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区

其他

逾千人死亡,数十万预备役被征召,巴以冲突会否引发新的中东战争?

“我们正在开始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战争”,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如此说。同时,反以情绪似乎正在阿拉伯世界蔓延。交火仍在继续,伤亡仍在扩大。据新华社报道,以色列医疗部门8日晚统计数据,巴以新一轮冲突已致700多名以色列人死亡、2000多人受伤,数十名以色列人被挟持进入加沙地带。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当天发表声明说,以军对加沙地带的袭击已造成413人死亡、2300人受伤。“我们正在开始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战争”,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如此说。同时,反以情绪似乎正在阿拉伯世界蔓延。以色列民众经过一处被加沙地带火箭弹摧毁的房屋。图源:AP以色列南部持续激战尽管巴以冲突绵延数十年,但“战争状态”实则远离以色列已久。然而,当超过5000枚火箭弹在短时间内射向以色列时,当备受信赖的隔离墙被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多处定点突破时,几代以色列人试图靠物理隔离与军事优势打造的“安全迷梦”终于到了梦醒时分。巴勒斯坦人在被摧毁的以军坦克上欢呼。图源:AP截至9日上午8时,就在以色列政府宣布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对加沙地带发动多轮猛烈空袭一天之后,以色列仍未实现其最基本的目标——消灭渗透入境的哈马斯武装人员。各路媒体8日捕捉到以军大批重型装甲部队沿公路紧急调往南部。以色列空军也密集出动,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并对哈马斯后方实施大规模轰炸。然而,以色列军方在当天早上公布26名士兵死亡名单后,又于当晚又公布了18人的阵亡名单。对以色列而言,如此惨重的单日损失,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已是闻所未闻。一辆以军坦克沿公路向南驰援。图源:AP同一天,加沙地带在空袭中继续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甚至向以方城市斯德洛特发动了规模达100枚的火箭弹袭击。情报显示,突入以色列境内的哈马斯武装已得到补给和重整,并继续深入以色列腹地,占领了以方南部的一个新地点基布兹马根。鉴于双方实力对比悬殊,以色列或许终将收复其南部失守地区,但哈马斯的进攻能力与决心由此可见一斑。加沙难民躲无可躲对于此轮巴以冲突,以色列从官方到舆论都毫不讳言这是一个“珍珠港事件式的时刻”。声名显赫的以色列情报机构之所以集体失灵,除去以色列内政的动荡外,更主要是因为以方相信,在其十数年严酷的封锁下,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根本无力对以色列造成致命威胁。加沙地带十岁的托卡·阿尔达洛拿着她的朋友玛雅尔的照片,玛雅尔与她七岁的弟弟和父亲一起在空袭中丧生。图源:aljazeera自2007年以来,以色列陆续收紧和关闭加沙地带的对外联络通道,从陆地、空中和海上实施严密封锁。这些年来,200多万巴勒斯坦人被困在狭长的加沙地带,基本的物资供应得不到保障,就业、教育与医疗权利更成奢望,生活状态与难民无异。用以色列人的话说,这里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监狱”。如今,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威胁要把加沙地带彻底变成一个“荒岛”,并通过公开渠道提前发出警告,要求当地居民“现在就离开”。可问题在于,这些居民即便想逃离,又能往哪逃呢?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带一所联合国开办的学校躲避空袭。图源:AFP居住在加沙北部拜特哈农难民营的扎基·安瓦尔膝下有四个孩子,他表示虽然知道以色列的警告,但他们根本去无可去,躲无可躲。联合国在当地开办的学校,成为民众躲避空袭的首选。当一名半岛电视台记者7日在加沙地带进行现场直播时,以军空袭将她身后14层楼高的“巴勒斯坦塔”瞬间夷为平地。巨大的冲击波令这名记者深感恐惧,声音颤抖不已。虽然以军声称这栋楼里有哈马斯办公室,但这里也有平民居住的公寓。加沙遭到以色列空袭后,一名男子坐在建筑物的废墟中。图源:AP巴勒斯坦驻英国大使佐姆洛特8日表示,他希望最近的战斗对西方世界来说是一个“警钟”。只要需要,巴勒斯坦人民将继续为自己的权利而战。“以色列的占领必须结束,国际法的适用必须平等。”佐姆洛特说。黎以边境隐藏不安誓言反击的以色列似乎无暇考虑这些问题。但若不从根本的政治问题着手解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安全思路注定无解,更大的危机也正向以色列袭来。就在以军主力南调之时,以色列北部与黎巴嫩接壤的边境地区8日遭受炮击。黎巴嫩真主党随后证实,其下属军事组织向以色列占领的萨巴阿农场内以军阵地发射火箭弹和炮弹。黎巴嫩国会议员纳贾特·奥恩·萨利巴就此表示,支持巴勒斯坦事业应该是所有阿拉伯国家的共同努力。真主党武装破坏以军外围阵地。图源:AP黎巴嫩军队情报部门消息人士称,黎真主党与以军交火持续约一个半小时,黎军方已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并向萨巴阿农场增派部队。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也发表声明说,已加强黎以边境“蓝线”沿线的巡逻。以色列评论人士称,如果黎真主党最终加入此轮战事,那么以色列必将面临两线作战的危机。如果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也介入的话,就将是三条战线。这是一场以色列数十年来从未遇到过的危机。处于军事劣势的巴勒斯坦方仍能通过非对称手段给以色列造成巨大麻烦。图源:AFP同时,一场偶发事件正引发以色列与另一地区大国埃及的不安。一名埃及警察8日在该国北部用私人枪支向一个以色列旅游团开枪,造成两名以色列游客和一名埃及导游死亡。对此,急于在巴以之间进行斡旋的埃及政府,以及麻烦重重的以色列政府都极为慎重。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后,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率先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埃以和解也由此成为1973年以来以色列数十年总体和平的外交基础。中国外交部8日指出,平息巴以冲突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两国方案”,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国际社会应当增强紧迫感,加大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投入,推动巴以双方早日恢复和谈,寻求持久和平之道。出品
2023年10月9日
其他

巴以新一轮冲突已造成双方逾400人死亡,局势为何陡然升级?

