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大会

其他

入围名单|徐汇分会场三、四、五年级初选入围名单

第六届上海小学生古诗文大会初选入围名单公布徐汇分会场入选名单(三年级)徐汇分会场入选名单(四年级)徐汇分会场入选名单(五年级)
2021年10月17日
其他

入围名单|杨浦区分会场三、四、五年级初选入围名单

第六届上海小学生古诗文大会初选入围名单公布杨浦分会场入选名单(三年级)杨浦分会场入选名单(四年级)杨浦分会场入选名单(五年级)
2021年10月17日
其他

入围名单|金山分会场三、四、五年级初选入围名单

第六届上海小学生古诗文大会初选入围名单公布金山分会场入选名单(三年级)金山分会场入选名单(四年级)金山分会场入选名单(五年级)
2021年10月17日
其他

入围名单|七宝分会场三、四、五年级初选入围名单

第六届上海小学生古诗文大会初选入围名单公布七宝分会场入选名单(三年级)七宝分会场入选名单(四年级)七宝分会场入选名单(五年级)
2021年10月17日
其他

他为茅台酒贡献了“殊荣”,但茅台可能不知道这位书法家(下篇)

不得不走的半生“歧途”每个人可能都会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彷徨。爱上书法并崭露不俗天赋的钱建忠,却不得不放下心爱的书法。因为,练习书法是一条必须能忍受“清贫”的路,一条甘于寂寞孜孜以求的路,且未来能否成名成家亦未可知。而渐渐长大的农家孩子钱建忠,跟所有的芸芸众生一样,首先得面对“吃饭”问题。1978年,宝钢征地,家里没有了赖以生活的土地,20岁的钱建忠,被安排进农行宝山支行工作。为了一度被他看做“事业”的金融工作,他拿出了不亚于学习书法的“狠劲儿”。从一开始的“门外汉”,一度成长为组织上寄予厚望的“培养对象”,这样的进步缘于两个字:认真。开始工作的1978年,钱建忠是农行宝山支行的银行柜面记账员,他一度怀疑自己不是“那块料”,工作心不在焉,记账经常出错,最多时每天20多笔差错,是被领导点名批评的常客。可是,他有一位厚道的带教师父,每次他出了纰漏,师父总是悄悄地给他复查并弥补掉,四十年了,他迄今依然记得那位叫“李秋梅”的师父。如今,当年的师辈均已八九十高龄,他年年不忘登门拜访。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不是“那块料”的他被忍无可忍的领导调去农行宝山支行信贷商业组部,痛定思痛的他突然找到了感觉。他说,那时每年表彰先进岗位的“流动红旗”基本都是他的……忙!1987年起到2011年,他的书法练习基本荒废,期间只是没系统地断断续续拿起毛笔……似乎书法已经成了生命中的过客,金融才是他的立身之本。为了自己的出息,他一口气买了30余本金融类专业书籍,发狠钻研……他自信地告诉笔者,《工业会计》任何一页的内容他都烂熟于胸……后来,他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公认。1987年调到工行宝山支行任信贷科长兼对口服务宝钢信贷科长,1994年到浦发银行,1996年兴业银行,2000年招商银行,2005年农商银行……金融界的闪躲腾挪,也曾手握重权风光一时,尤其是进入农商银行后,他一度是“组织上的重点培养对象”……但令人惊讶的是,临退休了,他竟然不仅没有一官半职,而且还没什么积蓄,尽管大家都知道他“是个能人”。在别人眼里,钱建忠频繁跳槽是个笑话,但他觉得这是他的命,别人难以想象的人生历练。现在,他承认自己真的不是“那块料”!2005年1月,钱建忠任农商银行上海总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一时风光无限。不管是面对什么人,从不看脸不搞关系。原则面前,自己领导的面子也不给,即使他知道可能会面临被免职的后果……2007年例行的年终考核后,他得到了比较低的评分。于是,2008年被调去了总行审计部任业务主管;2013年调村镇银行管理部,负责外地村镇分行的审计……2017年,“死不悔改”的钱建忠我行我素故态复萌,因为在一次考评时对上级领导说了让领导认为不该说的话,从总行“下放”,被调到看似偏远的宝山支行……心亡为忙!