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其他

亳州机场“亮灯”

责编:祖文婷丨审核:方安琦丨来源:安徽日报
2024年7月1日
其他

武王墩墓宝贝又上新!

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安徽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发掘最新进展来了!近日安徽省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结合墓葬规模、结构、出土文字材料与文献史料等,专家分析认为,武王墩墓主身份可能是《史记·楚世家》记载的楚考烈王。随着考古工作开展,这些文物首次惊艳亮相!丨编辑:祖文婷
2024年5月20日
其他

2024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23日在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省人民政府省长
2024年1月28日
政治

王清宪会见乌兹别克斯坦卡什卡达里亚州州长阿兹莫夫

责编:祖文婷丨审核:王茜丨来源:安徽日报
2023年7月20日
其他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皖政办〔2022〕10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行动方案(2022—2024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8月18日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行动方案(2022—2024年)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为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推动我省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批示和对安徽作出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围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省数字经济,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新的强大动能。二发展目标——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实现全覆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上云用数等重点领域发展水平保持全国第一方阵。数字乡村和智慧农业建设步伐加快,有力助推农业现代化。通过强化数字技术引领,促进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构建影响力大、竞争力强、普惠多元的服务产业新体系。——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大幅提高。建成一批软件产业园,争创全国软件名园。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产业竞争力全国领先,继续保持和拓展人工智能语音技术全球领先优势。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力争5G网络覆盖能力进入全国前列。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体系全面建成并持续迭代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完备。三重点任务(一)数字科创行动。1.构建高水平创新体系。加强国家实验室服务保障,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数据空间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推进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合肥一级核心站)、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创新能力。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共建技术创新联盟,打造创新生态。(责任单位:省科技厅,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各市人民政府,以下任务均需各市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不再列出)2.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加大对基础算法、计算模型、计算体系结构等计算基础理论研究,并依托企业转化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级计算产品,加大力度推广应用。高水平建设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办好中国(安徽)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责任单位:省科技厅)(二)产业数字化转型行动。3.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推进4个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35个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建设。(责任单位:省委网信办)到2024年,全省建设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数字农业工厂300个、数字农业应用场景累计1400个。(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配合单位:省林业局)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打造网上“农交会”“苗交会”“茶博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众筹农业、定制农业、生鲜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配合单位: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林业局、省供销社)建立农业产业互联网数字化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吸引优秀农业产业互联网数字化服务商入池,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中小型企业等加入农业产业互联网。打造种业、生猪、稻米、水产、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等8个农业细分行业产业互联网。(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配合单位:省供销社)4.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在电子、机械、汽车、船舶、冶金、建材、化工、轻工、纺织、医药、节能环保等重点行业领域,支持企业加快生产线全线、系统改造,推动智能制造单元、智能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推进全要素、全环节的动态感知、互联互通、数据集成和智能管控,实现减人节能、提质增效。每年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200项,培育技术改造示范线100条以上,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8000台以上,新增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200家以上、省级绿色工厂6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0家左右、绿色设计产品50个左右。通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推动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每年下降3.2%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亩均税收年增长10%以上,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10%,制造业利润率提升到6%以上。(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5.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发展壮大农村电商,引入和培育农村产品年网络销售额超1000万元农村电商企业200家以上,培育年网络销售额超1亿元的电商强镇20个、年网络销售额超1亿元的县域电商特色产业园区(街)20个。到2024年,全省网络零售额达3300亿元,其中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达1350亿元。(责任单位:省商务厅,配合单位:省农业农村厅)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培育壮大一批跨境电商龙头企业、海外仓领军企业和优秀产业园区,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400亿元。(责任单位:省商务厅)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推进安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合肥园区、芜湖园区)建设。(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配合单位:省委宣传部)积极发展智慧街区、智慧商店和智慧餐厅,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鼓励传统商贸企业加快线上转型,推广无接触式交易、中央厨房+线下配送等新模式。(责任单位:省商务厅,配合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参与商务部“双品网购节”,办好安徽省网商大会、好网货大赛等活动,推进电商直播创新中心建设。(责任单位:省商务厅)有序发展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智慧旅游等,进一步支持依托互联网的外卖配送、网约车、即时递送、住宿共享等新业态发展。(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商务厅、省数据资源局)6.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应用。以工业互联网构建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等全面连接的新型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3家以上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22家以上行业型、专业型、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100家具有行业示范效应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每年培育100个优秀工业APP,遴选20个优秀工业互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实施“皖企登云”提质扩面行动,全面推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业务的数字化,每年实现6000家以上企业与云资源深度对接。积极开展“皖企登云你我他”沙龙、工业数字孪生大赛、工业机器人大赛、工业大数据大赛、装备产品产需对接会等活动,帮助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依托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安徽省分中心,提供运行监测、产业分析等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综合数据增值服务。(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7.基于工业互联网开展模式创新。宣传推广我省工业互联网创新“12模式”,广泛引导企业发展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新业态,加速制造业迈向万物互联、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智能主导的新阶段。依托“羚羊”等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打造安徽省产学研综合创新平台体系,科研供需直接对接,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转化,每年开展线上、线下产学研对接活动100次以上,形成交易额100亿元以上,实现产学研资源更广范围、更高效率、更加精准的优化配置。面向区域产业特色,建设10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创新服务载体。每年分行业、分领域、分批次发布100个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鼓励技术产品服务商“揭榜挂帅”,以精准的需求侧场景,吸引供给能力集聚,形成供需之间的动态平衡与合作对接。(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省科技厅、省教育厅)(三)数字产业能级提升行动。8.强化产业基础。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工业软件、产业技术基础,聚焦、挖掘我省具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企业、产品和技术,每年滚动实施工业强基项目100项。加快发展自主可控三维工艺设计仿真、工业设备在线监测、机器声纹诊断、智能语义理解、智能语音识别、智能语音合成、智能传感器等软硬件,培育省级“工业软件应用示范企业”100户。编制“三首”产品研制需求清单,引导企业对标研制,每年培育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00个、首批次新材料40个、首版次软件100个左右。(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9.推动产业链升级。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重点领域补链延链固链强链,实施“链长制”“群长制”,构建“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生态圈,常态化开展省内龙头与配套企业对接活动,强化关键技术、材料、零部件、整机的全链条培育,形成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技术和产品。(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10.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围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整机终端等重点领域,加强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应用部署等环节的统筹衔接,加快形成产业链联动机制,重点强化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内容与服务系统创新,引导芯片设计企业与整机制造企业协同开发。持续增强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及本土配套能力。到2024年,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总量力争突破6000亿元,年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达到10家以上。(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厅)11.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引进一批中国软件百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等知名企业。按照“双创团队—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路径,培育一批具有爆发式成长潜力的专精特新软件企业。大力推进软件名城名园建设,支持合肥争创中国软件特色名城、中国软件名园。支持各市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发展特色,实施“一市一园”建设行动。支持合肥、芜湖、宿州、淮南等有条件的市,重点培育一批特色鲜明、融合应用成效显著的大数据产业园区。到2024年,培育认定1500家以上大数据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500亿元。(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数据资源局)12.支持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支持中国声谷、科大硅谷等发展壮大。中国声谷营业收入力争超过3500亿元,入园企业2000户。(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行动。13.建设泛在高速网络体系。加快建成合肥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推进城镇地区高速光纤网络全覆盖,支持各地打造智能双千兆宽带示范城市,实现城市、乡镇及重点行政村千兆光纤网络普遍覆盖,具备覆盖1200万户家庭的能力,10G—PON及以上端口超过30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超过400万户。(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统筹推进全省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IPv6升级,开展互联网数据中心、政务云平台与社会化云平台IPv6改造,推广全面支持IPv6的移动和固定终端。(责任单位:省委网信办,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通信管理局、省数据资源局)加快政务外网升级,加快推进非涉密专网向电子政务外网整合迁移。统筹管理全省各级政务云,接入各类异构行业云资源,通过云管平台实现统一纳管、统一监控、合理调配。(责任单位:省数据资源局)14.优化5G网络覆盖。推进5G网络深度覆盖和应用推广,累计建成5G基站12万个,力争每万人拥有5G基站超过19个,在安徽创新馆、合肥骆岗生态公园等重大项目上打造一批网络样板工程。推动5G选址、用电、免费开放公共资源等相关支持政策落地,实现乡镇级以上区域和重点行政村5G网络覆盖。(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15.部署新型智能化计算设施。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确保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PUE值小于1.25。推进合肥先进计算中心二期建设,推动各类计算资源向社会开放。统筹推进边缘计算资源池节点规划布局。(责任单位:省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通信管理局)16.提升安全保障服务水平。扩大安徽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覆盖范围,提升全省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和预警能力,完善安全监测、预警、处置、评估体系。建立威胁信息的联防联控机制,提升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推动100家企业实施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督促企业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配合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五)数据价值提升行动。17.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强化数据资源汇聚,实现政务数据资源生产、沉淀、治理一体化。打通安徽省大数据平台与数源部门治理异常数据回流通道,实现数据治理闭环。加快医疗、教育、交通、金融等行业数据归集共享、融合应用创新。推动数据资源标准体系建设,围绕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健全标准规范。(责任单位:省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银保监局、安徽证监局)18.探索政府数据授权运营。建立健全政务数据运营规则,在依法合规、安全可控前提下,开展以覆盖成本为原则的政务数据授权运营试点。探索公共数据资产化管理,鼓励第三方深化对公共数据的挖掘利用。争取政府数据授权运营国家试点,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政府数据授权运营安徽模式。(责任单位:省数据资源局)19.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交易流通。构建高标准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制度,规范数据交易行为,探索数据确权、评估、定价、交易、安全等机制。探索数据入股、质押融资,推进数据要素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发挥数字安徽公司作用,高标准建设省大数据交易服务机构,积极争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国家级试点示范。依托“基于数据确权的数据要素流通交易系统”国家试点示范项目,探索数据所有权、数据使用权、数据收益权分离的数据确权模式,健全基础性制度规范,培育数据公证、数据审计、数据仲裁等专业中介机构。(责任单位:省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发挥省“数字安徽”建设领导小组数字经济专项组统筹协调作用,坚持顶格推进重点工作,顶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务实推进行动方案的贯彻实施。健全数字经济发展成效评价体系,加强对“四化”改造、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等数字经济重点工作的评价。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健全工作推进协调机制,增强发展数字经济本领,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省有关单位、各市人民政府)(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统筹利用发展改革、科技、经济和信息化等政策资金,支持数字经济项目建设。按照市场的逻辑,利用资本的力量,充分发挥各类基金的作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壮大。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市场化运作的数字经济细分领域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推动有实力的企业上市。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支持力度。(责任单位:省财政厅,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数据资源局)(三)大力开展“双招双引”。清单化引进数字经济细分领域龙头企业,高质量建设数字经济相关园区,培育产业群体,壮大特色集群,厚植发展土壤。积极吸引国内知名数字经济研究机构、优秀服务商来皖落地、合作,引入一批数字经济领域的高端人才。建立委托招商机制,发挥数字经济龙头企业、行业商协会、研究机构等作用,开展委托招商工作。(责任单位:省新兴产业聚集地执行小组办公室,配合单位:十大新兴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四)全面提升数字素养。支持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加强数字经济相关学科专业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实训基地。每年组织开展面向1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工业互联网素质提升培训。(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配合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五)全面开放交流合作。推动数字长三角共建,发挥一市三省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各自优势,协同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车联网先导区、集成电路芯火双创平台等国家级平台建设。推进市场化、开放型展会平台建设,提升世界制造业大会、“1024”开发者节影响力。发挥行业协会、组织作用,加强数字经济领域交流合作、供需对接,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项目落地。(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省委网信办、省科技厅、省数据资源局)丨编辑:陈萍
2022年9月13日
其他

