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撕主流

其他

马云VS马斯克:与自说自话的老男人聊天有多可怕

8月29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马云和埃隆
2019年9月3日
其他

《哪吒》没有逆天改命,为什么大家仍喜欢它

来聊聊最近燃爆的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确实是一部很好的商业片,至少不沉闷,坐在我后面从头笑到尾的小妹妹可以证明。目前,票房已经破16亿,实打实的爆款,预测票房或达到44亿。某种程度上来讲,爆款电影跟爆款10万+网文一样,一部电影能够大红大紫,观众愿意掏钱买单,除了制作水准、网络段子等技术层面的加持外,更重要的还是它契合了当前的大众心理,就像很多时候随手转发朋友圈文章,理由是「这篇说到我心坎儿去了」。这部《哪吒》也一样,仔细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它是一部披着神话传说外衣的现实主义作品。换句话说,就是它太贴合当下现实语境了。再换句话说,电影里都是现在的人干的事儿。我是冲着那句高燃的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去看的。在这个阶级固化、普通人一出生就输在起跑线的时代,这种反抗精神太有代入感了。我抱着许知远式探究时代精神的心态走进了电影院,然后收获了许知远在节目中被受访者回怼时的一脸懵逼。I
2019年8月3日
其他

明星怎么敢啥都瞎几把写?

最近古装大戏《陈情令》热播。男主王一博昨天去了某平台直播,应该是想宣传新戏吧。结果,在直播里,他把「到此一游」的「游」字写错了。当晚,他就发微博道歉,说自己当时「脑子空白了」。然后粉丝们就紧跟着瞎掰扯,「现在都用电脑手机打字,提笔忘字太正常了」。嗯,我觉得这种说法特别可笑。当然,谁都有「提笔忘字」的时候。氮素,我们注意一下这个时间点,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当你提起笔正要写的时候,你忘了那个字怎么写。所以,这时字还没写下来,就像王一博说的那样,他当时「脑子空白」。那么,「提笔忘字」后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样的呢?1、问别人。傍边就是工作人员,问他,「哎,游戏的游怎么写?」2、查手机。这是我经常用的招数,因为脸皮太薄,不好意思问人。在手机里随便键入拼音,找出那个字,对着写就OK了。不过,这两种方法,王一博都没有选择。「脑子空白」的他选择了另一种应对方式——瞎几把写。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他这种迷惑行为的产生原因。首先,排除王一博一直以来把「游」写错的可能性。根据他的微博回应,写错字是因为当时「脑子空白了」,所以他不是无意识地把字写错。既然当时不确定「游」字该怎么写,他为什么要硬写呢?第一种可能是想「混」。当时直播嘛,他觉得问人和查手机都太丢脸了,反正就晃一下,瞎写应该没有人注意到。第二种可能是想「蒙」。他要赌一把,随便写一下,万一蒙对了呢。很不幸,字写错了,直播出去了,这个结果是无法挽回的。不管怎样,「混」和「蒙」都是对观众的不尊重。在众目睽睽之下,还要「混」,还要「蒙」,那我只能佩服他勇气可嘉了。大哥,您当大家都是文盲吗?话说这几年,可能是梁静茹给了他们太多勇气,敢「瞎几把写」的明星层出不穷。前段时间,马思纯在微博上发了一篇对张爱玲《第一炉香》的读后感,结果被人评论是把「哈姆雷特」看成了「哈利波特」。马思纯还不服,结果又被人扒出,曾经在微博上摘抄的张爱玲句子,根本就不是张爱玲的。我就不明白,网上关注她的粉丝超过1400万,自己心里没有一点B数吗?没看过书就敢「瞎几把写」,这是什么样的自信和勇气?要说影视明星文化水平低点,假装充充面子,也情有可原。但那些有文化的名人也要「瞎几把写」,就很让人费解了。前两天,刘亦菲出演的真人版《花木兰》预告片出炉了。曾经《奇葩说》的明星辩手周玄毅在微博上大喊「花木兰的预告片,文案真是天才,让人脑子嗡嗡响的那种」。然后,他这样解释里面的一句台词:「好妻子需要有四种品质——quiet,
2019年7月11日
其他

