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人才

其他

勠力同心,外专抗疫“48小时”

“小区被封闭,要进行48小时核酸检测,今天申请居家办公。”从3月初开始,奥密克戎让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出门怕不能回家,回家怕第二天不能上班”的闭环核酸生活。上海市科委(市外专局)在本市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有关事项全程网上办理“不见面”审批的基础上,又创新设计了线上应急受理流程,在3月28日开始全市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后,勠力同心共同保证外专服务不缺席。铁打的市级服务专窗
2022年3月30日
其他

首次引入互荐模式,给青年科学家“扬名”的舞台,近900个闪闪发光的名字有你认识的吗

青年即未来。近日,“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明星计划、扬帆专项陆续完成初步选拔,899个闪闪发光的青年名字向社会公布。直播、约饭、聊天……如今的青年科学更善于利用等社交活动表达自我,他们更渴望站在舞台中央的机会。首次在市级层面的人才培养计划中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理念的上海,正在让人才培养体系更适应青年人才的“脾性”,给予他们趁早“扬名”的机会。青年科学家有了提名权,扩大发现人才的视野“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去年首次设立,该计划由市人才办、市科技工作党委、团市委、市青联指导,市青年科技人才协会主办,科技团工委支持。参评标准中,年龄不超过35岁是唯一的“硬指标”。此次公布的100名候选对象中,女性18人,男性82人,平均年龄33岁。年龄最小的是时志远,不满29岁的他去年参与成立的上海氢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入选了2021年度“最具成长潜力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并获科技部火炬中心“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秀项目。候选对象中还有多位科技企业创始人或研发负责人。“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还有一项创新,入选者可以提名一位候选人,这种“青年推荐青年”的模式在青年科学家群体中颇受关注。桂敬汉就将与他同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的何智涛推上了“舞台”。何智涛在不对称催化领域取得了很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是很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化学家。桂敬汉说:“我们经常在一起打交道,彼此非常熟悉,以后有机会我还在继续推荐。”今年的候选人龙凡,也是由去年的入选者陈智超提名的。33岁的陈智超来自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与他同岁的龙凡2020年1月发起设立了新型研发机构——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其发布的树图公有链是上海原创世界第三代公有链,如今树图公有链上的账户数量已超1000万个,智能合约数量超过6000个,处理交易超过7800万,日处理交易达30—50笔。青年人才计划成为单位培养人才的“无形资产”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下称“启明星计划”)是国内率先发起设立的面向年轻科技工作者的人才培养计划,由市科委于1991年设立,重点培养和资助35岁以下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1年来,该计划迄今已累计资助3000余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走出了17位两院院士。在刚刚公布的200位启明星计划候选人中,有三位入选去年“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的获奖者,他们分别是达观数据的张健、上海交通大学的唐豪和中科院药物所徐骏宇。今年34岁的张健有望成为上海人工智能企业达观数据的第四位启明星员工,他从事的工作是自然语言处理,以便让机器更好地获得语言解析能力。如果说“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为张健带来了“名”,那么启明星计划则为入选者提供了40万元的资助资金。“如果能获得‘启明星’,我就更有底气去闯‘无人区’了。”他说。近年来,为科研人员提供“第一桶金”的任务逐渐被“扬帆计划”取代,该人才项目每年选拔600名32周岁以下的青年人才,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交叉学科,推动新科研领域的诞生,今年共有599名青年入选。迄今为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已经走出两位“启明星”、八位“扬帆”。三年前入职的胡思奇从28岁就开始申报,今年终于入选。他申报的课题是用更高效的链路把微小卫星链接起来,他说一定会认真对待这来之不易的“第一桶金”。能够入选扬帆,上海农科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的瞿洋有些不可思议,她申报的课题“芽孢杆菌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两个形态”颇有些脑洞大开,入选极大地增强了她继续从事科学研究的信心,她也非常希望自己的课题能被更多人了解。作者:沈湫莎转载来源:文汇报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处仅作为分享使用往期推荐:兼顾偏远地区!这项大奖扩容后将主动寻访40+高校院所国内“揭榜挂帅”机制实践的分类与借鉴上海有机所交叉中心阐释渐冻人症致病蛋白FUS病理性聚集的分子机制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2022年3月30日
其他

兼顾偏远地区!这项大奖扩容后将主动寻访40+高校院所

记者从阿里巴巴达摩院获悉,3月28日,2022达摩院青橙奖已正式启动申报。青橙奖由达摩院于2018年发起,至今已举办四届。奖项评选面向35岁及以下中国青年学者,旨在发掘有潜力取得突破性成就、有望成为中国科研中坚力量的新星。每位获奖的“青橙学者”将获可自由支配的100万元奖金及阿里全方位的科研支持。近年来,支持科研人才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中国科研新生力量也在加速爆发。今年,达摩院决定全面扩容青橙奖,拓展评选领域、征集渠道,提升评选数量、奖金总额,寻求对青年科研人才的全方位支持。《中国科学报》发现,与以往相比,2022达摩院青橙奖迎来4项重大变化。
2022年3月29日
其他

上海有机所交叉中心阐释渐冻人症致病蛋白FUS病理性聚集的分子机制

RAC2)形成高度不稳定的淀粉样蛋白原纤维。在诸如衰老和遗传突变等引起的病理条件下,相分离过程的紊乱会驱动FUS进一步通过亲水相互作用组装成高度稳定的淀粉样蛋白纤维,与相应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图1
2022年3月29日
其他

国内“揭榜挂帅”机制实践的分类与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和全国各省市纷纷在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重点创新任务、重大科技项目中开展“揭榜挂帅”机制试点,形成了丰富的探索经验和成功的实践模式。面向“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特别是组织实施好科技重大专项,推进重点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和支撑高水平人才引进培养的需求,当前迫切需要加快探索在更多项目、更广领域实施“揭榜挂帅”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国家和国内各省市的重要经验值得总结借鉴。01国内“揭榜挂帅”实践的主要类型近年来国内多元多样的“揭榜挂帅”探索实践,以项目的定位、目标和机制分类,主要可以归纳为聚焦产业创新重大战略任务、引领构建产业与科技双向链接、促进基础前沿领域重大创新突破、面向社会民生领域重大需求、强化发挥科技“帅才”引领作用五种类型。一是聚焦产业创新重大战略任务,政府“出题发榜”,企业“揭榜”,开展目标导向的研发攻关(见表1)。面向制约产业升级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和“卡脖子”问题,由政府财政出资,凝练悬赏标的,向社会发榜公布,征集揭榜攻关可行性方案。通过专家评审、“赛马制”等方式,在揭榜单位中择优支持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优势企业、机构独立承接或牵头组成创新联合体承接重大攻关任务,集中力量突破具有领先性、独创性的产业关键技术、产品。在项目攻关过程中,采取“军令状”、阶段性评估、滚动式资助等方式不断压实责任,确保研发成效。通过“揭榜挂帅”,引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做大做强,促进产业创新能级跨越式提升。如工信部人工智能“揭榜挂帅”项目、科技部“数学和应用研究”重点专项、贵州省科技厅与能源局针对省内长期解决不了的痛点难点问题设计技术榜单等。表1
2022年3月29日
其他

“对中国而言,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事关国家命运的重大战略”

“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爆发,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落后了一年半载,很可能就将落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以对中国而言,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事关国家命运的重大战略,成功与否生死攸关。”在2022年复旦管院新年论坛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这样表示。01科学的发展基于积累与需求在复旦管院新年论坛上,陆雄文谈到了他对于科技、创新的认识,他认为,科学的发展基于两个基本前提:1积累一是有积累。科学技术的积累是缓慢的过程。例如,“人工智能”绝不是过去十年的概念,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麻省理工学院就建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就已经有不少跨学科领域的科学家聚集起来讨论人工智能。所以人工智能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从量变引发质变,从而实现了突破、爆发。2需求二是有需求。中国有很多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所以人工智能发展特别迅猛。大量的应用场景,加上人们的消费能力、消费欲望共同促使人工智能在商业领域,尤其是在终端消费领域里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反过来,需求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而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不仅是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技术、产品、产业形态的升级,推动物质财富更快更多地被生产出来的同时,也推动公共事务、政府管理等场景和方式快速迭代。陆雄文认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就发挥了重要作用让人员流调和分级隔离更迅速、更精准其背后有两个重要支撑:首先是资源。只有在医护人员、疫控专家、技术、设施的充分保障下,才能实现精准定位和数据跟踪,进而将“密接”、“次密接”迅速“捕获”并隔离,跑在了疫情之前。其次是管理。当防疫遭遇风险、漏洞时,专家做出了充分分析、清晰表达后就要有人来决策,就应该遵循“谁决策、谁负责”这一管理的基本原则。过去两年多,上海之所以疫情防控比较成功、相对比较安全,正是因为决策有方、执行有度、管理有效,这也是上海城市管理水平的总体表现。无论是政府部门、机构,还是社会组织、团体,当政府发出指引后,各方的动员能力和管控能力都非常强。02抓住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时间窗口“
2022年3月28日
其他

