002年,高淳正式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诗歌、散文、小说,散见于全国各类报刊。其于2005年底加入常熟市作家协会,2008年被评为市作协先进个人,2009年被评为市文联优秀文艺工作者。2009年,一首诗歌在县市级征文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陆续有小说、散文、诗歌作品被选入各种文学选集、转载于各种文学网站。


2009年5月,151万余字的长篇小说《风逝》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高淳先后被评为“苏州市残疾人十佳文学优秀人才”“江苏省自强模范”。之后,陆续获评“常熟市劳动模范”“苏州市劳动模范”。2012年11月,高淳中短篇小说集《夜雨十年灯》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2013年底,高淳加入苏州市作家协会。2014年,中篇小说《石佛珠》在首届《常熟田》文学作品“双年奖”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2014年,小说《石佛珠》荣获“让梦飞翔·我梦最美”江苏省残疾人原创主题文学作品征集活动一等奖。2016年4月,获评2015年度江苏省全民阅读工作先进个人。同月,当选为常熟市全民阅读促进会理事。2016年10月,在常熟市“最美市民书房”评选活动中表现突出,荣获“最美市民书房”称号。2017年7月,长篇小说《生死时代之双雄》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2019年2月,散文诗歌集《寒窗孤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2018年10月26日,高淳被评为2018年度“苏州市学习之星”。










8.郭恒勋,男,75岁,山西,山西省阳城县退休干部










郭恒勋:“日记大王”60年的坚持


阳城县年逾古稀的退休干部郭恒勋,因坚持60年天天写日记,被称为“日记大王”。60年写日记1100余卷3000余万言。


郭恒勋清楚地记得,那是1958年9月2日,上初中的第二天,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对全班同学们说:“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从写日记开始。”就是记着这一句话,郭恒勋写日记整整坚持了60年。60年,从来没有空缺一天,间隔一天。从他笔筒里留存写秃的300多支毛笔、用废的150支钢笔,还有长期脚蹬木桌底部横板上凹下去的深痕,足见他的恒心和毅力。


有人专门做过统计,郭恒勋珍藏的60年所写的日记,如果按页码将纸张排列,足有50公里长。尤其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他改用毛笔书写日记,所以他写的日记别具风采,独具特色。近几年,郭恒勋被授予中国日记十大杰出人物、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山西省十大藏书家、山西最美读书人、“日记大王”、家训格言传承艺术大师等。《阳城县志》里还专门以《毛笔日记》为题,对他坚持60年写日记且多用毛笔书写的事迹进行了记录。


郭恒勋嗜书如命,这在阳城县是出了名的。他爱书、买书、藏书、抄书、背书、著书、出书、捐书、赠书,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家庭藏书达2万余册。


在60年持之以恒写日记的同时,郭恒勋还一直坚持业余创作,至今已出版发行文学著作12部。他撰写读书札记50多卷,制作剪报50本,尤其是《生命的完善》《滴水斋箴言》两部日记格言和《滴水斋诗抄》《滴水微澜》《滴水惊涛》《滴水旖旎》《滴水绮梦》5部日记体诗词更是让读者爱不释手。


2003年郭恒勋退休后,当即加入阳城县关工委“五老”志愿者行列。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更多青少年读书圆梦,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省市大专院校及县乡中小学校举办的100多场次报告会上演讲,激励30多万名青少年读书成才。他还举办了多场日记展览,教育青少年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2014年,他获得了“晋城好人”提名奖。


每出版一部书,郭恒勋都要为青少年捐赠500本,每到一处演讲,他都会捐赠几十本至上百本。至今已为孙文龙纪念馆、中国日记博物馆、阳城县关工委、驾岭中学以及一些机关、厂矿、农村捐赠书籍万余册,价值20余万元。


为了提高青少年和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创作水平,郭恒勋还以个人的名义自费培训青年作者,为其提供文学交流平台。2016年,他发起组织的“百家诗风”和“中华山文学社”,已分别吸纳青年作者350人和210人。他还自费组织青年文学爱好者参观考察、采风写生50多次。去年,《中国日记报》开展的日记散文诗大赛活动24件获奖作品中,他组织的青年作者就有11人获奖,还有10余名青年作者的作品发表。










9.季压西、陈伟民夫妇,江苏,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南京校区教授










季压西、陈伟民:一对夫妻两“书虫”


1979年,军校毕业的陈伟民被分配到云南深山某部。偏僻的驻地,看书、买书着实是件难事,这让嗜书如命的陈伟民难免着急。有人悄悄告诉她,单位里有个叫季压西的小伙儿,也是个“书虫”,你找他借借看啊!


姑娘的矜持最终没能熬过书瘾。犹豫了几天之后,陈伟民鼓足勇气敲开了季压西宿舍的门。


“你这有鲁迅的书吗?”陈伟民站在门口,话刚出口,脸已红到了耳根。

正在看书的季压西,抬头一看,眼前站着个秀气的姑娘。半天他才回过神来,赶忙应承着“有,当然有”,把自己所有的鲁迅著作一股脑儿都搬了出来。


《彷徨》《呐喊》《野草》《朝花夕拾》……陈伟民一本一本地借,季压西一天一天地等。从读书体会到人生理想,两个人的交谈越来越多,两颗心也在不知不觉中越靠越近。

  一次,陈伟民到北京培训,恰好赶上第二届全国书展。她写信给季压西,问他有没有想买的书。季压西很快就回信了,但都是些问候和叮嘱,对购书之事只字未提。陈伟民明白,季压西是不好意思麻烦自己。于是又写了封加急信:“机会难得,想看什么书?把书单列一下!”


季压西最终还是没能经受住“诱惑”,一口气开出了50多本的书单,并附言:“你挑一两本买就行了……”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几天后就收到了陈伟民寄来的邮包,九成的书都买到了。闻着油墨的芳香,季压西知道,书籍已经为他选定了今生的新娘!

婚后的小两口生活节俭,但在购书上从来都是“该出手时就出手”。那年,季压西进城开会。上午的会议提早结束后,他便上街溜达,逛着逛着就走进了附近的图书城。让季压西欣喜的是,在这里找到了一套妻子梦寐以求的英文原著。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他拿出身上的全部现金买下了这套书,“囊中羞涩”得连午饭也没有吃。


1995年,季压西在读书时偶然发掘出了“语言障碍与中国近代史关系”这个潜藏的课题。当他真正进入后才发现,这简直就是一个学术“黑洞”,不投入大量的精力、时间甚至金钱,绝对无法完成。


面对繁重枯燥的研究,季压西好几次都想打退堂鼓,但陈伟民却在身旁为他鼓劲:“歌德花了60年时间写成了《浮士德》,司马迁倾注毕生心血修《史记》,学术研究哪有轻轻松松的。老季,坚持住!”对季压西的研究领域,陈伟民原本完全是个外行,但为了支持丈夫,她也帮着一起查找资料、核对出处,硬是变成了内行。


花费了17年的业余时间,夫妻俩的心血终于催生出硕果——《中国近代通事》《来华外国人与近代不平等条约》《从“同文三馆”起步》等3部中国史学著作付梓出版。上海东方卫视参考这些著作,制作播出了3集电视纪录片《英语撞进紫禁城》,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多年来,季压西夫妇一直保持着共同的读书习惯——无论工作多忙,每天睡前都要读至少20页书。季压西曾算过一笔账:每天20页看似不多,但一年下来就是7000多页,相当于额外读了20多本书,一年一年坚持下来就非常可观了。所谓“近朱者赤”,有一对爱读书的父母,儿子也成长为不折不扣的“书迷”。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最喜欢的就是走进父母的书房,到书海中尽情徜徉。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深谙此道的季压西和陈伟民不但乐于借书,还主动向爱好读书的同事朋友们赠书。这些年,他们将自己收藏的300多本英文工具书,陆续捐赠给了学校图书馆。面对感谢和赞誉,季压西幽默地说:“我家就是个‘精神粮仓’,欢迎选‘粮’,拿走不谢!”