范冰冰李晨,分手宣言需要这么啊哈哈哈哈哈哈吗

范冰冰李晨分手,我不惊讶,没分过手的明星哪算得上明星。微博宕机,我也不惊讶,服务器永远赶不上群众吃瓜的速度。但是,看范李的分手宣言,我倒是惊出一身冷汗,呃,这是人说的话么?怎么没有一点温度?连吃瓜群众都看不下去了,李晨微博下点赞最多的一条评论是:「你们分个手,跟对对联一样?」明星不同于一般人,分手离婚也可以拿来当做产品,想必这条声明也是经过公关团队深思熟虑细心打磨的。但这种发力过猛、严重失真的声明,往往有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它太「理中客」「正能量」了,一种浓重的「油腻感」扑面而来。相比之下,宋仲基和宋慧乔的离婚声明,就正常了很多。他们谈到了律师,谈到了性格不合,我们从中了解了缘由,也看到了坦诚。和平分手很常见,性格不合呀,理念不同啊,分手也不妨碍继续做好朋友。但到了范冰冰这里,就抽离了人性——他们的分手比恋爱还甜蜜。且不说那句「我们不再是我们,我们依然是我们」有过于商业的廉价感,两人对分手的感悟都能侮辱正常人的智商。什么叫「从朋友到爱人,再做回朋友,情感的形式会变,但你我之间最纯粹的感受不会变」?所以你们之间「最纯粹的感受」游离于爱情和友谊之外?两人还都提到了「永恒」,而分手是一种结束,把结束说成永恒,这种强行将两个相反概念揉到一起的做法,不知道各位看官怎么想,反正我是有点生理不适。其实大可不必这样,情感是真实的,那就努力表达好自己就OK了,说那些「片儿汤话」、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会让人觉得很滑稽。不过,不止明星这样,现实中普通人的情感表达似乎也有问题。总觉得我们进入了一个「情感很真,表达很假」的时代。比如,今天在楼下听到一对小情侣吵架。女:你到底爱我什么?男:我爱你的全部!当时,我正路过现场,怔了一下,心想这是在cos国产烂俗偶像剧么?事实上,并没有!两人转头怒瞪我一眼,我赶紧识趣地走开了。不知道你们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景,以我长期观察街边情侣吵架的经验来说,这种场面真挺多的,且有填充城市各个角落的趋势。那些歇斯底里、泪流满面、雨中狂奔的场景,你以为你只能在电视剧里看见?错!站在稍显繁华的街头一下午,你就能遇到不少。前两天,在三里屯(北京最妖艳的商区)乘电梯时,狭窄拥挤的空间里,一位藏匿角落的少女猛然发出一句天问:「你听见了吗?」站在她前面(看起来是男朋友)的男生愣了一下,忙问:「听见什么?」女生:「我心碎的声音!」当时,我赶脚电梯都被惊得差点停运。不知道琼瑶阿姨对此作何感想,可能会偷偷乐吧,「我的文风终于成了社会现实,耶~」之前我们总抱怨电视剧「不说人话」,现在看来,或许是我们错怪了编剧,他们可能真的是在高度还原现实啊。这些人的情感是真实的,你看得出他们很生气,很心碎,为什么表现出来却如此尴尬?都说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但似乎从小到大,并没有人教我们如何更好地表达。我住的小区紧邻一所北京比较知名的中学,每逢周一都能听到学生的升旗仪式演讲。上星期应该是他们最后一次全体出席的升旗仪式,演讲者可能是学生干部,她要代表所有学生向老师表达感谢,这是演讲的主题。和我之前听到所有的演讲稿一样,通篇都是口号,她罗列了包括鲁迅在内的名人名言,甚至还说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话,最后号召大家用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的「养育之恩」。看得出演讲的小妹妹做了很多功课,也相信她对老师抱有确实的感恩之心。但这不是一篇合格的演讲稿,其内容是干瘪的,情感传递效果几乎为零,相信站在一旁的老师听到也会尴尬。她其实可以从身边的一件小事说起,找到她与老师朝夕相处中的感动之处,而不是用名人名言、社会俗语替代本属于自己的特殊感情。很多人都缺乏这样的能力,所以他们才会从众,在情人节买下999朵玫瑰,以为可以打动心上人,结果却遭到白眼;他们会在分手时,说出电视剧式的台词,以为可以刻骨铭心,结果却让场面尴尬又抓马。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是土味视频混剪配刺猬乐队的《火车驶向云外,梦安魂于九霄》,我建议大家都看一下。初看觉得很搞笑,再看却又想落泪。就像乐评人耳帝说的那样:尽管已预感土味+燃曲将会是种流行套路,但还是会被这种冲突的组合给触动,那些压抑的灵魂,那些渴望解脱与自由的人,可压抑太久一旦抛下羞耻豁出去,像是某种召唤,呈现出的却又是滑稽的模样,这令我难受,也让我感动。而也许我还不如他们,因为我内心哭得很大声,但脸上依旧面无表情。找到一种真实表达自我的方式并不容易,像一场修行。愿每个人都能找到体面、优美的那种。往期
2019年6月28日
其他

