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林鑫心理工作室

其他

有一个边缘型人格的母亲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自恋的父亲,边缘的母亲,这是前来接受心理咨询的来访者中比较常见的父母人格情况。今天来谈一谈边缘型人格的母亲,她们在扶养孩子过程中一般会有怎样的表现,以及对孩子可能的伤害。边缘性人格的特征是混乱的身份认同、原始防御的使用、通常完好的却是脆弱的现实检验能力、在情感调节方面的损伤以及在性与攻击表达、不一致的内化的价值观,还有与他人关系质量糟糕。(摘自:《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边缘型人格的母亲在与孩子相处中,通常会有以下表现:1、反复无常这些母亲内在并没有稳定一致的自体表象与客体表象。也就是说,她们体验到的自己时好时坏,体验到的别人也时好时坏,她们无法以稳定的、正向的态度看待自己和别人。这导致了她们在行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反复无常,所以,孩子始终不知道母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母亲有时温暖可爱,有时又冷若冰霜?为什么母亲有时觉得某个人很好,没多久又对他嗤之以鼻?母亲的反复无常让孩子早早就有这样的感觉:跟母亲待在一起的时间不能太长。最好在两三天以内,此时,母亲还是一个好妈妈,如果时间长了,母亲就会越来越不耐烦。也许仅仅是一句不经意的话,或者是一个在母亲看来不得体的行为(比如睡个懒觉),都会让母亲暴怒。在家里,孩子会时刻有一种警惕的感觉,因为他们一直不能确定,母亲什么时候会发火。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沉默会让这些来访者特别害怕,此时,他们会不自觉地投射一个攻击性的客体表象,随时担心咨询师的责骂。2、嫉妒与操控这些母亲不允许孩子有独立的自我,因为她们自己也没有,孩子的独立会唤起她们的分离焦虑和嫉妒情感,并想办法进行破坏。比如,当孩子专注地学习时,她们反而有一种隐隐的不安,这种不安推动她们通过端茶倒水去干扰孩子。她们会切断孩子与其他人的关系,比如与父亲的关系,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关系,甚至与孩子的朋友的关系。所有孩子觉得好的关系,都会唤起母亲的嫉妒和不安。在母亲的情感污染之下,孩子往往对其他人充满敌意,哪怕之前感觉很好的亲人,都变得面目可憎。这些母亲对心理咨询师也没有好感,把咨询师当成了竞争的对象。她们生怕孩子会依赖上心理咨询,此时,她们觉得自己的东西被抢走了。于是,她们要么会说咨询师的坏话(这是她经常会用的方式,通过说别人的坏话来切断孩子与他人的关系),要么逼着孩子不断地更换咨询师。3、关系粘连一个情感独立的母亲会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她不会那么地想成为一个完美的妈妈,她会有自己的世界(亲密关系、工作、友情等),孩子不是她的全部。情感独立的母亲会尊重和理解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需要,鼓励孩子独立的行为,完成分离个体化。边缘水平的母亲没有很好地完成分离个体化,她们内心很依赖孩子,生怕被孩子抛弃(这是她们幼时的创伤)。不过,她们很少会主动表达对孩子的需要,她们采取了变被动为主动的方式,过多的照顾和关心,包括给孩子提供学习的、工作的机会(比如,到处托关系),计划好孩子未来在哪里生活,找什么样的对象,等等。这些照顾与付出如果旁人看到了,会非常赞叹母亲的行为,被赋予负责的、自我牺牲的、一心为孩子的标签。但如果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这些与其说是关心,不如说是控制,目的是让孩子变成一个无能的「宝宝」,以永远留在她们身边。同时,这些母亲还会时不时地打压和贬低孩子,所以,来访者在咨询中会逐渐发现,成长过程中他们其实一直在被母亲PUA。4、大量的恨在她们内心深处,对孩子有很多没有意识化的恨,这种恨来自于她们早年的经历。在成长阶段,她们一般没有得到好的照顾,甚至会有虐待、抛弃等创伤,因此,她们内心对自己的父母有大量的怨恨。在成为母亲的过程中,幼时的创伤会活化。有时,她们会把孩子投射成可憎的父母(比如,觉得孩子在故意与自己做对),然后就会激发她们的攻击。她们所不知道的是,在那一刻,她们正在成为施害者,而孩子成为了童年期那个受伤的自己。类似的情况也会在夫妻关系中呈现,她们会时不时去攻击丈夫,有事没事就吵架。同样,这些行为都是在「受害者」的名义下实施的。有些丈夫会选择退缩,要不无助地让妻子责骂,要不就通过工作或朋友远离家庭。所以,在这样的家庭里,父亲既没有能力反抗母亲,也没有能力保护孩子。总体来说,由于分离焦虑、嫉妒与恨,这些母亲不允许一个独立的、高自尊的、快乐的孩子的存在。母亲就像一座大山,让孩子永远都无法超越。不过,这些母亲通常在外人面前表现出开朗的、友好的、热心的一面(好自体),而留给孩子的则是易怒、冷漠和暴力(坏自体)。这导致的后果是,没有人理解孩子与母亲在一起时的痛苦。当孩子鼓足勇气向亲戚或朋友说到母亲糟糕的性格时,周围人习惯性的反应是:「啊,我觉得阿姨人挺好的」,或者:「你妈妈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要懂得感激」。孩子既愤怒但又无奈。于是,他们把本来应该指向母亲的愤怒指向了自己。那么,边缘型人格的母亲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什么样的不利影响呢?1、病态的依赖孩子对母亲有很深的怨恨,但他们会以反向形成的方式来压抑这些怨恨,表现为对母亲过度的依赖。这可谓是一种施虐受虐的二元关系。虽然受虐方很痛苦,却离不开那个施虐的人,孤独又自卑的孩子不相信自己离开母亲之后,能够独立存活。病态的依赖让孩子的内心很封闭。前面也有谈到,每当好的关系就要来临时,母亲会以一些手段把这种关系切断,久而久之,孩子没有信心去建立好的关系。所以,这些孩子往往仍然停留于二元关系阶段,处理复杂的三元关系的能力有很大的局限。表现在处理同学、同事、朋友关系中的无力与退缩。在内心深处,他们真的只想成为「宝宝」,他们太害怕成年了。当不得不离开家庭之后,缺乏独立能力的他们可能会依赖于游戏、食物或酒精,通过这些成瘾性的行为防御内在的孤独与无助,逃避现实的压力。2、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和愤怒成年后的他们对于发展一段亲密关系有强烈的恐惧。就像他们无法长时间与母亲相处一样,他们也无法接受一个亲密伴侣长时间在自己身边。他们会用各种方式让关系处于一种可控的距离,太近了令人窒息,太远了又感到孤独。除了若即若离之外,施虐与受虐的关系也可能会在亲密关系中呈现。此时,他们可能更像是一个施虐者,以各种爱的名义剥削与控制对方。当关系中的对方选择结束时,他们就像幼时一次次地被母亲情感抛弃一样,会陷入极大的心理崩溃之中。他们也可能在亲密关系中迷失自我,关系越深入,他们越抑郁。只有当离开关系时,才能重新感受到活力与自由。愤怒也是在亲密关系中常有的情绪。往往伴侣的某个行为,某句不经意的话就会激发他们的愤怒。此时,他们不自觉地把伴侣当成了情感剥削、自我中心的母亲了。内在的客体关系活化了,亲密关系中迷漫着张力与冲突。3、抗拒成为父母如果是女孩,她们可能很早就有一种想法:「我将来不会生孩子的,因为我不想把痛苦再加给一个无辜的人」。或者即使迫于外界要求不得不生孩子,她们也只是完成任务,对孩子缺少爱的感情。毕竟,成为母亲的过程,会再次唤醒幼年时的创伤,这是她们所害怕的。她们也许会把孩子扔给公婆或父母照顾,在情感上抛弃孩子。或者,她们可能会在育儿过程中用力过度,特别想要成为一个完美的妈妈。不过,内心的恐惧与愤怒使她们对孩子忽冷忽热,以及各种情感虐待,同样,这一切都是在「为了孩子好」的名义下进行的。此时,类似的模式在新一段亲子关系中重复了出来。如果是男孩,他们同样对于生孩子没有什么感觉。即使生下来之后,也缺乏父亲的身份感,他们与孩子的情感联结并没有建立起来。只有当孩子真正要长大成人时,可能出于分离焦虑的驱使,他们才会慢慢发展出父亲的身份感。或者,他们会成为一个理性上的父亲(比如为孩子提供金钱及未来的保障),在情感上忽略孩子。4、对自身强烈的怀疑他们经常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他们不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一段爱的关系来临时,他们更多的怀疑,不安和恐惧。他们对于任务的困难感很强,第一反应是逃跑,缺少解决问题的信心。这可能来源于母亲的情感操控,母亲有时会放纵这样的逃跑行为,而不是鼓励孩子认真应对。强烈的自卑和依赖让有些人对社会充满恐惧,他们不相信自己可以在社会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深信,如果离开了母亲的庇护,自己将会被社会抛弃。童年期创伤的修复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接受长程心理咨询、阅读心理成长类书籍、自我分析等都是可以参考的途径。总体来说,要想修复童年的创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参见:《你到底想要什么——如何走出同一性迷失》一文):首先,心理上脱离原生家庭的影响。离开原生家庭对于人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精神分析家克莱因有一句名言:“通过离开父母,每个人经过不同的途径成长为男人和女人”。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一定要在心理上断奶,离开家庭去接受其他人的影响。其次,持久的外在探索。他们需要在从事职业和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经受挫折,接受社会和他人的影响,逐渐地从各种不合理的信念、自我封闭的幻想中走出来,脚踏实地的往前走。不要仅仅停留于幻想和思考之中,要一边实践一边思考,对他人持开放的态度。对于那些因为自我迷失而缺少行动力的人来说,不断地外在探索至少能够减缓消极情绪的能量,不至于被同一性的困惑干扰了改变的可能性。第三,持久的内在探索。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不断地让“真实的自我”的情感和想法得以浮现和培养,更好地认识自己;不断地发展自我分化的能力,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态度、价值观、情感、个人品味等;不断地觉察对家庭、社会的诸多怨恨,认识到这些怨恨对于自身的破坏性,逐渐走出恶性循环。探索的内容包括自己的关系、情绪、过去的记忆,以及对父母的认识,这是一个自我哀悼的过程。有这方面困扰的朋友可参考这几本书:金伯利·罗斯、弗雷达·弗兰德曼著,王小亮译:《与内心小孩对话——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亨利·马西、内森·塞恩伯格著,童俊等译:《情感依附——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俞林鑫:《探索你自己——自我分析的途径》;俞林鑫:《认识你自己——与原生家庭和解》。相关文章:你到底想要什么?如何走出自我同一性迷失有这些特点的家庭,孩子想要不优秀都难
其他

有这些特点的家庭,孩子想要不优秀都难

本文写的并不是关于如何培养优秀孩子的方法,而是讲述了一个心理咨询的临床发现,即怎样的家庭,怎样的父母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文中所指的优秀是社会意义上的优秀,比如,成绩好、工作好、有各种荣誉光环、能赚钱等。不过,对这些孩子来说,他们的优秀或多或少以牺牲心理健康为代价的。一句话来说,他们外在是优秀的,而内在是糟糕的。一般来说,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家庭,孩子优秀的可能性很大。一、父母关系不好。二、有一个坚忍、要强、好面子但受苦的母亲。三、父亲往往是甩手掌柜,对孩子不闻不问;或者能力很糟糕,母亲看不上父亲。那么,为什么这样的家庭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首先,我们不难想象,满足这三项条件的家庭,其家庭气氛很糟糕,以压抑、敌对、争吵为主,孩子很少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在学龄期,由于成绩好,能够得到老师及同学的喜欢,这或多或少能够填补家庭温暖的缺失。幼时学业上的成功也会让他们成年后在工作上很努力,他们迫切需要外在的成功来获得关注和欣赏。其次,我们需要去了解一下母亲的心理状态。母亲一方面性格上是坚强的,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委屈和愤怒,这些情绪需要一个出口。母亲的另一特点是要面子,这导致她会将压抑的情绪向孩子倾诉(因为这更安全),而不是向她的朋友或亲戚们讲。也许是因为分离个体化完成的不够,也许是因为承受的痛苦太多,母亲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需要,把孩子当成了自己情感依赖的对象。在情感上一直是孩子在照顾母亲,而不是相反,所以,这些孩子往往会有早熟的特点。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母亲的痛苦,目睹家庭的创伤,他对母亲有很深的同情。这种同情会激发出孩子的拯救动机,让母亲从糟糕的家庭中脱离出来,让母亲过得好,会成为他们一直以来的愿望。他们往往希望父母离婚,但母亲要么因为情感不够独立,要么是因为过于好面子,她很少会选择离婚。第三,父亲在这个家庭中一般是缺失的状态。父亲也许忙于事业,也许是游戏人生,沉溺于一些嗜好,唯独缺少的是对家庭的投入和照顾。这些孩子与父亲的关系很不好,很早就放弃了对父亲的期望,甚至与父亲处于敌对的状态。对父亲的敌意与他们的伦理道德之间产生了冲突,这导致他们内心会有一个苛刻的超我。与父亲的矛盾态度也会导致他们在长大之后,与权威,与社会规则的关系中存在着对抗的特点。一方面想要拯救母亲,另一方面在情感上没有父母可以依靠,那么,孩子怎样才能解决这种困境呢?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是他们更能掌控的目标。努力学习,在成绩上、道德上、行为规范上严格要求自己。当孩子做到了优秀时,忧郁的母亲就有了一丝笑容,濒临破碎的家庭也有了一些生机,这些积极的变化会强化孩子争取优秀的动机。他们的父亲往往是失败的,或者是非常自恋的,这也可能是他们迫切想要优秀的另一个动机来源,因为,只有优秀了,才可以跟无能的父亲划清界限,才可以打败父亲。童年的优秀会延续为成年后的优秀,优秀成为了他们的一种身份认同,无论学业、工作,或者朋友、伴侣,优秀是必要的条件。这样的家庭下成长出来的孩子会有优秀的外在,但心理上并不健康。那么,他们会有什么问题呢?1、极高的心理压力他们内在有夸大的一面,这部分一方面来源于幼时情感忽略的环境,导致他们的夸大自体这一极没有得到充分的中和;另一方面,他们也认同了来自于周围人的对他们优秀的期望。因此,他们不能承受失败,不能接受自己的普通,每次可能失败的场景都会让他们心理压力很大。在内在高压力的驱使之下,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于学业与工作,而没有兴趣去发展业余爱好,或者去建立一般的人际关系。这导致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封闭的,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影响。有时,当压力过大时,他们可能会暂时处于瘫痪的状态,表现为无法自控的玩游戏、刷手机,把自己折磨得很痛苦。2、对他人的竞争与敌意他们的优秀是建立在打败别人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别人是竞争的对象,而不是可以合作与友爱的对象。通过打败别人,他们一方面证明了自己,另一方面也将内在糟糕的部分扔给了别人。他们会以一种理想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会尽量回避性格中不好的一面,他们害怕这些不好的部分被人看到之后,会被利用和攻击。所以,他们与别人的关系也许表面上不错,但并不亲近,真正能够走进他们内心的人并不多。另一方面,他们对于竞争也有很深的恐惧,毕竟,竞争有可能失败,而失败会让他们出现短暂的崩溃。3、失去优秀之后的抑郁与迷茫他们也许会有比较顺利的中学阶段,大学阶段,甚至会有成功的工作或婚姻。但总会在某一阶段,当遇到发展上的挫折之后,或者并不是挫折,只是他们失去了优秀的光环之后,他们陷入了抑郁。此时,他们「优秀」的防御被打破了,直面了内在的匮乏。其实,他们内心的需要、情绪很少被理解和回应(他们也很少会向别人表露),这是他们最孤独、抑郁的部分。以前,由于外在的成功能够回避内在的匮乏,现在,当失去了成功的刺激之后,他们不得不直面它们。此时,他们凝聚的自体暂时地破碎了,严重的会出现疑病性的焦虑,表现为经常担心身体某个部位出了问题,担心自己得了严重的疾病。他们也会怀疑人生,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他们对未来也很迷茫,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以往,是外在的优秀在推动着他们,现在,他们失去了唯一可以支撑自己的东西。4、对婚姻的消极影响有些人会对结婚对象精挑细选,有些人迟迟不愿意进入婚姻。毕竟,原生家庭压抑的气氛让他们对于组建家庭存在着害怕与抵触。同时,出于维持优秀形象的动机,他们害怕打开自己后会让伴侣失望。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很好地与母亲完成分离,在情感上过多地与原生家庭粘连。如果他们进入了成功的婚姻,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但内在的愧疚感会让他们做出错误的决定,不自觉地破坏婚姻。我在几年前就举过这样的例子(来自《是什么在阻碍着改变》一文):一个从小不开心的女人通过自己的打拚建立了美满的家庭,孩子刚刚出生,家庭的经济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善,一切都有越来越好的趋势。她很幸福也很内疚,因为忘不了家里孤独的母亲。于是就把母亲接了过来,准备让她安度晚年。但这个善意的决定破坏了所有的美好,因为母亲糟糕的性格,让整个家庭陷入了频繁的争吵。最终夫妻离婚,家庭破裂,她重新回到了不开心的状态。也许导致她重新回到不开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不难发现因为新身份(一个快乐而幸福的女人)而产生的内疚(对不起那个抑郁不快乐的母亲),让她做出了错误的决定。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成长在不幸福家庭中孩子的优秀只是一种假我,一种为了拯救母亲、打败父亲,解决家庭危机所发展出来的适应性的人格成分,并非是有活力的,有弹性的人格部分。当外在的挫折导致假我被击碎之后,也开启了他们真实面对自己的旅程。这会是一个痛苦而有疗愈性的修复过程,直到自体整合的完成。在那一刻,他们可以接受自己是一个有问题的普通人,并找到奋斗的方向。相关文章:你到底想要什么?如何走出自我同一性迷失爱的缺失:你为什么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常见心理困扰的原生家庭问题分析点击
2021年4月28日
其他

你到底想要什么?如何走出自我同一性迷失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小张大学毕业已经好几年了,但一直不能明确未来的职业方向,他曾经做过几份工作,每一份都不长久,因为他无法确定某份工作是否真的适合他,他害怕长久投入一份不合适的工作会毁了自己,因此,他放弃了几份是在外人看来很好的工作。在亲密关系上他也是如此。每当进入一段关系,他就会犹豫不决,经常想要分手,会跟一些女生分分合合。他自认是渣男,也为此深感内疚,但他无法在一段关系中长久地待下去,两人相处的时间越长,排斥与远离的冲动越强烈。他不知道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要恋爱,他找不到这件事情的意义所在,他不希望在没有明确想清楚的情况下匆匆进入婚姻。如果问他「你到底想要什么」,他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真的不知道,他想破脑袋,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答案,这些答案最终的命运是被他一个又一个地「咔嚓」掉。因为太痛苦了,有时他会在游戏或视频中取乐,或者把工作节奏排得特别满,而一旦空下来,焦虑、抑郁、迷茫、空虚就马不停蹄地来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焦虑感越来越强烈了,绝望感也越来越明显。为了理解小张,我们需要引入自我同一性的概念。自我同一性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将要去向何方,以及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有了一种相对稳定且连续的认知。这种连续的自我同一性,伴随着能够稳定投入于职业、关系之中,以及明确而有弹性的价值观、个人品味,和对自身充分的了解等。用一个通俗的话来说,自我同一性稳定建立好的人,就是那些能够成为自己的人。与此相反的是自我同一性弥散的状态,也就是常说的自我迷失的人,这些人对于自己想要什么,未来职业选择,是否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包括个人的穿衣品味、消费品味等都是迷茫的、不确定的、犹豫不决的、随遇而安的。他们可能会选择一个又一个的工作,甚至经常换不同的行业;或者,他们会在不同的亲密关系中切换。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很多见。我在一个微信公众号(Knowyourself)的一篇文章下看到了很多关于自我迷失的留言:「我觉得我的人生浪费了五年,现在睁开眼睛就感觉要还过去的时间债。我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但却一直一直做不到。从小到大别人的孩子,如今活在本科学历将是人生顶峰的忧惧中。身边优秀的同龄人坚定而有力量的完成一件件任务,而我陷入到了自我拉扯中长达五年。」「初中毕业第一次想这个问题,现在三十多了。间歇性处于同一性延缓状态。每一次的缓解都是因为有事做,忙于学习,忙于高考,忙于找实习,找工作,工作。不忙就焦虑,不如忙起来。但这好像就是用战术上的忙,掩盖战略上的茫。随着年龄的增长,间歇性的焦虑感不那么强烈了。似乎不是因为达成,而是因为麻木。细思就又焦虑了,赶紧一头扎到忙里去。」那么,为什么他们会自我迷失呢,为什么他们无法形成稳定的自我同一性?如果我们去深入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往往会发现一个自我迷失的代际传承,即他们的父母本身也是自我迷失的人。这些父母一般只是在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下生活着,他们并没有独立的意愿、目标,在价值观上是摆荡的,经常需要别人来帮他们定义自己。工作对他们来说,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所以,他们会一边工作一边抱怨,没有体验到工作对于人的意义。婚姻对他们来说,只是社会或者父母的要求,他们对于婚姻往往是不满的,对伴侣有嫌弃和排斥。人生的两大任务——职业和婚姻,他们都有着强烈的不满意感。在马西娅的自我同一性类型中,这类父母往往属于同一性早闭的类型,他们没有体验过明确的探索,而是按权威或父母的期望或建议来安排自己的职业和婚姻。同一性早闭只是一种对真实自我的压抑,一味按社会标准的要求来定义自己,因此,这些父母本质上是自我迷失的。(介绍一下马西娅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她按探索、投入两个维度区分了四种自我同一性状态,即同一性早闭、同一性弥散、同一性延续,以及同一性达成。通过探索和投入之后,一个人能够形成同一性达成的状态,能够对职业、亲密关系等做出明确的承诺并体验到持续的价值感和意义感。前三种情况都没有形成健康的自我同一性。)那么,父母的自我迷失是怎么导致孩子的自我迷失呢?这里有两个常见的原因。第一个原因,由于没有属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自我迷失的父母往往会按教条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而不是基于自主的选择。他们会传递出一些自我压抑的理念,比如「要听老师的话」、「长辈的话都要听,哪怕错了也要听」、「你这样不对」、「你这样很不好」,他们既是这么对自己的,也只能这么对待孩子的。当父母按教条的要求对待孩子时,孩子也会不自觉地认同父母,自然会变得「懂事」、「听话」,逐渐地迷失了自我的判断、情感和态度。由于孩子的情感和想法经常被父母质疑和打压,孩子也变得不够自信,经常怀疑自己。相反,如果父母是基于自己独立的情感和态度来做出选择的,那么,父母就有了共情、尊重孩子的能力,允许孩子表达自我(意愿、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孩子与他们不一样的选择,孩子的自我就不断地被确认、尊重和回应,从中不断地发展出成熟而独立的自我。第二个原因,由于自我的迷失,这些父母内在有很多没有满足的需要,这些未满足的需要会带来嫉妒与怨恨,因此,他们会用各种恨的或“爱”的言行去打压那些能做自己的人,不断地控制孩子。他们经常会否认孩子的感受,排斥孩子与他们不一致的观点,动不动就进行语言暴力(「你很笨」、「你简直是垃圾」、「离开了我们,你什么都不是」),不相信孩子能够自我做主。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很多父母经常催促孩子早点睡觉、早点起床、不要迟到,结果孩子经常睡觉晚、起床慢、还动不动迟到,于是,家长指责孩子缺乏自律能力,孩子也会不相信自己能够管好自己。在不断地催促与指责中,父母剥夺了孩子的自律能力(包括其他健康的自我功能),阻碍了自我的发展。无法做自己的父母很难给予孩子独立自主的空间,很难确认孩子身上的力量,不自觉地把孩子拖下了水,最终,一个本来可以做自己的小孩越来越迷失了自己:怀疑自己的愿望、态度和情感,经常会有自我责备(「我会不会太自私了?」「我是不是想多了?」「对方会不会生气了?」)他们无法确立稳定的价值观,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由于真实自我的迷失,孩子对于父母,以及社会有一种持久的怨恨,表现在外的,就是不断地排斥与反抗。在进入青春期之后,他们会长期陷入叛逆之中,无法完成社会认同,对职业、婚姻、社会规范都持负面态度,也抗拒与父母和解。从情绪状态来说,他们往往是抑郁和焦虑的,快乐和投入的感觉并不多。那么,对于难以做自己,难以确立同一性的人来说,要怎么改变呢?第一,脱离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会发现,那些从未离开过原生家庭,与父母粘连过度紧密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自我的态度较消极,害怕冒险和改变;相反,那些离开原生冢庭后独立成长的人,如果发展顺利,则能够确立自己的价值和方向,主动解决问题,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我。离开原生家庭对于人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精神分析家克莱因有一句名言:「通过离开父母,每个人经常不同的途径成长为男人和女人」。第二,持久的内在探索。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不断地让「真实的自我」浮现和培养,更好地认识自己,不断地发展自我分化的能力,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态度、价值观、情感、个人品味等。不断地觉察对家庭、社会的诸多怨恨,认识到这些怨恨对于自身的破坏性,逐渐走出恶性循环。这相当于在完成一项之前被阻碍的任务,长程心理咨询的过程会有助于这方面的进步。第三,持久的外在探索。一些迷失自我的人往往内心封闭,拒绝改变,回避真实的人际互动。他们需要在从事职业和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经受挫折,接受社会和他人的影响,逐渐地从各种不合理的信念、自我封闭的幻想中走出来,脚踏实地的往前走。不要仅仅停留于幻想和思考之中,要一边实践一边思考,对他人持开放的态度。这至少能够减缓消极情绪的能量,不至于被同一性的困惑干扰了改变的可能性。最后以一段话来结束这个主题:过早「懂事」、「听话」的孩子,往往会长期地迷失了自己。当他们变得「不太懂事」、「不太听话」时,意味着开启了寻找自我之路。不过,由于长期的自我迷失,这往往是一条艰辛的、困惑的、迷茫的,甚至抑郁和绝望之路。一旦成功地走了出来,自我同一性就能充分建立起来了,伴随着投入的、稳定的、充满意义感的职业和亲密关系状态。上篇文章:白日梦者的快乐和痛苦:了解非适应性白日梦相关文章:社会认同--关于人生意义问题背后的动力
2019年12月21日
其他

