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趴着、跪着、躲着,一帧帧企及微渺生灵惊人的美丽。

桑活菌 生活周刊 2020-09-12


我很少出远门去拍摄,

因为真正的发现之旅,

不在于寻找新的风景,

而在于拥有新的眼睛。


让想象超越我的所见,

拍摄时突破眼睛局限,

是我看待自然的方式。


——袁明辉



袁 明 辉

一 个 业 余 的 “全 满 贯” 摄 影 师


从举起相机至今,

已经有20个年头。

单单专注于微距领域就有17年,

17年前,原是药厂工人的袁明辉,

遭遇了面临下岗的窘境,

为了摆脱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他从朋友那里借来的一部单反相机,

谁曾想,从此为他

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中国画》



当他完成英国BBC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WPY)、美国NBP最佳自然摄影奖(Windland Awards)、英国国际园艺摄影年赛(IGPOTY)和美国国家野生动物摄影大赛(NWF),这四项顶尖自然摄影赛事获奖的“大满贯”时,袁明辉其实还只是个业余摄影师。


他再接再厉,去年又成了在15个顶尖国际自然专业类摄影赛事都获奖的第一位中国摄影师,也是唯一获得国际自然专业类摄影大赛“全满贯”的中国摄影师。



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

袁明辉用来征服

国际赛事评委的作品

几乎都是出自日常生活中,

大家都能见得到的景致。


《阳光下的拥抱》


袁明辉是武汉人,

考虑工作、经济成本、

个人精力等因素,

他常去的拍摄地点

都是武汉本地的植物园、公园,

以及郊区湿地等。


《螺旋的爱》


为了避免堵车,

袁明辉出行连车都不开,

因为他骑个电动车,

也就半个小时的路程。


谁说好的摄影作品

一定要去鲜为人知的地方,

拍千载难逢的奇景?

 

《自然的和声》

英国BBC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

“植物真菌组提名奖”(2014)


一场暴雨之后,天空开始变亮。

武汉市郊外的树林中,

几株野葡萄藤正缠绕在树干上。

这些盘绕弯曲的藤蔓

就像五线谱上的高音谱号。

随着藤蔓上的雨滴滴落,

让人感觉到了大自然中美丽的声音。

黄昏时斜射的光线从树林背后照过来。


我选择用大光圈虚化背景,同时保持镜头焦平面的平衡,让这个高音谱号的形状从杂乱的背景中独立出来。最不容易控制的是背景中的阳光,透过树叶间隙的阳光总是时有时无。我拍摄了大概一百多张照片,最后我实现了我想要的影像。用音乐的形式来表现阳光、水和空气这生命最抽象的三个元素,这是音乐的印象和自然元素相结合的完美和谐。我学过哲学和美学,也喜欢音乐、文学和古典诗词,我觉得这些内容给予了我人文及艺术上的熏陶,影响着我的摄影创作。我也是从这张作品开始,更注重于作品的艺术性。

 

《豆荚中的树林》


袁明辉拍摄的都是平凡的物种,

并不在乎被拍的物种

价值多少,珍奇与否,

只要它能打动自己的心灵就好。


蝇虎点秋香


“我表现这些平凡物种的

美丽与尊严,

如同平凡人在追求的

生存和生活的权利。

城市的快速发展,

留给城市里的平凡动物们

生存的空间已经不多。


我想通过美丽的自然摄影作品,

期待人们能关注我们身边的

环境和小动物,

因为美丽的小生命们

也在慢慢消失。


《风雨后相拥


袁明辉喜欢探索身边的微观世界,

乐于接受新的观念。

但他并不是一开始

就专拍植物和昆虫的。


是因为在2001年,

他看到一个主要拍濒危动物的

中国摄影师奚志农

在英国WPY上获了奖,

而那些画面对于热爱自然

并善于观察的袁明辉来说并不陌生。


《我有一个梦想》


这就启发了袁明辉,

让他开始有了拍摄昆虫的欲望,

也让他发觉拍摄昆虫的行为,

比如昆虫交尾的行为等,

是可以一直拍下去的题材。


“因为这反映了

生命的繁衍和生命的本质。

尤其在我的作品《捉迷藏》获奖后,

更让我意识到,

拍自然界中有趣、幽默的画面,

是值得尝试的,

由此我的拍摄题材也更加开阔了。”


《秋日印象》


对于如何发挥创造性

去表现大自然的魅力,

袁明辉认为,取决于

摄影师的想象力与拍摄技巧。


“我往往会把抽象

和现实的美建立在一起,

有时候作品会融入多种元素。

你的观察,自然的细节,

或者图形线条,

将这些组合在一起,

反映对自然的理解。

但一切的根本是源于你对自然的认知,

我是怎么观察这个世界

就怎么来反映人的情感

和动植物情感的联系。


《生命轮》


所以,袁明辉拍摄的作品,

不论动植物,大多都是在表达

——生命、爱和希望。

“这些正能量的东西,

不论你拍任何题材,

都是永恒的主题。”


生态自然摄影中

有一种理念叫“人文关怀”,

因此,袁明辉总是把

对拍摄对象的呵护和保护

时刻放在第一位。


《等待进餐》


“我拍摄小动物时,

总是使用手动对焦,

因为怕对焦声会惊扰到它们。

只有让昆虫或青蛙等小动物感觉到安全,

它们才会有放松的姿态,

这样的姿态才会美,

才能体现作品中的灵气和趣味性,

才会有充足的时间

注意背景和光影的变化。”