当一场事先张扬的撕逼变成……

最近觉得这个世界越来越不可理喻了。不知道今天大家看没看CGTN(就是国际版的CCTV)的女主持人刘欣和美国福克斯商业台女主播翠西·里根的辩论?反正我中午坐地铁时,还看到一位小妹妹在反复播放两位主持人的连线视频。这是一场事先张扬的约架,双方在推特(一个国内不存在的网站)口气强硬地约好时间地点,扔下白手套,准备一场殊死决斗,并广而告之。墙的这边,吃瓜群众也虎视眈眈,准备见证「扬我国威」之高光时刻。然鹅,大家失望了。居然,一团和气!说好针锋相对的辩论变成了娓娓道来的「独家专访」。正如微博上有人说的:大家有幸在福克斯(一个充斥着跟川普一样疯言疯语的美国电视台)观看了一集「新闻联播」。好吧,这是个不太令人满意的结局,尽管「心平气和的交流」似乎从某种政治正确的角度来看,是我们追逐的目标。但没有撕逼,怎么能配得上这个越来越兵荒马乱的时代呢?贸易战已经开始了,既然是「战争」,那就是政治性的,假装在商言商其实就走偏了道路。不论是刘欣的片儿汤话,还是翠西的假笑,都改变不了两国对立的现状。她们就像是汹涌波涛中跳出的浪花,最后又落入汪洋大海,消失不见。任正非的华为也是如此。现在的局面就像是两个父母打架,对方扬言,再不服输就弄死你家孩子!不管孩子是错是对,是好是坏,这种打架的手法是令人恶心和毫无道德的。我仔细看了任正非接受央视《面对面》的采访,他举了二战后德国和日本复兴的例子,说关键在人,「什么都没有了,只要人还在就行」。所以,他觉得还是踏踏实实搞科研、搞教育吧。这很朴素,很可爱,但技术是中性的,它无法解决战争的问题。你别忘了,是科学家们帮助德国和日本复兴,但也是科学家们帮助纳粹德国研发新武器,帮助日本军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做人体实验的。所以,技术公司只是战争的棋子,更大、更高维的操控力仍在上层的价值观。就像冷战一样,就像我们封锁了非死不可和谷歌一样,正如现在的美国封杀华为一样。而对于个人来说,战争是终极的冒犯,战争就意味着清除你所有的个人想法和关怀。英国超现实主义诗人大卫·盖斯科因,在二战时的巴黎日记中写到,战争最可恨之处在于它让个体变得毫无意义。生活在战乱时代的张爱玲懂这一切,但浪漫的她,把希望寄托给了爱情。她在《倾城之恋》这样写道: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但是浪漫总敌不过现实,张爱玲孤独终老,况且她也不甘心屈就于「平凡的夫妻」。事实上,现实更加残酷,或者不令人满意。就像《权力的游戏》大结局一样,大家都义愤填膺,曾经的神剧,如今变成喜剧。但我看完后,还是被雪诺感动了。一个被命运推着走的人,一个know
2019年5月30日
其他

