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旋风

其他

人到中年,该不该放手一搏?

正因为如此,面对这种”好机会”,民企内部的老员工都躲得远远的,只能对外招聘。然而把一个民企的新部门做起来,其难度无异于创业,是不确定性极高的事情,更何况在当前这个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之中。
2023年8月3日
其他

成为一名自由咨询顾问是一种什么体验?

作者Wendy,POINTer一枚,目前供职于一家管理咨询公司,从事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作,例如优化客户的管理经营、业务流程等。本期邀请Wendy作为小数点咨询平台好评率很高的咨询顾问来分享一下,Wendy与小数点的故事~Q1:在小数点做咨询顾问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很早之前就知道小数点,看着平台从雏形到一步步搭建完成,像是看着孩子一步步成长。在这个高手如云的平台,作为入驻的咨询顾问,我感到荣幸和对我的信任。这里的咨询项目比较有挑战性。从一开始关于客户的片段信息,到逐渐全面了解,再诊断存在的问题。对我而言,一方面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了解大家在面试过程中的痛点,有助于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Q2:你觉得小数点咨询平台给大家传达的意义是什么?任何平台,它的核心作用是“连接”。对于我们咨询顾问而言,服务客户时,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的共情能力,因为不仅要了解业务问题,还需要了解客户的心理状态以及个人情况。这正是咨询顾问和客户之间的“连接”。从业务类型来看,我的本职工作是服务偏大型的企业,但是我也了解到市场上有非常多的中小企业,他们支撑起了许多三四线城市的经济。通过小数点平台,我们可以给这些群体高质量、高性价比的服务,贡献我们的力量。这是非常有价值的。Q3:你觉得在这期间做咨询顾问有什么感受以及心得?我接触的职业转型的Case比较多,直观感受是大家对数据分析、商业分析等新兴技术岗位非常好奇,但是没能找到好的转型思路。市面上的转型课程或者微信推文,职业路径都是非常统一的。但是我们认为,每个人的发展路径都非常独特,重要的是基于过往的职业经历进行转型。例如数据相关岗位,既需要商业、数据分析的知识,还需要汇报、演讲、结构化信息的能力。所以我们会基于客户的年轻情况、职业背景、性格特点等背景,分析日常工作中的状态和未来工作之间的差别,挖掘个人的亮点,再提出转型建议。对我而言,在这里有机会了解各个行业的底层逻辑。既是服务客户,也是自我提升。Q4:你与客户交流过程中,你收获了什么,并且你觉得你给客户带来什么?
2023年3月22日
其他

我,商业分析师,2023年有了新机遇

Ray写在前面:昨天我发完给咨询朋友的文章后,有很多Pointer来询问如何加入小数点咨询平台。这些同学本身就是互联网大厂、智能制造、快消零售、甚至咨询公司的分析师,有着多年的数字化经验,一来,想看看有没有赚外快的机会,二来更是希望拓宽行业视野,用多年经验帮助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建设。针对这些朋友的问题,我们特别整理了之前采访Henry的直播分享。Henry是小数点最早一批入驻平台的咨询顾问,在咨询平台上完成了好几单咨询case,经验丰富,口碑优秀。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想法。背景介绍:Henry,Pointer一枚,目前在一家外企数据咨询公司做商业分析师。日常工作内容是通过数据解答客户给出的各种商业命题。之前在一家“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企业任职数据产品经理。他在小数点咨询期间交付的case获得100%的客户好评,有多名客户提出复购。在小数点做咨询顾问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站在咨询顾问视角我自己的感受是:小数点咨询会比较注重创新、团队合作并且非常重视用户口碑。小数点提出的是一种“轻咨询”的模式,这和现在的咨询公司完全不同。它的"轻"体现在每个顾问拿出自己工作中最深入、最专精的部分放到平台上,这样客户不但能够获得专家级别的服务,咨询顾问实施起来还不费力。实话实说,这种模式我觉得是对客户,对顾问来说最好的模式了,无论是成本还是质量都能得到很好的平衡。在好的模式下,小数点咨询的协作流程也非常顺滑。首先客户进来后,合伙人Ray会亲自做预咨询——帮助客户梳理问题,并且明确咨询的目标和交付物。这件事真的太关键了~!其实很多客户进来咨询前并不清楚自己的问题。在Ray的帮助下,客户捋清了问题,平台能选择最适合的顾问,顾问也明白了服务范围和交付内容,是非常高效的流程。(唯一就是Ray太辛苦了)最让我感动的是,平台特别关注交付质量和客户体验。像我整理好内容后,平台助理会提前和我过一遍,确定内容与约定一致;而咨询过程中,如果客户有不明白的,还会再预约时间进行补充,这些都是免费的。所以小数点咨询平台做到今天,客户满意度这么高真的不是侥幸,这里其实融入了很多大家的努力和心血。你觉得小数点咨询平台给大家传达的意义是什么?我觉得小数点咨询平台首先是一次很好的组织模式尝试。现在大家都在讲"去中心化",但咨询公司就是典型的中心化:要大团队,要集中实施。小数点提出的"轻咨询"、"区块链式的咨询公司"这都是对"去中心化"很好的一次尝试和落地,这非常有趣。其次,小数点咨询平台是一个很好的资源整合模式,有一种"共享经济"的味道。数字化是未来很多年的趋势,但是市场上数字化人才是稀缺的,而且集中在大公司里,中小企业没什么机会吸引到这些人才。一边是日益增长迫切希望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一边是海量分散的数字化人才。而小数点咨询平台正是打破这种资源分配的一种很好的尝试,我觉得对顾问来说是好事,对中小企业更是好事,不然在现在的资源格局下,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是没希望的。最后,我觉得这也形成了小数点业务的闭环。小数点培养了国内很多的数字化人才,我知道有不少小伙伴几年前就加入小数点,跟随着它一路成长。现在我们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了,再回到小数点咨询平台上来发光发热,不但有益于社会,更实现自己的价值变现,整体来看是闭环的。这个商业模式我觉得非常有趣,是一次很好的探索。你觉得在这期间做咨询顾问有什么感受以及心得?在小数点咨询平台上,我的收获是全方位的。首先,我能接触到很多不同公司、不同场景甚至不同行业的实际案例。大家都知道数字化转型是很吃经验和眼界的。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切身投入的项目毕竟有限,所以能多听听别人在做什么,遇到什么问题,首先就是很大的收获。其次,给别人做咨询,本身也是对自己过去工作的一次很好总结和沉淀机会。就像我们上学的时候,会做一个题目和会给别人把这个题目讲明白是完全不同的,后者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对知识的沉淀。所以,在我给客户做咨询的时候,也是对自己过去数字化经验的一次提炼和沉淀的契机,对我自己也收益很大。最后,当然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了。这里的价值不只是一份金钱收入,看到自己的经验能够帮助到客户,得到客户的认可甚至感谢,这对于自己来说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能不能讲一个有趣的客户Case给大家分享下,你是如何解决的?有一个客户在面试设计总监的职位,二面时她有来找到我寻求帮助,当时面试的题目是这样的:“一家行业龙头公司,
2023年2月24日
其他

