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后的道别!成都市民排队送别袁隆平(视频)

小微 微成都 2021-11-11

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

于今天上午10时

在湖南省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


识别图中二维码

一起送别袁老↓↓


5月23日至5月25日早8时到晚8时

位于成都市郫都区的

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馆设置小型吊唁堂

供市民前往吊唁


视频据@四川日报


吊唁堂设在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馆入口大厅

一幅袁隆平获评“共和国勋章”的相片

放置在正中央

两侧是并排的菊花花篮

花篮正上方的屋顶位置悬挂着

“沉痛悼念袁隆平院士”的白字黑底条幅

两端是两列对联,分别写道:

“呕心沥血数十年 禾下乘凉梦必圆”

“一粒种子誉全球 只留温饱在人间”


图据胡大田


由于前来悼念的市民陆续不断

科技馆前一度排起了长队

有网友发布视频描述:

吊唁队伍排到了一公里以外

人们脚下正是科技园外的稻田


视频据@四川日报


5月23日恰逢星期日

大批市民手持黄白色菊花前往悼念

不少家庭更是全家同行


图据赵紫萱

图据“天府郫都”微信公众号


图据@LiXunZhe24


市民们手持菊花,静默不言

进入吊唁堂后,注目、献花、鞠躬


图据赵紫萱

图据“天府郫都”微信公众号

图据@LiXunZhe24


许多市民带着孩子一同前来

希望能够让小孩身心受到一次教育

更加明白粮食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粮食

“袁隆平先生不仅对中国有贡献,

对整个人类也有贡献。”

“我们也希望小孩追星就应该追这样的‘星’”


图据成都日报于谭阳


“袁老,一路走好!”

“您一生为粮食事业奋斗,

我们永远会记住让中国人‘端牢饭碗’的英雄。”


图据“天府郫都”微信公众号
图据胡大田

有市民将自己栽种的花做成花篮

提到现场


图据赵紫萱


有市民送来了菊花图

还有市民写下“日月同辉、光耀千秋”的悼念词


图据杜玉全

有市民还将一碗干干净净
没有剩下一颗粮食的碗摆在了桌台上



在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馆内

播放着去年9月

身在湖南的袁老通过视频连线

为郫都区乡村振兴、丰收节活动送祝福的视频


视频据川观新闻,吴枫/摄


内侧的科技馆

展现了解杂交水稻的“前世今生”

以及袁隆平院士与水稻的故事


图据于谭阳


或许许多市民不知道

位于成都郫都区的“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

于2020年5月正式开园

是全国唯一经袁隆平院士授权

以其名字命名的科学园区


图据“天府郫都”微信公众号


袁隆平不是成都人

但却与成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老家在江西的袁隆平

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

他在四川整整生活了12年

抗日战争8年

袁老都是在四川度过

这里有他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


袁隆平(后排左四)


据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成都分中心常务副主任彭甦回忆

“袁老就是一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老人。

他在四川生活了12年,

平时和我们说四川话,和家乡人说湖南话,

遇到老外马上切换到英语,

他喜欢水煮肉片、麻婆豆腐等川菜。”



据了解

四川是全国第一批推广杂交稻的省份

1980年代初

当时国内对于杂交稻认知还不够充分

四川就为袁老的杂交稻新品种和相关稻种打开了大门

几乎是和湖南同步,在全川大面积推广


1980年10月,我国第一个研究杂交水稻的育种家、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隆平(左二),经过10多年刻苦的研究实验,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协作下,攻克了制种关,使杂交水稻的研究获得全面成功,为水稻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图据新华社记者王平


而杂交稻也不负众望

在四川大地上书写一个又一个丰产高产的记录

当年为了在四川推广杂交稻

袁老没少往四川跑

搞培训、搞讲座、搞技术指导,经常在田间地头跑


1994年7月16日,图据新华社记者蔡国胜


2006年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

正式在郫县犀浦镇揭牌运行

袁隆平专程来成都分中心揭牌


问起为何把分中心建在成都
袁隆平说
四川本来就是农业大省和水稻大省
自古就是“天府之国”,气候温润,物产丰富
超级杂交水稻在四川推广应用
对确保四川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具有“标本”意义
而且他一直对四川有深厚的感情
“想为巴蜀老百姓做点事儿!”


2006年,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揭牌仪式举行。图据成都商报


2007年

袁隆平回到成都

看望他亲手种下的“泰隆3号”和二伏8815杂交水稻

“这个中心就是我的‘儿子’,

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它茁壮成长。”


2007年8月19日,袁隆平在成都市犀浦镇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 


2012年9月

在三十余亩试验田中

成都分中心试验基地选育出了

四川首个两系杂交稻新品种

使四川两系品种选育实现了零的突破

这打破了“两系杂交稻不适合四川地区”的既定结论

创造全国水稻单产纪录


2012年9月2日,袁隆平院士来到成都,前往国家杂交水稻基地成都分中心视察


袁老还曾说

“四川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争取一年来一次成都,

不仅要指导四川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应用,

更主要的是‘回家’”。


2012年9月3日,袁隆平在成都双流考察杂交水稻并参加学术会议。图据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杨涛


2020年8月29日

成都市郫都区城乡融合机会清单(首站)

在德源街道“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发布

袁隆平发来“云祝贺”,他说:


“多年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得到了成都市郫都区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对此我谨表示十分地感谢。在推动郫都区乡村振兴’起好示范,走在前列’的过程中,我希望将杂交水稻科学园打造成农业高科技示范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做出贡献。”


袁老给发布现场发来了祝贺视频


据了解

袁老曾经三次到成都分中心来指导工作

但遗憾的是

老人由于健康原因

一直未能来到现在的杂交水稻科学园

这也成为老人永远的遗憾


袁隆平生前为杂交水稻科学园的科技馆题字


 如今

全省每年杂交稻种植面积2600万亩以上

按照亩产550公斤计算

全省每年杂交稻产量1400万吨以上

帮助四川这个农业大省端牢了手中的饭碗

四川省农科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们现在的川米,八成以上都和袁老有关。”



图据川观新闻


“我有着一个梦,埋在泥土中深信它不同。”

6年前

袁隆平与成都本土音乐创业青年杨柠豪

一起写了一首歌《我有一个梦》

邀请成都歌手赵祺和成都学生黄灵犀演唱


《我有一个梦》MV


歌曲采用孩子与成年人对唱的方式

是一首写给梦想

给成长的自己、写给妈妈的心灵告白

歌词150字

听说袁隆平听着杨柠豪事先谱好的曲

填这首词几乎是“一气呵成”



深切缅怀袁老

成都市郫都区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设置小型吊唁堂,市民可前往吊唁。目前暂定不进行聚集类活动,大家需要寄托哀思的,建议戴好口罩,并自行携带白菊花前往。



时间:5月23日至5月25日早8:00至晚8:00(暂定三天)


地点:园区内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馆




耕耘始终如一

所以饱满

梦想念兹天下

所以伟大


袁老,走好!


综合: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川观新闻、成都日报、红星新闻等

袁隆平与成都

成都惊现超大大大大片向日葵花海!

成都又将新增一网红花海乐园,下半年亮相!

成都金牛区大动作!这次涉及12个院落,1739户人!!!

成都一大波招聘速看!事业单位、国企、500强…都有!

国士无双,袁公千古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