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邦

其他

房地产3月统计月报:政策宽松信号再强化,二季度或迎楼市小阳春

伴随潜在性的需求以及政策出台,房地产销售未来或将回暖,有观点认为,预计在今年5-6月会迎来楼市“小阳春”,在年底迎来全面性回暖。2022年3月,政策放松力度增强,但疫情反复之下,销售压仍然显著,房价回暖遇阻,诸多房企面临流动性缺口,开发投资与拿地双降温。伴随潜在性的需求以及政策出台,房地产销售未来或将回暖,有观点认为,预计在今年5-6月会迎来楼市“小阳春”,在年底迎来全面性回暖。一、政策篇:三稳满足购房需求,房地产税再次延后3月,从中央到地方,继续保障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预计调控松绑的城市将会继续扩围。中央层面,防范化解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房地产税暂停扩大试点。3月4、5日,两会召开,会议中提到,整体楼市“求稳”仍是首要,今年继续坚持“房住不炒”和“三稳”,同时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效化解部分困难群体住房及购房难问题。3月16日,国务院召开国务院金融专题会议指出,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继金融委会议后,财政部负责人表示新一轮房产税改革试点暂缓。地方层面,“因城施策”加快推进,内容涉及房贷利率均有所下调、取消区域性限购政策,下调首付比例等多个方面。如苏州部分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已经降到4.6%,与LPR持平;杭州当地银行首套房以及二手房贷款利率的下调幅度均约0.4个百分点。对于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走向,东吴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当前需求端政策调整较频繁,考虑到房地产形势依旧不容乐观,诸多房企面临流动性缺口,稳经济需稳地产,未来或出台供给端改善政策。中指研究院认为,宏观政策的发力对房地产行业的稳定运行亦将带来重要支撑,预计全年M2增速保持高位,
2022年4月21日
其他

锂电池材料业务产销两旺,杉杉股份2021年归母净利润增超23倍

杉杉股份(600884.SH)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99亿元,同比增长151.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4亿元,同比增长2320%。每股收益2.04元。4月20日,资本邦了解到,A股公司杉杉股份(600884.SH)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99亿元,同比增长151.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4亿元,同比增长2320%。每股收益2.04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3元(含税)。业绩同比大幅上涨主要受益于:1.2021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下游客户需求旺盛,公司充分抓住市场机遇,加速推进锂电池材料业务产能释放,锂电池材料业务整体销量和盈利水平同比大幅提升。报告期锂电池负极材料、电解液、正极材料分别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5亿元、3.68亿元、3.04亿元。2.期内新增偏光片业务并表带来较大业绩贡献,2021年偏光片业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7亿元。3.非经常性损益14.54亿元。主要系期内公司完成对杉杉能源19.6438%股权的转让交割,获得投资收益;以及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持有剩余股权以丧失杉杉能源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2021年公司持续落实聚焦战略,大力发展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两大核心优势业务。此外,公司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宁波杉杉新能源与四位战略投资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问鼎投资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分别简称“问鼎投资”“比亚迪”“宁德新能源”“昆仑资本”)对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杉杉锂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杉杉锂电”)进行增资。增资金额合计30.5亿元,认购上海杉杉锂电新增注册资本合计3.05亿元。本次增资单价为10元/1元注册资本。其中,比亚迪增资1.5亿元,宁德新能源增资1亿元。本次增资完成后,上海杉杉锂电的注册资本将由原来的8.77亿元变更为11.82亿元,公司对上海杉杉锂电的持股比例将由原来的89.99%变更为87.08%,上海杉杉锂电仍为公司控股子公司。杉杉股份表示,通过本次增资扩股,将有助于优化其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财务成本,增强资本实力,为负极材料业务扩张提供资金保障。本次引入的战略投资人均为负极材料业务上下游的核心战略客户及供应商。公司与各方将进一步深入战略关系,协同发展,互利共赢,助力杉杉负极材料发展,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上海杉杉锂电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炭素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4月20日
其他

K线金融 | 贝莱德建信理财将发新品,养老理财产品或增至17只

贝莱德建信理财在其微信公众号称,公司首款养老理财试点产品“贝莱德建信理财贝安心2032养老理财产品1期(封闭式)”已取得产品编码,即将在4月25日发行。4月19日,资本邦了解到,贝莱德建信理财在其微信公众号称,公司首款养老理财试点产品“贝莱德建信理财贝安心2032养老理财产品1期(封闭式)”已取得产品编码,即将在4月25日发行。微信公众号还显示,贝莱德建信理财的首款养老理财产品——贝安心2032,是混合类公募型产品,产品投资期限为十年。该产品将在广州市和成都市范围内,面向持有广州市或成都市身份证的中国建设银行客户销售。该理财产品践行普惠性原则,为较低风险R2级,人民币1元起购,不收取认购费,不收取超额业绩报酬。产品成立满五年后,在满足分红条件的情况下可进行现金分红。从投资策略来看,“贝安心2032”这款理财产品运用大类资产配置的方法,合理构建国债、政金债等资产和风险资产的配置组合,并运用平滑基金等工具对产品净值波动进行适当控制,合理平衡产品的收益性和波动性,力争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产品严格设定标准,在底仓配置上仅投资于具有国家信用支持的国债、政金债,通过对此类资产的持有至到期策略,为产品提供科学的风险管理。在风险资产投资方面,产品配置于A股权益资产,通过全面分析基本面信息、投资者情绪以及宏观政策的信息,在严格控制风险和交易成本的同时,追求实现长期、可持续的超额收益。公开资料显示,贝莱德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于上海注册,贝莱德拥有合资理财公司50.1%的股份,中国建设银行通过全资理财子公司—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40%,淡马锡持有9.9%。公司于2022年1月份获得养老理财试点资格,是国内首家获准养老理财试点的合资理财公司。也就是说,仅在获得试点资质2个月后,贝莱德建信理财的首只养老理财试点产品就要发行了。中国理财网显示,目前包括光大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工银理财在内的公司合计发行16只养老理财产品,封闭运作期限多在3年以上,投资类型以固收类和混合类为主,均采用公募的募集方式。图表来源:中国理财网随着贝莱德建信理财即将发布旗下首款养老理财产品,理财公司养老类型理财产品将增至17只。可以预见,我国的养老群体不断扩大,养老理财需求日益增加,未来或将涌现更多的同类产品。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4月19日
其他

万亿险资最新调仓路径渐明晰,2022年增配权益市场成投资共识

随着2021年年报披露已渐进尾声,险资四季度调仓路径也已基本确定。随着2021年年报披露已渐进尾声,险资四季度调仓路径也已基本确定。资本邦据choice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4月16日,共计162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名单中出现了险资身影,合计持仓市值高达1.02万亿元,78只个股首次入围2021年四季度险资增仓名单。而作为资本市场的长期投资者之一,险资在过去一整年投资收益情况也尤为值得关注。据A股五大上市险企年报披露,2021年,五大上市险企共计实现净投资收益522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在投资战略上,为应对2021年以来多变的资本市场环境,多家险企不仅纷纷采取了“哑铃型”资产配置方式;同时面对2022年的投资机会,亦有险企进一步表态称,从估值角度而言,权益市场已经达到了左侧加仓的条件。【四季度新晋个股78只,电器设备成热门行业】险资增仓情况方面,2021年第四季度,险资共计新晋个股78只,共计涉及申万一级行业(下称:行业)20个大类。具体到单只个股变动情况上,万科A成为险资加仓幅度最大个股。年报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新华人寿旗下某个人分红型产品加仓万科A共计8162.31万股,从而挺进截至2021年末万科A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第九名。而从万科A最新流通股名单还可发现,在2022年一季度,新华人寿该款产品对其又再一次进行了近9000万股的大手笔增仓。截至2022年3月30日,新华人寿上述产品已经持有万科A股票1.71亿股,高居万科A流通股股东第五位。除被单家险资相中被豪掷上亿股外,报告期内,也有不少个股被多家险资共同相中。据资本邦统计,截至目前,共计10只个股新晋流通股股东中出现了两家险资的身影。其中,险资对白云机场、明阳智能、时代新材和国电南自4只个股的合计加仓数量不仅均在1000万股以上,且白云机场和时代新材两只个股险资股东中均出现了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安赢股票型养老金这一产品。年报显示,2021年四季度,平安安赢对白云机场和时代新材分别增仓1803万股和852万股,相继挺进以上两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第四名和第五名。前五大加仓热门行业中,电器设备类新晋个股最多,化工行业股份数量加仓则最大,仅远兴能源一只个股便被太平人寿旗下一分红型产品加仓5000万股。而电器设备行业险资新晋个股11只,明阳智能、中国西电、国电南自以及金风科技四季度均被加仓1000万股以上。化工行业和电子行业均新晋10只个股,且各自有3只个股均为泰康人寿所相中。其中,化工行业新晋个股为云化天、川恒股份和卓越新能;电子行业则包括同兴达、杰普特和鼎阳科技。此外,机械设备和公用事业也各有6只新晋个股。从险资减仓情况来看,2021年第四季度,险资减仓幅度最大的前五个股中银行股占据四席,且多笔减持出自中国人寿之手。其中,农业银行减持幅度最大,2021年四季度,中国人寿减持农业银行高达3.62亿股;邮储银行被中国人寿减持2.08亿股,位居第二。杭州银行则被中国人寿和太保寿险分别减持了4194万股和3164万股,位居第三;工商银行位居第四,期内被中国人寿减持3231万股。不过,尽管有4家银行遭到险资减持,但仍有8只银行股的险资持仓未发生变化。且从险资持仓市值来看,在剔除掉中国人寿集团对中国人寿的持股以及中国平安对平安银行的持股后,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前十大险资重仓个股中,共计7家银行股入围前十。险资对其合计持仓市值高达1816.36亿元,在当前险资总持仓中占比超过70%。【五大上市险企2021年净投资收益合计突破5000亿元】2021
2022年4月17日
其他

三闯IPO,背靠腾讯的柠萌影视这次已经稳了吗?

近日,柠萌影业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IPO上市。这已经是柠萌影业第三次冲击IPO。近日,柠萌影业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IPO上市。公司是一家基于深厚的版权IP储备,专注创作精品剧集的中国顶级内容制作公司。自2014年于上海成立以来,致力于进行剧集的投资、制作、宣传、营销、衍生授权等全产业链运营。【三冲IPO,二度递表港交所】这已经是柠萌影业第三次冲击IPO。2021年柠檬影业欲登录A股,但未取得进展,2021年6月28日,辅导券商中金公司在对柠萌影视的辅导工作终止报告中称,综合考量柠萌影视的上市日程安排及战略规划,经友好协商,双方同意解除辅导协议,并签署了《终止辅导协议》。或许是巧合,就在当时不久前,制作了《中国好声音》的灿星文化二次冲击创业板也于2021年2月2日被上市委否决,此后灿星文化转道去了港股。从港交所方面统计,目前包括耐看娱乐、灿星文化,文娱产业中的乐华娱乐、风华秋实等都在“排队”。值得注意的是,乐华娱乐也是“弃A转港”;风华秋实两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耐看娱乐递交招股书至今还无明确进展。可能也是看到了港股或有“成功”的机遇,柠萌影业于2021年9月,同样转战港交所,却因招股书失效而作罢。本次公司再度冲刺港股,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0年的收入计,柠萌影业在所有中国剧集公司中排名第四,市场份额约2.9%。柠萌影业主营业务为版权剧、内容营销、其他。自2018年至2020年,在该公司已完成制作的八部剧集中,有七部为版权剧,所占比率为87.5%。该比例在业内的五大制片人中排名第二。2021年,公司已完成制作的所有3部剧集均为版权剧,所占比率为100%。此外,自2018年至2020年,柠萌影业已播映的7部剧集中有5部属于精品剧集,精品率高达约71.4%,精品剧集包括《小别离》、《小欢喜》、《小舍得》、《三十而已》、《二十不惑》等。柠萌影业表示将致力于多元化发展战略,持续探索内容营销、衍生授权及海外发行等新增长渠道,旨在最大化利用专有知识产权的商业价值,从而巩固于业内的领先地位。【明显的腾讯“依赖症”?】招股书显示,柠萌影视2019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17.94亿元、14.26亿元、12.49亿元,营收持续两年下滑;年内利润分别为8039.8万元、6254.5万元、6091.3万元,年内利润也逐年减少;毛利则逐年增长,分别为4亿元、5.46亿元、5.59亿元。从收入构成来看,柠萌影视的收入主要分为三部分:版权剧、内容营销及其他。其中,版权剧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9年至2021年版权剧收入占比分别达到91%、84.7%、84.2%。可以说几乎贡献了柠萌影业的所有收入。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柠萌影视共制作发行了7部版权剧。柠萌影业通过出售这些剧集的播放权获得收益,采购方一是电视台,二是视频平台,后者的采购费用明显更高。2019年至2021年,柠萌影业实现来自电视台的采购收入分别为3.33亿元、2.76亿元、2.69亿元;来自视频平台的采购收入分别为12.57亿元、8.97亿元、7.2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柠萌影业创业之初,恰逢腾讯对文娱行业的多方投资,其先后投资华谊、新丽传媒、寰亚,并于2015年3月为柠萌影业注资1亿元,此后柠萌B、C轮融资中均可见腾讯身影。目前,在公司市前的股东架构中,苏晓、陈菲、徐晓鸥、周元为公司的主要控股股东,四人持股分别为20.60%、9.56%、9.56%及6.55%,四人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46.27%。腾讯则是仅次于柠萌影业创始人苏晓的第二大单一股东,其透过旗下腾讯产业投资基金持股19.78%,GreatLuminosity持股16.15%,芒果文创持股1.9%。不仅如此,腾讯还是柠萌影业的五大客户之一。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至2021年,腾讯分别是其第五、第一和第三大客户,贡献收入为7990万元、4.67亿元及2.11亿元,占同年总收入约4.5%、32.7%和16.9%。【后记】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影视剧集市场竞争激烈。尽管有着腾讯这样强大的“后盾保障”,但柠萌影业并不能完全高枕无忧,眼下如何能在火热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持续制造爆款,获得资本的多多青睐,或许是上市成功与否的重要的一步。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4月16日
其他

北方稀土:2021年业绩和市值均创历史新高

北方稀土(600111.SH)发布2021年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4.08亿元,同比增长38.8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462.32%。4月15日,资本邦了解到,A股公司北方稀土(600111.SH)发布2021年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4.08亿元,同比增长38.8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30亿元,同比增长462.32%,基本每股收益为1.42元。年内市值最高达到2256亿元,业绩和市值均创历史新高。营业收入变动原因: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稀土产品销量增加、销售价格上涨。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稀土氧化物12,674.51吨,同比增长19.74%;生产稀土盐类78,155.79吨,同比增长6.05%;生产稀土金属20,867.92吨,同比增长16.73%。公司属于制造业门类下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大类,属于稀土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小类。公司产品主要分为稀土原料产品、稀土功能材料产品及部分稀土终端应用产品。此前,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增预告,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同比)相比,将增加7.5-9.5亿元,同比增加96.78%到122.59%。去年同期,北方稀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5亿元。关于2022年一季度业绩变化原因,公司表示:2022年以来,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等政策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风电、绿色家电等领域发展势头持续向好,市场活力和需求潜力不断释放,市场需求稳步增长,主要轻稀土产品市场价格整体延续上年末上涨走势并保持高位,主流产品成交活跃,市场景气度良好。公司紧抓市场向好有利时机,贯彻落实保供稳价要求,稳经营、抓创新、提产量、促销售、降成本、调结构、强管理、促转型、扩投资、增效益,大力深化改革所释放出的发展活力与增长潜力,持续巩固扩大经营成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发展质量进一步增强,经营业绩同比实现较好增长。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4月15日
其他