来,真诚聊几句

全篇内容,无广告,就是几句真心话,希望大家看到最后。大家好,我是Ray,工作十余年,在IBM、德勤等外企做过技术管理与咨询顾问,后来在创业公司以及互联网大厂带过技术团队和数据团队。最近我一直鼓励数字化社区的pointer投稿,把最真实的数据从业者经历、包括真实收入写出来。很多人读完文章后,对数据分析的滤镜破灭,甚至有些原本想转型数据分析师的小伙伴,也开始望而却步。其中不少同学在后台留言:"你不是做数据培训的吗?带头唱衰这个职业,是不是有毛病啊?"关于这点,我想和大家坦诚聊聊。作为一个工作了十六年,长期和业务、技术以及数据打交道的团队管理者,我对于数据分析的市场发展有着敏锐的感觉。在今天这个阶段,如果我还天天鼓吹数据分析师高薪、数据分析师好入门,大家快来报课吧。这种违背原则的事,我真的做不出来。在2016年,也就是我们决心创立小数点时,数据分析师真的是红利岗位。那时我们鼓励大家转型数据分析师,也确实有一批pointer赶上数据分析红利,纷纷转型成功,薪资也达到了很高的价格;从原本薪资8k直接16k,从10k到25k的神话,那时候可谓是比比皆是。(其实产品经理、运营也有同样感受吧)之后随着市场逐渐饱和,我们意识到传统数据分析师的就业空间在不断收窄,市场需要的是更深入业务,更有业务思维的数据分析人才。所以,商业分析、经营分析、用户画像、数据产品这样贴合就业市场的课程相继开办,帮助大家提升业务思维,建立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技能,于是又有一波pointer赶上红利,踏上了升职加薪的康庄大道。而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我绝不会鼓励大家转行做数据分析师。而之所以发布pointer真实的声音,也是希望可以让大家看清现状,更好的规划未来。因为基于对现在市场的判断,我认为数据分析技能已经成为未来十年内职场人士必备的能力。伴随着数字化转型在各个行业的渗透,数据分析早已不是"数据分析师"的专属技能。当前职场人士,越早掌握数据技能,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越有帮助,但是真不一定要转型成为“数据分析师”。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要求运营、产品、市场、销售、财务、广告、宣发、咨询顾问、金融等岗位掌握一定的商业分析能力。我们pointer中仅有30%是专职的数据分析师,更多的还是非数据分析岗的小伙伴。在很多数据分析师焦虑"35岁危机"时,这些非数据分析岗的小伙伴却借着数据分析技能踏上了职业发展的"康庄大道",甚至成长为行业分析专家。就在本周一,我刚刚对一位pointer——黄老师做了专访,而他就是非数据分析师通过数据分析技能得到职业快速发展的典型案例。大家有兴趣可以收听采访回放:《借助数字化能力,我升为管理近百人的业务负责人》以下是第一人称的专访内容:大家好,我是黄老师。我现在是某运营商省公司下一条业务线的分管领导,分管着六个团队,下属人数近百人。然而就在5年前,我还只是一个网络运维团队的小组长,干着最苦的活,背着最黑的锅。在暗无天日的运维工作里,我意识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已经遇到了天花板,每天趴在机房里,被业务、产品、运营各种指挥。不出事还好,一出事就被业务甩锅,奖金没份,扣钱当先。当时的我十分焦虑,想要解决这种被动挨打的现状。于是,我开始认真分析自己的日常工作,在趟过无数次坑后,我意识到:自己工作以来处理问题都在用归纳法,以案例总结去提升质量。这导致所有工作都很被动,同时对业务感知不够,没法提前发现和应对新问题。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像找到了一盏明灯。我意识到自己应该去分析业务的发展方向,提前预判出可能出问题的点。运营商有大量的数据,这很方便我去进行分析和挖掘。但我当时只会Excel,可以分析的数据量很小;并且我的分析思路也不够开阔,有时候拿着数据也不知道该怎么挖掘。这些问题都指向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需要数据分析能力。