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境 | 金江波:艺术是解剖世界的一种方法。

桑活菌 生活周刊 2020-09-10

2019年,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青艺博”)已进入第五个年头。在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的积极支持之下,青艺博常年坚持以公益的方式,为青年艺术人才搭建孵化扶持平台,努力构建和完善青年艺术家持续成长发展的生态链,营造了一个丰富多元、充满活力的当代青年艺术生态。


2019青艺博开办在即,《青年报》在本届青艺博的候选名单中甄选了10位出生于上世纪70、80、90年代的青年艺术家,他们的艺术风格包含了油画、国画、版画、雕塑、摄影等多个艺术门类,他们善用当代语境和现代艺术的思辨性,运用作品的人文表达体现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的精气神。


这股紧扣时代节拍的艺术新生力,满怀进取的动力和创作的冲动,极具可塑性和潜力。正如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的寄语:“艺术的使命在于洗刷我们灵魂中日积月累的灰尘。”唯愿艺术之光,犹如点亮非凡人生的火种,赋予时代青年砥砺前行的力量。

金江波

中国新媒体艺术家,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艺术宫副馆长。第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常委,北京首届国际设计三年展“可能的世界”策展人,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城乡营造”策展人,新西兰戈维布鲁斯特国立美术馆访问艺术家等。


从独立艺术家到公共艺术实践者


酷爱用影像艺术的方式记录中国经济现场的金江波,被英国媒体称为“最早用艺术方式预测国际金融危机到来的艺术家”。


《经济大撤退:东莞现场》这部纪实作品拍摄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新媒体艺术家金江波凭借对中国经济的敏锐观察力,对当年外企逃离现象做出了最快反应。他使用大幅面影像呈现了客观的社会现场,契合了当代艺术的“形象”要求与观念需要。



在讲到自己如何踏上艺术之路时,金江波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家人几乎都在国家的金融体系里工作,换言之,是理性多于感性。唯有他选择了偏向感性的艺术。他从小学习国画,从把绘画看成是一种个人理解世界与表达世界的方式,逐渐意识到艺术的真义是培养人的创造力。


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都要依靠创意来表达,

通过美的方式来呈现。


个人的转变,也让金江波从个人艺术家转变为社会艺术文化领域中的多面手。他和团队身体力行,曾以莫干山为基础开展了艺术参与乡村振兴的社会文化实践之路,形成“莫干山”的乡建模式。金江波认为,中国乡村振兴的途径和成就,向世界传播了当代中国乡村的自然环境、产业结构、社会发展和人文风貌,推动了不同文明的互学互鉴。



浸润东方美学的文化滋养


中国对自然所持哲学观

就是我的艺术初心,

潜意识里,它是我身上一种固有的美学意识,

从骨子里影响了我对艺术价值观的判断,

从而在创作中影响了我的形式语言。


金江波以新西兰标志性的自然风景作为创作元素,经过构思和转换,为观赏者描绘了具有中国水墨山水风格的意境。


东方绘画的审美熏陶,对金江波而言,是取之不竭的滋养。


我总觉得,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就蕴含于中国人的绘画观里。

中国大画家石涛有言:

‘予代山川而言,山川代予而言。’

意谓艺术家在表现山川之时,

山川也在通过艺术家来表现他自己。

这种绘画观即是中国人的哲学精神,

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生活周刊×金江波

Q&A


Q:如何评价中国当代艺术的表达语境?

A:技术革命必将会影响艺术的表达,而艺术的多元发展也必将引领当代文化的变迁,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中重构新的艺术价值观。个体艺术家从自我创作的房间里走出来,越来越多地涌向公共空间,与社会互动,影响生活、社会发展、思想变革。艺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呈现多样性的社会属性。中国的艺术家通过国际双年展、三年展、艺术博览会与世界接轨,他们吸纳了更多的国际视野和艺术主张,也把中国的艺术表达带向世界舞台。在2007年至2008年,中国的当代艺术经历蓬勃发展,也成为西方艺术界的研究和关注焦点。艺术的当代性就是艺术家直面社会当下的问题,用艺术的表达语汇去呈现自己的思考。对我个人来说,艺术就是一种研究手段,成为我解剖世界的方法。


Q:每次进行人生抉择时,是什么在指引你?

