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大清亡了,所以要扫“黄”? | 壹读知道

2017-07-14 安安 壹读

图片来自网络

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Cupisnow:壹读君,为什么中国人以前那么崇尚黄色,最后却用黄色来指代淫秽色情呢?

壹读君:这是个好问题,所以壹读君准备了一个长长的答案。

的确,黄色在中国历史上一度尊贵无匹。

色彩艺术研究者约翰内斯·伊顿曾说:“在中国,最明亮的色彩黄色专用于皇帝.....黄色是最高智慧和文明的象征。”

可惜风水轮流转,占据顶点几千年后,黄色不仅被中国红抢去了风头,现在更沦为了宅男点开硬盘时嘴角暧昧的微笑。落差之大,让人唏嘘。

走下神坛,仅仅是因为“大清亡了”?没那么简单!

喜欢蓝色的壹读君|安安

有人说,中国人古代尚黄,是因为恋土。

但其实面朝黄土的先民抬头望天时,照耀着他们的太阳,也是金黄的。

给点阳光就灿烂是远古人类的真实写照,所以他们对太阳爱得极为深沉,“宾日于东,饯日于西”,生怕有一丝怠慢。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太阳鸟图腾

为了更好的与太阳沟通,人们会选出一个能通晓人事,又能通晓神事的大巫师,赋予他祈求神灵保护的最大权力——祭祀权。

由于原始宗教的号召力,这位巫师成为了一个部落实际上的领袖;当宗教影响力衰微后,他的世俗权力便逐渐显现。《诗经·大雅》中写道: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

可见,早期帝王,就是祭祀神灵,号令天下的人。古代所谓的“禅让”,其实就是让出祭天的权力。

那么帝王在祭祀时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呢?

当然是太阳同款——黄色。

《礼记·郊特牲》“黄衣黄冠而祭”,以及《焦氏易林·乾》里的“纯服黄裳,戴上以兴”都证明了,黄色是最高祭祀服饰的专用色。

相传,最早将黄衣传成正装的是黄帝。古代的帝王为了彰显自己身份的正统都喜欢附会一些东西。因原始的拜日习俗,黄色自带光环,黄帝顺水推舟的推崇黄色,并以此为号完全可以理解。至于说轩辕氏有“土瑞之德”,是中央之帝,因此以黄为号,壹读君觉得有些后人附会的意思。

不过五行的诞生与五色的结合,确实进一步扩大了黄色的群众基础。

五行不用多讲,不知道不是中国人;而五色,是与金木水火土对应的五种颜色:木为青、火为赤、土为黄、金为白、水为黑。随着五行学说的发展,它逐渐与皇权更迭联系在了一起。《史记·历书》说:

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

夏尊崇黑色,殷商上白,周则青睐赤色。而秦王扫六合后,再尊黑色,不是为了向夏朝致敬,而是因为:

“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皆上黑”

风水轮流转,等到了汉朝的天下,鲁人公孙臣上书汉文帝,说:

“始秦得水德,今汉受之,则汉当土德,土德之应黄龙见,宜改正朔,易服色,色上黄。”

然而这一次,黄色遇到了点小波折。因汉高祖刘邦自称是“赤帝子”,所以汉朝初年是“色外黑而内赤”,公孙臣的建议一提出就遭到了丞相张苍的反对,最终被采纳是到了汉武帝时。

作为一个非常迷信的皇帝,汉武帝将羽化成仙的黄帝视为自己的偶像。正好西汉初年黄老学派盛行,该学派因将黄帝与老子共同尊为道教创始人而得名;推行的“无为而治”深受汉初统治者欢迎。黄帝是“土瑞之德”,汉武帝便也对“汉为土德”的说法深信不疑。于是,在太初元年夏下令改历,

“以正月为岁首,色上黄”

武帝早期穿着也是外黑内赤

此后,汉朝国运绵延了数百年,足以让黄色为正统的思想深入人心。

而黄色真正走上巅峰是在唐朝初年。宋代《野客丛书·禁黄》记载:

“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

这种辉煌,一直持续到封建帝制的结束。

但黄色的衰落,直至与“色情”相连却并不仅是政治更迭这么简单。

色情,色情,可见中国古代就已有用色指代欲望的意思。关于“色情”,在道教中最开始是指物欲,并慢慢发展出了性欲的意思。不过最开始,性欲“黄”得不明显,那时候更多的是“绿帽子”和“青楼”;当然,这不表示黄色就可以置身事外,道教书籍“黄赤”一词便指代色欲。因此学界有“黄色表示色情似乎不会迟于北宋”的结论。

根据考证,可能甲骨文时期“黄”与“性”就有关系了。一种观点认为,“黄”的字形取向于一个腹部隆起,仰面朝天的人形,很像孕妇。如果参考“廣”的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可以发现,其中包含一个倒置的三角形,考古学家认为应该是“女阴”的意思。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关于“房内补益”的部分也有“赤日黄月”之说。可见黄和性的渊源由来已久,只黄色在古代太尊贵才被掩盖了。

“黄”字的演变

到了近代西学东渐,西方人对黄色的厌恶也被传播了过来。相传犹大告密时穿的就是一身黄袍,这个原罪让黄色在基督教中成了“不洁、淫秽和下贱”。1887年,法国出现了一个由工贼控制的假工会,碰巧其窗纸用黄色裱糊,被工人们讥讽为“黄色工会”,便又给黄色招了一波黑。新闻业兴起后,为了能拨人眼球,有些记者常蓄意渲染色情、仇杀等新闻,因为纸张是黄色的缘故,被称为“黄色新闻”。

至此,黄色在西方的含义基本定型。当“黄色报纸”、“黄色新闻”传入中国后,其含有的“性”、“下流”等语义与“黄”原本的隐含意思结合。加之大清已亡,“黄色”故而走下了神坛。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尚黄习俗成因新探》,赵文晶,《锦州师范学院学报》

2.《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中的黄色审美文化研究》,任绪来,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尚黄习俗考—从尚黄习俗看黄帝文化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影响》,刘静轩,云南大学学报

4.《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形成及特征》,张咏梅,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文章还不错

动动手指给壹读君点个赞呗

和壹读君勾搭的传送门

联系电话:010-85690155

人才招聘:recruitment@yidutianxia.com

文章投稿:tougao@yidutianxia.com

商业合作:business@yidutianxia.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