于是乎,我迈上了学习数据分析的自学路径:我去啃基本的数学基础,补上自己基础的短板,这里我选择的书是经典的《商务与经济统计》;我有意识提升自己的业务敏感度,我逼着自己去了解企业运营,从主营业务收入分析、企业风险分析、企业估值分析等维度去锻炼自己对业务的认知能力——这点对我今天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帮助,让我在思考问题时都能站在企业经营的视角;我会有意识去收集其它公司的公司财报、分析报告、官方数据等信息,进行参考练习;我在2018年就参加了小数点的数据分析课程(现在商业分析课程的前身),之后又参加了财务分析课程(经营分析的前身),通过课堂体系化补充自己知识短板,并结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学习。通过这样的能力建设,我不但本职工作有了好的产出,更对业务开始有了全面的认知。而这一切变化让我脱颖而出,被领导选中转岗去负责业务产品相关的工作。按理来说,我本职工作是网络运维,这是一个非常技术的岗位。而业务产品是非常靠近业务的,我做起来应该十分吃力才对。可我转岗后上手很快。一方面是因为我来自网络运维,长期接触底层数据,这是运营商里最细颗粒度的数据,所以我对业务底层原理的理解会更深;另一方面是自己培养出的数据分析能力和业务敏感度,让我能很快的发现业务机会。所以在业务产品的时间里,我还是推出了几款不错的产品,并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于是在2年前,我开始负责一条业务线,成长为分管领导。成为分管领导后,我原本认为自己不再做具体工作,数据分析思维可能用的少了。然而真当走上管理岗位后,我才发现,数据分析思维对管理也非常重要。举个例子,作为管理者而言对员工绩效考核是非常重要的做功点。我在进行KPI设定和考核时,会首先和员工明确数据口径和衡量标准,避免大家觉得有黑幕,也方便一竿子管到底。现在这种方式帮助我穿透了一条专业线、6个部门以及下面所有班组,实现了透明化管理。同时,数据分析也让我向上汇报更加有条理,更变于我展示自己的工作成绩。通过统一口径的数据展示,我能够更好的体现自己团队的工作产出,避免"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尴尬。最为重要的是,我以企业经营作为基础的思维逻辑能够让我在做任何决策和判断时都能做到"以终为始",站在企业发展的维度去思考和做决策,这对于一名管理者来说十分重要,也十分关键。综合来说,我并不是数据分析师,但可以说数据分析能力和数据思维的学习和建设对我自身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某种程度来说,可以说决定了我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特别在当前经济红海,各个企业都在内卷艰难生存的当下,降本增效会倒推企业进行数字化落地。对于所有身处时代洪流中的职场人而言,掌握数据分析能力,具备对业务的敏感度,是大家安身立命,能够逆流而上的重要支撑。Ray写在后面的话:黄老师和我一样,都是喜欢焦虑的人。当一段时间个人没有成长,当一段时间工作没有起色/变化,我们都会感到焦虑。实事上容易焦虑的人很多,但大部分也就止于焦虑而已。在日常沟通中,很多pointer在咨询我问题时,都会这样问:"Ray,按照你的建议来做,会不会太晚了?"每当这时,我都会这么回答:"现在开始做,一定比过去开始做来的晚;但也一定比未来开始做来的早"。应对焦虑最好的方式是付诸行动,立刻开始做正确但艰难的事情,慢慢的,大家会发现自己的问题会开始缓解甚至解决,焦虑自然而然也就消失了。在采访最后,我问了黄老师一个问题:"5年前和你相同处境的同事,有没有和你一样付诸行动的人?"他沉思的半刻:"还有一个人,他现在发展的比我还要好。"看清未来后,就立刻坚定的启动并坚持走下去吧,和时间做朋友,才是最正确的选择。END如果大家对我们的小数点数字化社区,感兴趣,想要加入,也可以联系林佳。她非常活泼,有时候还会在朋友圈发一些有趣的内容。大家如果想要和我交流,也可以先和她沟通下,她会转到我这边。同时,直播时黄老师还给听众准备了一张脑图,详细说明了自己职业发展的路径,大家也可以从林佳那里获取。备注:职业发展脑图
2023年2月22日
其他