K线金融 | 中粮资本2021年营收净利同比增速分别达45%、30%

2021年,中粮资本营业总收入197.07亿元,同比增长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2亿元,同比增长30%。4月14日,资本邦了解到,中粮资本(002423.SZ)披露了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营业总收入达到197.07亿元,同比增长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3.72亿元,同比增长30%。(图源:中粮资本)中粮资本表示,公司作为中粮集团旗下运营管理金融业务的专业化公司及投资平台,于2019年完成资产重组,主要面向中粮集团粮油食品主业及广大金融领域客户,自主营业务由钢铁变更为金融业务后,公司经营质量和效益连续三年稳步提升,主要经营指标均超同期、超历史、超预算完成。截至2021年末,公司资产总计1024.36亿元,同比增长20.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3.5亿元,同比增长6.16%。(图源:中粮资本)“寿险+期货+信托”三大子公司业务业绩亮眼据了解,作为控股型公司,中粮资本子公司所处行业众多,涉及寿险、期货、信托、银行、产业投资、商业保理等各细分领域。寿险业务方面,中粮资本披露,2021年,中英人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7.52亿元,同比增长9%;新单年缴化保费(APE)为25.62亿元,同比增长13%;全年实现净利润9.61亿元,同比增长17%。截至2021年末,中英人寿总资产规模稳步提升至610.10亿元,同比增长22%,净资产收益率(ROE)达到13.20%,同比提升0.42个百分点;保险公司内含价值达到149.63亿元,同比增长16%,全年实现新业务价值4.7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5%。此外,中英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276.77%,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达234.98%。截至2021年四季度在中国银保监会最新下发的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中,中英人寿连续二十二次被评为“A类”(最高)保险公司。截至2021年末,中粮资本和英国英杰华集团各自持有中英人寿50.00%股份。期货业务方面,2021年,中粮期货实现净利润2.81亿元,同比增长35%;保证金规模全年峰值为246亿元,较2020年全年峰值增长68亿元;ROE达到8.85%,同比提升1.84个百分点。在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的分类评级中,中粮期货连续八年被评为“AA级”(最高)期货公司。截至2021年末,中粮资本与中国人寿分别持有中粮期货65%和35%股份。(图源:中粮资本)信托业务方面,2021年,中粮信托实现信托业务收入达到9.64亿元,同比增长21%;全年实现净利润5.57亿元,同比增长68%;ROE达到9.41%,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截至2021年末,中粮资本持有中粮信托80.51%股份,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持股比例为16.24%,中粮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3.25%。中粮资本表示,作为以产业金融为特色的控股平台,公司依托中粮集团丰富的农粮食品产业背景,以产融协同为重要支点,构建了以“寿险+期货+信托”为主力的金融业务牌照,并通过发挥公司业务协同中心的引领与纽带作用,逐步形成“保障管理+财富管理+风险管理”的跨牌照协作模式,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业务联动,对外持续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逐渐形成了中粮资本的金融品牌。2021年拟派现4.12亿元,推出未来三年股东汇报方案利润分配方面,公司计划以23.04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79元(含税),合计派现4.12亿元,占2021年度归母净利润比重为30.03%。此外,年报披露之际,中粮资本同时发布未来三年(2022年-2024年)股东回报规划。中粮资本承诺,2022年-2024年,公司将坚持采取现金、股票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分配股利,具备现金分红条件的,优先采用现金分红进行利润分配,原则上每年度进行一次现金分红;同时在足额提取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以后,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三十。具体安排上,中粮资本提出,若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80%;属成熟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现金分红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40%;属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现金分红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20%;发展阶段不易区分但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现金分红所占比例为现金股利除以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之和。此外,董事会可根据公司盈利情况及资金需求状况和有关条件提议进行中期现金分红。若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快速,且董事会认为公司处于发展成长阶段、净资产水平较高以及股票价格与公司股本规模不匹配时,可以在满足上述现金股利分配之余,提出并实施股票股利分配预案。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4月14日
其他

首份券商2022年一季报超预期!中信证券一季度净赚52.29亿元

4月12日,中信证券发布上市券商首份2022年一季度业绩快报。4月13日,资本邦了解到,中信证券(600030.SH/06030.HK)于昨日夜间发布A股上市券商首份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快报。2022年一季度,中信证券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52.16亿元,同比下降7.2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52.29亿元,同比增长1.24%。(图源:中信证券)中信证券表示,2022年一季度,公司始终坚持践行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的经营宗旨,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机遇期,各项业务保持平稳健康运行。作为首家发布1Q22
2022年4月13日
其他

2022年首批游戏版号发放,中概游戏股上涨

4月11日晚,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公布了2022年4月份的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一共有45款游戏获得了版号,其中手游39款,端游5款,主机游戏1款。4月12日,资本邦了解到,4月11日晚,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公布了2022年4月份的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一共有45款游戏获得了版号,其中手游39款,端游5款,主机游戏1款。据公告显示,三七互娱、心动网络、吉比特以及百度等企业都拿到了版号,但是,大厂腾讯、网易并未在列。据悉,2021年7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2021年7月共87款获得版号的游戏名单,但此后再未公布新的版号审批信息。此次发放的版号系2022年首批,也是自2021年7月以来发布的第一批游戏版号。受此消息影响,中概股游戏板块在美股开盘后大涨。截至美东时间4月12日收盘,哔哩哔哩涨7.23%、网易涨2.12%、虎牙涨2.59%、斗鱼涨2.42%。游戏行业经历了长达八个月的版号“荒漠”,游戏板块在过去两年一直处于低位水平,游戏行业在这八个月也经历了大洗牌,中小游戏公司注销出局;大型游戏公司选择了出海的道路,根据国家商务部公布的《2021-202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一年内有369家企业和122个项目入选,其中有58家游戏公司入选了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名单。游戏版号对于游戏行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与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中国游戏市场2021年全年实际销售收入2965.13亿元,同比增长6.4%,但增幅放缓,增幅同比缩减了近15%。除此以外,游戏版号的的停滞也连带游戏直播行业一起承压,据此前虎牙、斗鱼发布的财报来看,两大游戏直播平台的数据都不太理想。虎牙2021年归属于公司的净利润为5.84亿元,而2020年同期净利润为8.84亿元,同比下滑33.9%;斗鱼在2021年由盈转亏,净亏损为6.20亿元,2020年同期净利润为4.05亿元。安信证券指出,游戏版号的重启发放,游戏板块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当前游戏板块估值位于过去2-3年的低位水平,2021年8月游戏版号实质性停发后一直处于估值压制状态,版号恢复后有望启动首轮反弹,逐步修复板块估值水平。版号恢复发放后,游戏公司新产品上线节奏将加快,游戏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业绩驱动。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4月12日
其他

乘联会:3月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下降10.5%,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走势反差

2022年3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57.9万辆,同比下降10.5%,环比增长25.6%,3月零售走势分化较大。1-3月累计零售491.5万辆,同比下降4.5%,同比减少23万辆,总体走势低于预期。4月11日,资本邦了解到,乘联会发布3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2022年3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57.9万辆,同比下降10.5%,环比增长25.6%,3月零售走势分化较大。1-3月累计零售491.5万辆,同比下降4.5%,同比减少23万辆,总体走势低于预期。值得一提的是,3月的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走势有一定反差。3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44.5万辆,同比增长137.6%,环比增长63.1%,环比均好于历年3月走势。1-3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107.0万辆,同比增长146.6%。受涨价影响,涨价前新能源车订单火爆。数据显示,3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28.2%,较2021年3月10.6%的渗透率提升17.6个百分点。3月小鹏、理想、哪吒、零跑、蔚来、威马等新势力车企销量同比和环比表现总体较好,尤其是小鹏、理想、哪吒的涨价影响不大,环比增长很好。此外,3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多元化发力,比亚迪纯电动与插混双驱动夯实自主品牌新能源领先地位;以上汽集团与广汽集团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板块表现相对突出。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13家(较去年同期增2家),排名前三:比亚迪104338辆、特斯拉中国65814辆、上汽通用五菱51157辆。政策是促进新能源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为提振新能源车企,此前4月8日,工信部发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五十三批),此次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涵盖纯电动汽车(乘用车、客车、货车、专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乘用车和专用车);燃料电池汽车(客车、货车、专用车)。其中,免征车辆购置税的纯电动乘用车车型中,包括比亚迪海豹、小鹏P7、哪吒V、欧拉朋克猫、阿维塔11等。新能源成大势所趋,作为传统车企之一的比亚迪,也自3月起已停止燃油车的整车生产,主攻新能源汽车市场。4月10日,比亚迪汽车微信公众号再披露,比亚迪汉家族4款新车型上市,分别为汉EV千山翠限量版、汉EV创世版、汉DM-i、汉DM-p,综合补贴后售价区间为21.58万元-32.98万元。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4月11日
其他

2022年一季度科创板IPO盘点:27只新股成功“登科”

资本邦研究院统计发现,2022年第一季度共计27家新股科创板上市,合计募资净额544.29亿元,平均募资20.16亿元。2022年一季度收官!资本邦研究院统计发现,2022年第一季度共计27家新股科创板上市,合计募资净额544.29亿元,平均募资20.16亿元。从新股上市首日股价表现来看,27只科创板上市的新股中15只新股上市首日股价上涨,占比55.56%,12只新股上市首日股价下跌,占比44.44%。但上市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今年一季度除了成功上市的27只科创板新股,有8只拟科创板IPO新股终止审核,4只科创板IPO终止注册。此外,磁谷科技、极飞科技等14家科创板IPO公司及中介机构因疫情影响,无法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尽职调查、回复审核问询等工作,向本所申请中止审核。一季度27家企业成功“登科”根据东财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共计27家企业成功科创板上市,首发IPO募资净额合计544.29亿元。从上市标准来看,27家科创板上市的新股中有16家选择标准一“即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0.5亿元或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占比过半。5家选择上市标准四,4家选择上市标准五,2家选择上市标准二。从行业分布来看,今年一季度科创板上市的27家新股行业分布(证监会行业)来看,主要涉及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三大行业,上述三大行业家数分别为21家、5家和1家,三大行业占比分别为78%、18%、4%。从募资净额来看,根据东财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市的27家科创板新股中合计募资净额为544.29亿元,平均募资20.16亿元。从募资净额区间来看,7家募资净额小于10亿元,11家募资净额在10亿-20亿之间,7家募资净额在20亿-50亿之间,2家募资净额在50亿-100亿之间。从单个公司的募资净额来看,27家新增上市的科创板新股中没有一家企业募资净额超过百亿元,募资净额最高的为今年1月26日上市的晶科能源,募资净额为97.23亿元;此外,翱捷科技-U和迈威生物-U募资净额分别为65.46亿元和33.03亿元,位居第二位和第三位。市场表现几何?从今年一季度科创板上市的新股首日股价表现来看,27家科创板上市的新股“喜忧参半”,打破了“新股不败”的神话。从新股上市首日股价表现来看,27只科创板上市的新股中15只新股上市首日股价上涨,占比55.56%,12只新股上市首日股价下跌,占比44.44%。其中,晶科能源上市首日股价涨幅最高,为111%,斯瑞新材和赛伦生物上市首日股价涨幅分别为90.08%和67.42%。此外,翱捷科技-U上市首日股价跌幅最高,为33.75%,迈威生物-U和思林杰上市首日股价跌幅分别为29.6%和23.67%。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一季度科创板上市的新股上市首日股价不如人意,上市以来股价市场表现也不佳!资本邦研究院统计发现,截至3月31日,今年一季度以来科创板上市的27家新股中,只有9家企业股价累计涨幅为正,其中,晶科能源股价累计涨幅最高,为145.2%,和元生物和东微半导股价累计涨幅分别为53.44%和41.69%,位居第二位和第三位。在9家累计涨幅为正的企业中,和元生物、华秦科技、斯瑞新材、均普智能、赛伦生物五家企业为今年三月份上市的企业,上市不足一个月。此外,除了上市以来股价累计涨幅为正的9家企业,18家企业上市以来股价累计处于下跌的状态,占今年一季度上市的企业(27)家数的66.67%。其中,今年1月14日上市的翱捷科技-U股价上市以来累跌57.45%,迈威生物-U和亚虹医药-U上市以来股价累计跌幅分别为42.73%和40.21%。从发行价格来看,今年一季度上市的科创板新股发行平均价格为53.15元/股,发行价格在50元以上的有10家,其中,华秦科技发行价最高,为189.5元/股,翱捷科技-U和东微半导发行价分别为164.54元/股和130元/股。上述三只个股也是今年一季度以来上市的科创板新股中发行价超过百元的个股。一季度12家企业科创板IPO“折戟”资本邦研究院统计发现,除了成功上市的27家科创板企业,今年一季度仍有12家企业科创板IPO“折戟”在路上。综合“折戟”企业原因来看,有8家企业终止审核,原因均为主动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而科创板IPO终止审核。此外,4家企业科创板IPO走到注册门前“终止注册”以失败告终。针对终止审核的企业中,最近的上海奉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奉天电子”)在今年3月23日和保荐人光大证券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申请撤回申请文件,根据相关规定,上交所终止对该公司科创板上市审核。此外,在终止注册的企业中,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月12日,长威信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威科技”)保荐机构五矿证券提交撤销公司科创板上市保荐申请,主动要求撤销上市保荐,根据相关规定,证监会决定终止对该公司发行注册程序。除了主动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或者科创板注册申请以及保荐机构撤销保荐的情况,科创板市场中尚有众多公司在一季度尤其是3月份以来因疫情影响,科创板IPO进程被按“暂停键”。统计发现,磁谷科技、极飞科技等14家科创板IPO公司及中介机构因疫情影响,无法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尽职调查、回复审核问询等工作,向本所申请中止审核。上交所中止对上述14家企业科创板IPO审核。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4月10日
其他

ETF月报:3月62只股票类ETF基金业绩上涨,最高上涨11.14%

Choice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为统计口径(下同),截至3月31日,今年以来合计成立39只ETF基金。相较去年同期的68只股票类ETF,数量有所下滑。截至2022年3月31日收盘,单月A股三大指数期间均跌超6%,其中,上证指数期间累计下跌6.07%,3月16日最低到达3023.30点;深证成指期间累计下跌9.94%,创业板指期间累计下跌7.70%。尽管市场出现回调,但是市场交投依旧保持活跃,3月份两市日均成交额为10149.10亿元。刚刚结束的3月,是公募基金密集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的窗口期,在以个人持有为主的股票型基金中,机构投资者更偏好ETF基金,2021年机构持有市值前二十的股票型基金均为ETF基金。据悉,近期随着新基金发行市场的整体“回暖”,3月股票类ETF新成立数量和募集规模均有所提升。此外,在ETF基金业绩表现上,因3月16日以来,A股及港股市场迎来一轮反弹行情,公募基金产品净值普遍回升,多只主题ETF收益率表现亮眼。发行篇:3月股票类ETF新成立数量环比增加至15只Choice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为统计口径(下同),截至3月31日,今年以来合计成立39只ETF基金。其中,从基金投资类型来看,38只是股票类ETF(股票型、其他型)。相较去年同期的68只股票类ETF,数量有所下滑。3月,新成立15只股票类ETF,合计募集规模约46.28亿元,相较今年2月(5只、17.86亿元),相关数据均有所提升。具体来看,3月新成立的ETF基金中,家电ETF基金(560880)募集规模最高达6.83亿元;紧随其后的是金ETF(159834),首募规模为4.65亿元;再者是电池50ETF(159796),首募规模为3.79亿元。据悉,家电ETF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陆志明,标的指数为中证全指家用电器指数。资料显示,该指数主要是反映中证全指指数样本中不同行业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为投资者提供分析工具,将中证全指指数样本按中证行业分类分为
2022年4月9日
其他