《都挺好》的中国式逻辑:只解决场面,不解决问题

现象级国产剧《都挺好》播完了,强行大团圆的结局引来了很多人的不满。记得之前就有观众说「如果是大团圆结局,我就去把评分改为一星」。不出意料,大结局播出后的第二天豆瓣评分就从一开播的8.5降到了7.9。大家的愤怒主要集中在「相亲相爱太恶心」「强行洗白」「逻辑稀烂、不喜欢三观」「比偶像剧还脱离现实的悬浮剧」等。还有大V批评道,「刻意煽情,强行升华出来的家和万事兴,要多假有多假,我看了只觉得尴尬」。一口气追完46集(以1.5倍速加快进的方式)后,我一个18线小编剧觉得,这个结局不能说最好,却是最真实的。或许很多人没有看懂,这也根本不是什么大团圆结局,它一点都不假。我们先来看这剧讲的什么——子女与原生家庭的矛盾。最终的目标肯定是要和解,不然就没有结局(也过不了审)。当然,和解有很多方式,关键是要达到女主苏明玉内心的和平。她可以选择快意恩仇一路爽到底,与原生家庭彻底决裂,老死不相往来,这是很多人喜欢的结局,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她也可以选择比肩圣母,将所有的屈辱和不满一笔勾销,相逢一笑泯恩仇,这是很多人现在看到的结局。但真实的结局是这样的吗?其实,编剧选择了另一条路,这是一条中间路,或者说不是主动和解之路,而是被迫无奈之路。我们看到剧情最后的急转弯发生在苏大强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后,他发现所剩时日不多,一下子不作了,苏明玉也在照顾身患重病的父亲过程中放下了执念。这结局太真实了。在中国,绝大部分的原生家庭矛盾就是这么解决的——其中一方得了重病或是死了。多少所谓的「家庭和解」发生在儿子车祸、父亲癌症后,似乎只有一方失去「战斗能力」,这事儿才算完。与其说是解决,不如说是一种降维打击,就好像两个人要格斗拼个高下,突然房顶塌了,他死了,你重伤。拼出高下了吗?并没有,只是参赛的人没了罢了。苏明玉真正的问题并没解决,她只是累了,算了,不想再纠缠了。父亲攒钱为她买习题册很可能并不是过去真实发生过的事,而妈妈为她打抱不平的记忆片段也很可能是她自我安慰的脑补。在现实生活中,苏明玉并没有得到补偿,即使是在苏大强患病后慈心大发宣立遗嘱时,他仍然将钱全都给了二儿子苏明成,理由是二儿子混得差,希望他争气为苏家长脸。苏明玉仍然是那个被忽视、不被照顾的女儿,这跟十几年前母亲的做法高度重合。所以一切都没有改变,原生家庭矛盾产生的根源——重男轻女、重视家族门面、不尊重个人选择——全都没有根除。编剧只是用了一种表面大团圆的方式,暗铺了一条「就这样算了吧」的无奈隐线。谁也不会天真到大年三十晚上来个视频拜年,互送祝福,就认为家里所有的矛盾都烟消云散了。想想自己的经历,很多时候,回家过年更像是一次家庭问题的集中展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大型体验现场,尤其是那种表面和和睦睦、其乐融融的大家族团圆饭,桌底下有多少暗流涌动。这样的结局极具讽刺,它属于最「中国」的办事逻辑。跟戏里的苏家人一样,全中国大大小小的事都是这么办的:只解决场面,不解决问题。记得前两天刷围脖看到一则新闻,说公司两个员工打架,老板罚两人牵手一下午。乍听起来挺搞笑,但细思极恐。这不就跟苏明哲劝两兄妹和好一样么?以为大家都是一家人,有什么恩怨,坐下来吃个饭、碰个杯就解决了。这哪里解决问题,分明就是和稀泥。谁对谁错不掰扯清楚,就算牵一年的手,两人这口气也咽不下去呀。从小到大,家长、老师、领导基本都是这种「和稀泥」式处理方式。在他们的眼中,问题一直留着没事,场面绝对不能乱,「家和万事兴」嘛。学校食堂出问题了,先把闹事家长抓起来;化工厂发生爆炸了,先把前去采访的记者管控住。戏中的明玉和明哲积怨已久,没人愿意从根上解决问题,但是打架了,弄进监狱了,所有人都帮着求情要求撤诉。这就是我觉得这部电视剧最real的地方,感谢编剧把这种行事逻辑的丑陋全方位无死角地展示给大家。也喜欢你们对结局愤怒,这表示你们不喜欢、不赞同这种解决方式。但你们无法说这很假,毕竟这种强行「和谐」一家人的场面,每天都在身边发生着。不是吗?往期
2019年3月27日
其他

