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参考

其他

6000万人正在呼喊“螺蛳粉自由”

点击上方物质生活参考加星标!物质生活参考作者:王不易来源:物质生活参考(ID:wzshck)01.在成为网红5年后,螺蛳粉忽然又被拱上了热搜,而且是连续热搜。起因是广西援助了湖北3万包螺蛳粉,网友们循着味儿赶来了。在一波湖北十堰人民感谢广西人民的感动热潮中,有些网友逆流而上,晒出自己久未发货的螺蛳粉淘宝订单,发出灵魂一问:我的螺蛳粉什么时候发货?这便是螺蛳粉的第二次热搜了。第三次热搜来得顺理成章:中国人到底有多爱吃螺蛳粉?三次热搜的阅读量都过亿。热搜引得各大螺蛳粉品牌微博认错,连广西柳州市螺蛳粉协会会长都出来解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市场需求量非常大,但很多企业的工人都没有到位;其次,有些食材还没跟上,有些包装材料也没有办法及时补充,所以现在产能也低。”螺蛳粉缺货到什么程度呢?——“我土生土长的广西人做梦都不会想到,竟然有一天在广西吃不到螺蛳粉。”一位广西网友发出慨叹。因为本地螺蛳粉店都暂停营业,他犯了螺蛳粉的瘾,平常绝不吃袋装的他屈服了,谁知,袋装竟也没货了。网购需要无限期等待,预售排期甚至排到4月,线下商超早被抢购一空,螺蛳粉的紧缺是活生生的。在豆瓣“螺蛳粉fans”小组里(该小组成员26089人),平日里最多的话题是:螺蛳粉安利、螺蛳粉热量究竟高不高、螺蛳粉测评等,这两天的话题风向一转,变成了炫富:“我的螺蛳粉发货了!”“年前囤了螺蛳粉还没吃完,我是不是富了?”“听说你们现在没有螺蛳粉吃???给你们个福利吧!送3袋螺蛳粉,邮费自付。”微博上只要晒出螺蛳粉到货或囤货图,网友们就会循着味儿过来一通羡慕并询问攻略:在哪个平台买的?用的哪家快递?能转卖吗?螺蛳粉应该做梦也没想到,过了个年,它竟然成了硬通货。如今,谁若是戴着口罩吃螺蛳粉,那一定是高级炫富了。螺蛳粉缺货和口罩缺货的原因大概一致,所以唯一的办法只能是等了。等待令人疯狂。微博上,6000万人开始呼唤“螺蛳粉自由”:“我已经一个多月没吃了,我都想得要疯了!”“今天,是吃不到螺蛳粉的第38天。想它....想它....”“鼻子酸了一下,我已经忍了多久没吃我最爱的螺蛳粉了!”“这种爱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越得不到的越想要。”数据显示,近期,淘宝、饿了么上每天有50万份螺蛳粉是在深夜下单的,过去一周,320万人在淘宝搜螺蛳粉,写字楼的螺蛳粉外卖大涨58%,上海成为嗦粉主要区域。你对螺蛳粉的力量一无所知。能让人在深夜崩溃的,除了失恋,就是螺蛳粉了。02.螺蛳粉在这个时期忽然出现这么大缺口,一部分原因是复工。如果你还记得前一阵在家做凉皮、做蛋糕的中华小厨神们,这一波呼唤“螺蛳粉自由”的也有他们。百度搜索数据显示,“电饭煲做蛋糕的方法”的搜索热度春节后较春节前上涨2096%,近7日热度下降约25%;“凉皮怎么做”的搜索热度春节后较春节前上涨6665%,近7日热度下降43%,而螺蛳粉的搜索热度上涨110%。“复工后吃什么”,成了民生第一大难题。在家闲着或办公时,还能自己动手将简单食谱进行到底,一复工,做饭难的问题就摆在了眼前。曾经还能点外卖或在饭馆吃,如今外卖、饭馆不敢吃,做饭又没时间,方便食品便成了最佳选择。与螺蛳粉一样搜索热度飙升的,还有方便面、自热火锅和速冻食品。另一部分原因是“螺蛳粉上瘾症”。这一次大规模缺货,让一群隐形的螺蛳粉大军现了形,他们似乎产生了螺蛳粉戒断反应,这种反应在得知螺蛳粉缺货后越发严重。螺蛳粉从诞生之日起,就拥有着一种“邪恶魅力”。吃螺蛳粉,只有零次和无限次之别。一旦被它的魅力征服,就难以逃脱。那呼吁“螺蛳粉自由”的6000万人中,有不少是当初对螺蛳粉爱搭不理,如今高攀不起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这样写费尔明娜最初对阿里萨的感觉:“他原本不是她会选择的那种人,但他那过时的眼镜、神甫似的长袍,以及举手投足间的神秘感激起了她难以抵抗的好奇心,而她却从来没有想过,好奇心也是爱情的种种伪装之一。”这段话适用于大部分人对螺蛳粉的情之所起:原本螺蛳粉也不是我的选择,可它的神秘感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如果回忆螺蛳粉走红的过程,你会发现神秘感是它的售卖筹码。“螺蛳粉真的那么臭吗?”“螺蛳粉的臭味从何而来?”“螺蛳粉里到底有没有螺蛳?”“螺蛳粉的蛳到底念si
2020年2月28日
其他