恩师刘小晴曾经很严肃地告诫钱建忠:“你应该专心研修书法,对你来说做金融是不务正业误入歧途。”好像就跟当年的钱沛云老师一样,一眼看穿了钱建忠到底是块什么料。忙碌浮沉跌宕半生后,老师的话语简直就是当头棒喝。一语点醒梦中人。2012年,他重新拿起了毛笔,就像游子的“回归”。被“下放”到偏远的宝山支行上班,却殊不知正是他时来运转因祸得福——新的单位离自己家步行只要十来分钟,每天差不多可以省下两个小时用来练字。调令一出,他兴奋得当天一个人喝掉一瓶茅台……40年的职业生涯,金融界摸爬滚打,他自认为这是人生必须要走的路,既是生计之必须,也是人生之必须的磨砺。于书法,看似耽误,但也是成全,“这几十年的跌宕浮沉,让我认识了人生,看到了自己的渺小”,于是才有了临退休前的幡然醒悟——平心静气做回自己,甘于平淡、脚踏实地,每日惜时如金埋头苦练,正所谓极绚烂而归于平淡。交通事故背后的“推敲”唐代有过一场著名的“交通事故”。著名的苦吟派诗人贾岛,有一次骑在毛驴背上琢磨《题李凝幽居》诗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其中的“推”应换成“敲”呢,还是应该就用“推”,沉吟其间浑然忘我,骑在驴上抬手时而做着“推”的姿势,时而做着“敲”的姿势……最后酿成了一场“交通事故”——不知不觉骑着毛驴闯进了官道,冲入了吏部侍郎韩愈的仪仗队中……爱才而大度的昌黎大人最后给贾岛“敲定”了“敲”字。那场“交通事故”,是中国文坛的美谈。两年前,钱建忠也制造了一场交通事故。自从把练字当做“每天最重要的事”之后,他便一发不可收拾,大部分时间内满脑子都是笔划……三年前的一天早晨,在家练完字,他驱车去陆家嘴上班,一路上满脑满眼还是刚才练的那些字……出门没多远,在家附近的海江路永乐路口,神游天外的钱建忠一手把着方向盘,另一手在不自觉地比划着某个字的笔画,直到“砰”地一声,伴随着车身的剧烈震动,才让浑然忘我的他回到当下——闯红灯了!而且还撞了别的车……连交警问了原因后也是哭笑不得。所不同的是,他撞的不是什么大人物,估计也不会成为什么“美谈”。但这件事让钱建忠认识到,凡事有度,迷而不痴方是真正的爱好,专注在当下——写字的时候,写好每一个字;开车的时候,就一心开车;喝酒的时候,喝好每一口酒……1976年,一次偶然的机缘,钱建忠得以拜师在著名书法家刘小晴门下,那时起他“开始经历新的痛苦”。刘老师对弟子的要求十分苛刻,每周他要骑一个半小时的车赶到住在刘行的刘老师家接受严格的训练,一点一划、起笔运笔收笔绝不马虎,每个动作必须到位。如何跟之前几年接受的书法训练融会贯通,这是一个痛苦的扬弃过程。人,就是在否定自我的过程中成长的。“艺者,道之形也”,熟读《道德经》的钱建忠,深谙书法之道,不可太过“有我”——大象无形,所谓的好作品,往往是简单的作品,好比音符的和谐,阴阳的统一,合法合道合传统,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来不得半点额外造作。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练习书法的底线:每天练字不低于五小时。这五个小时,完完整整地属于书法,其他时间则与书法无关……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小时候在宝山乡下的苦功夫奠定的“童子功”,以及天生的悟性与一贯的“狠劲儿”,让他拿起毛笔便能“神交古人”,每天不下五小时的专注书写,对一般人而言绝对是艰巨的挑战,但钱建忠每天沉浸期间,每次练完不仅不累,而且神清气爽。每天练字的五小时之外,他在打坐、读古文,心静了,时间也都回来了……在传统经典中汲取养分,是他研习书法的路径之一。如今,《古文观止》他已经完整读了不下十遍,《道德经》《左传》更是反复研读,钻之弥深感触亦深,深感离开传统文化的土壤,书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古人文章,越古便越旷达高远博大,越近则格局渐小,商周的作品最令人激动,越往后越趋于“小”,格局、气象都慢慢变小,烟火气渐浓,文字也愈发啰嗦,愈发追求形式……仿佛当下的书法界,各种所谓的“标新立异”大行其道,“书法,终究得有个‘法’在,创新也得厚积薄发水到渠成,不能由着性子乱来!”
2019年2月24日
其他