K线金融 | 宁波银行2021年非息收入超200亿,同比增长破50%

2021年宁波银行营收528亿元,同比增长28%,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非息收入201亿元,同比增长52%。4月8日,资本邦了解到,宁波银行(002142.SZ)发布2021年年报。总资产首破2万亿,营收净利增速双双接近30%2021年,宁波银行实现实现营业收入527.74亿元,同比增长28.3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5.46亿元,同比增长29.87%。(图源:宁波银行)截至2021年末,宁波银行总资产2.0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90%;各项存款1.0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80%;各项贷款8627.0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5.45%。(图源:宁波银行)截至2021年末,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0.77%,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及逾期90天以上贷款的占比分别为0.48%和0.54%,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02和0.12个百分点。拨贷比4.03%,较上年末提高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525.52%,较上年末提高19.93个百分点。(图源:宁波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5.44%,较上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29%,较上年末提高0.41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16%,较上年末提高0.64个百分点;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63%,较上年末提高1.73个百分点。利润分配方面,宁波银行2021年计划)以2021年末66.04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5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
2022年4月8日
其他

科创板回购新模式?六家公司先后拟用超募资金回购股份

德林海公布关于公司董事长、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提议公司回购股份的公告。事实上,这不是今年科创板第一家拟使用超募资金回购股份的公司,此前先后有五家科创板先后拟使用超募资金回购股份。4月6日,德林海(688069.SH)公布关于公司董事长、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提议公司回购股份的公告。董事长胡明明提议公司以超募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已发行的部分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3000万元(含),不超过6000万元(含),回购价格:不超过66元/股(含),该价格不高于公司董事会通过回购决议前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150%,回购资金来源为公司超募资金。回购的股份将在未来适宜时机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事实上,这不是科创板今年第一家拟使用超募资金回购股份的公司。今年此前先后有五家科创板先后拟使用超募资金回购股份。今年3月17日晚间,圣湘生物(688289.SH)董事长、实际控制人戴立忠提议回购股份,回购股份的资金来源为公司前期首发超募资金永久补充的部分流动资金。公司称,本次回购股份的价格:不超过60元/股(含),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000万元(含),不超过12000万元(含)。回购的股份将在未来适宜时机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今年3月20日,光峰科技(688007.SH)控股股东提议公司以超募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已发行的部分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含),不超过2,000万元(含),回购价格:不超过27元/股(含),回购资金来源:超募资金。回购的股份将在未来适宜时机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公司超募资金总额(含利息收入)为人民币6,675.51万元,本次拟用于回购股份的金额上限为人民币2,000万元,未超过超募资金总额的30%,未违反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3月22日晚间,震有科技(688418.SH)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吴闽华提议公司以超募资金回购股份,回购股份的价格:不超过18.50元/股(含),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含),不超过2000万元(含),回购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3月28日晚间,当虹科技(688039.SH)称拟使用超募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已发行的部分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2500万元(含),不超过5000万元(含),回购价格:不超过70元/股(含)。本次回购股份拟全部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3月29日晚间,凯赛生物(688065.SH)控股股东提议公司以超募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的价格:不超过180元/股(含),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8000万元(含),不超过15000万元(含),回购股份在未来适宜时机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为什么近日频频出现科创板公司使用超募资金回购股份呢?这或许源于科创板修改的相关政策。原则上说,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应当用于主营业务,对于科创板企业而言,相关募集资金的使用,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并应当投资于科技创新领域。今年1月份,上交所为优化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体系,规范上市公司回购股份行为,修订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7号——回购股份》,允准超募资金用于股份回购。这或许也是近日频出超募资金回购股份的原因所在。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4月7日
其他

新股申购再迎龙头企业,今年第六只百元新股或诞生

(4月6日-8日)共有6只新股申购,包括创业板2只、科创板4只,其中具体申购时间为周三1只、周四3只、周五2只。4月6日,资本邦了解到,A股上周(3月28日-4月1日)7只新股上市,其中5只首日破发,占比达71%。本周根据安排,若无变化(4月6日-8日)共有6只新股申购,包括创业板2只、科创板4只,其中具体申购时间为周三1只、周四3只、周五2只。今日申购的科创板新股安达智能,是苹果产业链的重要设备供应商,其发行价为60.55元/股,中一签需缴款3.03万元。周四申购的科创板新股经纬恒润,是国内汽车电子龙头厂商,其发行价为121元/股,中一签需缴款6.05万元。【今年第六只百元新股申购】在本周的六只新股中,周三申购的科创板新股安达智能值得关注。公司是国内流体控制设备先发优势企业。其发行价为60.55元/股,中一签需缴款3.03万元,发行市盈率为39.59倍,参考行业市盈率为35.58倍,顶格申购需配沪市市值5万元。安达智能本次IPO募资12.23亿元,此外,本周还有两家募资超10亿元的新股启动网上申购。安达智能是苹果产业链的重要设备供应商,目前与包括苹果公司、歌尔股份、广达、比亚迪和立讯精密在内的一系列全球头部电子信息产业客户建立了稳定的深度合作关系。公司主要从事流体控制设备、等离子设备、固化及组装设备等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此外,周四申购的科创板新股经纬恒润,来头也不小,其发行价为121元/股,发行市盈率为244.87倍,参考行业市盈率为40.82倍,顶格申购需配沪市市值7万元。预计募资51.84亿元的经纬恒润是综合型的电子系统科技服务商,主营业务围绕电子系统展开,专注于为汽车、高端装备、无人运输等领域的客户提供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和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招股意向书显示,公司客户包括小鹏汽车、一汽集团、蔚来汽车、比亚迪等。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发行价超百元的新股共有6只,经纬恒润排在第五位。招股意向书显示,经纬恒润上市前的股东包括多家私募股权机构、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如珠海格金广发信德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南京市一汽创新基金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珠海北汽华金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阳光财险。在珠海格金广发信德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中,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出资额占43.8%。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由“券商一哥”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其余的新股中,有创业板新股新特电气,是国内变频用变压器龙头,主营业务为以变频用变压器为核心的各式特种变压器、电抗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及配套产品的销售。工业、制造业设备的变频调速主要通过变频器实现,公司的核心产品变频用变压器是变频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创业板新股宏德股份,是行业领先的风电设备铸件生产商,是国内外主要关键铸件产品提供商之一,尤其是在风电设备铸件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公司长期以来积累了较多优质客户资源,包括西门子-歌美飒、东软医疗、ABB、恩格尔、格兰富等。周五的两只新股申购,均为科创板新股。拟募资10.69亿元的拓荆科技是一家从事高端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设备、原子层沉积(ALD)设备和次常压化学气相沉积(SACVD)设备三个系列。拓荆科技聚焦的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与光刻机、刻蚀机共同构成芯片制造三大主设备。同时,拓荆科技是国内唯一一家产业化应用的集成电路PECVD、SACVD设备厂商。值得注意的是,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为拓荆科技第一大股东,直接持股26.48%;国投上海和中微公司分别持有公司18.23%、11.20%股份。英集芯是国内电源管理及快充协议芯片龙头企业,主营业务为电源管理、快充协议芯片的研发和销售。目前,公司基于在移动电源(即充电宝)、快充电源适配器(即充电器、充电头)等应用领域的优势地位,成为消费电子市场主要的电源管理芯片和快充协议芯片供应商之一。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4月6日
其他

ETF周报:新成立2只主题基金,周内ETF净值累计最高上涨12.3%

Choice数据显示,以成立日计算,最近一周新成立2只ETF,分别为消费TOPETF、家电ETF基金。截至上周五(4月1日)收盘,场内合计676只ETF场内基金中,433只ETF基金本周上涨。最近一周(2022年3月28日-4月3日,下同),沪指上涨2.19%,报3282.72点;深成指上涨1.29%,报12227.93点;创业板指上涨,报2666.97点。最近一周两市2081只个股上涨、2627只个股下跌,两市累计成交额4.64万亿元,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金额达229.02亿元。发行篇:2只ETF新成立,涵盖消费和家电主题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开年以来仅新发行11只股票类ETF基金,去年同期发行74只。Choice数据显示,以成立日计算,最近一周新成立2只ETF,分别为消费TOPETF
2022年4月5日
其他

港股进入“回购潮”,腾讯、小米持续回购

Choice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共有114家港股公司进行股票回购,回购总量为19.92亿股,回购总金额达133.53亿港元。4月2日,资本邦了解到,财报静默期后,港股市场上回购潮汹涌。Choice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共有114家港股公司进行股票回购,回购总量为19.92亿股,回购总金额达133.53亿港元。回购金额同环比上涨整体来看,2022年一季度,仅进行回购的港股公司数量这一数据环比减少,其余无论在回购股份总量及回购金额方面,同环比均出现明显增长。Choice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港股市场共有73家上市公司回购,回购总量为9.98亿股,回购总金额为37.19亿港元。同比来看,2022年一季度进行回购的港股上市公司数量同比增长41家(或同比增加56.16%),回购总量同比增长99.6%,回购总金额同比增长259.05%。Choice数据显示,2021年四季度,港股市场共有130家上市公司回购,回购总量为19.18亿股,回购总金额为130.99亿港元。环比来看,2022年一季度进行回购的公司数量环比有所减少,但回购总量和回购总金额环比分别增长3.86%、1.94%。互联网企业持续回购这其中,腾讯控股(00700.HK)、小米集团-W(01810.HK)等互联网企业连续多日回购。3月25日-3月31日,腾讯控股连续5个交易日回购,累计耗资14.99亿港元,回购总量为403.3万股,整体回购价格区间为352.8港元-388.2港元。分析人士称,频繁回购显示腾讯管理层对于公司未来经营的信心,同时对于当前价格区间回购的认可。回购阶段腾讯股价也出现了初步稳定现象,当前二级市场价格依然维持在此前回购区间,后续或仍有回购动作。3月24日-3月31日,小米集团连续6个交易日回购,累计耗资4.98亿港元,回购总量为3520.9万股,整体回购价格区间为13.92港元-14.6港元。小米在业绩公布的同时,宣布股票回购计划,将以不定期按最高总额100亿港元于公开市场回购股份。体现小米被认为当前股价的低估,以及对未来公司发展的信心。天风证券在研报中指出,自2021
2022年4月2日
其他

中国石油2021年 经营业绩创近七年最好水平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万亿元,同比增长35.2%,创历史新高;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921.7亿元,同比增长384.9%,经营业绩创近七年最好水平。4月1日,资本邦了解到,A股公司中国石油(601857.SH)发布2021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万亿元,同比增长35.2%,创历史新高;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921.7亿元,同比增长384.9%。经营业绩创近七年最好水平。报告期内,中国石油基本每股收益为0.50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40%。公司2021年度分配预案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0.96元(含税)。2021年,国内业务实现原油产量753.4百万桶,比上年同期增长1.3%;可销售天然气产量4222.2十亿立方英尺,比上年同期增长5.7%;油气当量产量1457.4百万桶,比上年同期增长3.4%。去年,中国石油在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四川等重点盆地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和发现,国内油气储量接替率147%,其中原油储量接替率221%,创历史新高。分板块看,勘探与生产业务的经营利润为684.5亿元,同比增加196.4%;销售业务经营利润132.8亿元,同比增加161.8亿元。炼油与化工业务经营利润497.4亿元,同比增加515.7亿元。其中炼油业务经营利润377.3亿元,同比增加505.3亿元;化工业务经营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加10.4亿元。完成化工产品商品量3079.6万吨,同比增长6.7%,化工新材料产量大幅增长。其中,炼油业务经营利润377.3亿元,同比增加505.3亿元;化工业务经营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幅约9.38%。天然气业务实现经营利润439.7亿元,销售天然气1945.9亿方,创历史新高。去年中国石油资本支出为2511.78亿元,同比增加1.9%。其中,勘探与生产支出1782.59亿元,占比约七成;炼油与化工支出544.87亿元,占比约为两成;其他184.32亿元。另外,成品油销售方面实现经营利润132.8亿元,同比增加161.8亿元。其中,国内成品油销量同比增长6.2%。中国石油方面表示,2021年,公司统筹推进生产经营、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安全环保、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油气两大产业链平稳高效运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持续加快,主要生产指标和经营业绩创造新的里程碑。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4月1日
其他

K线金融 | 工商银行2021年归母净利润达3483亿元

2021年工商银行营收同比增长约7%至942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至3483亿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93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1045.34亿元。“宇宙行”工商银行正式发布了2021年年报。年报显示,工商银行2021年营业总收入9427.62亿元,同比增长6.81%。其中,利息净收入6906.80亿元,同比增长6.8%;非利息收入2520.82亿元,同比增长6.9%,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6.7%。2021年该行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3483.4亿元,同比增长10.27%;基本每股收益为0.95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93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1045.34亿元。图表来源:工商银行年报分业务来看,2021年该行公司金融业务收入和个人金融业务大体相当,分别为4058亿元和3996亿元,占总营收比分别为43%和42.4%。具体来看,公司金融业务方面,继续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是聚焦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优化金融资源供给。2021年末,该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3.39万亿元;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企业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均突破1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2.48万亿元,全年主承销绿色债券(含碳中和债券)636.37亿元。普惠金融部分,2021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约1.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3784.48亿元,同比增长52.5%。图表来源:工商银行年报个人金融业务方面,2021年末,个人客户高达7.04亿户,比上年末增加2341万户。工商银行大力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管理个人金融资产近17万亿元,保持同业领先。私人银行方面也有新的进展,2021年末,其私人银行客户19.9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76万户,增长9.7%;管理资产2.32万亿元,增加1442亿元,增长6.6%。资产方面,截至2021年末,工商银行资产总额超过35万亿元,达到35.17万亿元,同比增长5.5%;客户存款26.4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1亿元,同比增长5.2%;该行各项贷款20.6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超2万亿元,同比增长11%。资产、资本、存款、贷款规模均保持全球第一,同时市值和分红总额为国内同业第一。资产质量方面,2021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42%,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5.84%,比上年末提高25.16个百分点。资本充足水平方面,2021年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31%,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4.94%,资本充足率为18.02%百分点,分别较上年末提升0.13个百分点、0.66个百分点、1.14个百分点。图表来源:工商银行年报此外,工商银行还披露了理财子公司、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国际化等方面的信息。数据显示,工银理财主要从事理财产品发行、理财顾问和咨询等业务。工银理财全面适应理财业务新规要求,推进产品净值化转型,理财产品规模同业率先突破2万亿元。截至2021年末,其理财产品余额20218.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517.31亿元,均为净值型理财产品。基金方面,2021年末,工银瑞信管理公募基金207只,管理年金、专户、专项组合逾690个,管理资产总规模1.72万亿元。互联网金融方面,2021年末,该行个人手机银行客户4.69亿户,成为首个实现MAU破亿的银行系App,移动端月活超过1.5亿户,客户规模与活跃度同业领先。金融科技方面,工商银行积极加快科技治理体制机制变革,2021年投入259.87亿元;2021年末金融科技人员3.5万人,占全行员工的8.1%。国际化经营方面,2021年末,工商银行在4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21家境外机构,通过参股标准银行集团间接覆盖非洲20个国家,在“一带一路”沿线21个国家拥有125家分支机构,与142个国家和地区的1,404家境外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服务网络覆盖六大洲和全球重要国际金融中心。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3月31日
其他

