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

其他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关注“在线学习”获取更多资讯!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支撑服务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一起来看↓↓↓作为全面部署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专门文件,《意见》旨在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需要,从课程教材、实验教学、师资培养、实践活动、条件保障等方面强化顶层设计,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推进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科学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意见》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引导学生自觉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增强科技自信自立、厚植家国情怀,努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引导孩子们编织当科学家的梦想。《意见》要求,要改进学校教学与服务。按照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修订完善课程标准及教材,同时将教辅书纳入监管体系。强化实验教学,并广泛组织中小学生前往科学教育场所,进行场景式、体验式科学实践活动。为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援建科学教育场所,提供设备、器材、图书、软件等,并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改进和强化实验教学,弥补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各校由校领导或聘任专家学者担任科学副校长,原则上至少设立1名科技辅导员、至少结对1所具有一定科普功能的机构(馆所、基地、园区、企业等)。落实小学科学教师岗位编制,加强中小学实验员、各级教研部门科学教研员配备,逐步推动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在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等项目中提高科学类课程教师培养比例,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培养。《意见》强调,要用好社会大课堂。统筹动员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规划展览馆和工农企业等单位,向学生开放所属的场馆、基地、营地、园区、生产线等阵地、平台、载体和资源。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动对接中小学,引领科学教育发展。引导高科技工农企业开展“自信自立技术产品体验”活动。推动中央主要媒体所属新媒体平台开设科学教育专栏,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激励中小学生树立科技报国远大志向。《意见》要求,要做好相关改革衔接。严格竞赛活动管理,指导各竞赛组织方在竞赛活动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参赛学生家国情怀;突出集体主义教育,为参赛学生未来从事有组织科研打牢思想基础。明确“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等项目在选拔、培育、使用上的各自侧重点,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培养效率。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坚持素养立意,强化实验考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鼓励本科阶段开设《科学技术史》选修课。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科普活动,打造“家门口”科学教育阵地。加强国家科技计划对科学教育相关领域研究的支持。设立一批试点区校、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定期开展全国青少年科学素质监测,及时宣传工作进展和成果,积极营造良好改革氛围。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监管〔202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党委宣传部、网信办、文明办、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委、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通信管理局、财政厅(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厅(局)、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团委、妇联、科协、少工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党委宣传部、网信办、文明办、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团委、妇联、科协、少工委,中国科学院院属各单位,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部署要求,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双减”工作部署,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课程体系,修订科学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用好实践场所,推出优质资源,做强品牌活动,推进学科建设,开展科学研究,调动社会力量,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夯实基础。2.工作原则重在实践,激发兴趣。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推进基于探究实践的科学教育,激发中小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做到学思结合、寓教于乐,自觉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质、增强科技自信自立、厚植家国情怀,努力在孩子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引导孩子编织当科学家的梦想。重在集成,盘活资源。在现有科学教育资源和工作机制基础上,集成增效,整合校内外资源,精准对接学生需求,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以菜单自选方式供全国中小学校和学生自主选择,塑造科学教育新动能、新优势。重在融合,内外联动。注重将知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统筹普及与提高、选拔与培养,重视年级学段有机衔接、相关学科横向配合,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动对接引领中小学科学教育,推动“请进来”“走出去”有效联动。重在全纳,帮扶指导。强化宏观调控,将科学教育项目和有形资源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及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对薄弱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进行关心帮扶指导。重在协同,系统设计。推动健全地方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有效联动、密切配合的科学教育协作机制,并不断完善大中小学及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系统做好科学教育顶层设计,全面强化工作部署、推进、监测、指导,实现全链条闭环管理,提升科学教育实施效能。3.主要目标通过3至5年努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地,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各方资源有机整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科学教育教师规模持续扩大、素质和能力明显增强,大中小学及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明显健全,科学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明显提升,科学教育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二改进学校教学与服务4.健全课程教材体系,完善科学教育标准。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需要,加强中小学科学及相关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科技/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课程标准及教材修订完善工作,凸显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强化年级学段有机衔接,统筹规划科学教育与工程教育,体现实践性、综合性。在科学教育教材中加强国产软件应用引导。将教辅书纳入监管体系,确保教辅书的思想性、科学性。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研制适配课程资源并向学校免费提供。将学校课程、课后服务和课外实践活动进行一体化设计。5.深化学校教学改革,提升科学教育质量。各地要加强教学管理,按照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不断优化教案、学案,加强对学生有针对性的科学教育指导。实施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提升作业设计水平,培养学生深度思维。探索项目式、跨学科学习,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落实科学及相关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加强实验室建设。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改进和强化实验教学,并注重利用先进教育技术弥补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拥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组织遴选实验教学精品课程。发挥各级教研部门和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甄别、培育、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和模式。6.创造条件丰富内容,拓展科学实践活动。各地要按照课程标准,开展实验和探究实践活动,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原则上应不少于10%的教学要求。各校要由校领导或聘任专家学者担任科学副校长,原则上至少设立1名科技辅导员、至少结对1所具有一定科普功能的机构(馆所、基地、园区、企业等)。要“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互动开展实践活动。