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境 | 王珮瑜:顶天儿折腾,是因为心里有底。

桑活菌 生活周刊 2020-09-11

“我可以做一个合格的专业人士,

在我擅长的领域去布道。

这个时代赋予了我使命,

我就应该不辱使命,把事情做好。”


——王珮瑜


王珮瑜

上海京剧院演员,作为1949年以来专业戏校培养的第一位女老生,师从著名京剧大师王思及。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近年,她所创立的“瑜音社”平台,在舞台内外传承、传播京剧之美。荣获“2015中华文化人物”,2018年团中央“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


对于经常出现在娱乐综艺节目里的王珮瑜,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作为一个京剧演员,她如何去平衡娱乐和艺术之间的比重?王珮瑜说,参加娱乐综艺节目是为了吸引更多年轻的观众关注京剧。于是,又有人提出新的疑问:那些粉丝,究竟是王珮瑜的粉丝,还是京剧的粉丝?其实,京剧本身就是角儿的艺术,剧和角无法剥离彼此,也就无从区分清楚了。艺术即表现,表现即分享。艺术家无法控制观众能接收什么、记住什么,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表演和理念。



这两年,王珮瑜想方设法地利用各种现代的传播方式(包括综艺节目)为传统京剧发声,让年轻一代能重新认识国粹,以至于自己俨然成为了一个京剧票友的“流量担当”。除了扎实的专业积累,过人的理解力、表达力,让她可以深入浅出地把京剧讲得好玩、有趣。三级韵、表情包、比手腕、学叫好……这些在娱乐节目里看到的环节都是为了把年轻人吸引过来听京剧,让大家从二次元、三次元的世界离开一会儿,进入京剧次元。



因为王珮瑜的这些努力,许多年轻观众已经路转粉,走进了戏园。


京剧要传播,就一定要走近年轻人的生活;

京剧要发展,就一定要与小朋友亲近起来。



随着《同一堂课》《一封家书》等节目的播出,她的微博涌入大批零零后、一零后的娃娃粉。在“瑜乐京剧课”“清音会”的现场,台下的观众从白发到青丝,再到现在的垂髫稚子, 这些变化让王珮瑜颇感欣慰。



经过近一年的酝酿,瑜音社所编订的全国首套青少年京剧通识教材正式面世了。该教材通过“生”“旦”“净”“丑”四大板块,包含“赏一赏”“唱一唱”“念一念”“做一做”“演一演”“京剧游乐场”“知识点”七个部分。目前,瑜音社已在上海四区的十几所学校开展常规课程教学、定期主题讲座及文化周、艺术节等活动。王珮瑜一直在强调要做京剧的大众化教育,京剧里包含的父母恩、师生谊、朋友义、家国情,至今打动人心,令人受益良多。



这些价值观必定能在当代以及后世持续发挥自己的功用,更好地实施青少年的德育、美育,给他们以成长的力量。做京剧教育,在另外一个层面,则是出于王珮瑜对自身行业生态健康发展的责任感。


我们想让所有京剧从业者,

尤其是还在专业戏校苦苦坚持的学生们,

看到新的舞台。

一个‘不成角儿就没饭吃’的艺术生态,

是不健康的,也是无法持久的。



让京剧演员多一种职业出路,也是构建京剧生态必要的一环。王珮瑜让更多人意识到,京剧在当代社会有着无可比拟的传播价值,它彰显的是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自信。



生活周刊×王珮瑜



Q:在中国传统京剧的发声中,成为创新之人,你觉得这条路难不难走?

A:说难,是因为我们没有太多值得参考的对象,只能边实践、边总结、边学习。但是,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做这件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的出发点,剩下来都是一些技术问题。无非是如何搭建内容平台,将各种各样的资源对接。当你有了一个相应的产品,才可能把所有的环节串联起来。



Q:在戏剧创新和传承过程中,你如何定义自己的身份?你觉得自己是一个破局者还是一个坚守者?

A:其实,在我的专业领域,我是一个非常守旧的人,应该说是一个底线比较高的人。京剧舞台上有严格的标准,不能做的事太多,我不会轻易去打破它。但是目前大家看到的王珮瑜,在各种各样的平台露头,其实都只是传播方式上的创新,一种个性化的表达。在专业领域,我并没有说要去改变什么,对于跨界的各种尝试,我也会坚守自己的底线。

如今,各种各样的文化事件的信息量非常大,你恐怕很难再维持三大件,唱一段传统戏。因为不同平台的基本属性是不同的,这就要求你在内容上有所改变。改变,就有可能会带来话题,有的观众认可,有的观众不认可。每个演员对自己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当我作为余派传承者面对传承的时候,必须非常谨慎。我不会去挑战自己在艺术上的底线,但传播方式可以创新。新平台可能会给你带来专业以外的呈现,但那是平台带给你的,而不是你本身在改变。



Q:你在公开场合并不回避自己曾经离开京剧院,然后因为四处碰壁转而回到京剧院的这段经历。很多人都不太愿意去谈论自己失败的历史,为什么你愿意去正视它?

A:即使回避也没用,事实就在那里。现在就算回到十多年前,我依然还会做这样的选择。我不认为那是错误。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很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比如说我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江湖”。现在人到中年,取得了一点点成绩,路上也有人认识我。有人会说,能不能讲一讲你的励志故事?可是我没有励志故事可讲。我所有的励志故事就一个词——坚持。你当年所吹的牛,通过你的坚持去实现。当然,我很愿意和别人分享我当年失败的经历,让年轻人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我给他们的建议是,不要高估自己。你再牛,也只是一个个体,放在一个大环境中,就需要有人帮衬你,经历之后你在思想和心态上都会有所转变。你所有走过的路,都是值得的。



Q:作为上海本土培养的京剧演员,你在上海待了28年,能不能用几个关键词概括你对上海精神的理解?

A:非常包容,海纳百川。我觉得上海是一个可塑性特别强的地方。你不知道明天上海会是什么样,但你知道它一定会变得更好。作为一个上海本土培养的演员,我在上海就特别自在,比如说我想做一点与众不同的演出,第一站一定会放在上海,因为上海有我赖以生存的土壤,有我的合作伙伴,有听我戏,看我从小长大一路走来的观众,所以他们对我会多一分理解和包容。通俗点说,就是护犊子。所以我顶天儿了折腾,心里有底。而且我发现,上海的京剧演员和其他地区的京剧演员不太一样,有一种海派气息,还有就是学习能力特别强,可能是环境逼迫我们必须有这种能力。



Q:上海正在全力打造“亚洲演艺之都”,你觉得在哪些方面还有提高的空间?

A:上海这座城市的人口红利给我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在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移民城市,你想做任何事,几乎都不怕做不到。就像京剧虽然是一个比较小众的领域,但是我们想做的事还是可以找到合作伙伴。未来,我们一定会依托上海这座城市,依托它赋予我们的这些能力,把京剧的大众化普及工作做深、做透。


创意说


关于青年的期望

首先要相信自己有才华,珍惜自己,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时不要把自己当上帝,这是很多年轻人容易犯的错误。不要太高估自己,同时也不要太低估了这个社会。

关于未来的规划

个人能力的覆盖面是有限的,只有把自己想象成沧海一粟,把自己滴入大海里,你才会变成大海。所以我觉得京剧就是一片大海。我们立足于行业,同时又抓住自己的一点特色,在这片汪洋大海中做一点小文章,不求未来会让人们记住我,但至少希望能为京剧的当代史留下一点儿贡献。





 延伸阅读:


本文刊载于《青年报》总第10982期,《生活周刊》第1764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自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ly1925”。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