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研究所

其他

汉匈300年战争中的特殊群体:润到草原,为匈奴服务战斗的汉人们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黎子堂字数:6788,阅读时间:约17分钟编者按:讨论汉匈战争,往往避不开匈奴阵营中的汉人群体:如韩王信、卢绾、中行说、卫律、李绪、李陵等。这些人对匈奴帝国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其影响,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但是,我们也应当意识到,在匈奴,不仅高层中有一定数量的汉人,其中下层,也有数量庞大的中原人群。这一群体,大体可以分为秦遗民、被虏边民与越塞亡人。随着考古的深入,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一群体对匈奴发展的巨大影响。不仅在政治经济上,也在军事上。匈奴中的秦遗民
2023年11月3日
其他

在缅甸吃过西方燧发枪苦头,清军还钟爱火绳枪,真是因为骑射太给力?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明忆字数:2871,阅读时间:约8分钟编者按:清代的火器发展,可以说一直是网上讨论的一个热点,毕竟作为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开局席卷东亚的强悍军事力量,到清末破鼓万人捶,这个反差实在太大。在清朝走向全面落后西方的过程中,有一种火器更是令无数历史爱好者感到意难平,那就是与清军失之交臂的燧发枪。这种已经被清朝皇室所熟悉的火器,为何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都未能在清军中推广使用呢?▲康熙帝使用的燧发枪对于清军为何没有大规模装备燧发枪,不只是现代的历史爱好者,对于当时的西方来访者,这也是一个令他们感到奇怪的问题。在提出观点的西方来访者,最具说服力的,是来自乾隆年间到访清朝的马嘎尔尼使团。他们在与曾参与远征廓尔喀的通州协副将王文雄接触中,得出结论,即当时清朝所获得燧石质量不佳,导致制作的燧发枪点火效率劣于火绳枪,进而影响了燧发枪普及。有趣的是,马嘎尔尼还记载了在当时清军各省的库存中,其实是有少量的燧发枪,这倒也印证他的观点,清军不是没有接触过燧发枪,而是在接触过燧发枪后,因为坑爹的燧石,还是选择了更可靠的火绳枪。▲无优质燧石导致燧发枪难以普及的结论,在今天被较多历史爱好者接受不过老实说,马嘎尔尼使团的这个说法很难说就有多靠谱。毕竟以整个清朝范围来说燧石矿并不是多么罕见的东西,如果清军真的有装备燧发枪的需求,不大可能真就连一处合格的燧石矿都找不到。毕竟,如对火药有巨大需求的明代,作为火药原材料之一的硫磺,国内产地就远在四川和日本,而缺乏硝石矿的日本,也是从中国和遥远的暹罗进口。因此只有有需求,产地在哪,哪怕对当时的人们来说也并不是问题。况且在中国北方,清代从上至下普遍使用需要燧石打火的火镰,如果真没有合格的燧石,那么火镰的流行就有点奇怪了。▲清代火镰
2023年8月16日
其他

大破7万吐蕃军的不是高适?《长安三万里》的史实与兵器复原真实吗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时之沙字数:2760,阅读时间:约7分钟编者按:今年暑期档名声最大的历史题材电影,那大概就是有再现大唐美誉的《长安三万里》。按理说作为一个高度艺术化的动画电影,去严格审视他们的历史复原多少有些苛刻,但既然如今网络上,对于这部电影的复原吹捧之声不绝于耳,那么本期就聚焦于电影中展现的唐代军事,谈谈这部电影的复原是否真的能算贴近历史。在电影的开头,便是唐朝广德元年爆发的唐-吐蕃战争。不过电影中所展现的并不是令人津津乐道的郭子仪退吐蕃,而是在西南的第二战场上,带领剑南节度使的高适与吐蕃军队的战争。▲电影中杀敌的高适作为动画电影中,第一次再现的吐蕃人形象,电影制作方所复原的吐蕃铠甲,是参考了18~20世纪西藏铠甲。虽说在《通典·吐蕃传》中记载,吐蕃人“人马俱披锁子甲,其制甚精”,而且藏区在武器铠甲方面,算得上是东亚的活化石,但电影所参考的藏甲,和吐蕃毕竟也是跨越一千多年的时光,能参考的价值也就非常有限了。考虑到《通典》中,还记载吐蕃人的锁子甲“周体皆遍,唯开两眼”,所以真要复原,具有类似特点的波斯、中亚风格锁甲,反而比近代的藏甲更具参考价值。
2023年7月19日
其他

拿骨头和石头当箭头,皮袍木盾防身?匈奴骑兵的武备什么样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黎子堂字数:4616,阅读时间:约13分钟编者按:有关西汉时期匈奴军队的装备情况,网上爱好者往往依据晁错《言兵事疏》中“革笥木荐”的语句,将匈奴军队想象成一支“穿着皮袍子、防具是木板”的穷酸军队,甚至于衍生出了“用单体弓”“没铁矢只能用骨矢”之类的刻板印象。而近年来,随着关于各大匈奴墓葬考古成果的传播,一些爱好者又把匈奴描述成一支与汉军没有装备差距的兵甲精良的军队。那么,这两种近乎对立的观点,哪个更符合历史事实?本文尝试结合近年的考古成果进行一个初步讨论。文献记载下的匈奴装备
2023年6月26日
其他

汉代大黄弩有多厉害?单兵拉开360磅复合弩的秘密,藏在画像里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黎子堂字数:3517,阅读时间:约9分钟编者按:写这篇文章主要是看到网络上有一些观点。即因为人的力量限制,而认为古代弩兵所用实战弩不会超过两百磅。以及直接断言古代单兵弩本质都是单体木弓(桑柘)……诸如此类,在资料研究。复原作品都较为丰富的今天出现这种论调,实在令人汗颜。故撰此文,以秦汉军用弩为例,讲讲弩的拉力与材质问题。秦汉弩的拉力问题
2023年6月5日
其他

