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茶起了分别心,离“道”就远了。

桑活菌 生活周刊 2020-09-11


20分钟“茶经”


“其实每天只要拿出20分钟就可以了。当你抛下手里所有的事情,花20分钟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哪怕只找一个玻璃杯,泡一杯茶,闭着眼睛慢慢品。20分钟后再投入工作,状态也会完全不同。”




丁浩常常问他的学生,回去有多少时间练习泡茶,学生们总说没时间。

“其实每天只要拿出20分钟就可以了。”


丁浩专注的课程体系是茶与健康,只有科学饮茶才会获得健康。茶首先是修身养性的,它是慢生活;第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香气还能诱发大脑创新和开拓,思维活跃;再一个,茶可以让人迅速提起精神,思维更敏捷。


作为国家高级茶艺师,丁浩每天的生活轨迹已经与茶水乳交融。“早上醒来,我一般会选择岩茶,香气浓郁,能够让自己尽快地进入状态。所以说我们喝茶更多的是一种功能性,让自己的身体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状态。”



历史控的“茶经”


“神农说茶叶有解毒的功效,其实所有的东西入药一定要经过一个长期的临床研究,而且茶的解毒功效并没有那么神奇,我们还是应该科学辩证地去对待历史文化传承这件事。”




丁浩坚持通过考证和史料记载来求证中国茶道的文脉:“在宋代,茶里添加了大量香料。而唐朝时,除了加香料之外还会加盐等味道,都是为了让茶更好喝。到了清代之后,茶的形式有了变化,开始泡功夫茶。泡茶对茶的原料要求比较高,加工要求也比较高。”


中国泡茶的文化从明朝开始,缘起朱元璋,因为他是一个出身清贫、比较节俭的皇帝,他认为把国家的财力和民众的劳力花在这件事上很可惜。他凡事亲力亲为,非常勤奋。没有闲情逸致来饮煎茶,喝一般泡的茶就好。这种方法逐渐才引入寻常百姓家的生活里。


很多人说茶是药,丁浩经过考证发现这种观点并不确切。“在这件事上,历史系和茶学系肯定是有矛盾的。汉代集结成册的《神农本草经》作者是神农,神农尝百草的典故,历来都是进入药典的。我更相信,神农从历史角度看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部落。神农说茶叶有解毒的功效,其实所有的东西入药一定要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我们还是应该科学辩证地去对待历史文化传承这件事。”


丁浩


Q:中国的茶艺体系没有一个完整的标准,那么非遗的这部分是如何定义的?

A:功夫茶的茶艺,对中国人来讲,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把它放在一个文化的层面上讲,我认为明代是顶峰。文人品茶,对喝茶有很严格的要求,包括喝茶的人数。我们说,饮茶的方式三人为宜,少则寡,多则喧。还有一个是要志同道合,明代把喝茶的环境,定义为“造境”,就是说打造喝茶环境的行为,制造意境。


Q:其实它已经讲到了人和空间的关系,和现代人追求的意境也很接近?

A: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以自然为境;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人数的限制,等等。这个可能在宋代会更广泛一些,唐宋时期的茶会一般都是在户外进行,布一个茶席,以自然为境,以山水为背景,人也融入自然之中,还要有好水泡好茶。



Q:在茶文化层面,中国的哪个朝代是顶峰?

A:宋代是茶文化最自由的年代,它的文化自上而下,所有的贡茶是最好的,皇帝再御赐给士大夫阶层。茶比较稀有和珍贵,例如,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他为官二十年,被皇帝所信任,最终他和另外四个有功之臣一起,接受了皇帝赐予的一饼茶,就是四个人才分了一饼茶。由此看来,皇帝的赐茶非常珍贵。蔡襄在《茶录》里也写道:他有机会喝到贡茶,是因为他负责监督制茶。


Q: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的异同之处有哪些?

A:在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里都有一个内涵,体现为“敬”字,修身养性、品悟茶道,对茶要“敬”。还有一个“和”字,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外物的和谐,这就是审美。前几天有一个专业的茶人过来问我,他说喝过很多好茶后,质素普通的茶喝不进去了,问我对不对?我说肯定不对,茶是有贵贱,有等级,有美的,也有不美的,那是因为你有了区别之心。我觉得不论美不美妙,都要坚持一个“敬”字。万物皆平等,它只是生长的环境不好,但同是平等的生命。只是说有些茶,长得环境好,风调雨顺,云雾缭绕。所以说你有了区别之心,永远都不会进入茶道,当你没有分别,才会入道。



日本的茶道文化,包含了日本所有的美学与哲学。像感官的敏捷度,闭着眼睛周围的情况也能感应到,这稍微夸张了点,但并不是虚无的东西。于是,能知道阳光从哪里来或者风从哪里来,我站在哪个位置可以和自然融合在一起,更有杀伤力或更具隐蔽性,这都是修行才能学会的。中国和日本茶道的区别还有一个,日本叫“寂”,两个字是“侘寂”,就是不完美的意思。中国茶道用的水域非常精美,而在日本文化里,家里腌菜的陶罐摔碎了,下面还能用,就直接拿过来做水域,可能在坏的地方拿一些花草修补一下,装饰一下。当一个腌菜的罐子坏了以后,它的生命已经终结了,但是当我们把它放在另外一个地方,便赋予它另外一个新的生命。当一个生命走向死亡时,也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






 延伸阅读 


本文刊载于《生活周刊》1741期,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自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ly192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