白日梦者的快乐和痛苦:了解非适应性白日梦

白日梦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体验,往往在不知不觉时,你沉浸于某些想象的情节中,甚至还会伴随着身体的活动,比如来回踱步,身体摇摆,喃喃自语,不自觉地微笑等。在大街上,我们会偶尔看到某人在边走边笑,他或她一定沉浸在开心的白日梦中。适当的白日梦有很多益处:提升创造力;问题解决;计划未来;减少负面情绪;提升幸福感......我们知道,一些科学发现是科学家在白日梦状态下突然获得的。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看,白日梦也是认识自己的重要心理材料。弗洛伊德最先提出白日梦的意义,在《作家与白日梦》一文中,他写道:“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在他们的生活中的某时某刻构造幻想。这是一个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事实,因此,它的重要性也就未被充分地认识到。”在白日梦中,隐藏着一些没有很好的满足的心理需要,像野心的需要、性的需要、愤怒的情感,报复的情感,等等。由于现实的约束,人类的本我欲望永远无法得到彻底的满足,因此,白天的白日梦,以及睡眠下的梦境,永远不会停止。生活中的有些人有着一些难以控制的白日梦。他们从大量的白日梦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又因为过多的白日梦干扰了学业和工作,逃避了生活现实。就像游戏成瘾一样,白日梦成为了他们欲罢不能的活动。这种情况被称为非适应性白日梦(maladaptive
2019年12月6日
其他

忍受焦虑的能力,以及背后的自体整合程度

焦虑是一种很不舒服的感受,但生活中我们又经常会有这种情绪。比如,你去做一个讲座,过程中你觉得有尿意,真的很想停下来去上个厕所,但这又不太合适,否则别人可能会笑话你。一般来说,你得忍着,并装出自信满满或淡定的样子。有些人能做到对于焦虑的容忍,有些人则做不到,也许会转化为强烈的焦虑或恐慌。在很多有心理障碍者身上,我们往往能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他们缺乏一种容忍焦虑的能力。他们似乎会有一种完美主义的倾向。比如,学习时不能容许一知半解的存在,一定要强求理解;微信留言没有被回复时,出现强烈的不满和愤怒;当别人欠着自己钱时,总是念念不忘,纠结于对方不还该怎么办;遇到困难时,迫切想要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会因为睡不好、头晕、状态不佳而惴惴不安,总想「彻底」解决问题。有些人还会纠结于职业发展,总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哪怕为此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他们抱有的信念是:一步错,步步错。当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时,你经常会有这样的印象:他们似乎走在一片布满地雷的危险区域,需要小心翼翼地前进,一旦有所偏离,就会有生命危险。像契诃夫小说《套中人》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那样,他们在生活中充满着条条框框,不能有任何差池,所有都需要按部就班的进展,否则就会有危险。但现实生活中,或大或小的变化或偏离无处不在,于是,他们时刻生活在因为安全框架被打破而带来的焦虑之中。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他们容忍焦虑能力的欠缺?如果去深入探索,他们在幼时的成长历程中,往往有一个焦虑不安,或者有强迫人格特点的母亲(或父亲)。他们的父母同样有焦虑容忍力的欠缺,当孩子出现身体不适、哭闹、生病、害怕等负面状态时,这些父母不像健康父母那样淡定而温暖地安抚孩子,而是唤起了他们自身的焦虑和恐慌。于是,孩子的痛苦得不到安抚,反而内化了父母的焦虑。过度焦虑的孩子试图用回避或对抗的方式去解决焦虑,反而陷入与焦虑的斗争之中。就像房间里的灰尘,它们是无处不在的,永远无法被清理干净,我们需要的仅仅是减少它们,而不是完全消失。焦虑者发展出了偏执的理念,渴望完全消除焦虑,结果却陷入持久的焦虑之中,这可谓是心理上的悖论。对焦虑缺乏容忍力的人,往往会以分裂的方式去处理无法整合的自体中糟糕的部分。这些坏的自体会被投射到别人身上,留下好的自体部分,因此,他们往往是挑剔的、不满的。当进入一段关系,选择某个专业或者一份职业,加入一个团体,他们往往会发现很多不满意的地方,或一些令他们讨厌的人,他们为此焦虑不安或者愤愤不平,并想要远离。所以,他们的关系往往是不稳定的,职业上的投入是不够的(经常换工作或者只是混日子),对娱乐的投入也不够的(没有稳定持久的娱乐爱好)。由于自体还没有很好地整合,他们难以稳定一致地投入到某个活动、关系、职业之中。跟这些来访者做咨询时,他们经常会对咨询有很多不满,常见的抱怨是:看不到效果,进展太慢,咨询师不够厉害,咨询师太冷漠,等等。通过贬低咨询(师),他们把自体中糟糕的部分投射了过来。咨询师有一种认同的压力,真的会有「我不够好」、「咨询确实不太有帮助」、「你应该去选择一个比我更好的咨询师」的想法,然后会逐渐怀疑从事这份工作的价值。对于来访者的贬低和怀疑,咨询师重要的态度是不着急、不放弃,也不通过攻击把责任抛给对方,而是容忍和理解这些负面体验。咨询师不紧不慢和理解性的态度会慢慢被来访者内化,他们会逐渐发展出一种不着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相当于在提升他们的焦虑承受力,并伴随着自体整合的完成。他们会逐渐领悟到,所谓不好的,糟糕的东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他们可以允许别人有这部分,也可以允许自己身上有这一部分。当有足够的焦虑承受力之后,未解决、未知的情况所唤起的焦虑在可控的范围内,那么,这些未解决的问题会能够变成一种由前意识来解决的内容,直到有一天,突然有了一种顿悟和改变。因此,不紧不慢是更有利于成长的态度。分享一下自己的例子。作为一个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师,我一直有一个职业发展方面的困惑:我要不要努力成为IPA(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分析师;或者,我要不要专注于某个子流派,比如克莱因流派,或者温尼科特流派,或者主体间性流派等等,成为该领域的核心成员。所以,当有人问我:「你是精神分析哪个流派的?」,我往往有些压力,要么回答「就是精神分析,并没有特别的流派」,或者说「经典吧,个人更喜欢弗洛伊德」(但我有些心虚,因为我做的并不是经典的精神分析治疗)。提问者往往会有些不满意的表情,好像你不够专业似的。我知道,从现实层面来说,成为IPA的分析师,或者成为某个子流派的核心成员,对于我的职业发展是有利的,但年龄及个性的特点,我并不那么想做,所以这个问题迟迟没有进展。这部分成为了我职业发展中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我有时会想一下,有时就过去了,成为了未解决的心理冲突之一。今天在看书时,问题的答案突然冒了出来:我并不需要成为多么厉害的精神分析师,或者成为精神分析某一流派的代言人,我需要的,只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我现在找到的位置是:我只要有足够的来访者,通过咨询获得收入,并不断地思考与创作就行了。我不太可能成为某流派的开创者或者著名的精神分析大师,我只是一个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师,并愿意吸收精神分析内部不同流派,以及其他心理咨询流派的正确思想与方法。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通过我的服务与努力给来访者最好的帮助,从中能够生活得好,有快乐、有价值就行了。这个体验以及跟某些来访者工作的内容,促成了这篇文章。这让我认识到,我们的心灵有不同的层次,有些困惑并不需要立马解决,它们会进入潜意识的层面,并继续运作着,直到解决的那一刻。缺乏焦虑容忍力的人,当他们慢慢习得了「让子弹飞一会儿」的能力和习惯,不再陷入因为焦虑而焦虑的恶性循环,那么,他们更能得到潜意识的帮助。同样的问题如果出现在一个焦虑者身上会怎么样呢?他可能不断去思考这个问题,一定要找到答案,否则无法进入下一阶段。他可能会为了进入IPA而努力但又放弃,或者加入某个子流派但又退出,反反复复,却无法进入正常的工作或生活。他的理念可能是:我一定要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否则,走错了路,那么一切都是零。由于这个糟糕的理念,他们会让生活陷入一个又一个的纠结之中。真正的原因并非方向到底对不对(虽然这并非不是一个问题),而是容忍焦虑的能力,以及背后自体整合的程度。有了人格上足够的整合,焦虑容忍力自然就能提升,此时,未解决的问题能够交给你的潜意识去处理,你也更能体验到潜意识的力量。在意识与潜意识的交互摆动中,自然会有问题解决的那一刻;或者,即使问题没有解决,也允许它的存在,就像房间里无处不在的灰尘那样。上篇文章:我可以成为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吗?相关文章:心理症状背后的神经症性焦虑与身体不适建立更和谐的关系:对神经症焦虑者的建议
2019年11月8日
其他

我可以成为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吗?

某种程度上可以的。通过自我分析,人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自我探索和疗愈。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就是自我分析的先驱,在《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梦的解析》两本书中,弗洛伊德对于自己的失误、遗忘、梦进行了记录与分析,他使用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不断地追忆联想,直至发现有价值的主题。我们来看看在《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的一文中他对于自己的某个遗忘现象的自我分析:“我要给维也纳的一个不认识的女士带一个装文件和钱财的小型保险柜,当我答应了这件事后,位于这个市区中心的这家商店的店面便很清晰地浮现在我面前,而且我肯定在这里见过这类保险柜。但实际情况是,我却无法回忆起这个街道的名字,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在这个地方走一下,我就会找到这个商店,因为记忆告诉我,我在这里走过无数次。但不幸的是,尽管我在这个地区从各个方面走了数遍,仍没有找到有这个保险柜的店面。唯一的一条线索是查一下安全备忘录上的商号,确定了这个商店后再去这个区域寻找,而像这样大动干戈似乎没有必要,当我翻了这个指导书,我马上就认出了我忘掉的这个地址。显然,我在这个店面前面走过无数次——每一次,我都去拜访M一家人,他们在同一栋楼居住了好多年,后来我们的关系疏远了;但毕竟形成了习惯——我从来没有深究过其原因,可见我是想避开这个房子和附近的地方。当我在这个地区寻找有这个保险柜卖的商店时,我几乎走遍这里所有的区域,但唯独这个区域我没有去,好像强迫性地要避开这个地方似的。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会很容易地发现,我们不愉快的动机是造成遗忘的原因。然而,遗忘的机制并非像前面的例子表现得那样简单,我的厌恶并非是针对这个保险柜,而是针对另一个人,是一个我不愿想的人,正是这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作用,因此产生了我的这种遗忘现象。”这个遗忘对应着弗洛伊德对M先生负面的情感,因为要回避这些情感,弗洛伊德忘掉了这条街的名字。如果没有自我分析的视角,也许一个人完全会忽略背后的动机,单纯地认为自己记性太差了。弗洛伊德便是在对病人以及对自己不断地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了诸多无意识心理的特点,比如俄狄浦斯情结、症状背后压抑的创伤性记忆、梦的工作机制、心理防御机制等等。弗洛伊德自我分析的主要材料是他做的梦,使用的主要方法是自由联想。另一位精神分析师霍妮也肯定了自我分析的价值,她专门写过一本叫做《自我分析》的书。她认为,自我分析就是发现你的神经症倾向,自我分析跟接受精神分析一样,均是一个找寻真我的过程。通过自我分析,当人克服了种种神经症倾向的抑制,人格中的建设性力量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一个人就成为了真正的自己。她区分了内省与自我分析的差别。比如,你因别人的一句话出现了愤怒情绪:内省:你可能会想办法平息这个愤怒;你会在心里责怪对方;你可能会想到怎样才能不被别人激怒;你也可能由于这种愤怒而自责,责怪自己还是容易受别人左右,等等。在内省中,往往有很多的价值判断,这些判断阻碍了更多心理材料的浮现。自我分析:•由于别人的一句话而愤怒
2019年11月1日
其他

生病的好处:谈谈疾病的获益

生病当然是痛苦的,但生病也有好处。如果家里有一个病人的话,他或她可能是家庭中权力最大的人,有着特殊的地位。我们先来看看生病的好处。1、免去一些责任孩子生病了,那么,他就有了少做作业甚至不去上学的正当理由。有些在学校里过得不开心的孩子,可能会经常「让自己生病」,比如肚子疼、胃部不适、头晕、哮喘等,并经常请病假。这些叫做心身疾病,这些疾病跟心理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往往是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下,强化了某些躯体症状的结果。成年人也有可能通过生病来免去一些责任。成年人的责任一般会有:工作、赚钱、结婚、生育、照顾家庭、照顾父母等等,这些责任既有压力,也有成长。如果一个人能够积极主动地面对这些社会任务,那么,他将会较快地成长成熟起来。但有些人害怕、抵触这些责任,要么带着抗拒心理勉为其难地做这些事情,要么通过逃入疾病来免除责任。(顺带说一句,一些经常怀疑「人生意义」的人,也许潜在的抗拒成人的角色。)来举一个例子。布洛伊尔(弗洛伊德的好友兼同行,精神分析的先驱者)的病人安娜·O在21岁那年因为父亲生病去世,出现了很多神经症症状:身体某些部分的运动不能、内斜视、不能喝水、语言错乱等等。后来,她在布洛伊尔的精心治疗下,症状大部分得到了痊愈。分析发现,安娜·O对她的父亲有强烈的性依恋,这些神经症症状是她内心乱伦冲突的象征性表达。安娜·O症状痊愈之后却终身未婚,我们不免猜测,她可能不自觉用这些症状去免除结婚和生育的责任。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新闻,一位女孩在15岁时出现了瘫痪,只能整天躺在床上,生病的她受到了老母亲无微不至的照料,老母亲去世之后,她的姐姐们承担了照料的责任,这种瘫痪一直持续到她三十多岁。不过,后来家人偶尔发现,她会趁人不注意从床上起来去拿吃的东西!因此,她的瘫痪并非是实质性的瘫痪,而是一种癔症性的瘫痪。也许,这个女孩通过生病来免除即将到来的性的压力、学业和工作的压力,包括之后结婚和生育的压力,等等。2、表达依赖需要一个人的依赖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被不断打压。当一个人工作了,结婚了,意味着他已经是成年人了,他需要承担一些责任,他需要去照顾别人,他不能再无条件地依赖别人了。我们当然还能满足依赖需要,条件是需要承担一些责任,依赖与责任之间总是相伴相成的。幼年时期只享受而不付出的依赖需要大部分只能是记忆了,再也回不去了。而有些人的依赖需要很强,或者不愿意放弃这些需要,于是,他们可能会一些方式逃避成长。通过逃入疾病中,继续享受着被照顾的需要。他们也许在心理的发展上停滞了下来,不愿意放弃原始依赖的需要,去发展出主动、责任、照顾、关心的心理品质。3、表达愤怒疾病是一种攻击,让周围人感到内疚。当孩子生病时,父母会很内疚,责怪自己照顾不周。当妻子生病时,丈夫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我太忙了而忽略了她?是不是我太自私了?同样,当父母生病时,作为子女的,可能不得不放下手头的事情,抽出时间来陪伴,否则,就会被道德压力所左右了。那些不太会或者不愿意直接表达愤怒的人,可能不自觉地通过生病去表达潜藏的愤怒。当看到父母尽力来照顾自己时,通过生病来表达愤怒的孩子既感觉到温暖,也会觉得解气。当看到丈夫会自己的生病而自责时,妻子可能会有报复的快感。当看到子女因为父母的生病而回到身边,父母心理可能会想:「谁让你们只顾自己不顾我,我要让你们尝尝味道!」再严重一点,生病可能是一种控制他人的方式。「你把我气得心脏病都要发作了!」这是我们经常能听到的话,背后反映了通过生病来让人内疚的动力。有些人因为心理障碍而无法学习、工作和生活,或者难以有健康的发展,父母为此忧心忡忡,自责不已。那么,通过生病来报复父母,表达对他们幼时照顾不力的怨恨,是非常有杀伤力的武器。4、感受自我价值每个人都需要关系中的关注、爱、理解、照顾等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如果一个人生病了,周围人的问候,关心的举动,帮忙联系医生,抽空来探望,送来温馨的礼物,所有这些都会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那么,当一个人无法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主动的力量来获取自我价值感时,也有可能通过让自己生病的方式,来获得有价值的回应。
2019年10月11日
其他

室友不睡我就睡不着,我该如何调整?

来自知乎网友的提问:室友晚上开着灯看书,基本不会发出声音,我也戴着眼罩耳塞,可就是不能入睡,不安心。时间长了就变得烦躁,自己生气想把她脑袋拧下来。我应该怎么做?入睡困难往往来源于一些焦虑情绪,比如,明天你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办,你心里又没底,就有可能出现睡不好的情况,那些未完成的事情引起的焦虑干扰了睡眠的发生。我们可以推测,室友不睡让你焦虑,那么,这种焦虑又是怎么来的呢?从现实来说,似乎没什么好焦虑的,特别是当你已经有了眼罩或耳塞之类的东西,物理的干扰应该已经极度轻微。所以,这种焦虑可能有其他来源。焦虑的背后往往是一些危险情景,这种危险情景既可能指向将来(比如你担心明天的演讲会出丑),也可能来源于过去。当某些线索唤起了过去的某个危险情景时,我们就会感到焦虑,正如成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所说的,被蛇咬伤的经历让一个人看到绳子时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恐惧。先来说第一种可能性,即指向未来的危险情景。有些人将睡眠看得很重,因为他们需要充足的睡眠来获得好的状态。如果没有了好的状态,那么,学习或工作的效率就会下降,然后成绩就会下降,竞争就会失败.......一连串自由联想之后,最终的可怕情景是:我会失败!我不行!因为对未来会失败的恐惧,让他们特别在意睡眠,由此,细微的干扰都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害怕睡不着的焦虑,后者强化了睡不着的情况。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需要建立起对于睡不着的平常心。睡不着
2019年9月23日
其他