人人都有烘焙梦,可为什么我的梦是糊味的

点击上方物质生活参考加星标!物质生活参考作者:王路来源:物质生活参考(ID:wzshck)疫情结束后,蛋糕店都要倒闭了,因为我们都会做了。——来自朋友圈中相当一部分人的超自信膨胀发言。01.第三次抢购低筋面粉失败时,阿琳意识到,在这个大多数人被动宅家的冬天,烘焙火了。另一个信号是,她加的每个微信群,从大学同学会到娃妈同城拼单、乃至沉寂许久的炒股群,都在热火朝天地聊怎么做面点蛋糕,争相炫耀自己的成功作品。阿琳以前也跟风学过烘焙,买过烘焙书,置办过厨房秤、面粉筛、打蛋器等等一应工具,而且正儿八经地认真做过一阵。但烘焙毕竟是个“辛苦3小时,吃完2分钟”的差事,随着工作越来越忙,再加上养娃,书和装备都已经多年积灰。没想到,一场意外的疫情,让她有了重出江湖的机会。按惯例,新手学烘焙,或曲奇,或戚风。阿琳当初早就过了戚风这一关,但中间时隔好几年,她决定谨慎点,从曲奇入手。在全家老小热切期待的目光下,曲奇出炉。可打开烤箱一看,她仿佛感觉嗡地一声,头都大了。虽然不至于像有些鬼才网友那样把曲奇做得胜似一坨X,但她做的曲奇,长得也不大像它们应该有的样子↓↓↓自己做的饼干,含泪也要吃完。好在曲奇卖相虽然一言难尽,口味倒是不差。一家人风卷残云吃了个干净,阿琳也再次充满了干劲。而眼下,她遇到的最大阻碍不是复工,而是另一个悲伤的现实:黄油和淡奶油都脱销了。传说中每个女孩都有一个烘焙梦。从大家抢购原材料的盛况来看,这段漫长的居家日子,无疑让不少人重新点燃了梦想。而且烘焙梦也不仅限于女士们。一方面,对于当代猛男们来说,学做小点心一点也不稀奇;另一方面,即便对烘焙毫无兴趣,他们作为闲散劳动力,也势必要为女朋友/老婆的烘焙梦想出点力。我朋友圈一位直男Z先生做的曲奇。拍照水平可以印证其钢铁直男的纯度↓↓↓广大男同胞除了要学会在买菜时分清香葱和大葱、辨别油菜和油麦菜,还要了解珍珠奶茶里的珍珠是用哪种淀粉做的,以及打发蛋白怎样才算合格。特别是打发蛋白。如果家里之前没买过电动打蛋器,那么男士基本都要当仁不让地承担此项工作。毕竟打发是个体力活,谁打谁知道。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民间智慧风起云涌,各路硬核土法层出不穷。比如,家里没有打蛋器,但很多人家都有电钻,稍加改造,即可轻松打发。(图片CR见水印)没有电钻,那起码都有吹风机,再加上一个自制小风车,就可以实现高端的风力驱动。(视频CR:@天秀Bot
2020年2月26日
其他

看不见的“中国瘟疫史”