枪矛槊为何总是分不清?只因古人对兵器兵种存在循环性的鄙视链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人渣啸西风字数:3213,阅读时间:约9分钟编者按:枪、矛、槊这三种武器究竟有什么区别一直以来总是被大伙们进行各种讨论,这种问题讨论到最后大多只能按照没有区别,其实都是一类玩意来作为结束。但是既然都是一类玩意,为什么要有称呼上的区别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古人对枪、矛、槊有不同的称呼。在武术界,一般管硬杆的称为矛,杆子有一定弹性的称为枪,但是这个说法没有古籍记载,同时也很容易找到反例,比如五代十国时期流行的铁枪,《新五代史·王敬荛传》中记载“敬荛为人状貌魁杰,而沈勇有力,善用铁枪,重三十斤。”按照按照五代时一市斤660克计算,是19.8kg,这个重量显然不是木杆的长枪了,铁杆的长枪那肯定是没可能有什么弹性的。所以说是有弹性的杆子才是枪的说法,就出现了反例,似乎难以自圆其说。同样也有说有枪缨的是枪,没枪缨的是矛的说法,但宋代《武经总要》中枪九色一栏下有九种不同形制的长枪,其中有的有枪缨,有的没有枪缨,但是都称为枪,而刀八色中的“戟刀”的图样中,反倒也有装着红缨。古代兵书图样里类似的反例也有不少,所以这个说法似乎也难以成立。而槊就更加扑朔迷离,网络上一直盛传马槊造价高昂,杆子是积竹木柲,要用上等韧木的主干,剥成粗细均匀的蔑,胶合而成。把细蔑用油反复浸泡。一年之后,将蔑条取出,荫凉处风干数月。后用上等的胶漆胶合为一把粗,丈八长,外层再缠绕麻绳。待麻绳干透,涂以生漆,裹以葛布。葛布上生漆,干一层裹一层,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发出金属之声,却不断不裂,如此才算合格,要历时三年,而且成功率还不保证,网上说几成的都有,大多是说三、四成。说是做出来的马槊杆子刚柔相济弹性惊人,仿佛就是传说中的神兵利器金色传说级别的武器。但这种说法根本没有任何的史料记载,而存世的马槊甚至还有带着残杆的,残杆也只是普通木杆,并没有这种工艺。更不用说,生漆本身就是没有弹性的,刷这么多层生漆上去又怎么可能搞出来刚柔相济弹性惊人的杆子呢?根本就是自相矛盾的传言而已。这种积竹木柲在先秦时期有出土,但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犀利,柲通“柄”,所以就是武器的柄而已,不但不是马槊专属,出土的积竹木柲甚至有不少短的戈杆。反倒是马槊流行的隋唐时期从未出土过这类复合材料的杆子。不过实际上笔者曾经见过这种传说中的复合材料的杆子,是清代的枪杆,持有者说是祖传的,很意外的就是这种工艺实际上居然一直流传到清代,但是杆子本身并没有多么厉害,持有者的祖先也不是什么大将或是世家大族,只是普通的士兵。所以这种杆子十分昂贵,制作周期很长的说法显然完全靠不住。根据我们推测,很可能是因为当地没有好的枪杆木料,想要又长又直的枪杆,就只能几节木杆拼起来用竹片贴上缠绳刷漆加固,仅此而已。可以说算得上是一个制作比较精良的枪杆,但是绝对算不上什么刀砍不动的金色传说装备。而且马槊也被传说是刃很长才叫马槊,但《释名》是这么解释马槊的:“矛长丈八尺曰矟,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矟通槊,所以所谓的马槊,只是比较长的矛而已,不仅如此,在宋代的《大驾卤簿图》中专门有写着槊的持槊骑兵形象,他们手里的槊也只是杆子比较长,槊头并没有做很长,看起来和矛头枪头没什么区别。交叉印证之下,马槊似乎也和枪矛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所以枪、矛、槊分类的讨论最终往往只能草草地得出个并无区别的结论,但又解释不了为什么会有三种称呼,于是再次开启循环讨论三种称呼的区别。但实际上枪和矛之所以出现不同的称呼是因为最早的时候枪和矛是真的有区别,是两种不一样的武器。《通俗文》是这么说枪的:“剡木伤盗曰枪。”而《苍颉篇》说的就更明确:“枪,谓木两头锐者也。”而对于矛的解释也是说的很清楚,《释名》甚至详细的说明了矛这个名称的来源:“矛,冒也,刃下冒矜也,下头曰鐏,鐏入地也。”也就是说在汉代及先秦时期的枪是没金属头的,就是削尖的木棍,而矛是有金属头尾的武器。无独有偶,日本安土桃山时期也使用类似的竹枪,就是竹子削尖就给农民当长枪用。这种解释就很好地说明了为什么出现枪和矛这两种称呼,因为最早的时候这确实是两种武器。但是为什么后来枪和矛变成差不多的武器了呢?这就是因为槊的出现打破了古人的严谨分类,开启了鄙视链,导致了数千年枪矛槊称呼上的鄙视链循环。之前就提到了《释名》说:“矛长丈八尺曰矟,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所以这里就能看出来,其实矟和矛是没什么区别的,杆子材质也好,尖头也好,其实都一样。只是长度上是一丈八的才被称为矟,而这个名称来源也跟枪、矛不同,不是为了分类而起的名字,是为了显示自己牛逼起的名字,你们拿的那个是矛,我这个已经不是普通的矛了,是矟,我用这个唰的一下就把敌人杀了,很快啊!这就直接导致了矟这个称呼就是为了开启鄙视链,显示自己和其他人武器的等级不一样,我这个是金色传说装备,你们那个就是白色普通装备。但是槊和矛本就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好呗,你说你那是矟,矛就低你一头,那我也说我这是说,我也矟矟便杀不就完事了?于是慢慢的因为矛成为鄙视链底端,手里的长矛顿时不香了,于是大家都不用矛这个称呼了。谁都不愿意自己的武器被称为矛,凭啥啊?大家武器都差不多,就因为个名字我就比你矮一头?但就像都发钱等于没发钱一样,大家都称为矟了,那岂不是高贵的骑兵和低贱杂兵用的武器没区别了?于是为了强行区分,骑兵用的称为矟,步兵不愿意称为矛,那就换个名呗,于是枪这个名字就被翻了出来赋予了新的意义。步兵用的称为枪,骑兵用的称为槊。▲戏曲里的金钉枣阳槊但是用枪也是矮一头啊,还是鄙视链底端,这个问题并没有真正被解决。到了隋唐时期,槊愈发流行,于是步兵再次说自己手里的叫步槊,甚至搞出了大量的杂槊,甭管长得像不像,反正名字里带个槊字就有逼格。这种搅乱市场的行为最终变成了槊这个名头被用烂了,逼格被拉下来了,槊这个名字从鄙视链的顶端跌落尘埃,大家都不爱称呼自己的武器为槊了。于是枪成功上位,五代时期流行的铁枪,因为各路猛将的卓越表现被人们津津乐道,于是枪成为了武人眼中最靓的仔。到了宋代《武经总要》里甚至有九种长枪形制,槊在北宋成为了仪仗器,蔡邕的《独断》中说:“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所以北宋的大驾卤簿图里持槊武士就是仪卫,而非真正的作战部队。同时北宋的兵书《武经总要》里也没有槊,这更说明北宋时期作战部队使用的武器已经不用槊这个称呼了。《无间道》里说得好:“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槊这个名称导致矛这个名称被歧视到没人愿意用,而宋代之后,槊也沦落到了没人愿意用这个名字的地步。于是新的一轮循环开始了,大家用的都叫枪那岂不是显不出来高低贵贱?于是矛又被拉出来再次沦为鄙视链底端的名称。明代各种枪乃诸器之王的论调,用矛的那是下面的杂兵。所以出现了枪杆是有弹性的,可以用出各种不可思议技巧的说法,矛是硬杆,么得技术含量。而这个杆子有弹性更牛逼的论调显然就被网上试图给槊复辟的人们拿去,成为了制作三年才能制作完成的马槊杆子弹力惊人这种反智的论调。但是毕竟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试图复辟不过是螳臂当车的行为,终将被历史的车轮碾碎。于是马槊是高贵武器的论调只在网上火了一段时间,在有一小部分人真的花高价订做所谓的积竹木柲的马槊杆之后,马槊的神话迅速破碎,那些积竹木柲成为了冷兵器圈子里时代的眼泪。但是当现在是个人都说自己用的是枪法之后,枪这个名称也开始有盛极而衰之象,长枪这个名字开始有点烂大街了,于是现在网上的论调又变成了软杆的长枪那是表演的花活,真正实战的那得是硬杆的长矛!以此来看,即便冷兵器在如今已经脱离了战场,成为小圈子的爱好,但是人性从未改变,在有显示逼格的需求下,枪、矛、槊名称的鄙视链轮回依然没有停止,还在按照应有的轨迹继续轮回旋转。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人渣啸西风,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2023年5月5日
其他

圆阵、半月,八卦、一字长蛇,这些军阵阵法,历史上真存在吗?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披澜读史字数:4138,阅读时间:约11分钟编者按:阵型是军队作战时所采用的作战队形,对于冷兵器时代的军队而言,合理的阵型可以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克敌制胜,而以整胜乱、以整胜散在集团军作战时更是常态。正因如此,冷兵器时代的军事家们都在试图改进己方军队的阵型以获得军事优势。在历史上,也不乏依靠完备的阵型以弱胜强的例子。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排兵布阵是一个复杂的工作,一支部队的人数经常成千上万,其对于组织力、协调度的要求极高,这就需要士兵们必须用较多的时间去训练和掌握。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阵型的样式虽然与名字相关联,但这种联系有时并不大。这就意味着,人们如果忽视排兵布阵的基本原理,仅仅通过名字来想象其形制,那这样的脑洞产物与真实的阵型往往南辕北辙,因此有些我们异常熟悉,听上去又不明觉厉的阵型,可能和我们想象中的样子不太一样。最常被人们误解的,大概就是“圆阵”了。《孙膑兵法·十阵》有云:“凡阵有十:有方阵,有圆阵……圆阵者,所以槫也。”“槫(zhuan,二声)”的意思是“假借为团”,意思是圆阵主要为防御型阵法,用于抵挡敌人进攻。《宋史·兵志九》也说:“方阵者内圆而外方,圆阵即内外俱圆矣。”由于圆阵的“圆”字,不少人往往望文生义的认为,圆阵应该是士兵们按照圆形样式排布,组成一个实心或者空心的大阵,这似乎也与“圆阵即内外俱圆矣”印证。然而问题在于,这样的列阵方法究竟现实不现实。▲按照《南北战争三百年》的说法,“圆阵”很有可能是军队在被包围或者半包围后因恐惧互相靠近、向心收缩的结果古希腊比格拉斯学派认为圆是一切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圆形,因为通过圆心竖一根对称轴,按此轴旋转至任何角度,都能与原图重合。于是问题来了,在敌军将至,地势起伏不平的战场上,一位一辈子可能只看过一两本兵书的将领,如何指挥自己手下上万名目不识丁的大头兵们,去摆一个让比格拉斯都赞叹不已的圆?当然,他们或许不需要去真的摆成一个哪怕看上去与圆近似的阵型,但实际上,任何与圆、曲线相关的东西,都与阵型本身存在的意义相悖。▲李靖军阵能够保持强大战斗力的关键在于整个军阵协调一致、行动统一,战阵中的士兵尤其是步兵,限于视野问题,多数时候只能注意周遭士兵的动向和状态。因此,想要做到令行禁止,最简单也最实用的方式是以中小规模编制结成方阵,注意,这里说的方阵是指各小队、中队组成的小方阵,而非大阵的形态。如唐李靖兵法中以50人为一组结成的小编队,或者以3个小编队组成的中队,都是这种小单元的方阵元素。按照谷霁光先生在《古代战术中的主要阵形一方阵》一文中的论述,由3支小编队组成的中队可以组成长方形或者锐型,5支小编队则可以合为长方形或者横阵,而9支小队合为一队,变化更多,可以组成相对平滑的曲型或者横队。而最终由七军一同结成的大阵,会因为各部分的形状不同,呈长方形或者圆形。因此,古人在实战中使用的圆阵,绝不可能是平滑如圆的圆形阵,只是由于相较于长方形的方阵,这才被人们称为“圆阵”。▲全战中的阵型,反倒复现了军阵以小单位方阵组合的特点《唐李问对》同样曾经提到圆阵,与《孙膑兵法》的“十阵”说法不同,方、圆、曲、直、锐被认为是李靖九军阵法的五种阵形变化,将领需要根据实际地形来排兵布阵。有趣的是,依照宋人的理论,诸葛亮八阵图、《唐李问对》中提到的李靖九军阵法、六花阵有着或明或暗的传承关系。对阵图极为热衷的宋神宗认为,八阵图起自黄帝,逐鹿之战时他以此阵破蚩尤于巨鹿,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隋朝韩擒虎学会此阵法后教给了自己的侄子李靖,改名为九军阵法,后因为种种原因将九军阵法改为七军阵法,九军阵如同九宫格,将领居中指挥,七军阵的外形则如同六瓣梅花,六军为外侧花瓣,中间一军则是将领。《宋史·兵志九》:“七军者圆阵也。盖阵以圆为体,方阵者内圆而外方,圆阵即内外俱圆矣。故以方圆物验之,则方以八包一,圆以六包一,此九军六花阵大体也。”以上的说法出自宋神宗,这种比附至黄帝的传说是否真实尚且不论,有一点倒是值得赞赏,宋代官家极其喜好阵图,为削弱武将兵权,实现“将从中御”,从宋太宗开始到宋徽宗结束,北宋诸帝通过临战授予大将阵图的方式遥控军队。赵光义这位登基过程耐人寻味的二代目暂且不论,就连痴迷道教,企望长生久视的宋真宗都不能免俗。相比之下,宋神宗虽然同样有这样的黑历史,但从其对于军阵的了解来看,起码在理论上,神宗比真宗、仁宗等人都要深入一些。不过理论和实践毕竟不是一回事,熙宁八年二月,神宗亲到校场校试王震等人复现的七军营阵,为确定其实用性,遣官兵二万余人,结果却相当感人,“分数不齐,前后牴牾,难为施用”。嘴强王者距离最强王者还是差了一些距离。和圆阵类似,却月阵或者说半月阵有时也会让人望文生义。中国古代却月阵最著名的战例当属义熙十三年刘宋武帝刘裕以两千精锐步兵大破北魏数万骑兵。此战中,刘裕指挥军队抢渡黄河北岸后,在距离黄河不足百步处部下大阵,军阵两翼接河,河岸如同弓弦密布战船,而防御战车则呈弧形排布。在战船、战车的配合下,刘宋步兵撑住了北魏骑兵的冲击,待敌方骑兵失去速度后以大锤锤凿步槊杀敌,最后,失去战斗意志的北魏军“一时奔溃,死者相积”。▲却月阵由于这一战的胜利着实惊世骇俗,半月阵也几乎成为南北朝时期车阵克制骑兵的代表。但有意思的是,从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到梁天监五年
2022年12月28日
其他

