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境 | 林奕华:成长,从欲望开始,以智慧终结。

桑活菌 生活周刊 2020-09-11

戏剧对林奕华来说,

其实只是一种求真的手段,

让他不断进行自我重构与解剖。


“我们得到的其实并不是一个结果,

而是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一种提问的精神。”



《梁祝的继承者们》海报


人生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选择题,你会选择在拥有安全边界的游泳池里游泳,还是在浩瀚海洋里一个人孤独求索?如今,已近耳顺之年的香港舞台剧导演林奕华依然从心所欲,宁愿坚守在浩瀚海洋中探寻未知,这种勇气实属珍贵。3月23—24日,他的首部音乐剧作品《梁祝的继承者们》即将再登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他将再一次通过作品进行自我重构与解剖。


Q&A

生活周刊X林奕华


人生不求标准答案

Q:在你的作品中,经常有一个主线:如何面对自我,如何面对成长?现在看来,最终答案你找到了吗?


A:当然,不同时代的人其成长都将面对不同的挑战。现在的年轻人和我们那个时代截然不同。科技在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比方说,以前我们想了解自己,就只能通过社交,通过社团活动,从朋友身上看到自我的反照。而现在,年轻人可以通过自媒体、线上社交,全凭一个手机就能完成这些探索,就能完成更大的对话和比较。然而,这些年轻人比我们那时候更辛苦,他们生活在一个通过比较来确定自我价值的时代。几天前,在演艺学院给同学们上课时,我就抛出这样的问题:在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里,最应该被重视的到底是什么?理论上讲,中国人最重视伦理,伦理的背后应该是情感,但这部分情感现在被异化成别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比较”。不论衡量感情、物质还是个人价值,似乎都被放在了一个市场经济的天平上,我付出多少,就该得到多少。你看自己是这样,你看别人也是这样。往往痛苦就来自于这种比较,形成困惑、焦虑和内心的矛盾。越来越多的人,活在一种很主动的“被动”当中。


《梁祝的继承者们》剧照


Q:关于成长,你的理解是什么?


A:成长究竟是什么?它是一个从不懂到懂的人生阶段。即使别人告诉你更多经验,也都需要你慢慢长出自己的理解、对事物的判断力,进而才会从被动变为主动。这个过程,对我的创作而言,太有价值了,我需要通过理解当下年轻人的思维,来与他们建立更多连接。这里不仅有地球当下的某一个侧面,也可能是整个世界在发生的事。成长就是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具有思辨的能力。成长是你的思想内核,面对这个纷繁世界,如何去成长,需要长出你自己的能力。就算面对九零后、零零后或者更年轻的群体,虽然认识世界的媒介在变化,但是所有人的情感诉求都是一样的,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在呐喊,他们渴望自己有价值,希望被爱,被看见,被关注。如果这个过程总是在迎合别人的观点,被动接受那些经验,人云亦云,其实就很难长出真正的自己。可是,有时我们太害怕与别人不同,比较吊诡的是:你到底是真实的自己,还是所有人眼中的你?很多时候,我们就会功利性地面对成长。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不断在朋友圈装扮出一个“优秀”的自己。成长应该是内心深处生长出来的。所谓成长就是你学会了如何面对和处理人生中的很多事,懂得通过表达自己的想法去体现自己的价值观;它不是人云亦云,有人觉得买房子重要,结婚生子重要,你也可以认为人生价值和自由更重要。



Q:这种成长可能因人而异,有的人坐火箭,有的人骑驴车。有对错之别吗?


A:每个人的目标和追求各有不同,无所谓对错。就像有人希望自己成为优秀的父母,有标准吗?完全没有,你也可以寻找一条完全不同的答案。父辈的答案可能并不适合今天的我们。也许,今天我们要当我的父母的父母,也要当我的孩子的父母。灵感是什么?就是通过学习让我们增强内在的动力和信心。人这一辈子,可以学得越多越好,实现飞跃式的成长;也可以每天进步一点点,改变一点点。总之,你不再是昨天的那个自己,不论回过头来,你是跑了1000公里还是300公里,重要的是你如何见证自己一路走来的轨迹,面对自己的成长。成长永远都是你能帮自己设定一些追求;但它不见得就是所谓的目标。追求和目标还是有差别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答案是开放性的,它指向的是过程;而很多时候目标是封闭的,指向的是结果。你觉得过程和结果,哪一点对你更重要呢?