热衷宏大叙事的中国人

春节长假结束了,大家都过得怎么样?从大城市的Cindy、Peter、Amanda变回春花、狗蛋和村头二丫,回家过年更像是一次大型的审美矫正,主流价值观的田野调查。毕竟北上广深不代表中国主流,就像湾区和纽约也代表不了美国主流一样。不过,相比于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串门走亲戚的尬聊,让我更不能忍的,是电视机里各大晚会主持人的串词,三句不离家国,四句不离时代,整得跟天庭开表彰会似的。春晚的尴尬,大家有目共睹,让我费解的是,为什么小镇的晚会也要向春晚看齐?琢磨了半天,我终于明白,原来这才是中国人情感表达的主流方式。那些站在台上的人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吗?其实也不尽然,很多时候他们也知道在鬼扯,但总觉得把话说得大些,才能hold住场子。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场面话」。【一】记得去年底,中国新闻周刊将「影响中国年度人物」颁给了锦鲤少女杨超越。颁奖现场,主持人问杨超越:「如此年轻,就得到了影响中国的年度人物,你现在理解这个奖项的分量和含义吗?」在背诵完事先准备好的获奖感言后,杨超越被这突如其来的宏大问题问懵了。其实,主持人的意图很明显,他们给杨超越的颁奖词是:「这个年轻女孩身上折射出一个时代普通人的奇迹与梦想。」追加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要请杨超越把话讲开了,要谈到时代,谈到奇迹,谈到梦想,最好上升到国家层面,以匹配这个奖项所谓的规模——影响中国嘛。比如说,「感谢伟大时代,哺育了我这样的好锦鲤!」但是一个20岁的小姑娘,还没有历练为社会老油条,这种宏大的场面话自然是不会说的。她的回答充满了自己的理解:「我觉得是个很厉害的奖吧,都有中国俩字了,应该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而且下面还坐着很多领导。」台下众人皆笑,主持人忙打圆场:「好孩子,特朴实。」其实杨超越并没有错,她直言这个奖项对她的意义:一个名字有中国、台下有领导的颁奖礼,仅此而已。那些所谓的宏大意义,并没感受到呀。但在很多国人看来,这是没文化的表现,大场面可是要说「大话」的,似乎喜悦和热爱的对象越大,才表示爱得越深。没事也要爱个大江大海什么的,方才显出做人的深度。【二】前两天刷围脖时看到了一个帖子,称《欢乐中国年》是中国版的《All
2019年2月11日
其他

微信时代的「尬恋」

如今,微信大有全民普及之势,很多人的日常交流都是通过微信完成的,当然也包括情感交流。最近听了一些人使用微信的感悟(or
2019年1月16日
其他

我是无名之辈,在跪着等ofo退押金

money的「梦想窒息」。在他们眼中,我的故事只有那99元押金。no
2018年12月27日
其他

常觉得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但我过得还不错

2018年即将结束,记录下一些思考。也许对你们没什么用,就当是我自言自语吧。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过得不错,最好比不错还要不错。:)关于感情我是个女人,但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感情中的弱者。两个人相爱了,在一起,对我来说,这不是约定,也不是承诺,而是独立个体的自由选择,无论是我,还是他,都有权改变选择。是什么让你和伴侣坚持走到了现在?我的回答是:跟他不需要“坚持”,所以走到现在。不仅是谈恋爱,任何需要“坚持”的东西,我都坚持不下去。无论跟他能不能走到最后,我都相信爱情,希望自己可以一直相信。
2018年12月21日
其他

放不下咋整?不妨为前任感情办场葬礼!

最近身边很多人都失恋,也不知道是不是冬天来的缘故。不过我知道,帮失恋的人走出阴影,是世上最难的事情之一。之前我很难理解失恋的痛苦,还常常嘲笑那些哭天抹泪的失恋者,内心的OS是「戏精,至于么」。直到一位私交很好的同学失恋,我全程目睹了他长达两年的痛苦,才发现这并非小事。失恋让人无法专心工作,无法正常社交,还会严重威胁精神健康,甚至导致抑郁。这不是危言耸听。我的这位同学就是在一段恋情结束后,患上了「疑病症」。总是怀疑自己的身体出了毛病,谁劝都不相信。为了消除他的心病,我陪着他,把医院能做的检查,都做了遍。结果当然是一切正常,但他仍然觉得「有哪不对劲」,动不动就问家里人,自己脖子是不是肿大了?眼睛是不是突出了?家人对此非常担心,他曾经是个爱说爱笑的人,失恋后少言寡语,不愿出门,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严重影响。尽管外人一看就知道是失恋搞的鬼,但我同学却极力否认,他认为这跟失恋没关系,就是身体的原因。好在这一切以他交到下一任女朋友而终结,但整个恢复过程历时两年之久。从任何角度来讲,这两年的郁郁寡欢和精神失常都是不值得的,因为显然他的下一段恋情更好,如今两人已经结婚生子,非常恩爱。所以,失恋后快速恢复,对每个失恋者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对于那些生性看得很开,或者非常理性的人来说,摆脱失恋的困扰要容易很多。但是,对于那些非常重感情、全身投入的人来说,接受一段亲密关系的终结却异常艰难。其实,一段关系的结束如同死亡。即使是你提出了分手,仍然会经历一个跟哀悼死亡(Greiving)相似的过程。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
2018年12月11日
其他