脸被劈成两半还有救,鼻子掉了也有整形手术,古代战场救护怎么做?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洗兵大秦海上波字数:3329,阅读时间:约7分钟编者按:“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此乃古代演义小说中赫赫有名的一句谚语。血腥的战斗结束了,尸体堆积如山,生者与死者同枕,侥幸活下来的人也往往有不少新伤,或是中箭,或是挨刀。而且大战之后,死于痢疾、伤寒和创伤后感染的人要远远多于在一线搏杀中倒下的人,前者可能达到百分之几十,甚至过半,而后者往往只要有个百分之几,就是烈度奇高的恶战了。总之,在战斗结束后,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便是在战场上或最近的城镇对伤员进行紧急治疗,然后再转运后方,否则,己方的动员力就会大打折扣。那么,古代战争打完,那些伤员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呢?虽然中世纪的西欧医学,尤其是外科学,仍然停留在现代人看来十分感人的程度,但和中国一样,再怎么低估和怀疑古代外科医学,战场急救相关的医学仍然得到了各个正常文明的极大重视。▲中国古代外科医学书籍《外科正宗》▲明代中医外科手术器具,和西方同时期外科工具类似▲启蒙时代的欧洲外科医生工具▲15世纪末期欧洲医书中的“创伤人”例如11世纪的骑士雷蒙德身负重伤,因为他的脸被剑劈开两半,舌头从喉咙里漏了出来,下巴断裂,几乎没法正常进食,痛苦不堪,医生和仆人们就在简单地包扎和缝合后,设法把粥滴到他的喉咙里,勉强维持生计。一些人经过治疗后,可以坚持很长时间,1118年阿尔克斯之战中,鲍德温·弗兰德斯伯爵被打中头部,造成了严重的头颅负伤,但经医生调治,又活了一年。1342年的莫雷克斯战役中,爵士威廉斯克罗普身负重伤,但坚持了两年时间。上阵英勇杀敌之人是勇士,下阵侥幸得生之人则饱受耻辱之名,即便是大肆推崇骑士高贵及武勇的西欧中世纪社会,也会歧视那些残疾或有其他残缺的战士。解决这类肉眼可见的耻辱,修复毁容的脸,就成了许多生还者的迫切需求,一些现代所谓的整形或整容手术,就开始在更早的历史中有了雏形。1460年,条顿骑士团的海因里希·冯·普弗洛斯彭特骑士就撰写了一篇论文,阐述如何用上臂或其他部位的肉来替代骑士们失去的鼻子,还描述了如何在这种“整形手术”中使用麻醉剂,可惜,这个手术方案是否有效还不得而知。但更多的战士却没法享受到哪怕是堪称低水平的足够外科治疗,除了技术性难题,还有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金钱负担,身体上的问题容易治,要治愈心病却难上加难,尤其是大量出现的因疼痛或刺激造成的心理神经性创伤,在现代医学中尚且是有待攻克的难关。对于许许多多中世纪战士来说,“不问良医问鬼神”就成了拯救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没法正常进食的雷蒙德就前往法国的圣福伊修道院,通过朝圣来治疗他喉咙的破口。11世纪的教会史学家伯纳德·安格斯更是记载一个名叫里高德的士兵,被剑刃穿过右臂,刺进身体,虽然伤口愈合了,但几个月过去了,里高德的右臂却完全失去了知觉,连烧红的铁块也不能让里高德感到疼痛。里高德最终也前往圣福伊修道院,据说在朝圣忏悔后,他的手也恢复了知觉。13世纪的战士威廉则更为神奇,在头部负伤后,他自称失去了视力,用什么药物都不起效果,但经圣福伊修道院“朝圣疗法”后,再用眼药水,威廉的视觉就得以恢复。▲荷兰出土的中世纪“幸运币”护身符,据说能治好佩戴者的疾病生于21世纪的我们可能很难理解这种充斥着“怪力乱神”的记载,尽管中世纪的记叙者往往以此来强调“神迹”。不过,转念一想,这种精神安慰疗法对许多创伤者的抑郁症、焦虑症或者神经官能症都十分有效,而且即便没法根除病痛,中世纪的欧洲武士们也更倾向于在修道院进行疗养,许多修道院甚至就是由残疾的骑士所建立,就像许多医院最后也从中酝酿出了军事修道会组织,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医院骑士团、圣拉撒路麻风病骑士团。20世纪90年代,人们在英国伊普斯维奇发现了一座中世纪墓地,发现了大量生前受过重伤或疾病缠身的遗骸。这处公墓属于卢布尔雅那小兄弟(方济各会)的修道院,由萨福克郡的罗伯特爵士创立,是当地最古老的建筑。可想而知,许多身患残疾,以至于瘫痪的战士的余生就是躺在修道院的医务室里度过的,他们会定期接受药物和精神上的治疗,虽然能带来一些安慰,但无法治愈。与金戈铁马的战场相比,这种日复一日的虚弱与痛苦对战士来说可谓十分残酷,但比中世纪那些残废了,无法得到安慰和帮助的战士要好得多。中世纪的社会可没有什么适当的社会保障,大部分人都会被遗忘,最终沉没在可悲和不幸的泥沼之中。▲伊普斯维奇修道院地图▲据说欧洲中世纪常见的带刺箭头很容易造成生还者的终身痛苦甚至残疾但能在修道院接受治疗的残疾骑士们再悲惨,被历史遗忘的伤员再痛苦,也很难赶上中世纪的一群特殊残疾人——他们虽然饱受病痛和肢体残缺的折磨,却因战争的紧迫性,不得不再次披挂上阵,成为了中世纪战场上常见而鲜为人知的“残疾人战士”。正如英国百年战争史学家乔纳森·萨姆欣写道:“从战争中回来的士兵在同时代人的描写下,纷纷以毁容、残废、失明和跛足的形象出现。战士的脸就像树皮一样粗糙,身体就像漏了的衣服,让人担心填充的破絮会漏出来。”但他们还要上阵厮杀。冰岛史中记载了一个名叫奥努德·树腿的挪威战士。他在战斗中失去了一条小腿,但却顽强地活了下来,经过长时间的康复训练后,他学会了使用木制假肢来辅助平衡,甚至得以重返战场,并被称为冰岛“最勇敢、最敏捷的独腿人”。▲艺术家绘制的奥努德·树腿奥努德·树腿绝非个例。1374年普罗旺斯的一份征兵名册显示了中世纪军队中服役的受伤、残疾战士的比例——超过25%的人的手和脸曾遭受过毁容或致残的伤害。14世纪英国人伊恩·莫蒂默则在书中描述道:“在英国,你一定会遇到失去眼睛、耳朵或四肢的人,这都是拜咱们同法国和苏格兰的战争所赐。”1361年维斯比战役的尸骨坑显示,当时防御方的三分之一是老人、儿童还有残疾人。数量庞大的残疾人需要假腿、拐杖、手推车、独轮车来辅助,还有些伤势较重的人则使用类似于小凳子的手持小木器来拉动身体。▲1361年维斯比战役的遗骨▲独腿中世纪战士▲失去双足的中世纪残疾人▲用于运输残疾者的中世纪独轮车除了普通人,连骑士甚至国王也不能免俗。弗罗萨特编年史中记载某次战役中有一位英勇无比的骑士,名叫托马斯·霍兰,但“只有一只眼睛”。百年战争时期跟随英国名将黑太子作战的第三代黑斯廷斯男爵休·黑斯廷斯曾花费巨资,在诺福克郡埃尔辛的教区教堂留下了精美的黄铜雕像。雕像上的他威风凛凛,英俊健壮,结果考古发现的遗骨却显示休·黑斯廷斯因为常年上阵,关节一直饱受各种炎症和伤残的折磨,面部也曾遭受创伤,穿戴盔甲也不能彰显他的“美貌”。▲休·黑斯廷斯男爵的真实形象与雕塑相去甚远1346年,鼎鼎有名的英法百年战争克雷西战役中,法王的亲家,波西米亚国王约翰早在战前就双目失明,但史书记载他坚持要求上前线,并不顾包括儿子卡尔在内的众人反对,要求骑士们:“带我向前一步,好让我用剑一击”。最后波西米亚骑士们便“用绳索把所有的马系在一起,再把国王的缰绳和骑士们的缰绳绑在一处,然后向敌人进发”。盲眼的约翰国王遂以“连环马”的形式向英军阵线发动“无畏”的冲锋,但除了两个人幸存外,包括约翰王在内的其他波西米亚骑士老爷全部阵亡。▲波西米亚国王约翰,失明的他阵亡于克雷西战役莎士比亚笔下的英国约克王朝“驼背暴君”理查三世也不甘示弱,考古显示他患有严重的脊柱侧弯症,但在1485年重定英国乾坤的博斯沃思之役——也就是著名的“失落一块蹄铁,灭亡一个国家”的著名谚语由来的那次大战中,“驼背王”表现得异常骁勇,拖着弯曲的脊柱亲自上马厮杀,挑落都铎王朝著名勇将约翰·钱尼爵士,阵斩都铎王朝开国君主亨利七世的掌旗手,据说“一连取得了四次单挑的胜利”,被围攻身亡前还几乎杀到亨利本人身旁。▲理查三世,考古发现他的遗骸有11处伤痕,其中8处在头部▲理查三世的遗骨分析,显示其患有严重且畸形的脊柱侧弯战争的岁月,对许多心怀憧憬之人来说,伴随着建功立业,封侯拜相的梦想,但对真正投身其中的人来说,血腥的硝烟散去,却还伴随着无尽的痛苦与折磨。参考文献:《The
2022年9月7日
其他

