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校友总会

其他

摇篮颂 | 周宗文:从勘探工到珠宝大咖

水贝村有“珠宝界华强北”之称,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国珠宝看深圳,深圳珠宝看水贝。1999年,福州人周宗文在深圳成立了自己的珠宝品牌“周大生”,公司总部就在水贝。周宗文是福建人,原本是当地地质队的勘探人员,之后进入珠宝行业,
其他

七秩荣光 | 第六届"地二代"云端夏令营互动礼品早知道

24H”科普品牌创始人、博物馆品质科普讲师、科普插图手绘师、独立科普视频制作人,带领团队一直以来致力于青少年儿童的地球科学知识普及。
其他

七秩荣光 | 准备好了吗?第六届"地二代"云端夏令营开营预告!

中国地质大学第六届“地二代”云端夏令营即将开营啦!亲爱的地大校友,时光荏苒,一别多年,您还好吗?今年正值母校70岁生日,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脑海里是不是涌现了许多关于母校的回忆?为了让孩子更加深刻体会您的这份特殊感情,领略母校的文化氛围、感悟母校的校训精神,这个暑假让您的孩子和我们一起走进“地二代”云端夏令营吧!
其他

【优秀青年校友】张号:志不求易者成 事不避难者进

张号,1989年生,湖北武汉人,我校2011届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校友,现任湖北煤炭地质勘查院副总工程师、环保中心主任,曾获第四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十年磨一剑,张号秉承地质报国的初心,在实践中奋勇直前,从一名青葱少年成长为理论功底扎实、野外经验丰富、项目成果丰硕、管理能力卓越的青年标兵。唯干唯实唯先,矢志地质报国满怀对自然科学热爱和憧憬,张号来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习。在校期间,受到毛主席“开发矿业”的响亮号召和李四光先生献身地质、报效国家的精神鼓舞,
其他

校庆动态 | “地大记忆邮局”为师生珍藏地大记忆

“让时光邮差承载你的记忆,待到母校80周年、90周年、100周年校庆时再次开启,抚摸初心的痕迹、见证梦想的实现。”近日,我校推出“铭记七秩荣光、展望百年风华”2022年地大记忆邮局活动,为广大毕业生、师生、校友、离退休职工珍藏属于自己的地大记忆。据了解,在南望山校区东区教学综合楼前广场、西区图书馆门前、北区综合楼广场以及未来城校区图书馆门前,学校各安放了一个邮筒,精心定制了信封和无酸纸,广大师生可以随时到邮筒附近,或者到未来城校区图书馆、南望山校区档案馆领取信纸信封,在规定时间内写下对祖国的祝福、对母校未来的展望、对大学生活的美好回忆等,密封信封,投递至邮筒即可。校外参与者则可以自行撰写信件并密封后,邮寄给相关负责人。主办方收到信件后,将对所有信件整理造册,并根据启封时间分类封存至不同的“时间胶囊”,移交至档案馆妥善保存。学校将在学校80周年校庆、90周年校庆、100周年校庆时开启这些信件,见证师生的专属记忆。材料与化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刘奕欣表示,地大记忆邮局活动的活动很有创意,可以保存美好的青春校园记忆,无论身在何处,都能重温属于自己的“地大记忆”。图书档案与文博部部长刘先国表示,在校庆70周年即将来临以及广大毕业生离校之际,推出地大记忆邮局活动,旨在加强广大师生校友和学校的互动,让毕业生留下无限眷恋,珍藏精彩回忆。此次活动由图书档案与文博部联合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学生就业指导处、校友与社会合作处、离退休工作处、校庆工作办公室、校工会、校团委等单位主办,由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南望兰台校史研习社承办,活动时间截止至6月30日。文图|徐燕
其他

【优秀青年校友】刘攀飞:以责任担当投身海南自贸港建设大潮

刘攀飞获评2021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刘攀飞,男,1989年生,陕西兴平人,我校2011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校友,现任海南省儋州市三都办事处经济事务管理科党支部书记,以责任担当投身海南自贸港建设大潮,获评2021年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先进个人、开发区脱贫攻坚突出贡献奖(三等功)等荣誉奖项。敢闯敢试,
其他

校庆动态 | 2022年“南望记忆邮局”活动

★中国地质大学2022年“南望记忆邮局”活动★2022届毕业生、全体师生、各届校友、离退休职工:七秩荣光,逐梦未来。我们即将迎来母校七十周年华诞。从北京到武汉,镌刻着地大人不忘初心的奋斗足迹;从南望山到未来城,铭记着地大人砥砺成歌的奋进激情。悠悠岁月如歌,百年风华可期。你、我、他,我们一代代地大人,日夜兼程的跋涉、披星戴月的拼搏、秉烛求索的坚持、披荆斩棘的气魄,共同汇聚了母校泱泱长歌。在校时间或长或短,你是否有真情想对母校吐露、对同窗倾诉、对未来展望?毕业年份或近或远,你是否仍追忆那段青葱岁月、那如诗年华、那静谧时光?我们之于地大,地大之于我们,都镌刻了不可磨灭的时光印记,都寄托了相互守望的精神明灯。从前的时光都很慢,不妨写封信吧。让时光邮差承载你的记忆,待到母校80周、90周年、100周年校庆时再次开启,抚摸初心的痕迹、见证梦想的实现。与地大,共芳华。
其他

@地大人,换头像啦!

70周年校庆头像框来啦快来创造你的专属校庆头像吧巍巍学府,七秩荣光。南望山下,钟灵毓秀;未来城内,俊采星驰。公元2022年11月7日,中国地质大学将迎来70周年华诞,70周年校庆地大人专属头像框满载着热忱的祝福与爱意诚意上线!快换上校庆专属头像,大声讲出对母校的祝福吧!地大花草纪地大隧道——银杏银杏的花语是沉着稳定的魅力,与“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相对应,地大隧道贯通西区和北区,穿过隧道,风吹过来的地方,是青春的味道。北区大门——杜鹃花杜鹃花寓意着生活美满,北大门以“笑脸”闻名,两者结合,希望CUGers所见皆为美好,所行不负年少。荷韵塘——荷花闲暇时或许你也曾在荷韵塘漫步,在夏天的清风中看朵朵芙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恪守本心,走自己想走的路。四重门——茉莉茉莉花洁白如珠,香气袭人,与地大四重门相结合,地大四重门是蕴含地质之门的文化诗意,和茉莉花一样,有着深厚的底蕴。西区大门——桂花八月桂花飘香来,满城的桂花悄悄吐露花蕊,地大的八月是扑鼻的桂花香,路过地大西门,风轻轻吟,花轻轻落,香慢慢溢。未来城图书馆——落樱落樱的花语是生命和希望,未来城作为地大新校区,这里也会承载一代又一代地大人的美好记忆,是新的起点,新的希望。古生物足迹古生物系列以地球不同时期的古生物为灵感。依托于地质大学的学科特色,以石炭纪、白垩纪、侏罗纪等多个代表性时期的昆虫、植物、恐龙形象为原型进行图形设计。利用现代插画的手法,对其形象今进行了艺术化表达,通过设计,希望让更多的人关注并喜爱古生物,这既是地球的印记,也是地球的故事。快来选择你喜欢的古生物头像框吧!如果我在地大遇见你如果我在地大遇见你,那么,我一定会带你去四重门。在这里,见证了中国地质大学地质教育的四次优雅转身。如果我在地大遇见你,那么,我一定会带你去地大隧道。它连接西区与北区,在武汉热烈的夏天里,走进它,有着沁人心脾的凉爽。隧道里亦有涂鸦和文字:“一整个宇宙,换一颗红豆”。不知当时书写的人有无获得那颗玲珑相思豆,又是否记得那年“为谁风露立中宵”。但无论如何,知己者,若邻亦。如果我在地大遇见你,那么,我一定会带你去化石林。我们一起去了解上亿年的沧海桑田变迁史,探求远古生灵的奥秘。更加感受地大专属的独特魅力与人文关怀。如果我在地大遇见你,那么,我一定要带你去西区荷韵塘,在池心亭里小憩,在春暖夏雨秋风冬雪中感受地大四季变化。看清风吹拂,吹皱一池碧水,“一朝风雨,开起万朵红玉”。荷花摇曳,袅袅婷婷。荷叶卷舒,轻盈曼舞。而你,一直在我身边。识别二维码选择你喜欢的校庆专属头像框头像无言,祝福有声千种情意,万番思绪彼时彼刻汇聚成我们真挚的祝福地大人快换上你最钟意的那款头像框让我们一起祝中国地质大学70岁生日快乐!-设计支持-美育视觉研究工作室地心引力设计工作室-特别感谢-「地心引力」是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大学生团队打造的地学文化创意品牌,创立于2019年11月。从地大风景系列伊始,地心引力团队秉持校风校训,挖掘地大文化内涵,致力于做好地大礼物,讲好地大故事,打造地大印象,传播地质文化。产品包括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远古拾珍、矿物珠宝、风域特色等。地心引力致力于成为影响每一个地大人的文化品牌,做文化传播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让地大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地质文化内涵与风物景观浓缩映现于每个产品之中。校庆活动火热进行中我给母校送祝福活动开启!Cugers,集结!地大人小程序
其他

【优秀青年校友】张涵:千针万线总关情

张涵,32岁,湖北武汉人,2013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音乐表演与传播专业,2016年到黄石创业,2019年成立湖北小红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现任湖北小红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涵“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十指春风绕一指,一诉江山万里长。”这便是刺绣的魅力。武汉出生的张涵,少年时期曾因亲人的关系多次来到黄石,对这座城市印象深刻。自从大学结识了现在的妻子后,他与刘小红刺绣结缘,并在黄石收获爱情,也成就了一番事业。因爱结缘
其他

迎校庆 | 官宣!电子校友卡新福利来啦!

