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一个玻璃盒子里独处24小时后,他们被逼出了最动人的内心独白。

桑活菌 生活周刊 2020-09-10



独处,对于任何人来说,

都是让内在和外在

达到平衡的一个契机。

这其实和物理空间没有太多关系,

重要的是,心,和自己在一起。


独处



对望

在一个40多平方米的玻璃盒子里,仅放置一桌、一椅、一床、一灯,并将这个空间提供给任何想要在玻璃盒子里独处24小时的人,这就是策展人林书传在南京国际青年文化广场开展的“24小时独处计划”艺术展。


独处者陈法霖用手机打字和公众互动


林书传说,“24小时独处计划”将记录、收集所有项目参与者的独处痕迹。这些不同个体的行为习惯和情绪特征所传达的个人和社会信息,往往会折射出一些可被参考的个人问题或是社会问题。这种可以被任何人观看的独处方式,看似隔离却无时无刻地不在与外界发生关系。


开放性的思考,始于开放性的人群设置,也包括开放性的问答对谈。


24小时,如何分配?

有没有被观众打扰?

独处之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独处计划”一共收集了60人的实验样本。林书传希望这个独处计划可以和以往高墙大院之下的艺术馆展览有所区别,从而能够传递出不同的诉求。

我不想以艺术作品的方式进入到这个空间,

所以不会请艺术家来参与这个作品。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展览的公共性以及与公众的互动性。

当代艺术如何能在观众中产生功效,

而不是仅仅让观众当旁观者。

更希望他们可以参与其中,

引起更多的公共思考。


独处者肖辉自带工具在泡茶

(王恺辰 摄)


反思



成长


所有人可以来,可以带任何东西进来,也不一定要离开手机和电脑。通过线上征集的方式,参与者都是普普通通的素人,自愿地将自己24小时的独处状态呈现于玻璃房子里。


最有趣的部分是,玻璃房子里的独处状态与当时空间的互动,这让参与者既是观察者,也是被观察者。


独处者陈尧尧通过在玻璃上写字和公众互动


林书传认为,独处,在当今社会已是一种相当稀缺的状态,人们被互联网、多媒体以及各种社交软件所包围,几乎已经享受不到属于个人的独处时间了。而真正的独处,可能也绝非是把自己关在一个密闭的环境,关掉手机,享受寂寞时光。


独处的根本可能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选择部分时间享受孤独感,摒弃一些流行文化和城市的喧闹,去观察和体会与自我的对话。这是一场辩证思维的开始,他希望通过样本的多样性来解答自己内心的一个谜团:当下社会,人们还有独处的能力吗?


独处者汪小贤在独处空间中制作的建筑模型


林书传和团队还为参与者设计了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例如,谈一谈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邻居。在林书传看来,现在高楼大厦林立,街坊四邻的来往越来越被水泥森林隔绝了温度,他很想知道年轻人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凝聚力这个话题。林书传希望个体样本的多样性能够产生一定的普遍意义,让这些普遍性找到某些更深层次的关联。


独处者谢安楠和公众互动的便签条


生活周刊×林书传


Q:这个独处计划为什么会以24小时为一个时间轴?

A:24小时是人的生活界面里完完整整的一天,同时它又不仅仅是24小时——人的生命是由许多个24小时组成的。


以24小时为单位也更容易实现个体样本的多样化和丰富度,而不是单一地在一个个体样本中深挖,要知道,单一的样本是保证不了普遍意义的。有的时候想想,它就是一个楚门的世界。


而从感性的角度而言,以一次日出为开始,以一次日落为结束,这个时间界定对参与者来说,本身也比较容易实现。


独处者徐启妹自制告示牌提醒试图进入独处空间的公众


Q:最后测试出来的样本,符合你的预期吗?

A:其实,我并没有预期。让一个人在一个玻璃房子里独处24小时,我并不想去改变任何人,我也没有强求自己一定要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答案,结论绝对是开放性的。


24小时不足以改变一个人。不会有人来到这里之后,就大彻大悟,对人生有了全新的领悟,那不太可能。也许,这个独处计划只是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


去反思一下自己,去反思一下家人关系和朋友关系,它就是一个透明的实验室。


独处者刘子琪拍摄的独处者的日记本


Q:请问你们对目前入住过的体验者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其中哪几位让人印象深刻?

A:总体印象是有几个显性的特征——女性居多、年轻人居多、自由职业者居多、学生居多。在这群人中,年龄最大的是七零后,最小的只有18岁,正在上高中。


参与者多是抱着有趣的初衷来参与这个项目,而参与过后回答的都是趣味之外的体验。我们不能回答对其中一位或者几位的印象,因为这是一个带有实验性的项目,所以对每个人的采样都有着特殊的样本意义,每个人同等重要。


张诗涵在独处中


Q:这个计划试图向公众释放什么信号?