我,7年数据分析师,2023年降薪30%

作者:明日复明日,Pointer一枚,7年互联网数据分析,刚刚换到外企做供应链分析,wlb是接下来的目标。2022年我做过最愚蠢的决定就是从一家互联网大厂裸辞。后来找工作找了半年,降薪30%,虽承受着巨大心理落差,但我还是接了,因为再不接,房租都快租不起了。最近小数点社群里在讨论一个话题,数据分析师未来会遭遇降薪吗?大家还想着年后跳槽涨薪个20%-30%事实上去年我所在的数据部门已经开始低薪招收一些工作年限少于3年的小朋友。领导甚至在公开场合说,工作五年以上的数据分析师实际上跟工作两三年的没啥区别,没做出成绩还想加薪升职,做梦去吧。从那以后公司就在不断换血,慢慢逼走工作7-8年以上的“一线员工”非管理岗。有人总说35岁会中年危机,但是从目前现实来看,你没走上管理岗位,那你职业危机可能不是35岁而是30岁,越来越提前了。举个例子:我们工作7-8年的数据分析师大概薪资是30-60w之间。公司现在招的都是1.5w/1.8wx15=22.5w/27w的新人,就算是这样的薪资,还是很多人都抢着这份岗位。当然这种情况不仅仅只是发生在数据分析师岗位,其他偏日常机械型的岗位也这样。反而需要创意、业务实地经验的岗位,公司还是肯砸钱挖高薪人才。这就让我十分焦虑,同时也因为家里出一些事,我必须回老家一趟,在此之前提出离职。等我重新回到北京时,我发现我的简历一直石沉大海中。有一次忍不住问了招聘平台上的HR,看看能不能给给机会,她说我们目前只招985。我懵了,我是211本硕,没想到在2023年简历关都这么艰难了。目前有很多培训机构还在宣传数据分析师是可以不断高薪,不断涨薪的,这种就超级离谱,或许有那么一两个是涨薪很多,但是事实是我身边有几位数据分析师已经平薪两年。老板们似乎看透了那层泡沫,不愿意在数据分析投入更多资源与资金,照着传统那套打业务的方式反而蛮稳定的,需要数据分析师来提供建议的场景为0。这时候数据分析师就落入的尴尬处境,大部分工作都是给领导提供数据的工具人,对业务并没有什么创造性。身边越来越多工作5年以上的数据分析师同伴们感到无比焦虑,虽然这份工作性价比不错,薪资待遇不错,但是耐不住新人太多,不断往里进,老人们保住饭碗岌岌可危。在此我对“高龄”数据分析师的几个建议1、尽快想好转型方案,脱离专职数据的岗位。或者尽快跳到一个壁垒比较高的行业,如医药、快消、零售、奢侈品等,把自己打造成行业+数据专家。记住,行业是排在前面,也就是说行业才是你的职业竞争力,技能不是。2、不要对未来薪资期待有高速增长。在买房上加了过大杠杆,以后会炒鸡痛苦。这点我深有体会,我家乡也算是新一线城市,我前两年买的新房,每月房贷是1.2w,虽然我目前薪资完全可以覆盖这笔贷款,但是真有一天,我薪资降到2w一个月的时候,然后我再遭遇一个天选场景:还房贷又要养家,父母又生病,那我可能完全招架不住1.2w的房贷,每天都得为这事发愁,想想就可怕。3、不要总想着靠做数据分析相关的副业发家致富。如知识星球、卖课,卖简历修改、求职咨询服务等,因为我这两年也在做,根本做不起来,在知乎辛辛苦苦回答问题基本上没什么流量,如果早在六七年前应该是可以上千赞,现在就个位数的赞。现在也有做小红书,小红书上数据分析这个赛道的博主简直不要太多,炒鸡内卷。4、找到一个好圈子,多认识一些数字化前辈。说实话,人到30岁以后,根本拼的不是技能、学习能力。而是你的人脉资源,虽然很多年轻人都很反感人脉这一说,但是事实是你不多认识一些圈子内的好友,你的信息渠道全无,有好的工作岗位,都在圈子里介绍解决了,根本不会放到网络中招聘。这是中国特色文化,关系代表着信任。所以我会比较建议高龄数据分析师可以加入一些真正意义上高端职业圈/行业圈去获取真正有意义的信息,而不是那种成天吹水,浑水摸鱼的聊天圈。5、多在软技能上下苦功。数据分析师很多都是理科生,通病是不太会在软技能上下功夫。我身边很多在外企的HR、marketing、sales朋友在软技能上的学习基本是每月一次,外企也肯花钱请一些外部培训师来做各式各样的课程。我之前每次和外企的朋友聊天,确实觉得自己在一些谈吐上有点“老土”。如果数据分析师在公司内没有这种学习机会,那建议去报外面的培训。一定要线下培训,软技能学习只有线下学习才有氛围感。我之前就参加了谈判沟通、向上汇报、十分钟演讲、情绪管理等课程,还是蛮有效的。虽然一下子要花好几千出去,但是花在软技能软素质的培养上。我觉得蛮值得。你可以理解为,用金钱去换取精神层面富足。往往你和别人拉开差距就是这些能力。我的近况我虽然降薪30%,但是跳到了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领域,外企医药行业,目前主要做的是供应链分析,和之前互联网的数据分析工作内容还是有很大不同。最大差别是心情变好了,不焦虑了,很踏实的感觉。想在一个行业中深耕下去,或许做着做着,往上走不再是和分析岗位有关。但是这项技能可以陪伴我整个职业生涯,所以我不后悔我学了数据分析,恰恰它是我职业发展的一大助力。最后,祝愿每一位“高龄”数据从业者都能有很好的职业发展。END我强烈推荐小数点的高端数字化人才社群,最近小数点推出了专为数字化从业者打造IFC社群,以Industry(行业)
2023年2月14日
其他