9:00-17:00提前一小时停止入馆根据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防疫要求,参观逸夫博物馆须在“游湖北”上进行预约方可买票入馆。校庆活动火热进行中我给母校送祝福活动开启!Cugers,集结!地大人小程序
其他

校庆动态 | 书香飘过七十年作品征集通知

“书香飘过七十年”作品征集通知◐◐◐浓浓书香,浸润南望山下的成长朗朗书声,是未来城中动人的音符
其他

【优秀青年校友】马超:千锤百炼铸匠心,争做地勘追梦人

在茂密的树林穿梭、在陡峭的岩壁攀爬、在崎岖的山路前行……多年来,丽水地质人马超一步一个脚印,扎根在地质灾害防治一线,从一名地质“新兵”成长为地质“尖兵”。“在我们地质人的心里,再高的山,高不过鞋底,再深的谷,深不过足迹。”在马超看来,他对地质灾害防治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事业的求索更像是对“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地质“三光荣”精神的坚守。匠心锤炼,以“钻”劲筑基马超出生于1989年,2014年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毕业后,凭借着对专业的一腔热爱进入地质行业,现任浙南勘测院丽水分院副主任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等相关工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马超喜欢研究探讨山体形态、构造、植被差异、地灾迹象等。他常说,人类对地质的认识就是经过判断、推理和野外实践检验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具有很多可能性。而这,也让他更加热爱地质。同事们都说,马超这个年轻人有“钻”劲。“地质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地质工作者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单一的知识结构会导致解决实际问题时思路的片面性。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唯有不断进步。”马超认真道。马超实地踏勘监测预警点8年工作生涯,马超买了80余本规范,上面的注释满满当当。为了拓展知识面,全方位提升知识水平与业务技术,他还考取了注册岩土工程师证书。2018年,获浙江省工程勘察和岩土工程设计技能比武个人一等奖;2019年,获省地质勘察局工程勘察技术比武个人三等奖;2020年,获全国地质勘查行业首届地质调查员(地质灾害方向)浙江省第六名;2021年,获浙江省职工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名,荣获“浙江金蓝领”称号……平时雄厚的积累,铸就了马超在各大赛场的荣光。技能竞赛颁奖现场(左一为马超)勇于创新,以“拼”劲攻坚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马超的“金刚钻”,在于不仅业务能力强、技术过硬,还善于学习总结,富有创新意识。工作中,马超善于攻坚克难,充分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密切结合实际,努力钻研和探索,解决了许多项目难题。2015年,初出茅庐的他为了做好项目,白天深入野外一线、调查测绘,晚上挑灯夜战、整理资料。最终,他负责的缙云县农村山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得到业主的充分肯定,评审获得优秀。在负责该项目的同时,他还成立了“地灾调查QC小组”,并申报了浙江省工程建设勘察设计优秀QC小组,获二等奖。凭借着一股“拼”劲和出色的专业技能,多年来,马超一次次出色完成各项任务。他不断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踏入岩土设计领域;学习水文地质知识,高质量完成龙泉青瓷小镇地下找水项目;先后解决大型边坡的支护设计优化、高压旋喷桩在含黏土碎石基坑的运用等难题,为项目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工期;2020年,承担国家试点项目——遂昌县地质灾害风险普查,进一步摸清了遂昌县地质灾害风险底数,科学评价重点地区地质灾害综合风险水平,编制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图,为政府开展地质灾害风险防控工作提供了依据,成果得到专家和业主的一致认可。工作期间,马超还发表了3篇论文,并成功申请2个实用新型专利,目前正参与“浙西南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专著的编著。爱岗敬业,以“韧”劲克难作为丽水市地灾应急防治专家组成员,每年台汛、梅汛期间,马超都奔波在辖区内地质灾害应急第一线,参与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他对各类地质灾害的灾情、险情和发展趋势作出精准判断,为村民避险、抢险救灾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特别是在“除险安居”三年行动中,他为保障山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山区群众称为“最美逆行者”。2016年,台风“莫兰蒂”带来的强降雨使丽水缙云、青田出现群发地质灾害,情况危急。恰逢中秋,马超连夜赶到现场开展应急调查。为了掌握灾害现场第一手资料,他冒着大雨爬上山坡调查,下山时已是满身泥水,他又一刻不停地投入危险区范围的划定及群众避险路线规划。等到可以稍微喘口气,已是第二天凌晨2点。参加工作以来,马超还参与了台风“灿鸿”、9.28遂昌苏村山体滑坡、松阳新兴镇矿山塌方、台风“黑格比”、云和庄前坡面泥石流等应急工作。他总是兢兢业业,始终坚守在岗位一线,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业余时间,马超坚持参加公益活动。他已连续五年参加“地灾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宣讲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群众2000余人。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他自愿参加小区抗疫志愿服务,并加入市高铁站抗击疫情志愿服务队,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马超2020年参与丽水高铁站疫情防控志愿工作马超在云和县崇头镇中心小学宣讲地灾知识地质人的耳边是呼呼的山风,心中升腾着“三光荣”精神的坚定信念。用精诚叩大地,以匠心驻青山,8年地质生涯,马超用他对地质事业的热爱谱写了一曲美妙的奋斗乐章,成为年轻一代地质人的楷模。【往期回顾】【优秀青年校友】“女船长”的担当:校友钟贤在乡村振兴中的奋斗与情怀【优秀青年校友】黄勇:匠心筑川藏,精品献高原【优秀青年校友】齐怀远:志愿服务三届冬奥会,把微笑带给全世界【优秀青年校友】陈晨:铿锵玫瑰顶峰绽放,奋进书写绚丽篇章【优秀青年校友】吕乔森:在神州大地盛放梦想之花【优秀青年校友】陆顺富:支援大西南,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擦亮青春底色【优秀青年校友】宋小庆:踏遍青山
其他

【优秀青年校友】莫双瑗:不断向上的攀登者

莫双瑗,2010届社会体育专业校友,现任广西科技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攀岩队主教练、广西青联委员、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攀岩培训师、中国红十字总会应急救护培训师。他,从临时聘用教师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广西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他,潜心钻研教学,关爱学生成长和发展,专业技能突出,曾获得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二等奖、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第一名)、广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教师特色示范课堂一等奖、连续三届获得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他,担任教练指导和带领广西科技大学攀岩队获得多届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70多枚金牌,是广西五一劳动奖章、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记功奖励”和“嘉奖奖励”获得者,是广西一流本科课程主持人。白手起家克难关2010年从地大毕业后,莫双瑗入职广西工学院体育系(后更名为广西科技大学体育学院)。大学期间多次摘得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桂冠的他,自然也就担任起攀岩课程教师一职。然而,一个尴尬的现实摆在面前——学校里没有攀岩馆。“攀岩课绝大部分的训练都必须在岩壁上进行,没有攀岩馆等于老师没有了课本。”对于莫双瑗而言,这意味着一切得从零开始。“没关系!”莫双瑗暗自给自己打气。他边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边牵头组建学校的攀岩队。在他的感召下,8名体育专业的学生对攀岩这项运动产生浓厚兴趣,随即他组建起广西科技大学攀岩队。当时由于校内设施有限,除了基础训练,攀岩专业课只能在野外岩壁进行。为强化基本攀岩技术训练,队伍时常需要四处借用场地:某小区一个车库内建设的简易攀岩墙,某消防特勤大队的训练墙,某公园附近的天然岩壁……用队员们的话来说,莫老师带我们到处“蹭”场地。经过一番刻苦训练,第一份回报悄然而至。2011年7月,作为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史上首支广西高校攀岩队,广西科技大学攀岩队在比赛中斩获3金2银2铜,成为赛场最大的黑马。碰巧的是,该场比赛被CCTV5转播,他所在单位也就多次出现在央视的镜头中。凯旋之后,学校专门为攀岩课划分了一块训练场地,但因为招标采购程序繁琐一时解决不了岩壁建造的问题。空空荡荡的场地里,看着日益壮大的队伍,莫双瑗犯难了。“要不,我们自己先建造一个小型人工岩壁?”队伍里的一个声音传开,他道出了莫双瑗一直以来的想法。“好!”莫双瑗决定自己筹资,建造一个小型人工岩壁。得知此事,学校健美操队、舞龙队教练以及院领导、师生们纷纷慷慨解囊、注资帮衬。不久,作为攀岩馆总设计师的莫双瑗,拿出了第一块人工岩壁的设计图纸,队员们立即开始行动。由于经费有限,一切都得从俭。除了钢架焊接没法自己完成外,其他工序全是队员们自己完成的。而安置在木板上的人工支点,大多是莫双瑗参加国际国内重大攀岩赛事担任定线员工作后所“捡”回来的。几番艰辛,攀岩馆里的岩壁逐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如今,岩壁已经包围在整个场馆的四壁。参与所有岩壁建造的女队员黎月星说:“那段日子,汗水和笑声交织在一起,累却充满了意义!”勇攀高峰不停歇“对,踩准脚点!注意动作序列!”攀岩馆内,在巨大的攀岩墙下,一身专业运动服的莫双瑗,在给攀岩队员们指导着动作,话语中无不蕴藏着催人奋斗的力量。广西科技大学与广西体育局签约共建这些年来,尽管队员不断地新老交替,但广西科技大学攀岩队始终保持在全国大学生攀岩赛事第一军团的地位,其中队员先后有5人次入选中国大学生攀岩队,代表国家参加第一届和第二届世界大学生攀岩锦标赛。他们的成绩也引来了广西体育局的高度关注,于2018年广西体育局与广西科技大学签约共建广西攀岩队,每年拨款100万元建设经费,并聘任莫双瑗为主教练,广西科技大学攀岩队很多队员也都升级为“省队”,培育出国家级运动健将1人,一级运动员5人。对于这些队员而言,短短几年时间,从不懂攀岩到成长为中国大学生攀岩队伍中一匹闪亮的黑马,这些成绩,与莫老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队员们说:“莫老师时常会鼓励我们要成为强者!”学生们深知,这种所谓的强者,并不代表好勇斗狠,而是将自信化作一种优秀气质、一种不断进取的精神。在攀岩队里,莫双瑗总在“严父”和“慈母”的角色中来回切换。训练中,他是“严父”:储备训练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时间;每晚带领队员们至少训练到10点;对队员的每一次失误和不足,都会不厌其烦地反复纠正,直到达到完美的效果。临近比赛前,他是“慈母”:每天都给学生带鸡蛋和运动饮料;关心学生衣食住行,给予学生最大的鼓励和疏导,确保他们在比赛中保持最佳状态。在莫双瑗看来,攀岩是一项综合性运动,从速度攀岩到难度攀岩再到攀石,每一项都考验人的毅力与能力,要想爬得更好、更快,只能不断地思考和训练。“我喜欢和学生共同进步,喜欢这种互动的过程,喜欢从中收获的阅历与见识,带学生训练和参加比赛其实都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这就是真性情的莫双瑗。莫双瑗带领学生参加世界大学生攀岩锦标赛立志要站稳讲台为了站好讲台,莫双瑗曾自费前往清华、北大、南开和中国政法等高校旁听名师课程。在教学竞赛备赛阶段,也不忘和母校老师交流请教,其中就有现任体育学院院长、地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李元教授。多年的积累和努力终于在2016年爆发,当年莫双瑗从广西科技大学脱颖而出,以文科组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参加省级比赛的机会,随后莫双瑗更是开了挂一般,摘得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第一名,随后代表广西的文科组参加由全国31个省(市区)选手参加的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最终获得获得第八名(二等奖),这个成绩时至今日还是历届广西选手在该赛事中的最好成绩。随后,莫双瑗先后被授予“本科高校青年教学能手”称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记功奖励”“嘉奖奖励”等荣誉。莫双瑗获得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除了教学之外,莫双瑗深知在高校发展总是绕不开科研和教研。在母校地大体育学院刘华荣、李元、游茂林、黄静等专家的鼓励和指导下,他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委托项目、广西教育厅中青年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还主持结题3项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A类项目、广西首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支持计划项目等教研项目。他主讲的课程被广西教育厅认定为广西一流本科课程,被学校认定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从教12年来,他不断奋斗、从未停歇。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也顺利成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体育学院副院长。“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莫双瑗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作为座右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最美丽的青春,不断攀登着生命里新的高峰。资料来源:广西日报《不断向上的攀登者——记广西科技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莫双瑗》图片来源于校友本人【往期回顾】【优秀青年校友】“女船长”的担当:校友钟贤在乡村振兴中的奋斗与情怀【优秀青年校友】黄勇:匠心筑川藏,精品献高原【优秀青年校友】齐怀远:志愿服务三届冬奥会,把微笑带给全世界【优秀青年校友】陈晨:铿锵玫瑰顶峰绽放,奋进书写绚丽篇章【优秀青年校友】吕乔森:在神州大地盛放梦想之花【优秀青年校友】陆顺富:支援大西南,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擦亮青春底色【优秀青年校友】宋小庆:踏遍青山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优秀青年校友】陈秋菊:星光不问赶路人