九皖企入围年度中国企业500强

近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全国工商联发布“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9家皖企上榜“2022中国企业500强”,7家皖企上榜“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两份榜单均以营业收入为标准。◈
2022年9月8日
其他

我省加快推动“口袋公园”建设 到年底力争建成不少于100个“口袋公园”

近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安徽省2022年“口袋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加快推动我省“口袋公园”建设。到2022年底,全省力争建成不少于100个“口袋公园”。“口袋公园”“口袋公园”是指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面积一般在400平方米至1万平方米,包括小游园、小微绿地等。建成一批城市“口袋公园”,可以为群众提供更多方便可达、管理规范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推动城市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哪里适合建设“口袋公园”?《实施方案》要求,在选址上,优先考虑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不到的盲区,加大老城区、中心城区增绿建园力度,结合老旧小区、商业街区、车站、停车场等更新改造,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充分利用城市拆除的违法建筑、临时建筑和废弃地、闲置地、裸露土地、道路节点、路头转角等,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或改造一批“口袋公园”。在推进“口袋公园”建设过程中,各地要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强化历史文化、原有地形地貌和大树老树古树保护,坚持植物造景,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和抗逆性强的植物种类,合理选用观花、观果、彩叶及香花树种,减少造型乔灌木、拼栽丛生大乔木、修建性木本色块和草坪的使用,注重营造有层次、有特色的植物景观,丰富、拓展城市绿色空间。同时要充分考虑周边群众需求,增加活动场地,落实适老化、适儿化和无障碍等要求,因地制宜配置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设施,实现全龄友好型绿地空间。坚持节约型园林建设,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强化日常养护,加强规范管理,确保群众用得“舒心”,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范克龙)丨编辑:陈萍
2022年9月4日
其他

安徽新增6家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我省合肥市金大地东西街、罍街,芜湖市芜湖古城,淮北市隋唐运河古镇,黄山市屯溪三江口历史文化街区、宏村等6家街区名列榜单。此前合肥淮河路步行街区、芜湖方特旅游区入选首批名单,至此全省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达到8家。文化和旅游部分批次遴选、建设符合文化和旅游发展方向、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色突出、文化和旅游消费规模较大、消费质量和水平较高、具有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文化和旅游部要求各地统筹推动本地区集聚区建设工作,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指导集聚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丰富文化和旅游业态,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完善公共服务,加强品牌建设,规范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营造良好消费氛围,促进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张理想)丨编辑:陈萍
2022年9月2日
其他

8月27日安徽省报告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2022年8月26日0-24时,安徽省报告无新增确诊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淮北市杜集区,省外来皖人员)。
2022年8月27日
其他

