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说当代史

其他

钱江:文革宣言——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出笼记——要记住那场民族大劫难殷鉴未远

我们民族的大劫难——文革殷鉴未远,是永远不能忘记的。这场劫难也是对世界文明的摧残,“文革”对文化的破坏要用极为漫长的时间才能修复,有些破坏永远无法修补。这篇社论刊登前半个月通过的开展文
2022年6月1日
其他

钱江:胡耀邦和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 (5)——为什么选择这个从未用过的署名——真理理标准大讨论前奏之二

从那以后,胡耀邦和汪东兴直接打交道不算多,但是彼此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胡耀邦认同汪东兴在“粉碎四人帮”行动中的贡献,但是如何大规模地平反冤案?以及对待“两个凡是”的观点,彼此的看法相当不一样。
2022年5月25日
其他

钱江:从俄乌战争考量国际法认知

进入现代社会,国际关系发展的总趋势是走向和平共处,尽管和平的走向时而被战争或准战争状态所干扰以至打断,总趋势却是不可阻挡的。也就是说,文明守则将在世界发展中胜过丛林法则,此消彼长总趋势不可动摇。
2022年5月20日
其他

钱江:胡耀邦与人民日报的最初合作(4)——实践检验真理大讨论前奏

钱江:胡耀邦与人民日报的最初合作(4)——实践检验真理大讨论的前奏胡耀邦离开他挚爱的人民,已经33年了。往事未曾如烟,向前推至44年前的那个春天,胡耀邦正要发起“真理标准”或叫做“实践标准”大讨论。那场渐及全国范围的大讨论,冲破“两个凡是”,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开启了中央党校和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密切合作的一段篇章。以下文字主要叙述这样的密切合作是怎样渐次展开的。接前:胡耀邦与1978年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3)
2022年5月16日
其他

钱江:伊莎白以百年人生爱中国(下)

人民日报本报评论员文章的起伏(2)钱江:1981年5月扣林山山麓侦察兵遭遇战钱江:人民日报社址变迁记(上)钱江:中国乒乓球队首次参加世界锦标赛(1953年第20届)全纪录
2022年5月12日
其他

钱江:胡耀邦与1978年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3)——从人民日报重要文章的送审说起

党报党刊(包括电台电视台)系统长期实行“上一级领导审稿”制度,亦即所有重要文章,均由上一级主管领导人审稿通过才能发表,《人民日报》自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平山县里庄村创刊以来,一直是这样做的。
2022年5月10日
其他

钱江:1981年5月扣林山山麓侦察兵遭遇战

太阳升高了,山顶很快被晒得暴热起来。眼睛贴在望远镜上盯了一个多小时没有挪动,这时就有些发花了。加上一夜没睡的缘故,蒋波觉得困了,眼皮直耷拉,忙看看罗志强,他已经放下了望远镜,脑袋一磕一磕地往地上贴。
2022年5月7日
其他

钱江:我认识的伊莎白,她以百年人生爱中国(上)

1948年春,毕业于燕京大学的人民日报工作队员吴舫在十里店村群众大会上讲话。新中国成立后,她曾任云南广播事业局副局长,分管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后任天津广播电视局顾问。
2022年5月6日
其他

钱江:怀念乒乓球友傅小渝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院落,傅小渝的父亲傅真是人民日报前辈,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加入山西新军抗击日本侵略,编入中共领导的“决死队”,后来从事新闻报业。傅小渝对人民日报史很关心,同我有许多讨论。
2022年5月3日
其他

钱江 人民日报本报评论员文章的起伏(2)

对俄乌战争的追责思考钱江:历史学家如何观察俄乌战争钱江:世界文明之路:由丛林法则到遵守契约钱江
2022年5月1日
其他

钱江:专访陈维仁:胡耀邦与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渊源

在1977—1978年,中央胡耀邦在中央党校和中组部任职期间,与人民日报建立紧密联系,充分发挥人民日报作用的过程,他的秘书陈维任在与人民日报领导人的联系事务中有积极的作用,或者说有着便利条件。这就是在新中国建国,到50年代末,陈维仁长期在人民日报工作,担任过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的秘书。
2022年4月26日
其他

钱江:胡耀邦提议人民日报启用“特约评论员”署名文章拨乱反正(1)