人应该有权不坚强

读书的时候,我们也有过矛盾,也有过互相看不顺眼的时刻。我承认自己还在背后说过她的坏话,虽然我已经记不清为什么要那么做。她知道以后,并没有跟我绝交,而是在我说出“对不起”之后,立刻原谅了我。
2018年11月26日
其他

「80后」早已颓废白发,有什么好惊讶的

本周,一个叫李忠凯的80后在网上火了。火的关键,是那一头白发,网友纷纷质疑人家年龄造假。最后,官方辟谣了,事儿是真的。当新闻曝出来的时候,我作为一个80后,内心并没有很震惊。不解身边一些80后为什么那么义愤填膺,说什么「80后被黑的最惨的一次」。呃,在怀疑自己的年龄吗?这不就是现在80后的真实写照吗?当你们下班回家,把美颜关了,看看高清前置摄像头里的自己,能比李忠凯「年轻」哪去?就算是在时尚大都市里,人模狗样地打扮打扮,可以让自己显得「年轻」点,但自己素颜什么样,自己心里没有一点数吗?从看到照片的那一刻,我就觉得,李忠凯就是当今80后形象的典型代表。这张照片代表了被社会折磨后的80后的真实样子,一种从生理到心理的双重憔悴。如今,能对80后抱有「年轻」幻想的,也就是70后和60后了。最近读知名媒体人洪晃的新书《张大小姐》,在这部半自传体的小说里,女主角张大小姐是一位贵族名媛,喜欢上了一个80后的警察。洪晃是这样写的:「男人很年轻,浑身明显的肌肉让张大小姐感到兴奋和害羞,特别是那个很翘、很有型的屁股。」小说中,张大小姐把这个警察「小鲜肉」带出去,特别有面子,人见人夸,还惨遭时尚女主编的「咸猪手」。洪晃,61年生人,今年57岁,也就这个年纪的女人,尚对80后还心存如此美好的想象。而在90后、00后眼里,80后怎可能是「小鲜肉」,分明是「老腊肉」。傅首尔,84年生人,典型80后,她在以90后00后为观众主体的《奇葩说》中的形象是什么?一个爱占小便宜、嘴特别犀利的市井大妈。是的,大妈!划重点,这是关键词。傅首尔在节目中也说了,这季中特别欣赏一位小鲜肉叫熊浩,听他讲话会小鹿乱撞。但是,熊浩见到傅首尔的第一面,张口称她为「阿姨」,她所有的心思活络、小幻想全部被这声「阿姨」击得粉碎。阿姨、大妈、大叔、大爷,这些好像离我们很遥远的称谓,早已深深地刻在了80后的脸上,不管你用的是SK-II还是雅诗兰黛,也不管你燃烧了多少卡路里。80后的尴尬之一,就是你认为你还年轻,而周围人早已把你归为「老年人」了。不知道有没有跟我同样的经历,每当谈及二零零几年,总以为是几年前的事儿,然后突然回过神来发现,诶我去,已经十几年前啦。第一次餐馆服务员叫我叔叔的时候,我特生气,「拜托,我没比你大多少吧,您胡子比我的都长。」而现在,我已经非常平静地接受这个称呼了。但是认清事实的残酷一面,就是你认为你还行的时候,别人已经对你放弃了。前几天,跟一个朋友吃饭聊天,他最近在换工作,说几乎所有的招聘广告都有一条非常刺眼的规定——年龄35岁以下。他今年34岁,他觉得好险,还好早行动了一年,但奇怪的是,他申请的公司都拒绝了他,招聘专员给他的解释都是年龄问题。他很纳闷,不是还差一年么,为什么年龄不合格?只有一个好心的人力小妹妹告诉他,其实他们想要90后,像他这样的年龄,高不成低不就,公司认为他肯定看不上低端岗位,而高端岗位又不缺人。他赶忙解释,自己申请的就是低端岗位,他不嫌弃。人力小妹妹又说,就算招他入职低端岗位,其体力精力和专注度肯定要远逊于90后。朋友又力争道,「我的身体很好,我体力可以的。」说出这句话时,朋友觉得他自己特卑微,特无力。但是小妹妹还是表示「很遗憾」。所幸的是,最终朋友拿到了另一家大互联网公司的offer。他说如果这家公司不签他的话,他不知道还能去哪,因为他已经把北京所有相关公司投遍了。社会意义下的「未老先衰」,已经渐渐把80后逼上绝路。80后的另一尴尬,就是家庭结构压力下的孤独。这季的《奇葩说》有一个辩题:在外面受了委屈要不要跟家人说。在场辩论的有90后、80后,还有70后。但是,只有傅首尔最动感情,她选择的立场是不跟家人说。我很理解她。大部分70后60后的父母已经很老了,甚至不在了,他们对告不告诉老人没有那么强烈的纠结,或许可以跟孩子说一说,因为很多人的孩子已经长大了。90后00后也不纠结,父母尚「年轻」,说出来也能承受,甚至在事业巅峰,还可以帮上点忙。只有80后最纠结。孩子都太小,跟他们说不着;父母即将退休或已经退休,身体都在尚好和重病之间徘徊。在这种极不稳定的平衡下,你根本不忍心让父母为你担心,因为你怕说出这一点小委屈,加上一点小砝码,都会迅速打破平衡,成为压垮父母的最后一根稻草。「那种帮不上忙的愧疚,无能为力的难受,」傅首尔说,「比具体的不开心,更难挺过去。」所以,你看到很多80后在生活中「强撑」,他们是独生子女,但他们不敢任性,也无法做到完全豁达,成为新世纪最孤独的人。讲真,80后是中国历史最独特的一代,他们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长在国家快速发展之时。相比70后60后的前辈,他们不够理想主义;相比90后00后的后辈,他们不够实用主义。在巨变中长大的他们,看待世界的目光是柔软的,他们没有70后的坚毅,也没有90后的佛系,他们觉得一切还有可能,因为他们深切体会过变化之快速与无常。也正是这份柔软,让他们陷入无法坚定却必须坚定的煎熬中。所以,李忠凯的那张照片一出来,我就觉得非常贴切,心未老,发已白。这就是80后的真相,就像罗伯特·泽塔勒在《大雪将至》中描述的那样。和所有的人一样,在他的一生里,也曾怀有过自己的想象和梦想,其中的一些是他自己实现的,有一些是命运赠予给他的,很多是从来都无法实现的,或者是刚刚得到,就又被从手中掠夺走的。但是他一直还活着。往期
2018年11月18日
其他