大航海时代的西非海盗有多厉害?划着独木舟,打劫葡萄牙王弟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洗兵大秦海上波字数:4985,阅读时间:约10分钟编者按:长期以来,“船坚炮利”就是自大航海时代欧洲殖民者的标签之一。携带着文艺复兴时代以来西欧的全新军事科学技术的殖民者,对亚非拉广大的土著文明,尤其是那些非大帝国性质的城邦、部落、小国形成了“降维打击”。虽然殖民者很多时候所作所为野蛮程度并不下于他们所鄙夷的蛮夷土著,比如“发现好望角航路”的葡萄牙殖民者就在东方横行霸道,活活烧死妇女和儿童,砍掉印度俘虏的手和鼻子,割掉卡利卡特的外交使节的耳朵,将使者吊在桅杆上再乱箭射杀,与非洲的食人族部落联手毁灭当地的文明据点,却一度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可就在葡萄牙万里海上霸业开始之初,一切事业兴兴向荣之际,他们却在自家大门外吃了败仗,甚至还一度被土著人抢掠,却长期让欧洲殖民者无可奈何。本文就来说一下著名的西非海盗。▲大航海时代葡萄牙的殖民地和海外商站分布图公元1535年,一支葡萄牙舰队驶向西非外海,目标就是现代几内亚比绍的比加戈斯群岛。舰队的统领者并非什么阿猫阿狗之流的野心家、冒险者,而是葡萄牙王弟鲁伊斯公爵所亲自任命,因为土著聚居的比加戈斯群岛已经被葡萄牙国王若昂三世赐给王弟,并许诺可以用武力征服任何不肯服从的黑人土著。鲁伊斯本人也绝非什么不懂航海的无能鼠辈,鲁伊斯早就作为葡军指挥官参与了突尼斯之战,在那次大战中,葡萄牙水军出动了一艘载炮超过100门的同期欧洲尺寸最大的巨型战舰参战。▲贝雅公爵,葡萄牙王弟鲁伊斯可就是葡萄牙王弟亲选的指挥官和舰队,目标仅仅是一个小小的黑人聚居的比加戈斯群岛,结果却出乎意料,不可一世的葡萄牙人居然在此处折戟沉沙,损失惨重,遭遇了可耻的军事失败。据说凶悍的岛民部落使用了十七条可载20-120人的大小战争独木舟进行反击,他们都是凶悍的海上民族,用长矛、插满了鲨鱼牙齿的狼牙棒、刀剑、浸水的柳条盾牌和淬了剧毒的弓箭展开对殖民者的进攻。而葡萄牙人的舰载大炮很难击中在波涛中起伏的轻便独木舟,更没法开展跳帮战,比加戈斯群岛附近复杂的水文条件更是限制了葡萄牙战舰的发挥,让人生地不熟的葡萄牙殖民者纷纷搁浅,沦为土著岛民的活靶子。▲几内亚比绍地图,图左下方岛屿群即为比加戈斯群岛军事征服失败后,葡萄牙王弟被迫转卖了他对比加戈斯群岛的空头地权。可岛民土著却“不依不饶”,“不知见好就收”,反而“以牙还牙,挟私报复”,他们划着小舟,利用葡萄牙人数量少的弱点,疯狂袭击西非沿海的葡萄牙殖民据点和搁浅失事的海船。可谓对“殖民强盗”进行强盗行为了。比加戈斯群岛所在的西非航路,正卡在葡萄牙通往巴西和印度的咽喉要道上,可葡萄牙人仍然无法阻止比加戈斯人对贸易点的“野蛮破坏”,至于当地其他和葡萄牙人进行贸易的黑人土著部落,更是“惨遭”比加戈斯岛民的血腥杀掠,甚至连法国、英国的早期殖民舰队,也在西非塞内加尔外海和河口的复杂水域遭受了好几次军事失败。▲比加戈斯群岛,1535年葡萄牙舰队对这里的军事征服以惨败告终在与冈比亚、塞内加尔、几内亚外海的黑人海上民族几番交手后,殖民者们纷纷确认了黑人海盗在土著海域的优势,也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再寻求武力袭击或强加意志,而是“主动”换上了一副面孔,“学”着表露友善的态度,以和平商人的身份开展贸易和交流——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因为建立了一定的心理优势,黑人土著甚至会鄙夷白人殖民者的文明水平,甚至发表一些诸如“白色皮肤的‘野蛮人’难道也和黑人一样有文明,也能理解艺术吗?”的言论。谈到这里,可能有人不禁要问,让吃人不吐骨头的殖民者夹起尾巴做人的比加戈斯岛民究竟是何许人也?文明程度究竟几何,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比加戈斯岛民居然还几乎处于“母系氏族时代”。岛民们的神话记载,他们来源于创世夫妻神的四个女儿,因此分为四个母系氏族,没有国王或者终身的统治者,因为岛民谚语里有“大海之上没有国王”。比加戈斯岛民的血脉按母系传承,婚姻关系停留在群婚制阶段——丈夫和妻子在岛民的语言里是同一个词,而父亲的兄弟也是父亲,母亲的姐妹也是母亲,只是为了防止混淆血脉,“母亲来自同一氏族的男女不得结婚”。▲比加戈斯群岛土著比加戈斯人的女性承担了大部分生产任务,负责种植水稻、扁豆,饲养猪羊和家禽,以及捕捞海产,而男人则专门负责造船和对外军事劫掠,他们会划着独木舟去劫掠非洲沿海的各个部落,在殖民者到来后则抢掠欧洲人。由于大量摄入具有丰富蛋白质的海产以及劫掠来的陆地居民牲畜,比加戈斯土著的身材异常魁梧,据称男性平均身高可达一米七以上,女性亦有一米六三以上。不过,比加戈斯人并非西非唯一的“海上民族”,或者说“造船民族”,撒哈拉以南的西部非洲的造船史相当早,1987年尼日利亚发现的杜富纳独木舟,距今8000余年,与中国的跨湖桥遗址独木舟、荷兰的佩斯独木舟并列为世界上三大最古老的独木舟。▲尼日利亚出土独木舟,距今8000余年而西非沿海地区也在与地中海文明,尤其是著名的航海民族腓尼基人的交流中吸收了不少技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地理志中都对西非地区有所提及,当地也出土了不少希腊-罗马陶器、叙利亚玻璃器皿甚至萨珊波斯的陶器和玻璃珠,西非的象牙等制品也出口到地中海区域。当地的自然环境也决定了船只的广泛使用,尼日尔河水量充沛,出海口三角洲地带更是遍布复杂的溪流、泻湖和贸易水道,由热带雨林提供了充沛的降水,也阻碍了北方草原地带传入的马匹的使用,导致这一地区的任何政权都不得不重视造船和水军。▲尼日尔河▲水网密布的西非沿海地区西非在造船技术上的“落后”与“先进”是并存的,一方面,土著人早在8000年前就能制造独木舟,但另一方面,直到18世纪还没在体系上超越这一技术水平。但西非土著人数千年的造船经验,决定了他们的独木舟在蒸汽机发明前,在整个西非复杂的水文条件下都足以纵横无敌,甚至到21世纪,这些“独门秘籍”还在运用。拥有大树的西非土著往往选择用一根十七到十八周年的树干一体成型,他们先把树干的两端弄圆,再用铁器挖掘船舱,留下厚约两指的船底和一指的船侧厚度,再在船舱内加固木柱,燃烧稻草,以杀死蛀虫。而缺乏大树的尼日尔河上游则会用绳索将树干相连接,以制造大船。木船桨上雕刻各种图腾,再用棕榈或非洲原生竹制作桅杆,用棕榈叶编织帆布。独木舟成型后,通过小路滚动到最近的通航水域。据估计,泻湖及内河的独木舟的使用寿命只有
2022年9月2日
其他

看着像大号绣花针的迅捷剑,为何风靡欧洲战场100年,成现代击剑师祖?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恶魔毛拉字数:4481,阅读时间:约9分钟编者按:相信不少朋友都看过或者听说过意大利电影《佐罗》。影片主角穿着黑色披风,戴着面具,拿着一柄刺剑,四处行侠仗义,为百姓铲除恶霸,随后又骑马潇洒离开的身影,在笔者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也有观众好奇,那根细细的武器,为何能让佐罗大杀四方呢?那么文本就来盘一盘,佐罗使用的武器——迅捷剑的故事。▲电影《佐罗》海报文艺复兴时期剑的演化史很多朋友一定对于刺剑、迅捷剑、小剑、花剑等等这些花里胡哨的名字分不太清楚。可能会觉得这些东西不都一样吗?都是一根长长的绣花针一样的铁棍子。其实16世纪的欧洲人,他们也这么认为。作为刺剑发源地的意大利,16世纪的文献中也都管这种新式武器叫做剑(sword)。即使是到了18世纪初英国威廉·霍普(William
2022年5月13日
其他

