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懂和唤醒一块玉的喜悦。

桑活菌 生活周刊 2020-09-11

《佛陀印迹—飞天》


玉雕,

“玉”在前,“雕”在后,

自然为大美。


人们常常说玉有灵性,大自然的馈赠自有上天的机缘,一件优秀的作品,有时不在于你用什么样的技法去表达,遵循自然法则,减少刻意的雕琢,它会自然而然给你答案。


王朝阳是今日中国玉雕界可圈可点的人物,被誉为中国玉雕界的“齐白石”。求艺之路30年,王朝阳认为,一件好的玉雕作品,重要的不是原材料是否贵重,每一块原料都有可取之处,就看雕琢的人能否读懂,如何创意,如何琢磨。


王朝阳

磨玉是天人合一的过程,磨玉人在读懂和唤醒自然之大美时会有物我两忘的喜悦心情,物我两忘在发现中实现,这是个过程,不能有预判,也不能有回忆。


30年求艺路,学无止境


《佛陀印迹—印迹》


王朝阳是上世纪70年代生人,老家南阳,正是中国的玉雕之乡。父亲是美术教师,从小他就耳濡目染,深受传统美学的滋养。可是要成为一代玉雕大师,时间的累积仅仅是基础,你还需要天赋异禀,同时独具审美眼光,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纵观他的学艺之路,他把自己的成长归纳为五个阶段,似乎人生也经历了五次迭代升级。


《佛陀印迹—静慧》


王朝阳进入玉雕行业,尚是上世纪80年代,他开始学习传统样式雕刻,后来,为了使所雕造型更加生动准确,他又从美院体系里学习了“学院派”(主要是法派与苏派)的造型技法,以提高写实能力。这10年,少年初出茅庐,熟能生巧的还是“手上功夫”,鲜少挖掘翡翠种、水、色上的深意。


进入下一个10年,单是造型题材已不能满足王朝阳对翡翠雕刻的渴求。他开始重新认识材料,思考材料对雕刻师的意义;同时,也开始思考现实生活对个体生命的意义。


我尝试着把对材料的重新认识和对现实生活的理解,用俏色巧雕成作品展现出来。这一时期,我不断地在寻找一些有特色的材料,不断地从各种媒体、媒介渠道获取灵感和创意,再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巧思。这一时期我重点关注的是想法,整日都在想点子、搞创意、取巧思


巧雕技法,可以更多从创意层面发扬雕刻师对玉的理解、对自然的理解。直到2008年,俏色巧雕已经成为玉雕界的惯用技法,并不满足于此的王朝阳,开始大量研究和借鉴中国古典的水墨写意,通过构图和减工营造出空灵绝妙的画面,让观者产生联想,恍惚间置身于这个美妙的世界。所谓“意境”,跃然玉上。



创作之变,如凤凰涅槃


《红色经典—红宝书》


在用极少的雕刻、极少的构思去面对每一块材料时,貌似简单,其实对雕刻师以及材质的要求极高。每一块天然的材料都有很多不完美,裂纹、棉絮、厚薄、水头、色彩、种质,每一项对作品的影响都极大。再加上翡翠这种材质的变化又极多,有时色彩、种水的细微变化,或者厚薄多1毫米少1毫米给人的感受都是天壤之别。


怎样在不完美的情况下使其变得完美,怎样在极少雕刻(形象雕刻)的情况下显得丰富,都是难题。王朝阳认为,雕刻越少越容易寡淡,裂纹棉絮越难处理。这些对雕刻师的综合审美素养,以及对材料的认知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红色经典—草鞋》


他尽量摒弃自己多年练习的技法,忘掉自己引以为傲的想法,渐渐进入一种无我的状态。这段时期对于一个雕刻师来说面临的挑战极大,不但要克服炫技,克服诸多想法,更重要的是不会轻易得到他人的认可,包括同行专家。王朝阳深知,前方的路仿佛一片漆黑,没有抓手也看不到一丝光亮。这个时候,没有了金钱观念,没有了名利及个人喜好,有的只是坚信太阳会照常升起,随即让他进入另外一个维度空间的期盼与喜悦。


我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全身心地体会到材质最微妙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我惊奇地发现即使不要任何形象雕刻,不再叙事,不再有文学感动,作品同样可以丰富感人。这时雕刻才完全进入了抽象状态(不指向任何自然物),才开始了真正的质变


大道至简,翡翠“心”美学


《源》


玉雕之路犹如修炼之路,突破之前的“小我”,才能实现未来的“大我”。现在,王朝阳主张“少即是多”,把玉雕的形象化至最简,则玉雕的审美维度、材料之美,甚至是想象力被无限放大。


意境写意,宛如高山流水,荡气回肠。简之道,让大量留白处的翡翠自然本色被满满呈现出来。那或清淡或浓艳的色泽,泛着幽幽微光,那细腻温润的质地让人不由得想去触摸。


对比之下,任何雕琢都显得那么多余、那么微不足道,仿佛是对自然的不敬。在这一刻,我感受到了美的真实。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我们能做的只不过是让这种美更加真实,更加具体。