张雨绮,婚都敢结,有什么不敢离的

张雨绮离婚的事,大家应该都知道了。第一次婚姻,张雨绮嫁给年长自己二十岁的导演王全安,第二次婚姻,嫁给一个风评并不好的商人袁巴元。我并不关心张雨绮的情史,单从这两次“结婚结得风风火火,离婚离得干干脆脆”来看,这个女人,还真是挺酷的。
2018年9月28日
其他

你所谓的一往情深,骚扰得别人里外不是人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女孩喜欢一个男孩,坚持不解地追了好久。他一直在拒绝,明确地表达了二十次拒绝,但是女孩就是不放弃,甚至在他跟别的女孩恋爱期间,还一直对他好。男孩觉得对不起她,但是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女孩根本没有机会。(原文截图如下,有耐心的小伙伴可以看看。)文末作者叹息,人还是要多爱自己,比起对别人好更应该对自己好,你不爱自己的话别人也不会爱你。
2018年9月26日
其他

「瑞典事件」背后可怕的心理逻辑

暂不探讨瑞典警方处理是否得当的问题,因为这需要专业人士和更多证据才能判断。只想就事件的起因,即曾先生与酒店就在大堂沙发过夜展开争执,来谈些个人看法。一般来说,凡事不以恶意揣测人心,我相信曾先生,他是真的不小心订错了酒店日期,而不是贪图省钱,故意少订了一晚。因为旅行订错日期这种事,我也经常遇到。但是当自己失误导致问题出现后,曾先生处理问题背后的心理逻辑值得关注,而且非常具有代表性。事态是逐步升级的。一开始曾先生来到酒店,被告知不能提前入住,于是他们在大堂等待,这时酒店没有完全拒绝。随后曾先生外出带回另一名女生,酒店开始要求他们离开,曾先生提出在沙发付费过夜,酒店明确拒绝。然后开始争执,最终因情绪激动,对方报警。既然酒店明确拒绝在大堂停留,曾先生为什么还要「据理力争」?根据报道,我们了解,曾先生有很多「站得住脚的」理由:达到时已是凌晨一点,人生地不熟,拖着行李,我们能去哪?父母体弱多病,舟车劳累,禁不起折腾,能不能体谅下老人?半夜大堂没人,沙发空着,我们给钱去躺,为什么不能通融?本以为这些理由足够打动酒店,万没想到对方却不认可,曾先生备受打击,感到委屈。这时,如果你也替曾先生抱屈,不妨换位思考一下,酒店拒绝的理由是什么?为了方便理解,我先举一个身边的小栗子。前几天我从老家坐飞机回京,尽管全程只有短短的一小时,我仍然提前在网上值机,选了一个靠过道的座位,目的是让旅行更舒适一些,因为我知道这种短线飞机的空间很小,如果坐在三个人中间的位置,身体被左右夹着很难受,腿也不能轻松伸展。然鹅,当我登上飞机后,却发现自己的位子上坐着一个年轻小伙子。他见到我立刻迎上笑脸,请求我跟他换个座位,他想与女朋友坐在一起,而他的座位则是另一侧的中间位子。他的理由也很充分:之前忘记选座位,等到机场换登机牌时,已经没有两个挨在一起的座位了,这个航班也就一小时,行个方便吧。想必这种事情大家都遇到过,这时你会怎么做?我发现,当这位男生发出请求时,我就进入一个两难困境:同意或不同意,我都会受损。如果我同意,很明显我将坐不到相对舒服的座位,且我提前值机选座的努力全部白费。