高挑的身材,齐肩的短发,干练的言行中又带着江南女子的婉约。若不是看到她身穿冲锋衣、手拿野外记录本在矿山现场、山间丛林的照片,你一定很难想象面前的小姑娘,是个经常扎在男人堆里,常年搞野外调查、样品采集、探讨地质技术问题的地质工作者。陈秋菊,2019年届水利工程专业校友。毕业后,凭借着对专业的一腔热爱,她毅然选择了男多女少的地质行业,进入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环境院,成为一名光荣的地质队员,主要从事地灾治理设计、评估和地灾详查等方面的工作。陈秋菊校友作为一名90后的技术人员,陈秋菊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长期奋战在野外一线。在一线实践工作中茁壮成长,迅速的成长为一名专业技术能手。工作两年多来,陈秋菊先后获得浙江省有色局先进女职工、先进工作者和浙江有色地质环境研究院优秀员工等称号。陈秋菊被评为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工会2020年度先进女职工星光不问赶路人
其他

【优秀青年校友】德庆欧珠:多次登顶珠峰,巅峰科考使者

德庆欧珠,1988年出生于西藏日喀则,2012届行政管理专业本科、2016届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现任西藏自治区登山队培训训练科科长,是登顶七大洲最高峰和徒步到达南北两极极点的第一位在校大学生。德庆欧珠2022年5月4日,德庆欧珠作为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重要科考任务“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登顶科考小组组长,时隔十年再次登顶珠峰,在登顶时,德庆举中国地质大学校旗合影,祝贺母校七十华诞。德庆欧珠在珠峰与中国地质大学校旗合影因为山在那里关于“你为什么要登山”这个问题,英国探险家乔治·马里洛回答:“因为山在那里”,这句话激励着无数登山爱好者一次次挑战极限,登上巅峰。作为中国登山向导,德庆欧珠从小就对登山产生了极高的兴趣,仰望珠峰,是他的生活,也是习惯。2004年德庆欧珠进入西藏登山学校,2006年18岁的他第一次登顶珠峰,2012年5月19日,德庆欧珠作为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一员,曾与董范、陈晨和次仁旦达成功登顶珠峰,这是国内高校独立组织的在校大学生登山队首次登顶珠峰,他们在世界最高峰,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0周年校庆献上了深情的祝福。2012-2016年,德庆欧珠随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参加了“7+2”登山科考活动,历时四年零七个月,成功完成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以及徒步南北极点的极限探险活动和科考任务,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也是世界上首个独立组队完成“7+2”登山科考项目的大学登山队。德庆欧珠自己表示,因为从小就在珠峰脚下的一个乡镇里,所以那时候经常路过这种登山爱好者,然后一看到他们要去攀登珠穆朗玛峰,内心就特别羡慕向往,对他来说,能够登顶珠峰是一个非常大的梦想,珠峰在他心中是一座感恩于他的山峰,没有珠峰就没有他这样丰富的人生经历。德庆欧珠登山照记录圣火送上珠峰2008年,德庆欧珠入选北京奥运会火炬珠峰传递登山队,成为登顶的19名火炬手之一,并且成为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登山队队长王勇峰和尼玛次仁校长的随身摄像,这是他登山以来最辉煌的一笔,但也就是在这一次,他差点再也没法登山。那次,他为了灵活和方便脱下了防冻手套,换上了一副轻巧的手套,导致承载摄像机绝大部分重量的右手中指冻僵了。冻僵的指头已毫无知觉,他有点后悔自己鲁莽的决定,怎么办?难道放弃?当然不能!为了保持中指血流通畅,他使劲地用冻僵的中指去敲岩壁,直到皮肤磨损流出血来。旁边的队友也时不时回过身来用热水搓他的手,希望能够保持手的温度。这是德庆欧珠2008年5月攀登珠峰时的惊险一幕。他淡淡地说在登山和攀岩中受伤很正常,刻意去淡化成就和光环。那年他刚被中国地质大学录取,如果被迫截肢怎么办?中指是使力的关键手指,如果因坏死而被截除,那他的登山之路将就此断送。“事后我也有非常害怕,如果因为这一次的疏忽让我这辈子都不能再从事自己喜欢的登山运动,我会遗憾一辈子的。这次事件也让我在以后的登山过程中学会保护自己,算是一次血的教训吧”,德庆欧珠说。攻坚克难,投身科研今年4月28日“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全面启动,共有5个科考分队16支科考小组270多名科考队员参加,这是2017年第二次青藏科考以来学科覆盖面最广、参加科考队员最多、采用的仪器设备最先进的综合性科考,是人类在珠峰地区开展极高海拔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一次壮举。德庆欧珠在珠峰6300米处冰川在这次“巅峰使命”珠峰科考中,德庆欧珠作为高海拔科考队队长,他将带着13名科考登山队员,参与气象站搭建等科考任务,在峰顶完成测量冰厚、架设自动气象站等系列科考活动,这是“巅峰使命”中最具挑战性的科考项目,如果成功,将创造多项世界纪录,这对于德庆欧珠来说既是全新的使命也是全新的挑战。在珠峰大本营,参与“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的14名登顶科考队员,再次演练,距离5月4日到6日的登顶窗口期,不到10天。峰顶的每一秒都意味着生与死的考验,尽管14名队员都有登顶珠峰的经历,从今年3月9日,他们就日复一日地开始训练。即便是不断练习,挑战依然存在:练习了一个月,在拉萨搭建同样一个自动气象站需要27分钟,到了珠峰大本营时间还差不多,但是到了海拔7790米就变成了42分钟,到了8300米变成了70多分钟,而在登山的过程中,所有的登山运动员都需要背上10公斤的科学仪器和个人补给去登顶,且需要在1小时内完成所有的科考任务,这对于登山运动员们的体力是巨大的挑战,但是为了科研任务,他们不但没有丝毫畏惧,更是以此为荣,对于德庆欧珠来说,科考和登山并没有太多的差别,因为现在科考已经达到了登山的高度,所以作为登山运动员的他自然是义不容辞的。德庆欧珠说道:“今年是国家第二次青藏科考的重大科考任务,所以我们作为登山运动员能够投入到国家的重大科考项目中,这对于我们登山队员来说是一种无比自豪和骄傲的事情。从世界科学的这种角度来讲,应该是世界之最。”。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会选择攀登,因为人类对极高处有天生的恐惧,但是在最好的年纪,德庆欧珠选择了攀登,选择站在世界之巅,为了让世人看见中国人的身影;而今,为了中国科研事业,为了探索科学的未来,德庆欧珠也不曾选择退缩,一步一步顶着刺骨寒风,将中国的科研希望带上珠峰。(文字由李芷怡根据极目新闻《第5次登顶珠峰!地大校友德庆欧珠担任“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登顶科考小组组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官微《时隔10年第5次登顶珠峰!这位地大校友是“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的“特殊使者”》,照片由德庆欧珠本人提供)【往期回顾】【优秀青年校友】“女船长”的担当:校友钟贤在乡村振兴中的奋斗与情怀【优秀青年校友】黄勇:匠心筑川藏,精品献高原【优秀青年校友】齐怀远:志愿服务三届冬奥会,把微笑带给全世界【优秀青年校友】陈晨:铿锵玫瑰顶峰绽放,奋进书写绚丽篇章【优秀青年校友】吕乔森:在神州大地盛放梦想之花【优秀青年校友】陆顺富:支援大西南,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擦亮青春底色【优秀青年校友】宋小庆:踏遍青山
其他

