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呆有理

其他

不要对创新有过多期待

只有当我们持续做正常的事情时,才可能产生非凡的结果。1.魏如萱问韦礼安,为什么你总能写出好歌拿金曲奖呢?有什么秘诀吗?韦礼安说:“就是多写。”创作型工作无论是写文、音乐,还是设计,想要有好的结果,只有每天去做。许多作家,或者说绝大多数优秀作家,每天都会有很长的写作时间。我非常喜欢的心理治疗师,也是非常优秀的作家欧文·亚隆,每天从早上
2023年5月10日
其他

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故事

读者:呆总,我最近遇到一个问题,团队里的一位小伙伴基本不看业务信息,给过来的方案依据都是什么尼尔森设计原则,我也是吐血,给他反复讲过问题和业务细节,也跟他聊了这个情况,告诉他这些东西支撑不了方案,但他不仅不听,还会发那些设计原则的文章给我。第一次带团队,不知道怎么挽救他。还是就换人算了呢?我相信我公众号里的大多数读者看到这位朋友的问题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在你们中的大多数人身上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毕竟你们和我一样优秀。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各位,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收到这样的问题了。最夸张的是之前有一位读者吐槽团队负责人有这样的问题:在评审方案的时候,负责人手上捧着一本书,说她的方案在理论书上都有过验证......(真是疯了)我就不给直接建议了,索性从一个现象来回答这个问题吧。即便写了这么多有关「设计师出方案首先要理解业务」的文章,还是会有读者来问「设计师是否需要理解业务」或者「如何理解业务」这样的问题。在往期文章中,这些问题已经被解答了很多次,并且附有许多相关的设计案例,但还是免不了有人继续问这些问题。就像前阵子有位老读者给我发了个方案,说过几天要评审,页面上的金刚区放了
2023年4月28日
其他

设计中的隐喻

好的隐喻,是一种智慧。1.老一辈人聊天很有意思,总能把自己想要说的话,通过另一种方式更巧妙地表达出来。比如聊人际关系,他们不会直接说人际关系很复杂,而是换个方式说:“你看这棵树,枝叶盘根错节,你身处其中时,看起来只是独立于一节,但你的生长会关系到其他枝叶的生长,反过来同理。”一般有智慧的人说到这里就结束了,也有些人会再解释一下,怕对方听不懂自己的意思:“人际关系也一样,想要混得好,你就要发展自己的人脉,顾及到身边的其他人。”这是一种隐喻,用一种看起来似乎毫不相关的事物,来描述另一件事的个中道理。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者特别爱用这种创作隐喻,聊社会事件他能从苏轼开始聊到金庸武侠,最后点题回到该事件。这种创作方式会让人更容易理解事件的信息,让人在还没听说这件事的细节时,就已经知道大概是怎么回事了。隐喻用得好,会帮助人更容易理解某件事,用得不好,反而会更模糊。在生活中,这样的隐喻有很多,比如去一家咖啡店,会看到台面上摆满各种设备,但真正用到的就几样东西,它的目的也是给顾客一种专业感。许多店主不愿意花这个钱,觉得没什么用,就是一种装饰,但是装饰本身也是一种宣传,这种细节能够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反例也有很多,比如曾经有一位
2023年4月4日
其他

用户想,或不想?

在和许多设计师交流方案的过程中,最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应该是「用户(不)想」。比如:“用户想在这里看见这个按钮,而不是在别的位置,因为把按钮放在这个位置对他们来说已经习惯了。”或者:“可是用户不想要这个呀。”1.许多设计师朋友总喜欢把用户挂在嘴边,实质上是把自己当成了用户,觉得用户想要这个,或想要那个的。前几天跟设计同学聊一个方案,关于产品中的一个下单流程,流程里有一个优惠券的选择问题,设计同学说:“这个用户肯定是想要自动选择优惠额度最大的那张券的呀。”我问:“你怎么知道呢,为什么不能是马上要过期的那张呢?”所以这样的讨论毫无意义,聊用户想要什么什么,只会各执一词。换个角度,有没有一种可能是,用户根本就不想选择各种类型繁杂的优惠券,而是直接「以最合适的价格买到商品」呢?如果我们以「用户想要什么」作为自己的设计宗旨,问题就会变成:我们自以为在为某个想要这么做的用户而设计,而其他没被考虑到的用户则会被忽略。许多人会误以为,这是设计师不具备所谓「场景思维」导致的问题,或者是责怪设计师根本就没有全局了解用户。但问题不出在这里,而是出在「以用户为中心」上。我反复吐槽过「以用户为中心」这句话,许多人只是从字面意思理解它,并没有思考前提。没人能穷尽用户场景,没人能思考全用户想要什么,即便做了调研,也不能概括所有用户的想法,因为产品设计从来不是只去考虑用户想要什么而做设计,而是从业务出发思考功能逻辑。2.当我们在思考一个功能时,重点在于这个功能的逻辑怎么更合理,合理包括被说烂的业务需求和用户体验的平衡,而不是单纯地认为用户想不想要这个操作。比如,当我们在做开屏页广告时,你会说:“因为用户觉得这个跳过按钮太小,总是按不到所以要把按钮做得大一点,或者不要开屏页广告?”这是业务需求,不是你要不要或者用户想不想的问题。设计师的职责是收到需求后,如何从两者平衡的角度去满足需求。同样,如果不了解需求,只从所谓的「用户体验」去做设计,自然会去猜想「用户想不想」的问题。但如果需求是,通过优惠券来提高下单率呢?那就考虑优惠券类型,如果这是常态类优惠券,并且每天都会发放,即便过期了也不要紧,那自然是默认最高额度了。可如果一周一共只有五张优惠券,过期时间依次排序,且优惠额度不同,那自然是推荐选择即将过期的那张了。因为目标是通过优惠券提高下单率,如果推荐用户把后过期的额度更大的券先用了,第二天就会少一张优惠券。少了优惠券,下单意愿降低,与业务目标表自然就相悖了。或者,优惠券面值有大有小,且根据下单金额比例计算最终额度,那么就不能默认选择了,而要让用户进入二级页后斟酌一番。三种情况,设计的形式和布局会有差异,这差异是来自业务目标,而不是来自用户「想不想」。在第二种情况里,就算用户想用面值最大的优惠券,我们也不会推荐,因为我们希望用户多用几次产品,能够每天进来下单。并尝试告诉用户:这样才是合理的。当然,这个例子描述得比较笼统,缺失很多细节,但主要是想传达文章主旨:即,设计是优先考虑业务与逻辑,而不是信仰用户,盲目以用户为中心。3.上述内容的思想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引导用户:通过企业最终想要达成的目的而去引导用户执行操作。就像
2023年3月29日
其他

交互设计训练营 | 18 期

打扰各位,本次推送主要为交互训练营第十八期的报名通知。目前已开放报名,因为人数有限,避免各位错过,可尽早私信我预约。不知不觉,课程已经来到第十八期了,这两年有很多收获,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人,这些人所从事的岗位包括资深的
2023年3月24日
其他

从 Midjourney 看平台的设计策略

对策略的理解能提升设计师产品设计的能力,而不仅仅执着于好看与否。1.前阵子网飞前业务人员透露,网飞的会员套餐是有引导意味的,它们会在不同时间段给出不同的销售策略。最常见的情况是,一共三个套餐,告诉用户三类套餐都有什么区别,从最基本的到最高级的。但是最高级的第三个套餐功能要好很多,且价格只比前两个套餐贵一点,那么用户选择第三个套餐的概率也会更高。当推出新的功能时,平台会在原来最贵的套餐上增加该功能,并再设定一个更加昂贵的价格,但在功能上并没有绝对的优势。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让用户去购买该套餐,因为它原本就是提供给有需要的用户的,同时,也能让中间的套餐看起来更合理,且更具性价比。类似的策略在很多平台上都能看见,国内的各种售卖会员资格的平台,多少都会带有这些销售策略。比如因为包年的人本来就少,就会试图通过让包月的连续性延长。延长的方式就是通过提高年会员的费用,来凸显出包月的价格低,性价比高。还有一种销售策略在苹果产品上很常见,比如经常会看到苹果出各种成本仅
2023年3月22日
其他

设计方案需要时间检验

读者:“呆总,我怎么在项目上线之前能判断我的方案有没有问题呢?”这个问题问的人非常多,回答过几次,再用两个故事来解释一下我的观点。两个角度,一个是,怎么确定这个方案是可以解决业务问题的?另一个是,怎么从逻辑角度来判断方案本身不会出现低级错误?答案很简单:前者需要时间检验,后者需要时间积累经验。1.在上个世纪
2023年3月16日
其他