电影《东方不败》里的日本潜水舰是真的?400年前的欧洲就造过潜水艇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寄生蟹子字数:2280,阅读时间:约4分钟编者按:估计有不少80后朋友,都看过徐克的《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故事本身荒诞不经,属于以《笑傲江湖》为幌子重新编写的一个故事。其中最具想象力的就是日本大名雾隐雷藏的潜水舰了。电影的机械设定在现实中自然难以实现,然而故事发生在明末,也就是17世纪初,这一时期,世界上还真有一艘能够潜水的船只,这就是德雷贝尔潜水艇。▲“雾隐”号潜水舰,外形就像是标准明轮船▲处于潜航状态的“雾隐”号潜水舰▲“雾隐”号潜水舰使用触发水雷作为武器科内利斯·雅各布松·德雷贝尔1572年(明隆庆六年)出生于荷兰一个市民家庭,在当地一所拉丁语学校接受小学教育后,就读于哈里姆学院,并成为著名雕刻师亨德里克·戈尔齐乌斯的学生。虽然他最初是雕刻师的学徒,但他很快就对炼金术和机械发明产生了兴趣。当时欧洲对于永动机的研究很火,德雷贝尔也搞了一个号称由温度和气压变化而无限运动的“永动钟表”,并获得了专利,借此机会他在欧洲贵族和科学圈子里获得了一席之地。1613年,经过一系列波折,他受到国王詹姆斯一世的邀请前往英国,并继续进行发明工作,他的成果包括各类光学仪器、高精度温度计、新式烤炉、染料等等。当然在军界最著名的还是发明了德雷贝尔潜水艇。▲科内利斯·雅各布松·德雷贝尔▲这个结构图是一种常见的推测,总体来说还不算太离谱▲这种最为常见的复制品还为其设置了艏艉水平舵,这就有点扯了西方常见的史料对这种潜水艇一般都是这样叙述的,德雷贝尔于1620年改进了威廉·伯恩1578年的设计,并建造了一艘带有皮革覆盖的木制框架的可操纵潜艇。在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至1624年(天启四年)间,德雷贝尔成功地建造并测试了另外两艘潜艇,每艘都比上一艘大,最终型号有6对桨,可以搭载16人。有关于这艘潜艇的结构,英国广播公司的一篇文章这样描述“整艘潜艇都覆盖着涂有油脂的皮革,中间有一个水密舱口,一个方向舵和四个桨。在划船者的座位下是大猪皮囊,通过管道连接到外面。用绳子绑住空的皮囊,下潜时解开绳子灌水,上浮时把皮囊的水挤出来。”据称这艘潜水艇可以在水下停留三个小时,在4到5米的深度巡航,该艇实现过从威斯敏斯特到格林威治的航行。詹姆斯一世甚至因为乘坐过这个潜水艇而成为第一位在水下旅行的君主。据称德雷贝尔潜艇在泰晤士河上进行了多次测试,但并没有引起皇家海军的兴趣,也从未在战斗中使用过。▲反映德雷贝尔潜水艇的画作这个东西真的就这么神奇吗?如果真是这样英国皇家海军为什么不装备呢?毕竟17世纪英国海上霸权正在确立过程中,急需要强有力的海战武器。分析一下这艘潜艇的潜浮手段,就会发现很多问题,没有可以控制潜艇姿态的设备,潜水比较容易,上浮就比较费劲了,大家可以尝试挤一挤消防水管里的水感受一下就会知道,挤干净一个大型的灌满水的皮囊有多么费力。实际上,建造这个东西的德雷贝尔,并不是为了研制可以下潜的船只,而是要做另一项研究——使用化学方式制取氧气。因为根据荷兰特温特大学相关资料的记载,德雷贝尔可能找到了通过加热的硝酸钾(硝石)产生氧气的技术。档案中写道:“德雷贝尔又做了两个化学过程。他通过加热硫磺和硝酸钾(硝石)将硫磺氧化成硫酸。他比当时的任何其他方法都更有效率。……他还发现了一种通过加热硝石来制造氧气的方法,这是目前生产硝石的标准方法之一。”因此德雷贝尔建造这个东西的目的很可能就是试验一下这个方法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氧气支持潜水航行。▲德雷贝尔发明的“永动钟表”,还申请了专利近些年随着历史档案的不断发掘,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常见史料对于德雷贝尔潜水艇进行了夸张的描述,而叙述最多的3号艇,可能是一艘甲板经过大量改装的划艇,而并不是通常模型或者绘画中描绘的现代潜艇样式的船只。这样的话很多事情就好解释了。大家都知道现代潜艇的经典结构是由约翰·霍兰设计的,他的潜艇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将潜艇的浮力值设置得略大,也就是潜艇在压载水舱全部灌满水之后也会有浮力,而不是灌满水之后浮力等于零。而如果在划艇基础上改装,潜水艇本身就是正浮力值,皮囊灌满水后并不会出现因为浮力值等于零但没有水平舵而导致姿态不可控的同时。同时由于浮力值存在,潜水艇有个向上浮的力,排水相对会轻松一些。艇内可能带了一些硝酸钾和加热设备,用于测试水下航行时氧气供应情况,主要用于短程完全潜航。较长距离航行时,则由类似呼吸管的管子提供空气,这些管子通过漂浮装置保持在水面以上,使潜艇能够长时间在水下。▲现代学者更倾向于德雷贝尔潜水艇是一种经过改装的划艇同时也有西方史学和科学界人士分析后认为,这样的设计实际上很难完成下潜作业,顶多算是个半潜船。潜水艇最大的优势在于隐蔽性,但是如果采用这种设计,无法进行长途航行,要是安装风帆锁具也就没有隐蔽性可言了,同时该艇潜航航速也不会很快,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并没有合适的兵器装备在这种潜水艇上。既然能够下潜,管型火器自然时不适用的,而当时也没有合适用的非明火式的雷管,无法远距离水下击发爆炸弹药,所以说英国皇家海军看不上这个东西也就是必然的了。像很多不得志的发明家一样,德雷贝尔本人没有挣到钱,不得不靠经营一家啤酒屋谋生,而妻子一直追求上流生活,也使得这个家没有攒下多少钱,1633年,穷困潦倒的德雷贝尔去世,享年61岁。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寄生蟹子,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2022年3月18日
其他

郑成功身为海商,为何敢抗“天下之师”,还能“抽空”收复台湾?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吹雪字数:9118,阅读时间:约18分钟编者按:早年有一部电视剧叫《沧海百年》,里面有句台词:“台湾定则东南定、东南定则海疆定、海疆定则江山永定”。本月恰逢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那么明末的台湾又处在怎样的一个国际局势之下?郑成功身为区区“海商”为何不仅敢抗“天下之师”,还能“抽空”收复台湾?明末海商又是怎样的存在?本文就从国际视野的角度来回顾下这段历史。荷兰的视角:东印度公司的殖民贸易
2022年2月2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兵马俑人均1.8米,孔子身高2.2米,古人真比现代人高吗?