10.蒋风,男,93岁,浙江,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蒋风:中国儿童文学的拓荒者 万余藏书捐社会


蒋风1926年10月出生于浙江金华。1947年7月毕业于英士大学农业经济系。上世纪50年代中调入高校任教,先后任浙江师院、杭州大学、浙江师大讲师、副教授、教授。1984年至1988年任浙江师范大学校长。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部分师范院校开始设立儿童文学课程。1956年,蒋风被调到浙江师范学院教授儿童文学课,成为我国第一批从事儿童文学教学和研究的拓荒者。没有现成的教材,只能自己编。三载寂寞讲台,他的讲稿汇成《中国儿童文学讲话》一书,1959年出版,马上被华南师大、南京师大等高校列为儿童文学参考书目。


改革开放后,在浙江师范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在全国高校中,他第一个恢复儿童文学课;他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儿童文学研究室,并招收了全国第一个儿童文学硕士研究生吴其南;建立起全国第一个儿童文学专业资料室。


1980年,他的专著,新中国第一本《儿童文学概论》出版,马上赢得一片叫好声。此书接连再版,还获得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一等奖,全国首届儿童文学理论优秀专著奖。在他主持下,儿童文学硕士研究生的系列教材陆续出版:《儿童文学教程》《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外国儿童文学史概述》。


在1987年,蒋风就被吸收为国际儿童文学学会会员,他是该学会第一位中国籍会员;1998年,他又成为国际格林奖9个评委中唯一的中国评委。2006年第二届世界儿童文学大会上,蒋风被授予唯一的儿童文学理论贡献奖。


2007年,蒋风获得了国际格林文学奖,成为该奖项历史上首位也是唯一的中国籍得主。


2014年,蒋风捐出国际格林奖的全部奖金,设立“蒋风儿童文学理论贡献奖”,奖励全国范围内、在儿童文学学术研究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儿童文学理论家,这也是国内第一个面向全国儿童文学理论工作者设立的奖项。


“记得是小学时,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刚被译成中文,在杂志上连载,教语文的徐老师就拆下来装订成册给我们看。”那时的蒋风一下子就被阿廖沙的故事吸引了,每天抱着书看得如痴如醉。从此,书籍变成生命中的不可或缺。


几十年的日积月累,三个书房都被装得满满当当,好似小型图书馆一般,几乎囊括了所有与儿童文学有关的书籍,还有新中国第一本《儿童文学概论》《叶圣陶童话选》和《木偶戏》等线装珍本,甚至有些已是孤本。搬家时,部队动用了一个排的人来帮他搬书。


然而蒋风渐渐发现,藏书虽多,大都也只能被堆在书房里。于是,私人藏书公益化的构想开始在他的头脑中萌芽。1986年,他开始构思让个人藏书流动起来的想法。直到2007年,国际儿童文学馆在浙师大成立,蒋风兑现了诺言,也实现了愿望,将自己半个多世纪积累下来的1万多册儿童读物和相关资料,还有与国内外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的来往信件,悉数捐赠给了浙师大儿童文学馆,为浙师大的儿童文学研究提供了许多珍贵的研究资料。


在学生的启发下,他想,如果在金华建立一个公益小书房,自己的书就可以有个好归属。经过几年的奔波,金华市公益小书房终于在市青少年宫启动了,他一下捐赠了1500多册书,还订了数十种期刊。每当看到孩子们沉浸在公益小书房的图书世界里,露出灿烂的笑容,蒋风的心里就暖暖的。


蒋风的书不仅走进了青少年宫,还走进了民工子弟学校,走进了人才市场……在他的带动下,浙中图书、青少年宫文学综合部也纷纷捐赠书籍。“只有让书流动起来,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书才能活起来。”他已记不清是第几次捐献个人藏书了,而将个人藏书公益化,他坚持了29年。


目前,九十多岁高龄的蒋风还在从事一项宏大的工作——编写约300万字的《世界儿童文学事典》修订本。“虽然我90多了,但我仍然把自己当做90后,希望保持一颗童心,坚守到生命最后一刻。”










11.李传文,男,73岁,陕西,陕西省汉阴县党校退休高级讲师










李传文:传文书屋的主人


2006年,年已花甲的李传文离开热爱的汉阴县委党校教师岗位,退休回到城关镇五一村老家。当听到村中不时传出的麻将和喝酒猜拳声,看到孩子们渴求阅读的眼睛。他深深地意识到物质生活日益富裕的村民们精神文化生活仍然十分贫乏、空虚,孩子们也需要更多的知识滋养。本应颐养天年的他,萌生了“读书扶智扶志”的念头。


李传文取出自己的退休金和存款10余万元,砍倒了自留地里的林木,风里来雨里去四个多月,终于建成了“传文书屋”。设置了图书室、阅览室、文保室、写作室,除省市各级新闻出版部门的支持配置的农家书屋图书外,将自己珍藏的文学名著、励志图书也一并贡献出来,并自费购置了书柜、桌椅板凳等,自2007年起,免费为群众开放至今。


“传文书屋”开设以来的十二年头里,“闻书屋飘香、践文明和谐”在五一村悄然成风。十二年里,李传文老师以“增智扶志长技能,读书帮贫助乡亲”为己任。一是到县内乡镇村及中小学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激励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新时代建设新家园的斗志。二是努力践行读书助力脱贫攻坚。自筹投入资金2万元,建设敞架普惠书窗,开展“农村科技讲课培训”系列活动。为全县养殖中华蜂培训技术骨干共3期,帮助76户脱贫。三是坚持开展系列宣传读书理念,拓展读书人群的活动。“中国人民奋进史图展讲”“农村文艺、文化培训讲读练”等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四是开展“书屋进校园”活动。配合周边五一、堰坪小学共建校园图书室、班级图书角,教师用书、家庭书架、家庭阅读小组齐上阵,阅读量日均不少于500人次。五是开展阅读支教、示范讲书活动。通过引入大学生寒暑假支农支教团队、县阅读示范讲习等,创新书屋、书村、书民、书家为一体的阅读新路。读书环节链条紧扣,呈现出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大学生与农村读者读书互动,共享交流的读书讲书新风气。


李传文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长期操劳,使他的左眼视力也严重下降,尽管很累、很难,但帮助更多乡亲读书爱书的强大精神动力,依然支撑他无怨无悔地坚持着。有耕耘就一定有收获。2012年,“传文书屋”被原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示范农家书屋”。李传文被评为省级优秀图书管理员;2011年,被授予汉阴县道德模范;2014年,被评为“最美安康人”,2015年,被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选为“全国农家书屋的典型代表”,授予“激情•奉献•廉洁先进个人”奖项。










12.李冬生,男,91岁,安徽,原安徽画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安徽省出版总社副总编










李冬生:9旬文字匠人的光和热


1928年出生的李冬生,是安徽出版界的离休干部,也是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终身制)的专家。他的一生,对事业的专注和奉献之心,从未停歇。离休后,仍甘当“志愿者”,为出版社审稿20余年,关心老干部处的党建工作,不断释放着光和热。


1946年,考上了安徽大学的李冬生开始参加地下党工作。他在上海、南京和老家芜湖这条线上做“交通员”,口头传递组织的消息、护送情报人员、保存电话局和电厂等。“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接受的就是爱国主义教育,课本上都是《义勇军进行曲》《最后一课》之类的作品。”李冬生始终以一个老党员的党性严格要求着自己。


正常人的一辈子,要工作40年左右;李冬生的职业生涯,却超过了60年。


1977年,李冬生从安徽省委宣传部下放的池州地区,调到了安徽省新闻出版局。结束了30年文艺工作,开启了30年新闻出版工作。直至1991年离休前,担任过安徽画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安徽省出版总社副总编、《汉语大词典》安徽办公室主任等职务。


离休并不是李冬生职业生涯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新上任的领导出于对报刊和图书质量的重视,想让李冬生协助把关。继续担当起报刊和书籍的审读工作,对他来说是件“义不容辞”的事情。


义务负责了两年报刊,后又当专职编审。离休后的李冬生,这一干,又是17年。“到了2005年,安徽出版集团成立了,我还审了两年书。后来眼睛实在看不清了,找我审书的人才越来越少。”李冬生回忆起那些年的人和事,即使休息在家,上门讨教的同行、后辈也络绎不绝。


离休后,李冬生还担任了七任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以及图书评奖委员会成员,审的都是理论性、政治性、学术性强和敏感度高的书。在李冬生的决审把关下,《高士其全集》《宗白华全集》还分别获得了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国家图书奖。


“任凭云舒云卷,潮起潮落;无论风刀霜剑,烟迷雾障,唯爱国之心和人文情怀始终未变。”这是李冬生80岁那年出版的自选集——《芸窗乱弹》前言里的一段话。这位有着70年党龄的老党员,从参加地下党工作的热血青年到心系党建工作的鲐背老人,改变的是时代和环境,不变的是信仰和初心。


李冬生爱书成癖。“读了80多年书,写了60多年书,编了40多年书。”他三句话总结了自己的一生。直到现在,每隔半个月、一个月,李冬生还会去书店逛一逛,买上几本书。因为常年读书,他的思维和记忆丝毫没有老化。


两个书房,藏书1万多册。李冬生形容自己是“杂食动物”,什么书都看。90多岁的李冬生,如今还每天拿着放大镜,细细地读书,认真地做笔记,“精力好的话,一天能看20来页。”