让大脑安全地忘记

我很晚才学着别人,去豆瓣把自己看过的电影和书做标记。我也不知道标记的目的是什么,或许是为了让自己不会忘记,也可能是让它像一堵功勋墙一样,标记得越多,看起来越厉害。但我在这块没什么虚荣心,所以它于我来说最大的价值就是为了避免自己忘记吧。可标记了,就不会忘记么?标记的目的只是让它帮你记着,而不是让自己不会忘记,我们只会记得几部印象深刻的作品,其他的不管标记与否,都会忘记。就像是,自己需要记住某件事,但是害怕忘记,索性叫人提醒自己:“提醒我等会要去灵隐寺求个签。”有了这份「保障」,大脑就愿意忘记这件事了。最终,只有在每年年底,平台通过所谓的用户年度报告,让这些被标记的作品再次浮现于人们眼前。而如果没「人」提醒,它会像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不会再被提及。而我看重的,是大脑在阅读过程中思考的部分,读完后书是否要标记并不重要。当我想通了这个道理后,我就不怎么再用豆瓣对书或者影视剧做「读/看过」标记了。因为标记,都只是为了让大脑安全地忘记。那不如,学会如何心安理得地忘记。但是有些东西,大脑不愿轻易忘掉。比如收藏各类信息。我已经很多年没用各类
2023年3月8日
其他

消失的不只是多样化

去年我写了一段话,大意是:现在的工具已经非常强大,每个人都能轻易使用,所以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在未来会更加凸显。我试着用这篇文章解释下这句话的意思。最近经常出门办事,最大的感触是,当我想要点一杯咖啡时,打开瑞幸或者星巴克小程序,马上可以看到附近几十米内,最远两三百米处就有一家门店。如果路上有人手上捧着一杯咖啡,一定是出自于这几家门店中的一家。以及随处可见的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等。其他如某城市的特色小吃也不少,在浙江你能吃到东北菜、武汉小吃、四川火锅,等等。于是当有人来杭州旅游,很难再找到一家当地特色的美食店,在杭州吃并不新鲜的温州海鲜,吃并不好吃的武汉美食,吃并不地道的东北锅包肉。人再问起:“杭州有什么好吃的么?”脑袋里再也想不起什么,只能回一句:“噢,海底捞不错。”以前在路上最常见到的通常是那些品牌服装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除了服装被统一,饮食也开始统一,在不同的城市,那些被誉为具有独特性的商品,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买到。每个人都在「打卡」所谓的「网红店」。从某种角度来说,当一家店成为「网红」的那一刻起,也就失去了其独特的价值。就像有人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吐槽:本来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住进民宿是一件新奇且开心的事,但现在绝大部分的民宿长得都差不多,即便是
2023年3月2日
其他

生活中的「异类」

以前,我们说「社区」,想表达的是在物理上意义接近的人所组成的群体,俗话说就是街坊邻里。这个群体通常由那些住在同一片区域的人所组成,相互之间有着各种互动、交流和互助。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小时候经常和邻居长辈争吵或者和一群同龄小孩在小巷里玩耍的场景,这些都是那个时代「社区」给予我的回忆。可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地脱离当地的「社区」,不再与周围的人互动。即使在工作场所里,也很少参加公司组织的团建活动,同时也不愿与同事建立深入的人际关系。晚上回到家,更愿意宅在屋子里,坐在电脑前,与一些熟悉的陌生人互动。现在我们所讨论的「社区」,已经不是由曾经意义上「附近的人」所组成的了,而是由互联网上的某个具有共同兴趣或价值观的群体所构成。因为互联网的便利性,人们可以和不在身边的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认同或反馈。许多企业也开发出了相应的产品,比如豆瓣的小组,Facebook
2023年2月23日
其他

“老板,别给自己找麻烦了”

屏幕的手机来说,深色模式确实提供了一个节省电池的好处。因为在这种屏幕类型中,每个像素都是单独点亮的,这意味着当像素为黑色时,它就会被停用。而像其他不带有这类屏幕的手机,只有在亮度为
2023年2月17日
其他

项目不好,怎么办?

昨天在后台收到一位读者留言:“呆总,有个问题想请教你,我公司的项目不太好,在这边就是做些杂活,拿到需求就是画图,但感觉也没什么值得做的,很多东西轮不到自己去思考,应该怎么办呢?有点想跳槽,也想听听你的想法。”其实我不太想回答这类问题,一个是我确实不了解对方,以及其所处的环境,另一个是不想随意给人建议,毕竟自己也就一般。但这个问题很典型,当中有一些我个人的思考。前几年读过一篇文章,叫《动物园圣经:如何展示一只牛蛙》,印象深刻。文章主旨与我做产品设计的理念比较契合,各位有兴趣可以去读读。大概是说,一个叫
2023年2月3日
其他

心眼:“干啥,进屋说是你摘的?”

优酷最近与部分用户发生了一些纠纷,原因是优酷对年会员活动做出了调整,推出了「月月省」活动,原价每月
2023年2月2日
其他

交互训练营报名通知 | 17 期

打扰各位,本次推送主要为交互训练营第十七期的报名通知。目前已开放报名,因为人数有限,避免各位错过,可尽快私信我预约。本期课程的开课时间暂定于春节后的二月初。第十七期的课程会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继续更新,本次更新的重点主要在第二大模块,落地化方案的思考,以及加入部分
2023年1月6日
其他

搜索就该有结果

前阵子在给一个平台设计「搜索结果」的系列功能,打算整理一份规则,产品同学突然问:“如果我们这一版做得简单一点,在结果页告诉用户没有找到他们想要搜的东西,是不是也行呢?这样也不耽误上线时间。”我说:“那你打算怎么告诉用户呢?”他回:“我们已掘地三尺,但是一无所获。”我问:“虽然你很优秀,但这不是你能想到的词,说吧,哪里抄的。”之后对方给我发了个截图。看到这张图我有些许感慨,它似乎在告诉人们:“你的付出,没有得到任何回报。”我始终认为,付出就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重要的是愿意承认,这些回报可能并不总是与我们的期望一致。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正是这种未知的因素为付出增添了某种诱惑力,它使我们能够收获未曾预见的好处。虽然我们不应期望在我们的努力中准确地得到我们想要的回报,但我们不应该让这一点阻碍我们去付出。毕竟,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我们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类似于玩彩票的结果可能是「谢谢你的参与」,而不是大奖。掘地三尺虽然没有收获任何实质性或预想中的回报,例如地下没有黄金,但这个过程让你收获了经验,锻炼了身体。下次再有机会挖掘时,由于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了教训,你的速度和技能自然会比别人更高。为通过一次具有挑战性的考试而学习,虽然谁都希望得到好的成绩,但学习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本身就很有价值。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获得的技能和专业知识也依然是未来工作中的宝贵财富。创办企业,虽然不能保证创业成功,但创业的过程可以提供宝贵的技能。从事创造性的追求,如绘画或写作,可能不会立即产生经济收益。然而,创作的过程可以使个人得到满足,并可能发现其他隐藏的才能,以及认识更多有趣的人。虽然设定目标和期望很重要,但对付出努力和承担风险可能带来的意外回报持开放态度也很关键。有时候转变一下看问题的视角,生活也会变得轻松许多。如果用户在平台上进行搜索行为,但未能得到任何有用的结果,平台却还以一种推卸责任的方式向用户表示:“我们已经尽力按照您的要求进行搜索,但未能找到任何结果。”这样,用户便无法从这次搜索行为中获得任何收益,并且在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时,他也不会知道这是由于自己输入的关键词不准确导致的,还是平台上就没有这类信息。但如果能够在结果页告诉用户,尽管没有他想要的结果,但是与该关键词相关的内容可能会有其他结果,并将这些结果展示给用户,或者重新组合用户的关键词并提供相关推荐,自然是更好的选择。虽然用户搜索的内容未能得到满足,但至少可以让他们知道平台上还有其他内容,并告知他们这次搜索的缺失结果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很多人在做后台表单时,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用户在搜索框里输入完关键词,点击搜索,结果底部的表单变为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说明为什么是空,也不给用户提示下一步应该做什么,那么用户的这次行为也将没有任何收获。这样,在未来遇到类似情况时,用户仍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好吧,以上就是我看到对方发我的那张图后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之后我告诉对方,这样的做法不适合我们平台,不要总想着以最简单的方式去解决产品问题,还要看是否合适。🤔其实这张图里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另一个道理,有实际的目标,才会有执行的动力。没有人会为了挖地而挖地,如果目标是我每天都要训练挖地,这样下次有消息说哪里有黄金,我就会挖得比别人快。这是一种理想情况,是无法持续的。
2023年1月5日
其他

学会夸人

我有个口头禅,熟悉的读者应该都知道,就是「很棒」。1.以前带团队,每次交互同学给过来一个方案,我看都没看就会先说:“为什么这么棒?!”看过后如果真的好,我会接着夸:“怎么能这么优秀。”但如果方案有问题,我会告诉对方,哪里有问题,应该如何改。如果方案完全不行,我也尽可能委婉:“如果你这个方案用来解决另一个问题,那是非常棒的,但现在的问题角度不一样,如果换一种解法来做,效果会更好。”再根据新的解法提供一些思路,让其再去发散思考。这是我的习惯,要鼓励,而不是打击。时间久了,夸每个人都是「棒」,一些人就不满足了。面对本身水平较差的组员,我要让他意识到自己成长了,比如:“你最近出的方案,相比之前要成熟很多啊,是怎么做到的?”而能力一直不错的交互同学,就要换种方式,不然人会觉得在我眼里,他们的水平是差不多的。所以要说:“果然还得是你,每次出来的方案都这么好。”这样,水平较差的同学会主动去学习,争取下一次更好;而水平本来就好的同学,为了能保持水准,也会认真对待每个需求。或许会有人问:“那团队里是否有那种怎么夸,都无动于衷的人?”虽少,但也遇到过。甚至面对他的方案,时常夸不出口,确实非常敷衍。这样的人,无论是夸还是骂,都没什么用,只能换人。在《小兵张嘎》里有一段情节,张嘎拿着假手枪追一位伪军军官,伪军军官回身开枪,张嘎大怒,吼道:“你还敢开枪!”因为伪军军官投靠敌军,成了无德之人,无德之人面对正义之师,该束手就擒。怎么还敢开枪?这在道德层面,是错的。工作敷衍,是态度与认知的问题,骂和夸都没用,而绝大部分成年人是有这种觉悟的,所以这样的人还是少数。于是,我更愿意相信每个组员,带着他们去发现自己的方案问题,一步步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2.但不知道为什么,对许多人来说,夸人是一件难事儿。甚至有那种动不动让人看自己脸色的
2023年1月3日
其他