“破四唯”后如何“立新标”?学科学术评价规范研究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

日前,科技部会同中国科协组织开展的“学科学术评价规范研究试点”交出了阶段性成果。试点近一年来,中国数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华医学会五家学会作为试点单位,目前,已分别形成《学术评价规范建议》和《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中国数学会还制定了《数学科研诚信自律公约》。“破四唯”后如何“立新标”?一直是人才分类评价亟待破解的难题。今年初正式施行的科技进步法明确,国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新的科学技术评价制度。科学技术评价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根据不同科学技术活动的特点,实行分类评价。
2022年3月28日
其他

科研减负放权这十年:激发人才活力 点燃创新激情

为进一步加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保障支持力度,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启动的53个重点专项中,有80%设立了青年科学家项目,将支持230多个青年科学家团队举青春之力集智攻关。
2022年3月28日
其他

上海有机所在钴催化烯炔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串联硅氢化反应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烯基硅烷由于其低毒性、高稳定性和易于转化成其他官能团,因此是在有机化学中重要的合成子。最直接的和原子经济性的合成烯基硅烷的方法是金属催化炔烃的硅氢化反应。虽然近些年来金属催化炔烃的硅氢化反应,尤其是利用廉价金属铁、钴等的络合物催化的反应得到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硅烷中只有一个硅氢键参与反应、反应模式单一等局限性。烯炔作为一类特殊的底物,其硅氢化反应的化学、区域和立体选择性调控更加有难度。目前仅局限于与炔烃部分发生单一硅氢键的加成反应,而发展在同一分子烯炔底物中,炔烃和烯烃能与同一分子的硅烷中两个不同的硅氢键发生化学、区域和立体选择性的新反应模式,构建一系列具有碳手性和硅手性的烯基硅烷化合物的新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孟繁柯课题组一直致力于钴催化的不对称反应的研究。在前期的研究中,孟繁柯课题组发展了一系列钴催化新型不对称反应(Angew.
2022年3月26日
其他

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技术标准项目申报指南出炉啦!

上海市2022年度技术标准项目申报指南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根据《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技术标准项目申报指南。申报指南详见一征集范围专题一:共性关键技术标准研究研究目标: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民生安全保障需求,开展产业支撑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及团体等各层级技术标准,发挥技术标准对产业发展及民生安全的支撑引领作用。研究内容:重点支持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领域,以及城市数字化转型与碳达峰碳中和等战略任务的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标准研究。执行期限:2022年6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经费额度:1.
2022年3月26日
其他

TA来了!“全球低碳创新实践案例”征集启动!

当前,我国正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中,科技创新是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2022浦江创新论坛将以“低碳:全球创新新使命”为主题,探索低碳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彰显引领和推动全球经济绿色复苏的大国担当和智慧。在此背景下,论坛拟从“全球低碳创新实践区域”“全球低碳创新先进技术成果”两个维度,面向全球科研机构、高校院所、企业等征集低碳创新城市/区域及转化应用与推广工程示范性好、减排潜力大的低碳技术成果的案例,充分发挥优秀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低碳新工艺和新技术,推动相关产业的低碳升级改造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可行路径,就全球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进行有益探讨。本次征集活动
2022年3月25日
其他

基金委公布:2022年自然科学基金预算增加,增长6.8%

光明日报记者杨舒从北京3月24日召开的第八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获悉,2018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持续推进科学基金系统性改革,加大人才项目部署力度,稳定支持青年人才成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由200项增加到315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由400项增加到630项,取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对非华裔外籍申请人的限制,设立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港澳)、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人才资助体系稳步升级。会上,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书记、主任李静海作工作报告。据他介绍,2018年以来,自然科学基金委持续推进以“三项改革任务”为核心,以“加强三个建设、完善六个机制、强化两个重点、优化七方面管理”为重要举措的系统性改革,各项任务取得重要进展。在资助导向上,基于“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四类科学问题属性的分类申请和评审覆盖85%以上的科学基金项目。在评审机制上,稳步推进“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RCC)评审机制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45个学科。在优化学科布局上,按照“符合知识体系逻辑结构、促进知识与应用融通”的原则,全面实施新申请代码,申请代码体系由三级调整为两级,代码数量由3542个缩减至1389个。申请代码的科学性、包容性、引领性得到科技界广泛认可。基于板块的资助布局改革稳步推进,将9个科学部整合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生命与医学、交叉融合四个板块。在学科交叉研究资助管理改革上,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并首次启动交叉科学部资助业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交叉领域,建立健全面向交叉融合研究的人才、项目资助机制。此外,“放管服”也持续深化,全面实行无纸化申请,简化项目申请承诺报送,优化初审要点,深入实施代表作评价制度,率先开展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全面推动人才类项目实施“包干制”,下放项目经费使用调剂审批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公布《2022年度部门预算》(公众号后台回复2022基金委预算,获取完整版pdf),今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预算数再次增长。(点击可放大)从上表可看出,基金委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3,621,048.48
2022年3月25日
其他

在沪新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条件和程序是什么?申报看这里!

23110177转载来源: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处仅作为分享使用往期推荐: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习近平谈科学家精神通知
2022年3月25日
其他

通知 | 2020-2021年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奖励结果

2020-2021年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奖励结果出炉啦!各有关单位:为鼓励和支持本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根据《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评估与奖励办法》,我委组织开展了2020-2021年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评估与奖励工作,按照《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评估与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进行了评估。经审定,对上海交通大学等77家服务单位发放奖励资金共2475.82万元,对王思怿等24名先进个人发放奖励资金共4.8万元,授予上海交通大学等9家单位为先进集体。请各单位接通知后,做好奖励资金的实施与监管工作。特此通知。2020-2021年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先进个人名单(技术类)2020-2021年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先进个人名单(管理类)2020-2021年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奖励清单2020-2021年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先进集体名单转载来源:上海科技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处仅作为分享使用往期推荐:关于发布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基础研究领域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合作研究项目指南刘庆:把科研当产业做有前景吗?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2022年3月24日
其他