在“请进来”方面,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少年科学院、流动科技馆、流动青少年宫、科普大篷车、科技节、科学调查体验等活动。在“走出去”方面,组织中小学生前往科学教育场所,进行场景式、体验式科学实践活动。7.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各地要将科学教育作为课后服务最基本的、必备的项目,开展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科技创作、创客活动、观测研究等,不断提升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加强对学生科技社团和兴趣小组指导,引导支持有兴趣的学生长期、深入、系统地开展科学探究与实验。健全第三方机构进校园机制,统筹利用社会优质科学教育资源。8.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增加并建强一批培养中小学科学类课程教师的师范类专业,强化实验教学能力。探索选拔和培养一批高水平、复合型的高中阶段理科专业教师。在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等项目中提高科学类课程教师培养比例。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培养,从源头上加强高素质专业化科学类课程教师供给。在“国培计划”示范项目中专门设置中小学科学类课程教师培训项目。升级实施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提升行动计划,增强科学教育意识与能力,探索开展科学教育专业水平认证工作。落实小学科学教师岗位编制,加强中小学实验员、各级教研部门科学教研员配备,逐步推动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各地要切实激发广大教师参与科学教育的积极性、创造性,探索建立科学类课程教师多元评价机制。三用好社会大课堂9.全面动员相关单位,服务科学实践教育。强化部门协作,统筹动员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规划展览馆和工农企业等单位,向学生开放所属的场馆、基地、营地、园区、生产线等阵地、平台、载体和资源,为广泛实施科学实践教育提供物质基础。鼓励各有关部门、单位建立“科学教育社会课堂”专家团队,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课程和项目。结合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推动各地建设具备科普、体验等多功能的教育基地。深化环保设施开放,丰富环境科普内容形式,打造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利用家长学校、儿童之家、少年科学院、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等服务形式和模式,面向广大家庭和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10.引导企业援建基地,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各地要积极动员各类企业,尤其是与高精尖技术密切相关的企业,以企业捐资、挂牌、冠名等形式,为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援建科学教育场所,提供设备、器材、图书、软件等,培训专业讲解人员。引导高科技工农企业开展“自信自立技术产品体验”活动,鼓励中小学生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引导中小学生在现实生产生活环境中学习科学知识,体悟劳动精神、钻研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11.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动对接中小学,引领科学教育发展。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激励机制,引导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研究和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安排实验室等科技资源向中小学生适当开放,协同组织科学夏(冬)令营等,为科学实践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各地要搭建平台,支持中小学与高校、科研院所联系,用好相关实践资源。推动大学与中学联合教研,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更好衔接;倡导联合共建创新实验室、科普站、人才培育班,探索大学、中学双导师制,进行因材施教。12.推动全媒体传播,营造科学教育氛围。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推动中央主要媒体所属新媒体平台开设科学教育专栏,加大对科学教育的宣传引导力度,激励中小学生树立科技报国远大志向。将科学教育纳入“双减”宣传工作矩阵重点任务,鼓励中央和各地主要媒体与各级各类科学教育机构、科技类社会组织合作,加强原创科普作品创作,积极推进科学教育传播创新,营造重视支持科学教育浓厚氛围。13.优化数字智慧平台,丰富科学教育资源。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链接科学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各界制作上线“科学公开课”“家庭科学教育指导课”等,不断丰富平台资源。建立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科学课、科学教育场所资源库,强化资源征集、对接、调度机制,高效有序安排地方及学校选择使用。四做好相关改革衔接14.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形成学校教育有益补充。各地要合理规划科技类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总体规模、设置标准、审批程序,引导机构合法经营、规范发展,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将科技类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全部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实施全流程监管。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适当引进合规的科技类非学科培训课程。15.严格竞赛活动管理,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精神。各地要加强正向宣传引导,指导中小学生理性选择参加“白名单”竞赛,搭建中小学生成长平台,发现有潜质的学生,引导其积极投身科学研究。指导各竞赛组织方在竞赛活动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参赛学生家国情怀;突出集体主义教育,为参赛学生未来从事有组织科研打牢思想基础。16.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探索选拔培养长效机制。各地、各有关高校要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有效模式,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明确“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高校科学营”等项目在选拔、培育、使用上的各自侧重点,细化支持措施,推进有序实施,提高培养效率。推动各类学校强化跟踪研究和总结,实现在有潜质学生的发现方式、培养路径上取得实效。试点建设科技高中,加强大学与高中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衔接。17.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各地要完善试题形式,坚持素养立意,增强试题的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减少机械刷题,引导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加强实验考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建立由学科命(审)题人员、学科秘书、教育测量专家、命题组织管理人员等组成的高水平命(审)题队伍,优化队伍结构。强化中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目标。18.重视体系化设计安排,助力不同阶段有机衔接。各地要根据各学段侧重点,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向各级各类教育有机发展延伸。注重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阶段科学类相关课程的联系与融合。鼓励本科阶段开设《科学技术史》选修课。强化研究生阶段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创新思维。19.实施家庭科学教育,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各地要突出科普价值引领,聚合科普专家力量,推出家庭科普公开课,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科普活动,打造“家门口”科学教育阵地,推动科学教育走进千家万户,提升家长科普意识和学生科学素质。20.强化学科专业建设,开展科学教育研究。强化科学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国家科技计划对科学教育相关领域研究的支持。推进科学教育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建设。鼓励高校、教科院、科研院所建立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加强教师国际交流,掌握国际科学教育动态,吸纳优秀研究成果。五加强组织领导21.全面系统部署。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作用,建立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科学教育工作机制。细化完善措施,确保科学教育落地见效。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成立由科学家、各领域科技人才、科技馆所及科普教育基地科技辅导员组成的专家团队,加强谋划指导和推动落实。搭建中小学科学教育研讨交流平台,推广典型工作案例,总结优化改革发展路径。22.落实经费保障。统筹各方资金和项目,广泛争取社会资助,加大对科学教育的支持力度。各资源单位要坚持公益定位,免费或优惠向中小学生提供科学教育服务。用好现有彩票公益金项目,切实做好教育助学、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工作。积极争取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等社会组织支持,加大对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特殊儿童群体支持力度。23.强化项目引领。实施“校内科学教育提质计划”“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千家万馆’科学教育总动员行动”“科普进万家行动”“少年科学院”“中西部地区科学教育场所援建工程”“全媒体科普行动”等重点项目,适时发布重点项目方案。设立实验(示范)区、实验(示范)校和示范性基地,引领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发展。24.实施监测指导。加强科学教育调研指导,层层压实责任。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对青少年科学素质进行分析研判,公布相关结果。按时完成科普资源统计调查工作,强化对资源薄弱地区建设引导。及时宣传工作进展和成果,提高人民群众感知度、认可度,营造良好改革氛围。教育部
其他