思觉

到了年底,有读者在后台索要片单,希望我推荐一些好看的电影。我的回复跟给要书单的朋友是一样的:“你就先大量去看吧,不然我推荐给你,你也看不懂。”人回:“不会的,主要是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在烂片上。”似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无论是电影还是书,都能知道如何去看,以及只想看所谓「好」的。这个问题我在「事物的两面性」里聊过,这里换个角度再聊聊。1.电影与书不同,读者可以通过文字描述了解细节,而电影中的细节则需要观众通过「看」来发现。比如,场景中的道具、人物的站位,以及演员的一个眼神或一句台词,都可以帮助理解剧情关系。比如养女出嫁,养父母即便表现得像亲生父母一样,后续如果有一些反派养女的剧情出现,那么养女内心必然会觉得父母想早日将她出嫁,甩掉她这个负担。于是,女演员的负面情绪一定会从眼神中传递出来,幽怨,猜忌。这时候导演是默认观众能从演员眼神中读懂这层信息的。如果观众读不到这层信息,那一定是阅片量和经历不够,最后只能跟着剧情走。或者我们总会在国内的一些电影里看到读书人,无论这类读书人最后是好是坏,下场如何,但出场的时候,气质一定是儒雅,有素养的。是因为读书识字所以文雅么?不是,它是一种自我克制式的表现,类似于:因为我读书识字,所以我要表现得文雅。有了这层认识,再看这类影视剧,当中再出现这类人,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他们的言行举止。为什么同是读书人,但区别这么大?许多片子,人物一出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信息就极其丰富,不需要再费多余笔墨。更加不用旁白解释了。这就是阅片量带来的优势,读书,音乐,都是如此。2.输入越少,就越容易产生「它不应该这么拍」或「就应该这么拍」的想法,认为只要跟自己的想法不同,就有问题。就像听歌,有些人喜欢民谣,会只喜欢民谣,看不上一切其他形式的音乐风格。接触了许多不同风格后,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和只接触一种并否定其他的,是不同的。就像,假设你认为人在高中时就应该学习专业知识,从而更早地具备专业技能,那么你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时会看到很多支持这种观点的文章。但是相反,持反对意见的人,也会看到他们想看的文章。他们认为高中时应该多学习基础知识,以便在大学时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这就是为什么不能仅仅因为看到支持自己观点的内容就觉得这个观点一定是对的原因。推书单和片单都会有这种情况出现。比如推荐给你与你认知相符的,你会觉得推荐的可以,但如果不相符,就会觉得推荐的东西一般。所以人常说积累,目的有俩,一个是塑造对事物的判断能力,第二个是,判断能力是建立在人对大量信息的思辨上的,而不是基于一两个特定的例子。因此,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如果想要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各方面的观点,就一定要从输入上着手。不要仅仅因为看到自己的观点被个例论证了,就轻易地相信它一定是这样的。3.设计也是这个道理。就像我在课程里常常会用一个例子的不同方案来告诉学生,任何需求的解法都不可能只有一种,甚至不可能存在一种完美方案,如果能发散,还会看到两种相矛盾的方案出现。但有趣的是,它们都能解决问题,但不能同时存在。如果我只按一种解法去讲解,许多缺少思辩能力的人就会跟着我的思路去走,最后误以为只有这样才是对的,那就有问题了。同样,我反对方法论或设计原则,也是在强调「具体」,而追求这些的人反而是在跳过大量训练,试图找到一种方法,想着不用思考就能解决那些具体问题。怎么可能呢?就像有人给一些奇怪的电影总结出一些好笑的现象。其中一个叫「起身即参战现象」。在一场酒吧斗殴戏里,几乎所有在场的人都会莫名加入混战,而且完全自愿自发,毫无来由。或者「指针现象」,也就是当摄像机定焦时钟时,指针一定是准备过
2022年12月29日
其他

默认值的重要性

一个非常常见,但鲜有人会去关注的元素。1.默认值,多数情况下没有什么值得探讨的东西,但确实是产品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比如搜索框里的推荐关键词,它更多是一种按照个人或平台数据反馈出的默认值,可以帮助用户找到相关的信息或商品。或者,网上银行,系统允许用户在线查询账户信息、转账以及进行其他银行业务。在该系统中,对转账金额设置默认值,要相对合理。如果该系统将转账金额设置为一个非常高的默认值,那无论是默认提示词还是有效值,用户都可能会因为数值不准确而无法正常使用系统,或者产生困惑而导致在流程上出现错误。2.除了默认值,「默认项」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假设一个温度转换器的产品,允许用户将摄氏温度转换为华氏温度。如果使用该产品的用户平日里接触的都是华氏温度,那么将摄氏温度设置为默认项,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很多用户会误把当前数值当作华氏温度的数值,而不会去切换,以至于认为产品出现错误,而不再继续使用。或者视频网站,在什么情况下,视频播放的声音是默认关闭的,什么情况下是默认开启的?这些都是非常简单,但值得许多人思考的问题。有研究表示,多数(将近
2022年12月22日
其他

自己和自己对话

到年底了,各平台以及个人公众号又像往年一样,陆陆续续出现各种年终总结,相信各位也都习以为常了。去年已经写过类似的吐槽文,今年换个角度聊聊。1.前阵子看到莫言说的一段话:“以前书少,好不容易弄到一本书,就像宝一样爱惜,反复读。后来家里书多了,相比以前,反而读得少了,摆设多了。”原来老作家也有这样的烦恼,因为信息多了,于是抉择难了。我记得自己以前也是这样,喜欢一本书,会读好久,连着好几周都捧着它,读完一遍还要再读第二遍。现在是常常在读某本书的过程中,因为在别处看到推荐的新书,就想着赶紧读完这本,继续去读下一本。于是前几年许多好书都只是浅浅读了一遍,很多内容现在回想,细节都忘了,只记得大概的框架。在今年第三遍读《莫斯科绅士》的过程中,我时常会联想到老舍的《茶馆》。我发现许多老一代作家都是在同一个场景里,把同类型的故事,换不同的视角去写,总能有新的画面出现。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就想着今年尽可能不去读新书,而是把以前读过的,已经没什么印象的书拿出来再读一遍。所以今年一共也就读了
2022年12月21日
其他

解释权不重要

为什么许多事听着挺合理,但又觉得奇怪呢?因为解释权在别人手上。1.每回在麦当劳或肯德基点餐,最令人苦恼的就是套餐里喜欢的某种餐品卖完了,服务员让你换别的。但套餐里最喜欢吃的就是这,连这都没了,那还有什么换的意义呢。当然,好处是某种你不喜欢吃的餐品如果没了,你就能换一个喜欢的。以至于点个套餐,常常就跟开盲盒似的。反过来,如果套餐东西齐整,但某种食品自己并不想要,问服务员能不能换别的,人就会跟你说:“这是不能换的。”所以到底是能换还是不能换呢?解释权在对方手上:“有货的时候不能换,没货的时候可以换。”如果顾客强势一点,反驳道:“凭什么呢?没货了为什么还卖?我点完等了半天,现在跟我说没货,还要我换别的,我要求赔偿时间损失!”我相信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店长会希望大事化小,送出一些套餐外的餐品作为补偿。所以能换还是不能换呢?很简单:“有货的时候不能换,没货的时候可以换,但如果你不好欺负,那我给你补偿。”2.解释权在产品设计中也很常见。经常会听到人说:“好产品最重要的是做减法。”比如
2022年12月16日
其他

能力与头衔

头衔,真的一点都不重要。你之所以觉得它重要,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强化它在你心里的作用,而把真正重要的东西给弱化了。他们害怕暴露真实的自己。1.先说能力无意中读到
2022年12月14日
其他

为信任而设计

中午忙完回来,过了饭点,在楼下沙县点了份炒饭和一个鸡腿,炒饭十八元,鸡腿八元,一共是二十六。没多久店主过来,说店里的鸡腿最近是在做活动的,活动价是一元,退还了我七元。他还特意打开小程序的点餐页,指给我看。我才发现,活动价那一栏确实有个一元的鸡腿,和八元的是一样的:这个店主完全没必要告诉我这件事,我吃完走后也不会知道,如果下次来发现了,也只会认为这是刚出的活动。但他选择过来告诉我,并以为是我不会用,专门给我演示了一遍:“点这里,你下次就可以看到了。”这是在维系与顾客的关系,并以此产生信任感。于是在吃饭的时候,我突然联想到产品设计中的信任感这个老概念,国外设计师称之为「为信任而设计」。这个理论是说,想要与用户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信任是至关重要的,并且需要在整个用户旅程中充分考虑到。尤其不能存在欺骗性,或者为了短期利益而有意引导用户做出非最佳决策。但这里的问题是,就像我之前说的,理论有了,就能设计出合适的方案了么?信任本身只是一种结果,它是由推动这一结果的各种元素与功能逻辑组成的,只有为用户着想,并让用户感受到,才可能获得用户的信任。比如前些年在研究
2022年12月8日
其他