不方便看视频的读者们,可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2022年2月24日
其他

从汉代良家子从军,到宋代好男不当兵,为何兵源质量越来越差?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披澜读史字数:4783,阅读时间:约9分钟编者按:民间有句俗语:“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代表了我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一种固有观念,当兵成了人们心中一种并不光彩的“贱业”。“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按理说,士兵的优劣与否事关战争胜负,为什么偏偏是这些关乎战争成败的重要人员,却长期以来不受人们重视呢?事实上,对春秋历史有所了解的网友一定记得,商、周两代,当兵非但不是一种贱业,反而是一种只有贵族才有的权利。那么,原本从军这种只有贵族才能从事的营生,是如何变成了一种让人避之不及的贱业的呢?这其实与我国古代军人地位的逐渐下降有关。虽然网上普遍认为,军人地位下降与宋代重文抑武的政策有关,但实际上,自春秋时期开始观察,军人地位的升降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春秋初期,各国延续西周时期国人服役的传统,以井田制、军赋制为基础,供养部队。虽然详细的军队建制无从稽考,但从《左传》《国语》之类的史籍中,人们得以一窥春秋兵制的一角,以齐桓公时期为例,管仲将“国人”——京畿及京畿附近的居民分为十五个“士乡”,从当时的行政区划来看,一乡为十连,一连为四里,一里为十轨,一轨为五家,换算下来一乡即两千家。《国语》中又曾提及,管仲在齐国征兵标准为每五轨出五人,也就是说,处于霸主地位的齐国在当时的兵力也不过是十五乡三万人。有人说,春秋时期只有贵族可以当兵,这句话虽然不能说错,但至少有失偏颇,虽然齐国这三万人的成分相当纯粹,均为世袭的“士”,但《国语·齐语·管仲对桓公以霸术》一篇中,同样提到:“故农之子恒为农。野处而不,其秀民之能为士者,必足赖也。有司见而不以告,其罪五”。可见,至少到了齐桓公时代,管仲已经开始选拔农户之中的优秀人才参军为士了。在以车战为主的春秋时期,参军仍然是一种贵族才能从事的荣誉活动,至于平民,则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才能成为士兵。到了战国时期,军事冲突的严酷性导致贵族从军的惯例被打破,各国相继开始进行严苛的军备竞赛,其中最卷的秦国在长平之战中为了动员河内郡,甚至用集体封爵一级的方式来征召郡内15岁以上男子。可以说,在列国相互攻伐吞并的大争之世中,军人的地位并没有因为扩编而大幅下降。秦汉时期同样如此,按照《秦汉的徭役和兵役》以及《秦汉的戍卒》两文的作者孙言诚先生的说法,秦汉时期的兵役虽然并非贵族所专有,但依旧显现出一种带有特权性质的特殊性。以汉代为例,严格来讲,普通人所服的是徭役而非兵役,徭役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每年在本地作为更卒服役一月,二则是在一生内服完一年的屯戍和力役。而另一种服役者,即史书中称的“有材力者”,每年八月,国家会召集这些人在郡城进行都试,这对应的是徭役中更卒的部分,另外,他们一辈子同样有为期两年的服役期,只不过,既不是在本地做地方守卫,也不是由国家调配至外地服力役。他们一年在本郡做材官(步兵)、骑士(骑兵)这类大汉的主战兵种,另一年则被派遣到皇城中,作为戍卫皇城宫禁的南军士兵。从这种安排来看,秦汉时期虽然实行的全民征兵制,但依旧会优先拣选那些材力出众之人从军。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讲,从军其实是他们飞黄腾达的一个机会。汉承秦制,军功依旧是武人们安身立命的关键,汉武帝时期,如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名将依旧能凭借军功获得登天之梯。值得注意的是,士兵地位的降低,也和兵源成分的改变有着密切的联系。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兵们自不必说,秦朝与汉朝时,当兵虽已不是贵族的专利,但统治者在选择士兵时,依旧倾向于某些特定的群体,比如“良家子”,就是其中之一。汉武帝在创立期门、羽林两支骑兵部队时,专门拣选六郡良家子成军。而西汉规模最为庞大的禁军部队:北军,则是以毗邻京畿的三辅良家子为主要兵源。这一方面是考虑到这些地区足够富庶,同时也是因为对“良家子”的重视。所谓良家子,并非良善人家之子,而是指拥有一定资产且家族中没有罪犯的人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可以称为“有恒产”者。对于这些良家子,汉朝虽没有什么明面上的经济或权力优待,但重视程度却终归不同。就像明代的徐孚远说的那样:“良家子从军,盖自以才力从大将军取功名,非卒伍也”。像李广、甘延寿乃至汉末的董卓,都是六郡出身的良家子。然而,这种对于良家子的重视,却因为汉代频繁的战事不得不放下,《中国通史》的作者雷海宗先生,曾经在其著作《中国兵史》中提到一个十分值得玩味的事情,汉武帝时期发动的二十五次战争中,至少有6次征战大规模征调了囚徒、流民、地皮无赖(恶少年)抑或异族士兵(属国骑兵。尤其是声势浩大的第二次汉宛之战,汉军的主力几乎就是由囚徒、恶少年和属国骑兵组成。可以想见的是,当汉朝士兵中开始逐渐出现这类人员,人们对这些士兵的看法,势必会发生改变。而军人地位的第一次大规模下降,出现在三国鼎立局面结束之后。三国时期,由于战乱的影响,魏蜀吴都不约而同地以世兵制取代了征兵制。世兵制的最大特点是这些人一旦从军,不仅本人终生为兵,就连自己的兄弟子孙,往往也会编入兵户,在自己死后,为自己效忠的主公冲锋陷阵。这种似乎亏大发了的卖身契之所以在三国时代大行其道,与当时残酷的混战局面有关,乱世人命轻贱,从军不仅是当兵吃粮,也是为自己和家人寻找到了一方庇佑。而对于军阀而言,世兵制的优势也很明显,传统的征兵制度需要大一统国家提供稳定而庞大的后备兵源,才能从中择优拣选。世兵制则不同,这种世代为兵的制度,对士兵的兵源没有那么苛刻的要求,同时,也能保证较稳定的军队隶属关系。不过,问题也出现在这里,这种人身依附关系严重的兵制,实际上使得世兵制下的军户处于相对弱势的局面,就像毕业不久刚刚进入大厂上班的大学生,对方说996是福报,你一点反对的余地都没有。举个例子,世兵制军户们,除了那些士兵外,那些军属往往会分得部分土地用于耕作,这种军屯制度一方面可以减少军队的消耗,同时也让军属们能够自给自足,但随着战争烈度的加剧,率先实行军屯制度的曹魏开始逐渐增加军户们屯田时上缴的抽成比例,至于其他待遇,就更是能省则省,能减则减,对此,失去议价权的军户们根本就求告无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地位的下降,导致当时军户们的婚姻都受到影响,军户之外的普通民户们根本不愿意将女儿嫁给军户,由此可见,这些军户们已经处于婚嫁市场的鄙视链底层。无独有偶,南朝军户们的状态,在北朝也有类似的例子。北魏时期的六镇军卒,同样饱受地位下降的困扰,这些原本被誉为国之肺腑的军士们,在北魏迁都后,几乎被北魏政治的核心圈子所遗忘。原本担任六镇长官的,都是北魏最心腹的武臣,迁都后,这里却几乎成了北魏官场失败者的流放之地。而镇民们的情况同样并不好受,严苛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气候使得这里的农业难以自足,柔然的远遁导致六镇失去依靠掠夺补充经济缺口的机会,而远迁千里之外的国都更是没了动力为这个苦寒之地输血。日渐恶劣的经济形势使得这里成了北魏最危险的火药桶。最后,正光五年三月,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因“高阙戍主,率下失和”,杀戍主造反,六镇群起响应,史称“六镇之变”。虽然南北朝时期,世兵制的没落和六镇兵变都给后世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就像那句话说的那样:“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从不吸取教训”。唐代府兵制的没落,并没有因为这些经验教训的存在而有所改变。至于府兵制,就像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兵精器利、自给自足?网络上吹爆的府兵制,原来不过是“别人家孩子”》中提到的那样,归根结底,其诞生不过是宇文泰“穷则思变”的产物。为了笼络当地汉族地主,也为了增强军力,应对东魏的窥伺和威胁,这位西魏霸主不得已之下才下放军权给各地汉族地主豪强。一开始诞生的府兵骁勇强悍,一些汉族豪强武装的府兵部队,在着甲率上升后,甚至敢于正面硬撼当时不可一世的东魏具装骑兵。然而,这种早期府兵虽然精锐,但耗费也更加惊人,像最为核心的内府兵,他们不仅完全不需要从事农耕,装备武器补给中,除了自备的弓箭、刀具外,其余的“甲槊戈弩,并资官给”。说白了,这是一种专业化程度极高的职业士兵。北周建立后,以自耕农为主体的府兵开始取代这些前辈,成为新的府兵建设模板。至于我们所说的唐朝府兵,大抵是这类成本更加经济、后备兵源更广的士兵。但是,唐代府兵同样有着自身的症结。这些以自耕农为基础拣选的士兵,极度依赖均田制所配给的土地。然而,唐朝到了高宗时期,土地不足的局面就已经变得相当严重,许多身处“窄乡”(即土地匮乏地区)的府兵所能分配的土地不足标准配额的半数。然而,他们所需承担的军事义务不仅没有丝毫减轻,反而因为唐朝的屡次开边活动而大大增加。到了武则天时期,频频有府兵不惜自残身体逃脱征召。这种情况下,这些府兵的经济、社会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严格来说,府兵制的确立有着其历史必然性,然而,这种军事制度在唐代存续的时间并不算长,最迟到唐玄宗中期,由于府兵调配时的局限性,唐朝开始逐渐招募更加专业化的职业士兵。招募职业军人,唐代这种募兵制的说法听上去似乎比之前的征兵制度要专业许多,可问题同样存在,与府兵制这种依靠庞大自耕农群体的征召制度相比,募兵的耗费之巨、时日之长,远超以往,柳宗元就曾经上书称“六郡之师,厥数三亿,低首仰给,横拱不为,则沿淮以北,循河之南,东尽海,西叩洛,经数千里,赤地尽取,才能应费,是天下三支财去矣”。唐代自中期开始,饱受募兵供养之繁,而到了宋代,这种情况没有丝毫好转,事实上,宋代财政最大的支出项就是军费开支,北宋王安石所列的所谓“三冗”问题,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冗兵”。和唐朝不同,北宋始终是以缺失幽云十六州的状态面对北方强敌,无山河险阻的情况下,只得“以兵为险”,军费开支甚至占到国库收入的七成以上,即使这样,北宋以及后面的南宋给士兵们提供的待遇依旧不算高,尤其是禁军之外的厢兵和乡兵,更是如同二等公民一般,大多数只能在温饱线上徘徊。另外,宋代自赵匡胤开始,对流民、灾民往往采取招募其青壮的方式维持稳定,这也导致各州县的厢兵人数虽多,却大而无当,只能承担一些战场上的辅助工作,作用几乎和民夫类似。再加上宋代重文抑武的国策,宋代士兵的地位之低,可想而知。也难怪面对狄青的求情之词,韩琦会说出“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这种啪啪打脸的话。雷海宗先生的著作《中国兵史》一书,听上去似乎是一本描绘中国古代从上古到近代兵制的通史作品,然而实际上,这本书只详细描述了自春秋至东汉三国的兵制转变,就连他本人都在《无兵的文化》一篇中承认,自己“三国以下所讲的未免过简”,但他却认为,中国自三国以降,“二千年来的兵本质的确没有变化”,这种说法有一定正确性,网上普遍认为宋代重文抑武的风气导致士兵地位下降,并不完全正确,士兵地位下降滥觞于汉代以囚徒、赘婿、流民填充军队的做法,就像雷先生评价的那样:“‘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成语不知起于何时,但这种鄙视军人的心理一定是由汉时开始发生的”。当然,在引用雷先生《中国兵史》中的观点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此书成书于1930年前后,内容一方面是为了总结中国古代兵制,同时也是为了针砭时弊。因此,书中内容难免有抒发感慨,浇胸中块垒的激愤。当时年仅二十余岁的他尚未经历国人在艰难抗战中淬铁成钢的过程,更没有见到过后来那支迎风冒雪赶赴朝鲜战场的人民军队。参考文献:1.雷海宗《中国兵史》2.孙言诚《秦汉的徭役和兵役》3.孙言诚《秦汉的戍卒》4.宋艳萍《汉代“良家子”考》5.黄文涛《试论世兵制军人地位及其实现机制》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披澜读史,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2022年2月7日
其他