8月9日安徽省报告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2022年8月8日0-24时,安徽省报告无新增确诊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亳州市谯城区),在隔离管控中发现。8月8日0-24时,新增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6例(宿州市埇桥区4例,蚌埠市怀远县2例)。截至8月8日24时,安徽省在院治疗的本土确诊病例4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1例。丨编辑:袁丹丹
2022年8月9日
其他

安徽这十年

责编:祖文婷丨审核:王茜丨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2022年8月8日
其他

356个人工智能项目落户安徽

据省科技厅消息,今年上半年,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共落地项目356个,总投资额2241.4亿元。
2022年8月7日
其他

多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加强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障

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多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指导和督促用人单位合理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的户外工作时间,尽量避开酷热时段作业,适当增加劳动者休息时间和轮换班次,尽量缩短室外连续工作时间。通知强调要指导和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各项防暑降温措施,对不适宜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及时协商调整工作任务,并及时向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通知提出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要充分认识做好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同配合,指导和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好高温天气下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主体责任。包括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加强劳动者身体健康检查,合理调整劳动者工作时间,科学确定劳动强度;全面改善劳动条件,开展高温天气作业危害及防护等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完善劳动者高温天气作业时突发疾病应急处置预案,及时组织救治,最大限度减少高温天气作业对劳动者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全力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通知要求各级人社部门要加强执法检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依法查处用人单位违法行为。各级工会要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劳动保护和防暑降温规定。各级企联和工商联要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关爱劳动者身心健康,落实好防暑降温各项措施。(姜琳)丨编辑:汪燕
2022年8月2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安徽精准发力,促物流业“跑”起来

为企业运输生产资料,将“中国制造”运往全球,给千家万户寄送快递包裹……物流行业,是经济的“信使”,直接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活跃度。提升物流业发展质量、降低物流成本,对经济发展十分重要。近日,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安徽省物流提质增效降本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4年)》,聚焦提质、增效、降本三个方向,提出六大任务,要求力争到2024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降至12.8%左右。发达的物流枢纽网络体系,将给物流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要完善这个体系,须加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促进物流枢纽提质扩容。根据《行动计划》,我省将支持合肥、芜湖、蚌埠、阜阳、安庆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提升合肥陆港型、芜湖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梯次培育物流枢纽,争取每年新增国家物流枢纽1个以上,促进物流枢纽互联互通。同时,推动合肥、宿州、蚌埠、阜阳、芜湖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物流业龙头企业,能发挥强大的辐射带动力。据介绍,我省将瞄准全球物流龙头和全国合同物流30强、冷链物流30强、供应链物流10强企业等,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培育引进一批国际知名、高能级的大型龙头企业。推进物流数字化智慧化等新业态、新技术发展,能大大提升物流效率。我省将引导企业开展“互联网+”车货匹配、运力优化、运输协同、仓储交易等业态模式创新;推进新兴技术和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设备应用,生产并推广使用自动分拣、叉车、码垛、零担货运分拣装备;推动物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每年培育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5家左右。对于与物流业打交道频繁的企业来说,最期待的就是两点: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我省将打出优化物流业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成本、加强要素保障等一系列“组合拳”。比如,在税收、物流收费、通关便利化、车辆通行管理等方面给予保障,尽可能降低制度成本;保障物流用地需求,拓宽物流融资渠道,加强物流人才支撑,推动数据信息开放共享,让物流企业进一步减少运行成本。(王弘毅)丨编辑:陈萍
2022年7月28日
其他

我省新增11个地标保护工程农产品

责编:祖文婷丨审核:王茜丨来源:安徽日报
2022年7月22日
其他

安徽10县(市、区)成功入选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近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首批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黄山市歙县、池州市青阳县、宣城市绩溪县、安庆市岳西县、滁州市南谯区、六安市金安区、安庆市宜秀区、宣城市广德市、芜湖市湾沚区、马鞍山市含山县等10县(市、区)成功入选。此前,全省已有5个县(市、区)荣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近年来,安徽省以加快建设创新型文化和旅游强省为目标,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省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省文化和旅游厅先后印发《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评分细则(试行)》《关于开展2021年度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工作的通知》,部署推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相关市、县高度重视,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出台政策意见,丰富要素供给,配套完善设施,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全域旅游创建氛围越来越浓,并取得明显成效。丨编辑:汪燕
2022年7月2日
其他

两部门:未发生疫情地区严禁以防疫为由不让农民下地

农业农村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印发《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工作导则》,明确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不得“一刀切”和层层加码,严禁以防疫为由擅自设卡拦截、随意断路封村、不让农民下地。导则提出,近期,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局部地区发生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随着春季农业生产进入关键时期,在从严从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效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应十分重要而紧迫。对于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导则提出,要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深入开展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及时接种疫苗,自觉遵守防疫要求,在加强自我防护的基础上,抢抓农时开展生产。及时打通影响农民回乡务农、农机上路作业、农资调运下摆、农产品生产供应等的堵点卡点,保证农业生产正常开展。对于防范区农业生产作业导则要求,坚持“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的总要求,在落实有关管控措施的基础上确保农业生产正常开展。对于管控区农业生产作业导则指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坚持“人不出区、严禁聚集”的总要求,原则上闭环管理,在满足以村(屯)为单位至少1次全员核酸检测阴性的条件后,有序组织开展农业生产。对于封控区农业生产作业导则强调,坚持“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的总要求,封控区内人员原则上不能出门下地作业。封控区达到解封标准后及时解除封控,尽快恢复当地农业生产。(于文静)丨编辑:汪燕
2022年4月24日
其他

全省加强民生商品和防疫用品价格监管

全省市场监管部门以封控管理区域周边超市卖场、零售药店、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经营者为重点,加强对基本民生商品和防疫用品价格监管,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价格平稳有序。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通过行政约谈、发放提醒告诫书等方式,督促经营者守法经营,加强价格自律,接受消费者监督。同时,加大市场巡查检查力度,从严从快从重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据统计,自3月19日以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共出动价格监督检查执法人员17296人(次),检查各类农贸市场、商超、粮油果蔬经营门店等市场主体16368户(次),对不按规定明码标价、哄抬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立案20件,曝光典型案件7件,实施经济制裁11万元。省市场监管局先后向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发出《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价格监管工作提示函》,要求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开展价格政策行政指导、加强市场价格巡查检查。及时联合省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查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大对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电商平台价格监管,印发《关于规范疫情防控期间电商价格行为的提示函》,对各电商平台企业、平台内经营者在我省销售米、面、肉、蛋、奶等基本民生商品的价格行为作出提示。(彭园园)丨编辑:汪燕
2022年4月22日
其他

明确!不得以等待核酸结果为由限制通行

刘鹤出席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
2022年4月18日
其他

方便群众出行 提高核验效率 安康码行程码“二码合一”

据省数据资源管理局消息,为方便群众出行,提高扫码核验效率,安康码和行程码功能已优化升级,安康码、行程码实现“二码合一”。群众进出公共场所只需扫一次“场所码”,就能完成安康码、行程码双重核验。近期,国内多地出现局部疫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省多地升级疫情防控措施,群众进出公共场所需进行“二码”(安康码、行程码)联查。据了解,此次安康码、行程码实现“二码合一”优化升级后,体现两大便捷查验亮点:一是通过安康码页面可以直接核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并显示前14天内曾到访城市、是否带星号等详细信息;二是核验行程码时,无需重复输入验证码,方便又快捷。省数据资源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群众在安康码亮码页面或核验结果页面,点击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服务,将自动跳转到行程卡查询页面。首次查询需输入手机号码并获取验证码,查询近14天内到访的城市信息,再次查询勾选授权信息即可直接查询结果,无需重复输入手机号和验证码。(朱茜)丨编辑:汪燕
2022年4月18日
其他

