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会投票简史:数黄豆、鼓掌、举手和投票器

2018-03-08 吴锐 壹读


想参观一下人民大会堂的壹读君|吴锐

今天,壹读君继续来和大家聊两会,考虑到将来说不准哪位粉丝能有机会去人民大会堂投票,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两会投票方式的演变历史。让大家先提前做个准备!

1949年以前:

数黄豆——得豆者多助!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在建设陕甘宁边区以及各个根据地的时候,基层政权是由老百姓直接选举产生。那时候怎么选呢?就是投黄豆,实行“豆选”。比如选村长或乡长,村民每人手里攥一颗黄豆,走到候选人背后,选谁就把豆子投到谁身后的碗里。得豆多者当选。当然数豆子是个很重要的环节,眼神不好、不够细心的人是绝对干不了的。

这种选举方法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完全做到“不记名投票”,毕竟往哪个碗里扔豆很容易被周围的村民和候选人看到。所以有些村民,故意穿长袖子衣服,从每个碗边都划过去,“长袖善投”的功夫可以有效避免让旁边人看清自己投了谁的票。


不过壹读君在想,如果碗还是空着的时候,最早扔豆的人还是很容易暴露啊,其实大家往下看会发现,整个投票方式的演变史,就是一个不断加强投票保密性的历史。

“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这句上世纪40年代流传于延安地区的民谣,生动再现了陕甘宁边区在艰苦环境下运用“豆选法”进行选举的场景。

土地改革后,农民选举人民代表时,因为绝大多数农民不识字,所以也多用“豆选法”。豆选连同烙票、划杠等淳朴的投票方式,演绎着生动的草根民主,为日后人大表决所借鉴。

1949年—1953年:

鼓掌、举手,一致通过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到1953年,这段时间没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只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时期的政协会议普遍采用鼓掌和举手的方式来表决选举任免和重大公共决策。

据《叶圣陶参加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纪实》记载,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时候,毛泽东对五星红旗图案做了说明后,询问在场委员们是否同意该图案,大家热烈鼓掌表示赞同。

在这次会议上还决定了定都北京、国歌、人民政府主席和临时宪法,都是靠鼓掌通过的。

1949—1953年,从全国政治协商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到第一届第四次会议,鼓掌都是最重要的表决方式。除了鼓掌,举手也是当时一个重要的表决方式。

比如1949年9月30日进行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选举,大会将整个候选名单进行举手表决,全场一致举手通过。执行主席刘少奇特别申明,有反对者可举手,有弃权者也可举手,结果均无人举手,于是宣布全体通过。


鼓掌和举手的表决方式确实很高效,而且也很热烈,营造了团结一致的氛围。但这两种方式最大的弊端是容易相互影响,容易产生从众心理,而且完全没有保密性。谁要是举手反对,那绝对是鹤立鸡群!反正像壹读君这么低调的人肯定做不来。

这个问题到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得到了改善。

1954年—1989年:

无记名投票,出现第一张反对票

无记名投票方式又称票决,源于公元5世纪古希腊、古罗马的以球投票,白色球表示同意,黑色球表示反对。

第一届人大召开后,投票选举正式成为了两会做出决策的方式之一。当时的法律规定,全国人大会议选举、通过议案、基层直接选举采用举手、无记名投票方式;间接选举人大代表、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国家机关人员必须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表决。在进行其他表决时,举手逐渐取代了鼓掌。鼓掌表决的方式似乎就要退出人们的视野。

但是从1958年到1978年,人大制度日渐虚弱,鼓掌再次成为两会的主要表决方式,直到1979年才恢复举手和无记名投票。从此以后,鼓掌再也没有成为两会上重要决策的表决方式。

最初无记名投票方式是这样的:若代表同意选票上的候选人,在选票上不需要画任何符号;如果不同意选票上的候选人,则在选票符号栏内画“×”;对选票上的候选人弃权的画“√”。

这种投票方式的一个弊端是无论弃权还是反对,都需要动笔,所以只要你一拿起笔,那就肯定是不同意,这样很容易被旁边的其他代表或工作人员看到。要想不被周围的人看到只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完成动作,然后立刻把票盖上!非常考验一个人的头脑反应和身手。

到2005年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选票设计发生了改变,除了弃权、反对,赞成也需要动笔填写。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表决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第一次出现了三张弃权票。当时的新华社记者李尚志想对此如实报道,向当时的领导人做了请示,获领导人爽快地表示可以报道。稿子发出后,境外媒体把它视为“中国改革、开放、建立民主政治的生动体现。”

1988年3月28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通过七个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时,台湾代表黄顺兴投了反对票,而且他公开表示,自己认为主任委员周谷城先生89岁,年龄太大。这是1954年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以来第一次公开出现反对票。除此以外,黄顺兴当时还提出设立秘密投票处(因为代表座位挨得太近);增加代表发言环节等建议。这些提议当时都被立即采纳了。从此以后,两会上投反对票成为常态。

1990年至今:

电子表决器出现,民主更上台阶

电子表决器第一次应用于两会投票是在1990年的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表决器上有三个颜色不同的按钮。赞成对应绿色按钮,反对对应红色按钮,弃权对应黄色按钮。想要成为人大代表的小伙伴这里一定要注意,如果是色盲就一定要看清文字。

电子表决器从表决开始到表决结果揭晓,仅需短短几秒钟,计算机只会对赞成、反对、弃权、未按表决器这四个结果进行数字叠加并予以显示,不会留下每个代表的投票结果。电子表决器一出现,在很多地方人大会议上也得到了推广。

这套系统的总设计师林达亮谈到保密性时曾说:“谁也不能从这套系统里查出谁投的是什么票,不仅表决之时查不出,表决之后也查不出来。”

目前的全国两会主要是电子表决器和无记名投票两种表决方式,电子表决器主要用于表决法律案、预算案、政府工作报告等;纸质投票主要用于决定国家主席、人大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和中央军委副主席等人选,以及表决《宪法》修正案等。

电子表决器的优势很明显。2001年2月14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在电子表决器投票后被否决,当时宪法学家把它誉为“中国民主政治的标志性事件”。2002年1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成思危曾坦率地说:“哪里有电子表决器,哪里的反对票就多。举手表决几乎都是全票通过。”

在1992年全国两会上,对于有关批准建设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电子表决器的投票结果是赞成1767票、反对177票、弃权664票;2009年两会上,最高检工作报告赞成2210票,反对505票,弃权162票;2013年两会上,最高法工作报告赞成2218票,反对605票,弃权120票。


虽然电子表决器已经具备了很好的保密性,但是表决器位于桌子的最顶角,而且毫无遮挡,代表们就算全力使出“闪电一按”,还是可能被旁边的人看到,或被电视转播拍下来,所以一直都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在电子表决器上加个挡板。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一些省一级人大会议就已经对表决器进行了遮挡设计,把它安装在抽屉的夹层里。另外,现在有些地方两会使用的是无线手持式的表决器,代表完全可以把表决器拿到桌子下面投票。


好了,今天的两会知识就讲到这里吧。大家看完如果觉得有所收获请按“赞”,觉得没收获请按“不赞”,弃权请按“弃权赞”。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 为什么只有女人节,没有男人节?

点击图片阅读 | 这些90后是怎么当上政协委员的

点击图片阅读 | 三块广告牌:在广告牌上喊话,不犯法吗?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文章还不错

动动手指给壹读君点个赞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