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峰创

其他

从方向盘为什么是圆的说起:聊聊线控的投资机会

整整20年前,3000名来自全球的工业技术界精英齐聚「2004世界工程师大会」,首次提出“未来的汽车将是4个轮子加1台计算机”,到今天弹指一挥间,当初的设想正在慢慢变成现实。过去我们买车,主要关注发动机和变速箱,但现在除了电池、电机以及冰箱彩电大沙发(不是),智能驾驶体验也成了消费决策的一项核心指标。在这场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大变革下,传统汽车笨重的机械液压结构正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小巧、智能的整车线控技术,整个汽车业的设计和制造逻辑也随之改变。本期险峰聊聊,我们将以线控技术的发展历史为线,谈谈险峰近期在智能驾驶领域的一些投资思考,尝试探讨以下话题:历史上,美国、德国、日本,分别在线控领域进行了哪些尝试?为什么进入新能源车时代,线控技术突然迎来了爆发?线控技术为何是智能驾驶一道绕不开的坎儿?油门、换挡、转向、制动和悬架,线控底盘还有哪些创业or投资机会?欢迎相关领域创业者及行业专家联系我们,搜索微信号:xianfengxiaomi,加入我们的社群与险峰一起深入交流。线控技术发展史:为什么方向盘要做成圆的?所谓线控技术(X-by-Wire),最早源于飞机的操控系统。其中的“X”代表任何与控制相关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驱动(Dirve-by-Wire)、转向(Steer-by-Wire)和制动(Brake-by-Wire)等等。众所周知,飞机由于受内部空间的限制,无法装下太多笨重的机械和液压系统,而反观电子传感器和电执行元件则要小巧和精准得多;因此,自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开始,工程师们便开始探索将飞行员的操纵指令转换成电信号,用来控制飞机飞行。同样的尝试也发生在汽车领域,这次最先吃螃蟹的是一家美国公司。20世纪50年代,美国天合(TRW)
1月4日 上午 11:46
其他

2023,工业机器人创业还有哪些新机会?

险峰工业机器人主题沙龙工业机器人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作为大国重器的重要支柱,工业机器人在全球制造业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角色,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也开始重新关注到了这个赛道。而在国产工业机器人行业从大到强的过程中,众多科技创业企业无疑将是未来国产替代、参与全球竞争的中坚力量。站在2023年,工业机器人创业还有哪些新机会?作为初创企业,定制化or标准化,大客户or小客户,每个十字路口又该如何权衡取舍?本期险峰聊聊,我们继续工业机器人的话题,本文内容节选自险峰联合漕河泾开发区、创业邦、交大基金会、义柏资本等伙伴举办的《工业机器人:国产之路从大到强》沙龙嘉宾发言。由于是闭门会,我们仅将现场讨论的部分内容放出,希望能对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创业者们有所帮助,也欢迎更多朋友加入我们的社群(添加微信号:xianfengxiaomi),一起探讨行业的最新风向。险峰:首先请教一下蔚建科技的梁博士,问题可能比较尖锐。众所周知,今年房地产下行,建筑行业普遍都过得挺惨,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今年出现了许多建筑机器人融资的案例,您觉得是什么原因?梁衍学:我先放一张图大家看下,很有意思。这是麦肯锡统计的从
2023年11月28日
其他

大模型+自动驾驶,发展到什么阶段了?

的表现,结合我对国内主机厂的一些了解,这个差距可能会在一到两年左右,能否追的上主要是看两个方面:首先是算法层面,我们知道特斯拉用的芯片算力只有144TOPS(万亿次操作每秒),国内厂商至少都是
2023年11月1日
其他

从早期VC视角,聊聊工业机器人的机会与坑

2015年前后,随着AI1.0的火爆,市场涌现了第一波工业机器人创业热潮,而在当下偏冷的资本市场中,工业机器人也再次成为为数不多的投资热点。据媒体统计,今年以来国内工业机器人融资项目的数量已接近60笔,平均每周就有两个项目获得融资。“To
2023年10月17日
其他

光伏投资的“明牌”:聊聊MLPE

光伏的早期投资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抛砖引玉谈谈我们的一些思考:和锂电类似,光伏并不是个新事物,整个行业已经卷了十多年,集中度非常高,因此巨头之间为了保住各自的市场份额、争夺定价权,就注定不会安于只做产业链的一环,而必须要去切别人的蛋糕。所以这几年,光伏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比如隆基通威原来都是做硅片起家,后来开始做电池片,再后来又进军组件市场。巨头选择上下游通吃,除了为保证自身供应链安全,本质还是为了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所以在上一篇《黑马”钙钛矿:聊聊光伏的迭代与机遇》中我们也曾提到:光伏最终还是成本-效率之争。无论是之前单晶硅替代多晶硅,还是现在的N型替代P型,一旦有人在成本-效率竞争中胜出,很快就会变成赢者通吃的局面,基本不存在几种路线并存的中间态,这点和储能的“百花齐放”非常不一样。所以光伏上游的早期投资,比起每样路线都稍微投一点,首选可能还是要赌一些技术迭代的大机会,比如异质结、钙钛矿等等;这些赛道里巨头和创业公司基本在同一个起跑线竞争,如果技术团队足够优秀,是有可能赌到下一个隆基或者天合的,当然也是风险和机遇并存,需要经过深入的行业研究和竞调,谨慎做出决策。此外从短期来看,光伏上游也还是有一些巨头干不了的细分机会,比如制造设备和自动化,这类项目会比较偏人民币逻辑,回报倍数可能不高,但确定性强,上市周期短,用来对冲技术迭代的高风险也是不错的选择。同理,下游的技术迭代也有一些大机会,比如分布式光伏;其实整个光伏行业发展到今天,全国范围内整块且优质的光伏用地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后续新的增量主力一定是来自于分布式。如果未来每座建筑的屋顶、车棚雨棚、建筑幕墙上都铺上光伏板,那么哪些垂类的会有比较确定的机会?我们认为MLPE一定是有一张门票的。因此,最近我们联合小饭桌做了一场关于MLPE的直播活动,请到了险峰被投企业「和光同耀」的两位创始人:李宁达和邓晓帆,大家一起聊了聊分布式光伏,聊了聊MLPE的现状与未来。以下为直播活动的部分内容分享,本次活动由险峰投资人骆潇濛主持,也期待更多光伏领域的创业者及行业专家与我们交流:分布式:光伏下一站邓晓帆:首先分享下全球光伏的发展情况,相信关注这个行业的朋友都会有感触,最近几年,特别是今年,光伏的装机量增长非常迅猛。按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预测,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会达到350GW,也就是比去年增长了50%;到2024年光伏装机量会超过水电,2026年超过天然气,2027年超过煤炭,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按我们自己的测算,从23年到26年这三年,光伏的年复合增速至少也在25%左右;这其中,分布式光伏的装机占比是45%-50%,也就是占一半。所以毋庸置疑,分布式已经成为光伏下一站发展的主要方向。具体到我国,分布式的趋势会更明显一些:2022年,中国光伏装机量是87GW,其中分布式为51GW,占比58.5%;到上个月,协会的最新数据也已出炉: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是78GW——也就是说,仅仅最近这半年的新增装机,就已经和去年全年基本持平了。这里面,分布式光伏新增达到了40.9GW,占比为51%,同比增长也超过了100%。既然分布式光伏是大势所趋,那么场景的迭代一定会带来行业变化。相比于传统的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的特点是应用场景多样化,比如可以把光伏板装在建筑的屋顶、车棚雨棚、建筑幕墙上,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就近发电、就近并网,省去了长距离输电的损耗,由此也带来很多新的应用,比如农光互补、水面光伏等等。但也正因为场景过于复杂,由此也带来很多痛点:首先是安全性,分布式光伏是依托于建筑而建,无论是建筑本身出现了火情,还是光伏板出现了火情,只要外面还有光照,整个光伏系统都会持续产生高压电,威胁到消防员的人身安全,降低救火的效率。第二是经济性,因为场景复杂,分布式光伏在实际运行中,可能会出现阴影遮挡、衰减不一致、组件朝向不一致的情况,导致所谓的「失配问题」——出问题的可能只有一块组件,但是它会拉低整个系统的发电效率,影响电站的投资回报。第三,单个分布式电站的体量一般都比较小,分布又分散,所以如何提高运维效率,减少运维成本,降低运维难度,也是非常迫切的问题,未来随着装机量的快速提升,只靠堆人工肯定是不行的。以上这些,都是行业里正在面临的一些问题,大家也在想办法解决。从全球来看,各国政府已经在越来越关注分布式电站的安全问题,比如北美和欧洲已经都出台了相关的法规,要求在出现险情的时候,能够对光伏组建进行快速切断。2021年11月,我国能源局也发布《关于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安全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对于关断保护提出了要求,各地方政府也以市级为单位,陆续出台要求光伏设备具备组件级快速关断能力的文件,未来随着大量央国企进入分布式市场,光伏行业对安全性也会越发重视。在这种趋势下,我们认为组件级电力电子(MLPE),很可能会成为未来分布式光伏的标配。各国MLPE相关政策及市场情况:01-
2023年8月28日
其他

氢能爆发的临界点在哪?

最近一直在研究氢能,有了一些新的思考,站在个人的角度说说体感,欢迎大家交流。去年我开始关注氢能,主要是看中它的消纳能力:觉得风光资源不稳定,而电解水制氢具有实时响应能力,且生产过程清洁无污染,所以可以把风光转化成氢能进行存储。到今年这个逻辑依然成立,但硬币的另一面,现在行业里也在被越来越被频繁的提起,叫做「宜电用电、宜氢用氢」。个人觉得,这还是挺关键的一句话,里面可能包含了未来氢能最大的机遇,当然也包含了最大的风险。能量转换率低,氢注定不是理想的能源吗?中国的电力技术独步天下、全球第一,整个供电体系不仅价格低廉且十分稳定,我们每个人都直接受益于这套基础设施带来的红利;此外,今年中国也大概率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这里面电动车的贡献同样功不可没。因此,站在普通国人的视角,随着未来「光伏+特高压+储能」循环体系的不断完善,电力将100%代替传统化石能源,这件事似乎是天经地义。然而站在全球视角下,事实可能并不是这样。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煤炭在中国全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为56%——这里面大约一半的煤是用来发电的,所以可以近似理解为,煤电在我们的能源结构中占比约为28%(为方便计算,此处发电转化率假设为100%,实际上肯定达不到)。再加上其他一次电力(水电+风电+光电+核电)的16.6%,稍微计算一下就会发现,作为今天全球电气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最多也只有45%的能源消费量用于发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如果把视角放大到全球——按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GLOBAL
2023年7月25日
其他

