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的N次方 | 当小说家的想象变成现实,当机器人觉醒……

停云 生活周刊 2020-09-11

▲ 这首歌由人工智能编曲


人工智能


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是教父级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他1950年出版的小说《我,机器人》中提出的,有以下三条:


  •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不能袖手不管;

  •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

  • 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 电影《我,机器人》剧照


三定律在科幻小说中大放光彩,在一些其他作者的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也遵守这三条定律——这成了一个被反复玩的“老梗”。同时,三定律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三定律基础上建立的新兴学科“机械伦理学”旨在研究人类和机械之间的关系。


很多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技术专家也认同这个准则,随着技术的发展,三定律可能成为未来机器人的安全准则。尽管迄今为止,“三定律”在现实机器人工业中尚未得到应用,但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小说家的想象变成现实的日子或许不远了。

 

我有书单,每周相约,

本期主题:人工智能。

 

在美剧《生活大爆炸》中,谢尔顿和他的朋友们之间有过这样的对话:


谢尔顿:当我得知我是机器人,我要受限于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吗?

拉奇:你可能现在就已经受限了哦。

霍华德:是啊。你伤害过人类吗?或任人受伤而袖手旁观?

谢尔顿:当然没有。

霍华德:除非在他人危险的情况下,你会伤害自己或者容忍自己被伤害吗?

谢尔顿:呃,没有。

霍华德(故作神秘状):我闻到机器人的味道了……


▲ 电视剧《生活大爆炸》剧照


人类最值得珍视的能力,莫过于反思。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往好处说,都是人反思自我的契机。如果谢尔顿经过反思,认为自己和已经“受限”的机器人确实没什么区别,而且还拥有机器人的强大智力——那么就当自己是机器人好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倒是有些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只会机械地重复同样的段子,却还对人工智能大加批判——他们倒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究竟比机器人优越在哪里。



1《心智社会


作   者:  [美] 马文·明斯基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16-12


许多人仍然认为机器不会有意识,

不会有野心、嫉妒、幽默感或者

任何其他的心理生活体验。

当然,要创造出具备

所有人类能力的机器,

我们还差得很远,

但这只能说明我们还需要

更好的理论来解释思维的运作方式。

 

—— 马文·明斯基


▲ 电视剧《西部世界》剧照

 

本书作者马文·明斯基,最早联合提出了“人工智能”概念,被尊为“人工智能之父”。

马文·明斯基认为“大脑不过是肉做的机器”,大脑中具备思维的微小单元可以组成各种思维——意识、精神活动、常识、思维、智能、自我,最终形成“统一的智慧”。这种智能组合就是“心智社会”。

 

书中没有艰深晦涩的技术型语言。马文·明斯基展示了最简单的智能体如何通过自然的组织展现出各种复杂的智能现象。如同在美剧《西部世界》中复杂的思维机器会产生自由意志一样,马文·明斯基在用反思手术刀式地剥离了智能的种种功能之后,仍然为神秘的“自由意志”保留了一席之地。



2《公鸡王子


作   者: 双翅目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 2018-4

记忆并不按照时序排列,

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沉入时间长河,

只有几个片段能够结成晶体,

于日后熠熠生辉。

 

—— 双翅目


书籍《公鸡王子》插图


 

这部中短篇科幻集,包含四篇作品《精神采样》《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公鸡王子》《空间围棋》。

 

一个人如果开始了在生存之外的思考,那么第一个思考的问题大概率是基于体验的问题,比如最直接的是“月亮为什么跟着树一起走”。接着会问逆向时间箭头的归因问题,比如“鸡从哪里出来的”。在接受了一定的教育之后,人会在此基础上将对体验的直观感受上升为形而上的问题,比如“我从哪里来”“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甚至是“我是谁”“我和别人的区别是什么”。

 

通过漫长的探索,科学和哲学的建构,对现象进行量化和分析,我们逐渐能够接近这些问题的答案。但是,人们对世界的第一手认识仍然是我们的体验,而体验是无法量化的。如果未来世界,人的体验也可以量化,产生的新问题将更加棘手:如果可以用精神切片来分享体验、情感和顿悟,个体的意义何在?当人的意识被植入了“机器人三定律”,当人工智能可以领悟围棋的真谛——人与机器究竟如何共存,而所谓的“智慧”是否只是一种宇宙的幻象?





