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我们即将进入后疫情时代的前夜。写今天文章之前,不由得喜欢与否,我先旗帜鲜明摆出自己的观点:坚定不移支持国家动态清零总方针,支持精准防控,反对粗暴一关几个月的做法,无论什么时刻,反对“躺平”、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放开”。我曾在几篇文章中,简要论述了为什么我们最终会被逼政策转向:2021年6月《我们不可能永远把新冠病毒拦在国门之外》2022年11月《今年将是三年来疫情防控最难的一个冬天》2022年11月《我不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情》下面,我会以问答的方式,说说来龙去脉,也说说掌握的实际情况,尝试解答当下大家最关心的一些疑问,以及未来的情况。可能在当下,已经没人在乎实际情况,都在用脚投票了,但事实上,随大流的往往都是不靠谱的。我还是要说我掌握的情况,因为最终解决问题的,不是靠猜想,也不会是靠情绪。所以,既然最终的共存不可避免,那么不妨耐着细烦看看吧。一、关于新冠病毒和奥密克戎01.问:为什么新冠病毒跟其他病毒不能简单放在一起比较?答:在过去一百多年来,真正的人类疫病大流行,只有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能与新冠疫情类比。上次据史料记载死了5000万人以上。这次,根据世卫组织2022年5月的一份报告,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底期间,全球死于新冠肺炎的人数几乎是官方数据的三倍,约1500万人。而根据日本最新的数字显示,奥密克戎大流行期间,日本2022年未结束死亡人数达3万人,而这个数字在2021年是1.4万。所以,就算奥密克戎再“弱”,它也是大流行的一部分,看看超额死亡便知,不要轻易把新冠病毒和其它的流感、感冒相比,它们不是一个量级。02.问:奥密克戎是不是“大号流感”?答:除了上述“出身就含着大流行金汤匙”的原因,奥密克戎与流感有着很大区别。一是流感有季节性,新冠之前毒株和奥密克戎没有,一年四季老少咸宜,都能得;二是流感一般不会留下后续不舒服,我就不说“后遗症”了,在很多病例中是有持续很久症状的;三是奥密克戎可以叠加感染,逃逸情况比较严重,一般情况下,每得一次一般情况会比上次重。流感重复感染是特例;四是流感的特效药比较成熟,奥密克戎的不成熟。《来,告诉我,你们到底有没有后遗症》这里面的样本没有准确的医学参考作用,但对于告诉大家什么感受很有帮助。其他国家的做法可以例证,比如在美澳,以前每年都有流感季,可是CDC不会要求戴口罩,医院不会人手紧张,医护不会不堪重负罢工一轮轮,没有居家令、口罩令、没有隔离。所以,这件事并不是你自己得了感觉没事,就真的就是“感冒”的,不然,世卫组织为啥不赶紧宣布结束呢?03.问:那奥密克戎是不是那么可怕呢?答:两句话:眼下自己得了不可怕,老人基础病得了很可怕;长期谁一遍遍得,都不好受。对于身体好的人来说,现有数据显示,接种疫苗后的确症状轻,病死率低,这没问题,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心。问题在于,中国的文化,不是尊老爱幼么,每家都有老人,我们也都会变老,老人帮你带孩子,一乱,就都乱套了。《日子159|老人》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拉长感染曲线,避免重复感染,短期这个问题不必担心,但长期看,我们终究会面对。个人认为,中医药在疫情大流行中,特别是针对后遗症的治疗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我们国家独有的智慧。还有个好消息,就是福奇最后一场发布会上,说了中国在新冠粘膜保护领域已经比美国领先的事情,也就是说,解决疫情最终还是靠科技,如果我们的吸入式疫苗更加成熟,或者特效药出来,我们可能最先实现大流行的结束。04.问:到底有没有后遗症?答:这个吵得特别多,从科学方面解答可能更好。现在医学界,阿尔法和德尔塔的后遗症研究不少,奥密克戎的还不多,广东出的官方解读大概是这个意思:你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但因为目前没有研究,所以不认为有。有点像解释吸烟和肺癌的关系。