全省组织开展“一盔一带”专项行动

据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消息,4月至6月,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在全省组织开展“一盔一带”专项行动,以进一步巩固提升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骑乘人员和汽车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水平。4月为汽车驾乘人员使用安全带专题月,5月为摩托车骑乘人员佩戴头盔专题月,6月为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佩戴头盔专题月。在此期间,每月“逢五”“逢十”开展全省集中统一行动。汽车驾乘人员使用安全带专题月期间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将加强营运大中型客车全过程监管。会同交通运输部门,督促客运企业对客运企业负责人、驾驶人、安全员等从业人员开展一次警示教育,主动履行提醒告知、检查义务。查处一批、向交通运输部门通报一批乘客不使用安全带高风险客运企业,推动客运企业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同时,督促网约车平台企业、出租车企业完善安全乘车提示制度,及时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加强私家车提示检查,依托“交管12123”App等向本地机动车所有人集中推送一次提示信息,引导形成前排后排乘车人都要使用安全带共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持小微型客车酒驾、超员、不使用安全带交通违法“一车三查”。摩托车骑乘人员佩戴头盔专题月期间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将发挥“两站两员”作用,在农村地区开展一次入户宣传教育。依托“交管12123”手机App及短信平台,向驾驶摩托车未按规定佩戴头盔交通违法行为人发送一次提示。结合春季农村地区突出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严查严管摩托车骑乘人员不按规定佩戴头盔交通违法。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佩戴头盔专题月期间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将推出一批“共享头盔”,发动一批“买电动自行车送头盔”商铺,联合爱心企业捐赠一批头盔,同步开展一次社会面宣传活动。同时,以学校、单位、小区、厂区等为重点,分类测评通报头盔佩戴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重点单位加强内部管理。会同外卖快递等即时配送行业主管部门、协会、企业,开展一次宣传教育活动、一次守法承诺活动、一次警企联合劝导活动,推动重点行业示范。据悉,今年以来,全省发生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中,未系安全带加重事故后果的占19.6%。交警部门提醒:安全带是生命带,前排后排需全员全程规范佩戴。(马珺
2022年4月14日
其他

我省出台“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经省政府同意,省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安徽省“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目标、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区域布局等。其中提出,到2025年,力争全省新材料产值规模突破1万亿元,重点打造硅基新材料等5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做优做强10条百亿产业链(群),努力跻身全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第一方阵。根据《规划》,我省将发展先进金属材料、先进化工材料、硅基新材料三大先进基础材料产业,重点培育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两大关键战略材料产业以及加速布局3D打印材料、超导材料、石墨烯材料、高熵合金等前沿新材料产业,构筑我省新材料产业“3+2+N”发展新格局。围绕新材料产业发展,我省将实施七大工程,包括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企业招引培育工程、产业集群打造工程、数字技术赋能工程、绿色低碳发展工程、产业生态优化工程和开放合作提升工程等,加快把我省打造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材料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聚集地。(王弘毅
2022年4月13日
其他

安徽减免五类收费助企降本增效

减费用、降成本,为企业减负。近日,根据省委、省政府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再次出台收费减免政策,通过减免部分领域收费,促进企业降本增效。据悉,此次减免的部分领域收费涵盖部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餐饮住宿企业检验检测、水土保持补偿、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国有产权交易服务等领域。其中,工业锅炉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费等21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收费在现行标准基础上降低10%,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验收检验费等9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收费在现行标准基础上降低20%;2022年底前,餐饮住宿企业检验检测收费标准减半收取;2023年底前,水土保持补偿费按照现行收费标准80%收取;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地驾驶技能考试(科目二)和道路驾驶技能和安全文明常识考试(科目三)收费标准分别降低为每人次180元和每人次140元;国有产权以协议方式和竞价方式转让的,交易手续费分别在现行收费标准基础上降低10%和20%,国有产权交易服务费降低20%。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落实好各项降费政策,对降低的收费标准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或者拒绝执行,对违反政策规定的收费行为,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王弘毅)丨编辑:汪燕
2022年4月13日
其他

安徽省林业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

明确“十四五”林业科技创新发展目标和方向,确定科技创新任务,落实科技创新措施,全面提升林业科技水平,近日,省林业局印发《安徽省林业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推动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林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根据《规划》,我省将在2025年基本建立起适应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科研攻关进一步加强,在提升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科技支撑能力、提升生态保护修复水平、培育和推广林业新品种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林业科技推广和林业标准化体系更加健全,林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功能更加完善;培养一批林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全省林业科技在全国位次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全省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7%,林业机械化率达到48%。“十四五”全省林业科技发展的总体布局是“围绕一个中心,落实四项任务,突出八个重点”,增强林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有效供给,大幅提升林业科技整体实力。以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为总牵引,以全力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心,把科技创新摆在林业工作的核心位置,牢牢把握机遇,破解一批林业科技难题,让科技创新成为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系统强化林业科研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完善林业标准化体系、夯实科技创新基础等四项重点任务,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支撑引领林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组织实施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科技研究、松材线虫病预防与控制技术及生物安全技术研究、林业科研平台建设、林业优质丰产技术推广示范、优良乡土树种选育与推广、林业标准化示范、林业科技队伍能力提升、林业科普扩面增效等重点建设内容,大幅提升林业科技整体实力。(汤超)丨编辑:陈萍
2022年3月29日
其他

我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 确保农资运输畅通 春播面积落实到田

眼下正是春耕生产大忙季节。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发布通知,部署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强调要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确保春播面积稳定,各项田管措施到位,春耕生产所需农资运输畅通,为全年粮食丰收打牢基础。我省要求各地落实好分级分类防疫措施,尽可能减小疫情防控对春耕生产影响,确保春播面积落实到田。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坚决完成全年粮食大豆生产任务。皖北地区要全力扩大豆、稳玉米,相关市县要不折不扣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任务。南方双季稻产区要千方百计稳住早稻面积,再生稻优势地区要稳住头茬面积,确保较上年均有所增加。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传统种植区要因地制宜扩大面积。因时因地因苗施策,各地要分类开展田间管理,落实肥水调控措施,促进在地小麦、油菜苗情持续转化升级,确保打赢夏季粮油丰收第一仗。疫情发生地要分区分级建立农资“点对点”保供运输绿色通道,严格禁止随意设卡拦截、断路封路等行为,确保春耕生产所需农资运输畅通。及时搞好农机作业服务,充分发挥农机在春耕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各地及时组织专家制定分区域、分作物技术指导意见,特别是发生疫情的地区要通过线上专家小课堂、“支书村长大喇叭”等,开展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确保技术到户到人。针对“菜篮子”产品供给,各地要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蔬菜等产品供销和价格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搞好调剂调运,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确保产得出、运得走,调得进、供得上。(史力)丨编辑:陈萍
2022年3月28日
其他