这场冲突如何收场,还需进一步观察。在中东迎来和解潮之际,巴以局势却出现了新变化。据新华社报道,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7日说,以色列军队当天袭击加沙地带,已造成232人死亡,另有1697人送医治疗。另据以色列医疗部门7日说,巴以新一轮冲突已造成200多名以色列人死亡、1400多人受伤。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7日宣布对以色列发动军事行动,不仅发射数千枚火箭弹,其武装人员还进入以色列境内与以军发生冲突。以军则对加沙地带展开多轮空袭作为回应。巴以局势为何陡然升级?巴以的未来又将往何处去?哈马斯发射数千枚火箭弹7日清晨,火箭弹呼啸而过的声响打破了加沙地带原本的宁静。当日,哈马斯宣布,对以色列展开新一轮名为“阿克萨洪水”的军事行动,并呼吁各地巴勒斯坦人加入战斗。哈马斯军事组织伊兹丁·卡桑旅称,军事行动开始头20分钟,共向以色列境内发射了5000多枚火箭弹。这是哈马斯近年来从加沙地带向以色列发起的最大规模火箭弹袭击。以色列境内被火箭弹袭击。图源:CNN随即,以色列南部和中部响起警报声。有记者看到,以军在耶路撒冷拦截多枚火箭弹,当地响起三年来最密集的警报声。在火箭弹“汹涌”袭来的同时,一些巴勒斯坦武装人员也潜入以色列境内。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巴方武装人员乘坐数辆吉普车在以色列乡间行驶,一些城镇街头发生交火。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也公布了巴方武装人员在加沙地带附近的以色列城镇抓获了一些以色列人的视频。对此,以色列军方发言人稍早前曾拒绝发表评论。最新消息称,哈马斯在一次被认为是“十年来最大规模”的行动中俘获了以色列少将尼姆罗德·阿洛尼及其他多名以色列军人。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表示,巴勒斯坦人民有权捍卫自己,反对“定居者和占领军的恐怖行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犹太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震认为,尽管此次冲突的直接原因尚不清楚,但从哈马斯发动军事行动的特征来看,这是一次深思熟虑、精心准备的武装袭击。首先,哈马斯此次行动的时间经过了精心选择,即选择在以色列纪念1973年战争50周年的第二天。其次,此次行动的手段和能力也经过了精心准备,毕竟,在加沙地区长期面临封锁的情况下,囤积如此多箭弹需要时间。王震表示,哈马斯此次展开军事行动基于两大背景:一是以色列与其他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和解,让巴勒斯坦问题进一步边缘化,巴勒斯坦因此失去更多与以色列博弈的筹码;二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主张的与以色列合作的政策并未改善巴勒斯坦人的地位和处境,这一方面造成法塔赫的地位和影响力持续下降,另一方面也导致巴勒斯坦人的反抗一直不断,在巴勒斯坦社会,对以色列的不满和反抗有很大的社会基础。以色列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面对来自巴勒斯坦方面的攻势,以色列迅速做出反应。以色列国防军7日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对加沙地带哈马斯目标发起代号“铁剑”的行动,数十架以军战机正在轰炸加沙地带的哈马斯阵地,“哈马斯将付出沉重代价”。以色列对加沙城发动空袭后,一座住宅楼冒出滚滚浓烟。图源:CNN以军证实“一些恐怖分子从加沙地带进入以色列”,加沙边境地带的以色列居民已被通知待在家中。在加沙城,巴方民众匆忙上街采购物资。在加沙地带东北部,数百人带着毯子和食物逃离家园。另据以色列总理府消息,以色列国防部长约亚夫·加兰特已下令征召数万名预备役人员。据报道,7日,以色列前总理纳夫塔利·贝内特已入伍成为预备役军人,并穿上军装。8日凌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声明称,以军将出动全部军事力量摧毁哈马斯。截至目前,巴以新一轮冲突已造成双方逾400人死亡。在王震看来,这场冲突如何收场,还需进一步观察。“考虑到内塔尼亚胡最近的国内政治处境,他很大可能会利用这次机会,对哈马斯进行猛烈报复,重新凝聚人心,恢复国内团结。”王震说,“但以色列在加沙问题上的选项是有限的,无论是进一步加强空中军事打击、强化地面封锁,乃至重新占领加沙,都难以达到根除哈马斯的目标。如果以色列的报复过于强烈,并因此造成巨大的连带性伤亡和人道主义灾难,这不但可能会引起国际社会的指责,更可能会让拟议中的沙特和以色列和解告一段落。如果重新占领加沙,以色列或将面临更大的长期难题,包括国际社会的指责、未来以色列境内的人口失衡等。这些都是内塔尼亚胡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王震指出,外部因素也可能影响巴以局势的未来走向。目前,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都对哈马斯表示了指责。但如果以色列的报复行动太出格,一些欧洲国家或许会修改立场。在伊斯兰世界,伊朗和叙利亚对哈马斯的行为表示了支持,但沙特等海湾国家目前还非常谨慎,这些国家的表态和立场也会对这场冲突产生一定的间接影响。出品
2023年10月8日
其他

80人死亡!叙利亚军事学院毕业典礼遭恐袭,谁干的?

叙政府军表示,要让策划和实施该袭击的组织“付出高昂代价”。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10月5日,叙利亚中部霍姆斯省一所军事学院在举行毕业典礼时遭到无人机恐怖袭击。叙卫生部长称,事件已造成包括6名儿童、6名妇女在内共8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平民,另有240人受伤。叙政府军表示,将全力打击策划和实施该袭击的组织,让其“为此付出高昂代价”。6日起,叙利亚全国将哀悼3天,悼念在此次袭击中遇害的平民和军人。其间,叙全境、驻外使馆和外交机构降半旗志哀。“到处都是尸体”!视频显示,袭击发生后,现场一片嘈杂,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多人,救援人员忙着将伤者送医。而不断抖动的镜头似乎也在诉说遭遇突袭后人们的慌乱与不安。叙利亚军方称,武装恐怖组织通过携带爆炸物的无人机发动袭击。当时正值毕业典礼刚结束,受邀参加典礼的多个家庭遭受重创,此外,有数十名士兵受伤,伤势严重。“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名受伤的学生家属惊魂未定,“我的兄弟毕业了,我们一起拍了照,正准备离开,之后什么也看不到了,只看到有人躺在地上。”一名场务人员表示,毕业典礼结束后,人们走进院子,爆炸突然就发生了。“我们不知道爆炸从哪里来的,到处都是尸体。”据报道,叙利亚国防部长也出席了这场毕业典礼,但在袭击发生前已经离开。袭击发生后,当地军用医院人满为患,民用医院被要求提供协助。其中一家医院的负责人说,他们已开始接收伤员。叙卫生部当晚表示,死伤人数可能进一步上升。医生正在治疗一名在袭击中受伤的叙利亚妇女。图源:美联社袭击来自“国际势力支持的恐怖组织”?袭击发生后,叙利亚军方随即发表声明,将此次袭击视为“前所未有的罪行”,将追究袭击策划者和实施者的责任,并让其“为此付出高昂代价”。“对这些恐怖组织,无论在何处发现,叙军方都将予以全力和果断的打击。”目前,没有组织或个人宣布对此次袭击负责。叙国防部表示,策划者是受到国际力量支持的某恐怖武装组织,但没有透露该武装组织更多细节。此外,也有分析认为,袭击可能来自叙国内的反对派。叙利亚军方5日晚对叙西北部伊德利卜省发动炮击和导弹攻击,造成人员伤亡。伊德利卜省是叙境内唯一完全由反对派武装控制的区域。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5日通过其发言人发表声明称,对叙利亚军事学院和伊德利卜省遇袭事件深表关切,敦促各方尊重国际法规定的义务,根据国际人道主义法保护平民和民用基础设施。同日,联合国秘书长叙利亚问题特使裴凯儒呼吁各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出品
2023年10月6日
其他