爱的缺失:你为什么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

这似乎是一老调重弹的话题,今天我来谈一谈一个新的领悟。我们先来看看这样的一个故事:大约在小林上小学四年级时,他的成绩一下子好了起来,经常拿到班级的第一。以前默默无闻的他一下子受到的夸奖多起来了,比如,走在路上,遇到村里的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奶奶,她会停下来,以一种夸张的语气说到:「真好,真是一个好孩子!」「怎么会这么好!」「你看,这么出色的小伙!」小林感觉到脸庞发热,心里不安,也有怀疑,为了配合一下对方,每次他都会礼貌地叫一声「婆婆好!」,然后在婆婆欣赏的眼神下害羞地走过。在学校里,小林也受到了很多意外的夸赞。比如:突然有小朋友过来说:「我爸爸说要向你学习!」数学课老师在宣布成绩:「林XX,100分!」班主任提议:「鉴于林XX同学优异的成绩,我提议他成为新任班长,大家不会有意见吧!?」走在路上了,也会有一些不太认识的其他老师投来赞许的目光。还有一些家长见到他,热情地跟他打招呼:「林XX!」这些因为优异成绩突然获得的夸赞,一下子让小林觉得自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不免很自豪。因为成绩好,之前玩得好的小伙伴们跟他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好像不再那么亲近了。有个别人还会在背后说一些嫉妒性的坏话,也许这是成功者的代价吧。那么,父母对小林的态度怎么样呢?在成绩好之前,他不知道父母对他的态度是什么。父母好像一直很忙,父母的关系也不太好,家里很少会有亲近温暖的气氛,很多时候比较沉默压抑,或者是一些可怕的争吵。父母几乎没有夸过他,好像在父母眼里,他只是一个需要被照顾的、有些麻烦的孩子,虽然父母会尽到照顾与教育的责任,但那种情感上的关心和欣赏他没有印象。小林有时会冒出这样的想法:「我是他们亲生的吗?我会不会是被抱养过来的?」这些念头在小林七八岁时冒出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消失,他一直有这样的怀疑。在小林成绩突然变好之后,父母好像也没有特别的欣赏,他们仍然关注着自己的忧虑,父母这种冷淡态度与周围人积极评价形成了强烈反差。虽然父母偶尔也会因为他得了三好学生或者第一名而高兴,但这种高兴往往很短暂,很快就会被家庭中的压抑和沉闷所取代。现在,小林已经是一位大学生了,他从高中开始就一直情绪抑郁,抑郁的原因,主要来源于日益强烈的学业竞争,他发现自己不太有优势了,他感觉不到自己独特的价值了。于是,他出现了一些强烈的怀疑,他非常在意别人对他的态度,生怕别人不喜欢他,任何的平淡的态度都会被他解读为讨厌他的证据。比如,室友们在一起聊天,而他没有参与进去,他就会强烈的担心「他们会不会觉得我很奇怪」。有同学体育很好,球踢好,他就会很嫉妒,经常想着怎样超过他。总会担心自己不够好,只要对方没有积极的反馈,心里就会很不安。任何竞争的场合都会让他兴奋与焦虑,他不甘人后,特别想证明自己。经常会幻想成为一名科技牛人,攻克程序难题。……这是我综合了很多类似问题的人的情况所虚构出来的例子,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那些很在意别人评价的人,往往有这样的特点: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们的情感是忽略的,孩子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到了学龄期之后,这些孩子在学业竞争中有了一些优势,由此获得了大量的关注和赞赏,他们被抬高到了一个过高的位置。这种情况导致了他们自我价值感的严重摆荡:一方面存在着持续的「我不够好」的感觉,另一方面出现了强烈刺激性的「我很厉害」的错觉。这两个条件(条件1:父母缺少对孩子情感上的体谅、理解和尊重;条件2:因为成绩等优异表现获得周围人不切实际的赞扬)如果都成立,那么,孩子很容易会发展成为一个特别在意他人评价的人,他们主要的关注点永远是:你重视我吗?你会不会讨厌我?我是不是最厉害/重要的?条件1与2有着前后的关联。如果父母缺乏对孩子的理解和关心,容易形成孩子很低的自我价值感,那么,当孩子发现成绩好能够带来周围人积极赞扬时,这会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并执着于这种满足。这就像一些从小家境贫寒而备受歧视的人,一旦成年后当上高位就忍不住不断贪污金钱以填补内在缺失。这些孩子一旦发现优异的成绩能够补偿自我价值的缺失,就会执着于这种满足方式,他们会特别努力以获得外在的夸奖。如果父母对孩子在情感上是体谅、理解和尊重的,对孩子充满着发自内心的爱(条件1不成立),那么,当孩子成绩优异时,父母一方面会非常开心,另一方面也会去关注:孩子过得开心吗?压力大吗?他们不会给予孩子过度的夸奖,因为他们聚焦的点仍然在孩子的情感和需要上。他们并不那么需要从孩子身上得到自恋满足:因为孩子好的成绩而肯定了父母的价值。如果只有条件1(父母缺少对孩子情感上的体谅、理解和尊重),而没有条件2(孩子在学校里并没有出色的表现,并没有得到大量的赞扬),也就是说,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几乎很少得到父母及周围人的积极回应,那么,这会形成他们基础性的低自我价值感,一般会有两种表现。对于有些人而言,这种低自我价值感可以会被防御性地扔到了内心深处,表现在外的是完全不在意他人的评价。他们会通过其他方式,比如很早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怎样去获得自己想要的帮助,通过在现实功能上的独立性来防御内心深处对他的人情感依赖。有些人则持续地体验到低自我价值感,已经不再奢求别人对他们的好评,他们会去寻找一段依赖的关系,依靠关系中的他人给予自尊的供给。他们在关系中讨好、顺从,不敢表达自己的需要,害怕跟人冲突,一味想得到别人的庇护,不敢去持续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作为父母而言,如果你想要培养出一个自信的,不为别人评价而执着的孩子,那么,就要给予孩子持续地情感上的关心、理解、回应和尊重,这会让孩子形成价值感的自我供给来源(内在有一个稳定的爱的客体)。有了这个来源,再加上在学业竞争中的成功,那么,孩子会形成稳定的自信感,高自尊感,足够的自尊调节能力,这为他们的人际关系,学业和事业上的竞争打下了良好的人格基础。这些孩子不会强迫性的依赖于他人的评价,对他人评价的免疫力更强。如果父母对孩子情感上的忽略、不关心、不尊重,那么,孩子就会缺少自尊供给的内在结构(缺乏一个稳定的爱的客体),导致强迫性地依赖于外界的供给,并产生诸多的焦虑、抑郁与压力。当他们竞争失败时,会冒出大量自我否定的想法,无法去平息这些质疑的声音。他们也会对别人的反应做出过度贬低的解读,比如认为别人讨厌他,不喜欢他,排斥他等等。那么,如果你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特别在意别人评价的人,该怎么办呢?你还是需要一段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内心的需要能够被看到和尊重,内在的情感被理解和回应,你能够表达任何事情而不用过度担心被否定和讨厌,你并不需要刻意做什么来证明自己或者讨好对方。这是一种非常健康的关系,你并不需要百分百地获得这样的关系,只要关系中主要是这样的特点就行。当持续时间足够长时,这样的关系就会被你所内化,逐渐发展成了一个能够供给自尊的内在结构(表现在:失败时会有温和肯定的内在声音;不会对他人的反应做出过度讨厌的解读)。一段健康的友谊、亲密关系、咨访关系均能达到这样的结果。除了拥有一段健康的关系之外,你也需要在去拓展你的自尊供给来源。学业上的成功、事业上的发展、能力上的进步、金钱上的积累,以及其他的能够证明自己价值的途径,都能够平衡你持续不断的低自我价值感。健康的关系+现实的成就,两者协同进行着,你就能逐渐走出低自我价值感的牢笼,不断地获得健康的自尊感。此时,他人的负面评价对你的扰动就会越来越微弱了,你甚至已经忘记了对他人评价的关注,更聚焦于一些有趣的事情!——相关文章:想让不喜欢你的人来喜欢你——心理创伤的一种错误解决办法对失败的条件反射式恐惧——谈谈自尊整合问题上篇文章:作为从业者,你对初入咨询行业的新人有哪些建议?
2019年9月13日
其他

作为从业者,你对初入咨询行业的新人有哪些建议?

如果你即将成为一位心理咨询师,那恭喜你,这会是一份收获颇大的职业,它既能助人成长,也能助己成长,并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为了在本行业内持久、高效、健康地走下去,新手咨询师需要知道一些必要的成长建议。(主要针对心理动力学流派的咨询师,其他流派也可参考)1、参加长程系统的培训选择某个你喜欢的流派,跟随某位或某几位专业资深的咨询师,参加他们的培训和督导,系统学习几年时间,你的进步会很大。并非一定要参加中德、中挪、中美班的培训,这些培训更像是参加一个大会,能够认识一些牛人,了解一些知识,有一块金字招牌。比如,如果你是中德班毕业的咨询师,好像自带光环,会被投射为比较专业、厉害的印象。但这些培训的收获不一定很大,我听到过的很多参加过中德、中美、中挪培训的人,很多人的反馈并不很好。当然,如果你有条件的话,去参加一下应该会很好,至少让你有一个好的出身,能够认识一批同行,尽快融入这个行业。我曾参加过中挪班的培训,也参加过好几个资深咨询师的长程培训,收获最大的是跟随一位德国的资深咨询师舒尔思老师的长程培训和督导。他的学识、态度、经验,以及对个案的解读等等都会不断地被我吸收,收获比参加中挪班更大。2、接受督导督导的价值有很多。一方面,通过督导师的指导和反馈,你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觉察和理解自己的反移情,增加对个案的概念化能力等等。另一方面,因为你要呈报案例,督导会倒逼你去认真的分析个案,听录音,写个案报告,自我反思,这会促使你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断地深化对个案的理解。对于新手来说,有了督导的指导和支持,有助于你迅速走出新手期的困惑和压力,少犯原则性错误,为行业内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Lacan心理推出了一些经受住评价的督导师,有兴趣可以关注:需要个督点这里!督导的形式包括个别督导、团体督导、朋辈督导,这三种督导形式都很不错。个别督导花费较贵,你会更认真,更投入,缺点是只有你与督导师的讨论,有时视角很受限。团体督导花费较便宜,而且能够听到不同的视角,不过,你能接受督导的机会有限,要大家轮着来。朋辈督导一般是免费的,由于大家比较熟悉,交流更顺畅,更直接。我每周会参加一次个别督导,1-2次团体督导,还有一个朋辈督导。我包括朋辈成员都发现,有时收获最大的反而是朋辈督导,因为是朋辈督导,大家比较熟悉,能够自由讨论,更能参与其中,对个案的理解会比较丰富。这些反而是个别督导和团体督导所缺少的。如果有条件,每年至少接受30次以上的督导(作为案例呈报者),持续对自己的案例进展情况进行自评和他评,不断发现自己的软肋和局限。3、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做个案,看专业书籍,这两者一定要结合起来。专业书籍提供了一种成熟的理论与方法方面的指导,个案是你的临床实践,两者结合起来,你的成长会更快。幸运的是,在国内同仁的努力之下,国外优质的咨询类书籍不断出版,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咨询师除了每周做一定量的个案之外,个案记录、写个案报告、接受督导、阅读专业书籍都是你的工作内容。如果你只是做咨询,很少学习,很少参加培训,没有接受督导,没有阅读专业书籍,你的成长反而更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咨询与督导的结合,咨询与阅读的结合,咨询与自我分析的结合,会让你成长得更快。4、咨询师的个人成长包括接受个人体验,自我分析,梦的记录等。接受个人体验一般会来是好的,作为一个来访者,你拥有了来访者的视角,因此,更能理解来访者对咨询师的期待,更能了解咨询师怎样的做法会让来访者不舒服等等。同时,接受个人体验,也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修通自身的一些问题,对于你作为咨询师,也会有帮助。不过,个人体验对于咨询能力是否有帮助,研究者的结论并不一致。一些研究发现个人体验与咨询师的咨询能力并无相关性。很多成熟咨询师也会继续接受个人体验,当遇到个案所带来的情绪扰动,或者生活中没有解决的心理冲突时,进行一段时间的个人体验对于心身保健都是有必要的。自我分析、梦的分析也很重要。对于某些反移情,你可以进行自由联想,去分析自身的情绪,探索自己的成长经历。记录自己做的梦,对梦进行自我分析(以自由联想的方式,对梦的元素进行联想),也会让你更理解自己,发现自身的情绪,发现心理防御机制,内心冲突,未满足的需要等等。对梦的分析有助于提升你对精神分析的感觉。5、咨询师的个人保健心理咨询是一份比较辛苦的工作。辛苦在于,它是比较压抑的,你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你得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回应他,哪怕你不太想回应,或者不知道怎么回应,你都得做出一些反应。作为咨询师,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在咨询中,有多少次,你可能想讲一些道理,或者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或者想告诉来访者「你想太多了,事情可能并不是这样的」,或者想评价来访者,甚至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但出于节制的考虑,你不能这么说,你得努力放下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认真倾听来访者的想法和情感,这是消耗心力的。一方面,你要努力地倾听和理解,另一方面,你要压抑自己的情感和愿望。所以,咨询师需要自我保健。自我保健的方式,包括一些娱乐活动、聊天、运动、交友、休息、阅读等等,或者从事另外的工作,比如讲课、写作等。不能光做咨询,要有充分的调节手段,否则很难在这个行业内走得太长。
2019年8月26日
其他

心理症状背后的神经症性焦虑

小童一年前因为学习压力而失眠,之后,他形成了对失眠过度焦虑的状态,慢慢地,失眠变成了一直困扰他的症状,时轻时重,难以摆脱。同样失眠的情况发生了小林身上,有一段时间,她因为工作压力经常入睡困难、惊醒、早醒,不过,她并没有因此而过度焦虑,当工作压力调整好之后,睡眠自然好转了。为什么同样是因为压力而失眠,小童逐渐变成失眠患者,而小林则能自然好转?这主要是因为小童有较多的神经症性焦虑,而小林没有。神经症性的焦虑又称为非现实性的焦虑,比如有的人看到数字3就很不舒服,看到红色的东西就联想到鲜血并产生恐惧反应,或者对社交产生强烈的恐惧和回避,这些均是与现实不相符的焦虑反应。神经症性焦虑往往对应着一种早年的危险情景,反映了幼时的心理创伤。一种正常的功能,比如睡眠、性爱、说话、走路,会因为神经症性焦虑的影响而转变成心理症状,如失眠焦虑症、心因性阳痿、口吃、不自然的行走。如果一个人没有或只有程度轻微的神经症性焦虑,那么,就不太会出现神经症症状;如果一个人本身就有或者潜伏着强烈的神经症性焦虑,那么就容易在压力事件后阻碍正常功能的运作,出现各种心理症状。因此,可以有如下的等式:正常的功能
2019年3月25日
其他

新手心理咨询师的健康成长:你所需要了解的行业情况

本文继续向新手咨询师介绍行业情况,主要从心理咨询师职业变化、收入情况、工作的成就与烦恼、是否适合做心理咨询师等方面进行展开。三、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发展变化正如程序员并不一定一辈子都写代码,心理咨询师也不一定一直做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会在督导师、培训师、经营者、管理者、组织者等角色中转换。1、从咨询师向督导师、培训师的转变有些咨询师慢慢减少个案量,甚至不再做咨询,以培训、督导为主,逐渐形成一定的行业内影响力及粉丝圈。以曾奇峰、施琪嘉老师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心理咨询是一份辛苦活,压力、风险、挫折并不少,而培训如果做得好的话,收入高、成就多、名气响,何乐而不为?2、从咨询师向科普讲师、科普作者的转变有些咨询师因为课讲得好,文章写得好,开始在网上授课,著书立说,课酬、版税相当可观。武志红老师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他一本书拿到的版税,够一位咨询师干好几辈子的活了。同样,开设一门流量好的在线课程,所获得的报酬远高于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心理咨询工作。3、从咨询师向经营者、管理者的转变那些开设私人咨询机构、在线心理咨询平台的从业者,大量精力用于公司的运营,投入于心理咨询的精力就有限了。简单心理的创始人简里里是其中的代表。4、成为有影响力的人物,开创流派,组建协会,组建培训体系等。朱建军老师开创的“意象对话”咨询流派,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再早之前,钟友彬先生创建的“认知领悟疗法”、杨德森医生创建的“道家认知疗法”、姜乾金教授创建的“应激作用过程模型”咨询方法等,均有影响力。成立注册系统的钱铭怡教授,组建中德班的肖泽萍教授,组建中挪班的杨蕴萍教授,组建中美班的童俊教授,引进CAPA培训体系的几位咨询师等,他们的精力主要用于组织协调工作了。5、以心理咨询为主业,偶尔从事讲座、培训、督导等活动。不想抛头露面,对成名或赚钱欲望不高的咨询师,仍然以心理咨询为主业,虽然收入不高,但也乐在其中。6、因为种种原因,部分咨询师退出这个行业。以下是咨询师退出行业的常见原因:有些是带着自身的问题进入这个行业,从事心理咨询的目的不是为了这份职业的价值,而是解决自身的问题。当自身的问题被解决之后,从业的动机就会大大下降。在私人机构,无法有稳定的客源,咨询能力有限,靠个案咨询生存压力很大,有些人会转而从事创业、组织培训等,以缓解生存压力,有些人甚至退出这个行业。有些咨询师在工作中活化了自身的某种没有处理好的某个问题,这带给TA极大的困扰,可能会暂停咨询工作,甚至退出这个行业。有些咨询师遇到了来访者自杀、攻击、骚扰的事情,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最终退出这个行业。有些咨询师发生了明显违反伦理的事件,比如与来访者发生了关系,接受了来访者的大笔捐赠等,最终身败名裂。四、不同阶段/水平的薪酬各有多少?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我就爆爆料吧~1、公立机构的咨询师在学校、医院等公立机构的咨询师,一般拿所在单位的平均工资,现阶段收入约5-15万(根据年资、职称、城市不同而有所变动)。如果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收费咨询,收入倒也可观。2、普通个体执业咨询师壹心理曾经发布过2016年心理咨询行业年度调查报告,所调查的咨询师主要是在私人机构执业的心理咨询师。调查发现,从业前三年的咨询师,年入5万元以下占80%。从业3-5年的咨询师,约有22%可达年入8万元以上。从业5年以上,22%的咨询师年入在15万元以上,年入8-15万的占29%,49%低于8万。看来普通咨询师的生存状况谈不上好。3、优秀个体执业咨询师每周若有20个来访量,按每人次300-600元(咨询师拿到手的)计算,月收入2-5万。一般从业十年以上,有稳定个案来源,个案脱落率低的优秀咨询师,可以达到或超过这个收入水平。4、精英咨询师少数在行业内的精英咨询师,收费可达一千以上,月入可达6-10万甚至更多。而且面对的来访者往往都是新手咨询师(来做个人体验的咨询师),压力低,效果要求也不高,可谓轻轻松松就赚大钱。其他还有培训、讲座、课程、写作所带来的源源不断的收入,是行业内的精英才享有的待遇。
2019年3月22日
其他

新手咨询师的成长——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内容及发展阶段介绍

此期,咨询师对于自身咨询取向很明确,而且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也很成熟,形成有个人特色的心理咨询风格。不再盲目地崇拜大神,之前在他们眼里很牛的大神,现在发现不过如此。
2019年3月18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过度教养也是错,谈谈病理性超我的形成及影响

超我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模型(本我、自我、超我)中的一部分,最初婴儿只有本我(一个为所欲为的,追求快乐满足的个体),逐渐的,在本我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之下,自我形成了(它负责以现实的原则满足本我欲望)。之后,为了更好的适应外界现实,掌握社会规则,在父母的教育之下,在自我中进一步分化出超我。超我具有对自我进行观察、批评、监督、反思等功能,遵循道德原则,力图使自我不断追求完美与至善。超我不仅包含道德良心部分,还包括理想自我,即个体渴望达到的理想目标。超我形成之后,它凌驾于自我之上,借罪恶感、内疚感(当达不到道德要求时)和羞耻感(到达不到理想自我的目标时)来管理自我。另外,超我同本我一样,也是非理性的,它强迫自我不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缺乏现实主义的态度),而是按照主观上的要求去强迫现实适应它。超我越是具有病理性,脱离现实的情况更明显。一个女生暗恋某老师多年,经常给他写信,可惜的是,这些信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一个现实主义的人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这段感情没戏,不如放弃,但这个女生则以「从一而终」、「坚持到底」之类的恋爱教条,多年来一直写信。这样的感情不但不令人感动,反而让人讨厌,因为它远离了现实,显得一厢情愿。来做心理咨询的来访者,大都会有一个比较严苛的、僵化的,甚至施虐性的超我,在这个超我的管控之下,本我的欲望被压抑得死死的,不得不寻找旁门左道去满足,自我也被它不断地鞭策,只有处处讨好,委屈求全的份。这容易导致现实中的受挫和碰壁,不过,苛刻僵化的超我仍然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因此,这些人遇到问题时喜欢死磕到底,不懂得灵活变通。苛刻僵化的超我往往是导致抑郁、性压抑、强迫行为、社交焦虑,以及害怕他人评价、承担不必要的责任、心理不够灵活背后的重要原因。在心理咨询中,对超我进行工作,让它变得有弹性和温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弗洛伊德看来,超我形成于俄狄浦斯期(3-6岁),是儿童解决俄狄浦斯冲突后的产物,通过对父亲的认同,形成禁忌与道德感,并放弃俄狄浦斯愿望(即乱伦愿望)。不过关于这一点存在争议,有些精神分析师认为在前俄狄浦斯期(一般指0-3岁)通过内射父母形象形成了超我的前驱物。综合这两种观点,我们可以认为超我是复杂的,既有内射的古老的婴儿期施虐性客体形象(经过婴儿自身攻击冲动的投射),也有在俄狄浦斯期形成的反思性的高水平功能。超我形成于俄狄浦斯期,这意味着,在这个阶段与性有关的生活事件,如性引诱、性虐待、手淫、过多的性幻想等,以及父母过度严厉和拒绝的态度,容易导致孩子形成病理性的超我。过早的性活动既让孩子快乐,又让他们害怕(内疚),逐渐形成苛刻僵化的超我。一个女生在幼时曾经被亲戚性骚扰很多年,她非常痛苦,但不能对父母说(因为她知道说了父母也不会相信),一直默默独自承受痛苦,这段经历形成了她病理性的超我。她本以为自己受过性创伤,应该不会有性快感了,但青春期后她发现,自己有性快感,还经常手淫。这让她感到非常罪恶,觉得自己很恶心。为了缓解罪恶感,她幻想着再一次被性虐待,她不相信自己真的能获得重生。(案例来自知乎某网友的提问,经过加工)女孩之所以不相信自己真的能够过上美好的生活,之所以怀念以前被虐待的经历,一部分原因,她有一种强烈的被惩罚的需要,只有被惩罚了(比如被虐待,或者过上糟糕的生活),才能缓解病理性超我的影响。假设她过上了美好的生活,那么,她会不断地被一些可怕的幻想左右着,时时处于担心忧虑之中,甚至发展出了抑郁症。除了幼时性经历的影响外,父母过度严厉的教育,过度关注孩子,对孩子快乐的压抑,过多的批评和要求等,也容易形成苛刻僵化的超我。这是一些「过度教养」型的父母,他们对孩子当下和未来的个人成就有着严格的要求,过度卷入孩子的生活。这些父母本身就是苛刻僵化的超我状态,在潜移默化中也把这个超我传递给了孩子。本我与超我之间,自我与超我之间的激烈冲突是导致神经症形成的原因。当超我变得具有包容性和现实主义,无意识的超我成分更多地被自我觉察,那么超我与本我之间、超我与自我之间的张力变得更具弹性,一个人的内在状态就会有健康的转变。那么,如何缓解苛刻僵化超我的影响?如何让这个超我松驰下来?一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去谈谈幼时的生活事件(很多跟性有关),体验和理解那些情感,认识到这件事情对个体信念、行为、态度方面的影响(他们往往会有一些奇怪的伦理教条)。这个过程能够缓解内在的张力,让压抑的情感得到释放。不过,病理性超我往往会阻碍这个过程的发生,在心理咨询中表现为阻抗,如不能说,说不出来,或者非常理性的说,说出来就脱落等。由于潜在的内疚和罪恶感,甚至随着治疗的进行,情况反而越来越差,这被称为「负性治疗反应」。所以,这需要较长的等待与耐心,直到来访者能够打开自己,放下诸多非理性的信念。二是认识到苛刻僵化超我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增强对自身态度、行为的觉察,这相当于一种自我分析。比如,一个人认识到在人群中紧张的原因,来源于怕自己不够坦诚,而后者来源于那种「对所有人都应该坦诚」的教条,当他意识到这个教条的问题所在,那么就更容易放下它的影响。第三,超我僵化的人往往生活也比较僵化,圈子小,接触少,性压抑,有时会愤世嫉俗,由此导致新的关系难以进来,排斥新的生活体验,显得古板守旧。那么,超我僵化的人应鼓励自己多参加活动,认识新的人,多接触社会,紧跟潮流,经历挑战。潜移默化之间,他人更有弹性的超我会逐渐影响其内在状态,内在的灵活性就能得到提升。我们会惊讶的发现,那些幼时父母管得很严的,有诸多禁忌的,被过度关注的孩子,虽然会有不错的学历、体面的工作,但往往听话、顺从、害羞、自卑,不敢表现自己。反而是某些幼时父母不太管的,甚至放养式的人,虽然受到的教育不多,甚至没考上大学,但却充满活力,敢想敢做,富有人格魅力,并取得不错的成就。因为后者的超我是有弹性的,他们的个性是释放的,不会受到那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敢想敢做,充分尊重内心的愿望。为了防止孩子形成病理性超我,父母一方面要尊重孩子的性探索、性愿望,采取理解和引导的宽松态度;另一方面,父母要拥有自己的快乐生活,千万不要把生活的意义只寄托在养育孩子身上,否则,容易制造出压抑的、不快乐,被诸多心身症状困扰的孩子。——相关文章:溺爱孩子的父母其实是受(施)虐狂为什么在公众场合总觉得大家在看着我并感到很紧张?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为什么我总是承担了过多的责任上篇文章:与身体不适建立更和谐的关系:对神经症焦虑者的建议——作者为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2019年1月11日
其他