郑栅洁在省委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 推动新时代安徽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省委有关部委、有关人民团体、省人大常委会各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省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特设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会。各市、县(市、区)设分会场。(宗禾
2022年3月26日
其他

王清宪在全省就业工作座谈会暨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强调 全力做好就业工作

3月24日3月24日下午,省政府召开全省就业工作座谈会暨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传达学习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暨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精神,按照省委部署要求,研究安排下一步重点工作。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省长、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清宪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周喜安主持会议。王清宪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新成长劳动力供给增多并存,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稳就业的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各部门要立足于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把稳增长与稳就业更好结合起来,把保市场主体与保居民就业更好结合起来,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确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的年度目标,坚决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王清宪强调要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多措并举完成全年就业目标。要积极开拓就业岗位,统筹援企稳岗与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发挥好扩大有效投资对促进就业的作用,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力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要切实抓好重点群体就业,精心开展就业专项行动,全方位拓展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渠道,分类施策解决好农民工、退役军人、脱贫人口、困难人员等就业出路问题。要加快建设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常态化开展“2+N”特色招聘,更好促进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对接,统筹解决居民“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问题。要深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创新办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更好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要防范化解就业领域矛盾纠纷,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对已发生的问题清单化、闭环式管理,稳妥有序化解,实现动态清零。王清宪强调要完善就业工作推进机制,提高整体工作效能。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健全定期会商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要强化监测预警,紧盯就业形势和关键指标变化,加强分类研判,备足政策“工具箱”。要统筹使用补贴补助、技能提升等稳就业资金,健全资金监管、专项检查和绩效评价制度。要强化舆论引导,广泛宣传“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典型事例,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充分激发劳动者就业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吴量亮
2022年3月26日
其他

安徽首张电子职称证书发放

近日,安徽省徽商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工作人员叶辉拿到了我省第一张高级会计师资格电子证书,这也是我省职称系列首张电子证书。“以前各种资格证书多且不易保存,遗失后难以查证。”叶辉说,如今带有二维码、电子印章和水印的电子证书,不仅可以通过手机端扫码进行验证和下载保存,也不需要遗失补办,非常便利。据了解,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共同努力下,我省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生成第一张高级会计师资格电子证书,加盖了人社部门和专业技术评审委员会两个电子印章,可验证、可追溯,与原纸质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今年起,我省将全面推行职称“电子证书”,今后电子职称证书将逐步融合、拓展相关功能,更好地为专业技术人员服务。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大力推进会计人员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会计考试报名、继续教育、高端会计人才培养、专家库管理等信息化水平,为广大会计人员提供全流程、数字化、高质量的服务。(朱卓)丨编辑:陈萍
2022年3月21日
其他

我省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

支持开展科技特派员团队服务。支持县域立足当地主导或特色优势产业,组建由高校、科研院所牵头的“链式”复合型科技特派团,推进“一县一团、一团一业”。鼓励各地组建本级跨学科、跨领域的技术服务团(队)。◈
2022年3月21日
其他

注意!我省有剧烈降温过程和大到暴雨

据省气象台最新预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16日晚至17日我省迎来一次剧烈降温过程,并伴随大到暴雨。冷空气过后,大部分地区最低温度将再度逼近冰点,重回寒冬。19日起我省又有一次降水过程,其中20日到21日沿淮淮河以南有中到大雨,江南局部暴雨。与此同时,冷空气将带来气温断崖式下降。未来一周我省有两次降温过程。受强冷空气影响,16日夜里到18日沿淮淮北最高气温降幅将达11~13℃,会出现轻到中度倒春寒;淮河以南13~15℃。冷空气过后,18日早晨淮北地区和大别山区最低气温2~4℃,其他地区5~7℃。19日到21日受另一股冷空气影响,全省平均气温将下降3~5℃。具体预报为◈
2022年3月17日
其他

郑栅洁主持召开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 王清宪唐良智程丽华出席

3月15日3月15日上午,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研讨交流,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省委书记郑栅洁主持会议并讲话。会上,省领导王清宪、程丽华、张韵声、丁向群作了交流发言。省政协主席唐良智和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其他成员,省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郑栅洁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系统总结了中国人权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宝贵经验,明确提出了更好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具体部署,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和指导性。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重视尊重和保障人权,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郑栅洁强调要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权利需求。要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强人权法治保障。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党的领导贯穿人权事业发展全过程,抓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落实。各级党员干部要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扎实做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坚决扛起推动人权事业发展的历史责任。郑栅洁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对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等提出明确要求,既饱含深情,又寄予厚望,为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坚持好干部标准,切实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郑栅洁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发自内心、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做到知而信、信而行、行有果。要树牢正确政绩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走好线上线下群众路线,抓细抓实保障改善民生的好事实事,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确保真出业绩、出真业绩,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进一步拉高工作标杆,强化改革攻坚,树牢底线思维,把履职尽责的状态提起来、干事创业的劲头鼓起来,勇于干事担事成事。要强化廉洁自律,严于修身律己,严守纪法规矩,做到慎独、慎初、慎微,知敬畏守底线,保持共产党人的风骨、气节、操守,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宗禾
2022年3月16日
其他

省委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扩大会议暨实施“双创两提升”工程推进会召开

3月11日3月11日,省委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扩大会议暨实施“双创两提升”工程推进会在合肥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总结去年全省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22年工作任务。省委书记郑栅洁作出批示,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丁向群出席会议并讲话。郑栅洁在批示中强调,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近年来,全省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在夯实基础、建强队伍、发挥作用、创新机制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在新时代,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双创两提升”工程,强化政治引领,抓好规范化建设,推动“两个覆盖”量质齐升,既“有形”又“有效”,既“凝心”又“赋能”,更好发挥党组织在服务企业决策、开拓市场、革新技术、提高效益等方面的作用,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丁向群在讲话中强调,要深化思想认识,充分认清实施“双创两提升”工程的重大意义,把握重点任务,以政治建设“铸魂”、以组织体系建设“塑形”、以服务促进发展“赋能”、以体制机制建设“聚力”、以品牌建设“凝心”,提振精神状态、压实政治责任,奋力开创全省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崭新局面。省委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委员,各市委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书记、办公室主任,省委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成员单位责任处室负责人,各省级行业(综合)党委负责人,全省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2021—2023年)党组织书记等参加会议。会上,省委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成员单位、各市委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书记就2021年工作作了述职。(黄永礼)丨编辑:梁骁
2022年3月12日
其他

“接热线、办实事”活动预告(第1期)

“接热线、办实事”活动预告(第1期)根据省政府办公厅《“接热线、办实事”活动实施方案》(皖政办秘〔2022〕14号)安排,2022年2月24日8:30至11:30,省政府办公厅将组织开展以“增强督查实效
2022年2月21日
其他