产品的竞争力

从入行起,我们就被反复教育,做商业设计,要时常关注竞争对手和市场的动向,尤其在细节上,要做得比市面上大多数竞争对手好,才可能获得用户的青睐。如果一款产品的设计看不出来比竞品好在哪里,就会被认为还不够好。于是各路产品不断尝试做出区别于他人的新颖功能,来争夺用户流量。比如小米早期的研发团队,曾经设计了
2022年12月2日
其他

交互训练营报名通知 | 17 期

打扰各位,本次推送主要为交互训练营第十七期的报名通知。目前已开放报名,因为人数有限,避免各位错过,可尽快私信我预约(前十位能享早鸟价)。本期课程的开课时间暂定于春节后的一月底。第十七期的课程会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继续更新,本次更新的重点主要在第二大模块,落地化方案的思考,以及加入部分
2022年12月1日
其他

不同观点碰撞的好处

我很喜欢看两种或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尤其站在第三者的角度,看别人争论,似乎能获得更多信息。有时候甚至会觉得不够激烈而试着挑拨一下:“不是我挑事儿,他这么说你都能忍?是我我忍不了。”当然,两种观点的碰撞指的是双方都是有理的,而不是一方在无理取闹,一方在有理有据讲求事实,如果是这样,那叫撒泼。这不在我所讨论的范围之内了。两种有理据的不同观点碰撞到一起,能够引发人的思考,甚至会发散出更多样化的见解。而如果任何一方要求对方必须认同自己,且对于该问题有且仅有一个结论,那才是真正有问题的。比如前阵子「多邻国」的改版,就有两位非常优秀的设计师分别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改版后的界面主要表达了它的简洁性,除了内容元素简洁,从使用认知上也简单了。新的模式将练习、故事和个性化模块汇集到一个线性路径中,因此用户对于学习任务的认知成本下降了,而无需通过导航多个选项卡来选择要练习的内容。但用户体验设计师
2022年11月30日
其他

一点职业习惯

中午吃饭的时候闲着无聊,看了《大湾仔的夜》第二季。综艺内容是张智霖等人准备开餐车,首趟是去到厦门,第一个任务是各自去体验当地的美食,了解当地人的饮食习惯。他们每个人都去了不同的餐饮店,陈小春在高档餐厅,没几道菜的价格是低于
2022年11月23日
其他

否定经验

11.16(周三),算起来确实是过了两周。没发文不是偷懒,就像我之前说的,对我来说,日更不是难事,毕竟每天都在写字,一天常常要写
2022年11月16日
其他

“设计师的工作就是把产品设计得更漂亮”

“设计师的工作就是把产品设计得更漂亮”。从结果上来说,这句话说得也没什么问题,设计师的工作不就是把产品设计得更好看么,难不成是设计得更丑么……不过,好看往往只是附带结果罢了。好看不好看也是分逻辑的,有时候逻辑对了,丑点也能接受。而如果逻辑对了,还能好看,那是再好不过了。就好像去五星级餐厅,很多人会感慨厨师做出来的菜特好看,会摆盘。这话也没问题,但好看不好吃,肯定也是不行的。而大多数外行人,看事情都是看表面,不了解实情,所以只能从「表象」,也就是从包装去看问题。01.从品牌角度聊设计的话,包装的本质,就是降低营销成本。以前元气森林的包装上有很大一个「気」的符号,它的目的是除了让用户能一眼就看出来这是汽水之外,还有一点是在做品牌的惯性认知。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在货架理论上,摆放瓶子的时候,往往是随机的,如果「気」的符号是朝货架内的,瓶子样式就会不统一,且顾客可能无法第一时间看到这个符号。于是后来的瓶装设计,就在两面都印上了「気」字符号,这样无论商家如何摆放,顾客都能直接获取到信息。虽然这样「凌乱」的设计会让瓶装看起来不够大气,但所谓「大气」也不过是个虚词,达到传播目的才是品牌设计的价值。但如果只是满足这一层需求是否可行呢?比如一个瓶身放十几个「気」字符号,那不是更能起到宣传的作用?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太丑了。品牌认知也要从视觉角度去打动顾客,所以逻辑和美观,或者说「商业」与「艺术」是要达到一个平衡的。那设计师的任务不就是在把企业想要表达的东西,在尽可能满足企业要求的情况下,做得好看么,有什么问题呢?包括小米最早的衍生品包装盒,都是纯白色的,然后印了一个
2022年11月4日
其他

聊“读完这七本书,告别逻辑混乱”

生活处处很相似。01.现在在各种平台最常看到的内容就是推荐书单,比如「张一鸣推荐的
2022年10月28日
其他

商场的共享按摩椅

那些我们以为的。01.每次去隔壁商场,都能看到那些按摩椅上坐满了人,一排大概六七个座,什么人都有,年长的,年轻的,还有小朋友。但也不是都在按摩,有的就是占着座位。有时候想想,如果大家都是坐在那,把它当成商场那种休息的木椅,不去扫码体验,再有些小朋友如果不小心弄坏了上面的外皮,还得要维护费用,搞个小程序付款,还得成本……这样算下来,厂家还能赚钱么。回家后,我专门上网查了些资料,才知道这种按摩椅成本不高,2000
2022年10月21日
其他

你的自信心来自于什么?

一篇关于成长的随笔?01.最开始学摄像的时候,手边没什么设备,每次拍摄作业都要跟学校借机器。但学校不会把好的设备借出去,只会给一些差点的老年机,这种机器用起来很不顺手,即便手再稳当的学生,画面也会抖,出画的效果也很不好,模糊还带有叠影。这时候一些自己有设备的同学,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设备好另说,还不用跟人轮着用,作业能提前交提前改。很多同学都是在规定的截止时间才上交作业,不是喜欢踩点,事实是才轮到自己用机器。没设备的同学也不好跟有设备的同学借,毕竟这东西贵,人舍不得外借是一个,弄坏了赔不起更是主要原因。于是每回小组作业,无论男生女生,都想跟有设备的同学组一起。一来是自己有设备的同学手熟,水平不会差,分数不会低;二来是不用一直想着作业的事,可以赶紧做完赶紧交,通过了可以心无旁骛玩耍去。当然也有很多水平好,但是没设备的同学,于是只能组在一起讨论讨论脚本,算着时间等设备什么时候才能轮到自己。02.当然,拍摄只是作业的第一步,拍完后要剪片子。剪片子常常要用到一些模板,片头片尾,或者叠加在画面里的过渡场景。很多同学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在网上找各种类似的模板网站,然后收藏起来。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用上,总之自己有的,别人没有的,收藏越多越好,然后放着下载一整夜。第二天起来如果没下完,还得继续。那会儿也买硬盘,很多同学的移动硬盘都是满的,里面全是这些模版素材。一旦有了这些,会发现他们不仅不会对作业焦虑了,甚至满满自信。我最开始也这样,还会把下载的所有素材一个个打开看,怕有些工程文件比较复杂用不了,所以要点开确认,再分类。总之是非常费时间。很多时候别人在玩游戏,或者外出娱乐时,我就在傻傻地整理这些文件。因为它能给我「安全感」。包括后来搞场景建模,在拍摄的画面里要搭建一些外景,就会去网上找各种免费教程,然后下载来放硬盘里。那个硬盘现在还在,里面的东西没变过,快十年了,很多教程没打开看过。03.前阵子在跟朋友讨论项目,突然发现之前做过一个类似的案例,就把笔记库里的东西截了些图发给朋友看。他特感慨:“你的笔记库整理得也太好了吧?我也有做笔记,但是没你做得这么丰富。”于是我突然想到了前面两段大学往事,写了这些字。跟大学时候的区别在于,现在已经没有刻意在整理笔记、资料,或搭建所谓的笔记库。纯粹是把做过的项目复盘了一遍,归档在了一起,只是为了加深记忆,方便以后查阅。现在不会毫无目的的做任何信息收集的工作,以满足自我的「安全感」。只有在有问题的情况下,才去搜资料,总结,记录。但即便没有这些笔记,我也是没所谓,因为那个思考的过程已经结束了,这个结果对我已经没什么意义,放着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曾经做过吧。而大学时候的那些素材,教程,更像是一种自以为的「资产」,实际上却毫无价值。当时许多同学把太多时间放在了这些东西上,并把它们作为自信心的来源。于是让朋友给我截了一些他笔记的图,我看到的是:在一个笔记工具里,有几千条笔记,有的是读书摘记,有的是名人名言,还有一些是对别人文章的总结。我问:“你记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什么呢?”他说:“就是觉得好,记录一下,以后说不定能用上呢。”04.现在回头想想,真是很羡慕那些没设备的同学,组在一起在等设备时,围着讨论讨论脚本,思考思考文案。不会让设备成为自己的绊脚石。而相反带设备的同学,又有多少人的信心是建立于个人能力,而不是设备上呢?我也很佩服那些从不下载模板素材的同学,每天安心睡觉,拍摄完视频,构思整个场景,考虑需要用到什么素材才去找,或者自己做。他们不会因为这些东西而焦虑,能够把心思完全放在内容创作上。如今在职场上,很多人也有同样的问题,比如前几天一位读者发来的信息:呆总,现在网络上这么多信息和知识,那人如何做到差异化,或者说区别于他人呢?我相信这篇文章已经给出了答案。这个问题有一个前提,就是大家都善于利用网络资源,每天都会花时间学习,晚上还会问自己一句「今天我进步了么」?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到差异化,是需要天赋的。但相信读文的各位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即便网络上信息如此之多,人们还是沉浸于娱乐信息,如果是这样,那做到差异化就很简单,每天花点时间去学习,你就比别人优秀了。那些在别人整理素材模板时,待在图书馆学习影像理论的同学;那些在别人交完作业去娱乐时,还待在一起等着设备继续讨论脚本的同学;以及那些在别人费尽心思想着如何增加笔记数量时,已经投入于深度思考的人。他们的信心分别来自于什么呢?🤔一个答案非常简单,但值得思考的问题,有感而发。
2022年10月14日
其他