比亚迪2021年营收2161亿,汽车业务收入占比超五成

2021年,比亚迪营收2161.42亿元,同比增38.02%;归母净利润30.45亿元,同比降28.08%。3月30日,资本邦了解到,比亚迪(002594.SZ/01211.HK)公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比亚迪营收2161.4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38.02%;归母净利润30.45亿元,同比降28.08%;归母扣非净利润为12.55亿元,同比下降57.53%;基本每股收益1.06元/股,同比下降27.89%。分产品来看,比亚迪营收主要来自三部分,其中贡献最大的是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它产品,占比52.04%,该业务去年营收1124.89亿元,同比增33.93%;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的业务去年营收864.54亿元,同比增43.99%;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产品去年营收164.71亿元,同比增36.27%。三大业务占集团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2.04%、40.00%和7.62%。研发投入方面,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106.27亿元,同比增24.2%。年报显示,其研发主要投入的项目有刀片电池技术、储能产品、DM-i
2022年3月30日
其他

K线金融 | 中信证券2021年净利涨55%,两大业务营收双破180亿元

2021年,中信证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765.24亿元,同比增长40.71%;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人民币231.00亿元,同比增长55.01%。中信证券(600030.SH/06030.HK)披露了2021年年度报告。中信证券表示,2021年公司主营业绩迎来自成立以来最高水平!净利同比增长超55%,两大主营业绩双破180亿2021年,中信证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765.24亿元,同比增长40.71%;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人民币231.00亿元,同比增长55.01%。实现基本每股收益1.77元,同比增长52.5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07%,较上年同期增加3.64个百分点。(图源:中信证券)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正式迈进1.2万亿元大关,累计达到1.28万亿,同比上年度末增加人民币2257.03亿元、增长21.4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为人民币2091.71亿元,同比上年度末增加人民币274.59亿元,同比增长15.11%。中信证券表示,2022年初,公司完成A+H股配股发行,募集资金约人民币273.30亿元,进一步夯实公司资本实力,有利于扩大业务规模、优化业务结构。主营分业务看,“券商一哥”中信证券当之无愧可以被冠以“六边形战士”称号。2021年,中信证券证券投资业务超过经纪业务成为营收贡献最大板块,全年共计实现收入183.86亿元,同比增长37.14%,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27.62个百分点;经纪业务虽退居第二,但全年营收也正式超过180亿元达到182.89亿元,同比增长27.03%。除此之外,资产管理业务为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35.14亿元,同比增长41.35%;证券承销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77.53亿元,同比增长19.50%;其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85.82亿元,同比增长76.46%。(图源:中信证券)客户数量累计超过1200万户,财富管理转型显著据中信证券介绍,2021年,在资管新规整改期限临近所带来的持续性行业转型发展环境下,公司一方面快速发展财富管理业务,为高净值个人提供多元化的财富管理产品。另一方面同时抓住大集合公募化改造契机,补齐零售业务短板,做大零售客群,加大互联网渠道客户开发力度。在财富管理板块方面,2021年,中信证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富管理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果,客户规模较2018年末财富管理全面转型前实现了跨越式提升。截至报告期末,客户数量累计超过1200万户,托管客户资产规模合计人民币11万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29%。人民币200万元以上资产财富客户数量15.8万户、资产规模人民币1.8万亿元,分别较2020年末增长25%、21%;人民币600万元以上资产高净值客户数量3.5万户、资产规模人民币1.5万亿元,分别较2020年末增长29%、19%;上述财富客户及高净值客户的数量及资产规模均较2018年末实现翻倍增长。与此同时,中信证券公募及私募基金保有规模超过人民币3800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26%,较2018年末增长2.6倍。自2021年11月1日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上线以来,两个月内累计签约客户超过9万户,签约客户资产超过人民币70亿元。财富管理已成为公司更加重要的收入来源。而在资管业务板块,截至报告期末,中信证券资产管理规模合计人民币1.63万亿元,包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单一资产管理计划,规模分别为人民币6604.85亿元、9652.50亿元,资管新规下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市场份额约15.87%,排名行业第一。同时,2021年,中信证券控股的华夏基金也迎来了业绩暴涨。全年,华夏基金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实现人民币80.15亿元和23.12亿元,同比增长44.70%和44.68%。截至报告期末,华夏基金本部管理资产规模人民币1.66万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3.72%。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人民币1.04万亿元,同比大增29.05%;机构及国际业务资产管理规模人民币6232.32亿元。中信证券表示,2021年,华夏基金加强战略性资产配置,主动权益业绩持续提升;全力开展重点ETF产品营销,基金发行数量再创新高;稳步推进养老战略业务,改善主动管理专户结构;建立跨行业ESG分析指标框架,加大力度推进数字化转型,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整体资产管理规模进一步提升。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3月29日
其他

K线金融 | 中国太保2021年营收超4400亿元

中国太保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406.43亿元,同比增长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8.34亿元,同比增长9.2%,归母净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投资收益增加”。近日中国太保披露了2021年年度报告。年报显示,中国太保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406.43亿元,同比增长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8.34亿元,同比增长9.2%,归母净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投资收益增加”。基本每股收益为2.79元/股。拟每股派1元(含税)。图表来源:中国太保年报2021年集团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667.82亿元,同比增长1.3%。分业务来看,寿险业务是中国太保的核心业务板块之一。该公司主要通过太保寿险为客户提供人身保险产品和服务。2021年太保寿险保险业务实现收入2116.85亿元,同比下降0.1%。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缴增速11.6%;另外银保渠道实现收入74.57亿元,同比增长223.5%,其中新保业务收入为66.68亿元,同比增长331.3%。太保寿险实现年度营运利润282.65亿元,同比增长9.2%;实现净利润189.05亿元,同比增长1.4%。图表来源:中国太保年报产险方面,中国太保通过太保产险、太平洋安信农险为客户提供财产保险产品和服务。全年太保产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526.43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受车险综改等影响,太保产险实现车险保险业务收入917.99亿元,同比减少4.0%;非车险业务保费收入608.44亿元,同比增长16.9%。值得注意的是,非车险业务主要险种中,健康险、责任险、农业险等新兴领域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其中,健康险业务收入121.98亿元,同比增长37.3%;责任险业务收入109.48亿元,同比增长24.6%;农业险业务收入103.63亿元,同比增长19.8%;保证险业务收入72.53亿元,同比增长8.5%。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99.0%,同比持平,综合费用率29.4%,同比下降8.2个百分点。图表来源:中国太保年报报告期末,该集团管理资产达到26015.3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8%;其中,第三方管理资产规模达到7894.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2%。图表来源:中国太保年报2021年中国太保实现净投资收益730.61亿元,同比增长8.8%,主要原因是固定息投资利息收入的增长;净投资收益率4.5%,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总投资收益931.84亿元,同比增长10.9%,主要原因是证券买卖收益以及固定息投资利息收入的增长;总投资收益率5.7%,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净值增长率5.4%,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当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下降。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3月28日
其他

K线金融 | 兴业银行2021年报:财富银行收入达234亿元

2021年兴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212.36亿元,同比增长8.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6.8亿元,同比增长24.10%。3月25日,资本邦了解到,兴业银行发布了2021年度报告,公司多项核心指标喜人。归母净利润双位数增长年报显示,2021年兴业银行年内营业收入为2212.36亿元,同比增长8.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6.8亿元,同比增长24.10%。ROE回升1.32个百分点至13.94%。基本每股收益为3.77元。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普通股派发现金股利10.35元(含税)。图表来源:兴业银行年报对于营收增长,兴业银行解释称,主要是生息资产规模稳健增长,负债成本有效管控,利息净收入平稳增长;非息净收入保持较快增速。图表来源:兴业银行年报2021年集团利息净收入1456.8亿元,上年同期为1435.15亿元,增长1.51%;非息净收入同比增长26.73%至755.5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较上年末提升4.8个百分点至34.15%,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13.18%至426.8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较上年末提升至19.29%。“财富银行+投资银行”助力差异化发展兴业银行坚定实施“商行+投行”战略,坚持客户为本、商行为体、投行为用,特色经营、差异发展。财富银行方面,兴业银行总AUM同比提高9%至2.85万亿,在复杂产品销售上实现突破,保有量翻番。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1.7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其中,符合资管新规净值型产品1.68万亿元,占比94.13%;含权益类理财产品规模3269.6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29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私人银行客户58255户,较上年末增加9695户,增长19.96%;私人银行客户月日均AUM7424.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87.3亿元,增长17.16%。零售财富客户数392.11万户,同比增长10.67%。2021年兴业银行通过理财、代理代销、资产托管、信托及基金子公司等实现财富银行收入233.94亿元,同比增长13.17%。其中,理财业务收入122.67亿元,同比增长20.42%;基金代销收入20.29亿元,同比增长104%;托管业务收入35.53亿元,同比增长19.68%。另外,年报披露,截至报告期末,兴业基金总资产44.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93%;所有者权益40.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99%。报告期内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12亿元,净利润4.91亿元,净资产收益率13.08%。截至报告期末,兴业基金管理公募基金规模2540.43亿元,其中,非货基金管理规模1543.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59%。投资银行方面,2021年兴业银行实现大投行业务收入(投行+代客FICC+做市交易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投资生态圈”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投行业务优势进一步巩固,实现投行业务收入45.29亿元,同比增长12.61%。兴业银行总FPA(对公客户融资余额)同比增长15.5%至7.01万亿,其中代表表外投行业务的非传统表外融资余额2.71万亿,同比增长33.2%,存量占比上升至38.7%,增量占比达到71.9%,表内传统融资占比下降至45.3%。资产质量稳步提升年报显示,兴业银行2021年资产质量达到2014年以来最优水平。去年年末,兴业银行总资产8.6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98%;风险加权资产6.1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5%,风险加权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上年末下降0.81个百分点。风险抵御能力持续提升,兴业银行年内成功发行750亿元二级资本债和500亿元可转债,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上升0.48个百分点至9.81%。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至1.10%,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下降9.42亿元至487.14亿元;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上升49.90个百分点至268.73%,拨贷比较上年末提高0.22个百分点至2.96%。图表来源:兴业银行年报2022年,公司将继续深化战略转型,进一步挖掘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服务需求,促进非息业务持续较快发展。擦亮财富银行名片,优化财富银行产品及管理人筛选体系,满足客户多样化资产配置需求;推进统一、开放共享的财富管理平台建设,增强大数据分析,赋能精准营销,增加财富银行业务抓手。擦亮投资银行名片,在巩固债券业务优势基础上,创新驱动投行业务发展,提升银团、并购、权益投资、财务顾问、资产证券化等复杂、高端领域的服务能力和竞争能力。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3月25日
其他

中国移动回A股后首份年报出炉,三大运营商2021年谁最赚钱?

中国移动(600941.SH)公布了A股上市后首份年报。至此,三大运营商2021年财报悉数出炉。3月24日,资本邦了解到,中国移动(600941.SH)公布了A股上市后首份年报。至此,三大运营商2021年财报悉数出炉。2021年,中国移动营业收入8482.58亿元,同比增长10.44%,增速创十年新高;归母净利润达到1159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达到7514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较2020年提升4.8个百分点。此外,截至2022年2月底经营数据显示,中国移动的移动用户总数累计到达9.61亿户,其中5G套餐客户数约4.25亿户,月增2414.8万户。2021年,个人市场扭转下滑趋势,实现正增长,收入达到4834亿元,同比增长1.4%;移动客户9.57亿户,净增1497万户,其中5G套餐客户达到3.87亿户,净增2.22亿户,规模保持行业领先。得益于客户升级5G以及融合运营的价值增长拉动,移动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为48.8元,同比增长3%。2021年,中国移动家庭市场收入达1005亿元,同比增长20.8%。截至2021年12月底,家庭宽带客户达到2.18亿户,净增2588万户,保持行业领先,家庭宽带综合ARPU达到39.8元,同比增长5.6%,来自智慧家庭应用的价值贡献显著提升。2021年,中国移动政企市场收入达到1371亿元,同比增长21.4%。截至2021年12月底,中国移动的政企客户数达到1883万家,净增499万家。中国移动介绍,移动云收入达到242亿元,同比增长114%。【三大运营商5G用户数仍在增长】另外两大运营商的数据显示,中国电信2021年营业收入4341.6亿元,同比增长11.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9.52亿元,同比增长24.4%。中国联通2021年营收3278.5亿元,同比增长7.9%;归母净利润63.05亿元,同比增长14.2%。经计算,三大运营商2021年合计实现营收约1.61万亿元。对比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在营收和净利润上都处于领先位置。在用户总数上,2021年,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达到3.72亿户,用户净增连续4年保持行业领先,5G套餐用户达到1.88亿户,渗透率到达50.4%。今年来,中国电信5G用户数还在稳定增长,截至今年2月,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数为3.76亿户,当月净增89万户,移动用户已经连续24个月实现正增长;5G套餐用户净增608万户,累计首次突破2亿户,达到2.0214亿户,渗透率达到53.7%。中国联通截至2021年底拥有移动出账用户约3.17亿户,年累计净增1130万户;5G套餐用户累计到达1.55亿户,年累计净增8410万户,5G套餐用户渗透率超越行业平均,达到48.9%;移动用户ARPU达到43.9元,同比提升4.3%。中国联通近日公布2022年2月份运营数据公告,截至2022年2月,“大联接”用户累计到达数7.72亿户,5G套餐用户累计到达数1.65亿户。不难发现,三大运营商5G用户数仍在快速增长中。【新兴业务贡献占比持续提升】除了5G电信业务之外,三大运营商通过加大对新兴业务投资,转型收入占比明显提升。中国移动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数字化转型收入达到1594亿元,同比增长26.3%,对通信服务收入增量贡献达到59.5%,是推动公司收入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公司表示,公司收入增长已走出拐点突破,着力打造的数字化转型收入“第二曲线”正引领公司在信息服务蓝海中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电信2021年产业数字化业务收入达到989亿元,同比增长19.4%,增速较2020年显著提升。中国联通2021年,产业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2%,达到548亿元,占整体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18.5%。其中联通云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46.3%。公司固网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96亿元,同比增长10.9%。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快打造自主创新平台能力和重点产品,持续提升行业竞争力和业务价值。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3月24日
其他