与身体不适建立更和谐的关系:对神经症焦虑者的建议

人的身体感觉受到主观态度很大的影响,我曾经在《仔细审视痛苦,便能带来心理解放》一文中举了自己的一个例子,讲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其他

溺爱孩子的父母其实是受(施)虐狂

有一次在医院时,我看到一位母亲领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来做体检。母亲讨好地跟女儿说话,问这问那,时刻关注着孩子;而女儿顾自玩着手机,爱理不理,一幅嫌弃不满的状态。体检的人较多,有几个人可能因为排队争执起来,吵吵闹闹的。突然间,这个姑娘发出了持续半分钟的「啊」的尖叫,大家有点懵,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姑娘尖叫之后,妈妈一个劲地向周围人道歉:「她就这样的,她就这样的,你们不要介意,你们不要介意」。尖叫完之后,这个女孩继续面无表情地玩着手机,妈妈在旁边各种安慰,对女儿低声下气的说话。这个妈妈的身体语言、神态、说话方式等,都是一幅唯唯诺诺的样子,似乎随时都会唤起周围人嫌弃与讨厌,颇有受虐狂的特点。相反,这个女儿的行为、表情,似乎更像一个自我中心的施虐狂,那声尖叫让周围人敢怒不敢言,现场迷漫着一种攻击的气氛。我们可以感觉到,在这个女孩的成长过程中,可能是被溺爱的,即一种缺乏规则的宠爱。这种溺爱的原因,也许是因为孩子的缺陷(比如这个女孩可能存在着情绪调节的困难),但跟父母自身的人格特点有很大的关系。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我们来看看这个新闻:3月8日早11时,网友在某广场人群中一孩子拉着母亲的手在哭闹。儿子哭闹着让母亲买玩具,母亲认为家里已有许多玩具,再买玩具没什么意义。此时儿子打了母亲一巴掌。母亲想要拉走儿子,但是任性气大的儿子竟开始抓母亲的头发。母亲央求道:“快放手,好痛。”母子俩纠结起来。一个女孩20来岁的女孩前来解围,称带男孩去买,但被他一声“你滚”喝退。男孩更加张狂,开始伸手掐住母亲的喉咙。母亲憋得满脸通红,有气无力,最终只好向儿子屈服走向玩具摊。母亲是真的没有力量反抗吗?不是的,从体型上来看,儿子肯定不是母亲的对手,也许是因为种种怕孩子受伤的担忧,母亲才不敢实施制止和教育的功能。如果深入去探索,溺爱孩子的父母往往有一种施虐与受虐的特征。他们对孩子迁就、无原则的妥协、退让,反映了一种受虐的人格特质。在这样的亲子关系里,孩子是施虐者,父母是受虐者,孩子的施虐是被父母培养出来的。也许你会纳闷了,为什么父母要培养一个来虐待他们的人?这当然不是他们主观的愿望了,他们跟大多数父母类似,希望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但他们的行为,却客观上导致这样关系的产生。我们来看一看,这一切到底是怎么来的。如果你去跟这些父母聊一聊,你会发现他们特别想对孩子好,生怕孩子受伤,想给予孩子全部的爱。他们会把爱赋予很高的地位,把孩子看成是自己最最重要的部分。他们的全部关注点都在孩子身上,其他的生活或关系,变成可有可无了。如果你说:「孩子当然要疼爱,但该教育时要教育,该惩罚时要惩罚」,或者说:「你也要有自己的生活,不用太关注孩子」,他们则退缩了。在他们看来,批评和教育孩子,那是会让孩子受伤的;拥有父母自己的生活(比如去交友或玩耍),那是弃孩子于不顾。如果万一控制不住对孩子发了脾气,他们会特别内疚、自责,并一个劲地对孩子道歉,生怕自己不是一个好的母亲(父亲),生怕对孩子造成永不可修复的伤害。因此,他们对孩子过度的爱,一方面出于真诚的关心,另一方面也出于对孩子的恐惧,把孩子想象成一个脆弱的、无助的,需要特别照顾的人。把孩子想象的很脆弱,他们就永远可以成为一个照顾者了,跟孩子产生强烈的亲密联结。可悲的是,这种过于紧密的联结更多不是孩子的需要,而是他们自己的需要。因为把孩子想象为一个非常脆弱的个体,他们不得不压抑自己对孩子的愤怒和不满,并把这种压抑也当成了爱(他们可能把自己想象为一个完美的父母)。其实,亲子关系中的愤怒是常见的,愤怒的建设性表达有利于孩子明确边界,遵守规则,培养独立性。一直被压抑的愤怒慢慢地会转化为对孩子的敌意,这种敌意让他们害怕,于是,他们更加会小心翼翼地对待孩子,更加压抑对孩子的愤怒。发展到最后,亲子关系双方,只能靠强烈的依赖来防御潜在的怨恨了,这是一种无法让人成长的关系。由于被溺爱,孩子不断地感受到自己的无所不能,越来越自我中心,其行为表现、态度、人际关系越来越像一个施虐者。一旦父母试图反抗、制止时,孩子绝不会轻易妥协,而是会转化为暴怒,就像新闻中那个掐母亲脖子的孩子一样。此时,父母会害怕孩子「受伤」,又一次委屈求全,讨好孩子。一段施虐受虐的亲子关系就这样形成了,一个真正的熊孩子就这样被培养出来了。这些孩子非常自我中心,一切以自己的需要为标准,绝没有妥协的可能。而我们知道,一个不会妥协的人,注定不会走得很远。即使这些人可能是优秀的、聪明的,但这种糟糕的性格让他们无法稳定的友情,不会处理亲密关系,事业上难以有好的发展。如果去看一下这些父母自身的成长经历,我们往往会发现,他们也有被虐待的痛苦经历。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么充满着躯体暴力,动不动就打骂;要么非常的自私、无情,把孩子当成了自恋性操控的对象,成为满足父母需要的工具。面对这样强势而剥削的父母,他们当然得小心翼翼了。于是,一个强势、自私的施虐性客体,一个无助又弱小的受虐性自体,以及中间潜藏的愤怒和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关系,通过漫长的幼年成长历程,慢慢被内化了。内在关系似乎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总会寻找机会呈现出来,所有亲近的关系,都要经受内在关系的考验。当这些人成为父母之后,一般会有两种结果。第一种情况:他们成为了专制而强势的施虐性家长,对孩子说打就打,该骂就骂,或者种种情感虐待。第二种情况:对孩子小心翼翼,生怕给孩子造成一点伤害,过度宠爱孩子,最终,他们成为了被孩子虐待的家长。在第二种情况中,他们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了幼时那个脆弱无助的自己,想给予他们全部的爱以补偿幼时的缺失。恰恰是这种无原则的宠爱,最终让想象中的「脆弱无助」的孩子转变成一个自我中心的施虐者,内在关系被完完整整地复制出来。这些受虐型的父母自身也有虐待他人的一面,这种虐待可能体现在对员工、伴侣、其他人,或者动物。有时,他们也会去虐待孩子,形成一种相互虐待的亲子关系,糟糕的关系中迷漫着攻击、依附、吞噬、怨恨,以及潜藏的绝望、痛苦、无助和兴奋。一种受虐施虐的关系,一种强烈的情感依附的关系,像一段基因一样,不自觉地被复制出来了。不过,通过不断的自我觉察,愿意去接受周围人的影响,糟糕的内在关系最终能够被清晰的认识和一定程度的修复,至少,可以中止恶性复制的不断发生。——相关文章:人格:为人父母的心理考验情绪的扳机点——内在客体关系的活化及调适上一篇文章: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为什么我总是承担了过多的责任——作者为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2018年12月29日
其他

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为什么我总是承担了过多的责任

当遇到问题时,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把责任归结为别人,为自己开脱,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但有些人却习惯性地把责任归结为自己,即使只有部分的责任,他们也会认为自己应付百分百的责任。这种过度的自我负责让他们经常有一些沮丧与自卑的情绪,很难坚定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总是承担了一些不必要的压力。比如,人际相处出现冷场时,他们会责备自己不会说话,认为自己太内向,于是,他们急迫地跳出来救场,或者为找不到话题而焦虑不安。他们没有意识到,人际冷场是一个「场」的问题,是双方之间的问题,或者根本不是问题,是人际相处中难免会有的情况。在亲密关系中,他们很难面对分手,总觉得如果自己再努力一把,就有挽回的可能,如果放弃了,那么就意味着自己不够有担当,自己太自私了。当伴侣生气时,他们不太会反击,一般会认同对方的说法,开始自我责备。虽然心里有不满,却不敢表达,他们同样会认为这是自私的表现。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关系中的一方受到别人欺负时,他们才可以毫无阻碍地释放内在的攻击性,此时,我们会惊讶地看到他们非常果断和有力量的一面。比如,当朋友被欺负时,他们会大胆地跳出来驳斥,为朋友两肋插刀,不惜与他人发生强烈的冲突。或者,当心爱的人受伤时,他们会义无反顾地跳出来,为此拼尽全力。而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要跟别人冲突的情景,他们就一下子蔫了下去,脑海中不断地冒出自我怀疑的想法:「是不是我太小气了」、「对方会不会觉得我太计较了」、「我这样是不是有点过份」,这些自我怀疑阻碍了内在情感和需要的表达,让他们显得特别忠厚老实。为什么他们会形成过度负责的特点?临床经验让我发现,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往往会有一个需要拯救的对象,很多时候是一个弱小无助的母亲,或者是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这个母亲在与她丈夫(或婆婆等亲戚)的相处中,往往处于弱势的、被欺压的地位。这样的家庭中夫妻关系往往不好,冷漠、疏离、隔阂、冲突是常态,家庭中难得出现温暖与和谐。孩子从小能感受到妈妈的无助,以及爸爸(或周围亲戚)的冷漠和无情。去拯救这个无助的妈妈,去拯救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成为了这些孩子「不得不」的选择。毕竟,妈妈是他们最重要的对象,家庭是他们最安全的基地,妈妈开心了,家庭和谐了,他们才会觉得安心。关注妈妈的需要,听妈妈的话,为妈妈出头,他们总能敏锐的觉知妈妈的需要,处处小心谨慎,以她为中心。除此之外,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是很多聪明的孩子最可以做到的事情。这些孩子可能会成为童年优秀孩子中的一员,不过,他们往往会迷失童年中常有的快乐,难以投入于玩耍。从这个意义来说,打骂倒不一定会让孩子变乖,无助的妈妈、糟糕的家庭关系,更容易让孩子变得乖巧懂事。这样的妈妈往往在情感上不够独立,会把孩子当成了依赖的对象。于是,亲子关系可能是颠倒的,妈妈将无法从丈夫身上满足的依赖需要,放在了孩子身上。妈妈把承受的诸多痛苦,有意无意地倾倒在了孩子的身上。所以,无助的妈妈可能也是一个情感剥削的妈妈,孩子成为了一个承担妈妈痛苦情绪的容器。在这样的亲子关系里,孩子迷失了自己,妈妈或糟糕的家庭成为了他最关注的对象,自身的需要和情感则是第二位的。当这个需要与妈妈的需要发生冲突时(由于这样的妈妈往往有剥削的特征,所以冲突其实是难免的),那么,为了保护妈妈,孩子压抑自我是必须的。严格的超我就是这样形成了,他们建立了非常苛刻的道德标准,很难为自己着想,把正常的自我需要都贴上自私的标签。哪怕他们年龄不小了,到了该脱离家庭建立自己的亲密关系的时候,他们仍然难以放手原生家庭,难以为自己着想。他们往往成为糟糕家庭或无助妈妈的一个牺牲品,即使外在是成功的,但内心并不快乐。他们之所以会过度自我负责,来源于防御自私的需要。正常人能够承认自私的需要,虽然偶尔有内疚,但不会为此焦虑不安。而他们难以承认自私,对自私有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恐惧,在潜意识里,为自己着想也许会摧毁那个弱小无助的妈妈。如果因为外在压力导致抑郁症的发作,那么,苛刻的道德标准会进一步升级到一些自罪妄想,诸如「我太自私了,天冷了就要加衣服,脖子饿了就要吃饭,我只想着自己」、「我有罪,因为我把剩饭倒进了垃圾桶,太浪费了,我应该坐牢」。因此,孩子的乖巧懂事只是一种「假我」,是为了拯救家庭,拯救妈妈发展出来的适应性自我功能,代价是迷失了真实的自己。真实的需要、情感很难表达出来,特别是当这些需要和情感与他人有冲突时,他们会非常紧张,自我怀疑,压抑。另一方面,由于一直压抑自我,真实的自我没有被尊重和理解,他们内在潜藏着一个「巨婴」。在潜意识的幻想里,他们以为凭一己之力,可以解决任何问题,他们的过度负责,背后也有巨婴的影子。这个潜藏的巨婴会让他们很难面对失败,很难承认自己的局限,总是过度负责,这会成为他们新的痛苦来源。改变的途径,是去承认和面对内心真实的需要、情感,去认识到内心的痛苦和创伤,逐渐走出诸多非理性道德框架的束缚,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父母。通过这个自我探索的过程,慢慢地释放压抑的情感,减弱苛刻超我的制约,敢于呈现和表现真实的自我,逐渐感受到自我表达后的畅快与释放。——上一篇文章:自我关注与自我觉察:两种完全不同的内心状态相关文章: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那些缺乏爱的能力的父母由“神童”故事所想到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成功——作者为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2018年12月25日
其他

自我关注与自我觉察:两种完全不同的内心状态

自我关注」、「自我觉察」,两者都有「自我」这个词,因此,有些人会以为两者是同一回事。恰恰相反,两者有着本质的差异,自我关注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情绪,很多时候令人痛苦,而自我觉察则可以带来轻松和自在。首先来谈一谈自我关注。我们一直是在被关注下生活的,从小到大的,人的容貌、身高、成绩、行为等被关注和评价了无数次。长大成人之后,收入、房子、车子、孩子......新的关注内容出现了。因此,自我关注可谓是人的自动习惯。我们既关注着自己,也关注着别人。自我关注往往会干扰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让人产生心理痛苦。比如,你正在津津有味的学习着,突然你的母亲跟你说:「你怎么看书效率那么低,这么长时间了还只看了这一点?」此时,你不免陷入一种自我怀疑中:「为什么我看书效率低」,「是不是别人比我高很多,自己太笨了?」这些思考让你很难再专注地学习了。在这个例子里,母亲的关注中充满着评价和担忧,孩子的自我关注也同样如此。一种自我关注的活动,代替了一种忘我的专注活动;一种忧心忡忡的情绪,代替了一种「心流」体验。孩子经常会有发自内心的快乐,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的自我关注,能够陶醉于游戏或玩耍中。在外界评价和关注不断地作用下,天真烂漫的孩子逐渐变成一个又一个过度自我关注的焦虑者,失去了体验快乐的能力。一个心理寓言故事,同样说明了这种转变: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操场上打篮球,叫声连天,玩得不亦乐乎。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兴高采烈地给了每个孩子10块钱,开心地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很欢迎你们来,每次我都会给你们每人10块钱。」孩子们很高兴,一如既往地打球、嬉闹,这样持续了一周,每次都可以拿到10块钱,他们开心极了。一周后,老人告诉孩子们说:「最近身体不好了,去医院看病花了不少钱,因此,只能少给一些,每次给每人2块钱」。孩子们心里有点生气,不过想着2块钱也能买点东西,仍然有点高兴。这样又持续了一周。到了第三周时,老人又对孩子们说:「我的老伴身体也不好了,去医院看病花了不少钱,零花钱更少了,因此,每次只能给孩子们2毛钱了,请你们别介意」。「什么,一次才2毛钱,知不知道我们打球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再也不会到这里来打球了!最初,在这边打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跟结果无关的活动,孩子们乐在其中。老人对这个行为进行评价后(以钱作为奖励),其性质逐渐发生变化,从纯粹的娱乐,转变为一项为了获取额外回报的任务。当回报减少后,来这边打球的动力明显减弱了。一种自然的兴趣变质了,自我关注以及相伴的得失心取而代之。看来,长大往往是以失去忘我的快乐为代价的,难怪有些人觉得自己最幸福的时刻是在五六岁前,一旦进入学业竞争之后,快乐的体验好像越来越少了,自我关注吞没了发自内心的快乐。成人对儿童的喜欢,也许是羡慕他们那种忘我而投入的状态。神经症患者有一个特点,就是过多的自我关注。关注自己的利益得失,关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关注别人喜欢不喜欢自己,关注身体不良反应,等等。他们把结果看得太重要,感受不到过程中的乐趣。他们丢失了纯真的乐趣,缺少一种投入的体验。比如,失眠患者当快要入睡前,会突然冒出「啊,我快要睡着了」的念头,这个念头让他兴奋起来,睡意全无。如果他忘记了结果(不再关注是否失眠),那么,失眠就不会有了。所以,很少会有真正的失眠者,更多的是失眠焦虑症患者。就像很少会有真正的阳痿者(器质性阳痿),更多的是阳痿焦虑者(心因性阳痿,往往是对结果过度在意所致)。或者一个抑郁症患者,心情正在慢慢改善,刚刚有了点信心,但突然陷入「我之后会不会复发」、「这个好转是不是一种短暂的现象,是不是马上就会再一次陷进去」、「我不可能好起来的,不用抱太大希望」,这些自我关注的念头重新把正在上升的情绪打压下去。所以抑郁患者的康复,往往会有一个波浪式上升的过程。社交焦虑者是那些在社交情境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关注的人,关注自己的表现,害怕表现不得体,让人看不起,因此,他们无法在社交情境下忘我,无法体验到社交的乐趣(只有在忘我的情况下,才会有更多乐趣的产生),总被一些潜在的担忧和焦虑左右着。一个年轻人时刻在做着计划,这一刻想着下一刻要做的事情。比如,晚上有一个约会,他在白天不断地想起这件事情,怕自己忘记了,要不断地提醒自己。其实,他应该更多的相信自己,无需提醒,到了点,自然会有相关的记忆浮现出来。如果真的忘记了,可能意味着你并不看重这次约会,这何尝不是一个结果?为什么不让心理活动更自动自发些?忘我是一种很可贵的心理品质,忘记长相,忘记表现,忘记名次,忘我能够带来心理上的解放,也能让人频繁地体验到「心流」,走出各种心理症状或抑制的困扰,使人更有魅力。相反,关注长相、关注表现、关注名次,让我们患得患失,郁郁寡欢。但问题的关键是,神经症患者也知道不应该过度自我关注,也知道要忘我,但就是做不到,那种自我关注的念头会自动地冒出来。此时,他们会很着急,重新陷入心理斗争之中,试图压制这些念头,情况却越来越糟糕。对治的办法之一是培养一种自我觉察的习惯。自我觉察与自我关注虽然都有对自我(身体、想法、情绪)的注意,但其性质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自我关注是一种强迫性的注意,而自我觉察是一种温和的注意。自我关注聚焦于结果,渴望好的结果,害怕坏的结果;而自我觉察无论好坏都予以同等的注意,并不刻意选择好的结果或回避坏的结果。自我关注忽略过程,直奔结果;自我觉察则去注意过程、活在当下。自我关注充满着评价、好坏、对错、判断,伴随着强烈的情绪(兴奋、担心、沮丧等);自我觉察时,平等、接纳、非评价、初心等心理品质更多,能够避免强烈情绪的卷入,体验到更多的愉悦和平静。自我关注背后有一种强烈的匮乏性的欲望(自恋的、性的、攻击的),自我觉察则被一种成长性的需要所驱使,能节制住欲望的牵绊。举个例子。如果这篇文章发布之后,我经常打开看看有没有人点赞或评论,因为获赞而兴奋,因为没有赞而受挫,这是自我关注。如果我知道我有了想看点赞或评论的想法和冲动,并与它们保持距离,这是自我觉察。自我觉察能够给自我关注的冲动踩一下刹车,减弱自我关注的强迫性力量。当然,作为长久形成的习惯,以及文化无所不在的压力,自我关注难免的。自我关注有着自我保护的作用,只不过它经常像一个胆怯的小兔子,容易进入自己吓自己的状态,反而得不偿失。另外,未被满足的匮乏性需要为自我关注的行为提供强迫性的力量。但自我关注是一个「无明」的人错误的选择,就像一个有强迫性清洗习惯的人,以为把手洗干净了就好了,这个行为虽能换来短暂的平静,但最终形成了强迫性症状。自我觉察是一种正确的解决方式,它是一种心理解放,是一种专注与忘我的精神状态,让人「复归于婴儿」般的纯真与专注。自我觉察能够恢复心理平衡,缓解各种心理症状的强度,最终走出症状的控制。正念练习是培养自我觉察的方法,我在以往的文章有已经有过介绍。随着自我觉察力的提升,成熟的心理品质也会越来越多,专注的能力得到提升,能经常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快乐,脱离内在匮乏性需要的控制。因此,自我觉察是更值得追求的状态。做个小广告:最近我推出了一个正念冥想的课程,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参加,参加后会进入一个微信群,在群中我会与群友们互动,共同探讨正念冥想,一起督促练习,逐渐提升自我觉察的能力。详情点击:我的正念冥想课程
2018年12月24日
其他