合适

在上上篇关于「选择成本」的文章里,留下了一个小伏笔,就放在这里聊了。在那篇文章里我提到:当用户面临很多选择时,我们要知道减少操作步骤,以简化用户的行为,帮助用户快速做出决策。减少操作步骤的其中一个意思是,超市里有很多商品,如果成堆的放在那,不做任何规划,用户要找一件商品会很麻烦,毕竟没有搜索功能,所以需要把商品分门别类的在具体位置上摆放好。就像在一些电商产品里,买衣服或鞋子,会分好类,不会全都堆在一起让用户自己去找。即便是在图书馆,许多人有目的性地找某本书,可以用电脑搜索该书的位置,图书馆同样需要根据类目、学科去摆放所有书籍,否则搜到了,人也不一定能找到。就像在一些产品里,当我们收集了一堆电子书,而某一天突然想看某个作家的书时,如果有个「根据作者筛选」的功能,就非常方便了,而不需要用户通过来回滑动去寻找。或者,另一种减少操作步骤的方式是,缩短路径。比如用户完成一个任务,要执行五次操作,那完成了再返回,就不需要再进行五次操作了,而是一个步骤就回到初始位置。这里举一个游戏的例子。在一款
2022年9月28日
其他

交互训练营报名通知 | 16 期(新升级)

打扰各位,本次推送主要为交互训练营第十六期的报名通知。目前已开放报名,因为人数有限,避免各位错过,可尽快私信我预约。本期课程的开课时间暂定于十月下旬。第十六期的课程会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继续更新,本次更新的重点主要在第二大模块,落地化方案的思考,会通过更多的实际案例,帮助各位提升基于业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更好地产出合理方案。具体详情,各位可以往下看,以下是本文目录:课程简介往期学员现状学员作业课程评价课程大纲学前解惑报名方式课程简介交互训练营第十六期的课程,还是会以思考问题的维度转变,深入底层的案例解析,全局到局部的功能落地三方面为核心来展开。无论你是
2022年9月28日
其他

比较

我家楼下有一家日料店,生意还行。日料店附近有一家快餐店,做自选餐,顾客可以自己盛喜欢吃的菜,很方便,生意特好,队伍永远都会排到店门口。日料店老板经常会在午饭时间站在快餐店门口,观察快餐店的生意,也想着搞点类似的玩意儿。没多久,日料店开始卖早餐,但并不好吃,比如小笼包,软塌塌的;还有葱油拌面,没什么劲道,面总是有些坨。中午还是正常做日料,除此之外还在门口弄了个海报,加了面食,五花八门的。想必各位已经猜到了结局,门店转让了,现在是家沙县店,生意还不错。小时候读书,喜欢跟同桌比考试分数,我每回都是倒数第一,他是倒数第二,于是暗下决心超越他。果然,后来的考试分数,我都比他高了些。他成了倒数第一,我是倒数第二。这个道理告诉我们……好吧,没什么道理,无论是日料店,还是我小时候的学习成绩,都由众多因素决定了这个结果,所以没什么道理可聊的。我是想说,人都是有比较心理的,否则小时候老师不会教我们,不要去比较,做好自己就行。它需要通过教育,来抑制人的爱「比较」的心理,这是人的本性。如今在各个平台上,尤其是像小红书这类产品,比较的现象就很严重,有聊工资的,聊存款的,聊车的,还有游戏装备的,读书的,等等。许多人常常吐槽回家过年的时候,亲戚朋友问自己工作、工资,到了网上,却主动去与人比较。或是读书,甚至会有人拿自己与其他博主去比较这个月推荐了多少本书;看到别人粉丝增长比自己快,开始焦虑,公开吐槽连这样的东西都有人看。为了「比较」而不择手段。是这类产品导致人产生了攀比心么?显然不是,它只是表现出了人本身的样子。比较,有很强大的魔力。所以很多产品都会利用人「勤于比较」的心理,设计一些引导人去「比较」的功能,提升用户的留存。比如微信读书的阅读时长排名。往好处看,它确实能让一些人为了提升自己的排名而去阅读。但往坏处看,它会造成一种影响,人会为了时间而阅读,而不是为了阅读才阅读。我最早也会去看看好友的排名,一开始也还好,但后来发现排在前几名的都是那几个人。有趣的是,每周刚开始计时,他们就已经阅读十多个小时了。据说听书也会计时,所以有些人会把声音关掉,开着听书一直让它播放,为的是让自己的排名上升。这或许才是名副其实的「卷」吧。后来我把时长排名关了,弄了个隐形书架,放了两本我不知道是什么的书,这样别人既看不到我这周读了多久的书,也不知道我读了什么书。读书本来就是自己的事,没什么好比较的。这种功能只能引起用户一时的关注,长期而言,反而会让人反感。或者平台有卖会员的,一般会给出两种以上的会员类型,最基本的,一种是普通会员,一种是超级会员,再做个对比图,当然超级会员的展示形式会更华丽。但其实很多用户只要有个普通会员就足够了,超级会员很多功能是用不到的,而平台会通过各种引导用户去「比较」的手段,让用户看到超级会员(实际并没什么用)的好处。包括在一些电商平台,当用户在浏览一些商品时,会在页面上出现一些信息,比如这个商品现在的平均价格,比别人买的时候低了多少,从而引导用户去购买。如果仔细去观察,会发现很多产品都有这种「比较」机制。甚至连笔记产品,都在引导用户去对比一下自己和其他用户的笔记数量。当然,即便是那些没有「比较」机制的产品,用户也会主动创造「比较」的环境。比如豆瓣,要看人读了多少本书和电影;在知乎上,一些创作者要对比自己与「关心」的人,所回答问题的数量;在小宇宙里,要对比自己与别人收听播客的时间长短;过个双十一还要比较谁下的订单多……各位是否马上联想到了每个月月底,或者每年年底,各大平台推送的用户数据呢?当然,比较不等于攀比,好的「比较」能让人受益,而「攀比」会让人焦虑。比如我前阵子在体验一款端游,交易市场有球员交易机制,当我选择购买某个球员时,系统会提醒我该球员当月价格上涨幅度是多少,最低价是多少,现在购入不是最好时机。球员数据边上会呈现出一幅该球员当月的市场价格曲线图,让用户考虑后再决定是否购入。或者,洗车的时候,在一些产品上搜索后会出现附近的洗车店,让用户对比现阶段的洗车价格。电影票也是同理。以及,一些平台上出售的商品,用户会有比较商品属性的需求,这时候用户如果能同时选择两件商品进行对比,对用户来说也是很好的体验。当我们仔细去观察,会发现各类数字产品中的功能,都可以有各种「比较」的环境。比如「羊了个羊」。说到底,很多事最后还是心态的问题。即便是微信读书的时长排名,如果正确利用,确实能帮助一些人提高阅读…兴趣?哪天这些「比较」的信息不会影响到你的行为了,且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了,那才说明是真的成长了。而作为设计师,从产品角度要有效利用这些能够创造「比较」的环境;作为用户,要学会正确「比较」,而不是「攀比」。🤔我算是比较佛的人,对生活要求不算高,平时除了日常开销,没什么购物欲望,一台电脑,一本
2022年9月23日
其他

“选择多了,会提高用户的决策成本,所以要减少数量”