科研经费管理更细更实,科学家不再当“会计”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落实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的理念。要改革科研项目管理,优化整合人才计划,让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一系列优化科研经费管理的改革措施,有力激发了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促进了科技事业发展。随着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在实践过程中,一些政策还需进一步落细落实。科研经费如何用得更合理?记者采访了科研人员和相关专家。去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很多科研人员感叹“力度前所未有”。如何打通这些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科研经费如何用得更合理?优化政策衔接为过渡期科研项目提供政策依据《若干意见》覆盖科研经费管理的全过程,从预算编制、经费申请、分配使用到拨付进度、监督审计都做出了具体细致的规定。一位科研人员表示,以往的预算编制过细过碎。“有的预算书内容较多,调整起来有难度。在政策过渡期,需要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政策,为正在开展的科研项目评价提供依据。”《若干意见》出台后,财政部发布的政策解读中,明确要求《若干意见》发布时,尚在执行期内的科研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统筹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并与科研人员充分协商后,确定是否执行新规定;《若干意见》发布后,新立项的科研项目按照新规定执行。“本土化是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落地的重要环节。要让新政策真正造福于科研人员,还需要进一步落实落细。”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郇彦表示,特别是政策出台之前的科研项目,怎么执行、如何衔接,科研单位都需要做好细则制定。再比如,《若干意见》要求,项目承担单位要确保每个项目配有相对固定的科研财务助理。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反映,目前这类人才缺口比较大,“既懂科研、又懂财务的专业人士,人力成本可能也比较高,在科研项目经费中解决有一定困难。”还有科研人员提出,目前无纸化报销需要继续强化信息系统支撑,特别是数据接口、协议、流程等要更加适应科研经费报销数字化、无纸化需要,切实减轻科研人员报销负担。有科研院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经启动了相关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包括调整直接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调整间接经费分配比例与用途、制定结余经费统筹使用新办法等。一些地方财政部门还召开专题座谈会,摸清新旧制度衔接、科研经费管理改革面临的问题,并听取科研单位的意见建议。善用“负面清单”既“松绑放权”,又“守住底线”“一个不到10万元的项目,结项时要交9份不同类别的材料”“要求不许重复填表,审计时还需要原始凭证”……近年来,一些高校院所在科研经费管理上没有根本性转变,审计过程中采取“问题式”审计,缺乏与科研人员的有效沟通,出现“政策放松,执行反而越来越紧”的现象。此次出台的《若干意见》从监督检查方式、责任、检查结果运用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监督检查机制,包括创新监督检查方式,实行随机抽查、检查,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监督检查效率;将科研经费管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失信情况,纳入信用记录管理,提出探索制定相关负面清单等。“管理上要给予科研人员更多的信任,同时加强科研诚信制度体系的建设,培养科研人员的自律意识。”大连理工大学一位基层科研管理人员表示,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开展“无感式”的监督检查,能够提高监督检查效率,减少科研人员在这方面的精力消耗。另一方面,《若干意见》提出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实行“预算+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将科研经费与信用体系挂钩,划出‘禁区’,明确‘红线’,让科研人员对项目经费使用过程中的禁止性行为‘心中有数’,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降低管理成本。”这位基层科研管理人员说,“对科研不端、违规、违纪和违法行为进行追责和惩戒,对尽职无过错的科研人员免予问责,也利于科研人员放开手脚做科研,使管理更加人性化。”有科研人员建议,可考虑进一步扩大“负面清单”范围,并将科研经费与信用体系挂钩。完善配套举措把经费给到真正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出差事由:赴甘肃兰州参加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务六项目进展与成果交流会;交通工具:飞机、出租车、火车;备注:自西藏拉萨出发前往兰州,会议结束后返回北京。”以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张强弓打开手机APP,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出差审批,但报销还是要走线下。后来,他所在的研究所进行了改革,报销审批流程也能在线上完成了。科学家不再当“会计”了,这让张强弓有了更多新期待。“不仅是经费报销更加便捷,更重要的是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更加以人为本、遵循规律,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把经费给到真正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一位从事化学工程研究的科研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科研经费管理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比如,经费来源还是以项目制为主,长期稳定支持不够,青年科研人员经费保障不足,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对中试阶段经费重视不够,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仍然面临“两张皮”的问题等。这位科研人员举例说,为了支付房屋、水电等费用,有的科研人员要维持项目经费的持续增长,不得不“跑项目”;一些基础研究周期长、见效慢,如果拿不到项目,科研人员的待遇就会受影响。“科研人员中仍然存在重申请、轻结果的现象。评价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增强成果转化阶段的激励力度,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一位从事地理学研究的科研人员看来,“科研经费管理改革需要与其他的改革措施联动,由点到面,完善支持创新的体制机制。”财政部明确,科研院所可从基本科研业务费提取不超过20%作为奖励经费;科技部通知指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取消项目层面审计报告;河南省试点实施省级直拨到项目承担单位的“直通车”制度;青海省科技厅联合青海师范大学开展科研财务助理试点工作……《若干意见》出台后,各部门各地方相继出台系列配套措施,推动政策落地见效,真正做到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解决经费使用难题。作者:谷业凯转载来源:
2022年3月24日
其他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习近平谈科学家精神

任晨鸣/摄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厉,把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作为科技战线的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统一领导、协同推进科研攻关,拿出更多成果,不辜负党中央重托,不辜负人民期盼。
2022年3月24日
其他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MAECI)签署的合作协议及后续达成的共识,2022年双方将继续共同资助合作研究项目,以促进两国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一、项目说明(一)资助领域和申请代码1.
2022年3月23日
其他

刘庆:把科研当产业做有前景吗?

刘庆“如果按照过去的一些想法,把科研成果都本地转化和产业化。那么,要不了多久上海再没有空间承载新的发展。高端科技产业的发展也将无从谈起。”
2022年3月23日
其他

关于发布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基础研究领域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研究目标:针对硅基光电集成发展需求,研制具有原创性的CMOS工艺兼容硅基片上电泵激光器,探索激光器与其它硅基光电子器件单片集成技术,研制可在室温下稳定运行的电泵激光器原型件,要求输出功率大于
2022年3月23日
其他

寻找科技新星 | 这个国际难题,他从中国馆里找到灵感

与一般肿瘤患者不同,口腔肿瘤患者即便通过手术重获新生,还是不得不面对下颌缺失的“毁容”现实。即便口腔肿瘤患者术后生存率日益提高,数字化外科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但传统的颌面重建,手术难度极大,因此颌骨重建比例不足10%。如何实现功能性颌骨重建仍然是国际难题。医者仁心。刘剑楠团队创造性地从“医工交叉”入手,通过人工智能方案满足临床需求,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智能化颌骨重建体系——从术前的无创诊断,到肿瘤全自动分割,再到智能手术规划,最终通过机器人实施精准重建,刘剑楠团队期待为更多病人“换脸”,拯救生命的同时重塑病人的尊严。“我们做的不只是要根治肿瘤,我们要让病人有尊严地活着。”刘剑楠说:“能够看到自己的病人在数年后,回归正常的生活,是所有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医生所向往的。”1“把骨头搭好,再种上牙齿,这是我们同期做的事”口腔科,在人们的习惯认知中,就是“牙科”,但在口腔科中,有一群“会开刀的牙医”,他们通过数字化的智能手段,与口腔肿瘤做着搏斗,为患者有尊严的正常生活而努力。口腔肿瘤,是导致颌骨缺损的重要原因,在我国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全球每年新发病例近70万例,其中42%伴有颌骨缺损。“口腔癌不但致死,它会导致病人没有办法行使咀嚼、吞咽、发音等正常生理、社交功能。所以很多病人说自己‘生不如死’。”刘剑楠介绍说。因此,口腔颌面肿瘤外科,不仅需要治疗肿瘤,同时兼顾生理功能。刘剑楠的专业方向是颌面重建,在切除肿瘤时,要把缺损的组织通过技术手段再次重建出来。“把骨头搭好,再种上牙齿,这是我们同期干的事。”刘剑楠研发的颅颌面肿瘤诊疗一体化智能装备的综合研发,创新性地提出了“智能颌骨重建”理论体系及关键技术,贯穿于口腔肿瘤筛查、诊断、治疗及康复的全流程。该成果的实施将使颌骨重建技术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为颌骨重建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进一步确立了我国在颌骨重建方面的国际地位。围绕实现智能化颌骨重建这一临床需求,刘剑楠率领医工交叉团队,运用人脸识别、深度学习,感知切割,表面改性等多学科手段,联合攻关多项技术瓶颈;同时与企业强强联合,促进成果转化落地及推广应用。2将中国馆“榫卯结构”运用于骨骼移植中“我第一次跨学科是做博士的时候,25岁的时候,刚到上海,那时候很多的学习是被动的。”谈及“医工交叉”道路的开始,刘剑楠回忆道。交大的培养方案中,有工科的联合导师培养制度,刘剑楠借助这个契机,接触到了许多跨专业技术,刘剑楠有了主动学习的动力,从医院到交大材料学院,需要换乘三部地铁,单程两个小时,刘剑楠每天在材料学院钻研到晚上八九点,再回医院,“非常自发地沉浸在里面进行研究”。在与工科同学的交流中,刘剑楠发现,不同学科,看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我们宏观而感性,工科微观而理性。”秉持着“遇到需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刘剑楠的研究领域横跨医科、工科、材料学科。很多灵感来源于生活中的点滴,为解决坚强内固定所带来的副作用,用“榫卯结构”来固定骨骼的主意则来源于中国馆。传统的骨骼移植固定依赖钛板,但钛板是一个异物,存在感染排异且不符合力学分布的情况,往往需要后续二次手术拿出,这是困扰临床多年的痛点。
2022年3月22日
其他