《中国远程教育》2023年第5期目次

顾小清科技赋能教育■“教育2030”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动力、策略和行动|石雪怡■治理视野下的在线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设计——以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项目为例|刘静
其他

骆郁廷 等 | 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及其建设

编者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国远程教育》开设“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栏目,刊发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优秀学术成果,以期充分发挥学术期刊在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以及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等多方面的思想引领作用。【刊载信息】骆郁廷,&
其他

朱德全 等 | 成渝经济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逻辑

2021)。成渝经济圈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与差异化的地域特色,体现了独有的空间特征,同时在经济圈建设实践活动中发挥各子系统的空间效应,而教育现象和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需要空间进行容纳和盛载(田晓伟,
其他

孙艳丽 等 | 论高等教育的义务化

p.10)。理论上,只要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存在,这就是一个无穷尽的过程。这个游戏的原则就是谁也无法同被迫参与的人进行游戏,无论谁参与,都是自愿参与,若是被迫参与便失去了参与的意义(詹姆斯·卡斯,
其他

王辞晓 等 | 基于认知网络分析的协作问题 解决教学交互规律研究

2020),能够为揭示互联网环境的教学交互与认知规律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案例课程中的学习者由来自不同区域的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学习经历的社会大众构成,具有多样性、规模化和异质性等特点(王志军
其他

刘静 等 | 治理视野下的在线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设计——以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项目为例

2011),而个体要发挥职能必须获得他人的理解与支持,因此重视通过鼓励多种形态的互动来促进主体展开行动,以消解“统治型”管理范式下依赖行政权威的强制关系(杨正联,
其他

石雪怡|“教育2030”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动力、策略和行动

learning)、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其余在技术丰富环境下工作所需技能的潜力,因此可被视为未来教育推动者”的观点达成共识,同时力图通过高级别辩论和专题讨论探讨激发该潜力的有效路径(UNESCO,
其他

郝祥军 等|AI重塑知识观:数据科学影响下的知识创造与教育发展

2015)。马丁内斯(Martinez)等将数据科学定义为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统计学之间的多学科交叉领域,包括利用科学方法和技术从大量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中获取知识和价值(Martinez
其他

孙杰远|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基本问题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2023/2023_zt01/tt/202302/t20230213_1044395.html易凌云,
其他

刘云杉 | 开放中的封闭:无界学习的教育危机

ability),这种生产力让行动者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将自己投射入未来,而不是以一种相关的方式进入未来,从而恢复一个一致性的过去。这种生产力是一种专门化认同的结果,它远比技能重要。(巴兹尔·伯恩斯,
其他