3《2030·终点镇


作   者:  迟卉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7-4

很多人都觉得,

“自我”像是个鸡蛋,

圆圆的,完整的,

最多分个层什么的。

其实不是。

“自我”就像是一堆碎玻璃,

而且全都叠在一起,

互相刺伤。

 

—— 迟卉


AlphaGo VS 李世石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助手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2017年,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横扫人类棋手,人类惨败。2030年,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世界来临,人类与人工智能的终极战斗拉开帷幕。 


人工智能的目的何在,这是这部作品的科幻奇观核心点;终点镇这场缠绵十多年的谋杀,则是科幻奇观的展现。杀人的现场、沉默的稻草人、交织的记忆,本以为自己是被选中之人,却在庞大的人类基数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与此同时,陷入集体无意识旋涡的人们正在慢慢被人工智能操控……






4《谷歌时代的柏拉图


作   者:  [美] 丽贝卡·戈尔茨坦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  2017-12

当人类的科学形象如同

我正在用来打字的这台电脑一样,

受自然法则的支配时,

当我们更宏大的人文主义形象

被离奇地淘汰掉时,

柏拉图在场。

 

—— 丽贝卡·戈尔茨坦


油画《苏格拉底之死》


 

在这卷新的柏拉图对话录里,柏拉图与程序员、育儿专家、情感专栏读者、访谈节目主持人、科学家一一对话——和他在雅典时做的事差不多。


对于谷歌时代的各样新科技,连这位西方哲学的开山祖师都跃跃欲试,丝毫不像古典时代的“老人”:在谷歌总部,他跟软件工程师探讨,伦理难题的答案能不能通过道德搜索引擎得到;在认知神经系统科学实验室里,他主动让两位科学家扫描他的大脑,和他们讨论多巴胺、杏仁核、海马体之类的术语,是否足以解释人类的情感、意志与决定;当然,还有萦绕在柏拉图心头、促使他开创哲学的苏格拉底之死……

 

面对在几乎所有方面都知道得更多的后辈,柏拉图细细聆听,然后抽丝剥茧、步步追问,直到对方恍然发现自己的臆断与自负,继而自己去铲除遮蔽真相的偏见。不管是在古希腊的广场,还是在21世纪的谷歌总部,这样的思辨之旅都在展开。不断追问、思辨和省察的哲学,千百年来都不曾离开,也不会离开。





5《机器人大师


作   者:  [波兰] 斯塔尼斯瓦夫·莱姆

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15-1

要避免行动,

就必须首先拥有行动的能力。

一个缺乏手段移动山川的人,

还要声称智慧令他不去移山,

那纯粹就是在以哲学的方式装疯卖傻。

 

—— 斯塔尼斯瓦夫·莱姆

书籍《机器人大师》插图


 

特鲁尔和克拉帕西厄斯既是竞争对手,也是亲密无间的好友。两人结伴在宇宙中漫游,不断制造出奇妙的机器,经历奇异的历险,拯救星球于危难之中。两人因此获得了不少荣誉,但闹出的笑话更多。

 

小说集的副标题为“计算机控制时代的寓言”,是我们控制机器?还是机器控制我们?在莱姆的这些寓言里,控制论的产品和试图控制事物的企图,最终都遭到了无一例外的失败。“控制”最终演变为“不可控制”,“控制者”最后也变成了身不由己的人。莱姆的这一个个短篇让人读起来不禁捧腹一笑,却又发人深省。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延伸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