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不是大厨,24小时在家打卡,却把三餐做出了灵气。

桑活菌 生活周刊 2020-09-11



料理美学不仅是去把

一桌子菜拍成好看的照片,

也是教你如何把生活过好,

把日子过得明白。




 冬冬 


全能主妇的高效方法论

冬冬是一个5岁和一个2岁的男宝的妈妈。这个二宝妈不但是全能型主妇,还是一个超级学霸。英语、时间管理、美食课程开发,生活被她安排得井井有条,效率奇高。她表示:

 

碎片化的时间拉开人生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就是一闪而过的,每个一闪而过的时间我都在学习。

 


做饭这件事看似很简单,其实不易,有效的时间管理,可以让料理变得轻松。多年吃货和私厨的经验,让冬冬在不断的美食实践中去优化自己的流程和方法。不管是做个汤,还是烧个菜,规划和时间管理都相当严谨。


比如做一顿饭快一点需要半个小时:

  • 首先淘米煮上饭。

  • 肉要先解冻好腌制一会儿,在腌制肉的过程中去洗菜。

  • 炒菜时先炒白色的菜,就是颜色浅的,再炒味道重的,红烧菜一般最后做。

  • 一般等肉做熟了后慢慢放盐,盐不能放太早,如果太早肉的水分就跑出来了,肉质会变紧。所以在内蒙烧羊肉,盐都是最后吃的时候放,这样羊肉才口感香甜、肉质鲜嫩。




做饭第一件事可能不是去看要做什么菜,而是先去打开冰箱。很多时候,我们的冰箱成了储藏室,半年前买的肉,都变质了。冰箱里的食材承载了我们一个家庭的胃,要让冰箱始终保持活力。


冰箱整理术,和家居整理一个道理,冰箱有序了,做菜这件事才会变得井井有条。冬冬的方式,首先是看冰箱里有什么,让冰箱流动起来、活起来。

 


冬冬的厨房实操经验像是一个被大脑CPU重组过的ISO流程体系,精准的细节贯穿始终:比如烧一道菜需要多少时间、多少分量的食材,什么规则,有哪些细节,你说放“一勺”盐,“一勺”到底是多少,每家的勺子都是不一样的。


保持好奇心和创造力

在冬冬的字典里,吃也是要有相当悟性的。

很多时候,人们很少去创新。


  • 像青椒和土豆,它们可以炒在一起,人们不太愿意尝试凉拌或其他方式,你完全可以加入其他配料烩在一起,甚至可以改变造型。

  • 即便是像番茄炒蛋这样的家常菜,也可以炒得很不一样。炒的时候,蛋里要不要加水,油温多少放进去,蛋要不要捞出来,是先放番茄还是先放蛋呢?其实,都有讲究。有时候我会自己做番茄酱,在这道菜里加入番茄酱,口感就会很不一样,番茄浓郁的味道就会出来,口感的丰富性、层次,那种满溢的口感就出来了。


其实,人们所缺乏的是对食物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冬冬从7岁开始上灶台,年纪不大,但厨龄已有30余年。

我会从味型上,去给家人安排吃的口味:
  • 我们平时吃的,红烧就是一种味型,麻辣是另一种味型。

  • 川菜就有24种味型,不同的类型会有突出的几种口味。所以说川菜百菜百味,正是这个道理。

  • 我们上海说的葱香型,就是将葱油爆一下,煸出香味的一种味型。



关于吃的学问,实践出真知,冬冬除了自己潜心造诣之外,也想通过美食课程来和更多主妇和美食爱好者分享自己的实操经验。


我想告诉人们,怎么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食材,做出适合自己家庭口味的料理,因为百家百味嘛,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喜好。

 

也许你会说,做饭并没有那么重要,可以用叫外卖来解决吃这件事。但是冬冬觉得,食物是一种很好的表达和传递情感的方式,做饭以及和家人一起吃饭,才能维系亲情的互动关系。


 

懂生活才能会生活

在两个娃娃的教育上,冬冬也充分践行她的生活实操经验。之前在村里生活,冬冬自己种菜。从种子开始,然后让孩子自己去发现种子发芽了,画下来,备注上时间。

  • 我们种下种子,然后等什么时候发芽了,什么时候成熟了,全都记录下来。

  • 我的孩子知道什么季节吃什么时令蔬果,果实什么时候开花。这个过程,让他们拥有更多机会与自然界接触。

  • 去菜市场,我也会带着他们,让他们熟悉食物,熟悉食材。

  • 大儿子4岁半时,我就让他站在小板凳上,用刀切菜学习做饭了。



当冬冬喊着:“吃饭喽,做饭吃哦!”孩子们也会参与进来。


孩子们知道我们要干什么,会跑来说“我要切菜”,或者问我“这个土豆要不要削皮”“这个萝卜要不要切”,或者他会从冰箱里直接拿出番茄来切。

 


在冬冬看来,家庭运营可比公司运营难多了,而且还是24小时打卡,全年无休。


公司做得不开心了,还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家人可是一辈子的甜蜜负担,熊孩子出厂了也不能退货,所以更需用心经营。

 

冬冬的法则是:利用零碎时间进行月度和季度总结,明确标注早餐吃什么,午餐吃什么,晚餐吃什么。并不是要记录吃了什么菜,侧重点是怎么吃,不同节气和时令人们怎么吃,有宝宝的家庭该怎么吃等等,后面再附上图片说明制作细节和步骤。

 


冬冬家的冰箱上,贴着严格的时间管理流程,几点起床,几点到几点吃饭,几点孩子上床睡觉,常年如一日,和宝贝们一起践行时间法则。

 

她每天早起2小时,可以做很多事,除了带娃,照顾家人起居,她还利用晨起的这2小时,安排工作计划和学英语,而健身也同样没有落下。

 

冬冬做美食策划、家庭管理,思考任何行之有效的方式,提升生活力和幸福指数,她认为:

美食只是一个切口,贯穿生活的始终。我希望用这种最平常但又不普通的方式去打开生活。

 


生活策划师进阶版

 


与其说冬冬是料理达人,不如说她是一个武装到头脑的生活策划师。

当你变得更好,时间管理更有效率,家庭才会运转得更好。


她像是中国的“山下英子”(日本“断舍离”的倡导者),唯一不同的是,山下英子是通过处理人与物品的关系,来处理人与生活的关系;而冬冬则是以处理人与食物的关系,来处理人与生活的关系,把生活经营得更美好。


 

冬冬对于美食的造型美感有独到想法,大多时候一张好的照片并不一定依赖于技术和相机配置。通常冬冬的照片只依靠手机构图完成。

 

一个清新养眼的生活道具、几片叶子、小巧的餐盘或是筷托儿,就把餐的美好氛围勾勒得恰到好处。也许,她只是比别人多了些生活的灵气和对美的感知力。


 

冬冬关于料理美学的呈现,并不是教你做一桌子菜,或是单纯去把一桌子菜拍成好看的照片,它是一整套体系的生活美学,教你如何把生活过好,把人生活得明白。

 

 

 

延伸阅读:

本文刊载于《生活周刊》1738期,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自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ly192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