工作十年,我跟对领导,年薪千万

我的大学同学最好的哥们小D,上周他到上海,我们一起吃了个饭,两人聊了很久很久,直至餐厅打烊我们才结束。我们大概有六年没见了,毕业十年,中间见了一次。推杯换盏间,我们各自分享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他惊叹于我做数字化转型0-1斗智斗勇的经历,并且只身一人跑去香港工作,再后来又跑去读MBA,最后做私募的故事,对我一阵猛夸。我也有点嘚瑟,毕业十年,确实现在的成绩,我是挺满意的。但是接下来我听了他的故事,我...直接傻眼了他一毕业进入厦门的一家国企(你懂的,厦门最有实力的企业都是国企跟了一位领导,这个领导业务能力非常强,他跟着快速成长也升职加薪了。这期间有个变故,他领导出来了,自己开了家公司,问他愿不愿意跟着一起做,他犹豫了一周的时间,放弃国企稳定的饭碗,也一起出来了。他们主要是做医疗器械这一块的,研发和代理都做。我的大学同学跟着领导就是一起做BD,做销售,那一段时光可以说是非常辛苦,每天起早贪黑跑市场,跑客户。慢慢地公司经营好起来了。这几年下来,每年营业额大概有个5-6亿左右。我的同学自然而然成为了二把手,年收入+分红在千万级别。聊着聊着,我已然变成了一个柠檬精,问了句:你觉得你这十年来成功秘诀是什么?小D:四个字,跟对领导我:确实,但是这种领导可遇不可求啊。小D:其实识别厉害的领导不难,但要长期跟着,那就很难了我:诶,听起来有故事?小D:“其实我领导性格挺暴躁的,动不动就爆粗口,当时在国企的时候,很多下属都受不了他,我是唯一一个能跟他坐下来谈谈心的人,我的性格比较温和,刚好和他互补。再后来他创业,他也叫了很多人,最后只有我和另外两个人一起陪他创业,但随着创业过程中的一些波折,最后只有我在他身边了。其实我和他好几次起冲突,我都想离开了,但是静下来想想,我离开了,就没人帮他了,他性格就那样,还是要有点耐心。随着业务慢慢好起来,他性格也慢慢变好了,毕竟人只有在危机感很强的时候,会显露出慌张愤怒的情绪,但是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的时候,人也会变得温和舒展起来。他现在特别信任我,几乎公司管理的所有事都交给我。”我:所以你现在收入大概多少?能说出来让我柠檬下吗(平时我不会问别人收入,只有很好的朋友才会相互透露)小D:固定年薪200万+分红2000-3000万我:不准备上市吗?小D:过个三年吧,现在现金流都蛮好的。我:能不能给我们机构做?小D:哈哈,可以啊!我:按照我的估算,你们公司要是上市,再加上你的股份,你大概一上市之后身价至少有七八个亿~
2022年11月2日
其他

我,阿里P7,找不到工作

关闭会议软件,结束一场面试后,我瘫在椅子上久久回不过神,刚刚面试官阴阳怪气的话语和似笑非笑的表情晃荡在我脑中,我感觉我不像是在面试,而是我向家人证明自己依旧在努力的例行公事。我是阿伟,今年34岁。在半年前,我还是阿里的一名员工,担任数据专家,职级是P7。在他人的眼中,我这个年纪拿到百万年薪在同龄人中算是混得还可以(笑然而,在今年年中公司突然而来的“毕业潮”中,我被光荣裁员了。刚拿到大礼包时我还喜滋滋地想:本来就呆够了,外面有的是工作机会,这个大礼包来得真及时。一开始找工作信心满满,想想自己作为阿里P7的身份,工作肯定是容易找的,可以去其他大厂带数据小组,也可以去大型传统企业做数据总监,如果有人介绍的话还能去新能源行业做数据技术负责人,一个月,两个月…直到国庆节已经四个多月过去…我面试了三十多次,公司标准也从大厂一降再降到中小厂,竟然没有拿到一份合适的offer。我不禁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是我太菜还是现在这个市场要求太高?被现实摩擦几个月后,我终于明白,过去大家眼中阿里P7的光彩只是公司带来的光环,和身处其中的个体没什么关系。当环境变迁,时代更迭之时,离开平台后的打工人拼的是自己的能力,管你过去是P7还是P8,潮水退去之后,谁在裸泳一眼便知,而我可能就是裸泳的那一个。国庆期间,我和我老婆都笼罩在没找到工作的阴影中,没有回老家,也没有出门旅行。我在书房呆了三天,突然想给空白投一篇稿,这几年一直关注空白的动态,她作为跟我同样的出身背景,却走出来一条跟我完全相反的方向。成功的案例大家看多了,我作为反例,把过去几年的故事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也算是给互联网行业的一联挽歌。天胡开局2010年,我正值大三,那时候机械专业的我,开始迷上了计算机编程,会用C++和Java写一些有意思的脚本。身边的同学纷纷去大型制造业实习的时候,我选择当时大家都觉得就业形势尚且渺茫的互联网,我第一份实习是去百度做后端开发工程师,那时候身边的同事很多都跟我一样,并非计算机科班出身,都是自学编程。那时候计算机人才紧缺,我实习期结束前三天,我的mentor就来找我谈话,要不要本科毕业了就留在百度,他会给我直接发return
2022年10月10日
其他

有趣的人生,究竟是什么样子?