走向1978年,胡耀邦提议人民日报启用“特约评论员”署名文章拨乱反正胡耀邦离开他挚爱的人民,已经33年了。往事未曾如烟,再向前推至44年前的那个春天,胡耀邦正要发起“真理标准”或叫做“实践标准”大讨论。那场渐及全国范围的大讨论,冲破“两个凡是”,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开启了中央党校和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密切合作的一段篇章。以下文字主要叙述这样的密切合作是怎样渐次展开的。亦以本文纪念胡耀邦——中国人民为之骄傲的伟大儿子。
2022年4月20日
其他

钱江:人民日报怎样迁址金台路——从王府井大街到金台园

五号楼前大雪松经历的最后一个冬天(2022年初)。岁月无情,世事代谢,2021年下半年,大雪松逐渐枯萎,园林人员多方救治,直至今春,最后终于放弃。3月26日,大雪松被锯除。
2022年4月12日
其他

钱江 对俄乌战争的追责思考

欧洲纽伦堡审判的对象是法西斯德国的主要战犯,审判自1945年11月10日起,至1946年10月1日结束,判决12人绞刑,7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宣布纳粹党领导机构、秘密警察和党卫军为犯罪组织。
2022年4月6日
其他

钱江:人民日报社址变迁记(上)

从1949年1月31日接管原《华北日报》社起,人民日报在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改复原名北京)王府井大街西侧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编辑部进驻旧日京城王府院落,这里逐渐变化为现代化大型日报的编辑部大楼。
2022年4月2日
其他

钱江:历史学家如何观察俄乌战争

历史评价不是要作三七开或四六开。人物和事件不是一张纸,不是几番折叠就可以认知和定论的。历史学家讲求实事求是,以事实为准,在事实的基础上准确记录、评析,进而带动受众形成共识,铸造人类文明发展的坐标。
2022年3月23日
其他

钱江:国际关系语言中的概念认识和逻辑推理

国际关系的表述,归根结底是要表达签订条约、遵守条约过程中形成的共识。这样的共识,需要有清晰的概念界定,使用逻辑语言加以表述。语言是发展的,概念和逻辑也在不断发展。国际关系同样在不断发展,发展总趋势是走向和平共处,共守契约(包括公约和条约等等),尽管和平的走向时而被战争或准战争状态干扰乃至打断,总趋势却是不可阻挡的。
2022年3月13日
其他

钱江 : 乌克兰战争的转折点将是制空权

作为曾有南疆边境战场采访经历的媒体工作者,关注眼下的乌克兰战局是非常自然的。一个世界大格局的演变正在浴火而生,于是置身战场之外,根据军事常识对乌克兰战局的走向作一些推测,留给日后就会揭晓的事实来检验。1.乌克兰战争至今,低烈度空战
2022年3月5日
其他

钱江:世界文明之路:由丛林法则到遵守契约

从古猿到现代人类一路走来,走的是一条渐渐告别“丛林法则”的道路,虽然走得艰难,时有倒退,经常面临歧路亡羊的选择,但是,毕竟一路走下来了,凡是契约精神越是广泛深入的地方,那里的发展越是辉煌。
2022年3月2日
其他

钱江:高原淌下女儿河

关注社会舆情对江苏丰县那位锁链女的讨论,想起自己在30多年前在云南当记者时写的一篇报道,总题目是《高原淌下女儿河》,都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表时编辑将文稿一分为二,为下篇另外做了一个题目。临到刊登,编辑又将下篇从原来编定的5版向前提,放在1版发表,表现出当年编辑的胆识。
2022年2月23日
其他

钱辛波、钱江:父子两代人怀念杂文大师赵超构

今年2月12日,是专栏大师、曾任上海《新民晚报》社长的赵超构先生辞世30年。父亲和我都熟悉他,经常谈起他,我们都向他学习了许多。在此将父亲和我写的缅怀文章合成上下篇,以表纪念。赵超构(1910~1992),笔名林放,20世纪著名专栏作家,以杂文著称,一生撰写评论和杂文总数近万篇。浙江瑞安(今文成县)人。长期主持上海《新民晚报》,文革后曾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著有《延安一月》《未晚谈》《林放杂文选》等文集。
2022年2月19日
其他

钱江:黄操良之殇——已经远去的新闻界高级领导人

继杨刚之后,这是又一位人民日报高级领导人之殇。杨刚远行之后半年的1958年4月10日,黄操良以同样方式离开了家人和同事。1978年1月2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刊登的消息中,黄操良是第一批获得“改正”者之一。
2022年2月15日
其他