谱写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新篇章——2023(第二届)终身学习大会开幕

关注“在线学习”获取更多资讯!3月29日,由《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的2023(第二届)终身学习大会在河南郑州开幕。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领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普通高校、开放大学、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的负责人共500余人参加会议。文/《在线学习》主笔
其他

焦建利|ChatGPT助推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时代学什么与怎么教

“作为教育工具的潜力大于其风险”,甚至认为“学校应该深思熟虑地将ChatGPT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一种可以释放学生创造力、提供个性化辅导,并让学生准备好成年后与AI系统一起工作的辅助工具”(
2023年2月27日
其他

《中国远程教育》2023年第1期目次

李艳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研修五范畴评估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以2022年“全国暑期教师研修”为例|冯晓英
2023年1月19日
其他

郭建如 | 新职教法中的职业教育

2022)。第五十三条规定,“高等职业学校和实施职业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在招生计划中确定相应比例或者采取单独考试办法,专门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3年1月18日
其他

翟雪松 等 |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韧性教学生态的路径研究

2021)。2020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构建后疫情时代韧性教育系统:国家、地方和学校各级教育决策者的应有思考》,强调从恢复、复原和重建阶段降低教育系统的脆弱性,增强教育系统的韧性(UNICEF
2023年1月18日
其他

赵磊磊 等 | 内在主义技术伦理:教学评价智能化转型考量

助推教学轨迹的全过程追踪与描绘不断迭代升级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新的教学监测范式。通过综合应用生物识别、自适应决策、机器学习等智能技术,可以实现精准的学习过程追踪(Kumar,
2023年1月18日
其他

冯晓英 等 | 教师研修五范畴评估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以2022年“全国暑期教师研修”为例

Rossi)提出,用以支持对公共政策有效性的评估与决策。罗西主张评估是指运用社会研究程序,在一定的政治和组织环境条件下系统地调查致力于改善社会环境的社会干预项目的绩效(Rossi
2023年1月18日
其他

朱旭东 等 | 论“强师计划”政策的价值及其实现

2021)。(四)政策试点先行,重点推进,为“强师计划”价值实现优化战略管理任何教育政策总是利益与风险并存,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预测风险且尽量通过公共理性警惕风险是实现政策公共性价值的前提保障(杨跃,
2023年1月13日
其他

钟秉林 等 |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精英教育的逻辑基础与实践路径

2022-05-20)。共同富裕是由“共同”和“富裕”两个关键词组成的,“共同”强调要将蛋糕分配好,这是对公平提出的要求;“富裕”则是通过发展将蛋糕做大,这是对效率提出的要求(高培勇,
2023年1月13日
其他

杨晓宏 等 | 教育战“疫”之中国经验研究——在线教育视角

前沿技术与在线教学深度融合,直击在线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实痛点在教育战“疫”过程中,虽然我国教育信息化实力得到了充分彰显,但在线教育高质量发展仍存在诸多现实痛点,如在线教学条件保障仍需持续优化等(谢幼如
2023年1月11日
其他

刘宝存 等 |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本质、挑战与路径

2020)。但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层次和质量仍比较低,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合作机构和项目占比仅为20.8%,在形成合作关系的境外大学中仅有30余所排名在世界前200名之内(潘奇,
2023年1月11日
其他

教育部公示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评审结果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经组织专家评审,共有101个项目通过评审。现将评审结果面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为9月22日-9月28日。一起来看↓↓↓关于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按照《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实施办法(试行)》相关规定,经组织专家评审,共有101个项目通过评审。现将评审结果面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为9月22日-9月28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以书面方式向我司反映,并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以便核实查证。提出异议者请提供本人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有效联系方式(我司将予以严格保密),凡匿名、冒名或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联系电话:010-66097563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教育部社科司科研处,邮政编码:100816。附件: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评审结果公示一览表教育部社会科学司2022年9月22日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评审结果公示一览表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件来源:教育部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精品悦读数字化赋能精准师训国开转型这十年在线学习研究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穆肃:针对性设计学习活动
其他

温书宇 等丨助力新时代的积极老龄化:新型老年大学建设标准的探索与研究

以日本为代表的旨在提高老年人福祉的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强调老年教育应当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生活技能、实现角色再社会化、发挥自身价值,最终提高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进而提高老年人的社会福祉(赵如钦,
其他

教育部等3部门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的通知》。本项目实行校企双导师(导师组)指导,确保培养质量。专项实施周期为4年(2022—2025年)。一起来看↓↓↓教育部办公厅
其他

