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说寒门博士或被“勒索”而死?

2018-01-25 彤子 壹读

壹读知道


擦车如同拆车的壹读君 | 彤子 


“自从转了导师,每天都活在痛苦之中,本来性格并不开朗的我开始变得沉默抑郁。

2017年12月25日,杨宝德走了,一个少言寡语博士的离开,牵动了广大网友的心。杨宝德女友公布了他与导师之间的聊天记录,并指证周姓导师是寒门博士自杀的罪魁祸首。

我不会拒绝人,基本上老师让我干的所有的合理的不合理的事我都去干了。” 这是杨宝德曾经发给前导师的短信,从中不难看出,微信中彬彬有礼的杨宝德一点都不享受与导师的频繁互动,对于周老师他只是“盛情难却”。

有网友说:“导师太过分,这是奴役学生”,有编剧说:“到底是个村娃,自视甚高。你伺候伺候老师,那不是应当的吗?” 而壹读君却从这些微信截图中看到一种心理操作——“情绪勒索”

什么是情绪勒索

情绪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是一种心理操纵的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一个人试图通过使用情感威胁和创造不应有的罪恶感,来强迫他人顺从自己的主观意念。情绪勒索的受害者常常为了避免正面冲突,或顾及对方感受而选择屈服。而屈服只会使对方变本加厉。

情绪勒索者往往是一个“情绪黑洞”,强制性霸占另一个人的时间、精力、关怀、付出。当你觉得和一个人相处“好累”、“被逼死了”,很可能你正在遭遇情绪勒索。

在杨宝德和导师的微信截图中,导师教科书式的为我们展示了情绪勒索的几种方式:

暗示:“老师的伤心、没人理都是因为你不回我信息,如果我哪天有个三长两短,都是你不回我信息导致的。” 这是培养别人的“愧疚感”,让杨宝德感觉自己不回信息,就变成了“坏”人。

威胁:“你敢不接我电话?想不想在学校混了?我很生气!这种情况不能再有第二次了,否则别怪我不客气!”通过展示自己有毁掉别人的能力,造成“恐惧感”来控制别人,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关注。

无视:不管杨宝德感不感兴趣,周老师始终以自我为中心,聊她喜欢的内容,干她个人的事。周老师很清楚杨宝德对学业的重视,但她很少谈及学术相关的东西,通过忽视杨宝德的感受,来进一步驯服他。


画饼:周老师画了一张杨宝德最爱的饼——出国深造。这点燃了寒门博士人生中最绚丽的希望之光,然而勒索者的许诺只是“将来时”,永远不会实现。一位好心的同学终于点醒他:

“你这么好用,导师怎么会舍得放你走呢?”

细思极恐,也许杨宝德不止是出国无望,以导师对他的依赖程度七年延毕都是有可能的。终于,不堪重负的杨宝德在自己29岁时选择离开,把自己永远定格在而立之前。

情绪勒索者通常“逼迫”他人而不自知但他们无意间制造的情绪黑洞,能吸干受害者的所有能量,这种方式如同隐形的尖刀,“杀人”而不见血。

无所不在的情绪勒索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令人感到相处疲惫,他们可能是你的同事、上级、顾客、配偶、父母、甚至是你的子女、学生和下属,他们永远需要你的安抚、关爱,他们还有一个学名——情绪勒索者。

比如许久不见的朋友,见面就说:“哎呀~好久不见了,你怎么都不联系我?” 你会不会忽然无言以对?联系本来是双方的事,但情绪勒索者会很自然的甩锅给别人,并让对方感到愧疚。

勒索者会利用权利、悲惨身世、婚姻、恋爱关系来吸引受害者。有的朋友可能会有这种体会,男、女朋友动不动威胁要分手,天天问:“你是不是不爱我了?”有时候甚至梨花带雨,结婚后则动不动就威胁离婚。杨宝德的导师就是利用自己的职权之便实施了情绪勒索。

当你感到生活中总有些苦像咽炎一样,让人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时,你正在遭受情绪勒索。

多数人避免和他们发生冲突,因为既没好处又很麻烦。也有一部分人已经与他们展开了多轮激烈的对抗,因为正常人不愿承受这种没来由的压力。结果呢?勒索者变本加厉、乐在其中,受害者精疲力竭、苦不堪言。

谁会是情绪勒索者的猎物

“我喜欢帮助人,基本别人开口了需要帮忙的不需要帮忙的我都帮了,这导致我很大一部分时间在做无用功。” 

我帮你。” 难兄难弟中最累的是他,同样的压迫下,还要关心在乎别人的感受,“过度善良”使杨宝德在学生中都能沦为受害者。乐于奉献的可贵品质也是杨宝德成为受害者的重要诱因。情绪勒索者的猎物就是具有“助人情节”的人

别让她小看”在工作中,杨宝德会是很好的合作伙伴,对工作的热情及责任感会使他大有作为,但前提是有一个好团队。而“责任感”也是情绪勒索者吸取受害者营养的重要条件。

如果猎物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勒索者会知难而退吗?不,这只会让他们变本加厉。如同打游戏,相比简单的关卡,难一点的关卡更有挑战性,打赢后也会带来更高的成就感。反抗精神增加了情绪勒索者无聊生活的趣味性。

但是从聊天记录看杨宝德这么顺从,周老师为什么不打下一个关卡呢?因为他确实太好用,外加一个奋力抵制的女朋友,使周老师难以自拔。

周老师为了“赢”,甚至劝说杨宝德换个女朋友,因为这会给女友造成伤害或挫败感。但周老师介绍的是一个有男友的女生给杨宝德,她的目的只是拆散他们。与此同时杨宝德的女朋友也在劝他换导师。

一个残酷的事实:杨宝德即便熬过眼前这一劫,顺利毕业,社会上还有千万个勒索者流着口水等着他。而他缺少一项重要的技能——不会拒绝。

事情是做不完的,总结提炼工作方法很重要,但学会拒绝也很重要,“你越认真,别人就对你越苛刻”。其实杨宝德的学妹就很清楚对抗周老师的技巧。

愿那些还活着的杨宝德们学会拒绝,好好活着。

本期特邀助攻军师:中国武警总医院心理医生 史宇


参考资料

1. Susan Forward.情绪勒索.2000

2. 佚名. 面对“情绪勒索”我该怎么办?[J]. 家庭百事通, 2012(1):29-29.

3. 张瀞文. 别用情绪勒索家人[J].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 2014(2):51-51.

4. 李则宣, 黄任之. 情绪勒索 亲密关系中的隐形束缚[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6(10):68-69.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在全球杀死四千万人的病毒是中国人传播的吗?


点击图片阅读 |为什么泰国的广告那么牛?

点击图片阅读 |你的另一半如果出轨,你会让TA坐牢吗?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文章还不错

动动手指给壹读君点个赞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