点击上方物质生活参考加星标!物质生活参考作者:赵小薇来源:物质生活参考(ID:wzshck)01.第一次对“黑死病”三个字有直观了解,是在维也纳市中心的格拉本步行街上。一根白色纪念柱立于最繁华的街巷中央,巴洛克风格精妙繁复的浮雕,在林立的各色精品店铺之间,毫无逊色之意。如果不是查阅资料,很难想象这一浪漫华美的高大立柱,是为纪念死于残酷疫情的维也纳人而立。1679年,黑死病席卷维也纳,夺去了城市中几乎三分之二人的生命。出生于维也纳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决定修建一座纪念柱为臣民祈福。纪念柱为大理石质地,中间层雕刻的,是半跪在地上、摘下皇冠为民祈福的利奥波德一世;其上为金光闪耀的圣三位一体像,其下是一群天使立于云端。颇具戏剧性的一幕是,一位天使正将女巫推向地狱,女巫所映射的,是使无数人丧命的鼠疫。此后,我又在捷克的ck小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以及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迪斯拉发等地见过为黑死病而立的纪念柱或纪念碑。它们或是融入繁华街巷之中,或是矗立于热闹广场之上,游客偶尔流连于此,驻足拍照,更多的是当地人,坐在台阶下或雕塑旁,歇脚、聊天、谈情,吃刚从便利店买来的午餐。对于外来客而言,这一场景的反差稍显强烈。黑死病,即鼠疫,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瘟疫之一。一旦染病,患者皮肤就会出现许多黑斑,治愈毫无可能,死亡过程非常痛苦。格拉本大街纪念柱的底座上,除了常见的圣经故事,也雕刻着民众在疫病中挣扎的场景,染病、哭泣、死亡、送葬……画面真实而具体,画中人沉浸于对疾病无能为力的哀痛之中,白色大理石上写满灰暗和绝望;而在这线条之下,就是拥挤人群的熙来攘往,是露天咖啡的热闹嘈杂,是喧嚣和生机。劝诫与警示,自然融入到一个城市的生活之中。时空交错间,生与死,痛与乐,都很鲜活。02.发生于维也纳的这场黑死病,可以看作是中世纪大瘟疫的余波。这场席卷中世纪欧洲的劫难爆发于1437年,此后四百余年间,因此丧生者多达7500万至2亿。仅1347年至1353年间,黑死病就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死于非命。生存于死亡阴影笼罩之中的艺术家,不免将这一时代特质投射至作品之上。因而,行走于欧洲的美术馆、博物馆乃至教堂、公墓之中,常常能与这一恐怖事件的“亡魂”不期而遇。教堂里手持镰刀,收割生命的死神像,置于棺木之上肉体糜烂、骨架凸显的的尸体雕塑,在某种意义上,这些作品与纪念柱一样,都是黑暗时代生死记录。画作更为常见。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中,有尼德兰画家老彼得·勃鲁盖尔的作品:《死亡的胜利》。这幅绘制于1562年的油画,就是以骷髅亡灵军团的隐喻,记录了这次中断了人类历史进程的黑死病瘟疫。画面之中,死神化身成骷髅,以棺材为盾牌,阵势浩荡地向世间血肉之躯发起进攻。被收割的头颅塞满马车,尚未死去的或已被砍倒,或面临斩首,或挣命逃窜。张皇的红衣贵妇陷入骷髅魔爪,而她身前,还有宴席与纸牌——在灾难来临之前,人类沉迷于享乐,一无所知。无论是热恋中的情侣,衣着光鲜的富人,还是全副武装的骑士,在骷髅军团的杀戮下皆毫无退路可言。如同瘟疫面前众生平等,国王或贫民,都无法逃脱死亡的厄运。同样的死亡命题,同样受十四世纪大瘟疫影响,这幅画或可看作画家对其极为推崇的博斯的一种致敬。博斯的名作《人间乐园》也收藏在普拉多,三联画中最右一幅,是画家以荒诞的笔触描画的地狱图景。即便是今日,博斯画作中的场景依旧充满讽刺意味,纵然脑洞奇大荒诞无稽,也可与现实无缝对接。地狱之中,人类自食恶果,成为被动物捉弄、虐待的对象。趾高气昂的鸟吃掉人类,又将其排泄出去,如同对贪婪的隐喻,也是对乐于置一切生物于死地的人性的极致嘲讽。这幅诡谲之作前,常常伫立着大量观赏者。相对于以神谕和天使慰藉人心的宗教画,辛辣且怪异的嘲讽之作,明显更对现代人胃口。03.事实上,大规模侵袭过欧洲的瘟疫灾难,并非只有绵延于中世纪的这一起;而艺术家对于疫情的表现形式,也不仅仅映射于死亡与地狱之间。宗教画是常见的一种。在医学尚不发达的时代,神的形象成了人们在逃亡途中对付疾病的第一道防线。如同欧洲各地的黑死病纪念柱,天使、圣人成为救赎的元素。《被瘟疫侵袭的罗马城》,撷取的即是圣徒塞巴斯蒂安殉道故事中的场景,天使挥动翅膀,墙下尸横遍地。这一画作所展现的,是爆发于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的“查士丁尼瘟疫”,这场瘟疫,也被史学家视作“人类历史上第一场重大鼠疫”。这场惨剧之中,君士坦丁堡在三月之内,每日死亡超过5000人,查士丁尼的帝国统一之梦,也就此破灭。顺便说一句,疫情初期,查士丁尼正在地中海一带御驾亲征,为了不扫兴,帝国官员们选择了瞒报,直至事态失控。或者因为信仰隔阂,相对于圣光笼罩的宗教画,那些如新闻报道般重现当时惨象的写实画作,往往更令我感到惊心动魄,虽然很长一段时间内,创作出此等作品的画家,曾因违拗教会“颂扬希望,避免恐惧”的宗旨而遭到排斥。戈雅的《瘟疫医院》中,幽微的日光艰难地从唯一的窗口射入,却难以点亮患者所陷入的黑暗。饱满的哀伤从画面流淌而出,在真实的场景描绘下,画面朦胧,绝望与无奈却分外清晰。1918到1919年间,西班牙流感横扫世界,夺去超过5000万人的生命。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是幸存者中的一个。瘟疫的痕迹留在他的画作之中,1919年,蒙克创作了《西班牙流感后的自画像》,虚弱的恢复者双腮塌陷,但画面色调温暖,像一场与死亡的作别。关于瘟疫的艺术记录,最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在东京太田美术馆见到的一幅浮世绘。画面上,吃了会感染霍乱的海鲜军团,正和吃了能预防霍乱的蔬菜军团展开激烈争斗,不仅如此,各自阵营中的出战选手都被认认真真起了名字,比如辣椒是唐辛四郎,山芋叫芋头山十八,螃蟹是海底泡之助,鲶鱼则被称为鲶太郎……这幅军团混战图为江户末期画师歌川广景于1859年所绘,描绘的是此前一年发生的安政霍乱。这场霍乱持续三年,仅江户死亡人数,就达3万人。真正令我吃惊的,不仅仅是脑洞大开的离奇场景、神似植物大战僵尸的趣味画面,而是日本画师对于瘟疫事件的表现。在此之前,与瘟疫相关的艺术作品,我似乎只在西方得见。04.那么,中国呢?搜寻记忆,国内的博物馆、美术馆中,关于灾难的传世之作,印象中只有前些年国博展出的蒋兆和的《流民图》。至于关于瘟疫的作品,则全无印象。查阅资料可见,中国绘画史上关于灾难的作品少之又少,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幅《流民图》,而难得的描画蝗灾的《捕蝗图》上,展现的也并非飞蝗侵袭田地的惨状,而是百官庆祝捕蝗战绩的欢腾场景。甚至有人因此写文章,一本正经地宣称中国自古少瘟疫,并将其归功于讲卫生、信中医,甚至是爱喝茶。追溯中国瘟疫史,其频发程度、惨烈状况,足以令人震颤。仅就鼠疫来说,史学家一般认为,人类历史上共有三次大规模鼠疫爆发,除前文提过的查士丁尼瘟疫、中世纪大瘟疫,第三次,就爆发在太平天国时期的中国云南。也有人将明末崇祯年间的鼠疫视为中世纪黑死病的延续,据《崇祯实录》记载:“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除此之外,《后汉书》记载了重大瘟疫14次;唐朝关于瘟疫的记录中,255年间共爆发疫情21次;北宋的168年间至少发生了59次疫灾,南宋仅都城临安一地,就曾在152年间遭遇15次大瘟疫侵袭......而在过去百余年间,就曾有1895年京师直隶大疫、1902年黑龙江瑷珲霍乱、1910年东北鼠疫三次重大疫情。据《医史文献》记载,1232年河南疫情,不到50天死亡9万人;1358年,山西、河北死亡人数超过20万;1772年云南鼠疫,死亡人数25.3万......以上种种,我们却极少在流传的艺术作品中得见。宣称“中国少瘟疫”者或者各怀目的,但中国艺术史对于瘟疫的缺席,却是不争的事实。灾难场景成为艺术的敏感区,美术史论家贺疆认为,某种程度上,这源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相对于西方对死亡的直面,东方人更为含蓄,更乐意在苦难中寻求灵光,一方面看是生的希望,另一方面则是回避人性的弱点。同样,艺术家们的艺术观和社会价值观,也影响着对于灾难的表现。纵观中国绘画史上的作品,反映的多为吉祥和乐,鲜有大灾难题材之作。宫廷画院喜花鸟繁华,文人精英爱自喻自省,对于瘟疫灾荒的描绘,从来不在他们的喜好之中。近年来,一些中国艺术家开始就灾难展开创作;此次新冠疫情,也有人提议,在华南海鲜市场处立雕塑,以作永久警示和纪念。但在贺疆看来,艺术家的价值取向、胸襟视野、思想境界和文化结构,极大地影响着作品的表现力与生命力。“疫情让人类反思,只有从骨子里反思,反思无休止的贪欲,反思人性之恶,大情怀大悲悯才有可能产生传世之作。”她说。参考资料:1.《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中信出版社,2017年1月;2.《艺术与灾难》,来源:瀚望艺术网,2020年1月29日;3.《维也纳“黑死病”纪念柱铭刻历史》,来源:环球网,2020年2月18日;4.《好一场浮世绘瘟疫大战,暗藏着什么政治嘲讽?》,作者:spRachel,来源:1DayStand,2020年2月11日;5.《灾难之后,艺术家的集体沉默是另一种文化灾难》,来源:凤凰文化《洞见》栏目,2015年9月7日。图片源自视频截图及网络△长按二维码,添加物质生活君微信,回复“粉丝”,进入物质生活粉丝群,获取独家优质生活参考。=
2020年2月24日
其他

