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银保

其他

平均预期收益被拉低?上周非标信托产品成立规模继续下行

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相对较低,拉低了非标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尽管市场面临波动,但在资产管理信托中,投资于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标品信托业务将会成为主流。7月20日,记者从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处获悉,上周(7月11日至7月17日)集合信托成立市场热度略有下滑,成立规模小幅下行。与此同时,发行市场也出现热度下滑、发行规模小幅下滑的情况。相关数据显示,上周非标信托产品成立规模继续下行。数量上看,共有165款非标产品成立,与前一周持平;成立规模为40.86亿元,环比减少30.12%。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从业务结构调整来看,信托行业对房地产领域的投融资需求仍保持谨慎态度,非标业务主要集中在基建领域。事实上,从6月份的情况看,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的数量及成立规模也出现大幅攀升。另一方面,基础产业领域信托的可投资产范围仍旧比较有限,中等及以上资质的平台或者地方经济基础较好的平台是信托公司的主要合作对象。受相关因素影响,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相对较低,拉低了非标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发行成立小幅下滑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数据显示,上周共有358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环比减少2.19%;成立规模为209.47亿元,环比减少10.58%,日均成立规模为41.89亿元。投向方面,记者注意到,上周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产品成立规模大幅增加,但绝对规模不超过6亿元。具体来看,上周金融类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为178.49亿元,环比减少9.43%;房地产类信托的成立规模为5.90亿元,环比增加67.25%;基础产业类信托的成立规模为18.13亿元,环比减少20.40%;工商企业类信托的成立规模为3.04亿元,环比减少71.78%。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表示,上周非标信托产品成立规模下滑,而标品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保持相对稳定。标品信托产品是目前信托公司在集合信托市场中主要转型方向。另一方面,喻智也告诉记者,行业中部分信托公司此类业务优势较大,因此业务规模占市场整体规模的比重较大。发行方面,记者注意到,上周集合信托市场热度略有下降,发行规模小幅下滑。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上周共37家信托公司发行集合信托产品264款,环比减少15.65%;发行规模为199.45亿元,环比减少11.87%;日均发行规模为39.89亿元。喻智指出,上周集合信托产品发行仍在200亿元线附近波动。其中,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发行规模达到86.44亿元,居首位;标品信托产品的发行规模为58.88亿元,居第二位。从业务结构调整来看,信托行业对房地产领域的投融资需求仍保持谨慎态度,非标业务主要集中在基建领域。“但基础产业领域信托的可投资产范围仍旧比较有限,中等及以上资质的平台或者地方经济基础较好的平台是信托公司的主要合作对象。”喻智进一步指出。平均预期收益下行喻智认为,受相关因素影响,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相对较低,拉低了非标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从上周的情况来看,非标信托产品成立规模继续下行。据统计,共有165款非标产品成立,与前一周持平;成立规模为40.86亿元,环比减少30.12%。一方面,上周基础产业类信托成立规模继续下滑,但仍在三大实体经济投向中保持成立规模最大;另一方面,房地产类信托成立反弹,但成立规模不足6亿元;工商企业类信托成立规模大幅下滑,绝对规模不足4亿元。此外,上周成立的非标类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出现下滑,为6.79%,环比减少0.13个百分点;集合产品周平均期限为1.75年,环比减少0.12年。标品类信托产品方面,记者注意到,上周的成立数量和成立规模小幅回落。具体来看,共有193款标品信托产品成立,成立规模为168.61亿元,环比分别减少3.98%和4.08%。其中,固收类产品的成立规模为136.77亿元,占比81.11%;权益类产品成立规模为27.14亿元,占比16.10%。记者采访了解到,从多数信托公司的情况看,标品信托业务目前仍以债券投资的产品为主。关注业绩下滑趋势相关数据显示,6月份,受股票市场回暖影响,集合信托市场中权益类标品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为118.50亿元,环比增加8.35倍;而固收类产品的增长同样明显,增幅达到207.14%。从趋势上看,上半年债券市场相对权益市场表现较好,虽然有短期震荡,但幅度较小,6月以来债券收益有所抬升,对标品信托产品的资金募集有一定支撑作用。据统计,2022年持续更新净值的10138只标品信托上半年算术平均收益率为-2.59%,获得正收益的产品占比38.30%。金乐函数信托分析师廖鹤凯告诉记者,整体来看,固定收益类是维持上半年投资业绩相对“体面”的好方向。从近期来看,大量提前兑付的产品让市场上本就数量大幅下降的信托产品出现“快销”状态,预期收益率还在不断下调。“从季节因素看,这一状况预计还要维持一个月左右。”廖鹤凯进一步指出,上半年信托公司业绩下滑趋势较为明显,需要关注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情况能否有所改善。事实上,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今年理财产品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产品不再保本且收益率波动较大。以信托产品为例,与去年相比,今年以来购买信托产品的上市公司数量以及认购金额均有所减少。尽管市场面临波动,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邢成认为,在资产管理信托大类中,投资于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标品信托业务将会成为主流,从目前一些领先机构的做法来看也是如此。记者:吴林璞编辑:姚惠版式:王莹封面拍摄:陈偲///
2022年7月20日
其他

河南村镇银行垫付首日:系统卡顿登记困难,但有人成功到账

待5万元以下客户本金垫付工作完成后,下一步将陆续启动其他金额客户垫付工作。关于利息问题,有关专家表示,客户资金利息相关合法权益仍保留,视后续案件查办情况再作出相应安排。“小程序系统压力太大了,登录不进去。”江苏的储户江来(化名)从7月15日早上就开始尝试登记,无奈一直到下午两点,仍然没有登陆成功,“只能明天再试试了。”今日,河南4家村镇银行首批资金启动垫付。有储户反映,由于登记人数太多,小程序一度崩溃。也有人在多次尝试后,终于收到5万元以下的垫付款。小程序陷卡顿距离河南村镇银行“线上维修”已经快三个月,遭遇取款难的一些储户看到了希望。7月15日,首批垫付启动,单家机构单人合并金额5万元(含)以下的客户可以拿回自己的钱。7月11日晚间,河南银保监局、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公告称,根据案件查办和资金资产追缴情况,经研究,对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账外业务客户本金分类分批开展先行垫付工作。与此同时,蚌埠银保监分局、蚌埠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类似公告,7月15日起,对固镇新淮河村镇银行账外业务客户本金分类分批开展先行垫付工作,首批垫付对象为单人合并金额5万元(含)以下的客户。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许多储户在垫付首日取钱的过程中并不顺利。具体的操作流程是:上传身份证,随后进行人脸识别,然后输入核实存款信息,并选择绑定的1类卡的开卡银行,然后提交。有储户反映,身份证上传了五十遍都没成功。其余的储户有的卡在登记信息环节,有的卡在人脸识别上,光是选择开卡银行也得刷个二三十遍,多位储户表示收到“系统当前访问的人数太多,请稍候再试”的短信通知。但也有储户幸运地拿到了垫付款。一位上蔡惠民村镇银行的储户表示,在一个上午的尝试后,已经收到了垫付款。“我大概刷了2个小时,小程序确实很堵,上传身份证件的时候特别慢。但是我是在今天之前就登记过的,很多人没有提前登记,今天登记的话还需要审核。”一位拿到垫付款的储户对记者表示。陆续分批垫付为何只有部分储户能在今日拿回存款?对此,有专家称,这是为了考虑优先保护普通小额客户合法权益,“前期,公安部门查案发现,后台部分客户数据被犯罪团伙损坏,耗费了大量时间进行恢复。在此基础上,河南、安徽两省有关部门搭建客户信息登记系统,收集客户信息,与后台数据进行交叉核验。由于涉及人数较多,垫付工作量大,为确保垫付工作稳妥实施,采取分批垫付方式”。此次村镇银行的资金清算由南京银行负责。比如,汇款人要将其在A银行的资金转给村镇银行,A银行受理后,将该笔资金转入A银行在人民银行开立的备付金账户,人民银行根据A银行的清算指令,将该笔资金转入村镇银行的代理清算行在人民银行开立的备付金账户,并通知代理清算行,代理清算行根据该指令,将该笔资金转给村镇银行。在资金转给村镇银行后,代理清算行的工作完成。据央视财经报道,待5万元以下客户本金垫付工作完成后,下一步将陆续启动其他金额客户垫付工作。在垫付资金来源方面,地方公安机关在案件查办过程中,查封、扣押、冻结的新财富集团部分资产依法处置变现所得资金用于垫付。关于利息问题,有关专家表示,目前公告垫付客户本金,客户资金利息相关合法权益仍保留,视后续案件查办情况再作出相应安排。“资金垫付后,若发现客户存在额外渠道获取高息或违法违规行为,保留追缴垫付资金的权力。保护绝大多数普通客户合法权益。”记者:曹韵仪编辑:姚惠版式:王莹///
2022年7月15日
其他

“夏日杀手”热射病冲上热搜,保险能赔吗?怎么赔?

目前市面上还没有承保中暑或热射病的专属保险产品,只是一般会作为普通的责任承保。例如一些团体意外险,可以在承保合同中,将中暑作为特别约定承担责任。三伏天将至,高温天气持续。7月14日,“多地出现热射病死亡病例”冲上热搜:浙江一工人因热射病多脏器衰竭死亡;四川一男子患热射病死亡;华西医院一天收治3例热射病,一人多器官衰竭,呼吸心脏骤停,全力抢救,最终不幸离世……自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了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全国71个国家气象站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局部地区最高温度超过40度。热射病也由此被大众所认知。所谓热射病,其实是中暑的一种,属于重度中暑,死亡率达到70%-80%,主要是因为人体温度调节功能失效,并伴有一些神经系统的功能损伤。专家们纷纷提醒: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及时补水,避免午后时段出行,谨防中暑。那么,因高温导致的中暑、热射病,甚至死亡,保险能赔吗?怎么赔?意外险一般不赔慧择保险经纪小马理赔经理钱剑琴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保险能否赔,因具体产品的具体合同条款约定而定。一般而言,如果出现中暑导致死亡,寿险(定寿和终身寿险)可以理赔。单纯的重大疾病保险由于承保病种为清单列明制,目前很少有险种将中暑列为重大疾病保险的清单里,一般不予赔付。但是,如果中暑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其并发症有可能属于重大疾病保险的保险责任。如果因热射病或因中暑引发了其他疾病入院产生的费用,且在医疗险承保范围内,符合理赔条件也可以进行报销。意外险(含医疗和身故责任)多将中暑纳为免除责任,即使没有列明属于责任免除,也会以不符合意外伤害的定义而拒赔。毕竟中暑属于一种疾病,不符合意外险“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定义。上海某资深保险经纪人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补充道,虽然意外险不赔中暑,但因中暑倒地造成的二次伤害,如摔伤、撞伤、扭伤等情况,属于意外险的保障范围,可以理赔。此外,用人单位给员工缴纳的“五险”中的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也可理赔。根据《职业病目录》和《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因中暑产生的符合条件的医疗费用,医疗保险也可报销一定比例。预防中暑是关键据钱剑琴介绍,目前市面上还没有承保中暑或热射病的专属保险产品,只是一般会作为普通的责任承保。例如一些团体意外险,可以在承保合同中,将中暑作为特别约定承担责任。她透露,前几年也有部分险企推出了针对个人的高温气象指数保险,不存在明显的可保利益,而且此类产品保额小、免赔责任苛刻、理赔几率低,对消费者来说并不实用。另外,这样的产品也会引起道德风险。后来该类产品均已下架。气温过高、湿度大、风速小、体弱、对热不适应、劳动强度过大和时间过长、过度疲劳等都易诱发中暑,甚至热射病。该如何预防热射病?丁香医生建议,要预防热射病,首先要预防中暑。最重要的一点是多喝水。其次是避开高温环境,其中汽车是不可忽视的高温环境之一。第三是警惕中暑症状,及时处理。热射病不是突然出现,而是逐渐加重,如果出现轻度中暑,比如大量出汗、头晕无力、胸闷气短、恶心心慌等症状时,一定要重视并及时处理,防止情况恶化。微博名为“普外科曾医生”的博主也提醒,热射病的现场急救要注意两点:一是千万不要吃退烧药,而是应该物理降温,可全身浸泡凉水,冰块敷在脖子旁、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经过的地方;二若抽搐,千万不要强行喂水,横躺放置防止磕碰,若出现呕吐,应及时清理口腔异物。记者:罗葛妹编辑:姚惠版式:王莹///
2022年7月14日
其他

美元指数走高,对人民币、股市和油价将带来哪些影响?

短期内人民币仍处于温和贬值区间,但是下半年有可能反弹。如果中国经济基本面改善,人民币币值将得到支撑。截至北京时间7月7日20时,美元指数报106.9105。由于市场避险需求仍处于高位,前一日美元兑除加元以外的一篮子货币走高,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当天上涨0.52%。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下半年预计美元将继续保持走强。但另一方面,美元走强的很多因素已经反映到现在的汇率当中,所以下半年美元可能相对其它国家的货币会略有升值,但基本上保持稳定。与此同时,多种因素导致油价近日大幅调整。那么,如何看待其后续走势?主要受到哪些方面影响?人民币处于温和贬值区间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总监及宏观经济主管胡一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体来看,美联储的激进加息让美元指数相对走强。可以看到,美元上半年其实是不断走强的,确实给市场带来较多方面的压力,比如股债双跌,还有美元之外的货币出现的汇率波动。“下半年预计美元将继续保持走强,但另一方面,美元走强的很多因素已经反映到现在的汇率当中,所以下半年美元可能相对其它国家的货币会略有升值,但基本上保持稳定。”胡一帆进一步指出。对于做出相关预测的原因,胡一帆表示,一是其它国家也在加息或收紧货币政策;二是倾向于认为很多因素已经反映在内,即美联储比之前想得更为激进。“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觉得美元会继续走强,但也是略微走强,因为之前已经把相关因素反映在内。总体而言,美元保持强势,但是升值空间有限。”胡一帆告诉记者。恒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告诉记者,由于美国通胀居高不下,因此美联储持续加息是大概率事件。但是哪怕按照目前的加息节奏,美国的实际利率仍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负值,通胀仍会继续走高,只是增幅会减小。王丹指出,短期内人民币仍处于温和贬值区间,但是下半年有可能反弹。如果中国经济基本面改善,人民币币值将得到支撑。同时,假如美国经济由于美联储加息而陷入衰退,美元指数将很难持续保持强势,从而推高人民币汇率。迄今为止,和其他主要货币相比,人民币贬值幅度并不大。股票市场走势如何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告诉记者,美联储强势加息,四季度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美债收益率有望回落。目前,中美货币政策背离,美联储快马加鞭大幅加息,而国内货币政策相对宽松,中美国债利差“倒挂”。“另一方面,可以看到,5月通胀已经从成本驱动为主转向需求拉动和成本驱动并重,居住成本、能源和食品是推高物价的关键。美联储大幅加息对抗通胀的同时,加剧了经济衰退风险。”吴照银进一步指出。此外,虽然国内疫情冲击消退,经济触底改善,5月份经济指标普遍向好,但国内疫情防控依然任重道远,在经济达到目标增速之前,央行不会也不应该收紧政策。“5月社融、信贷下滑势头中止,同比增速回升,但信贷、社融以票据融资、短期贷款为主,中长期信贷依然疲乏。宽货币、稳信用的政策组合仍需继续发力。”吴照银表示。渣打银行财富管理近日发表观点认为,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减缓全球经济增长并影响公司盈利。由于政府的支持和较少的监管压力,中国仍是一个亮点。亚洲(除日本)仍是全球股票中看好的地区。“尽管与全球股票的估值折让已恢复到长期平均水平,但中美的政策分歧已变得更加突出——中国占亚洲(除日本)股票的40%。”相关人士指出,倾向于认为这是该地区股票在全球范围内有可能跑赢大盘的主要推动因素。基于相关分析,渣打银行方面表示,将亚洲(除日本)地区的中国离岸和在岸股票均上调为‌“超配”,对在岸股票略有偏好,因为在岸股票更不易受到全球波动的影响。原油价格出现回落7月7日,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在发表的最新机构观点中指出,布伦特油价周二(7月5日)曾经下挫10.73美元/桶,这是1988年以来第三大的单日跌幅(绝对价格计)。国际油价7月6日收跌2%至100.6美元/桶,盘中低至98.5美元/桶。然而,倾向于对石油的前景保持看好。相关分析认为,多个因素导致油价近日大幅调整,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经济衰退的担忧,迫使部分视石油交易为通胀对冲工具的投资者选择退出;6月末以来,油价势头转负可能鼓励大宗商品交易顾问(CTA)对冲基金建立空头头寸;从石油期货未平仓量反映出市场流动性下降,加上中国部分地方疫情及出行限制,这些都导致油价加大震动。不过,记者注意到,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市场目前正在关注美国经济衰退所造成的需求降幅,是否令当前原油等大宗商品的供应紧张格局得到实质性改变。一旦事实证明未来原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仍然维系供应紧张状况,不排除通胀交易将很快卷土重来的可能。另一方面,中泰证券研究所方面认为,近期全球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其中对经济周期更敏感的原材料跌幅较大,或已初步反映全球需求趋弱带来的连锁反应。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沙特的增产叠加全球需求预期走弱,预计原油价格将至少阶段性见顶。相关分析认为,如果当下油价不再持续高企,PPI(生产价格指数)逆风不再,或意味着PPI下行将更加顺畅,
2022年7月7日
其他

存款利率“倒挂”,储蓄型保险再掀销售热潮

当前利率保持低位运行,市场上常见的理财工具收益率水平均表现不佳,尤其是存款利率出现“倒挂”,储蓄型保险产品3.5%的预定利率水平不仅能够锁定长期利率水平,且具有较大吸引力。“银行定存利率出现倒挂,钱存越久,利率越低!锁定利率就是锁定财富,请不要错过3.5%利率的增额终身寿,让财富稳健增值!”“五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不如三年期,这种利率倒挂意味着银行利率在未来还有继续下降空间。这种情形下,锁定终身利率3.5%的长期保险产品价值凸显,欢迎私聊!”近两年,在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能够锁定长期收益的终身增额寿险、养老年金险等储蓄型保险持续走红。而近期出现的银行中长期利率“倒挂”现象,让储蓄型保险再掀销售热潮。储蓄型保险为何热卖上海疫情期间,保险代理人两三个月出单寥寥,有的甚至颗粒无收。直至6月,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保险代理人也开始忙碌起来。“6月以来,我们公司已经连着出了好几个大保单!”近日,上海某大型寿险公司代理人张茜(化名)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疫情期间,公司出单量锐减,但6月一恢复,马上就出现很多百万大单,甚至是千万大单,成交的保单大多是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等储蓄型保险产品。她向记者分析称,对高净值客户来说,在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他们更倾向于更安全、更稳健的投资产品,保险成为首选。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例,其投资期限更长、锁息期更久,而且产品还可以动用保单贷款来兼顾流动性,在当下确实是属于不可多得的投资产品。“但对普通消费者而言,疫情后口袋捂得更严,更难买保险,尤其是保费相对较高的储蓄型保险。”张茜补充说。资深保险经纪廖述志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反映,银行存款利率出现“倒挂”,是销售储蓄型保险产品的最佳时期。从实际反馈来看,消费者在这个阶段也更容易下单储蓄型保险。在他看来,不管是高净值客户还是普通家庭,只要每个月有余钱,有储蓄需求,就可以选择存进储蓄型保险。哪怕以后银行存款利率降为零,甚至是负利率,放进储蓄型保险的这笔钱都可以合同里的现金价值或3.5%的预定利率增值。储蓄型保险≠银行存款燕道数科运营中心总经理王玉慧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近两年,包括养老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在内的储蓄型产品一直都很受欢迎。一方面,银行理财、信托等其他金融产品更强调的是投资收益,储蓄型保险更强调的是对消费者长期储蓄和养老需求的确定性满足。另一方面是利率环境的变化,当前中国的市场利率仍保持低位运行,市场上常见的理财工具收益率水平均表现不佳,尤其是存款利率出现“倒挂”的情况下,储蓄型保险产品3.5%的预定利率水平不仅能够锁定长期利率水平,且具有较大吸引力。她还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储蓄型保险时要注意:一是不能把储蓄型保险当做银行存款,以为3年、5年就能取出来。要知道有些分红型、万能型账户在前期还会有一定损失,而增额终身寿即使是趸交,也最少需要5年才能返本。二是要知道自己到底买的是什么产品,如果是作为养老产品,那么带万能账户的养老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是更看重投资属性,就还要兼顾流动性、收益性等要求,有固定利率的传统型年金险会更合适。那么,保险利率是否会跟随市场利率进行下调?王玉慧的判断是,5年之内不会下滑太多。以万能账户为例,其结算收益利率逐渐降低,年结算利率从最初6%逐渐跌至2022年第一季度平均4.06%,但仍处在中档水平。“储蓄险仍是养老产品最佳选择之一”。精算视觉主理人Alex也认为,面对利率下行,银行存款、银行理财、货币基金、人民币国债等投资的收益率都会不断下降。而且在利率倒挂的逻辑下,长期投资收益率会下降更多,尤其是预定利率3.5%的增额终身寿未来会越来越稀缺。只是因为保险产品的开发周期比较长,保险行业对利率变化的反映比较滞后,才给大家预留了这样一个“窗口期”,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一定要珍惜。记者:罗葛妹编辑:姚惠版式:王莹封面拍摄:张力///
2022年7月5日
其他

河南4家村镇银行爆雷,“导流”的34家互联网平台需要担责吗?

专业人士指出,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是否承担责任,主要看河南村镇银行行为的最终定性,以及平台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在持续发酵两个多月后,河南4家村镇银行案件有了重大进展。7月1日,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再次通报:鉴于河南省禹州新民生等4家村镇银行案件侦办取得重大进展,有关部门正在甄别信息,研究制定处置方案。提醒相关客户通过线上程序抓紧登记,如实登记。近日,村镇银行取款难事件背后的34家互金平台是否应该担责引发市场关注。“躲过了P2P,竟然栽在银行存款上!存银行的钱还会拿不出来,也是闻所未闻。”身在北京的王先生2020年通过互联网平台“360你财富”买入宣称“低风险,50万内存款银行100%赔付”的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储蓄存款”产品,不曾想近期出现无法提现的情况。和王先生一样,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用户通过携程金融、度小满、滴滴金融、360你财富、(拍拍贷)羚羊财富、58金融、天星金融等34家互联网平台,将钱款转入河南4家村镇银行,涉及金额或达数百亿元。通过34家互联网平台吸收资金4月中下旬,河南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和安徽固镇新淮河村镇银行、黟县新淮河村镇银行先后以系统维护为由,暂停电子账户提现功能。存在银行电子账户的钱突然不能提现,让王先生们坐立不安,也百思不得其解。“当初通过360你财富平台购买河南村镇银行的存款产品,一是看重‘存款银行100%兑付’的低风险,二是看重相对高一些的收益,谁也不会想到银行存款还会出现不能提现的情况。”王先生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360你财富上的宣传页面显示,“买银行存款产品=去柜台存折储蓄”,该产品按照我国《存款保险条例》的规定,在同一家银行的存款本息合计金额在50万元以内的,受国家存款保险保障。另有上述河南4家村镇银行出具的业务凭证(回单)也可以证实,用户通过互联网平台渠道,购买的银行存款产品,最终以存款的形式存入相应银行账户。6月18日,河南银保监局、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禹州新民生等村镇银行线上交易系统被河南新财富集团操控和利用的犯罪事实已初步查明,相关资金情况正在排查。随后,河南省内的4家村镇银行公告称,按照金融管理部门要求,即日起开展线上客户资金信息登记工作。从披露的购买渠道看,除了上述村镇银行自有的手机银行、微信小程序等线上渠道,还有携程金融、度小满、滴滴金融、360你财富、羚羊财富(拍拍贷)、58金融、天星金融等34家互联网平台,其中不乏博金贷、洋钱罐、麻袋财富、友金所等要清退的P2P网贷平台。“导流”的互联网平台有无责任村镇银行通过互联网平台突破地域限制,在互联网平台流量加持下,可以快速吸收到大量资金。在前几年互联网金融无序发展的所谓“风口”时期,互联网平台和中小银行一般采取合作关系,前者利用自身庞大的受众客户群体,为有揽储需求的中小银行提供宣传推广和存取款跳转入口,后者按照吸纳的资金按一定比例向互联网平台支付相应费用。随着河南村镇银行资金兑付问题浮现,互联网平台是否会被追责也备受关注。北京天元(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郑晓红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的责任承担,主要看河南村镇银行行为的最终定性,以及平台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正常情况下,互联网平台应该严格控制产品风险,通过核查合作的银行的资质、规模和支付流程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后才能上线存款产品,因为只有当用户将自己的资金从本人绑定的银行卡通过互联网平台或第三方跳转平台支付,最终进入其在涉事银行开立的Ⅱ类电子账户,该资金才能算是已经正式进入银行账目,用户才能与涉事银行之间成立合法有效的储蓄存款合同,且相应存款应当受法律保护。”北京炜衡(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鞠秦仪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鞠秦仪律师指出,在当下“爆雷”的村镇银行存款事件中,互联网平台是否尽到上述严格的风险控制义务、是否核实过资金流向、是否按照相应金融法规操作,乃至是否和涉事村镇银行存在一定的龃龉关系,有待于司法机关的调查来揭开面纱。如果确实存在上述诸多问题,那么互联网平台作为利益相关方,按照自身的过错来承担一定的责任。郑晓红律师判断,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河南几家村镇银行背后的股东河南新财富集团被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可能性较大,如果新财富集团已将资金挥霍或转移至国外的,则可能因坐实“非法占有目的”,涉嫌更为严重的集资诈骗罪。“对于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基于其在整个环节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是营销推广,这一行为在当时很难被认定为违法。因为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对接的是有开展存款业务资质的商业银行,很难证明也不太可能去要求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对村镇银行背后股东的复杂违法交易知情,只要其能够证明其已履行资质审查业务,不存在虚假宣传行为,那么就很难要求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承担责任。”郑晓红表示。郑晓红进一步指出,如果个别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在2021年银保监会和央行发文禁止商业银行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开展定期存款业务后,仍旧与商业银行开展新增存款业务,则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就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根据具体情节,可能以共犯论处,也可能以帮助犯论处。购买互联网金融产品需谨慎面对河南村镇银行资金兑付事件,涉事的储户(用户)又该如何应对?鞠秦仪表示,对于涉事的村镇银行储户来说,目前来看,还是得等待公安机关的进一步调查,相信相关事实查实清楚后,各自的合法权益一定会得到保护。“此次河南村镇银行事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立即组织力量,全面摸排现存的互联网平台银行储蓄产品,尽早排查和管控风险,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鞠秦仪建议,通过互联网平台购买金融产品时,一定要谨慎,仔细研究产品条款和规则,评估好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相匹配的产品,坚守“宁可不买,不能错买”的原则。郑晓红表示,由于目前已经刑事立案,相关涉案资产已经被查封与冻结,如后续启动刑事诉讼程序,储户可以受害人身份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赔偿,如涉案资产被认定为赃款,追赃成功后会按比例退还受害人(即储户)。“鉴于本事件涉案人数众多、案情复杂、商业银行等责任主体的真实赔付能力尚不可知,不排除地方政府协调各相关单位给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的可能,建议储户时刻关注调查进展。”郑晓红表示。对于互联网上的金融产品,郑晓红建议,用户不要被其华丽的营销词汇、打擦边球的收益保证所迷惑,在投资之前,至少先搞清楚它的性质、存入与取出要求、收费模式与收益来源等基础事项,最好是能认真研读其产品说明文件,同时对其产品页面、规则说明等进行截图留存。记者:余继超编辑:姚惠版式:王莹///
2022年7月1日
其他

