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作者:爱丽丝喵琼花,每年四至五月绽放,色如美玉,风姿绰约,为我国千古名花。琼花名扬天下要归功于隋炀帝。相传,隋炀帝就是为了到扬州赏琼花而下令开凿大运河。他的骄淫奢侈、穷奢极欲造成民心向背最终导致隋朝被推翻而亡国。也是因此,琼花一度被视为“亡国之花”。提及琼花,不得不从扬州的琼花观说起。琼花观始建于西汉元延二年,原名后土祠,用于供奉掌管阴阳育万物的后土女神。至宋代,宋徽宗赐名“蕃釐(xǐ)观”,有多福大福之意。后来,又因蕃釐观内栽有世间独一无二的琼花而将其更名为琼花观。后土祠的琼花首次记载于北宋王禹偁的诗《后土庙琼花》:“谁移琪树下仙乡,二月轻冰八月霜。若使寿阳公主在,自当羞见落梅妆”。他又作题注“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岁久,木大而花繁,俗谓之为琼花,不知实为何木也”。至北宋庆历年间,欧阳修时任扬州太守,为了不负琼花盛开时的美好春光,他修建了无双亭。答许发运见寄宋.欧阳修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北宋著名的三朝宰相韩琦也独爱琼花的举世无双之美,称琼花为“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又赞其“千点真珠擎素蕊,一环明月破香葩”。琼花,为有风骨之花木。周密在其著作《齐东野语》记载,宋仁宗和宋孝宗先后令人将后土祠的琼花移栽至开封和临安的皇宫禁苑,但均在次年辄枯,不得不将其送还祠中。至南宋,政局变得动荡不安,琼花成了战乱的牺牲品。杜游在《琼花记》中记载在南宋高宗绍兴年间金人攻占扬州,将琼花连根拔起。后来在道士唐大宁的悉心照料下,琼花才得以重新萌芽吐蕊。张问见琼花经兵火候,枯而复生,有感而发,特作《琼花赋》:俪靓容于茉莉,笑玫瑰于凡尘,唯水仙可并其幽闲,而江梅似同其清淑,真绝代之无双,久弥芬于幽谷。只可惜,琼花到最后仍未能幸免于难。《山房随笔》中记载南宋德祐乙亥年间元兵攻陷扬州,琼花突然死去。赵棠国炎赞琼花之高洁:“名擅无双气色雄,忍将一死报东风。”琼花的消逝,另无数人惋惜不已,元代名家舒頔(dí)有诗云“天上奇花玉色浮,祇留一种在扬州。如今后土无根蒂,蜂蝶纷纷各自愁”。古人常将琼花与聚八仙混淆,但典籍中多次考证,强调了两者之不同。《广陵志》记载:聚八仙花虽类琼花,而琼花之异者,其香如莲花清郁可爱,虽翦折之,此余韵亦不减,此聚八仙之所无也。宋绍熙元年郑兴裔在《琼花辨》中指出琼花与聚八仙有三处不同:琼花大而瓣厚,色淡黄,叶柔而莹泽,花蕊与花齐平,不结子而香;聚八仙花小而瓣薄,其色微青,叶粗糙有芒,花蕊则低于花,结子而不香。明代郎瑛的《琼花辨》中提到宋画中的琼花多为一头九朵簇拥,不同于聚八仙。可见,古人所提及的琼花,花色微黄,香气馥郁,花开繁茂,应是聚八仙的一个优良变异个体。到现代,人们将琼花之名用在了聚八仙上,这极有可能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聚八仙为忍冬科荚蒾属植物,高数丈,其花序大如盘,外轮八朵较大的白色花不育(不能结实),而中间米黄色的小花可育,绽放时似仙女翩翩起舞。聚八仙,现代植物学上的琼花而绣球荚蒾是聚八仙的一个近亲,它整个花序均由大型的不育花组成,绽放时呈绣球状,因此又有木绣球之称。绣球荚蒾古人笔下的琼花早已香消玉殒,而琼花观内只留有琼花台及“蕃釐观”石匾。但仍有无数人试图通过古人的文字与画作,去寻觅琼花的芳踪。或许,正是这种求而不得,才让世人对琼花念念不忘吧。其实,那些关于“亡国之花”的传说尚无从考证,隋炀帝灭国,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绝不会是因为一朵花。所谓“灭国之花”,不过是人们强加的意志罢了。而琼花的美艳不管是不是和历史有关,都一样楚楚动人。只需三步,就能抢先看到安利植物研发中心的一手好文,现在就开始操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