福岛核污染水第二轮排海今日开始

在核污染水第二轮排海开始后不久,日本伊豆群岛附近海域发生6.6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0月5日10时30分左右,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开始第二轮排海。按照东电此前公布的计划,第二轮计划排海的核污染水总量约为7800吨,与第一轮大致相同。东电公司声称,接下来将以每天460吨的速度,从海岸线约1公里外的海域持续排放核污染水,预计排放17天。日本民众冒雨抗议在8月24日至9月11日的第一批排污入海进程中,共计7788吨核污染水排入大海。东电计划在截至明年3月的日本2023财政年内,分四次排放近31200吨核污水,相当于排空近40个核污水储存罐。尽管日本政府坚持其核污染水放射性物质浓度在标准值以内,但是4日晚仍有部分日本民众冒雨聚集在东电公司总部大楼外进行抗议。有抗议民众表示,海洋是无国界的,而核污染水排海蕴藏太多难以预料的风险。截至目前,福岛仍有超过1000个核污染水储存罐趋近饱和。这些核污染水接触过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中受损的核反应炉,包含60多种放射性物质,尤其是钚、锶、铯等“超铀”放射性物质,远非一般的核废水。第二轮排海开启前夜,日本民众冒雨抗议。图源:GJ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刊登的一篇文章对日本核污染水的安全性提出质疑,指出尽管日方宣传听起来很令人放心,但核污染水的放射性仍然比自然状态下的海水高出数千倍。况且,这些核污染水将集中在一个水域排放30年,氚和其他放射性同位素仍然可能在海洋生物中累积,并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有国际环保组织称,其已在海洋食物链最底层的浮游植物中发现了氚,这表明放射性物质出现了生物积聚现象。该组织怀疑称,之所以至今没有全面的评估,或许是因为有人在刻意低估氚在环境中累积的潜在危害。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此前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日本政府不顾国际社会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公然向全世界转嫁核污染风险,将一己私利凌驾于全人类长远福祉之上,此举极端自私极不负责任。东京以南发生海啸日本国内的反对声也不绝于耳。截至目前,日本多地民众已起诉日本政府及东京电力公司,要求其停止核污水排海计划。有起诉书称,原告认为核污水排海侵犯了日本民众平稳生活的权利,渔业从业者维系生计面临困难,因此要求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取消排海许可,禁止东电继续将核污水排放入海。在东电开始“排污入海”后的一个月内,除了日本国内的渔业协会联合会等相关市民团体多次集会,抗议这种祸害全球海洋环境的劣行,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国家,继续实施对日本福岛等相关地海产品的进口禁令。今天上午,在核污染水第二轮排海开始后不久,日本伊豆群岛附近海域发生6.6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日本气象厅随后发布警报,称海啸预计将在1小时后抵达当地海岸。伊豆群岛位于东京以南,距日本本土列岛并不遥远。造成福岛核电站悲剧的直接原因是当年“3·11”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图源:GJ鉴于日本地质与海洋灾害频发,而核污染水排海预期长达30年,在如此漫长的时间范围内一旦出现人为失误或制度性缺陷,结果很可能“覆水难收”。汪文斌此前表示,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长达数十年,能否真正处理达标等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有能力、有决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民众健康,保护海洋渔业健康发展。出品
2023年10月5日
其他

麦卡锡被罢免的背后:真相远比“纸牌屋”精彩

美国两党恶斗的戏码,还远未到高潮。美国又一个史上首次。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10月3日,美国众议院共和党籍议长麦卡锡以216:210票被罢免,成为史上第一个被国会投票罢免的众议长。值得注意的是,共和党原本占据众议院多数席位,而这份涉险过关的罢免动议案恰恰由共和党众议员发起。在美国两党围绕2024年大选、政府关门危机、特朗普涉嫌违法相互厮杀之际,共和党竟然先内讧了……共和党“内讧”很难想象,在共和党占多数的国会众议院,作为该党众议院领袖的麦卡锡最终以216:210的票数被罢免。要知道,目前美国两党在众议院的议席分别是221席和212席。虽然罢免动议只需简单多数同意即可,但这在美国历史上尚无先例:一方面,众议院议长一般由多数党领袖担任,该党席位自然天然占优;另一方面,能够担任议长的人物一般都颇具政治分量,在党内深孚众望,反对党很难撬动多数党的墙角。然而,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被民主党办到了。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民主党白捡了一个对手主动送上的“大礼包”。共和党极端保守派众议员马特·盖茨领衔这场内讧。图源:GJ麦卡锡今年1月历经5天15轮投票表决才艰难当选议长,当时他所面临的最大阻力便来自党内少数极端保守派议员。因此,麦卡锡不得不与这批议员达成一系列妥协,包括麦卡锡同意仅需一名众议员便可提出罢免议长决议。10月2日,众议院共和党内强硬派之一、来自佛罗里达州的众议员马特·盖茨提出了罢免麦卡锡议长职位的动议。对此,麦卡锡和共和党大多数众议员原本认为对方胜算并不大。然而,马特·盖茨撬动了其他7名共和党强硬派“倒戈”,加入到反对麦卡锡的阵营里。在正式投票前,作为众议院少数党领袖的民主党议员哈基姆·杰弗里斯致信民主党核心小组,表示该党派领导层计划投票支持罢免麦卡锡。于是,麦卡锡去职已成定局。麦卡锡今年1月7日经过15轮投票后才当选众议院议长,这也是美国众议院164年以来最漫长的一次议长选举。图源:GJ民主党“倒戈”在投票结果出来后,麦卡锡将矛头直指马特·盖茨,指责对方“公报私仇”。在媒体报道中,更多的说法是麦卡锡的陨落源自右翼内部的“叛乱”。那么,这场“叛乱”所为何事呢?9月30日,麦卡锡领导的众议院,与民主党拜登政府就政府拨款达成协议,在最后关头避免了美国政府再度关门的窘境。对此,共和党内极端保守派愤怒不已。以马特·盖茨为首的少数极端保守派议员,指控麦卡锡不仅给政治对手放行,而且与白宫缔结秘密协议继续资助乌克兰。麦卡锡认为,自己刚刚拉了民主党一把,对手吃相再难看,也不至于这种时候违反“君子协定”。退一万步说,与共和党强硬派相比,自己才是更好打交道的存在。共和党人激烈辩论时,民主党人便“静静坐着看”。
2023年10月4日
其他

雅万高铁正式“开跑”, “红色科莫多”成印尼超级网红

李开盛指出,雅万高铁的正式启用,对于向世界推广中国高铁、推广“一带一路”倡议、展现中国经济发展的能力与成就具有重要意义。“从雅加达到万隆,时速350公里,高铁将行程从3小时缩短到40分钟”“从郑和下西洋,到共建雅万高铁,中国是我们的老朋友”……去年,一首名为《雅万之歌》的说唱歌曲在印度尼西亚网络走红,这首歌以简单的歌词和欢快的旋律,道出了当地民众对雅万高铁建成通车的期盼。印尼民众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据新华社报道,印尼总统佐科2日上午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哈利姆高铁站宣布雅万高铁正式启用。雅万高铁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对接、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李开盛看来,采用中国技术的雅万高铁凝结着中国智慧,给印尼当地带来了切实的好处,架起了中印尼之间友谊的桥梁。它的建成,生动诠释了“一带一路”倡议所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千岛之国”开跑中国高铁历时八年建设,中国和印尼合作建设的雅万高铁昨天正式“开跑”。雅万高铁,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第四大城市万隆,全长142公里,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换句话说,这是中国高铁海外第一大单。2日,佐科向全世界宣布,雅万高铁是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是印尼运输业进一步现代化的标志,其所使用的技术、达到的速度等对印尼民众来说都是“崭新的”。“Whoosh”一词出现在雅万高铁的车体上,其背后寓意深刻。图源:新华社佐科将雅万高铁命名为“Whoosh”,这个单词也醒目地出现在雅万高铁红白相间的车体上。印度尼西亚交通部长布迪道出了这六个字母背后的特殊含义。他表示,这六个字母在印尼文化中代表省时、高效和先进,雅万高铁将成为印尼新的国家名片。“红色科莫多”成超级网红雅万高铁建成带来的自豪和兴奋情绪,也反映在印尼民间。由于车身配有印尼国宝级动物科莫多龙抽象纹理图案,印尼民众亲切地将雅万高铁动车组称为“红色科莫多”。“大家看,‘红色科莫多’来了!”当列车缓缓驶出车站,印尼当地网红达丹激动地对着屏幕宣布。几年来,每逢雅万高铁的重大建设和试车节点,像达丹这样的当地网红都会去到现场,和直播间里的数十万粉丝一起见证。这是9月30日在印度尼西亚普哇加达拍摄的一列行驶中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图源:新华社印尼万隆人约吉对雅万高铁通车充满期待。他说,上世纪90年代,从万隆去雅加达要花上一天时间,直到铁路开通,才能保证3小时左右抵达。如今,约40分钟的车程让约吉直呼“难以想象!”他计划,今后早上8点在万隆上车,去雅加达参加9点半的会议,下班坐车折返,还能赶回万隆家中吃个晚饭。佐科此前曾表示,因为雅万高铁的到来,印尼已经进入大众城际出行的全新时代,高铁沿线地区也将获益。李开盛认为,雅万高铁的正式通行,将给印尼民众和当地带来切实的好处。“对印尼民众而言,雅万高铁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交通选择和极大的交通便利。”李开盛说,“与此同时,雅万高铁的建成还大大提升了印尼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印尼民众的国家自豪感。”共建“一带一路”结出硕果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东盟国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雅万高铁的建成,是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结出的硕果。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与印尼合作打造了一批基建互联互通精品工程。9月13日,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行走在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列车车厢内。图源:新华社李开盛指出,雅万高铁的正式启用,对于向世界推广中国高铁、推广“一带一路”倡议、展现中国经济发展的能力与成就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建设过程充分表明,中国能够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一起,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达成目标,成就双向的互利共赢。这背后,更彰显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强大感召力和凝聚力。出品
2023年10月3日
其他