一辈子写了数千篇杂文、散文和评论,李冬生的文章常年在全国各类报刊上发表,部分文章还入选了《中国杂文鉴赏辞典》《中学生杂文读本》等。出版过的书也有10来本,其1993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神秘文化》,是罕见的从学术上、理论上系统分析古代神秘禁忌文化的著作。18年后,该书又被列入文史类丛书,由人民出版社重新出版,还成为大学里的辅导教材。


谈到编书,李冬生自信地说,几十年的职业生涯,自己几乎没有出过一丝差错。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李冬生还被中国文联授予了“为社会主义文艺工作60年”的荣誉证书。










13.李尚容,女,11岁,天津,天津市滨海新区同盛学校五年级学生









李尚容:国学文化小小传承师的大能量


2008年1月出生的李尚容,自幼在家庭的熏陶下,酷爱读书。自出生起,古诗歌曲是她每天清晨的起床音乐,日积月累中,熟记了上千首诗词,种下了国学文化的种子。


三岁时,她开始系统的学习国学文化经典书籍,启蒙于《笠翁对韵》《三字经》《千字文》《黄帝内经》《易经》等书,之后精学了四书以及《道德经》《声律启蒙》《孝经》《唐诗三百首》《龙文鞭影》《诗经》等书,且多数能够背诵,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发挥。


同时,李尚容还阅读了大量中外名作,达数千册,尤其对于中外历史类书籍涉猎较广,熟谙诸多历史典故。这些书籍让孩子的视野广阔了,思辨能力更强了,乐于助人,自信且豁达。


6岁时,李尚容参与录制了央视《向幸福出发》的节目,展示了国学文化之美,被大众关注,引起强烈反响,仅网络浏览量就达两亿之多,带动很多家庭及小朋友开始喜欢并且学习传统文化。同年起,她先后受邀为两套国学经典文言文书籍配音。历时四年,录制了33本共50多万字的古文原著。这些书籍不但需要大量时间预习,录制时都在封闭的录音棚里。为了保证质量,声音、气息都要符合标准,身体也要求一动不动,更多时候还要反复诵读,年幼的李尚容克服种种困难,成功地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她录制的这些书籍已在国内外广为传播。


7岁时,李尚容参加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比赛,面对题目,从容不迫,对答自如,获“诗词达人”称号。习近平主席在央视视察时,专门提到对小尚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表示诗词教育就要从娃娃抓起。节目录制中间,尚容听闻贵州一所大山里的贫困学校有1600多名学生,却没有一本课外书时,萌发为学校捐书的想法,后在父母帮助下发起了一次众筹,很快为这所学校筹集了价值16万元的图书等物资,并亲自送往学校。除此之外,尚容还利用自己配音所得,捐助了腾讯“经典书籍助力留守儿童”项目,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小朋友读上了国学经典书籍。


同年,团中央举办的“第一届中华学子青春国学荟”全国国学大赛,通过层层选拔,尚容最终代表天津小学生参赛。备赛期间,研读了一些国学书籍,并储备了大量国学常识。尽管赛场上角逐激烈,她在全国小学生代表中,又是年龄最小的,还是以一半时间迅速答完了所有题目,最终以全国第六名的好成绩入围八强,最终荣获二等奖。


8岁时,李尚容曾受邀担任《四季古诗词》音频课的主讲。在课件创作的过程中,尚容基于多年的诗词积累及学习,常常能从孩子的角度更生动的诠释古诗,这些不寻常的观点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此课程在今日头条等平台推出后,得到了颇多好评,带动更多孩子喜欢上了诗词。


同时,尚容还一直坚持参与创作并录制《尚容学论语》《尚容学诗词》的系列小视频,公益传播传统文化。《尚容学论语》系列视频,不但从孩子的角度诠释了《论语》中的智慧言论,还针对小朋友们给了一些中肯的建议,旨在希望更多家庭及小朋友能体会国学之博爱弘大,受益于国学。此系列视频激发了不少家庭对国学的喜爱。

9岁时,尚容被评为“天津市优秀读书少年”,并成为天津市每年一度的公益活动“学国学诵经典”的代言人,积极参与传播国学文化。这项活动每年一次,从最初两万多人参与,到今年已达十多万人。同年,李尚容家庭还被评为“天津市书香之家”。

10岁时,尚容在广东电视台《少年听你说》节目中演讲了“国学教育是最奢侈的教育”,再次引起强烈反响及广泛传播,仅公众号转发就有四十多家,多数达十万多浏览量。


2019年,尚容家庭被评为“全国书香之家”。同年,尚容考取“国学文化传承师”中级职称。

 

国学经典是中华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见证,是历代国人智慧的结晶,这些都需要我们更好的传承,小尚容以身践行,正在努力的路上。










14.刘石江,男,60岁,福建,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竹管垅乡竹管垅村农民










刘石江:一位农村文化守护人的执着与坚守


刘石江是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竹管垅乡的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1974年高中毕业后,因酷爱读书与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于1974年8月创办了全宁德地区第一家“农民书屋”,从此他就以文字图书为伍,默默付出,屈指算来,已经摸爬滚打走过了45个春秋。


书屋创办伊始,为了买书,身无分文的他在父亲的同意下,将家中仅有的一头猪卖了,又向生产队借了400元,就这样带着600元,他到城关买了1000多册书,并添置了书架、桌子、椅子等,再腾出一间屋子整出一个小书屋,平日每天11时-14时、18时-21时开放,农闲及节假日则全天开放。


慢慢的,越来越多村民聚拢到刘石江家里,有的借小人书看,有的借小说,有的借农业生产技术的书籍。刘石江一边管理书屋一边阅读,无形中为自己和他人增加了许多乐趣。村民们也改变了无聊时打牌赌博的习惯,他的书屋成了最受村民喜爱的地方。


1993年夏,他利用自己的房屋腾出街边两间店面和四个房间,并把家中仅有的2万多元积蓄全数投入书屋建设中,扩大书屋规模,增设报刊阅览室、乡情教育室及棋牌台球室,添置卡拉0k设备等文化娱乐设施,供乡亲们使用。书屋不仅让刘石江陶醉在书的海洋里,也成了当地农民学习、交流和文娱活动的中心,书屋成了山村里最吸引人的地方,被乡亲们称为“农村文化俱乐部”,乡亲们也亲切地称刘石江为老师。“刘石江农民书屋”开办以来就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健康向上的活动,一举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稳定农村社会秩序、活跃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载体。


为了办好“刘石江农民书屋”,提高自身的素质,他主动参加县、乡相关部门举办的有关培训班,向有关人员请教,挑灯夜读有关报刊杂志知识,先当学生,后当老师,注意在学习和宣传中把握要点做到有的放矢,努力提高宣传教育效果。在他的带动、影响下,远近村民从书报上扩大了见识面,懂得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整体素质都提高了。


1998年以来,“刘石江农民书屋”被全国几十家媒体相继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1年6月、2015年7月,他先后两次应邀参加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等联合举办的“全国民间图书馆论坛”。


的确,读书,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让人不断增长智慧,能让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闪耀出敏捷睿智的光彩,充盈着创造的活力和快乐。大量的读书让刘石江涉猎广泛,从政治理论到科学知识,从与人相处到人生感言,从人物传记到历史事件无不是他的精神食粮。书籍成为了他的挚友,每每有机会外出,他总利用空闲时间到邻近的书店淘书,遇到心仪的书籍,不管多贵,总不遗余力的买来。大量阅读书籍,做好读书笔记,使知识不断积累,思想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政治思想、政治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这45年里,他多次被评为中央、省、市、县先进人物:201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6年度福建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新华社“中国网事·感动2018”一季度网络感动人物称号、2013年宁德市十佳宣传文化志愿者,以及寿宁县广播电视先进工作者等。他从一个初出茅庐的高中生逐渐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头顶光环的优秀农民,得益于他一生就做一件事——“农民书屋”。








15.卢跃新,男,93岁,江西,江西省地矿局退休职工










卢跃新:800首诗词传递正能量


卢跃新1956年入党,77岁那年,一位曾经一起工作的老乡,来信鼓励他学写诗歌,并附寄一本《诗词曲律与写作技巧》。也许是他与诗歌有缘,他翻出了1947年路过上海时买的《平上去入四声谱》,从此,这位只读过四年半私塾的老人,借助这两本书,迷上了诗词写作,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还时常达到他的先祖、唐代诗人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境界。“我写过一首诗,里面有一个字,到底是用‘胜’字,还是用‘盛’字,我想了几天几夜,后来突然想起了‘晟’字,它寓意光明!就半夜爬起来修改。”


在尿结石住院期间,卢跃新老人稿不离手,坚持看书看新闻写诗词,医生护士病患都夸他精神好、信念高。在老人带动下,全家都爱学习,孙女的文章也上了许多报纸。77岁以后,卢跃新一共写了800余首诗词。这800余首诗词,和他整整齐齐摞在书架上的80本荣誉证书相辉映。这些证书,卢跃新最看重的有3本:中组部老干局和老友杂志社授予的,他的诗词作品《满庭芳·普天同庆》在全国离退休干部“诗书画影抒情怀·喜迎党的十八大”主题活动中,被评为二等奖;省老干部局授予他全国离退休干部“正能量之星”称号;2018年5月全国妇联授予“卢跃新家庭”第十一届全国五好家庭荣誉称号。


卢跃新对党充满了感情,他的老伴也是共产党员,孙女卢弋19岁入党,卢跃新激动万分:“我们家有一个单位里年龄最大的党员,还有一个年龄最小的党员!”