公益活动预告丨关于召开“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线上研讨会”的通知

开放大学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者对于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对非学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不断创新实践中推动非学历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的有关规定,结合各开放大学的实际需求,《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将于9月15日召开“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线上研讨会”,共同探讨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的发展之策。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协办单位:北京网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二时间与方式会议时间:2022年9月15日14:30-17:30会议方式:本次会议为免费公益活动,采用线上直播方式,微信扫描二维码报名参加。扫码报名↑↑三会议内容1.聚焦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发展关键问题、探索解决路径;2.探讨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的发展之路;3.信息化手段助推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发展;4.开放大学代表分享实践经验;
其他

校长面对面丨上海开放大学:努力建设与城市同频共融的平台型大学

上海开放大学挂牌10年来,与上海城市发展同频共融,凝练形成了“平台型大学”的定位,逐步探索出了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办学模式。文/《在线学习》主笔
其他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发布,我国科技论文数量质量显著提升

8月25日,《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蓝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已居全球第一,但与这一规模相对应的是,中国科技期刊发文量远不能满足现实发文的需求,大部分论文发表在国外科技期刊上。根据蓝皮书,2020年全球有17个国家发表论文超过4万篇。发文前5位的国家中,中国发表论文数量排在第一位,引文影响力和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三;美国发表论文数量排在第二位,引文影响力和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均位列第四。2020年,中国作者发表高被引论文数为7920篇,占同期全球高被引论文数的37.25%,浙江大学教授杨卫院士在发布环节表示,这意味着中国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迅速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论文大部分都发表在国外的科技期刊上。杨卫特别提到,2020年中国作者共发表SCI论文54.9万余篇,其中只有2.5万余篇发表在中国SCI期刊上,这也是历年的最低值。杨卫介绍,科技期刊既是科学的服务者,为科学广泛传播而生;又是科学的推动者,助力科学更加开放。科技期刊水平也被视作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软实力”的标准之一。蓝皮书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科技期刊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间。根据蓝皮书,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科技期刊总量为4963种,但各地区出版科技期刊的数量分布呈现不均衡状态,居前五名的省区市依次为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和四川。在我国科技期刊中,中文科技期刊占绝大多数,达到88.74%,但中文科技期刊的主要影响力集中在国内。蓝皮书数据显示,2015—2019年五年间中文科技期刊国内被引频次在其国内外总被引频次中占比高达95.68%。与之相对应的是,数量上不占优势的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我国英文科技期刊2015—2019年五年间被国内复合引用频次均值为23.27万次,被国际引用频次均值为30.17万次;被国内外文献引用的总被引频次五年间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3.90%。2016年开始被国际引用频次已超过国内引用频次,2019年国际文献引用占比已达到69.18%。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英文科技期刊被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据了解,蓝皮书以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期刊年检数据和《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等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及科技论文的总体情况,以数据呈现我国科技期刊的整体现状,研究开放科学特征、开放科学平台和开放出版进展。来源:光明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精彩活动专家抢先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系列专题研修班”(第二期)即将开班2022教师数字化学习特色案例征集活动启动精品悦读校长面对面丨广东开放大学:在服务三大国家战略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校长面对面丨江苏开放大学:努力成为高水平开放大学发展的领跑者校长面对面丨上海开放大学:努力建设与城市同频共融的平台型大学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副院长韩锡斌:职教数字化转型面临三大挑战教育部重点领域教学资源及新型教材建设项目专家组成员郭文革:课程和教材建设是高教数字化的关键第一现场丨贯彻学习新职业教育法
其他

习近平关心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精彩活动专家抢先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系列专题研修班”(第二期)即将开班2022教师数字化学习特色案例征集活动启动精品悦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副院长韩锡斌:职教数字化转型面临三大挑战教育部重点领域教学资源及新型教材建设项目专家组成员郭文革:课程和教材建设是高教数字化的关键第一现场丨贯彻学习新职业教育法
其他

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

领航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第四届)中国继续教育实践创新峰会成功召开数字化职业教育开启新征程首站江苏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国行”启动聚焦案例
其他

专家抢先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系列专题研修班”(第二期)即将开班

相关阅读1.火热报名中!“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系列专题研修班”(第二期)来啦2.线上培训效果不好?8月8日,一起来见证【点击阅读原文】3.聚焦案例
其他