幸福感的来源:挑战、创造、给予、照顾

什么样的人更幸福?是轻松的人,还是忙碌的人?是自我中心的人,还是愿意付出的人?答案是后者,那些从事着有挑战性工作的、愿意为他人付出的、不断创造和贡献的人,更幸福。我们通常的直觉是,工作、付出、照顾、给予是消耗的,所以,人们能少做就少做,把事情推给别人,承担尽量少的任务,生怕多干吃亏了。人们希望自己轻松些,享乐些,幻想着「诗和远方」。然后,现实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些成功人士一退休就失去了生活的热情,虽然有了足够的金钱,也没了工作的负担,但他们却日复一日地呆坐家中,因“无所事事”而愁眉苦脸。他们怀念以前的拼搏时光,意外地发现是工作使他们的生活有了意义。所以,他们马上会忙碌起来,开始新的事业,把自己的能力和资源贡献给社会。他们不会让自己闲下来,在忙碌与创造中,重新感受到幸福以及生活的意义。「安度晚年」的说法对于幸福感的提升是没有帮助的。那些长寿的、心态积极的老年人,往往并不是闲人,相反,他们不断在奋斗和挑战中,输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方面典型的是两个例子,一是王德顺老师,二是知乎上的「老兵尹吉先」,两个人都是八十多岁的年纪,但心态很好,创造力丰富,很有活力,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潜能。王德顺:人体艺术师、电影演员,一直佳作不断。从50岁开始进健身房,到今年82岁,每天两个小时的健身房训练,雷打不动三十年。他的风采一看演讲即知:老兵尹吉先:86岁的尹吉先老先生,小时候当过儿童团长,还是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老兵。从部队转业后,他成了一名火车押运员。79岁的时候,作为一名亲历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看不惯网上一些人对该战争的诋毁,上老年大学学习电脑,向网友们澄清事实,讲述亲身经历。自此一发不可收,现为知乎大V,粉丝17万,获赞41万。
2018年12月23日
其他

我的正念冥想课程 | 压力大到掉头发,焦虑到手抖,失眠到天亮:特朗普女儿同款解忧指南送给你

你一定看过这样的文章:《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周末聚会,去年还跟自己薪资不相上下的闺蜜,今年升职做了总监》《那个班里倒数第3的差生,竟然在上海买了180平的大房子!》......不用点进去,压力和焦虑就扑面而来。是呀,时代的列车滚滚向前,未来充满了竞争和不确定性:我们仿佛进入了“吃鸡”游戏里的“决赛圈”,身上的物资有限,往前走的每一步都艰难未知且危机四伏,而身后步步紧逼的“毒圈”还在时刻提醒着你:一旦止步不前,就会被淘汰。我们卡在一个尴尬区,焦虑、压力和失眠不知不觉地成为生活的常态。
2018年12月14日
其他

人格:为人父母的心理考验

养育孩子并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而是对父母人格的一次考验。完成的好,孩子与家长一起成长;完成的不好,形成破坏性的关系(控制与反控制、攻击与反攻击、冷漠与反冷漠......),对彼此都是伤害。我们经常可以在新闻中看到类似的例子,比如,有的母亲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气得生病入院了,有的母亲看破红尘出家了,最严重的,甚至把孩子给掐死了......相反,有些父母变得越来越成熟和健康了,比如,有些母亲为了更好地辅导孩子,考取了教师资格证,有的考取了心理咨询证书,亲子双方都得到了成长。(知乎上最近的一个热门话题)很多父母在孩子0-2岁左右时,亲子关系很融洽,他们乐于给予孩子充分的呵护与温暖。一旦在2岁之后,孩子逐渐形成自主感,时不时地「反抗」父母后,亲子之间的斗争关系就出现了。这个阶段,会是那些「完美父母」的滑铁卢,他们一次一次地受挫,从完美父母一下子转变成「邪恶父母」,轻则打骂,重则虐待,留下一个个心理创伤的孩子。当道德的力量不允许这样做时,他们在成为父母的过程中体验到诸多的愤怒与挫折。那两位生气住院、出家的母亲,可能是这种状况。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在于这些父母还没有真正在心理上成熟起来,他们缺少一些健康的心理品质,如尊重、妥协、独立、包容。在心理的发展上,他们有很多停滞的原始的心理成分。也许他们可以在事业上有不错的成就,但在关系层面往往是失败的。在亲子关系上如此,在其他关系上往往也如此。如果父母充满着自恋、依赖、控制等不成熟的心理品质,不允许孩子反抗自己,以各种躯体或语言暴力去伤害孩子,一味地想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来塑造,那么,亲子冲突在所难免。有些孩子不敢反抗父母,代价往往是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抑郁、强迫、焦虑、行为抑制等),或者是内化一段病态的关系。亲子关系的问题暴露了父母自身的问题,父母可以在痛苦中得到成长。有些父母会去寻求心理咨询,通过咨询去认识到病理性关系的存在,修通自身存在的心理创伤。有些父母自学心理学,不断地在错误中认识和反省自己。不过,很多出现亲子关系问题,或者孩子有心理问题的父母,往往不承认是自己的问题,要么把问题归结为孩子、伴侣、同伴、学校,要么干脆否认问题的存在,甚至在孩子明确提出帮助的需求时,也只是轻描淡写地搪塞过去。总之,他们一定要维护自己「完美父母」的形象。孩子被迫承接了完美父母所否认的病理性人格成分,这是他们所不能整合的部分,因此,完美父母们往往会制造出心理问题的孩子。这种亲子关系是很糟糕的,孩子往往长久处于精神控制之中,只有等到自力更生后,才可以脱离病理性关系的魔掌,得到暂时的解放。虽然肉体上脱离了牢笼,但精神上的影响似乎无处不在。有的人在遇到某个生活事件(比如一次冲突、恋爱失败、亲子冲突)后出现了心理问题;有的人长久地以心理症状的方式将内心痛苦得到象征性的表达;有的人让自己过上了很糟糕的生活(如无法恋爱,无法享受生活);有的人反复出现被虐待或控制的梦境......父母重要的是去容纳孩子,尊重孩子独立的意志和需要,有时要承认失败,学会妥协。如果能做到这些的话,将会有助于孩子健康自信的形成,自己也能不断地丰富人格,这一切的前提是父母人格上的成熟。成熟的人格会有足够的自我反思能力,在与孩子的关系上,父母千万不要太自信了。当孩子「不听」父母的话时,或者孩子经常与父母对抗时,重要的不是加以攻击,而是反思: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他的情感或痛苦是什么?我有什么需要改变的地方?成熟的人格也会随时撤除自身的非理性愿望,当孩子没有成长为父母期望的样子时,能够承认现实,调整心态,把自尊的需要建立在自己的奋斗上,而不是寄托在孩子身上。总之,在遇到亲子问题时,多看到自己的问题,多求助于心理学(心理学是关于个人成长的学问),多寻求专业帮助,成为一个谦虚的不断成长中的父母。父母一定要先明白孩子有如下权利:(摘自《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与人交往时感觉安全受到尊重不受言辞、精神和身体上的攻击表达自己的观点被欣赏、被认可孩子的隐私和底线受到尊重满足自己的需求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感觉舒适在这些前提下开展教育和引导,才会有更好的效果,亲子双方都能得到健康成长。否则,往往是在利用孩子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会是一种病态和剥削的关系,成为新一轮痛苦的来源。——上一篇文章:抑郁者的“懒”和性格上的“懒”是一回事吗?相关文章: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那些缺乏爱的能力的父母面对脾气暴躁的母亲,我该怎么办?——作者为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2018年12月9日
其他

抑郁者的“懒”和性格上的“懒”是一回事吗?

两者在表面上有类似的地方,比如拖延、效率低下、得过且过、能少做就少做,等等,但两者有着质的差异。抑郁者的懒,在表面懒的行为下,你能感受到那种压抑的、不快乐的、沉重的气氛,这种感觉让你不忍心对抑郁者的「懒」发脾气,或者为此而自责内疚。性格上的懒,会激起你生气、排斥、讨厌的感觉,如果是家长对孩子,就容易发脾气。我见过有些家长,几乎每天会因为孩子起床的问题跟孩子争吵。有些夫妻之间,也会因为对方的「懒」而争执不休。先来谈一谈抑郁者的懒。抑郁者的懒的主要原因在于活力的减退,那种正常人经常会有的热情、兴奋、快乐、成就感、价值感越来越少了,而悲伤、低落、自责、愤怒、空虚等负面情绪越来越多,导致他们的生活非常灰暗,严重者甚至生不如死。
2018年11月24日
其他

为什么有些人不善于安慰别人?

安慰人的前提条件是对痛苦的尊重与理解的态度,而这一点,恰恰是很多人不具备的。举个例子。妻子回到家,抱怨起工作上的某件事,丈夫被迫听了之后,一般会有两种情况:一是尽快给出建议或忠告(如「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你想多了」);二是以一种指责的态度怼回去了(如「怎么每天都有这么多烦心事」、「正吃着饭,说这些事干吗」),妻子想倾诉的欲望被活生生地挡了回去,于是,她就更不高兴了。激烈一点,也许一场争吵就开始了。人的趋乐避苦的本性决定了对于痛苦的排斥态度,对自己的痛苦如此,对别人的痛苦也如此。正因为如此,心理咨询是一种令人尊敬的职业,毕竟,咨询师愿意去谈论、理解、消化对方的痛苦,这在生活中是难能可贵的。当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他的痛苦时经常是被否认、忽视,甚至嘲笑地对待时,那么,他将会发展出对痛苦的排斥态度,努力把痛苦压抑下去,忘掉它,否认它。不过,痛苦是存在的,于是,他陷入心理冲突:因为消除不了的痛苦而痛苦。当痛苦被压抑和否认时,它会凝聚起来,形成一团不能碰的东西,变成一种心理情结堆积在内心,成为各种心理症状(如强迫、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行为抑制)的来源之一。在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对身边的人谈论痛苦的来访者中,我们往往能够发现这种情况。相反,当痛苦被看到、被理解后,它会有一种自然变化的过程:升起、持续、减弱、消失。当对待痛苦的态度回归常态,痛苦被允许存在,心理症状就能缓解了,这也是心理咨询起效的原理之一。回到题主的问题。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一个人的痛苦被尊重和理解,那么,他将学会这种对待痛苦的方式,当别人有痛苦时,他自然会去尊重和理解对方,安慰的行为就能出现。相反,如果他的痛苦一直是被否认、曲解甚至嘲笑的,那么,当别人的痛苦时,他也会去否认、曲解和嘲笑对方,甚至为自己的这种行为而沾沾自喜。另一方面,那些以排斥态度面对痛苦的人,他的情感容器是满负荷的,徘徊在抑郁、焦虑的边缘,本身已经是在悬崖边上快掉下去的人了。当别人在他面前流露痛苦时,他感觉到自己的情感容器已经快崩了,于是,他着急、生气、手足无措,甚至崩溃地大哭。这实在是很可惜的事,因为痛苦是有意义的,痛苦背后潜藏着很多有价值的内容,是认识自己的捷径。那么,当自己的痛苦来临时,当别人的痛苦来临时,不妨以科学家、心理学家的态度,去审视它、观察它、理解它,从中得到自我的提升,并助人成长。因此,当痛苦来临时,你不妨停下来审视一下它,它的来源、发展变化、对你的意义,以及你对待它的态度,这是一种向内的观察。当然,过度沉浸于痛苦也是错误的,此时,你会被它们所吞没。在认识痛苦与逃离痛苦中把握一种动态的平衡,把痛苦作为一种资源,但又不要陷得太深。如果有了对痛苦的尊重和理解态度,那么,将会带给别人不一样的体验。回到前面的例子。妻子回到家,跟丈夫抱怨工作上的事情,对痛苦有尊重和理解的丈夫可能会放下自己的事情,静下心来倾听,于是,有了下述对话:妻子:今天领导又说我了。丈夫:哦?妻子:她对我写的报告很不满意,当着别人的面说我不认真,其实我写得很辛苦(想哭的样子)丈夫:我明白了。妻子:这个家伙太自以为是了,以为自己是谁,其实大家都不喜欢她,背后都在说她。丈夫:嗯。妻子:她经常一开会就评价这个,评价那个,坐在那样的会议室里,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听她胡扯!在她讲话时,我看到大家都气鼓鼓的,只是她自己没有意识到,还以为大家都很喜欢她呢。丈夫:(若有所思的沉默)妻子:真的挺想念之前的领导的,当时我工作也积极很多。遇到这样的领导,真的是倒霉。丈夫:(叹气)妻子:不过我也得适应她的工作节奏,毕竟她工作还是认真的,只是方法和态度上太让人受不了。唉,好领导毕竟不多啊,现在看来也无法离职,还是安心做事吧,跟她对抗只会害了我自己。好了(开心的),我们吃饭吧。你看,丈夫没说什么话,只是认真倾听,尊重和理解了妻子的表达,就能带来她心情的好转。沉默的丈夫成为了一个情感容器,让妻子糟糕的情绪得以代谢和消化,并得到了领悟(重要的是怎样跟这样的领导相处)。——上一篇文章:仔细审视痛苦,便能带来心理解放相关文章:成为更受欢迎的人:倾听和安慰时的非评价态度症状,心理创伤的不成熟解决方式——作者为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2018年11月18日
其他

仔细审视痛苦,便能带来心理解放

只要有时间,我经常会去健身房锻炼。每次跑步时,我会体验一种煎熬的感觉:身体很累,大量出汗,大口喘气,双腿发软,特别想停下来。很多时候是靠数数、看电视,以及意志的力量才能坚持下来。有一次,我试着把正念中的觉察运用到运动中,有了新的发现和领悟。我有意识地观察跑步时产生的不舒服感觉,我发现只是有些略微的呼吸困难,双腿有些发软,身体轻微的疲惫,其他并没有特别不舒服的感觉。这让我很意外,因为我主观上觉得特别痛苦,但当我有意识地观察这些不舒服的感觉时,发现它们并不那么强烈。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之前那种特别强烈的痛苦,跟我主观上的排斥有很大关系。即,一方面身体确实有痛苦的感觉;另一方面,因为对痛苦的抵触与排斥,我放大了它,似乎想告诉自己:太累了,赶紧停下来吧。我赶紧去翻了下德宝法师的《佛教禅修直解》一书,果然得到了印证:疼痛若不能被清楚地观照(静观),就会生起恐惧、焦虑或愤怒等情绪反应;若能被适当观照,那些反应就不会生起,而只有感觉本身――单纯的能量。一旦你学懂这种处理疼痛的方法,就可以把这方法推广,应用到你人生的其他方面,你可用于任何不适意的感觉,事实上,适用于疼痛的方法,对焦虑或长期的抑郁症也是有效的。这是人生最有用、最可普及的技巧之一,我们称之为「忍耐」。所以,关键是去认识和觉察对痛苦的对抗(或者对快乐的执着),与感受(痛苦或快乐)建立一种更加和谐的关系。
2018年11月17日
其他

不要被偏见阻碍了成长——大众对心理咨询的误解有哪些?

图片来自网络1、心理咨询就是说说话而已,没什么用。这个误会往往跟心理咨询起效较慢有关。心理症状的改善并非立竿见影的,有些需要几个月、半年甚至数年才会有明显的改善。而大众的不合理期待往往做一两次就能好转,希望心理咨询师几句话就能点醒他。这种不合理期望更容易导致失望,成为心理咨询无用论的来源。心理咨询就像减肥一样,基本没有速成的方法,它一般要经过潜移默化的一段进程,有时还要经历一些痛苦,逐渐才能改善。一个权威研究发现,16次咨询至少提供了
2018年10月20日
其他

以觉察的态度面对不舒服的感觉——正念练习的价值所在

图片来自网络负面情绪伴随着生理上的不舒服感觉,偏执想法的唤起,不愉快的回忆等,当这些糟糕的体验出现时,容易陷入一种死循环中。人们常见的方式是试图消除它,越快越好。有神经质性格特征的人往往有一个的特点:对不舒服的体验特别害怕。他们的痛苦有两个来源:一是生活事件(以及相应的解读)引起的不舒服感觉,二是因为不舒服感觉而唤起的焦虑或害怕,两者协同作用下,容易导致心理症状的形成和恶化。第一层痛苦往往跟气质类型,遗传背景,不合理信念、创伤经历等有关,一般来说,遗传上的易感素质,成长环境中的问题,同样的生活事件容易导致更强烈的心理痛苦。心理咨询很重要的是去理解这些痛苦的来源,识别个体在这些痛苦来源中需要承担的责任,改变一些可以改变的东西(想法、态度、认识),内化一段尊重、平等、理解性的关系。心理咨询的过程有助于提升个体的心理免疫力,提升应对挫折的能力,减少生活事件带来的心理痛苦。当第一层痛苦过于强烈和持久,再加上偏执的、对抗的、回避的态度,那么,往往容易形成心理症状(强迫症状、行为抑制、回避行为、过度警觉的反应等)。心理症状暂时缓解了痛苦,不过,这并非是第一层痛苦的正确解决方式,往往容易成为了新的痛苦来源,不断推动第二层痛苦的形成和恶化。比如,一个人因为解决不了的压力而失眠一段时间,失眠是他的痛苦。他担心失眠对身体有不利影响,担心第二天的状态以及幻想中的失败场景,他特别渴望消除失眠。每当到了晚上十点多,快要睡觉前的半小时,他就会有一种浮动的焦虑感,他害怕睡觉,害怕再一次失眠。这种焦虑导致失眠更加严重,逐渐的,下班前他就有担心,经常唉声叹气,自怨自艾。慢慢的,他从一个失眠者,成为了一个失眠焦虑者。强迫症患者往往来源于防御潜意识里浮现的可怕幻想(比如伤害或性的冲动),形成某种强迫症状(比如反复检查,反复计数等),然后,陷入于与症状的对抗中并强化了症状(按强迫症的诊断标准,仅仅有强迫行为或冲动还不构成强迫症,还得有反强迫的行为和冲动)。焦虑症患者害怕体验那些焦虑的感觉,深怕这些不舒服的感觉会转变成强烈的焦虑发作,恰恰是这种过度警觉的态度导致引发了焦虑。正念练习中觉察习惯的培养,是对治第二层痛苦的正确方式。觉察是一种温和的面对,不把症状或痛苦当成敌人,只是把它当成一种不舒服的感受,以一种觉知的态度知道它们的存在,停止了因为对抗和逃避形成症状的恶性循环。觉察的态度如何面对不舒服的感受?当失眠时,不妨以第三方的视角,知道失眠的存在,知道它只是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对第二天的工作或学习有些负面的影响,觉察那些忧心忡忡的联想的浮现,觉察负面情绪的存在,但不去执着其中,不去试图消除它们。抑郁时,不妨放下手头的东西,去体验一下这种感觉,体验抑郁时的心情,将抑郁下的情绪做个命名,如失落、沮丧、绝望、忧虑......体验一下抑郁时的身体感受:胸闷、腹部不适、透不过气来、沉重感、某些部位的疼痛感......去观察一下脑海里冒出的念头:什么时候好?怎么又来了?万一加重怎么办?我会不会得抑郁症?焦虑时,不妨去感受一下自己的心情,同样做个情绪命名:害怕、担心、恐惧......体验一下焦虑时的身体感觉:心跳加快、手心出汗、腹部不适......去观察一下大脑中浮现的想法:万一.....怎么办;如果.......怎么办;幻想中的可怕场景(被人嘲笑、惊慌失措的表情)。只是知道这些想法、幻想、感觉、心情的存在,没有做对抗也没有逃避,只是知道。这种温和的态度,允许内心成分自由的浮现,慢慢的,它们会有一些自然的释放或流动。也许,不舒服的身体感觉减少了,甚至有一些温暖感觉的出现,情绪一下子上来了,想法也积极了,可怕的联想或幻想变淡了。即使这些积极的感受,也不用执着,只是知道它们的出现,以平常心观察之。当觉察态度充分建立起来之后,第二层痛苦产生的可能性减弱了,因为对抗与逃避的力量已经基本没有了,恶性循环缺少了发生的土壤。因为快乐而升起的执着与贪婪也减弱了,让持久快乐的浮现有了良好的基础。觉察的态度,还会让心理的灵活性增加,你不会太执着,不会太压抑。心理灵活性的增加,让第一层痛苦也能逐渐减弱,因为你不再死板的看待问题,你扩展了更多的可能性。不断觉察的练习,还能培养出耐心、包容、乐观、平等、慈悲的态度,这些态度均有助于减缓第一层痛苦的发生发展。小A在心情不好时,会陷入很冲突的状态,她渴望把这些糟糕的情绪消除,生怕这些情绪会越来越严重,直至被情绪所控制了。她试图做些事情转移注意力,让自己开心起来,但总会有一些不舒服的情绪在那里。最终,她要么通过不断吃东西暂时缓解痛苦,要么通过酒精去麻痹痛苦,这似乎成为了她唯一的解决方式。后来,当心情不好时,她以非控制的态度观察这些情绪,对情绪进行识别和命名,觉察情绪下冒出的念头,体验情绪下不舒服的生理感觉。慢慢地,她不害怕它们了,她明白,这些真的只是一些感觉,一些不舒服的感觉而已,它们并不意味着什么。她意识到负面情绪是生活的一部分,它肯定会来,不过,来了就来了,知道就行。图片来自网络觉察的态度是需要不断培养的,我们可以先从不舒服的感觉入手,每当出现不舒服的感觉时,不妨以上面的态度来观察。不要期待马上学会,对抗与逃避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应对方式,它们有着存在的意义,不需要完全放弃。不要期待马上有好的结果,比如失眠或抑郁时,觉察一下就能好转,这种求胜心切的态度会阻碍觉察习惯的培养。要慢慢的,轻松的练习,在生活中,有空时提醒自己去关注一下自己的心情、身体感受、想法,逐渐培养出觉察的习惯。最后想提醒的是,正念觉察并非是唯一的应对方式(至少对于大部分试图培养正念练习的人而言),我们也需要其他的方式,如倾诉、理解、探索、转移注意力、运动等。如果将正念觉察当成了唯一的应对方式,因为掌握不了而沮丧受挫时,本身有违正念所主张的态度。正念习惯的掌握,是需要循序渐进,温和提升,量力而行的,不能成为非此即彼的偏执选择,否则,会成为新的痛苦来源。相关文章:正念观想法练习:操作要领及益处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培养一种自我观察的能力它只是一种感觉——对神经症焦虑者的建议上篇文章:宁波男子杀人事件:暴力行为背后的抑郁情绪——作者为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2018年10月17日
其他