(希望大家看到最后,有彩蛋~)当我还是一名数据工程师的时候,我就在想,我就只能数据工程师吗?于是我主动且推动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顺利升职为商业分析总监。当我还是一名商业分析总监的时候,我就在想,我就只能做数据相关的工作吗?于是我准备了半年的case和面试,顺利到香港做了一名咨询顾问。当我还是一名咨询顾问的时候,我就在想,我就只能一直工作吗?于是我准备了半年的GMAT和雅思,顺利去伦敦读MBA。当我是一名MBA学生的时候,我就在想我后面还必须做咨询吗?于是我申请了校友推荐的实习,顺利去了迪拜一家知名投行工作。当我还在迪拜实习时,我就在想我难道不应该回国工作吗?于是我就面试了国内一家顶级私募,顺利成为了投资经理。当我是一名投资经理的时候,我就在想我不应该再升一级吗?于是我花了一年多时间做业绩,升职为了VP(属于破格提拔)当我还是一名投资VP的时候,我在想我就只能打一份工吗?于是我开始做起了业余编剧、财经专栏作家、飞行员等....是的...我最近做了飞行员,不是体验开飞机,而是在民航中心登记的的飞行员。在我告诉朋友,我报了飞行班,要去开飞机的时候,我朋友一副“你离了个大谱“的表情,直接劝退,开飞机那么危险,女孩子不适合。而我告诉我妈,我妈直接支持我,“闺女,开飞机很酷耶,妈妈支持你~”于是我就踏上每周开三小时高速到飞行基地之旅。周末开飞机,而工作日晚上学习各种飞机系统、空气动力学、气象理论以及机场运行等知识。在飞行之前,我提前一个月做了体能训练,让自己变得强壮一点。因为我体重只有82斤,肺活量也低,身体素质可以说极差。而且我超级害怕失重,还有一些恐高,但是我想,什么大风大浪我都扛过来了,区区这种心理、生理的问题,我应该能克服。于是我开始训练,徒手体操、单杠、双杠、仰卧举腿、矩跑、长跑。作为一只懒狗,我在这一个月运动比我过去30年的运动还要多。期间一度怀疑人生,我为什么32岁了不好好坐办公室吹空调,要受这份罪,直到坐上飞机,我表情淡定,教员看我如此沉着冷静,被带飞10分钟后就开始让我操作方向杆,按照罗盘的位置寻找方向。而我对杆子的把握一直不准,常常会把杆子往前推,杆子往前就是机头向下,我经历一次又一次失重感。但我还是坚持把整套飞行指示操作完,下来后被教员夸赞,“你是我见过第一次上课最淡定的女生”在这被带飞的一小时里,我把飞机的所有仪表功能全部记下来了。在我第二次飞行的时候,我就开始独立操作启动飞机的关键按钮,以及如何在跑道上拉升起飞。其实开飞机挺安全的,甚至可以说比开车安全,在飞行之前都会一项一项做好安全检查,才能起飞。(被标记为飞行员,很开心也)Have
2022年9月16日
其他

45岁,公司不和我续签了

大家好,我是Vivian,当周日听完空白女侠的《30岁以上如何做职业规划》分享后泪流满面,决定给女侠投一篇稿,也算是对过去两年失业过程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我今年47岁,在45岁时公司终止了合同不再和我续约,我已经签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了,没想到还能被解雇。在又气又无奈的状态下拿到了一笔不错的补偿金,离开了这家公司。当时我想,作为一所211工科毕业背景,工作经验丰富,能力也不错的职场人士,虽然年纪有点大,但再怎么样都能在外企圈找到一份工作吧。所以当时的我内心虽然有些沮丧,但并没有感受到绝望。直到经历了两年的失业期,在无数轮现实的毒打后,我终于认清了一个现实:我真的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岗位了。先简单介绍下我的背景:我毕业后加入某制造业国企做技术工程师,一做就是八年;期间自学英语,从国企跳到了TOP的美国水泵企业做Application
2022年9月6日
其他

