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为什么广东人的红包都不超过100块?

2018-02-09 壹读

春节一到,五花八门的红包纷纷上线,有明星红包、有VR红包、有语音红包等等。这几天,在微博看到大家都在晒一字千金红包,其中来自@国家博物馆 转发的红包内容,相当有文化气息: 

博:而你的心略大于整个宇宙

“博”字有非常好的寓意:心大,则海纳百川;心若博大,则纵横乾坤。把中国汉字文化融在红包祝福里,倒是个既能传承红包年俗,又能宣扬中国汉字文化的好创意。于是我也去体验了一把,竟然搜出了很多带“诗词”的红包,大家可以欣赏一波: 

 

【浣】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出自李白《西施》


【凤】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出自司马相如《凤求凰》 

【敞】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出自孟郊《登科后》

【兰】

襟上兰花气息,绕到梦魂深处

——出自冰心《繁心·春水》 

如此诗意满满的红包,送出去还挺浪漫。而对于“发红包”这个传统风俗,有不少诗人题诗。

唐人王建的《宫词》中写到:“黄金盒里盛红雪,重结香罗四出花”,描写的便是唐朝皇帝过年给大臣们发红包的美艳场景。

而广东人称呼红包的词语“利市”,在南宋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的诗中也有提及:“仙娥缥缈下人寰,咫尺荣归洞房间。今日门栏多喜色,花箱利市不须悭。” 

  “发红包的年俗”从古到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红包的起源是压岁钱,又称利是封、红喜袋,最早盛行于西汉时期。那个时候的压岁钱,叫“压祟钱”,是一种铸成钱币形状、用来压住邪祟的吉祥物件。因为“岁”与“祟”谐音,后来压祟钱改称压岁钱。老人家用红线把它串成一串,在年三十晚,压在小孩的枕头下,给他辟邪,叫压岁(压祟)。 

那么,真钱红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宋人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里记载这么一桩“皇上发红包”的故事:“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杨贵妃生了皇子,玄宗皇帝一高兴就大手送上“洗儿钱”。这里的“洗儿钱”,正如我们现代的“份子钱”。 

宋元时期,礼金红包习俗流行开来。据记载,在宋代过年时老人送小孩压岁钱,店家送买家喜钱,婚礼上送礼金等行为已经深入百姓生活当中了。 

图片源于网络

到清代,红包被分为“荷包钱袋、纸质钱袋、大礼“三种形式。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描述到:“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除夕之夜祭祖后,贾母归了正座,贾敬、贾赦等领了诸子弟给她行礼。“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献屠苏酒、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摆上合欢宴来。” 

民国以后,红包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圆,其寓义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这就跟现在的红包很相似了。 

现代红包:“传统红包”和“手机红包“两不误

过年走亲访友,用传统红包讨个好彩头。而不能亲自拜访的亲友,则以手机红包代替。尤其是在除夕夜,能让大家低头不看春晚的理由只有一个:看手机,抢红包。这大概是现在的年轻人最愿意参与的,期待值最高的年俗活动了。 

但是,过度聚焦于“钱”的时候,红包也会变了味。

比如会被各种关系绑架,被迫发红包;还有可能会遇到不太熟的人来问:“你不给我发个红包吗?”;有的喜欢在朋友圈晒红包炫富;有的还会以“抢红包赚钱”为目的,混入各种群里抢红包,渐渐地,淡化了红包年俗“说祝福,讨吉利”的初衷。

在广东过年,红包金额只发在5-100元。很多网友吐槽“广东人的红包少得可怜”,但是对于广东人,发红包不在乎金额多少,而是为了讨个吉利、奔个意头、图个乐呵。 

出门随身携带几个小额红包,见到小区保安、酒店服务员、出租车司机等都可以发红包。这种温馨不紧张的人情往来,是不是更有“年味”和“人情味?而那些盘算着别人多给点红包的人,却让人有种“近乡情怯“的距离感,渐渐地关系也就淡了。 

这个春节,支付宝推出了“一字千金”文字红包,联合单向空间单向历为每个字加上有趣的注解。

新的一年,告别千篇一律的群发,也不必纠结红包大小,让祝福多一分“新”意和“心”意。把精心挑选的字,送给你在意的人。一字千金,一字见心。 

玩法:打开支付宝,在红包中选择“一字千金”红包,可选择系统推荐单字和对应金额,也可选择“换一批”或输入任意单字 (系统会自动匹配金额),塞钱进红包,然后发给你的支付宝、微信或钉钉好友。 

 点击“换一批”

“自己输入喜欢的字”

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彩蛋。

点击【阅读原文】,输入名字就还可以获得你的2018专属金字,说不定你的注解就是一首诗,记得把结果留下告诉我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