宁波男子杀人事件:暴力行为背后的抑郁情绪

新闻:宁波高新一男子因邻居狗吠协商未果,入室杀人导致三死一伤。截图来自网络人们往往只看到令人可怕的暴力行为,却忽略了暴力者的内心世界——那些一直被压抑的破坏性情绪。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不会去杀人,因为杀人是一种破坏性的冲动,心理健康的人一方面不会有那么强烈的破坏性,另一方面能够合理的调节好这种冲动,以建设性方式去解决问题,不至于让它失控。很多杀人犯其实是情绪相当抑郁的人: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与他人缺乏情感联结,找不到人生的意义,长期郁郁寡欢。在这种情绪背景下,万一遇到外界强烈刺激(该男子是在与邻居争吵下杀人的),那么,内在的破坏性便会以一种失控的方式得到释放,表现为杀人或自杀。新闻报道中的很多杀人犯,只要仔细去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背景,不难发现这一点。药家鑫(西安音乐学院本科生):幼时父亲苛刻的养育,导致他长期存在的绝望感和自杀念头,在一次开车撞人后失控杀人。这个视频可以了解一下他的成长经历:腾刚(川师大本科生):多年抑郁,一次在与室友冲突后失控杀人。马加爵(云南大学本科生):人格缺陷,与周围人格格不入,自尊心强,情绪抑郁,一次打牌过程中被同学羞辱(其同学怀疑他作弊,评价他“人品太差了”)后杀人。林森浩(复旦大学研究生):长期嫉妒室友,最终在破坏性冲动下投毒杀人。其他的变态杀人犯更是如此,这些杀人犯往往是反社会人格,对他人缺乏信任感,对社会和他人有强烈的敌意,容易紧张,情绪抑郁,无法与周围人形成亲近的关系,社会适应不良。一直存在的破坏性情绪,成为了他们暴力行为背后的推动性力量。白银市变态杀人犯抑郁是一种带有破坏性的情绪,往往是跟压抑的愤怒有关。平时状态下,这些愤怒被指向自身,在一定的外界刺激下(比如被羞辱、被批评),会指向外界,表现为暴怒或攻击,因此,“易激惹”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抑郁患者的家属一般会小心翼翼地跟患者相处,生怕什么又惹他们不高兴了。经常会有这样的新闻:某个平时很老实,脾气很好的人,突然杀人了,让周围人大跌眼镜。原因就在于,平时的老实或脾气好并非他们真的没有情绪,而是习惯性使用压抑的策略,他们往往不太会表达情绪,难以处理冲突。由于不会有效表达和调节情绪,在某些外界刺激下,压抑的愤怒便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呈现。(另外的原因当然还有,我仅就情绪调节层面进行展开)抑郁症是一种很痛苦的心理障碍,抑郁症患者又往往有难以消化的破坏性力量,因此,最好不要与抑郁症患者发生冲突,否则,容易激化他们好不容易维持的心理平衡,最终以自杀或杀人的方式来表达。对于情绪抑郁的人来说,重要的是怎样去调节情绪。把压抑的感受说出来,适当争吵,向他人吐槽,运动等都是可以的。去识别与调整阻碍情绪表达的诸多不合理信念,建立正常的情绪表达途径,该说就说,该吵就吵,逐渐缓解内心不适感。一个能够建设性调节情绪的人,遇到邻居狗吠干扰的事件,一般会以比较理性的方式去协商解决(有效沟通本身就能化解矛盾,我担心会不会之前沟通方式的问题,导致彼此之间关系恶化了),解决不了,要么报案,由警方出面协调,再不挤就发生一下肢体冲突,但理性能够主导冲动,目的是为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大不了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甚至搬家。或者干脆去学习一下心理学,看看怎样调节自己的心情,以更好地适应这个糟糕的环境。总之,有诸多的情绪调节方法,并非仅仅是压抑或者破坏性的攻击,来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例子。我所在的小区附近有一个空军基地,经常有战斗机升空训练。有时在家做视频心理咨询时,强大的躁音让我根本听不见对方的说话。我非常恼火,甚至恨不得把飞机给捅下来。但我既没有这个能力,也不会这么去做。后来我调整了心态,当有强烈的声音干扰时,只是知道它的存在,留意升起的各种愤怒想法,适时的知道它的存在而不是沉浸于其中。慢慢的,飞机噪音所唤起的愤怒情绪已经非常轻微了,我只是把它当成让我不舒服的部分,但没有刻意想消除它。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调节情绪的正确心态,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成长。如果该男子懂得不如意是生活的常态,重要的是怎样面对和调整;如果他把邻居骚扰当成一次成长和锻炼的机会,事情也许能往好处发展。不过,抑郁的心境和偏执的想法阻碍了他的视角,又不太会以一些建设性方式调节情绪,最终酿成悲剧。说明:我只是就这个事件谈一下暴力行为背后的抑郁情绪,并非在对该男子的行为做出准确的心理分析,仅供参考。——相关文章:你与情感的关系怎样?为什么你会害怕自己的情绪(冲动)?上篇文章:正念观想法练习:操作要领及益处——作者为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2018年10月13日
其他

正念观想法练习:操作要领及益处

图片来自网络以往我经常介绍正念观呼吸,这是正念的基础练习,通过不断地观察呼吸,你会逐渐培养出专注与觉察的习惯,拥有更为平静和放下的心态。正念观察的对象不光是呼吸,还有身、受、心、法,观呼吸只是观身练习的一部分。如果有了一定的观呼吸基础,那么,可以逐渐地进行观受、观心、观法的练习。今天来介绍一下如何观想法,以及观想法的益处。观想法是观心练习的一部分,观心练习的另一部分是观察自己的情绪,以后再介绍。操作要领:以一种正襟危坐的姿势坐下来(可以打坐或坐在椅子上),保持后背直立,让自己处于一定程度的警觉状态。先让自己慢慢稳定下来,逐渐把你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觉察气息的出入。吸气时,感受气体进入鼻腔,呼气时,感受气体呼出鼻腔,觉察整个呼吸的过程,包括中间的停顿。然后,慢慢地把你的注意力往上提,把观呼吸作为一个背景,主要去关注脑海里出现的念头。很快的,念头就冒出来了,比如,你会想到等下要跟某人说的一句话,关于某件事的一些想法,与性有关的念头,与工作有关的担心,等等。一般来说,你可能会不自觉地沉浸于这些想法中一段时间。在某一刻,你意识到你在沉浸在某种想法中,这是一个觉察的时刻。此时,你不妨判断一个这个想法的内容,把它归类一下。比如:“与工作有关的想法”、“与未来有关的想法”、“与性有关的想法”,或者“评价”、“计划”、“担心”等,往往归类之后,念头就容易消散。然后,你继续保持专注状态。如果你发现杂念很多,难以静下来观察念头,不妨先回到呼吸或者身体的感觉上来,安定之后再行观察。图片来自网络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大概10分钟(刚开始可以5分钟,熟练之后慢慢增加10分钟、20分钟或更长),每天进行练习。反复练习之后,会带来如下的积极改变:1、更容易有觉察的习惯,跳出被想法困扰的状态。一味地沉浸于某些消极想法,比如愤愤不平的想法,与性有关的想法,与悲伤有关的想法,容易让它们干扰自己,加重负面情绪的累积,做出一些不必要的行为。比如,沉浸于手淫习惯中的人,经常被与性有关的想法所缠绕,然后就会有手淫的行为,手淫之后,又被罪恶感与自卑感所左右。如果有了足够的觉察力,当性的想法产生后,他给想法打了个“与性有关的想法”的标签,往往能够减缓性冲动的张力,更容易抑制手淫行为的发生。容易有评价想法的人,往往对他人或自己比较苛刻,经常去指责或评价别人,导致关系中的张力以及心情的郁闷。培养出觉察的习惯后,当评价的想法产生后,一个人能够较快的觉察它的出现,打上标签之后就容易消散,从而抑制评价或指责的行为。2、让过分活跃的大脑慢下来,对失眠的缓解会有帮助。失眠往往跟一些未完成的重要事件有关,比如第二天要去拜访客户、做讲座、谈判等,你担心出现糟糕的结果,因此会反复地思考、想象、担心,无法进入睡眠状态。此时,你不妨开始做5分钟的观想法练习。放松的躺在床上,先关注一下自己的呼吸,以及身体的感觉,这会让你慢慢安静下来。然后,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大脑前方,观察想法的出现。每当意识到出现某个想法,或者沉浸于某个想法时,先进行归类,归类后这些想法一般会慢慢消散。不断地进行这个过程,慢慢的,头脑发热的感觉减少了,心变得安静下来。此时,你可以停止这个练习,按自然的状态慢慢进入睡眠。3、与想法分离,培养“视想法为想法”的能力。我们很多时候把自己的主观推测当成了客观事实,把自己的想法当成别人的想法,这是自我与他人边界不够清晰的表现,容易导致误解、矛盾的产生。如果不断地发展出“这是我的想法”、“这是与工作有关的想法”、“这是与未来有关的担心”,那么,我们就能跳出想法的左右,拥有反思的能力。比如“这可能只是我的想法,他也许不那么想,是不是要向他证实一下?”由于与想法的分离,一个人能发展出更理性的行为。4、更好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妄念。观想法会增进你对自己的认识,也许你会发现,自己有那么多龌鹾的念头,你的贪、嗔、痴不断地被你所觉察。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观想法是自我认识的便捷途径。看到自己坏的部分,不但不会让你讨厌自己,反而让你更能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放下对他人的苛刻要求。然后,很自然地,你会有意识地转化它们,内心逐渐会变得善良和纯净。最后需要提醒一下:你最好有正念观呼吸的基础,已经拥有一定的觉察习惯之后再进行观想法的练习,这样更容易把握,否则,你也许会发现这个练习很困难。——相关文章:培育正念的习惯——正念练习的7个态度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培养一种自我观察的能力上篇文章:《江湖儿女》:心理囚徒斌斌?电影《江湖儿女》人物心理分析之——巧巧——作者为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2018年10月9日
其他

《江湖儿女》:心理囚徒斌斌?

剧情简介:(来自豆瓣电影)故事开始于2001年的山西大同,巧巧(赵涛
2018年10月8日
其他

电影《江湖儿女》人物心理分析之——巧巧

剧情简介:(来自豆瓣电影)故事开始于2001年的山西大同,巧巧(赵涛
2018年10月6日
其他

专业的心灵探索之旅,你准备好了吗?

旅行很辛苦,但很多人喜欢旅行。旅行带给人的意义是什么?放下现实生活的压力,接触不同的风土人情,感受不一样的生活。总之,向外去释放自己,探索世界,探索人类。真正地旅行者并不期待通过旅行一定能得到什么,更在乎的是从日常生活中脱离出来,去体验不一样的心情。如果你特别期待从旅行中得到些什么,反而让人心情紧张,感受不到旅行的意义。心理咨询,是一种向内的探索,一段心灵的旅行。久远的记忆,压抑的情感,未完成的事件,幻想,梦,在这个过程中得以浮现和理解,从无意识到意识的转化,带来了心灵的整合和宁静。那种微微放电般的、略带痛苦和劳累的、欣慰加感激的,有时又情绪起伏的体验,伴随着心理咨询的过程。与内心世界的深入联结,对自我的丰富探索,以及伴随着的新认识和新体验,这些均是心理咨询能带来的独特的、珍贵的东西。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种心灵旅行的价值,只把心理咨询定位为一种治疗症状或痛苦的手段,以为心理咨询只对那些被痛苦折磨地不堪忍受的人才适用,正常人没必要心理咨询。这,大大低估了心理咨询的价值,也阻碍了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由于这种狭隘的观点,他们关心的问题往往是:“心理咨询有效果吗?”如果我回答说“有效的”,他们会进一步追问道:“哪,多长时间会起效?”后续的问题一般较难回答,因为起效的时间点因人而异,既取决于个体本身的状态(个性特征、社会支持、人际关系等),也取决于咨询师的能力,还有彼此关系的匹配性,等等。很多效果在潜移默化之间发生着,甚至在结束咨询一两年之后,才被来访者深切地感受到。我完全理解这些来访者的心情,毕竟,是症状和痛苦驱使他们前来寻求咨询。而且,花了钱和时间,如果没有效果,那么,他们会为自己这个糟糕的决定而自责。如果是在周围人的反对声中来咨询的,更加会加重内疚。在进一步展开之前,我要先说明一下,心理咨询是有效果的,这些效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贴上一个比较权威的研究结论,这是综合了很多心理咨询疗效研究的元分析结果:说明:16次咨询至少提供了
2018年9月22日
其他

情绪的扳机点——内在客体关系的活化及调适

每个人都可能存在触发情绪的扳机点,比如,某个情景或某种言行,突然让你体验到一些强烈的情绪,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一般是逃避和攻击)。这些强烈情绪的背后,往往意味着一段内在客体关系的活化。内在客体关系是一个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被内化的人际关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伤害性的客体、被伤害的自体,以及相伴的强烈情感。这种客体关系往往是在长久的创伤性的外在关系中逐渐内化形成的,对现实的健康关系有着或大或小的干扰。小童在父母离婚后,与妈妈相依为命。妈妈工作辛苦,但心情压抑,经常对他发脾气,指责、打骂、冷战是家常便饭。每次妈妈生气时,小童会非常紧张,因为那意味着一场虐待的来临。我们可以看到,小童的妈妈把孩子作为情绪发泄的工具,她缺乏爱的能力,非常自我中心,在关系中充满着剥削和虐待。她之所以会离婚,或多或少也跟这种性格有关。在这种虐待性的关系里,小童可能内化了一个自私、冷漠、无情的客体形象,一个受伤的、无助的自体形象,以及关系中潜藏的委屈、愤怒、恐惧和哀伤。这既是真实外在关系的内化,又有一些主观的加工,毕竟,现实中的妈妈有时对他还有些温情。在小时候,面前这个可怕的客体,无助的小童采取讨好、迁就、忍让的方式与她相处。慢慢长大之后,小童有了新的的方式:激烈的对抗。在多次冲突之后,妈妈变得老实不少,母子关系有所改善,但小童的内在客体关系,却留在了记忆的深处,成为了阻碍健康关系的绊脚石。无论是友情关系,还是恋爱关系,只要小童觉察到对方可能有的自私(关系中的双方,难免会有自私的一面),他就会非常敏感和生气,并做出偏执的解读:认为对方在剥削他,利用他,打压他。然后,他就采取激烈的方式,要么争吵,要么干脆断绝关系。由于这种性格的影响,虽然小童有幽默、才华、善良的一面,很受人欢迎,但总是缺乏真正亲近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内在客体关系的存在,外在的关系被歪曲了。关系中的问题会被放大,别人只是略有私心的表现,却被体验为剥削和控制;关系中难免存在的争吵或矛盾,却被当成无法面对的部分,唯有远离才能安心。关系中的问题只有在关系才能解决,心理咨询提供了减弱内在关系影响力的途径。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识别、体验客体关系在咨访关系中的活化,是很重要的内容。当客体关系活化时,咨询师成为了内在客体的代表,来访者成为了内在自体的代表,强烈的情感呈现出来了。如果小童来接受心理咨询,当咨询师某些自私的言行出现时(咨询师也是普通人,必然有自私的部分),就会唤醒小童内在的客体关系,小童会把咨询师当成了一个像妈妈那样的剥削者和虐待者,一方面体验到委屈和受伤,另一方面采取强势地反击。这个情景,对咨询师是一种考验。面对小童的曲解,咨询师觉得难过、委屈、愤怒和不满(咨询师体验到了幼时来访者曾经反复体验过的情感),咨询师也不得不采取两种方式:要么讨好或过度迁就他,要么强势反击。这两种方式,都只是重演了内在客体关系,因此,并没有治疗的价值。咨询师的正确做法是不被强烈的情绪所吞没,而是能够沉下来去讨论关系中出现的情况,做出适当的解释,强调关系中正面的部分,澄清自己的想法。总之,不卑不亢地面对来访者“无理”的责难。咨询师的稳定开启了来访者消化心理痛苦之旅。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一次又一次重新面对了幼时的自己,痛苦有了体验、表达、理解的机会,成为了被意识化的心理成分。每一次意识化,都会逐渐减弱内在客体关系单元的张力,此时,即使扳机点出现了,所唤醒的情绪反应也不那么强烈了,理性的力量能够恢复,成熟的应对方式(表达、沟通)逐渐增加。当阻碍健康关系的内在客体关系的力量越来越弱化后,好关系自然就会出现了,来访者走出了强迫性重复的恶性循环,新生活开始了。这是真正的疗愈。大部分幼时遭受糟糕对待的人,往往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幼时的讨好和顺从,到青春期或成年后的反抗和攻击。这两种方式都没有真正走出幼时创伤的影响。他们需要再往前走一步,发展出平等、尊重、体谅、包容的心态,为一段健康的关系付出努力。在关系中既不卑躬屈膝,又不盛气凌人,成为一个有爱心的普通人。————相关阅读:想做心理咨询,却害怕暴露脆弱,怎么办?上一篇文章:工作对人的意义是什么?兼谈好工作的心理标准——作者为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2018年9月19日
其他

工作对人的意义是什么?兼谈好工作的心理标准

在电影《闯入者》中,吕中扮演的独居老人老邓,虽然退休在家,每天却忙得不亦乐乎:坐车去学校接孙女,跑到小儿子住处为他做饭,再跑到大儿子家做饭,还去敬老院照顾年迈的母亲......她的热心让子女们不堪其扰,因为他们并不需要她来回奔波,只希望她好好地待在家里安度晚年。不过她却我行我素,坚持要为子女们服务。在生活中,也会有些老人拿着足够多的退休金,却仍然让自己很忙:做家务,打工,参加社会活动,张罗着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甚至比退休前还忙很多。子女们为父母的身体健康考虑,一直会规劝说:“不要这么累了,多休息,多注意身体”,老人们虽然口头上应承“知道了,知道了”,但依然忙忙碌碌。被工作搞得焦头烂额,幻想着“诗和远方”的职场人士,很难想象清闲的退休生活带给人的压力。职场人士容易感受到工作的负面的部分:条条框框的约束、被要求、竞争、过多的负荷等等,而往往忽略了工作的正面价值。其实,工作有很多积极的意义,本文来谈一谈这个话题,并就此提出好工作的标准。1、提升自我价值感,缓解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张力。每个人都要有一种自我价值感,即“你的存在是有用的、有益的,能够满足别人需要的”,这是社会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当一个人无法给周围人带来有益的东西时,他不免会有一种无能感和自卑感。语言暴力中“你这个废物”,“你就是一坨屎”之类的话,往往对人有很大的杀伤力,因为它摧毁了一个人的价值。除了外在的社会压力,在心灵内部,超我中的“理想自我”像一个审判者和监督者,一直在鞭笞着现实自我,希望它更努力,更向上,更成功,以此达到理想中的标准。幼时父母要求苛刻,经常批评、比较,或者过度的表扬,均容易形成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过度对立的状态。因此,无论在社会外部,还是在心灵内部,每个人都承受着“天天向上”的压力。取得成就,获得金钱,能缓解压力并带来价值感;缺乏成就,入不敷出,便会体验到绵绵不断的低价值感。当然,这种压力感与个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张力状态有着关联。无论是厨师、机修工,还是医生、教师、公务员,或者生产流水线的工人,写字楼的白领,都通过自己的劳动形成某种产品或服务,满足他人的需要,这些工作能够带给个体一种“被需要”的感觉,提升自我价值感。如果一个人的工作更重要,比如领导、高管、资深专家,那么,工作所带给他的价值感将会更大。正因为工作能带来价值感,缓解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张力,所以事业心很强的人,从积极意义上来说,他们心态积极,乐于奉献,为社会和他人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从消极意义上来说,他们内在张力大,经常有低价值感的体验,因此强迫性地需要工作来缓解压力。老人拿着退休金,每天轻轻松松地生活着,看上去悠哉乐哉,但他们只是在消费,而没有提供产品或服务。习惯了通过付出来获得价值感的人会唤起强烈的焦虑和不安,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张力很大的老人,更不会安心享受照顾。因此,他们要通过工作继续获得一种“被需要”的感觉,缓解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张力。2、为内驱力的释放提供建设性的途径。推动人活动的心理能量(内驱力,包括力比多、攻击驱力)在不断地积累着,累积后的痛苦让人一直在寻找释放的途径。通过工作以及相伴的创造、竞争、政治斗争等,均能充分地释放内驱力,恢复心理的平衡。我仍然要引用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缺憾》一文中的话:“工作有价值,是因为工作和与工作相连的人类关系所提供的机会,大量地排放了力比多的部分冲动(自恋的、攻击性、甚至爱欲的冲动)......当维持生计的日常工作可以经过自由选择的时候,就是说,通过升华作用,可以利用存在的倾向和保存其力量的本能......工作就提供了特别的满足。”最能带给人满足的工作往往是那些充满着斗争性、创造性、不确定性的工作,比如创业、从政、军事斗争、投机、科学研究等。为什么即使知道创业是“九死一生”,但人们还是前赴后继?除了创业能带来暴富的可能性,还在于创业这种不确定性和开创性的工作更能充分地释放内驱力。在股市“一赚二平七亏”定律下,仍然有大部分人杀进股市,幻想着打败别人和一夜暴露,这些更具释放性的幻想激励着人的投机行为。同样,一旦战争来临,即使有周围人的警告与劝诫,仍然不能阻止年轻人参军打仗的热情。因此,内驱力得到彻底释放的活动,总对人有极大的吸引力。如果一个人能够从事建设性的,又能充分发泄内驱力的活动,将会带来极大的满足。切·格瓦拉在古巴革命成功后,继续去南美从事革命斗争,因为对于革命者来说,在丛林里的军事斗争,相比于办公室里安闲的生活,更有吸引力。“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革命者毛泽东同样在革命实践中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度过了酣畅淋漓的战斗一生。科学研究是去探索未知的母体,发现并创造出自己的学说体系。这个过程中,既有力比多的满足(探索的欲望),又有攻击驱力的释放(向未知开战),还有自恋的满足(学说的创立并得到认同),当然能唤起人极大的热情。而最不能带给人满足的工作则是那些重复性的,缺乏创造性的工作。我曾见过流水线的工人,每天就重复几个安装的动作,很难想象这样的工作能带来内驱力的释放。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太多的人从事着无法释放内驱力的重复工作,这是非常令人不满的。工作之余的休闲活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痛苦。有些人退休后变得病怏怏,就在于缺乏了内驱力释放的途径,内驱力聚集于自身,形成了过度自我关注的状态。一旦面临外在的风险,反而能够激发斗志,充分地释放内驱力,心情马上能好转。他们不自觉地让自己继续忙碌着,防止内驱力淤积的痛苦。3、与更大社会价值建立连接。人有一种与更大的社会价值建立连接的需要,比如,在为社会做贡献,为国家服务,为人类的解放等。当这种需要被满足时,人一方面能够确立自己的价值,让内驱力的释放有了通达的途径,另一方面有一种付出和奉献的心态,充分建立社会感。这种需要可以体现为对某种信仰、愿景,对未来使命的追求。在红军第五次把围剿失败,内部面临分裂,志气低落的时候,刚刚再次进入领导层的毛泽东提出了“北上抗日”的口号,让长征这次看上去失败的逃跑有了积极的社会价值。之后又提出“建立一个新中国”的愿景,激励着共产党人努力奋斗。建国之后,提出了“全世界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的口号,赢得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广泛赞同,让中国真正成为世界性大国。这些具有更大社会价值的口号,能够充分地激发起个体的热情与斗志。成功的领导者,往往通过愿景来激励员工。马云的演讲很有鼓舞性,低调的任正非其实也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被一位内部高管戏称为“吹牛大师+洗脑大师+践行者”。华为的愿景是:共建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在这种愿景的召唤下,华为人的艰苦奋斗是出了名的。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清闲的公务员工作,外人看来很体面,但我最大的苦恼是,这份工作并不能满足我的社会价值需要(我当时的感慨是:这份工作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人民制造麻烦,这与我的价值观完全不符),我渴望的工作状态是:能够加入一个团体,大家在一起努力奋斗着,为社会做出一些有益的贡献。现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或多或少满足了这种社会价值需要。不过,现代社会过度宣传成功者,忽略普通工作的社会价值,这也可能是现代人厌恶工作的原因之一。在我小时候,广播里经常听到的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者的故事,这样的宣传更能让普通人体验到自己与社会价值的联系。总结来说,一份好工作的标准是:能带来自我价值感,能在一定程度上建设性地释放内驱力,以及与更大的社会价值相联系的工作,这三个标准缺一不可。这样的工作才能充满发挥人的潜能,让人不断体验到幸福感和价值感。从这个角度来看,带来高收入或高地位却不能满足上述心理需要的工作,其实并非好工作。————相关阅读:为什么自我关注是令人痛苦的——来自精神分析的理解上一篇文章:症状,心理创伤的不成熟解决方式——作者为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2018年9月17日
其他