下一个数字化风口职业——经营分析师

最近这段时间,找我来聊职业规划的小伙伴,真的是特别的多,感觉现在经济下行,大家都特别焦虑,生怕一步没走好后悔终生。比如,有个小伙伴跑过来问我,他说自己现在在互联网公司,做数据分析的工作,但总感觉做的东西没什么差异化,现在互联网行业裁员这么严重,有没有什么好的方向可以转型呀?再比如,有个四大的小伙伴也跑过来问我,现在四大做审计,感觉又累又没有价值,四大审计的含金量也在逐步下降,特别是经济不好的时候,审计服务真的抠预算抠的特别狠,真的不知道后面还可以做什么?我倒觉得,这两个小伙伴的背景,如果揉一揉,说不定真的会有奇效,现在的招聘市场越来越卷,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也需要形成差异化,换句话说,就是复合型人才。如果做数据分析的小伙伴,懂商业和财务知识,如果四大审计的小伙伴,懂数据分析的知识,至少在求职上面,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大的竞争优势。那有没有什么岗位,最近开始逐渐热起来了,而且正好要的是既懂商业,又懂财务,还懂数据的呢?说实话,还真有,不知道小伙伴们发现没有,最近这段时期,招聘软件上,经营分析岗位的需求好像越来越多了。什么是经营分析师呢?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企业和个人对未来的信心不足,因此都会选择节衣缩食,在这种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企业对于精细化运营的管理要求,也从用户增长,流量运营,逐步转变为经营分析和财务分析。而背后的核心原因,便是从保增长,转变为保利润。特别是互联网行业,在C端红利逐步消失后,无论是大厂还是二线企业,都在努力寻求降本增效,就这导致其一方面在裁员,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的经营分析岗位,却慢慢多了起来。那到底什么是经营分析师呢?简单来说,经营分析师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岗位。对上,服务企业治理层高管,通过绩效管理指标体系,驱动管理层更好的干活(通过马鞭让马儿跑起来)。对下,服务企业管理层,通过经营监控指标和专项分析,发现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异常,以便更好的实现降本增效(如何用马鞭让马跑的更快)。当然,
2022年8月12日
其他

我们的经济会变好吗?

前段时间,朋友给我分享,在疫情之下,一个河狸家的美容师,从月薪2万的手艺人,到现在月薪仅有5000元,只能省钱挨日子。作为一个5星级美容师,她的收费从曾经的500-800元一次,变成一次不到300元。
2022年5月12日
其他

“全国统一大市场”背后的个人机遇

首先告诉大家,如果各位对自己职业发展有点追求,想要在这诸神黄昏的时刻预见未来,那这篇文章请阅读到最后,可能这是你未来十年内能把握到的最后一波红利了,之前因为涉及到敏感词,所以我重新修改发出。今年4月10日,一篇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见》的文章发布,引起了我身边很多同事和朋友的关注与讨论。
2022年5月7日
其他

上海疫情下暴露的管理问题

2.对过去成功的方法做复盘,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管理者需要知道团队过去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这样在环境发生变化时,才知道成功的方法哪些还继续有效,哪些已经无效,也才知道后续应该如何迭代优化。
2022年4月18日
其他

互联网金融还有未来吗?

花费了两个周末的时间,写了1.3w字文中有几处惊喜献给大家前些日子,在蚂蚁工作了多年的好友来找我吃饭,我这位朋友在蚂蚁担任中层,手握巨额期权,曾经一度让我很是羡慕。但是此次吃饭期间,我看他满脸愁容,就问道:“你怎么无精打采的呀?”他说道:“你觉得呢?”我:“是不是因为还没有上市的事情?”他点了点头说道:“现在互联网金融这种监管环境,我也不知道哪天才能上市,手上的期权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兑现。”他紧接着补充道:“本来还准备上市后换套房子,给小孩子更好一点的教育,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我安慰他说:“不至于吧,总会上市的。”他突然眼前一亮地问我:“你是做投资的,从你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还有未来吗?”被他这么一问...我陷入了思考回想起
2022年3月28日
其他

我读过顶级商学院,出身于MBB咨询,依然做不好领导者

认清事物的本质是非常关键的,它决定了我们对规律探索的方向。举个例子,我们都说“鲸鱼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这就是对本质的把握。因为认清这点,我们对鲸鱼一系列规律的探索都势必要按哺乳动物的方向进行。
2022年3月15日
其他

我投资SaaS行业,亏了1个亿

花费了两个周末的时间,8000多字文中有几处惊喜献给大家,读到最后有彩蛋今年年初,与一位许久未见的朋友吃饭。朋友在某家VC机构工作。我:“你最近的项目如何啊?”他:“别提了,之前投的项目都不太好。”我:“啊?怎么回事?”他接着说:“前面投出去的十几个SaaS项目,现在看起来都不太好,预计亏损1个亿以上。”这突然让我意识到,现在拉了几个路演会议,只要是涉及到半导体、工业智能制造,甚至是已经火过一阵的医药,投资机构还是熙熙攘攘,反倒是去年大火的SaaS行业,慢慢出现了亏损和退出困难,导致持续看SaaS赛道的投资机构越来越少。
2022年3月7日
其他

听说你不想在互联网卷了,想转行到咨询或金融(PEVC) ?