圆心惠保CEO彭煊:避免“死亡螺旋”,有效提升惠民保参保率是关键

避免“死亡螺旋”,关键在于提高参保率。现阶段各城市参保率两极分化现象逐渐加剧,最低的不足1%,最高达90%,多数城市的参保率集中在15%以下的水平,只有少数城市参保率超过30%,多聚集在沿海省市。2022年6月,城市定制型补充医疗保险(俗称“惠民保”)再掀热潮!一个月时间,全国已新推或升级十余款产品。“沪惠保”2022版正式上线不到一个月,参保人数已经突破500万。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已有27个省份推出200余款“惠民保”产品,参保总人次达1.4亿,保费总收入突破140亿元。“预计今年惠民保参保总人次能突破2亿人,未来几年还将保持蓬勃发展之势。”近日,圆心惠保CEO彭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判断,到2025年,惠民保参保总人次将达5亿人,保费规模大约500亿元。对于惠民保项目面临的“死亡螺旋”挑战,以及可持续性争议,彭煊表示,提升参保率是关键,除了要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宣传理赔外,还需各参与方围绕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去做好产品升级和健康服务。进入有序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深圳市首推“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即为惠民保雏形。之后几年为探索期,直至2020年,惠民保迎来全面爆发期;再到现阶段,惠民保已进入有序、快速的规范发展阶段。彭煊总结称,一方面,惠民保贴合了“健康险+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趋势,疫情下老百姓对医疗保障需求的激增更是成为惠民保加速落地的“催化剂”。另一方面是国家层面的大力助推。“这为惠民保的蓬勃发展提供了确定性,也是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020年年初,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健康险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服务和医保控费,完善大病保险运行监管机制等。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明确了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的系统定位,并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为惠民保确立了方向。2021年6月,首份针对惠民保的监管文件正式出炉。银保监会要求规范保险公司惠民保业务、量身打造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服务民生保障,提出强化可持续经营开展专业服务等要求,并对多条违规行为列出“负面清单”。去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在医保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可以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等。一年多时间过去,百多个地市均发布了地方方案,且数字还在上升。“个账支付让惠民保的发展生态发生了重要改变。”彭煊告诉记者,放开个账支付,加上家庭共济加持,成为参保率推高的有力推手。据统计,目前至少有70多个城市已允许用个账购买惠民保。其中,2022年圆心惠保参与的“重庆渝快保”项目总参保人数达到459万人,其中医保个账支付占比接近44%。加入罕见病特药是趋势特药保障几乎已成为“惠民保”标配保障责任。原因是在惠民保产品中提供特药保障,既能切实分摊参保人的经济负担,又能够让参保人得到精准高效的品质治疗与服务,对于参保人的治疗获得感和保障获得感都有很好的提升作用。据中国药科大学发布的《普惠险核心问题研究报告》,截至今年3月底,惠民保产品中,有“特药目录”的占比超85%。从药品的治疗领域来看,主要以恶性肿瘤用药和罕见病用药为主。其中,恶性肿瘤用药数量占比达65%,罕见病用药占比达17%。记者注意到,惠民保产品的特药赔付率在持续上升。以沪惠保2021年前11个半月的理赔数据为例,其特药赔付比例占赔付总额达8.8%。海南乐城特药险今年赔付率已上升至70%,而此前该赔付率不到30%。彭煊透露,从全国来看,特药整体赔付率都不太高,大多在2%至3%,专门的特药险除外。能达到10%左右的赔付率都处于较高水平,也属于健康状态。他相信,随着药企的帮忙推广,特药选取的逐渐正规化,特药的整体赔付率还会不断上升。“未来,在惠民保产品中加入罕见病特药责任,以及扩宽特药目录将成趋势。”彭煊举例称,山东各地市医保局在产品设计时均提出必须将罕见病药品纳入保障责任范围。从字面理解,罕见病是一大类发病率和患病率极低的疾病,从实际意义上看,罕见病涵盖诊断困难、治疗药物稀少或缺失、急需加强基础医学研究和社会管理探讨等诸多问题的一大类疾病。作为人口大国,我国罕见病患者并不“罕见”,保守估计发病人数至少在2000万以上,是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难题。对此,彭煊建议,惠民保在罕见病的保障责任上可以侧重于医保外费用,与基本医疗保险形成互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做到应保尽保,特别是针对高值“孤儿药”以及非药物治疗项目,如高值耗材、患者依赖度高的辅助和康复器械、病情指标监测工具等,提供合理的保障服务。创新健康管理服务是核心对保险公司来说,核心关注点一直都是可持续性问题,比如参保率低、赔付率高、面临亏损、带病群体大等问题。对参保人来说最关心的是续保问题,尤其是第一年已经申请过理赔的人,第二年是否还能参保。这也和业内一直提到的“死亡螺旋”有直接相关性。也就是说,部分地区惠民保产品参保率较低,会让保费资金池规模不足,运营成本不能有效摊薄,保司风险难以把控,可能将产品引入“死亡螺旋”。所谓“死亡螺旋”,是指一种导致保险产品最终失败的循环过程,在短期型保险中更为多见。以惠民保为例,假设产品的费率过于平均,那么其对于高龄人群和带病体的价值就要远高于年轻人群和健康体,随着时间周期拉长,健康人群可能会因为支付的保费没有得到相应回报而逐渐退出保险。在留下人群继续产生费用和赔付的情况下,保险机构为了控制成本将不得不提高保费,而当保费提高之后,次健康的人群也会逐渐因为付出的保费得不到同等回报而选择退出,以此不断循环下去,最终导致产品失败。彭煊认为,避免“死亡螺旋”,关键在于提高参保率。从记者了解到的数据来看,现阶段各城市参保率两极分化现象逐渐加剧,最低的不足1%,最高达90%,多数城市的参保率集中在15%以下的水平,只有少数城市参保率超过30%,多聚集在沿海省市。“有效提升项目参保率的核心是要围绕老百姓的需求去做好产品的升级和服务。”彭煊补充指出,毕竟不是所有参保人都可以理赔,对于一直没有得到理赔的人有什么理由续保?这个时候健康管理服务创新就非常重要。据彭煊介绍,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惠民保产品引入健康管理服务。主要包括服务于健康群体的健康管理,如健康咨询、健康评估、健康指导等服务,以及服务于带病群体的疾病管理,比如电话医生、重疾陪诊、慢病优惠购药等服务。健康管理可实现从事后治疗逐渐向事前预防、事中管控转变,让参保的人能够感觉到即使不住院、不理赔,惠民保也能对自身的健康有所帮助,提升参保人的获得感。长期来看,也有助于提升整个参保人群的健康水平,从而降低赔付率,让产品能够以更加普惠的形式服务更多人群,更具可持续性。再比如,实现理赔一站式结算服务,让参保人感受到惠民保就和刷医保卡一样,是可信又便捷的。以圆心惠保深度参与的兰州市定制型普惠医疗保险——金城·惠医保2022版为例,参保的患者在出院结算时,保险公司即可实时完成理赔,患者只需补齐扣除医保和商保报销后的差额即可。“未来一定会在惠民保产品中看到更加丰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服务项目。”在彭煊看来,这也将是三方平台公司核心竞争力所在。记者:罗葛妹编辑:姚惠版式:王莹///
2022年7月1日
其他

5年期存款利率不及3年期!利率“倒挂”背后是银行主动控制负债成本?

国内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贷款利率,在这种预期下,银行有动力通过调整存款期限溢价,以降低银行综合负债成本,通过借短贷长,尽可能增加银行的收益。存款时间越长,利率反而越低?近期,多家银行的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出现“倒挂”现象,3年期存款和5年期存款的利率几乎没有差别,背后反映的是金融机构稳定业绩的困难在增加?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来或有更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存款利率下降成趋势可以发现,大额存单利率在今年持续下降,受监管和降成本双重影响,4月25日起,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整体下调,下调品种包括普通定存、大额存单、特色存款,下调期限以长期为主,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率先下调。某股份行客户经理曾对记者表示,原定于5月下调存款利率,后来提前至4月底。当时,20万元起的三年大额存单利率下调至3.45%。记者打开工商银行APP,发现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的最高利率都是3.15%;中行3年期定期存款最高利率为3.15%,5年期定期存款最高利率为2.75%;建行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为2.75%。股份行中,招行的大额存单利率已跌破3%,20万元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2.9%。招行表示,以中长期大额存单为代表的存款产品利率均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调,自4月以来这波存款利率萧条的趋势从国有大行开始,蔓延至股份行和中小银行。针对这一现象,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解释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利率下行期银行不鼓励储户存5年期存款,也不愿意为5年期存款承担更高的成本;二是全国性银行的存款来源相对稳定。“出现3年、5年期定存利率倒挂现象的主要是全国性银行,近几年大部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的3年期定存利率都要高于5年期定存利率,除了由于利率处在下行周期外,另外一个原因是地方性银行存款来源不够稳定,揽储难度高于全国性银行,3年期以内定存利率有上限约束,无法与全国性银行拉开差距,往往会设置较高的5年期存款利率来吸引储户。”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表示。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近期有银行上调3年期存款利率,导致3年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出现“倒挂”,反映目前部分银行对5年长期限存款需求不强烈,偏好期限相对短的存款负债。“5月份以来,地方性银行跟随下调,本轮利率调整进入尾声。监管仍在引导市场利率下行,银行净息差仍在收窄,下半年定存利率仍有一定下调空间,但由于银行揽储竞争激烈,所以存款利率降幅会收窄。”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表示。银行主动控制负债成本根据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新的机制建立后,银行的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更高,在当前市场利率总体有所下行的背景下,有利于银行稳定负债成本,促进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但值得注意的是,3年、5年期定存利率倒挂现象一直存在,并非近期才出现。专家指出,与4月份的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无关,背后显示的是银行主动控制成本,在让利实体经济的背景下,银行业适度加大了贷款让利幅度,适度转移负债端压力。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主要监管指标,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97%,较2021年全年的2.08%下降0.11个百分点。“主要是国内经济受内外多因素影响超预期,国内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贷款利率,在这种预期下,银行有动力通过调整存款期限溢价,以降低银行综合负债成本,通过借短贷长,尽可能增加银行的收益。”周茂华表示。“存款利率倒挂背后,也反映出当前金融机构稳定业绩的困难在增加。这是为了减轻经营压力,金融机构主动采取的一种应对策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李长安表示,“短期存款利率的下调为贷款利率下降腾出了空间,这对减轻企业负担、激活市场投资需求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银行存款成本下降也是推动5月5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的一个重要动力。接下来,监管层会深入挖掘新机制在带动存款利率下行方面的潜力,这意味着会有更多银行持续下调存款利率。预计累积效应下,三季度LPR报价有可能在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单独下调。记者:曹韵仪编辑:姚惠版式:王莹///
2022年6月30日
其他

消费金融“变局”:一边融资“补血”,一边易主“退场”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近期密集融资是其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实现稳步扩张的一个缩影,体现出消金公司积极践行合规,也反映出消金行业整体持续向好的态势。持牌消费金融行业格局正悄然生变。一方面,经营不善的苏宁消费金融、华融消费金融相继易主,“兴于线下,也败于线下”的捷信消费金融近日再次传出变卖股权的消息。另一方面,随着近期信贷市场步入宽松期,马上、海尔、苏银凯基、金美信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密集融资,或增资“补血”增强抗风险能力,或在窗口期“屯粮”为业务扩展蓄能。融资“补血”在近期密集融资的队伍中,马上消费金融冲在前头。6月24日,马上消费金融2022年第一期银团贷款顺利筹组,总金额为6.8亿元。这是马上消费金融自2021年6月之后完成的第三期银团贷款、首笔俱乐部银团贷款,截至目前,提款金额合计15.85亿元。记者获悉,在几天前,马上消费金融成功发行银行间公募ABS(又称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14.77亿元,其中优先A票面利率3.3%,全场认购倍数2.59倍,优先B票面利率3.8%,全场认购倍数10.28倍,发行价格创历史新低。这是马上消费金融发行的第4期银行间公募ABS,已累计发行银行间公募ABS规模达63.15亿元。据悉,2019年5月13日,马上消费金融获批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并于2019年11月、2020年4月、2022年4月3次发行银行间公募ABS产品,发行规模依次为20.9亿元、17.05亿元、10.43亿元。除马上消费金融外,兴业消费金融在今年4月22日也成功发行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19.52亿元。记者梳理发现,更多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通过银团贷款形式融资。今年2月,小米消费金融成功募集6.8亿元银团贷款;3月,平安消费金融完成自成立以来的首单银团贷款,最终募集资金6.75亿元;4月,锦程消费金融宣布成功募集首单6.3亿元银团贷款;5月底,苏银凯基消费金融完成首单银团贷款募集,募集金额3亿元;6月22日,海尔消费金融成功募集5.1亿元银团贷款。除了通过银团贷款和ABS融资,部分注册资本较少的消费金融机构通过股东增资的方式来扩充资本。6月19日,金美信消费金融变更注册资本的申请获厦门银保监局批准,增资完成后,注册资本金由5亿元增至10亿元。而在今年2月,北银消费金融完成增资,注册资本由8.5亿元增至10亿元。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指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近期密集融资是其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实现稳步扩张的一个缩影,体现出消金公司积极践行合规,也反映出消金行业整体持续向好的态势:一方面能够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对于强化其品牌亦有加成作用,夯实资本;另一方面还能够在展业、规模空间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消费金融机构对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都很敏感,这两项也是消费金融机构能否盈利的关键因素。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近期密集‘补血’,或主要还是为扩大各种分期和贷款类的业务,同时也满足相关监管条例中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易主“退场”密集融资另一面,掉队的消费金融机构正面临变卖股权、股东易主的窘境。近日,再次传出捷信消费金融出售股权的消息。有报道称,一家上市互金公司有望完成捷信消费金融的部分股权收购。公开信息显示,捷信消费金融成立于2010年11月,注册资本70亿元,是国内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外商独资消费金融公司,其母公司为捷克私募投资公司PPF集团。PPF集团首席财务官Katerina
2022年6月24日
其他

村镇银行成高风险机构“重灾区”,未来如何化解风险?

村镇银行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突出体现在社会认可度不高,吸收存款能力较弱;产品单一,中间业务欠缺;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健全;金融专业人才短缺,队伍建设乏力等。河南四家村镇银行“取款难”事件已发酵两个多月,暴露了村镇银行股东良莠不齐、公司治理低下、内部控制不力等诸多严重问题。根据央行发布的金融机构评级结果,有103家村镇银行为高风险机构,占全部高风险机构的32.59%(截至2021年底)。村镇银行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天然使命,但随着农商行以及大型银行业务下沉,村镇银行的业务始终发展不起来,客户流失,未来村镇银行的定位如何变化?面临多重困境自4月18日河南4家村镇银行出现“取款难”问题,至今已持续两个多月。6月20日,河南禹州新民生等4家村镇银行齐发公告,按照金融管理部门要求,银行从即日起开展线上客户资金信息登记工作,凡在该行线上交易系统关闭后不能正常办理业务的客户均需登记。此次事件也暴露了村镇银行股东良莠不齐、公司治理低下、内部控制不力等诸多严重问题。根据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村镇银行是风险最高的金融机构之一,截至2021年底,有103家村镇银行为高风险机构,占全部高风险机构的32.59%。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及各分支机构累计对村镇银行开出121张罚单,119家村镇银行挨罚,处罚金额合计约5776万元。在贷款方面,贷款“三查”不严、贷款用途管控不当、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等成为村镇银行“吃罚单”的主要原因,比如荔波富民村镇银行,在6月7日因贷款用途不真实连吃5张罚单。同时,村镇银行资本充足率不断下滑。2018、2019、2020年末,村镇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8.3%、17.2%、15.7%;不良贷款率分别为3.66%、3.7%、4%,持续小幅上升。尽管资产规模仍然保持一定增速,但三年来村镇银行利润总额分别为100.2亿元、101亿元、76.9亿元,三年平均增速为-12%。《2021村镇银行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村镇银行资产规模1.94万亿元,负债规模1.74万亿元,实现净利润76.9亿元,盈利能力保持稳定。村镇银行各项贷款余额1.19万亿元,存贷比80.3%,其中农户与小微企业贷款占比90.4%,居所有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截至2020年末,村镇银行户均贷款余额30.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89万元,连续9年保持稳定下降;单户500万元以下贷款占比85%、单户100万元以下贷款占比47.3%,较上年分别上升0.84、3.38个百分点。呈现贷款稳步增长、支农支小能力持续提升、信贷投放“小额、分散”的特点。分析人士指出,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突出体现在社会认可度不高,吸收存款能力较弱;产品单一,中间业务欠缺;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健全;金融专业人才短缺,队伍建设乏力等。在行业整体表现不佳的情况下,有一家村镇银行集团业绩突出,或许能为村镇银行提供商业性可持续发展的范例。中国银行和新加坡淡马锡联合发起设立的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是目前国内机构数量最多的村镇银行集团,截至2021年末,共控股124家村镇银行,下设185家支行,资产总额983.17亿元,去年实现净利润9.9亿元,在完成对建行、国开行持有的村镇银行股权收购之后,已经成为行业龙头。“这种成功批量复制的难度比较大,中银富登能够走出一条新路和他有个‘好爸爸’不无关系,中国银行在其中倾注了大量心血,从商业和管理模式来看,中银富登在中国银行的帮助下采取批量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式,大幅降低单位管理成本、科技系统成本和产品研发成本。这些资源和能力都是其他一般股东所不具备的。因此,这也给后续化解村镇银行风险提供了一个思路。”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对记者表示。加强村镇银行治理“对于服务小微金融的村镇银行,从本身的定位上来说,已经面临非常尴尬的局面。”周毅钦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2006年12月,原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在湖北、四川、吉林等6个省(区)的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试点,这在当时是具有重要突破意义的。“当年的村镇银行政策是一个非常有突破性的创新,允许民资和外资以较低门槛进入中国银行业市场,也在机制上做了诸多突破和尝试。”周毅钦表示。自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开业至今,已走过15个年头,目前村镇银行已成为机构数量最多、单体规模最小、服务客户最基层、支农支小特色最突出的“小微银行”。据银保监会数据,截至2021年末,全国村镇银行数量为1651家,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的36%左右。足以说明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设立村镇银行,在支持农户和小微企业、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政策红利而诞生的村镇银行,如今却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处境。相较有一定网点规模和覆盖范围的股份行、国有行等,中小银行在设立村镇银行方面更有热情,但是在品牌竞争力和管理能力方面并无优势,村镇银行支持小微的属性也不再突出。“从2016年开始,国务院层面加大了对国有大行在普惠金融领域的贷款要求,全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国有大行在普惠金融贷款领域进行业务下沉,同时一起下沉的还有农商行,重新要求回归主业、服务本地、立足本地。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身管理能力较弱、资产规模较小、社会认知度较低的村镇银行腹背受敌,业务增长受到比较大的挑战。从2018年开始,建行、国开行等几家曾经的先行者开始转让村镇银行股份,这也是大股东持续评估资本回报后做出的果断抉择。”周毅钦表示。银保监会在2020年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化解风险改革重组有关事项的通知》,以加强村镇银行的治理;2021年、2022年先后发布《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行为监管办法(试行)》《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以规范大股东行为以及关联交易行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深入推进农村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持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银保监会表示。记者:曹韵仪编辑:姚惠版式:王莹///
2022年6月22日
其他

一边批量注销,一边密集增资,小贷行业整合加速

地方小贷公司要发挥自身灵活和了解本地的优势,与传统金融机构形成差异化发展,做到“小而美”,同时也尽可能地利用技术手段,降本增效。小贷行业加速整合。《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到,一边是地方小贷批量注销,京东科技近日着手整合小贷牌照,“牌照主体最终将仅保留一家”。算上京东科技注销的京汇小贷,今年至少有29家地方小贷被注销。另一边,互联网平台旗下小贷公司加速增资。今年6月初,腾讯旗下财付通小贷将注册资本由50亿元增至100亿元,字节跳动旗下中融小贷在今年4月底将注册资本从50亿元增至90亿元。据记者统计,目前注册资本达50亿元的互联网小贷有10家。分析人士指出,伴随着行业监管规则的逐步落地,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下降的趋势是必然的。未来小贷行业中,将会形成多寡头的态势,业务量将集中在几家从事跨省经营的头部公司手中,区域性的小贷公司则会下降,且业务量将受到严重侵蚀。地方小贷注销依据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近日的批复,北京京汇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京汇小贷”)试点资格被取消,意味着京汇小贷不再具有展业资质。工商信息显示,京汇小贷由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即“京东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北京正东金控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正东金控”)100%持股。对于京汇小贷试点资格被取消,京东科技相关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公司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正在整合同类型地方金融牌照,小贷公司牌照主体最终将仅保留一家,因此申请取消京汇小贷试点资格,并获得北京市金融监管局批准。记者了解到,正东金控旗下除了京汇小贷,还有三张小贷牌照,分别是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京东盛际小贷”)、重庆京东同盈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上海京汇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其中,京东盛际小贷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贷款业务。2020年11月发布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暂行办法”)规定:同一投资人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作为主要股东参股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2家,或控股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1家。《国际金融报》记者从多方获悉,多家互联网平台企业正着手整合旗下小贷牌照,“在适当时机将仅保留一张最有价值的牌照”。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已有29家地方小贷被注销。近日,内蒙古地方金融监管局披露,当地6家小贷公司被取消经营资格。今年年初,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先后披露,分别取消芜湖市的17家和南昌市的5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资格。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地方小贷公司业务普遍立足地方,一方面受当地经济波动和自身实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也面临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因而近几年生存压力较大,还有部分地方性小贷公司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的现象,因此整体数量和规模都呈下滑态势。近几年,多个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都发布过取消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经营资格的通知,主要面向违规、失联、空壳等小贷公司,体现出小贷行业监管的不断规范。小微信贷专家嵇少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地方小贷公司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经济下行,信贷风险加大,小贷公司的业务很难开展;二是小贷公司的股东多数是民营企业,自身资金链吃紧,对外放贷的时候就没有多少主动性,要把资金撤回;三是一部分小贷公司经营不善,不良贷款很高,本身不够专业,自然被市场淘汰。互联网小贷增资潮在地方小贷批量注销的背景下,互联网小贷却掀起新一轮增资潮。腾讯旗下财付通小贷在6月初将注册资本由50亿元增至100亿元,增幅达100%。这是2020年以来财付通小贷的第四次增资。去年4月,财付通小贷注册资本由25亿元变更为50亿元。稍早前的4月底,字节跳动旗下中融小贷注册资本从50亿元增至90亿元。而在今年初,三六零小贷经历过两轮增资,从5亿元增至50亿元,成为2022年第一家增资至50亿元的小贷平台。在三六零小贷二次增资前,京东盛际小贷也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30亿元增至50亿元,增幅达66.67%。这是京东盛际小贷第二次增资,此前的2021年8月,其注册资本由16亿元增至30亿元。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注册资本达到50亿元门槛的小贷公司已有10家,分别是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120亿元)、财付通小贷(100亿元)、中融小贷(90亿元)、南宁市金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89.89亿元)、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74亿元)、
2022年6月15日
其他

比特币跌破2.4万美元!虚拟币价格再次暴跌,美联储加息是主因?

以比特币、以太坊为代表的虚拟货币本身属于风险资产,在美联储加息的大背景下,美元升值对风险资产贬值压力加大,因此虚拟币价格下跌是必然的,成交量、流动性下滑也是必然的。虚拟币再现暴跌行情!截至6月13日17时47分,比特币(BTC)跌破2.4万美元,以太坊(ETH)跌破1300美元,24小时跌幅分别为12.97%和16.56%。随着BTC、ETH暴跌,BNB(币安币)、ADA(艾达币)、XRP(瑞波币)、SOL(索拉纳)、DOGE(狗狗币)等多个虚拟币种跟跌,24小时跌幅均超10%。(视频制作:王尊君)对于虚拟币本轮暴跌行情,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美联储加息的大背景下,美元和相关资产的升值对虚拟币形成挤压效应,虚拟币被作为优先抛售的高风险资产是大概率事件。“如果今年美国的通胀数据持续超预期,引发美联储进一步加快紧缩步伐,虚拟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有较大概率进一步走弱”。虚拟币价格再次暴跌“今天上午看盘,比特币跌穿2.6万美元,下午再看时已经跌破2.5万美元,傍晚再看已经跌破2.4万美元……真是跌跌不休!”一位币圈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感叹道。近几日,币圈主基调就是“跌跌不休”。英为财情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17时47分,BTC跌破2.4万美元,报23978.6美元,24小时跌幅达12.97%,7日跌幅达23.15%;ETH更是跌破1300美元,报1223.96美元,24小时跌幅达16.56%,7日跌幅达35.45%,创下年内新低。随着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虚拟币暴跌,其他虚拟币也不能幸免。其中,币安币(BNB)、艾达币(ADA)、瑞波币(XRP)、索拉纳(SOL)、狗狗币(DOGE)、波场币(TRX)等多个虚拟币种24小时跌幅超10%,7日跌幅超23%。记者注意到,虚拟币在今年2月也曾暴跌。截至北京时间2月24日16时47分,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虚拟货币悉数下跌,其中比特币24小时跌幅达7.46%,以太坊24小时跌幅达12.45%、币安币24小时跌幅达11.43%。实际上,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币暴跌已不是新鲜事。今年初,比特币曾向下触及43000美元/枚,日内跌幅达6.16%。今年1月20日23时至1月21日11时,比特币从43325.2美元跌至38465.3美元,12小时跌了4859.9美元。2021年12月4日午间,比特币曾短时跌破42000美元,24小时跌幅超20%。截至当天20时,过去的24小时内共有41.7万人爆仓,虚拟货币全网合约爆仓金额达到25.84亿美元,其中比特币24小时内的爆仓金额超过10亿美元。美联储加息是主因?对于虚拟币本轮暴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美联储加息的大背景下,美元和相关资产的升值对虚拟币之类高风险标的形成挤压效应,虚拟币被抛售导致暴跌。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指出,比特币和以太坊的跌势是因为这些虚拟货币本身属于风险资产,而在美联储加息的大背景下,美元升值对风险资产贬值压力加大,所以当前虚拟币在一轮跌势当中。在美联储加息过程中,加密币下跌是必然的,成交量、流动性下滑也是必然的。一位涉虚拟币企业高管高鸿(化名)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最近几个月,虚拟币市场的走势与全球通胀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加。影响全球资产定价的美国基准利率可能在2022年出现方向性的转变。投资者发现美联储的措辞更加鹰派,引发市场对于Taper(缩减资产购买规模)节奏加快、加息次数增加、加息时间提前的担忧。“从一些指标来看,市场短期内出现超跌的情况,比特币在目前价格上震荡的概率比较高。但是,如果今年美国的通胀数据持续超预期,引发美联储进一步加快紧缩步伐,虚拟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有较大概率进一步走弱。”高鸿表示。盘和林提醒,国内对于虚拟币是禁止状态,当前虚拟币交易所多是套代码行为,本身门槛很低,虚拟币交易收割虚拟币发行人,虚拟币发行人又收割散户,一环扣一环,对于这种虚假的虚拟币交易所,其风险不仅仅是贬值风险,很可能交易的虚拟币就是不存在的代码。盘和林建议,国家要明确监管态度,把住“金融机构不得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提供账户开立、资金划转和清算结算等服务”的红线;对于难以监管的个人虚拟币交易行为,法律要明确二级市场交易行为不受保护,并向参与者表明监管态度。记者:余继超编辑:姚惠版式:王莹封面拍摄:张力///
2022年6月13日
其他

跑路风波、黑客攻击、恶意炒作……谨防数字藏品成“击鼓传花游戏”