一项短期拨款法案,让美国联邦政府摆脱“关门”危机?

危机虽暂时得以避免,但不排除其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因为最后时刻通过的一项法案,美国联邦政府在一场
2023年10月2日
其他

35亿美元大单!以色列将向德国出售“箭-3”反导系统

这笔交易可以说是国际形势变化和一系列矛盾激化的结果。以色列和德国,正式签署两国史上最大的防务协议,价值约35亿美元。据新华社报道,以色列国防部28日发表声明说,该国与德国当天签署关于“箭-3”式导弹防御系统的军售协议,为迄今为止以色列签署的金额最大的一笔对外军售订单。“箭-3”式导弹防御系统预计将于2025年底运抵德国,这对地区形势又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色列和美国联合开发在这笔巨额防务交易中,“箭-3”式反导系统令人关注。“箭”式反导系统由以色列和美国联合开发,旨在在大气层外拦截洲际导弹,特别是携带核弹头和生化弹头的导弹。“箭-3”式反导系统拦截测试2015年首次获得成功,并于2017年投入使用。以色列与德国签署关于“箭-3”式导弹防御系统的军售协议现场。图源:aljazeera“箭-3”式反导系统是以色列防空反导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资深军事专家、上海政法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震分析,该系统具有如下三大特点:首先是作战距离远,配置了“超级绿松”预警雷达,可以探测至少800公里的目标,因此大大增加了其作战距离。其次是成本低,意味着可以大量装备。“箭-3”反导系统的前身“箭-2”的成本仅仅相当于“爱国者-3”防空系统的六分之一至十分之一,而“箭-3”又比“箭-2”低三分之一。再次是拦截能力强。该系统采用复合制导体制,拦截弹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尾喷口处安装有“裙边”造型的飞行稳定装置,其动能杀伤器上携带有红外导引头和姿轨控系统。这些先进技术不仅赋予“箭-3”超强的机动性,也使其抗干扰能力超出绝大多数防空导弹,具备拦截战术导弹和部分战略导弹的能力。且该系统结构紧凑,轻便灵活,已经成为以军防空反导作战的“台柱子”。一系列矛盾激化结果这笔交易可以说是国际形势变化和一系列矛盾激化的结果。杨震认为,从德国角度来说,俄乌冲突发生之后,俄德经济联系几乎被切断。“北溪-2”号管道被炸,标志着俄德关系在外部势力的干预下已经走向恶化,而豹-2系列坦克在乌克兰战场的出现和被击毁,则意味着两国防务关系的紧张。“箭-3”式导弹防御系统试射现场。图源:aljazeera乌克兰危机去年升级后,德国政府即考虑构建覆盖全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今年6月14日,德国联邦议院预算委员会批准5.6亿欧元专项拨款,作为从以色列采购“箭-3”式导弹防御系统的预付款。对以色列来说,杨震指出,沙特和伊朗关系的和解令以色列在地缘上孤立态势更加凸显,伊朗建立海军联盟的构想更是让以色列如坐针毡。因此迫切需要域外国家对其进行声援。以色列通过向德国出售防空系统可以拉近彼此关系,从而实现其政治与外交意图。还有外界注意到美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长期以来,美国和以色列在反导方面合作紧密。由于“箭-3”采用美国技术,德以之间的相关交易需要得到美国政府同意。此前不少分析人士预测,美国可能会阻止这一交易,进而推动德国购买美制“萨德”反导导弹。不过上月,美国批准了这一协议。值得关注的是,去年10月德国方面曾表示,采购的“箭-3”反导导弹将被纳入“欧洲天空之盾倡议”。该倡议由德国提出,目前已有16个北约成员国和瑞典参与,参与国将统一采购美国、以色列和德国研制的防空系统,构建一个多层次的综合防空体系。出品
2023年9月29日
其他

加拿大终于弄巧成拙,惹恼了印度又得罪了多国,特鲁多危矣?