历史上,那些带着致命病毒的船舶

点击上方物质生活参考加星标!物质生活参考作者:王路来源:物质生活参考(ID:wzshck)欧亚大陆的病菌杀死的印第安人和其他非欧亚大陆民族,比欧亚大陆的枪炮或钢铁武器所杀死的要多得多。——《枪炮、病菌与钢铁》[1]01.1918年3月,25艘满载士兵的军舰从美国出发,驶向大西洋另一端的欧洲。此时的欧洲大陆,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潭里深陷近4年。远渡而来的美国援军,对于英法等协约国而言,显然如雪中送炭。无人知晓,这批援军身上,携带着比战争更危险的杀器——流感病毒。这种刚刚传播到人类身上的病毒,最初来自美国堪萨斯州一个偏远农场的家畜或家禽。被感染的农场工人应征入伍,将它带到了美国第二大新兵训练营。当时,这种病的症状并不严重,新兵们照常被送往欧洲战场。他们的登陆地点是法国布雷斯特港,效果也立竿见影:美军到来第二天,法国海军司令部因流感中断指挥。在前线拥挤的战壕中,不知名的病毒大肆扩散。和炮弹不同,病毒的攻击不分国界。一度在战场上取得优势的德军,因为流感造成的减员,不得不数次推迟总攻;从6月到8月,200万在法国的英军士兵中,有120万人被传染。但直到此时,绝大多数人的病症依然轻微,士兵们把它叫做“三日热”,《柳叶刀》上的论文称,这种发热疾病可能连流感都算不上。有一段时期,病毒甚至短暂地消失了。人们放松了警惕,病毒却在迅速变异、传播。那是属于海运的时代。没有民航飞机,水运是远距离大批量运输的最优解决方案。船舶将旅客和货物带到世界各地,同时带来的,还有病毒。长距离的航行、相对封闭的空间和较差的卫生条件,让病毒有充分机会传播并爆发。许多船只在航行途中,就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瘟疫船”。6月,货船“埃克塞特城市”号从英国驶往美国。到达费城码头时,大量奄奄一息的船员被直接送到医院,而后接二连三地死亡。8月,英国皇家海军军舰“曼图亚”号抵达塞拉利昂补充燃料,200名患流感的船员将疫病传给了当地人。同月,另一艘海军运输舰“切普斯托城堡”号同样在这里停留,三周后,船上1150人中,死亡率达到了骇人的38%[2]。商船和运输船还迅速将病毒带向了远东。印度、中国都出现了大量感染病例。后来,印度成为全世界疫情最惨烈的地区之一。9月,病毒正式卷土重来。这一次,它变异成了致命的瘟疫。一艘艘“瘟疫船”,不仅仅是海上移动的传染源,也是活生生的人间地狱。9月29日,美国再次派出一批军舰,从新泽西出发奔赴欧洲。这批军舰普遍超载50%,挤满了士兵。其中一艘名为“大海兽”号的军舰,载着9000名士兵,以及致命的病毒。“大海兽”号上数百人都没能活着抵达目的地,还有很多士兵在登陆后24小时内死亡。从船舱到医院途中,他们又感染了更多的人。这场发源于美国、扩散于英法的瘟疫,后来被冠以“西班牙流感”的名号。这是因为西班牙不是一战参战国,没有战时新闻管制,所以对流感疫情的报道较为及时充分,结果反而让人误以为它是疫病的发源地[3]。1918年到1919年,“西班牙流感”横扫世界,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它造成的全球死亡人数至少为2000万人。而据诺奖得主伯内特估计,死亡人数可达5000万至1亿人[4]。相比之下,持续了4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阵亡人数是1000万人左右。病毒比枪炮更加致命。02.在“西班牙流感”爆发前,人类对“瘟疫船”并非毫无警惕和防范。数百年前,另一场惨烈的瘟疫——黑死病席卷欧洲后,心有余悸的人们初次意识到了远渡而来的船只可能携带的危险。一个冷知识:英语中的“隔离检疫”(Quarantine),语源来自意大利语Quarantina
2020年2月23日
其他