​钱江:中国奥运旅程中的董守义悲剧——为了成功的花朵不再凋谢

河北省保定郑村人,父辈是普通农民。他读过私塾,11岁就读郑村小学。1907年初,信奉了基督教的四叔将他送入保定的教会学校——同仁学堂。在那里,董守义接触到了篮球并且深深迷恋,球艺渐渐在同学中拔尖。
2022年2月10日
其他

钱江:奥运烟火映亮“鸟巢“夜空的时刻——替父亲说一声对奥运的祝贺,兼及感谢老师

此时所居,距离“鸟巢”——国家体育场直线距离约2000余米,冬季奥运会开幕式烟火腾空炸响时传来的声音清晰可闻。祝福北京冬季奥运会!一生中在北京两次经历奥运会,应该说是一位北京居民的幸运。我此生旅程注定与体育相连。在这个时刻,想到了父亲。我的一生与体育紧密相连,是父亲指引的。两年前的2019年8月31日,我参加燕京大学建校百年纪念典礼,看到林盈姐姐和她的好友、著名钢琴家鲍蕙荞一起走上台,为与会嘉宾弹演四手联弹,满座欢腾。主持人介绍,林盈的父亲,是燕京大学体育教授、中国体育界元老林启武先生。这个名字我熟悉,父亲多次向我提起,也在他的文章中忆及。林启武先生是他进入燕大后的体育课老师,先在北平,后到成都,前后4年。2019年8月31日,“燕二代”林盈和好友鲍蕙荞走上台来,祝贺燕京大学建校百年纪念大会的举行林盈(右)和鲍蕙荞合作演奏钢琴四手联弹
2022年2月6日
其他

​钱江: 牛虎交集——央报老报人家居忆杂

辛丑挂雪归去,壬寅迎春转来。诸位老同事相约,为当年带领大家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推进改革开放的老领导们祝贺新年,同学同事祝华新有言,曾以为是开端,不料确是巅峰。为此热心同学制作美篇、公众号播于网络,送达前辈以示敬意!辞牛迎虎美篇制作之间,两位同仁大姐群中微信往来,言及居家往事,感慨岁月奔流,人世代谢,不经意间忆及往日大院中的家居往事,虽说细小微尘,亦如滴水映照大千世界。两位大姐言及的前辈,有些是笔者有接触交往比较熟悉的,有些知道名字,不那么熟悉。但因入群既久,积累了一些人物照片,由此想到,不妨就下文提到的人物,有照片者收聚若干于此,有文字有图象,更可以使留言传神,读者识面。
2022年2月4日
其他

钱江:中国退赛墨尔本奥运会和董守义惆怅:1956年奥运往事

1956年第16届奥运会卷起的体坛风潮就这样就呼啸而去,它对于海峡两岸体育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此番风潮之后,是中国与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20年冰封期。
2022年1月23日
其他

钱江:杨刚之殇(下)——人民日报首位女副总编辑的离去

上篇:杨刚是一位出色的记者、曾任周恩来外事秘书。20世纪50年代初,杨刚和女儿在一起,此时的杨刚神采奕奕
2022年1月19日
其他

钱江:杨刚之殇—人民日报首位女副总编辑的离去(上)

闻得杨刚永辞,社长邓拓大惊,马上派人将她送到协和医院抢救,并派编委林淡秋带着文艺部主任袁水拍到医院了解抢救情况,文艺部编辑叶遥也跟着去了。医检发现,杨刚吞服了大量安眠药,已经离世。
2022年1月16日
其他

钱江:回眸退赛16届奥运会,1956年中国队止步澳大利亚

(未完待续)钱江:别忘了,中国怎样恢复国际奥委会席位——由此带来波澜钱江:第16届奥运会,先到的澳大利亚参赛?钱江:第16届奥运会前海峡两岸对峙“一国两会”历史回望钱江:胡耀邦的中国书法步履(上篇)
2022年1月12日
其他

钱江:胡耀邦晚年的中国书法之路(下篇)

李昭说,她劝过胡耀邦,别人也对胡耀邦说过,年过70岁了,即便练字也用宣纸吧,这点宣纸还是用得起的。胡耀邦没有采纳这些意见,通常作比较正式的题字题词才铺开宣纸。(2003年2月在北京访问李昭的记录)
2022年1月8日
其他

钱江:胡耀邦的中国书法步履(上篇)