A:当我去做一个公共艺术作品的时候,我希望它不光有公众的参与,同时也能伴随一定的公众思考。当然,我没有试图释放任何一种信号,否则就是一个主观的预设。善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可能站在众生之上的层面才能向人类释放善意。不论于我还是于参与者,我们还是一种平视的、对等的关系。


独处者杨茔照顾闯进独处空间受伤的麻雀


来自独处者的独白



在刚接触到24小时独处的信息时,我原本以为主办方会提供一个完全密闭的空间。没有信号,体验者不允许携带任何通讯设备,手机最多拿来听听歌,当然也不能有摄像头的凝视。

然而现实大家也知道,几乎全透明的玻璃房子打破了我的幻想。一开始我觉得入住者没有隐私,如同耍猴一样让路人观看。而仔细思考后,我反倒认为这正是这个计划的有趣之处。玻璃屋的设计、摄像头与观众的介入,使得这个独处计划整体来看更像是一个行为艺术或交互展览,入住者本身也成为展品的一部分。我们在供人观看时,何尝不是也在对他人进行观看?


——郑书遥,女,

2018年11月14日参与独处



印象最深的是11月7日下午遇到的三个男生,他们明显是从前面的几个展览空间逛过来,万万没想到在这个房子里看到“活物”。年轻人的表现都很外露:惊奇、惊讶、好奇都写在脸上。

同样很久没见大活人的我很乐意地跟他们聊了一会儿,展示了城市雕像的计时器,一起发呆看着它转了三分钟。他们拍了几张照片,读了我写在玻璃上的字,还用银杏叶贴在诗歌旁边做装饰。


——王乐烨,女,

2018年11月6日参与独处



如果从我的角度来谈这个独处计划与城市公共生活的关系,那就不得不先提一个人:男,中年,戴眼镜,披冲锋衣。基本每日,他都会来24小时独处小屋和参与者进行交流。他说自己在等,一直在等待一个男性独处者。之前的两位男性参与者没搭理他,所以很渴望与男性做一场交流。微笑之后,我便开始听他述说。他先问:‘你们这个活动应该给社会带来什么正向的意义呢?’ 然后他自答:‘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孤独,封闭,邻里之间也很冷淡。你们的活动很好,希望把你们的领悟传递出去,让大家更和睦。’

在我看来,抑郁已经成为了一种高发现象。希望这次活动能成为一个灯塔,给孤独远行的人一种寄托。不过,不去远行的人怎会见到灯塔?只有想改变,并努力之人方可改变。三日一打卡不可能拥有海王的身躯!

——蒋杰,男,

2018年12月13日参与独处



我来自宝岛台湾,在成都工作,从事教育行业。在24小时独处计划第一波宣传的时候,我便马上报名,订了成都赶往南京的机票。若问我这趟旅程值得吗?母庸置疑,超!值!得!它真正为自己的平凡生活里激起了一点小涟漪,让我更专注倾听心里的声音。

在这次独处计划里,我举办了一场深夜画展。画展前,借夜晚的宁静和心情的沉淀,我创作了近十幅内心感受的作品。起初,我画了两张,名字叫《24小时》《独处计划》。后来看着桌上的银杏叶,我用针线、画笔、打火机又画了两幅画。

最特别的是,突然在某一瞬间,感性情绪特别浓烈。在这独处的夜晚,不想面对的人、事、物全都浮上了台面。这些不愿和朋友分享的事便成为我创作的源泉,我把这些不会告诉别人的话写下来后成为了一幅图。这幅图描绘的正是我自己,这或许意味着我已经接受这些失败、难堪、被我刻意遗忘的过去。


——吴宜臻,女,

2018年12月8日参与独处




亲爱的妈妈:

您好!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明白一个事实,一个我不得不承认的事实,那就是,如果爱可以拿来量比的话,真的应该是您爱我比我爱您要多,多得多!还有一个事情是,我确确实实做不到您想让我成为的样子,可能永远也做不到,但是没有关系!我可以做得比现在好,或许更独立、更自由、更快乐一些。因为那是我想成为的样子。谁都只活过一生。怎么知道哪种是对的?对吧?妈妈。

我爱您!

——毛君,男,

2018年11月4日参与独处





 延伸阅读:

本文刊载于《青年报》总第10989期,《生活周刊》第1765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自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ly192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