被偏爱的宋康昊的一生

点击上方物质生活参考加星标!物质生活参考作者:王不易来源:物质生活参考(ID:wzshck)01.《寄生虫》在奥斯卡的大获成功,令聚光灯打在了韩国电影的光面上,全世界开始思考一条轨迹——韩国电影崛起的轨迹——就像研究这个国家的特殊性一样。其实还有另一个横切面可以参考——演员宋康昊的演艺生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算起,韩国电影奋斗了近七十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算起,韩国电影奋斗了二十多年。这两个时间节点是有意义的,前者是朝鲜战争后,韩国开始生产真正属于自己的电影,后者是政策松绑后,韩国电影开始发光。而宋康昊就是在第二个时间节点上,步入电影行业的。1996年,宋康昊拍了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洪尚秀的《猪堕井的那天》,1997年,他又拍了李沧东的《绿鱼》。洪尚秀与李沧东,都是“忠武路五虎”之一,是韩国电影八十年代新浪潮之后,最具代表性的两位导演。而这两部片子,都是二人的长篇处女座。由这一个点往上拉,可见韩国电影的俯瞰图。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一波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出生,正值生理与创作年龄双重壮年的导演、演员,同时迈入同一条河,彼此碰撞发酵,打开了一个时代的大门。与宋康昊同咖位的黄政民、薛景求、崔岷植,“忠武路五虎”的另外三虎,都是在这一时期开始了自己的电影生涯。就像宋康昊说的:“现在屹立在韩国影坛的巨匠们的视点,也是我命运的视点。”他们交织出了这二十年韩国电影的具象与答案,涌起新一轮浪潮。而《寄生虫》+奉俊昊+宋康昊的组合站到韩国电影这一波浪潮的最高峰,其实是韩国电影给出的最合理的答案。宋康昊与奉俊昊们是被命运偏爱的,他们遇到的是韩国电影最好的时代。在此之前,朴正熙政府时期的韩国电影遭遇过最严厉的政治干预与创作束缚,电影从剧本阶段开始实行双重审查。全斗焕时期的3S政策,放宽对于情色片的审查,“白天向全斗焕的暴压政治投掷石块,晚上坐在影院里,一边咯咯地笑一边看廉价的情色片”,低质片抢夺眼球市场。这段时期的韩国电影,与同时期的日本电影和香港电影差距甚远,业内极少有人将目光放到韩影之上,自然也难与好莱坞电影相对抗,当好莱坞电影进口配额上升时,韩国电影根本无力抵抗。1993年,韩国电影市占率降至15.9%,达到有史以来最低点,好莱坞彻底接管韩国电影市场。直到金泳三政府时期。金泳三政府对电影业是抱有极大热情的,这一热情来源于一个简单的数学换算——一部《侏罗纪公园》的利润相当于出口6万台现代汽车。金泳三制定了各项税收优惠以鼓励企业投资电影,颁布了《电影振兴法》保护国产电影配额与播放天数。金大中上台后,依旧延续对韩国电影的支持政策。1997年,金大中作为总统候选人参加釜山电影节时,就将“废除电影审查并展开电影振兴政策”作为政治口号。上台后,金大中正式提出“文化立国”与国家软实力的概念,将文化艺术产业定位为“国家支柱性产业”,配套了很多优惠政策,譬如政府会直接提供资金给制片,将国家预算的至少1%用于支持艺术和文化产品等。在电影行业,金大中实现了承诺,废除电影审查制度,改为电影分级制度,给予了电影从业者极大的创作自由。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发挥作用,以补助形式发放资金,另类电影与艺术院线因此得到扶持。韩流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风靡世界。从这一时期开始,韩国的文化艺术界与上层建筑捆绑相当紧密,2005年,韩国还成立了文化基金,由韩国创业投资公司经营,政府赞助,注册资本达10亿美金,专门用于促进发展韩国流行文化。总统颁发嘉奖令给韩流功臣,这大约也是韩国特色,在朴槿惠和文在寅时期尤其凸显。韩国偶像团体防弹少年团是近几年劲头最猛的团体之一,该组合2017年为其公司挣下营业利润325亿韩元(约1.9亿人民币)。文在寅常与防弹少年团同框,曾携夫人出现在其法国演唱会和联合国演讲现场,防弹少年团2018年摘得美国“Billboard200”1位时,文在寅发文祝贺并感谢。文在寅与防弹少年团《寄生虫》获戛纳金棕榈和奥斯卡后,文在寅也发文祝贺,还立下flag:今后,韩国政府将进一步为广大电影人提供能够尽情发挥想象力并放心大胆制作电影的环境。这大概是针对李明博和朴槿惠“文化黑名单”,给文艺工作者吃的一颗定心丸。宋康昊在拍了《辩护人》后就上了黑名单,导致没有片约。奉俊昊和朴赞郁也在黑名单之上。02.宋康昊不属于典型帅哥,从出道开始就长了一张大叔脸。在拍第一部戏之前,他是一名话剧演员,29岁,已经结了婚。韩国没有像中国一样流行过“大叔文化”,但大叔一直在电影选角上很吃香。宋康昊、黄政民、薛景求、崔岷植都属于这一挂。这可能与韩国电影类型相关。“好莱坞发明了西部片,日本电影发明了武士片,中国香港电影发明了武侠片,韩国电影没有自己独创的类型片,韩国大众电影的历史即是对西方和毗邻的其他亚洲电影类型片的模仿及变异的历史。”《韩国电影史》前言第一页,电影评论家郑圣一这样说道。郑圣一还总结道:韩国电影的类型,任何时候都是保守的接受,并通过社会再构成的方式发展而来。在某次发表获奖感言时,宋康昊说:“一个演员不能为改变世界而选择作品,我只是想参演具有大众性、商业性的同时,又能让观众从中找到意义的电影。”——这可能就是韩国电影在保守接受和模仿变异后,形成的自我风格。奉俊昊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既具商业性,又兼具创作者的个人意识与思考。全斗焕时期,情色片盛行时,韩国也有许多反应社会问题的影片,但只流于表面。后来,韩国电影人苏醒,呼唤严肃电影,并提出“韩国电影不应该成为遮蔽社会矛盾的手段”“韩国电影不应该成为人们寻欢作乐、转移人们痛苦的工具”。这种呼喊与政策松绑前后脚而行,从题材上给予了韩国电影极大的探索空间。韩国电影极易出纵深感的几大题材:朝韩问题、财阀、政治转型、1997年经济危机、社会案件、阶级分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被逐一开发。因为题材的特殊性,宋康昊这一类演员再次被偏爱。宋康昊长了一张不像演员的演员脸,有着不像演技的演技。他的这种特质,在处理大事件背景下的小人物命运时,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朴赞郁说:“相较于学院派的崔岷植,韩国最棒的自然主义表演者非宋康昊莫属。”奉俊昊说:“在片场看宋康昊演戏是一种享受。”宋康昊的演艺生涯,不仅能串起小半部韩国电影史,也能串起小半部韩国史,因为他的角色就是活在其中每个阶段不可或缺的“普通人”。1999年,宋康昊和崔岷植拍了《生死谍变》,导演是姜帝圭,讲的是朝韩间谍之间的故事。这部片创下620万观影人次的记录,超越了《泰坦尼克号》的417万人次,成为当时韩国电影史上最卖座影片。2000年,宋康昊和李秉宪、李英爱合作《共同警备区》,导演是朴赞郁,依旧是朝韩分裂背景下的故事。接下来几年宋康昊与奉俊昊基本捆绑出现。2006年,《汉江怪物》,科幻片,导演奉俊昊。与同期好莱坞大片相抗衡,票房达1301万观影人次。在韩国,即便是现在,票房能突破千万人次都值得放烟花庆祝。2003年,《杀人回忆》,导演是奉俊昊。题材是社会案件。2013年的《雪国列车》、2019年的《寄生虫》,导演都是奉俊昊,关注的是同一问题:贫富分化、阶级固化。2013年《辩护人》,原型是为受害人作人权辩护的韩国已故前总统卢武铉。2017年的《出租车司机》,讲的是出租车司机视角下的光州事件。宋康昊极具代表性的轨迹,成了韩国影史活化石。03.专注报道韩国财阀的美国记者乔弗里·凯恩,在《寄生虫》获得奥斯卡后写了一篇文章,挖掘了《寄生虫》背后的财阀支持者。她是李美敬。三星创始人李秉喆的孙女,CJ集团副主席。她在《寄生虫》获得最佳影片后,第二个登台发言。李美敬深耕美国,铺埋人脉与资源,此次《寄生虫》获奖,背后CJ的公关力量不可忽视。CJ集团旗下的CJ娱乐,收购了音乐频道Mnet
2020年2月21日
其他