《绿度母》


琢玉重要的是要发自内心和玉石对话,读懂玉石的特点和心性。好作品的神韵来自雕刻者的人生积淀和生活阅历,把自己真正的感悟和理解融入玉雕之中,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王朝阳有所感悟,自然之物,琢为修饰,为的是突出玉石的天然大美。如果颠倒次序,为雕刻某一形象而把材料的美忽略或者是破坏掉,则是本末倒置,违背了玉石的本质。


极简之后,着重的是大形制的力量,随形琢磨。除去多余的部分,最大限度体现玉石之美——唤醒玉石的水光流动,唤醒玉石的流畅线条,释放玉石本身的能量和生命张力,至简的每一笔,都是画龙点睛。


当下创作,物我合一


《佛陀印迹—渡化》



对于完全抽象的作品,要不断寻找抓手。仅仅是把一块翡翠原料的种、水、色磨得好看反而容易简单化,使作品看起来单调空洞。王朝阳说,这段时期最难的是打开思考的维度和内心的感受力


打开思考的维度不是简单的想点子、搞创意。例如,高低点转换时的节奏感应该如何控制?应通过什么样的秩序传达作品的审美纵深?怎样通过光的介入体现作品中的气韵?作品的最终呈现又会对人的内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于观者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不再有形象,不再有文学感动,完全依赖于材质和造型的变化,以及对事物深度的思考来支撑整个作品。王朝阳说,对作品的推进开始依赖于感觉系统,视觉的镜像反而很难窥见其本质。没有提前的设计和预判,只能在琢磨的过程中感受、发现,去捕捉材质的变化以判断下一步造型的变化。这就进入到一个即兴的当下状态。


《比》


当脱离了形象、文学叙事和对自然物指向的时候,就回到了对翡翠认知的原点,就可以不受干扰地去探寻翡翠的本质。对翡翠的种、水、色开始有了新的认识。


这是雕刻师对材质在当下时刻的真实发生。材料和雕刻师的关系在这一刻开始相互推进,变化,共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进入一个物我合一的状态。



Q&A  生活周刊X王朝阳

Q:在审美和设计理念上,是一个层层迭代的关系?

A:手艺精湛,仅仅是技法上的呈现。当技法有了,就要开始追求更高层面的理解。我们会借鉴古人的经验,也会从西方当代艺术的审美体系中去寻找答案。回到东方审美的原点,其实老祖宗早在2500年以前,就给了我们明示。老子《道德经》所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老子解释这种混沌的状态,在天地未生之前已经存在,它是一切生命万物之母,是一切的初始根源和运行规则。按照我的理解,翡翠经历了大自然上亿年的锻造,有其自身的灵气,或者说精气神。接下来,雕刻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对待生命的态度,也会进而影响作品呈现。就像一块儿璞玉,它如同孩童,也有自己的性格特质,你需要用心与其交流,才能把脉其性格,激发出它的灵气。心性不同,作品呈现方式亦不同。我的原则是物我合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内心,如果看待和表达这个世界,玉雕作品便会承载艺术家的审美思想。


《祝福》


Q:你有自己的美学原则吗?

A:我的原则是,首先要从形式感悟,大道至简,少即是多;而不再是形象地去雕刻某种状态,不再是模仿自然。它可能会超越自然,它会超越我们的认知。玉和雕刻师,变成一个相互修炼,互为成就的关系。以内涵为支撑,去发现个性和人性的结合。有时,形式感可以让我们保持敬畏之心,对自然以及对宇宙的敬畏之心。还可以在不同维度去把握和延展它的内涵,比如说通过光影的运用,来塑造作品的一种节奏,这种节奏就跟音乐的韵律一般,让翡翠本身的韵律感,形成属于自己的秩序。这种秩序给了你答案,让你先看到这个侧面,然后是另一个侧面,形成玉器不同维度的质感。


《和之道》


Q:你在创作中一般遵循哪些规则?

A:玉器呈现什么样的韵律,先看型,再看节奏,从审美视角,会有一个递进的关系。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秩序。作为原石,或者璞玉,它不单单是一块石头,只要你静下来深入其中,便会呈现其气韵光辉的流动;进而让你产生想要触摸它的冲动,即所谓“欲”。每一种材料,拥有不同的节奏感,没有对错,只有感觉是否最适合它的表达。任何人对同一块石头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真正的高手,反而是善于把自己的“工”藏于其中,不露锋芒。从轮廓到质感,反而显示了更高的格局观。


《豆蔻年华》


Q:如何去判断一件玉雕作品的好坏?好的作品需要具备哪些必要条件?

A:好的玉雕作品,从我们的眼光看,首先就是雕刻师对材料的认知。既要有功力,也要有开阔的格局观。其中的内涵,就好比阅读一本寓意深刻的书籍,内含无穷的宝藏等待你去发掘。我从来不能断定自己哪一个作品是最好,就如同经历十月怀胎产下的孩子,对任何一件作品都没有偏颇和私心。艺术之路,永无止境,最好的作品永远在下一次。



 延伸阅读:


本文刊载于《生活周刊》1756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自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ly192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