古代枪矛槊到底怎么区分?看枪杆软硬、矛尖大小、有无红缨就全错了

不方便看视频的读者们,可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阅读原文哦~
2022年1月9日
其他

古人如何区分枪矛槊?看枪杆软硬矛尖大小,还是看有没有红缨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披澜读史字数:3410,阅读时间:约6分钟编者按:枪矛应该是冷兵器时代出场频率最高的武器了,因为简单实用、易于制作的特点,这种武器得以大规模列装部队,同时,枪矛远超刀剑戈戟的攻击距离,也使得它成了不少精锐部队击破敌军的制胜关键。百兵之王的称号,名副其实。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个疑问,枪矛,应该叫做“枪”还是“矛”,或者说,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关于枪与矛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网上其实有很多的说法。有不少人认为,枪和矛指的并非是同一类型的武器。比如,有人觉得,枪头要比矛头短,有人则主张说,枪杆较软而且往往会在枪头处配有红缨,而矛杆偏硬,也不会用红缨当做挂饰。其实,以上这些说法都不算正确。目前比较中肯的观点认为,矛与枪都是那种长杆上加装硬质矛头,来增加杀伤力的刺击类武器的统称。只不过,南北朝以前,矛这个称谓出现的频率较高,而到了唐代之后,枪开始代替矛,成为长杆刺击类武器的统称,像“百兵之王”的说法,也是在这之后才流行开来的。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古人并没有对枪、矛有过细的区分,在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指的同一种武器。我们先来说一说以长短、大小区分枪头、矛头的说法。的确,从形制上来说,枪矛类武器在长度、大小上有种种不同的类别大小,但注意,这只是不同时期不同用法下的分类,并不代表着枪、矛就以此定义为两种武器。以明朝中后期为例,步兵所使用的长枪多为“不过两”的小枪头。但是,就当时的背景来看,明朝之所以要以小枪头配置步兵长枪,和明代喜欢用一丈三四尺以上的长枪有关,枪头较轻,有利于长枪这种长兵器的挥舞刺击。而戚继光曾经在《练兵实纪》中,提及过一种“锋用钢三寸,左右刃用钢一尺”的透甲枪,枪尖这么长,也是因为这种枪是骑兵用的短枪,全长只有288cm,所以,枪尖长一些也能更好控枪。而以《练兵实纪》的记载来看,在当时,无论是锋长三寸的透甲枪还是枪头用料不过两的长枪,都属于“枪”的范畴。从出土的文物来看,也同样能发现这种区别方式的问题。在发掘的青铜武器和铁质武器中,既有长度不到12厘米的短矛头,也有超过30厘米的长规格矛头。而追溯到石器时代也是如此,矛头长度从8厘米到21厘米的都有。我们甚至可以猜测,如果石器的打造难度降低,那么现在出土的石器文物中,可能也能看到更长的矛头。除了长度外,矛头的样式就更是千差万别,从宏观角度来看,从石器时代到商代、周代,再到春秋战国,矛头的刃部在逐渐加长,矛体则变薄,以此来增加穿甲效能。因此,“枪头短,矛头长”的说法,并不符合实际。至于用是否有红缨来区分枪和矛,也不大靠谱。按照这种说法,抗日战争时期神头岭伏击战中我军大显神威的红缨枪显然被归为了枪类。红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创作于西魏时期的敦煌壁画《五百强盗成佛图》中,骑兵所持的枪矛类武器上就已经开始加挂了类似缨子的东西,而“枪”这种武器开始高频率出现在史料典籍中,还要等到唐代。到了清代,清代宫廷画师郎世宁所绘的《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中,清楚地显示,有不少骑士手中的枪矛都挂有非常显眼的红缨。至于清代的《皇朝礼器图式》有十款实战枪矛类武器,其中只有三种有枪缨,但却都被称为枪。而郎世宁《阿玉锡持矛荡寇图》中,阿玉锡手持的明显是清代绿营钉枪,但画作却把这种武器称为“矛”。事实上,红缨这种挂件除了美观之外,最主要的用途虽然避免敌人的血液顺着枪杆(矛杆)流下,导致握柄处太过光滑难以握牢,但到了后来,情况就发生了改变。随着民间武术的盛行,一种名为花枪的技法开始出现成型,在施展花枪时,需要依靠红缨的遮蔽,扰乱敌人的视野,这种技法在纷乱的战场环境上用途不大,无法影响兵家对于武器的分类,但足以影响普通人对于这些武器种类的固有印象。和红缨这种标识性极强的挂件类似,枪矛握杆的弹性同样也是一些人认为用来区分枪、矛的硬性指标。他们觉得,枪杆弹性较强,而矛杆则是使用无弹性的硬质木杆。在讨论这一话题时,网友们经常还会将“槊”的定义乱入。就和“蒙古依靠骑射打遍天下”这类神论类似,网上还流传着“
2021年12月29日
其他

秦始皇兵马俑身高人均1米8?从古代到近代,中国人真的是越长越矮吗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披澜读史字数:3277,阅读时间:约6分钟编者按:古人的身高到底是高是低,一直都是网上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不少人拿秦始皇兵马俑的身高举例,认为当时人的身高要远高于现代人。那么,事实真的如此么。首先来说,秦陵兵马俑是仿照真人制作的陶俑,其身高也的确是参照秦朝军士的身高标准。根据《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发掘报告》的资料显示,兵马俑一号坑中的甲俑和袍俑,身高最高的为187.25cm,最低的也有166cm,大部分兵马俑的身高分布在175-183cm这一区间。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中国18-44岁男性平均身高为169.7,如果以这一数据来看,似乎秦朝人的确比现代人高上不少。但是,问题在于,兵马俑的身高,不能直接等同于古人的平均身高。作为秦始皇陵的地下守卫,秦兵马俑的原型很有可能是秦国最精锐的部队。尤其是一号坑,更是秦陵三个兵坑中规模最大的。按照《孙子兵法》中“以正合以奇胜”的说法来讲,一号坑中的士兵就是整支部队中专门和敌人怒刚正面的主力。这样一支部队中挑选出来的士兵,在体能和身材上,自然不会“平平无奇”。历朝历代,这种精锐部队的选拔无疑都是最为严苛的,就比如宋代,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禁军实力,削弱各地军力,专门下旨从各地拣选精锐部队进入禁军序列,为此,他还派遣了不少精锐士兵充当“兵样子”到各地作为标准,只要身高、体型与兵样子相当,就一律编入禁军。后来,为了统一规范,干脆将兵样子换成了木质的“等身杖”,可见,在宋代,是否能被选入精锐,身高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加分项。因此,被当做兵马俑模板的秦军,在身高上很有可能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兵样。以这样的指标来当做身高平均数,颇有一种在某乎上“人均211、985”的既视感。▲赵匡胤剧照不过,秦朝距今已有两千二百多年,跨越如此之远的时空,使得我们对当时的了解往往只能通过文献史料或者考古发现进行。而身高这种数据,同样如此。我们先来说说文献资料。《淮南子》《论衡》《灵枢经》等流传至今的书籍中,就有不少与古人身高有关的记载。汉代《淮南子》《论衡》经常提到的‘七尺之形’,在两书经常是一种描述普通人身高的说法,从“人形长七尺”、“今人之形,不过七尺”等原文来看,这有点像是如今经常听到的“七尺男儿”的惯常用法。不过,如果就这样轻易下结论似乎也有点不太严谨,因为除了七尺以外,这些古书有时还有“七尺五寸”“七八尺”等词,虽然出现频率不高,但可以看出,由于作者并没有刻意强调身高概念,所以无论是七尺、七八尺、七尺五寸,都是一个较为随意顺口的惯用词。▲西楚霸王项羽同样是个身高异于常人的巨汉唯一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七尺即使不是当时的平均身高,但也大差不差。《后汉书·冯勤传》记载,冯勤“兄弟形皆伟壮,唯勤祖父偃,长不满七尺,常自耻短陋”,可见在当时看来,“不满七尺”可以被归为矮个子行列。汉代七尺换算下来大概1.61米左右,即使是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冯勤的祖父也的确有些矮了。在《汉书》中的《传》《记》中,经常能看到对于主人公身高的记录,尤其是那些身高远超一般水平线的,更是被大书特书。根据《秦汉人身高考察》一文所说,《汉书》全文共计记载了46位身高超过“八尺”的人物,如马腾、项羽、诸葛亮,有趣的是,《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之类描写两汉三国的史书,在描述完这些八尺大汉的身高后,往往都会加上一句话赞扬其身形容貌,比如说马腾,就讲他:“长八尺余,身体洪大,面鼻雄异”,同时期的刘表则是“身长八尺余,姿貌温伟”,类似的描述还见于《三国志》,在书中,诸葛亮同样是“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汉代八尺,大概在1.84米左右,在如今这样的身高虽然并不算多,但也绝对不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之所以这些作者要不惜溢美之词的赞扬这些人的伟岸高大,也正是说明他们的身高在当时已经相当拔尖了,有“异人之相”。因此,兵马俑那种人均180的状况,显然并不能算是古人的常态。以上我们说的还只是古代男子,古书中关于女子身高的记载少之又少,不过,从一些史料的细节分析我们也能对这一数据有所了解。《后汉书·皇后纪》中提到,明德皇后“身长七尺二寸”,这样的身高在当时已经使得周围宫人感到“绝异于众”,以至于“左右皆惊”,可见,对于当时的女性来说,七尺二寸也就是1米66左右的身高至少已经是中等偏上的水准。▲明德皇后上世纪古史辨派的领军人物童书业曾经在《美的转变》一文中提到,当时中原文化所认同的所谓“美人”,并不以娇小可爱为优,最受欢迎的是“身材长得长(chang,二声)大”的高挑女子。春秋时期,齐国权臣田常曾经为了给齐王充实后宫,“选齐国中女子七尺以上为后宫”,按常理来说,能够被当做标准,七尺这一指标在当时看来应该不算低。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些史书中搜罗而来的样本数据也很有可能出现问题。有人专门统计过这些史书中传、记题材里的人物身高,和秦汉同期出土的种种文书简牍相比,这些文献中的身高数据都明显偏高。这也很容易理解,毕竟《汉书》之类的史书不会为当时的平民百姓列传,而身高又与生活条件和营养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因此,专门记录案件、行政事务的种种秦汉简牍,在内容上就更加接地气和可信了。以《居延汉简》和《里耶秦简》来说,里面零星记录的身高数据就相当朴实无华,少有身长八尺的大汉,更多的是七尺左右身高的普通人。而这样来看,秦汉时期人们的身高是远远低于现代中国人的。当然了,我们在讨论兵马俑身高问题时,也需要注意到一个问题,当时毕竟属于冷兵器时代,再精良的武器都需要体能过关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在选拔士兵时,秦国士兵其实已经经过了一道筛选,太过矮小瘦弱之人根本无法被拣选进军队。秦国律法规定,男子年满十五周岁就要服役,但如果身高不足六尺五寸,那么就无需参军。而对女子也有要求,如果达不到六尺二寸,同样也不用服徭役。《史记》记载,楚汉争霸时,刘邦曾经让萧何征调“关中老弱未傅”,“未傅”指的是没有载入徭役傅籍的人,当时为了对抗项羽,刘邦已经是在竭力压榨关中的战争潜力了,可即使是这样,身高六尺二寸以下之人同样不在征调之列。可见,六尺二寸在过去同样属于极少数。可见,即使古代人身高不如现代人,也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之所以古代人的身高无法和现代人相比,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大家想必都能猜到,在古代,平民百姓的营养水平较低,大多数人只能处于温饱线徘徊,这也造成了他们在身高上的劣势。《中国汉族青年身高水平的地域分布》一文,曾经详细列举了1985年我国各省市青年的平均身高,其平均值同样要低于2020年的最新数据,这自然也与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有关。另外,我们有时候还会忽略一些别的原因。比如,秦代是典型的农业社会,绝大多数的百姓依靠农业耕作谋生,长期的农作会导致过度劳累,同时也会造成骨骼发育的异常。还有一点也值得一提,秦始皇兵马俑号称“千人千面”,有人猜测,其原型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士兵。不过,即使如此,这些士兵也必然以关中本地秦人人数最多。而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国平均身高一直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按照现代人类学里体格变异中的“伯格曼定律”和“艾伦定律”的说法,
2021年12月24日
其他