携手抗疫 |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守“沪”健康

面对疫情严峻形势,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彰显抗击疫情的使命与担当,第一时间形成《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志愿者队伍工作方案》,组建起党委书记任队长、党委委员和党支部书记任副队长的党员志愿者团队,在抗新冠病毒药物研发以及疫情防控工作等多方面开展突击攻坚任务。3月13日,上海药物所接到上海市经信委关于支援核酸检测工作的紧急任务后,所党委迅速组织部署,在生物学相关各党支部、课题组、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等共同推进下,约100名志愿者积极响应组成党员突击队,挺身而出,勇于站出来、勇于挑担子、勇于攻克技术难关。对于许多支援核酸检测的突击队员来说,奔赴上海市不同地点的检验机构开展PCR实验至今已经持续进入第7天。支援核酸检测的任务艰巨、样本量多、工作强度高,虽然日以继夜、压力巨大,但是突击队员们劲头不减、热情高涨,参战人数不断增加,继续斗志昂扬守“沪”健康。快速集结,党员突击队冲锋陷阵任务到达的当天,药物所在2个多小时内迅速组建抗击疫情支撑检测党员突击队,集结精兵强将支援上海市抗疫工作。突击队员们踊跃报名,党员先上,群众积极响应,纷纷亮出了自己娴熟过硬的PCR实验操作能力,希望通过专业技能支援大批量核酸检测任务。他们中有年近退休的资深课题组长、不让须眉的巾帼女课题组长、在CNS正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的年轻科学家,都请战上阵,用实际行动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贡献药物所力量。课题组长、老共产党员冯林音研究员即将退休,多次打电话到支部主动请缨要亲赴一线支援,所里考虑工作强度对她进行了劝阻,她还是一再表示如有需要随时上阵。由于一位志愿者所住小区临时封闭,课题组长、年轻共产党员尹万超研究员挺身而出,接到电话后,十五分钟即刻从实验室赶到集结地参加夜班支援,完全不顾自己前一天晚上刚刚熬过夜推进科研工作。在微信群里,每天都有志愿者发来私信:“明天还缺不缺人,我可以上”。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每天都在演绎,药物所人用他们独有的方式传递着自己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信心和诚心。突击队成员合影一声令下,即刻前往一线3月14日-15日,首批由26位职工组建的第一批突击队员前往30多公里外的上海伯杰医疗科技股份公司支援抗疫,三班倒鏖战48小时,为上海市打赢阻击战争分夺秒抢时间。首发阵容中,90%以上是党员,因为他们说:危急时刻,我们应该要上。出征仪式上,突击队长党委书记叶阳和副所长赵强嘱托大家全力以赴,用专业技能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上海市人民一起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积极践行生物医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担当!3月16日-17日,第二批26名突击队员集结完毕,前往世和基因开展支援工作。3月18日始,第三批11名突击队员紧急派往样本量剧增的宝藤医学检验中心开展支援。3月19日,药物所接到徐汇区中心医院检测实验室的求援电话,继续派出6名突击队员为上海市抗疫工作做出积极贡献。还未安排任务的突击队员也加紧自身专业能力的保障学习,做好准备随时奔赴检测现场。共克时艰,展现生物医药国家队专业与担当药物所派出的突击队员专业过硬、敢挑重担、任劳任怨,作为生物医药国家队的派出志愿者,专业的技术水平和敬业的工作作风受到了检测机构的高度肯定和赞扬。世和基因表示“无比感谢今天的各位亲们。各位老师的专业和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让我们肃然起敬,向大家学习!感谢感谢。”宝藤医学检验中心认为突击队员的检测工作又快速又高效,显示出了药物所速度。实验室工作情况3月18日,叶阳前往宝藤医学检验中心关心慰问6名值12小时大夜班的年轻党员。面对任务,他们眼神坚定,胸前的党徽熠熠闪耀,纷纷表示:抗击疫情,我们义不容辞,只要需要,我们随时准备着。共克时艰,玉汝于成。上海药物所将不断强化新药创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使命和担当,积极响应上海市号召,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不断增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为上海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药物所力量,共护山河无恙,静待春暖花开!❖感谢踊跃报名的95名勇敢、有爱、心怀“国之大者”的突击队员们(人员仍在积极报名中)!感谢所有为突击队员们做好支撑保障的课题组长和支部书记们!上海药物所抗击疫情支撑检测突击队名单(95
2022年3月22日
其他

200人!他们拟入选上海市2022年度启明星计划→

上海市2022年度启明星计划拟资助人员名单正在公示中!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等文件要求,现将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明星计划拟资助人员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3月22日至2022年3月28日。上海市2022年度启明星计划拟资助人员名单对公示内容持有异议的,请于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委反映。按照《关于科研不端行为投诉举报的调查处理办法(试行)》第五条之规定,个人提出异议的,请在异议材料上注明姓名和联系电话;单位提出异议的,请在异议材料上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联系人和联系电话。我委对异议者的信息予以保密。为保证异议处理客观、公正、公平,保护被公示者的合法权益,我委对匿名且无明确证据和可查线索的异议,不予受理。材料寄送至:市科委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处(上海市人民大道200号,邮编200003)。投诉举报电话:63584446(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处)业务咨询电话:8008205114(座机)、4008205114(手机)转载来源: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处仅作为分享使用往期推荐: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100名候选对象)公示!快看过来,有你熟悉的吗?中共中央办公厅
2022年3月22日
其他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

入选人员名单公布啦!汪品先院士:不钻象牙塔,不当外包工,形成中国学派参与国际学术竞争如何让青年人才安身安心安业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2022年3月21日
其他

张旭院士:没有脑科学,就没有人工智能

在《科创中国·院士开讲》第六期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神经科学家张旭作为主讲嘉宾,分享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相关内容。在节目中,张旭表示现在神经科学家考虑的是构建脑联接图谱,“这是我们认识脑和发展类脑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基础”,张旭院士说,这不仅涉及到如何理解神经元之间怎样连接、发挥功能,同时也对理解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产生原理有帮助,找到原因的话,克服这类疾病就有办法了。转载来源:科创中国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处仅作为分享使用往期推荐:599人!上海市2022年度启明星项目(扬帆专项)
2022年3月21日
其他

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100名候选对象)公示!快看过来,有你熟悉的吗?

2022年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以下简称“上海科技35U35”)初评工作已经结束,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现将入围终评的100名上海科技35U35候选对象,于2022年3月21日至3月25日进行公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候选对象持有异议的,可以在公示期内向上海市青年科技人才协会秘书处提出,逾期不予受理。异议应当以书面形式实名提出,并提供身份证明、有效联系方式以及必要的证据材料或者调查线索,实名投诉举报人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冒名或匿名提出的异议一般不予受理。涉及异议问题的候选对象及推荐专家,应当及时提出申辩理由,提交有关异议的补充材料和旁证文件。在异议查实前,候选对象参加终评等进程不受妨碍。联系电话:23119278电子邮箱:sat35u35@stcsm.sh.gov.cn转载来源:上海科技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处仅作为分享使用往期推荐:599人!上海市2022年度启明星项目(扬帆专项)
2022年3月21日
其他

如何让青年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珍爱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多次寄语广大青年。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3月2日,围绕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成才道路上面临的安身、安心、安业“三大盼”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亚湘,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冯丹,人社部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政协委员、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王辉耀,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E政录”融媒体访谈直播间,展开深入讨论。●访谈嘉宾
2022年3月19日
其他