K线金融 | 2021年我国信托资金投向证券市场占比提升

2021年底全行业资金信托规模15万亿元,资金信托投向证券市场占比提升8.5个百分点至22.37%。为第二大投向,仅次于工商企业投向。3月23日,资本邦了解到,中国信托业协会于3月22日发布2021年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信托圈行业下行态势已经显示企稳,业务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2021年度或将成为信托业本轮调整的一个转折起承时点,从而成为又一个对信托业具有历史意义的关键时间窗口。信托业发展态势企稳回升此次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到2021年底,全行业信托发展态势出现四大积极信号:一是信托规模止跌回升,二是经营业绩企稳回升,三是资本实力持续增强,四是主业地位稳定提升。据中国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周小明介绍,2021年,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出现了自2018年步入下行期以来的首年度止跌回升。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余额20.55万亿元,比2020年末20.49万亿元增加600亿元,同比增长0.29%,比2021年3季度20.44万亿元增加1100亿元,环比增长0.52%。周小明表示,信托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自2017年达到26.25万亿元峰值以来,2018-2020年间一直处于负增长的渐次回落之中,三年间规模分别降至22.70万亿元、21.61万亿元和20.49万亿元,同比降幅分别为13.50%、4.83%和5.17%。这种下行趋势在2021年前3季度出现了明显的企稳迹象,到4季度实现了止跌回升。在经营业绩方面,2021年全年,全信托行业实现经营收入1207.98亿元,相比2020年末1228.05亿元略降1.63%,但相对平稳;期间,全行业实现信托业务收入868.74亿元,同比增长0.49%,相比2017年四年间总计增长了7.90%;信托业务收入占比为71.92%,同比提升了1.53个百分点,相比2017年四年间总计提升了4.30个百分点。据其介绍,虽然自2018年以来信托业处于转型发展的调整下行期,信托规模持续下降,经营收入时增时减,但作为主业的信托业务收入除2018年度小幅下降2.91%外,其后年度则一直稳中有升,在经营收入中的占比更是逐年稳定提升,信托主业地位相当稳固。在此背景之下,利润总额和人均利润均实现了2018年以来首年度实现正增长。其中,2021年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601.67亿元,同比增长3.17;人均利润199.22万元,同比增长了1.43%。在风险抵补能力方面,2018-2021年间,全信托行业资本实力持续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不断提升。2021年底,全行业固有资产8752.96亿元,同比增长6.12%,相比2017年四年间总计增长了33.04%;实收资本3256.28亿元,同比增长3.81%,相比2017年四年间总计增长了34.69%;信托赔偿准备金346.28亿元,同比增长7.69%,相比2017年四年间更是增长了56.60%。投向证券市场资金占比大幅提升8.5个百分点至22.37%2021年底,全行业资金信托规模为15.01万亿元,在投向上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总体说来,在2018-2021年间,资金信托表现出“一稳、一升、三降”的变化趋势。“一稳”是资金信托投向工商企业的占比保持相对平稳。因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转型、压降非标融资等多种因素影响,2021年度资金信托投向工商企业的占比小幅下降为27.73%,同比下降了2.68个百分点,但在所有投向中的占比仍然最高,稳居第一,信托业仍然持续发挥了对实体经济的直接支持作用。“一升”是资金信托投向证券市场的占比大幅提升。受资本市场发展、资管产品非标转标、投资者需求多元化等因素影响,资金信托投向证券市场的占比自2020年开始大幅提升,2020年底占比为13.87%,同比提升了2.95个百分点,2021年底占比更是达到了22.37%,同比大幅上升了8.50个百分点,在所有投向中的名次也从2020年的第五跃至第二,成为仅次于工商企业的投向。“三降”是资金信托投向基础产业、房地产和金融机构三大领域的占比呈现持续下降势头。其中,受规范政府平台融资、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政策影响,资金信托投向基础产业的占比自2020年开始下降,2021年底继续降至11.25%,同比下降了3.88个百分点,在所有投向中的占比名次也从前两年的第二位下降到了位居第六的末位。此外,受房住不炒、规范房地产融资、防控房地产金融风险等因素影响,资金信托投向房地产的占比也自2020年开始下降,2021年底继续降至11.74%,同比下降了2.23个百分点,在所有投向中的占比名次也从前两年的第三位下降到了位居第五的倒数第二。受去通道、去嵌套等政策因素影响,资金信托投向金融机构的占比在2018-2020三年间一直持续下降,2021年底略有回升,占比为12.44%,同比回升了0.28个百分点,在所有投向中位居第四。财富管理指明行业新发展格局方向整体上看,信托业在2008-2017年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发展阶段,随着“资管新规”和“两压一降”监管政策的出台,自2018年开始信托业进入转型发展,从2021年底数据来看,四年的转型调整成效明显。周小明总结道,我国已经步入中高收入阶段,社会财富的规模和增长在全球均是名列前茅,同时我国也正步入老龄化时代、大规模财富代际传承时代和共同富裕国策实施时代,由此催生了巨大的资产管理需求、综合化的财富管理需求以及公益慈善等社会服务需求,而这些需求的满足均离不开信托这一良好的管理工具和服务工具。特别是自2018年调整以来,虽然原有的融资类信托和通道信托日渐萎缩,但各种策略驱动的、满足多样化资产管理需求的投资类信托得到了充分发展,以资产证券化信托、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为代表的服务信托更是快速发展,而员工利益信托、破产重整信托、涉众资金管理信托、特殊需要信托等其他类型的服务信托以及慈善信托也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3月23日
其他

两只新股股价高开“登科”,科创板上市企业正式过400“大关”

和元生物(688238)、均普智能(688306)正式登陆科创板上市。至此,科创板上市企业家数达401家,突破400大关。3月22日,资本邦了解到,和元生物(688238)、均普智能(688306)正式登陆科创板上市。至此,科创板上市企业家数达401家,突破400大关。据交易所公告,均普智能今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代码为688306,发行价格5.08元/股。公司今日以6.10元/股开盘,截至发稿,股价涨幅超过30%。均普智能是一家全球化的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主要从事成套定制化装配与检测智能制造装备及数字化软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汽车工业、工业机电、消费品、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全球制造商提供工业4.0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2021年,均普智能营业收入分别实现16.57亿元、21.93亿元、16.87亿元、21.40亿元;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实现-1.31亿元、8923.83万元、-5383.11万元、4317.72万元。和元生物今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代码为688238,发行价格13.23元/股,发行市盈率为244.67倍。公司以20.70元/股开盘,截至发稿,股价涨幅超过70%。和元生物是聚焦基因治疗领域的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为重组病毒载体产品、溶瘤病毒产品、CAR-T产品等基因治疗的先导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基因治疗载体构建、靶点及药效研究、工艺开发及测试、IND-CMC药学研究、临床I-III期及商业化GMP生产等一体化CRO/CDMO服务。最新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前6月营收分别为4,420.97万元、6,291.45万元、1.43亿元、9,901.73万元;同期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3341.08万元、-4283.03万元、9128.50万元、1544.57万元。值得关注的是,包含上述两家今日上市的科创板新股,科创板市场上市总数突破400家,达401家,首发募资额超过5600亿元,总市值近5万亿元。从财务数据来看,科创板401家公司2021年合计实现营收8184.34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归母净利润929.09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近九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2家公司营收增幅超50%;近七成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5家同比翻番。此外,科创板31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中,2021年,7家公司实现扭亏为盈,振华新材、天岳先进等6家公司预计上市后首次实现扣非前后净利润均为正值,股票简称将在年报披露后实现“摘U”,届时科创板累计将有9家公司实现“摘U”。从行业分布来看,上述401家主要分布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行业,其中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及生物医药六大领域的企业数量,分别为148家、77家、36家、16家、38家和86家。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3月22日
其他

2021年公募年度利润榜单出炉

广发基金、天弘基金和富国基金分列2021年最赚钱公司前三名,全年利润分别达到352.82亿元、327.39亿元和301.92亿元。资产管理规模大、投研能力强、基金投资业绩增长良好的基金公司更能带来丰厚的收益。根据天相投顾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共有25家基金公司盈利超过百亿元。在184家基金公司(含所有有公募牌照的机构)中,有3家2021年年度利润超过300亿元,6家年度利润超过200亿元。2021年全部公募基金为基民赚了7293亿元利润
2022年3月21日
其他

K线金融 | 中国平安披露上市险企首份2021年报

2021年中国平安实现归母营运利润1479.61亿元,同比增长6.1%;营运ROE为18.9%。公司拟向股东派发全年股息每股现金2.38元,同比增长8.2%,持续提高现金分红。3月18日,资本邦了解到,3月17日夜间,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率先披露2021年年报,上市险企首份年报随之诞生。2021年,平安集团整体业绩保持稳健增长,报告期内,中国平安实现归母营运利润1479.61亿元,同比增长6.1%;营运ROE为18.9%。公司拟向股东派发全年股息每股现金2.38元,同比增长8.2%,现金分红总额达到431.74亿元,持续提高现金分红。分业务看,作为寿险龙头,中国平安先于行业早在2020年起便开始了寿险改革,而过去一年,寿险业务转型也取得了满意的成果。2021年,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营运利润970.75亿元,同比增长3.6%,营运ROE32.3%;2021年全年绩优队伍规模稳定,人均新业务价值提升超20%。据年报介绍,2021年,平安寿险贯彻"渠道+产品"双轮驱动战略,持续深化改革,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代理人渠道实施队伍分层精细化经营并推广数字化管理,2021年代理人人均首年保费同比增长超22%,人均产能有效提升。同时依托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平安创新推出"保险+健康管理"、"保险+高端养老"、"保险+居家养老"等产品及服务,持续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截至2021年12月末,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内含价值为8764.90亿元,较年初增长6.3%;内含价值营运回报率为11.1%。财产险业务方面,2021年,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同比优化1.1个百分点至98.0%;承保利润同比增长145.7%至51.36亿元。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去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长8.7%。据了解,“平安好车主”APP作为中国最大的用车服务APP,截至2021年12月末,注册用户数突破1.50亿,累计绑车车辆突破9500万;12月当月活跃用户数突破3700万。科技业务方面,2021年,中国平安科技业务总收入达992.72亿元,同比增长9.8%;归母营运利润79.48亿元,同比增长19.5%。截至2021年12月末,中国平安科技专利申请数较年初增加7008项,累计达38420项,核心技术能力持续深化。在绿色金融方面,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平安绿色投融资规模2245.80亿元,绿色银行业务规模898.13亿元;2021年环境类可持续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445.6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在昨日夜间,中国平安还同步披露了2022年度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实施方案,自愿参加公司2022年度核心人员持股计划的核心关键人员共1703人,参与资金总额合计人民币5.96亿元。其中,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参与资金总额合计1.46亿元,占到持股计划比例的24.58%,其他员工4.49亿元,占比75.42%。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3月18日
其他

首份公募REIT年报正式披露

自2021年6月7日(基金合同生效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博时蛇口产园REIT累计实现收入7691万元。报告期内,该基金净利润约为2685万元。截至报告期末,基金总资产达25.90亿元。3月17日,资本邦了解到,日前博时蛇口产园REIT正式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相关内容显示,自2021年6月7日(基金合同生效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基金净利润达2685.45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7007.06万元。截至报告期末,基金总资产达25.90亿元。据悉,截至2021年12月31日,基金持有人户数达18万,户均持有4958.38份。与发行时相比,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由7.96亿份减少至7.45亿份;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由6787.91万份升至1.55亿份,个人投资者份额占总份额比例升至17.22%。可以看出,随着REIT上市,个人投资者通过场内交易持有份额大幅提升,数量翻倍。此外,作为以获取稳定现金流为主要目的投资产品,公募REITs的分红率备受投资者关注。2021年年报显示,博时蛇口产园REIT于2021年12月2日进行首次现金分红,收益分配基准日为2021年9月30日,每10份基金份额发放红利0.2740元人民币,分红金额为2465.91万元。在底层资产的运营管理上,博时蛇口产园REIT整体较为稳定。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截至2021年12月31日,基础设施项目公司租户196家,实际出租面积82696.59平方米,年底时点出租率为88%。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博时蛇口产园REIT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691.42万元,其中租金收入占88.75%,物业收入占11.25%;全年累计预算完成率95%;年末租金收缴率为99%。公募REITs的现金流收入主要取决于底层资产的运营情况,而作为公募REIT的管理人主要责任在于做好底层资产管理,以实现资产的不断增值。展望底层资产的未来发展,管理人在年报中指出,从区域规划来看,地区的规划与博时蛇口产园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计划高度契合。交通方面,深圳市正在不断加大交通设施的投资力度。围绕该产业园,地铁12号线将会建成通车。但2022年仍处在施工阶段,短期对博时蛇口产园仍有部分不利影响,但长期看,有较大利好。对于产业园行业的未来发展,管理人表示,总体来看2022年国内经济以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作为主基调。产业园的行业发展已由增量转向存量盘活的战略转型期,粗放式的园区扩张时代已经过去,企业需要在现有存量的基础上进行盈利深挖,打造精细化的运营模式,促使园区业务产生持续性的利润贡献。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3月17日
其他

企业年金基金前十大管理人:保险系和基金系各占4家

目前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共计22家,其中管理规模超千亿的共计10家。排名前十中,保险系和基金系管理人均为4家。3月16日,资本邦了解到,近日《2021年度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企业年金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由企业及职工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一项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也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充当第二支柱的作用。企业年金有四大业务,包括:受托管理、账户管理、托管以及投资管理。其中,投资管理能力对于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至关重要。企业年金规模2.6万亿元,去年投资收益超1200亿元《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企业年金积累资金总规模为26406.39亿元,较上一年增长3909.56亿元,增幅17.38%;全年企业年金实际运作资产金额创出了26,077.44亿元的历史新高。收益端来看,2021年全年企业年金投资收益为1241.98亿元,全年加权平均收益率5.33%。而在2020年企业年金平均收益率创历史新高,达10.31%。从资产角度看,2021年单一计划中,固定收益类期末资产组合3284.47亿元,加权平均收益率分别为4.52%;含权益类期末资产组合21949.32亿元,加权平均收益率分别为5.46%。保险系和基金系管理人数量占优目前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共计22家,其中管理规模超千亿的共计10家。排名前十中,保险系和基金系管理人均为4家。具体来看,截止2021年年末,泰康资产以4354.77亿元的资产金额排名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首位,是唯一一家企业年金管理规模超过4000亿的机构,规模同比增加近2成(19.92%)。前十大管理人中,保险系占据4个席位,分别为平安养老保险(第二位)、中国人寿养老保险(第三位)、太平养老保险(第六位)以及长江养老保险(第十位)。其中平安养老保险和中国人寿养老保险管理规模突破3000亿元,分别为3045.98亿元和3033.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4%和21.83%。太平养老保险管理规模1466.03亿元,同比增长13.42%;长江养老保险1046.63亿元,同比增长9.95%。基金类企业年金管理机构也不遑多让,前十大管理人中,同样占据4个名次。其中工银瑞信基金(第四位)管理规模达到了1901.28亿元,同比增长20.89%;易方达基金(第五位)、华夏基金(第七位)、南方基金(第八位)企业年金业务管理规模也均在1000亿元以上,分别1563.86亿元、1413.14亿元、1108.34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30.64%、11.76%、30.86%。此外,中信证券年金管理规模为1100.44亿元,同比增长14.97%,是前十大管理人中唯一的券商公司。嘉实基金拿下固定收益类业绩冠军年金管理单一计划中,嘉实基金、易方达基金、中金公司2021年固定收益类组合分别以6.43%、5.82%、5.8%占据前三,招商基金、富国基金收益率也超过5%。年金管理集合计划中,固定收益类组合业绩冠军同样被嘉实基金以6.16%拿下,建信养老为5.86%(第二位),华泰资产为5.35%(第三位)。中国人寿养老保险和泰康资产收益率均超5%。含权益类组合(单一计划)方面,国泰基金、新华养老保险与华泰资产加权平均收益率排名前三,分别为10.84%、8.98%和8.34%。另外,南方基金和海富通基金收益率也来到7.94%和7.66%。含权益类组合(集合计划)方面,国泰基金、华泰资产和南方基金位居前列,加权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0.11%、9.51%和8.46%。展望未来,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当前企业年金仍具备很大的入市潜力。企业年金入市对资本市场而言,可以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提升市场流动性以及发挥稳定市场作用,对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3月16日
其他

