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一本书到一群人,原来你也在这里。

桑活菌 生活周刊 2020-09-12


读书的时候,

实际上不是读,

而是把美丽的词句含在嘴里,

嘬糖果似的嘬着,

品烈酒似的呷着,

直到词句像酒精溶解在身体里。

 

——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



赵艳苹

独立书店店主


“人们因为忙碌,

而没有时间看书,

但只要有一个偶然的契机,

他们很快就会重新爱上看书,

并且会上瘾。”



2011年,辞职在家的赵艳苹,

找到一个“小梦想”,

开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

给自己,也给需要契机的人,

“创造”一个“偶然”。

她以租书的方式经营书店,

取名“乐开”。


 

“那时候,

一位妈妈常来店里,

带着她还在上小学的儿子,

为自己借一本书,

也为孩子借一本。

如今,孩子已经上初中,

他印象最深的两本书,

是当年在‘乐开’里读到的,

一本叫《战马》,

一本是《佐贺的超级阿嬷》,

两本很难在学校书单里见到的书。”


 

2014年的一天,

赵艳苹接到通知说,

书店所在商场要重新规划,

书店需要搬迁。

“听到这个消息很崩溃,

还有一家书店在另一家商城,

当时犹豫要不要也把它关停。”


 

放弃书店的考虑,

让赵艳苹很焦虑。

有一天,一位书友对她说:

“再去看一遍《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吧?”


在此书中,

主人公为了寻找自己梦见的宝藏,

放弃了整个羊群:

“一想到一去不再重返的恋人,

一想到本来可以是美好的时刻

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一想到本来可以发现的财宝

却永远被埋藏在沙地下面,

我们心灵就怕得要死,

因为这些情况发生时,

我们终将要忍受极大的痛苦。”


赵艳苹重读了这本

充满正能量的书籍。

“读完之后,觉得还是要继续。”

不久,她找到了新的地方,

重新安顿书店。



一年后,因持续的压力和身体原因,

赵艳苹暂时放弃了书店经营。

书店停了,

但是在书店里认识的朋友,

仍然保持着联系,

时不时喝喝下午茶,

再遛遛娃。

人的关系非常奇妙,

这竟然都是通过书,

发生的自然链接。

 


在没有实体书店的日子,

赵艳苹还想做和书有关的事。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旅行时,

一个无人管理的空间吸引了她:

“那个房间里有一些书,

但没有人,

里面有一块小黑板,写着:

你可以带来一本书,

换走一本你想阅读的书。”


受到启发后的赵艳苹,想到:

“把大家读过的书利用起来,

图书共享,

把书‘漂’给其他书友。”



图书“漂流”计划,

分成线上和线下两部分。

线上为“互联网+”模式,

通过快递的方式,

不局限于地域“漂”书。

  

赵艳苹和丈夫,

还开发了一套“漂流”系统:

书友可以根据品相和喜好,

为漂流的书籍打分,

解决在漂流过程中,

图书质量可能变差的问题;

系统还设置了自动提醒,

让收到书籍的书友尽快阅读,

解决大家囤书不读的问题。

 

线下的部分,

通过“漂流站”装置实现:

“一个能实现图书交流的硬件装置。

希望未来能投放到

商场、咖啡馆等场所。”



通过数据发现, 

单人最高漂流图书纪录为四十余本,

书籍《查令十字街84号》,

被漂流了12次。

“大家希望将自己读到的好书,

和其他人分享。”


 

赵艳苹喜欢《致D情史》一书。

书中,作者高兹的妻子多莉娜说:

如果你和一个人结合在一起,

打算度过一生,

你们就将两个人的生命放在一起,

不要做有损你们结合的事情。

建构你们的夫妻关系,

永远都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

而不断地加强、改变,

重新调整方向。

你们怎么做,

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多莉娜的这段话,

也可以用在赵艳苹和她的“书店梦”上。

赵艳苹还在寻找

适合开实体书店的地点:

一个开过书店的人,

比一个从没有开过书店的人,

对开书店,有更迫切的愿望。”

 



Q:作为独立书店的店主,最高兴的是什么时候?


A:书店本身就是一个温暖治愈的地方。直到乐开书店暂时停业一段时间后,我才在许多书友的朋友圈里了解到,书店陪伴他们度过了人生中很重要的时光。同时,书店也是一个很容易与他人发生链接的地方,这一切往往是从书出发的。我与读者聊天,聊着聊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从书聊到作者,又聊到相关的其他书籍,完全不用担心会“尬聊”。


 

Q:都说独立书店和店主本人的气质非常相关,你自己在选书上有没有什么“个人气质”?


A:独立书店里常常能看到一些在其他书店难得一见的书,这也许是一家书店能被称为“独立”书店的原因。我选书的时候,会参考很多标准,希望被选择的每一本图书,都是有深度的,值得一读的。



Q:你做过很多次图书交换的现场活动,其中有没有让你自己很难忘的事情?


A:最早的一次图书交换活动,在新天地马当路市集。在现场,我遇见过一个老爷爷,我话还没有说完,他就已经穿到对面的马路,准备回家去拿书来换。还碰到过一个女孩,她随身带着一本书,但是还没有读完,于是,她在现场找了一个地方,把书读完,拿来和我们交换。你会发现,无论是开书店还是图书漂流,只要和书有关,就会自动吸引一些爱好书,同时又很正能量的人和事。



Q:在独立书店领域的这么些年,你对实体书店的看法有何改变?


A:先说不变的吧,我一直认为对书店来说,书永远是主角。至于变化,原来我开的每一家书店面积都很小,只有三四十平米左右。以后,我希望能够开一家面积稍微大一点的书店,因为这样,我能够在自己的书店里举办一些活动,让更多人来参加。




延伸阅读:



本文刊载于《生活周刊》1705期,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自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ly192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