翻开他的诗歌选集,“九秩党辉煌”“红军长征颂”“‘八一’起义赞”“切勿忘国耻”“歌颂十九大”等诗篇,篇篇都是正气歌。最近,他把新写好的644字自传体诗《自传三部曲》和196字的《家训格言》,打印成3套,分发给3个儿子,“我要让孩子们看到我的人生经历,让他们不要忘记共产党。”










16.马建国,男,65岁,新疆,林业厅退休职工










马建国:50余年收藏了1200余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50后”马建国在新疆收藏界小有名气,他历时50余年收藏了1200余本不同版本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马建国上小学二年级时,语文老师讲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保尔·柯察金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1967年,13岁的马建国初中还没毕业,就被迫辍学;15岁下乡做起了农民;17岁到一家小印刷厂当印刷工人;27岁已是乡里会计的他入了党,借着自己的努力,后来他还当了厂长,直至后来成为国家公务员。不管多苦多累,他每天晚上都坚持阅读写作,有时读书累了,就大声背诵保尔的名言。马建国说,自己这一生都在被保尔的精神激励着,鼓舞着。


马建国经过多年的收藏和整理,发现这本书的发行量很大,“其中浙江少儿出版社连续出版了36次,每年都在印刷,这说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至今都是有市场、有读者的。”


马建国不但收藏而且还研究这些不同版本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它们最大的不同首先在于翻译,其次是版本类型不同。据我了解,目前我们国家有七个翻译家翻译了这本书,最好的版本被认为是已故翻译家梅益翻译的版本,文字十分优美,他翻译最早的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是1942年在上海出版的。还有版本类型也不同,除了大人读的,还有适宜孩子们阅读的儿童读本。有连环画、口袋书等,还有足本、简写本、合订本等等区别,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知识结构的读者需求。这本书还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版本,比如维吾尔文版的,这些都说明这本书有很大的读者队伍。英雄是不分国界、不分民族的,只要是正义的、正能量的,都能激励人类的进步。”马建国说。


马建国细心研读自己收藏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撰写了约15万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中国的出版研究与考略》。


“这些书我曾经在自治区林业厅和昌吉展览过,其他时间都是在我这个小收藏室里进行展览。一些单位在过组织生活时会来这里参观。到现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小小收藏室陆陆续续来了有近3000人参观。不同职业和年龄的人对这本书都有共鸣,他们参观完都感慨万分,这也更坚定了我做这件事的信心。”马建国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陪我度过了我人生中艰难的一段时光,我所经历的种种苦难都通过读这本书渐渐释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我的精神支柱。无论哪个年代,大家心中都应该有一个精神坐标,有自己的理想、信念。我希望这本曾经给予我鼓励的书籍,能带给更多人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


马建国收藏这些不同版本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花了近六万元,用了50多年的时间,行程27个省市,其中全国2800多个县他已经走了2300多个县。作为一位收藏爱好者,每去一个地方,他最喜欢逛的地方就是书店、旧书市场。这批藏书在国内比较有影响,有几家出版社出46万元收购,但他不卖。在别人看来可能不理解,但马建国红色收藏的信念一年比一年坚定。“现在这本书每年还在出50至70个版本。到2021年,我可以收藏到大概1500多个版本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021年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希望届时能将我收藏的所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捐给中央党校等单位,将保尔为共产主义理想献身的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质、钢铁般的意志和毅力和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气概传播给更多的人。”马建国说。










17.庞慧群,女,内蒙古,内蒙古乌海市朗诵艺术协会会长









庞慧群:让书香在朗读中生长


庞慧群酷爱读书,2015年她组建了乌海市朗诵艺术协会,并担任会长。朗诵协会的成立不仅为乌海市广大朗诵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交流和成长锻炼的平台,也为乌海阅读和朗诵事业及文化氛围的营造贡献了积极力量。同时朗诵协会的发展壮大也得到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一致好评。2015年以来,协会参加、承办、协办各类文化活动40余场,邀请专业老师讲座10余场,在朗诵协会带动影响下,来自全市各界的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到朗诵协会的行列中来,并成立了形式多样的朗诵爱好者学习交流群,人数达1300余人。


2018年1月建立了有600多人的“乌海全民阅读协会”;2018年成立了“乌海能源公司职工诗歌朗诵协会”,会员数达240余人;2016年8月“乌海鸿源媛阅读会”群设立,群成员达470余人,2017年5月“女企业家朗诵”群建立,2017年7月“老年人阅读朗诵”群成立,成员85人,各类朗读群的建立推动了乌海市的全民阅读工作,积极努力普及了全民诵读。仅2018年,朗诵艺术协会共协办6场诵读专场活动,参与各类演出12场,指导演出单位9次,主动向社会传播了正能量。为带动学生的朗诵活动的开展,组织开展了2019“我们的节日”咏春诗会走进乌海市职业技术学校,朗诵活动持续在学校的开展,既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好地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朗读活动的普遍开展,在群众中影响逐增强,乌海市各朗诵协会、阅读协会纷纷成立,也激发了社会力量对文化活动的支持,部分企业开辟适合的场所,为朗诵活动和全民阅读提供经济和活动场所的支持。










18.覃毅盛,男,40岁,广西,广西省柳州市柳北区雀儿山街道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










覃毅盛:阅读赋予他新的生命


1979年出生的覃毅盛一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残疾,行动不便。其家庭爱读勤写之风浓厚,在他小时候,父母时常购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给他阅读,坚持订阅《小学生学习报》《儿童文学》等报刊,培养他的阅读习惯,鼓励他用知识改变人生。因为把读书当成习惯,他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学校“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大学期间加入学校记者团、书画社,荣获板报比赛二等奖和“优秀通讯员”“宣传工作积极分子”等称号。


除了从小勤于阅读、刻苦学习,覃毅盛还一直热心公益,大学毕业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柳州市柳北区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公开招考。


读书形成了他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养成了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他的作品多次在中国作协、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大公报、广西省委宣传部、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广西新闻工作者协会、柳州市委宣传部、柳州市文联、柳州市残联等单位举办的国家级和省市级征文、摄影、书法比赛中获奖,先后在柳州市博物馆和柳北区政府大楼展出;300多篇稿件在各类主流媒体发表,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中国残疾人》《当代广西》《柳州日报》《南国今报》都见证过他的努力,为宣传壮美广西、促进残疾人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


除了自己热爱阅读创作外,他还竭力参加各种读书会和公益活动,以自身的言行影响带动着周围更多的人读书学习。他经常参与广西新华书店和柳州市图书馆、柳州市“我们书吧”主办的快乐阅读直通车和全民阅读月、“真人书”分享活动,并拄着拐杖几次与柳州市图书馆协商,共同策划开展了全市“多带一本书”公益项目,免费上门帮助残疾人借书还书。活动延续至今,掀起了广泛的读书热潮,在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他还经常组织柳州市北站路小学师生和社会爱心人士到柳北区育才特教学校开展“助残联谊”活动,给残疾儿童购买图书文具。


“读书改变命运,奋斗创造奇迹”,覃毅盛从书籍中汲取了足够营养,使得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充实、更坚强。2017年底,他作为柳州代表,参加国家开放大学“我的学习故事”演讲比赛,讲述自己坚持读书学习的心路历程,最终夺得广西赛区第二名。他还先后获得了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最美柳北人”和柳州市慈善会“爱心人士”、柳州电视台“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典型、柳州日报社积极通讯员二等奖等一系列荣誉。










19.孙维,女,49岁,陕西,西安广播电视台播音部主任










孙维:打造陕西方言吟诵古诗词


孙维是西安广播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2017年,发起“e路诗语”。“e路诗语”成立两年以来,携手《西安晚报》,联合推出【每周诗鉴】栏目、策划“阅读《梁家河》 走进新时代”栏目、《邀您一起诵读经典童诗》栏目、2019年“e路诗语”携手音乐界、朗诵界、智库界大腕们重磅打造的陕西方言诵诗专辑《秦人·秦音·秦韵》栏目。


