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350公里!新车来了!
成都轨道交通迎来新进展
一起看看吧!
13号线一期
近日,13号线一期工程三官堂站~九眼桥站区间(以下简称“三九区间”)左线盾构机顺利穿越锦江,抵达九眼桥站,创造了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史上最长距离连续穿越江河的纪录。盾构始发即下穿既有地铁6号线三官堂站,与既有线竖向最小距离仅2.5m,创造了成都地铁盾构穿越既有线最小距离的纪录。
三九区间全长1262.766m,隧道穿越锦江及河堤长度达到1179m,是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史上的最长穿江隧道,盾构机几乎全程在江底行驶。
另外,备受市民乘客关注的幸福梅林站迎来了重要进展,车站主体结构已顺利封顶。
与普通车站不同,幸福梅林站顶部微微隆起呈曲面,采用了弧形拱顶结构,且为全国最大的大跨度中庭无柱弧形拱顶车站。该车站设计为12米岛式车站,车站主体总建筑面积超4.7万平方米,相当于6.5个大型足球场,基坑深度约30米,相当于地下10层楼。
8号线二期
成都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工程110kV龙潭寺主变电所配电综合楼主体结构顺利完成封顶,标志着龙潭寺主变电所施工由土建阶段开始向机电装修阶段转换。
17号线二期
伴随着混凝土浇筑的轰鸣,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二期踏水桥车站主体结构封顶,标志着全线12座车站全部封顶。
19号线二期
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人防工程第二批次实体工程顺利通过验收。本批次主要验收内容为区间防护密闭隔断门,单扇门平均高6.2m、宽6.5m,总重约11.5吨,是迄今为止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史上“体型”最大的人防门。
27号线一期
成都轨道交通27号线一期工程范家巷站~鲤鱼湾站区间右线盾构顺利穿越宝成铁路线特别重大危险源,到达区间矿山法段隧道与盾构法段隧道分界处。这为较浅埋深情况下,盾构在砂层、不密实卵石层连续穿越建构筑物施工提供了借鉴经验。
30号线一期
随着刀盘从娇子立交站端头破土而出,“新征程8号”盾构机顺利出洞,标志着成都轨道交通30号线一期工程锦逸站~娇子立交站区间左线顺利贯通,这也是全线第16个贯通的单线区间。
轨道交通资阳线
轨道交通资阳线资阳北站交直流屏吊装进站,拉开了全线电扶梯、供电设备等站后专业进场施工的序幕。
成渝轨道交通的双向奔赴
2020年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起步。三年来,历史同脉、文化同源的成渝两地,不断加强政策共谋、产业共推、项目共建、开放共促、服务共享,成长为继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之后的中国“第四极”。
共建“经济圈”、唱好“双城记”。2021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布,对成渝双圈提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提出具体要求。交通基础设施是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行领域,也是畅通经济社会循环的“动脉血管”。
同年6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就已发布,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着力构建对外运输“一张网”,打造1小时交通圈、通勤圈,推动出行“同城待遇”、安检一体化票制多样化等。
同年12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提出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万公里以上,形成重庆、成都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实现重庆、成都“双核”间1小时通达。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被列为国家区域重大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川渝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位势。
政策给力,发展加力。三年来,成都与重庆为加快经济圈建设马不停蹄、双向奔赴。
近年来,成渝两地城轨企业不断加强轨道交通建设,推进“四网融合”,让两地的生活生产圈加速融合。
截至目前,成都开通运营13条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达558公里。未来,成都轨道交通线路还将不断延伸,力争‘十四五’末期,基本形成半小时轨道交通通勤圈。
重庆建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山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由12条运营线路构建而成的“环射+纵横”运输体系达到478公里,实现机场、高铁综合枢纽、各大商圈等重要功能区全覆盖,并开始向主城新区延伸。
早在2020年,成渝两地轨道交通就实现了二维码双城互通,成渝两地的乘客可使用“成都地铁APP”“渝畅行APP”乘坐对方城市市内轨道交通,实现一码通乘。这标志着成都和重庆两地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时代正式来临,为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奠定了区域交通基础。
提速打造轨道上的经济圈,在强化成渝“双核”联动联建上实现更大突破,推动重庆都市圈与成都都市圈协同互动,辐射带动全域发展。在这发展的道路上,成渝两地轨道交通都是双向奔赴!
火力全开,值得期待!
来源:西南交通、成都地铁、重庆轨道交通
重磅!“乙类乙管”后新冠治疗医保怎么报销?四部门最新明确!详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