助力梦想的三件事

Q:在戏剧创作中,你最终会给出一个答案吗?


A:我可能会提出问题:真的要这样吗?它是唯一的选择吗?当然大部分人可能都希望寻找到一个标准的正确答案。就我而言,我只能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我给不了你对和错。人们太习惯去索求对错,但成长的过程,你需要自己探索。


《梁祝的继承者们》剧照


Q:你对自我的探索,随着年龄增长有变化吗?


A:第一件事,随着年龄增长,我不能再去说自己完全没有想过。任何一种答案,不管是什么结果,我都必须预想过,不然的话,人生前面的几十年难道都是虚度吗?第二件事,就是你要想清楚做什么事情对自己是有意义的。20岁时,什么样的事情和结果我都想尝试,30岁还可以慢慢沉淀,到了40岁、50岁,你就没有资格再去虚度时光。20岁、30岁,你的人生还可以只有一个封面;到了40岁,至少有一个目录吧;而到了50岁,你必须要有内容了。这个内容是什么?就是你自己用生命书写的内容。你生之为人,和所有人相比,有所同而有所不同。变成你自己的内容就是思考自己跟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相连接的部分。当你某一天,走完全部人生路,至少可以说没有白来这一遭。直到现在的每时每刻,我都在积累,同时在思考如何把这些经验跟更多人分享,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硬塞给他们;不但要让他们听见,还要让他们感受到。分享背后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情感。要知道这种情感共鸣的价值在哪里?不论我做《梁祝的继承者们》还是做《聊斋》,都希望提供一个过去跟未来之间的对话。很多时候,年轻人都有一个模糊的过去,还有一个隐约的未来,他们需要一些有经验的人为他们提供一些关于过去和未来的想象。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成长是从欲望开始的,但是会以智慧终结。



Q:《梁祝的继承者们》是你5年前的作品,围绕青春议题。隔了这些年,再来看这部作品,如何去诠释青春?关于青春,你有哪些关键词可以给到当下的年轻人?


A:对于大部分年轻人,现代社会给他们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梦想。在这部戏里,我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是梦想而不是妄(幻)想?梦想与幻想之间的一念之差在哪里?我认为在这条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有三件事对大家有帮助:一个是艺术,一个是哲学,还有一个是文学。这三件事都可以通过前人的经验以及你自己的创意去搞清楚。妄念(幻想)其实就是镜花水月,幻想其实就是你对自己的一种想象,它可能不切实际。在《梁祝的继承者们》中,祝英台到艺术学校遇见梁山伯,梁山伯如同她的镜子,让她看清自己,然后厘清自己。其实从年轻人成长的过程来讲,为什么我刚刚讲到的这三件事可以帮到他们?因为艺术里含有哲学,哲学里也有艺术的概念,文学里这三样都包括。而在我们这个时代,不要说普通人了,就连大学教育也将这三样东西边缘化了。像在美国,人文学科因为对企业带来的利益较少,往往不能获得更多资金支持。人们学到了各种各样的手段,作为谋生和个人发展的工具。但其实,我所说的这三件事是能够帮助人们增长智慧的,一来可以教我们如何看见自己,二来也可以教会我们如何去面对问题。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来说,真正要增长的就是这种智慧。面对生老病死,智慧是告诉你最真实答案的人。智慧能够让我们心平气和,脚踏实地面对自我,智慧也能让我们更加高瞻远瞩。



Q:年轻有时也预示着不成熟,会有迷茫和矛盾,对你个人而言,有这种过程吗?如何排解这些情绪?


A:十一二岁时,我是一个非常幸福的小孩;但幸福因为父母离异戛然而止。在他们离婚以前,我从小受到强大的爱的力量,被爱的力量让我变得任性。其实,这是我性格里很重要的一部分。父母离异之后,我一下子被丢入野地里,开始野蛮生长。这个过程好比冰与火,前后的反差太大了。后来我就扩展了自己这方面的兴趣,在戏剧中找到了幸福感。永远维持一种学生的状态其实是幸福的,只要你确定你想学的是什么。我的办公室和家里有很多很多书,我对它们感到抱歉的是,很多书买回来我都没有看。现在,我会站在这些“书墙”面前仔细回溯过往。当时我买那本书究竟在想什么?关心的是什么?哪怕我并没有钻进每一本书里去看看那个世界,却也承载了我每一步走来的心理轨迹,知道我当时对未来有哪些想象。拥有兴趣是基础。这种兴趣会触发你拥有爱的能力。当你掌握住这个兴趣,就会有意愿一层层扒开它,去深入研究,去持续专注。如此一来,它就不会是一种妄念,而是真正的梦想了。兴趣其实就是我内心深处回应这个世界的方式,让我对这个世界产生一种关怀、一种行动。



求“真”是对世界的关怀

Q:关于古典四大名著的改编,就你个人而言,有什么原则吗?


