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嗨,这里有一个用手术刀在纸上灵魂出窍的女孩纸。

桑活菌 生活周刊 2020-09-12


据说,在达芬奇那个

医学并不先进的年代,

他为了研究人类的构造,

从外至内,当研究到

最深一层的时候,

一个疑问在他的脑海中产生了:

灵魂为什么不在?

这对于当时深信灵魂有实体,

并且就藏于人体内的人们来说,

无疑造成了很强的冲击。




陈粉丸


这个故事,

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关于灵魂的所在,

关于它的形状。



陈粉丸的纸雕创作中,

用手术刀代替刻刀,

因为其足够锋利,

能够雕刻出细节的部分。



她给自己的其中一件作品

取名为《灵魂出窍》,

以白色纸张为主色调,

这也是陈粉丸制作最久的作品:



“我就用手术刀来解剖纸张,

创造作品的灵魂。”


 

许多人熟悉陈粉丸,

或许是从她的

第一本手工书

《鸟》开始的。



志怪之书《山海经》中,

提到“玄鸟”有如此叙述:

“北海之内有山,

名曰幽都之山。

黑水出焉,

其上有玄鸟、

玄蛇、玄豹、

玄虎,玄狐蓬尾。”



这传说中的神兽,

是古之部族商人崇尚的图腾。

陈粉丸新作的灵感,

竟是出自这活在

古籍传说里的“玄鸟”。




和以前一样,

她仍然用纸张进行创作,

只是这一次,

为了配合创作的主题,

运用了更多具有金属质感的纸材,

只为营造出一种

“刚柔并济”的视觉效果。

 


后来,她又做出了

《一夹子游记》和《一盒子游记》,

将去香港和苏杭旅游中的种种回忆,

以纸艺创作的形式保留了下来:



“苏杭之旅比较难忘,

因为这趟旅行

结识了非常可爱的朋友,

是可以一直互相鼓励、

互相支持的那种。

把旅途中所得收集起来,

回到家后,

一边整理,一边创作,

是非常有意思的过程。”


 

有意思的是,

两者都是用手工书的形式。

“做书是不会改变的

一个爱好和输出手段。



于我而言,

一沓有内容的纸,

通过某种方式装订起来,

它就可以是一本书了。



无论是日常记录,

还是费心的创作和表达都无异,

其实都是将一个个空间

压缩在书页里,

难点应该就是如何做出

解放想象力的东西来吧。”


 

其实她对纸艺纸雕的兴趣

是从大学时开始的,

专业就是书籍装帧艺术。

这门听起来有些冷门

却很有意思的专业,

让她有机会接触到

手工书和艺术家手制书。



显然,这些创作

都与纸张脱不开干系,

于是,陈粉丸干脆一头钻进去,

逐渐开始了对纸张艺术的探索:

 


“在接触纸艺之前,

我创作的思维

更多是一种二维平面的表达,

一种绘画式的思维方式。



而开始纸艺创作后,

整个创作思维从二维

转向更具空间概念的表达,

所以才创作了一些

区别于从前的装置作品。”


 

生命和人本身,

是陈粉丸的纸雕作品中

常常出现的元素,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

这些元素都是她敏感的部分,

就如同她自己的身体,

尊重每一处变化,

却也会因此而感到不安。



我认为‘灵感’,

是一个很万能的词。”



“其实,大部分的'灵感'

就是视觉经验的输出

和知识储备的转化。”



“所以要问出处,

可能就是平时看的书、

刷的网页、见的人、

经历的一切的总和吧。”


Q&A


Q:觉得纸艺纸雕和其他艺术形式或者材质最大的区别、吸引你的点在哪里?


A:纸的触感和可塑性是吸引我的,加上它于我而言随手可得,也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Q:自己理想中的关于纸的艺术,是什么样的状态?


A:永远不会变的是变化,我希望我的创作是变幻莫测的状态。




延伸阅读:



本文刊载于《生活周刊》1701期,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自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ly192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