他为茅台酒贡献了“殊荣”,但茅台可能不知道这位书法家(上篇)

2018年的最后一天,是钱建忠退休后的第一天。临退休前两年,天意般地被调到家门口的支行工作。每天早晨,只要踱步十来分钟,就可以到单位。他说,这是上天给他忙忙碌碌认真工作的职业生涯的回馈,他终于等来了散淡的日子。因为要退休了,支行安排给他的工作不多。对同事来说,他算是“新来的”,很少有人打扰他。而他正乐得如此,每天一头扎进办公室,便不闻窗外事:“现在,我每天临各种字帖至少五小时。”难怪他那间偏居一隅的办公室,一进屋便是墨香,堆满的都是宣纸……他说,这是他想要的简单。尽管,出价求他书法作品的人日益增多;尽管,各种应酬邀约不断……他还是坚定地选择了向往已久的“退居”,在不引人瞩目的地方做自己认为最重要、最想做的事。这件最重要的事,就是书法。几十年就写了一个“真”字看上去钱建忠不像个书法家。因为他没什么钱。据说他的字已经值些个钱了,但他不肯拿自己的字卖钱。有的人跟他要字,他往往随手就送;有的人跟他买字,他常常一口拒绝。他说:我不是为了发财而写字的。朋友手头拮据,他二话不说慷慨解囊帮朋友的孩子交付学费,尽管自己兜里也没几个钱。沪上某著名画轩,主动要给他办作品展,在很多人看来求之不得的机会,他轻描淡写:不急,还没到时候,过几年再说吧。在银行工作时,曾有人给他打电话,说给他开了账户,请他审批贷款时宽限一下,数百万元立刻就会打进他私人账户,他把对方臭骂了一顿……朋友请他吃饭,路边不起眼的饭馆他坐下就吃,即使撇开书法家身份,人家好歹也是银行白领,但他从不挑剔不摆谱;有求而来的人请他山珍海味,他一概不去——“酒如果不是跟朋友喝,跟一群陌生人装模作样推杯换盏,那山珍海味也会倒了胃口,不如不吃。”其实,他是很喜欢喝上几盅的,对酒,还很挑剔。2010年,贵州茅台推出世博会专供酒,他在上海南汇的某酒类批发部,把自己银行里所有的27万元积蓄倾囊而出,当时998元一瓶的茅台酒,一口气买了近300瓶,还买了几十箱西凤酒。他想,等退休了,自己可能无所事事,但最起码还有好酒喝!他爱酒,十来年前,他就跟人推荐茅台酒的股票,信誓旦旦:不涨我负责。供职于金融界的他,对股票有着敏锐的判断。不到十年的时间,茅台的股价不出所料一飞冲天,甚至一度涨成了天价,而经常向人推荐“贵州茅台”股票的钱建忠,自己却从没买过一股茅台股票,而花了27万元血汗钱买的茅台酒却所剩无几。想好等退休再喝的,可还没等到退休,那300来瓶茅台已经只剩下50来瓶了,自己喝掉的也有,但大多是碰到意趣相投的朋友随手送掉的,尽管他知道那些酒其实已经升值了。率性而为,不张扬不刻意不造作……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该怎样就怎样,不能把自己太当回事”……可是,有一件事他却非常当回事,每天恭恭敬敬如敬父母如奉师长,从不马虎。这件事,就是书法。每天总有那么数小时,面对古人的碑帖,他一改日常的随意洒脱,平静而严肃地专注其间,满含敬畏,“敬神如神在”——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虞世南、赵孟頫、沈尹默……有的碑帖他已经临了十多年,一坐下去平心静气,一笔一划沉浸其间,每天起码五小时,“饭可以不吃,这件事必须做”。