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个关在三味书屋里的人,都幻想有个百草园,这一点他不仅想了,而且做了。

2017-09-27 桑活菌 生活周刊


对于儿时的植物,

之所以记忆犹新,

并不是因为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

大多数其实叫不上来,

而是因为那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是无需记忆的自然存在,

是朝夕相处天天都要见面的朋友。


所以打开感官,

无疑是自然生活的必修课。

从观察、倾听、阅读、

记录、体验,到感悟自然,

将构建我们认知世界的全新视角。





张新宇


自称是农夫,机缘巧合下,

在杭州良渚租下30亩土地。


种植了几百种植物,

薄荷、柠檬、香茅、

迷迭香、薰衣草、

马鞭草、碧绿的菜畦、

阿拉伯婆婆纳……

哦,还有他最爱的秋梨。


与泥土、植物、食物打交道,

时间过得很慢,

像自己小时候在农村的生活,

简单、快乐、富足。



慢慢他发现,

现在很多孩子对植物的认知,

少之又少。

常常看见父母面对孩子

“这是什么”的问题,

只能用“野花”糊弄过去。


这也让张新宇慢慢下定决心,

以自然教育为使命,

重新定义自己的生活。

于是,他将这30亩地

变成了“植物私塾”。

 


就像它的名字一样,

这是一个关于植物的学堂。

张新宇希望以植物为切入口,

来做一些自然教育方面的传播,

并搭建一个回归自然的通道,

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为在民间较早

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机构,

张新宇带领植物私塾

已经走过7个年头。

带人们走进山野,

认植物、做园艺、种植蔬菜,

制作老辈人口中念叨的植物美食,

重拾起那些已经淡薄的地域文化。



并不是植物学科班出身的张新宇,

在负责打理私塾之前

对很多植物不一定都认识。


但这并不妨碍

他看到花开时的喜悦心情。



他在认真地传播着植物知识同时

自己也不断研究充电,

通过自己和团队的不断努力,

渐渐形成了一套自身的课程体系。

 

比如自然生活类的课程,

设计团队围绕“自然教育生活化”的主线,

将植物按茎、叶、花、种子,

分别与衣食住行相结合的功能

梳理出一些知识点来,

并结合手工,以传统的染织、

食材等自然手艺作为表现手法。



课程的设计目的,

在于让大家意识到:

没有人可以离开自然而存在。


张新宇深知

只有将自然教育

植入日常生活的情境之中,

才能真正使人和自然

产生进一步的连接。


在他看来,只坐在课堂里

学习课本内容是兴味索然的。


这一点,无论时代如何更迭,

似乎并不会有大的变化,

就像“三味书屋”里的学生,

趣味也是在教室之外的“百草园”。

 

课程除了自然生活,

还有自然艺术。

张新宇在大学是环境艺术专业,

有良好的绘画基础。


水仙


他曾在杂志上开设过

一个“二十四花卉”的专栏,

每个节气来分享一种花,

并附上自己手绘的植物图谱。


黄金瓜


“我希望用一种更加艺术的形式,

来表达我们对生活的理解,

于是就画了很多的植物图谱。

我觉得,它容易打动更多的人。”


萱草花


因此,张新宇也会在课程中,

分享自己绘制的植物图谱。


玉簪花


如今租地已经被收回并改建,

张新宇说动工的那些日子

他都不敢往私塾的方向看,

这些年为这片土地挥洒的汗水

瞬间被夷为平地,

已经不能用心疼来形容。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或许正是因为

没有了大本营的地域限制,

如今,户外课堂已不仅仅局限在良渚,

杭州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

适合亲近自然的地方有很多可以挖掘。

像是有堂课叫《从植物走进文学》,

是将文学作品里的知识点

引入现实场景,让文字变得鲜活起来。



比如《诗经》里

朗朗上口的“蒹葭苍苍”,

是西溪湿地的芦苇荡;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里

傍水而生的“茆”,

正是杭州名菜西湖莼菜汤里的莼菜;

那“采薇采薇,薇亦柔止”的“薇”,

则是一种口感有点涩的野豌豆。


包括《红楼梦》中

蘅芜院中的景致:

“忽闻水声潺谖,泻出石洞,

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

结合实景,可以让人

更直观地体验到其中的趣味。

 


“在自然的场景中,

用鲜活有趣的方式,

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增长。

这是自然教育有魅力的地方。”

认识自然的同时,

还要去教大家一些实用的方式。


 

比如,他们用三年的时间,

恢复了梨膏的传统做法。

“杭州有做梨膏的传统,

但做梨膏并不是那么容易。

因为不仅仅是梨,

你还有各种各样的配料,

比如红枣、蜂蜜等

需要到处去找。”


做梨膏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

私塾里原本有30株梨树,

都没有撒过化肥和农药。

也正因如此,

结出的果实外貌不佳。

张新宇起初找人摆摊卖梨,

但两天都没人理,

张新宇左思右想,

不能白白浪费了,

于是就想起来做成梨膏。


虽是无心插柳,

却促成了好事一桩。

“通过我们自己的双手做出来,

这在我们的记忆里面,

才会深刻,

对这个植物也会产生

一种记忆、爱好和情感。”



他把食物当做一个媒介,

而不是终点。


“我不仅仅是为了去制作美食,

而是希望大家通过食物能够认识自然,

通过食物的制作过程

我们寻找它的源头,

我们来跟自然建立多重关系。”


“自然教育,

会对一个人的成长产生影响的,

所以,我们所做的事情

就多了一份神圣性,

要对来学习的人负责任。”

这种使命感,

促使张新宇看得更远。


 


延伸阅读:


本文刊载于《生活周刊》1695期,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自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ly192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