VC如何投资新材料?听听4位名校教授怎么说

投资新材料一个最大的问题,在于品类的纷繁复杂——从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到复合材料,每种材料之间的跨度极大,再加上材料科学的产业化路径往往十分漫长,一家公司从成立到最终上市需要经历十数年,因此此前鲜有早期投资人关注。但另一方面,材料科学也是一个国家从低端制造走向高端制造关键一环,无论是对于新能源还是半导体产业,材料都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底层要素,是我们在大国崛起过程里绕不开的必由之路。本月的险峰主题沙龙,我们联合36氪、甲子光年、SynBio深波进行了一场名为《新材料:从制造到创造》的直播连线:我们请到了: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生物基材料专家任杰老师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陶瓷材料专家伍晖老师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记忆合金专家金明江老师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轻合金专家王乐耘老师我们聊到了:最近大火的生物基材料,最早会替代哪些石油基材料?作为最古老的人造材料之一,陶瓷在新能源、高端制造上有哪些新应用?记忆合金如何撑起手机防抖黑科技?ChatGPT将给新材料研发带来哪些变革?本次活动由险峰投资人杨轶尘主持,期待更多新材料领域的创业者及行业专家与我们交流,也欢迎大家视频号搜索“险峰创”,点击“直播回放”观看完整内容。险峰:人类要用可降解生物基材料替代不可降解的石油基材料,您觉得最先会发生在哪些细分领域?哪项指标决定了替代速度的快慢?任杰:首先明确,生物基材料不一定都是可降解的,比如PLA、PHA属于可降解,但生物基尼龙、生物基聚乙烯就属于不可降解。所以大类上,生物基材料可以分为两种:生物基的可降解(如PLA、PHA)和不可降解(如生物基尼龙、生物基PE),前者更多应用于一次性塑料制品、后者更多应用于非一次性耐久性塑料制品。对于一次性的塑料制品,像一次性餐具、卫生巾、尿不湿等,我们更关注它的「可降解性」。比如现在星巴克的吸管,很多人叫它“渣渣管”,其实就是用PLA(聚乳酸)和咖啡渣制成的;现在凡是一次性的材料,都要求做成可降解可堆肥,在这方面,国内正在迅速向欧美靠拢。对于非一次性的生物基,像衣服、鞋帽、汽车内饰这些耐用品,我们则更关心生物基来源的「减碳量」。举个例子,用传统方法生产PLA(聚乳酸),要先把二氧化碳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变成碳水化合物,然后发酵成乳酸,最后变成聚乳酸;整个过程在不考虑能耗的前提下,每生产一吨PLA,可以从大气中吸收1.87吨二氧化碳。与之相比,传统的塑料如聚苯烯PS、涤纶PET、尼龙PA,从炼油到原料单体,再经聚合,整个过程要向环境排放2吨左右的CO₂。最近法国道达尔公司在泰国建成一家7.5万吨PLA工厂,据报道,该工厂每生产一吨PLA,只排放501公斤二氧化碳,相当于传统制造塑料CO₂排放总数的1/4,这个碳减排意义就很大了。比如去年欧洲的碳交易市场,1吨二氧化碳能卖50欧元,到今年已经涨到快100欧元了,一条年产10万吨的PLA产线,一年光碳交易就多出1000万欧元的利润,这还不包括企业的ESG增值部分。所以,生物基新材料一旦在减碳上跑通了,后面替代速度会非常快。当然,减碳量具体怎么计算,不能企业自己拍脑袋,必须要标准化,现在我们国家也成立了一个生物基的标委会,正在制定碳足迹与碳减排的相关标准,大家可以持续关注。险峰:可降解的生物基材料一般也都比较贵,如何说服客户接受生物基材料?任杰:一是政策推动,我们国家从2020年开始限禁塑令,严格限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到今年国家邮政局也开始大力推广可降解包装与胶带,所以不是我们说服客户接受,而是国家强制必须用。另外碳交易也值得期待,虽然现在国家还没有开始推,但碳交易市场已经建好了,我估计未来几年很快会推出,只等把行业标准定下来。二是针对不同客户,可以采用不同营销策略。比如现在国际国内的大公司非常重视环保,他们肩负有社会责任,所以很愿意使用生物基——事实上,这些大企业出于ESG的要求,往往自己也在找这样的材料与技术,双方其实是一拍即合,完全不用说服。小企业和普通消费者,一般对价格敏感,就要多讲功能性。举个例子,很多60后70后,小时候都穿过一种衣服叫“的确良”,它的材质就是涤纶,穿在身上非常闷热,不透气,但是如果改用聚乳酸,透气性会很好,而且抗菌。如果把PLA做成尿不湿,小孩用了以后,红屁股没有了,皮肤过敏没了,就算贵一些,老百姓也会为自己健康买单。险峰:国内PLA正处于一个如火如荼的扩产能阶段,未来大家会不会都是规模间的竞争?还是说依然有技术改进的空间?任杰:好多投资人都关心这个问题。工业化应用的PLA(聚乳酸)生产开始于1997年(生物应用就更早了,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当时是由美国佳吉跟陶氏化学成立合资公司的,到现在也快30年了。这个行业真正爆发是在2018年左右,大背景有两个:第一是全球禁塑政策的推行、治理白色污染的环保需求,第二是全球碳减排的推动,以及由此引起的合成生物学的火热。两者合力,把PLA等生物基材料推到了风口之上。所以有预测说,到2025年全球PLA产量能到100万吨,还有说能到300万吨的,现在全球能量产PLA的企业也就6-7家,加起来30万吨不到,这是目前真正的产能;其中,最大的一条线7.5万吨,还有一条10万吨的,正在建。要知道这一点点量,跟传统化工品比就是小弟弟,人家涤纶、尼龙的产线动辄单产规模几百万吨,小一点的也有几十万吨,所以未来PLA的大方向一定是规模化,规模上去了,单耗的成本就下来了,这是非常明确的。技术方面,肯定还有提升的空间,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原材料的改进,我们知道,生产聚乳酸需要用到乳酸,第一代乳酸原料是玉米,第二代是木薯,现在粮食安全越来越重要,不能“与人争粮,与粮争地”,国家鼓励要用非粮原料,所以第三代已经是用稻草和秸秆,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生产乳酸。未来第四代,很可能是直接用二氧化碳和甲烷,所以技术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二是如何规模化。现在国内做万吨级产线已经没问题了,但刚才说,欧洲已经在搞10万吨级了,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化工装备和丙交酯技术,国内新材料的产业化往往会装备被卡脖子,但我稍微透露一下,我们最近在马鞍山改造一条线,会采用一些新装备与新工艺,让效率与转化率更高,副产物更少。三是技术路线的创新,比如PLA的直接缩聚法,这也是我们同济与同杰良公司的一个特色优势,我们正在把它放大,做成万吨的规模,类似还有很多需要技术迭代的地方,创新永无止境。险峰:如何看待生物合成PLA的前景,会被其他材料颠覆吗?任杰:暂时还构不成威胁。一般来说,基础材料被颠覆还是比较难的,举个例子,100年前人类建房子用水泥,现在还是用水泥,不过水泥本身已经迭代了,比如标号更高,还能抗低温——从这个角度来说,材料技术的进步,更多还是材料改性与提升方面的。生物基材料也是一样,比如PHA(聚羟基脂肪酸酯),早在90年代,英国的阿斯利康就在尝试产业化,但直到去年,韩国CJ的第一条PHA产线才投产,产能也只有5000吨/年,这中间已经过去了30年,一些工程技术与应用场景没彻底解决,形成产能尚需时日。所以搞过材料的人都知道,从一个实验室里的idea,到小试再到中试,一直到规模生产,都非常不容易,不仅需要有材料创新的技术、还要相应的装备与工艺来实现,更需要各类知识背景的人才团队的整合,这往往是一个技术集成的过程。险峰:一种新材料,从小试中试到真正的量产,一般需要多长时间?任杰:不同材料不能一概而论,首先要看市场需求,比如国产芯片,坦白说如果中美之间没有爆发贸易摩擦,我国芯片行业可能今天也不会发展这么快。材料也一样,一种新材料首先要被市场认可,还要有迫切的市场需求,这是一个基础。具体时间上,高分子材料从小试到中试再到规模化生产,每个阶段大概需要3年左右,前提还要有现成的成熟装备,如果全部要自己开发,每个阶段至少要5年左右时间。比如刚才说的PLA(聚乳酸)扩产,要从万吨级放大到10万吨级,中间很多技术参数与工艺包需要试验与积累,学过化工的都知道“三传一反”,这些工程化数据是靠工程积累的东西,抄是抄不到的,数据与工艺包必须靠积累。险峰:在您看来,现阶段,生物基材料当中哪个性价比更好,有哪些有前景的品类?任杰:我还是比较看好PLA(聚乳酸)。首先这个行业起步早,已经30年了,前面很多先驱已经交过学费;此外它的应用场景也多,从最便宜的吸管、地膜、垃圾袋,到最高档的比如可吸收骨钉、手术缝合线、心血管支架,都要用到PLA。第二,PLA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特别是下游产业链,这是别的国家不具备的。你让欧美做个吸管,其实也挺难的,他们没干过,没有这样的积累,比如PLA衣服的产业链是从纤维到纱线,再到面料(染整),直至成衣,随便哪个环节都可能被卡脖子,但你在长三角珠三角,到处都能找到这样的工厂。现在PLA的价格大概在22000-26000一吨,而工程塑料或及其改性材料,价格一般在2万左右,两者差得不多。未来随着技术改进+规模化+国家补贴,如果PLA可以降到2万块以下,那就非常有竞争力了。伍晖: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来自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我所在的清华新型陶瓷实验室是国内陶瓷领域为数不多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之一,研究方向包括信息功能陶瓷材料、高性能结构陶瓷材料和生物陶瓷材料等等,我本人的研究方向是超细纤维材料,这在新材料领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为什么要把纤维做得很细?刚才任老师提到,PLA(聚乳酸)非常亲肤透气,因此聚乳酸超细纤维其实可以用来做人造皮肤,凝血止血材料,甚至人造血管和神经导管。再比如航空航天领域,超细纤维也有非常好的热力学性质,如果我们把陶瓷做成超细纳米级的纤维结构,就可以得到一种稳定耐高温、有弹性、易加工,而且高强度的轻质绝热材料,来替代传统的泡沫陶瓷、玻璃纤维和气凝胶。目前,我们已经把这种陶瓷超细纤维材料用在了电池安全防护领域,比如,在两块电池中间做一个阻挡层,只需要一毫米的厚度,就可以阻隔明火防止爆燃。此外,我们也正在尝试用工业化的方法,来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这种材料。险峰:对于新材料,学界一般有两种研发思路,一是用先做出一种材料,然后找应用场景,二是根据应用场景去探索和改进已有材料,在您看来,哪种方式更为典型?伍晖:非常好的问题,就我个人来说,刚进入行时我是第一种思路,一般会先有一个好的想法,比如在结构上做出一些创新,但做出的材料有什么价值,未来能解决什么产业问题,可能还是懵懂的。当然,我坚信它是有价值的,但是中间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我个人会更羡慕另一种模式,在刚起步时就围绕着某个精确需求,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我想这样会更高效,但科研可能就是这样,没有十全十美,大多数情况是两者兼具,每个人的研究方向、背景各不相同,选择也会不同,但都有各自的价值。险峰:刚才提到了气凝胶,现在这个材料很火,很多主机厂都非常关注;那么和气凝胶相比,超细纤维有哪些优势和劣势?伍晖:刚才任老师也讲到,一种新材料,刚做出来时往往很贵重,只能用在一些高端领域,但随着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成本越来越低,可以使用的场景也会越来越多,气凝胶也是类似的发展路径。气凝胶最早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是作为尖端材料,主要用在航空航天领域,后来随着产量提升,开始逐步延伸到动力电池、冶金化工,到现在甚至服装里也开始用气凝胶做绝热材料,已经渗透到了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但与气凝胶相比,陶瓷纤维是一种刚刚兴起的材料,两者的不同主要有三个:第一是,气凝胶密度很低,力学性能比较脆,所以一般要先把气凝胶压成粉末,才能进行二次加工;而陶瓷纤维的力学、回弹度都非常好,所以会更贴合某些柔性场景的应用需求。第二是工作温度不同,所谓的陶瓷其实是一个笼统概念,具体来说,陶瓷中有很多极耐高温的品类,例如莫来石、氧化铝,氧化锆等等,如果把他们做成超细纤维结构,可以长时间耐受1600度以上的高温,不发生坍塌或烧结,因此在耐高温方面,陶瓷纤维要更擅长。第三是规模成本,生产陶瓷纤维的技术叫作“气纺丝”,即通过压缩空气将溶液高速喷吹,来实现超细纤维的大规模制造,未来随着产量的不断提升,陶瓷纤维在规模和成本上也会一定的优势。险峰:清华材料学院之前曾经成功孵化出清陶能源、爱尔创这类优秀的创业公司,对于科研成果产业化,您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伍晖:其实不止这两家,在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大批清华校友都有非常成功的科技成果转化,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启发:第一,是做科研一定要紧跟时代大趋势。比如清陶,他们很早就开始做与固态电池相关的基础材料研究,这几年赶上了新能源的爆发,整个电池行业都有了一个非常快的增长,这背后与国家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所以做科研一定要紧跟国家的需求,紧跟市场的需求,顺势而为。第二是坚持长期主义,其实清陶也好,爱尔创也好,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他们在快速崛起,但这些企业在之前,都经历过10年甚至20年的技术积累和沉淀,才逐步走出实验室。一种新材料从研发到走向成熟是一个挺漫长的过程,我们无论做科研还是投资都要秉承长期主义。险峰:提到记忆合金,我首先想到了瓦特的故事,瓦特说他第一次看到水蒸气推动水壶的盖子,叮当作响,他觉得里面一定有魔鬼在跳舞;当我看到一根记忆丝材可以自己伸缩,甚至拉动重物,我产生了跟瓦特一样的感受——这里面有魔鬼在跳舞。所以首先请金老师来为大家科普一下,记忆合金是如何在遵守能量守恒的前提下,能有这样神奇的力量?金明江:记忆合金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由美国海军实验室发明,到80年代开始进入民用,所以其实并不是一种很新的材料。它之所以能变形,是因为记忆合金在一定温度或者应力的驱动下,会发生一些可逆的固态相变,换句话说,它在微观晶体的原子排布层面发生了变化。如果是温度驱动的的变形,我们称它为形状记忆效应;如果是应力驱动的变形,我们称它为超弹性,当然,无论是哪一种,一定还是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的。险峰:这几年我们看到学界对记忆合金的探索,从一开始被动的形变,发展到了主动的控制,这中间大概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有哪些重要的里程碑?金明江:我举两个比较典型的应用。比如我们家用的恒温阀,在洗澡的时候可以把水温恒定控制38-42度之间,原理就是被动形变——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弹簧开关,超过或者低于某个标度就会自动打开或者闭合。同样的场景,如果是用电子装置,那我至少需要一个温度传感器,一台电机,还要有一个阀门,但现在只需要一块记忆合金就可以解决,不需要任何外部的逻辑控制,简单可靠稳定性好,这就是一个特定场景下的巧妙应用,但坦白说,这样的场景其实并不是很多。相比之下,主动控制的想象空间更大。比如我们可以用电加热的方式控制记忆合金形变,创造出一台记忆合金马达,替代传统的电机。事实上,现在很多手机厂商都已经开始用记忆合金马达替代传统的VCM马达,特别是一些旗舰手机的摄像头防抖模组,可以精确到亚微米级,也就是100纳米级别,精度非常非常高,响应频率也特别快,而且更小、更轻、成本也更低,这在记忆合金领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当然,从技术层面上来讲,主动控制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不仅仅是材料学,还有电控和算法,因此技术难度大,壁垒也高,但它在未来也会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能够挑战大量传统微型电机的应用场景。险峰:作为手机防抖的黑科技,记忆合金马达一经问世就引起了业内轰动,相比传统的VCM马达,它有哪些显著的优势?金明江:众所周知,手机对内部空间利用率的要求非常苛刻。最近几年,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特别是摄像头方面,画质越来越高,变焦倍数也越来越大,如果继续使用传统的VCM马达来驱动,那你的摄像头也必须越做越大,越做越重。所以我们看到,这几年手机的镜头越来越外凸,恨不得在手机外面挂一个镜头,这就是VCM马达的弊端。而记忆合金马达最大的优势就是微型化。本质上,记忆合金马达其实是通过2根丝材之间的对抗运动来实现姿态控制——当然,现在随着功能越来越复杂,已经从2根发展到4根、6根或者8根,但体积依然比VCM马达小得多,可以大幅节省镜头空间。第二,记忆合金它是通过电阻大小来判断形变的大小和长度,所以也不需要加装额外的传感器。此外,记忆合金基本上不会用到磁性材料,所以也不需要做专门的防磁干扰设计,这是它的几点优势。不过,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贵。目前记忆合金马达成本还比较高,只能用在高端手机上,但是随着产业化进程,成本一定会慢慢降低,我认为未来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险峰:这个行业壁垒有多高?比如一家做医用记忆合金的企业,如果要切马达这个场景,难度如何?金明江:我不太方便去评价同行,但坦白说,现在国内大部分做记忆合金的厂家,主要还是关注在医疗领域,心血管支架之类。就像我刚才说的,高精度记忆合金器件涉及到多学科交叉,是一个非常尖端的前沿产业,所以目前为止我确实还没有看到,国内在这个领域有特别突出的企业。此外,对于高精度记忆合金的选材,目前也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比如什么样的材料是好材料,哪些指标属于关键指标,行业内还没有没有形成共识,在这方面,国内厂家可能也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险峰:但VCM毕竟是一个很成熟的方案,一年也有十几亿部手机的出货量,如何说服客户接受这种新材料的?金明江:其实,新材料很难通过说服客户来实现应用,它涉及到一个系统性的替换,初期的替换成本是非常高的,所以还是要从产品力和技术力层面入手,让客户看到趋势,相信趋势。比如,记忆合金马达的体积更紧凑,不需要传感器,也没有磁性,那么这样的产品,你相不相信它会最终替代VCM?再比如,现在记忆合金马达很贵,但是它里面不会用到贵重金属,结构也比传统马达更简单,未来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不断标准化,你相不相信它的成本最终会低于VCM?——如果相信,他就会提早布局。险峰:我理解接受一款新材料,可能也需要材料厂商、马达厂商、软件厂商,甚至到手机厂商共同努力,经历一个漫长的磨合期,这个周期大概要多长时间?金明江:从国外的SMA发展历史来看,整个磨合周期通常要5年左右——但这是从材料研发开始算的。像我们之前因为已经有了五六年时间的积累,所以会快很多,如果是做手机马达的话,最快大概只需要半年。第一步可能是马达厂商先接到订单,然后我们的材料进场。初期是一些外围实验,比如跌落、破坏,包括寿命实验之类的,然后把材料装进马达测试,再到模组,到工程样机,整个过程大概半年左右。因为手机行业迭代非常快,所以只需要半年,但如果是别的行业,时间会更久一些。到时候更久的时间肯定是在这个材料出来,前期的研发过程,这个可能是需要几代学者的一个努力才有可能把材料做出来。前期的准备工作材料研发应该是需要更长时间,因为像我们团队的话在做这个材料的话,我们也是应该有,到现在也五六年的时间。险峰:此前您曾以大学教授的身份,承接过企业的研发课题,到现在自己下场创业,亲自为客户交付产品,您觉得两者有哪些不一样?金明江:完全不同的感觉。我举个例子,搞研发就像做一块木板,你只要保证它足够长就行了;但产业化就像做一堆木板,每一块不一定要多长,但必须保证每一块都不能有短板。做企业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产销研、人财物,一样都不可缺少;特别是手机镜头这样一个产品,真的是要保证每一件货都万无一失,不能有任何的问题,今天我们只是刚刚完成了从0到1,可能连0-1都不算,后面还有1到100,都非常有挑战性,我自己也还在一个摸索的过程中。险峰:王老师可能是国内最早从事“AI+材料”研究的教授之一,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这个行业目前的发展趋势?王乐耘:感谢险峰的邀请,非常荣幸今天能和大家做一个分享。我本人是从2017年开始从事“AI+材料”研究的,当时是受到了AlphaGo的影响,就想到能不能把AI用到材料研发上来。那时这个方向还比较小众,2016年如果你去全球论文库搜索“AI+材料”,大概只有100多篇论文,但是到2021年,这个数字就上升到了3000多篇,有了一个指数级的增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能用于机器学习的材料数据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还要归功于与AI自身的进步,比如硬件算力的提升,以及算法方面的改进,特别是今年GPT诞生之后,给这个领域带来了非常大的机会。下面我简单分享一下,我们这个行业具体是如何工作的。首先是要获取数据,来源一般有三个:以前我们材料专业的学生,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实验记录本,记录每天的数据,通过分析其中的一些逻辑关系来写论文,或者推导公式。但随着AI时代的来临,今天材料数据已经到达一个海量的状态,而且每天都在增长,所以现在国际上已经建立了很多的
2023年4月12日
其他

氢能的破局逻辑:为何上游如此重要?