汪品先院士:不钻象牙塔,不当外包工,形成中国学派参与国际学术竞争

汪品先,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曾主持中国海首次大洋钻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等。研究方向为气候演变和南海地质,致力于推进中国深海研究和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科研投入和产出双双飙升,震动世界。中国科技论文的数量在2016年就超过美国,占世界总量的1/5。现在,无论论文数量还是理工科毕业生的数量都高居世界首位。然而,科学的目标不是论文而是创新,数量上的发展有待转化为质量。因此,当前基础研究面临的任务就是:转型。为什么要转型?原因出在根子上:现代科学是在欧洲、而不是在中国产生的。晚清战败后搞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要技术不要科学,只要树上的果子、不要树下的土壤,这样移植来的科学树必然水土不服,发展的路程不可能顺利。基础科学引进中国,先靠传教士、后靠留学生,很难有系统性,却容易产生“全盘西化”的偏向。“五四运动”一百多年来,既有复古守旧的声音,也有废除中医和汉字的过激主张。现在这类极端论调已经不常听到,但是长期以来科学发展以“追赶”为目标,并没有明确自己的道路。和经济一样,当代的科学已经全球化,但是类型不一。重大成果出在发达国家,出新的思路、新的结论,相当于经济贸易中出高端产品。发展中国家也出成果,通常是材料性或者呼应性的成果,相当于贸易中的原料、低端产品。这在论文数量上是反映不出来的,无论是新数据还是新理论,都可以发表文章。经济上我们已经在转型:改革开放早期靠出口打火机、领带夹,现在能够出口高技术。科学上需要转型:从发展中国家出口数据的模式,转向也能进行深加工的新模式。换句话说,要改变从外国文献里找题目、从外国买来仪器进行分析再写出论文送到外国发表这种“两头在外”的模式。说穿了,这就是“外包工”的模式,外包不要求创新。现代科学在欧洲产生,往往带有欧洲的“胎记”,这在地球科学和宏观生物学中更加明显。一些基于欧洲或者西欧北美的规律,被赋予全球性,说成是具有到处适用的普适性。近十年来,我们在南海深部的研究中,恰好证明北大西洋有些模式在西太平洋并非普遍适用,“南海不是小大西洋”,不能照搬。当然,科学真理只有一条,但是通向真理的道路不止一条,因此基础研究就会产生学派。以中国所在地区的特色为根据,以中国的文化作为土壤,我们的科学家可以发挥自己的研究特色,形成中国学派参与国际学术竞争。基础研究的转型,也要反映在科学家和大众的关系上。有两种选择:科学家可以钻在象牙塔里自娱自乐,也可以在潜心钻研的同时接上“地气”,和群众密切联系。我们主张后者,因为科学成果不仅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也可以转化为先进文化。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科研队伍,关爱科学的群众也是全球最多: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国家,会从领导干部到少年学生,如此重视科技研究和理工科教育。这就是形成华夏新文化的标志:华夏振兴必须包括软实力的更新。中国在国际上不能总是孔夫子、太极拳,必须在传统文化里注入现代科学的活力,改造华夏文化,而这里就有科学家的责任。科学的内容有时候偏深,行外人不容易懂。但是科学家不应该“自闭”,需要鼓励科学家以普通的语言和群众及青少年交流,这就是“科普”。应该提倡第一线的科学家、权威科学家从事科普,既是向纳税人汇报自己的工作,也是为现代科学注入传统文化作出努力。这里还包括使用的语言。不少国家的科学家只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教学,放弃了本国语言,与外界隔了一垛语言墙。但是创新需要文化土壤,这土壤首先是母语文化。因此我们主张双轨制,采用英、汉两种语言进行科学交流。英语是当今科学交流的世界通用语,掌握英语是进行基础研究的必备条件。但是历史上通用语是变的:牛顿发表三大定律用的是拉丁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用的是德文,英文到了20世纪晚期才成为世界通用语。有3000年传统的汉语不该断送,应当随着科学发展而再生。展望2100年,世纪之交的未来人很可能会说:中国的崛起是21世纪的头等大事,而“不钻象牙塔,不当外包工”的中国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转载来源:科技导报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处仅作为分享使用往期推荐:交叉学科研究者“要抗得住各种干扰,持之以恒,方能有所突破”《未来中国》今晚见
2022年3月19日
其他

599人!上海市2022年度启明星项目(扬帆专项) 入选人员名单公布啦!

上海市2022年度启明星项目(扬帆专项)入选人员名单各有关单位: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明星项目(扬帆专项)的评审立项工作已经结束。根据专家评审和公示结果,市科委决定东华大学李寿航等599人入选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明星项目(扬帆专项),市科委资助11980万元,其中2022年拨款11980万元。现将资助人员名单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为入选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加强管理和服务,保障完成有关研究任务。联系地址:南昌路57号甲106室,200020联
2022年3月19日
其他

​关于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与岛礁可持续发展”重点专项2021年度“揭榜挂帅”5个项目视频答辩论证会的通知

关于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与岛礁可持续发展”重点专项2021年度“揭榜挂帅”5个项目视频答辩论证会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与岛礁可持续发展”重点专项2021年度“揭榜挂帅”5个项目视频答辩论证会的工作安排,现定于2022年3月25日召开视频答辩评审会。有关事项具体如下:01评审工作安排1.
2022年3月18日
其他

《未来中国》今晚见 | “深潜院士”汪品先求解未知深海,科学青年团探寻海洋奥秘

曾经期望“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如今已成现实。神舟飞船载人航天进入遥远的太空,“蛟龙”号载人潜水下潜几千米深的海洋。但是几百年来,我国总是从海洋的表面研究海洋,深入海底研究意识淡薄,技术受限。海洋研究的关键在深海,海底蕴藏了丰富的资源,未知且神秘。汪品先院士本期《未来中国》聚焦海洋科学,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介绍中国深海研究的起步与发展,讲述深潜研究的梦想与现实。更有五位科学青年团成员进行科学竞演,带你重新认识海洋,探索神秘未知的深海。01跨界科普
2022年3月18日
其他

交叉学科研究者“要抗得住各种干扰,持之以恒,方能有所突破”