胡春华在淮河流域督导冬小麦田间管理和水利建设运行工作

2月17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17至20日在淮河流域河南、安徽、江苏督导冬小麦田间管理和水利建设运行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抓紧抓实春季农业生产,奋力夺取夏粮丰收,扎实推动水利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水利支撑。在皖期间,省委书记郑栅洁、省长王清宪陪同督导调研或参加有关活动。淮河流域是全国冬小麦主产区和水利建设重点区域。胡春华先后来到位于淮河干流的河南省信阳市和安徽省阜阳市、六安市、淮南市、滁州市以及江苏省淮安市,实地察看小麦苗情和春耕备耕进展,调研水库、堤坝、行蓄洪区等水利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情况,详细了解小岗村改革发展历程。胡春华指出受异常秋汛等不利因素影响,今年冬小麦苗情总体偏差。要抓住小麦生长重要关口,有针对性地加强田间管理,分类落实水肥管理措施,开展好病虫害统防统治,促进苗情及时转壮升级。要逐级压实工作责任,切实稳定和扩大播种面积,组织农技人员下沉一线,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强化农资生产供应保障,确保实现粮食生产目标任务。胡春华强调要加强淮河流域水利建设,加快实施治淮重大工程,着力提升中下游行洪能力,解决好洪水出路问题。要逐步优化完善行蓄洪区布局,改善行蓄洪区内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完善防洪排涝和引调水设施,进一步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要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夯实农业抗灾夺丰收的基础支撑。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唐登杰,国务院副秘书长郭玮,中央农办专职副主任吴宏耀参加督导调研,省领导刘惠、汪一光、张曙光陪同督导调研。(王弘毅)丨编辑:袁丹丹
2022年2月21日
其他

安徽省“十四五”金融高质量发展蓝图绘就

(制图/吴磊)5天时间,1000万元的贷款资金快速落袋,“园区贷”通过银、担、园区三方协作,精准解决了安徽均益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资难题。这样的故事在江淮大地并不新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正在不断增强。近日,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印发《安徽省“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力争到2025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左右;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超过9万亿元和8.7万亿元;保险深度达到4%、保险密度达到3200元/人;上市公司数量较“十三五”末翻一番以上、质量上台阶,直接融资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规划提出,要做大做强现代金融机构体系,大力招引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来皖设立分支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战略投资者入股我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争取各类金融机构总部在皖设立理财子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专业投资子公司及功能性总部专营机构和创新业态,搭建总分行、母子公司、条线间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总部集团内多元牌照、组合工具、多种产品优势,带动信贷、理财、信托、保险等各类金融资本在皖聚集。在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方面,提出推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深化自贸试验区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更大力度推动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及金融对外开放合作,加速打造多层次金融改革开放新格局。为进一步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规划明确实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金融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优化、科技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五大工程”,调整优化地方金融体系和融资结构,构建地方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等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体系。在壮大多层次资本市场“安徽板块”体系方面,规划提出,推动企业股改、上市挂牌、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扩大债券市场规模、强化省区域性股权市场“塔基”功能、大力发展私募基金、积极利用期货市场和构建资本市场服务平台等举措,深化资本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更多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拥抱资本市场、借力资本市场,不断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三地一区”建设功能。此外,我省还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赋能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打造“实时监测、主动识别、深度分析、及时预警”的全链条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加强科学审慎监管,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推进金融规范创新发展,营造更加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何珂)丨编辑:汪燕
2022年2月19日
其他

力争3年时间全面实施!干企业的注意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推动监管更加公平有效。《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已于近日公布,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市场监管系统全面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2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有关情况,一起来看!
2022年2月17日
其他

王清宪: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 汲取智慧力量 建设美好安徽

责编:袁丹丹丨审核:陶松丨来源:安徽日报
2022年2月17日
其他

我省年底基本实现行政村快递服务全覆盖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底,全省基本实现行政村快递服务全覆盖。根据《实施方案》到2022年底,全省建成300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示范站点;建成16个以上省级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争创6个左右国家级示范区;培育16个以上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争创10个左右国家级示范项目。到2025年,基本形成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以及覆盖全省主要产地和消费地的冷链基础设施网络,实现便民惠民寄递服务基本覆盖。《实施方案》提出❖
2022年1月9日
其他

省委、省政府防汛抗旱暨水利建设会议在合肥召开

12月31日2021年12月31日下午,省委、省政府防汛抗旱暨水利建设会议在合肥召开。省委书记郑栅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关口前移、未雨绸缪,坚持建重于防、防重于抢,加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确保江河安澜、人民安全、社会安定,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保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主持会议。省委副书记程丽华,省领导刘惠、汪一光、张曙光、周喜安出席会议。郑栅洁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防汛抗旱救灾和治水兴水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做好防汛抗旱和水利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安徽是水利大省,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日趋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建设,水资源配置持续优化,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水利供给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但也要清醒看到,我省水旱灾害频发多发的基本省情没有改变,防汛抗旱和水利建设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相比还有不适应的地方。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坚持小题大做、举轻若重,坚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有针对性地提前采取措施,切实筑牢抵御自然灾害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郑栅洁强调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健全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要突出科学精准,完善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布局,建立分类监测预警和综合监测预警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加快重点领域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抢险救援“三大系统”建设,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强协同性、提升精准度。要突出源头治理,强化人防、技防和工程措施,加快消除工程隐患,严密防范地质灾害,抓好城市防洪排涝,做到超前防控、不留死角。要突出实战导向,动态化完善应急预案,常态化开展实战演练,精细化做好物资储备,系统化抓好工程调度,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准备,确保有备无患、万无一失。要突出统筹规划,聚焦新安江、长江、巢湖、淮河等重点流域,高质量推进“安徽水网”工程建设,高水平推进防洪工程体系建设,高标准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在扩大有效投资、防御水旱灾害、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突出民生为上,以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为牵引,统筹好当地水、过境水、外调水三大水源,做好“调水”“护水”“节水”文章,强化城乡供水保障。郑栅洁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防汛抗旱、水利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类防汛抗旱责任制。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构建上下贯通、部门联动的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实现科学、精准、有效指挥调度。省重点水利工程工作组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积极推动解决水利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省直有关单位要强化协同配合,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进行层层分解,严格考核考评,倒逼工作落实。要进一步完善多元投入机制,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决策指挥水平和风险防控处置能力,在全社会营造共同抗灾、合力减灾的浓厚氛围,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环境。王清宪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各地各部门要全面贯彻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我省兴水利、治水患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切实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抓早抓实抓细水旱灾害防御各项措施,牢牢把握防汛抗旱主动权。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重要部署,大力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当前尤其要抓好农田水利兴修,加快打造“安徽水网”。要切实强化各项保障,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持续提升专业能力,坚决完成防汛抗旱和水利建设各项任务,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保障。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各省辖市设分会场。部分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在主会场参加会议。会上,省水利厅、省应急管理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分别作交流发言。(宗禾
2022年1月1日
其他

郑栅洁主持召开省委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

11月5日11月5日下午,省委书记、省委财经委员会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省委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我省数字经济健康发展、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工作。省长、省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王清宪,省委副书记、省委财经委员会委员程丽华,省领导张韵声、张红文、汪一光、王翠凤参加会议。郑栅洁指出
2021年11月6日
其他

【聚焦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共享发展成果 共创美好生活

丨编辑:梁骁丨责编:祖文婷丨审核:陶松丨来源:安徽日报主办
2021年10月31日
其他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实施阶段性税收缓缴措施 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等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实施阶段性税收缓缴措施
2021年10月28日
其他