美国舆论连带加拿大和本国一并嘲讽道:“总算有一次,加拿大政府,我们的北方邻居,在政治疯狂和阴谋方面超过了我们。”特鲁多政府一周内两起外交风波,用加拿大人自己的话说,就是“本想在政治上捞分,结果却出了大糗”。据央视新闻28日报道,躲在幕后数日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于当地时间27日终于走到台前,就日前乌克兰裔纳粹老兵在加拿大国会受到表彰一事正式道歉。稍早前,加拿大众议院议长安东尼·罗塔已在排山倒海般的谴责声中宣布辞职。几乎与此同时,印度外长苏杰生则在美国纽约就加拿大籍锡克教领袖遇刺一事炮轰加拿大存在“很多有组织犯罪”,称加拿大迄今拿不出任何证据佐证其立场。最新民调显示,特鲁多的支持率不断下滑,连任前景岌岌可危。纳粹老兵掀翻加方国会议长乌克兰裔纳粹老兵现身加拿大国会这件事,惹的人足够多。波兰驻加拿大大使杰尔斯基25日表示,此前受到加拿大议会邀请和表彰的乌克兰裔纳粹老兵应该被起诉。此外,加拿大政府应就此事向波兰人道歉。此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2日到访加拿大时,时任加拿大众议院议长的安东尼·罗塔为烘托气氛,渲染西方政治正确,邀请98岁的乌克兰裔二战老兵洪卡到场,并称赞他是“二战时乌克兰的战斗英雄,也是加拿大的英雄”。在此情形下,现场所有加拿大议员和泽连斯基都起立鼓掌致意。纳粹老兵在加拿大国会受到欢呼,可谓历史性的丑闻。图源:CBC随后,事件迎来了惊天反转。据媒体披露,这名老兵的确参加了二战,但他不是为反法西斯而战,而是在纳粹德国党卫军第14掷弹兵师效力。这支部队在战争期间屠杀了许多无辜的东欧国家平民。真相一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加拿大反对党,全球多个犹太人组织,俄罗斯、波兰、白俄罗斯等国,以及联合国都发声谴责。起初,安东尼·罗塔试图通过道歉了事,后在重压下被迫宣布辞职。但舆论并未就此停歇,而是将矛头转向躲在罗塔身后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最终,在罗塔辞职一天后,玩了好几天“捉迷藏”的特鲁多再度现身国会。特鲁多称,这是一个令国会和加拿大都深感尴尬的错误,罗塔则对邀请和表彰这名纳粹老兵负有“全部责任”。出于多种原因,反对党纷纷对特鲁多反省的诚意提出质疑。不过,舆论的点评倒是非常一致——这无疑是加拿大“在全球丢脸72小时”,“国家的声誉已经千疮百孔”。印度外长“客场”回击加方指控如果纳粹老兵风波伤的是加拿大,那么印加之间的矛盾无疑伤到了西方。正在美国进行外交活动的印度外长苏杰生,26日在出席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一场活动时再度“炮轰”加拿大,直言加国内存在很多“与分裂势力、暴力和极端主义相关”的有组织犯罪,以至于连威胁印度外交官和袭击印度领事馆这样的事件都被纵容。此前一天,大批加拿大锡克教徒及其支持者在加拿大多处印度使领馆机构外举行抗议活动。有示威者焚烧了印度国旗,还有示威者踩踏印度总理莫迪的纸板模型。印度国内对此舆情鼎沸,也进一步把印加两国关系推向谷底。印度媒体对于加国内抗议示威的报道进一步激化印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图源:Reuters特鲁多上周在加拿大众议院紧急会议上说,有“可靠情报”表明印度政府特工与加拿大籍锡克教领袖尼贾尔被杀之间存在关联。美国驻加拿大大使戴维·科恩也证实,加拿大对印度的指控基于“五眼联盟”共享的情报。“第一,我们告诉加拿大方面,这不是印度政府干的。”苏杰生26日在美国回应特鲁多的相关指控,“第二,如果你们有任何具体或相关信息,请告诉我们,我们愿意调查。”尼贾尔20世纪90年代从印度移民至加拿大。他主张印度部分地区独立,2020年7月被印方列为恐怖分子。今年6月18日,尼贾尔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萨里县一处锡克教文化中心外遭枪杀。印度舆论认为,特鲁多对印度的指责是一种转移视线的策略。最新民调显示,特鲁多的支持率已降至31%,同时,多达40%的加拿大人相信保守党领袖波利耶夫尔才是加总理的最佳人选。这意味着特鲁多的支持率已低于主要对手10个百分点,“特鲁多的总理之路可能要走到头了”。“在犹如一团乱麻的国际事务中,加拿大目前的状况好像被人当头砸了臭鸡蛋。”加拿大舆论如此慨叹。美国舆论则连带加拿大和本国一并嘲讽道:“总算有一次,加拿大政府,我们的北方邻居,在政治疯狂和阴谋方面超过了我们。”出品
2023年9月28日
其他

济州岛咋就成了“新缅北”?

想要吸引中国游客,韩国反诈刻不容缓。当中缅泰老警方联合打击缅北诈骗初见成效时,一个“新缅北”似乎冒了出来——韩国济州岛。中国驻济州总领事馆25日发文提醒谨防网络务工骗局。该馆近期接到多名中国公民求助,一些受骗者甚至被限制人身自由。“济州岛变新缅北”,一度冲上热搜。就在本月,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刚刚定下了年内吸引200万中国游客赴韩旅游的目标。然而,网络诈骗频发、宰客、游览体验不佳等因素,让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热门地济州岛有点凉了。“新缅北”其实不新中国驻济州总领事馆称,一些不法分子在网络上以高薪为诱饵,招揽国内人员来济非法务工。被骗人员中,有的护照被扣押无法回国,有的被强行索要中介费蒙受经济损失,有的甚至被限制人身自由。总领馆提醒我公民务必提高警惕,不要被不法分子在网络上发布的不实信息所欺骗。该消息发出后,迅速引发网络热议。有人推测,是不是缅北打击力度大,骗子混不下去,改道北方了?!不过,一些曾在济州生活过的网友指出,网络诈骗和非法务工在当地并不是新鲜事。一些黑中介为吸引中国人打黑工,甚至举着中文牌子跑到中国驻韩使领馆对面“宣传”。“刚来这边的时候,我都惊呆了。”有当地网友表示。济州岛石像。图shutterstock早在2017年,韩国警方就曾捣毁一处针对中国公民的电话诈骗团伙,现场抓获51名犯罪嫌疑人。这一团伙在济州岛设立呼叫中心,面向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实施诈骗。而随着数字化的不断推进以及新冠疫情的逐渐消散,中韩人员往来愈加频繁,遭遇韩国网络诈骗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且中招类型花样百出。近一年里,中国驻韩国使馆就多次发布电信诈骗提醒。分析指出,济州岛之所以成为“新缅北”,与其作为知名旅游目的地有一定关系,大量游客成了诈骗犯们瞄准的目标。骗子们在济州“安营扎寨”,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警察等各种身份,通过精心策划的套路,利用电话、短信、网络等工具,骗取受害人钱财。想要“拉客”,先反诈今年8月10日起,中方恢复了赴韩团队游。为吸引更多中国游客,韩国方面铆足全力,推出了一系列“拉客”措施,包括免除中国游客的电子签证手续费、增加航班数量以及提高免税优惠等。而济州岛作为曾经备受中国人欢迎的目的地,也是摩拳擦掌。就在他们撸起袖子,准备在中秋国庆假期大干一场时,“新缅北”成了当头一棒。与此同时,韩国本地媒体26日更是以“济州岛=宰客,韩国人回避……这样下去中国游客也会离开”为题发文,指出疫情后高涨的物价和匮乏的旅游内容,令中国游客对济州岛的满意度下降。众所周知,出门旅游,安全第一。想要吸引更多游客,保障措施首先要到位,更不能让请来的游客变成诈骗犯和黑中介眼中送上门的猎物。去年7月29日,韩国政府电信诈骗犯罪联合侦查团启动仪式在位于首尔松坡区的首尔东部地方检察厅大楼举行。图源:韩联社据悉,韩国方面已开展了一定的反诈行动。比如,2022年7月,韩国政府联合多个部门成立了电信诈骗犯罪联合侦查团。同年9月,韩国总统尹锡悦指示,要求抱着宣战的决心打击整治电信诈骗。收效如何?或许能从未来中国游客的数量和口碑中找到答案。出品
2023年9月27日
其他