胡耀邦喜爱中国书法,是与他热爱中国古典诗词和经典古文联系在一起的。他一生中到过祖国的1700多个县,所到之处凡有题写墨迹,汇入当地人文历史长河,皆成闪亮浪花,为世人所珍视。这或许是胡耀邦未及之想。
2022年1月4日
其他

钱江:胡耀邦夫人李昭说耀邦,说会计司胡同

李昭经常利用星期天在家里召集工厂的干部开会商议事情,身为业务干部的朱斐因此常到胡耀邦家里来,多次见到胡耀邦。胡耀邦和李昭各忙各的。平易近人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2021年12月27日
其他

钱江:第16届奥运会,先到的澳大利亚参赛?

所有历史都是彼时现实,中国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走过的每一步,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迹。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回首那段往事,正负相交,甘苦相交,条分缕析,一步步接近真相。
2021年12月24日
其他

钱江:田兰坡啊卢兰坡

2021年10月16日校阅,增补照片。钱江:徐叔华远行了,他的《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从创作经历到版权保护钱江:特约记者魏巍采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民日报朝鲜战争报道开篇之七钱江
2021年12月20日
其他

钱江:第16届奥运会前海峡两岸对峙“一国两会”历史回望

1952年初次参加奥运会之时,新中国刚刚开始对奥林匹克运动历史和奥委会章程的理解过程。政权新立,国内战争还在收尾,朝鲜战争进行了3年,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非常繁重。当一个国家承担大规模战争使命的时候,很难开展广泛的体育运动和国际交流。这反过来影响了人们对国际体育事务的充分了解,甚至于国内专门的体育管理部门要到1953年以后才成立,功能、体系尚不完整。体育代表队出国比赛事宜,都经过外交部门来统筹审批、安排,这会使外交和体育部门的管理者习惯或很容易采用外交视角和理念来看待国际体育关系,并在一时间成为当时的主导观念。在对待国际奥委会会籍的问题上,当时的人们普遍希望以“快刀斩乱麻”的痛快做法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1952年8月4日人民日报
2021年12月17日
其他

钱江:特约记者魏巍采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民日报朝鲜战争报道开篇之七

为报道突如其来而且规模巨大的朝鲜战争,人民日报社长范长江、总编辑邓拓的开篇之举有三着:一、选派得力记者奔赴战场,二、在前线军政指挥员中聘请“特约通讯员”,还有第三着,就是聘请“特约记者”撰写重点稿件。
2021年12月13日
其他

钱江:别忘了,中国怎样恢复国际奥委会席位——由此带来波澜

赫尔辛基奥运会定于1952年8月3日闭幕。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于8月1日再度开会,原先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瑞典埃德斯特隆任期结束,经改选,原先的副主席、美国人布伦戴奇成为新任主席。
2021年12月10日
其他

钱江 人民日报朝鲜战争报道开篇之六:李庄在三八线南北战场,对“真实”的认识和回顾

钱江:徐叔华远行了,他的《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从创作经历到版权保护钱江:人民日报朝鲜战争报道开篇之一:
2021年12月6日
其他

钱江:徐叔华远行了,他的《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从创作经历到版权保护

能不能将这个曲子套用到《双送粮》上来?朱立奇当时接触的湖南花鼓调有限,别无选择,决心一试。他立即动手改了原曲节奏,将原曲的慢四拍改为快二拍,将徐叔华的原词呈现出欢快的情绪。
2021年12月2日
其他

​钱江:朝鲜战争报道开篇之五:李庄率“人民日报代表队”再次入朝

这支记者分队中的李庄、谭文瑞,后来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陆超祺任副总编辑,姚力文任刘少奇秘书,田流任人民日报记者部主任,林韦曾任早期的人民日报编委,都是人民日报的重要负责人。唯独对张荣安了解很少,希望识认者赐教。
2021年11月27日
其他

钱江:人民日报朝鲜战争报道开篇之三:胡乔木撰写宣战社论,特级英雄杨根思接受人民日报特约通讯员聘书

李庄身临北纬35度线大邱战场,及仁川战事报道钱江:人民日报朝鲜战争报道开篇之四:谭文瑞脱颖而出钱江、朱悦华:袁水拍随同江青去山东作武训历史调查,行前受毛泽东接见钱江:
2021年11月22日
其他

