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攻心记 | 完美主义的另外一面。

一呈 生活周刊 2020-09-10


以前网上有一份工作面试教程,

问题中有一道是:

你认为你的缺点是什么?



这给求职者造成了一种伦理上的困难,任何对真实缺点的表露,都可能会成为扣分的项目,哪怕那些缺点存在于每个人身上。该教程提供了一种完美的解答方案——完美主义。求职者在说出作为自身缺点的完美主义时,表层的意思是完美主义可能造成过度的强迫,重视局部而忽略整体。但它更完整的意思是:我不是完人,如果我为这件事情造成任何不良后果,那仅仅是因为我太在乎。因此,在更深层的位置,它作为某种缺点与困扰被说出,却总以其内在的良好出发点,而宣告它有资格被原谅。诚实又无害的回答。



因为,无论如何,完美主义是这几百年来世界所培育出的职业伦理的一个副产品。职业伦理要求社会的原子化,个体在各自的位置上,竭尽所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好让社会这个大机器顺畅地运转。事实上,个体不那么重要了,大机器本身取代了组成它的个体,成为标准的制定者。这种标准压在个体的头顶——我们遵守,一开始只是为了换取生存资料的交易的一部分,时间久了,我们被形塑,这种标准成为人们内在的道德的一部分,与尊老爱幼、不随地吐痰等一起,成为生活准则。



但个体总非机器般精确。或许,机器也并非那么精确。在这两个变量中,形成了一种拍卖般的竞价关系,标准水涨船高,不甘落于人后的那些先进者,必须时刻用力过猛,才能确保自身不被甩开。这恰恰又是大型机械喜闻乐见的,它以这种方式确保连续运转与自更新能力。也就是说,哪怕用力过猛的完美主义者带来了暂时性的麻烦,他们也总能激发出更高的标准、更强的能量。


这是求职者在谈论自身完美主义时最深的那个意思:我是一个拥有现代美德的人。用古法来说,“我术道势兼得”。


延伸阅读:



本文刊载于《青年报》总第11108期,《生活周刊》第1781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自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ly192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