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学啦!中山院长、复旦博士带你点亮人生

冷梅 生活周刊 2020-09-10
人生的每一步选择都是循着前一步的足迹,脚踏实地,砥砺前行,一步一步踩出一番新天地。

张志安

曾执教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现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7年度)国家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舆情大数据分析与仿真重点实验室主任


因为媒体环境的不断转换,作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的身份和角色也在兼顾多元和跨界。数字技术带来了互联网生态以及传媒格局的巨变,随着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转化,张志安慢慢步入了职业生涯的快车道。

回想多年前在复旦大学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他非常感恩师长的教诲。

复旦大学作为张志安的母校,也是他梦想起航的原点。张志安的恩师正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著名教授李良荣。当年,张志安跟随李良荣教授一起建设《新闻学概论》等国家级精品课。而现在,他已到中山大学执教8年,自己又主持了两门国家级的新闻精品课。


举着火把的人生引路人


1992年,张志安初中毕业后到湖州中专读书,当时他学的是化工专业,理工科。语文老师王萍萍发现,张志安的语文底子非常不错,作文比赛拿一等奖,演讲比赛也拿一等奖。于是,她语重心长地和张志安谈心:

你读化工科太可惜了,你真正的优势在文科。

一语点醒梦中人,改变了张志安的求学轨迹。


当时,张志安对自己的期待就是好好读完中专然后走上工作岗位。王萍萍老师却说:
一个人要做大事,就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中专学历显然是不够的。

优秀的老师,总能慧眼识珠,发现学生身上最闪耀的光芒。们用一种长者的睿智坚定学生的信念,并鼓励学生勇于冒险,发现自身的潜能。


人生的第二个“伯乐”


在复旦大学,张志安一口气从本科读到博士研究生,紧接着又留校当了老师。当时,对他影响最大的恩师正是李良荣。他教会张志安既要拼命地玩,也要拼命地学。


李良荣教授讲课的条理性很强,一走进教室就用粉笔开始在墙上书写教案,嘴里滔滔不绝,最前沿的资讯信手拈来,既有理论知识,也有丰富生动的实例,深得学生们喜爱。

张志安非常敬佩导师李良荣,便跑去问老师:

怎样才能把课上得妙趣横生?


李老师说:
别看这门新闻理论我讲了很多年,
每次上课之前,都要把上课要讲的东西在心里梳理一遍,怎么开头,怎么结尾,当中主要要讲哪几个核心点,有没有最新的案例可以放进去。教书教了这么久,依旧要对最新的传播现象和新闻变化有所洞察。一定要让别人和你讲真话,你才能真正了解新闻业态的问题,你讲出来的东西才能贴近生活。讲课时你一定要有货有料,更需要的是激情。



舒适圈外迎接挑战


2011年,去中山大学执教的新机遇摆在眼前,张志安也曾犹豫不决。对他来说,抉择真的很难权衡。真的要离开生活了多年的上海,离开对自己关爱备至的复旦大学以及李良荣教授吗?自己能够从容单飞吗?无数个问号涌上心头。
张志安又去征询李良荣教授的建议。李老师说:

你要想清楚一件事,自己愿不愿意去一个新地方、新平台开疆拓土,施展才华?如果你想迎接这个挑战,我是极力支持的。

李良荣教授的鼓励,让他多了几分底气。张志安最终选择跳开复旦的“舒适圈”,前往中山大学执教,遂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崭新起点。


教师之责,重在传道授业解惑还是人生引领?在母校学习和工作多年,直到自己独当一面,渐渐地,张志安也有了更多的体悟。

点亮学生的人生其实最为重要。是需要帮助他照亮前方所有的路,具象地指明某一个终点呢?还是举起火把,帮他点燃前方的几个方向?他们的人生还是应该由自己来做抉择。我想我的答案应该是指引,是通向未来的一束光,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另一种可能性。或者说是一种总体性的思考,能够激发他们获得内心的力量,拥有不竭的动力探路前行。

他具体打了个比方:帮助学生意识到当下某个结果看起来很严重,但是在漫漫人生之路上,这点困难真的不算什么。反过来,这个阶段所取得的成绩让你感到无比兴奋,但其实它可能只是一种表面的收获。你可能需要用更复杂的思维去看待整个社会的大格局,进而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规划。

经常有学生会跑来问我:究竟该选择A呢?还是选择B?选择A会失去B的一些好处,对此犹豫不决,患得患失。我会告诉他,没有一种选择是完美的,你必须自己权衡利弊,想清楚A和B当中,哪一个选择最符合你内心深处对自我的期待。你绝对不能求全,因为年轻,你可以试错。


在2019年学生毕业典礼的致辞中,张志安这样说道:

真实的生活是由很多个遗憾构成的。我们越是去追求完美就要越能接受挫折。


Q&A

生活周刊×张志安


Q:在多年的学者生涯中,你觉得教书育人的“道”是什么?
A:我觉得起码可以用两个层次来讲教书育人的“道”。第一个是具体的方法论。你在上课的过程中,教给学生一种分析认识事物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到不同的理论工具,去分析解释深层知识。这种能力称为学习方法论。这种方法论,要行之有效。而第二个则是价值观。你需要教给学生怎样来认识这个世界的价值观,帮他们厘清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将两者统一,你跟学生能够相伴、相随、相知、相遇,用你的方式去点燃学生所具备的不竭的自我学习能力、社会学习能力以及自我更新能力,让他们保持持续的生命动力。你要让他们相信:可以花费一生的时间,在有限的人生中去开掘自己无限的人生可能。对我来说,教授知识当然很重要,但是更加重要的是你在当老师的过程中,能够启发学生点燃他们身上的能量,成就自我,成就人生。


Q:作为前辈、过来人,你最想对当代青年说点什么?
A:作为老师,我挺欣慰,自己也才四十岁出头,现在带出来的研究生已经有七十几个,毕业的博士也有8个。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很优秀,有的在985和211大学里教书,有的已经当上了教授。我跟踪了他们的成长轨迹和个人发展,发现优秀的学生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不断保持对于新知识的好奇心,保持对生命的激情以及自我更新的动力。同时,他们也比较单纯和善良,对人对事保有真诚的相处之道。


现在很多学生因为生存压力、课业压力,心态都太急了。人生是一场拼耐力的慢跑,而不是短跑冲刺,并不能急于求成。另外,你需要对社会大方向有所判断,这样才能把个人发展与国家乃至世界的变化相契合,了解主流趋势和动态。比方说,传播业的趋势是从传统传播业态向移动终端转移,因此你光有内容生产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你还需要掌握对内容进行多元叙事的能力,还有将内容与公共议题相结合的能力。你既要坚持自己的专业精神,同时也要对大势走向有所警觉。我还鼓励年轻人与人分享。只有分享精神,才能实现共赢。同理之心也特别重要,你要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拥有包容之心。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林荟萃

校对:顾米一

审稿:陈晓培

 延伸阅读 

本文刊载于《青年报》总第11220期,《生活周刊》第1797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自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ly192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