【优秀青年校友】毛烨峰:扎根地环终不悔 誓做地灾诊断人

毛烨峰,200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从事地质灾害勘查、设计、评估、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等方面的工作。“一开觉得你不像搞地质的,没想到你爬山还挺快的!”这是毛烨峰刚进入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在遂昌县柘岱口乡一处萤石矿区进行岗前培训时,新同事们对毛烨峰的第一印象。从各项工作中积累经验、学习技能,争做知识型技术员,是毛烨峰一直以来坚持的工作态度。通过多年工作积累,不断将理论基础与项目实践相结合,刻苦钻研,奋勇创新,毛烨峰迅速成长为一名具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的地质工作者。多次获得七大队“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5年成为七大队“百人团队”成员。扎根地环,不畏辛劳,出色完成工作任务2010年,毛烨峰加入七队四川5.12地震灾区援建团队两赴四川省青川县、旺苍县开展地震灾区地质灾害勘查、设计等援建工作。在四川地震灾区,他克服了工区山高路阻,饮食习惯差异的困难,坚持白天在野外勘查施工,晚上在驻地编制技术报告,最终按时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援建工作任务。面对随时可能袭来的余震,他并没有畏惧和退缩,置身满目疮痍的山川大地,面对质朴的灾区人民,他第一次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地环人的职责和重任。2017年,毛烨峰负责一处大型滑坡的勘查工作。由于这个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极为特殊,整个滑坡体几乎全部位于山顶,土体厚度更是达到了50多米。因勘查时正值汛期,降雨导致这个滑坡处于不断变形滑动的状态。面对不断向后发展延伸的滑坡后缘,为查明整个滑坡的范围,毛烨峰几乎踏遍的山体的每个角落,寻找地表变形迹象,钻入密林追索裂缝,现场定点布设孔位,几乎成了他的工作日常。为了查明滑坡深度和斜坡结构,他和项目组成员定期扛着几十公斤重的钻孔测斜和孔内电视设备穿梭于数十个钻孔之间。最终在累计工作将近半年,实施钻探1200余米,物探7000余米,累计完成地下水位、地表位移、钻孔位移等监测、钻孔孔内电视900余次,开展钻孔注水、动力触探、大型重度试验等多种手段的原位试验,最终查明这是一处大型深层推移式土质滑坡,为下一步工程治理设计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提供了详实的地质依据。工作14年来,毛烨峰累计完成了多项大、中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勘查、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工作任务。无论是作为项目组成员,还是项目负责人,他都把每一次工作当作是一次磨练自己、提高能力的机会,凭着不怕吃苦、刻苦专研的工作精神,以求真务实、坚忍不拔的工作理念,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毛烨峰在桐庐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锐意进取,不惧挑战,积极适应工作新需求2019年,他和团队成员一道,踏上浙西南“千八线”,在“江浙第一高峰”龙泉山黄茅尖、百山祖原始密林留下科考足迹,作为《百山祖国家公园科学考察及国家公园符合性认定报告》协作成员,编制了“地质地貌”章节,系统梳理了百山祖国家公园园区地质特征,地貌成因和各类地质遗迹景观,阐述了百山祖国家公园独特的地学文化和地学故事,与其他团队合著的《论中国国家公园地质考察与评价——以浙江丽水百山祖国家公园为例》一文在《地质评论》发表。在2020年浙江省地质灾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拉开帷幕,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由隐患管理向风险隐患双控转变之际,毛烨峰积极参与到丽水市莲都区老竹镇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他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同事们一起完成了项目野外调查工作,通过野外实践和经验总结来不断提升对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这项工作的认知。在2021年,毛烨峰参与了全省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勘查管理工作培训班授课工作,主讲《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与风险防范区划定》,并参与《浙江省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技术要求(试行)》、《浙江省农村山区切坡建房排查技术要求》等一系列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技术要求的编写,先后参与了“浙江省级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国家级试点项目、“浙江省地质灾害风险普查”等项目编制。在桐庐野外研讨地质灾害防治调查方案(右一为毛烨峰)积极备战,勇摘桂冠,不忘初心杨帆新起航在2021年浙江省职工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技能竞赛的赛场上,经过3天紧张比拼,毛烨峰从14支参赛队伍56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最终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团体一等奖,个人第一名。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毛烨峰得知全省即将举办职工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技能竞赛后,就积极利用业余时间研读规范、梳理流程、分析模型,准备选拔比赛。最终以优异成绩通过省第七地质大队实操选拔,入选参赛代表队。在随队参加野外封闭集训期间,毛烨峰几乎每天和队友们一起“刷题”到凌晨1、2点钟,而白天则是分组野外实操训练。回想起集训的这段时间,毛烨峰总是会说:当年备战考高恐怕也就这个强度了。在不久前,毛烨峰因2021年省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优胜选手被浙江省总工会命名为“浙江金蓝领”。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到一名“浙江金蓝领”,他深知这不仅是对自己专业技术水平的肯定,更是一个起点,是一声催促自己扬帆起航的号角。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直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毛烨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一名地灾诊断人。【往期回顾】【优秀青年校友】“女船长”的担当:校友钟贤在乡村振兴中的奋斗与情怀【优秀青年校友】黄勇:匠心筑川藏,精品献高原【优秀青年校友】齐怀远:志愿服务三届冬奥会,把微笑带给全世界【优秀青年校友】陈晨:铿锵玫瑰顶峰绽放,奋进书写绚丽篇章【优秀青年校友】吕乔森:在神州大地盛放梦想之花【优秀青年校友】陆顺富:支援大西南,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擦亮青春底色【优秀青年校友】宋小庆:踏遍青山
其他

@地大人 建设校友之家,请您来参与!

在校期间使用的各类生活物品。如水壶、饭盒等餐饮用品,建筑构件、宿舍家具、小家电、寝具等住宿用品,有学校标识的自行车、行李箱、火车票、学生公交卡(月票)等交通出行用品等。
其他

【优秀青年校友】宋小庆:踏遍青山 “求证”大地

宋小庆,2008年6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2016年3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2021年9月进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专业学习。2008年7月进入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1地质大队工作,历任技术员、主任工程师、总工办主任、副总工程师、贵州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2012年12月、2016年12月、2019年12月分别破格提升为水工环中级工程师、副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现为贵州省地矿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环评专家、贵州省能源局新能源行业专家、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兼任贵州省温泉地热行业协会秘书长和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厚度;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奋斗。我的人生就是一个明确的向量,当我选好奋斗的方向,就会全力跑步、不惧风雨,追逐心中的梦想!”在85后青年地质专家宋小庆眼中,地质人的使命就像星辰注视着宇宙,砂砾亲吻着大地,尽管渺小如沧海一粟,但也会拼尽全力筑梦、逐梦、圆梦。而他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不凡的追梦之旅。筑梦: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璀璨的梦想往往源于现实的渴望,在追溯自己为什么选择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时,宋小庆如是说。他的家乡龙里县是岩溶分布区,小的时候非常缺水,全村人都靠着两口井生活。天干时井水匮乏,村民争相抢水的画面给幼小的宋小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研究水,用好水,让乡亲们吃上水,宋小庆用这份质朴的选择,印证了自己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地质与水的研究是分不开的。宋小庆记得,自己进入大学后第一堂课就是地质学历史,自此之后,这颗星球的风云变幻、沧海桑田都让他为之魂牵梦绕,而“山的形成”、“水的流向”也成为他眼中最美的景色。尽管很多人认为学习地质学就意味着走上了一条无比辛苦的路,在学习和工作中伴随着长期野外考察、风餐露宿,但这颗梦想的种子在宋小庆的心中逐渐生根发芽,在中国地质大学,他辛勤耕耘,努力浇灌,最终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时光也见证了这个青年的惊艳蜕变。启程: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有梦的人生,才有砥砺前行的力量。2008年,宋小庆被分配到贵州省地矿局111地质队,踏上区域水文、地热地质调查的征程。这是公认为最艰苦、技术难度最大的地质工作,但对宋小庆来说,艰辛的逐梦之旅也有着别样的收获。面对崇山峻岭、严寒酷暑以及复杂地质问题的重重考验,他爬山涉水,风餐露宿,长期坚守地质调查第一线。十余年间,他历任技术员、主任工程师、总工办主任、副总工程师,从一名莘莘学子成长为技术和学术领头人。多年来,他主持或参与完成各类生产项目100余项,合格率100%;完成地热资源找矿项目50余项,实施地热井20眼,成功19眼,成井率达95%,提交地热水年可采资源量524.7万立方米,热能28.5亿千焦;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11篇,美国《工程索引》(EI)6篇,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他在青春的年纪挥洒汗水,在奋进的路上精益求精,始终用脚步丈量着内心的责任,用行动追逐着最初的信念。他主持完成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贵阳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项目”,填补了贵州省浅层地热能区域性评价工作的空白;他组织完成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贵州省主要城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获优秀级别;他主持完成“贵州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贵州省织金县县城应急供水水源地勘查”和“贵州省开阳县龙岗地热水预查”,其中织金县应急水源地勘查项目提交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3060.3万立方米每年,为织金县城10余万人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供水源地。十四年逐梦征程,十四载沐风栉雨。每一次攻坚克难、他都愈发坚定,每一次废寝忘食,都让他遇强则强。宋小庆就像一块璞玉,经过时间的打磨,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芒。宋小庆在野外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在科研方面,2014年,贵州喀斯特山区水资源安全利用与保障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立项,作为该项目子课题的技术负责,宋小庆走遍了贵州省大部分地区,潜心钻研,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为解决贵州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问题贡献了力量。贵州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是国家大科学工程-FAST工程选址、勘察及安全运行的参与单位,宋小庆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FAST保护区环境监测技术集成研究”、“以FAST为中心的大型射电望远镜阵列选址研究”等国家自然基金及中央引导资金项目的实施,为中国天眼的高效运转和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科学依据。宋小庆参与编写《FAST工程勘察技术理论与实践》专著宋小庆在“以FAST为中心的大型射电望远镜阵列选址研究”项目现场调查讲解思源:落实者思树,饮流者怀源走遍千山万水,不忘来时路。和万千校友一样,宋小庆的身上也散发着地大人一以贯之的品格。贵州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环评专家、贵州省能源局新能源行业专家、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专家、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称号”……每一个头衔都记录着他坚实的行进步伐,更承载着厚重的社会责任。相比这些头衔,宋小庆更愿意把自己形容为面对大山的人,专注、严谨、质朴,这些鲜明的标签,不仅是对多年奋进历程的沉淀,更是对地质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承。从大山的“把脉者”到地质科学研究者,宋小庆一步一个脚印,用辛勤和汗水把论文写在了他曾行走过的大地上。宋小庆荣获2021年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称号展望未来,宋小庆有着更多期许。中国地质大学教给他精湛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赋予他地质报国的情怀担当。在以后的道路上,宋小庆将继续恪守“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坚定“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秉持“吹尽黄沙始到金”的毅力,拿出“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用脚步丈量更大责任,用实干诠释报国担当!【往期回顾】【优秀青年校友】“女船长”的担当:校友钟贤在乡村振兴中的奋斗与情怀【优秀青年校友】黄勇:匠心筑川藏,精品献高原【优秀青年校友】齐怀远:志愿服务三届冬奥会,把微笑带给全世界【优秀青年校友】陈晨:铿锵玫瑰顶峰绽放,奋进书写绚丽篇章【优秀青年校友】吕乔森:在神州大地盛放梦想之花【优秀青年校友】陆顺富:支援大西南,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擦亮青春底色
其他