孙维让“e路诗语”走进学校,政企,医疗等单位,为许多人送上精神食粮。作为“e路诗语”读诗使者,和众多文化名人、影视明星、歌唱家等以读诗的方式,让大家进行朗读活动,从而爱上阅读。


另外,也围绕各级青联中心工作,积极参与组织系列关爱行动,并作为“e路诗语”读诗使者共同发起“品味经典 对话青春 e路诗语进百校”系列活动。


同时,“e路诗语”在线下也成立了e路诗社残障志愿服务队分社,用诗歌传递公益之爱。截至目前,已推出了近750期节目,也有自己粉丝群体,不定期举办见面会。


2018年,她录制大型文化访谈类节目的《丝路朗读》,该节目荣获“第十四届陕西电视金鹰奖”电视栏目奖,同时荣获“2018全国优秀栏目文化类30强”。


作为陕西省“六个一批”人才,2019年孙维出版“陕西方言吟诵古诗词——颂扬传统文化研究”有声诗集;2017年出版《e路诗语》有声诗词作品集壹;2018年出版《e路诗语》有声诗词作品集贰。


孙维在平时生活中热爱读书,积极进取,喜欢品书,认为读书可以陶冶性情,提升自我,当然正是因为喜欢读书,所以也想让身边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推广阅读,服务带动他人读书,她已经有自己的粉丝群体,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










20.王勇,男,39岁,山东,山东麦德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










王勇:残疾青年的读书成才路


1980年,王勇出生在菏泽市单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在全家还沉浸在添丁喜悦中的时候,8个月大的王勇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7岁那年的手术,让王勇能够凭借双拐勉强站立起来,终于和其他小伙伴一样走进了校园。


1998年,王勇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考入山东中医药大学本科学习中医学,2003年攻读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2015年攻读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2018年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读书、求知改变了他的命运。


王勇选择了出版印刷作为自己的创业方向。他的创业历程诚然是艰辛的,没资金、没场地、没帮手、没市场,他用毅力和勇气迎难而上。同时他像是一个偷偷做梦的孩子,满足着创业过程中的享受,读书是他不管多忙、多累都要坚持的事情,而立足于出版印刷行业让他能够抽出更多的时间,在现实的夹缝中满足对知识的渴求。


2015年,作为中医药领域的专业人才,王勇决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打造国内首个基于中医古籍数字化的中医大数据平台,让中医药书籍走进人们日常生活走向世界。为解决一个又一个项目痛点,他和他的科研团队夜以继日,不知疲倦,最终经过3年的努力研发出了智能标引、知识组织、词网、文本挖掘、古籍语义翻译等核心技术,推出了“博览医书”1.0网络版,得到了项目评审专家组的高度肯定,并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点发展项目,填补了国内产业空白。


在王勇的倡议下,公司专门打造出一间集休闲、阅读为一体的图书室,供员工在工作之余充电学习,并不定期举办读书会,为同事们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王勇不仅与身边的人相互勉励、共同进步,还通过资助、捐赠等方式为更多的残疾人家庭、贫困家庭带去希望。从2012年5月向特殊教育学校捐赠图书至今,已累计捐资500余万元,通过结对子、设立奖学金等方式共资助100多名来自残疾或贫困家庭上的学子。除此之外,王勇还关注青少年和残疾人的心理健康,在工作之余受邀做了120多场讲座,数万人被他的精神所鼓舞激励。为帮助农村的孩子有书读,今年在全省实施“博士学堂”,进驻100家农家书屋,用博士的力量,树立榜样,推动阅读,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










21.向民志,男,49岁,湖南,湖南省泸溪县潭溪镇小陂流村四组农家书屋管理员









向民志:身残志坚义办农家书屋


向民志的家乡湘西泸溪县潭溪镇大山深处的小陂流村是一个苗族山区,这里离县城远,由于地处僻壤,文化信息十分落后,村里人识字的不多,很少有人能够完整的读一篇文章,于是卖书订报的群众很少,除了村里订有一些党报之外,几乎见不到一本书。向民志因为双脚先天性残疾,走不出大山,升不了学,只念了五年小学便辍学了,整天百无聊赖,囿在家中,日子过得十分的痛苦。一天,因镇里的邮政投递员有事,来不了村里送报刊,遇见他的父亲,便委托他父亲将报刊转交给村里。父亲拿回报刊当天,因事未来得及交到村部,摆在家里饭桌上,他借机拿起来一张一张阅读,就这一读,彻底让他迷上了书。从此,走上了自学之路。


自学对向民志来说,也并非易事。没有书,自学从何谈起,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没有书,他用双手爬到半里多外的村部去借报刊,没日没夜的读,不认识的字,他就查字典,好的段落和句子他就摘录下来,有了书报的陪伴,他的生活开始充满了阳光。


为了使大家都认识到读书的好处,向民志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周围的人多读书,培养大家的阅读能力,提升思想品味,营造书香氛围。每读到一本好书和一篇好的文章,向民志就会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极力地向他人推荐,于是便成了周围人口中的“读书痴”。


向民志的家境十分困难,母亲去世得早,哥哥英年早逝,与他相依为命的父亲也于去年底辞世,就是这样的家庭情况,经济并不宽裕的他,常从少许的生活费中挤出一点钱来购书订报,他平均每年要订五种报刊,购书七十多本。


由于喜欢读书,他成了村里人读书的楷模和追求进步的榜样。只要有空闲,大家都会和他来交流,特别是村里读书的孩子,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都聚集在他家里读书学习,俨然把他家当成了增进知识的第二课堂。为了更好地给山区的留守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改善读书环境,他于2016年夏萌生了创建一间公益书屋的想法。创建书屋谈何容易,经估算,不包括购书及购置配套的设施设备费用,仅建书屋所需资金就要约八万元,八万元这个数字对一穷二白的他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创建书屋的梦想。他充分利用自家门前的那块荒地,并不畏艰苦,四处奔波,筹集了十万多元资金,加上父亲的养老金,在村里创建了一间五十平方米的“明志书屋”。他把自已平日里一点一滴积攒下来的稿费用来购书、订报刊,目前,书屋藏书5000余册,有文教、科技、文学、少儿、生活、政治经济等六个品种,报刊五种,置备了8张书架、3张阅览桌、20个凳子和一个报架,还安装了一台电脑供查阅资料专用,“明志书屋”极大地满足了山里留守孩子的读书需求,也方便了村里的父老乡亲。


自从有了书屋,孩子们读书激情越发高涨,年轻人也不落伍,读书、借书从不间断,一有时间,村民就来读书,全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读书高潮。现书屋每天平均服务读者20人次,开放十三个小时,有时开放到晚上十二点。


每年他都利用寒、暑假组织孩子开展读书活动,以此来鼓舞大家读书,如今,书屋成了孩子们的家,他也成了一名业余指导员。2018年春节,他与县图书馆联合,成功举办了“同筑中国梦,共度中国年”读书朗诵比赛,吸引了广大孩子参与。


读书让人自觉改掉了生活中的陋习,为共建和谐社会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由于钟情于读书,村里的小孩上网的少了,年轻人聚集打牌的没有了,大家走到一起来,谈的都是书本的内容,交流读书心得。


他对读书的热爱在当地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多家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向民志成了土家苗寨远近闻名的读书人物。2017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2018年4月被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湖南省妇女联合会评为2017年湖南省书香之家。


读书,给向民志带来了无穷乐趣,读书,让他找准了自己生活的坐标,实现了人身的价值。是书让他忘记了人生的痛,是书让他忘记了生活的苦,是书让他变得更加坚强,是书给他送来了阳光和微笑。他因读书战胜了残疾所带来的不幸,他从书中找到了属于他生命中的美丽的花环。他成了一个自由撰稿人,把从读书中汲取到的知识,灌输到创作中去,分享给大家,传播给社会。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 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向民志先后出版了《湘西情歌》《湘西木叶情歌》两本民间歌谣集,一本诗集和一本散文集,数十篇文章在多种刊物上发表并多次获奖,本人还被几家报刊聘为通讯员。










22.杨云宝,男,61岁,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原常务副社长










杨云宝:双目几近失明,仍痛并快乐地读书


杨云宝从小酷爱读书,经常沉浸于书的世界难以自拔,以至于视力不断下降,眼镜近视度数不断加深。2014年,不得不申请视力残疾评定,视力为0.04,配镜2600度,双目几近失明,被定为二级残疾。