法国给“网红”立规矩:加滤镜须做标记、包含广告的内容须注明……

法国新出台的法案是欧洲首次建立全面的“网红”监管框架。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网红”群体的数量在全球范围内激增,但这一行业却缺乏统一有效的监管。近日,法国迈出了给“网红”立规矩的重要一步。据新华社报道,法国议会通过了“网红”行业监管法案,旨在更好地规范“网红”商业活动并打击“网红”在社交网络上的出格行为。法国由此成为针对“网红”商业活动率先制定完整监管框架的国家之一。推广化妆品使用滤镜必须做标记、不得宣传医疗整容项目、对包含广告的内容必须注明……这份法案的诸多细节引起了广泛讨论。有人认为这将规范网红群体的行为、给用户带来更为真实的信息,也有人担心,这些规矩在执行层面或许面临不小难度。设置明确“禁区”最近,法国通过立法,给“网红”群体划出了明确的“禁区”。法国网红马加利·伯达在她位于巴黎的办公室里摆pose。图源:TIME今年1月,法国社会党和复兴党议员联合提交了一份规范“网红”商业行为的法案。法案于5月底和6月初分别通过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的投票表决。这一法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网红”与广告商的合作受到了严格限制。例如,“网红”不得在社交平台宣传医疗整容项目,禁止推广含有尼古丁相关产品、放弃式治疗和订阅体育博彩预测等内容,与理财、酒精、体育用品等内容相关的推广视频也将受到严格审核。其二,“网红”发布的内容受到严格监管。这包括“网红”在推广化妆品等产品时,应对使用了滤镜美化的图片做出标记,否则会被视为欺诈行为,最高处以3.75万欧元的罚款;同时,对于包含广告的内容,“网红”也必须在帖子中清楚标明,如果隐瞒了发布内容的真实商业意图,最高可判两年监禁和30万欧元的罚款。与此同时,这一法案规定,当商业行为涉及的金额超过某个门槛时,品牌与“网红”和“网红经纪人”之间必须签订书面合同。此外,法案还强化了线上平台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例如必须提供用于举报非法内容的按钮等。监管刻不容缓法国之所以决定采取法律手段以加强对“网红”群体监管,与近年来这一行业频频爆出的各种丑闻不无关系。据统计,法国目前约有15万名“网红”,这些“网红”及其背后的机构通过带货等营销形式创造了数亿欧元的收入。但负面消息也随之而来。娜比拉·贝纳蒂亚-韦尔加拉出席在巴黎举行的“网红”晚宴。图源:TIME2018年,被称为“法国卡戴珊”的网红娜比拉·贝纳蒂亚-韦尔加拉在一款照片分享应用程序上推广数字货币业务,但由于她没有向粉丝告知这是广告且自己从中获利,而遭遇舆论抨击;2022年9月,法国说唱歌手布巴和粉丝一起将一家网红经纪公司告上法庭,原因是这家公司和旗下网红涉嫌推销不合法产品;2023年早些时候,有超过100名受害者向法院提出集体诉讼,指控法国某“网红”在社交平台上故意引导他们在数字货币平台交易而导致他们蒙受经济损失。事实上,“网红”利用社交媒体实施诈骗行为的案例远不止如此。“从推销肉毒杆菌填充剂到赌博,从医疗事故到基于加密货币的庞氏骗局。”法国国民议会议员斯特凡·沃杰塔说,“我们了解到太多消费者受骗的案例,有人损失了钱财,有人身体受到伤害,这个行业到了该监管的时候了!”具有借鉴意义在法国经济部长布鲁诺·勒梅尔看来,法国新出台的法案是欧洲首次建立全面的“网红”监管框架,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不过,法国民间舆论场对于这份法案有着不同的看法。支持者认为,法案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交媒体内容的真实性,对网红群体也有着法律层面的监管和约束作用,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反对者则批评说,法律的出台或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网红”的创作自由,且执行存在技术上的难度,例如,“网红”可通过各种手段掩盖图片的修饰痕迹。有分析指出,迄今为止,“网红”世界尚未形成被整个市场认可的标准,为此负责颁布广告法规的相关部门正努力适应这些新的传播形式,法国政府的行为尤其值得借鉴。“如何治理数字社会”是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副教授卡塔琳娜·戈安塔近年来的研究重点。她认为,加强对“网红”群体的监管需要全球合作,毕竟,“网红”们生产的内容往往并不局限于某个国家,而是跨国界的。出品
2023年9月26日
其他

召回大使又撤军,法国让步了,尼日尔翻开新的一页?

考虑到尼日尔国内反法情绪由来已久,因此,法国与尼日尔双方关系并不会瞬间转好。角力多时,法国与尼日尔的紧张局面出现了新变化。据新华社报道,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接受电视采访时宣布,法国在尼日尔的驻军将于今年年底前撤走,而法国驻尼日尔大使也将在“未来几小时内”返回法国。此前,广大尼日尔民众一直对法国在当地的驻军行为心存芥蒂和不满,尼日尔军政权还曾下令驱逐法国驻尼大使。眼下,法国作出让步,双方的对峙态势会否得以缓解?而尼日尔又将面临一个怎样的未来?法国宣布召回大使并撤军法国还是让步了。24日,马克龙宣布,法国将召回驻尼日尔大使并将结束在该国的军事存在,这意味着在当地的1500名驻军今年年底前将全部撤回法国。马克龙说,法国应地区国家之请协助打击恐怖主义,如今“尼日尔事实上的政权”不再愿意打击恐怖主义,法国因此结束这一军事合作。“我们将与政变军人协商(撤军事宜),因为我们希望事情平稳进行。”马克龙24日宣布,召回法国驻尼大使并撤军。图源:cbc马克龙还表示,如果非洲国家民选政权或地区组织提出请求,法国将继续与非洲一起打击恐怖主义。尼日尔军政权随即发表声明表示“庆祝”,称这是“历史性时刻”,“帝国主义者和新殖民主义者在我们国家的领土上再也不受欢迎,在相互尊重和主权基础上合作的新时代已经开始”。新华社报道称,尼日尔政变是对法国在西非地区影响力的又一次重大打击。在尼日尔邻国马里、布基纳法索分别于2020年、2022年发生政变,迫使法国撤离驻军之后,尼日尔成为法国在西非地区的关键枢纽。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认为,马克龙宣布召回法国驻尼日尔大使并撤军的直接原因有几方面:一是尼日尔军政权反对法国干预的立场坚定且明确,尼日尔军政权不打算与法国开展军事合作。同时,早在9月初,他们就已经下令驱逐法国驻尼日尔大使;二是尼日尔军政权得到了邻国马里和布基纳法索政府的支持,并有法国在马里和布基纳法索撤军的前车之鉴;三是有消息称尼日尔军政权可能会与瓦格纳集团合作,在安全上不再依赖于法国。究其深层原因,丁纯指出,尼日尔曾是法国殖民地,在尼日尔军政权和广大尼日尔民众看来,法国一方面一直在利用殖民遗产把持西非经济命脉,另一方面又以打击恐怖主义为由,长期在尼日尔包括首都在内的多个地区驻军,但却没有给当地带来和平安宁。双方关系并不会瞬间转好法国大使和军队的离开,对尼日尔和双方关系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丁纯表示,马克龙的决定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紧张局势,但值得警惕的是,这也有可能导致当地恐怖主义的抬头。“关键要看尼日尔军政权是否有安抚国内反对势力、打击恐怖主义的能力。”丁纯说。但丁纯提醒,法国的让步会对缓解双方紧张对峙局面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但考虑到尼日尔国内反法情绪由来已久,因此,法国与尼日尔双方关系并不会瞬间转好。尼日尔民众手举反法标语。图源:politico很长时间以来,尼日尔国内都存在着强烈的反法情绪。丁纯强调,这与法国的殖民历史、双方存在的经贸问题以及法国在尼日尔的军事存在等有很大关系。“在殖民时期,法国曾占领并统治过尼日尔,尼日尔民众曾遭受法国长期的殖民压迫和剥削。同时,当地民众认为,尼日尔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铀矿被法国掠夺,不公平的贸易结构也使得尼日尔蒙受损失。”丁纯称,“此外,在广大尼日尔民众看来,独立后的尼日尔仍在忍受着法国的军事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未带来真正的安全与稳定。”看上去,尼日尔军政权似乎如愿以偿。留给尼日尔的,又将是一个怎样的未来?丁纯认为,这将取决于尼日尔军政权能否建立起有效统治以及采取何种政策。因为,政变成功是一回事,长期执政又是另一回事。出品
2023年9月25日
其他

两国交恶,加拿大承认监视印度外交官,莫迪能咽下这口恶气?