《捉迷藏》


在拍摄《捉迷藏》时就是如此,

该作品获得了2014年世界最佳

自然摄影奖动物滑稽组高度赞扬奖。


袁明辉还记得

当时是一个夏日的傍晚,

他发现一丛美人蕉叶子上

有一排被虫子咬得大小不同,

但形状相似的洞。

几乎同时,在叶子洞中的一只蹦蝗

看到他之后躲在了洞旁边。


由于长期在野外观察各种昆虫,

袁明辉对它们的习性比较了解,

预料到这只蹦蝗会在感觉危险过去后

再次出现在美人蕉叶子的洞中。


于是,袁明辉就跪在这丛美人蕉边

等待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

当蹦蝗再次在叶子洞中露脸时,

他连续按下快门。


“我觉得画面中的蹦蝗

像是和我在玩捉迷藏的游戏,

而我是游戏最后的赢家。

那时的蹦蝗又像是

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户,

它在与我进行心灵的沟通”。


《兄弟连》


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说: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

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袁明辉认为这句话

同样适用于微距摄影:

“我通常会根据昆虫习性慢慢接近它,

当昆虫感觉不到我的存在时

再更加靠近它拍摄。

在靠近拍摄过程中,

如果主体位置不佳

并占据了画面太多部分,

从而影响小昆虫与环境的配搭效果,

我会后退并重新构图。”


《青苹果乐园》


袁明辉很少使用脚架拍摄微距,

因为脚架容易拌动

周围的草而惊扰到昆虫,

同时,在使用脚架的过程中

也不方便随时调整构图、

机位和焦平面。

他也很少用微距闪光灯来拍摄昆虫,

虽然这样的照片

能够清晰表现昆虫的复眼结构

和身体细节,

却损失了一些影调和层次。

 

《毛毛虫的理想》

美国NBP最佳自然摄影奖

“微距世界组高度赞扬奖”(2013)


深秋时节,一些叶蜂的幼虫

正在吃月季枝上的一些残叶。

一只全身嫩黄色的叶蜂幼虫刚蜕了皮,

它安静地呆在叶子中间的洞边。


天冷了,留给毛毛虫

继续生长的时日已经不多。

在寒冬来临前,

毛毛虫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蜕变。

生命在哪里结束,

也会在哪里开始。


毛毛虫的理想,

也许就是快快长大,

再次完成生命的蜕变。

我将自然环境和人文关怀结合在了一起,通过这张作品我发现,人的感受、动物的行为、自然的规律,以及设身处地为昆虫着想的想法,融合在一起,会让作品产生更多的不同。这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转折点,让我迈出了一大步,对摄影创作有了更多的理解。



袁明辉并不是器材党,

外出拍摄,基本都只是

一部简单的单反相机,

加一支中焦的微距镜头。


“了解你手中的器材,

用最佳的效果去表现它们,

这是自然微距摄影的难题,

也是摄影师所面临的挑战”。


然而,总有人好奇

他某一张作品的光圈和快门速度是多少?

他干脆在自己的新书

《小宇宙:微距摄影的童话世界》中

给出了所有作品的曝光参数。


“其实了解这些

并不能帮你拍出好的照片,

它只是一个线索,

并不是关键。

好作品的关键

在于摄影师的感觉和审美。


《为你打伞》


袁明辉一直难忘获得

BBC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的奖项时,

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

看到自己的获奖作品

和很多大师的获奖作品在一起展出,

还有幸和许多自然摄影界的

传奇人物见面交流。


尤其是见到了自己的偶像

——美国国家地理传奇摄影师

弗兰斯·兰廷,

“他欣赏我在这本书中的作品

并称赞我是一个优秀的摄影师时,

我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奋斗都是值得的”。

而袁明辉也一直在实践

弗兰斯·兰廷的摄影理念

“用平视角度去观察”

这也帮助他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


《青蛙王子的领结》


在袁明辉的作品里,

让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作品非常巧妙有趣,

恰到好处地捕捉到了

一只青蛙在睡莲嫩叶中间

探出脑袋的逗趣模样,

周边的景物又恰巧将青蛙

“装扮”成了一个竖着衣领、

打着领结的“绅士”。


而当时袁明辉在武汉植物园睡莲池边

按下快门时,压根没想到

这会是一张获奖作品。

根据袁明辉的经验,

拍微距摄影时的主观意识

如果过于强烈,

反而会失去应有的观察力和发现力。


《经历曲折后的重逢》


所以,微距摄影需要用心

去观察和感受,

不能过分地强调拍摄任务,

否则就会使你平常的心变得浮躁起来。


我们不必为擦肩而过的场景

而捶胸顿足,

因为好照片是拍不完的。”


 《成长的龙舌兰》


“如果你追求作品的完美,

那么需要放弃一些

并等待更好的光线和机遇。

但是我们没有必要等待完美,

如果我们继续寻找去发现,

就可以找到另一个全新的世界。”




延伸阅读:


本文刊载于《生活周刊》1714期,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自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ly192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