1964年,杨云宝进小学读书,酷爱阅读。 “文革”期间,他依然拼命读书,碰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许多书和手抄本是躲在煤棚里,或是在被窝里看完的。由于书友之间交换书籍一般只有二三天的时间,必须以极快的速度阅读,有时晚上停电只能借着蜡烛和煤油灯的微光通宵达旦地看书。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读书,他十岁就戴上了300度的近视眼镜,成了那个年代少有的“怪物”。父母亲为之焦急万分和医生的无力医治都没有动摇他读书的决心,以至于十八岁高中毕业时,祼眼视力仅有0.1,700度的镜片厚得像啤酒瓶底,落下了“四眼狗”的外号。


1976年,杨云宝因一纸《残疾人照顾证》,没有下乡当知青,但也无法招工进厂当工人,不得不走上了以打临工为生的艰辛道路,好在有书为伴,蹉跎岁月里也是苦中有乐。


1978年,凭着多年读书的积累,杨云宝考入昆明师范学院。久旱逢甘霖,他和绝大多数77级、78级的同学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里不知疲倦地畅游,尤其是在“读书无禁区”的呼唤中,读到了许多过去被视为“坏书”的优秀图书。经过四年苦读,杨云宝以优良成绩毕业,被分配到蒙自师范专科学校教书,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眼镜度数也升到了1000度。


出于对读书欲罢不能的酷爱,1990年杨云宝主动调入云南人民出版社做图书编辑工作。从此,读书成了杨云宝职业生涯的主旋律,更令他兴奋的是,因工作关系杨云宝结识了费孝通、张岱年、季羡林、任继愈、龚育之、黄枬森、罗国杰、郑杭生、高放等学术大师,受他们的影响和指点,杨云宝的读书生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层次,将人生忧患与书本知识勾连得更加紧密,不仅为自己的兴趣而读书,更力图为苍生而读书。


大师们与书为生,不知老之将至仍勤读不辍的身影激励着杨云宝沉浸于书海,并结出丰硕的果实。杨云宝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科技部项目,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等媒体上发表文章、著作、书评约150万字。策划组织出版几十项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责编和组织的图书、音像出版物十余次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上百次荣获省部级优秀图书奖。个人荣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全国中青年优秀编辑奖”等奖励。另外,还先后被昆明理工大学等单位聘为兼职教授、特约研究员、研究生指导教师和辅导员培训教师,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和经验分享众人,以期带动更多的人投身于阅读中。


半个多世纪的读书生涯,即便因此成了一个重度残疾人,但杨云宝也无怨无悔,读书给他带来的快乐难以言表。读书于他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自己主动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并铸就他的人生境界和生活趣味。“活着就是为了读书,为了更多的阅读须长久健康地活着,是我老年生活的信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










23.叶琳琳,女,40岁,广东,广东佛山市顺德区领德文化促进中心理事长










叶琳琳:扎根社区阅读服务的市民图书馆长


叶琳琳在阅读方面十分突出,每年阅读150本书左右,被评选为2017年广东省“十大粤读之星”、2016年广东省十大阅读示范个人、多次获得顺德区阅读之星、顺德区学习之星等。带领家庭成员热爱阅读,2018年获得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2018年广东省十大优秀书香之家称号。事迹多次被中国文化报、佛山市电视台、南方都市报、佛山日报、珠江商报报道。


2012年,叶琳琳创办一叶知心文化教育促进会,每月在佛山市图书馆、顺德图书馆、北滘文化中心等举办公益讲座,就亲子教育、阅读能力等主题开展系列性讲座约计300余场,在机关、企业、社区、学校等开展活动,受众过万人。因阅读效果突出、文化活动开展蓬勃,叶琳琳2016年当选为佛山市图书馆市民馆长,推进全市范围内智能图书馆、智慧家项目的深入开展,运用更加先进的硬件设施,在更高层面推进阅读。不断创新阅读的形式,通过无声到有声、线下到线上、书本到实体的拓展,举办的“诗歌采集”“阅读岭南”“青联营”“佛山故事汇”等文化创新项目,引进户外拓展、亲子共读、室内心理游戏、人机同诵等创新文化传播模式,以鲜活的形式吸引群众走近文化活动体验阅读之美,引领本土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活动开展中,特别针对亲子家庭、青年等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用青年喜欢的方式如口述历史真人图书馆、产学研高端论坛互动、青年职业阅读打卡进阶赛等阅读活动,提升青年工作积极性、建设美好家庭。


为了推动阅读,叶琳琳在讲座和沙龙中均会赠送书籍,至今已捐出六千余元的书籍供大家免费免登记借阅,在沙龙中送出书籍八百本以上,定制书签数千张赠送给所有参与沙龙的朋友。同时关注困难母亲的生存状态,给与她们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引导部分困难母亲阅读和学习,促使她们在精神上自立自强、走出困境。部分母亲在持续几年的帮助中,已焕发新生。


2018年,在佛山市图书馆指导下,叶琳琳成立“一叶知心”邻里图书馆,在社区、家庭设置主题读书阅读活动,为邻居亲友带去更加细致的阅读服务。










24.余太湖,男,53岁,贵州,贵阳汽车客运有限公司出租车公司员工










余太湖:开出租的“讨书哥”


53岁的余太湖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从2013年开始,一边开出租车,一边“讨书”,为贵州极贫山区学校捐赠图书超过13万册,帮助建设56个农村小学图书室,发起成立“贵州众恒助学中心”,一对一帮扶贫困学生超过500人。讨书捐书让一个平凡的哥走上了慈善帮扶的道路,讨书捐书的过程中他还帮助了数十名家庭困难的患病群众。余太湖先后获得了“CCTV年度慈善人物”“贵州好人”“贵阳市文明出租车驾驶员”“贵阳市交通系统学雷锋示范标兵”等荣誉称号。


1984年,余太湖初中毕业后,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就辍学了。对于从那个时代走出来的农村孩子而言,贫困是共同的伤。而这样的伤,已经成为余太湖内心深处的茧。余太湖不止一次说过:“在农村,读书才是出路,一本书、一句话也许就改变了人的命运。”言语质朴,意味深长。


余太湖修过车,也开过长途货车,但是因为文化水平低,曾经在买汽车配件的时候因为认错了英文字母而始终买不到配件,在厦门曾经因为文化水平低而受到外企员工的嘲笑,也曾经因为不会用普通话问路而迷失在广州街头。正是这些经历,让他心中又羞愧又愤怒又懊恼。羞愧的是自己文化水平确实不高,愤怒的是当初自己根本没有机会去看书学习,懊恼的是自己没有早一点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于是他开始看书学习,尽管每月收入并不算高,他仍然尽量从生活费中拿出一些钱来买书。


在贵阳开出租车的余太湖,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看书。也大概和书有过特殊的经历,让余太湖比一般人对书更加敏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老家的孩子完全没有合适的课外书阅读,这让他非常痛心。他想起城市里的旧书报,那些在废品堆和地摊上的廉价书:“这些书虽然是旧的,但对于没看过的人而言,上面的知识都是新的。”此时他做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给老家的孩子们捐书!


虽然这些书很廉价,但余太湖一个出租车司机,想要大量收购也是不可能。开始,余太湖只是向周围的朋友讨书去捐,买到的一些旧书他都是自己修补后才送出去。不过,这样的收集方式,让余太湖感到远远不够。与乡村孩子接触越多,余太湖就越觉得农村孩子缺书。他不想让孩子们像当年的自己,想读书却没书读。


就在他想谋求新的出路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喜出望外。他在载客的时候向一位乘客说起了那些没书看的孩子,还有自己想要给他们捐书却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位乘客动了恻隐之心,一次性捐出了5万元给孩子们买书。余太湖兴奋极了,他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客人的样子。5万元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5万元可以让孩子们买许多有用又好看的书了。经过这件事情以后,余太湖心里总是在琢磨,如果每载一个客人就跟他们说明这个情况,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贵州还有许多的孩子没有课外书看,也许会有更多的人帮助他捐书。


这个念头一起,余太湖就走上了一条彻底的讨书捐书路。“兼职”变成了“主业”,他成为“讨书的哥”。


一边开出租车,一边讨书捐书,这是余太湖7年来的基本生活。刚开始讨书捐书的那一整年,收的书还不足2000本。有的人甚至还会怀疑他是个骗子,开出租车时顺便免费收废书报卖钱呢。面对这样的误解,余太湖也是满腹委屈,但是他想,只要有一个人愿意捐书,那就成功了。余太湖的收入并不富裕,为了能兼顾生活与收书,将书送到学校需要多少油钱、过路费,余太湖全都记在心中。每次送书,余太湖都会尽量走小路,虽然不安全但能省下几块钱的过路费。而就是这样一个“小气到几乎吝啬”的人,却会在接到捐赠者的电话后,第一时间放下车上的乘客去取书。并不是所有的乘客都会捐款,更多的还是愿意捐旧书。余太湖往往在对方答应之后,会开着出租车,亲自去拿,还要一一翻看,坏了的修修,适合的书才会送到学校去。余太湖的坚持不懈,感染了周围或偶然认识或慕名而来的爱心人士,“讨书的哥”余太湖的讨书捐书队伍在不断壮大,“余太湖们”为乡村孩子们讨书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先后为十多所小学建设了新图书室,解决了农村小学缺乏课外书的问题。