钱江:人民日报朝鲜战争报道开篇之四:谭文瑞脱颖而出

记者部主任李庄从朝鲜战场回国之后,人民日报在朝鲜的记者空缺。随志愿军大兵团入朝参战报道,新华社占先机。1950年10月19日,新华社记者陈伯坚(原三野九兵团分社社长)与第一批入朝参战的志愿军一起跨过鸭绿江。他跟随司令员彭德怀率领的志愿军总部进入西线,在获悉战报的基础上,他报道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在西线作战胜利的消息。1950年11月中旬,以林麟为组长,李耐因、徐熊任记者的九兵团记者组随志愿军第九兵团进入朝鲜战场东线,采写第二次战役。同时,新华社又向西线战场增派特派记者华山,和陈伯坚一起在志愿军总部采访。在朝鲜战场第二次战役在东西两线即将打响之际,11月22日的《人民日报》第4版上,刊登了本报编辑谭文瑞的4000余字长篇述评《美军兵力透视》。这是一篇视野广阔、剖析透彻的战略分析报告。
2021年11月16日
其他

钱江:人民日报朝鲜战争报道开篇之二: 李庄身临北纬35度线大邱战场,及仁川战事报道

1950年7月底,担负重任的人民日报记者部主任李庄来到朝鲜战争的最前沿——北纬35度线附近的大邱前线,见到了他在抗日战争中就相识的当年“朝鲜义勇军总司令”、此时的朝鲜人民军南进兵团东集团司令员武亭。
2021年11月10日
其他

钱江:人民日报朝鲜战争报道开篇之一: 李庄入朝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军迅速干涉,从日本抽调部队登陆,朝鲜战争即从最初的国内战争状态急速扩张为大规模国际局部战争。如何掌控和投入朝鲜战争报道,是《人民日报》突然面临的紧急任务。
2021年11月7日
其他

钱江:泸沽湖“女儿国”初探(下篇)——她和他走向哪里

他们的舞步不复杂,上身几乎没有摆幅,以双脚的踏步和对脚为主。锅庄舞起动时异常整齐、凝重,给人一种古朴、肃穆的感觉。从他们的舞步里,是不是能看到宇宙洪荒时,地上的先民们击壤而歌,足之蹈之的踏歌身影呢?
2021年11月4日
其他

钱江:泸沽湖“女儿国”初探(上篇)——改革开放时节

这是1990年6月在云南丽江泸沽湖所作的社会调查文稿,是笔者第一篇使用计算机完成的长稿,结果它成为文稿得以完整保存到今天的重要条件。今天再读,深讶时光流去的迅疾,转眼间竟是3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泸沽湖已成为川滇之间的旅游观光热点,“女儿国”则是那片神秘土地的“点睛之笔”,幻化出数不尽的文字或说辞。本文笔触显然远不够沉着,毕竟是30多年前的手笔,只好让青涩留痕了。30多年过去,泸沽湖畔“女儿国”的社会风貌风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年的文字记录已经逐渐染上历史的凝重烟色,考虑到这一点,遂将当年记录全文推送网络,配上当时拍摄的一些照片——看到照片又依稀回忆起当年采访,遗憾的是那时没有将拍摄照片重视起来。但是很希望昔日文稿可以和现状对比,看到在遥远的狮子山下民俗民风的变化。
2021年10月31日
其他

钱江: 胡绩伟传——随彭德怀转战陕北,经略西北报业,终成逆旅姻缘

1988年7月29日,胡绩伟、胡一哉(左)在烟台看望胡耀邦
2021年10月27日
其他

钱江、朱悦华:袁水拍随同江青去山东作武训历史调查,行前受毛泽东接见

袁水拍(1916—1982),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袁光楣,笔名有袁水拍、马凡陀等30多个,1916年春出生于江苏吴县(今属苏州),高中毕业后考进上海浙江兴业银行,后又考入中国银行当练习生。
2021年10月23日
其他

钱江、朱悦华:江青何时露头于《武训传》批判——袁水拍笔记解开一个谜

这时,青年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许立群发言了,将矛头直指《武训传》说:“武训此人很难写好,居然也有人喜欢,丢中国人的脸。疯疯麻麻,变成大家欣赏的丑角。一半劳动人民,一半鬼里鬼气,傻。”
2021年10月19日
其他

钱江、朱悦华:批判怎样集中转向了《武训传》——从袁水拍的会议记录说起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右上方显著位置刊登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场全国规模的思想批判运动迅即展开,在当代中国思想史上留下了深深刻痕和需要记取的教训。
2021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