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湔、月濯,这么美的名字,是两个女孩相约一辈子的香道。

桑活菌 生活周刊 2020-09-12


我们开始做香了,

此后的每一步路,

都在不断验证我们的想法:


这事儿太艰难了,

如果不搭上一辈子,

根本做不了。


“如果要做,

就要做一辈子,

你可以么?”


“我可以。”


—— 明静&相蓉




明静&相蓉


明静的性格和名字

简直南辕北辙:

“我一个人跑了十几个国家,

骑过川藏线,爬过大雪山,

潜过大峡谷,坐过老牛车。”


这样的女生会与香有什么联系?

如果是在一年之前,

这个问题或许连明静自己,

也回答不上来。

因为曾经,她对香的印象

也停留在“冷门而老牌的老式香薰”。


直到2016年,

她从旅途中归来,

一路上的种种见闻,

让她看到了

与自己认知中

截然不同的“香文化”。

她想,也许可以

为这个古老而深远的文化

做点什么。



相蓉则是一个性子很静的女生。

而她性格中安静的成分,

或许就来自于她的家世,

她的家乡与香文化

有着一段不可不说的缘分:


她的老家在甘肃庆阳,

是岐黄故里,

也是香学起源之地。

3000多年前,

当地人用不同的香料,

做成香包,用来熏香、煮汤、祛病……


不只如此,相蓉的大姥爷,

既是一位中医,也是一位爱香者。

他给家族中的女孩,

起的名字全带有香名。

比如,相蓉的母亲小名叫麝香,

各个阿姨的名字也是五花八门,

沉香、檀香、篆香、桂香……

耳濡目染之下,

相蓉也和她的姥爷一样,

对香有着别样的感情。



明静说,制香

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它是自己喜欢的工作,

通过它,也能收获更多的成就感。


可是,制香

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首先就要解决

香方子的配伍和配比问题。



中式香按照不同的划分方法,

可以被划分成许多种类。

比如,按照香的形态,

就可分成香块、香口、香囊、

香枕、香粉、线香、香丸等等。


而按照香的调制方法,

则可分为两种,即单品香和合香。

所谓的单品香,

就是用单一的香材制作而成的香,

为人所熟知的,譬如沉香和檀香。

而合香由于香材的种类繁多,

配比又不尽相同,

就衍生出更多五花八门的香方子。



古籍中记载的香谱不少,古代的小说和笔记集中,也常常提到一些制香的香方子。比如《红楼梦》的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中,就曾借薛宝钗之口,对“冷香丸”的制作方法,有详细的描述:“不用这方儿还好,若用了这方儿,真真把人琐碎死。东西药料一概都有限,只难得‘可巧’二字:


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



方子虽然细致,

但要根据古籍中的种种记载,

去复刻和还原,

却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很多制作的配比

和工艺已经失传,

即便拿到相关的香谱,

古代的计量

也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没有办法还原出

与香谱上一模一样的香,

只能靠自己一点一点去摸索。”



好在,相蓉识得一些制香的方法,

香材的搭配和配比,

更多由她负责。

相蓉回忆起第一次亲手制香,

还是在大学的时候。


“那时候,我看了一本名为

《格拉斯小香水师》的书,

说的是关于西方制香工艺。

我发现,只要大自然存在的香气,

其实,中式香薰都有办法调制出来,

只是技术难度的问题。


那为什么还要

让香中混进工业提取剂呢?

所以,我开始自己试着制香。

把自己想象中的香气实践出来,

真的是很激动的事情。

尤其是当自己去品闻的时候,

会觉得虽然身体只在一方天地,
但是却被大自然所包裹着。”



明静说,刚开始制药香时,

最大的难处

除了对中药药性的不了解,

更多的是来自其他人的不理解。

鲜少有人相信,

两个这么年轻的姑娘

能在制香这条道路上另辟蹊径。



“在香道圈,

我们听到最多的一个名字,

是一位神秘的苏州老者,

几乎每个香道者提起他,

都是崇敬的口吻,

但追寻下去,

却都说不知道怎么联系。”



后来,她们终于还是

找到了这位有名的老者,

只是找到他的时候,

他却已经不再继续制香了,

“这位老者已经归山,不再碰香,

只拿出其中一款古法配方,

与一家老制香厂合作。

我们再去制香厂,费尽口舌,

终于让厂里的老师傅们相信:


我们不是出于新奇

玩闹的两个小姑娘,

而是真正想传播中式香道。



不过,也有一些前辈愿意提供支持。

比如,在广州的时候,

就拜访了一位香道馆的前辈。

这位老前辈见到两位年轻人

愿意学习香文化,甚是欢喜,

请她们喝了茶,

又从一个上了锁的柜子里,

拿出自己珍藏了多年的沉香,

给两个姑娘品闻。

明静说,这是她如今为止,

闻过的最好闻的香。



在一番准备之下,

两人终于制成了自己的两款线香,

名为“日涧”和“月濯”。

名字与灵感均是出自于彭龟年

《莺鸣十章寄戚伯瑞》一诗:


“有水涓涓,石凿凿兮。

日湔月濯,成此洁兮。”




我们希望香终有一天

能够不用特地区分场合和地点,

点燃香本身这个举动,

就是一种‘道’的体现。”



Q&A

Q:点香、闻香对于香具应该也很有讲究吧?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


A:不同的香的种类,与香具的搭配是不同的,线香一般搭配最简单的香插。香粉会相对复杂一些,它需要香炉、闻香杯。香粉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比如隔火熏、篆香等等,不同方式也会对香具有特殊需求。还有香丸,这也是我们最近在研究的种类,品香丸也是无火的,它可以放在烛台上,让它缓慢地散发香气。



Q:很多人说焚香有一种很强的仪式感,对你来说呢?香给你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体验?


A:比如篆香,它有非常详细的过程。首先,理灰,把香灰倒入炉中,理匀、理松,然后铺灰。打篆是将香粉填入香篆内,用香铲将香粉抹平入镂空中,随后,就是燃篆、品香和观烟了。篆香的香味以甜、纯、滑、爽为宜,烟有青灰、青白。当你按照这些步骤操作下来,你会发现,你的心就已经跟着这个步骤安静下来,不知不觉融入到这个过程中。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仪式感,也是它带给我生活状态的最大改变。




延伸阅读:




本文刊载于《生活周刊》1702期,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自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ly192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