余太湖不但为学校建立了图书室,还救助了一些困难家庭。他帮助了数百名山区兔唇学生联系医治,让他们通过手术,恢复正常的模样,获得自信。


余太湖除了自己读书、讨书、捐书,也愿意把自己学的东西与更多的人分享。这几年来,他为出租车同行分享的安全驾驶和职业道德讲堂已经记不清次数。他愿意接受宣传,愿意出去零报酬讲课,是因为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更多的人都受到影响参与进来,那么一定能够做更多的大事。










25、袁春梅,女,47岁,四川,四川东坡读书会会长










袁春梅:推广阅读的“最美志愿者”


21年来,袁春梅坚持从娃娃抓起,带动更多的人好读书、读好书。2014年,她创办了推广全民阅读活动的公益社会团体——东坡读书会,被评为2017年度四川省十大最美志愿者。


1996年,她和嗜书如命的丈夫在眉山三苏祠旁边开办博学书店,现已更名为眉山市购书中心。同时,他们还发起推广全民阅读公益活动,特别是服务青少年课外阅读。

刚开始做阅读推广的时候,袁春梅称“很艰难”。“我们打算将学习讲座带入学校,引导孩子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但大多数学校拒绝了,认为他们是想宣传自己的书店。即便如此,袁春梅也从未想过放弃。作为一名老师,她既喜欢读书,又懂教学,“如果我不去做这件事,谁去呢?谁比我更合适呢?”袁春梅一所学校一所学校地去联系,最终一些学校被她的坚持所打动,允许她进入校园推广阅读。袁春梅不仅在城区学校推广阅读,还把“触角”伸到眉山市的村镇小学。“那里有许多留守儿童,爸爸妈妈不在家,更需要与书为伴。”她每一个星期都会去一所村镇小学,很多地方都去过两次以上。


2014年,袁春梅创办了眉山市首个推广全民阅读活动的公益社会团体——东坡读书会。时至今日,该会集结了诗人、作家、教师、学者等阅读推广志愿者100余人。每周六、周日,在眉山城区定期开办讲座,内容涉及东坡文化、诗歌赏析与诵读、国学经典、家庭教育等,让孩子们沉浸在诗词、散文、童谣等美妙的精神享受中。


这些年来,“东坡读书会”几乎走遍眉山市东坡区的每一所幼儿园、中小学,包括偏远的农村学校,还服务了其他区县100多所学校。通过开办讲座和捐赠书籍,惠及学生、家长、老师等20多万人次。










26.张红星,男,65岁,辽宁,沈阳音乐学院退休教师










张红星:退休教师成“国学飞人”


张红星曾任教于辽宁工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辽宁文学院。后于沈阳音乐学院退休。


通过勤奋读书,张红星从一名食品厂工人成长为全国省市职工教育优秀教师、成人教育学会理事,“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优秀典型,省统计局干部、高校教师,优秀导师等。张红星每天读书,已经通读《十三经》《二十四史》诸子百家和古诗文集,正在通读《四库全书》。连年荣获国家省市最佳读者、特色藏书家、藏书状元、读书之家等多种称号。


张红星每年在全国举办公益讲座百场,带动学校师生、部队官兵、退休干部、服刑人员等大批读者阅读国学经典。他曾任各类国学大赛、艺术大赛评委,央视《百科探秘》《华人会客厅》主讲嘉宾。为全国国学资质考评编写教材并授课,为北大、清华、南开等多所大学和华为等集团讲学数千场,听众达几百万人。荣获全球华人国学传播推动大奖。


张红星创办了《长夜书香》《书斋夜话》等多个广播电视读书节目,举办国学读书大赛,在省市区图书馆和书店主讲系列读书讲座三十余年,引领全民读书。出版了《长夜书香·谈经篇》《长夜书香·说史篇》《经典诵读口袋书》《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中外歌词史》 《中外戏剧史》《诗词格律概要》《水浒传诠释与解读》(再版)《道德经通读》等书籍,论文及作品曾获国内外各级大奖百余次。


近年来,张红星携全国弟子百余人在各地传承国学,有“国学飞人”称号,立志带领千万人走进国学,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奉献全部力量。


2018年底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










27.张加春,男,55岁,贵州,原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县长










张加春:水族青年凭读书走上县长之路


火塘边支起一个小木架,木架上垫着个小石块,松柴燃起照亮了整个屋子。小时候,张加春就是借着这种松柴照明读完了借来的《苦菜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一本本书。摇曳的火苗烧焦了半边头发,满屋的糊味儿,坐在旁边拉着纺车的阿妈,拎起用竹片烤弯而成的火钳挥舞就是一棒,在他的阿妈眼里,读书是个不务正业的事。


那时候,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别说是区公所,就是在公社,能点上煤油灯那也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更别说是在偏远的水族山村了。张加春那个时候并不知道,能够上学是因为老师的家访动员才得以让他走进学校的,要不然谁愿意送娃儿去读书呢,一个学期几块钱的学费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这对于一个没有收入来源的水族家庭是何等的困难,更困难的是他的阿爸阿妈认为,读书不会变现成饭吃,砍柴、下田、种地、烧火、煮饭才是家里的正事,而读书这种被当作“叛逆”的行为是要挨打的。


1982年10月,18岁的张加春满怀信心地走出了大山,走进了火热的军营。来到部队,望着连队书架上一排排的书籍和各种报刊,他两眼放光,他清楚这些书刊不用求人借,更不用买。于是,在训练之余,他开始如饥似渴地吸取书刊上的营养,还给自己定下了目标,每天至少读一到两篇文章。《解放军报》《国防战士报》《解放军文艺》等报刊成为了他每天必看的读物。每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他都要认真地撰写心得体会。后来,他觉得写心得体会已经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了,便开始一边阅读一边按照书刊上的写法撰写日记。他尝试着用各种文体和写法把每天的工作、生活记录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写作锻炼,他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于是就开始撰写新闻稿并投给报社。不久,《国防战士报》《大理报》《贵阳晚报》等发表了他的文章,这让张加春信心大增,他更加深刻地爱上了读书、爱上了写作。


1984年4月30日,云南边境的木棉花开得正艳,著名的者阴山战斗打响了,张加春作为主攻连的一名战士参加了此次战斗。在部队攻下山头后进行战事修整时,他也不忘阅读和写作,他把战场上的所见所闻所想写成新闻稿投给报社。他的写作才华得到了部队领导的认可,这也让他成为了部队中的“明星”。


1985年10月,张加春退伍复员,返乡后的第二天,他就用自己的退伍费到书店买了一大堆书和一辆自行车。白天他挎着军用包,带上采访本,骑着自行车,走村窜户采访,晚上就把采访的内容写成新闻稿投给报纸杂志社。就这样,一篇篇带着乡村气息的文章发表在当地的报纸杂志上,甚至还有不少文章发表在《贵州日报》的头版头条位置,这让张加春备受鼓舞,他更加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努力地提升自己的学识。1993年,张加春成为《黔南报》的记者,他开始写深度报道,他写出的文章深受群众的喜爱,一时成了报社的著名记者,这些成就与张加春酷爱读书、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是分不开的。


1998年张加春由一名记者转变成为黔南州委宣传部的干部,2001年又担任黔南州委宣传部的副部长。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张加春觉得他对知识的需求更大了,读书学习也由单一的新闻、文学扩大到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等方方面面的书籍。书读的多了,思路也就开阔了,他开始思考一些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自己的一些想法撰写文章。不久,他把自己写的文章加以汇总、整理、修改,编成一部书,叫作《困境与出路——从黔南看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并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机会总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着。2006年,张加春担任了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副县长,一年后,他又任职县长。身上的担子重了,事情杂了,矛盾多了,工作压力大了,但无论有多忙,读书都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他的办公桌上、书柜里、床头边,各类书籍、杂志、报纸摆放的整整齐齐,就像一个小型图书室。政治、哲学、历史、散文、报告文学、人物传记等,张加春样样涉猎。特别是经济、政策、法律类的书籍他最爱看,这些书对他的工作帮助很大。