症状,心理创伤的不成熟解决方式

在精神分析治疗中,有一个理论模型是:症状
2018年9月11日
其他

为什么自我关注是令人痛苦的——来自精神分析的理解

先来说一段轶事。当有人问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您觉得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提问者本以为会听到一番长篇大论(这是弗洛伊德很擅长的地方)。大师略作沉默后回答到:“爱和工作”。这个言简意赅的回答道出了心理健康的真谛,就是减少自我关注,将能量运用于爱与工作之中。哲学家罗素有一句名言:幸福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消除了对自我的关注。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临床上,很多心理疾病患者的康复,正是来源于走出了自我关注,把精力投注于工作、学习,或爱的关系中。我们来看看“森田疗法”的创始人森田正马的成长经历:森田从小体弱多病,有明显的神经质症状,12岁时还尿床,16岁以后时常头疼、心跳快、容易疲劳,还有其他神经衰弱症状,中学时曾患肠伤寒病,虽多方求医,坚持治疗,但收效甚微,老是对自己的健康担心;直至他上大学一年级时因受其症状的折磨,学业都难以坚持,考试将至,感觉难以应付,抑郁气愤之下,产生了自杀的念头,遂放弃一切治疗,彻夜不眠地拼命学习。结果却出乎意料:考试成绩很好,而且多年缠身的各种症状竟不治自愈。(来自《百度百科》)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理解,森田正马当时可能是一个疑病症患者,总是关注身体的不适,忧虑自己的状态,试图用各种方法解除痛苦,最终却陷入了自我关注的泥淖。康复来源于他最终“放弃了治疗”,这种放弃导致了心理能量的转换,从内倾转向外倾,使能量的释放有了途径。很多抑郁或焦虑的患者,试图通过“想通某个问题”、穷思竭虑、仪式性行为等不断地自我关注来彻底消除痛苦,结果却走进了死胡同——糟糕的情绪越来越多,症状越来越严重。恰恰是他们放弃了这些自我关注的行为和思考,开始学习或工作,跟人建立有情感的关系之后,痛苦得到了缓解。亲密关系丧失(比如失恋或丧偶)之后哀伤的完成,其标志是一个人重新恢复了对他人、社会、工作的兴趣,也就是说,心理能量投注于外界,而不再沉溺于自身。一个有躯体痛苦的人,往往只会关注身体痛苦本身,丧失了对他人的兴趣,所以,身体的痛苦往往会中断一段浓烈的爱情。久病床前无孝子,可能也来源于久病者过度的自我关注,无法与周围人形成有情感的关系,最终导致周围人的厌弃。那么,为什么过多的自我关注令人痛苦,为什么减少了自我关注就能得到心理上的解放呢?为了理解这背后的心理机制,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理论。力比多(Libido)指的是推动人活动的心理能量(类似于推动事物运动的物理能量)。力比多淤积令人痛苦,力比多释放令人快乐。这类似于一个无法进行性活动的人,由于性欲的堆积而痛苦不堪,而一旦可以进行性活动(性交或手淫),性能量的释放带来了快乐,缓解了痛苦。通过一些途径释放力比多,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会的。如果力比多释放的途径受到了阻碍,那么淤积的力比多会产生紧张的感觉,出现心理痛苦和心理症状。力比多的投注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婴儿期,力比多投注于自身,这是原始自恋状态。然后,力比多逐渐地投注于客体(指的是扶养者,以及其他人),这便导致爱的关系的形成。从最初的对父母的爱,到后来的友谊及伴侣之爱,以及亲子之爱,背后都有力比多的驱使和满足。通过这样的发展,一部分力比多仍然投注于自身,通过自恋的行为或幻想得到满足(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自恋的),一部分力比多投注于外界,通过爱和工作得到释放。这种发展一方面减少了力比多淤积于自我中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完成了社会化,一个自我中心的婴儿慢慢变成愿意与他人建立爱的关系的人。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比如外在客体的无情和拒绝,力比多的投注受到挫折,于是有可能折返回来重新投注于自身,这便是继发性自恋。重新投注于自身的力比多,如果转变成一种自大狂的状态(显性自恋者),力比多仍然有了一条释放的途径。因此,自大狂虽然令别人不爽,但却不容易出现心理症状。如果没有转变成自大狂状态(隐性自恋),那么,无法充分释放的力比多就会以疑病症、神经衰弱、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的形式得以呈现。在《论自恋·导论》一书中,弗洛伊德写道:“当力比多的自我贯注超过一定量时,对自恋的超越便成为必需......欲阻止患病,最后的手段便是开始爱;若不能爱,挫折必导致患病”。他引用了德国诗人海涅的诗:疾病无疑是创造背后所有推动力的最终因子。
其他

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培养一种自我观察的能力

科学研究要求摒弃主观情感,从客观的视角去看待研究对象,尽量保持中立的态度。人也需要培养一种自我观察的能力,摒弃主观的偏好,把自己的心理成分(情感、记忆、生理感觉、想法等),当成研究对象加以审视。心理学詹姆斯提出了“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的概念,每个人或多或少具有将自己作为客观对象加以考察的能力,这是主体自我的功能,这种功能对于认识自己、调控自己是必要的,防止受到内在破坏性冲动的影响。正念练习中很重要的部分,是以一种有距离的方式去审视内心,形成一种第三方的视角,培养的也是自我观察和自我调控的能力。比如,妻子以严厉的态度数落丈夫,一般的状态下,丈夫会体验到愤怒,并产生诸多愤怒的想法,然后,他可以会加以反击或辩护,于是,一场争吵可能开始了。此时,一定程度上,丈夫被愤怒控制了,理性观察的能力受到了干扰。如果丈夫能够从情绪和想法中跳出来,对自己说:“我感到愤怒,我正在产生愤怒有关的想法”,这相当于把愤怒当成了研究对象。这种客观化的态度停止了对愤怒的卷入,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更理性的表达才有可能。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作者提出了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主要有四个要素组成:描述事实
2018年8月31日
其他

如何面对糟糕的自我感觉,是人与人之间差别的关键

人对于自我价值的感觉有两种。一种是好的自我感觉,比如被欣赏、被认可,或取得好成绩后,个体体验到的幸福感和自信感。另一种是坏的自我感觉,比如失败了,亏损了,被否定了,此时,个体觉得自己是糟糕的,体验到一些负面情绪(失落、沮丧、自卑等)。这两种感觉不断地被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很多时候跟怎么面对糟糕的自我感觉有关。对糟糕的自我感觉有三种常见的态度。一是回避的态度,想方设法避免体验到自己的不好,哪怕为此错失了机会,这是自卑者习惯用的方式。二是扔掉的态度,把糟糕的感觉扔给别人,以此洗白自己,维持幻想中的美好,自恋者常常以此来否认糟糕的自我感觉。三是承认、面对与挑战的态度,这种态度能将坏的自我感觉转化为好的自我感觉,这是更为成熟和现实的态度,自信的人会选择这种方式。我们来举个例子加以说明。男生小童鼓起勇气向一个青睐的女子表白了,但被礼貌的拒绝了。那么,他会怎么选择呢?放弃还是再试一试?假设小童是自卑的人,他的体验主要是沮丧和失落,他会马上冒出诸多自我否定的想法:“我没有魅力”、“她不喜欢我”、“她看不起我”,他后悔自己的一时冲动,为了避免再次体验这些糟糕的感觉,他决不会再表白了。哪怕周围人不断地鼓励,他也会找到诸多理由来拒绝。假设小童是一个自恋的人,他的体验更多的是愤怒,他决不会放弃,而是会以“死缠烂打”的方式再次表白。这种表白的动机是破坏性的,主要是为了宣泄愤怒,把那些糟糕的自我感觉扔给对方。甚至幻想着报复:先把她泡到手,玩够了之后再抛弃,这种报复性幻想同样是为了维持自己好的感觉。假设小童是一个自信的人,他也会体验到沮丧和失落,以及冒出一些自我否定的想法,不过更多积极和现实的认知会出来,比如:“也许她还没准备好?”“会不会我太直接了?”“是否再等等?”这些更现实的想法让他不会轻易就放弃,而更能做出理性的选择。自信者储存了更多好的自我感觉,这成为了消化糟糕自我感觉的土壤,因此,他们被自我提高的动机所驱使着,不那么回避和害怕失败。这种敢于失败的态度会带给他们更多的成长与发展,并不断地积累好的自我感觉。由于害怕体验到自己糟糕的感觉,害怕别人发现自己是不好的,自卑者总采取自我保护的方式,习惯性地回避可能的危险,由此而错过一些自我发展的机会。这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由于错失了成功的机会,增加了糟糕的自我体验,让他们好自我的感觉越来越少。一个自卑的女孩遇到了同组的一个男生,一下子被他吸引了。他个子高,长得帅,既阳光又潇洒,还很幽默健谈......所有这些,都达到了她理想中的恋人标准。不过,她不敢奢望,她把喜欢藏在心里,害怕有所表露。在小组作业过程中,两人之间有了一些交流,关系慢慢变得亲近。后来,女孩发现男生对她也有喜欢,因为她时不时地感觉到男孩眼中的火辣辣的光芒,这让她很开心。但她不太相信自己的直觉,她不断地告诉自己不要想多了,因为这与她的自我认知相差太远了。身材吗?太胖了;容貌吗?脸太圆了;性格吗?又不好;成绩吗?他好像不太知道,她难以给自己一个相信的理由。突然的惊喜来了,有一次,男孩主动发出了看电影的邀请,她非常激动,但更多的是惶恐不安,她莫名其妙地拒绝了对方。紧接着,她看到男生在朋友圈晒了一张图,附上几句难过的话,她知道这跟她有关,看到这些话,她心里很痛,为证实了这种喜欢而泪流满面,但就是没有勇气跟他去说话。女孩内心觉得配不上对方,当发现男孩喜欢她时,她既有强烈的激动,又有强烈的怀疑和害怕。后者占据了主导,她采取逃避的方式缓解了内心压力。她害怕恋爱之后,对方最终发现她很糟糕而不喜欢她,周围人会嘲笑她,这些悲观的联想让她不敢跨出第一步。由于害怕体验自我糟糕的感觉,女孩没有勇气去面对一次挑战,失去了一次体验好自我(当被喜欢时)的机会。这个自卑的女孩就像一个谨小慎微的投资者,一次又一次地错失了投资的机会,让自己的资金(自信)难以增殖。由于长期缺少成功的体验,贬低好机会的价值,自卑者认同了卑微的身份,这是他们更为熟悉的感觉。他们会选择跟不如自己的,或者差不多的人在一起,因为这会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他们害怕与优秀者交往,因为优秀者会让他们不断地体验到自身的糟糕。很明显,过度的自我保护限制了自卑者的发展,无法进入自信增殖的正循环。自卑者需要学习自信者处理失败的态度,即承认、面对糟糕的感觉,克服逃避心理,培养一种挑战的态度,不断取得脚踏实地的成就,不断积累好自我的感觉。首先是承认。糟糕的感觉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糟糕的天气一样,当这些感觉来的时候,你不妨承认它的来临,不去对抗,也不去回避它。这种坦然的态度使你不那么害怕它们,这些感觉带给你的困扰便会慢慢下降;当你逃避或对抗那些糟糕的感觉时,往往它们会折磨你好久。同样以股票投资来做比喻,一个好的价值投资者是不会介意股票一时涨跌的,他看重的永远是这只股票真实价值的变化,而不是一时的价格波动。当股价下跌时,他知道这是常见的情景,不会因此而惊慌失措或斤斤计较。其次是面对和挑战。承认糟糕的感觉并不是放弃努力。在失败面前,人不能束手就擒,乖乖投降,而是要有挑战的心态。努力学习,查漏补缺,认真备战,积累经验,这才有可能转败为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觉察和克服各种消极退缩的想法,以建设性的想法取代之。同时,不用幻想着一劳永逸的胜利,这本身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态度。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得到体验与成长,这才是生活更现实的态度。第三是脚踏实地,不断积累现实的成就。好的自我感觉应基于现实的成就,不能自欺欺人地存在于幻想中。画饼再诱人,毕竟只是空想,实实在在的成就才有说服力。所以,不妨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不断积累好的自我感觉。一个好自我感觉越多的人,就像一个有充分现金流的投资者,能以坦然的心态面对一时的失败,而绝不会一蹶不振。————相关阅读:行为、认知、人际关系——培养积极心态的途径积极心态:应对压力和症状的关键点上一篇文章:它只是一种感觉——对神经症焦虑者的建议——作者为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2018年8月27日
其他

它只是一种感觉——对神经症焦虑者的建议

小王最近出现了一个令人苦恼的症状,在睡觉前总会好几次上厕所。每次刚上完厕所后不久,他就会注意有没有尿意,没过几分钟,这种感觉就又产生了,于是,他开始纠结起来:要不要上厕所?一段时间后,为了确保半夜不要起来,他不得不再次跑向厕所。几次折腾下来,睡眠质量大打折扣。小李也有类似的困扰,他出现了一些强迫症状,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谈起过他:每次停好了自行车,把车锁上了后转身而去时,小李的脑海里冒出了一个念头:自行车锁好了吗?他努力回忆锁车的情景,但发现脑海里呈现的画面并不清晰。他无法带着这种不安离开,于是回头认真地检查了一遍。很幸运,他发现自行车锁得好好的,焦虑缓解了。但遗憾的是,当他再一次转身准备离开时,那个想法(自行车锁好了吗?)以及伴随焦虑又出现了。他试图说服自己放下焦虑,再一次努力回忆车被锁好的画面,但脑海里无法出现清晰的画面。有时候要检查半个多小时,直至搞得精疲力竭为止。这两人都属于神经质的类型,其特点是“焦虑、担心、常常郁郁不乐、忧心忡忡,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于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见百度百科:艾森克人格问卷)。神经症患者在幼时往往有心理创伤(自尊的、性的、安全感方面的等等),因此,他们时刻担心这些可怕创伤的再现。不舒服的感觉是一种“信号焦虑”,让他们潜意识地联想到特别可怕的创伤情景。小王之所以对于尿意如此敏感,是因为他担心睡着后会尿床,而后者联系着他幼时多次尿床并被嘲笑的经历(具体的情感他有些模糊了)。小李之所以对有没有停好自行车如此在意,是因为他担心自行车会丢掉,自行车是父母给他买的,在象征层面,丢掉自行车意味着对父母的一种攻击,也意味着与父母的分离,他潜在地害怕发生这种情况。于是,他们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害怕某种感觉(情景)——过度注意这种感觉——强化这种感觉——继续注意——继续强化......直至精疲力竭。建立一种“它只是一种感觉”的心态,培养对于不舒服感觉的现实态度,会有助于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具体来说就是:观察这些感觉,允许其存在,停止由于这些不舒服感觉而产生的可怕联想,不急着让它消失,逐渐改变对不舒服感觉的排斥与恐惧的态度。道理应该者都懂得,关键是怎样去培养这种态度。正念练习有助于克服神经症性的焦虑。正念主张,不管是什么感觉,好的或坏的,都知道它的存在,以一种第三方的视角去觉察它,既不因此生起贪婪心(对于好的感觉),也不生起排斥心(对于坏的感觉)。比如,当出现尿意时,你不妨先不着急着上厕所,
2018年8月25日
其他

煎熬中成长——某生的恋爱经历及理解

作者按:这是我几年前写的一篇文章,内容来自于多年前我主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与方法》课程某学生的成长报告。该文情感真挚,反思深刻,反映了一位青年学子在恋爱中的痛苦与成长,读起来深有启发。征求了同意后,略加修改,隐去可能暴露个人隐私的内容,以不署名的方式发布在浙大心理中心的网上,并加上我的理解,现贴在我的公众号上。
2018年8月24日
其他

为什么在公众场合总觉得大家在看着我并感到很紧张?

作者按:这篇文章也许有点老调重弹,不过,精神分析是理解人性的地图,有了地图,成长与改变就有了方向。本文从弗洛伊德的心灵结构模型入手,分析了这种心理状况的内在原因,并提出了改善的建议。
2018年8月21日
其他

想让不喜欢你的人来喜欢你——心理创伤的一种错误解决办法

总有些人不喜欢,或者不太喜欢你,对此,你往往会觉得沮丧与失落。试图取悦于他们,让他们能够喜欢上你,是很多人自动的选择。不过,这件事情难度很大,结果也往往令人失望。比如,你喜欢一个人,为此,你打扮、整容,向他示好,写情书,处处迁就,随叫随到,但到头来,对方却仍然只是有些感动,却没有热情。哪怕勉强在一起了,但这种缺乏热情的关系也让人焦虑和痛苦。长久的坚持之后,你最终放弃了。往往在放弃之后,你能重新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并找到了真正适合你的人。但可悲的人,很多人执着于让那些不喜欢你的人喜欢你,深陷其中难以自拔。那些失恋后久久不能康复的人,或者那些总想寻求别人喜欢的人,都有这样的特点。我们来谈谈这种心理的形成原因,以及建设性的解决办法。被妈妈喜欢对一个婴儿来说至关重要。当妈妈的表情、语气、神态都是一种热情和喜欢的样子时,婴儿会感到安全和放松,他体验到一种被爱的感觉。相反,当妈妈是一种拒绝的神态,生气的表情,冷漠的语气,婴儿会觉得焦虑、害怕,甚至绝望,他体验到一种不被爱的痛苦感。在婴儿依恋的研究中,有一个叫做“Still
2018年8月10日
其他

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那些缺乏爱的能力的父母

几乎很少有人能否认,自己(特别是幼时的自己)渴望父母的爱。即使一个人信誓旦旦的认为自己并不需要父母的爱,很多时候只是自欺欺人,因为他害怕承认对父母有爱的需要,如果承认了,会让他不断体验到自己的弱小与无助,因为父母的爱他难以得到的东西。我们不断发现的事实是,有些父母并不爱自己的孩子。不过,当孩子(或者周围人)指出这一点时,往往会遭到这些父母强烈的控诉,他们声称自己多么为孩子付出,并举出诸多的例子。这种过度激烈的情绪往往反映了他们内在的心虚,一个真正爱孩子的父母是不会受到这种质疑的,即使偶尔被误解了,也不会有激烈的情绪,内在对孩子充实的爱并不需要去试图证明或掩饰什么。父母的控诉,往往让孩子困惑,一方面确实感觉不到父母的爱,即使感觉到了,往往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真正的爱不太会让对方有这种异样感),另一方面父母努力证明对孩子的爱,或多或少让孩子有些动摇,觉得可能是自己误解了父母(毕竟,不到万不得己,孩子是会不愿意承认父母不爱自己的)。那些不爱孩子的父母会抛出诸多爱孩子的行为来证明自己,比如陪孩子学习,为了孩子调动了工作等等。其实,表面的行为并不能真正的说明问题,关键是行为背后的动机(比如朋友圈的点赞,有些是发自内心的赞赏,有些是出于友情的压力,有些只是为了显示存在感,有些是希望对方为自己点赞)。每个表面的爱的行为下,都可能有两种动机,一种是利他的动机(真正为了孩子,希望孩子得到快乐或成长),另一种是利己的动机(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为了缓解焦虑与内疚)。比如,父母牺牲自己的时间陪孩子学习,为了孩子辞去工作在家辅导,从表面上看,都是为了孩子,但也可能潜藏着利己的动机。也许是担心孩子落后了让自己脸上无光,也许是想证明自己是一个好爸爸或好妈妈,或者是想通过孩子的优秀来填补自尊的缺失,或者是想跟孩子缠绕地很紧,以回避婚姻的不幸。当然,他们也确实存在对孩子的关心,比如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未来,为了孩子获得更多的技能和知识,很享受跟孩子相处的时光等等。如果一个爱的行为主要出于利他的动机,那么这才是真正的爱(当然,或多或少会有些利己的动机)。如果一个爱的行为是出于利己的动机,那么这个行为其实并非真正的爱,只是以爱的名义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些以爱的名义对孩子的伤害(剥削了孩子),背后的原因即是如此。所谓的父母不爱孩子,指的是在亲子关系中,大部分是利己的动机。在这样的关系里,孩子是父母满足自身需要的工具,这样的父母很少能够共情到孩子的需要,他们只渴望孩子来共情他们的需要。在这种压力下,孩子早早地成熟起来。那些早熟的孩子,往往会有一对不爱孩子的父母(当然,并非所有早熟的孩子都缺爱)。在王安石《伤仲永》中的仲永的父亲,就是这么一个不爱孩子的人,他只是把孩子作为赚钱工具的人,让有一定天赋的仲永最终沦落为凡人。不光在与孩子的关系里,在与其他人的关系里,他们都只注重自己的需要,即使对别人需要的考虑也只是出于利己的动机,他们很少能够发展出自我牺牲的精神,为了另一个人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热情、金钱。当不得不做出这些牺牲时,往往会有大量的不满、抱怨、敌意。为什么会有缺少爱的能力的人?有两种常见的情况,一是没有很好的被爱过,他们的父母也缺乏爱的能力。当一个人没有被好好地爱过时,他只想让别人来爱自己,以填补内在爱的缺失(有些人会以相反的方式,比如对孩子过多的爱,来替代的满足内心的需要)。另一种是溺爱,总是被过度的迁就、照顾、赞赏,或者拥有特权,这让他们缺乏对他人的体谅与理解,只想着继续重复幼时这种被特殊对待的关系。也许最糟糕的是溺爱与缺爱的混合(比如父亲很有剥削性,而母亲对孩子过度宠溺;或者,父母有时严重缺爱,有时又对孩子过度宠溺),会让心理的成长更为扭曲。缺乏爱的能力的父母,会有很多手段让孩子臣服于自己,源源不断地得到孩子的爱。比如,不断地向孩子表达自己多么的不容易,为了孩子牺牲了多少,通过这种方式唤起孩子的内疚,让孩子为了缓解内疚而不断地为他们付出。或者以种种道德的或伦理的要求来约束孩子(道德或伦理往往是服务于父母的),孩子从小被道德化的说教所控制,心甘情愿地不断地为父母付出,在关系里迷失自己。这些迷失自己的人也是痛苦的,他们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其他关系中得到补偿,比如在伴侣或亲子关系中(也无意识地运用一些方式,让对方为自己服务)。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各种关系中不断地被传承下去。当一个孩子发现父母不爱他时,他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孤独、绝望、怨恨、自卑、害怕......父母是孩子的根,当根不能滋养茎叶时,后者有时会有一种枯竭的绝望和恐慌。不过,出于生存的本能,从好的一面来讲,反而能激发出孩子的斗志,轻装上阵,不断地锻炼自己。所以我们也能发现,那些幼时严重缺乏爱的人,有着相当良好的生存能力。最后需要反驳一个观点,即认为“没有人在乎你,真正在乎你的只有你自己”。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事实真的如此,那么人类就是一个自我欺骗的物种,因为爱这个字眼是我们经常会听到或看到的。提出这个观点的人只看到了爱的行为下可能存在的利己的动机,否认利他的动机的存在。爱是存在的,只要有人愿意为了你牺牲自己,为你付出,一定的迁就、包容和理解,这便是爱。在这样的关系里,利他的动机更多,剥削性的利己动机更少。当然,如果你一定要追求那种完全没有利己动机的爱,也许会让你失望了。不过,这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态度,背后恰恰反映了幼时爱的缺失,以至于发展出了过于苛刻的要求。一个有充足被爱经历的人,能够尊重与体谅对方有自己的需要,他们愿意在相互满足的关系里彼此滋养着,而不是一味地让对方为自己服务。以上。——作者为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其他