A:好像没有特别明确的答案,但是我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声音告诉我,做艺术是我要走的路。艺术确确实实是随着时代而变的。不论你身处哪个时代,都要善于借助同时代的技术手段和材料工具呈现不同时代的精神面貌,这是艺术赋予艺术家的天命。对当代艺术来说,时代的走向也影响了它的文化价值体系。如果当代艺术变成艺术品收藏,成为资本市场的游戏,它就变成了高端的文化消费品,也因此,西方很多艺术博览会其文化属性越来越弱。我反而觉得当下,要强化艺术回归人的生活领域,帮助人类与社会对话,帮助人类去面对自身问题,用艺术的智慧去挑战未来。



Q:你觉得当代艺术家的个人使命是什么?

A:我人生中的各个阶段性还是挺多的,可能从一开始我觉得学绘画,搞艺术,纯粹是个人爱好,也没有明确的方向。直到进入大学以后,我渐渐意识到,艺术是驱动我成长,构建自我价值体系的重要部分。后来,走上这条专业的路,对艺术的理解和认知也在不断升级,而现在我希望它能推动社会变革,提升人们的精神品质,帮助人们理解艺术的魅力,通过艺术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


这个过程,就需要艺术家来参与城市建设。城市建设离不开艺术的介入,让艺术回归公共领域,让城市空间更有温情,更有温度,也更有艺术的色彩。我认为,艺术对构建一个真正的和谐美的世界,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在当代对艺术家的考验也是前所未有的,你需要拥有驾驭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艺术家手中的笔,不再只是画笔,会有更多形式的外延。


Q:你刚刚说到美育教育,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你通过什么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

A:其实,美育应该是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感化的方式,可以把对美的感知力传递给所有人。相对于数理化教育,中国整体国民素质的美育教育依然是薄弱的。美育不仅仅是美术教育,让你知道齐白石的画,知道莫奈、塞尚、梵高的画,让人知道色彩;也是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组成。因为能够理解和感知美,就能在人的精神上透出文化自信,更自信地面对世界多变的生活变化与社会竞争。同样也推动学生们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与多元璀璨的世界文化,找到更符合当下中国人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



Q:艺术最终应该回归生活,如何将艺术生活化,让它介入普通人的生活?

A:刚才我也谈到,对全民的美育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例如让美育走进社区,走进城市空间,推动人们对美的鉴赏力。艺术家作为中国文创产业链条中一个小小的IP,本身就是艺术生活的催化剂。艺术家参与到城市设计中来,也可以通过艺术思维来推动社会变革。当很多人都能触摸到艺术,很多艺术变成创意的载体,就会带来公共空间和城市的更新与营造,艺术也会变得更加多彩多姿。也就是说,艺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Q:未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都会影响人类时代的变革,当代艺术家又该何为?

A:艺术的当代性始终与社会变革紧密相连。不同时代,艺术家的精神面貌和风格也会有所不同。对青年艺术家而言,必须随时学习和了解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有人会说,人工智能时代,唯有艺术无法被机器人取代。其实,计算机的算力已经能够实现诸多领域的技术飞跃,甚至机器学习也完全可以通过对塞尚的绘画风格的数据计算,实现再造塞尚的艺术作品。


我相信,未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它最终取决于人类的情感表达是否是我们独有的。这个问题留给科学家和未来的年轻人去寻找答案吧!但我坚信,人类在整个宇宙中,经历无数变迁,依然掌握着主宰地球的能力。当下,对艺术家而言,就要牢牢把握住未来趋势,善用创造力去实现艺术生态中的成长与发展。


最近,在中华艺术宫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我就提出,新时代的美术馆就是一个无边的美术馆。在人工智能时代,它不受任何物理空间的局限,美术馆可以走进你的梦境,你可以睡在美术馆,也可以把美术馆装进口袋。艺术家需要这样的危机感,但危机也会激发创造力。在人工智能时代,当生命的边界和创造的边界逐渐被模糊时,艺术家依然要积极面对,保留人特有的天性和生命基因代码。




延伸阅读:

本文刊载于《青年报》总第11122期,《生活周刊》第1783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自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ly192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