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藏品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因其稀缺性很容易被炒作。而数字藏品市场长期发展的前提是合规,核心是创新。近日,天穹元宇宙数字藏品平台(下称“天穹数藏”)跑路风波,让数字藏品交易背后的乱象再次被关注。虽然天穹数藏回应“平台运行正常”,但难掩其工商主体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藏品售价异常的事实。天穹数藏陷入跑路风波,是对数字藏品平台的合规性和安全性、数字藏品价值认定合理性及数字藏品交易市场有序性的拷问。数字藏品以其稀缺性做卖点,在推出初期往往以天价成交,而在数月后一落千丈,投机、炒作者比比皆是,数字藏品平台也常被质疑“割韭菜”。分析人士指出,数字藏品炒家利用国外数字藏品的过往“炒冷饭”,以国外财富故事利诱、哄骗国内信息不对称的投资人入局,割国内散户投资人的“韭菜”。对于国内数字藏品的乱象,国家层面要加强监管,完善立法;投资人也要对数字藏品价格炒作保持警惕,关注数字藏品本身的价值。交易平台乱象随着数字化全面推进,国内数字藏品平台层出不穷、泥沙俱下,数字藏品圈的乱象屡见不鲜。今年1月成立、宣称有一百多万用户的天穹数藏近日突然传出跑路消息。一则公告称,“很遗憾由于经营不当跑路。各位韭菜们好自为之吧”。对于网传跑路的情况,天穹数藏在6月6日发布澄清公告称:“近日网络上出现恶意造谣平台跑路的PS图片,平台运作正常;对于恶意造谣的始作俑者,平台正在追查出处。”天穹数藏不仅陷入跑路风波,其经营主体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且存在藏品售价异常的情况。依据天眼查信息,天穹数藏运营主体为多行(海南)艺术品交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月17日,法定代表人为韩有兵。多行(海南)艺术品交易有限公司因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三亚市场监督管理局吉阳分局于2022年5月9日列入经营异常。天穹数藏的安全性也备受质疑。今年5月初,天穹数藏曾多次出现无法登陆、卡顿,服务器繁忙、报错的情况。5月中旬,天穹数藏还出现藏品售价高达近千万元的异常。随后,天穹数藏宣称,平台数据遭遇大量恶意攻击,黑客利用虚假余额购买盗取用户的藏品,导致数据异常,已报警处理。天穹数藏合规性和安全性备受质疑是数字藏品圈乱象的缩影。5月中旬,数字藏品平台象寻的员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项目领导要求技术团队在20天内开发出一个成熟的数藏平台,因技术团队难以实现,双方发生纠纷。随后,象寻公众号再度发文称,前述内容与事实不符,已妥善解决问题。此后,TT数藏通过公众号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市场波动较大,我司老板经不住诱惑,将平台启动资金100万挪用,进行iBox(即“iBox链盒”)的投资,目前持仓已缩水至10万,平台已无法继续运营,已遣散技术团队……”TT数藏公告提到的iBox平台同样被质疑将低价数字藏品通过“二级市场”交易炒至高价,进行“割韭菜”。此前,iBox平台与北京万户创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发行的《徐冰天书号》首件NFT太空艺术作品,最终售价达200万元人民币,被某神秘藏家购入。谨防被“割韭菜”记者了解到,数字资产本身是一段可复制的代码,而以区块链为基础的NFT(非同质化代币)技术以其不可复制、唯一、不可分割的属性,解决了数字资产无限复制的问题。数字藏品就是将数字资产和NFT结合,利用NFT不可复制、唯一、不可分割的属性来强化数字资产的稀缺性,而一旦具有稀缺性,数字资产便有了价格炒作的可能。在国外,炒作数字藏品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其中,2017年12月推出的加密猫项目,在火爆的时候每只加密猫均价在40美元左右,而到了2018年6月,每只猫均价仅5美元左右。此外,2021年,推特创始人杰克•多尔西将第一条推文NFT,并以290万美元价格卖出,而如今这条推文重新拍卖的出价只有280美元。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发展数字藏品的本意是利用数字藏品来激励网民创作数字艺术品,利用NFT来赋予创作者产权,以艺术品出售收入来激发网民创作热情。但现实中,大多数数字藏品的炒家只关注稀缺性,忽视数字藏品本身的价值。大部分炒家买入NFT数字藏品的唯一动机是卖给下一个人,数字藏品“二级市场”交易成为一个“击鼓传花游戏”。“事实上,国内数字藏品平台大多数是非法交易平台。但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藏品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私下交易的二级市场无法完全禁止。数字藏品炒家利用国内投资人信息滞后的特点,利用国外数字藏品的过往‘炒冷饭’,以国外财富故事利诱、哄骗国内信息不对称的投资人入局,以此谋取不义之财,割国内散户投资人的‘韭菜’。”
2022年6月10日
其他

超2500万人次参保!2022年惠民保再掀热潮,开放新市民参保、扩容国内特药

整体来看,今年的惠民保产品在低门槛、低保费、高保额的基础上,增加了CAR-T疗法、特药扩容等更多保障内容和服务项目,加量不加价。近日,上海、杭州等多地陆续发布新版惠民保,并启动新一轮参保工作。6月5日,人民普惠保(天津)正式开通投保;6月6日,“杭州市民保2022”升级上线;内蒙古惠民保将于6月10日上线;沪惠保2022版、青岛“琴岛e保”2022版也于近日启动投保。2020年初以来,“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以“惠民保”形式走进大众视野,并在全国迅速铺开。数据显示,2020年惠民保在23省83地推出112款产品,覆盖4000万人次,保费收入46亿元。2021年惠民保火爆依旧,全年在28省122地推出177款产品,覆盖1.4亿人次,保费收入140亿元。据众托帮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龙格统计的最新数据,截至4月中旬,2022年惠民保已在22省63地推出94款产品,覆盖超2500万人次,保费收入25亿元。“整体来看,今年的惠民保产品在低门槛、低保费、高保额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保障内容和服务项目,加量不加价。”龙格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列举道,比如开放参保对象,越来越多的地区开放医保个账功能、增加CAR-T疗法、扩容特药等,有亮点、有突破。新市民也可投保6月6日,“杭州市民保2022”正式上线。记者从承保公司平安健康险有关负责人处了解到,为响应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今年的杭州市民保首次开放“新市民”参保,只要在杭州生活、有国内其他省市基本医保,就能和杭州医保参保人一样,拥有最高320万元保障。这也成为此次产品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比如,参保少儿医保的小朋友、自己缴纳医保的老人、灵活就业人员,只要在杭州缴纳社保,无论目前是否居住在其他城市或者出国工作、求学、生活等,都属于参保范围。5月25日开启预约投保的“沪惠保2022版”同样将“新市民”纳入参保人群,明确除了全体参加上海市基本医保的在保人员、参加上海市市民社区医疗互助帮困计划的人员外,在上海部分大型企业(试点物流配送、外卖快递等保供平台企业)工作并参加当地基本医疗保险的务工人群也可参保。为什么瞄准新市民这个群体?事实上,今年两会后,新市民便广受关注,并成为金融圈高频热词。3月2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时透露,银行业和保险业将在2022年更有针对性地支持扩大消费、扩大投资。这其中,就包括做好面向“新市民”的服务工作。紧接着,3月4日,银保监会联合央行下发通知,提出银行保险机构应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领域的金融需求,加强产品与服务创新供给。根据通知给出的官方定义,“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而来到城镇常住,未取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尚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等。按照这一范围划定,我国的“新市民”目前已有约3亿人。放开医保个账支付功能除了逐渐放宽对参保对象的限制,不局限于“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越来越多的地级市开放了医保个账,且越来越多惠民产品可以为直系亲属缴纳保费(支持家庭成员共济)。根据龙格的统计数据,截至4月中旬,已有30个地区的37个地级市共30款惠民保产品支持医保个账支付保费。比如芜湖、重庆、兰州、珠海、汕头、惠州、中山、绍兴、嘉兴等地。中国药科大学徐伟团队在《普惠险核心问题研究报告》中指出,个人账户为我国从以公费医疗为主的医疗保障模式向社会医疗保障模式的转变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人账户运行的20多年中,个人账户资金从2003年的291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10096亿元,人均个人账户资金结余在17年间提高近11倍,由此可见个账整体运行稳定,但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个账结余过度的问题。“在惠民保产品中加入个账支付功能,不仅可以提高个账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可以切实提高民众的保障水平。”徐伟团队表示。特药扩容是亮点在目前推出的产品中,特药保障几乎成为了“惠民保”标配保障责任。原因是在惠民保产品中提供特药保障,既能切实分摊被保险人的经济负担,又能够让被保险人得到精准高效的品质治疗与服务,对于被保险人的治疗获得感和保障获得感都有很好的提升作用。“特药扩容,已经成为今年惠民保产品的一大亮点。”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许闲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上海“沪惠保2022版”为例,其在原有国内21种特药保障的基础上,增补更替已纳入医保目录7种特药,并扩展药品至25种,适应症由原来的17种扩充至23种,进一步满足群众急需的高额药品保障。从2021版沪惠保前10个月的理赔数据来看,特定高额药品责任赔付金额共5336万元,占赔付总额6.13亿元的8.7%。“这个赔付比例说明特药责任已经是惠民保产品刚需,不可或缺。”许闲表示。“特药”,是“特定药品”或者“特定高额药品”的简称,是针对特定疾病治疗所使用的药品,最常见的就是针对肿瘤癌症疾病的靶向药品、免疫药物等。这类药品的主要特点是疗效明确但价格高昂,而且一般不在基本医保的保障范围内,或者是按照乙类药品进行管理。为了提高使用特药的参保者待遇水平,徐伟团队建议,惠民保产品可以进行特殊高值药品的遴选,将其单列成
2022年6月8日
其他

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从河南村镇银行事件看《金融稳定法》的实践

监管部门要求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合理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积极参与村镇银行改革重组,进一步拓展资本补充渠道,但对于那些经营不善的村镇银行来说,历史包袱较重,经营情况存疑,现阶段吸引力明显不足。河南等地的6家村镇银行取款难事件仍在发酵。河南的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于4月18日发布线上系统维护的公告,无论是通过第三方平台购买还是银行小程序购买的存款均无法提现。几十万储户的上亿存款在一个多月后仍未追回。根据5月18日监管部门透露的信息,这几家村镇银行的大股东——河南新财富集团,利用第三方平台或通过资金掮客等吸收公共资金,涉嫌违法犯罪。这意味着自认为购买的是存款产品且受存款保险基金兜底的储户很难拿回血汗钱。在事件一筹莫展之际,储户最担心的是谁来负责,钱由谁出,如何拿回自己的钱,以及度小满等第三方是否需要担起责任?冠苕咨询创始人、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近日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从河南村镇银行风险事件来看中央和地方的责任划分,以及《金融稳定法》的实践。周毅钦认为,从此次村镇银行事件来看,地方政府和中央的责任需要厘清,地方政府和地方银行在此次事件中需要担起主要责任,同时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不代表无条件兜底,地方政府不要把不切实际的幻想寄托在中央身上。当职责划分清晰、资金使用顺序明确后,“各自的孩子各自抱”,地方政府如果履职不力,没有控制好相应的金融风险,“苦果”最后还是得自己处理。金融风险处置难点在于“谁来负责”《国际金融报》:《金融稳定法》的难点是“金融风险处置”。一旦到了要处置的阶段,就容易发生各方扯皮的情况。比如,河南多家村镇银行出现取款难的情况,究竟应该地方政府担起责任,还是依靠中央?周毅钦:今年4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健全金融法治的决策部署,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深入研究、反复论证,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已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部《金融稳定法》是对过去五年中国金融整顿的系统性总结,草案中有不少条款都是对之前经验和教训的提炼和规制,大家如果细品,会看到P2P、海航、安邦、包商等案件的影子。它是整体性的、跨行业、跨部门对金融稳定做出的法律规范,更关注系统性、重大金融稳定问题。特别是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建立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有些观点甚至认为,相当于中央设立专门基金对地方金融风险无条件兜底,对房地产行业无条件兜底,这样的认识是不准确的。此次《金融稳定法》首次以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地方政府在金融风险处置和金融稳定中的职责,且明确了风险处置的责任分工。《金融稳定法》的面世,将为金融风险筑起一道“防火墙”,但这道防火墙的使用也是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金融稳定法》要求,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处置辖区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非金融企业引发的金融风险,以及按照国家金融稳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要求牵头处置的其他金融风险。因此,辖区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其他非金融企业明确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处置。地方政府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体系背后,地方政府往往是地方重要法人金融机构的实际控制人,决定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高管人事安排,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反过来也为地方金融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按照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地方政府也应承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属地责任。金融稳定基金不能随便用《国际金融报》:目前,中央政府在多大程度上介入救助还没有丰富的处置经验,您觉得这次村镇银行的处理需要考虑哪些方面?会成为日后参考的案例吗?周毅钦:应该说,这一案件是非常少见的,在过往处置中没有类似的可对比、可参考、可借鉴的案例,但整体思路可以依据《金融稳定法》。处置的第一步是定性,第二步是责任的划分,但不管如何,对于村镇银行这一级别引发的金融风险,我认为,主要处置责任还是落在地方政府和发起银行,地方人民银行、银保监分局、金融监管局等监管部门积极配合相关工作。要特别强调,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由国务院金融委统筹管理,是应对重大金融风险的后备资金。只有那些被国家金融稳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认定为风险外溢性强、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可能严重危害金融稳定的重大金融风险,才有可能动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未达到重大金融风险级别不会动用。因此,地方政府不要把不切实际的幻想寄托在中央身上。当职责划分清晰、资金使用顺序明确后,“各自的孩子各自抱”,地方政府如果履职不力,没有控制好相应的金融风险,“苦果”最后还是得自己处理。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要特别注意,此次村镇银行事件如果处置不当,很容易导致风险外扩,造成严重的次生灾害,影响到同一区域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村镇银行、农商行等机构的业务稳定。对金融机构负债管理的再思考《国际金融报》:此次村镇银行事件中,度小满、滨海国金所等第三方平台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第三方平台需要承担哪些责任?周毅钦:这次案情非常复杂。从目前官方披露的信息来看,涉及到大股东利用第三方平台或通过资金掮客吸收公众资金,涉嫌违法犯罪。商业银行过往的一些违法违规案例,要么是银行经营不善或者大股东通过利益输送、关联交易等方式暗自掏空银行引发风险,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包商银行、恒丰银行、锦州银行等。要么是个别行长、客户经理利用银行员工身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从事涉及贷款业务的非法行为,涉案金额总体不大,涉案范围普遍较小。而这次情况是很少见的,涉及股东方且金额巨大,由于是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办理,被害者范围遍布全国,引发了比较严重的舆情风险。第三方平台是否要承担责任,需要辨析其在该案件中的角色和作用。究竟是“知情方”助纣为虐,还是属于被蒙骗承受“不白之冤”,这些只有待案情明朗之后才能知晓。但是,这一案件确实引发了我们对于金融机构负债管理的再思考。近年来,负债业务有过两次黄金期,一次是同业业务大发展的那几年,另一次是异地存款、互联网存款、智能存款大发展的那几年,但最后毫无意外都被监管部门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办法予以规范。一家金融机构如果在短期内获得了大量和他本身管理能力并不匹配的负债资源,其实本身也是一种风险。例如,包商银行曾经极大依赖同业募集资金,在案发前其负债端存款占比持续下降,而同业资金占比飙升。一家区域性的小微银行同样如此,仅仅通过金融科技平台就将存款业务扩展到全国范围,以高息揽储的方式短期内获得天量资金,已偏离了立足本地、服务小微企业的定位,增加了风险外溢和监管成本。为了覆盖成本,这些小微银行必然要追求高收益资产,匹配高风险项目,导致资产端经营风险加大。现在回过头来看监管部门当时及时叫停互联网存款,还是很有预见性的。部分村镇银行兼并重组困难《国际金融报》:监管在2020年推出《关于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化解风险改革重组有关事项的通知》,村镇银行的风险处置和改革重组到了哪一步?周毅钦:应该说,大部分村镇银行的经营情况还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动态来看,近年来村镇银行的经营情况却是每况愈下,再加上2020年后,我国众多中小实体企业普遍受疫情影响,监管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减费让利”政策,村镇银行整体利润受到一定冲击,经营情况明显逊色于国股大行和城农商行。其中,小部分村镇银行出现了风险,但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根据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从趋势看,高风险机构数量已经较峰值减少一半,连续6个季度下降。截至2021年末,全国高风险机构数量较峰值已减少333家,现有316家高风险机构总资产仅占银行业总资产的1%。高风险机构中,问题比较严重的是农合机构和村镇银行,两者风险情况最为严峻,高风险机构数量分别为186家和103家,资产分别占本类型机构的5%、7%。实际上,很多村镇银行也在努力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者进行兼并重组,但效果一般。这次涉事的村镇银行股东许昌农商行,近日股权也将进行拍卖。但流拍的可能性较大,中小银行的经营情况不透明,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对银行经营状况存疑,其股权自然难觅买家。尽管我们看到,监管部门要求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合理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积极参与村镇银行改革重组,进一步拓展资本补充渠道,但对于那些经营不善的村镇银行来说,历史包袱较重,经营情况存疑,现阶段吸引力明显不足。记者:曹韵仪编辑:姚惠版式:王莹///
2022年6月2日
其他

车辆因疫停驶两月余,车主要求延保或减费合理吗?脱保可行吗?

对于商业险,如果车主因为疫情管控措施短期内无法开车,可以考虑暂时脱保,但是根据市场惯例,如果车主脱保超过3个月,可能会无法享受保司的相关优惠续保政策。受疫情影响,上海许多私家车已停驶两月有余。最近不少企业复工复产,有车主呼吁,各商业保险公司是否能够适当延长机动车交强险和商业车险保单保障期限,或在新保险年度中不降低保险赔付标准的前提下,适当地减少机动车主保费。对此,《国际金融报》记者咨询上海银保监局了解到,局里正在研究相关政策。上海多家险企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透露,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已关注到消费者关于车险延保和减费的诉求,正积极研究相关政策并拟定实施方案,待方案确定后,公司将第一时间对外公布。某头部险企表示,如果有客户咨询相关车险政策,客服会受理记录在案,等有明确政策文件通知后,再根据通知为客户办理。“当然即使有延保等政策,估计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那么,车辆停驶,车主延保或减费的要求是否合理、合法?疫情期间,车主是否可以选择脱保?《国际金融报》记者邀请到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王民博士为大家做详细解答。具有一定合理性王民指出,车主的上述要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否合法需要分析其是否具有法律或合同依据。“无论是延长保险期限还是减少续保保费,这需要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达成合意才可以。”王民分析称,如果车主要求延长未到期车险保单的保险期间,这属于对于保险合同重要条款的变更申请,除非法律法规有相关规定或者保险合同对此另有约定,保险人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如果车主要求在新保险年度适当减少保费,这属于车主对保险人发出的新要约邀请,保险人可以根据车主自身的风险状况与损失记录等因素作出评估后向车主重新报价,这是一个重新订立保险合同的磋商过程,也需要双方就保险条件达成一致合同才成立生效。需要注意的是,上海高院在不久前发布的《关于涉新冠肺炎疫情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系列问答三》中,回答了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是否属于不可抗力,以及当事人能否主张适用情势变更规则变更或解除合同的问题。上海高院认为:“如果合同虽然仍有可履行性,但是因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使得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则可能构成情势变更。受到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在王民看来,上海高院的上述观点同样适用于包括车险在内的保险合同履行,上海的疫情防控措施使得绝大部分在上海的车主无法开车,这应当属于车主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可以构成情势变更。“车主可以依法请求与保险人对于保险期限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当然,车主也可以根据保险合同约定直接解除合同。”王民说。不建议脱保在监管层和险企暂未出台延保相关政策前,车主是否可以优先选择脱保?王民回复说,能否脱保,交强险与商业险的区别很大。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八条的规定: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车辆至依照规定投保后,并处依照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的二倍罚款。“因此,考虑到交强险属于强制保险,而且未投保会受到行政处罚,建议车主不要脱保。”而对于商业险,如果车主因为疫情管控措施短期内无法开车,可以考虑暂时脱保,但是根据市场惯例,如果车主脱保超过3个月,可能会无法享受保司的相关优惠续保政策,这一点需要车主注意,脱保时间不宜过长。上海某中型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根据目前的规则,交强险暂定脱保60个自然日(含)不影响享受续保费率浮动(具体待疫情稳定后再确认)。商业险脱保90个自然日(含)不影响继续享受续保费率浮动。但该负责人同样不建议消费者主动选择脱保,“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考虑,车辆停放期间也可能发生被碰撞、剐蹭等风险,如脱保将影响车辆的正常理赔”。延保已有先例近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做好当前汽车保险相关工作支持疫情防控货运畅通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财险公司加大对停驶营运车辆支持力度,主动面向疫情严重地区按要求停驶营运车辆快速开通保险延期服务;鼓励财险公司根据疫情防控实际情况,提高出险理赔效率,适度延后营运车辆保险等保费缴纳时间。但上述通知暂未涉及私家车停驶延保政策。实际上,车险保单延期、保费延缴等优惠政策在2020年湖北疫情期间已出台并执行。2020年2月,银保监会下发的《关于做好新冠肺炎菠情防控期间车险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应倡导财险业全力配合湖北省机动车停驶政策,在疫情防控期内,可考虑将2020年1月23日以后湖北地区各财产保险机构有效的交强险和商业车险保单的保障期限暂时自动延长一个月或适当时间,同时制订好有关操作细则。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应为做好该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为此,湖北省保险行业协会发布实施细则,延长了部分车辆的保险期限。湖北地区保险公司将2020年1月23日起所有有效车险保单的保障期限适当顺延,按1.5-2个月的顺延期限估算,减少车险保费支出约37亿-50亿元。UBI车险或迎新机王民还建议,早日在中国推行UBI保险制度(UBI全称Usage
2022年5月30日
其他

一改颓势!银行理财收益率大幅跳涨,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最高涨逾9%

在前期遭遇“破净”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近日出现“跳涨”,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对于后续能否保持收益高涨的态势,多数业内人士保持较谨慎态度。近日,记者注意到,市场上“固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大幅“跳涨”现象,甚至有的国有大行理财产品近一个月的年化收益率超过9%,创出近半年以来最好成绩。与此同时,多款理财产品5月以来收益率表现亮眼,普遍超过4.5%。银行理财收益大涨具体来看,以工商银行推出的“鑫尊利365天持赢固收类开放式理财产品”为例,该产品最近一个月的年化收益率高达9.07%,风险等级为R3型(中等风险)。另外,该行推出的“鑫尊利”系列“固收+”理财产品5月收益率普遍表现亮眼,即使期限仅为30天的短期理财,近一个月的年化收益率也在5.5%以上。《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该系列产品虽然近期收益率出现大幅“跳涨”,但整体来讲,仍多数处于亏损状态。例如,“鑫尊利365天持赢固收类开放式理财产品”近三个月收益率为1.05%,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为-1.46%,从收益曲线来看,今年波动较大。近期收益可观的还有其他银行理财产品。自5月以来,一批“固收+”银行理财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相当可观,达到4.5%以上的不在少数,最低持有期、日申月赎、日申季赎产品均有涉及,发行主体囊括股份行、城商行、国有行理财子公司。还有部分商业银行推出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单日实现大幅跳涨:如光大理财的两只最低持有期理财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分别在5月18日激增59个BP(基点)和44个BP。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团队在近期研报中指出,5月上半月定开纯固收及“固收+”理财平均半月年化收益率分别为4.96%和4.87%,与4月下半月相比呈现V字回升走势。或与两方面因素相关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跳涨”引起市场投资人士好奇。业内认为,或为两方面原因促使。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称,5月份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普遍出现回升现象,主要与近期股市回暖有关。“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大部分均配置一定比例的权益类资产,虽然配置比例整体不高,但如果权益资产价格波动过大时,也会对理财产品的净值造成较大影响。特别是今年4月前股市震荡,导致很多理财产品净值阶段性下跌甚至‘破净’,5月以来股市止跌回升,因此理财产品净值随之回升。”“近两周,上证指数得到很大修复,可能会为部分与权益类资产挂钩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带来一定的净值修复。”另一位从事投资长达十余年的银行客户经理表示。从近期的表现来看,上证指数于4月25日左右触底2863点后开始回升,经过近一个月的修复,目前成功站上3100点。市场还有观点认为,可能与近期债市回暖有一定相关性。一位银行理财固收投资经理表示:“流动性较为充沛,所以大家集中买债,然后债券价格上涨,利率就下行。那么,原来买的债券就积累了资本利得。”不过,对于后期银行理财产品能否持续收益高涨的态势,多数业内人士保持较谨慎态度。刘银平表示,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不固定,净值要随底层资产价格的变化而波动,整体呈震荡式上涨趋势,尤其是配置权益类资产的理财产品,净值不会一直上涨或下跌,趋势难以预料。纯固收类产品的净值波动相对较小,但也很难保证长期持续上涨,仍需谨慎注意风险。记者:马嘉昕编辑:姚惠版式:王莹封面拍摄:张力///
2022年5月25日
其他

京沪房贷利率下调,提前还贷是否划算?一线城市房贷还会降吗?