中共安徽省委开展迎接党代会建言献策活动

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在即,为了集思广益、开门问策,中共安徽省委决定,从10月27日至10月31日,在全省开展“走好赶考路、奋进新征程”迎接党代会建言献策活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秘书处发出倡议,诚邀海内外江淮儿女和关心安徽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共同描绘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共创美好安徽幸福生活。此次建言献策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重点围绕安徽今后五年奋斗目标、总体思路、战略举措、重大任务以及全省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实事,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对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将进行分类整理上报或转有关部门,并择优吸纳进党代会报告和今后的工作安排,或在省属主要媒体刊发。广大干群和各界人士可通过电子邮件、网站专栏、客户端活动专页等多种方式参与,所提意见和建议应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字数原则上控制在1000字以内。◈
2021年10月27日
其他

习近平参观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习近平在参观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强调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分别参观展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6日下午在参观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民生科技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这是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结果。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破解发展难题,自觉肩负起光荣历史使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1年10月27日
其他

省委召开部分省政协委员座谈会征求对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的意见 郑栅洁主持并讲话

日前,省委书记郑栅洁主持召开部分省政协委员座谈会,就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征求意见。省政协主席张昌尔,省委常委、秘书长郭强出席座谈会。郑栅洁首先介绍了报告稿起草情况。他希望政协委员畅所欲言,对报告稿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座谈会上,王俊峰、刘明平、张志冰、杨桂生、陈林、徐培坤、喻荣虎、谭祖辉等省政协委员先后发言。大家一致表示,报告文风朴实生动,总结成绩客观全面、实事求是,部署工作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是一个具有政治高度、体现担当精神的好报告。同时,大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就协同联动创新平台、实现双碳目标、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法治政府、打造世界产业集群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郑栅洁边听边记,不时与大家交流探讨,表示将充分采纳吸收大家的意见建议。郑栅洁指出政协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团结各界的重要桥梁纽带。近年来,省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加快打造“三地一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安徽发展面临着重要机遇,希望省政协进一步发挥人才荟萃优势,多献睿智之策,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建设、做大做强制造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多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质量,做到党委有声音、政协有响应,党委有部署、政协有跟进。进一步发挥民主监督优势,与党内纪律监督、人大权力监督等其他监督形式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推动党委政府不断改进工作、更好履职尽责。进一步发挥联系广泛优势,多聚团结之力,不断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切实把党委政府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和行动。郑栅洁强调人民政协工作是党的全局工作的重要方面。省委将一如既往地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支持省政协和政协委员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加强与省政协和各位委员的联系和沟通,为政协开展工作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共同把安徽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郑言
2021年10月26日
其他