1662年收复台湾前,郑成功在厦门待了15年,都在忙些啥?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吹雪字数:6487,阅读时间:约13分钟▲大坪山上郑成功雕像高166.2米,意为1662年收复台湾编者按:关于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大家更熟悉的是他收复宝岛台湾的壮举。而他在收复台湾前的抗清经历却没得到太多介绍。其实在收复台湾前,“海贼王”出身的郑成功,就以海岛为基地,进行抗清行动。这种“以岛攻陆”的军事体系,实用价值到底如何呢?本文就分几个层次来说说明末的郑家军如何使用海岛中的厦门、金门二岛。▲航拍二岛明代厦金二岛的军政区域及地理位置
2021年9月13日
其他

中国这个词怎么来的,为何契丹女真人和越南人都喜欢用来自称

和越南人类似的还有朝鲜人,明朝灭亡后朝鲜就以小中华自居,在满清日暮西山时,一些朝鲜人也做起当“中国”的迷梦。咸鱼也有梦想,但中国始终还是中国人的。
2020年10月10日
其他

古人对付骑兵有多努力,八种暗器加八种陷骑法,后面还有拒马长枪弩兵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2020年9月21日
其他

契丹人也想杀李元昊?赔上个公主,10万大军被沙尘暴翻盘的辽夏战争了解下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2020年9月18日
其他

马槊是古代世家子弟专属高档武器?尉迟恭:三年才做一根的兵器能实战?

编者按:在打电子游戏的时候,玩家们追求的都是更好的装备,尤其网游的脚男如果在现实里就会很奇怪,他们对金钱地位都不感兴趣,只要给他们颁布一个任务说发他们装备,就能兴冲冲的屠神灭龙给你看。大约是因为这种在游戏中追求更好装备的习惯,很多人总喜欢去想现实里的古代有钱人的装备有多好。在上一篇文章中,笔者提出了马槊并不昂贵的看法后,有一些人依然认为马槊就是造价高昂的武器,今天我们就继续探讨一下古代那些有钱人真的都使用更高级的装备吗?
2020年9月15日
其他

七百骑兵暴揍缅甸象兵阵,大理段氏的独门绝技不是六脉神剑,而是骑射突击?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2020年9月12日
其他

解放军都爱长柄刀:不是找根杆子接把刀就能砍翻印度人,长杆武器讲究真不少

编者按:近日边境上的一张照片在网络上火了起来,照片上的我军战士纷纷手持长杆大刀。实际上在中国传统兵器中,长杆武器是占据主流位置的,在各种古典演义小说中,长杆兵器都是各路英雄的标配。但是到了如今,因为长杆兵器携带不便,现在的人们大多对长杆兵器并不了解,今天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长杆兵器。
2020年9月11日
其他

汪直是嘉靖倭乱的祸首?日本大名表示,他其实是个人形印钞机加戏精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2020年9月10日
其他

从共和国到帝国的罗马武备变迁:西班牙短剑为何取代长剑,板条甲名过其实?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2020年9月8日
其他

有人说“十倭七华”,嘉靖大倭乱里有多少中国人,又有多少日本人?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2020年9月7日
其他

一窝蜂、神火飞鸦、火龙出水,这些名字吊炸天的明代火箭,实战威力到底如何?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2020年9月3日
其他

火器时代骑兵防御战术:侦查警戒都是小菜,唯快不破的攻防转换才是大招

移动防御中时常伴随着急速短促的逆袭反击,若急速攻击成功,可停止占领阵地,根据计划退却,若情况有利则立即转为施行全面反击;若情况不利则迅速与敌脱离,快速退却。
2020年9月2日
其他

有人说中国武术不传统?双手刀剑技术是日本刀法,连抗战大刀也是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2020年9月1日
其他

骑兵最大弱点是只擅进攻不擅防守?“攻击型防御”的三种配置了解下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2020年8月31日
其他

却月阵大破甲骑具装,让刘裕灭南燕破北魏,为何后人用这招却全军覆没?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2020年8月28日
其他

怛罗斯之战后传:阿拉伯力压吐蕃却止步葱岭,是谁在保卫西域佛国?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2020年8月26日
其他

因澶渊之盟被骂成“送朝”,宋真宗:本打算包20万辽军饺子,毁在一个意外上!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2020年8月24日
其他

李后主如何丢掉南唐?赵匡胤最漂亮的这仗,得从一个落第书生的反水说起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2020年8月22日
其他

曹操火烧乌巢背后的关键:想挑战“劫粮道奇谋”,先问问这些技能都点满了没有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2020年8月21日
其他

北宋抗辽“神器”水长城:不惜血本修三十年,一招三易回河坑死自己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2020年8月11日
其他

与山文甲明光甲同列《唐六典》,唐代绢甲只能做仪仗?欧洲同款甲表示反对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2020年8月8日
其他

带剑上街没事儿,藏点零散甲片却要挨杖笞?中国古代到底哪些武器算违禁管制?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2020年8月4日
其他

游牧征服的秘密:只喜欢玩重骑兵加冲冲冲,蒙古为何还能横扫欧亚?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2020年8月3日
其他

近代战场上的高级战术微操:当战马遇上火炮机枪,如何用骑兵打出暴击?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2020年7月31日
其他

一错再错的第二次蒙元征日:没有“神风”作祟,谁该为10万蒙军之死负责?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2020年7月30日
其他

骑兵下马后空马放哪儿,遭遇战怎么打胜算最大?骑兵攻击真不是敢冲就能赢

▲在遭遇战初期骑兵的攻击重点在于其反应速度,队列阵型相对要求较低
2020年7月29日
其他

让日本人懵逼,让忽必烈要掀棺材板,游戏大作《对马岛之鬼》有多穿越?

不过除了臂甲外,还有个问题就是蒙古士兵的武器佩戴位置。虽说古代像盾牌这样沉重的大件,为了方便携带的确是有干脆背到身后的操作,但是又不是什么江湖侠客,还将刀剑一类武器也背到背上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2020年7月24日
其他

汉武帝为良马不惜远征大宛,说明秦汉无好马?那些墓葬殉马坑表示不服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2020年7月21日
其他

罗马骑兵完胜大汉?两汉:先不提卫青霍去病,你罗都打不过自家仆从军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2020年7月20日
其他

你们有“空城计”,我们有“营火战术”!那些历史上屡试不爽的“障眼法”战例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2020年7月13日
其他

兵精器利、自给自足?网络上吹爆的府兵制,原来不过是“别人家孩子”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2020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