券商分析认为,由于居民储蓄率处于高位,并且低风险资产收益率短期将处于低位,居民提前偿还房贷的行为短期内将继续存在。但按揭利率将进一步下行,新增按揭贷款也将逐步增加,居民不会持续去杠杆。随着最新一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降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纷纷下调房贷利率,同步下探15个基点。以100万元商业贷款25年期为例,首套房每月可以少还87.73元,在理财基金收益率下跌、居民储蓄率高的情况下,有居民想要提前还贷,是否划算?未来一线城市的房贷利率是否还有下行空间?京沪房贷利率同步下调5月15日,央行、银保监会宣布下调新发放首套房贷利率下限,由不低于相应期限LPR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LPR减20个基点,按4月20日发布的5年期以上LPR(4.6%)计算为4.4%。自从首套房按揭利率降至4.4%后,目前多个城市相机跟进启动了首套房4.4%的最低利率,其中不乏一些热门的一二线城市,包括青岛、广州、深圳、重庆、天津、苏州等。尽管天津在LPR下调当日立刻响应政策执行,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还未跟进。“估计大概率不会执行。北京如果也执行这个政策,对市场的冲击力太大了。”5月20日,一位北京房地产人士对记者表示。但就在5月23日,记者致电北京、上海多家银行,发现房贷利率纷纷下调。北京首套房贷利率由此前的5.15%降至5%,二套房贷利率从5.65%降至5.5%。“5年期以上LPR利率为4.45%,商贷首套房利率4.45%+55个基点到5%,商贷二套4.45%+105个基点到5.5%,对比上个月下调15个基点。”而上海地区部分银行房贷利率已按照新的5年期LPR报价降低15个基点,
2022年5月24日
其他

4家村镇银行取款难后续:股东涉嫌违法犯罪,储户不知道河南新财富

从银行股东涉嫌的违法犯罪角度来看,本次事件中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集资诈骗罪,这两者的区别是要看银行股东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需要后续等公安机关具体调查后才能知道具体细节。5月18日,距离吴女士的40万元银行存款无法提现正好过去了一个月。凌晨,她再次登录购买的第三方渠道度小满,发现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等几家银行的存款无法显示余额。“我感觉很危险,很害怕预示着不好的消息。”当日下午,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传来消息,河南4家村镇银行无法提现的背后原因是股东河南新财富集团通过内外勾结、利用第三方平台以及资金掮客等吸收公众资金,涉嫌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未来,数百万储户的几百亿资金能否回到他们手上?银行强制关闭系统?2020年,天津的吴女士经朋友介绍,在度小满上买入一系列银行存款产品,包括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4.3%的存款产品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5年期4.85%的产品。详情介绍中指出该产品是定期存款,并且该机构存款受到《存款保险条例》保护。吴女士对记者表示,自己是低风险偏好者,所以只买入银行存款。但谁知4月18日,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发布公告称对系统进行升级维护,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将暂停服务。随后,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以及安徽的固镇新淮河村镇银行、黟县新淮河村镇银行等纷纷跟进系统维修,关闭线上业务,储户无法提取存款。“4月15日,我从里面提取了一笔钱,随后就看到账户余额无法提现,到后来银行小程序都进不去。第三方平台是我唯一能看到余额的地方,但18日凌晨电子卡账户也清零了,系统相当不稳定,感觉余额就像一个能被抹除的数字。”吴女士向记者介绍几十万存款逐渐“消失”的过程。吴女士于5月18日下午拨通了度小满客服的电话,客服表示账户清零的操作是由银行系统操作的,度小满只是提供平台接入。同时,有网友致电河南经侦人员,从视频来看,接电话的经侦人员表示,他们并不清楚相关情况。“我们也是储户反映了才知道的,已经上报,建议你可以先联系下平台”。君正智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为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和固镇新淮河村镇银行提供部分科技系统建设和运维服务的企业,根据该公司反映,是银行关停线上资金支付业务,且多次向四家村镇银行及其发起行许昌农村商业银行提示风险,均未给出解决方案。记者拨通该行的客服热线,提示音已改成“存款安全、进度查询”等选项,传递的信息表示:“不法分子利用我行线上渠道进行经济犯罪活动,我们暂停了线上渠道业务,现已报案,公安机关正在全力侦查中,请大家保持理性,以官方公告信息为准,不传谣不信谣,耐心等待……”而线下网点存取款也并非顺畅。吴女士担心,自己辛苦存下来的钱会如同第三方平台上显示的数字一般清零,再也拿不回来。是否会影响赔偿根据5月18日官方最新消息,银保监会与人民银行持续关注河南4家村镇银行线上服务渠道关闭问题,已责成河南银保监局和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职责,密切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稳妥处置。据了解,4家村镇银行股东——河南新财富集团通过内外勾结、利用第三方平台以及资金掮客等吸收公众资金,涉嫌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目前4家村镇银行营业网点存取款业务正常开展,凡依法合规办理的业务均受到国家法律保护。银保监会与人民银行将密切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严惩金融犯罪,依法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如果卷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那么将对储户的资金产生何种影响?浩天信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叶立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表示:“做了违规高息存款业务,或买了新财富集团理财产品的客户,暂时将受到影响,目前已刑事立案,这意味着这些客户理论上成为了刑事案件中的受害者,得等刑事案件走完侦查、起诉、审判的整个流程,最后由法院作出刑事判决书并生效后,才能确定受害者的具体人数、金额,最终根据刑事判决书的判决内容,统一由责任方赔偿。”但是对于许多储户而言,他们并不理解,为什么在正规第三方平台买入的银行存款产品,最后却变成非法吸收资金。“你们作为第三方平台,再三跟客户保证是存款产品,但现在银保监局已经定性成非法吸收,你们对此怎么说?”5月18日晚,记者收到一位储户与度小满沟通的录音,度小满客服表示看到官方通报,但用户资产是直接打入银行账户,与新财富集团或银行股东无直接关系,并再次肯定该产品是存款产品。“对于储户而言,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新财富集团,我们只是把钱存进了合理合法的银行,怎么就因此参与了非吸?”这是大多数储户的不解。除了度小满客服以外,其余第三方平台也表示产品是存款产品,并且是在银行平台发生的。5月7日,作为第三方平台的滨海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作出声明,表示客户在银行开立账户、购买存款的行为均在银行平台发生,客户资金从本人绑定的银行1类账户通过银行制定的并且具有央行授权许可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京东支付),划入客户在本次涉事银行开立的2类电子账户进行充值;经京东支付确认充值到2类电子账户的的资金信息会同步至银行托管在央行旗下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的银行核心系统,银行核心系统会对同步到2类账户中的资金信息进行记账。同时,“我司可出示前期在银行柜台打印存款业务凭证作为依据证明”。2021年1月,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的存款业务。这意味着从“度小满”“京东金融”“滨海国金”等金融平台购买存款产品的储户,今后不能再通过这些平台进行相关存取款业务。上海问道有诚律师事务所表示,从现有信息来看,涉事银行的相对方不论是通过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平台,抑或是从银行自营网络平台(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购买相关产品的,均具有“储户”身份。例外情形是部分储户对于新财富集团等单位和个人的犯罪行为是明知的,并为攫取高额收益积极、主动参与本案相关的违法犯罪活动,则其“存款”不受法律保护。“区分参与了违法犯罪行为的“储户”与普通储户,待刑事程序结束后再对普通储户的存款予以兑付,以此维护普通储户与涉事银行的合法权益。”上海问道有诚律师事务所认为,应按照是否对新财富集团等单位和个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明知,并主动参与犯罪行为进行分类,凡无证据显示参与了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均应按照普通储户对待。隐藏在背后的河南新财富在错综复杂的取款难问题背后,河南新财富集团浮出水面,它究竟与4家涉事银行有怎样的关系?涉事的村镇银行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发起人,许昌农商行。该行投资了五家村镇银行,包括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安徽固镇新淮河村镇银行和黟县新淮河村镇银行,投资比例分别为20.5%、51%、51%、40%和40%。据媒体报道,河南新财富集团与许昌农商行发起设立的多家村镇银行都有关联,或作为“隐形”股东间接持股;有河南银行业人士透露,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原来的实控人也是河南新财富集团,后来新财富集团退出,由河南新郑农商行控股30%;河南新财富集团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或为商人吕奕。“从当前的银行监管模式角度来看,银行的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通过签订‘股权代持协议’等方式规避监管,并超比例、超数量持有股权是产生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上海赵洪升律师事务所主任赵洪升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根据天眼查,河南新财富集团成立于2011年,注册地址为郑州市郑东新区,注册资本11600万元,经营范围是“对实业投资、企业投资与管理”。该公司股东有两人,分别是持股80%的余泽峰、持股20%的林恒森。余泽峰共关联10家企业,其中河南新财富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河南省赛克隆贸易有限公司已注销。另一位股东林恒森共关联7家企业,多家企业也已注销。河南新财富集团此前就曾卷入银行的贷款纠纷。据报道,河南新财富集团在2007年至2016年向时任郑州市商业银行副行长、郑州银行副行长的乔均安行贿,乔均安利用职务便利,为河南新财富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某控制的公司在郑州银行贷款提供帮助。“从银行股东涉嫌的违法犯罪角度来看,本次事件中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集资诈骗罪,这两者的区别是要看银行股东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需要后续等公安机关具体调查后才能知道具体细节。”赵洪升表示。中小银行遭质疑央行此前发布的2021年二季度评级结果显示:全国10%的城商行被评为“高风险机构”,其中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的农合机构风险最高,有271家银行被列入其中,其次是122家村镇银行,两者合计占比93%。河南4家村镇银行存款无法提取的事件发酵后,记者发现,对于第三方平台及中小银行的质疑情绪正在储户中蔓延。比如,有网友表示,“村镇银行出事的当天,我就把京东金融里的存款全取出来了,怕后续其他第三方购买的银行存款发生挤兑,到时候跑不出去”;除了村镇银行以外的一些中小银行,比如辽沈银行、滨海农商行、盛京银行等,储户也产生了不安全感,宁愿在派息日前就提前取走,表示和本金相比,利息算不上什么。财经评论员莫开伟认为,村镇银行应正视问题的严重性,采取相应措施支付储户存款,化解舆情危机,以免给村镇银行带来更大的负面冲击。“目前村镇银行作为一个最小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未来在审批和设立上应该慎之又慎,再也不能存在追求批设机构数量而忽视质量的倾向;现在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是数量少了而是太多了,支持地方经济不到位也主要是经营方向出了问题,并非银行金融机构数量不足而引发。”莫开伟表示。对于储户,赵洪升提醒道,目前许多中小银行都存在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存款业务,利用高额利率和额外贴息吸引金融消费者购买相关产品的行为。对于金融消费者来说,不要被“高额利息”等字眼诱惑,投资理财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在选择金融产品的时候要结合银行规模、金融产品的风险及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慎重选择适合自身的产品,提高风险识别和风险防范意识。“对于监管机构来说,当前的监管操作模式下容易出现疏漏。银行自身或者相关监管机构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方式对银行内部运营合规问题进行定期调查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监管机构可以结合自身监管及第三方机构评估结果对银行进行综合型评估并提示风险,更好地保障银行运营合规性,提前预防危机发生,避免引起公众事件。”赵洪升表示。记者:曹韵仪编辑:姚惠版式:王莹///
2022年5月19日
其他

大额存单及定存利率下调!存款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意味着什么?

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存款竞争依然激烈,需要平衡好存款数量和价格的关系,持续优化存款付息率,避免过度吸收过高成本的存款,加剧息差压力。应当着力于夯实客户基础,做客户主办银行,大力发展结算性存款业务。今年以来,不少银行的大额存单、定期存款产品利率纷纷下调,平均下调10个基点。部分股份行甚至“大跳水”,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从之前的3.5%跌至2.8%。但面对存款增长乏力现象,中小银行的竞争仍旧激烈。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比如,工商银行2年期、3年期20万元起存的大额存单利率分别为2.6%、3.25%,2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2.5%、3.15%,均下调0.1个百分点。“咱们现在三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下降了0.15个百分点。”某股份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股份行中,各家下调的幅度不均。比如,招商银行20万元起存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跌至2.9%,之前为3.55%。浦发银行3年期定存年利率由3.5%跌至2.8%。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称,主要是受市场定存产品市场供求趋紧,部分银行下调大额存单利率(价格)。这有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缓解银行息差、利差收窄情况。日前发布的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也提出加强存款利率监管,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央行表示,由于存款市场竞争激烈,实际执行中,很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接近自律上限。这在一定程度阻碍了市场利率有效传导,存款利率难以跟随市场利率变化。从实际情况看,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国有银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均已于4月下旬下调了1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部分地方法人机构也相应作出下调。根据最新调研数据,4月25日-5月1日,全国金融机构新发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37%,较前一周下降10个基点。从产品来看,大部分受影响的产品为大额存单、定期存款等产品,虽然结构性产品并未受此次利率调整影响,但从实际情况而言也出现了量价齐跌的情况。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4月银行结构性存款报告》显示,4月份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收益率双双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在2021年一直呈小幅下降趋势,其中,国有银行个人结构性存款规模压降幅度较大,2022年初揽储高峰时期结构性存款规模有所反弹,近两个月小幅回落。结构性存款揽储成本要明显高于普通定存及大额存单,从控成本角度来看,未来规模仍有一定压降空间。”研究人员表示。此外,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引导银行负债成本下行,预计将带动LPR下行。中信证券明明债券研究团队表示,4月降准并没有引导LPR报价下行,叠加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成效后,预计5月份LPR可能下行。中小银行竞争激烈存款利率调整的背后,是银行正在采取多种途径全面降低存款成本,从而更好的在贷款端向实体经济让利。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站在当前时点,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引导银行存款利率下行,为银行降低负债端成本及净息差压力,并进一步向贷款端传导。在存款以基准利率为定价基准的情况下,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可直接降低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负债成本,进而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但从银行披露的年报来看,也能发现中小银行在揽储上的压力。比如,兰州银行2022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出现大幅下滑,为-8.192亿元。其中,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由2021年同期的169亿元大幅下滑至67.78亿元。民营银行中,存款余额同比增速与其余业务增速拉开差距。比如截至2021年底,湖南三湘银行各项贷款总额374.88亿元,各项存款总额440.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82%、1.23%。梅州客商银行截至去年末各项贷款同比增幅34.68%,各项存款同比增幅3.11%。不过,也有一些民营银行的存款快速增长。比如,根据中关村银行年报,截至2021年末,该行客户存款总额337.76亿元,同比增长43.03%,其负债总额为474.93亿元,同比增长54.84%,资产规模达522.02亿元,同比增长49.17%。为了吸引客户,中小银行展开激烈角逐,通过资产奖励等方式“花式揽储”。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表示,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存款竞争依然激烈,需要平衡好存款数量和价格的关系,持续优化存款付息率,避免过度吸收过高成本的存款,加剧息差压力。应当着力于夯实客户基础,做客户主办银行,大力发展结算性存款业务。“当前,银行计息负债成本仍然面临一般存款分流及存款定期化的挑战。商业银行应多措并举,做好存款量价平衡管理,合理安排负债结构,稳定负债成本,以稳定息差水平,避免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廖志明表示。记者:曹韵仪编辑:姚惠版式:王莹封面拍摄:张力///
2022年5月13日
其他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跌破6.8,专家:后续将维稳,破“7”概率不大

分析师认为,从中长期看,人民币进一步贬值的空间有限,因为预计疫情好转后中国的出口将重新支撑起人民币汇率,中国的经济基本面也将逐步好转。5月12日,人民币汇率再度贬值。从盘中表现来看,今日上午,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经历小幅震荡后快速跳水,午后跌幅持续扩大,一度在盘中跌破6.82关口。进入夜盘交易时间后,截至记者发稿,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6.8173,日内跌约600点,持续刷新2020年9月以来新低。多重因素导致人民币走弱自4月中下旬以来,离岸人民对兑美元汇率明显贬值,连续跌破多道关口。近两周,受美联储加息政策影响,美元指数持续走高,今日再度涨破104关口。在多位专家看来,人民币汇率近期贬值明显是多重因素下,叠加在一起压力的集中释放。其中,美元指数近期快速升值,或是影响人民币汇率贬值的重要因素。“人民币与美元的关系,本质上互为镜像,即美元指数走强,则人民币走弱,反之亦然。”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指出,从贬值的原因来看,来自多方面,“包括美元指数在加息周期中的持续升值,中美利差倒挂引发的资金外流。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大,出口增速放缓,结汇盘对汇率的支撑弱化,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去年,人民币汇率在出口和国内基本面的推动下持续走强,但进入去年四季度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中美利差收窄,以及出口见顶,之后人民币汇率维持在相对高位,因此币值也存在一定的高估。“最近人民币汇率贬值是回归在合理均衡基础上的双向波动,可以发挥汇率作为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章俊认为,考虑到短期内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出口动能以及国内基本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行压力,人民币汇率依然会存在一定的贬值压力。此外,有观点指出,4月疫情持续蔓延、降息预期落空也导致市场担忧发酵,催化了本轮人民币汇率急速贬值。后期汇率将维稳那么,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到底跌至何时才能维稳?“如果按照过去几年美元指数和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应该跌至接近7。”恒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目前来看,中国贸易顺差仍处于历史高位,结汇需求旺盛,人民币并没有持续、大幅贬值的趋势。“当前致使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贬值的主要压力仍然来自于美元指数的强势。”王丹称,央行已经出台政策稳定汇率市场预期,5月15日起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将下调。同时,美国通胀有所缓和,美联储加息的频率和幅度可能比之前市场预期低,从而减轻人民币贬值压力。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的概率应该不会特别大,因为美元指数回调概率偏大,在104关口的时候节制力很强。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程强指出,美联储在3月和5月分别加息25个基点和50个基点,并有可能在6月和7月再各加息50个基点,人民币汇率短期仍有一定的贬值压力。从中长期看,人民币进一步贬值的空间有限,因为预计疫情好转后中国的出口将重新支撑起人民币汇率,中国的经济基本面也将逐步好转。针对人民币汇率后期走势,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4月2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还会呈现双向波动,并且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中国经济韧性比较强,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国际收支结构稳健,经常账户保持合理规模顺差,人民币资产还是具有长期投资价值,这些都会为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提供根本支撑”。记者:马嘉昕编辑:姚惠版式:王莹封面拍摄:张力///
2022年5月12日
其他

助力复工复产,保险业打出保畅稳链纾困“组合拳”

近期上海本轮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开始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保险业探索“银行+保险”等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模式,通过线上服务、保障融资渠道畅通,为助企抗疫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举措,以保市场主体稳就业;确定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措施,助力稳经济稳产业链供应链。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也联合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抓好近期各项金融政策的落地工作,加大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支持,保障物流畅通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保险业认真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天职和宗旨,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产业链提升、畅通经济循环、促进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等,推动公司发展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互促共荣。解决小微企业资金周转难题“市场主体是稳定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基础。当前一些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困难多、压力大,必须着力帮扶他们渡过难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我们小微企业打击很大,货物没有办法及时运出去,货款也收不回来,经营受到很大影响。”一筹莫展的崔先生是上海从事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的小微企业主,在中国人寿集团成员单位广发银行有一笔余额为330万元的抵押易贷款,原本应于3月30日还款,但因为疫情原因还款出现困难。广发银行上海分行徐汇支行客户经理在了解到崔先生的困难后,急客户之所急,立即帮他申请无还本续贷业务,成功帮助解决资金近期周转难题。上海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复杂严峻,抗疫工作面临很大压力。广发银行以实际行动坚决落实稳保政策,迅速推出金融支持上海抗疫举措15条,制定加大线上化产品投放、积极开展无缝续贷、主动减费让利等举措,为大量亟需帮助的小微企业“雪中送炭”,目前已累计投放相关融资超8000万元,保障信贷资源供给,携手小微企业共渡难关。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国人寿探索出“政府+银行+保险”“银行+保险”等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模式,为电子、食品、建筑、物流、电商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风险保障,仅2022年一季度,就支持6000余家小微企业获得融资金额12.8亿元。定制“小微套餐产品”今年以来,平安产险针对小微客户特点和需求,定制了极简的“小微套餐产品”。支持在线投保,无需人工报价;方案简单易懂,保险责任明确;支持自助批改,减少线下奔波。业内首创“小微快易免”理赔服务,简化理赔流程,提升理赔效率。在就业环节,开发“雇主安心保、团意安心保”产品;针对生产性小微企业,开发“乐企e生、小微企业保”产品,涵盖企业财产、生产场所公众责任、员工意外保障;针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经营性场所,推出“乐享系列”产品,涵盖企业财产、营业场所公众责任、食品安全、雇主等保障。上海疫情期间,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开发疫情相关保险产品,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针对疫情现状,开发针对小微企业员工因感染甲乙类传染病(含新冠)导致的死亡、残疾所需要的保障,降低小微企业购买疫情相关保险的成本,提升保险覆盖率,解决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后顾之忧。平安产险表示,后续将持续开展各行业的深入研究,不断增加细分行业专属定制产品数量;持续简化投保流程,提升理赔材料线上化及精简化;提升产品个性化定制能力,为用户提供满足用户特征的差异化保障及精准定价。记者获悉,2021年,平安产险累计服务小微客户254.6万,其中100.8万客户为吸纳新市民较多的“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40%。助力物流企业正常运转物流通则循环畅,保畅通就是稳经济。穿梭于城市之间的货运物流,是保障生产生活物资供应链的“主动脉”,稳定的资金流则是助力物流企业正常运转的“血液”。中国人寿积极响应号召,落实金融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等工作要求,除了发挥保险功能作用,推出多项针对性举措,为物流企业纾困解难、全力做好车险服务保障外,还利用保险资金期限优势,支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中国人寿向记者透露,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公司在该领域存量投资规模超4000亿元,涌现出一大批典型投资项目。例如,出资10亿元支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物流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出资50亿元参与中远海运项目,设立规模近30亿元的现代物流产业基金等,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打通物流保供“最后一公里”自疫情防控全面进入应急状态以来,物流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生命线”,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高度关注物流快递平台企业的风险难点和服务需求,近日已为上海地区的饿了么平台“蓝骑士”免费提供疫情专项健康福利包。福利包含视频医生周卡、传染病身故保险保障及新冠肺炎身故保险保障。其中,视频医生周卡可提供7×24小时全科医生视频咨询服务。另外,后两项保险保障的身故保险金可同时使用,两者累计保额高达30万元。通过给快递工作人员提供保险保障,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为他们的平安出行保驾护航,进而助力城市居民生活物资“运得畅、供得上、送得到”。另外,平安产险针对货运行业推出的“无害化处理附加险”也具备鲜明特色。如被保险人的货物外包装经进口港或进口地所属卫生防疫机构检验证明含有新型冠状病毒而被相关部门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就可以按约定向保险公司理赔,获得相应经济补偿。疫情期间,平安产险为承担疫情防控和应急运输任务较重的交通运输企业开通理赔绿色通道,通过线上快处、减免单证、视频查勘等方式,提升理赔时效,解决交通运输企业后顾之忧。此前,太平财险上海分公司为解决客户上海邮政的后顾之忧,为3100名奔走在一线的邮政员工,提供累计保额达12.5亿元的“新冠人身意外保险”,保障方案涵盖新冠导致的住院ICU补贴、集中隔离补贴、身故、全残的保险金,为邮政一线员工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稳外贸
2022年5月6日
其他

4月95人次险企高管履新!余萌任中航安盟董事长,泰山保险时隔5年迎70后总经理

今年4月,银保监会机关和银保监局本级共发布95人次董监高任职资格,涉及66家保险公司,包括33名保险公司总部董监高和62名省分公司高管。4月险企高管履新忙!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2022年4月,银保监会机关和银保监局本级共发布95人次董监高任职资格,涉及66家保险公司,具体包括33名保险公司总部董监高和62名省分公司高管。其中,中航安盟同时变更董事长和副总经理,中意人寿、泰山保险、亚太财险三家公司总经理履新,慕再北京分公司、京东安联、中美联泰迎来新一任总精算师。中航安盟迎59岁新董事长4月20日,中国银保监会四川监管局核准余萌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任职资格。事实上,在今年3月,中航安盟公告称,因工作调整,刘光运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一职,并由副董事长欧贝格(Olivier
2022年5月5日
其他

减费让利、24小时在线服务,在沪外资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在疫情期间,线上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大中小企业供应商可不受疫情影响,及时提交文件,满足了企业对供应链融资业务的需求。上海抗疫攻坚战还在进行中,努力也不曾停歇。记者了解到,多家在沪外资银行一方面推出一系列抗疫纾困举措,努力保障企业及个人客户的服务需求,助力复工复产;另一方面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担当,与全社会一起守土尽责,齐心战疫。具体来看,外资银行通过充分调动全球网络和资源,以灵活、人性化的融资解决方案,全力支持客户需求;与此同时,不少外资银行人士主动请缨,尽己所能为社区抗疫和物资保障贡献力量。多项减费让利措施记者从恒生中国处了解到,针对企业客户,其推出了多项减费让利措施。具体来看,包括免收银行账户管理费、支票工本费、挂失费,对公跨行转账汇款手续费及企业网银执行优惠收费等。小微企业方面,则有免收额度承诺费和金融咨询服务费、银行承兑汇票风险敞口费、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手续费等措施。此外,为了保障客户服务不受疫情影响,恒生中国还推出了多项特殊时期的业务灵活处理方案:在贷款及贸易融资方面,基于风险可控的前提,获得特殊审批的客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指令”提交提款、续贷、提前还贷申请;在开户方面,对于符合要求的客户,可以视频方式暂时替代临柜递交文件,待疫情结束后再行补齐。据悉,某大型连锁超市客户的流动资金贷款将于2022年4月中旬到期,由于疫情封控管理,其财务人员无法进入办公楼,无法取得公章、网银token(口令牌)等办公用具,导致无法进行资金筹措和调配。考虑到客户的特殊情况,恒生中国特别给予客户贷款展期至疫情解封,及时解决了客户的实际困难。某大型度假区集团为配合疫情防控暂时关闭,流动性压力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摩根大通多部门联合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为客户制定、落实提款计划,顺利帮助客户完成2.55亿元人民币的提款和入账,与客户共渡难关。某上海运动品零售企业在3月流动资金需求增大,但是由于疫情,无法提供发票原件作为贷款支持性文件。经过讨论,摩根大通接受发票复印件作为支持性文件。在验明发票真伪,且企业承诺后补发票原件的前提下,顺利帮助客户完成5000万元人民币的提款,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压力。尽己所能贡献力量在上海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刻,不少外资银行从业人士主动请缨,尽己所能为所在社区的抗疫和物资保障贡献力量。三年前来到上海工作的汇丰员工Rosetta
2022年4月28日
其他

多家银行下调大额存单利率,未来降息成必然趋势?

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一直在引导银行降低负债成本,今年还对银行协议存款等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从长期来看,定期存款利率还有下降空间。大额存单素来是商业银行的“揽储利器”,但近期多家银行不同程度下调了大额存单利率或收紧额度。市场认为,这是受近期政策导向及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未来大额存单利率仍将是下行趋势。多家银行下调定存利率某股份行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原定于5月下调存款利率,但现在已提前至4月28日。20万元起的三年大额存单当前利率是3.55%,28日起下调至3.45%。”北京银行的大额存单产品也在近两周出现下调,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已从3.55%降至3.35%。除股份行外,记者注意到某国有大行的App上也显示,2年期和3年期的大额存单产品从今日下调,均下调0.1个百分点。但即使下调,大额存单仍然是“且买且珍惜”的强势单品。另一家股份行的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需要买5年大额存单产品的话,得定好10点的闹钟抢,额度有限,来网点抢购的话概率更大。“市场波动太狠,存单投资最稳。”该经理表示。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近期,存款利率下行、部分理财产品“破净”等因素影响下,一些偏好稳健型收益的储户适度增加了大额存单的购买量,使部分银行出现大额存单额度相对紧张的情况。近期股市大幅震荡,许多银行理财产品在净值化后纷纷出现“破净”现象,而大额存单作为保本类理财产品并且拥有相对较高的收益率,因此依旧受到用户追捧。但未来,大额存单的利率也将一降再降。“在政策引导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背景下,预计未来大额存单利率仍是下行趋势。”普益标准认为。降低利率转移负债端压力从背景来看,4月15日,央行宣布从4月2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降准预计向市场投放5300亿元左右的资金,能够进一步缓解各大银行存款压力。4月25日此次降准正式落地,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65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长期来看,会有更多银行加入降低大额存单利率的队伍,通过此方式压缩负债端成本,同时由负债端传递到资产端,以期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保持自身净息差。”普益标准相关人员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降低大额存单利率,总体来说,有助于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周茂华认为,这为资产端让利实体经济拓展空间,目前经济环境下,金融管理部门也希望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拓展空间。专家认为,受疫情影响,国内实体经济发展疲软,在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下,银行业适度加大了贷款让利幅度,适度转移负债端压力。“国内疫情反复,部分行业及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政策层面也积极引导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兴业证券分析师陈绍兴表示,保证银行持续的信贷投放能力,需要保持银行合理的盈利能力,以此实现核心资本的内生补充,提升潜在风险的拨备水平和吸收能力。而除了大额存单外,专家预计,未来一些中长期的存款产品利率皆会出现调整,但短期内降幅有限,中长期看还是呈下行趋势。“受疫情及国际形势影响,国内外经济波动较大,从国内外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未来定期存款利率下降或是趋势。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一直在引导银行降低负债成本,今年还对银行协议存款等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从长期来看,定期存款利率还有下降空间。”普益标准表示。记者:曹韵仪编辑:姚惠版式:王莹///
2022年4月27日
其他

事关10亿人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来了!怎么投资?怎么领取?何时能买?