地大人小程序 | 校友卡福利第三弹来啦!

什么是地大人小程序?为了更好地服务全球校友,便于校友相互联络,总会在网信中心及各职能部门的支持下,推出“地大人”小程序,为校友们提供线上信息服务。
其他

【优秀青年校友】陆顺富:支援大西南,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擦亮青春底色

陆顺富,中共党员,1989年生于浙江桐乡,2008年9月考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资源勘查工程(基地班)专业,2014年12月硕士毕业于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2019年6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化学专业,同年9月,作为云南省曲靖市“珠源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任职于市土地储备中心。2019年11月至2022年1月挂职曲靖市麒麟区寥廓街道办事处副主任,2022年2月调任曲靖市政协经济和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陆顺富只争朝夕干好每一天学生时代的陆顺富对《矿床学》中的找到大矿、富矿,助力祖国发展的地质学家们心生向往,而在扎根基层工作的经历中,陆顺富逐渐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只争朝夕干好每一天,尽心尽力做好每件事也能创造别样的价值。陆顺富一心以街道为家。刚到街道挂职时,为了尽快熟悉各项工作,他研读了街道近三年来的各类工作总结,掌握了挂点社区存在的短板以及与其他社区之间的差距,积极与班子成员沟通交流,顺利适应了基层繁杂的工作。他工作初期的想法是,工作要么不干,干就要干到位,干出成效、干成精品。为了林业草原工作不出纰漏,他认真核查乱占耕地的每一块疑似图斑,主动排查森林病虫害,实地复查林地复耕情况;科学调整街道森林防火指挥所组成人员,建立应急扑火队伍,定期开展扑火技能与安全知识培训,协调保障扑火装备和救援物资储备,多次组织扑火应急演练,曾两次协助其他街道扑救森林火灾。为了民族宗教事务再上新台阶,他组建创民办,牵头制定系列文件,培训民宗助理员,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整理创民材料,筹备文艺演出,指导辖区内成员单位申报省级、市级示范单位。通过半年的努力,新增一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新增两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打造“进宗教活动场所”和“进连队”观摩点;还优化了街道已有的两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陆顺富在民族团结进步文艺汇演上为了挂点社区工作再创新辉煌,他顶着压力,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指导多个小区完成业委会换届,监督新小区成立红色业主委员会,最终整顿并成功摘帽“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社区还获得了“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省级科普示范社区”等荣誉。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挂点社区管控措施扎实到位,尽管辖区内有一人被确诊,但从疑似病例居家隔离到被确诊,再到封楼、消杀、物资供应,他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圆满完成了确诊病例所在高层105户297名群众的稳控和服务保障。借着疫情,他多次上门沟通,彻底解决了一老旧小区老职工养鸽子20多年的难题。真诚对待每一位群众基层干部是真的辛苦,五加二、白加黑真的是工作常态。陆顺富每每回想起“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地大校训,总有一番感慨。地质工作是艰苦的,常常在荒无人烟的地区填图、勘查;地质人是朴素的,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为了富饶的矿藏而默默无闻的奋斗。他觉得,基层工作更多的是体现了“求真”和“务实”,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访民情、知民意,才能解民忧;实事求是地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他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清理校外不合规培训机构,打造特色风貌街,参与棚户区改造,配合街道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各社区资源资产资金家底,带队考察社区干部,参与社区换届选举,完成街道工作人员招聘,沟通闲置土地开发利用等。陆顺富(右二)在指导填报普查信息表陆顺富(左一)在《问政麒麟》演播室珍惜每一次合作机会参加工作以来,陆顺富以工作和学习为重,与同事之间做到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基层工作干的越多越久,就越能深刻体会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和历史担当。他曾协助班子成员筹建曲靖地方党史馆、老城民俗文化展览馆,参与党史资料完善、展厅布置、老物件收集等。当时一门心思用在党史馆、展览馆里,现在每次经过那里,都会怀念那段时光。负责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也同样如此,那时候一直忙于督促各社区完善台账资料、播放小喇叭、张贴温馨提示、营造接种氛围、电话通知未接种人员等,现在看到疫苗接种点心里就莫名的感慨。还有,街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出数,协调项目立项、环评,动态跟踪项目进展并做好对接、服务工作;汽修厂改造为花鸟市场的招商洽谈、确定摊位设计方案、宣传优惠政策、对接新业主等。在基层,可能你是分管领导,但成功一定是大家一起奋斗出来的,与地质找矿一样。陆顺富(右)在民俗馆筹备过程中陆顺富在安排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开启另一段人生经历2022年2月,陆顺富结束了两年的挂职后,调到曲靖市政协。市政协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工作相对轻松、生活相对清闲、个人相对没有成就感的单位。但他认为,不论在哪个岗位,只要能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谋幸福,就是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两个多月来,他在理解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三大职能后,体会到人民政协位置超脱,通过调研、视察和协商,形成的报告能通过政协专门渠道,快捷畅通地送达党委政府,迅速进入决策层视野。特别是对一些人数不多但需要引起关注的特殊群体的合理诉求,以及一般渠道不易掌握的社会情况和群众意见,都可能借助政协来落实。尽管政协不是直接帮助方,却是发现者、推动者和监督者。虽然他离开了地质行业,但始终没有忘记“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老一辈的地质工作者可以找矿报国,他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可以扎根基层,支援边疆建设,在祖国的大西南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明白,自己与在地质、勘查、施工等行业默默奉献的其他优秀校友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他会继续在基层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擦亮青春奋斗的底色。【往期回顾】【优秀青年校友】“女船长”的担当:校友钟贤在乡村振兴中的奋斗与情怀【优秀青年校友】黄勇:匠心筑川藏,精品献高原【优秀青年校友】齐怀远:志愿服务三届冬奥会,把微笑带给全世界【优秀青年校友】陈晨:铿锵玫瑰顶峰绽放,奋进书写绚丽篇章【优秀青年校友】吕乔森:在神州大地盛放梦想之花
其他