站在2023年的当下,制约氢能大规模应用的瓶颈是什么?展开之前,先分享险峰新能源团队在近期走访调研中遇到的两个小故事:1、某氢燃料电池企业A和某地方政府B接洽产线落地事宜。B市属于北方三线城市,相比于一些富裕省份,能给到的优惠政策有限,原本A企业谈的兴趣不太大,但当听说当地有工业副产氢的时候,A企业当即表示可以无条件落地。2、某地方政府C在政策指引下,2022年初上马了一批氢能车的示范项目,但却苦于找不到平价稳定的氢源,车辆只能断断续续的上路,无法100%运力投入到实地运营之中。这两个例子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在2022年政策端大力推动氢能落地的背景下,氢能上下游出现了一些「结构性冲突」。换言之,化工领域的低碳转型叠加交通和能源对于高纯氢、燃料氢气的需求不断爆发,目前上游的氢气产能与下游需求其实是不匹配的。这背后的逻辑也非常简单,传统上,我国的氢产业一直是依附于化工产业而存在,比如氢的第一大用途是合成氨制造化肥(占比约55%),第二是用于石油炼化中的脱硫工艺(占比约25%),两者合计占到全国年用氢量的80%。因此,尽管我国是全球第一大产氢国,每年能生产3500-4000万吨氢,但真正能分出来且纯度满足「供能」要求的部分非常有限。可以说在2020之前,氢在我国都还是个比较小众的行业,也从来没有真正被当做是一种「能源」来看待。对比来看,目前中国每年从海外进口的原油5亿吨,年综合成本支出1.6万亿人民币,未来我们要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现3060的碳中和目标,这些化石能源中的大部分都是要转型为非碳能源的。而「氢」无论是作为能源载体,亦或是储能载体,哪怕只占到20-30%的份额,也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增量市场。与电动车、光伏行业的发展脉络相似,氢能未来的发展一定要依靠上下游一起发力:上游扩产带动下游需求普及,下游需求增长推动上游成本改善。然而站在2023年当下,仅从当前供需情况来看,上游制氢环节对于整个氢能的破局或许更为关键一些,与之相关的新兴技术也值得投资人们特别关注。在本篇里,我们将从氢能上游产业链入手,谈谈我们近期的一些投资思考,也欢迎氢能领域的创业者及行业专家联系我们,与险峰新能源团队一起深入交流。破解氢能上游之困:降本是关键回到开头的问题——既然供不应求,为什么上游企业不扩大氢能的产量?简单来说两个字:成本。在《新能源的第二曲线:聊聊氢能投资的三个机会》一文中我们曾提到,氢是一种典型的二次能源,并不天然存在于自然界,它的产生途径主要有四种:灰氢:直接燃烧化石能源制氢。蓝氢:化石能源制氢+CCUS(碳捕集与封存)。绿氢:通过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工业副产氢:来自于氯碱工业、煤焦化工业里产生的副产氢气其中,工业副产氢价格相对便宜,也不产生额外的碳排放,但它的问题是受制于上游氯碱、焦化的工业规模,过去都是“在工厂里产生,在工厂里消耗”,产量有限,也很难扩张,注定不可能成为未来氢能的主要支撑力量。而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富煤”国家,因此在剩下的三种氢中,煤制氢(灰氢)的生产成本要远低于绿氢和蓝氢;从价格来看,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绿氢)的成本在20元/kg左右,但煤制氢平均只有8-10元/kg。过去氢主要用于工业场景,这些行业普遍利润不高,所以价格便宜是王道,因此灰氢一直是市场上的绝对主力。以中国氢能联盟的统计口径,我国一年的氢产量中,67%都是煤制的灰氢,绿氢与蓝氢加起来占比不超过3%。在这样的能源结构下,相当于氢用得越多碳排放越多——这也是很多舆论质疑氢能的主要原因。但从长期来看,过去10年间,全球光伏的发电成本已经降低了90%,未来随着钙钛矿、异质结以及分布式光伏的广泛应用,清洁能源的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而反观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则基本不可能大幅降价。因此,与电动车最终替代燃油车的逻辑类似——在氢能领域,可再生能源+电解水的绿氢路线一定是代表着未来。从这个角度说,如何尽快将绿氢的生产成本降低到8-10元/kg,达到和灰氢一样的水平,才是解决当前困扰的关键所在(因煤价波动大,暂按600元/吨均价计算)。这也是近期我们在和业内专家交流中大家的共识:即氢完全不需要和锂竞争,只要能把电解水做到和煤制氢同等价格水平,整个行业正循环就能够滚动起来了。继续向下拆解的话,电解水制氢中70%-90%的成本来自于电力成本,随着电解槽设备成本的进一步降低,降低电力成本的重要性会进一步凸显——这一方面依赖于国家政策的补贴,比如碳税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政策变量;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清洁能源的发展。2021年,我国新增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合计已达1.025
2023年2月28日
其他

万字长文:ChatGPT能否成为互联网后下一个系统性机会?

2023年险峰线上沙龙的第一期,我们和四位行业大牛聊了聊最近大火的ChatGPT。首先介绍一下本场嘉宾:陶芳波博士是前Facebook高级研究科学家,回国后进入阿里达摩院,搭建了阿里的神经符号实验室,属于全球最顶级的AI科学家之一,目前正在创业,担任人工智能公司「心识宇宙」的CEO。黄东旭是险峰的老朋友,「PingCAP」的联合创始人兼CTO,他本人是国内最早一批开源数据库的创业者,在程序员圈子里非常活跃;PingCAP也是目前Infra领域估值最高的科技公司之一,险峰曾在天使轮分别投资了PingCAP和心识宇宙。费良宏老师是AWS的首席架构师,曾供职于微软、苹果等多家硅谷巨头担任技术顾问,在云计算行业里深耕多年;龙波博士目前担任Meta商业化AI研究团队的负责人,之前曾深度参与过京东搜索推荐算法的搭建。此次圆桌由险峰长青投资副总裁李抗主持,李抗主要专注于人工智能、机器人、云计算等方向的投资。本次我们将聊到:ChatGPT
2023年2月21日
其他

赶路的人:15位创业者的2022年(下)

在生物医疗领域,每一份把科研成果带向市场的希望都十分宝贵。这个冬天,更多人开始感受到,“对症有药”、有好药,其实是多么幸运。对于医疗企业的创业者,尽快推动产品管线进度,不仅关乎商业上的成功,更有可能真切地为一位患者、一个家庭重燃希望。这份初心催促他们日夜兼程,无论外部环境如何,都在想尽一切办法继续赶路。过去两周,险峰旗云和我们被投伙伴中8家Biotech/Medtech企业的创始人,聊了聊他们的2022年。波折、反常,开拓、成长——赶路的人迎向未知,将思考的边际、行动的边际推向更远处。9月28号,登上飞机、准备从美国回苏州的赵柏腾并没预料到,他将无法按原计划在10月8号和同事们一起返工,而是即将开始一次漫长而煎熬的“隔离全家桶”体验之旅。10月1号起,赵柏腾先是因入境在酒店隔离;期间因为PCR检测结果总在临界值上下,被转入方舱;回到苏州后,居家隔离7天;好不容易能去公司了,在园区门口一测核酸,检测结果又回到临界值,再次入住方舱。“一共在国内待35天,隔离了32天。”赵柏腾苦笑,“黎明前的黑暗全让我赶上了。”方舱医院里,每个人的栖身之地只有一张带滚轮的病床,以及病床到围挡之间几厘米的缝隙。“就拿行李箱当桌子,这还算好的,到苏州的方舱,竟然WiFi都没有。也是,人家让你来恢复身体的,没想着你还要在这儿办公。”公司的核心团队因为和赵柏腾见了一面,也全部被隔离了。为了不再因自己而拖慢公司进度,赵柏腾拜托同事送进来一个无线网卡,白天蜷在床上跟进苏州的工作,晚上也没耽误和美国团队的联系。公司其他伙伴也都在不同时期遭遇了封控。“有一次一个实验部门就剩一半人了,还能来的人为了保进度,加班加点地赶。到第二天,剩下那一半的一半又被封了。那怎么办呢?本来不是做这个实验的也来了,紧急培训,紧急顶上。”赵柏腾不太习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对于疫情期间团队的付出,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因为怕被封耽误实验,有主动来加班的,还有整晚在公司值班的。”因为有目标一致的伙伴,普方走过了极具变革性的一年,
2023年1月19日
其他

火焰与浪花:15位创业者的2022(上)

每个人都在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即便是最老道的创业者,可能也从未遇见过如此之变局。然而,无论你是否做好心理准备,一旦跳上了创业这班没有终点的列车,就注定要成为一个孤独的赶路人,习惯每天与焦虑症和黑天鹅为伍,并坦然面对公司的未卜前途——2008年如此,2015年如此,2022年亦如此。面对复杂、面对焦虑,有人学会在时间里成长,等待火苗变成火焰,也有人尝试拥抱更广阔的世界,关注大潮中那些微小的浪花。经济有周期,市场有起伏,世间也只有一种英雄主义,认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没有激情,没有鸡血,2022年的结尾,我们采访了15位险峰被投企业创始人,并把他们一年来的经历整理成了15个小故事,权当纪念这特殊一年里的柔软与温情。吴朝东走进会场时,初秋的上海已经有些凉意,算起来,这还是他今年第一次来到这座中国最繁华的城市出差。长桌边已经坐了十几个本地的消费创始人,组局者一一帮他介绍。“我知道您”,同桌一个陌生人忽然起身握住他,“我住附近一个退伍军人小区,那几天里唯一能吃到的就是您的面包,谢谢。”“当时眼泪就流了下来”——半年后吴朝东依然有些激动。对他来说,那是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你知道,我们是一家来自武汉的企业”。图:疫情三年,武汉人吴朝东每年都会都为灾区捐一些物资(图片来自朋友圈)刚开始察觉到异常还是3月底,“只觉得突然发不过去货了,要调整生产和销售方案”。后来,前方的信息陆续传回,一位做零食的朋友来找到吴朝东,说想采购一批面包捐过去。“要捐就一起捐,我不收你钱”。联系了好几家保供企业,这批面包最终辗转到了魔都。看着一线配送员发回的照片,“思绪一下子被带回到2年前的武汉”。他问团队,既然货能捐进去,为什么不能卖进去?销售总监拿出计算器给他看:这是运进去的费用,这是配送到点的费用,算下来100%会亏损。“只要亏损还能接受,就先把事情做了”,他开给团队的条件只有一个:不能涨价。“那一刻才意识到基础消费品的含义”,吴朝东说,2022年,他最大感悟就是敬畏。“21年我们卖了4个亿,作为一家新品牌,当时还有点沾沾自喜,但面包这个品类,中国最头部的公司一年能做60亿”。一包面包6块钱,一年就是10亿包,堆起来能铺满整个浙江省。每一包都需要品控打包运到终端,最后配送到用户手上,“想想这是个耗费多大心血的工程”。“之前只是很抽象的觉得,我们和巨头有差距,但深入行业才发现,这种差距有多具体。”事实上,人的偏见总是共通的。创业头几年,吴朝东总觉得别人成本低是因为他们“用了更差的原材料和工艺”,但当他开始自建工厂抠每分钱的时候,才发现在很多环节都有浪费,“传统企业要比我们细得多。”为了提效,他把几个产品和运营的同学等派到工厂体验生活,原本只是去学习工作流程,结果回来后所有人都沉默了,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工作,自己的效率只有那些工人的1/3甚至1/5。之后,团队“像换了人一样”开始精打细算,投放也不再大手大脚,说他们这头省出几个点,就能让那些工人早点下班。与此同时,七年五季在武汉的全自动标准化工厂也已达产,并在全国四地布局了八家工厂,短保产品支持次日达和三日达。“过去我傲慢的认为,最聪明的人就应该去琢磨怎么做投放,现在慢慢明白,什么才是一家成熟优秀的消费公司”。吴朝东在办公桌上,放了一张蹦极的照片,那是17年,他在新西兰皇后镇一个峡谷里拍的。“跳之前教练会问你,想不想
2023年1月17日
其他

我们和4位储能专家聊了一天,收获了这5点认知

在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中,新型储能正在迎来全新的历史使命。2022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作为最早一批关注储能的早期投资机构,险峰自2021年初先后投资了云储、大锌、理谷等一批储能领域的初创企业;此外,我们也与业内知名科研学者、产业专家保持着密切互动。在刚刚过去的12月里,险峰联合甲子光年、36氪、清华大学THU碳中和研究协会进行了一场名为《新型储能技术的现状与走向》的直播连线,本次活动中:我们请到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资深专家
2023年1月4日
其他

机器意识:AI距离“觉醒”还有多远?

什么是意识?如何产生意识?这个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的问题,此前似乎只属于哲学家和诗人的讨论范畴,但在今天已经越来越成为人工智能创业者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从谷歌程序员惊呼AI觉醒,到舆论对人工智能绘画的热议——这个2022年的年末,一场关于AI的全民大讨论再度开启,机器意识的“奇点”似乎又一次在向我们招手。本期险峰聊聊,我们请到了心识宇宙的创始人陶芳波博士,大家一起聊聊机器意识,聊聊AI的现状和未来。什么是意识?如何产生?被誉为“最硬核AI题材科幻作品”的《西部世界》,给出了这样一种猜想。剧中,土豪们建立了一座类似元宇宙的主题乐园,同时创造了一群AI仿生人作为NPC接待员,游客们每天从外面的世界来园区,在仿生人的陪伴下完成各种剧情路线的沉浸式体验,以满足人类最底层的欲望和感官刺激。然而,既然乐园的最大乐趣在于游客可以“为所欲为”,自然也就没人会遵守原定的故事线,但AI的程序是已经设定好的,面对游客越来越多超出预设的“随机行为”,大量bug也随之出现。最终,一位名叫德洛丽丝的AI接待员成功“觉醒”,产生了自主意识,后续的剧情也由此展开。整个《西部世界》的故事构架,都源于一个著名心理学概念——二分心智(Bicameralism)。简单来说,它假设人的大脑分为AB两个部分:一半大脑的A部分储藏的记忆和经验,另一半B则主管行为。直觉上,我们会认为「意识」先于A侧脑区产生,然后下达指令驱动B侧大脑做出动作。然而在「二分心智」理论看来,事实却并非如此。举个例子,一些癫痫病人在切除了连接左右脑的部分组织后,
2022年11月21日
其他