为了积极开拓个人养老金业务,与银行、证券基金进行竞争,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预期将比一般的养老年金更有竞争性,并且保险产品自身的保证利率特色,对于消费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个人养老金制度真的来了,且与我们每一人息息相关!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旨在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保险需要。北美精算师、融金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包虹剑指出,《意见》明确了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也明确了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唯一专户性、终身性和完全积累性、优惠性、产品和销售渠道选择的多样性。还对缴费做了具体的规定,每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万元,对领取年龄和条件也做了清晰的说明。燕道数科创始人兼CEO娄道永表示,《意见》下发之后,将强有力地推动推进个人养老金的发展,由原来的保险机构专属转化为银行、证券、基金等全金融行业参与,共同做大做强个人养老金这块业务。覆盖超10亿人国家保基本,提高看个人。通俗来讲,所谓个人养老金账户,就是指除了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之外,老百姓自己给自己准备的特定养老储备,这些产品会放在个人养老金账户里,今后给我们自己养老用。《意见》指出,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均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根据人社部的数据,截至2021年11月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高达10.25亿人,即我国绝大部分人均可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值得关注的是,个人养老金并非是强制缴纳,而是个人自愿参加。包虹剑分析称,这类个人养老金账户虽然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但国外很多国家已经实施多年,是对个人退休生活费用的重要补充。由政府政策支持,由国家政策统一推动,意味着安全保障性高、可信赖度高。“个人自愿参加,这点很重要。”她表示,并不是人人都有能力交了社保再储备一份个人养老金的,实在负担不起的也可以不交,但有能力却不交,可就吃亏了,就可能享受不到国家给予的一些税收优惠和特制的产品。同时,市场化运营,监管部门选择有实力、有能力的金融机构去经营,让老百姓在风险可承受的基础上,有更好的收益空间。年缴纳上限1.2万元《意见》明确,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参加人通过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个人养老金账户是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万元。具体如何投资?《意见》提出,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的满足不同投资者偏好的金融产品,参加人可自主选择。参与个人养老金运行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由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确定,并通过信息平台和金融行业平台向社会发布。那么一个好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到底应该长什么样呢?包虹剑认为,一定是集“六大宠爱”于一身:一是要有足够的优惠激励;二要与退休的状态相挂钩,这些钱要绝大多数甚至全部用于退休后的生活;三要与每个人的风险偏好相匹配;四要与养老需求的规划和理想相匹配;五要能跑赢CPI;六要是一个不同的资产配置。“毕竟有的收益高,但波动性大不保底;有的收益稳定,但不够高;有的投资期限短,没法和退休的目标相适应,短的资产配置有再投资风险;有的则不能解决长寿风险。”部分城市先试行1年如何领取?根据《意见》,参加人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或者具有其他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形,经信息平台核验领取条件后,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个人养老金,领取方式一经确定不得更改。领取时,应将个人养老金由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转入本人社会保障卡银行账户。参加人死亡后,其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中的资产可以继承。那么现在就能买吗?《意见》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要加强指导和协调,结合实际分步实施,选择部分城市先试行1年,再逐步推开,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本意见顺利实施。“从传统金融到养老金融的转变,是机构和个人再一次腾飞的机遇,应该提前准备,牢牢抓住机会,现在行动还来得及。”包虹剑说。在娄道永看来,为了积极开拓个人养老金业务,与银行、证券基金进行竞争,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预期将比一般的养老年金更有竞争性,并且保险产品自身的保证利率特色,对于消费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从另一方面考虑,保险公司产品的营销成本不高,销售人员或渠道推广的积极性有限,因此综合来看,保险端个人养老金业务规模尚待观察。”记者:罗葛妹编辑:姚惠版式:王莹///
2022年4月21日
其他

央行再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专家怎么看?

在多位专家看来,此次降准力度略低于市场此前预期的50个基点。整体来看,降准将对股市、债市及房地产等多方面带来积极影响。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同时,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全面降准如期而至事实上,自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后,市场对降准的预期明显升温。此次适时“降准”不仅体现货币政策前瞻性,也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3月以来,国内外环境复杂程度超出预期,部分行业、企业仍面临不少困难,内需复苏基础不够稳固。”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组研究员周茂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此次央行降准后,为银行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长期限、稳定负债,提升银行信贷扩张能力。“一方面,金融机构合理让利实体经济,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够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企业等提供长期限信贷支持。”周茂华表示。中国民生银行首席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在当前经济面临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背景下,央行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体现了货币政策前瞻性,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主体信心,改善和扩大总需求,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创造了积极条件。温彬认为,尽管本月MLF(中期借贷便利)政策利率保持不变,但此次降准或将促使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行压降点差,本月20日LPR利率有望下调。降准力度略显“矜持”虽然降准如期到来,但在多位专家看来,此次降准力度略低于市场此前预期的50个基点。周茂华认为,央行如此“矜持”主要是考虑到多方原因:一方面,从一季度金融数据来看,信贷投放比较强劲,央行灵活调整货币政策力度;另一方面,国内存款准备金率仍处于国际中等水平,相对于部分新兴经济体,存款准备金率已不高,央行此时珍惜正常货币政策空间,也更注重政策精准质效。另外,此举也是对发达经济体政策急转弯潜在外溢影响保持警惕。谈及此次降准,周茂华还表示,除了全面降准25个基点,央行还对符合条件的区域中小银行多调降25个基点。“此举充分考虑部分区域中小银行面临经营、负债压力相对大一些,也是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三农、民营企业、制造业等重点新兴领域支持力度,激发市场微观主体活力”。整体来看,降准将对股市、债市及房地产等多方面带来影响。具体包括:对股市来说,此前国务院金融稳定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释放稳预期稳市场信号,效果显著,资本市场已筑底企稳,此次降准将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助力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对债市来说,降准将促进银行做好资产负债管理,增加利率债配置,预计国债收益率稳中有降,并带动企业债融资成本下降。对房地产市场来说,在各地因城施策进行房地产调控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以及居民刚需、改善型按揭贷款需求将得到有效满足,这对当前化解部分房企流动性压力、提高居民购房意愿、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记者:马嘉昕编辑:姚惠版式:王莹///
2022年4月15日
其他

疫情期间房贷还款遭遇困难怎么办?上海这些银行给出了方案

对于受疫情影响暂时还款困难的客户,多家银行表示,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客户申请,调整还款安排,延后还款期限,缓释客户还款压力。“您好,请问您是想申请房贷延期是吧?”在“因疫情推迟还房贷有必要提上议事日程”话题登上热搜后,记者致电上海各大银行客服,翌日收到客户经理主动回电。受到疫情影响,上海各银行网点处于关闭状态,但是通过客服登记需求转达后台,能够在过后收到网点贷款人员的主动回电,解决房贷问题。各大银行延期政策不同受疫情影响,还房贷压力大怎么办?4月7日,上海多家银行表态,称可适当延后还款期限,缓释客户压力。“一般我们可延几个月,最长三个月。”浙商银行上海分行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鉴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因疫情而无法工作、感染或被隔离、参与抗疫等原因造成暂时还款困难人员,本行个人贷款及信用卡业务提供延期还款服务。客户在宽限期内发生逾期的,可不影响客户征信记录、宽限期内的各项贷款罚息及复利可予以减免。截至3月末,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已受理个人贷款延期还款申请3笔,共155万元。“对于确因疫情原因导致暂时无收入来源的,提供有关证明依据,并经我行审核后,可以适当延期。”上海某城商行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工行上海市分行表示,疫情期间,建议个贷客户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还款。对于受疫情影响暂时还款困难的客户,该行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客户申请,调整还款安排,延后还款期限,缓释客户还款压力。不过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家银行的具体还款安排不同,需要根据个案情况调整。同时,有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鉴于疫情突发且情况特殊,目前能做的也只是向上级汇报,由于银行网点人员都在居家隔离,因此真正要处理还等到复工后。招商银行上海分行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本轮上海地区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该行积极配合政府及监管部门,及时掌握受疫情影响群众、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并为其提供了包括还款日变更、存量续贷等多项贷款延期服务,后续将严格落实政府关于完善信用修复机制有关要求,积极协助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个人开展信用修复工作。邮储银行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部分客户偿还房贷受到影响,延期还款的意愿较为强烈。对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房贷客户,提供最长6个月的延期还款服务,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支持帮助受困客户渡过难关。邮储银行在出台房贷延期还款政策的同时,对于客户关心的征信问题,严格落实征信权益保护政策,明确对因疫情影响还款不便的上述四类房贷客户,可协助开展疫情相关的征信逾期记录调整,充分保护客户的征信权益。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对于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人员或隔离人员、参加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以及疫情之下现金流受到影响的客户,给出了三条支持举措:一是给予最长3个月的还款宽限期;二是对小微企业提供个人经营贷款“连连贷”无还本续贷服务,暂时受困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申请延长贷款期限;三是为房贷客户提供手机银行在线办理“随薪供”还款,最长可3年不归还贷款本金,纾解还款压力。该行已通过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点对点推送的方式向存量房贷客户进行信息告知。同时,该行将对确因疫情导致暂时还款困难的客户给予征信保护,依照调整后的还款安排,报送信用记录,避免征信记录受损。光大银行上海分行对受疫情影响还款出现压力的贷款客户,特别是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提供延期还款服务,宽限期最长90天,避免客户个人征信记录受损。同时,针对受疫情影响居家封闭的客户提供线上融资产品“光速贷”,通过实现手机提款和随借随还功能,尽力缓解客户特殊时期的资金压力。暂缓房贷有先例上海柏年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志群认为,上海作为本次疫情重灾区,推迟归还房贷确实成为部分市民的需求。“一般情况下,房贷属于货币债务,短期的疫情难以成为推迟归还的事由。但是,中长期疫情势必会成为推迟归还的事由。基于公平原则,建议各家银行对于推迟还贷行为给予特殊处理:在合理期限内,市民推迟还贷不视为违约,不需要支付罚息。”陈志群表示。日前,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央行上海分行、上海银保监局、上海证监局以及上海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印发《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金融支持举措》,也明确表示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企业,可依调整后的还款安排,报送信用记录。此外,在疫情暴发初期,也有明确条例表示特殊情况应当特殊对待。2020年2月,央行等五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明确提出,对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金融机构要在信贷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对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和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经接入机构认定,相关逾期贷款可以不作逾期记录报送,已经报送的予以调整。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企业,可依调整后的还款安排,报送信用记录。记者:曹韵仪编辑:姚惠版式:王莹封面拍摄:左宇///
2022年4月7日
其他

重疾保费增速“五连降”,保住老客户才是王道——独家专访“中国重疾险之父”丁云生

近两年,受疫情、行业高质量转型等因素影响,保险代理人数量从900多万骤降至600多万,缩减人力近300万。当代理人数量下滑,重疾新单保费不足以填满重疾险老保单退保的坑,重疾险保费也因此出现下滑。重疾险新单保费在2016年、2017年、2018年经历极高速增长后,逐年下降,甚至已经从千亿平台掉落,到2021年堪称“雪崩”。重疾险总保费增速从2017年开始下降,在2021年出现近五年来的首次负增长。重疾险新单保费、总保费双双下滑,根源在哪里?保险公司如何激发消费者购买意愿,如何成功突围?近日,重疾不重(北京)健康科技创始人、被香港文汇报誉为“中国重疾险之父”的重疾风险管理专家丁云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强调,目前保险公司仍更多关注重疾险的经济补偿功能,忽略了重疾险的风险管理功能,而后者才应该是消费者购买重疾险的根本原因。他还建议,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人)不要总想着如何开发重疾险新单,其实保住重疾险老客户更重要。总保费负增长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1年重疾险保费收入4574.6亿元,占健康险保费收入的52%,同比下滑6.7%,这也是2016年以来重疾险保费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事实上,从2017年开始,重疾险保费增速已经出现急速下滑。2016年至2021年,重疾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528亿元、2245亿元、3198亿元、4107亿元、4904亿元、4574.6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48.8%、46.9%、42.5%、28.4%、19.41%、-6.7%。重疾险新单保费同样在2018年达到顶峰后,持续下滑,并在2021年出现“雪崩”颓势。丁云生认为,重疾险保费下滑根源在2015年监管取消代理人资格考试,代理人数量急剧增加,但保险公司并没有做留存,也没有提供专业的培训,新人做完自保件、再卖一波缘故客户后就离开了。近两年,受疫情、行业高质量转型等因素影响,保险代理人数量从900多万骤降至600多万,缩减人力近300万。“当代理人数量下滑,重疾新单保费便不足以填满重疾险老保单退保的坑,重疾险保费也因此出现下滑。”丁云生直言。除了代理人因素外,丁云生补充称,看病贵不是问题也是重疾险保费下滑的主要原因。近几年,百万医疗险、惠民保陆续推出并走红,以及目前药品集采后报销范围更广,都让老百姓觉得看病贵不再是问题。第三个原因是,受疫情反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定不确定性,老百姓手头没有闲钱去买自认为不是刚需的长期保险保障产品。“当然,去年2月1日新旧重疾定义切换前的炒停潮消耗了大量的客户资源,也是因素之一。”丁云生说,实际上这个因素已被行业过分夸大。提高续保率是关键那么,保险公司该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才能让重疾险重新回归正增长甚至高速增长时代?丁云生的答案是:做好重疾险老保单客户的服务,提高续保率。众所周知,保费收入由首年保费和续期保费构成,其中续期保费为保险公司的主要保费收入来源,首年保费基本只能覆盖代理人、中介等渠道的佣金费用。对此,丁云生建议,保险公司和代理人先别想着如何拓展新客户,开发重疾险新单,应先想想如何保住重疾险老客户,提高其续保意愿。从行业实际情况来看,中资保险公司的续保率并不理想。记者梳理几家上市险企的2021年年报发现,个人寿险业务13个月续保率大多在80%至86%,且相比2020年有下滑趋势。而友邦保险的续保率则保持在95%左右。“续保率保持在95%以上,甚至达到98%、99%才应该是正常水平。”丁云生指出,高续保率代表了高业务品质和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背后是保险公司、代理人专业服务的支撑。丁云生还透露了一个数据,重疾险在27年间共销售近3个亿的保单量,覆盖了近2亿人口。在中国14亿人口中,具备重疾险(指“储蓄”性质较强的重疾险产品)支付能力的比例是有限的。根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2019年的抽样调研数据,“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人口占比为16.34%,在14亿的人口中有2.3亿人”,这个量级水平与目前重疾险的覆盖人群量级基本一致。“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把绝大部分有支付能力的客户都转化成了重疾险的客户。也再次说明,做好重疾险老客户的续保更加重要。”丁云生表示。突出风险管理功能怎样才能提高续保率?服务是关键。保险有两大社会职能:风险管理和经济补偿。“广义的重疾险同样包含这两大功能,而且要把重疾的风险管理做大,这才应该是消费者购买重疾的根本原因。”丁云生表示。他告诉记者,重疾风险管理包含三级防御体系:第一级是降低发病率,占35%左右。第二级是早期发现疾病、早期诊断疾病,占比50以上;第三级是规范治疗,类似绿通等服务,占比大概10%至15%。对保险行业,以及保险代理人来说,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更多的应该是帮助客户识别风险,就像医生的望闻问切一样,帮助病人诊断病症,拿出治疗方案,达到规避、分散和转移风险的目的。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顶着医生的名却干着只是卖药的活儿。丁云生直言,重疾险在我国已经发展近30年,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和代理人仍然只强调重疾险的经济补偿功能,忽略了它的风险管理功能。但站在消费者角度看,如果被查出来罹患恶性肿瘤,而且已经是晚期,那么,再高的保额对他生命的延续来讲意义并不大。“事实上,有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诊和规范治疗治愈。”丁云生再次强调,做好重大疾病的风险管理才是对消费者负责。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或5月,重疾不重健康科技公司将联合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迭代升级推出包含三甲医院的癌症早诊服务(涵盖无痛胃肠镜、肺CT、乳腺钼靶)的重疾险产品,鼓励通过科学手段降低重大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颠覆过往重疾险仅作为经济补偿的功能。被保人在合作的三甲医院完成筛查后,确认未患有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中症疾病和轻症疾病后,在六十岁之前将获得保额翻倍的激励。丁云生还提出,保险公司盈利主要靠三差:死差、费差、利差。利差时代已经远去,现在只能拼死差和费差。传统保险公司优势在死差,更应强调消费者的风险管理,通过服务来降低癌症等重疾发生率,这样消费者更愿意买,保险公司也能赔得更少。互联网保险公司的优势在费差,在获得同等保费收入时可付出更低成本,可更多聚焦到60岁前的中青年人群,并做高保额,做高赔付比例。“消费者在60岁前的重疾险保额远远不够,以及重疾险赔付时消费者大多是癌症中晚期等痛点亟待解决。我们国家重疾险的路还很长!”丁云生感叹道。记者:罗葛妹编辑:姚惠版式:王莹///
2022年4月1日
其他

银行理财子公司晒成绩单!理财产品规模攀升,净利润普遍大涨

分析认为,开业较晚、基数低都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净利润激增的原因,同时承接了大量母行迁移的理财产品,使得理财产品管理规模攀升。随着A股上市银行2021年年报披露,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业绩也浮出水面。从净利润来看,各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都取得不俗的成绩,同比增幅惊人。但另一方面,随着理财产品“破净”数量增加,理财子公司在投资者教育和管理能力方面也面临挑战。招银理财盈利能力最强从年报公布的信息来看,据不完全统计,招银理财盈利能力最强,以32.03亿元的净利润位列第一,兴银理财和中银理财分别以28.06亿元和26.09亿元的净利润紧随其后。截至2021年12月末,招银理财总资产为120.97亿元,净资产为106.78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2.03亿元,实现净利润32.03亿元。招银理财管理理财产品余额2.7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47%。国有银行中,中银理财位列第一,2021年实现净利润26.09亿元,受托管理规模突破1.7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17%。随后是建信理财,实现净利润20.62亿元,理财产品规模2.19万亿元,建信理财资产总额185.30亿元,净资产174.47亿元。交银理财2021年实现净利润11.55亿元,同比增长73.61%,理财产品规模较上年末增长129.43%至1.22万亿元。过去一年随着存量整改任务加速推进,理财子公司的成长速度并未放慢。从净利润的增幅来看,建信理财、中银理财、光大理财、兴银理财2021年净利润同比都实现了大幅增长,增长幅度分别为515.52%、473.41%、181.21%、108.62%。分析认为,开业较晚、基数低都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净利润激增的原因,同时承接了大量母行迁移的理财产品,使得理财产品管理规模攀升。比如,在2020年7月、8月和11月开业的信银理财、平安理财、青银理财实现了业绩增幅大翻倍,分别为203.53%、879.30%、13500.00%。在净值化转型方面,理财子公司进度不一。招商银行透露,截至报告期末,招银理财新产品余额2.6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6.63%,占理财产品余额的93.53%,较上年末提高25.77个百分点,剩余的老产品用于承接经监管同意的个案资产。招商银行常务副行长、董秘王良日前表示,剩余未完成整改的老产品都配置了投资期限比较长的股权类或者产业基金类等资产,将按照监管“一行一策”“一户一策”的要求进行整改,到2025年底清零。面临“破净”压力随着理财产品整改收官,净值管理能力面临检验。从理财子公司披露的数据来看,固收类产品仍是主流,权益类产品的比重仍不算大,但未来占比将越来越多。截至2021年12月末,工银理财存续理财产品1510只,余额为20218.04亿元,全部为符合新规要求的净值型产品。从投资性质划分,固定收益类产品961只,金额18000.82亿元;权益类产品50只,占比为3.31%,金额44.45亿元,占比仅为0.22%;混合类产品499只,金额2172.76亿元,占总金额的10.75%。从中邮理财披露的数据来看,截至2021年12月末,余额达6553.1亿元,规模较上年大幅增长约156%。从投资性质划分,固收类产品193只,金额6320.13亿元,占比96.45%,权益类和混合类金额分别为1376.7万元和232.8亿元。虽然权益类和混合类理财产品不算主力,但市场波动仍然引起大批投资者的不解和恐慌。为此,理财子公司用自有资金对公司自营的理财产品进行申购,向市场传递信心,目前自购大军的资金规模已经高达13.5亿元。3
2022年3月31日
其他

揪心!东航客机坠毁,谁来赔?怎么赔?

国内空难家属及受伤乘客可以得到两部分赔偿:一是承运人(航空公司)所承担的赔偿;二是保险公司所承担的赔偿,即航空意外险。2022年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发生坠毁事故。机上人员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机组9人。事故发生后,银保监会印发通知,要求保险业全力做好东航客机坠毁事故保险理赔服务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目前,已有21家保险机构紧急展开现场查勘和参与救援。记者了解到,东航MU5735航班由中国人保首席承保,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共保该飞机机身一切险及责任险,中国太保产险跟单承保中国民航联合保险机队航空保险。此外,包括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阳光保险、众安保险在内的60余家保险公司已迅速启动重大事故理赔应急机制。《国际金融报》记者最新获悉,截至3月24日,中国平安累计接到事故相关报案25起。其中,平安寿险接到13起相关报案,平安养老险接到7起相关报案,平安产险接到4起相关报案,平安健康险接到1起相关报案。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已接到1名客户乘机失联报案。新华保险收到1起东航事件的报案。那么,飞行事故涉及哪些保险保障?航空公司有哪些获赔渠道,如何分散巨额风险?空难遇难者家属及受伤乘客又有哪些获赔渠道,该如何分散乘机风险?民航飞机均已投保航空保险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航空保险是指包括民用航空活动、军事航空活动和警用航空活动以及航天活动所涉及的各类主体的各种风险的一种保险。狭义的航空保险,仅指民用航空活动所涉及的各类保险。国际上常见的民用航空保险包括航空器机身保险(简称“机身险”)、航空器责任保险(包括乘客责任险和第三者责任险)、航空运输保险(简称“空运险”)、航空产品责任险、机场公众责任险、航空意外险(简称“航意险”)等。“此次东航飞行事故涉及的航空保险均在这些范围内。”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王民博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据王民介绍,航空保险在中国是一个舶来品。1910年最早的航空保险出现在美国,1912年第一张民用航空保险的保险单诞生于英国。我国于1958年批准《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简称《华沙公约》)。1974年9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从事国际航线飞行的飞机(包括班机或包机),均需办理保险。根据这一指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办了飞机保险业务,并于同年9月29日为中国民航出具了中国第一张飞机险保险单,承保了4架三叉戟飞机。1999年5月在蒙特利尔召开的国际航空法大会上,中国与其他51个国家一同签署了《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简称《蒙特利尔公约》)。目前,中国民航所使用的飞机均进行了投保,飞机来源涵盖自购资产、融资租赁、经营租赁等形式。机身赔偿金或达数亿元王民告诉记者,此次事故中涉及的飞机保险主要包括机身保险和三责险等。机身险是指航空器在飞行或滑行以及停放时,由于意外事故造成航空器及其附件的损失或损坏,以及因意外引起的航空器拆卸重装和运输的费用和清除残骸的费用,保险人负赔偿责任。保险金额由被保险人自行确定,通常按重置价值投保。保险期限一般为一年。航空责任保险一般包括乘客责任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乘客责任保险承保旅客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第三者责任险则承保航空服务造成的不特定公众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业内测算,波音737系列的平均价格在4.67亿元到6.76亿元人民币之间,考虑到飞行时间的折旧,共保体及其再保人仅机身本身的赔偿金额也将达到数亿元人民币。经核查,该飞机由中国人保首席承保,事故发生后,人保财险第一时间启动重大事故理赔应急机制,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和理赔、业务、支持等工作组,第一时间与民航总局、东航进行对接,人保财险副总裁带队的专家小组赶赴现场,全力协助做好善后工作。中国太保方面表示,太保产险跟单承保了“中国民航联合保险机队航空保险”;中国平安方面表示,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共保东航MU5735机身一切险及责任险。且两家机构均在跟进事故处理工作。对此,王民特别提出,航空公司面对巨额损失风险,需要综合运用包括合同责任约定、保险在内的多种风险管理工具进行控制与转移。家属可获哪些赔偿一般情况下,国内空难家属及受伤乘客可以得到两部分赔偿:一是承运人(航空公司)所承担的赔偿;二是保险公司所承担的赔偿,即航空意外险。王民指出,对于空难遇难者家属及受伤乘客,航空公司作为承运人首先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也有可能由航空责任保险的保险人代表航空公司直接向其赔付。另外,还可以根据乘客自身购买的商业保险合同约定获得赔偿,这些保险产品包括航空意外险、一般意外险、人寿保险等。航空意外险的保障期间一般是从被保险人踏上飞机的舱门至抵达目的地下飞机走出舱门为止,其主要保障被保险乘客在登机、飞机滑行、飞行、着陆过程中因为飞机出现意外而造成的人身伤害。飞机失事的理赔程序包括五个步骤:受理报案、立案、调查和取证、审核和签批、通知和领款。根据2006年《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规定》,每名旅客的赔偿责任限额为40万元;随身携带的物品赔偿限额3000元,托运行李的赔偿为每公斤100元。不过实践中,中国空难赔偿标准参考经济水平,随着消费指数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实际赔偿金额往往大于当时的法定限额。比如,在2010年伊春空难中,每名遇难者的赔偿金额高达96万元;2014年马航MH370空难中,每名中国乘客获赔约合150万元人民币;2015年中国台湾复兴航空客机坠河事件中,每名遇难乘客获赔方案为295万元人民币。业内预测,此次东航空难事件,机上人员共132人,假设平均每人能获赔100万元-200万元,预计保险公司需为此支付1亿-3亿元。记者查阅东航官网发现,保险专区有一款泰康年期航意险,每年保费为100元和200元两个档次,保额分别为500万元和1000万元。“虽然飞机仍然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是因为其一旦出现意外,影响、损失很严重,建议消费者考虑购买充分的意外保险保障。”王民直言。记者:罗葛妹编辑:姚惠版式:王莹///
2022年3月24日
其他

多地房贷利率骤降,还有“零加点”!专家:后续可能进一步宽松

房贷利率和LPR利率齐平,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专家认为,房贷政策松绑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3月下旬,甚至出现极低利率,显然是进一步释放宽松信号,助力市场行情回暖。近日,据记者采访发现,全国多地房贷利率有所下调,甚至有地区出现“零加点”,即房贷利率与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基准利率持平,带动楼市出现“回暖”现象。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政策层面,房地产调控宽松的信号基本明确,后续不排除多地出现降低首付比例的可能。多地银行下调房贷利率自开年至今,多地房贷利率松动下调。3月24日,据《国际金融报》记者对苏州地区银行调研发现,除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及邮储银行外,当地多数银行将房贷利率下调。其中,多家银行表示,首套房贷款利率已经降至4.6%,即与LPR基准利率持平;二套房贷款利率也有所优惠,如果首套房贷款已经还清,则二套房贷款利率基本也能享受4.6%,如果尚未还清,则二套房贷利率将适当上浮,多数集中在5.3%左右,最高约为5.6%。与此同时,不仅银行授信额度较充足,而且放款速度也有所提升。苏州银行信贷人员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只要材料准备齐全,最快一周内便能够下款,整体下款速度会很快”。另外,杭州地区也出现房贷利率下调现象。据悉,杭州当地首套房贷利率普遍较一月前的5.7%左右,下调至5.3%左右,二套房贷利率下调至5.5%。据了解,在今年2月末,苏州地区的二手房贷款利率为4.8%,去年曾一度超过6%,然而步入3月以来,苏州地区房贷利率基本与基准利率持平,成为全国首个房贷利率“零加点”的地区。整体来看,银行信贷优惠的力度还是相当可观。不过,当前的“零加点”利率,并非所有客户均能享受。工商银行苏州姑苏区房贷授信人员表示,房贷利率与客户资质有很大关系,优质客户才能享受到当前最低4.6%的利率。贝壳研究院发布的重点城市主流房贷利率数据显示,2022年3月,全国103个重点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5.34%,二套房利率为5.60%,分别较上月回落13个和15个基点,高于LPR利率的降幅,并且今年3月整体房贷利率降幅较2月分别扩大4个和6个基点,并接近2020年三季度水平。与此同时,今年3月房贷利率降幅创2019年以来最大。另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上海、深圳、天津、苏州等十余个城市出现首套房贷利率低于5%的情况。后续或更为宽松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当前相对宽松充裕的信贷环境,将对购房市场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当前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出现4.6%的房贷利率,与LPR基准利率持平,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从目前对一部分城市的统计情况来看,房贷利率的政策总体在放松,并且还朝着‘极低利率’的方向继续演变”。“过去虽然有房贷政策放松的信号,但很多银行房贷利率还是超过5%的水平,而当前各类低利率政策中,开始出现和LPR齐平的政策,这说明房贷的成本朝着最大限度放松的方向演变。”严跃进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对于购房者而言,这意味着其在后续每年的月供还款有很大的减负效应,而对于银行来说,当期房贷的节奏确实也需要加快,但要尽量做到此类低利率贷款产品无捆绑营销的内容,真正为顾客降低按揭贷款成本。他认为,房贷利率和LPR利率齐平,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房贷松绑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3月下旬,甚至出现极低利率,显然是进一步释放宽松信号,助力市场行情回暖”。据当地媒体报道,苏州地区的房地产从业人员表示,受房贷利率下调影响,“最近看房的客户明显增多,成交量也比春节前要高出许多”。据贝壳研究院数据,今年3月以来(截至3月17日),贝壳50城二手房日均成交量较2月(春节后)日均成交量增长约17%。近期,刘鹤副总理在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中讲话指出:“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随后,财政部、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部委联合发声响应,助力楼市的稳定预期发展。对于后期是否会进一步放宽房贷政策,严跃进表示,对消费者而言,“两头减”肯定是最好的,即首付减一点、按揭减一点。“从实际操作看,房贷是20年或30年陆续还清的,还多少可以后续选择,而首付是采取一次缴纳的方式进行的,自然首付降低效果会更明显。后续预计首付比例会进一步下调,包括两成首付会增加,及改善型购房需求也可以享受低首付的政策。”记者:马嘉昕编辑:姚惠版式:王莹封面拍摄:左宇///
2022年3月24日
其他

网红“隔离险”相继下架!赔付率推高惹的祸?