【优秀青年校友】吕乔森:在神州大地盛放梦想之花

吕乔森,男,汉族,中共党员,1986年3月生,籍贯河南省新郑市,出生于福建省古田县。2004年9月考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地下建筑方向),2008年保送工程学院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师从陈建平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毕业后,通过“西部人才计划”赴新疆参加工作,先后任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矿局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远赴新疆,八年汗水浇灌青春之花2011年7月,吕乔森搭上从武汉飞往乌鲁木齐的航班,正式离开了那座栖息了七年的城市,来到了神州最广袤的省份——新疆。他始终无法忘却导师在临行前的嘱咐:好好发挥你在学校学会的知识和技能,不要辜负我们对你的期望。他凝视着窗外飘过的云朵,思绪万千。18岁那年离开了家乡福建,来到了武汉开始了求学生涯。七年后,他选择了新疆作为下一站,朋友们笑称他从“鸡肚子”一路奔波到了“鸡尾巴”,划出了一条4000多公里的轨迹。吕乔森却答曰:我一直梦想着背着地质包、揣上地质锤和罗盘,在中国最宽阔的天地里奔跑;或许那块陌生的土地上没有茂林修竹、没有莺歌燕语,但是那横亘东西的沙漠和山峦、缤纷神秘的民俗和风情,不是更值得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去追逐么?作为“西部人才计划”的一员,进入新疆地矿局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大队后,吕乔森凭借他在研究生期间参与大广南高速公路长乐山、东方山隧道,谷竹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隧道建设的经历,很快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从呼图壁县雀尔沟乡危险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到阿勒泰市骆驼峰景区崩塌灾害防治,从和静县查岗诺尔铁矿尾矿库工程地质勘察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库科西力克乡瓦窑本村泥石流灾害专项勘查,他用八年时间,将足迹踏遍新疆的78个县(区、市),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完成大型地质灾害专项勘查2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5项、施工管理3项,工程地质勘察5项,其中阿勒泰市骆驼峰景区崩塌灾害防治工程是迄今为止新疆投资最大、施工难度最高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以此项目为依托撰写的《阿勒泰骆驼峰景区崩塌灾害特征与防治措施研究》在《水利学报》上发表。工作之余他还不忘分享自己在工作上的心得经验,《克兰河东侧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措施设计研究》《阿图什市稀性泥石流成灾特性研究》《高原永冻层水文地质特征及露天采场涌水量预测研究》等论文也相继见刊。吕乔森进行塔县泥石流沟道调查地灾专勘——阿图什泥石流堆积体调查作为为数不多参与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专项勘查、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全流程的技术人员,他在2017年被评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业高级工程师,时年31岁,成为自治区该领域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之一,并入选自治区原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专家库。南疆支教,春风化雨耕耘希望之花2019年8月,吕乔森通过自治区公务员考试入职新疆自然资源厅,成为人民公仆团队的一员。同年9月,他作为自然资源厅支教工作队副队长、临时党支部组织委员,被选派至喀什地区莎车县白什坎特镇从事南疆学前教育支教工作。在支教工作中,吕乔森坚持为党育人的初心、为国育才的立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决心,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用心领会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润疆”的重要指示,用实际行动展现其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率先垂范的责任担当。在担任白什坎特镇铁热克阿恰勒(18村)幼儿园中3班班主任(2019—2020学年)和大3班副主任(2020—2021学年)期间,吕乔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用心做好环境创设、提前准备教案教具,认真合理安排语言、健康、科学、艺术、社会等五大领域教学工作。南疆支教——带领小朋友给祖国妈妈过生日在日常教学中,吕乔森注重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国语发音,侧重教育幼儿养成勤洗手、爱锻炼、按时吃饭的良好习惯,着重培植幼儿“五个认同”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营造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认真学习、强健体魄的良好保教氛围。在月末和期末测评中,他所带的班级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幼儿的国语水平进步显著。除日常教学工作外,吕乔森积极协助村级幼儿园园长做好每周一国旗下讲话稿撰写审核、幼儿学籍信息核对录入、幼儿教学音视频资料搜集整理制作等园务工作。此外,通过给小朋友过生日、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微信群等方式,吕乔森积极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和“小手拉大手”活动,不断促进家园共育。利用周末等空余时间,积极参与铁热克阿恰勒村脱贫攻坚有关工作,协助村两委整理“一户一策”资料、核对户籍台账、统计村民收入等,为该村脱贫攻坚工作贡献了一份力量。吕乔森以“为幼儿园办实事做好事”活动和“六一儿童节”等为契机,通过自筹资金,积极组织支教干部为18村幼儿园捐赠了洗衣机2台、办公桌椅5套、园服130件、口罩200只、毛绒玩具200只以及棉帽、拼音数字描红本、教学挂图等一批急需物资;为所在中3班、大3班贫困幼儿购买了保险、鞋子、衣物等,尽自己所能为贫困幼儿纾困解难。此外,通过联系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等方式,向镇中心幼儿园捐赠了儿童足球120个、篮球120个、踩踏平衡车15辆、风火轮200个等一批文体用品,助力提升白什坎特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环境,得到了镇中心幼儿园师生和家长的充分肯定。南疆支教——给幼儿园捐献玩具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他还积极组织支教干部撰写并审核反映支教工作的各类宣传稿件,展现支教干部爱岗敬业、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风采。支教工作开展以来,吕乔森共发表稿件1篇、审核工作队其他支教干部撰写稿件16篇。其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活动通讯稿被“莎车零距离”微信公众号采纳,并刊登在“党旗映天山—莎车主题党日活动”专题报道中,在白什坎特镇幼儿园老师中引起强烈反响;反映捐赠活动的《大手牵小手,携手向前走》被“新疆自然资源”微信公众号采纳,得到了自然资源系统相关单位的高度关注,为镇中心幼儿园争取到了更多援助。2021年1月,吕乔森光荣地完成了为期一年半的支教任务。4月,被评为“2020年度自治区优秀支教干部”。行远自迩,踔厉奋发盛放梦想之花从地质工作者转变为公务员,吕乔森同志开启了人生新的征程。他所在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是机构改革后新成立的部门,也是践行“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重要部门。作为业务骨干,2021年吕乔森积极参与《自治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四五”规划》和《新疆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编制工作,完成历史遗留废弃工矿土地整治“一三五”项目库组建,逐步搭建新疆生态保护修复的“四梁八柱”;牵头起草《自治区历史遗留废弃工矿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推动关口前移、责任下沉,为规范项目管理保驾护航;积极组织申报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新疆塔里木河重要源流区(阿克苏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通过国家层面竞争性评选,成为“十四五”期间首批十个项目之一,得到中央奖补资金20亿元支持。作为共产党员,他积极参加厅机关党委组织的“党史青年说”活动,讲好“长征精神”的故事,并深入莎车县白什坎特镇、疏附县塔什米里克乡进行宣讲;代表矿政处室参加厅庆祝建党100周年“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党史知识竞赛,荣获三等奖。作为丈夫,他和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矢志服务新疆的妻子相濡以沫,在工作上相互支持,在生活上相互关心,将荆楚大地教会他们的“行远自迩,踔厉奋发”之精神书写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往期回顾】【优秀青年校友】“女船长”的担当:校友钟贤在乡村振兴中的奋斗与情怀【优秀青年校友】黄勇:匠心筑川藏,精品献高原【优秀青年校友】齐怀远:志愿服务三届冬奥会,把微笑带给全世界【优秀青年校友】陈晨:铿锵玫瑰顶峰绽放,奋进书写绚丽篇章
其他

我给母校送祝福活动开启!Cugers,集结!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耳边再次响起这首《勘探队员之歌》,各位Cugers,是否想起了在母校的时光呢?岁月带走了芳华,却让那份母校情、师生情、同窗情历久弥新。
其他

【优秀青年校友】陈晨:铿锵玫瑰顶峰绽放,奋进书写绚丽篇章

2012年5月19日,一个名字被定格在喜马拉雅的山巅,世界第一高峰的登山名册上,从此多了一位身份是在校女大学生的登山者。她叫陈晨,我国首位登顶珠峰的在校女大学生。陈晨于2007年考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户外运动专业,2011年攻读体育教育专业户外运动方向硕士研究生,2014年攻读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凭借对登山的热爱和出众的素养,陈晨在世界各地高寒、缺氧、陡峭的山路上都留下了自己的身影,以坚忍不拔的品格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如一朵坚强的玫瑰在峰顶铿锵绽放。珠峰顶上,坚强玫瑰娇然绽放2012年陈晨所在团队登顶珠峰峰顶2012年5月19日上午8时16分,作为唯一的女性,陈晨与其他三名队友共同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成为我国首位问鼎珠峰的在校女大学生。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纷纷播报这一历史性的消息,湖北沸腾了,母校沸腾了。时年25岁的她,克服了夜以继日的体能训练,无数次的历险、化险,坚强的玫瑰终于开始迎接属于她的荣誉。登山归来,学校师生和媒体在机场迎接她的凯旋,她开始辗转在湖北武汉市委宣传部和各大高校中,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登山体验。2012年末,她成为“长江日报年度封面人物”和“楚天年度勇敢人物”。梳着娃娃头的年轻女孩儿陈晨,身材娇小,说起话来总是不经意地留露出孩子气的笑容。人们惊叹于她娇小身体里的坚强和勇敢,她笑着用一段排比总结自己的登山经历和感悟:“这一路遭遇天气异常,我们学会了等待;这一路听从组织安排,我们学会了服从;这一路历经风吹雪打,我们懂得了放弃;这一路忍受很多痛苦,我们学会了坚强;这一路面临众多挑战,我们学会了团结;这一路途经诸多危险,我们学会了勇敢;这一路我们用身先士卒、不畏艰险的激情,完成追求世界之巅的卓越壮举!”2012年,大家见证了陈晨登顶珠峰,她让我们自豪,为我们传递了信心,她让我们相信,创造奇迹的可能并不因你平凡而退避。作为一名户外运动专业学生,陈晨或许从没想过用生命去交换一个奇迹,而当这个需要用生命去冒险的任务选择了她,她用乐观的坚韧完成了它。登山训练,乐天玫瑰尽展天赋2007年9月,陈晨进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习户外运动专业。在老师和同学们看来,她是“天生干登山的料儿”。出众的高山适应能力与很强的服务、配合意识,令其逐渐成为地大登山队的重点培养对象。2008年,她第一次接触登山,攀登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因为当时的登山物资有限,她并不在登顶之列,但作为一个初学者,她成功到达海拔7600米的高度。第一次攀登,虽然她只能带着遗憾、抹掉眼泪转身下撤,但这次登山让她体会到登山的魅力,从此爱上了登山。下山后,她听说,2012年是母校校庆60周年,学校将组织攀登珠穆朗玛峰,她在心中默默种下了一个攀登珠峰的梦想。2008年攀登卓奥友峰
其他

【优秀青年校友】齐怀远:志愿服务三届冬奥会,把微笑带给全世界

北京冬奥会期间,他带领一支由8人组成的资深志愿者服务团,在张家口媒体接待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齐怀远所在志愿服务点为北京冬奥贡献力量
其他

【优秀青年校友】黄勇:匠心筑川藏,精品献高原

黄勇,中共党员,1983年出生于湖北孝感,2006年毕业于工程学院岩土工程专业。现任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川藏铁路指挥部副指挥长、地路院副院长、地质科研队副队长、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兼职导师,正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国家铁路局专家、中国铁建川藏铁路专家组成员。黄勇在中国铁建智慧建造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
其他

【优秀青年校友】“女船长”的担当:校友钟贤在乡村振兴中的奋斗与情怀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评选结果揭晓。我校校友、“女船长”钟贤获此殊荣。钟贤是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2011届毕业生,现在是海南琼海市乡伴民宿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政协第十四届琼海市委员会委员。“报告船长”民宿,浓厚文化氛围
其他