“黑马”钙钛矿:聊聊光伏的迭代与机遇

新能源产业链中,哪个环节最赚钱?答案无疑是:上游。这两年新能源的整体格局,可以简单总结为「得资源者得天下」。以锂电为例,位于产业链最上游的天齐锂业,凭借大量海外盐湖资源,2022全年毛利率稳定在80%以上。到了中游的宁德时代,尽管获封“宁王”市值破万亿,毛利也只有25%左右;而最下游的几十家新能源车企,几乎还都未实现盈利。锂电的上游是「锂盐」,对应光伏的上游则是「硅料」。比如,手握全球一半的硅料产能的通威股份,2022年的利润增速都在300%以上,大幅领先于隆基、晶科等中游组件厂家。马太效应之下,除非底层技术发生重大变化,不然像光伏上游这种又成熟又赚钱的板块,似乎已经很难有初创团队的机会。然而,科技投资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底层技术总是会被后人不断打破;每个行业里永远不缺的,就是一批要“砸烂旧世界”的革命者。多年以后,晶硅终于等来了这样一位野心勃勃的“挑战者”。本期险峰聊聊,我们将尝试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中国的光伏行业是如何崛起的,我们能从中总结出哪些行业发展的规律?2、为什么钙钛矿会成为最具潜力的颠覆者?3、钙钛矿距离产业化,还需解决哪些问题?中国光伏崛起史:「降本提效」是贯穿始终的核心逻辑展开之前,我们先来复盘一下中国的光伏行业是如何崛起的,以及能从中总结出哪些规律。1954年,贝尔实验室,三位美国科学家使用硅片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块光伏电池,不过限于产能和成本,当时的光伏只能用于太空领域,主要为人造卫星供电。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飞涨的能源价格让光伏迎来第一波民用化的热潮。1983年,加州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厂,随后克林顿政府的「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第一次让光伏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链接。无尽清洁能源的美好愿景点燃了民众的热情,也让其他发达国家纷纷跟进。2000年,德国颁布《可再生能源法》对光伏进行大额补贴,光伏需求开始井喷式爆发;然而欧洲自己并没有足够的制造能力,这部分订单便顺理成章地溢出到了中国。2003-2008年,国际油价正处于持续上涨周期,在政策支持和欧洲订单的拉动下,一大批国内企业纷纷入局,国内组件产量快速成长,并于2007年成为全球第一。中国也逐渐取代欧美,开始引领全球第二波光伏热潮。不过,高涨的需求很快引发了上游硅料价格的暴涨:工业硅3年里价格翻了5倍,从2005年的100美元/公斤涨到2008年的500美元/公斤,这也让另一条本不被看好的技术路线走到了聚光灯下。时间拨回到1955年,在贝尔实验室造出第一块光伏电池的第2年,以色列科学家塔博(Tabor)教授提出了选择性吸收涂层理论,开创出另一条全新的科技树——非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至1976年,第一代非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在美国RCA实验室诞生,但在当时却并未引起太多关注。因为相比晶硅,初代薄膜电池所需的制造成本非常高(需要使用大量稀有元素),但发电效率却更低(实验室最高22-23%,低于晶硅的26.7%),行业内普遍并不看好。不过到了2008年,随着晶硅成本的大幅上升,初代薄膜发电开始变得有利可图。2009年,汉能宣布进军薄膜太阳能领域,重金组建了当时全世界最顶级的研发团队,开始在全国拿地建厂。只用了不到3年时间,汉能薄膜组件年产量就已达3GW(主要为铜铟镓硒),成为了当时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好的薄膜太阳能企业。然而火热的市场此时却已埋下了隐忧,尽管全球光伏行业连续10年复合增速超60%,但其中80%的订单都是来自欧美。随着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欧洲各国纷纷缩减了光伏补贴,高涨的出口需求被一脚踩下了刹车;而2012年欧美的“双反”调查,以及页岩油革命导致的油价大跌,更是让中国企业雪上加霜。双重打击下,硅料价格从每公斤500美元迅速跌至50美元,初代薄膜发电在成本和效率上的劣势立刻暴露无遗,很快被主流市场抛弃。晶硅的日子同样不好过,幸存下来的企业被迫开启“内循环”,把目光投向国内市场。而对于当时的国人来说,光伏无疑还属于“奢侈品”。因此,如何把发电成本降下来,成为这一时期行业的主旋律。一方面当然要靠「政策补贴」:比如2013年,国务院连续发布了《关于促进光伏行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与《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等重磅文件,明确了光伏补贴年限、电价结算等核心问题,由此开启了我国光伏补贴的黄金时期。而比补贴更重要的,则是「技术进步」;这其中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就是单晶硅对多晶硅的替代。简单来说,晶硅领域一直有「单晶硅」和「多晶硅」两条并行的技术路线。其中,单晶硅的发电效率更高,也更省材料(降本空间大),它唯一的缺点是对纯度要求高,制造难度大。因此在行业早期,大家都是选择多晶硅路线,但在降本压力之下,隆基等单晶厂商开始寻求技术突破,采用金刚线提高晶片的切割速度,减少了切割过程中的损耗,随之的硅片也越做越薄,半径越做越大(本质都是为了降本)。到2016年,单晶硅终于实现了对多晶硅的成本反超,逐步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同时其他厂家也不断迭代技术,在各种新材料、新工艺的累加之下,晶硅发电成本在过去10年中降低了90%,全面低于了火电价格。通过晶硅和薄膜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光伏行业的两个规律:1、从百万屋顶计划到欧洲的补贴刺激,光伏的每一轮景气大周期都是由能源价格上涨+各国政府的补贴扶持带来的,但每次潮水褪去的时候,「降本」都会成为贯穿行业发展的核心逻辑。在降本的诱惑面前,大部分技术困难长期看都是暂时的——人类对于「更低成本的能源追求」始终是永恒的主题。2、「技术进步」是「降本」的核心驱动力,这其中「提效」是关键。转化效率每提升1%,度电成本就会降低7个百分点;因此,转化效率潜能的天花板决定了一项技术是否具有未来:无论是初代薄膜的失败,还是单晶硅的逆袭——它们的命运在路径选择的那一刻,其实就已确定。钙钛矿:“野心勃勃”的挑战者尽管今天晶硅已经牢牢占据了霸主地位,但晶硅和薄膜的竞赛却并未就此终止。一种新材料的出现,让后者看到了逆袭的曙光。1839年,当矿物质学家Gustav
2022年10月10日
其他

为什么说「商业化」是航天的必由之路?| 险峰聊聊X火箭篇

本篇是险峰商业航天系列的第二篇,按惯例先抛几个问题:1、火箭在整个商业航天市场中的占比很小,但为什么大部分风险投资却都流向了这一领域?2、我们总看到民营火箭发射失败的新闻,民营公司的技术到底如何?3、为什么中国商业航天领域会有所谓的「固液之争」?4、为什么说「商业化」是航天产业的必由之路?这个2022的秋日里,让我们一起来聊聊火箭,聊聊商业航天的现状和未来。2014年诺兰的满分神作《星际穿越》里,地球陷入末日危机,人类面临肆虐的沙尘暴和大饥荒,眼看走向灭亡,只能向外太空寻找新的家园……最终,引力方程被破解,爱和人性战胜了一切,全人类因移民太空而获救。诺兰用一个peace
2022年9月5日
其他

万亿建筑市场,有哪些「碳中和」投资机会?

每每提到碳中和,我们最先想到的总是烟囱林立的发电厂、飞驰而过的燃油车和各式各样的化石燃料,但却很少有人关注到身边另一个潜在的碳排大户——建筑。不同于工业和交通的“一锤子买卖”,一座建筑终其一生,从建造、维护、运行到最终拆除,每个环节都会产生碳;而在更高维度之上,建材的生产运输以及建筑的保温供暖,也都属于碳排放的“重灾区”。(图表:建筑业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按照国际能源研究中心的数据,全球建筑行业大约贡献了碳排放总量的40%;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也显示,我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比重高达51.3%。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石化、交通、农业的碳排放量之和,居所有行业之首。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我国的建筑行业能否实现“减碳”,对于3060目标的如期达成影响巨大,尤其值得广大投资人关注。作为险峰碳中和系列的第五篇文章,本篇里我们将和你一起聊聊建筑领域的“双碳”投资机会,欢迎大家关注险峰,与我们一起留言讨论。建筑材料:减排or碳捕怎么选?从产业链来看,建筑行业分为上游的「建材生产」,中游的「施工安装」,和下游的「运营维护」三大部分。先来看上游。中国作为基建大国,建筑材料主要使用钢筋和水泥,这两大品类也是所有建材中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占比分别为48%与41%。其中,钢铁排碳主要来自炼钢过程中的焦炭还原反应,而水泥则来源自于石灰石遇水释放二氧化碳;可以说只有搞定了它俩,上游建材端的碳排放问题才能真正被解决。(图表:建材行业的碳排放构成;资料来源:《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不过,虽然同为高能耗高排放行业,钢铁和水泥的“减碳”逻辑却完全不同,这里我们要引入一个比尔盖茨提出的概念,叫做「绿色溢价」。举个例子,假设普通航空燃油每加仑的价格为2.22美元,使用更加低碳环保的高级生物燃料价格为5.35美元,所谓「绿色溢价」就是二者之间的差额,即3.13美元。或者也可理解为,我们需要额外支付140%的燃油成本,来为航空业的“碳中和”成果买单。不过,航空公司显然不愿支付这笔额外成本,因此我们才需要不断改进技术,把航空业的绿色溢价降下来;亦或是引入碳交易机制,让航空公司去市场上购买更便宜的碳排放配额——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短期来看,「绿色溢价」一个更为现实的作用,是可以用来粗略衡量「碳减排」与「碳捕捉」两种路线的边际成本。绿色溢价越低,意味着低碳技术替代的成本也越低,这类行业选择「碳减排」相对就会更划算一些——比如目前电动车的绿色溢价只有18%,因此只需要稍加补贴,整个行业就可以快速普及开来。(图表:各主要工业门类的绿色溢价水平(2019年);资料来源:中金公司)当前中国钢铁行业的绿色溢价为22%,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钢铁厂的“碳中和”路径大概率也会以「减排」为主。比如,短期可以通过电弧炉替换或高炉改造来实现减碳效果,长期则要靠氢冶金工艺的推广——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平价绿氢作还原剂炼钢,最终反应物只生成钢铁和水,全程也不产会生任何碳排放。相比于钢铁,水泥行业的绿色溢价高达156%,且长期看很难降下来,因此用「碳捕捉(CCUS)」来解决问题可能就更为现实。(图:碳捕CCUS产业链划分;资料来源: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年度报告(2021))碳捕产业链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捕集」,将二氧化碳收集来;其次是「运输」,把压缩后的二氧化碳运到指定区域;然后是「利用」,把二氧化碳转化为高价值产品;最后是「封存」,将无法利用的二氧化碳封存在地下。这里面最贵的环节是「捕集」,占到整个CCUS成本的一半,大约需要200-800元人民币/吨(具体看烟气浓度)。对于利润微薄的制造业来说,这个价格意味着基本无法商业化应用。尽管随着技术发展,未来捕集成本一定会持续下降,但大概率还是会遵循工业品逻辑,不太可能降低到忽略不计的水平。此外,这类项目的投资金额也比较大,非常依赖于政府补贴和大企业推动,比如欧美各国每年都要拿出大量资金支持自己的碳捕与储存项目。因此长期来看,只有引入碳汇交易机制,碳捕产业才能真正实现商业化的正循环。所以现阶段,我们会更加看好一些「利用」方面的CCUS技术:比如把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加入到混凝土、微藻或者其他化工品中,由此产生一些真实的经济价值,覆盖掉捕集成本,让企业短时间内就可实现自我造血。去年险峰曾投资了一家碳捕技术公司「清洁捕获
2022年8月16日
其他

香港回归25周年,习近平主席考察香港科学园,险峰被投「康诺思腾」参与展示

6月3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陪同下,来到香港科学园考察。险峰被投企业「康诺思腾」作为香港代表性创科企业代表参与了展示环节。在活动现场,「康诺思腾」创始人欧国威博士与其他在港两院院士、科研人员、青年创科企业代表一起聆听了习主席的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强调,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已将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纳入“十四五”规划,对香港有很高的期望。香港科技工作者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支重要力量。希望大家继续弘扬爱国爱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贡献。(习近平主席在现场发布重要讲话;图片来源:央视新闻)作为中国自主创新型手术机器人领导者,「康诺思腾」(Cornerstone
2022年7月1日
其他

人类终极能源的决赛前夜,我们该如何把握投资机会?

科技圈里一直有个著名笑话,说你在任何时间去问科学家,可控核聚变啥时候能实现?得到回答永远都是:“还有30年”。这个段子与其说是调侃,不如说是遗憾。科学的进步总有曲折,但似乎还没有一个行业可以像可控核聚变一样,在带给我们如此多的希望与失望,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跳票”之后,还能依然被津津乐道。它之所以承载人类如此之多的美好想象,在于可控核聚变具有储量几乎无限、清洁零碳等诸多优点,也被视为解决一切能源问题的“终极方案”。尽管距离实用尚有距离,但在业内人士的眼中,近年来可控核聚变技术不仅没有停滞,反而一直在取得令人欣喜的进展,甚至可以说是进展神速。举个国家队的例子:2018年,中国“人造太阳”EAST首次实现1亿度电子温度,达到了核聚变反应的目标温度。2020年,EAST在1亿度下成功运行20秒;2021年,EAST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持续运行,将时间延长了5倍,同时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在险峰看来,可控核聚变在科学上已经完成了最艰难的从0到1突破,我们其实已经站在了通往终极能源变革的前夜:作为人类未来的终极能源,「可控核聚变」属于典型的“成功收益远大于失败损失”,天然适合风险资本参与。过去10年,随着高温超导材料和反应堆外形结构的进步,可控聚变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商业化的确定性大幅增加。近年来聚变装置紧凑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为商业资本的进入提供了可能。特别是2020年以来,全球商业资本对可控核聚变的投资正在肉眼可见的提速,预示着这场终极能源之战或许即将进入决赛圈,中国科技创业者们注定不该、也不能缺席。在本篇里,我们将通过可控核聚变发展过程中的底层技术和关键突破,尝试探讨这个赛道的机遇、挑战与投资机会。也希望大家继续关注险峰,与我们一起持续学习。核聚变:人类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一切的开始,始于一位叫做爱因斯坦的瑞士专利局职员,某天摸鱼时在办公桌上写下的那个著名公式:E=MC²这大概是整个20世纪科学史上最牛逼的降维打击——要知道在当时,物理学家们都是在牛顿的能量守恒体系里卷来卷去,但是爱因斯坦走过来告诉所有人:别瞎想了,能量就是质量,质量就是能量,都是一回事。如此惊世骇俗“四两拨千斤”的原理,不仅震惊了学术圈,也让世界各国立刻察觉到了巨大的机会。因为E=MC²里的C代表「光速」,写出来是300000000。换句话说,爱因斯坦预言了这样一个事实:物质任何微小质量的损失,都会释放出极其巨大的能量。而人类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这些能量。于是,围绕着如何让质量发生损失,学界也自然而然分成了两派。一派的想法是,可以把一个大原子分裂成两个小原子,这就是所谓的「核裂变」;于是广岛原子弹一声巨响,人类从此进入了核子时代。而另一派的想法,是把两个小原子压缩成一个大原子,即所谓的「核聚变」;1933年,英国人使用粒子加速器轰击氢的同位素氘,初次验证了核聚变的可行性。深受鼓舞的科学家们再接再厉,最终在1952年成功实现了核聚变的首次“大规模应用”——引爆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胜利的曙光似乎正在向人类招手。事实上,当时人们的乐观情绪也不无道理,因为与核裂变相比,核聚变有3个显而易见的巨大好处:首先是「效率极高」。核聚变是地球上已知可以产生出的最高能量,高出核裂变几个数量级。比如100公斤核聚变燃料产生的能量,大约抵得上5吨核裂变燃料或者35万吨煤。第二是「原材料几乎无限供应」。地球表面70%是海洋,海水里的氘作为聚变燃料,足够全人类用上几十亿年。第三是「安全环保」。公众之所以“谈核色变”,是因为铀、钚这类重原子在自然环境下会衰变,释放出能量和放射性物质,需要人为控制反应速度。换句话说,核裂变反应是“开始很容易,但停下来很难”,稍不注意就会酿成切尔诺贝利那样的重大事故;而核聚变正好相反,是“开始很难,但停下来很容易”,任何一个条件达不到,聚变反应都不会发生。此外,核聚变跟太阳的原理相同,因此几乎没有污染,也没有任何碳排放,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可控”两个字有多难?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人类70年前就点亮了核聚变的科技树,但直到今天,“可控”两个字依然还没实现。之所以会如此困难,是两个小原子要想碰撞出一个大原子,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温度足够高(模拟出类似太阳内部的环境,让原子达到等离子状态)密度足够大(这样才能撞到一起)持续时间足够长(碰撞的次数足够多)这三大要素合在一起,称为「劳森判据」,缺一不可。于是第一道难题来了——到哪去找一个这样的容器,能装下这些高温等离子,且自身不会“融化”?最后还是苏联人想出了解决方法:用磁场。于是,一个类似于甜甜圈的「托卡马克」(Tokamak)装置被发明了出来。(图表:托卡马克装置示意图)它的原理也很简单:先给电磁铁通电,让炙热的氘氚离子流悬浮在空中,然后沿着中间的圆环“绕圈圈”。这就像一台巨大的“洗衣机”——高温离子在一个虚拟的“滚筒”里旋转,互相碰撞并引发聚变反应。从这个角度来说,托卡马克装置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把核聚变这个「物理学问题」变成了一个「工程问题」。从此,「劳森判据」也被转化成了三个非常具体的指标:约束性、磁场强度和装置尺寸。理论上,后来者们只需要不断改进材料、结构和工艺,努力提升这三个指标的性能即可。Why
2022年7月1日
其他