“隔离险”大多在网络上销售,很多消费者并没有很好地去关注并理解产品的除外责任,因此对保险的保障责任有过高的心理预期,导致最终的理赔结果和自己的主观评价存在反差。“隔离就能拿钱”、曾经火出圈的“隔离险”近日陆续下架。消费者纷纷抱怨:“现在隔离险需求增加,我们却买不到了。”部分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也在朋友圈、微信群等平台加大对“隔离险”的推广力度,号召消费者抓住“最后一波购买机会”。3月17日,杭州某保险经纪人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近期好几家企业主找到他,有意为员工购买隔离险,却苦于没有愿意承保的保险公司。对于下架原因,受访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监管趋严、投诉激增、赔付率高为主要原因。集中下架记者从多个保险销售平台了解到,目前正在热销的众惠相互惠无忧意外险将于3月17日22时正式下架;众安保险爱无忧意外险已经于3月15日在自有平台、支付宝等多渠道下架;复星联合健康的相关产品也于去年年底下架。对此,众安保险客服人员回复称:“只是正常的产品下架调整,之前如果已经投保成功,后期保障不受影响,在保障范围内的赔付正常享受。”“公司每年都会对前一年的老产品进行综合评估后展开调整。”众惠相互方面也回应称:“主要是近期多地疫情暴发,从消费者权益保护角度出发,对相关产品进行下架。”当然,也有包括国泰产险在内的多家保险公司暂未下架隔离险。“我们还在观望中。”国泰产险方面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公司暂未有下架隔离险的计划。所谓“隔离险”,一般为一年期以内的意外险,保费基本在百元以内,被保人在保险期间被强制集中隔离,可以每天获得150元至1000元不等的津贴赔偿。早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很多保险公司顺应市场变化及客户需求,在承担意外责任的同时,扩展承保新冠病毒导致的保险事故,其中就包括因疫情防控政策而强制隔离的津贴。直至2021年四季度,受到疫情反弹的影响,且因此类产品投保简易、保障期间灵活、保费亲民,“隔离险”销量倍增。据某保险销售平台透露,彼时月均投保件数超6万件,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赔付率上升或为主因疫情再次暴发之际,众多居民对于隔离险的需求日益增加之时,保险公司却开始陆续下架隔离险,这是为何?“这波隔离险陆续下架,应该是监管趋严、投诉激增、赔付率上升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所致。”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王民博士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总结道。一方面,此前隔离险产品设计和宣传可能存在一定问题,部分产品对免责条款淡化或没有做出明确说明,让很多投保者产生误解,以为只要隔离就能拿到津贴,而实际上,隔离险的承保和理赔条件都相对严格。比如,大多隔离险对常规的居家隔离是不赔的,只能集中隔离才能赔,显然很多购买者并没有意识到,也因此引发很多投诉,同时引起监管层的注意。记者获悉,今年2月初,为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银保监会财险部发布《关于规范“隔离”津贴保险业务经营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针对隔离险宣传不实、理赔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些规范性要求。并指出,如果存在对保险公司业务的片面宣传和夸大,应停止对保险公司业务平台的片面宣传和夸大,并立即停止其业务合作和管理。并且要求各家保险公司做好自查和整改,在2月28日之前上交自查和整改报告。另一方面,近期疫情卷土重来,在部分城市隔离人数增多,已不太符合保险风险所要求的损失发生不确定性要求,并且不能基于保险大数法则发挥保险的分散风险功能,也导致预期赔付率逐渐上升。这就需要对原有设计产品的精算基础和定价做出相应调整,这可能也是这一波隔离险下架的主要原因。看清除外责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表示,“隔离险”是保险行业应对新冠疫情的产品创新之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于消费者来说,集中隔离有的需要自摊费用,同时也耽误不少时间,如果有津贴的支持,对于被隔离者而言,是通过保险的方式提供了经济方面的补偿与支持。“对于一款保险产品,我们不仅要关注它保什么,还要看它不保什么,二者结合起来,才是对保险责任的一个全面理解。”朱俊生同时强调,“隔离险”大多在网络上销售,很多消费者并没有很好地去关注并理解产品的除外责任,因此对保险的保障责任有过高的心理预期,导致最终的理赔结果和自己的主观评价存在反差。记者注意到,有部分保险经纪人在推广某款隔离险时,会向消费者做除外责任的温馨提醒:1、处于境外或者是中高风险地区的朋友,不能投保了。2、被判定为确诊阳性/疑似阳性/密接人员/被防疫部门通知要隔离的人员,不能投保了。3、境外户籍,包括港澳台户籍的同胞,不可投保。4、为了您的健康与安全,投保以后,请勿主动进入中高风险区域。5、投保后,隔离津贴2天后生效,确诊阳性的一次性赔偿,5天后生效。请尽快投保,深圳越来越多病例了,不知道哪天自己住的小区,就被划入风险区域了。6、理赔需要提供防疫部门的隔离通知等书面凭证资料。若被隔离,请及时联系我,沟通理赔事宜。记者:罗葛妹编辑:姚惠版式:王莹封面拍摄:张力///
2022年3月17日
其他

千余款理财产品破净!多家理财公司发文安抚消费者,投资者教育迫在眉睫

今年是资管新规实施元年,银行理财产品破净是一定存在的,因为净值化产品的波动是常态。是否破净取决于机构的管理人、投资理念和风控策略。近期,随着市场震荡加剧,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出现较大波动。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全市场28807只理财产品中,破净的达1833只,占比6.36%,较年初数量进一步提升。同时,多家金融机构也就此情况及时发布文章,对投资者给予安抚。在业内看来,当银行理财打破刚性兑付、实现净值化转型后,如何做好投资者教育,在当下金融环境中迫在眉睫。市场波动导致产品跌破净值据了解,自开年以来,千余款理财产品受市场波动影响,纷纷跌破净值。具体来看,在单位净值低于1元的理财产品之中,不仅包含了混合性、权益型理财产品,相对风险较低的“固收+”理财产品也未能幸免。从涉及到的金融机构来看,不仅包括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股分行理财子公司,也有城商行理财子公司、合资理财子公司等。然而,对于多数银行理财的投资者来讲,面临不小的心理考验。上海某国有大行陆家嘴支行的客户经理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近期,有多位客户发信息来咨询了解理财产品破净的原因,虽然能够理解是受市场波动影响,但心理上还是较为抵触及不安的。”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也纷纷发布相关文章,对投资者情绪给予安抚。比如,中银理财在3月16日发布文章《市场频繁波动,想要心态稳,先看这一篇》指出,在市场波动情况下,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容易出现心态不稳定是很正常的,但建议投资者要思考几个问题:目前市场大环境如何、持有这个产品多长时间,理财产品的管理人长期历史业绩如何。文章还指出,作为投资者,要摒弃市场波动“噪音”,以良好心态面对短期产品的净值波动。对于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的原因,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相关文章中也有所提及。例如,建信理财3月15日发布的文章称,今年以来,黑天鹅频出。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明显加大、对部分理财产品净值带来一定影响。市场调整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欧美央行鹰派信号不断强化,美债收益率持续快速上行,全球股市迎来调整;二是俄乌冲突持续升级,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升,引发滞胀担忧,避险情绪浓厚;三是新冠疫情再度扰动,市场对国内经济的担忧有所加大。加强投资者教育迫在眉睫今年是资管新规实施元年,银行理财子公司面临不小的挑战。光大理财总经理潘东近日就理财产品破净问题表示:“关于破净,可能性是一定存在的,因为净值化产品的波动是常态。是否破净取决于机构的管理人、投资理念和风控策略。不过,在今年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投资其实比较难做,股市、债市都没有展现出太多机会。”融360大数据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刘银平也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虽然近期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文解释了关于产品净值下跌的原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投资者的焦虑心理,但如果理财产品净值持续下跌,投资者的耐心有限,可能会影响其今后的产品销售。”此外,刘银平指出,今年银行理财收益出现较大波动,主要在于近期债券及非标类资产收益率都有所下降,同时,理财公司的很多产品均有配置了一定比例的权益资产,而近期股市震荡幅度还是较大的,也对理财产品收益产生了较大影响,进而导致了部分产品的净值下跌。“不管是固收类、混合类还是权益类理财产品,均有可能配置权益资产,甚至即使配置的全部都是固收资产,也不排除理财产品会出现产品净值下跌的可能,只不过概率相对较低。”刘银平称,就当前情况来看,理财产品净值大面积下跌现象何时迎来改善目前还不确定,股市也仍处于震荡期,不过预计理财公司后期可能会对部分产品的资产配置进行一些调整。刘银平认为,理财公司应当在稳定产品净值方面继续下功夫,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为不同投资者提供合适的理财产品。对投资者而言,也要深入去了解净值型理财产品,“在市场稳定的时候,可能获取较为稳定的理财收益,当市场震荡的时候,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可能因此大幅波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要充分考察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参考同系列产品历史净值波动情况,不能过于看重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记者:马嘉昕编辑:姚惠版式:王莹封面拍摄:陆怡雯///
2022年3月16日
其他

新趋势鼓舞人心!两会代表委员热议中国科技企业“技术出海” | 聚焦两会

多位代表委员认为,中国科技企业应积极“技术出海”,去做“难的事情”。在国内市场高烈度竞争中深感“内卷”的数字科技企业,可以通过“出海”开辟新天地。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这两年,中国科技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悄然升级。面对疫情倒逼全球数字化升级的井喷式需求,中国企业自研的云技术、数据库、人工智能、安全科技、跨境支付数字解决方案,乃至中国企业主导和参与的国际标准,开始越来越多出现在全球化舞台上。2022年两会期间,这一新趋势引发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热烈讨论。在国际风云变幻的当下,这一新趋势可谓鼓舞人心。同时,中国科技企业继续做大做强做优,破解“卡脖子”技术,成为迫在眉睫的命题。多位代表委员指出,中国科技企业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加大“技术出海”,帮助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走出去向全球价值链上游奋进中国科技企业加快出海步伐,在海外发出“中国声音”,是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的方向。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出台相关意见,提出支持平台企业推动数字产品与服务“走出去”,增强国际化发展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指明了方向,其中包括开拓国际市场,增强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等。多位委员代表认为,中国科技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是努力朝全球价值链上游奋进,发力技术出海。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长期处于“微笑曲线”底端,但这条路现在不能走了,高质量发展必然需要产业转型。在数字经济领域,含金量最高的是标准、知识产权专利。做到这样高级别的输出,中国科技企业出海才能实现层次跃升。眼下,中国科技企业在国际标准和专利领域正在展露头脚。在5G领域,华为5G专利数量稳居全球第一;在区块链领域,中国已是全球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国家,蚂蚁集团、腾讯、平安集团位居专利申请量前三。但基本面上,国际标准和国际规则,眼下仍由欧美牢牢把持。多位代表委员认为,中国科技企业应积极“技术出海”,去做“难的事情”。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在建议加快出台《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的提案中提出,要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支付机构不要“内卷”,“走出去”积极申请当地支付牌照,或与当地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公开信息显示,支付宝和微信已在跨境市场积极布局。支付宝在中国香港、东南亚、南亚投资共建了9个本地钱包,过去两年还在东南亚推出新的跨境数字支付解决方案,使商家一次接入多个国家的数字钱包。微信则在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获得了支付牌照,或参投本地钱包。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指出,在国内市场高烈度竞争中深感“内卷”的数字科技企业,都应该通过“出海”开辟新天地。技术出海:机遇与短板、挑战并存中国科技企业迎来技术出海新机遇,背后是新冠疫情在全球按下数字互联和数字化升级的快进键,跨境电商、在线社交、移动支付、数字服务等数字经济迎来井喷式发展,传统机构也开始前所未有拥抱数字化转型。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江西省委会主委、江西省科协主席史可认为,中国数字经济出海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中国数字经济出海将重塑疫情后的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中国数字经济出海将强化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强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使得数字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服务贸易规模在105个国家中名列第五,为十年来首次跻身全球前五。在云计算领域,阿里、百度、腾讯在全球云服务市场份额合计占12%。但整体上看,中国科技企业技术出海仍存在局部技术先进,发展“偏科”等问题。史可认为,中国科技公司出海眼下仍以游戏类、娱乐类、工具类产品,以及基础硬件设备为主,存在“应用多基础弱”的结构性失衡,以及基础技术研发相对落后的短板。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也指出中国数字科技企业发展“偏科”的现状,消费互联网发展充分,在全球有领先优势,但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发展相对滞后,还不能“两条腿跳舞”。此外,尽管中国科技企业在疫情期间加速出海,但中国数字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与美国仍有明显差距。以国际收入为例,美国数字科技企业海外收入占比达55.86%,而腾讯和阿里巴巴2020财年国际收入占比均不到10%。在地缘亲近的东南亚市场,中国企业尚可在电商、游戏、社交、支付等领域与美国企业“掰手腕”,但在欧美等其他市场,辐射程度还远远不够。邵志清认为,欧美市场本身发展水平比较高,数字技术应用丰富,所以要挤进欧美市场必须要走高端路线。目前中国数字经济在商业模式创新上比较明显,但技术的生态依然还有短板,还没有完全构筑一个强有力的生态,包括技术、资金、应用模式、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与此同时,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速度还开始下降。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中国数字经济增速已从2018年的21%下降至2020年的9.6%。即便是占据先发优势的移动支付技术,在东南亚也遭遇美国科技巨头的挑战。“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此前发展所积累的先发优势受到挑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提案中表示。他建议,鼓励我国数字科技企业走出去,增强全球竞争话语权。发展是硬道理代表委员们还有一个共识:发展是硬道理。科技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既靠企业自身,也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史可提醒中国科技企业,要多关注日趋严格的国际监管环境,更重视数据安全合规,遵守东道国法律法规及国际通行规则;做好应对准备,规避风险。刘尚希则鼓励头部数字科技企业发挥头雁效应,持续强化基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助力构建我国自主可控产业生态。同时,刘尚希还指出,政策的与时俱进和可预期性,对科技企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他在提案中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进一步优化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本市场投融资环境,激发市场创新热情和能力。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不合时宜的一些政策规定,并在新政策出台前切实加强公平竞争审查。二是进一步加强政策的统筹协调和政策的可预期性,优化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保持政策相对稳定和可预期性,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明确方向。企业与社会合力谋发展重要且紧迫,随着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留给中国科技企业的时间不会太多。因为“在开放经济环境下,一国产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梅新育表示。记者:余继超编辑:姚惠版式:王莹///
2022年3月10日
其他

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投资自主决策空间 | 两会零距离

周燕芳建议,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合规的前提下,对养老、医疗、汽车服务等国家支持行业的股权投资,由核准调整为报告制度,以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投资的自主决策空间,让企业自主经营自负风险,提高投资效率。“本次会议会期缩减至6天半,但参会履职的压力依旧。”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即将开幕,全国人大代表、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周燕芳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今年是周燕芳第五次参加两会。回顾这五年,她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即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无论我们参加会议还是平时的调研视察活动,都是为了深入了解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为民发声,持续发力,努力使每一项立法、每一个决定决议都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前四年,周燕芳持续关注健康和养老领域,探讨商业保险如何来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她告诉记者,由于工作岗位的变动,今年不仅关注涉保险领域,还将在康复医疗、女性权益保护等多个方面提出建议。视频拍摄:罗葛妹
2022年3月4日
其他

上海交大教授彭娟: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 | “畅想数字经济”系列访谈

各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对发展数字经济的长远布局和高度、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集中爆发、推动经济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等因素都助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从去年北京、上海数据交易所相继成立,到今年年初《“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划定具体目标,“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步入顶层设计“目标化”、数字基础设施“规模化”、数据要素“流通化”的新阶段。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博导彭娟近日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复苏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显著的新经济增长点,中国在数字经济时代后发优势明显。不过,彭娟也指出,国内支撑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短板突出,人工智能、类脑计算、量子信息、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突破水平也不占优势,对数字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缺乏稳定支持,导致技术进步更新慢甚至断档。为此,彭娟建议:“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推动前沿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布局,支持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自主专利池,利用好区域试点示范政策,加快前沿技术的落地应用,积极培育一批‘非对称优势’未来产业。”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有优势继2017年的“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2019年的“壮大数字经济”、2020年的“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到2021年的“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四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战略。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划定具体目标: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8亿户,千兆宽带用户将达6000万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将达到14万亿元,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达到45%。在彭娟看来,各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对发展数字经济的长远布局和高度、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集中爆发、推动经济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等因素都助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从不同城市所做的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来看,彭娟指出,以“北上深浙”四地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各具特色、齐头并进、协同发展。其中,作为全国行政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深受产业政策影响。北京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统筹发展和安全,着眼世界前沿技术和未来战略需求,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样板”、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领头羊”。上海则提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十四五”发展的重大战略,更多聚焦于塑造城市整体核心竞争力,特别关注上海作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提升,着力探索以整个城市为视角,打造城市级平台,推动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深圳对数字经济产业的描述围绕信息服务业的新兴业态,重点考虑深圳的产业定位,具有发展优势且有一定产业基础的细分领域予以重点扶持,围绕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提出深圳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9项重点任务。“深圳在数字新基建上尤为突出,已建成4.65万个5G基站,全球率先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产业规模和终端出货量全球第一。”彭娟表示。浙江省在数字经济发展中也开创了“数个第一”。《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是全国第一部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且首次明确数字经济的法定概念,首次对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作出法律界定,首次在法律层面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浙江省是企业上云、数字化落地最普及的省,杭州也被称为“数字经济第一城”。加快前沿技术的落地应用顶层规划在密集推出之外,国内数字基础设施也在全面铺展。2月中下旬,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长三角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截至目前,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已悉数获批启动建设,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彭娟认为,正在启动的“东数西算”,可以理解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南水北调”工程。由于东部地区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西部地区资源充裕,价格低廉,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因此,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按规划到“十四五”末,东部数据中心总量占比由60%下降至50%左右,西部数据中心占比由10%上升至25%左右。彭娟指出,“东数西算”是一个全国性的系统工程,由于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要真正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首先,建设数据中心需要拓宽建设资金来源;其次,部分数据中心所处区域较偏,距离算力需求区域距离较远,可能会出现资源调用不足,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第三,通信网络建设也是一大挑战,数据中心输送算力,要打破距离限制,网络响应要进一步提高。再者,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从建设,到运营运维、管理的技术难点较大。在大业务生态方面,怎么把大平台用起来是关键。另外,西部地区拥有资源和能耗的优势,但能不能吸引人才是个问题,软环境也要打造。”彭娟表示。从大规模构建数字基础方面来说,彭娟认为:“最困难的还是支撑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短板突出,源头创新少,与领先国家差距有被拉大的风险。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底层操作系统、传感器、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等基础核心软硬件长期面临国外垄断,受制于人的风险不断加剧;人工智能、类脑计算、量子信息、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突破水平也不占优势。”“本土自主技术标准缺乏大规模市场应用,中高端需求难以有效满足。长期以来,对数字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缺乏稳定支持,导致技术进步更新慢甚至断档。研发投入上‘重硬轻软’的局面也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基础软件原始创新不足,技术差距拉大。”彭娟进一步指出。要有效应对上述挑战,彭娟认为,关键需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推动前沿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布局,支持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自主专利池,利用好区域试点示范政策,加快前沿技术的落地应用。此外,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要避免形成新的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要更多采取符合国际惯例、依靠市场化方式的支持政策激励更多市场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效率,发挥龙头企业的资源集聚、需求凝练、创新孵化和生态构建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建立数据流通安全管理制度在顶层规划和基础设施同步推进的阶段,数据作为要素,安全、高效流通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一大关键。为此,多地成立了数据交易所。2021年3月31日,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正式成立。同年11月3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同意设立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的批复。去年11月25日,上海数据交易所揭牌成立。上海数据交易所聚焦确权难、定价难、互信难、入场难、监管难等关键共性难题,形成系列创新安排。一是全国首发数商体系,全新构建“数商”新业态,涵盖数据交易主体、数据合规咨询、质量评估、资产评估、交付等多领域,培育和规范新主体,构筑更加繁荣的流通交易生态。二是全国首发数据交易配套制度,率先针对数据交易全过程提供一系列制度规范,涵盖从数据交易所、数据交易主体到数据交易生态体系的各类办法、规范、指引及标准,确立了“不合规不挂牌,无场景不交易”的基本原则,让数据流通交易有规可循、有章可依。三是全国首发全数字化数据交易系统,上线新一代智能数据交易系统,保障数据交易全时挂牌、全域交易、全程可溯。四是全国首发数据产品登记凭证,首次通过数据产品登记凭证与数据交易凭证的发放,实现一数一码,可登记、可统计、可普查。五是全国首发数据产品说明书,以数据产品说明书的形式使数据可阅读,将抽象数据变为具象产品。“这一系列的实践释放出强烈的信号:未来数据交易必将是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而伴随着数据要素市场的迅速升温、升级,无疑对企业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数据交易提出了更高要求。”彭娟称,我国数据交易中主要涉及的三方主体,分别是数据提供方(主要包括数据开源方与数据来源代理方)、数据接受方和数据交易平台,不同的数据交易主体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彭娟表示,在数据交易中,确保数据交易主体的合法性是企业合法推进数据交易的第一要务。具体而言,企业应当围绕我国的《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及相关的现行有效的法规确立的规则或者行业标准,对于自身应当履行的整体义务进一步考量。“在具体的企业数据交易合规管理中,企业首先有必要在交易前对相关方的资质、对方的信用信息进行尽职调查,考察交易主体的资质需要符合数据交易场景要求;其次,在调查中企业应当重点关注其是否履行了上文列举的专门立法中的主体义务。”彭娟建议,要建立数据跨境流通安全管理制度,使数据在不涉及国家安全及公民隐私的前提下能够在国际社会共享共用,通过双边、多边协议,保障数据安全、合理、公平、无歧视跨境流动。以《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为指引,开展各国之间的数据安全合作。记者:余继超编辑:姚惠版式:王莹///
2022年3月4日
其他

最低降至0!多家银行将理财产品费率下调,到底是何缘由?

理财公司将产品费率下调,能够让投资者更为容易拿到业绩比较基准,也算是阶段性促销让利消费者的行为,在留住老客户的同时还能吸引新客户,扩大理财规模及市场份额。近期,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下调多款理财产品费率。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此次下调幅度颇大,不仅销售服务费、托管费减半,还有的直接取消了浮动管理费,甚至有理财公司将部分产品管理费、申购费降至0。那么,到底是何缘故促使银行开启打折促销模式?多家银行下调产品费率2月24日,招商银行官网发布多条关于理财产品费率下调的公告,称该行代销的交银理财稳享灵动慧利6个月定开2号理财产品,及信银理财安盈象固收稳健月开5号理财产品的销售费率、固定管理费给予阶段性优惠,优惠时间分别自3月4日、1月27日正式开启。具体来看,交银理财稳享灵动慧利6个月定开2号理财产品给出的优惠方案为:将原来的销售手续费0.3%/年,固定管理费0.2%/年给予“对折”优惠,下调至销售手续费0.15%/年,固定管理费0.1%/年。同时,信银理财安盈象固收稳健月开5号理财产品给出的优惠方案也类似,即将销售手续费、固定管理费均由原来的0.3%/年下调至0.15%/年。2月22日,光大理财也曾发布公告称,为了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理财需求,将于2022年2月25日(含)至2023年5月25日(含)开展阳光金15M丰利增强7期理财产品的管理费优惠活动,并在活动期间,将管理费用由原来的0.5%/年下调降至0.4%/年。甚至,还有银行理财子公司更为激进地将特定理财产品投资管理费下调至“0元”。例如,招银理财公告称,自2月17日起至5月17日,将旗下的理财产品-招睿增利A款42号封闭式固收理财的管理费由原来的0.2%/年下调为0元,换言之,在此期间认购不收管理费。此外,还有理财产品采取免收浮动管理费的模式,这也意味着产品到期后所产生超出业绩比较基准的部分收益,将全部归投资者所有。例如,招银理财公告称,自2月16日起截止理财计划到期日,购买招睿鑫鼎日开三个月滚动持有固定收益类理财不收取浮动管理费。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春节后,包括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等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先后发布下调理财或代销理财费率的公告,从产品涵盖类型来看,主要包括现金管理类产品、固收类产品及混合型产品,其中,以固收类产品居多。阶段性促销让利消费者据了解,对于理财产品费率下调并非仅在银行机构之间开展,近期多家基金也相继行动。对于金融机构纷纷降低理财产品费率的行为,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指出,主要原因在于今年以来,理财产品的整体业绩表现不佳,另外股市较为低迷,导致部分配置的权益类资产的理财产品净值出现阶段性下跌,个别理财产品跌幅较大,甚至还有跌破初始净值现象,对投资者造成负面影响。“将产品费率下调,能够让投资者更为容易拿到业绩比较基准,也算是阶段性促销让利消费者的行为,在留住老客户的同时还能吸引新客户,扩大理财规模及市场份额。”刘银平表示。在他看来,无论是银行系理财下调产品费率,还是基金下调认购费率,本质上都是在向投资者让利,也往往发生在市场行情不佳、交易量较少的背景下。“不过,相对来讲,理财产品费率的下调对投资者理财收益率影响更大,毕竟相对而言基金业绩波动大,故让利不明显。”同时,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银行理财同质化竞争激烈,主动降费让利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揽客冲规模。例如,近期交银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的第一年,每年年初是金融业开门红的宝贵窗口期。交银理财抓紧‘开门红’良好时机,适时调整相关费率,希望能采用以价换量策略,争取管理规模稳步提升”。对于降费产品为何多集中在“固收类”理财,刘银平认为,这主要因为购买固收类理财产品的消费者大多偏向稳健型,换言之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产品净值下降对其造成的影响相对更大,下调产品费率、防止净值大幅下跌,将对这部分客户能够起到一定安抚作用”。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存续理财产品累计有8346只,其中536只理财产品净值“破1”,占比超6%,与股市关联度较高的权益类产品是“重灾区”。记者:马嘉昕编辑:姚惠版式:王莹///
2022年2月25日
其他

保险代理人一年锐减200万!经纪、银保渠道有望补位,独代能否崛起?