行为、认知、人际关系——培养积极心态的途径

在上文中(积极心态:应对压力与症状的关键点),我们讲了积极心态的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积极心态呢?积极心态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仅仅是一些健康的习惯,只要你持之以恒地坚持正确的习惯,消极心态会被慢慢克服,积极心态就会被不断地培育出来,成为了你的性格资源,为压力和症状的改善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根据我自身的实践体会,可以从行为、认知、人际关系这三个方面去培养积极心态。
2018年7月28日
其他

积极心态:应对压力和症状的关键点

压力心理学家凯莉·麦格尼格尔发现,压力对人有一定的损害,但这种损害主要在那些以消极的心态面对压力的人中存在(表现为心身疾病的高发),那些以积极心态看待压力的人,与普通人群相比,压力并未带来明显的损害。相反,这些人在应对压力的过程中,提升了能力,拓展了人际关系,增加了幸福感。(见TED视频:《与压力做朋友》)什么叫以积极心态看待压力?指的是以欢迎的态度面对压力,把压力看作机会,发现压力事件的积极意义,在压力中锻炼自己。什么叫消极心态看待压力?指的是把压力看作一次伤害或危险,更多看到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消极被动的态度面对压力(比如一边抱怨,一边做着),或者干脆逃跑。如果概括一下,积极心态包括:主动、宽容、独立、坚强、自主、乐观、热情、渴望、执着......而消极心态包括:被动、自私、依赖、胆怯、贪婪、悲观、冷漠、低沉、逃避......人的成长,便是在不断克服消极心态的过程中,培育出更多积极的心态,两种心态之间有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这里首先要澄清一下,积极心态并非指每天打着鸡血,对着镜子对自己说“你是最棒的”。这往往并非积极心态,而是一种消极心态(自欺欺人)。积极心态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它不是靠情绪推动下短暂的冲动,是在实践、思考、锻炼的过程中逐渐培育出来的。压力、心理症状、痛苦都是消极心态的一部分,我们不应排斥它们,但也不能被它们所主导,而是要从中发展出积极的心理品质,把消极状态作为一个人成长的母体。“通过离开母亲,每个人经常不同的途径成长为男人和女人”,精神分析家琼·里维埃的话为正确对待消极状态提供了参考。我们以运动为例。在运动过程中,因为身体上的疲惫,我们会产生放弃、担心、怀疑等消极心理,如果你克服困难坚持下来,便会体验到自信、毅力和坚定的积极感觉。通过无数次这样的训练,积极心理品质越来越多,它慢慢成为你人格的一部分,提供你稳定的内在支持。运动之所以能提升心理品质,并非运动本身,而是运动过程中对消极心理的克服和转化。学习也同样如此。所谓“快乐学习”并不能让你学到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只有持久的、反复的、不辞辛劳地学习,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与丰富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心性也得到了磨练。有价值的学习是一个知识与心性都得到成长的过程。“烦恼即菩提”,菩提心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或者地上长出来的,而是以正确的心念面对烦恼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要经过异常艰苦的努力才能获得。在佛家看来,只有戒,都能有真正的定和慧,心性上才能真正成长,而戒的本质,就是对消极状态(懒惰、畏惧、逃避等)的克服,然后得到积极心态(定、慧)的增加。上述理解,对我们正确应对压力和心理症状会有所启发。压力与症状不是被外力所消除的,而是被内力所消除的,这个内力便是指心态的转变。心理的成长与症状或压力的减弱是相辅相成的过程。我曾经在知乎上的一篇回答中(“如何对抗内心无处不在的疲惫感”)讲过我高中时的心路历程,从中能够发现心态转变带来的积极变化,现摘录如下:记得在高二之前,我一直学得很辛苦但成绩又一般,对于我而言,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只是因为社会或父母的要求,被动又无奈的在学习着。疲惫感、无力感、低成就感、沮丧感伴随着我高二之前的整个学习生涯,时轻时重。我佩服那些学习成绩好的人,因为他们能够轻松而专注地学习,成绩好,体育好,又受到周围人的关注。转变在高二。有一天我正在埋头辛苦地学习,好像是突然间,我感受到了学习知识本身的乐趣。因为我突然发现了那些枯燥抽象的知识中所蕴藏的人类智慧,我为能获得和发现这种智慧而感到开心,为能与那些优秀的人类在一起而自豪,这对我来说真是一次神奇的体验。此后,我更能沉下心去理解知识,学习对我来说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获得的过程,那种枯燥感、疲惫感、无力感一扫而光。此后,成绩也有了质的飞越,之前徘徊在班级15名左右,后来经常能拿到班级第一。由于完成了心态的转变,我发现了学习的积极意义,学习带给我的感觉有了明显的变化,享受与获得感越来越多,消耗与折磨感越来越少。从心理症状的改变来说,之前困扰我的“学习焦虑”以及自卑感消失了,转变成学业上的自信与成功的体验。同样一件事情,由于心态的变化,体验与结果却有了明显的不同,这个转变为我后续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社交焦虑者之所以害怕社交,是回避去体验社交时的负面情绪,他们采取了习惯性的逃跑方式,当不得不社交时,他们是被动的,防御的,回避的。因此,导致社交焦虑的恶化,并非社交焦虑本身,而是对于社交焦虑的消极心态。要改变社交焦虑,关键是转变对于社交的消极心态,而不仅仅是提高社交技巧。我们想象一个情景,要求一个社交焦虑者去张罗一次聚会,并承诺成功之后可以得到一百万的奖励,或者某个漂亮异性的青睐。此时,这件事情有了积极的意义(一大笔钱,或者一个美人),那么,面对这种诱惑,主动的、挑战的心态就会被唤起。此时,他也许会发现,组织聚会变得不再那么困难了,甚至能够获得快乐和成就,因为他已经完成了心态的转变,这种心态有利于事情的良好进展。焦虑、抑郁患者如果能够发展出接纳、理解、挑战的态度面对那些糟糕的情绪,症状就能够有明显的缓解。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通过共同面对这些负面情绪,慢慢提升容纳与理解的积极心理品质,与此相伴的是痛苦或症状的减轻。很多克服口吃的人,促使康复的关键点在于接纳口吃,不因此逃避退缩,而是带着症状做该做的事情(一种积极心态),甚至通过演讲来不断地锻炼口才(挑战的态度),最终,有些人不但克服了口吃,而且还成为了演讲专家。有些社交达人曾经也是社交焦虑者,后来以挑战与主动的心态面对社交,每当遇到社交情景,都会唤起他们那种兴奋与挑战的劲头。这些积极心理品质最终让他们走出了心理症状的阴影。如果能够培养出一种对待压力的积极态度,那么,压力就能转化为动力,能够让一个普通人也能焕发出潜能。河北衡水一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17年高考,衡水中学174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41名同学被香港大学等港校录取,2100余人被“985工程”高校录取,3900余人被“211工程”高校录取,见:北大浙大等名校授予衡水中学优质生源基地牌匾.
2018年7月26日
其他

走出对抗,收获成长——对杠精的自我改善建议

在前文中(见:对自主性的无限追求——解读杠精们的内心世界)讲了杠精的一些表现和形成的原因,如果你有杠精的特质(过度在意自身的利益,特别容易跟人对抗,不愿意接受别人的要求或命令),那么,你需要适当调整,这样有助于你缓解敌意情绪,增强与他人的联结,并最终有利于你的个人成长。杠精的核心心理特质是一种对抗,这种对抗来源于对不平等或不公平的过度敏感,即往往把一些合理的要求当成了不公平的对待。追溯过去,这种敏感跟他们幼时与父母相处时的被压迫感,或者过度溺爱导致的自恋膨胀有关。一个有杠精特质的人容易对他人做出压迫性的,或者自尊伤害性的解读,并采取对抗或报复的态度。那么,想要改善,则应减少这些伤害性的解读,形成更平等的心态。1、对于被压迫性杠精总会把对方当成了一个具有压迫性的人,生怕自己被对方剥削和欺负,并矫枉过正的做出被剥削和欺负的理解,但很多时候只是把内在的压迫性客体投射在对方身上的结果,内在现实歪曲了外在现实。此时,更重要的是反思:会不会只是我的猜测?对方可能并没有这个意思?对自己保持一定的质疑态度是需要的,过度的自我怀疑变成了自卑,而过度的相信自己则是自负。有反思才会有成长,适当的反思会中断敌意的情绪,缓解对抗,有助于合作关系的建立。如果缺少了这种反思,那么就会表现出敌意的情绪,慢慢的,对方可能会被你教会,也采取敌意的应对,这就证实了你的预期,一段压迫性的关系被复制出来了。此时,你觉得对方有压迫性,而你是一个受伤者;另一方面,对方觉得你具有压迫性,而他是受伤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觉得自己受伤了,而忽略了自己可能也是一个加害者。每当出现了对抗的关系,你不妨静下来时做一个记录。记录过程会有助于你更清晰地看待这段关系,更能觉察自己的问题所在,发现激发对抗情绪的扳机点。同时,记录的过程也有助于你缓解情绪,更理性的看待这段关系。2、对于自恋膨胀自恋膨胀的人不容许别人的批评,别人的评价、指责、贬低都会唤起他们过度强烈的情绪反应,并采取对抗或报复的方式,或者产生明显的抑郁情绪(当愤怒无法表达时)。去认识到在挫折时自尊的受损,明白这是生活中的常态,要学会体验自尊受损时带来的失落与愤怒,不被这些情绪带走(比如陷入一些报复性或自我批评性的想法中),能够跳出来看自己(第三者视角,像看到视频中的自己一样,不带情绪的观看)。不用幻想永远不会发生这样的情景,这本身是不现实的,是不愿意放弃幼时的自恋满足的表现。随着这两种不健康心态的克服,有杠精特质的人会培养出如下的品质:1、尊重他人一个人能够尊重他人,来源于消除了被内在迫害性关系所左右的心态。知乎上曾经看到一个网友的签名是“欺负人乃快乐之本”,这个网友就缺乏尊重他人的品质,他内在的关系可能是迫害性的,以迫害别人为乐,也特别害怕被别人迫害。发自内心的尊重也来源于内在的自信与安全,杠精们内在的匮乏感很强,对自己不够自信,对他人充满敌意,因此,可能以压迫性的方式来获得自尊,攻击他人。缺乏对他人的尊重也会换来他人的敌意和疏远,最终影响关系的质量。先可以仅仅是装作尊重他人,尊重的行为能够唤起别人的尊重和喜欢,这会逐渐改变对周围人的印象,慢慢发现周围人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充满敌意。当周围人的善意被更多的感觉到之后,有助于逐渐改善杠精们的内在关系状态。从中,才可以发展出更为真诚的尊重。2、能够坦诚表达自己的需要坦诚表达自己的需要是一种成熟的心态。杠精们往往不愿意或者不敢于直接表达自己的需要,因为他们把表达需要当成了一种示弱,后者会唤起内在的压迫性关系,生怕自己会被人利用或攻击。其实,向他人主动发出邀请,表达需要,不但不是一种示弱,反而是一种成熟和有力量的行为。一位男子在生病后与妻子的关系更和谐了。以往,他总是很强势的对待妻子,对妻子指手画脚,时不时地露出一种优越感,妻子对他既愤怒又害怕,两人的关系经常处于对立或疏远中。生病后,丈夫在妻子面前号淘大哭,妻子第一次发现了丈夫的脆弱,不但没有嫌弃,反而更加的疼爱。这次被动地暴露脆弱,意外地增加了两人之间情感的联结。杠精们对于麻烦似乎有一种很排斥的态度,他们总觉得别人在麻烦他,因此,习惯性地不愿意去麻烦别人,不去向他人表达需要。这种过于封闭的心态阻挡了良好关系的进入,让他们的眼界显得过于狭隘。在这一点上,杠精们是短视的,他们只看到向别人表达需要所带来负面的内容,却忽略或否认正面的东西。其实,你主动去请求别人,对方也许会觉得有些麻烦,但另一方面,主动请求表达了对对方的信任和需要,也是给了彼此一次增强关系的机会。3、培养付出的心态由于自恋心理的作用,杠精们更注重获取,而排斥付出,把付出等同于吃亏。在这一点上,杠精们的短视又一次出现了,他们只看到与付出相伴的辛苦,而看不到付出所带来的回报。或者他们太渴望即时的回报,而缺乏更长远的目光。一位事业有成的校友回校捐赠了很多钱,学校为他开了表彰会,在会上,他说到捐赠的动机,来源于辅导员老师的几次慷慨相助。读大学时,他作为贫困学生,经济很拮据,经常只能吃馒头充饥,生活过得很艰辛。他的情况被辅导员老师知道后,热心的辅导员主动掏钱为他解决了好几个现实问题,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这种恩情他一直记得,最终以捐赠母校来回报。举手之劳却带来了巨额的回报,从功利角度上来说也是值得的。即使每次付出不一定会有实际的回报,但付出也能带来情感上的回报,比如对方的感激,心里对自己的赞赏,周围人的认可等等。就像你在公交车上的让座,虽然付出了身体上辛苦的代价,却收获了一种心理上的积极情感。在职场上,那些愿意为同事、领导解决一些小问题,愿意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分享给周围人的人,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而那些总是计较于个人得失的聪明者,往往显得形单影只。付出只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是可以培养的。哪怕你不那么习惯,也可以逼着自己这样做,慢慢的,你更多的感受到付出所带来的收获。每一次让座、谦让、分享、帮助、捐赠,都能一次一次地减弱你的自私自利心,以及与此相伴的和谐关系和内心的富足。如果你愿意,可以把每次主动付出的行为记录下来,不断见证自己的成长。4、愿意聆听别人的想法并做出适当的回应这是每个人都需要不断练习的。真正的倾听来源于屏蔽自身的需要,进入对方的情感世界,去听懂对方,理解对方,回应对方。这同样也是一种付出的心态,是让人感动的,能够给人以滋养的。一般人,特别是杠精们,过度注重自身的利益,缺乏付出的心态,无法真正倾听别人。每一次需要听别人讲话时,他们会觉得特别消耗和烦躁,因此会忍不住打断别人说话,只想着表达自己。静下心来听别人说话,理解别人表达的意思,理解对方背后的情感,这种深度倾听,既能给对方美好的体验,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修炼。在这个过程中,对你自己的考虑越来越少了,重要的是对方是否开心和获益,以及更广泛的他人的利益,一种真正的利他主义建立起来了,与此相伴的是更多的平静与开心。最后,杠精的特质其实每个人都有,比如,我们或多或少有压迫性的关系,或多或少过于在意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他人,以及由此相伴的内在匮乏感。随着压迫性关系的克服和自恋膨胀的约束(通过不断地自我觉察及建设性的行为),一个人能发展出尊重的、开放的、付出的、倾听的态度,这些健康的心理品质会变成一生的财富,成为一个人幸福感的源泉。共勉。相关阅读:对自主性的无限追求——解读杠精们的内心世界为什么小孩子喜欢当反派的角色?为什么我总害怕麻烦别人?——作者为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2018年7月23日
其他

对自主性的无限追求——解读杠精们的内心世界

很多杠精可能没有到对立违抗障碍的程度,但他们的核心特点也是反抗。反抗往往意味着有不平等(权力或地位上的),杠精对于不平等特别敏感,即使这种不平等是合理的、必要的,他们也会采取条件反射式的反对。
2018年7月14日
其他

由“神童”故事所想到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成功

我们知道,失败让人痛苦,而成功令人兴奋。不过,事情往往会走向反面,失败虽然带来了痛苦,但却让人更清醒的认识了自己;成功虽然能带来兴奋和成就感,却容易让人自恋膨胀,并为之而付出巨大的代价。在成功面前,每个人都会出现偏执的心态,只看到有利的部分,看不到不利的方面。人们只看到了聚光灯下的辉煌,没有看到成功所付出的艰辛,人们习惯性地美化成功者的心理扭曲,否认或合理化成功所带来的伤害。成功会有什么伤害呢?在《范进中举》的故事中,一种突然到来的成功,让范进出现了短暂性的精神崩溃,他的神经系统无法容纳这突如其来的刺激。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突然的成功是一种刺激,会带给人一定的心理冲击,心理功能弱的人会无法承受。王思涵、张满意、张炘炀,这些幼时的“神童”后来却不能正常大学毕业,或者成为一个又一个的“怪人”。他们的成长经历的共同特点是,幼时因为好成绩而备受关注,受到特殊的待遇,比如破格录取、免试入学、各种奖励等,最终,这些夸奖和优待不但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反而害了他们。因此,幼时过多的成功,容易阻碍一个人心理的健康成长。有一次参加家长会,老师在台上说“我们班的同学总体还是挺出色的,但就是没有特别突出的学生”。我不免为儿子不是拨尖者有一些略微的失望,同时心想:看来,老师也需要拔尖人才啊,这会不会是一种集体潜意识呢?假设出现了这样一个尖子生(我们姑且称呼他为小童),他成绩非常好,几乎每次考试都是第一。他不那么喜欢交往,更喜欢动漫作品,看漫画书和动漫电视,构思动漫情节带给他很多的快乐。由于成绩好,经常能为班级,为学校争得荣誉,小童让周围的老师、同学都很赞赏,他的父母也非常为他骄傲,甚至向周围人炫耀儿子的成绩。在学校里,聪明的小童总能得到一些优待,比如可以不做作业,为了准备比赛可以不来上学等等。最初,周围人的赞赏以及偶尔获得的特权让小童觉得有些意外,也并没有太多的感觉,因为那个时候,他更痴迷于那些动漫作品。慢慢,他越来越喜欢这种感觉了,直至后来,被人赞赏成为了他的必需品,当偶尔失去第一的位置时,他显得特别焦虑。由于一定程度的智力优势,他保持着良好的成绩,那些赞赏一直持续着,他的心情基本是稳定的。竞争激烈的高中生活开始了,小童发现身边的人比初中同学强多了,他越来越担心会失去第一的名次。他被迫地努力学习着,到了后来,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学习,而且还拚命挤出时间来学习。在高二成绩略有下滑时,他每天四点钟就起床复习。这种过度努力的学习一直持续了一年多时间,在高考前他差一点要崩溃了。不过,个性顽强的他还是坚持了下来,高考考出了很好的分数,进入了名牌大学。在一般人看来,万事大吉了,生活充满着阳光,未来充满着希望。但高考的结束并没有带来放松,他惊讶地发现,自己根本放松不了了。他每天眉头紧缩,心情压抑,感到大脑紧绷,后背有一种被绳子牵拉着的异样感。一个暑假下来,空虚感、无意义感、压抑感一直困扰着他。由于过度努力,他得了神经衰弱,他难以放松下来,他的身体是紧绷的,心理是压抑的,生活是封闭的。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故事:一个幼时单纯、可爱,喜欢动漫的小孩,由于一时的智力优势而带来周围人大量的赞赏,逐渐地,他迷失了自己,追求赞赏,害怕失去赞赏成为了他生活的全部。对他来说,学习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得到成长,而是为了名次,成绩,周围人的赞赏。一种自私而狭隘的动机占据了他的全部,压力、空虚、不满成为了他更多的情感体验。孩子幼时的成功当然是好事,但父母及周围人的态度很重要,如果父母(包括周围的老师、亲戚)把自己压抑的“自恋愿望”投射到孩子身上,有意无意地强迫孩子去实现这种愿望,那么,孩子就会迷失自我,成为周围人自恋愿望的附庸,当遇到严重挫折时往往容易出现各种心理生理问题。我们生活在一种对成功过度看重的文化中,因此,类似的故事会不断地上演着。对成功过度追求的背后,往往反映了内心的匮乏感:对生活,对自己的持续的不满意感。通过自己或者孩子的成功,才能填补这些匮乏。所有的成功者都要过这样的一关:放下对成功的执着。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出现“成功成瘾”,并伴随相应的症状:过度努力、工作狂、贪婪,以及突然出现的心理崩溃等。一个35岁的外企中层管理人员有一天开车上班时,突然出现强烈的焦虑感,他觉得心跳加快,呼吸困难,透不过气来,似乎快要失控了。他把车停在了一边,打了110后被送到医院,心理科诊断为“惊恐发作”,这是一种突然出现的强烈的失控的焦虑状态。这位男子一直为了生活在打拚,要赚更多的钱,想实现财务自由,他每天为了这些目标在忙碌着、计算着,但每年总不太有结余,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从小以来,他一直是父母、老师心目中出色的人,他一直为证明自己,不让周围人失望而努力奋斗着。由于一直非常出色,他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很少跟家人吐露自己的压力。遇到困难时,他习惯性的应对策略跟小童类似:不是调节或放弃,或者求助于别人,而是继续逼迫自己努力。直至这种心理调节机制的失效,最终导致了他的情绪崩溃。(具体的原因还有一些,这里不再展开)这次突然的崩溃,让他清醒过来,他认识到这种追逐背后的无力,体验到了那些被压抑的情绪。这个症状以及随后的治疗改变了他的生活,慢慢的,他不再那么执着了,他更多的探索了内心,接触了心理学,通过心理学的帮助,虽然有时仍然会有突然的焦虑,但他不再那么害怕了。很意外的是,恰恰是这段经历所带来的收获与领悟,以及随后的分享与创造,大大地改善了他的经济状况。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每个人都需要学会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成功,成功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成功是暂时的,不需要执着。离开了成功,才能感受到生活更本真的内容。这是看了一些神童故事,以及听了很多幼时成功而现在痛苦的来访者的经历之后的感悟,供大家参考。————作者为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2018年7月10日
其他

培育正念的习惯——正念练习的7个态度

一位职场人士跟她的上司发生了冲突,回家之后她心情很不好,一直在想着这件事情。后来,她试着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记下事件的内容以及所思所想。在写的过程中,她慢慢的跳出了这件事情,像一个局外人去看待这次冲突。这种对于事件有距离的观察,让她不再卷入其中,情绪慢慢地平复了,对上司的负面态度也有所缓解,能够客观地去评估这件事情。
2018年6月18日
其他

成为更受欢迎的人:倾听和安慰时的非评价态度

我们会发现,来访者的愤怒可能是用来防御背后的脆弱,咨询师对愤怒的接纳与理解性的探索,让来访者觉察和面对了脆弱的情感。此时,咨询师并不用说太多,情感的浮现与体验本身就能带来轻松和被理解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