超长带娃期,被迫“升级打怪”的父母们

点击上方物质生活参考加星标!物质生活参考作者:赵小薇来源:物质生活参考(ID:wzshck)上周,物质生活参考推送了《超长期相处,被父母“逼疯”的年轻人》,许多读者看后表示:请关注一下长期带娃的父母,我们也快被逼疯了。好的⬇️⬇️⬇️每天清晨5点,肖琳都会被女儿吭哧吭哧的哼唧声吵醒。一般情况下,她会毫不犹豫地摸黑塞过去一堆零食,让一岁半的娃坐在夜色中咀嚼,以此为自己争取“再睡一会儿”的宝贵机会。“不试试都不知道自己底线有多低。”她说,一个月来,自己带着俩娃居家办公,所谓的责任感自尊心,早已被鸡飞狗跳的生活模式消磨殆尽。至于生存状态,“说生无可恋显得有点儿矫情了,”肖琳说,“难度相当于三年高考五年模拟吧,永远甭想闲着,一直要升级打怪。”
2020年2月19日
其他

这款游戏,让我对瘟疫有了新认识

你可以选择要传播的谣言类型、发源者、造谣动机,然后随着谣言不断传播,使用各种传谣技巧:捏造细节、模糊关键信息、指责质疑者动机、挑动公众情绪、假“反转”、将辟谣者拖进无休止的细节纠缠……
2020年2月17日
其他

新冠时期的爱情

反思终于在自我隔离的这段时间启动了。“我大概就是那种迷之自信的人?固执己见,不仅是这一次,以前吵架也常常因为这个。她跟我讲了,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总觉得自己是对的,事后打脸,但下一次还是这样。”
2020年2月14日
其他

超长相处期,被父母“逼疯”的年轻人

虽然哪儿也没去成,但在长达两周的共处中,姐妹俩渐渐摸索出了非常时期的非常策略。父亲爱打牌,但一输血压就高。姐妹俩顶着母亲的训斥,买回扑克,承担起“常输牌友”的角色。一周过去,父亲的血压居然降下来了。
2020年2月13日
其他

胆战心惊,我回到了北京

从县城老家一路开车前往长沙黄花机场,高速上除了奔跑的运输卡车,就只有几辆私家车在细雨中奔驰。长沙市区内也畅通无阻,车辆极少。原本平时四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只用了不到四个小时就完成了。
2020年2月11日
其他

这本书里,藏着非典的秘密,也藏着新冠肺炎的秘密

一位读者批注:感觉这是整篇小说的环境描写中,为数不多轻快明亮的氛围,是希望的曙光要到来了吧;另一位读者则说:大自然的美,与人类无关,人类的傲慢让我们寄情于景,而又不珍惜,终究自然对人类发动免疫反应。
2020年2月10日
其他

当口罩成为硬通货

未在防疫功能上引起人们注意的口罩,似乎在防雾霾上开始获得人们的关注,但事实上,观念仍未深入人心。冯唐就说,“戴口罩,特别是N95之类的重型口罩,有装逼和贪生怕死之嫌”。他甚至因此赞美鼻毛的作用。
2020年2月9日
其他

那些曾经的吹哨者

2013年,美国曝出一起“恶魔医生”案。这位名叫法塔的医生,为了从医疗保险公司骗钱,不仅不顾患者的性命,让癌症患者过度化疗,而且还故意误诊,让无癌就诊者以为自己患了癌症,并吃下他推荐的强力抗癌药。
2020年2月7日
其他

科学防疫,拒绝迷信!

迷信虽谓恶信,可千百年来,无论科学如何发展,它总有它的根子在,有它的民众基础在。尤其见风就涨,遇上灾害、瘟疫等,迷信就有了滋长的温床。譬如这回,唯一能打败“庚子年之说”的恐怕只有“美国阴谋论”了。
2020年2月5日
其他

买不到口罩?请看这篇抢购攻略!