当前保险代理行业普遍面临增员难、留存难问题,队伍质态提升有限,目前尚未看到止跌回升的迹象。个险渠道发展陷入困境,第三方渠道有望补位。再降200万!2月24日,记者从业内获悉,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1年底保险公司销售从业人员执业登记情况的通报》称,去年全国保险公司在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执业登记的销售人员641.9万人。值得注意的是,相比2020年,去年该数据锐减200.9万人,相比2019年则下降了270.1万人。“行业正处于高质量转型阵痛期,代理人数量还将持续下降,预计回到2015年放开代理人考试之前的水平,也就是400万人左右的规模。”保险业内资深人士杨帆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信达证券指出,个险渠道发展陷入困境,保险经纪和银保等第三方渠道有望补位。代理人降至642万根据最新通报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保险公司在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执业登记的销售人员641.9万人。相比之下,2020年末,全国保险公司在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执业登记的代理制销售人员842.8万人,报送保险统计信息系统同口径数据834.4万人。2019年末,全国保险公司共有销售人员973万人,其中代理制销售人员912万人。也就是说,近两年来,保险代理人一共减少270万人。罗葛妹
2022年2月24日
其他

房地产并购债井喷?多家银行密集发行,或成为今年新发力点

银行此类资金的投放,是为了更好地防范化解房企风险和助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发展。此外,银行此举也是将商业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了结合,是今年银行值得开拓的业务。2月18日,《国际金融报》记者从兴业银行处证实,该行根据市场需求和业务发展需要,计划发行不低于100亿元房地产并购主题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房地产项目并购贷款投放。整体来看,多家银行在近期加快发行房地产并购主题债券。截至目前,浦发银行、广发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经为房地产企业收购提供了融资额度接近600亿元。市场密集发行房地产并购债具体来看,对于此次并购主题债券的发行,兴业银行对记者表示,近期,该行已经陆续接洽多家市场优质房地产企业,并实地调研了其并购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的原则、标准、流程及配套政策,该行将重点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出险和困难的优质房地产项目。2月15日,平安银行也表示,计划于近期启动首期50亿元房地产并购主题债券的发行工作,用于房地产项目并购贷款投放,有效支持房地产企业通过并购防范债务风险及推动行业结构优化。除此之外,浦发银行在1月21日还完成了50亿元房地产项目并购主题债券簿记建档,成为当前金融机构收单发行房地产项目并购主题债券的商业银行;在1月27日,广发银行也表示拟发行50亿元房地产项目并购主题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房地产项目并购贷款投放。整体来看,银行在密集加大对房地产并购主题债券的发行力度及速度。事实上,在今年1月份,市场上也确实发生了多起关于房地产企业的并购事件。中指研究院统计,如华润万象生活将禹洲物业、中南服务收入囊中,中海37亿元收购了雅居乐、世茂所持的广州利合股权,中海宏洋收购了雅居乐义乌、徐州等项目,徐州市国企潘胜地产接手恒大南京项目,粤海置地收购了粤海物业等,国企、央企在收并购中表现较亮眼。截至目前,浦发银行、广发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经为房地产企业收购提供了融资额度接近600亿元。如何看待房地产并购债井喷对于当前市场上火热的房地产企业并购行情,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从多家银行发行房地产并购主题债券,也能看到未来的三点趋势:首先,部分优质房企已经陆续和商业银行接洽,明确了收并购业务的金融需求和诉求,这为商业银行此类金融服务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其次,银行通过此类发债工作,将显著增加后续金融资源投放的力度,同时围绕收并购业务,可以形成更多元化和丰富的金融服务。最后,银行此类资金的投放,也是为了更好防范化解房企风险和助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发展。此外,银行此举也是将商业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了结合,是今年银行值得开拓的业务。同时,在业内看来,多家银行拟对房企收并购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也是对去年底中央文件的进一步落实。2021年12月20日,央行、银保监会出台《关于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的通知》,鼓励银行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业务,重点支持优质的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出险和困难的大型房地产企业的优质项目。同时,加大债券融资的支持力度,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用于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的兼并收购。此外,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2022年,行业流动性风险持续,但同时收并购机会也在增加。一方面,对于偿债压力较大的企业来说,借助项目出让、资产出售扭转局面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央企、国企以及一些优质民营凭借自身实力以及政策支持,将在收并购市场掌握更大的主动权。随着并购融资通道的打通,行业收并购积极性受到调动。加强项目层面的转让与兼并收购力度,有望缓解出险房企的资金压力、防范风险扩大、加快市场压力出清。记者:马嘉昕编辑:姚惠版式:王莹封面拍摄:左宇///
2022年2月18日
其他

机构数量锐减,贷款余额不降反升!传统小贷出路何在?

随着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推进,个人金融消费者、中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对小贷形成挤出效应。同时监管体制日趋完善,逐渐弥补了监管失衡的状态,持续挤压了监管套利空间。小贷机构的缩减潮正在上演。为防止公众上当受骗,广州市金融监管局近日发布风险提示称,广州快氪在线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快氪小贷”)已停业整顿,并因失联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快氪小贷的停业、失联是小贷行业机构缩减的一个缩影。2022年已有两地监管机构宣布22家小贷机构试点资格被取消。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5年上半年以来(截至2021年末),小贷机构数量从8951家缩减至6453家,5年多时间减少了近2500家,锐减近三成。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伴随监管的收紧和规范的完善,一些达不到监管要求标准的机构将被清退,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下降的趋势是必然的。未来小贷行业中,将会形成多寡头的态势,业务量将集中在几家从事跨省经营的头部公司手中,区域性的小贷公司则会下降,且业务量受到侵蚀。传统小贷机构要着眼于股东和团队能影响到的资源,做精做实,并谋求不同区域间的合作,同时要着力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机构失联、注销广州辖区小贷公司名录(更新至2022年1月)显示,快氪小贷是一家互联网小贷公司,可在全国范围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广州市金融监管局介绍,快氪小贷成立于2015年11月,因存在经营不善、对外提供放款通道、账外经营、违规开展资产转让等问题,已于2020年4月停业整顿。此外,快氪小贷因失联,已经于2021年6月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近期,广州市金融监管局接到关于快氪小贷的投诉。广州市金融监管局特别提示,如与快氪小贷存在借贷合同、房产抵押等民事经济纠纷,请通过诉讼、仲裁等司法渠道解决,如需获取司法援助及相关法律知识请拨打12348司法援助热线咨询;如遇以快氪小贷名义开展相关活动的人员,请切勿相信,以免上当受骗。依据天眼查信息,快氪小贷法定代表人为王雪鉴,三家股东分别为广东宸威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5%)、九合产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3%)以及北京怡和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2%)。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快氪小贷的停业、失联是小贷行业乱象的一个“缩影”。从过往案例来看,“空壳”“失联”小贷时有出现,冒用小贷公司名义违规开展业务等情况也屡见报端。这也意味着地方金融业态的清理整顿还将持续开展,确保小贷公司剔除“沉疴旧疾”、提质增效,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除了像快氪小贷一样违规而停业的,还有像重庆万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重庆万达小贷”)一样决议注销的。依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披露,重庆万达小贷成立于2017年9月,注册资本25亿元,是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服务有限公旗下全资子公司。重庆万达小贷正在进行债权人公告,公司已于1月21日成立清算组,企业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公告期为1月21日-3月7日。行业集中度上升快氪小贷的停业、失联和重庆万达小贷的“决议解散”是小贷行业机构缩减的缩影。2022年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先后披露,分别取消芜湖市的17家和南昌市的5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资格。依据央行公布的最新小贷行业数据,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453家,而2021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566家,一个季度就减少113家。拉长时间来看,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自2015年上半年以来(截至2021年末),小贷机构数量从8951家缩减至6453家,减少27.9%;从业人员数从114017人缩减至63779人,减少44%。不过,贷款余额从9594.16亿元略微缩减至9414.70亿元。如果和上年同比,一年还增加550亿元,这是自2018年小额贷款余额出现下滑后首次回升。从机构数量的锐减和贷款余额规模的回升可以看到,小贷行业集中度在上升。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车宁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小贷批量减少属于自然的市场进程,从外部因素来讲,随着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推进,个人金融消费者、中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对小贷形成挤出效应。同时,随着监管体制的完善,逐渐弥补了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以及不同板块之间监管失衡的状态,持续挤压了监管套利空间。因此,尾部的小贷公司业务发展和持续盈利的能力遭到削弱,然后退出市场,相对来说是比较自然的过程。小微信贷专家嵇少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传统小贷机构,一是要着眼于股东和团队能影响到的资源,做精做实,这是一种常规的打法;二是要谋求多区域小贷公司的合作,持牌小贷合作形成统一、批量的场景来落地执行,同时要做银行的“助贷”,帮助银行解决一些小微企业融资落地的问题。记者:余继超编辑:姚惠版式:王莹///
2022年2月16日
其他

消费金融公司改制为数字银行,可行吗?

从消费金融公司到数字银行,一方面要实现金融业务多元化,另一方面要推动银行内部管理体系的变革。探索消费金融公司创新发展正在进行时……重庆市政府网站日前披露《重庆市金融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下称《规划》),探索将技术实力强、数据基础好的消费金融公司改制为数字银行。受访专家认为,重庆提出探索将消费金融公司改制为数字银行,是一种制度层面的探索和创新,是对消费金融业务的认可,也为消费金融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服务提供了一种可能,为打造具有优势的数字银行也提供了一种路径。不过,消费金融改制数字银行将面临比较高的门槛。专家建议,要顶层设定消费金融公司转型路径,完善监管体系,还要明确数字银行的定位,与互联网银行、虚拟银行、直销银行的具体区别,同时要围绕客户体验和场景需求做深耕,打造吸引客户的拳头产品。重庆探索将消金公司改制为数字银行《规划》提出,到2025年,西部金融中心初步建成,内陆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格局基本成型。《规划》鼓励大型金融机构、企业集团、科技创新企业等发起设立金融控股集团,推动符合条件的银行理财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渝设立专业子公司,重点发展基金登记、估值核算、基金评价、咨询资讯等机构,研究设立专业托管机构。《规划》还提及,要提升消费金融服务能力。支持商业银行适度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引导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规范发展,探索将技术实力强、数据基础好的消费金融公司改制为数字银行。此外,支持符合监管要求的消费金融专营机构适当放宽融资条件,通过发行信用债、资产支持证券等方式进行融资,开展跨领域的资本合作。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规划》主要是给重庆市消费金融公司指明了发展方向,未来消费金融公司将开展更加综合的金融业务,努力地通过并购等方式,拓展金融业务外延。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重庆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并拥有蚂蚁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和小米消费金融等头部消费金融公司,这几家消费金融公司在金融数字化方面形成了有益探索和经验积累。不过,在融资端以及业务拓展上面的不足,限制了其业务优势的更好发挥。重庆此次提出探索将技术实力强、数据基础好的消费金融公司改制为数字银行,是一种制度层面的探索和创新,是对消费金融业务的认可,也为消费金融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服务提供了一种可能,为打造具有优势的数字银行也提供了一种路径。“监管者在有效管控风险底线基础上,要鼓励创新、包容新尝试。监管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改制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要看着改制创新的实践调整监管的动作和工具。消金公司要坚守风险底线、专业致胜、差异化经营。”神州信息金融咨询首席专家彭众阳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彭众阳指出,《规划》有较细的规定、细则,具有很强可操作性。重庆在金融创新方面在全国卡位一直比较靠前,政府和监管的意识、监管经验、消金公司的市场化运作、客户的接受和使用等多方面都很成熟。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重庆提出探索将技术实力强、数据基础好的消费金融公司改制为数字银行,一方面表明重庆部分消费金融机构已初步具备相应的条件及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围绕“改革发展”主线,为实力机构的创新尝试提供了更为弹性与包容的空间。消费金融公司改制道阻且长重庆创新性提出将消费金融公司改制为数字银行引发关注,改制如何落地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从消费金融公司到数字银行,一方面要实现金融业务多元化,另一方面要推动银行内部管理体系的变革。”盘和林指出,数字银行本质上是银行,我国对于银行监管和消费金融监管的要求不同,所能设计的业务范围也不同。盘和林认为,消费金融公司改制为数字银行总体上是可行的,但面临比较高的门槛,比如银行牌照的获取,比如针对银行的监管体系要求消费金融公司实施严格的内部控制体系。因此要顶层设定消费金融公司转型路径,要划定门槛,符合要求的转型数字银行。当然也可以推动并购,以更加综合的金融实体来实现数字银行建设。苏筱芮指出,消费金融公司改制为数字银行尚无先例,较为相近的是民营银行中的互联网银行,香港也曾在虚拟银行方面开展过相应探索。因此,从上述层面看,消费金融公司改制为数字银行需要明确数字银行的定位,与互联网银行、虚拟银行的具体区别,后续的产品、服务的优化及创新。马上消费研究院相关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技术实力强、数据基础好的消费金融公司具备开展数字化运营的能力,科技实力强的消费金融公司改制为数字银行,能够进一步加速传统银行数字化转型步伐。此外,消费金融客群向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域区域下沉,已经成为普惠金融重要的新兴力量。从提升金融开放水平和丰富产品服务角度看,消费金融改制为数字银行,扩大服务边界与范围是有现实意义的。”“但是实际落地上,还需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比如,在体制机制上要做合理的设计,能够发挥股东资源协同效应、科技创新优势,并且业务范围调整后要避免与直销银行、虚拟银行、互联网银行展开线上渠道的同质化竞争,还需要真正围绕客户体验和场景需求做深耕,打造吸引客户的拳头产品。”马上消费研究院相关人士表示。记者:余继超编辑:姚惠版式:王莹///
2022年2月11日
其他

新能源专属车险“满月”!车主普遍感知保费上涨,车企争相入局

有券商分析认为,受车险综合改革影响,预计2022年新能源车险车均保费下降至4200元/辆,预计至2025年新能源车险保费占整体车险保费规模将由2021年的4.1%提升至15%。“3月就要续保了,咨询了原来的保险代理人,保费估计要从原来的5000多上涨至6000多元。”近日,上海某特斯拉车主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感叹,“车子没出险,保费却上涨,听说是政策原因,而且代驾券等‘隐形福利’也没有了。”据记者了解,上述车主提到的“政策”,指的是2021年12月27日正式上线的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示范条款(试行)。其实,在今年1月初,新能源汽车圈子里就陆续传出车辆续保保费上涨的消息,特斯拉车辆续保保费最高涨幅甚至达到80%,相关新闻一度冲上热搜。小鹏、蔚来、理想等部分新能源车型保费也均有不同程度上涨,不少网友感慨,“省的那点油钱全被保费拉回去了”。保障扩容部分车型保费为何上涨?2021年12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包括《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示范条款(试行)》和《新能源汽车驾乘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示范条款(试行)》。中国精算师协会也同步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基准纯风险保费表(试行)》(下称“基准保费表”)。从定义来看,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这也意味着比亚迪DM-i系列(插电式混合动力),理想one(增程式),蔚来ES8、小鹏P7、特斯拉Model-S(纯电动),氢电池汽车(燃料电池)等新能源车的新保和续保,均将统一适用示范条款承保。“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险主险包含起火燃烧、电池、出厂设备等责任,电网故障、电桩损失也可保,充分涵盖了新能源车风险。这和部分车型保费上涨有着密切关系。”熊猫保险科技CEO、创始人王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具体来看,示范条款由3大主险与13项附加险构成。其中,主险包括新能源汽车损失保险、新能源汽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新能源汽车车上人员责任保险共三个独立的险种,投保人可以选择投保全部险种,也可以选择投保其中部分险种。附加险包括附加外部电网故障损失险、附加自用充电桩损失保险、附加自用充电桩责任保险、附加新能源汽车增值服务特约条款等。“扩充了这么多责任,还保起火燃烧,那上涨些保费也可接受。”上述车主笑着说。八成降费按照行业公布的新能源车基准纯风险保费表测算调整说明,从纯风险费率上看:25万元以下车价不涨费;25万元以上车价部分车型会涨费,但涨费幅度原则上不超过3%。从险种来看,车损险60.2%降费,21%不变,18.8%上涨;三者险25%降费,62%不变,13%上涨。这就说明,现有存量新能源汽车保单中,将有20.7%面临涨费;而将近80%的新能源汽车在使用专属条款投保车损险和三者险后,同等条件下,保费持平或下降。申万宏源指出,涨价车型主要为造车新势力品牌,主要是出险率和零配件成本较高,拖累赔付率水平(此前部分险企仅赔付率超过110%)。以特斯拉Model
2022年2月10日
其他

资管新规落地,银行理财“破而后立” | 预见2022

打破刚兑实现投资风险的买者自负,是资管新规的核心要义,也是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的主要目标。2021年理财产品是按照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的,净值曲线平稳,但2022年净值波动将明显加大。经历三年多的考验,资管新规于2022年正式落地实施。喜迎寅虎新春之际,多位理财专家在展望2022年时表示,经过“破而后立”后,银行理财市场将持续深入地推进净值化及多元化转型。一方面,理财子公司将继续保持扩容态势,不过“主力军”可能将转变为城商行队伍。而在此之中,对于部分不具备设立条件的中小银行来讲,或将更趋于向代销转型以谋求市场。另外,在熬过消费者对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疑的至暗阶段,全面净值化时代迎来新篇章,不过目前在理财产品估值方面仍有加强整改的空间,预计未来净值型理财的收益波动将增大。理财子公司将火热扩容资管新规过渡期于2021年底结束。2022年伊始,银行理财子公司队伍迎来“新成员”。1月7日晚间,浦发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收到中国银保监会批复,全资子公司浦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浦银理财”)获准开业。浦银理财注册资本为50亿元,注册地在上海。浦银理财的到来,意味着市场迎来第八家正式获批开业的股份行理财子公司。截至目前,已累计有29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包括国有大行6家、股份行11家、城商行7家、农商行1家、合资银行4家。其中,有2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式开业。“目前理财公司已经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发行机构,今年理财公司将继续扩容。”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未来发行机构将以城商行为主。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对于中大型银行,已经基本完成理财子公司的布局,但对于我国近4000家中小银行而言,来自城商行、农商行系的理财子公司的占比还相对较小。有银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对于多数银行而言,设立理财子公司并不简单。“首先,最低注册资本要求是10亿元,将直接消耗掉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同时还可能影响其他业务拓展;其次,中小银行在人才、业务、系统等方面能力有限,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理财业务”。不过,为了能够帮助辖区内的中小银行获得理财子公司“牌照”,部分地方政府也颇为用心。1月1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施方案》,宣布拟推动中原银行、郑州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发起设立银行理财子公司,鼓励银行及银行理财子公司依法依规与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和创业投资基金、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合作。除此之外,在外资方面,随着金融开放力度逐步增大,中外合资理财子公司筹建速度也有望加速。近期,市场传出有银行将设立合资理财子公司的消息:德意志银行有意就设立外资控股理财子公司事项与中邮理财洽谈,不过,目前双方尚未披露具体消息。中小银行加速向代销转型在多数人看来,资管新规正式实施,对中小银行挑战将加剧,向代销转型或是今年破局方向。据悉,根据《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下称“理财新规”)要求,商业银行应通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换言之,没有理财子公司的中小银行将无法展业。“新规实施之后,对未设立理财子公司的中小型银行影响比较大。根据监管要求,中小型银行或要严控现有理财业务规模,但理财子公司成立门槛较高,中小银行资本压力较大,部分银行或放弃理财自营业务,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道路,或转为理财代销。”刘银平表示。事实上,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小银行向代销转型或许是一种较为“实在”的做法。招联消费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据测算,如果参照信托公司监管标准,注册理财子公司所需的10亿元净资本,能支持1000亿元至1500亿元的理财规模。“换言之,如果银行理财规模小于1000亿元,意味着成立理财子公司后业务不够饱和,也将会影响资本使用效率”。从目前来看,多数城农商行较难达到此要求。据统计,截至2021年6月末,上市银行中的城农商行理财产品余额规模大多不足千亿元,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余额甚至不到200亿元。与此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理财新规提出银行可以自主开展理财业务,但相较头部理财公司,小银行已经没有优势,甚至部分省份相关监管部门在2021年年中提出过类似要求——未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将无法新增理财业务,即存量规模锁定,并逐步消化。近期,代销也逐渐被银行看重。例如,杭银理财有关负责人称,发展代销平台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目前公司已和17家银行签订代销协议,2022年将继续加大代销渠道的铺设力度。中信建投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杨荣认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代销业务尚未对互联网代销平台、券商、基金公司开放。“在监管未进一步放开代销机构的情况下,应当抓住政策窗口,提前布局赛道,快速适应市场。此外,中小银行发展代销业务具有区域优势。中小银行在地方影响力较大,客户信任度较高,且受到当地政府扶持,有利于其建立稳定的代销合作关系”。不过,一位城商行内部人员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对中小银行而言,即使向代销转型也需要具有一定的自营理财能力,“如果没有自营能力,又缺乏专业人才,就不能了解所代销的理财资产如何,未来代销也需要让更为懂得产品的专业人士和机制来准入才行”。居民理财将更趋多元化在理财产品销售方面,对多数银行而言,在经历净值化转型“最难熬”阶段后将迎来新开篇。《国际金融报》记者对多家银行基层从业人员采访中了解到,消费者在经历保本型理财产品向净值型理财产品转型的不适期后,已逐渐对净值型产品接受与认可,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困局已经打开。“消费者对净值型产品最担心的问题是,不承诺保本之后可能会造成较大本金亏损,但经过近几年的收益对比发现,净值型产品的收益率普遍能够达到年化近3%左右,甚至有的更高,不仅能够跑赢通胀,而且流动性也非常好。”某位银行人士称。对于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在产品端的变化,平安理财首席量化投资官唐沪军认为,将会呈现三方面趋势:首先是对长期限产品的接受度更高,随着理财子公司投教工作的普及和深入,消费者将对长期限产品接受度提升,同时,此类产品也将为投资提供更具弹性的操作空间。其次,含权产品品类将更丰富。其中“固收+”产品将有望获得大幅增长,主要在于当前固收类非标产品的资金规模受到较大限制,而从市场需求来看,目前理财投资者的数量在快速增长,但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与“固收+”产品匹配,进而推动其快速增长。再次,主题型理财产品将增加。近年来,随着ESG(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养老、低碳等概念的普及,以主题概念、主题行业等为主打的理财产品将逐步涌现,并能充分满足特定投资偏好客群的需求。未来,含权类、主题型理财产品将为投资者提供品类更丰富、收益更有弹性的投资选择。据观察,从2021年开始市场便已经涌现出不少主题型理财产品,特别是在服务“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市场上关于ESG相关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及规模持续攀升。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12日,自2019年至今共发行了113只名称中含有“ESG”的银行理财产品。其中,2019年发行了2只,2020年发行了15只,2021年发行了95只,2022年发行了1只。“考虑到今年是理财产品正式净值化后的第一年,对市场、金融机构及消费者来说仍处于‘磨合’状态,无论是机构转型还是居民接受度均需要有个过程。”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组研究员周茂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总体来讲,今年理财市场将处于相对慢热过程。需逐步加强投教投入随着资管新规实施,在全面净值化、无风险收益率下行背景下,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也迫在眉睫。“随着保本型、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退出市场,理财产品将全面打破刚性兑付,但由于过去银行对于产品估值仍习惯使用摊余成本法,导致当前很多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净值曲线过于平滑,可以说还未完成真正意义转型,未来理财产品估值可能成为监管的重点。”刘银平表示。此外,某位大型股份制银行资管部高管也对此坦言,“2021年理财产品是按照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的,净值曲线平稳,但2022年净值波动将加大,甚至与部分基金产品不相上下。”2021年9月30日,财政部发布《资产管理产品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理财产品等资产管理产品通过自主投资和委外投资方式持有的相同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估值结果应当一致”,严格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IFRS9),并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据悉,早在2021年8月,已有银行理财公司开始变更部分理财产品的估值方法,将其由成本法向市值法切换。换言之,估值方法调整成为银行理财行业的常态,理财收益波动将加大。因此,在多数专家看来,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加强投资教育显然十分重要。刘银平告诉记者,虽然近两年,金融机构在投资者教育方面已经取得较为积极的进展,多数投资者也对净值型理财产品具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理解打破刚兑、投资者自负盈亏的道理,不再像往常那样闭眼买理财,“但对部分投资者而言,仍然对净值波动的理财产品接受程度较低,尤其接受不了理财产品亏损,需要进一步提升理财知识和能力”。据观察,银行正奋力在加强“投教”投入的路上。华夏理财投资研究部总经理助理邓文硕称,2022年,华夏理财将计划向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经济圈三个重点地区增派常驻人员,与当地分行客户经理保持实时联络,讲解产品运行逻辑,做好投资者服务工作。“打破刚兑实现投资风险的买者自负,是资管新规的核心要义,也是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的主要目标。”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也强调,在此过程中,提高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曾刚认为,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强化理财业务从设计、销售、投资等各个方面的投资者保护和信息披露要求,压实受托人责任,这也是目前各类理财子公司监管制度重点规范的领域;另一方面,需要针对理财净值化之后理财产品风险、收益特征的变化,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教育,培育更为理性的投资理念,为理财产品的转型创造更为良好的市场环境。记者:马嘉辛编辑:姚惠版式:王莹封面拍摄:张力///
2022年1月28日
其他

新增信贷放量可期!银行抢占先机确保“开门红”,普惠业务是重点

分析认为,2022年1月贷款投放可能超过2021年同期的3.58万亿元,考虑到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节奏,预计一季度新增贷款将超过8.5万亿元,而去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67万亿元。虎年春节将至,对银行而言,正值资金量最活跃、业务最繁忙的时候。为确保“开门红”,银行拼命抢占业务先机,其中普惠业务仍是重点。专家预计,央行货币政策靠前发力,叠加银行信贷“开门红”,年初新增信贷放量可期。抢占先机“一年之计在于春”,各大银行信贷“开门红”是一年中的首场重要战役。“首季定全年,开门就冲刺。”一位银行工作人员对记者描述他们的作战方针,一个字就是“早”。“指标给得早,客户储备做得早。不仅方案给得早,后面效率也要高,贷款放得早,业务完成也要早。”上述银行人员表示。比别人领先一步抢占先机,是银行信贷开门红的关键步骤。据上述银行人员透露,为了达成“开门红”目标,近期加班已成为常态。关于信贷投放重点,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普惠小微投放将继续“量稳、价降”,大型银行继续发挥“头雁”作用;绿色贷款投放维持高增长,碳减排支持工具精准发力。记者采访得知,普惠贷款成为银行“开门红”的重点。有银行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今年各家银行还是紧盯“开门红”计划,其中重点是普惠型金融业务,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开门红启动较早,年前也储备了不少项目,目前正在加紧投放。”这位业内人士表示,总体投放情况好于去年同期。为了加大对普惠小微企业的支持,银行在考核中提升了普惠业务的占比,从上到下都很重视普惠小微业务。从央行来看,信贷投放的重点领域也很明确,即普惠小微、绿色金融等。央行召开2022年工作会议提出,精准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实施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接续转换工作。持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加强绿色金融工作的整体协调、有序推进。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新增信贷放量可期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表示,2022年1月贷款投放可能超过2021年同期的3.58万亿元,考虑到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节奏,预计一季度新增贷款将超过8.5万亿元,而去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67万亿元。在专家看来,今年一季度信贷“开门红”特征将更显著。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认为,政策靠前发力,叠加信贷“开门红”,年初新增信贷放量可期。“企业部门信贷方面,进入冬天生产淡季,1月企业生产开工活跃度进一步下滑,融资需求依然不旺。但在政策引导信贷增长、促进实体经济稳定的影响下,叠加年初信贷投放‘开门红’,企业新增信贷规模可能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光大银行宏观分析师周茂华对记者表示,预计今年社融、信贷将迎来“开门红”。“一是国内逆周期与跨周期政策发力,国内降准及结构性工具支持,增强银行金融机构放贷动力;二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提前;三是随着国内房地产逐步回暖与基建补短板适度发力,有望带动信贷需求”。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受访银行中,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银行对于信贷‘开门红’表示出乐观预期。向前看,随着产业政策与货币政策相配合逐步落地显效,银行信贷项目储备也将在动态形成过程中变得更加丰盈。”记者:曹韵仪编辑:姚惠版式:王莹///
2022年1月28日
其他