“因为选择多了,会提高用户的决策成本,所以要减少数量。”这是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在什么情况下,这句话是成立的呢?比如一家咖啡店推出各种尺寸的杯子,分别是微小杯,小杯,中杯,大杯,超大杯。除此类情况之外,这句话是很容易反驳的。比如很多人去逛超市,不是因为超市东西好,而是因为东西多。超市的东西能有多好,不就是平时常见的那些么?但是多,就会产生逛的欲望。不能总是把「选择成本」看成坏事,选择多确实会提高用户的决策成本,但是很多人愿意付出这样的成本,去挑选更符合自己意愿的商品。如果我们总是觉得,付出成本,或者让用户花费时间是不对的,那产品的丰富性就会非常单一。不要总是拿一句话来作为决策的标准,那做决策也太容易了吧。如果你是喜茶的老板,你会因为「选择成本」而减少饮品的类型么?显然不可能。选择多,自然有选择多的办法。比如,为什么超市东西多,还能让人有逛的欲望,不会眼花缭乱呢?因为有规划。商品分门别类地摆放,纵使花样多,也不会给人造成太大负担。因为人可以通过信息来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货架上都有什么东西,而不需要自己去记忆。好的分类,即便东西再多,也能让用户做出愉快的低成本决策。就像喝咖啡,我平时喝美式比较多,但偶尔也会点一些当季新品。每次点咖啡,我都只要在商品列表页通过点击商品类目来查看咖啡类型,就能很快挑选到自己想喝的咖啡。如果所有咖啡都是一列排下来,且没有任何分类,我想确实会提高用户的决策成本。同样,如果类型太少,反而会让人觉得这家店不太好吧:“怎么就这么几种?”于是,“选择多了,会提高用户决策成本”,这句话本身是个问题,但解决方法自然不会只是“减少可选择的量”,而是要看情况来定。这里有个逻辑,叫做用户行为。很多人遇到类似的问题,总是在想着减少用户的选择,而不是去思考简化用户的行为。比如前面选择咖啡的例子,在做好分类的前提下,如果还能在用户进入页面的第一时间,给用户定位到当季新品,或者热销商品,同样能进一步简化用户的操作行为,让用户更快地做出选择。当然,可以做的方案远不止如此,比如记录用户数据,某杯咖啡喝过多少次?或者上一次购买的咖啡是什么?等等。简化用户行为比较典型的就是就是电商产品的商品选择,类型多,属性差异大。但是否会有人说“类型太多了,减少一点吧”这样的话呢?当遇到问题,只能想到以最简单的解法来解决问题,那只能说明思考深度还不够。🤔这篇文章写完的时候是
2022年9月21日
其他

所谓「好的设计」

问:“你点外卖会领优惠券么?”这句话可以理解成两种意思,一种是:“你点外卖的时候,知道怎么领优惠券么?”另一种是:“你点外卖的时候,会去领优惠券么?”第二种加个「去」字,意思就明白了。如果没有这个「去」字,这句话就可以理解成第一种意思。理解句意也跟场合有关,如果这种问句出现在平时的生活中,比如同事或朋友随口来了这么一句,多数情况下,我们知道它表达的是第二种意思。但如果是设计师在访谈用户的情况下,这句话就不大好理解了,所以语意要明确。对谁,在什么场合下,说什么话,是需要斟酌的。诸如各位看到这样一个页面,多半会认为是有问题的,一个按钮怎么能这么大呢?它必然不是一个好的设计。同样,如果是司机在开车过程中接单的情况,这个按钮看起来似乎就合理一些了,毕竟对于司机来说,可不能有什么误操作(例子举的有点夸张,意思是这么个意思)。所以,即便是一个常规状态下看起来并不合理的按钮,放在了合适的场合,也可能是好的设计。但是这里有个逻辑需要理清楚,就是所谓「好的设计」,是需要平台和用户都能接受的。比如这个例子的司机,不会排斥这样的页面,对平台来说,它能提高司机的操作效率,同时它不涉及其他用户群体,那这个设计就没问题,即便丑。反过来,如果进入个人页面,看到一个这么大的关注按钮,是不是会很反感?什么人不会反感这样的按钮呢?创作者,他们希望按钮越大越好,让每个进来查看信息的人都能注意到它,且主动去点击它。但是在平台上获取信息的人占了多数,页面设计要符合他们的预期才行,平台要维护多数人的利益才能获得收益,所以就算创作者喜欢这样的设计,也不能这么去设计。否则的话,用户权益与平台利益就会产生矛盾,所以它就不是好的设计。或者换一个更恰当的例子。现在的人离不开外卖,「及时送达」是它的特点,如果没能及时送达,用户就会投诉,平台必然会做出处理。相对地,平台处理的是谁呢?商家和外卖员,所以他们都痛恨「及时」:“什么垃圾产品,慢几分钟不行吗?”但对于用户来说,及时才能得到饮食的保障,于平台而言,谁利益大,就维护谁。而平台是通过利益权重来做决策的,平台和用户都喜欢「及时」,那就只能牺牲商家和外卖员。平台加上用户,大于商家和外卖员,所以「及时」对用户来说就是好设计,对外卖员来说就是垃圾。前面提到一句「谁利益大,就维护谁」,那如果没利益呢?各位都喜欢谈体验,我们就接着体验再聊聊。上周发了一篇文章,有读者说在读文的过程中看到几句话很有感触,习惯性想截个图,突然发现微信支持截长图了。截长图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功能,要实现并不难,对于喜欢读文且有截图习惯的用户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实用的功能,但为什么现在才出来呢?没什么高深的原因,纯粹是,缺少利益的体验对平台来说是一文不值的。这点可以跟外卖的「及时」对应起来看,对谁有利,就维护谁。包括,它跟产品本身也没有太多契合点,出不出这个功能都不影响用户的使用习惯。所以这类功能的优先级就会很低,只有在一款产品进入稳定期,主要功能都已经较为完善,才会分配资源去做纯体验相关的功能。所以为什么很多小公司的老板不在意设计师的体验建议?因为没有利益价值,没有利益价值的功能,对企业来说就不是一个「好的设计」。对应的,丰巢柜超时收费的事被多少人抨击,用户在意的是那五毛钱么?显然不是。但平台坚持收费的设计,对于企业来说,它是好的设计,甚至他们能自我解释:“我们是要让用户养成及时收货的习惯。”但谁不知道就是想赚钱呢?于用户来说,在丰巢柜超时是一件很常见的事,平台如果真的要让用户养成及时取货的习惯,就多发几次取货提醒,人反倒能养成及时取货的习惯。当用户和平台产生利益矛盾,而平台坚持利益为先时,你就很难说它是好的设计了。于是,如何定义,什么是好的设计?就是:对谁,在什么场合下,出了什么方案。所以一个好的设计,是很难做到的,它要满足多数群体的期望,群体包括(多类)用户,以及企业。当多数人都被满足时,你才能称之为好的设计。而不是所谓的好看,或是纯粹的体验。🤔人总是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就像爱比克泰德说的:“扰乱人们的不是事情,而是人们对事情的看法。”要是能让人们的看法统一,还能不是好的设计么。
2022年9月16日
其他

那些电子书里被划线的句子

任何书评或影评人,首先得在有书和电影的基础上,他们才能做出评价,没有内容,他们就无从输出任何信息。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内容评价的重要性,压过了内容本身。在一些人的认知里,许多通过评价以输出内容为生的人,似乎比原内容输出者还重要,这个现象还挺有趣的。譬如有一本书很经典,一些人不会选择去看这本书,却更愿意去看自己喜欢的某个人对于这本书的评价。这人是怎么评价这本书的,那这本书就是什么样的。就像人开了家餐饮店,经营得很好,赚了很多钱,还开了不少分店。于是一些人开始评价,说这家店是因为做对了什么事,所以才成功,与此同时,它存在的问题也不少,诸如此类。导致的问题就是,许多没体验过这家店的人,对这家店的认知是来自于这些评价。而不是来自于自身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包括这次
2022年9月9日
其他

交互训练营报名通知 | 16 期(新升级)

打扰各位,本次推送主要为交互训练营第十六期的报名通知。目前已开放报名,因为人数有限,避免各位错过,可尽快私信我预约。本期课程的开课时间暂定于十月下旬。第十六期的课程会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继续更新,本次更新的重点主要在第二大模块,落地化方案的思考,会通过更多的实际案例,帮助各位提升基于业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更好地产出合理方案。具体详情,各位可以往下看,以下是本文目录:课程简介往期学员现状学员作业课程评价课程大纲学前解惑报名方式课程简介交互训练营第十六期的课程,还是会以思考问题的维度转变,深入底层的案例解析,全局到局部的功能落地三方面为核心来展开。无论你是
2022年9月8日
其他

设计的基本价值

读者提问:“呆总,我做了一组页面,但是我要怎么把这个页面的理念表现出来?”回复:“嗯?什么理念?你直接说设计细节不行么,为什么要说理念?”做设计有些年头后,尤其不再喜欢聊空洞的东西,比如大气,留白,高级等,类似的词句。相对应的,比如场景,画像,商业这些东西聊多了,也会腻。这种腻不是对设计失去热情,毕竟设计的动力并不是源自于热情。主要是觉得这些东西没什么实际的用处。比如看到人说:“在界面上,无论是文字部分的行间距与字间距,还是各内容版块之间的混排距离都要适当留出间隙。如果把界面设计得太满,除了视觉上不适外,还会造成用户的信息阅读负荷,从而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然后给出一张这样的概念稿,作为对这句话的诠释。接着,再根据这张图继续进行解读:“对渐变色和阴影的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界面中交互菜单的立体感,从而使整体界面的视觉效果变得更加高级。”当然,这张图本身很漂亮,但这段内容与这张图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这样的讲解,只会让人更摸不着头脑。还不如直接说这张图在设计的时候,有哪些细节的处理是需要注意的。对这样的内容,我心里多少是有些排斥的,许多刚入行的人,肯定会觉得,做设计就是要懂这些东西,在跟人聊方案的时候,可以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如果做不到,就会反思自己说不出大词,或者专业词句,导致做出来的页面难以向上汇报,而要反复修改。但不会去反思是因为自己对细节的控制能力薄弱,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前阵子给同事讲一个功能,我们对当中的一句文案进行了探讨。他说:“我们的文案要帮助用户进一步理解功能的操作方式,根据我们的产品特性,用大白话会更好一些。”我说:“怎么个大白话呢?”他回:“就是简单一点,比较偏口语呀。”我继续问:“那你能给这个功能点编一句白话一点的提示词帮助用户去理解么?”他说:“一下也是想不到,就是这么个思路。”这位同事的发言,和上面那些设计大话有点类似,就是浮着,没有具体对象,属于正确的废话。以这样的方式做设计工作,不用多久就会开始厌恶设计,甚至觉得设计本身都是没价值的。有用的内容,应该是根据具体的细节去推导的,设计细节和解释说明应该相辅相成,比如我们的用户是车主,那反馈的文案就要很直接,不能有太多环境词句。怎么说呢?像司机驻车时,有门窗未关,直接在
2022年9月7日
其他

为何强调“易用性”的智能手机交互逻辑对老年人来说存在障碍?