宣传可以说这个没有后遗症,但就我的粗浅理解,当下这个阶段,实事求是的讲,谁都不能说有,谁都别说没有。但是,毕竟是病,宁可信其有,没必要去得。疫情才三年,我们对这个病毒了解得真的太少了。空口无凭,那加拿大政府就有指南,国外这两年出的关于新冠后遗症的书可是不少,出书是为了卖的,大家侧面可见真实吧。二、关于当下的疫情防控现状关键词六个字:《放不开,回不去》05.问:动态清零政策还有必要坚持吗?答:借一条新闻回答。彭博社11/23文章:中国放弃清零可能会导致580万人进入重症监护病房,使目前每10万人拥有不到四张ICU病床、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的卫生系统不堪重负。预计每日ICU入院人数将达到32,000人,预计在六个月内将导致约3.63亿人感染,近62万人死亡。它说的也不一定准确,但根据香港和台湾的数据进行推算,这个数字大概率是保守了。当然,从体感上大家可能不会有太多感觉,就跟当下的美国普通人是一样的,掌握数据和真实情况的,永远只是少部分。06.问:那是不是意味着就永远这样呢?答:当然不是。我们首先要把现实和情绪分清楚。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国家,但人与人之间的感受是很难互通的,因为中国很大,各地差异太大,治理水平层次。有的地方关了一百多天,不代表全中国都这样,有很多地方还是不错的,所以,不要一说就上头。你所感受的动态清零,和总方针的动态清零,或许根本就是两个东西。如果各地真的能执行好第九版,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问题。比如,真的精准防控,不影响大家的生活,真的能把对普通受影响民众的补贴发放下去,而不是都给国企拿走了,这个政策还能维持更久。但事实上,做不到。共存是大势所趋,这个去年我就写过了,《我们不可能永远把新冠病毒拦在国门之外》这是客观规律,没人能改变,为啥去年我批了X强说“消灭病毒”,不尊重自然规律。接下来,必然会越来越放开,不要纠结了,就是以后你相紧,国家也无力给你紧了。松松紧紧,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只拜托大家一件事:以后别骂国家,真的,国家为我们操碎了心,做的够多了,像个不讨好的老母亲。要骂,骂不争气的人和走了形的“精准防控”就行了。三、其他有趣的问题07.问:既然这么严重,为什么人家现在都过得好好的?答:死人不会说话,做不到的活人不想引起恐慌,全世界的舆论机器掌握在美西方手里。《美国会用尽一切手段让omicron病毒“消失”》放心,我们接下来,也全都是不严重的宣传了。08.问:为什么卡塔尔世界杯都不戴口罩,别人都傻?答:别人傻不傻我不知道,没搞清清楚情况就随意推论的人,反正没那么聪明倒是。首先,卡塔尔在做实验。卡塔尔向国际足联、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全球保证,会保护参赛的所有人的健康,确保赛事的安全,不仅要实施预防措施以防止冠病传播,而且要提供健康饮食选择。他们有个planA,也有B,就是如果观众出现一定规模的感染,或在与世卫组织的实时监控和沟通中,发现病毒变异后毒性和致病性增强,会采取东京奥运会的闭环模式,即防疫“泡泡”模式,将参会者封闭在运动会相关场所内,避免病毒传播至运动会场外。其次,卡塔尔有自己的特殊国情。卡塔尔本国公民只有30万,其他外来人口都是来打工的,绝大部分都是健康的中青年。年轻化是卡塔尔人口的特点,也是优势。在卡塔尔人口中,中位年龄是32岁,55岁以上人口不到5%,65岁以上人口低至1.19%。这种人口结构,其实组成了一道天然防御各种疾病的防线,既可以防冠病,也可以防其他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无论是奥密克戎还是之前的原始病毒株,或德尔塔等变异株,对老年人的致病性和毒力是比较严重的。根据世卫组织统计,老年人的冠病病死率更高,80岁以上老年人病死率是全球平均数的五倍。此外,全球有15个医疗体系最发达的国家,亚洲有两个,一是日本,二是卡塔尔。卡塔尔并不担心医疗挤兑。基于疫情现在的情况,即便有人感染,也大部分是无症状和轻症,不必住院,医疗挤兑也不会发生。最后,卡尔塔的管控举措与我们不同。虽然游客入境不再须要出示核酸和抗原检测阴性,无论疫苗接种情况如何,体育场内也不强制戴口罩;但进入医疗机构须戴口罩。而且,进入贵宾室也要。举个例子吧。