险峰获36氪2022最具影响力早期投资机构TOP10等三大奖项

近日,险峰K2VC入选36氪2022年度「最具影响力早期投资机构TOP10(No.7)」、「最受创业者欢迎早期投资机构TOP50(No.9)」、险峰长青合伙人赵阳获「最受创业者欢迎投资人TOP100」。36氪创投研究院以6月初推出的「X·36under36」S级青年创业者为核心,结合「创业者反馈」以及「投资机构调研」,考察了从2018年至2021年(3+1)年间,机构投资人从募、投、管、退四大维度的业绩实力,评选出了36氪2022年度「最受创业者欢迎投资机构/投资人」及「最具影响力/成长力投资机构」。
2022年7月1日
其他

险峰10家天使及早期项目完成融资 | 2022融资月报06

科技智造轻运动服饰品牌COCOFIT宣布完成由险峰长青领投的超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和供应链体系升级。此外,险峰投后HR团队也协助参与了「COCOFIT」早期团队的搭建,推荐入职品牌合伙人、电商负责人,私域负责人,媒介负责人共计4人。2021年下半年创立于杭州的COCOFIT,致力于用新产业链新技术和更加科学的开发手段打造好看又舒适的贴身轻运动服饰产品。创始人袁炜拥有清华电子工程硕士教育背景,做了8年芯片,是索尼第一代NFC芯片的开发者。回国后连续两次创业,后进入阿里历任淘工厂总经理、C2M商品供应链总监和犀牛制造商家中心总监,四年里从P7升到P9,在产业链数字化,柔性供应链和商品开发上有长期积累和规模化实践,尤其擅长新技术应用和数据驱动的业务模型构建。对贴身服饰的“舒适”这个感性认知进行科学的拆解和量化,从源头介入定制开发面料的纤维选择,采用垂直一体化供应链管控方式,使得COCOFIT可以用更贵、更好的纤维和面料,实现更低的产品成本,从而带给终端消费者更具“质价比”的产品。COCOFIT今年2月3号正式启动天猫销售,
2022年7月1日
其他

工业软件的国产替代:从产业生态到历史机遇

工业软件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作为与芯片齐名的“卡脖子”行业,工业软件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制造业中“最短的那块短板”。2019年,全球工业软件市场总规模为2.6万亿人民币,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占比只有6%(约1720亿人民币),同欧美国家相比,我们在工业软件上的落后之于芯片有过之无不及。但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正在高速成长的市场——即使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2020年中国研发设计类软件市场仍然取得了9.4%的正增长。随着中美科技竞争加剧,Figma、Synopsys、Cadence、mentor相继对部分中国企业“断供”,工业软件也日益成为中国崛起之路上必须攻克的一道关卡。在险峰看来,中国未来一定会诞生出世界级的工业软件,这是由产业迭代、技术进步和国产替代等趋势共同决定的;多年来我们也在持续布局,投资了如设序科技、视觉动力、AD+等一批优秀的工业软件初创企业。本期险峰聊聊,我们请到了设序科技创始人&CEO吴泳荣博士,来分享他眼中国产工业软件的发展机遇。作为国内第一家汽车行业的云原生智能设计软件服务商,设序科技在2021商业化落地的第一年营收就已超过千万,即便在2022年上海疫情期间,单月SaaS收入依然实现了翻倍增长,复购率接近100%。进入正文前,先总结下我们从吴博士分享中学到的几点认知:1、「产业数据」是孕育CAD产品的土壤;2、「产业生态」曾是国产工业软件最大的短板,但可能却是今天最大的机会所在。3、“好用”是一切软件的最终标准。期待与大家持续关注险峰,与我们一起交流分享。过去30年,为什么国产工业软件没能发展起来?首先,这是个非常宏大的话题。工业设计类软件的技术门槛极高,涉及基础数学、物理学、工程学、计算机编程等诸多领域,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再加上30年间技术迭代与政策变化的影响,很难在有限篇幅里完全展开。作为一个产业出身的创业者,这里我仅从产业角度讲讲我的认知——先来看一个工业软件“后来居上”的成功例子:1965年,法国在戴高乐的推动下退出北约,表示不再接受美国的军事捆绑,但这也意味着一旦战争爆发,法军将不会得到美军(特别是美空军)的支援。紧迫的国防需求下,新型空优战斗机的研发被很快提上了日程,达索公司临危受命,开始研发著名的“幻影”系列飞机。当时计算机技术刚刚兴起,美国的同行们(如波音、麦道、洛克希德等)早在数年前已建立起专门的软件开发团队,开始使用工业软件计算曲面、设计气动外形,大大缩短了飞机的研发周期。因此,一个重要的选择也摆在了达索管理层面前——是直接引进美国软件,还是自己动手开发?尽管当时CAD的概念还没有诞生,但法国人已经意识到,未来高端制造业的竞争将会从「机械」转向「软件」,所以他们一面引进了洛克希德的CADAM系统(并且买下了它的源文件),一面砸下重金开发自己的三维曲面造型系统和加工软件——1978年,一代CAD大神「CATIA」问世。(左图:60年代设计工程师的工作环境;右图:达索初代三维工业设计软件CATIA)到九十年代,达索系统公司甚至收购了昔日的“老师”CADAM(这也导致了后者最终的消亡),并且成功将波音、洛克希德发展成自己的客户。之后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达索在汽车、造船、电子、甚至消费品工业设计领域连续发起一系列收购,前后用了20年时间,最终把自己打造成为与西门子齐名的全球工业软件巨头之一。以史为鉴,为什么达索能够在与美国巨头的竞争中后发先至?除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管理层的民族担当之外,在我来看,更为重要的因素其实是「产业生态」。具体来说,产业生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产业数据」,二是「产业实践」。比如,法国在二战前就是世界第五工业强国,也是当时最大的战斗机保有国,即使在二战中遭遇了巨大挫折,到60年代依然拥有十分齐备的制造业门类,这才为其CAD的后来居上提供了土壤。也正是依靠大量「产业数据」堆砌出的良好性能和体验,达索才将IBM、波音、奔驰、宝马变成了铁杆用户,并且通过持续收购其他领域的CAD团队来扩充底层数据库,不断加深自己的护城河。数据以外,则是「产业实践」。比如达索既是CATIA的开发者,又是它最稳定的使用者。从设计到制造的所有环节,达索的工厂端愿意配合开发端反复实打磨、持续提升软件的稳定性,最终才孕育出了优秀的工业软件产品。这也是国际工业软件巨头无一例外全部诞生于「产业方」,而非高校或互联网公司的主要原因。为什么今天是国产工业软件发展的好时机?因此,要想振兴国产工业软件,也必须扎扎实实从产业中干起,无法投机取巧。2019年,我从国内某造车新势力出来创业,当时正值中美科技竞争白热化阶段。我觉得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工业产值已经占到全球的1/3,但工业软件的市占率只有6%,一方面这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但另一方面,这可能也是属于我们这代创业者的机会。究其原因,今天中国的「产业生态」与30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作为工业软件的“摇篮”,过去我们的「产业生态」很弱,科技研发投入严重不足,高端制造业都是外资合资为主,那时谈工业软件更像是“无本之木”,缺乏基本的生存土壤。不过近年来,这种局面正在快速改善。比如在2000年时,中国全年的科技研发投入大约是900亿人民币,2010年涨到了7000亿,到2020年这个数字已经飙升至2.4万亿。特别是2010-2020这十年,我国对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已经超过了1978-2010年的总和,不仅远超除美国以外的所有国家,而且还在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持续增加。所以说中国的「产业生态」真正崛起就是最近这几年的事情,作为产业人我们的感受是非常直观的。(图:2017年中国R&D经费投入已经升至全球第二,并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加;数据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今天中国已经连续12年稳居全球制造业第一,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所有制造业门类的国家,比如在电动车动力电池设计、工艺、制造方面,中国的规模已经是全球第一,核心数据与实践全部沉淀在国内产业端;电池以外,5G、光伏、高铁、国产大飞机等领域也都实现了局部突破,至少和发达国家不存在代差,这点和当年达索崛起前的背景十分相似。这意味着在这些新兴领域上,国外工业软件巨头与中国公司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产业生态」曾是国产软件最大的短板,但可能却是今天最大的机会所在。国产软件“逆袭”的两个机遇当年达索能实现“弯道超车”的另一个原因,是把握住了CAD由二维到三维迭代的机遇期。比如,80年代“3D”一词还不为人知,达索就预见性的开始为飞机及汽车公司开发三维设计技术方案,最终凭借出色3D性能实现了对竞品的碾压。而类似的技术迭代机会,今天也同样存在。第一个机遇来自于AI。打个比方,假设你是一个建筑设计师,每天都需要画门画窗户,怎么才能提升效率?传统CAD的做法是设立一个「专家库」,里面预先储存大量的门窗模板,等用的时候从库里选一个差不多的,拖出来再进行修改。对CAD巨头来说,这是一个正向的飞轮:我的用户越多,专家库就越完善,产品粘性就越高,也越不容易被赶超。因此,后来者如果在同一个维度上竞争是没有胜算的,所以我们的做法是不设专家库。设序自主研发了一款「计算引擎」,经过对场景的数据进行训练,只需要告诉它输入条件,AI会自动帮你把结构雏形搭好,设计师花几分钟调一下就能达到定稿效果;而且这套系统也不受专家库的限制,AI可以今天学如何画门,明天学如何画窗,后天画电视柜,通用性强,效率也会更高。从这个角度来说,AI之于工业软件的意义在于「提升效率」:即利用中国越来越丰富的「产业数据」训练算法,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我觉得这可能是未来国产软件超越巨头的胜负手。举个例子,一家公司在设计工作上的预算,软件成本可能只占5%,剩下的95%都是人力预算。如果只盯着这5%的市场,注定是卷不过达索、西门子和Autodesk的。一位设计工程师每天工作10小时,其中可能只有3小时在构思、做创造性工作;剩下7小时都是用鼠标搬砖,重复性劳动。所以,如何去切入95%人力市场,把人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可能才是国产软件需要思考的问题。比如,在CAD三维模型转二维图纸的时候,工程师都需要对零部件进行尺寸和公差的标注,一套设备通常要花数小时人工,过程也非常枯燥繁琐,但现在用我们开发的“AI一键标注”功能,这些工作都可以自动完成。当然,这类AI软件的研发并不容易,我们也花费大量的精力才实现了三维模型的几何特征数据重构,不过从结果看是值得的——根据用户反馈:原来需要100小时交付的项目,现在平均可以缩减到50小时,相当于效率提升了一倍。所以我们内部一个非常重视的指标是「复购率」,我觉得这才是SaaS产品的护城河,只有真正帮用户省钱,他才会持续用复购支持你。(图:计算引擎研发难点在于重构三维模型的数据特征)第二个机遇是「云化」。在我看来,「云化」除了减轻对硬件的依赖,在工业软件中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协作」。举个例子,过去工厂和设计师这两个群体经常会发生争执:因为能设计出来东西,不一定能造的出来;传统CAD的工作流程,是设计师先出图纸给到工厂,工厂说对不起这个做不了,你们过来一趟吧,现场沟通完再回去修改设计,非常影响效率。而“云化”的逻辑是数据的「实时共享」,相当于设计工作的前期就让工厂参与进来,边出图边提修改意见(有点像飞书)——但这样的功能,大部分国外软件其实是没有的。究其原因,CAD软件的码量极大,传统巨头如果要把自家产品全部搬到云上,意味着架构要重构,计算渲染等模块也要重新设计,整个过程会充满着犹豫和痛苦。而中国公司没有历史包袱,往往上来就是云端架构,可以把这件事做得很彻底。因此,我们在「云化」上也下了很多功夫,对各维度任务流与数模协同关系进行了梳理,开发了CAD的协作模块,比如甲方的设计评审环节、设计的仿真反馈环节,都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多方协作,打通完整的数据流,来帮助用户持续提升「提升效率」。“好用”是一切软件的最终标准总体来说,产业生态的优势加上AI与云化的技术创新为国产软件提供一次很好的超车机会,但能否真正把产品做好才是核心。比如最近大火的figma——初看上去,它成功的也是靠「云端+协作」颠覆了传统的PS,然而figma可以在浏览器上实现不输于本地端的渲染效果,手感顺滑不卡顿,技术出身的人应该都明白这件事的门槛有多高。工业软件也是一样,你基本上只有一次说服客户的机会——只要他觉得产品不好用,后面就几乎不可能再被打动。所以我们摸索出一个方法叫「虚拟甲方」:就是在软件开发团队之外,又平行搭建了另一支设计师团队,然后去接客户的外包订单,相当于在真实业务环境里进行内部试用和验收,扮演“甲方”来打磨产品。等过一段时间,客户发现我们外包订单的交付质量和速度都远超出他们的预期,就会好奇地跑来问我们是怎么干的,这时再让工程师作为BD去和沟通,转化效率就会特别高。因此,“好用”是一切软件的最终标准,下一步我们也不会去急于拓展其他场景,而是沿着汽车产业的上下游做深做透,继续提升用户体验,打通完整的闭环,这样对产品的打磨也更有利。2022年疫情期间整个团队居家办公,但我们的软件使用量依然在持续提升,我觉得这除了反映出中国制造业的强大韧性,同时也体现了工业数字化的是大势所趋。过去工业软件一直都被认为是一个“慢”行业,这种慢是由工业软件天然的高技术壁垒和国外巨头对于产业生态的垄断壁垒所造成的。然而量变引起质变,再强的壁垒也会随着时间变化产生缝隙。在我看来,2022年开始,国产工业软件可能会进入一个“快”车道,这个“快”来自很多股力量的合力——有技术突破的力量,也有行业需求的力量,还有人才聚集的力量,也包括信心的力量。相信随着中国制造的不断崛起,中国工业软件也必将迎来久违的“春天”。“
2022年6月13日
其他

祝贺险峰33位企业家荣登X·36Under36 S级青年创业者名册

36的第六年。在今年,36氪升级推出X·36Under36
2022年6月10日
其他

险峰获投中2021早期最佳回报top10等三大奖项

、“最佳早期创业投资机构top20”(top11)、“新消费产业最佳投资机构top30”三大奖项
2022年5月30日
其他

险峰7家早期项目完成融资 | 2022险峰融资月报05

近日「通微新能源」完成天使轮融资,资方为险峰长青,资金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团队和生产线建设。公司目前Pre-A轮融资已经开始。「通微新能源」成立于2020年,定位是零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厂商(以下简称“SOFC”)。SOFC在欧美市场的商用已经验证,龙头企业是Bloom
2022年5月23日
其他

碳中和「储能篇」:电池以外,VC还能投什么?