京东2021年由盈转亏,京东物流收入破千亿

2021年京东收入9516亿元,同比增加27.6%;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损失为人民币36亿元,2020年全年为净利润人民币494亿元。3月10日,资本邦了解到,京东(09618.HK/JD.US)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公告。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收入为人民币2759亿元(433亿美元),同比增加23.0%;经营损失为人民币3.92亿元(615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利润人民币5.95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损失为人民币52亿元(8亿美元),去年同期为净利润人民币243亿元。全年来看,2021年京东收入9516亿元(1493亿美元),同比增加27.6%;经营利润为41亿元(6亿美元),2020年全年为人民币123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损失为人民币36亿元(6亿美元),2020年全年为净利润人民币494亿元。据披露,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由2020年的4.72亿增加20.7%至2021年的5.7亿。业务层面来看,京东收入主要来源三个分部,分别是京东零售、京东物流及新业务。京东零售是集团收入的大头,主要包括中国的自营业务、平台业务及广告服务。京东物流包括内部及外部物流业务。新业务主要包括京东产发、京喜、海外业务及技术创新。具体而言,京东零售部分,目前京东已成功引入沃尔玛、永辉等370多家商超,覆盖超3.4万家门店,提供超过300万种SKUs,在京东应用上为消费者提供实时零售的购物体验,包括近期上线的应用程序窗口「附近」,这是京东1小时达服务的入口,该服务覆盖中国近400座城市。与此同时,第四季度诸多高端奢侈品牌与京东集团建立合作关系,包括AmiParis、NeilBarrett等众多设计师品牌也入驻京东,开设官方旗舰店。于2022年1月,京东集团宣布与Shopify达成战略合作,成为Shopify首个中国战略合作伙伴。京东健康部分,于第四季度,京东健康继续深化与领先药企合作。京东健康与武田中国达成合作,京东大药房首发上线用于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急性发作的治疗药物飞泽优;携手跨国药企赛诺菲启动「糖尿病在线诊疗服务管理卓越中心」;同时与百济神州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建立为癌症患者提供专业管理服务的创新平台。京东物流部分,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运营超过1300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仓储总面积超过2400万平方米。2021年全年,京东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人民币423亿元(66亿美元),2020年全年为人民币425亿元。不包括京东白条应收款项计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影响,2021年全年的自由现金流为人民币262亿元(41亿美元),2020年全年为人民币349亿元。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3月11日
其他

苹果首款 5G iPhone SE发布,新品难挽概念股年内涨少跌多

Air等。3月9日,资本邦了解到,苹果(AAPL.US)于北京时间3月9日凌晨举办了春季发布会。在发布会上,苹果推出了全新Mac
2022年3月9日
其他

史上首次,贵州茅台即时披露月度数据:营利均双增约20%

贵州茅台(600519.SH)公布2022年1至2月主要经营数据,这是贵州茅台历史上首次发布此类数据!2022年1至2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2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0%左右。3月8日,资本邦了解到,A股公司贵州茅台(600519.SH)公布2022年1至2月主要经营数据,这是贵州茅台历史上首次发布此类数据!公告显示,2022年春节期间,贵州茅台产品销售势头向好,市场呈现旺销态势,顺利实现了“开门红”。经公司初步核算,2022年1至2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2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0%左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0%左右。根据贵州茅台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初步核算公司2021年实现总营收1090亿元(其中,茅台酒营业收入932亿元左右,系列酒营业收入12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1.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20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估计第四季度总营收319.5亿元,同比增长12.4%,归母净利润147.3亿元,同比增长14.5%。不过从二级市场来看,2022年以来,酒类股整体走势疲弱。贵州茅台股价已破1800元大关,截至3月7日收盘,贵州茅台跌4.13%报收1707元/股,年内累计跌幅为16.7%。其余如皇台酒业累计跌超40%,酒鬼酒跌约27.6%,五粮液跌25.4%,泸州老窖、水井坊、舍得酒业等跌幅均超20%。对此,部分券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华创证券认为,目前白酒消费韧性和需求仍在,多数酒企已平稳通过春节的需求压力测试,开始控货挺价,2022年第一季度开门红预计可以大概率实现,全年有望实现稳健增长。中金公司认为,淡季基本面稳健,悲观避险情绪引发白酒板块调整,当前估值布局性价比凸显。虽然短期经济存在下行压力,但是白酒板块基本面依然稳健,延续结构性繁荣。中信建投研报指出,春节以来白酒板块整体回调幅度较大,一方面受到疫情对部分市场动销的影响,另一方面欧美加息引发外资流动性趋紧预期,白酒板块整体的估值分位仍高于历史平均,市场投资风格有所调整。目前从估值水平看,整体已经进入到具备性价比的区间,部分白酒估值已经回落到甚至低于2019年水平。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3月8日
其他

汤臣倍健2021年营利双增,主产品收入平稳增长

汤臣倍健(300146.SZ)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74.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07%。3月7日,资本邦了解到,A股公司汤臣倍健(300146.SZ)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年报显示,2021年汤臣倍健实现营业收入74.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34.59%。主营业务收入中,主品牌“汤臣倍健”实现收入44.45亿元,同比增长24.36%;关节护理品牌“健力多”实现收入14.08亿元,同比增长7.46%;“Life-Space”国内产品实现收入1.84亿元,同比增长36.33%。汤臣倍健表示,2021年,公司聚焦战略重点,持续构建公司独特核心竞争优势;打破现有组织惯性,建立更具创新、年轻、高效的柔性化组织;全面布局高潜细分市场,多引擎推动业务增长;加大业务渗透深度,确立Life-Space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工厂升级,打造智能敏捷型工厂。年报还披露,公司线下渠道收入约占境内收入的64.29%,同比增长8.58%;线上渠道收入同比增长45.88%。2022年公司将加大在兴趣电商等新电商渠道的布局,通过快速测试构建合适的直播电商模式。在产品方面实施更大的线上区隔策略,推动更多线上专供品上市。将持续优化更适应电商运营的全流程超级供应链。境外业务方面,此前,汤臣倍健通过收购取得LSG控制权。LSG运营主体位于澳大利亚,LSG实现营业收入6.59亿元,同比增长16.20%,后续的整合能否顺利实施以及整合效果能否达到预期存在不确定性。截至2021年12月31日,商誉原值为20.75亿元,商誉减值准备9.55亿元,商誉账面净值为11.20亿元,占合并报表总资产的8.64%,仍面临商誉减值风险。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3月7日
其他

哔哩哔哩2021年增收不增利,增值服务和广告业务表现亮眼

B站发布了2021年全年及第四季度财报数据。2021年全年营收约193.8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2%;净亏损为68.09亿元,2020年则为30.54亿元。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09626.HK,BILI.US)发布了2021年全年及第四季度财报数据。财报显示,2021年B站总营收约193.8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2%。其中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1%,约57.81亿元。2021年B站净亏损为68.09亿元,2020年则为30.54亿元。其中第四季度该公司净亏损为20.96亿元,2020年同期则为8.44亿元。图表来源:B站财报分业务来看,2021年B站移动游戏营业额约为51亿元,较2020年增加6%。增值服务方面,营业额为69亿元,较2020年增加80%,主要是由于公司加强了商业化能力建设,且公司增值服务包括大会员、直播服务及其他增值服务的付费用户数量均有增加所致。广告业务营业额为45亿元,较2020年增加145%。此增加主要是由于哔哩哔哩品牌在中国线上广告市场得到进一步认可,以及哔哩哔哩的广告效率有所提高所致。电商及其他业务,录得营业额为28亿元,较2020年增加88%,主要是由于公司电商平台的产品销售增加所致。另外,研发开支方面,B站2021年投入人民币28亿元,同比增加88%。此增加主要是由于研发人员、股权激励费用以及其他研发开支增加所致。B站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陈睿表示:“过去三年里,哔哩哔哩实现了相当可观的增长,用户规模增长了超过一倍,收入规模增长了近两倍。2021年第四季度,月活用户同比增长35%达2.72亿。同期,社区的用户仍然保持高活跃度及参与度,日活用户同比增长34%,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82分钟。在‘视频化’的浪潮下,我们的增长势头仍然强劲。迈入2022年,我们将继续致力于践行高质量增长战略,进一步扩大用户基础;并会在高黏性的视频社区中积极探索商业化机会。与此同时,我们还将聚焦执行力的提升,并提高各条业务线的运营效率。”哔哩哔哩首席财务官樊欣表示:“我们第四季度总收入达人民币58亿元,全年总收入达人民币1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及62%。第四季度,广告收入实现了120%的同比增长,带动了总营收的增长。第四季度月均付费用户增至近2500万,同比增长37%,付费率亦增长至9.0%。2021年,我们的商业化能力持续提升,单月活用户收入同比增长20%。展望2022年,在坚持践行增长战略的同时,我们亦将审慎地控制支出并收窄亏损率。截至2021年底,我们的现金储备达到人民币302亿元,现金状况保持健康,为我们应对不断变化的行业格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展望2022年第一季度,B站预计营收将达到人民币53亿元至人民币55亿元。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3月4日
其他

富时罗素相关指数调整名单出炉,银行、保险等多只金融股新纳入

富时罗素指数公司公布旗舰指数最新调整结果。从纳入名单上看,富时罗素对金融股相对较为青睐,银行、保险、券商均有个股新纳入相关指数。3月3日,资本邦了解到,昨日晚间富时罗素指数公司公布了旗舰指数最新调整结果。该公司对富时中国A400指数、富时中国A200指数、富时中国A150指数、富时中国A50指数以及富时中国50指数均进行了审核变更,变更结果将于2022年3月18日星期五收盘后生效。从纳入名单上看,富时罗素对金融股相对较为青睐,银行、保险、券商均有个股新纳入相关指数,具体来看:国联证券纳入富时中国A400指数在富时中国A400指数方面,纳入盛美上海、九安医疗、伯特利、华熙生物、华润三九、白云机场等25只个股,其中包括有一只券商股—国联证券。同时中信博、北摩高科、大豪科技、中国能建、中核钛白、爱博医疗等25股被剔除。多只医疗股被剔除富时中国A200指数在富时中国A200指数方面,富时罗素剔除了华熙生物、康泰生物、通策医疗、大华股份4只个股,新纳入中国能建、华能国际、天山股份、兖矿能源。中国人寿新进富时中国A150指数从名单上来看,多只知名个股纳入富时中国A150指数,如中国人寿、爱尔眼科、亿纬锂能、中国能建等7只个股。邮储银行、宁波银行齐纳入富时中国A50指数,中信银行纳入备选在富时中国A50指数方面,3只新进个股,3只剔除。宁波银行、中国建筑、邮储银行被新纳入富时中国A50指数,而爱尔眼科、中国人寿、亿纬锂能则由于纳入富时中国A150指数而被相应剔除。除了以上个股,富时罗素还公布了新一季的备选股名单,包括5只标的—中信银行、海螺水泥、荣盛石化、韦尔股份、恩捷股份。值得注意的是,该备选名单即刻生效,也就是说,直到下季度成份股审核前,若有一个或多个成份股被删除,则备选股将会被新纳入。据悉,富时罗素指数名单遴选标准较为严格,会综合考虑个股的规模、流动性、成长性,以及规范性,同时相关标的不能有主动停牌的历史。另外,会根据专业分析、实地考察、以及过往的盈利能力作为准则,只有那些回报率高,股价稳定的股票才会被纳入。因而,经过精挑细选后,入选个股代表着质地较为优良、公司治理较为规范、成长性较强的公司,主流资金也会更容易关注这些股票。其中,银行作为典型的蓝筹金融股,由于其营业模式极其成熟,盈利能力较强而且较为稳定,加上自身体量较大,因此历来都是风险偏好较低的“稳健价值投资派”所青睐的行业之一,也是市场避险情绪的“避风港”。富时罗素公司也较为关注这一类的公司。以宁波银行和中信银行为例,据最新披露的业绩快报显示,宁波银行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超2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67%至195.15亿元。中信银行业绩表现也不俗,年度归母净利润也录得双位数增长至13.60%,利润总额超过550亿元。平安证券研报认为,展望2022年1季度,看好对经济和银行资产质量过度悲观预期企稳修复下板块的估值修复机会,看好招商银行、宁波银行、邮储银行为代表的兼顾资产质量表现与财富管理能力的银行。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3月3日
其他

张勇卸任海底捞CEO ,“啄木鸟计划”负责人杨利娟接棒

海底捞发布管理层人事任命公告,副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运营官杨利娟调任首席执行官,董事会主席兼前首席执行官张勇将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3月2日,资本邦了解到,昨日晚间港股公司海底捞(06862.HK)发布一则管理层人事任命公告,副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运营官杨利娟调任首席执行官,董事会主席兼前首席执行官张勇将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李瑜出任海底捞中国大陆地区首席运营官,王金平出任港澳台及海外地区首席运营官。该等委任均自2022年3月1日起生效。截至公告日期,杨利娟持有公司1.8亿股股份(其中198.75万股为根据公司的股份奖励计划授予的尚未归属的奖励股份);另外,杨利娟有权收取年度董事报酬为人民币150万元,首席执行官年度薪酬为人民币270万元,以及酌情绩效奖金和其他福利。新晋CEO何许人也资料显示,杨利娟现年43岁,又被称为“最牛服务员”。最早在海底捞从最普通的服务员起步,1998年接管四川简阳海底捞第一家老店,成为店长。2018年,海底捞在港交所上市,杨利娟等一众高管进入大众视野。2021年5月,杨利娟以16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进入《2021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前50名,在2021胡润中国职业经理人榜中,杨利娟排名第七。公告称,杨利娟此次获委任为首席执行官,负责监督集团的管理及战略发展,并继续负责“啄木鸟计划”的落实与推进。海底捞推行“啄木鸟计划”是在2021年11月,彼时,海底捞公告称,将于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门店,其中部分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休整周期最长不超过两年。同时,海底捞宣布“啄木鸟”计划由杨利娟全权负责,持续关注经营业绩不佳门店,重建并强化部分职能部门,恢复大区管理体系,强化内部管理和考核机制,收缩业务扩张,期望进一步改善公司经营状况。通过一系列举措强化内部管理后,海底捞在3月1日指出,自“啄木鸟计划”实施以来,公司内部管理和运营明显改善。海底捞方面称,杨利娟的委任是强化公司治理架构的重要举措,能够进一步加强改善措施的落地力度。光大证券研报显示,海底捞2022年1月份翻台率环比2021年12月有所上升,达到2021年同期的106%。据行业人士透露,作为“啄木鸟计划”领导者的杨利娟,一直扮演重要的运营管理角色。服务员出身的她,在海底捞任职超27年,是海底捞走出四川、开拓全国市场的关键人物,也是海底捞推行“连住利益,锁住管理”制度的负责人。实际上,杨利娟正式出任CEO,一定程度上也是海底捞管理团队年轻化的一大举动。据了解,海底捞管理团队日趋年轻化,与其“接班人计划”息息相关。2020年,海底捞曾启动接班人计划,将管理人员的选拔机制面向所有员工开放,计划周期为10至15年。计划落地后,2021年8月,海底捞董事会新增7位执行董事,平均年龄不到39岁。海底捞去年预亏至少38亿2022年2月21日,海底捞发布去年全年盈利预警,预期将于2021年度录得净亏损约人民币38亿元至人民币45亿元,而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净利润约人民币3.095亿元。海底捞表示,预期亏损主要归因于(i)
2022年3月2日
其他

“北交所一哥”贝特瑞预计2021年 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87%

2021年,贝特瑞预计营收同比增长138%至105.96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87%至14.22亿元。3月1日,资本邦了解到,贝特瑞(835185.BJ)于近日发布了2021年年度业绩快报公告。公告显示,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全球电动汽车销售规模扩大,对应下游客户需求提升。公司加速布局产能,提升综合产能利用率,实现规模效应,公司锂离子电池材料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同比大幅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预计为105.96亿元,同比增长138.02%;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14.22亿元,同比增长187.46%;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预计为11亿元,同比增长232.19%;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2.93元,同比增长171.3%。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预计为164.2亿元,同比增长54.1%;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预计为76.34亿元,同比増长23.13%;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预计为15.73元,同比增长23.18%。贝特瑞称,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38.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187.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232.19%,基本每股收益较去年同期增长171.30%,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正负极材料销量快速增长,产销两旺使得公司当期业绩同比实现大幅增长。报告期末总资产较去年期末增长54.10%,主要系:①本期业务增长,对应的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余额提升,同时为了增加供应,增加产量,本期末存货余额上升;②为了扩大产能,公司加大固定投入,在建工程余额大幅增加;③本期净利润增加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22年1月拟在大理州祥云县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计划分3期建设,一期项目预计投资23.92亿元;2022年2月,公司拟投资50亿元在深圳市光明区内投资建设“年产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安信证券研究报告此前指出,贝特瑞近两年扩充了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产能,并积极新建硅基负极材料和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线,对未来行业正负极材料发展趋势形成了较好的前瞻性布局。需要注意的是,本次业绩快报为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核算数据,尚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不构成业绩承诺,具体数据以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数据为准。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3月1日
其他