摇篮颂 | 李忠荣:智者化苦为甘 勇者处之泰然

人生总是风云变幻。1998年11月18日,正值风华正茂、事业有成的李忠荣,确诊患上了扁桃体非何结晶淋巴癌,前往福建省肿瘤医院治疗。在那个谈癌色变的年代,患上癌症几乎就等于已经开始迈进了地狱。
其他

【摇篮颂】龚树毅:初心风雨不改 恩重报以琼瑶

“一九四七年的年底,李四光接到国际地质学会寄给他的通知,邀请他出席即将于一九四八年夏天,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第十八届大会,照例要他在大会上宣读论文,发表他这些年的科学成果……”1977年,这篇由徐迟着墨,发表在《人民文学》的报告文学《地质之光》将国内许多青年的目光引向地质界。地学泰斗李四光老前辈的生平事迹,震撼了高中在读的龚树毅,抱着对李四光前辈的敬佩,他选择了武汉地质学院,成了武汉地院金属物探专业的一名学生。
其他

第五届“地二代”云端夏令营结营

中国地质大学第五届"地二代"云端夏令营结营啦!传承校训精神,争做地学栋梁。为吸引更多同学关注地球科学、热爱地球科学,7月9日-11日,2021年第五届“地二代”云端夏令营成功举行。“Earth
其他

7月11日 | 今晚我们一起探索《奇妙博物夜》

19:00-20:15小鹅通平台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云端夏令营现邀请广大校友子女和所有热爱地质科学的同学们参加2021年度“地二代”云端夏令营活动,参与直播互动就有机会获得“自然
其他

7月10日 | 今晚我们来逛《神奇植物园》

19:00-20:15小鹅通平台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云端夏令营现邀请广大校友子女和所有热爱地质科学的同学们参加2021年度“地二代”云端夏令营活动,参与直播互动就有机会获得“自然
其他

《趣闯丹霞山》课程回顾

中国地质大学第五届"地二代"云端夏令营《趣闯丹霞山》课程回顾此次“地二代”云端夏令营,我们推荐了一处值得大家仔细感受、体验的目的地——世界地质公园。在世界地质公园中,我们不仅会看到奇特的地质景观,还能看到特殊、神奇的生态和人文传承。9号的课程中,我们详细介绍了一处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我们还介绍了丹霞山的地理位置、丹霞山与丹霞地貌之间的关系。这节课,我们还讲述了地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篇章——岩石。整个岩石家族有三位成员,和火与岩浆有关的是火成岩;我们主要介绍了外表黑黢黢的玄武岩和夺目耀眼的橄榄岩。汉谟拉比法典岩石碎屑被风、水、冰川等自然伟力搬运、再慢慢沉积而成的沉积岩;我们主要介绍了砂岩和砾岩,还在这个环节解答了丹霞山为什么是红色的,那是由于岩石和土壤里的铁被氧化了,将整片岩石都染成了红色。最后介绍了在地下被高温、高压改造的变质岩,这种改造往往让岩石变得更美更漂亮。太和殿汉白玉台阶每一类岩石都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和用途。参加云端夏令营的同学们都在积极认真的记录笔记,太棒了!记得在昨晚的课程中,我们还有一个谜题没有解答。为什么丹霞山会有如此独特的外形呢?这个外形又会给当地的植物、生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今晚同一时间,不见不散~参与方式今晚
其他

7月9日 | 今晚我们一起《趣闯丹霞山》

19:00-20:15小鹅通平台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云端夏令营现邀请广大校友子女和所有热爱地质科学的同学们参加2021年度“地二代”云端夏令营活动,参与直播互动就有机会获得“自然
其他

你有一份“ 科普盲盒”请查收

点击进入活动预告:「什么是快乐地球」第五届"地二代"云端夏令营各位同学,观看三次课程打卡成功后,通过随堂测试就会获得本次夏令营的电子结业纪念证书。感谢子豪哥哥、Earth
其他

【什么是快乐地球?】中国地质大学第五届"地二代"云端夏令营预告

中国地质大学第五届"地二代"云端夏令营即将开营啦!亲爱的地大校友,时光荏苒,一别多年,您还好吗?现在的您,是否依然给孩子讲述着当年大学的故事?为了让孩子走进故事中的您、印象中的地大,更加深刻体会您的这份特殊感情,重温父母当年的学习感受。让孩子感受地大的文化氛围、领略地学文化的魅力,感悟地大的校训精神。这个暑假让您的孩子和我们一起走进"地二代"云端夏令营吧!活动预告
其他

全桂矿业·地大杯校友足球赛 | 浙江校友会足球队巡礼

全桂矿业·地大杯中国地质大学校友足球赛地大浙江校友会足球队今年五月的江城比以往都更加热情。总有一次相遇,是久别之后期待依旧的重逢;总有一幕场景,是青春里绿茵场上的奔跑穿梭;总有一次回首,是怀念昔日携手并进的感慨。因为疫情,我们错过了东湖的梅花、武大的樱花,还好,终于迎来了南望山的“地大杯”,我们期待青春不老,情谊不散。球队介绍地大浙江校友会足球队创建于2016年10月19日,壮大于2017年5月19日,从此之后,球队便肩负起振兴地大在浙品牌、团结地大在浙校友的光荣使命。地大浙江校友会足球队先后参加了两届“浙江高校足球联赛”,都挺进八强位列第五,并在上海举办的“地大四地交流赛”中获得冠军,在多次“四校杯”中获得冠军。这些赛事让地大在浙江高校圈有了更大的知名度,从而有了“地大是什么学校?”到“千万别和地大分在一组”的笑谈。球队每周例行训练,定期参加高校联赛,偶尔外地球赛交流,每年一次应邀回母校参加“校友地大杯”,年末贺岁杯以及年终颁奖总结,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俨然已让球队成为了浙江校友会的品牌俱乐部,并且以球队为突破口让越来越多的浙江校友重新回归地大的怀抱。足球队宗旨:凝聚校友情——给校友会足球爱好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展示自我、相互帮助的平台。给校友以快乐——足球是为了带来快乐,任何让人不愉快的事务都将遭到球队的摈弃。温暖的大家庭——家庭中任何一个人的事情都是每一个人的事情。球队荣誉:第三届“浙江高校足球联赛”
其他

全桂矿业·地大杯校友足球赛 | 陕西校友会足球队巡礼

全桂矿业·地大杯第六届中国地质大学校友足球赛地大陕西校友会足球队热爱足球,心系地大,2016陕西校友会成立了足球队,从第二届开始陆续参加了母校的校友杯比赛,2019年在陕西高校联盟的比赛中名列第四名。陕西校友大多就业于地矿、能源行业,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出野外,几乎从未凑齐自己的最强阵容,但是每个站在场上的汉子都是嗷嗷叫的“西北狼”。足球在地大的绿茵场上是青春的飞扬,挥洒汗水和奔跑的激情强健了我们的体魄,在球场上历练成长学习也是一场灵魂的自我成长,有足球陪伴的时光里,身体和灵魂一直都在路上。多年后,有幸校友相会唤醒青春的记忆,我们又相聚一起拉杆举旗,再续地大的足球缘,述说南望山下校友情。
其他

全桂矿业·地大杯校友足球赛|青海校友会足球队巡礼

地大青海校友会足球队由杜建峡、覃功平,祁一珉,武明德、马忠鹏等校友发起组建,正式成立于2019年3月,目前球队在册人员共计41人,平均年龄30岁。
其他

全桂矿业·地大杯校友足球赛 | 贵州校友会足球队巡礼

别后两年,茅台队再次相约英雄的城市“兄弟再见!明年我们再战”这一句“再见”,迟到了两年……当江汉关的钟声浑厚悠扬地响起,当江城浴火重生重启一年后再次亮起人间烟火,当南望山的春风和煦地吹绿地大的角角落落,当我们对那座城市那片校园的牵挂和期待逾熬逾浓时,终于,我们在等待了两年后收到来自母校的邀约——贵州校友会足球队,携着游子归家的期翼回来了!在那段被按下暂停键的日子里,每一条新闻都牵动着地大人的心,我们时刻关注着、问候着、祝福着,一次次自发组织的募捐,一句句满含深情的鼓励时刻寄托着贵州校友会对武汉对母校的牵挂和思念……幸好,勇敢和坚毅战胜了一切;幸好,虽晚矣,终究我们从未失约。五月,地大贵州校友会足球队与您不见不散!一.
其他

全桂矿业·地大杯校友足球赛|珠海校友会足球队巡礼

地大珠海校友会足球队_2017年5月13日-5月14日,新成立的珠海第一次组队参加在武汉南望山校区西区体育场举行的“中国地质大学第三届校友地大杯”。2021年5月14日-5月16日,“全桂矿业.地大杯第六届中国地质大学校友足球赛”在经历2020的全球性停摆后,在英雄的城市武汉吹响集结号。16支队伍,将从祖国大地四面方汇集到武汉。“南望南,北戴北”是什么让这些年过半百的“老汉”如此踊跃参与?是什么让他们对学校对兄弟姐妹真情流露?是地大,是足球,是留在这个校园里的、永不磨灭的芳华!到现在已连续参加三届比赛(中仪杯、迪探杯)的珠海队由地大球坛不老球星原探工系84级李晓峰大师兄带队,主要由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校友一起组成,应该是整个参赛队伍中平均年龄最大的队伍。_球员风采球队领队刘星,是原矿产系89级的核心队员,号称跑不垮的“球场老牛”,身体素质好,作风稳健,意志顽强,活跃于各个防线。
其他