另外分享一个挑选商家的技巧:查看店铺资质,比如开店年头、粉丝数量等信息,新店请谨慎选择,避免买到假货。如果是熟人带货,也请选择自己信得过的朋友。
2020年2月4日
其他

好好洗手,说不定它能救你一命

在最新发表的对新冠病毒粪口传播的解读文章中,张文宏再次强调:“养成一些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勤洗手,使用厕所后盖好马桶盖再冲水,都可以更好地保护你减少感染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各种传染病的风险。”[8]
2020年2月3日
其他

一对60岁武汉患者夫妻的求诊之路

他去医院检查之后,就在小区附近的一家诊所输液。我看了,跟医院的药是一样的,都是消炎和抗病毒的。医院人太多了,我也想转去诊所输液,但是诊所那个大夫说,你一开始去了医院,就别转过来了,这边人也满了。
2020年2月2日
其他

北京的冬天,应该是糖葫芦味的

对于贪甜食的小孩子而言,糖瓜和关东糖自然都是难得的零食——不是因为价格,而是这种糖即便放在室温下也十分容易融化,只有冬天才能买得到、存得住。它入口酥脆,融化后又甜又黏腻,买上小小一包,可以吃上很久。
2020年1月31日
其他

河南村长是如何在防疫行动中走红的

除此之外,流传很广的还有河南村庄劝返外村车辆、劝返外村拜年串门人员的小视频,仅在抖音APP上点阅量就达几百万,更是微信群的爆款。这波音视频与早前的河南劝返图片一起,塑造出了河南硬核防控第一省的印象。
2020年1月29日
其他

疫情笼罩的春节,一个东北人在海南

不过,踏出小区大门,状况就颇为不同。22日晚,我遛弯到镇中心吃清补凉,小摊上许多游客挂着口罩,卖货端盘子的倒是全然没防护;回程小路上,我甚至见识了村民聚众举办联欢晚会,大摆宴席、引吭高歌的热闹场面。
2020年1月27日
其他

一个普通湖北襄阳市民的春节观察

转机发生在22日下午。人民日报官微发布了一条关于湖北疫情状况的消息。这才有了跟进:当晚,湖北省宣布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举行新闻发布会;稍后,襄阳市首次通报了感染人数。
2020年1月26日
其他

对上这些暗号,年就到了

最让传奇感慨的是,这块占地七千平方米的展区,比一般城市灯会整体规模还大,但是在自贡,“法国风情”也不过是小小一隅。因此,他强烈建议,把看一次自贡灯会,列入“一生中应该做的N件事”的List之中。
2020年1月24日
其他

逃不开的饭局

主人公的母亲有个庞大的姐妹团,十一组家庭经常在一起聚餐,从小她就被迫出席饭局。饭局之上,妈妈们比拼美丽,爸爸们比拼能耐,孩子们则被遛出来拼才华、拼成绩。过年时最热闹,十一家轮流做东,每家一天。
2020年1月22日
其他

这届年轻人,万物皆可“云养”

他没有想到,这盆差点死掉的银脉花,顽强地又活了两年。云养花的网友越聚越多,前后达到了近万人。虽然也会有恶意投票的人,甚至有人冒充伍德发布假消息,但这些破坏者都很快会被大家齐心协力地举报或赶走。
2020年1月20日
其他

导演爱马桶

可以肮脏也可以洁净,可以暴力也可以温柔,更重要的是,它是人类最私密的领地之一,是极少数的几乎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因为这些特性,一只只马桶成为故事发生的背景,成为一个又一个镜头中难以舍弃的道具。
2020年1月19日
其他

手工耿,王村村,吉尼斯世界纪录……无聊的门槛比你想的高多了

再往深一步说,实际上哲学就是无聊的产物。那些伟大的哲学家以“思考”为职业,终其一生只为研究三个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到哪去,然而搞清楚这几个问题看似并不能提高就业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020年1月17日
其他

当靴子成为一种武器

许多靴子款式的出现,跟二战时军队装备的细分相关。比如美军用于大平洋战场的丛林靴,鞋身大量采用帆布,以保持干燥;跳伞靴,则更注重脚踝保护;英军在北非穿着的沙漠靴,鞋底做大,踩在地上稳固,不易陷入沙子。
2020年1月15日
其他

假装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其中最震撼我的,大概是《五分钟读完》。把“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的《红楼梦》浓缩成五分钟的阅读材料,大概就像把一桌子山珍海味换成一块压缩饼干,还未必有压缩饼干管饱。
2020年1月13日
其他

路边摊才是真江湖

摊主们通常结群出现,铁板烧旁边傍着麻辣烫,麻辣烫又与烤面筋相邻。路边摊从不单打独斗,他们讲究合作共赢。20块钱,就可以在这些溢着橙黄色灯光的小车间自由穿梭,甜酸辣咸,选取你要的食物,喂饱你的胃。
2020年1月12日
其他

你们竟敢在年会上公然“羞辱”老板!

《吐槽大会》似乎打算深挖“年会市场”的价值,将最新一期的电竞专场包装成了年会吐槽老板的预演——嘉宾们共同吐槽起了没有到场的王思聪,他不仅是电竞俱乐部IG的创始人,也是笑果文化投资方、普思资本董事长。
2020年1月10日
其他

怕体检的人

恐惧体检的理由虽多样,但本质终究相似。一是对自我的清晰认知。W女士每月摄入碳酸饮料超20瓶,一周里至少三天宵夜是外卖炸鸡,并且从不锻炼,“体检就像考试,”她说,“你学到什么程度自己心里能没数吗?”
2020年1月8日
其他

熬夜修仙,快乐无边

在融入大陆网络语言之后,“爆肝”被进一步省略为“肝”,涵盖范围也无限延伸,可以泛指一切需要熬夜的行为。从肝游戏、肝论文到肝PPT、肝代码,“肝”的演进史,也多少见证了一代人从学生党到社畜的心酸蜕变。
2020年1月6日
其他

成年人的崩溃,都藏在深夜电台里

有一位网友的母亲是夜听的忠实听众,母亲惊喜地对她说完全找到了认同感,总算有人懂她了。然后天天听,每天都听三遍,不顾一切地听。她从她的母亲出发,为这个节目的听众画像:没有多少文化、内心受伤、感性的人。
2020年1月5日
其他