如果我不同意,他们希望落空,肯定心里不满,本来和谐的旅客间关系变得紧张,而我就坐在他女朋友傍边,这种尴尬气氛会延续整个行程,我所追求的舒适旅行这个终极目标,怎样都实现不了。我之所以会这么想,因为我了解他们的心理逻辑。当男生坐在我的位子上时,他就打定了我肯定会同意换位,我是一个人,他们两个人,为什么不行个方便?如果我不同意,我将背负「不近人情」「不够善良」「怎么能忍心拆散情侣」等道德指责。最后,我同意换位,内心的OS是「算了,与其弄得双方不愉快,不如我自己吃点亏。」这是非常「中国式」的选择,「和为贵」嘛。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事情吊诡的一面:我并没有做错任何事,结果我却变成了利益受损方。更吊诡的是,我打消「不同意换座」的原因是对方施加给我的道德压力。一个因自己失误造成的问题,经过道德的包裹,转嫁给一个没有犯错的外人,你觉得公平么?回过头来看瑞典事件,酒店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这是支撑曾先生继续争执的最大心理动因。选择同意睡沙发,显然酒店利益受损。即便曾先生付费,对前台接待人员来说,如何向上级交待,这钱如何入账都是麻烦。而且更重要的是,酒店下午3点才能入住,这意味曾先生一家将在沙发上待上半天,是否影响生意都不好说。选择不同意,酒店就背上了被道德指责的把柄,未能帮助远道而来的客人,深夜把两位老人拒之门外,怎么说都不好听。曾先生发现订错日期后,还执意前往酒店,并坚持在大堂过夜,就是打定了对方会因道德压力而同意他的诉求,就像那位男生打定我会跟他换座位一样。遗憾的是,瑞典酒店并没有像我那样「以和为贵」,反而叫来了警察,这是一个双输的结局。那么,如何破局呢?我能想到的最公平的方法就是,谁犯错,谁承担后果。既然忘了提前选座位,那就按着登机牌分开坐呗,一个小时的航程,分开又不会死人。既然酒店明确拒绝,就赶紧找下一家酒店过夜呗,以曾先生在视频中展现的英文水平、敢携两位老人北欧自由行的勇气,以及深夜外出搭讪妹子并带回酒店的魅力,再订一家酒店并非「无法完成的任务」。很多人就是不愿承担自己失误的后果,反而以受害者身份将问题转嫁出去。但事实上,除非是遇到威胁生命的状况,陌生人的任何「出手相助」都是非强制的善举,这也意味着,你得到帮助的概率是50%,不是100%。当得不到他人帮助时,努力自己化解问题,勇敢承担犯错后果,这是成年人的做法。用道德施压,把别人的善意看作理所应当,甚至大哭大闹,绑架他人的同情心,让别人为你的错误埋单,这是「巨婴」的表现。自己的屎自己擦,欢迎来到成年人的世界。
2018年9月18日
其他

那些存在主义的「渣男渣女」们

1943年,萨特的戏剧《苍蝇》正在排练的时候,加缪主动结识了萨特,两个人其实早已对对方有相当的了解。加缪为萨特的小说《恶心》写过书评,而萨特则刚刚写了一篇关于加缪《局外人》的文章,两人一见如故。
2018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