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丈冰崖生死劫后,他按下了等待整整二十年的快门。

桑活菌 生活周刊 2020-09-11


摄影中最美的瞬间,

往往不是某种景色,

而是关乎你的理想和追求。




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

骆驼曾是古时西域地区重要的交通工具。

然而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

我们几乎已看不到长长的驼队,

背负着物资行走在绵延的沙脊上……

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喀喇昆仑地区,

这种原始的运输方式却成了重要的存在。


郝沛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生存现状,

在他看来,

昆仑驼帮犹如“丝绸之路”上的活化石



郝沛成为职业摄影人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

他曾经只是一名普通的美术老师,

怀着好奇心买了第一台海鸥相机,

开启了摄影的大门。

 


1983年,郝沛因为摄影能力出众,

被调入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

负责图片的征集和拍摄工作。

他被派去寻找两张代表新疆名片的图片,

一张是世界第二高峰的乔戈里峰,

另一张是克勒青河上游的山岳冰川景观。

郝沛找了两个多月都都没能找到,

这让他开始了反思,

新疆有太多绮丽的风景却无人记录。

而自己作为一名新疆的地貌摄影师,

却没有拍过这两处景观,

必将留下终身遗憾。

 


为了实现自己的摄影理想,

郝沛毅然辞去了原本安逸的工作,

正式走上职业摄影师的道路。

他主攻极限地区地质地貌景观,

希望把那些尚未被世人了解的壮美景色,

通过自己的镜头呈现出来,

并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喀喇昆仑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系之一,

拥有4座8000米级高峰。

喀喇昆仑腹地海拔相对较高,

恶劣的气候环境和艰苦的交通条件,

使众多摄影人望而却步。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郝沛足足等了十多年,

他才做好了充分准备,

向喀喇昆仑发起挑战。



从2008年开始,

郝沛在五年内四入喀喇昆仑。

所幸有驼队和驼工师傅的保驾护航,

才让一切有惊无险。

这里的柯尔克孜族驼工师傅,

不仅协助过许多登山队和探险家,

他们对高原环境也有着丰富的经验。

他们能用特殊的口哨指挥骆驼,

用熟练的技能在骆驼身上捆绑物资,

从选择行走路线、

观察气象到过河的最佳位置,

无不彰显着他们的聪明睿智。


 

在听取了新疆水利厅专家的建议后,

郝沛将进入山脉的时间定在了四月中旬,

然而这成为了郝沛最难忘、

最艰辛的一次摄影历程。


驼队刚离开村子行走不到三个小时,

就要沿着河谷一侧的盘山道走进河床,

河床里布满了鹅卵石,

骆驼只能在石头缝隙中寻找落脚处。

在攀爬“一线天”路程中最险要的一段,

驼工们吹着只有骆驼才能听懂的口哨,

护送驼队走过这段修建在崖壁上的“天路”,

一侧是陡峭岩壁,另一侧则是万丈深渊。

驼工师傅告诉郝沛,短短几年中,

已有六峰骆驼在这段路程中坠入峡谷。

“我这个人是从来没有恐高症的,

可当时站在那里,环顾左右,

险象环生,感觉自己头发晕,天旋地转。”

幸运的是,整个驼队顺利通过。

 


虽然惊险万分,

但郝沛也在途中发现了暖心的画面。

好几峰骆驼经过时,

都会在驼工师傅身边停一下,

然后点点头,看上去就像在感谢师傅们的护送,

驼工们也会拍拍骆驼,

再吹一声口哨,

骆驼又挪动着脚步向前走去。

也只有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下,

才能体验到驼工师傅和骆驼之间的真挚情感。



在途经迦雪布鲁姆冰川时,

最惊险的一幕发生了。

当时,驼队正要通过山体与冰崖形成的一个狭隘出口,

驼队不论进出,都需趟过淹没骆驼肚皮的冰河,

河的西岸就是冰川末端陡峭的百丈冰崖。

驼工师傅先是面向河对岸的冰崖

用两手圈住嘴巴大声喊叫,

以此来试探冰崖的强度,

观察了一会儿后就开始过河。



谁知不到五分钟,就接连传来巨大的响声,

当下让郝沛觉得仿佛大地都在颤动,

一股寒冷雾气沿着河道扑面而来,

“我们每个人都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惊,

西岸冰体崩塌仍在继续,

几千吨倒塌的冰块瞬间把河道封堵住,

我真为眼前的一幕后怕,

如果再晚几分钟过河,

可能整个驼队全部葬送在崩塌的冰块下。”



这一路上,

除了忍受饥饿和强烈的高原紫外线辐射外,

驼队还经历了暴风雪的洗礼,

对于郝沛这样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人,

在体能上经历着巨大的考验。

由于一直在感冒,

从离开苦鲁勒村那天算起,

郝沛自己也记不清吃了多少药,

可能把几十年的药量在这几天全部用完了。



所幸,所有的磨砺都是为了迎接这一时刻

——2008年4月20日下午4点48分。

这是他用颤抖的手按下第一声快门的时刻。

“我为了这声快门等了整整二十年。

对我来说,

摄影中最美的瞬间往往不是某种景色,

而是关乎你的理想和追求。”

郝沛终于完成了魂牵梦萦几十年的梦想,

于是他花了将近五个小时,

用掉了38卷胶卷,

拍了近二百张照片



在结束了喀喇昆仑乔戈里峰

和克勒青河上游迦雪布鲁姆冰川的拍摄后,

郝沛想着不会再来喀喇昆仑,

但一张名为“昆仑别情”的照片,

却再次改变了他对摄影的理解。 



这张照片拍的并不是乔戈里峰,

而恰恰是一张质朴的人物摄影。

照片拍的是一个年轻的柯尔克孜族少妇,

她是驼工师傅托乎纳扎提的妻子,

当天她带着两个孩子一早为丈夫送行。

郝沛在拍的时候并没有留下深刻印象,

看到少妇在抹眼泪还以为是因为风沙入眼,

就随手按下了快门。

直到托乎纳扎提走过来

深深地亲了少妇的两个孩子,

郝沛才明白原来这是一家人。



回过头来看这张照片时,

想起这一幕颇为感慨:“对于少妇来说,

丈夫的每一次出行可能就是一次生离死别。” 

也正是这张照片,让郝沛突然意识到,

自己光顾着给喀喇昆仑拍摄美照,

却忽视了在喀喇昆仑山上,

还有这么一支昆仑驼帮,

他们是从“丝绸之路”延续下来的活化石。

 


郝沛后来接连三次进山,

他的镜头里不再只有壮美风光,

而是更多地来关注昆仑驼帮这个群体,

并且记录下他们的生活百态。

郝沛也渐渐将自己的拍摄主题

从风光地貌摄影慢慢转型为人文摄影。



“我们这些从二十来岁就拿着相机的人,

足迹留在一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热土上,

我们都有一段艰辛的历程,

为了置换摄影器材和购买胶卷,

甚至到了捉襟见肘的边缘,

自己都搞不清这图的什么。

但随着阅历的增长,

对于名利越看越淡,

我希望通过镜头来展现当下百姓的生活,

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从中获得的满足感远远超出了名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

郝沛在摄影理念上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认为摄影绝不是按快门那么简单,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镜头

向社会传递更多关于环境资源

和人类生存资源的信息。

虽郝沛已年过六十岁,

但他依然还在为此而奔忙着,

去发掘这条“丝绸之路”上

更多鲜为人知的风貌与人情。




 延伸阅读:


本文刊载于《生活周刊》1726期,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自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ly192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