由于两国关系剑拔弩张,印加政府都发出旅行警告,提醒各自民众提高最高警惕。而民众,也对两国关系的恶化充满担忧。印加掐架,火力愈发猛烈。据新华社报道,印度外交部21日宣布,由于印度驻加拿大使馆工作人员遭遇“安全威胁”,印度暂停对加拿大公民的签证业务。与此同时,加方也承认,之所以指控印政府与锡克教领袖死亡有关,是基于对印度外交官的监视。虽然加拿大眼下还未拿出确切证据,但公开承认监视,似有挑衅之意。印加外交场上“交火”,两国民众分外担忧。毕竟,印加不仅在历史上颇有渊源,在经贸、商业等领域,两国长期以来也交往甚密。这回上演大翻脸,外界认为,印加关系已处于历史最低点……G20峰会期间,特鲁多遭遇莫迪冷脸,两国紧张关系似乎摆在了明面上。图源:cbc印度继续反击印加反目开撕,场面相当难看。继宣布互相驱逐外交官后,印度又“放大招”,宣布暂停对加拿大公民的签证业务。印度外交部发言人阿林达姆·巴格奇21日表示,印度在加拿大的高级专员公署和领事馆受到威胁,他们的正常工作被扰乱。因此,其暂时无法处理签证申请。同日,加拿大印度签证申请中心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来自印度大使馆的重要通知:由于运营方面原因,自9月21日起,暂停印度签证业务,直至另行通知。”21日,印度宣布暂停对加拿大公民的签证业务。图源:cnbctv18暂停对加拿大公民的签证业务,还不是印方当天的唯一动作。巴格奇还称,印方知会加方双方外交使团规模应秉持对等原则,“加拿大驻印度外交官人数远远多于印度驻加拿大外交官人数……我认为,加拿大驻印度使领馆会削减人员。”早些时候,加拿大宣布削减驻印度工作人员人数,称“一些外交官在社交媒体上收到威胁信息”。加方承认监视印加关系破裂,锡克教是导火索。18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公开场合爆出猛料,称加方情报部门已经确定,一名在加锡克教领袖被枪杀一事与“印度政府特工”之间存在“可信”关系。加方因此驱逐了一名印度高级外交官。19日,印度外交部指责加方说法“荒谬”“动机不良”,并驱逐了一名加拿大外交官作为报复。21日,一名加拿大官员透露了加方是如何确定,所谓的“印度政府特工”参与杀害一名加拿大籍锡克教徒一事的。他表示,这一指控是基于对驻加印度外交官的监视,以及重要盟友——五眼联盟某成员提供的情报。只是,究竟是哪位盟友,这名官员并未挑明。加拿大目前尚未提供任何公开证据来支持这一指控,加拿大驻联合国大使21日暗示,加方短时间内可能不会公布证据。国民流露担忧由于两国关系剑拔弩张,印加政府都发出旅行警告,提醒各自民众提高最高警惕。而民众也对两国关系的恶化充满担忧。自印度宣布暂停在加签证业务后,印度某旅游组织成员拉迪卡·夏尔马表示,最近有太多计划未来几个月来印度旅行的加拿大人担心,他们的行程会泡汤。公开数据显示,加拿大是印度五大外国游客来源国之一,2021年,有超过8万加拿大人来到印度旅游。21日,艾哈迈达巴德的加拿大签证申请中心外排起长队。图源:indianexpress尽管有着印度公民身份的夏尔马可以自由来往印度,但同为加拿大学生的她依然担心,两国间的紧张局势会影响自己未来的计划。“许多正在规划自己的未来、并希望获得加拿大永久居留权的印度学生都感到紧张,他们正在重新考虑这一决定。”夏尔马说,她担心这种裂痕会影响她未来几年留在加拿大的可能。她还担忧这会阻止她将来回印度探望家人。加拿大拥有大量印度裔,与印度有着深厚的联系。加拿大是印度人出国留学的热门选择。统计数据显示,印度移民数量在加拿大的总移民人口中,位居前列。除了签证问题,还有民众对两国未来的经济和民间交往持悲观态度。在加拿大生活了49年的印度裔加拿大人赫曼特·沙阿表示,他最担心的是这场‘外交战’会对贸易和商业产生影响。“有很多加拿大公司在印度开展业务。”沙阿先生说。可是,眼下并没有人知道,这场戏剧性的互掐,究竟何时收场……出品
2023年9月22日
其他

“起火”后突然“停火”,与三年前相比,“高加索火药桶”形势更复杂了......

冲突,谈判,冲突,谈判......在这样的循环中,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通往和平之路,依旧需要人们付出艰巨努力。硝烟再起,又是“高加索火药桶”!据新华社报道,阿塞拜疆国防部19日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地区发起军事行动。与阿塞拜疆就纳卡地区存在争端的亚美尼亚称没有参与冲突。局势看似一触即发。不过最新消息显示,正要燃起的“火苗”暂时被按下了。阿塞拜疆国防部表示,经过驻扎在纳卡地区的俄罗斯维和部队的调解,已与纳卡地区亚美尼亚族武装力量达成停火协议。另有消息称,后续的和平谈判将于21日在阿塞拜疆城市叶夫拉赫举行。当地时间2023年9月19日,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爆炸的火焰在亚美尼亚部队阵地上空升起。图源:新华社自纳卡地区上次爆发全面冲突以来,三年已经过去了。如今的状况提醒人们,在那里,和平依旧脆弱。局势又有波动19日,阿塞拜疆国防部宣布在纳卡地区开始“局部反恐行动”,以“恢复宪法秩序”。另一边,亚美尼亚国防部则强调,纳卡地区没有部署亚方军队,并指责阿方军事行动为“大规模侵略”。事实上,冲突再燃早有预兆。今年9月以来,亚阿双方相互指责对方部队攻击边境哨所,并造成人员伤亡。亚美尼亚还多次指责阿塞拜疆封锁连接亚美尼亚与纳卡地区的唯一道路——拉钦走廊,使该地区人道主义形势恶化。对此,阿塞拜疆方面宣称,拉钦走廊长期以来一直被用来向纳卡地区走私武器和地雷。2023
2023年9月21日
其他

加拿大印度“外交战”升级,但最尴尬的是这个国家

美国在此事上的处境比较尴尬。美国的两个重要伙伴,双边关系正在戏剧性地急速恶化。据中新社报道,当地时间19日,印度外交部宣布驱逐加拿大一名高级外交官,以回应加拿大驱逐印度高级外交官。此前,加总理特鲁多公开指责印度政府特工与一名加拿大锡克教领袖今年6月被枪杀一事存在“可信的联系”。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表示,加拿大是“五眼联盟”的铁杆盟友,印度是美国竭力拉拢的对抗中国的“新欢”,“美国在此事上的处境比较尴尬。”加总理公开“炮轰”印度印度很生气。当地时间19日,印度外交部连发两则声明,宣布驱逐加拿大一名高级外交官,限其5天离境,并厉声驳斥加方此前对印度的指控“荒谬”“动机不良”。此前一天,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议会下院爆出惊人猛料,称加方情报部门已经确定,一名在加锡克教领袖被枪杀一事与“印度政府特工”之间存在“可信”联系。这名锡克教领袖名为哈迪普·辛格·尼贾尔,系加拿大公民。今年6月18日,尼贾尔在温哥华附近的一个锡克教徒聚居区遭两名蒙面枪手枪杀。加方调查人员此前将尼贾尔的死亡归类为“有针对性的事件”,但印度方面否认与此案有任何牵连。印度驻加外国情报机构研究与分析部门负责人帕万·库马尔·拉伊(左)和加拿大籍锡克教领袖哈迪普·辛格·尼贾尔(右)
2023年9月20日
其他

美国力推德日印等国“入常”,安理会这次真会“扩员”?