K线金融 | 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29万亿元

截至2021年底,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到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14%;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4.76万只,募集资金122.19万亿元,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近1万亿元。2月28日,资本邦了解到,近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披露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下称《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到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14%;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4.76万只,募集资金122.19万亿元,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近1万亿元。保本理财实现清零,净值型理财转型显著《年报》披露,在资管新规确立的主动化、净值化的监管导向下,银行理财业务过渡期整改任务基本完成,整体符合预期。一方面,截至2021年底,保本理财产品规模已由资管新规发布时的4万亿元压降至零,基本完成银行理财业务过渡期整改任务。(图片来源:中国理财网)另一方面,净值型产品比例大幅增加。截至2021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26.96万亿元,占比92.97%,较资管新规发布前增加23.89万亿元,产品净值化转型进程显著。(图片来源:中国理财网)此外,《年报》还提到,截至2021年底时,我国同业理财和多层嵌套大幅减少。其中,同业理财降至541亿元,较资管新规发布前下降97.52%;存量整改基本完成。绝大部分银行如期完成理财存量整改计划,为银行理财业务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洁净起步”的理财子成市场主力军针对理财子的发展,《年报》显示,2018年12月至今,监管部门坚持“成熟一家,批准一家”的原则,已批准29家理财公司筹建,其中24家获批开业;此外,在金融对外开放方面,另有4家外方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获批筹建,其中3家已获批开业。(图片来源:中国理财网)《年报》总结称,截至2021年底,“洁净起步”的理财公司产品存续规模占全市场的比例近六成,已发展成为理财市场重要机构类型,同时部分中小银行不再发行理财产品,而是通过产品代销继续参与理财业务,理财市场已呈现出以理财公司为主、银行机构为辅的格局。投资者跑步进场,银行理财已累计创造收益3.61万亿元在资管行业打破刚兑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以其长期稳健的资金供给渠道、专业优质的资产管理能力、丰富多元的产品设计创新等优势,实现较为平稳的产品收益,推动银行理财投资者数量再创新高。截至2021年底,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注:仅统计2018年10月1日之后发行的理财产品,其中每月数据均为月末时点的数据。投资者数量为各类别下的投资者跨机构归集并剔重之后的数量)达8130万个,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5.31%。(图片来源:中国理财网)其中,个人投资者仍占绝对主力,数量占比高达99.23%。资管新规发布以来,理财产品已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61万亿元,其中2021年创造收益近1万亿元。理财资金投向绿色债券规模超2200亿元最后,《年报》提到,资管新规发布以来,银行理财行业也在持续提升资金配置能力、拓展投资渠道、缩短投资链条,更加精准高效支持实体经济,大力践行社会责任。截至2021年底,银行理财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资产,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25万亿元,相当于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8%。与此同时,2021年理财资金投向绿色债券规模超2200亿元,投向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扶贫等专项债券规模超120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超3万亿元,有效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2月28日
其他

瑞幸之后,下沉市场中的幸运咖能否讲好一个“咖啡平权”的故事?

当更多的资本蜂拥而至,伴随更多的消费需求觉醒,北上广深的咖啡渗透率在日趋接近饱和的态势下,小镇青年们所生活的三四线也必将成为资本新的围猎场所。从这个角度出发,幸运咖的出现,似乎刚好踩中了历史的进程,占尽了现磨咖啡市场里的天时地利人和。自古“红蓝出CP”。当上海的8000家咖啡馆还在内卷着谁家的咖啡口味更佳、特调更有创意,亦或者谁更具有性价比、更亲民之时,你很难想象,一家LOGO上印着红头“老K”字样的现磨咖啡店正悄悄地在三四线的瑞幸隔壁野蛮生长起来。不过相比于瑞幸主打一二线城市的办公商务场景,红头“老K”当前则更加精耕细作于三四线城市,目标锚定小镇青年朴素的“咖啡自由”的做法,更像是蜜雪冰城此前已经成功实践过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而这家紧挨着蓝底鹿头的瑞幸开起来的咖啡馆却也来头不小,它正是蜜雪冰城旗下全资运营的咖啡品牌——幸运咖。当“luckin
2022年2月27日
其他

獐子岛或将易主? 控股股东持股遭司法拍卖

獐子岛宣布,控股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所持约1.1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15%),将于3月25日至26日被公开拍卖。2月24日,资本邦了解到,由于接连上演扇贝“跑路”的戏码,A股公司獐子岛(002069.SZ)成为A股市场中的“网红公司”,如今这家公司或面临易主。近日,獐子岛披露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简称“獐子岛投资”)所持1.0996亿股股份将于2022年3月25日10时-2022年3月26日10时(延时的除外)在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络司法拍卖平台上进行公开拍卖活动。具体来看,1.0996亿股股份占獐子岛投资所持公司全部股份的68.7384%,占公司总股本的15.4631%。截至公告日,獐子岛投资持有獐子岛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7.11亿股的22.4956%。其中,处于质押状态的股份累积数为1.5996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99.9944%,占公司总股本的22.4943%。该中心目前累计被冻结数量为1.5996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99.9945%,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22.4944%。本次起拍价为3.43亿元,保证金为3500万元,增价幅度100万元(或其整数倍),由此计算,如果本次股权全部被成功拍卖,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持股比例将降至7.03%。公告也表示,这种情况下,獐子岛投资将发生被动减持并导致权益变动,将影响其公司控股股东的地位。这也意味着会将导致獐子岛会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这次拍卖源自与平安证券的股权质押一案。此前,獐子岛控股股东獐子岛投资、股东长海县獐子岛褡裢经济发展中心、股东长海县獐子岛大耗经济发展中心因融资需要,分别将其持有公司的1.6亿股股份、5128.68万股股份、3800万股股份质押给平安证券。由于未能完成股份质押购回还款义务,3名股东被平安证券追索。去年10月15日,獐子岛披露,3名股东因与平安证券的质押式证券回购纠纷收到了《深圳国际仲裁院裁决书》,要求向平安证券偿还融资款本金并支付相应的违约金并承担赔偿责任。今年2月18日,獐子岛公告,获悉上述股东收到大连中院出具的执行裁定书,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控股股东獐子岛投资持有的1.09亿股将被拍卖、变卖,该裁定送达后立即发生法律效力。RECOMMEND推荐视频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2月24日
其他

2021年四季度非货公募月均规模排名出炉

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了2021年四季度各项资管业务月均规模数据。点击下方视频号,观看完整版视频↓↓↓精彩内容一切尽在资本邦2月23日,资本邦了解到,昨日晚间,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2021年四季度各项资管业务月均规模数据。在市场向来较为关注的非货规模方面,数据显示,四季度末,位列全行业前20强的基金公司非货月均规模合计达8.5万亿。具体来看,易方达基金以10270.13亿元的非货月均规模继续领跑,紧随其后位居第二名的广发基金,其非货月均规模为6004.37亿元。紧随其后的还有汇添富基金、华夏基金、富国基金、南方基金,分列第三至六名,非货月均规模均在5000亿元以上。相较三季度末,20强基金公司中有7家在第四季度实现正增长。据统计,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位列全行业前20强的基金公司非货月均规模合计达8.5万亿,相较三季度末的8.63万亿略有下降,而相较2020年四季度末的5.76万亿增长了47.57%。图源:中国基金业协会此外,在基金管理公司私募资产管理月均规模排行中,创金合信基金再度高居榜首,月均规模达8219.07亿元。建信基金、博时基金紧随其后,月均规模分别为4265.07亿元和3241.56亿元。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平安基金、睿远基金、嘉实基金、广发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南方基金、融通基金月均管理规模均在1000-2000亿元之间。共计13家基金公司专户管理规模超过1000亿元,数量与三季度持平。另外,截至四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养老金管理规模排行中,工银瑞信位列第一,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分列第二至五位。榜单前十六名中,涉及的基金公司和排位顺序较三季度末相比,无任何变化。华夏基金认为,地缘风险事件对A股市场影响的持续性有限。从年内维度来看,预计国内经济企稳、成长板块业绩兑现和美国通胀逐步趋弱的概率较大。在震荡的过程中,指数大跌后反而要有乐观的心态,特别是成长股的投资机会已经愈发明显。当前政策放松的预期更加明确,未来的资金面大概率应该继续宽松,宽货币到宽信用有望带来社融结构的优化,这些因素后续都有利于市场的企稳和上行。
2022年2月23日
其他

华林证券收购字节旗下海豚APP运营主体

华林证券与字节跳动签署协议,拟2000万元受让文星在线100%股权。文星在线为海豚股票APP运营主体,由江苏今日头条全资控股。点击下方视频号,观看完整版视频↓↓↓精彩内容一切尽在资本邦2月22日,资本邦了解到,2月21日盘后,华林证券(002945.SZ)发布字节跳动旗下文星在线100%股权受让公告。据华林证券称,在昨日召开的公司董事会会议上,公司董事会同意华林证券以人民币2000万元受让江苏今日头条持有的北京文星在线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文星在线)100%股权,并向监管部门申请将其备案为信息技术专业子公司,授权经营管理层与出让方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等受让文件,并办理涉及上述交易及信息技术专业子公司备案等相关事宜。此外,华林证券还提到,公司受让文星在线100%股权后,设立信息技术专业子公司事项尚需向中国证监会备案,并取得无异议认可。受利好消息刺激,今日开盘十分钟后,华林证券一字涨停,领跑券商板块。(图片来源:choice)据悉,文星在线为字节跳动旗下股票行情软件海豚股票App的运营机构,公司成立于2017年4月份。不过,由于此前字节并未获得券商牌照,海豚股票APP只能为用户提供股票行情和金融资讯服务,包含智能盯盘、高速行情、经营分析、实时监测等亮点功能,其导流功能一度被证券公司高度重视。而伴随着华林证券正式接手之后,海豚股票APP也将由过去的行情软件升级为股票交易软件。据此次华林证券发布的公告内容显示,文星在线2021年仍处于亏损状态,净利润-164万元;营业收入2851万元。但据此前字节跳动在出售其证券板块过程中非公开向各接洽方披露的数据还显示,截至2021年9月海豚股票App的平台用户数约为1246万。截至发稿,华为应用市场则显示海豚股票App也已经超过1890万次安装。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海豚股票App具有一批证券关联性很高的用户,如华林证券接盘后,能够进行有效的唤醒与转化,将有望收获百万量级的交易用户,对其科技金融转型战略的落地具有重要意义。据华林证券表示,新版海豚股票APP预计于4月全面上线,目前海豚股票APP正在进行技术交接及全方位升级改造。华林证券CEO赵卫星透露,这将是市场上首家对接字节的精准丰富且可交互内容能力标准的金融应用。过去一年,华林证券在金融科技业务转型方面努力颇多。不仅在去年8月份推出“部落制”业务管理模式改革,形成职能管控线、科技金融线和传统业务线三线管理模式;此后还在11月底,聘任赵卫星为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执委会主任委员,而赵卫星不仅具有丰富的“金融+科技”的丰富履历,且在走马上任后,便立即在华林证券内部开启了全方位的“线上数据化改造”。此外,董事长林立也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态,公司正在全面推进科技金融战略转型,打造以客户为中心、以科技为驱动、以交易为基础、以敏捷为特色的科技金融公司。而另一面,受政策监管影响,最早从去年9月份便已经有传闻字节跳动将收缩旗下证券业务板块。当前,字节跳动内部也已明确表态,未来不会再从事证券业务。据了解,当前,字节跳动虽未持有境内券商牌照,但却仍手握两张香港券商牌照松鼠证券和恒星证券。其中,松鼠证券由字节跳动于2019年注册成立,可提供证券、期货交易服务,对证券、期货合约、机构融资提供意见,以及提供资产管理服务;恒星证券则于2021年3月通过收购香港本土券商亚洲太平证券而来。
2022年2月22日
其他

东莞证券吹响2022年首家IPO券商“冲锋号”

2月24日,发审委将对3家公司进行首发上会审核,其中包括东莞证券。点击下方视频号,观看完整版视频↓↓↓精彩内容一切尽在资本邦2月21日,资本邦了解到,2月18日,证监会披露的第十八届发审委2022年第19次工作会议公告中显示,发审委定于2月24日进行3家公司首发上会工作会议,届时,东莞证券将参与此次审核。(图片来源:中国证监会)这也意味着,如若此次上会审核东莞证券顺利通过,该公司将成为2022年首家拿到IPO资格的券商,A股也将有望迎来第42家直接上市的证券公司。官网信息显示,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莞证券)成立于1988年6月22日,注册资本15亿元,是东莞市属国有控股重点企业,也是全国首批承销保荐机构之一。截至目前,东莞证券在全国分支机构达88家(其中营业网点86家,上海分公司1家,深圳分公司1家),另全资拥有东证锦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东莞市东证宏德投资有限公司,并参股华联期货有限公司。2020年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东莞证券共有股东五名,分别直接持有东莞证券股比为:广东锦龙发展股份有限公司(40%)、东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东莞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东莞金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15.4%)、东莞市新世纪科教拓展有限公司(4.6%)。(图片来源:东莞证券2020年报)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市公司锦龙股份为其第一大股东,但通过天眼查股权穿透信息可知,东莞市国资委间接持有东莞证券44.36%股份,为其实际控制人。(图片来源:天眼查)据此前锦龙股份披露的东莞证券未经审计的2021年财报可知,截至2021年末,东莞证券资产总额494.83亿元,同比增长7.61%。期间实现净利润9.42亿元,同比增长23.62%;实现营业收入27.29亿元,同比增长11.50%。中证协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可知,2018-2021年四年期间,东莞证券仅2019年获评B类B级,其余三年全部为A类A级。据了解,东莞证券早在2015年6月份就曾已经获得证监会受理上市文件,但此后由于大股东锦龙股份涉嫌公司行贿,东莞证券IPO被迫按下“中止键”,直至证监会2021年2月7日恢复对东莞证券IPO申请的审查。而截至目前,除东莞证券外,证监会最新公示信息还显示,IPO排队后备役当中,信达证券和首创证券审核状态为“预先披露更新”,万联证券和渤海证券为“已反馈”状态。此外,财信证券、华宝证券、华金证券、国开证券、华龙证券、东海证券等6家券商则处于“辅导备案”阶段。
2022年2月21日
其他

ETF严选 | 首批科创板主题基金正式上报

近日汇添富、华安、嘉实、上投摩根基金上报了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ETF,市场首现科创板行业主题基金。点击下方视频号,观看完整版视频↓↓↓精彩内容一切尽在资本邦2月17日,资本邦了解到,昨日(2月16日),汇添富基金、华安基金、嘉实基金、上投摩根基金上报了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ETF,这是市场首现科创板行业主题基金。如果这类产品获批,意味着市场继科创板50ETF、双创ETF之后,又将新增一类布局科创板的主题基金。具体来看,2月16日,证监会网站显示,包括汇添富基金、华安基金、嘉实基金、上投摩根基金在内4家基金公司均上报了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场内ETF市场又将迎来新的品种。据悉,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于2021年8月16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指数。该指数是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
2022年2月17日
其他

