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的N次方 | 每个孤寂的夜里,把我的世界呈现在你眼前。

停云 生活周刊 2020-09-10


在这个有了微博、微信的时代,书信这种文体似乎已经消失,其实不然,不论什么年代,只要写的人表达了真情,看的人受到了感动,书信的意义就一直存在。


有时候,我们热衷的微博、微信就是书信在当代的变体:当我们经过长久的酝酿写下微信、微博的时候;当我们耐着性子等待看自己微博、微信的有心人有所回应的时候,和那些手写书信者的心境其实是一样的。

 

我有书单,每期相约

本期主题:写封信给你

 

在深夜里点一盏台灯,泡一杯红茶,慢慢写,让文字流过笔尖,就像溪水流过田野。不必问这个世界还需不需要书信,只要有想念的人,就可以书写:写那些未明的情愫,写最近看的书和电影,写跨年时的第一缕阳光……虽然你不在我身边,可书信能够将我的世界展示在你眼前。


1《亲爱的和最亲爱的》


作   者: [美] 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 [美] 泽尔达·菲茨杰拉德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7-10


我常常怀疑,

我们以前为什么那么开心,

现在怎么会变成这样?

很久之前,我们拥有彼此,

世界都是温暖的,

我们能回去吗?想想也好。

 

——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亲爱的”和“最亲爱的”,指的是菲茨杰拉德与他的妻子泽尔达。他们在爱得最深切的时候,恨不得为了对方性命都不要了;可是,真在一起了,又不停地争吵,不停地和好如初;最后一团糊涂,不知道是爱还是恨,是情还是义,总之就这样在一起了。

 

这似乎是一种典型的相恋相爱相依的婚姻模式:起初,是甜得发腻的热恋期;接下来,是相互怀疑的瓶颈期;再后来,有些怀念,有些无奈;最后,时间久了,年纪大了,彼此没有精力再争吵,也就相敬如宾了,面对年迈和病痛,也能相濡以沫了。

 

在两人的书信集中,用“亲爱的”和“最亲爱的”相称,书写下的,不是像小年轻们甜到齁的情书,而是两个人历经一生的茶米油盐、斤斤计较,以及其中一人的生命戛然而止之后,在那灰烬中还有余温的爱情。




2亲爱的提奥


作   者: [荷]文森特·梵高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8-1


我不知道世间有什么是确定不变的,

我只知道,只要一看到星星,

我就会开始做梦。

 

—— 梵高

 


每天晚上,当梵高做完了一天14小时到15小时的绘画工作之后,他就坐下来用铅笔与钢笔向自己的弟弟提奥倾吐自己的心事。在给提奥的信中,梵高无所不谈:他一直过得穷困,信里不乏“我几乎只剩下最后一个荷兰盾”这样的句子;他谈人生目标——心里有追求无忧无虑生活的欲望,却又总是心甘情愿地返回到充满艰苦的生活中;他谈艺术——“一个劳动者的形象,一块耕地上的犁沟,一片沙滩、海洋与天空,都是重要的描绘对象……”

 

这一封封给提奥的书信,成了一本梵高的自传。他爱得如此真实,拒绝一切虚伪。他画下像火焰一样燃烧的向日葵,像火焰一样燃烧的丝柏,像火焰一样燃烧的星空……他就这样燃烧自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却只看到烟”,在梵高的生命中,大多数人都只看到烟,然而或许他并不孤独,他可以天天给他的弟弟提奥写信,提奥能够感受到那团火的温暖,永远珍视他写下的每一句话。




3奈保尔家书


作    者:[英] V. S.奈保尔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2016-3


你觉得文学归根结底到底是什么呢?

要发自内心地写作,而不是为了脸面。

大部分人写作是为了脸面。

 

—— 奈保尔

 


《奈保尔家书》收录V.S.奈保尔和他家人的往来书信共249封。主要是在英国牛津的奈保尔与自己在西印度特立尼达的父亲的书信集。

 

老奈保尔是个穷印度记者,一辈子梦想当作家,他一直默默无闻,做着报纸的记者编辑工作,却始终热爱文学,热爱写作。他也告诉儿子,不要放任自己默默无闻,但是如果默默无闻了也没关系,只要在做自己的事就可以了。老奈保尔没有看到儿子的小说出版就离世,但他一直鼓励儿子“不要怕当艺术家  ”。

 

而那时的奈保尔,还没有成为一名名满天下的作家。虽然奈保尔少年早熟,当作家的人生目标也很明确,但是他的求学道路不乏阴云,他为神经焦虑症所困扰,为贫困所累,还有哮喘。因此父亲的鼓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书信,老奈保尔向儿子要求邮寄伦敦的烟、报纸、书,以及儿子每次发表的文章,以此方式提供给在异域独自求学的儿子一些温暖。




4谁此时孤独


作    者:[奥]里尔克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8-8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

在林荫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叶纷飞。

 

—— 里尔克


 


《谁此时孤独》收录了诗人里尔克人生最后几年的近百封往来书信。1921年,经历了十年漂泊的里尔克来到瑞士,偶然间发现瓦莱山区的穆佐城堡,一见倾心,定居于此。在穆佐,里尔克迎来了创作生涯的最后一个高峰,完成了《杜伊诺哀歌》《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等一批重要作品。同时,在湖光山色之间,他也写下了众多书信。

 

里尔克说:一个诗人手上必须有两支笔,一支写诗,一支写信,二者不能混用。于是他用写信的笔,记下了自己在山间的生活、描述了自己头脑里的所思所想,向友人倾诉困惑,也给出自己对外部世界问题的解答。

 



5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作    者:朱生豪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年:2016-8


不要愁老之将至,

你老了一定很可爱。

而且,假如你老了十岁,

我当然也同样老了十岁,

世界也老了十岁……

 

—— 朱生豪


 


1932年秋,之江大学四年级的学长朱生豪认识了一年级的学妹宋清如,从此,两人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通信。至1942年5月,二人结为夫妻。十年,朱生豪给宋清如写了590多封情书,每一封都美得像诗一样。

 

讲情话的朱生豪,活像个撒泼卖乖的孩子,一会儿发痴,一会儿要糖,一会儿又化身傲娇小王子,满纸痴儿痴语,叫人忍俊不禁,他对她说:“我知道你顶明白我,但还巴不得把心里的每一个角落给你看才痛快。”

 

想她了,就给她写一封情书,将所有的思念、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在笔尖上,都融入到墨水中,都镌刻在一张小小薄薄的纸笺上。小心翼翼地折好,放入信封中投递出去。盼望着她早日收到,那封承载着无限爱意的信;盼望着,她见信如见己、望信展颜。想念她的日子那么多,见不到她的日子那么长,看到的风景、读过的书、哪怕是无由来的一句话,都想与她分享。




 延伸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