数学、物理、计算机、生物、材料、工程、医学、药学、心理学、语言学……什么样的科学研究,会将这么多学科汇集在一起?在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类脑研究院”),这样的交叉课题研究是常态。作为首任院长的冯建峰,既是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还兼任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院长。而他这两年发表的学术成果,却大都与疾病有关:睡眠障碍、孤独症……冯建峰(中)在参与实验数据分析冯建峰,1964年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院长、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副主任。在计算神经科学领域发展了一系列数学、统计与计算机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来自神经科学和脑疾病的不同尺度海量数据的分析、研究,他提出了非线性因果关系的方法和理论,应用于发现抑郁症和孤独症病灶及其临床诊疗。在单神经元和神经元网络的动力学研究、机器学习算法的设计和分析、随机控制理论等方面取得一定成就。1“脚踏实地,先做好人,再做科学家”“人脑看似不大,却由860亿个工作单元(神经元)组成……”58岁的冯建峰说起他的研究领域,目光炯炯有神。2015年,冯建峰受聘成为复旦大学类脑研究院首任院长。当时,他用系统发展神经计算的数学理论解决了一类最优随机控制问题,取得了优异成果,成为国际生物信息领域的知名专家。1981年,冯建峰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他和他的同学们一样,都在数学研究上有着崇高的理想,想采撷数学皇冠上的璀璨明珠。时任数学系主任丁石孙的教导,让17岁的冯建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丁老师希望我们这些年轻人,脚踏实地,先做好人,再做科学家。”冯建峰说。年少的冯建峰,逐渐把兴趣转向应用数学领域:大二起,他开始旁听生物系课程;写博士论文时,他将随机过程理论用于神经网络研究……30年间,冯建峰一直利用数学方法研究脑科学。凭着算法技术在工业或投资界也能有很好的发展,但冯建峰从未有过转行的念头。当复旦大学筹建类脑研究院时,在国外大学多年领导着一家实验室的他适逢其会,成为拓荒建组的不二人选。2“我做研究是被好奇心驱动的”如今的复旦类脑研究院,已有一支120人的教职工队伍,有认知神经科学、计算系统生物学、人工智能算法、全脑计算等多个研究团队。在冯建峰的邀请下,青年学者贾天野加入了复旦类脑研究院。“冯老师话不多,但总是身体力行。他的愿景是做顶天立地、高水平的科研。”贾天野说。而冯建峰则这样评价自己:“对我来说,科研是第一快乐的事,我做研究是被好奇心驱动的。”2018年,冯建峰团队首次搭建了由7000万个脉冲神经元组成的数字大脑。通过数学算法,实现人脑全脑尺度千亿级神经元功能的精细计算模拟。通过计算模拟,进一步解析大脑感知觉、学习记忆、情感决策及信息处理等工作机制,为人工智能的原创突破提供实验及理论基础。到2021年底,数字大脑拥有的神经元数量已与真正的人脑相当。这个数字大脑的原型就是冯建峰本人。冯建峰的助理介绍,这个“人脑模特”并不好当,日程安排“一天顶别人三天”的冯建峰,常常需要精确算好时间,从复旦大学邯郸校区驾车到浦东新区的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在磁共振成像设备上接受扫描,监测脑部活动,为数字大脑提供原型数据。“在高场强环境里待一个多小时,那样的滋味不好受,冯老师却毫无怨言。”他的博士生谢超说。冯建峰一直雷打不动坚持的还有每周3到4次的讨论班。周一、周四下午是“全脑计算”课题组;周二下午则是脑神经科学研究团队。偶尔与其他工作冲突,讨论班会被挪到晚上,冯建峰即便是出差在外,也通过视频参加,从不取消。所有人都要发言,青年研究员要报告研究进展、前沿学术资讯,学生们要对导师指定的阅读文章、书籍做概述、谈观点。“要说到点子上。把读过的50页文章,概括成三句话告诉我!”冯建峰毫不客气地叫停了一名博士生的报告。学生们最怕讨论班上的冯建峰。“不要以为他正在忙着,记不得你报告的内容,他会一直追问‘你这个研究做到后面是什么’。可以说,讨论班结束的那天晚上,才是我们的真正周末。”谢超说。“交叉学科的人才成长比传统学科难很多。要抗得住各种干扰,持之以恒,方能有所突破。”在冯建峰看来,做科研要有兴趣驱动,要有天赋,也要“够拼”。搭平台、拓视野、加压力,要让年轻人迅速成长起来,才能把研究院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前沿研究和科技创新中心。3“既要咬定长期目标也要关注一些‘热点’问题”聊起科研,“好玩”“有意思”是冯建峰常说的话。同事和学生也说,他常有天马行空般的研究灵感。人们常说“科研要坐得住冷板凳”,冯建峰对此有自己的理解:“搞科研当然得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要有长远的研究目标。但研究者的头脑中不应只有一个科学问题,应该始终有短期(热)、中期(温)、长期(冷)多个选题和目标。既要咬定长期目标,也要关注一些‘热点’问题。”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火热,但要破解人脑工作机制、实现用计算机模拟大脑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类脑研究院正在建设的张江国际脑库,已拥有国际共享数据库52万余个,但在一些脑科学的重要领域仍在积累数据。研究院也在运用数据、算法提炼理论模型,通过新路径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寻求干预治疗的方法。“冯老师带队,联系了很多医院和研究机构,收集临床需求。这个工作很累很困难,但很有价值。”副院长谢小华说。“我们收集了约17万人的睡眠状态大脑数据,分析发现,10岁左右的青少年睡得越长,大脑发育越好……”2021年7月,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冯建峰关于健康睡眠的研究报告,引来了4.6亿人次的阅读量。这让他感到很自豪,并且开始对科普投入更多热情。现在,他正着手编著关于脑与类脑的科普图书……日程以小时为单位,排得满满当当,夜里11点还在发微信文章、追踪研究进度;将时间管理和严格自律做到极致,即便是穿行在校园里,冯建峰也会迅速算出“最佳路线”,比别人更节省时间。冯建峰还有许多业余爱好,包括网球、羽毛球、游泳、登山等很多体育项目。他常年保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甚至在两个会议之间,也会换上运动鞋,在校园里跑上几圈……记者手记跨学科融合
2022年3月18日
其他

共同抗疫!上海科技系统在行动

近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市科技两委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要求,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加强统筹协调和科学研判,从严从紧、从细从实抓好科技系统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将药物研发、抗原检测试剂攻关和流行病学和病毒学研究作为当前疫情科技攻关重点工作,关心关爱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和隔离管控人员,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坚实防线,全力保障系统平安稳定。科技系统各单位、各直属单位,各区科委全力以赴,共同抗疫,全面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用实际行动抗击疫情。疫情之下
2022年3月17日
其他

融入科研管理的科技报告质量控制机制研究

摘要:提高科技报告质量是实现科技资源有效积累、促进科技信息高效传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方式。构建融入科研管理流程的科技报告质量控制机制,将科技报告撰写主体、管理主体、评价主体行为纳入统一的科研管理平台,对科技报告进行精细化审核与评价。审核、评价行为将直接决定科技报告质量、科研项目进程与科研绩效。将科技报告质量控制与科研管理相融合能够实现对科技报告撰写、审核、评价行为的有效统一与衔接,达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科技报告质量有效控制的目的。一、引言科技报告是继论文、图书、专利、档案、标准之后出现的一种特殊文献,它记载了科学研究的过程、进展和结果,其内容在科学性、详尽性、实时性、实用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截至2019年11月20日,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已经开放共享科技报告17.7万余份,网站访问人数达379多万人次,总点击量达13183多万次。在科技报告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科技报告质量问题逐渐凸显,将成为影响科技报告共享使用效率和我国科技资源积累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构建适合我国的科技报告质量控制机制,提高科技报告质量水平是科技报告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用“科技报告”“科技报告制度/体系”“科技报告质量”主题词进行期刊文献检索,并对2001-2019年间的发文量进行年度统计分析发现关于科技报告研究的文献共计536条,其中关于科技报告制度/体系的有154条,而关于科技报告质量研究仅有20条,主要集中于科技报告质量分析、科技报告质量评价体系、科技报告质量管理等内容。宋立荣等从宏观上分析了国家科技报告资源建设中的质量问题,评估了基层科技报告资源建设中元数据的质量情况。钟凯等调查分析了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NSTRS)面向用户服务的科技报告质量问题及其原因。任惠超等、朱丽波等、裴雷等研究了科技报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问题。任惠超等借鉴国防科技报告评价的有效经验,研究提出国家科技报告验收阶段和收录1~2年后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朱丽波等分析了科技报告的质量影响因素,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提出构建科技报告的评价指标递阶层次结构;裴雷等结合中国科技报告工作进展和实践提出了科技报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方法、描述框架和参考体系。黄晓林等在研究构建科技报告文献质量指标体系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细化政策规范、落实评价制度等方式提升科技报告质量。以上研究对于我国科技报告质量分析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科技报告具有复杂性,并非独立产生和存在,而是依托于科研项目,产生于科研项目研究过程,因此要根本上控制科技报告质量必须依托于科研项目管理,将科技报告质量管理纳入科研管理流程之中,建立基于科研管理流程的科技报告质量控制机制。本文探讨将科技报告撰写、呈交、加工、审核、评价的生产周期与科研项目申报、立项、执行、验收的科研管理流程相结合,构建科技报告质量控制机制,各类评价主体通过科研管理流程,依据特定评价指标,实现对科技报告的质量审核和评价。二、科技报告质量现状及原因分析(一)科技报告质量现状科技报告质量衡量标准主要有两个:科技报告编写质量和科技报告科学性。前者主要体现为科技报告元数据完整性、格式规范性、写作水平等。后者主要体现为科技报告的专业水平,包括报告理论创新性、内容详尽性、过程可重现性、潜在应用性等。笔者随机抽取了国家科技报告审核加工系统中的13214篇科技报告元数据和全文进行质量分析。其中质量完全合格通过审核的仅715篇,质量存在严重问题退回作者修改的1929篇,质量存在轻微瑕疵经加工、修改合格的10570篇。通过分析发现,科技报告呈交合格率非常低,仅为5.4%。同时笔者随机抽取了质量存在严重问题退回作者修改的400篇科技报告进行分析。其中元数据不规范的25篇,无全文的122篇(包括空白报告、只有承诺书、无报告正文等),一篇科技报告中包含两篇以上独立科技报告的82篇,内容极其不专业的57篇(包括章节结构混乱、内容重复),内容不完整、过于简单的有38篇(包括内容缺失、技术内容描述过于简单等),格式存在严重问题的52篇,其他原因需退回的24篇。图1
2022年3月17日
其他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欧盟委员会“中欧人才项目”指南