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怀进鹏赴天津调研

8月20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赴天津调研,围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展调研,并召开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天津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王旭参加有关活动。怀进鹏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近日又向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致贺信,为我们办好特色优势职业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天津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打造产教融合新生态,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凝聚产教融合新合力,促进院校协同育人形成产教融合新模式,职业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支撑国家战略和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教育部愿与天津加强合作,与天津一起推动职业教育再上新高度。怀进鹏强调,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提效增速,职业教育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愈加凸显,在助力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天津职业教育具有历史传统和良好基础,希望天津完善政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加快发展政府主导、多元参与、需求驱动、开放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上积极探索、示范引领。一是立足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福祉,全方位高质量推进产教融合,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与人才链、教育链有效对接,建设好新型实训中心。二是坚持跳出教育看教育、协调多方办教育,优化政策制度供给体系,探索新型办学方案,通过有效的组织改革全面强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三是着眼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推动职业教育更加重视能力建设、更好促进职普融通,打开职业教育学生的晋升空间和发展通道,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行业发展、产业变化、技术创新的能力。四是加大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力度,与产业合作加强职业教育课程、设备、标准建设,优化鲁班工坊数字转型和绿色转型中形成的产品标准、实训标准、课程标准,推动中国职业教育专业标准“走出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国家、金砖国家建立职业教育长效合作机制。调研期间,怀进鹏深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实地考察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精彩活动火热报名中!“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系列专题研修班”(第二期)来啦2022教师数字化学习特色案例征集活动启动精品悦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副院长韩锡斌:职教数字化转型面临三大挑战教育部重点领域教学资源及新型教材建设项目专家组成员郭文革:课程和教材建设是高教数字化的关键第一现场丨贯彻学习新职业教育法
其他

郭文革:课程和教材建设是高教数字化的关键

领航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第四届)中国继续教育实践创新峰会成功召开数字化职业教育开启新征程首站江苏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国行”启动聚焦案例
其他

9月10日截止征集!2022教师数字化学习特色案例征集活动

左右滑动查看文件7月20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暑期教师研修”专题上线(点击查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的重要寄语和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以暑期教师研修为契机,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质增效,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的指导下,《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组织开展2022教师数字化学习特色案例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指导单位: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主办单位:《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二征集内容按照教育数字化“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示范引领、安全运行”的总要求,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暑期教师研修”专题,促进教师师德师风素质和教书育人能力提升、推动教师成为教育变革主力军的优秀组织管理案例和优秀学习应用案例。包括但不限于:1.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科学用好“暑期教师研修”专题资源,组织教师开展线上培训,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持服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暑期教师研修”专题与各地、学校各类暑期教师培训的衔接和融合,让资源活起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3.创新体制机制,以及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教师研修的长效机制的建立。4.各级各类学校教师自主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选学“暑期教师研修”专题,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自我能力。5.完成“暑期教师研修”专题学习任务后,继续学习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的其他教师研修资源,更新教学内容、进行备课。三征集对象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特殊教育学校、职业学校、普通高校等各级各类学校,及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四征集时间1.征集时间:8月1日—9月10日2.遴选时间:8月10日—9月20日3.宣传推广:9月20日—12月底4.编辑出版:9月20日—12月底五案例宣传展示1.多元化传播,成果品牌化。遴选出的特色案例将通过《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今日头条等),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发布,并推荐给相关主流媒体广泛传播。2.权威期刊刊载,示范引领。精选部分特色案例,以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在线学习》杂志专刊形式刊发,发挥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3.案例集出版,凝练行业智慧。精选专刊内容,进一步补充完善,结集出版相关图书,记录行业转型发展历程。4.论坛分享,推介特色案例。在相关行业会议或研修班上发布,并推介特色案例。5.实地参访,对标学习。特色案例机构有机会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参访基地,实地分享经验,推广案例成果。6.课题研究,理论指导实践。主办单位会同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研究机构等组织开展相应主题的课题研究。六案例要求1.选报的案例具有推广价值,对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具有示范引领作用。2.特色案例包括实施背景、主要做法、成效经验、体会感受等。要求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行文逻辑清晰、有相关数据和音视频资料作为支撑(撰写说明见附件1)。3.案例字数:1000—3500字(格式要求见附件2)。七报送方式报送单位将特色案例和教师数字化学习特色案例征集活动联系表(联系表见附件3)发送至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在线学习》杂志编辑部邮箱,邮件主题为“**单位教师数字化学习特色案例”,报送截止时间为9月10日(以电子邮件发送时间为准)。联系人:张老师电话:010-53385367
其他

《中国远程教育》2022年第8期目次

俞树煜教育的规模化与教育公平■教育规模化与个性化矛盾何以破解?——数据驱动规模化因材施教的逻辑框架与实践路径|杨现民
其他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发布《天津倡议》