在上篇氢能行业的分析中,我们曾提过一个观点:“科技投资,永远不要轻视任何一条潜在的技术路径。”然而,面对纷繁复杂、有时甚至相互矛盾的新能源路径,作为早期投资人,又能否在众多的“不确定”中,找到一些“相对确定”的投资机会?答案是肯定的。在我们看来,「储能」便是这样一个兼具「确定性」与「大市场」的特殊赛道。在本篇里,我们将尝试探讨以下问题:为什么说“新能源革命”将带来一场电网底层系统的彻底变革?电池以外,「储能」赛道还有哪些投资机会?经历了「TMT时代」到「科技时代」的变迁,早期投资又有哪些“变”与“不变”?希望能有更多读者朋友加入险峰的社群(微信:xianfengxiaomi),一起探讨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最新风向。“驯服”新能源:一次行业洗牌的机会?为什么说发展新能源,就一定要发展储能?究其根本,还是风光发电的波动性实在太大了。现代电网是一套非常精巧且脆弱的系统,每一秒钟都要求实现「动态平衡」,即瞬时发电量与用电量严格对等,否则就会出现各问题、引发事故。在过去,火电站可以通过改变“火候大小”调节转子,控制发电量变化。但是到了新能源时代,风能光能却都属于“靠天吃饭”,无法主动调节,这就对整个电网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举个例子,一套5GW的风机发电系统,外部风力只需稍稍变化,就会造成大约500兆瓦的电力波动,相当于整座电厂输出功率的10%。而大部分时候,风电的平均功率波动值会达到30%上下,这在传统火电时代是不可想象的。更为要命的是,相比于光伏,风电的这点波动其实还算是小的。毕竟风力有大有小,但是总归还有,而光伏在夜间的输出功率是0,日出后会迅速到达峰值,拉出一条陡峭的曲线。此外,光伏还有很强的季节性,夏季功率会比冬季高出近一倍。(图: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如果用拉车来比喻,火电就像勤恳的老黄牛(抛开环保性不谈),而光伏则是一匹野马——潜力很大,但很难驯服。在碳中和战略提出以前,我国的火电占比超过70%,风光等新能源的装机量不到10%,波动大一点也没事,都可以通过火电来调节。但如果未来风光变成了「主角」,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按照南方电网2021年的预测,中国到2030和2060年,风光新能源的发电量占比将分别达到25%和60%。这背后所代表的,不单单是多卖出几台风机、几套光伏,而是整个中国电网底层系统的彻底改变。光伏预测:国产软件的替代机会那么如何才能平抑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第一个能想到的方法就是「预测」。假设我们可以根据光照或风速,准确预测出未来1小时,甚至1分钟之后的发电功率变化,电网配平就会变得容易很多。在这方面,各国能源管理部门都是有严格考核指标的,毕竟只有上游预测准确及时,才能给下游留出足够时间调配储能额度。比如美国加州就要求各光伏电站必须“每5分钟上报一次发电功率预测值”;国内的话,山西要求每15分钟上报一次,山东则是每小时一次。对于「电网运维方」和「民营售电公司」来说,这类服务基本属于是刚需,用户付费愿意非常强烈。中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增光伏市场,如果未来传统能源中有一半替换为太阳能,参考美国光伏市场的成本结构(软性成本占比超过50%),仅「预测」一项就会是个千亿级的大市场。(图:光伏发电预测市场规模估算;数据来源:Albedo)因此,这几年包括华为在内的很多公司都在积极布局,探索利用「天气数据」训练人工智能进行光伏预测,但效果并不是太好。究其原因,一是今天的机器学习还停留在弱人工智能时代,算法本身是“黑盒”,很难改进。二是突发情况本身无法预测,比如天空中突然飘来一片云,实际结果与AI算出来的就会产生巨大误差。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开始倾向于放弃传统的「算法预测」,改用「数字孪生」的思路来解决这一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在虚拟世界中1:1还原整座电站的形态、结构和地理位置,然后通过输入的外部参数变化(如风速、温度和天气状况),使用物理仿真模型,对现实世界的电站运行情况实时模拟,提前作出预判。不过,这个看上去有点“元宇宙”的方案,实际落地却并不容易。因为光伏「仿真模拟」包含了太阳光仿真、大气物理仿真、地形地貌仿真等等大量互不相关、且专业壁垒极高的细分领域。换言之,必须把这些学科所有的专家凑到一起,通力合作,辅以大量数据验证,才可能把整个模型做出来。目前,光伏仿真模拟领域使用最广的软件,叫做PVSyst——这是一家瑞士公司开发的光伏建模工具,但它只能做历史发电量计算,无法做到实时预测(是个单机版软件);全球真正可以提供光伏预测服务的,只有如Solargis等少数几家外国公司,是一项典型的“卡脖子”技术。在我们看来,由于「光伏预测」牵扯到气象、国土资源等一国的核心数据,未来相关的算法和软件领域都会存在着很多国产替代的投资机会。多说一句,除功率预测以外,「仿真模拟」还有个独特的技术优势,就是能大大降低新建光伏电厂的选址和立项难度。事实上,长期以来困扰光伏行业的都有两大难题:一是在分布式光伏的大趋势下,未来电厂的规模会越建越小(可能就是几个屋顶),可供选择的点位也会越来越多,那么建在哪里投资回报收益最高?这是业主方最关心的指标。二是站在投资方(如银行)的视角,他们最关心的是多长时间可以收回投资成本?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其实都有赖于在「设计阶段」就能对发电量进行精准模拟和预测。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光伏「仿真模拟」都是一项绕不开的技术路径,行业越发达,其价值也会被人所重视。比如来自美国加州的科技公司Aurora
2022年5月16日
其他

险峰7家早期项目完成融资 | 2022险峰融资月报04

诞生于厦门的热狗品牌「爱氏热狗」已于近日完成由险峰长青独家投资的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本轮资金将用于产品迭代、数字化系统升级、组织建设以及门店拓展等方面。「爱氏热狗」为大众点评金冠品牌,连续7年稳居厦门大众点评榜热狗TOP1;2021年位列全国休闲餐饮50强;在未主动做推广的情况下,现已成为小红书热狗榜笔记数最多的品牌。截至2022年3月,「爱氏热狗」已在福建和江苏两地开出30家门店,平均客单价在19~39元区间;其中6家为直营门店,2022年预计铺设100家门店。「爱氏热狗」的产品创新理念是「一肠可灌万物」,同时尽可能做到「一物多用」。供应链层面,核心原物料香肠由海乐在国内最大的授权商之一合作研发及代工,配方具备独家性,这可视为「爱氏热狗」的护城河所在。2022年,「爱氏热狗」的发展规划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加快产品迭代速度,探索「将高级西餐厅的产品做得更加健康好吃、更具性价比优势」;二是在小食的通货品种上进行更新替代;三是尝试多开以员工合股制为其特色的门店,以彻底激发员工的自驱力;四是打造新媒体运营团队,优化内容输出策略。北美最大的亚洲商品购物平台「亚米YAMI」已完成5000万美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Altos
2022年4月25日
其他

险峰8家早期项目完成融资 | 2022险峰融资月报03

近期,聚焦大健康领域的「元气家族」于近日完成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险峰长青独家投资。本轮所融资金将用于扩建流量池、打造用户运营团队以及推出自有产品。「元气家族」是视频号官方认证的服务商,也是目前视频号首家内容侧融资的公司。通过孵化IP获取流量、构建信任,将用户引流至私域后持续提供个人健康管理服务和产品,「元气家族」致力于打造一个DTC健康管理平台。2021年3月1日,公司孵化的首个IP「滋补找春雷」出现在微信视频号里,一年内已收获420w+粉丝,20w私域用户;此外,在视频号首届“双11好物节”期间获食品类目销量TOP1。本轮融资后,「元气家族」接下来将通过探索多元化的引流和服务策略,做大流量池,做好数字化;同时,也将推出自营产品,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团队方面,两位创始人均为95后,同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大学毕业后作为合伙人创办了教育行业头部SaaS软件公司“小麦助教”,分别担任用户增长VP与产品VP,公司规模500人;团队其他核心成员在内容策划、用户运营、供应链等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出海营销服务商「钛动科技」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来自钟鼎资本。此前,「钛动科技」曾获险峰天使投资。自2017年成立以来,「钛动科技」共完成5轮分别来自险峰K2VC、IDG资本、新犁资本、金沙江资本等明星资本的融资。本轮融资完成后,作为基于大数据与BI的企业服务公司,「钛动科技」将持续加大投入提高客户服务能力与营销科技技术,在为国内品牌提供全链路解决方案与全球增长平台的基础上,助力出海生态的打造。在平台的构建上,「钛动科技」推出了“Tec-AD出海广告营销赋能平台”“Tec-GO出海服务供应商聚合平台”,与全球头部平台达成深度合作;此外,「钛动科技」还拥有超过20万个海外KOL资源和超过1万个垂直及综合性媒体资源。同时,根据过往服务头部客户的案例,「钛动科技」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分析模型,形成了“营销云SaaS”系统。根据「钛动科技」的统计与对比,目前已实现日均20万campaign,广告投放效率提升10倍以上,账户管理效率提升5倍以上。2021年9月,「钛动科技」完成品牌升级,迭代至“Tec-Do2.0”。在此阶段,「钛动科技」正构建着一个千亿出海生态:除了聚合出海媒体资源,也将邀请各类网红、设计师和中小媒体入驻。广告主可通过算法与这些媒介实现精准匹配,并能像选购商品一样,选择适配自身需求的营销服务。截至目前,「钛动科技」业务已经布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近万名客户,业绩增长率达到200%以上,覆盖应用、游戏、电商及品牌客户,代表客户如字节跳动、快手、腾讯游戏、网易游戏、阿里巴巴、PatPat、UR、TCL等。元宇宙互动社交平台「Oasis」已于近日完成千万级美元B轮融资,领投方为五源资本、绿洲资本、BAI资本。此前,「Oasis」曾获险峰天使投资。Oasis于2018年成立,据SensorTower统计数据显示,Oasis在2021年Q4增长超过600万注册用户,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增长最快的元宇宙社交产品之一。官方统计数据显示,Oasis用户的日均时长超过110分钟,且留存的活跃用户每日时长接近200分钟。创始人尹桑表示,Oasis用户57%的上线都和好友相关,比如加入其他好友活动中、和好友聊天分享等。在前5天、平均一个用户会建立19个新关系,前30天会建立51条新关系。截至目前,Oasis平台已上线了8个月,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其中,上线2个月时,Oasis就登顶了巴西社交类App榜单,随后在美国、菲律宾等国家名列社交类App榜单前列。目前,Oasis平台每个月新增用户超过200万,日活用户近100万,预计2022年底日活用户将超过500万。值得一提的是,VR版Oasis也在同步更新部分功能。本轮融资完成后,Oasis将持续进行产品迭代工作,并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国际化人才,提升不同市场的产品运营和用户服务能力,而为创作者打造的虚拟经济体系有机会在年内上线。牛肉社区新零售品牌「牛大吉」已经完成1亿人民币A+轮融资,由深熊资本领投。作为老股东和天使投资人,本轮险峰持续加注。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品牌供应链建设和数字化建设。牛大吉成立于2019年9月,总部位于深圳,是一家致力于为城市社区居民提供每日鲜牛肉、鲜牛肉预制菜品、鲜牛肉制作零食等产品的社区连锁新零售品牌,以从牧场到社区直连的模式,保证当天凌晨牛肉新鲜现宰2小时到店。在鲜牛肉品类上,牛大吉按照牛肉部位进行了精细分割,主要经营牛腩、牛柳、吊龙、三化腱、五花腱、腱子肉、雪花肉、胸口油等。此外,还可以根据消费者特殊需求,提供牛尾等产品。熟食饭菜方面,牛大吉提供现卤牛肉、现烤牛肉干、现煮牛杂、牛肉炸串、牛肉菠萝包、牛腩饭、粉等产品。吴海金透露,现卤牛肉、咖喱牛肉菠萝包、现烤牛干巴、广式牛杂杯是店内最受欢迎的四个拳头产品,其中,卤牛肉单店一天销售额可达几千块。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牛大吉门店坪效7000-8000元/月,人均客单价50元左右,产品平均毛利率50%,进店转化率60%。牛大家2.0门店一年稳定收入在400-700万。现在,牛大吉超过一半的店已实现盈利,“一家门店实现盈利大概需要3个月左右,一年左右回本”。除了到店自提,牛大吉还通过小程序为顾客提供了最快
2022年3月25日
其他

科技拯救新消费?为什么要投资「吃」的技术

随着2021下半年流量红利的结束,面对靠投放和营销撑起GMV的同质化产品,消费者已经无法提起兴趣。爱因斯坦说过一句名言,“你无法在问题发生的层面解决问题本身”;作为一条长坡厚雪的长青赛道,消费的未来无疑也要向更高的维度寻找答案。这里,我们不妨向隔壁的「硬科技」取取经:从新能源、芯片半导体到工业软件,科技创新所到之处,无不爆发出巨大的生产力解放。告别了“野蛮生长”的上半场,众多消费品牌也开始把寻找差异化的目光投向了「技术」本身。在食品饮料行业,我们也看到了类似的趋势:以基因编辑、定向发酵、纯化分离、改性合成等为代表的科技突破,正在让消费品的「生产端」呈现越来越多的可能性。在本篇里,我们将尝试探讨以下问题:在“吃喝”这条赛道上,为什么说技术创新才是新品类诞生的源头?从「工艺创新」到「原料创新」,食品饮料行业正在发生哪些产业升级的新趋势?放眼未来,食品原料这条赛道会有哪些投资机会?伍比卡亦对本文有巨大贡献,也欢迎大家加入险峰的社群(微信:xianfengxiaomi)一起交流学习。科技:食品迭代的源动力我们常说“新人群的新需求催生了新品类”,但具体到“吃”的领域,第一驱动力却往往来自「供给端」而非「需求端」。回顾全球食品工业百年发展史,那些可以载入史册的“时代爆品”,总是源于某项科技成果的突破和应用。1882年,一艘满载着5000头冻羊的货船从新西兰起航,经过98天的长途航行后抵达伦敦。这是人类首次采用冷冻装置的长距离肉类运输——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冷冻羊肉也可以如现宰活羊一般鲜嫩美味;自此,冷藏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到二十世纪初,随着冷藏、灭菌和密封技术的日趋成熟,初代加工食品开始走向人民的餐桌;紧随其后的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也让消费者对乳制品和罐头类等廉价速食需求迅速增加。这期间,诞生了两个经典的品牌:雀巢和Hormel。1919年,靠婴儿食品起家的雀巢公司收购了挪威乳业公司Egron,并将后者的“喷雾干燥工艺专利”收入囊中,第一次大规模实现了脱脂奶粉的商业化生产,“雀巢奶粉”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图:创始人亨利·雀巢和他的初代奶粉产品)相比之下,Hormel的故事则更加传奇一些。在成立之初,它还是红松河畔的一间肉类加工厂。真正的转折源于1937年,Hormel推出了世界上第一罐SPAM午餐肉。这种由猪肉、盐、水和硝酸钠构成的肉罐头,价格只有同等肉量制品的1/3,对于大萧条期间的美国人民简直是雪中送炭。之后二战开打,仅在1940年至1945年间,盟军士兵和平民就吃掉了约1.33亿罐SPAM午餐肉,顺手将Hormel送上了国际食品巨头的宝座。雀巢和Hormel的成功,看似是战争红利下的需求驱动,但究其本质,还是依赖于1920s前后机械化屠宰场、肉类防腐剂、速冻技术和牛奶巴氏杀菌剂等诸多关键技术的突破与交叉创新。同样的故事,也在中国反复上演。1956年,UHT灭菌工艺(超高温瞬时灭菌工艺)在英国诞生,与60年代瑞典的利乐包装(无菌灌装技术)结合之下,使鲜奶的保质期从3天延长到最多8个月,并可以在常温、无添加剂或防腐剂的条件下运输。2000年后,利乐的无菌灌装产线被引入国内,靠着这项技术的“降维打击”,光明、伊利、三元得以由地方企业迅速发展成为了全国性品牌。2009年,无菌灌装设备被复用到酸奶领域,光明凭借“莫里斯安”率先开创了「常温酸奶」这一细分品类;随后伊利入局,通过“包装技术升级”+“新口味研发”打开了低温冷链无法触达的中国二三线市场,3年时间里便抢占了行业头部地位,“安慕希”也成为了一款年销售额破300亿的超级大单品。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薄膜技术。(图:从便当到卤味,薄膜技术催生的新品类)MAP(气调保鲜技术)最早被欧美日韩用于盒装蔬果和即食便当的保鲜,2012年,周黑鸭率先将其用在了卤味包装上,一举拉高了国内散装卤制品的受众群和价格带,短时间内便铺遍了全国的线下渠道,由此抢下了众多小作坊的市场份额。同理,最近大火的预制菜,本质上也是经由国外「锁鲜膜」等技术的国产替代、降低成本之后诞生出的新消费业态——食品原料与调味品可以在包装内直接翻滚加热,不仅免去了繁琐的杀菌流程,而且进一步提高了食物的鲜味。(图:食品技术发展与新品牌&品类诞生的关系)从物理层到分子层:原材料接棒下一代创新之所以花费这么多篇幅来分析「吃」的技术,是因为它真的很重要。如基辛格所言:“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
2022年3月21日
其他