Commission)双边合作协议及后续达成的共识,2022年双方将继续共同资助“中欧人才项目”,着眼未来合作,面向国际人才培养。一、
2022年3月17日
其他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比利时法语区基础研究基金会合作交流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比利时法语区基础研究基金会(FNRS)双边合作协议及后续达成的共识,2022年度双方将继续共同资助合作交流项目,以促进两国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一、项目说明(一)
2022年3月16日
其他

人类第二家园会是“流浪地球”吗?中国科学家发起“地球2.0”项目,普查银河系类地行星

科学家预计,此次大范围搜索将能找到约5000个类地行星、约200个流浪行星(不围绕任何恒星转的行星),还有十几个“地球2.0”(适宜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地球2.0”项目艺术示意图
2022年3月16日
其他

合理育才、引才、用才,让“千里马”竞相奔腾

创新人才是我国建成现代化科技创新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推动力量,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力量。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要用好人才这一宝贵资源,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完善人才结构,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释放人才活力。
2022年3月16日
其他

关于上海市科技政务服务中心暂停服务的通知

关于上海市科技政务服务中心暂停服务的通知针对近期疫情变化,根据有关防疫要求,即日(3月15日)起,徐汇区中山西路1525号上海市科技政务服务中心暂停现场接待服务,恢复时间另行通知。浦东新区民生路1500号三楼17—19号窗口正常服务。特此通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外国专家局2022年3月15日Notice
2022年3月15日
其他

复旦大学漆远:技术和科学像DNA双螺旋上互相支持的两个链条

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院长、“浩清”特聘教授漆远:“未来我们能否用机器学习自动发现科学定律,AI爱因斯坦是否可能出现?目标是远大的,道路是崎岖的。我们从现实做起,我们希望把人工智能和科学结合起来,推进科学发现和产业落地。"转载来源: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处仅作为分享使用往期推荐:中科院上海分院召开系统人才工作推进会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位复旦教授的紧迫感更加强烈了Nature丨靠地吃鱼vs靠海吃鱼?上海海洋大学领衔发文:淡水养殖被严重低估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2022年3月15日
其他

一图读懂 |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谈科技创新热点问题

转载来源:科技日报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处仅作为分享使用往期推荐:中科院上海分院召开系统人才工作推进会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位复旦教授的紧迫感更加强烈了Nature丨靠地吃鱼vs靠海吃鱼?上海海洋大学领衔发文:淡水养殖被严重低估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2022年3月15日
其他

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位复旦教授的紧迫感更加强烈了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教授近来有一种紧迫感。半年前,他的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高性能纤维锂电池的规模化构建”科研成果,被审稿人评价为“储能和可穿戴技术领域的里程碑”。有了“从0到1”的突破,怎么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这是他半年来思考得最多的事情。日前,这一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消息传来,彭慧胜的紧迫感更加强烈了,他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美国专门成立了“革命性纤维与纺织研究院”,汇聚了美国的知名大学和企业力量,并将其列为国家级创新方向;欧盟的一份战略报告则预估,电子织物未来10年会有2万亿欧元的市场,将会带来一场纺织革命。我国在纤维锂离子电池方面的研究目前领先半个“身位”,但起个大早,如何才能不赶个晚集?【一件由纤维锂离子电池编织的成人衬衣,一次充满可以给手机充电约20次】一块看上去很普通的印染蓝布,手机放上去,便开始自动充电(见下图)。原来,这块蓝布并不普通,它织入的正是彭慧胜团队研发的纤维锂离子电池。这也意味着,出门无需带充电器,通过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直接对手机无线充电。“一件由纤维锂离子电池织就的成人衬衣,相当于一个移动充电宝,一次充满可以给智能手机充电约20次。”彭慧胜说。穿着衣服给手机充电,对人体是否会有伤害呢?“我们的产品不仅安全、耐洗,对敏感肌肤也很友好,我们正在努力未来做到生物可降解。”早在2008年,彭慧胜团队就开始研究新型柔性电池系统,2013年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并实现了新型纤维锂离子电池。不过,当时面向块状锂离子电池的成熟生产体系,很难直接用于纤维状锂离子电池,而国际上纤维锂离子电池的制备研究几乎是空白。怎么办?只有知其所以然,才能找到制备方法。又经过8年的摸索,他们发现了纤维锂离子电池的内阻随长度变化的规律。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内阻并没有随电池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反而先下降后逐步趋于稳定。在这一创新理论指导下,他们构建的纤维锂离子电池具有优异且稳定的性能,能量密度较过去提升了近2个数量级,即使将纤维锂离子电池弯折10万次,其容量保持率仍超过80%。他们还建立了世界上首条纤维锂离子电池生产线。“过去,在实验室做一件基于纤维锂离子电池的衬衣,成本是一个天文数字,现在我们把成本降低到了几百上千元,未来随着规模化还将进一步降低。”彭慧胜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要把发现转为生产力,还需更多产业界的合作者加入”】在彭慧胜的办公室,挂着一幅图,这是关于纤维电池更大的愿景。彭慧胜在讲述纤维电池的应用前景纤维电池在可穿戴设备、太空探测、生物医疗器械、脑机接口等领域展现出了新的可能。就拿可穿戴设备来说,近年来“如何充电”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而纤维锂离子电池的出现,无疑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钥匙”之一。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三明治”结构,因此很难做小。据透露,彭慧胜团队最初想要攻克的其实是纤维太阳能电池,但把光能转化成电能后如何储存是一道难题,于是把目光先投向了纤维锂离子电池。如今,纤维锂离子电池已有了重大突破,他们想重新回到纤维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轨道。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个很好的应对策略。不过,相比纤维电池可预见的市场前景,目前的产品推广速度在彭慧胜看来还是太慢了。从电池本身来说,能量密度还有提升空间;通过纤维电池制备的织物,如何穿着更舒适、更美观,也值得探索。而对于这个庞大市场的认识和投入,在他看来同样需要改变。“我们虽然实现了纤维锂离子电池的原创突破,但国外一直在加速跟进,要想把发现转为生产力,还需要更多产业界的合作者加入。”彭慧胜呼吁。转载来源:上观新闻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处仅作为分享使用往期推荐:关于开展2022年度本市对外表彰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科技青年,浦江创新论坛《寻找青年的声音》征集活动第二季开始啦!最高资助200万元/项!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2个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2022年3月14日
其他

Nature丨靠地吃鱼vs靠海吃鱼?上海海洋大学领衔发文:淡水养殖被严重低估

2022年3月9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文章由上海海洋大学领衔,英国斯特灵大学、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世界渔业中心、亚洲理工学院、瑞典皇家科学院以及斯德哥尔摩应变中心等单位合作完成,题目为“水产养殖将继续依赖于陆地而不是海洋(Aquaculture
2022年3月14日
其他

中科院上海分院召开系统人才工作推进会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的院工作会议要求,3月9日,上海分院召开系统人才工作推进会暨一季度人事处长例会,部署2022年度系统人才重点工作。会议现场会议邀请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副处长刘同辉做上海市人才政策专题解读。上海分院分党组书记、沪区党委书记李正华,副院长李晴暖出席。上海分院系统研究所主管领导及部门负责人现场或以视频形式参会。会议由上海分院人力资源部主任胡嘉主持。会上,刘同辉重点传达了上海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及上海市在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方面的相关布局与举措。上海有机所和上海药物所向与会单位介绍了相关工作经验。李晴暖代表分院分党组向系统单位传达院人才工作会商提出的问题与要求。上海分院人事人才处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年度人才重点工作部署。与会代表围绕会议重点开展热烈讨论。李正华讲话李正华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分院系统各单位党政一把手和人事部门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升人才工作站位、更新人才工作理念、打开人才工作格局。李正华希望系统各单位对标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对标院党组决策部署和人才工作要求,对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使命,对标率先建成科技创新人才高地的总目标,对标弘扬科学家精神、创建良好文化氛围的总基调,对标党管人才的总方略,党政班子齐抓共管、同频共振,找差距、抓落实、改制度、出成效。通过推出一批战略科学家,引进、稳定一批高水平科技人才,培育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深化改革创新举措,为人才创建一流事业平台、科学评价体系、健康成长环境,加快人才引聚,打造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应有贡献。转载来源:中科院上海分院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处仅作为分享使用往期推荐:关于开展2022年度本市对外表彰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科技青年,浦江创新论坛《寻找青年的声音》征集活动第二季开始啦!最高资助200万元/项!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2个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2022年3月14日
其他

@科技青年,浦江创新论坛《寻找青年的声音》征集活动第二季开始啦!