2022年8月19—20日,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中国天津召开。来自123个国家(地区)的政府机构、国际组织、行业企业、学校、研究机构代表出席了大会,围绕“后疫情时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新变化、新方式、新技能”的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广泛探讨。结合代表的观点、意见和建议,大会形成《天津倡议》。倡议认为,职业教育是创造价值的教育,可帮助人们获得技术技能,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积极应对环境变化,是以能力为本位、需求为导向、贯穿人一生的教育,是提升产业效能、促进持久包容和可持续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促进充分和生产性就业、增进人民福祉、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倡议指出,秉持公平全纳、有教无类、面向人人、质量优先的理念,为各类群体提供适宜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注重培养诚信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注重培养可持续、可迁移的发展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倡议强调,职业教育要适应后疫情时代的特点和数字化变革需要,与终身教育相结合,与产业链条相契合,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融合。要进一步扩大高质量的技能人才供给,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方式、组织形式变革,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技能、绿色技能培养。倡议希望,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不断创新合作形式,拓宽合作内容,建立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机制,打造互利共赢的技术技能共同体,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支撑引领产业发展与变革,以跨界互动、融合创新共同创造世界美好未来。倡议呼吁,各国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和投入力度,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树立职业荣誉感、增强社会认同感,鼓励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创设国际职教大奖,让职业精神得到弘扬,让职业教育得到尊重,让职业教育创造的价值得到奖励。各国政府、国际组织、行业组织、企业界和教育界携起手来,加强互学互鉴和务实合作;组建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构建全面、紧密、务实、包容的高质量伙伴关系,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来源:教育部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精彩活动火热报名中!“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系列专题研修班”(第二期)来啦2022教师数字化学习特色案例征集活动启动精品悦读教育部重点领域教学资源及新型教材建设项目专家组成员郭文革:课程和教材建设是高教数字化的关键第一现场丨贯彻学习新职业教育法
其他

国家开放大学亮相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助推技能重塑与终身学习

创新实践——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系列专题研修班(第一期)顺利举办职业教育丨潍坊职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 打造“潍职品牌”在线学习研究丨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刘述:多元、互通、赋能
其他

李新 等丨协作学习情境中学习投入数字化表征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2019)。协作学习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交互性特征,学生的学习投入不仅受自身学习状态的影响,还将受到同伴交互情况的影响,导致该情境中的学习投入与传统学习相比更加复杂(Järvelä,
其他

王梦倩 等丨在线论坛中高质量数字化读写实践何以实现?——师生交互作用质性比较分析的启示

警惕数字不平等,开展具有包容性的数字素养教育本研究发现外向型性格、高数字技能、高读写能力的学生是高中数字素养在线课程中的优势群体,这一发现验证了数字鸿沟具体体现在获取鸿沟、技能鸿沟等方面(刘京鲁,
其他

司建 等丨乡村STEM教育:实现可能、现实困境及因应对策

Capital)的投入密切相关。从社会学的表达范式来看,文化资本有三种状态:①具体的状态,一种心身的惯常“性情”的形式;②客观的状态,一种文化商品的形式;③体制的状态,一种客观化的形式(布尔迪厄,
其他

2022教师数字化学习特色案例征集活动启动

左右滑动查看文件7月20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暑期教师研修”专题上线(点击查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的重要寄语和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以暑期教师研修为契机,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质增效,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的指导下,《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组织开展2022教师数字化学习特色案例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指导单位: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主办单位:《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二征集内容按照教育数字化“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示范引领、安全运行”的总要求,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暑期教师研修”专题,促进教师师德师风素质和教书育人能力提升、推动教师成为教育变革主力军的优秀组织管理案例和优秀学习应用案例。包括但不限于:1.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科学用好“暑期教师研修”专题资源,组织教师开展线上培训,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持服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暑期教师研修”专题与各地、学校各类暑期教师培训的衔接和融合,让资源活起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3.创新体制机制,以及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教师研修的长效机制的建立。4.各级各类学校教师自主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选学“暑期教师研修”专题,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自我能力。5.完成“暑期教师研修”专题学习任务后,继续学习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的其他教师研修资源,更新教学内容、进行备课。三征集对象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特殊教育学校、职业学校、普通高校等各级各类学校,及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四征集时间1.征集时间:8月1日—9月10日2.遴选时间:8月10日—9月20日3.宣传推广:9月20日—12月底4.编辑出版:9月20日—12月底五案例宣传展示1.多元化传播,成果品牌化。遴选出的特色案例将通过《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今日头条等),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发布,并推荐给相关主流媒体广泛传播。2.权威期刊刊载,示范引领。精选部分特色案例,以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在线学习》杂志专刊形式刊发,发挥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3.案例集出版,凝练行业智慧。精选专刊内容,进一步补充完善,结集出版相关图书,记录行业转型发展历程。4.论坛分享,推介特色案例。在相关行业会议或研修班上发布,并推介特色案例。5.实地参访,对标学习。特色案例机构有机会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参访基地,实地分享经验,推广案例成果。6.课题研究,理论指导实践。主办单位会同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研究机构等组织开展相应主题的课题研究。六案例要求1.选报的案例具有推广价值,对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具有示范引领作用。2.特色案例包括实施背景、主要做法、成效经验、体会感受等。要求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行文逻辑清晰、有相关数据和音视频资料作为支撑(撰写说明见附件1)。3.案例字数:1000—3500字(格式要求见附件2)。扫码下载附件七报送方式报送单位将特色案例和教师数字化学习特色案例征集活动联系表(联系表见附件3)发送至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在线学习》杂志编辑部邮箱,邮件主题为“**单位教师数字化学习特色案例”,报送截止时间为9月10日(以电子邮件发送时间为准)。联系人:张老师电话:010-53385367
其他