他说,书法家的三件事最重要:功力,锲而不舍的时间投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孜孜以求,由正书(隶楷篆)而行书而草书的次第进取,不可冒进;敬畏,对古人心存诚敬,以古人为师,不可高看自己;修为,把自己的心静下来,心中无物时往往才能挥洒自如,甚至眼前书写的纸头也要“空掉”,空了,才有“神入”。比如,草书的灵动与禅意,一定与心的修为有关……书法,跟做人一样,就在一个“真”字:“要有真功夫下去,要有真性情流露!”一件的确良白衬衫的“震撼”钱建忠是沪上著名书法家刘小晴的入室弟子,他的学书之路颇不寻常。1971年,钱建忠升入初中,就读宝山区盛桥中学。开学第一天,语文老师第一眼见到他,开口便问:“你喜欢书法吗?”数十年后的现在,钱建忠依然疑惑当时的情景——当时那么多学生去学校报到,为什么那位语文老师偏偏就只是对他一个人问了这个问题?那位语文老师,是著名的两栖书法家钱沛云先生。现在想来,只能用“缘,妙不可言”来形容这师徒二人四十多年前的相遇。也许,名师遇到可堪传授的传人时,一定是兴奋不已的,而真正的高人,一定独具慧眼。那个年代,出版业远没现在发达,新华书店能买到的字帖寥寥无几,他清楚的记得,钱沛云老师让他入门练习的第一本字帖是沈信德楷书《金训华日记摘抄》,其中“活着就要拼命干,一生献给毛主席”之类的有鲜明时代印记的字句让他至今依然记得,他实在不记得那些字让他反复练习书写了多少遍……有件事,钱建忠终身难忘。上世纪70年代,物质供给相对贫乏,有的东西是按计划供应的,瓶装的所谓好墨汁他根本买不起,每天练习书法用的墨汁是钱沛云老师给他购买的散装墨汁。每周,老师会带着瓶子到文具店“零拷”一瓶墨汁,骑一个半小时的自行车从上农新村给他送到宝山……因为骑车一路颠簸,墨汁很容易渗漏或打翻,老师会用把瓶子包严了放在包里。有一次,从老师手里接过墨汁瓶时,他惊讶地看到,老师那件的确良白衬衫上沾满了墨汁,刺目极了……那个年代,一件的确良白衬衫,堪称是贵重物品了!他发狠地练习书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上海宝山,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一家五口人挤在15平方米的茅草屋里,无电风扇,刚读初中时14岁的钱建忠,每天坚持练字,中午回家吃饭也至少要练上半小时;休息日帮父母一起做农活,田间休息时也在抓紧练字……那时候,买不到也买不起宣纸,用的是廉价的毛边纸,饭间的小方桌是他的书桌。夏天,蚊虫肆虐,他就用雨衣把自己包裹起来防蚊,每次练字下来,雨衣内部大汗滂沱……1975年首届上海市中学生书法比赛,1986年上海电视台现场即时书法比赛……领奖台上都出现了钱建忠的身影。现在,每当练字懈怠的时候,钱建忠的眼前总会出现那件墨迹斑驳的白衬衫……2016年,沪上某著名高校的出版社找到钱建忠,为他出版楷书字帖《三字经》,这是钱建忠出版的第一本字帖。在书法界结交了很多知名人物的钱建忠,完全可以请名头来头更大的人物为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背书”,但他坚持拜访了自己的启蒙恩师,恭恭敬敬请钱沛云先生为自己的“处女作”题写了书名。而为他写序的,则是他崇敬万分的恩师,书法家刘小晴先生。(待续)赵玉平/文作者为《少年日报》《上海中学生报》总编
2019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