王清宪在合肥市调研时强调 政府和企业都要善用资本市场

责编:何文艺丨审核:陶松丨来源:安徽日报
其他

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意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今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确保“十四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强化科技战略支撑,加快建设创新安徽1.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推动作用。2021年,省财政继续安排130亿元左右,支持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型省份、“三重一创”、制造强省等。创新财政支持方式,主要采取项目贷款贴息、股权投资、投资基金、“借转补”、事后奖补等方式支持企业和园区发展。“三重一创”、制造强省、创新型省份等省级补助资金与市县合力支持,按照一定比例提前预拨市县,年终据实清算。2.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支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大健康研究院、未来技术研究院、环境研究院和量子中心、科大硅谷建设,扩容升级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推进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建设。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开展省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赋予科研单位更大的自主权和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支持合肥市设立滨湖科学城发展专项资金和投资发展基金。3.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对新组建的安徽省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一次性分别奖励5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鼓励各市按企业上年度研发投入较前两年平均研发投入的增加额给予一定比例资金补助,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研发机构、发明专利全覆盖。各地可对创新型民营、外资企业年研发投入占比3%以上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助。4.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牵头、相关高校院所和上下游企业参与,围绕十大新兴产业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鼓励私募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对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省依据绩效情况给予20万元—50万元奖励。2021年,省财政分别安排2亿元,注资省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和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有限公司,采取股权投资、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5.加强人才培育引进。2021年,省财政统筹安排各类人才专项资金6亿元左右,支持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平台建设等。对引进急需紧缺高端人才成绩突出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按规定给予不超过1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新引进和扶持提升高层次人才团队50家以上。对来皖工作的产业高端人员及其团队,支持解决岗位设置、职务职称、科研立项、经费保障、薪酬待遇等事项。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流动站联合培养的在站博士后,给予一次性生活补贴10万元和进站补贴3万元。支持各地对在皖缴纳个税的重点产业企业高层次人才,按实缴个税地方留成部分发放岗位补贴。引导商业银行在经营贷款、消费贷款、住房贷款等方面给予引进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差异化优惠政策。二支持实体经济,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6.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延续落实应对疫情部分税费优惠政策。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省级垫付资金,缓解企业和市县财政压力。按规定延长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继续执行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可在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选择适当的社保缴费基数。省级立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继续实行零收费。对工业生产企业在厂区范围内的各类建筑、新建专业物流仓储设施的,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实行零收费。2021年直接交易电量超过1100亿千瓦时。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取消港口建设费,继续执行船闸收费下调10%。持有安徽交通卡的货运车辆享受高速公路通行费八五折优惠政策。7.加快产业技术升级。调整优化制造强省资金使用方向,对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和工业互联网升级项目给予奖补支持。支持加速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消费领域平台企业挖掘市场潜力。对符合条件的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技改项目按设备购置额给予一定补助,对3年期(含)以上技术改造项目贷款给予贴息。对经省认定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研制企业和示范应用企业,依规分类分档给予一次性奖补。支持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行动,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8.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推行产业集群群长制、产业链供应链链长制和产业联盟盟长制,分产业链编制十大新兴产业全景图、分布图。优化省“三重一创”产业发展基金子基金体系,按十大新兴产业分别完善、设立子基金。对新认定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创新发展试验区,给予一次性奖补1000万元。支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竞相发展,对质量、效益、动力指标获得全省单项冠军的基地,年度奖励资金提高10%。对符合条件的制造业新建项目融资贷款,以国家开发银行制造业优惠贷款利率为基准贴息40%,省、市(县、市、区)各分担50%,单个项目省级贴息金额最高5000万元。9.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统筹财政资金,整合信息化、电子政务等专项资金,推动设立大数据中心专项资金,支持大数据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产业链构建、重大应用示范和公共平台建设等。鼓励各地设立大数据发展支持资金。鼓励设立投资大数据产业的创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大数据发展应用。支持培育发展大数据企业,符合条件的大数据企业按照规定享受数字经济有关用电、用地等政策。10.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认真落实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延长、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对办理贷款延期还本付息且期限不少于6个月的地方法人银行,继续按贷款本金1%给予激励。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推广随借随还贷款。推动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继续按贷款本金40%给予优惠资金支持。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鼓励银行扩大“税融通”、无还本续贷等业务覆盖面,支持民营和中小企业利用应收账款融资。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平均担保费率不超过1%的小微企业、“三农”主体、科技型企业担保业务,各级适当给予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费补贴。11.扩大直接融资规模。鼓励各地对在境内公开市场首发上市的企业给予奖励,省统筹资金在各地奖励基础上再给予奖励。省财政统筹资金对2021年在“新三板”创新层新挂牌企业给予奖励,晋层至精选层、转板至沪深交易所上市的补齐奖励,鼓励各地给予分阶段奖励。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企业资本市场培训。对成功发行债券融资,募集资金用于制造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领域,按其发债金额给予分段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3年,贴息资金由省和项目所在市县财政各按50%承担,省级从“三重一创”和制造强省资金统筹。省级种子基金母子基金对单个企业或项目投资额提高至2000万元,省级种子基金资金募集期可延长至10年。12.更大力度防范化解风险。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分类施策化解企业债务风险。支持中小法人银行通过引进优质合格战略投资者等方式补充资本。三扩大有效需求,增强高质量供给13.精准扩大有效投资。聚焦“两新一重”等,谋划推进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高标准落实“四督四保”、“三个走”、集中开工、“双招双引”等工作机制,加强重大项目协调调度,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800个以上、竣工700个以上。省继续统筹安排基建资金,支持重点工程及重点项目谋划和前期工作。继续从“三重一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资金中切块50%,依规直接投资符合条件的项目。适当放宽专项债券发行时间限制,合理扩大使用范围,优先支持在建工程后续融资。14.促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鼓励各地设立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对上一年度新增地方财力的招商引资落地项目,按一定比例给予奖励补助。对新建具有重大科技创新突破的新兴产业项目,可按“一事一议”方式给予重点支持。鼓励行业协会商会按“会企分开”原则,依法设立专业化招商公司,加大社会化招商力度。支持各地对招商引资工作发挥重要作用、作出重大贡献的各类机构、行业协会和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支持基金招商,基金及管理机构招引省外企业落户的,纳入基金返投统计范围,并支持各地给予奖励。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常态化机制,每半年至少到联系服务的企业调研1次。建立工作微信群,健全与企业家直通联系机制。办好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15.全面拓展消费需求。支持“快到皖里来”促消费系列活动。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鼓励各地对符合条件的农村户籍居民给予一定购车补贴。引导企业开展家电更新换代、电脑进村入户、废旧家电回收,鼓励各地出台配套支持措施。统筹安排资金,持续提升农村电商发展水平。支持特色商业街区升级改造,培育一批特色商业示范街区,打造一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支持培育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在线健身、在线文娱等新业态。鼓励施行节庆旅游活动门票减免政策。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支持开展全民阅读。适当增加公共消费。16.完善现代流通体系。支持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工程、冷链产业补链强链工程,建设一批平时服务、急时保障的冷链物流和应急物资储备基地。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优先支持低温物流园区建设,提升生鲜农产品交易、仓储、运输、加工、检测、集中配送等功能。对企业新建(购置)、改造的冷冻冷藏库、冷链物流车辆、终端冷藏设备等,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各地可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予以适当补助。17.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严格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合理自住购房需求。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严禁信贷资金违规流向房地产市场。支持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实施城市更新行动,2021年支持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000个以上,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12.63万套。18.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用好委托用地审批权试点政策,实施土地征收成片开发。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责任,加强补充耕地指标统筹管理,完善补充耕地指标激励措施。对各地上报的符合用地条件的重大产业及基础设施类项目用地报件,纳入建设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实行快审快报快办。鼓励民营企业利用自有工业用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并进行研发创新,根据相关规划规定允许增加容积率的,不增收土地价款等费用。四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发展活力动力持续迸发19.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新型基础设施、新兴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逐步将符合条件的省属企业整体上市后的国有股权划转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运作管理,壮大“两类公司”资本实力。深入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落实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推行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标准地”改革,全面推进区域评估,努力让企业“拿地即开工”。20.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2021年,省级权责事项再精简20%。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服务,实现开办零成本。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政府投资类、社会投资类、工业类及实施“标准地”改革的小型社会投资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80、60、30和16个工作日以内。低压小微企业获得电力最长不超过8个工作日。建成新型全省政务“皖事通办”平台,完善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实现单一事项100%“最多跑一次”,更多“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大厅入驻用电、用水、用气、通信等报装服务全覆盖。常态化实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2021年4月份、11月份分别开展为期1个月的集中活动。21.推动外贸外经稳中提质。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努力巩固传统市场,大力拓展“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对外贸企业参加线上线下展会、开展国际产品认证、境外商标注册、境外专利申请给予支持。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和渗透率,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基本风险统保。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支持企业建设和租赁使用“海外仓”。设立自贸试验区发展专项资金。鼓励企业采取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方式承建境外工程项目,支持企业参加境外投资合作对接活动。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22.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省财政统筹安排资金,支持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产品加工业等。稳步推广水稻、小麦、玉米大灾保险试点、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和制种保险试点。逐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保持“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继续落实国家产粮大县支持政策,对粮食大县给予一定奖励。继续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稳定生猪养殖用地、环评、信贷担保等扶持政策。2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摆脱贫困的县(市、区),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主要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常态化帮扶农村低收入人口,对基本生活陷入暂时困难的群众加强临时救助。支持实施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农村生态保护、脱贫地区基础设施、脱贫地区公共服务五大提升行动。省财政统筹安排资金,支持乡村振兴。24.推进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支持合肥都市圈与上海大都市圈对标,与南京都市圈协同互动、协调发展。深入谋划共建“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协同推进“3+N”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体制机制创新,提标扩面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支持各市与沪苏浙相关市(区)共建合作,推动各市城区与沪苏浙相关市城区对口合作。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推进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领域同城待遇。25.增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和大别山等革命老区发展动能。支持集聚区内难以在省内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积极申请国家统筹补充耕地。对集聚区申报“三重一创”、制造强省、创新型省份、技工大省相关补助资金的,补助比例在原有基础上上浮20%。对集聚区内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鼓励省“三重一创”等基金积极参与。积极争取国家延续集聚区内重大项目用能需求保障政策。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精神,重点支持大别山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26.推动全面绿色转型。落实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要求,2021年,省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对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进行奖补。协同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持续实施大别山区水环境、沱湖流域、滁河流域、地表水断面、环境空气质量等生态补偿制度。支持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在工业领域推进绿色制造、建筑领域提升节能标准、交通领域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探索推动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稳步开展新安江流域(黄山)排污权交易。深入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对于能耗强度达标而发展较快的地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可适当弹性。六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持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27.优先保障民生支出投入。坚持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严禁挤占挪用“三保”支出。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增强惠民政策获得感和可持续性。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节用为民,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格审核新增财政支出,大力削减或取消低效无效支出,节约资金优先用于保障基本民生支出。28.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按规定给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加大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力度,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对返乡农民工首次创业,按规定从就业补助资金中给予5000元一次性补贴。稳定提供5万个公益性岗位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托底保障。组织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劳务市场或零工市场,由就业补助资金给予20万元—30万元一次性补助。29.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动和完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省级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致贫返贫人口、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继续实施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政策。继续按规定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运营。30.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省级统筹资金设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奖补资金,引导各地对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给予不低于1000元/床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并按实际入住人员评估结果给予不低于每人每月200元的日常运营补贴,对提供其他社区养老服务的主体给予政府购买服务补贴,对居家护理型床位建设给予合理补贴。支持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房或转型为护理院、康复医院等,按规定享受相应补助补贴。大型体育场馆、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按规定给予补助。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继续按规定提高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适度提高救助标准。本意见发布后,如国家出台新的规定,按国家规定执行。丨编辑:何文艺
2021年4月21日
其他

安徽省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拟推荐对象公示公告

联系邮箱:ahsfpbjgdw@126.com安徽省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推荐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1年1月14日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拟推荐对象(70名)
2021年1月14日
其他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数字政府” 建设规划(2020—2025年)的通知

安徽省“数字政府”建设规划(2020—2025年)前
2020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