花费了两个周末的时间,写了1.2w字文中有几处惊喜献给大家读到最后有彩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不少互联网公司都开始陆陆续续加入了裁员大军,从虎扑之类的二线大厂,慢慢演化到腾讯阿里字节等头部大厂。在网络这个显微镜下,互联网公司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大成一种现象,似乎互联网人只要发表类似“岁月静好”的言论,就会被打上凡尔赛的标签,而嘴边不蹦出几个“内卷”,“裁员”,“优化”,”35岁中年危机“的词,就显得不够互联网化。
2022年1月10日
其他

心得总结:一名优秀的数据分析专家的能力模型

这两年无论是校招还是社招,数据分析岗位变得越来越卷,两级分化的差异也越来越大。不少应届生吐槽找不到数据相关的好工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见到过今年校招pointer拿到令人惊讶的40w、50w、甚至是60w的校招数据/策略offer。薪资一下子就碾压工作4-5年的数据后浪们。一部分人过得水深火热,一部分人又平步青云。一部分人觉得数据相关职业太过内卷,竞争激烈。一部分人又觉得数据相关职业至少比传统岗位好,在未来数字化时代下,各行各业都需要数据分析从业者,十年内都不会失业,是妥妥的朝阳职业。但有一点大家形成了共识,那就是随着数据从业者越来越多,向上通道变得越发激烈。什么意思呢?通俗来讲,你想从数据分析师往上升职,没那么容易了,是超级难了。如果你想从数据分析师成为一名数据分析专家,那可能不仅仅需要扎实的数据技能功底,还要考虑各项综合能力,你才有机会往上走。这让我不禁思考一名优秀的数据分析专家需要有什么样的能力模型呢?到底什么才是你成为数据分析专家的差异化特质?作为曾经的商业分析总监,我结合了这几年对数据行业的观察做一些思考:如果把自己比作一个身在江湖的剑客,如何才能做到人剑合一,成为独孤求败般的角色,按照传统武侠小说的套路,一个优秀的剑客,必然既有外功又有内功。外功分为招式和兵器,而内功分为心法和气功。而这些能力的综合正是一名数据分专家所需的能力模型。01招式:懂商业(业务能力)外功更偏重于技能,首先需要懂招式,即懂商业,数据分析最终是为业务服务的,无论是互联网企业准求的用户增长和UJM分解,还是传统企业追求的降本增效和精细化运营,最终都是为了更好的识别业务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提出落地建议。如果不懂招式,在雄厚的内力也施展不开。具体来说,懂业务包括三层的业务含义:
2022年1月4日
其他

我30岁当上高管的秘诀:一定要学会做好向上汇报

本篇文章花费了两个周末的时间,写了8000多字希望大家认真看哈,文末还有惊喜给大家我工作九年以来,可以分为三个关键的职业晋升阶段:第一阶段:数据分析师到数据总监,第二阶段:顶级咨询顾问被送去读MBA第三阶段:私募投资经理升职为私募投资总监在这三个阶段里,我都完成了领导的认可和快速升职。哪怕我职业转型到私募做一级投资,我也可以在摸清业务之后快速升职加薪。这点总是让身边的朋友感到惊奇,好像是:无论把空白扔到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职业,空白都可以就地展开做事,然后迅速成长为管理者。关于这点我还是很有信心的,我很自豪的说我每一任领导都很喜欢我(都是我的公众号关注者)。说句实话,工作这么多年,我越发觉得在职场中到后期,考究的再也不是单纯的工作能力,而是可迁移的通用技能,那什么是可迁移能力呢?“就是无论你从数据分析到业务战略,从互联网到金融行业,从咨询到互联网,无论你做任何职业与行业的转换,这些技能都是你可以立马用上的。而迁移的通用技能最核心最能发挥价值的就是沟通能力和向上管理能力。”我之前有篇文章《向上管理》发表后,收到很多小伙伴的留言,大家纷纷表示这篇文章对于职场人士帮助很大,希望我能够再接再厉,多分享一些职场中的干货经验。其实这篇文章是我在职场中经验的深度提炼和总结,但受篇幅所限,其中没有涉及职场中通用技能的分享。然而,职场中的通用技能是每个人都无法忽视的必修课。而且这些技能都还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无论在学校亦或教育机构都没有针对性的培训,需要大家在职场中自我学习,一点一滴的积累。所以在学有所成之前,难免会在这些通用技能上“栽跟头”、“吃苦头”,小则会丧失职业发展机遇,大则会对职业生涯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为了帮助大家避坑,我会陆续对这些通用技能做一个总结提炼,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2021年10月21日
其他

我30岁当上高管的秘诀:可能是向上管理做得好

我步入职场8年,目前是一家私募基金的投资副总监,很多人感叹于我的职业晋升如此之快,在30岁的年纪就已经进入管理层。但其实早在我26岁的时候,我就作为商业分析部门负责人,开始管理一个数据团队了。那有小伙伴可能会问,是不是我工作以及学习能力特别突出,所以即便跨越领域,还能担任管理者?其实不然,我个人觉得自己是曾国藩那种喜欢”打呆仗“的人,学习能力还行,工作能力过得去,再加上了点运气就到现在这样的状态。不过值得我骄傲的
2021年5月25日
其他

能说会道的人统治了整个世界

在当今这个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一个人如果自身能力很强,但因为交流短板而导致自身价值无法充分体现,这无疑是非常可惜的。所幸的是,交流只要弄清楚原理,了解常见问题并多多进行打磨就能很容易得到提升。
2019年7月12日
其他

如何避免程序员的中年危机(建议方案)

就好像老陈之前的不少朋友,他们平时工作中比较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经验,现在有不少人已经走到了管理岗位,还不乏总监、VP乃至于CTO这样的高级岗位。不但薪资高,而且职业生涯也得到了延伸。
2018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