第一场巴西2:0的比赛中,看台上有罗伯托-卡洛斯、吉尔伯托等巴西名宿,唯独少了外星人罗纳尔多。巴西《环球体育》报道,巴西传奇前锋罗纳尔多此前已经抵达卡塔尔,但他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因此无法到球场观看巴西揭幕,为啥?要知道罗纳尔多是国际足联的特邀嘉宾,上周末他就已经抵达卡塔尔,并且现场观看了世界杯开幕式和揭幕战。而罗纳尔多透露了自己缺席的原因,他感染了新冠。罗纳尔多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我在本周三晚上出现了一些轻微感冒的症状,我并没有太担心。但今天早上醒来时我的症状加重了,我接受了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接下来的五天,我需要在酒店房间中隔离。不管怎样,现在一切仍然很好。”所以,卡塔尔才是真正践行“精准防控”的,有隔离,有核酸。很多时候,不一定是自己聪明,千万不要把无知当勇气。我想卡尔塔的很多做法,我们国家必然也会研究和借鉴,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我们最终要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毕竟,我们还没有那么大“钞能力”和那么少的人。(以上信息来自《张田勘:卡塔尔世界杯是终结疫情真实试验》)09.问:全世界都放开了,我们生活在不同地球?答:我们就是生活在不同的宇宙。别说国与国了,我们每个人的悲喜都是不互通的。为什么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西方理念,搞乱一个地方就跑,去火星,而中国拍的就是流浪地球?前面数据写了,可能死了1500万人,但中国没死人,死人又不会说话。大家现在在这讨论好多问题,都是在活着的基础上。教大家一个方法,看国外,你就看他们的精英层是怎么做的,看他们反反复复纠结什么。综合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和《纽约邮报》22日报道,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近日发布一份新报告,呼吁政府鼓励甚至重新强制民众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以及保持社交距离,以保护人们免于感染新冠病毒,降低患上“长新冠”的风险。拜登老戴着口罩,白宫每天核酸,他们还能打血清,如果真的没事,他们是在干啥呢?别的国家,没有办法学中国,应死尽死,我们自己,也就能抗三年。国家替你扛了三年,救了我们的命,不说感谢吧,也不至于去骂啊。可能是,话说不到美国那么漂亮,但从本心出发,难道不是为了所有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吗?不是只有精英才有资格做核酸吧。我们怎么能别人挑唆两句,就直接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呢?《中国人很难接受再过苦日子了》我知道现在的日子很苦,疫情叠加经济下行,老百姓撑不下去了,但我还是想说,纵有再多做的不好的地方,生命为大,我与国家站在一起,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信仰。新冠疫情并未结束,而且未来,还有别的疫情大流行再等着我们,到时候,活着才知道哪里是真方舟。新加坡、日本都没法和中国横向比较,美国和印度的数字,大家看到了,在死了108万和470万之后,如今每天的实际死亡数,按比例乘,就是我们可能遇到的高低值,当然,这些数字都不再准确了。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数据,都已经无法为我们提供答案,所有地区的BA7或BF7感染都发生在已经群体感染人群身上,这个样本在中国无法使用。(引自城市数据团调研文章)中国不是世界,中国自己就是自己的世界。四、后疫情时代10.问:什么时候放开?答:永远不会像美国那样放开,我们会坚持动态清零下,不断宽松。关,是必须要闯的,只是看什么时候付出什么代价。从目前的形势看,很快。11.问:未来什么情况?答:会有一段的m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