回答这个问题主要从两个点出发,一个是解释易用性,一个是解释人。不是所有老年人都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同样,也不能拿个例来反证老年人都会使用手机,确实普遍来说,老年人群体对智能手机的使用效率,是比较落后的。这是老年人的问题,还是所谓强调「易用性」产品的问题呢?以及,这个所谓障碍到底是怎么来的。这里有个明显的认知误区。人固有认知的误区就在于觉得「人」都是一样的,讨论书的时候还分文学,哲学,历史或科技,回到这类问题上,人就只是「人」了。平时还会说人的个性是不同的,人是有族群的,人是有聪明的和愚笨的,善恶的或奸诚的,但只要聊到人类行为的时候,人突然就被统一了。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你问刚会说话的小孩一加一等于几,她也不知道,于是就有声音说:“这种常识性问题,还有人不知道?”当然不会有人这么质疑了,因为都知道小孩的智识还没有成熟,她需要学习,也还在学习。上小学背九九乘法表有多吃力,我一直记得,老师在讲堂上盯着,最后没背出来的留堂,我是最后几个通过的,出校门时天都黑了。现在读文章的各位应该不会还有人说它难吧?很可能会有人说它是一种常识,且设计的真好,符合人的记忆认知。但没背会的时候会这么说么?于是回来说「易用性」:“为什么对人而言符合「易用性」的产品,某些群体就没法使用,或者存在障碍呢?”跟小孩不会一加一是一个道理
2022年9月2日
其他

设计理论的误区(吐)

起始角度。另一种角度是,当我们看到某个东西的时候,就应该知道它是怎么用的,比如开关,当人看到它的时候,就应该知道它是以「按」的行为方式来操作的。这是形式追随功能的第二种角度
2022年8月26日
其他

连接塑造持续

什么叫连续塑造持续?1.不知道各位是如何,我自己是很难从一个全新的领域从头开始去了解一个新东西的。一来是觉得时间成本太高,且收益或回报太小;二来学起来吃力,容易半途而废。至少我不是那种有天赋的少数人吧。就像有人推荐我去读某本书,如果我没有一个必须去了解这本书的需求,一般就不太会去读。因为这本书与我没有太多交集点,读了也不一定有什么感受,所以网上热度再高的书,如果跟我的信息交集度很低,我基本是不会去读的。很多人都说自己阅读或学习是比较有目的性的,但其实绝大部分的有效学习都是需要目的性的。如果没有目的性,效果往往不会太好。只是有时候这个目的没那么明显罢了。比如我的阅读习惯是顺着之前读的内容,去找书中提到的书,或者同个作者的书,甚至是找类型相同的,这样阅读效率会更高。类型也是一种目的性,就好像有人看了《绝命律师》,就会问:“有没有什么类型相似的剧,求推荐。”这些目的性会让信息产生连接,有了这种连接,人才能有动力继续学下去,这叫持续。2.除了学习,非学习相关的也是同理。就好像很多人喜欢读传记,如果突然有人推荐你去读某本与传记毫无关系的书,你肯定也不愿意去读,更别说能不能读进去了。但如果最近你刚读完谁的传记,这时候有一本他的书也很火,你肯定会更愿意去读。比如之前看美剧《成瘾剂量》,它主要讲的是某制药公司与监管以及市场明争暗斗的故事,最终该公司推出了一款有危害的药物,引诱医生给患者开这种药,导致许多人被害。本来我以为这个剧集是虚构的,后来因为要读一些与数据相关的书时,无意间找到一本比较休闲的数据事件类读物《Calling
2022年8月24日
其他

「笨」一点也挺好

印象很深,前几年带的一个团队,里头有个小朋友,虽然专业能力不是很强,但是愿意下功夫。具体怎么下功夫呢,比如业务方给过来一个需求,他会照着需求把交互稿做得非常精细,除了文案要完整,页面元素也要有详细标注说明,甚至连控件的选择也要附带解释。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去做,他说:“我看你放在文档库的方案也是这样的。”他看到了形式,忽略了过程。后来我跟他说,要多从需求侧推导方案多样性,别只看业务方或产品给到的参考方案,要去看他们的目的,因为能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案有很多,而聚焦在这个参考方案上,即便做得再细,也还是会局限在他们的解法里。之后,每次再接到需求,他总能给我
2022年8月17日
其他

猜测动机没意义

后台收到一位读者的问题,问题描述得比较详细,概括一下大概是:“呆总,为什么
2022年8月12日
其他

设计理论的误区

有的理论只是理论,而有的自以为是理论的理论,可能并不是理论。01.在上一篇文章《问题不在设计细节上》发出后,有一位读者读完后很有感触,于是留言总结了一番:“所以核心是目的导向,以目的为导向的设计才是好设计。”说实话,我自己在复盘案例或写这篇文章时,从来没有想过以「目的为导向」的这种说法。因为这个说法非常之基础,我觉得对一个有工作经验的人来说,这类理论有点像「废话」。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当然是以目标为出发点,比如,平台希望提高某件商品(会员)的销量,我们当然是围绕这个目标产出设计方案,否则是在干嘛呢?同时,围绕目标就能得出方案了么?该读者的意思可能是说,在文章的案例里,目标是提升注册转化率,所以应该围绕这个目的去产出方案,围绕这个目的产出的方案,才是好方案。但这里面有一个误区,可能这位读者并没有这个问题,但我还是想说明一下。以目的为导向确实没错,它也是基础。可是要知道,不是以目的为导向,就能得出好方案的。这是比较典型的从方案成果反推理论的错误思维,因为我给出了方案,并且带有细节的说明,所以解决了问题。但不能反过来说,以目的为导向,就能得到好的方案。这里的核心是「具体问题」,如果仅仅是说提升注册转化率,但却没发现「填写信息」给流程带来的问题,那也是无法解决问题,得到这个方案的。这两者关系是不能颠倒的。你可以说这么做可能会达到目标,但以目标为导向,不一定知道要如何做。这时候所谓的「目的导向」不过是一个多余的话术,或者是一种自我警醒,我们都知道要提升转化率或者会员销量,我们解决问题也确实是以它为出发点,但不要把这种理论当成一种方法。这就是我想说的,当我们在复盘或理解一个方案与事件时,不要简单地将其概括为一句话,因为这句话很可能是存在逻辑陷阱的,其导致的问题就是,习惯性简化问题,以至于无法深入思考。02.类似的是,之前在《再聊聊用户视角》这篇文章里提到,我不认同「左右滑匹配,上下滑沉浸」的说法。于是有人提出说:“上下滑动浏览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也是
2022年4月8日
其他

问题不在设计细节上

100%,除非出现奇迹。于是,军方改变了降落伞质量的检验制度,规定厂家每次交货前要从中随机挑出几个,由厂家负责人亲自跳伞,对降落伞的质量进行检验。结果,奇迹就出现了,厂家交付的降落伞合格率达到了
2022年3月30日
其他

再聊聊用户视角

前阵子我家楼下开了家面店,在地铁口边上,生意还行。我趁着人少去吃过一回,口感不错。吃的间隙,店主问我味道怎么样,我说还不错,挺好吃的。他说:“我也觉得好吃,我们厨师手艺很不错的,这面我们都是自己做的,平时可以带同事一起来吃。”我当然客气地点了点头,但肯定是不会常去的。这面太油了,点的干捞,却半碗油汤,碗底的面味道很好,但不敢多吃,不健康。吃过一次,就再没去了。当然我要说的不是面的问题,而是店主的行为。餐饮老板的这种推销,在传统企业的营销套路上很常见,告诉你自己的产品有多好,技术有多强,如手机防水,在宣传语上来注明这个商品拥有
2022年3月18日
其他