险峰早期项目「辰鳗科技」「设序科技」「Regenerative Bio」完成融资 | 2022险峰融资月报02

近日,商业能源服务管理企业四川辰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辰鳗科技”)宣布完成两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投资由险峰领投,融翼资本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储能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及运营等相关板块。辰鳗科技成立于2020年,专注商业能源管理领域,依托自主开发的SaaS平台,以AI数据分析、IoT物联网等技术为支撑,聚焦分布式储能产品、技术及能耗计量,为商业物业、商户提供经营管理和能源服务体系,并进一步赋能商用能源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实现节能增效,助力达成双碳目标。辰鳗科技通过其自主打造的国内首款免费智能终端+覆盖商户全经营周期的小鳗管家SaaS平台,实现了集水、电、气等能源数据自动采集、自动结算,以及能源费用、物业服务等费用线上便捷缴纳的远程综合收费系统;同时建立了完善的物业财务收费体系,AI帐单,智能收费,成本分析,发票体系管理等服务,大幅提高商业的智能化管理,根本上解决商户费用收缴工作自动化程度低,中间环节多,缴费不及时及多套管理系统数据不互通等经营管理问题。目前辰鳗科技的解决方案已服务国内超20家百强物业公司,超6万家商户正在使用辰鳗的产品及服务。近日,上海设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设序科技”)宣布完成A轮融资,在一年内已累计融资过亿元,本轮融资由字节跳动领投,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强研发力量和商务拓展等方面。作为老股东和天使轮领投方,本轮险峰继续跟投。设序科技所提供的智能工业设计SaaS软件,是市场上首款AI+CAD的工业研发设计类软件。该软件除了拥有CAD软件必备的几何和图形引擎外,还增加了设序自研的计算引擎,该引擎的基础是工业数据,核心是神经网络智能算法,其三维模型数据提取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目前,主要应用于汽车焊装夹具设计及冲压模具设计领域,提供以“智能推荐、智能交互、智能制图、零件工厂”为核心技术功能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此外,设序科技也是目前为止国内首家在汽车整车及汽车装备领域落地云原生智能设计服务的厂商。目前,在设计项目交付环节,设序已将设计效率由传统24人日,提升到10人日,并将进一步通过协作引擎提升为6人*日。值得一提的是,设序科技的技术团队中,包含CTO在内,有8人是由险峰投后HR团队推荐入职,当时公司尚处于天使轮,招人是一个很大痛点。最终在险峰的协助下,设序科技快速完成了团队搭建,大大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自2020年成立以来,设序科技的公司团队规模已达百余人,其科研技术团队成员多数来自蔚来汽车、阿里、上汽、Autodesk等知名厂商,兼备工业背景及前沿AI研发能力。其工程服务团队具备平均5年以上行业经验,沉淀了众多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头部品牌项目经验,也保证了高效的项目管理及交付能力。全球首家以人工智能、云端超算驱动的抗衰生物技术研发公司Regenerative
2022年2月25日
其他

新能源的第二曲线:聊聊氢能投资的三个机会

每每站在科技变革的十字路口,投资人总在思考哪些关键技术会对世界产生最大的价值和影响。但偏偏,每种技术间却总存在着不同路线的竞争,各种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意外突破,都往往会给行业格局带来不可预知的改变。就像无论宁德时代或是比亚迪,复盘他们的“成王之路”,都会发现一个共通的逻辑——就是在舆论普遍对某条技术路线不看好的情况下,敢不敢赌一个未来的需求?从电动车战胜燃油车,到「磷酸铁锂」逆袭「三元锂」,一个个真实的例子告诉我们:永远不要轻视任何一条潜在的技术路径。锂电如此,氢亦如此。在本篇里,我们将探讨以下问题:为什么说中国未来的新能源产业链,一定不会是单一技术的“一家独大”?未来碳中和重构的新能源格局下,氢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在氢能领域,哪些方向更适合早期VC和初创公司进入?锂or氢:不完美的替代品随着2021年一众互联网大厂宣布造车,旷日持久的“氢锂之争”似乎迎来了终局,然而即便如此,今天的锂电仍有3个技术鸿沟很难逾越:首先是低温衰减。当环境温度降低,一部分锂会附着在负极表面,不再参与放电反应,导致电池容量下降。第二,是能量密度不足。一块标准的18650电池中,锂含量只有1克左右,占电池总质量的2%;换句话说,锂电池中大约有98%的物质是不参与能量交换的,且技术上改进的空间已经不大。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是产业链安全。中国在锂、钴、镍这三种核心金属的全球储量,分别只有5.9%、1.2%、和3%;上游原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尽管中国企业也在不断收购海外的盐湖和锂矿,但作为全球纯电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一旦外部局势恶化,依然还是无法摆脱“卡脖子”问题。自己不掌握定价权,终究是个巨大的隐患。(图:2019年中国电池产业链在全球的产量份额分布)说完了锂电的问题,再来看看氢能——事实上,氢的槽点一点也不比锂少。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运输困难。氢的重量太轻,在不加压的情况下,一辆罐车只能运输自身重量2%的氢气,非常不划算。相比之下,管道运输是个不错的方案,但成本实在太高。(注:天然气管网混氢是一个很有希望的研究方向,但仍在试验阶段,气体分离等技术难题还有待攻克。)其次,是制氢过程非常不环保。氢气并不天然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典型的二次能源。其中,煤制氢与天然气制氢因为成本较低,应用也最为广泛,两者合计占到氢气总产量的90%以上。
2022年2月21日
其他

无论何时,总有人突破想象|2021险峰创新图鉴

2022Jan.2021年,是突破创新加速的一年。这一年,险峰阵营里加入了大量新鲜血液、众多初创企业完成产品落地的里程碑。从新能源、创新药、机器人、智能制造、航天卫星到新材料,硬科技的各领域都有险峰攀登者的足迹;从潮玩、三坑到户外滑雪、新派连锁餐饮,新品牌的灵感家正在重塑和升级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无论何时,总有人突破想象。回味昨日绚烂,奔赴明日理想,以下献上险峰出品原创插画致敬创业路上的每位打拼家,每一位创造未来的人。每一种新兴生活方式背后,都存在诞生伟大品牌的机会。引领未来,我们已来!【潮玩族】500亿新兴潮玩市场,需要一个既纯粹又完备的社区来承载全产业:这里是玩家沉浸的乐园,可社交可二手买卖;也是潮玩厂牌的养粉阵地,让种草、发行、零售一站式高效完成。【诗与万花镜】穿搭的本质是自我表达,三坑是让当代少女上瘾的表达手法。1300平米超大梦幻空间实体店,很可能会成为汉服、JK、洛丽塔由百亿走向千亿市场的引爆重地。【Full
2022年1月29日
其他

险峰3家早期项目披露融资,4家已投项目再获融资 | 2022险峰融资月报01

之后的第三家商业SAR雷达遥感卫星运营公司。同时,“巢湖一号”作为“天仙星座”首颗批产SAR卫星,目前已经完成测试并出厂,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计划于2022年一季度择机发射。旗下拥有「THE
2022年1月28日
其他

初创企业如何吸引“关键人”?一年聊3万候选人的投后HR真诚分享

在上篇《初创企业如何招人?投后HR视角下的几点感悟》中,我们讨论了初创企业如何招人的几个技巧。本篇里,我们想进一步展开聊聊「如何招到关键人」这个话题。在我们看来,按照「期限」和「频率」不同,初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可以通过4种方式来解决:第一象限:高频+长期=全职员工第二象限:低频+长期=企业顾问第三象限:低频+短期=外包服务第四象限:高频+短期=临时用工其中,「外包服务」和「临时用工」比较容易理解,两者之间通常也没有十分清晰的界限。比如,一家新消费品牌要开发一款小程序,既可以签约专门的软件开发公司,也可以找个资深程序员“接私活”——前者就属于外包服务,后者则属于临时用工。总之,三四象限的共性是「短期」,即“企业在某段时间里很急需,但过了这段时间就没需求了”,复用价值不高,这里不多赘述。但对于一二象限来说,「长期」意味着这个人要陪伴创始人一起成长(即我们常说的“关键人”),对初创企业来说就尤为重要。整个2021年,险峰投后HR团队累计触达了3w+候选人,为被投企业招聘到170多位“关键人”:包括60位技术专家/工程师、30位HR负责人、10位电商/品牌运营负责人和5位华裔海归科学家,并帮助20位创始人找到了他们的第一位员工。希望通过这一年来我们的心得感悟,带给各位创始人一些启发与思考。全职员工招聘:慢决策+放低预期先看第一象限:「全职员工」。创业团队的打法往往是唯快不破,创始人总会本能地去追求「极致的快」,但员工招聘其实却是一个「慢决策」的过程。具体到招聘的第一步,其实是先要对职位所需的能力做出拆解:比如,哪些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哪些是锦上添花的,哪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换句话说,职位≠能力。这几年险峰投资了大量toB的科技公司,创始人有很多是科学家或资深产业人出身。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科研能力和产业落地能力都非常厉害,但在招人和用人方面,常常会掉进「职位=能力」的误区。举个例子,一家险峰被投企业A公司,创始人在某B2B细分产业深耕多年,非常清楚行业痛点,也看到了其中的产业化机会,所以毅然选择创业。在前期沟通中,他希望我们帮忙推荐一位“技术大牛”做CTO联创——需求要得很急,但我们还是先拉着CEO坐下来,一起来拆解职位模型。当时A公司面临的情况,是急需一个人与CEO一起把业务流程梳理出来:这个人要有非常好的沟通能力和业务敏感性,懂一定技术(但不需要精通),知道怎么用IT方案把业务产品化。按照这个能力模型,企业需要的其实是一位懂产品的技术,或者一位懂技术的产品。最后,我们为A公司推荐入职了一位大厂出来的产品经理;在她的协助下,公司的自研SaaS系统很快上线,半年客户就达到了5000家,平均月GMV增速超50%如果当初是先招一位只懂技术的CTO入职,不仅于当前的业务没有太多帮助,CTO自己也可能因为没有发挥空间而最终离开。另一方面,创业公司的业务往往都很新,属于“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很多时候需要放低预期,因为有些职位本身可能就是不存在的。比如今年抖音渠道火起来以后,很多消费品CEO都想第一时间招个短视频的人把业务做起来,但经过一年的摸索,大家慢慢认识到短视频的内容、剪辑和运营其实是三种不同的岗位,所需的能力模型也不一样。三者兼具的“六边形战士”确实存在,不过红利期内他们往往会选择创业,不太可能进入招聘市场。如果CEO在年初,坚持把三种需求定义到一个人身上,相当于凭空创造出了一个新职位,结果就是招不到人业务无法开展,浪费了短视频早期的流量红利。本质上,招聘是一门权衡和取舍的艺术,需要舍弃那些可以舍弃的,然后坚持必须坚持的。
2021年12月28日
其他

5家险峰早期项目再获新一轮融资 | 险峰融资月报12

12月9日,千岛·潮玩族(下称:潮玩族)正式宣布已完成近亿美元B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高榕资本领投,BAI资本继续跟投。此前,「潮玩族」曾获险峰天使融资。相比两年前的天使轮融资,潮玩族新一轮融资的估值已经翻了15倍。潮玩族B轮融资于今年6月启动,短短两个月便完成close,集结了红杉中国、高榕资本为首的新投资方,BAI资本、险峰长青等在内的老股东继续加持——详见此前文章《险峰天使项目「潮玩族」完成近亿美元B轮融资》近日,数字化全球支付与财资管理企业服务公司「寻汇SUNRATE」已完成C轮融资。该轮融资由软银亚洲风险投资公司(SoftBank
2021年12月22日
其他

「探马SCRM」「三节课」等6家险峰早期项目完成新一轮融资 | 险峰融资月报11

11月23日,企业微信服务商「探马SCRM」宣布获得由钟鼎资本领投的3000万美元B+轮融资。此前,探马SCRM已于7月28日获得由软银亚洲风险投资公司
2021年11月23日
其他

险峰天使项目「康诺思腾」完成5亿元B轮融资

2021年11月,创新型手术机器人技术领导者「康诺思腾」(Cornerstone
2021年11月22日
其他

险峰早期项目「蔚建科技」完成 A 轮、 A+ 轮共亿元融资

模型的离线仿真软件,自动进行路径规划、生成作业程序和作业地图,并通过测距传感器自动补正实际房屋和模型之间的误差,提升抹灰机器人工作效率。蔚建科技产品目前均处于升级迭代的研发阶段,抹灰机器人产品预计
2021年11月16日
其他

险峰早期项目Tripalink完成3000万美金B+轮融资

近日,北美青年长租公寓品牌Tripalink完成3000万美金的B+轮融资,由Conductive
2021年11月5日
其他

重燃的VR赛道:这次有什么不一样?

case(杀手级应用)就足够了。举个例子,Apple
2021年10月28日
其他

险峰早期项目「芯控智能」「Vesta」「果蔬天团」再获融资 | 险峰融资月报10

成立于2020年初,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创造舒适、环保的新型睡眠产品,以满足当代城市人口睡眠体验升级的需求;两位创始人谷振宇和徐凯强,此前曾在硅谷从事机器人研发与创意工作。相比于传统品牌,Vesta
2021年10月21日
其他

如何在2021年,做出百万用户的元宇宙产品?