为了进一步聚焦青年力量的集聚与培育,为青年人提供更多发表观点、参与交流的机会,2022浦江创新论坛现发起第二届“寻找青年的声音”活动。活动背景追逐创新梦想、实践科学精神是青年最鲜明的底色。面对未来,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聆听来自青年的声音,更需要凝聚来自青年的力量。浦江创新论坛致力于蓄水青年人才、发现青年先锋,为青年人提供更多展示机会,搭建快速成长环境。“寻找青年的声音”活动聚拢青年力量,遴选青年声音,通过征集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文等内容,为中国乃至全球科研机构、科技组织、科技智库的青年学者、青年科学家、青年创业者搭建多层次、多维度的思维碰撞平台。活动鼓励原创性、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论坛上发布交流,为青年科学家提供亮相及展示的平台,打造更加年轻化、梯队化、多元化的论坛嘉宾团队,吸引更多国内乃至国际上知名的科研机构、创新型领军企业参与,支持更多的科技服务机构为青年科学家服务,进一步提升论坛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社会的关注力。活动详情01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2年4月15日02征集对象40周岁及以下青年学者、青年科学家、青年创业者03征集内容在首度活动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本次征集内容更加注重观点的传播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今年将从以下方向征集:第一类,围绕2022大会主题“低碳:全球创新新使命”这一重要议题,聚焦以科技创新支撑低碳发展;第二类,围绕专业学科领域——数学物理、天文地学、信息电子、能源环境、交通建筑、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化学材料、前沿交叉及其他。青年人需在线上系统中填写以下“3V”。VIEW青年“观点”结合您所在研究领域和个人经历,对行业发展趋势或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一句话展望(50字以内)。VALUE青年“诠释”对“观点”的目的、价值、潜在结果等作出更详细的阐述(200-500字)。VISION青年“创想”进一步对
2022年3月11日
其他

最高资助200万元/项!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2个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埃及科学研究技术院合作研究项目指南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埃及科学研究技术院(ASRT)签署的合作协议及后续达成的共识,2022年双方将共同资助合作研究项目,支持两国科学家开展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一、项目说明(一)资助领域和申请代码2022年度合作的资助领域包括:1.
2022年3月11日
其他

​关于开展2022年度本市对外表彰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2022年度本市对外表彰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度本市对外表彰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沪府外办综〔2022〕81号),2022年度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白玉兰荣誉奖”和“上海市荣誉市民”推荐申报工作已启动。现将推荐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01申报条件申报人选应对华坚定,长期友好;享有良好社会声誉和公众形象;长期从事与上海的交流合作,在上海经济建设和上海发展各领域与我开展务实合作并取得突出成绩,为推动上海对外交往、提升社会国际影响力作出突出贡献。同时,需符合以下条件:申报“白玉兰纪念奖”的外籍人选一般应在沪长期工作满两年以上,或与上海开展长期友好合作交流五年以上有突出贡献者。
2022年3月11日
其他

“科技女性”特辑 | 探寻生命奥秘,人类基因组“暗物质”的解码人

近日,全国妇联公布了2021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红旗手(集体)。其中,市科技系统陈玲玲、于再红2人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这些优秀女性用行动生动诠释了“聪慧时尚、自信坚韧、创新进取”的上海女性时代精神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志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她被誉为人类基因组“暗物质”的解码人带领团队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前沿不断拓荒探索人类基因奥秘矢志用科学改变世界,造福未来陈玲玲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组长。长期从事RNA代谢和功能的基础研究,创建并利用RNA研究的新技术体系,发现非编码RNA新家族及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普遍存在,解析它们的生成途径并揭示其重要功能。相关工作发表在Cell、Science等期刊。目前担任Cell、Science、Mol
2022年3月10日
其他

科研“减负”见成效:项目申报、结题花费时间大幅下降

备受瞩目的科研“减负”行动,正迎来实实在在的效果:科研人员在项目申报、结题上花费的时间均有所下降。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石长慧团队的研究结果。石长慧长期从事科技人才政策研究,过去10年,他的团队对科研人员的职业倦怠做了4次测量,结果发现,2010-2020年,科研人员的职业倦怠总体呈现先升后稳的态势,其中,36-45岁、副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所占高度倦怠的比例更高一些,这些正是当打之年的青年学者。“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在2021年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让科技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石长慧团队对科研人员的时间利用做了调查,对比2011年和2020年的状况,科研人员总的工作时间和用于科研的时间都有所增长,同时用于行政事务的时间在减少;从2005年到2019年,科研人员全年用于科研项目申报、中期、结题平均花费的时间,也有大幅度下降。但调查同时发现,仍有相当比例的科研人员认为“科研时间不够用”,原因包括科研任务重、项目日常管理占用时间多、单位行政活动占用时间多等几个方面。“这些年,青年科研人员的数量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包括对经费、对职称的竞争。”石长慧说,激烈的竞争导致青年科研人员投入科研的时间越来越长,结果就是压力越来越大,反映在职业倦怠上就是倦怠程度有所上升。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上,一位985高校青年教师坦言,“学校每年都对教师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如果达不到指标,年底就没有绩效,这个绩效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他还表示,今年立下军令状要拿“帽子”,为什么要拿“帽子”?因为可以带来“票子”和项目。学校向他允诺,“拿到一个‘帽子’工资翻倍,科研项目优先资助。”石长慧提到,2015年之后,国家进一步加大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力度,出台了很多好政策,2018年以来,科技部等部门还开展了科研人员“减负”行动,对科研人员职业倦怠的上升起到了对冲作用。此外,这些年的科研投入也在持续增加,比如科技部的重点研发计划,扩大了青年科学家申报项目的比例。财政部也强调,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支持青年科研人员的比例,一般不得低于年度预算的50%。“总之,‘减负’行动产生了显著效果。”石长慧认为,今后要做的是,加大科研经费的稳定支持力度,配备专业的财务助理和科研助理,让科研人员有更多时间投入科研工作。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鄂维南也从科研人员的角度呼吁“不忘初心”,“为什么要做科研?”他在论坛上抛出这个观点,“如果为了挣钱,你干别的可能更好。”“青年学者经历了博士、博士后等阶段的锤炼,最终进入学术圈,相信能坚持下来的大多数都对研究感兴趣,那么为什么随着时间推移,一部分人初心不再?”北京大学副教授董彬提出这样的疑问。他说,“我们一边说要破除‘帽子’,一边又对各种‘帽子’和奖项津津乐道,习惯性地把‘帽子’和学术水平画等号;在一些评审中,非学术因素占比较高,从而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不公平,也使得青年学者难以保持初心。”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崔鹏认为,“帽子”“票子”等,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引导机制,总体来讲都是希望大家能够把精力放在创新研究上,这是在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鼓励和调配的手段。但同时,需要引入额外的机制保证公平,建立一套更有利于青年学者的发展机制。“帽子、票子,其实都是面子,我们应该更强调里子。”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山世光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分享了他的思考,“我们要有强大的内心,而且要想方设法去锤炼自己,独立思考,不过多地受到帽子、票子的影响。”他解释道,人的动力分为两类,一类是靠自我驱动,一类是靠外部驱动。年轻人要发展自我的内心驱动,做一个为理想、梦想、好奇心、兴趣而奋斗的人。受访专家:石长慧,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治理与人才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人才政策转载来源:《中国青年报》2022年1月17日第08版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处仅作为分享使用往期推荐:2021“科创投”杯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名单公布!代表委员话人才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研究项目指南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2022年3月10日
其他

“部长通道”上的人才话题

在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上,多位部长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了人才问题。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创新不问出身
2022年3月10日
其他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Governance)(申请代码1:G0411)。中方申请人请根据以上合作领域选择一项申请代码填写,未按要求填写指定申请代码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二)资助规模拟资助的项目数量为4项左右。(三)
2022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