据说,厨房的锅越贵,你的厨艺越差

在中国东北,大锅菜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只用一口炖锅——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白菜炖豆腐、鲶鱼炖茄子——饼子贴在锅边,一顿热气腾腾的饭就出来了,称之为“大丰收”,并无“牺牲”“苦难”之感。
2020年1月3日
其他

这是一份新年请客指南,请查收

不过这菜的关键,在于葱的品质,据王敦煌回忆,“必得是霜降之后、上冻之前,从地里起出来的大葱”[11],才脆嫩可口。因而随着气候和培育方式变化,越发茁壮的大葱失去了脆嫩感,王老先生便再也没做过这道菜。
2020年1月1日
其他

带薪如厕那些事儿

也有走技术流路线、脑洞大开的做法。比如英国一家创业企业发明了一种前倾13度的马桶,让人坐着不舒服,从而减少带薪如厕的时间。可能是为了避免遭到指责,发明者还特意强调,这种马桶“有助于健康”[2]。
2019年12月30日
其他

没有暖气,南方人如何硬核取暖?

但还有一些取暖黑科技,很明显就是南方人海量购入了。譬如充电加热裤、锂电池袜子、充电加热脚垫脚贴、发热围巾、充电围脖、关节炎手套,在秋衣秋裤销量下跌的同时,这些贴身取暖神器却逆势而上。
2019年12月29日
其他

30岁,徘徊在生育关口的年轻人

邓微今年30岁,正踩在社会评价体系中“女性最佳生育年龄”的警戒线上。她结婚两年,在北京一家出版社工作,生孩子并不在她的人生规划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从她结婚那年起,就成为远在老家母亲心上的头等大事。
2019年12月27日
其他

在东北,万物皆可冻

不同的地区,甚至是不同的家庭,选来冻的梨的品种都有所差异。白梨、苹果梨很常见,但我家冻的是“花盖儿”。常温之下,这种梨并不十分讨喜:个头不大,味酸,皮厚,果肉不算细腻,吃进嘴里,有略微粗糙的颗粒感。
2019年12月25日
其他

平安夜,宜谈情,宜做梦,宜闹鬼

《枞树》中,一棵枞树从小梦想着成为圣诞树。后来它梦想成真,如愿以偿地被送到明亮的客厅,身上挂满彩带、蜡烛和礼物袋。然而,圣诞节一过,它便被扔到废物堆中,最后被无情地砍成碎片,当做柴火烧掉。
2019年12月24日
其他

对南方人来说,腊肉是一种信仰

过完年,腊肉还会跟随着出远门的南方人去到天南海北。无论何时,想吃的时候割上一块,或蒸或炒,腊肉的味道不会有一丝的变化。它被多日的盐腌熏烤去了水分,留下了经久不变的一面。就像家乡,永远伫立在那里。
2019年12月22日
其他

圣诞节吃苹果?让我们聊聊作为水果的苹果吧

今年年中水果涨价引发过一次大规模的讨论,苹果涨势尤其惊人,人们这才突然意识到,这种向来低调谦逊的水果在我们生活中是如此重要。好在,年底全国各地进入苹果上市季,价格终于回落,国人终于重拾“苹果自由”。
2019年12月20日
其他

一亿人假装在健身

公开数字里的两个“4亿”,引发了某媒体略显残忍的测算:按13.9亿中国人中有4亿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来计算,阿里经济体内9.6亿的中国用户中,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真实人数应为2.76亿。
2019年12月18日
其他

怀念钢笔

钢笔头下什么都有。要哭它便有泪,要乐它就会笑,要远远在天边,要美美如雪后的北平或春时中的西湖。它一声不出,可是能代达一切的感情欲望,而且不慌不忙,刚完一件再办一件,笔尖老那么湿润润的,如美人的唇。”
2019年12月16日
其他

找一个合适的托尼老师,比找灵魂伴侣还难

他经营的店面极小,统共只有两位托尼,坚决贯彻着沉默是金的精神。每次从打电话预约到付钱走人,全程对话通常不超过十句。没有寒暄,不套近乎,不用办卡,没有推销。除了背景音乐,全程耳根无比清静。
2019年12月15日
其他

人间不值得?还是跟人工智能谈恋爱吧

Harmony的一位资深用户邀请曾宝仪来到自己家里,但谢绝露脸出镜,他说,“我的婚姻持续了15年,如今已经分崩离析,那段时间我非常消沉,不想再和现实世界的人谈情说爱了。这些娃娃让我感到非常放松。”
2019年12月13日
其他

当东北老妹儿披上羽绒服

大衣造型是如今最流行的宽松样式,过臀中长款,最经典花色为棕色熊皮图案。当然,延续东北人一贯对连帽款的热爱,(伪)毛皮大衣也有帽,两侧系带上还挂两只绒毛球。帽子一扣,衣服里的人就如同进入动物世界。
2019年12月11日
其他

燕窝成为养生高频词背后,是一代人焦虑与精致的混合

燕窝最早出现在元代养生达人贾铭的《饮食须知》之中,他对燕窝作了简单的描述:“燕窝味甘,性平。黄,黑烂者有毒,勿食。”后来他将这一养生方子上交给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燕窝由此“登堂入室”,身份加V。
2019年12月9日
其他

原谅我一生放荡不羁爱迟到

其实朋友聚会,一次两次迟到实属正常;哪怕三次五次,也并不足以加冕鸽王称号。毕竟当代城市生活如此风云莫测,从突如其来的加班到无法避免的堵车,总有各种无法掌控的因素干扰你的日程,任谁都做不到永远准时。
2019年12月8日
其他

猫狗双全,是嗑CP的最高境界

这大概就是最早的“嗑CP”(couple)。如今剧里的CP总是不靠谱,对于年轻人来说,还是自己的一猫一狗嗑起来更上头——狗强势,就是一出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好戏,猫强势,就是野蛮女友和忠犬系男友的剧情。
2019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