2014年,张加春调到黔南州政协任职后,他开始一边潜心读书,一边思考和总结自己任职县长的工作经历,于是,他又拿起笔开始写下自己的人生。这部《县长这个官》已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回顾过往,张加春毫不掩饰地表达出自己对读书的喜爱,也正是坚持不懈地读书和学习改变了这个从贵州偏远山区走出来的水族青年的命运。










28.张家秀,女,79岁,湖南,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永安小学退休教师










张家秀:办起家庭图书室 义务辅导学生两千人次


1994年,慈利县永安小学教师张家秀退休后,因为家里有藏书,邻居家的孩子经常来家里借书、读书,便自费创办了图书馆,到今年已有25个年头。


老人成立图书室的初衷,只想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读书的地方。慢慢的,除了学生,许多村民也来到她家里。有的借故事书看,有的借小说,有的还向她借农业生产方面的书,她家成了最受村民喜爱的地方。


“图书馆”创办不久,很快声名鹊起,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1999年,当地政府给她的图书室挂上了“零阳镇永安村图书室”“零阳镇永安学校校外辅导站”两块牌子。“民间图书馆”有了官方身份。刚开始创办的时候,图书很少,只有200多册。张家秀宁愿生活上节俭点,也要把节省下来的钱给孩子们多买点好书。购书经费主要来自她的退休工资,她将历年来获得的4000多元奖金也全部购置图书。2018年正月初二,有8名以前的学生给她拜年。她用学生送的1600元慰问金,加上自掏腰包的1200多元,购买了188册新书,再次扩大了图书室的规模。


在履行好“馆长”一职的同时,张家秀依然心系孩子们的学业,从1995年4月开始,她当起了校外辅导员,义务辅导学生。据不完全统计,在永安村以及周边的丰洋、新建、茶安等村,20多年来,张家秀义务辅导学生160多人,共计2846人次。“我爱这个工作,我最喜欢学生,每个学生都像自己家人一样,都那么疼爱。”翻开张老师的记事本,每个学生都有个人档案,记载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期间的点点滴滴,谈起每个学生,她都能如数家珍。“退休了以后我就想报答社会,想自己做点什么事,帮别人做我做不起,但是我对这个教育工作一直热爱。”张家秀说。










29.张娜,女,42岁,河北,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视障人士










张娜:用声音做盲人阅读的“眼睛”


张娜,1977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面对先天视力残疾几近失明的不幸,她选择坚强笑对人生,利用业余时间和残余的视力坚持为盲人读书,创建网络电台,开通“生命阳光之为爱读书”微信公众号,用声音打开盲人的心灵,用爱为黑暗中行走的盲人朋友们带去一丝温暖。网友纷纷为张娜的事迹点赞,并亲切地称她为“最美读书人”。2017年12月28日,在“中国网事·感动河北”2017年度网络人物颁奖典礼上,来自沧州市东光县的残疾人张娜荣获年度网络人物称号。


因为眼睛先天性发育不良,张娜的视力目前仅为0.02。即使把电脑上的字放到最大,她看起来还是很吃力,但张娜还是凭着一股韧劲,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学习。


“因为身体缘故,其实小时候我是很自卑的。”张娜说,学习对她来讲是很困难的事情,即使坐在教室的最前排也看不到黑板上的字。“当时主要是通过声音来学习,老师的、同学们的,所以声音对于我是极其重要的。”


1994年,张娜把自己的经历写成小故事,寄给了当地一家广播电台。节目播出后不久,张娜收到了不少朋友的鼓励,这些满载激励与祝福的信件让她鼓起生活的勇气。


“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让我觉得,我也可以为大家做点什么。”受到社会关爱的张娜决定把获得的爱心传递出去,高中毕业后,她先后通过开办爱心信箱、开通爱心热线、参加电台节目等方式,为需要帮助的朋友进行心理疏导。


“虽然大量的邮资和话费给生活带来很大负担,但是,父母却一直省吃俭用给予支持。”张娜说,有了家人的支持,自己心里更有底了。


谈到爱心传递的成果,张娜自豪地说,曾有一位来自定州的青年,因为身体残疾非常自卑,对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我通过信件与他多次交流,最终帮他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树立了自信。”


2013年,爱看书的张娜萌生了利用网络为盲人诵读的想法。“后来,受到网络普及的影响,听广播的人变少了,我也寻思着在网上继续为盲人朋友们读书。”张娜说,“用残余的视力读书,做盲人朋友们阅读的‘眼睛’,让他们在有声读物里收获知识,笑对人生。”


为此,张娜自费购置了电脑、录音设备,于2014年11月,开通了“生命阳光之为爱读书”微信公众号。对于有视觉障碍的张娜来说,读书尚且不易,录成音频则更难。最开始的时候,录音、配乐、做成音频上传全是她一个人,一篇五六分钟的作品,她最少得花费五六个小时,有时甚至忙活一天。


进入“生命阳光之为爱读书”公众号,既能听到《荆棘上的花朵》《无声的震撼》《我看见了大海》等励志美文,又能欣赏《坚强》《母亲的泪水是条河》等残疾人作家的作品。“好感动的文字,好感人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读书声让不少网友感到温暖。这个旨在为盲人读书的微信公众号开通以来,已陆续刊载了张娜百余篇作品,目前拥有1600多名忠实听众。听众里不仅有盲人,还有儿童、读书志愿者。


自信自强、实现自身价值的张娜为社会树立了一个榜样,她先后荣获“东光县道德模范”“沧州最美母亲”等荣誉称号。










30.张玉复,男,82岁,辽宁,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人大退休干部










张玉复: 丝瓜架下吟诗作赋一家人


一个人喜欢诗词很平常,但一个大家族数十人都喜欢诗词就不多见了。在营口就有这样一个家族,上自80多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儿童,都对诗词创作情有独钟。家里逢年过节、婚嫁迎娶,总会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吟诗会。而一年一度的“丝瓜架下诗画会”,在这个大家庭至今已举办了18届。家里几乎个个都是诗词创作高手,诗词曲艺样样精专,像张玉复这样的家庭在全国都较为罕见。


张玉复出生在一个有六七十个成员的大家族,张氏家族世代以耕读为务。因家贫和战乱,张玉复前后只上过三年小学。为谋生,张玉复在老边区政府做起了基层通讯员。

  张玉复说:“最开始通讯员还不是写材料,只是往基层送信件和通知,16个自然村屯全靠走路,每天往返30里地。后来,区里下达的通知都由我来起草,经领导批改,然后印刷,再送出去,文笔就一点点练出来了。”


1985年春节前夕,张玉复老父亲提议春节团聚时以诗助酒兴,就这样一年一度的春节家宴成为张家的“诗宴”。长辈们组织,儿女、孙子孙女们甚至重孙辈各自带着提前做好的诗词、楹联,吟诵助兴。如今,张玉复家族成员30多人爱好写诗、绘画、书法、舞蹈。


1999年秋天,张玉复邀请营口市诗词学会理事吴兆源等几人在家中雅聚。畅谈诗词之余,吴兆源突发奇想:“你们家族个个能诗善画,为什么不搞诗画会,每年把亲友聚在一起饮茶诵诗,这样多好?”


此时,张玉复院内的丝瓜架上,绿叶苍翠,丝瓜累累,吴兆源随口说:“就叫‘丝瓜架下诗词书画会’如何?” 2000年7月25日,张玉复组织了首次“丝瓜架下话桑榆诗画会”。这次诗画会张家12人参加,还吸引了当地11位诗友参加,他们都带来了自己的作品。


从那以后,诗画会就成了张家的传统保留节目。每年丝瓜成熟的季节,在张家老院子里,张玉复就会组织亲朋好友来一场别具特色的诗画会,话桑榆、话和谐、话新城、话书香……


多年来,“丝瓜架下诗画会”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但丝瓜架作为一种标准的仪式感载体,始终被保留下来,以至张玉复一家从农村平房搬进楼房后,特意在楼下院子里栽种了几株丝瓜,并搭起供丝瓜爬藤蔓的木架。


2007年,以“丝瓜架下唱和谐”为主题的诗画会,来了80多人,其中张氏家族成员里年纪最长的已89岁,最小的只有13岁,三代同堂,吟诗作赋。2014年的诗画会共有108人参加,除张氏亲友外,还有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友,年龄最长者93岁,最小者只有6岁,还有一位老人坐着轮椅来参加诗会,场面感人。


十多年来,张玉复和家人共同撰写了《积玉堂诗志言行录》《玉赋诗词联曲选》《中华组景诗钟集》等9部书。其中参与《积玉堂诗志言行录》撰写的有张氏家族的67人,时间跨度100余年,诗词作者最大年龄84岁,最小年龄6岁。










编辑丨司徒卷卷 审核丨司源

出品:西安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