迪士尼第一财季营收超预期,Disney+重拾市场信心

迪士尼发布截至2022年1月1日2022财年第一财季财报。点击下方视频号,观看完整版视频↓↓↓精彩内容一切尽在资本邦2月10日,资本邦了解到,迪士尼(DIS.US)发布截至2022年1月1日2022财年第一财季财报。第一财季,迪士尼的营收超市场预期。财报发布当日盘后,迪士尼涨超6%。第一财季,迪士尼总营收218.1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62.49亿美元,市场预期为209.1亿美元;净利润为11.5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80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60美元,上年同期为0.01美元。按具体业务划分,迪士尼媒体和娱乐业务营收为145.85亿美元,上年同期126.61亿美元,同比增长15%。该业务营业利润同比下降至8.08亿美元。迪士尼乐园、体验和产品业务营收为72.3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5.88亿美元,同比增长102%。该业务营业利润跃增长至24.5亿美元,上一年同期则亏损1.19亿美元。第一财季迪士尼的直接面向消费者(DTC)营收同比增长
2022年2月10日
其他

华夏基金2021年营收与净利均同比增长超4成

据中信证券发布公告显示,华夏基金2021年实现营收80.15亿元,同比增长44.7%;净利润23.12亿元,同比增长44.68%。点击下方视频号,观看完整版视频↓↓↓精彩内容一切尽在资本邦2月8日,资本邦了解到,昨日晚间,中信证券发布的《关于华夏基金2021年度业绩快报的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华夏基金总资产162.95亿元,总负债50.07亿元。业绩方面,2021年华夏基金实现营业收入80.15亿元,同比大增44.7%;实现净利润23.12亿元,同比增长44.68%。综合收益总额22.87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华夏基金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为人民币16616.07亿元,增幅为13.72%。另据Choice数据显示,目前华夏基金管理有488只基金产品(份额分开计算),其中华夏行业景气混合于2021年度的业绩表现最佳,年度净值增长率达84.11%,年度收益率在50%以上的产品合共有5只。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称,“2021年虽然不是公募基金业绩最‘出挑’的年份,但在公募基金发展史上,这一年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展望2022年,李一梅对公募发展前景依然乐观,认为通过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公募基金一方面可以优化资源促进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能以优质的投资回报和服务,从而促进共同富裕。在李一梅看来,2022年资管新规正式实施,将对资管市场释放更大的重塑与再造能量。公募基金具备净值化管理优势,随着制度红利的进一步释放,有望成为大资管各细分领域中增长最快的子行业。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年2月8日
其他

开年首月公募基金分红超380亿元!南方基金最“壕”

根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1月31日,公募基金开年以来超500只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发布分红实施公告,合计分红金额超380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分红额占比近八成。2022年首月结束,开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去年热门赛道持续降温,公募基金相应出现了较大回调。在此背景下,部分基金经理集中分红“派红包”,节前发福利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因素,首先是为了客户持有的用户体验,其次是对基金的规模进行控制,再者就是相关基金经理借此机会降低仓位,调仓换股。根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1月31日,公募基金开年以来超500只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发布分红实施公告,合计分红金额超380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分红额占比近八成。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年初往往是一年之中公募基金密集分红时间点。2022年初公募基金大派“红包”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31日,以分红实施公告日为统计口径,2022年初以来合计560只基金参与分红,总额度已达388.6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16只和483.62亿元,数量明显提升,额度有所下降。值得一提的是,开年以来多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集中派发红包,例如交银施罗德基金。2022年1月12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发布相关公告,旗下合计15只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发布分红实施公告,分别是交银趋势混合、交银稳健配置混合、交银增利债券、交银先锋混合等等。具体来看,交银趋势混合相关公告显示,在符合有关基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基金每年收益分配次数最多为10次,每次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于该次可供分配利润的10%。截至2021年12月31日,该基金A类基金份额可供分配利润为513877.09万元,每份A类基金份额可供分配利润为2.827元。该基金C类基金份额可供分配利润为20659.34万元,每份C类基金份额可供分配利润为2.819元。由此,交银趋势混合A、交银趋势混合C按合同约定分红比例计算的应分配金额分别为51425.29万元、2066.39万元。此外,交银稳健配置混合1月12日公告称,该基金在符合有关基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基金收益每年至少分配1次,最多分配10次,每次基金收益分配比例不低于可分配收益的50%。截至2021年12月31日,该基金可供分配利润为64105.12万元。按照基金合同约定的分红比例计算,本次需分配金额为32052.56万元。本次分红方案2.28元/10份,为对2021年度基金利润实施的第1次分红。此外,交银增利债券、交银先锋混合、银蓝筹混合、交银双轮动债券、交银成长混合等基金也相继发布了分红公告。对于基金分红,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其对个人投资者而言,就是将已有回报落袋为安,或是红利再投资;而基金分红主要还是因机构投资者有节税需求,因此应机构客户的需求而进行分红。在市场行情持续波动背景下,基金公司适时分红,或可能对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心理起到一定慰藉作用。权益类基金分红最“大方”对于公募基金2022开年之初大派红包,从基金投资类型可以看出,权益类基金(混合型、股票型、其他型)是其中的主力军。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公募基金开年以来388.66亿元的分红总额中,权益基分红金额达到306.79亿元,占比近八成。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权益类基金大肆分红,未必代表对后市悲观。具体来看,187只混合型基金,分红金额合计为283.86亿元,其中,5只基金年内分红总额超10亿元;21只股票型基金分红金额为21.38亿元,其中,分红总额超4亿元的基金只有3只,分别是沪深300ETF、红利ETF、300ETF基金;10只其他型基金分红金额为1.55亿元,其中仅有南方全球精选配置(QDII-FOF)开年至今分红总额超亿元。此外,除了权益类基金参与开年以来分红活动,多只债券型基金同样参与其中。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今年合计343只债券型基金进行分红,合计额度为81.87亿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权益类基金分红金额437.31亿元,今年额度出现明显下滑。从基金投资类型来看,2021年首月,混合型基金合计分红额为373.75亿元,股票型基金合计额度为60.42亿元,其他型基金合计额为3.15亿元。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虽然今年初公募分红权益类基金仍然是主力部队,但相比去年还有所差距。对于基金分红,部分基金经理认为,开年市场剧烈波动,借分红被动减仓很正常,虽然理论上如果投资者选择红利再投资的话,分红对于基金仓位没有影响。但实际上来看,还是会有很多投资者选择现金分红。而基金现金分红既可以帮助投资者落袋为安,也能够帮助基金实现被动减仓。最“慷慨”基金为哪只?具体到单只基金产品上,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2022年以来合计83只基金分红金额超1亿元,其中,由基金经理张啸伟管理的富国天合稳健优选混合年初至今分红高达18.81亿元,成为开年以来最“壕”基金。紧随其后的是骆帅、史博管理的南方绩优成长混合A,开年以来分红额也超18亿元。其次,黄春逢管理的南方成份精选混合A、金晟哲管理的博时主题LOF、何肖颉管理的工银核心价值混合A、胡剑管理的易方达稳健收益债券B,开年以来分红超10亿元。另外,柳军、周蔚文、王崇、王栩等人所管的基金沪深300ETF、中欧趋势LOF、交银精选混合、汇添富优势精选混合也都在开年进行了分红,并且额度均在6-9亿元不等。具体来看最“壕”基金——富国天合稳健优选混合,相关公告显示,该基金成立于2006年11月15日,现任基金经理张啸伟。根据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2021年四季报显示,基金经理表示,该基金的投资目标主要是采用“核心-卫星”总体策略,以优选并复制绩优基金重仓股为基石,有效综合基金管理人的主动投资管理能力,力争投资业绩实现基金行业平均水平之上的二次超越,谋求基金资产的长期最大化增值。在去年四季度,上述基金仓位变化不大,风格保持均衡,质量、景气及估值是本基金选择股票的主要标准,同时积极把握阶段性投资机会。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富国天合稳健优选混合前十大在重仓股分别是国瓷材料、万润股份、宁波银行、万华化学、伊利股份、顺丰控股、亿纬锂能、药明康德、贵州茅台、海康威视。报告期内,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4.3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34%。开年首月最“壕”的基金公司截至1月31日,2022年市场合计78家公募机构发布旗下共计560只基金的分红公告,从基金份额金额来看,南方基金最“壕”,旗下基金分红总额已达51.91亿元。其次,易方达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博时基金、富国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分红额度均超20亿元,分别达44.67亿元、35.85亿元、27.61亿元、20.76亿元、20.26亿元。此外,从参与基金数量来看,广发基金最多合计47只,其次是易方达基金、博时基金,分别有45只、35只在开年以来参与基金分红。2022年年初以来,去年上涨幅度较大的新能源行业,以及军工、有色出现了大跌。想对比之下,去年表现不佳的银行、地产、中药出现反弹。部分基金经理表示,开年来其实调仓并不大,在去年年底已经进行了部分调整,主要方向是消费、金融等。今年会比较重视低估值板块,会多关注家电、建材、银行、地产等领域机遇。对于开年以来市场持续的调整情况,部分基金经理表示,可以更加乐观看待全年投资机会。上投摩根基金杜猛表示,短期市场情绪宣泄并不构成持续性风险,甚至是优质个股加仓、布局的良机,预计今年市场机会将更加多元,行业分布上也会更均衡。RECOMMEND推荐阅读*
2022年2月4日
其他

四大快递12月业绩企稳,内卷之下服务战升级

展望2022年,监管趋严,行业格局改善趋势明确,快递企业盈利能力将得到确定性修复。随着春节的到来,节前快递再迎高峰。近日,国家邮政局公布快递行业最新的12月数据。2021年12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102.5亿件,同比增长10.7%;业务收入完成917.6亿元,同比下降0.9%。实现单票收入8.95元/件,同比下降10.59%,环比下降5.69%。可以发现,即便在快递“旺季”,快递整体仍处低景气,行业复苏难掩疲态。回首近一年,快递行业动荡不安,“四通一达”的走向出现分化。“轻装上阵”后,百世集团收退市警告自2020年初开始,百世集团(BEST.US)股价便一路下滑,从较高点6.54美元/股(2020年1月9日)跌至0.724美元/股(2022年1月24日),Choice数据显示,该期间内股价跌超88%。股价下跌的背后,百世集团盈利能力不尽人意。财报显示,2015年至2020年,百世快递净亏损分别为10.59亿元(人民币,下同)、13.63亿元、12.28亿元、5.08亿元、2.19亿元、20.51亿元。2021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净亏损17.36亿元,亏损同比进一步扩大22.17%。同时,公司负债规模逐年攀升,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百世集团资产负债率高达98.57%。持续亏损的情形下,百世集团不得不剥离国内快递业务求生。2021年10月29日,百世集团以约68亿元人民币(合11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国内的快递业务给极兔速递。只是高溢价的收购也没能转变资本市场对百世集团的态度。2022年1月18日,百世集团于1月5日收到纽交所退市警告,告知其美国存托凭证(ADS)的交易价格低于合规标准。根据纽交所802.01C条规定,若一只股票平均收盘价在连续30个交易日内低于1美元,则该股将被视为低于合规标准。一旦接到不合规通知,公司必须在收到通知后六个月内让其股价和平均股价重新达到1美元以上。对此,百世集团在1月14日对纽交所的这份警告做出了补救回应。公告指出,百世集团在收到通知后有6个月的补救期直至重新符合最低股价要求,在此期间公司的美国存托凭证将继续在纽交所上市交易。极兔入局搅动快递行业,行业深陷价格战泥潭极兔入局快递行业,不仅牵扯到了百世快递,其以低价疯狂抢占国内快递市场,价格战一触即发,愈打愈烈。天眼查显示,极兔全称“上海极兔供应链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9年,公司疑似实际控制人为樊苏洲,其通过极兔速递有限公司(曾用名“上海龙邦速递有限公司”)间接持有极兔99%的股份。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国家邮政局许可证和年报信息查询平台的公开信息,龙邦快递持有国邮级许可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经营。换句话说,极兔能够快速在行业内风生水起,或与借助大股东持股龙邦快递的方式获得快递经营许可有关。不仅如此,极兔的低价策略更是与深挖下沉市场的拼多多(PDD.US)一拍即合。公开资料显示,快递行业普遍成本价为1.4元,而极兔刚入局便以每单低于通达系1元到3元的低价倾销,由于多数业务单量来自于拼多多,极兔的亏损可想而知。亏损换市场的战略席卷快递行业,带动行业集体降价,即便是行业巨头同样亏的一塌糊涂。彼时,价格战达到了顶峰。如火如荼的价格战严重损害快递企业的盈利能力,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2021年,快递行业调控政策陆续出台。2021年4月开始,快递监管部门开始对义乌地区快递企业的“价格战”采取监管措施;同年9月,首部快递地方法《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出台,涉及限制快递最低价格、保障快递员权益等多个方面。如今,快递政策底作用显现,2022或成行业破局之年。四大快递量价齐升,重心向产品服务倾斜近期,资本市场上市的几家快递公司相继披露2021年12月经营数据,行业盈利能力提升获得认可。以A股上市的四大快递为代表,韵达股份(002120.SZ)、顺丰控股(002352.SZ)、圆通速递(600233.SH)和申通快递(002468.SZ)的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24.74%、8.77%、19.95%和25.28%,业务量分别同比增22.16%、8.31%、6.17%和19.58%,单票收入分别同比增2.17%、0.43%、12.99%和4.72%。可以发现,12月快递公司业务迎来量价齐升,这其中,单票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背后的原因或与价格战的停息有关,与此同时,快递价格战的内卷转为了产品服务的内卷,企业间或进一步分化。2021年,多家快递公司加速布局高端产品,积极谋求差异化布局。如2021年12月底,圆通速递重磅推出高端产品“圆准达”,以“时效升级”和“精准派送”为产品核心竞争力。圆通速递总裁潘水苗表示,快递行业已进入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新阶段,在产品分层分级上要体现差异化,在普遍服务上要体现竞争力。再如顺丰、韵达和百世在内的多家快递企业均在去年主动涉足新领域,包含快运、冷链物流、同城配送、跨境电商等等。面对需求井喷,在服务方面,2021年12月中旬,德邦快递打响“春节不打烊”第一枪,随后多家快递公司包括中通快递、韵达速递、京东物流、申通快递、极兔速递相继表态。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快递行业企业的竞争力已经开始有分化迹象,随着竞越来越多竞争者的涌入,竞争力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已上市几家快递公司的盈利能力来看,第三季度仅美股百世集团一家出现营收同比下降情况,顺丰控股、中通快递、圆通速递、申通快递、韵达股份多家快递企业均实现营收同比增长。具体来看,百世集团68.12亿元,同比下降14.59%,而顺丰控股第三季度营收最高,达475.2亿元;圆通速递营收同比增幅最高,同比增25.01%达110.5亿元。在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方面,顺丰、中通、圆通、韵达四家公司实现盈利,其中,中通快递归母净利润最高,达11.67亿元;对比之下,申通与百世归母净亏损分别为9160万元和6.38亿元。后记展望2022年,监管趋严,行业格局改善趋势明确,快递企业盈利能力将得到确定性修复。邮政局释放出较乐观的信号:预计2022年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2%左右;快递业务量完成1225亿件,同比增长13%左右。业务量方面,随着行业体量的扩大,行业今年及往后几年的增长中枢预计降至15%及以下。价格方面,收入增长12%和业务量增长13%基本持平,代表着邮政局预计快递行业单价今年将保持稳定。国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由于电商需求增长放缓以及快递件量基数已高,2022年快递行业增长将明显放缓;12月行业价格趋势表现良好,价格战将继续维持缓和趋势;服务创新、稳定市场秩序、保障从业者合法权益等、推动核心资源整合等将成为新的主旋律。RECOMMEND推荐阅读*
2022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