降息来了!京沪深等地下调房贷利率,最快一周放款

某国有银行人士透露,现在资料齐全的话,申请房贷只需2-3天审批,过户后一周内放款。目前一季度银行贷款额度充足,后面如果再出政策的话,就可能会有变化。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一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年期LPR为3.7%,下调1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6%,下调5个基点。LPR调整后,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的房贷利率纷纷下调,虽然下调幅度不大,但信号意义更受关注。多地下调房贷利率北京地区多位银行信贷人士对记者确认,将于今日执行跟随5年期以上LPR调整的新利率。调整后,北京地区银行执行首套房贷款利率5.15%,二套房贷款利率5.65%。此前,北京地区首套房贷款利率为5.2%,二套房贷款利率为5.7%。同时,《国际金融报》记者从中介机构多方核实获悉,上海地区房贷利率也有所下调。一位资深房地产中介从业人员对记者表示,当前上海地区银行房贷利率较2021年年底(首套房5%,二套房5.7%)下调5个基点,即首套房贷款利率4.95%、二套房贷款利率5.65%。另据媒体报道,深圳地区首套房贷款利率最低降至4.9%,二套房贷款利率最低降至5.2%。对“房贷一族”而言,利率下调5个基点能省多少钱?根据记者计算,以首套房100万元房贷、等额本息偿还30年、利率为5.2%计算,购房者月供为5491.11元,总还款额为1976799.17元,利息为976799.17元。调整后,利息共减少11104元,每月的月供减少30.85元。如果客户的房贷申请已经在流程中,那么便按贷款利率的执行放款日为准。“如果放款日是昨天,虽然LPR下调了但执行的还是旧利率。如果放款日是今天,那么就按新利率执行。”某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银行放款速度加快“前几天便已经接到房贷利率即将下调的信息,并适用于全部银行。”上海的房地产资深人士表示,当前不仅银行信贷额度充裕,且放款速度也较以往有很大提升,“基本上,一个月内便能够完成放款。”在2021年7月,上海地区针对住房贷款的审批出台了相关政策,并给予收紧。一位购房者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当时不仅银行的贷款额度非常紧张,而且每套房的放款时间基本在90天以上。上海地区二手房交易市场更是火爆,基本每月成交量在2万套以上。在当时的行情下,上海郊区的二手房价格甚至要比市区的某些一手房单价还贵。“在那样的行情下,多数消费者越发着急去买房,我是向农业银行办理了购房贷款,但是遇到相当严格的要求,从审批到最后放款历时将近4个月。”上述购房者表示。与此同时,北京地区银行个人按揭房贷的放款速度也有所提升,由之前的3-6个月缩短至一周,已恢复至正常水平。交通银行北京某支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资料齐全的话,申请房贷只需2-3天审批,过户后一周内放款。“目前一季度贷款额度宽松,后面如果再出政策的话,就可能会有变化。”某股份银行北京工作人员也对记者表示,现在放款速度很快,大约一周时间,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由于5年期以上LPR已经下调5个基点,那么银行系统主动下调房贷利率,也是符合预期的。“这说明在央行降息背景下,确实会对房贷利率形成影响,这具有积极意义。从实际来看,类似利率下调的空间仍会存在,因为后续银行可贷资金规模也是增多的。这也有助于购房者更好地获取贷款。”严跃进补充道,上海近期房产交易还不错,尤其是去年12月第六次集中推盘后,市场交易总体是活跃的,而房贷利率下调,客观上使得市民认购新房的压力减小了。记者:曹韵仪
2022年1月21日
其他

外资银行:因时而变,发挥“加油站”“安全带”作用 | 预见2022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某种程度上,需要银行更多基于企业的生命周期和运营特点,提供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和综合服务,全方位支持中小企业融入“双循环”、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回顾多年在华发展,有外资银行从业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从行业自身来看,多年来的发展基本保持较为稳健的增速,在投入的基础上有产出,然后再进一步投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尽管外资银行资产规模占比下降,但这一数字是相对的,银行业整体规模同时在变大。记者采访了解到,大多数外资银行对未来的前景还是充满乐观和期待,认为中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开放能够带来实质性的发展机会,并提升相关机构在本地市场的竞争力。那么,展望2022年,外资银行从业人士看好哪些业务机会?并将做出哪些准备?持续看好中国市场未来外资银行是否会一如既往看好中国市场?对于这个问题,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梁治文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给出肯定的答案。首先,从当前宏观环境来看,中国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好,经济快速进入复苏,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表现都展现出了强大韧性。中长期而言,境外投资者总体比较看好中国经济增长,也很期待中国金融开放和向低碳经济转型能带来新的机遇。这些都为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此外,从市场发展来说,政府和监管大力推动建设资本市场,要求银行业逐步改变传统的规模增长型经营模式。“我认为这些趋势有利于外资金融机构发挥精细化、专业化的产品服务及风险管控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梁治文表示。最后,外资银行的优势在于依靠强有力的全球网络,发挥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海外机构和企业“走进来”的“桥梁”作用。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国依然是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之一。根据2021年5月经合组织发布的报告,2020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第一大目的地。在华投资经营的外资企业是外资银行在华经营客户的基本盘。此外,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头部中资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国际化能力增强,国际化的方式也在多样化。这些中资企业在海外发展,大多需要依赖外资银行的海外市场以及跨境服务能力。在中国已有一定业务体量和客户积累的外资银行,可以从中资企业继续“走出去”中获益。“与此同时,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仍然兴趣浓厚。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提升。”梁治文告诉记者,入市的便利化措施也为中国市场被纳入全球指数铺平了道路。境外机构投资者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将有利于外资银行的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托管业务和其他证券服务业务等,有利于外资银行发挥桥梁和通道作用。“桥梁”优势非常明显梁治文表示,大多数外资银行对未来的前景还是充满乐观和期待,认为中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开放能够带来实质性的发展机会,并提升相关机构在本地市场的竞争力。渣打中国方面告诉记者,中国是渣打集团最为重要的战略性市场之一,也是集团网络收入的最大贡献者。未来将继续发挥独特的国际网络优势和业务专长,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此外,将继续把握中国金融开放在国际和国内市场带来的巨大机遇,包括“一带一路”倡议、大湾区规划、人民币国际化、债券市场开放、跨境贸易、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等。可以说,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金融服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关键组成部分。据相关人士介绍,外资企业连通不同市场和市场参与者的“桥梁”优势非常明显。具体来看,最初,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金融服务需求是海外融资和贸易结算。而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企业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与外界的合作不再局限于贸易,对外投资规模也持续增加。“这就需要金融机构提供国际化、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架起海内外金融桥梁,通过全球化的网络和平台,为中国企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该人士指出。梁治文也告诉记者,以中国中大型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为例,过去,这些企业往往是在香港或者新加坡等离岸贸易中心设立贸易公司,以方便出口。随着在技术、渠道、管理等方面的不断积累,企业的国际化步伐也日益加快,探索外延式的业务拓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展开了颇具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比如,在当地设立工厂或者直接进行并购。“对于刚刚进入海外某个特定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可能会面对庞大的市场、复杂的监管环境、不连贯的当地法律体系等诸多挑战。”梁治文指出,以摩根大通为例,这恰恰是能够提供增值和差异化服务的领域,帮助这些企业熟悉当地环境,稳步进入当地市场。扩展相应业务空间记者了解到,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可以体现在很多维度。而在帮助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金融服务除了作为“加油站”,还可以发挥“安全带”的作用。梁治文指出,除了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以外,外资银行还可以提供定制化的贸易融资解决方案、多币种的外汇套保方案、最佳的市场经验分享、全球联动的财资管理解决方案以及全方位的投资银行服务等,在帮助中国企业在全球拓展业务的同时,也为它们做好“守家人”的角色。事实上,随着企业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企业的财资管理往往需要经历理念和实践的转型:从支持海外业务的融资、投资并购,到实现当地市场有效的经营和风险管控,以及建立配套的财资制度——这些都需要可靠的金融机构伙伴给予有力的支持。记者采访了解到,在跨境联动方面,外资行也可以跟中资行进行合作,借助中资银行在存款、客户、网络等方面的优势,扩展一些在实际操作上可释放的业务空间,比如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等。而现阶段,基于中外资银行各自具有的优势,这样的合作也越来越多。有银行业观察人士告诉记者,从规模上看,外资银行过去一段时间增速低于我国银行业平均增速,导致市场份额下降,但这一数字是相对的,银行业整体规模同时在变大。而从外资银行自身来说,多年来的发展基本保持较为稳健的增速,在投入的基础上有产出,然后再进一步投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该人士也告诉记者,外资银行并不是对市场份额完全不在意,具体来看,相关业务的拓展方面做出的努力也有一点一点地被看到。值得一提的是,在资产规模之外,资产回报率这个指标也值得关注。“从去年的情况看,也有外资银行的个人业务获得了一定的涨幅,不仅实现了盈亏平衡,而且有了可观的盈利。”该人士指出,从长期来看,相关业务更多地是从线下做还是搭建线上平台也是值得关注的亮点。关注宏观环境变化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某种程度上,需要银行更多基于企业的生命周期和运营特点,提供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和综合服务,全方位支持中小企业融入“双循环”、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渣打银行表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一直是其策略性业务重点。渣打中国积极致力于伴随中小企业成长并捕捉区域化发展趋势,包括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一体化、京津冀协同等。展望2022年,恒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指出,疫情后,全球对中国产业链的依赖性增强。由于疫情的反复性,预期中国出口将在2022年保持强势。除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疫情控制得并不好,同时面临来自债务、财政、货币等方面的压力,产业链重建至少需要1-2年。“假如美联储在2022年真如市场预期一般加息2-3次,将很可能把多国拖入债务危机,从而进一步影响产业链重建。欧美等发达国家都有意将部分制造业本地化,但在全球疫情消退前也很难推进。”王丹进一步指出,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稳定器,保证了大量工业中间品和消费品的供给。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正式开始实施协定。韩国将在2月1日正式加入,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与缅甸将在完成国内批准程序后陆续生效实施。“RCEP在2022年正式启动,强化了中国作为亚洲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因此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贸易有望再创新高。”王丹进一步指出,世界各国正在展开基建投资计划以提振经济,中国作为机械、劳保用品和工业中间品的主要出口国,将会从全球财政扩张中受益。另一方面,王丹认为,从国内情况看,2021年基建投资几乎没有增长,预计2022年也不会重启基建周期,适度超前的基建项目将主要集中在碳减排和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紧密相关的公共设施上。产业园区和交通等大项目很难再密集上马。“过去,大规模的基建项目的确刺激了经济增长,但支持此类项目的资金占用了大量银行贷款,推高了实际利率,也挤出了本可以贷给实体经济的资本。这和中央支持实体经济的精神背道而驰。”王丹进一步指出。适应变化做好准备整体来看,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银行业擅长的领域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相关调整也在加快推进。从2021年的情况看,在金融行业继续扩大开放的背景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同时受到疫情冲击影响,内贸在外资银行业务份额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具体来看,体现在扶持本土企业并对其出口业务给予支持等方面。一位有多年外资银行市场部门从业经验的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没有变化就没有机遇。以从业人士角度展望未来的话,应该从一个比较乐观的方面去准备自己,但也不要单纯的乐观,必须做好对于新的变化和机遇的理解,以及进行比较权重的风险分析,才可以为自己的部门、产品以及整个机构做出最好的准备。结合相关举措,国家希望把相关资金、能力、资源进一步投放到一些无论是对自身长远发展还是人民都更有利的领域。尽管距离更明确看到相关效应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从短期来看市场也面临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但在这种趋势越来越明确的情况下,今年接下来的几个月也需要对相关变化给予更多的关注。大趋势对每一位从业者都有影响,关键在于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还要有相关部署去应对。从公司角度已经做好了准备,基于长期对中国市场业务的看好,对相关具体业务也有比较大的期待,比如企业回国内发展上市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等。另一方面,记者了解到,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外资行的人才需求主要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通晓国际惯例,又有本土经验的核心金融人才;二是了解金融科技的复合型人才。上述行业人士也对记者坦言,从运营门槛、风控把握和企业文化的角度看,作为一家外资机构,找到合适的人才也非常重要。某种程度上,相关人才还需要进一步发掘并进行培养。从现阶段来看,关键在于找到有潜能的人并给予足够的培训和发展空间,从而培养成为综合性的双栖型人才。记者:吴林璞编辑:姚惠版式:王莹封面拍摄:张力///
2022年1月20日
其他

小贷行业分化加剧:互联网巨头增资谋全国展业,区域牌照批量缩减 | 预见2022

小贷行业正持续萎缩,而互联网巨头试图以互联网小贷牌照为切入点,以资金和数据流量为优势,加速布局金融商业版图。在此背景下,未来小贷行业又将走向何方?2022年,小贷行业或将持续洗牌!今年伊始,360数科旗下福州三六零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360小贷”)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金由10亿元增至50亿元。据记者不完全统计,360小贷是继美团小贷、蚂蚁小贷、度小满小贷、财付通小贷、京东小贷、苏宁小贷之后,第10家注册资本达50亿元的小贷公司。50亿元是2020年11月发布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暂行办法”)规定的网络小贷跨省经营的注册资本门槛。巨头巨额增资谋求跨省展业的另一面,区域小贷机构因展业受限、客户资质相对较差、违约信用风险大、区域监管的分化与限制等多重困境正批量缩减。2022年已有两地监管机构宣布22家小贷机构试点资格被取消,自2015年上半年以来(截至2021年9月末),小贷机构数量从8951家缩减至6566家。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伴随监管的收紧和规范的完善,一些达不到监管要求标准的机构将被清退,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下降的趋势是必然的。未来小贷行业中,将会形成多寡头的态势,业务量将集中在几家从事跨省经营的头部公司手中,区域性的小贷公司则会下降,且业务量受到侵蚀。“对于传统小贷机构,要着眼于股东和团队能影响到的资源,做精做实,并谋求不同区域间的合作,同时要着力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而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公司则要严格按照监管要求,控制杠杆率和贷款不良率,以自身生态场景的优势,满足更多长尾客户的需求。”受访专家指出。互联网巨头开启增资潮在暂行办法征求意见还未正式下发的间隙,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机构开启增资潮。360小贷经历过两轮增资,从5亿元增至50亿元,成为2022年第一家增资至50亿元的小贷平台。不久前,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京东小贷”)也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30亿元增至50亿元,增幅达66.67%。这是京东小贷第二次增资,此前的2021年8月,京东小贷注册资本由16亿元增至30亿元。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注册资本达到50亿元门槛的小贷公司已有10家。其中,美团小贷2021年8月注册资本由30.58亿元增至50亿元;去年6月,字节跳动旗下深圳中融小贷注册资本由30亿元变更为50亿元;去年4月,腾讯旗下深圳财付通网络小贷注册资本由25亿元变更为50亿元。更早之前,苏宁金融旗下重庆苏宁小贷注册资本由40亿元追加至60亿元,蚂蚁集团旗下重庆蚂蚁小微小贷注册资本由80亿元追加至120亿元,度小满旗下重庆度小满小贷注册资金增加至70亿元。此外,南宁金通小贷注册资本89.89亿元,中新(黑龙江)互联网小贷注册资本也达到50亿元。对于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机构的增资举动,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车宁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互联网平台企业增资旗下小贷公司,首先是满足小贷特别是网络小贷展业的合规指标,符合监管的注册资本、杠杆率等政策制度要求;其次是增强业务发展、资产提升的可持续性;此外,也是对冲可能发生的业务风险,夯实合规经营基础。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网络小贷特别是全国性的网络小贷公司是近几年及未来小贷行业的发展焦点,在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的监管要求下,生态型互联网公司要想深入开展信贷类金融业务,获取金融牌照成为必由之路,其中全国性的网络小贷牌照成为选择之一。小微信贷专家嵇少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大规模增资有两个原因,一是大家都想抢有可能批的全国互联网小贷牌照,先增资到50个亿,先做一个入门的准备;二是有一部分小贷公司助贷的渠道受到了压力,手上多一些注册资本金,可以自主的投放,做一些‘蓄水’和‘调剂’。”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助理教授江嘉骏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公司纷纷增资满足50亿元的标准,这可能也是为了抢占先发优势以形成生态壁垒,让客户由于习惯和惯性留在原有的小贷生态当中,“再考虑到随着技术的优化和数据资源更好地被利用,未来小贷业务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会是一个很好的增长点”。区域小贷机构缩减巨头增资的另一面,区域小贷机构正批量缩减。2022年已有两地监管机构宣布22家小贷机构试点资格被取消。1月4日,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先后披露,分别取消芜湖市的17家和南昌市的5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资格。事实上,2021年以来,多地金融监督管理局出手对辖区内小贷公司进行合规排查。具体来看,去年2月,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取消了辖区内的5家小贷公司运营资格;去年11月,安徽池州市6家小贷公司试点经营资格被取消……根据央行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截至2021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566家。而2021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686家,一个季度就减少了120家。从更长远来看,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自2015年上半年以来(截至2021年9月末),小贷机构数量从8951家缩减至6566家,贷款余额从9594.16亿元缩减至9352.52亿元,从业人员数从114017人缩减至65516人。无论是机构数量、贷款余额还是从业人数,这三项指标均在波动中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来看,身份属性定位不明、区域监管的分化与限制是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重点问题,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健康发展和持续服务能力。近年来愈加严格的行业监管也压缩着小贷公司的生存和展业空间。央行去年底发布的《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也预示着小贷公司的监管进一步收紧。除此之外,来自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也冲击着小贷市场。江嘉骏表示,商业银行也不断推出小额信贷业务,对于借贷人来说,银行相比小贷公司,客户的借款成本会更低且信任感更强,这也致使他们放弃从小贷公司获取贷款,转投向传统银行渠道。车宁也指出,小贷批量减少属于自然的市场进程,从外部因素来讲,随着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推进,个人金融消费者、中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对小贷形成挤出效应。此外,随着监管体制的完善,逐渐弥补了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以及不同板块之间监管失衡的状态,持续挤压了监管套利空间。因此,尾部的小贷公司业务发展和持续盈利的能力遭到削弱,然后退出市场,相对来说是比较自然的过程。于百程表示,全国小贷公司数量众多,其中地方小贷公司占绝大多数,近几年全国贷款规模和公司数量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地方小贷公司业务普遍立足地方,一方面受当地经济波动和自身实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也面临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因而近几年生存压力较大,还有部分地方性小贷公司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的现象,因此整体数量和规模都呈下滑态势。近几年,多个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都发布过取消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经营资格的通知,主要面向违规、失联、空壳等小贷公司,体现出小贷行业监管的不断规范。嵇少峰认为,小贷公司批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经济下行,信贷风险加大,小贷公司的业务很难开展;二是小贷公司的股东多数是民营企业,自身资金链吃紧,对外放贷的时候就没有多少主动性,要把资金撤回;三是一部分小贷公司经营不善,不良贷款很高,本身不够专业,自然被市场淘汰。行业分化格局加剧如今的小贷行业存在着一组鲜明对比:整体行业正持续萎缩,而互联网巨头试图以互联网小贷牌照为切入点,以资金和数据流量为优势,加速布局金融商业版图。在此背景下,未来小贷行业又将走向何方?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李楠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随着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金融监管走向规范化,小贷公司自然面临洗牌,大量的以融资和资本运作(高杠杆)为目的的小贷公司必将被淘汰。嵇少峰指出,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增资是为了放大平台的数据、信息渠道和生态优势,通过金融牌照转化为收益。传统小贷基本上还是发放传统的、相对次级的信贷产品,本身的经营状况就不是很好,随着监管要求下浮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加大对小微企业投放,也压降了传统小额贷款公司的生存空间。对于传统小贷机构,嵇少峰建议,一是要着眼于股东和团队能影响到的资源,做精做实,这是一种常规的打法;二是要谋求多区域小贷公司的合作,持牌小贷合作形成统一、批量的场景来落地执行,同时要做银行的“助贷”,帮助银行解决一些小微企业融资落地的问题。于百程建议,地方小贷公司要发挥自身灵活和了解本地的优势,与传统金融机构形成差异化发展,做到“小而美”,同时也尽可能地利用技术手段,降本增效。李楠也指出,小贷公司不适宜面面俱到追求地域行业的迅速扩张,应先利用自身的行业背景、渠道背景,把某一行业、某一场景彻底研究透,建立合理的商业逻辑。针对特定区域、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特定客户,设计风险可控的商业模式。针对互联网巨头旗下的小贷机构,车宁表示,网络小贷对于互联网平台企业建构完整生态、打造业务闭环、保障数据安全甚至提升企业估值方面具有一定作用,特别是一些企业在没有其他信贷资质的情况下,网络小贷牌照对于其提升业务合规水平、防范监管风险方面颇有价值。此外,对于背景资源雄厚、业务场景丰富、客户流量充裕、技术实力强劲的企业来说,网络小贷牌照有很强的加持作用,可以凭此布局面向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尤其是小微信贷服务,在消费金融“红海”之外开辟业务增长“第二曲线”。李楠提出,小贷公司必须按照金融机构监管,而其关联的母公司(互联网平台)则应按照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特别是要注意建立不同业务之间的防火墙,控制杠杆率,严格要求资本充足率,严格储备金要求,控制贷款不良率,防范通过各类“金融创新”转移风险的花式操作。江嘉骏认为,小贷行业的重点将放在风险控制上,行业里面的数据资源会存在马太效应。未来的小贷行业,将会形成多寡头的态势,业务量将集中在几家从事跨省经营的头部公司手中,区域性的小贷公司则会下降,且业务量受到侵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区域性小贷公司将走向灭亡,“小贷公司本身就是为了满足被银行忽视的长尾客户的需求,若互联网公司对全国性小贷业务相对垄断后,可能又会成为像传统银行这样的巨头,真正的尾部客户仍然会遭到忽视。”在江嘉骏看来,除了几家头部企业外,小贷行业中还会存在许多本地的、基于线下社会网络数据来实现风控的小贷公司,经营者和借款者共享同一张社会网络,从中能够更好地评估借款人风险,针对当地情况在助农、小微企业和消费信贷等方面开展特色业务,满足各层次主体的需要。记者:余继超编辑:姚惠版式:王莹封面拍摄:张力///
2022年1月13日
其他

深扒34家险企理赔年报:赔付超1800亿元、获赔率97%以上,重疾保额缺口大

重疾理赔平均保额数据“喜忧参半”。喜的是,消费者重疾保障意识逐年增强,平均理赔保额逐年上升;忧的是,重疾赔付金额集中在20万元以下,更多集中在10万元以下,保障偏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新年伊始,保险公司2021年理赔报告陆续出炉。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12日,包括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太平人寿、泰康人寿、人保寿险、平安健康、阳光人寿在内的34家保险公司,均已交出2021年度理赔成绩单。和往年一样,理赔成绩单主要从理赔金额、理赔件数、理赔险种、各险种赔付比例、各险种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分布、理赔时效等多个维度进行数据解析。值得关注的是,各保险公司理赔金额、理赔人次都呈现较大幅度增长;重疾险平均保额仍集中在10万元以下,但保障意识逐年增强;获赔率普遍能达到98%、99%;科技在理赔端发挥的作用逐渐扩大化,理赔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赔付超1800亿元据记者统计,32家保险公司2021年的理赔金额(众安保险和交银人寿未披露具体数据)累计超过1800亿元,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太平人寿5家险企赔付金额均超百亿,分别达546亿元、412亿元、193亿元、140亿元、103.46亿元。罗葛妹
2022年1月12日
其他

银行“佛系”迎战“开门红”,大额存单仍抢手

新年到来之际,银行对于节日特定的产品营销和热情却逐渐下降,以往揽储招新时可见的新年特供和抽奖送礼等促销活动都销声匿迹,有些银行网点内甚至没有设立开门红专区。“1月4日推出的一款结构性存款产品,零点开售,八点多就售罄了。”北京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员工告诉记者,结构性存款和大额存单仍然非常抢手。又到银行迎战新年“开门红”的时间,相比以往送礼、推出新产品等,今年的开门红揽储力度显得十分“佛系”,与之相对的是银行对于重点投放领域的明晰规划,备战信贷开门红。基金热度下滑作为重要的揽储节点,不少股份行为庆祝“开门红”给出了利率较高的大额存单。“像平常3.5%的大额存单就已经很少了,但是咱们开门红有一个即将推出的大额存单利率是3.55%,而且仅限这两天购买。大额存单平常也不常有,而且额度有限,非常火,这次的大额存单也是开门红的一个活动。”上述股份制银行员工告诉记者。比较下来,股份制银行的存单利率比国有大行更高,比如国有大行的20万元大额存单的利率仍为3.15%,而一家股份制银行给出了3年期大额存单3.55%的利率,5年期4.05%的利率。总体而言,本该是如火如荼的年初之际,银行对于节日特定的产品营销和热情却逐渐下降,以往揽储招新时可见的新年特供和抽奖送礼等促销活动都销声匿迹,有些银行网点内甚至没有设立开门红专区。“虽然是开门红,但也只是在这个时间点首发了一些理财,还有就是如果通过银行购买的话可以有些小礼品,力度会大一些。”北京某股份制银行的员工告诉记者。“前两年在特定时间点是会有些活动,像特定的新年理财、年终奖理财,但这两年没有了。可能是出于时间上的考虑,因为实际上过完春节就是一季度中期了。”北京另一股份制银行的员工告诉记者。而以往红火的基金在经历市场震荡行情后,银行经理不再主推基金。从历史上来看,1月是基金发行销售的旺季,截至目前已经定档的今年1月份发行的基金共有93只,但不复去年的百亿爆款盛世。“由于近段时间基金下跌,所以还是不建议现在入手基金,要买也可以缓缓,现在所有人进来咨询还是想要保本的。”某国有大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目前她个人而言也不会主推基金了,主要还是考虑顾客的承受能力。另一位银行经理也对记者表示,基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行情震荡,所以不太推荐,现在买的人也比以往少。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在北京某国有大行的银行网点内,除了喜气洋洋的红色装饰品,另一显眼的服务为贷款服务。“如果您个人或公司需要贷款,请联系我们。”这样的标语被放在进门处最显眼的位置,底下为个人消费贷款、绿色贷款和小微普惠贷款等产品介绍。“预计年初信贷投放力度将有明显提振,整体结构较此前也会有所改善。”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表示,2022年1月贷款投放可能超过2021年同期的3.58万亿元,考虑到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节奏,预计一季度新增贷款将超过8.5万亿元,而去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67万亿元。在个人贷款方面,招商银行今年推出的闪电贷周年庆“开门红”活动,优惠年利率4.05%起,活动时间为2022年1月7日-1月31日。“限时狂欢,错过等一年。”招行北京某支行的经理对记者介绍。而信贷投放的重点领域方面,今年银行将继续针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制造业等领域。光大证券预计,2022年制造业贷款增速仍将维持双位数水平,但结构分化依然延续。其中,高科技制造业领域信贷投放明显快于传统行业。普惠小微贷款实现“量增、价降”,同时绿色贷款有望进一步增量。初步判断,2021-2022年碳减排支持工具或共释放资金5000亿-9000亿元。比如,北京银行日前发布“专精特新”企业专属信贷产品——“专精特新领航贷”,并将通过分层次条件准入,实现对企业的精细化额度匹配,打造多梯度的客户培育机制,从授信额度、利率成本等多方面给予企业支持。“去年底,银行利用票据冲量的规模仍然不小,这意味着银行正在蓄力2022年的信贷‘开门红’,预计2022年一季度信贷投放有望放量。一季度将开启‘四箭齐发’宽信用,即制造业贷款、减碳贷款、基建贷款、按揭贷款,经济将快速企稳,一季度GDP同比增速有望回升至5.7%。”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记者:曹韵仪编辑:姚惠版式:王莹封面拍摄:张力///
2022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