全桂矿业·地大杯校友足球赛 | 深圳校友会足球队巡礼

全桂矿业·地大杯第六届中国地质大学校友足球赛地大深圳校友会足球队赢了一起狂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输了一起抗生命由一段又一段的旅程衔接而成,在每段旅程中,都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球队组成地大深圳校友会足球队由凌健、高晓勇、马园、杨杰、夏琪、文丽、谢令青等几位校友发起组建,于2014年12月21日正式成立,目前球队在册人员共计200多人,所有成员均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各年级、各院系毕业生。球队理念球队不忘“凝聚深圳地大人的力量,促进深圳地大人的情感”的初心,秉承“赢了一起狂,输了一起扛”的宗旨,在各项赛事中斩获颇丰,成绩斐然。成立之初,地大深圳校友会足球队,创办并组织“广深杯”、“珠三角杯”、协助母校举办了“校友杯”等足球赛,并在深圳区域内参加2015-2018四届深圳各大高校校友足球联赛并名列前茅。同时,球队先后发动各级校友进行爱心捐助、团队文化培训等公益活动,使地大深圳校友会足球队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球队历史战绩2015-2016年第一届地大校友杯第五名高校校友联赛第五名第一届校友广深杯冠军第二届地大校友杯第四名第二届校友广深杯冠军高校校友联赛第八名深圳市鞠客足球杯赛第八名2017年第三届地大校友杯第四名高校校友联赛人气冠军第一届校友珠三角杯冠军深圳市珠宝联赛八强2018年第四届地大校友杯亚军高校校友联赛第五名深圳市立咕杯足球赛亚军宝体杯业余组四强深圳杯市级组八强高校杯四强第二届校友珠三角杯亚军高校杯最佳人气球队冠军2019年第五届地大校友杯冠军南山杯乙组四强高校杯四强高校杯最佳人气球队冠军第二届校友珠三角杯亚军第二届校友长三角杯亚军2020年南山杯甲组第11名第三届校友珠三角杯亚军球员风采凌健17号机电学院高晓勇3号管理学院姚思聪67号管理学院陈超88号
其他

摇篮颂 | 科摩罗校友阿拉丁:离开我最爱的地大时,我流泪了

不同于现在气候多变,樱花盛开的武汉,位于非洲东侧,印度洋上的岛国科摩罗正维持着高温炎热的天气。在科摩罗大学地质和环境学院担任老师的阿拉丁,正忙于他的教学工作。阿拉丁于2012年来到中国,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2020年博士毕业后,阿拉丁怀揣着这几年在中国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与心中的梦想,回到了他的祖国科摩罗。谈起科摩罗,阿拉丁自豪地介绍起他的祖国的点点滴滴,“我的祖国科摩罗是一个岛国,由位于印度洋上的四个岛组成。我们的信仰是伊斯兰教,绝大部分人都是穆斯林。”此外,阿拉丁还自豪地说道,“科摩罗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景色十分优美,周围都是海,海鲜比较多,又新鲜又好吃。”阿拉丁(二排右五穿红色唐装)与其教授的科摩罗大学学生在一起开口说中国话的感觉特别棒回想起在中国的生活,阿拉丁满是回忆,言语中透露着对中国的万般思念,他刚来武汉的时候很孤独,感觉很陌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天气,不同的食物,非常不习惯。但是,阿拉丁很欣慰地提到,“地大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中国人也十分的友好,慢慢地我便适应了在武汉的生活。”在中国生活了接近十年的阿拉丁,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他是同学和老师们眼中的中国通。其实科摩罗的官方语言是法语和阿拉伯语,阿拉丁从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刚来到中国时,他的英语十分不好,但在地大他认识了许多同学,每天和他们一起用英语和汉语沟通聊天,水平便渐渐提高了。阿拉丁坦白道,“刚开始学汉语时,感觉特别难,学不会,甚至想放弃,但是当我和别人交谈,流利地说出第一句标准的中国话时,那种感觉真的特别棒。”在武汉我有了很多第一次在中国生活时,因为开会,学习,出差等任务,阿拉丁去过中国的许多城市,广州,北京,上海等等这些城市他都去过,但他仍笃定地说,“武汉是我最爱的城市,在武汉我感觉很舒服,很安全,我和武汉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在武汉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和外国朋友,在武汉我有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说中国话,第一次看到雪,第一次吃热干面,第一次用筷子,第一次感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在地大求学时,除了固定的课程和实验外,阿拉丁每天的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我特别喜欢运动,一般周末的时候会和朋友们出去踢球,打排球等等。我也很喜欢中国的舞龙,以前还参加过我们国际教育学院的舞龙队。”值得一提的是,阿拉丁不仅中文说的特别好,他还特别喜欢中国的书法,并且特意展示了他书写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阿拉丁书写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离开中国时,带不走可爱的他们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阿拉丁提到他最爱的导师,资源学院的姚光庆教授,“他把我当作他的儿子一样,对我非常好,很照顾我。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他很担心我,天天打电话联系我问我是否有什么问题。那时候因为不能见面,我们就在网上讨论我的学习和毕业论文。”当阿拉丁拿到自己的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时,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导师姚光庆教授,“他帮助我了很多,在他的指导下,我发表了一篇国际文章。我能从地大顺利地博士毕业离不开他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阿拉丁还提到了在地大学习时,帮助过他的老师和同学,“他们都是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地大的同学对我非常好,遇到困难他们马上就会来帮助我。还有国际教育学院的老师们,他们是最棒的,他们给所有的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和平台。”阿拉丁坦言道:“登上飞机的那一刻,我真的很舍不得离开中国。我在中国生活接近十年,中国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离开我最爱的地大时,我流泪了,我带不走可爱的同学们和老师们,能带走的只有深深的不舍和牵挂。”阿拉丁和导师姚光庆教授的合影阿拉丁博士纪念照感谢伟大的中国回想起去年中国爆发的新冠疫情,阿拉丁感慨道,“疫情发生的时候我在武汉,我主动告诉老师我要代表我的国家为中国加油。中国是科摩罗的真朋友、真兄弟,疫情期间中国政府为科摩罗人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上个星期,中国政府援助的抗疫医疗队携带了新冠肺炎疫苗和抗疫物资抵达了科摩罗,我真的十分感动,感谢伟大的中国。”阿拉丁在丹桂国际文化节接受记者采访2012年阿拉丁参加留动中国比赛时获奖照片文字:叶浩然编辑:郭雨欣图文由国际教育学院提供
其他

摇篮颂 |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专访地质系78级“锐鸣奖学金”捐赠者冯锐校友

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二年,15岁的冯锐考上了武汉地质学院(今中国地质大学),他是中国高考制度恢复后最早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他本科毕业后,经历读研、读博、创业,长年在地质找矿领域深耕细作。冯锐创立的希尔威金属矿业公司在2012《财富》杂志全球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排行榜中位列第48位,是中国改革开放一代名副其实的“前浪”。人常戏言“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在沙滩上”,但在时代开放、后浪勃发的今天,冯锐带领的希尔威金属矿业公司依然保持着无限生机与活力。只是,为什么是冯锐?我要自己决定到哪里去
其他

摇篮颂 | 索马里校友格第:梦想从“新丝路”起航

前言: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多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培养了一批批了解中国、热爱中国,并愿意为中外交流与友好关系做出贡献的优秀国际学生。这些优秀国际校友活跃在世界各地,在政界、学界、商界等领域有着突出表现,是我校的一笔宝贵财富,同时也是学校国际化办学成就的集中体现。来自索马里的MOHAMED
其他

摇篮颂 | 岁月峥嵘,家国同行 ——专访78级岩石矿物分析专业胡克校友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两年前的一个夜晚,北戴河老虎石公园被一阵酣畅的合唱点燃,旋律昂扬,气势铿锵。这是一群来自武汉地质学院的“老学长”,他们热情地歌唱着青葱而壮丽的岁月。彼时,胡克就在其中,欢快坚定地歌唱着山河与志向。青春不留遗憾42年前,高中毕业的胡克在经历四年农村劳动生活后被武汉地质学院岩石矿物分析专业录取,煤油灯下的寒窗苦读没有白费,他终于迈入了大学校园。“学习很艰苦、体育很活跃、思想有活力。”这是胡克对他的大学氛围的初印象。刚刚恢复高考的年代,班上的同学来自完全不同的地域,年龄差异也比较大。胡克所在的班级共有38位同学,来自22个省、市、自治区,班中有些同学甚至已经为人父母,其中年龄最大的是1948年出生的,在当时已经30岁,而最小的只有15岁。虽说地域、年龄、经历或许各不相同,但面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们刻苦上进的精神别无二致。那时的胡克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小的目标:成绩要保持在中上水平,至少良好以上。这个目标对胡克的影响也是持续一生的。多年后去美国深造,成绩单总是优秀或者良好。胡克的地质情结-爬山胡克坦言,大学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同学们的友谊,那时候的大学是固定教室、固定座位上课,与现在的大学很是不同。大学几年间,胡克镜头里留下了许多非常珍贵的照片,包括实习生活、朋友们在校园里的合影等。这些大学同学也成为了胡克终身的朋友,毕业后他们也坚持通过写信、电话等方式联络,直到现在,仍然偶尔聚在一起,重走当年的大学路,去秦皇岛、北戴河回忆实习岁月。当时的武汉地质学院,吸纳很多新鲜的事物。大学期间,胡克积极组织舞会、参与竞选学生会干部、担任班级体育委员等。这些活动起初遭遇了一定的阻力,但是学生热情高涨,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一点一点地组织起来了。他也喜欢体育运动,爱好打排球、打乒乓球、游泳。胡克的夫人也是当时学校体育队的,是排球队的主力队员。后来,他们的孩子在田径运动方面很好地继承了两人的“体育基因”。“大学生活,充满着乐趣,充满着快乐,充满着幸福”,美好的青春不曾留下遗憾。他乡异域求索
其他

摇篮颂 | 塞拉利昂校友桑迪:一国部长的地大情怀

一国部长的地大情怀不同于秋意正浓的武汉,位于非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塞拉利昂共和国维持着高温多雨的天气。担任塞拉利昂共和国贸易和工业部部长的桑迪(S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