火热报名中!“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系列专题研修班”(第二期)来啦

创新实践——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系列专题研修班(第一期)顺利举办职业教育丨潍坊职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 打造“潍职品牌”在线学习研究丨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刘述:多元、互通、赋能
其他

王晶心 等丨基于TPACK的高校教师混合式教学胜任力模型研究

2019a)。这些改变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能力提出极大挑战。教师是影响混合式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关于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的研究还十分有限(King
其他

杨现民 等丨教育规模化与个性化矛盾何以破解?——数据驱动规模化因材施教的逻辑框架与实践路径

【刊载信息】杨现民,张瑶.2022.教育规模化与个性化矛盾何以破解?——数据驱动规模化因材施教的逻辑框架与实践路径[J].中国远程教育(8):42-52,79.【摘要】如何破解教育规模化与个性化之间的矛盾,是智能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之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规模化因材施教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也赋予了因材施教新的时代内涵。大数据作为新教育系统高效运行的“动力源”和“智慧源”,在驱动规模化因材施教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据驱动规模化因材施教要遵循三个逻辑,分别是“精准识材—多元育才—个性成才”的过程逻辑、“以学生五育数据为主体,以四层数据分析法为框架”的数据逻辑以及“家校社政四方共育”的协同逻辑,最终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本研究依据数据驱动规模化因材施教的过程逻辑,提出了六条实施路径与建议,以期为各地探索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关键词】教育大数据;数据驱动;因材施教;规模化教育;个性化教育;精准识材;多元育才;个性成才一、引言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中国教育需要率先迈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应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竞争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挑战。然而,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仍以班级授课制的集体化教学为主,应试升学要求高、班级人数规模大、学生课业负担重(刘和海,
其他

周海军 等丨均衡发展背景下的“双师教学”:困境与突围

【刊载信息】周海军,杨晓宏,俞树煜.2022.均衡发展背景下的“双师教学”:困境与突围[J].中国远程教育(8):35-41.【摘要】“双师教学”是新时期助力农村薄弱学校发展、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的重要举措。随着各地“双师教学”实践的深入开展,“双师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双师教学”面临新的困境。该文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出发,认为“双师教学”是农村薄弱学校获取优质师资资源的有效途径,但当下“双师教学”面临资源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间依赖关系持续性差、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主体性弱、优质学校教师参与积极性低的现实困境。研究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提出了“双师教学”困境的突围之策:在外部,需发挥政府行政职能,通过资金性补偿、政策性补偿等举措调动资源优质学校优秀教师参与积极性,保障“双师教学”持续性;在内部,需发挥农村薄弱学校潜能,依托资源性补偿、多形式联盟和协商性决策等途径降低其对优质学校优秀教师的依赖强度,提升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主体性。研究可为当下各地“双师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关键词】双师教学;资源依赖理论;优质教育资源;农村薄弱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育;义务教育;师资资源共享一、问题的提出推动县域义务教育在实现基本均衡的基础上迈向优质均衡,是新时期农村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尽管国家在政策层面对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给予倾斜照顾,薄弱学校在办学经费、师资待遇、设施条件等方面均有了较为显著的改善,但在突破县域教学体系中优质资源难分享、优秀教师难流动等困局方面仍然有限,农村薄弱学校学科教师不足、教学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赵冬冬,
其他

任友群 等丨数字时代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供给侧改革初探

2021)。当在线教学、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新常态”时,也需要教师培训项目自身的流程再造与模式创新为教师培养和教师教学改革起到示范引领作用。3.
其他

王阿习 等丨在线同伴反馈情感识别与可视化:促进教师深度反思与教学问题改进

基于机器学习的在线同伴反馈文本情感识别(1)基于BERT模型的同伴反馈文本情感倾向识别首先,BERT预训练模型是在Transforme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大规模的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的(Devlin,
其他

张琪 等丨虚拟现实赋能未来教师培养:逻辑、场景与重塑

2017)。自适应虚拟现实在认知康复训练中也得到了较多的应用。通过控制输入刺激,实时测量用户的压力水平和身体活动,可以为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的训练,对其不一致的反应进行补偿(Mourning
其他

相聚贵阳丨找到破题之法,以“项目设计”驱动非学历教育全过程变革

在教育部加强高校非学历教育规范管理和质量提升的大背景下,各高校一方面要面对业务转型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市场下行的挑战,痛点在哪?哪一个是主要矛盾?如何破题?8月3日至6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的首期“非学历教育骨干人才培养系列研修班”,找到破题之法,以“项目设计”驱动非学历教育的全过程变革。文/《在线学习》新媒体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