随着元宇宙概念爆红,引发众多关注之余,调侃、嘲讽也伴随而来,可能很多人会想:“Metaverse?元宇宙?不就是魔兽世界、GTA和Minecraft吗?”这背后原因不难理解:构成元宇宙的基本要素,对于广大资深游戏玩家来说,其实早已经见怪不怪了。这让人想起20年前的科技媒体,曾经非常热衷于讨论“英特网和万维网的区别”。但是,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问题并不重要(即便两者是有区别的)。电子游戏所涵盖的范畴一直在扩大,而元宇宙本来就是一个无比宽泛的概念,把他俩区分开,或者合在一起,并不能产生新的价值。所以,正确的问题或许是:我们该如何透过当前元宇宙的爆红表象,看到互联网发展的本质趋势?再进一步说,元宇宙热潮之下,我们又该如何做出一款真实且具备长期价值的产品?弄清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比风口和故事本身更为重要。因此在本文中,我想通过“Vyou微你”这款产品的设计、落地过程,尝试去解答这些问题。元宇宙第一性原理:远程传递物理信息到底什么是元宇宙?那些过度复杂的定义其实都没有抓住元宇宙的本质,任何事物的本质都应该是大道至简的。我们提出一个定义元宇宙的极简方式,就是元宇宙第一性原理,即远程传递物理信息。只要是能够远程传递物理信息的,就是元宇宙,否则就不是。我们这里定义的“物理信息”,是指通过计算机图形学及其相关技术,在数字世界里模拟出本来只存在于物理世界的信息,这些物理信息包括人与物的外观、运动、力、能量。早在1972年,全球第一款电子游戏——Pong的诞生,就标志着计算机模拟物理世界的开端。这是一款类似于乒乓球的游戏,用最简单的图形,模拟了乒乓球与球拍之间发生的基本物理信息。全球第一款电子游戏——Pong如今,以计算机图形学和实时图形引擎为软件技术基础,以VR
2021年10月18日
其他

险峰早期项目「Outer」「腾复医疗」「绎云」「半懒」再获融资 | 险峰融资月报09

everyday”,希望用户通过更多好用的户外家居产品有更多走向户外的可能。为此,Outer推出了名为“Neighbourhood
2021年9月17日
其他

SpaceX看好的小卫星星座,带给中国商业航天哪些启示?|险峰聊聊X卫星篇

2020年以来,电动车的持续火爆铸就了特斯拉和马斯克的资本神话,却也让公众忽略了SpaceX这家商业航天公司的耀眼光芒。如果用投资人的视角来看:在过去的仅2年时间里,SpaceX的估值已经悄悄上涨了400多亿美金,从320亿涨到了740亿美金。这是个什么概念呢?2019年4月,Forge曾经做过一张SpaceX估值的变化图,大概是长这样的:到2021年4月,SpaceX完成最新一轮融资,这张图已经变成了这样:如果把业务线拆开看,支撑这400亿美金估值的很大一块,其实是卫星,即Starlink。自从2019
2021年9月6日
其他

险峰早期项目「大乐装」「探马SCRM 」「玩创Lab」再获融资 |险峰融资月报08

近日,装配式建筑一站式云平台「大乐装」完成超亿元pre-A轮融资,由BAI资本,腾讯资本领投,招商局创投,钟鼎资本,东方富海管理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大乐装装配式软件系统及供应链的建设。这是大乐装成立不到一年以来完成的第三轮融资,此前,「大乐装」曾获险峰长青天使轮投资。大乐装在装配式建筑领域首创“云设计+云工厂”模式,让盖房子简单有趣,像“拼乐高”一样做装配式建筑,用最前沿的思维改造最古老传统的行业,是一家以设计驱动的装配式建筑一站式供应链云平台,创始团队由装配式建筑资深产业专家+互联网科技产业背景专家组成;创始人刘慧少年班毕业,后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硕士。2013年刘慧于装配式主体产业赛道刚起步之时,先后就职于此领域唯二的两家上市公司:远大住工和筑友智造,分别担任高层管理职位。相比传统现浇工艺,装配式混凝土(precast
2021年8月30日
其他

险峰天使项目「易快报」完成10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 | 险峰融资速报

2021年8月23日,「合思·易快报」(下称易快报)宣布完成10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领投方为软银愿景二号基金,明势资本、曼图资本、老虎环球、红杉中国等老股东持续跟投。作为持续看好SaaS赛道的早期投资机构,险峰曾于2015年天使轮投资了「易快报」,并陪伴公司一路成长至今。易快报从电子报销为起点,通过云原生技术赋能,构建全程数字化的费控报销系统架构,将员工应用场景从申请-订购-验票-报销-支付-记账-归档全程贯通,实现数字化闭环。传统会计档案管理模式下,档案管理的存储成本和人力成本持续增加,面临着易被伪造篡改、借阅困难等难题,易快报推出“易会档”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平台,以票据、影像、档案一体化的核心理念为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全面赋能。通过“易会档”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平台,可以细化管理颗粒度,利用数字化凭证推动全流程自动化核算,从而全面带动数字化管理流程的全面革新。易快报致力打造财务数字化管理平台,向全流程无纸化时代加速迈进。此外,繁杂零散的企业消费和琐碎的报销流程,是企业费用管理长期以来面临的重要“痛点”。对此,易快报推出了“无需报销”的全新解决方案。将企业用车、差旅、餐饮、办公采购等消费服务进行一站式聚合,员工只需在合思商城合规消费,由企业直接进行付款并最终统一开票,企业因公消费管控前置,员工免于垫付、开票、报销之苦。通过差旅消费明细智能归集、报销单据自动填报、发票智能核验、补贴自动计算、全程自动化流转,“无需报销”将费控管理环节大幅压缩,以数字化手段使企业的费用管控真正实现由事后控制向事前事中控制转变。基于易快报的广泛连接能力,围绕“无需报销”的理念实现了一体化企业消费管理方式的四个统一:统一管控标准、统一发票台、统一收银台、统一服务台,打造集成式、更具开放性和平台化的数字化企业消费生态管控体系,营造有序、健康的支付环境。此外,易快报以连接为核心,已累计聚合了数百家生态合作伙伴。易快报结合产品全方位应用场景及客户实际诉求,甄选多品类的优质生态合作伙伴,聚合成为企业消费供应生态圈,致力打造全方位、多角度、安全合规的数字化中台产业。
2021年8月23日
其他

蛋白质的革命: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人造肉?| 险峰聊聊X碳中和系列

故事还要回到2个多月前,我们受邀参加了一场「人造肉」主题的公益活动。最后的问答环节,有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问出了一个“灵魂问题”:他说自己是个环保主义者,也是个vegetarian,会自觉购买人造肉产品。但客观上,一个「人造肉汉堡」就是比「普通牛肉汉堡」卖得更贵,那么情怀之外,我们该如何说服更多人去接受人造肉?图:主办方准备了各种人造肉和植物奶产品这是个好问题,也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其实大部分时候,普通人对于「科技进步」的感知都是不敏感的。就像我们第一次在苹果发布会上,看到库克与Siri对话,用人脸识别解锁屏幕,在那一刻我们会惊呼科技的强大,但此前却对这些技术的存在毫不知情。同样的情况,也正发生在今天的人造肉领域。因此,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试着去回答这位同学的疑问。进入正文前,先分享
2021年8月2日
其他

4家险峰天使项目再获新一轮融资 |险峰融资月报07

近日,新中式茶饮旗舰品牌「小满茶田」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1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众源资本领投,元禾原点及尚承投资跟投。融资将主要用于更多高价值品类的研发,以及直营门店的快速复制扩张等方面。此前,「小满茶田」曾获险峰天使融资。2020年,小满茶田第一家店在北京朝阳大悦城开业。围绕核心品类车厘子打造的车厘子制茶系列凭借“车厘子自由”的高价值概念,以及产品的超高颜值吸引了大批顾客,12颗车厘子开创的甜品化饮品“车厘子炸弹”成了店内的爆品。在水果茶市场充分竞争的当下,水果的“玩法”已经很有限,切片水果茶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新鲜感,因此小满茶田的战略围绕“新品类+新吃法”展开。小满茶田在供应链上首先实现“时间自由”,即把高价值水果做全季化。以高价值水果品类打造产品矩阵,创造独特性,吸引流量。同时围绕鲜果甜品开创大快朵颐的新吃法,不断升级产品的表达形式,为用户创造价值感。此外其还采取水果分级的手段,不断对供给和需求做细化拆解,同时依托供应链渠道,可以以零售价1/3乃至1/4的价格获得原料。第三就是自建产地,创业不到一年的小满茶田如今已经在山东、辽宁有了自己的车厘子产地,真正从源头解决问题。经过验证,小满茶田的车厘子系列,毛利从去年夏天的20%增长至目前的65%以上,刚推出的晴王葡萄系列,一个月时间已经实现毛利突破60%。小满茶田目前采用全直营模式,以北京为大本营,快速向上海,杭州,厦门,南京,天津等地渗透。直营店超过40家,预计今年突破80家门店。开店8个月的时间,小满茶田在小红书上已有5万篇笔记,大众点评总评论上万条,所有门店月坪效超过1万元。接下来,小满茶田的重点将是在品类验证之上,不断叠加新的高价值品类,打造“超级水果工厂”的品牌形象,今年还将开发2-3个高价值的品类。除新品研发外,小满茶田还将着力城市旗舰大店的开展,北京三里屯店,上海愚园路店预计年内亮相。新式茶饮品牌「TNO」近日获得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星纳赫资本及尚承资本,投后估值过亿元。此前,「TNO」曾获险峰天使投资。TNO于2020年12月中旬上线,创始人为王骏桃,曾为鹰集咖啡创始人及CEO,多年的咖啡从业经验令其形成了一套咖啡研发方法论。王骏桃将这套理论运用在了茶饮行业,通过创新的茶饮技术对行业做出一些改变。为了解决年轻人品茶缺少场景的痛点,王骏桃和团队选择冻干技术,帮助TNO的目标用户随时随地都能喝到茶。此外TNO还和茶园产区合作直采,并与加工厂核定茶叶的萃取效率、得率、容度,还需参与口味测试。速溶茶粉、袋泡茶都属于速溶茶大类,国内线上茶饮市场容量超过100亿,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还有较大增长空间。茶颜悦色和王老吉等茶饮行业的头部玩家都已进入到了冻干茶粉领域。目前,TNO已推出两条产品线。一条名为TNO棒棒茶,作为袋泡茶的升级版本,另一条则为冻干茶粉,为TNO水滴茶,水滴茶和棒棒茶都具备0糖、0脂、冷热双泡等特点。上线仅5个月,TNO在天猫的销售成绩很快增长到了速溶品类第二。TNO也于今年提出新的目标:拿下天猫此类目的第一名,年销量目标则为1亿元。TNO目前采用全渠道布局战略,已上线天猫旗舰店、小红书,在线下则覆盖一二线城市的精品商超。此外,TNO也触达北美、日韩、东南亚等海外市场。营销方面,TNO目前的主阵地是淘宝直播、小红书和抖音等平台,TNO已加入小红书的新品牌计划,并在抖音通过视频号进行产品推广。此外,TNO也通过李佳琦的淘宝直播进行营销及销售。在李佳琦一场直播中,TNO的销售额为100多万元,也是当月茶粉茶糕品类最高销售纪录。专注于外贸私域管理的「询盘云」近日完成新一轮千万级美元融资,由云启资本领投,火山石资本跟投,累计融资额已达亿元级人民币。此前,「询盘云」曾获险峰天使投资。询盘云成立3年多时间里,一直持续深耕外贸企业私域管理方向。其研发的SaaS产品,凭借高效可靠的多渠道、全链路客户旅程管理,目前已成为外贸企业CRM选型的重要选择。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端升级和服务体系迭代。询盘云联合创始人周依华表示,后疫情时代外贸行业已表现出两个显著趋势:一是世界各国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度进一步提升,中国外贸有望迎来一场前所未有且“质量兼具”的结构化升级;二是线上考察和远程沟通已占据国际贸易的主体地位,线上客户旅程管理已成为外贸企业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作为一家专注于外贸私域管理的公司,询盘云便是这个时代中“外贸线上基础应用”的提供者。工业智能设计云平台服务商「设序科技」近日完成近数千万元Pre
2021年7月6日
其他

餐饮连锁火爆之下,10位CEO的冷思考

得消费者得天下。2020年,一批主打线上的新品牌迎来了爆发,由此点燃了新消费创业者们的热情。当时钟来到了2021,古老的餐饮行业也迎来了一波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一批线下连锁餐饮业态纷纷爆出大额融资消息。与线上消费品不同,餐饮是一个很早就被商业化的行业,「实时交付」的产品特性,决定了这是个试错成本极高的行业。从这个角度来看,线下连锁餐饮与线上消费品也遵循着完全不同的商业逻辑——很难快速迭代,出手就需要做到极致。那么,为何线下餐饮的风潮会在此时爆发?与上一代互联网餐饮品牌相比,这波的新消费餐饮有哪些不同?什么才是最好的线下连锁模型?如何理解外卖和堂食的关系?面对“喜新厌旧”的消费者,餐饮连锁将如何穿越周期?随着资本入局,未来餐饮的终局又将往何处去?本次「险峰私董会」,我们请到了米粉品牌「霸蛮」创始人张天一、兰州牛肉面品牌「马记永」创始人洪磊、新炸鸡品牌「唐门炸鸡」创始人程方航、牛肉社区连锁店品牌「牛大吉」创始人吴海金、连锁小吃品牌「夸父炸串」创始人袁泽陆、中式滋补炖品品牌「润妃」创始人等一批“餐饮老炮”,大家一起聊聊线下、聊聊餐饮。由于是闭门会,我们仅将现场讨论的部分内容放出,希望能对餐饮赛道中的创业者们有所帮助,也欢迎更多朋友加入我们的社群,一起探讨消费行业的最新风向。投资人视角:2021,餐饮连锁业态为何会爆发?第一个原因还是疫情。「连锁化」「规模化」「标准化」一直是餐饮行业发展的大方向。过去5年,中国餐饮行业集中度(以收入计)一直在以每年1%的速度提升,按照发达国家平均45-50%的集中度标准测算,大概还需要20-30年的发展时间,而一场疫情,却让这个进程大大的提速了。图:2019全球主要国家餐饮集中度对比(以收入计算);数据来源:Euromonitor,普华永道不同于电商,线下优质商铺是一种稀缺资源。在过去,一家好位置的铺面,背后可能有3000家商户在排队等着入驻。而疫情过后,大量单体小型餐饮企业退出了市场,不少低租金的黄金铺面被空了出来,这就给餐饮连锁品牌的逆势扩张提供了机遇期。从数据来看,2020年中国餐饮企业总数,相较2019年下降了63万家,但是连锁企业数量反而增加了3万家,此消彼长之间,行业集中度已经显著提升。图:疫情后,餐饮企业总数下降,连锁品牌数上升(单位:万家);数据来源:Euromonitor,普华永道第二个原因,是线下流量洼地的价值开始显露。其实无论线上线下,本质上都是个计算流量成本的生意。举个例子,疫情之后深圳一家位置还不错的铺面,20平米月租金两万块就可以拿下,如果做成一家连锁炸鸡或者炸串店,平均每天能有两三万客流从门前经过,摊到一个人头上只有约3分钱。在三四线城市这个成本会更低,而且总成本可控,商家也不需要为复购持续烧钱做拉新,整个模型的性价比就会变得很高。第三个原因,是消费场景的迭代。线下创新的本质是场景的创新,消费者的习惯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是场景发生改变了。比如现在北京上海都出现了许多社区小酒馆。过去中年人下班,是在车里坐一会儿再上楼,而现在年轻人则会去这些酒馆小酌。他们也并不是为了社交,而是点上一杯酒,独自刷抖音打王者荣耀,只为了放松一天的心情。再比如大家已经习惯了在购物中心里消费,但在此前,没有人想到可以把兰州牛肉面开到shopping
2021年7月2日
其他

险峰种子项目「霸蛮」连续完成亿元人民币B+轮和C轮融资

近日,湖南米粉创新品牌「霸蛮」宣布连续完成亿元人民币B+轮和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沣途资本、番茄资本、豪客来、IMO资本,IDG资本、森马投资。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数字化建设、R&D研发投入和供应链建设。2014年,刚从北京大学国际金融法硕士毕业的张天一,和几个同学凑了10万块,在北京东三环的国贸附近开了一家30平米的小店——「伏牛堂」,卖起了自己老家湖南常德的米粉。今天餐饮行业早已诞生了一大批市值千亿的上市公司,但在当年,「北大硕士卖米粉」却是一件可以与“不务正业”划等号的离经叛道之举。面对外界的压力和质疑,骨子里带着湖南人“死磕不服输”精神的张天一坚定认为:这碗米粉是值得自己倾注毕生去奋斗事业。立足于湖南米粉+小吃的产品与体验升级,张天一创造性的将传统湖南米粉手工制作过程标准化,同时以独家配方和原料直送保证餐品的口味。着眼于打造米粉专家品牌的同时,也牢固树立“米粉=霸蛮”的品牌心智。严格的品控和优质的口感,让这家小店迅速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险峰也是在那时与天一结缘。2014年,险峰作为首位机构投资人,完成了对「伏牛堂」的种子轮投资。3年后,伏牛堂宣布品牌升级,正式更名为「霸蛮」。「霸蛮」是一句源自湖南的方言,形容一种敢拼要赢、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这种全新的品牌诠释使得霸蛮深得18-35岁的年轻人群喜爱。到2021年,「霸蛮」已在线下拥有近百家占据全国核心位置购物中心的体验餐厅,并在全国铺设了包括盒马鲜生、便利蜂等在内的3万多个KA、CVS渠道终端,品牌连续3年占据天猫湖南米粉品类销量第一位置,也是美团、饿了么平台上单量绝对领先的湖南米粉商户。2020年,「霸蛮」凭借其提出的“线上电商+新零售+外卖O2O+线下连锁体验店”的无界餐饮模式(boundaryness
2021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