A:我的原则是希望自己读到一些别人没有读到的部分。当然每一阶段有可能读到的内容并不相同。比如,现在如果让我重新再做《水浒传》我也很乐意。从理论上讲,经过10来年,我会有新的阅读经验,这种经验并不是说读书,而是阅读人生的一些体验,它可能会让我读到一些不同的东西。之所以选择中国古典名著,我是想验证经历了几百年,究竟是什么原因能够让它长盛不衰?至于,我能有幸抽签,抽到作为一个中国人,至少我应该了解一下,我们的历史文化和其他文化有何差别。这些文学经典流传至今,一定有它的根源。就是说,某种程度上它依然能够和今天这个时代的人实现对话,我会在古典小说中找到它的现代性。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社会发展的步伐甚至比很多年轻国家还要快。在我们跑这么快的时候,是不是还有一条巨大的尾巴落在后头?而这条沉重的尾巴会不会影响我们前进的步伐呢?我认为,中国人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的中国人不一样,因为中国人的现代化是一个过程,但是现代化的中国人就是一个结果。关于这两个词的区别,我很想把这条尾巴拉出来看一看,它到底是一条怎样的尾巴?到底是以前的人跑得快,还是我们跑得快?而通过戏剧创作,我们得到的就不是一个结果,其实是一种提问的精神。戏剧只是一种手段,帮助我们提出问题。


《梁祝的继承者们》剧照


Q:在做了你的专访之后,观众对你的作品特别期待,但有时最终看到呈现,和我们的预期反差挺大的。


A:这是因为在我和大家聊戏的时候,其实已经提前公布答案了。很多人也会和我说:“我比较喜欢听你的讲座,但是不太喜欢你的戏。”因为,我在和大家沟通时已经提前交换了看法,这其中有一定的语言逻辑性。但是戏剧不是这样,戏剧是把我脑中的想法和构思,进行重构和串联,等于说我把拼图游戏拆散了,让大家重新拼接。我的责任是让这个拼图能够拼得回去,但是这个探索和重构的过程,需要由你自己来完成。而媒体的朋友通常扮演了两个角色,一个角色能够跟创作人直接对话,而另外一个就是他要进入剧院,换回一个普通观众的视角,这样他才会看见不同的东西。因为和创作者直接对话,而把自己的预期放进作品,再去印证导演给出的答案,有可能会觉得导演和作品完全是两个人。


《梁祝的继承者们》剧照


Q:你觉得艺术在当下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A:我觉得,到最后艺术或许是人最需要的,也是最简单的一个存在。也许,每个人都会问她的爱人:“你真的爱我吗?”这只是一个比喻,说明其实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很多个抽屉,抽屉里存放着各自的秘密。我用艺术要去做的事情并不是把这些抽屉全部翻出来给大家看,但我想让大家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有抽屉;为什么每个人都会有秘密?艺术,最吸引我的一点,就是“”,不是探求真相,而是通过创作去求真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不喜欢套路。讲什么样的故事最保险,观众喜欢又能卖座?我不喜欢这样。求真的过程,一定会碰到压力,也会遇见风险。我自己内心也有求得安逸的一面,就好比问我:你喜欢在海洋里游泳还是在游泳池里游泳?我去得最多的还是游泳池,因为我能预测到自己的耐力和极限,知道自己下去后游个把小时就能稳妥上岸了;但是海洋则不同,只有在浩瀚的大海中游泳,你才会看到别人意想不到的风景。然而,选择海洋,是需要勇气的。如果把这个比喻套用在心理和意识层面,游泳池只是我们的浅表意识,也是我们的安全边界,你是否有勇气去探寻浩瀚如海的深层潜意识,去探寻那个真正的自我?唯有自我探索才能够推动文明的进步。



 延伸阅读:



本文刊载于《青年报》总第11045期,《生活周刊》第1772期。图片由CreatAR Images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自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ly192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