除了不具体,还缺乏执行力

这篇随笔的背景:这段对话来自公众号后台。我在这里简单聊聊我的看法,但不是针对这个问题的,而是这个现象。“比赛的时候,要有平常心,才能发挥出最佳水准。”“设计的本意是解决问题,所以要具备一双能发现问题的眼睛。”“人很难在认知之外获得收益,却容易在认知之内被迫亏损。”“真正想要有所成长,就要忘了成长本身,去学会感受真实的人事物。”“很多大问题,往往可以通过拆分成小问题,而得到更好地解决。”……所有这类话术,说白了,都是某种正确的废话。这类话语确实有道理,但没什么实质用处。比如,怎么保持平常心呢?难道什么都不经历,人说要保持平常心,然后就保持平常心了?各位心里都明白,当然不可能。我之前看过一则报道,是说“飞鱼”菲尔普斯,在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会去制造各种意外情况。比如在训练之前,教练会换掉他训练时穿的装备,并损坏一些部位;或者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往水里扔杂物,破坏他的节奏;甚至让他在水里接教练员扔出的飞盘……教练员把所有能想到的这类意外事件,加入到训练计划中,为的就是在比赛中如果出现这些意外情况,能让运动员保持平常心,尽可能发挥出最佳水平。如果都是常规训练,到了赛场,有诸多不确定因素,说一句“要保持平常心”,人就能保持平常心,那只能是电视剧里的事儿。同样,上面的其他话术如果没有具体的解释,也很难有正确的理解与执行方式。比如什么叫发现问题的眼睛,发现什么问题,要怎么才能具备这种独特的“眼睛”。说白了,只要平时多深入业务去思考功能问题,多关注行业信息,这种所谓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往期的文章已经聊了不少,就不延展了。以及,什么叫认知之外与之内,了解的事物是否为认知之内,不了解的就是认知之外?怎么忘掉成长本身,关注真实的人事物,平时接触的人事物哪个不真实;如何把大问题拆分成小问题,什么大问题都能拆成小问题么?等等。许多说这类话的人,自己也不知道具体指的是什么,只不过觉得这句话有道理,是正确的,就去说了。而看的人也觉得有道理,就点赞了。当然也有很多像我这样嗤之以鼻的人了。不难看到,现在有很多这种沉迷于宏观叙事的人,他们身上有一个共性,就是没什么执行力。反过来,通常执行力强的人,关注的事物往往比较具体,关注的事物一旦具体了,就不会扯到宏观问题上。当然,能聊宏观问题,最后能落到具体事例上的也有,但是这类人还是少。所以你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么?这篇文章的标题是:除了不具体,还缺乏执行力。其实可以改一改,叫:因为不具体,所以缺乏执行力。我记得我之前看过一本书,有一段内容是说:“要充分了解竞争对手,就要找到爱你产品的用户和恨你产品的用户。”之后聊了很多这两类用户起到的作用,比如爱你的用户,会告诉你为什么爱你;恨你的用户,会告诉你为什么恨你。但通篇都没有说,如何找到爱和恨这两类用户。这类内容的问题就是,过分理想化,以至于不够具体,所以缺乏指导作用。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作为本篇文章的结尾: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读书时候最无聊的不是自修,也不是思想或地理课,而是出操的时候,站在草坪上听校领导讲话。上台后,清一清嗓子:“为了不耽误大家的学习时间,我就简单说三点……”当然大家也都知道了,这三点只是大点,每一点里面还有几个小点,没三十分钟,这个早操是结束不了的。陈词滥调无非就是“…为了达到目标,我们要牢记使命、勇担重任,无私奉献、奋发有为。”小时候大家都不爱听的话,现在却最爱说。不过也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喜欢听这类话的人,长大后也开始说了……
2022年2月16日
其他

用户的记忆,如何影响产品设计

现在聊交互设计,常常会聊到可用性。但「可用性」这个词本身并不具象,更像是一种抽象的说法。但大体上我们可以理解为,可用性讲的,主要还是以产品为轴,围绕用户行为,通过具体方法来提高用户完成任务的效率。所以可用性之后,还要有个具体说法,来说明怎么提高可用性。这篇文章想要跟大家聊的是,用户的记忆与产品的功能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应该如何解决。这里的矛盾点是,人的记忆在一些场景下是无法保持长期性的,因为在手机或电脑上,海量信息充斥着用户的大脑,以至于内容不断变化,当然就无法记住上一秒所看到的信息了。而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也会需要通过这种环境下的大量信息来快速做出相应的决策。于是,作为设计师,就需要通过优化界面上的元素,以及减少操作流程,来帮助用户减少记忆负担,以通过最低的学习成本,高效地完成任务。从记忆角度来说,比较典型的理论,当属「7±2
2022年1月14日
其他

事物的两面性

人都很看重时间的稀缺性,所以只希望「时间」被「好」的东西分配与占用。我自己有个习惯,就是每回读书写文,或画图出方案,手边必须放一壶茶。也不是有多喜欢喝,就是相比无味的白开水,放点茶叶多少能沾点味儿,更入口。说茶叶品类多,同品类还有不同叫法,不同的泡法味道也相差甚远。所以有识茶,泡茶,品茶这类说法。我懂的不多,做法也比较粗俗,就是一壶水,放几片茶叶,就着喝了。但是也有自己的讲究,知道要先洗一遍,给刚拿出来的茶叶过一过开水再泡。据说是干净点。开始也不喜欢喝,觉得涩,喝完口腔不舒服。后来知道是因为太浓了,于是少放几片,泡淡一点,就好多了。也可能是茶叶比较差,据说好茶浓一点也不会涩。后来有机会在杭州喝了一次地道的狮峰龙井,才知道好茶是什么味儿。茶叶泡在玻璃杯里,直立不倒,茶色略淡,但入口香浓,跟自己在家泡的全然不同。只是太贵了。我听说还有用泉水泡茶的说法,也就是好茶叶配上等泉水,泡出来的茶更入口。我倒是没喝过。自己在家买点便宜的茶叶,倒也能满足。如果不是喝过好茶,真是不知道原来自己喝的这么差。以为自己挺讲究,没曾想连门都没入。可能这也是人意识局限的边界问题,认为自己所接触的就是好的,是正常的。但这个过程不能少,从差到好,是一个过程,用现在的互联网用语,就是认知的形成与提升的过程(虽然我不喜欢这样的用语)。没见过「差」的,怎么能判断出什么是「好」的呢。所以上面这句加粗的话适合反过来说,如果不是喝过差的,真是不知道原来好茶这么入味。说起来,读书也是这样。有读者在「所谓年终总结」这篇文章里留言,说看人推荐书,也能帮自己找到好书。或许是的。我经常也会在各个地方看到类似的说法,大概是:“人的一生很短暂,应该把时间放在读好书上。”我自己读书有两个习惯,一个是在书里找书。但是这种找法,只怕是越找越旧,新书就读不到了。所以要用第二个习惯来补足,也就是找自己喜欢的作者写的书,以及根据研究的主题去找书。坏处是,读到的不一定都是好书。比如这个作者写的第一本书与最近写的一本书,文笔大相径庭,内容结构的编排也不像出自同一人之手。以及,同主题的书,质量也会参差不齐,有的深,有的浅,或者有的文风奇异。但好处是,读得多了,才能分辨出什么是好,以及怎么样算差。一个人觉得某本书写得好,但如果其他人不这么认为,是这里面有两个不同的原因。一个是其他人理解不了书的内容,另一个是他们的阅读品味更好。理解不了书的内容,就会觉得这本书「也就如此」。阅读品味更好,同样会觉得这本书「也就如此」。这两者视角不同。但如果正巧找到了一本别人推荐的好书,自己也觉得好,那是小概率的幸事。所以看人推荐书,才能找到「好」书,大多是不怎么读书的人才会遵循的找书方法。可既然不读书,又怎么能分辨好坏呢。我最近看到不少人开始写作,这是一个好现象。我自己写东西有很多年了,写得不怎么样,不过一直坚持在写。每天至少写两三千字,包括对读过的东西所产生的想法,做点记录;以及临时脑袋里突然蹦出的念头,顺着就写一点。零零碎碎,也不成结构了。这类内容就是放在笔记库里,不会去发布,也不会用来回顾,纯粹就是练手。这种练习不怕写得烂,也不奢求写得好,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表达出来。这样能保持写文的手感。除了写,很大一部分要靠读,读了才能写出来。我平时工作比较忙,但每天最少也会抽两小时左右来读书或读文。读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吸收,拓展认知边界;另一个是分辨什么是好,什么是差。就是上一节提到的。如果不吸收,不去和作者产生思想碰撞,那么自己的知识存储量不够几天写,即便曾经积累得再多,也写不了多久。同样,如果不多读,无法分辨好坏,就不知道自己写得怎么样。如,用词哪里有问题,句子读起来是否通顺,整篇文章的结构如何。我用词会比较直接,比如「拉泡屎的工夫就写了篇文章」,不会写成「一次排泄时间就写完了一篇文章」。我读过类似的内容,很不喜欢,所以自己在写的时候就会注意不去用这样的词。很多人既不读,也不练,就期望写出一篇「好」文章。但是,写不出差的,又怎么写得出好的呢。🤔我自己课程招生也一样。我不招没入行的,以及想转行的。没工作过或实习过,不知道具体工作的事项与流程,又怎么知道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怎么样的呢。前两年到处都能看到有人在推荐《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很多人也买来去读。但是好的反馈很少,因为大多数没有阅读量的人不知道一本「励志」书籍好在哪里。所以才说生活应该先去体验,再去试着总结,然后继续体验,接着反驳。而不是总想着「好」。没经历过差的,判断不了什么是好的。这是一个有趣的生活悖论。
2022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