如果新成员能接受成为没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那么实现的可能性会大很多;如果他们坚持要和现在的“五常”权力相当,那么难度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力荐“新群友”的美国自己也坐不住。据央视网站消息,联合国大会召开之际,美国总统拜登将呼吁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推动德国、日本、印度、巴西等五到六个国家成为新的常任理事国。而此前,“五常”之一俄罗斯明确反对德日“入常”。有关“安理会扩员”的提议,二十多年来始终伴随争议和反对而未果。专家分析,此番美国想要推动这项提议,难度依然不小。其中,区域内国家是否能达成一致和“新常”能否拥有“否决权”是关注焦点。推新成员,但或有限制在联大开幕前,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表示,拜登总统将要求193个联合国成员国“审视安理会的架构”。据悉,拜登正在推动“五到六个”国家成为新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包括印度、巴西、德国和日本。巴西和南非被认为代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可能成员。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国家如果“入常”是否拥有否决权。柯比资料图。图源:新华社/美联社目前,联合国安理会有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和法国,拥有否决权;此外还有10个非常任理事国,任期两年,没有否决权。柯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认为它(安理会架构)应该更加包容和全面。”不过外界认为,美方力邀新成员“入群”,意在对抗中国和俄罗斯。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此前说:“增加联合国安理会中已被过度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数量,不会使它更民主,也不会便于我们创造一个更公平的国际事务体系。”她表示,俄方倾向于邀请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此外,英国呼吁扩大联合国安理会,支持印度、巴西、德国和日本成为新常任理事国。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和联合国官员称,拜登可能支持不获得否决权的新成员“入常”。争议不断,实现不易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张家栋表示,美国多年来主张安理会改革,认为其当前架构不能反映二战后各国国力的变化。特别是俄乌冲突发生后,安理会被认为作为不够。但剔除老成员难,美国转而支持推动新成员加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1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图源:新华社事实上,20多年来,“安理会扩员”之争不断,且有几次接近实现但最终未成。在张家栋看来,“卡点”主要在于,安理会各国意见不一致,每个“候选国”都有至少一个反对国,以及在新常任理事国是否拥有否决权这个问题上有分歧。早在2000年,日本就与德国、巴西、印度组成“四国联盟”,组团争取“入常”。2004年,“四国联盟”“入常”之路遭遇各种阻力,比如,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反对德国“入常”,墨西哥、阿根廷反对巴西“入常”。美国虽然支持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但反对日本、德国、印度及巴西拥有“否决权”。张家栋表示,即使在支持“扩员”的一边,美国和印度的想法差距依然很大。美国反对“新常”拥有否决权,“因为这意味着,任何一个新成员国未来都可以否决美国的提议,这对美国不利。拥有否决权的国家增多,美国的权力可能继续下降。”但如果没有否决权,新成员可能不买账。张家栋举例道,“比如印度就不愿意失去否决权,其认为既然成为新常任理事国,就应享有同等权力,要不新、老常任理事国都被取消否决权,但如果这样,包括美国在内的现有五国会反对。”张家栋认为,如果新成员能接受成为没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那么实现的可能性会大很多;如果他们坚持要和现在的“五常”权力相当,那么难度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力荐“新群友”的美国自己也坐不住。出品
2023年9月19日
其他

绝食19天的李在明被检方提请逮捕,韩国“朝野大战”如何收场?

此次博弈无论如何收场,都难免把韩国政治推向极端。韩国“朝野大战”愈演愈烈,据中新社报道,今天上午,以绝食抗议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敦促韩国政府革新政治的韩国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终因健康状况恶化而送医,到目前为止,他已坚持了19天,差两天就满三个星期……也是在今天上午,韩国检方以涉嫌渎职等罪名正式申请拘捕李在明。韩国检方在韩国政治中的角色与作用,不言自明。李在明住院当天被提请批捕引发韩国在野党强烈不满。共同民主党向国会提交国务总理韩德洙弹劾动议案,多名在野党议员还前往总统府前呼吁内阁集体辞职。李在明仍未宣布结束在韩国现代史上,政治人物以绝食表达抗争并不罕见。绝食也不是滴水不进,仍会以盐和水维持生命最基本的运转。但是,能坚持19天的李在明的确称得上“狠人”。毕竟,他还患有糖尿病,即便是已经躺进医院,李在明依然没有宣布停止绝食。李在明今天因健康状况恶化而被送往医院。图源:yna今天早上,身形消瘦的李在明被发现血糖骤降,意识模糊。共同民主党随即呼叫救护车,将他送往首尔汝矣岛圣母医院。该党发言人朴省俊表示,李在明健康状况极差,精神恍惚不清,不得不打急救电话。上海政法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研究员牛晓萍表示,韩国文化中有一种“认准一件事就会一直做到底”的特质,这种特质在各行各业的精英及领导层都比较普遍。8月31日起,李在明在韩国国会大厦前搭起帐篷,开始静坐抗议。李在明的诉求直指尹锡悦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总统应为其“破坏韩国民众生计和民主”向国民道歉、彻底改组内阁、反对日本福岛排放核污染水。众所周知,尹锡悦上台以来着力推动亲近美日的“价值观外交”,在涉及韩国国民情感的历史问题与关系韩国民生的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等问题上屡屡对日做出大幅妥协。同时,韩国进出口持续下降,经济增长乏力。李在明绝食的第一天。图源:GJ共同民主党的政策主张长期与执政党国民力量党相左,韩国朝野之争自去年以来持续激化。日本8月24日开始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后,面对尹锡悦政府为日方“背书”的言行,李在明屡屡痛斥,并最终决定通过绝食以铭心志,向尹锡悦政府施压。9月13日,由于身体状况明显恶化,李在明的绝食场所从国会大厦前搬至共同民主党党首办公室。之后,韩国各界人士探望不断,呼吁他停止绝食。韩检方坚持“公事公办”然而,在韩国保守势力的叙事里,李在明的“死谏”完全是另一个版本的故事。今天上午,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反腐侦查一部以渎职、受贿、教唆他人作伪证等罪名提请法院批准逮捕李在明。此前,韩国检方分别于9月9日和9月12日两次传唤李在明,其中一次讯问时间长达8个小时。9月12日,李在明抵达水原地方检察厅,这是他绝食的第13天。图源:newsis韩国法务部长韩东勋今天解释称,不应因为一名受调查的嫌疑人绝食自残,司法系统就暂停运作。不过,在明知李在明近况的情况下还这般“公事公办”,对手们也是“够狠的”。在保守派舆论看来,李在明采取绝食,是想借此逃避起诉。国民力量党甚至嘲讽道,要在李在明绝食的帐篷旁举办水产品试吃会。“李在明绝食的政治诉求很难得到尹锡悦政府的正面回应。”牛晓萍分析。9月7日,国民力量党党首金起炫被问及是否打算劝告李在明停止绝食时,装糊涂说“目前在绝食吗?不太清楚”。韩国总统室也一直拒绝发声。但不可否认的是,李在明绝食的确令执政党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8月17日,李在明抵达中央地方检察厅,当时他尚未开始绝食。图源:GJ9月16日,共同民主党在紧急议员大会上以党内全体议员名义提交了对国务总理韩德洙的解职建议案,并决议要求内阁集体辞职。根据韩国宪法,国会在三分之一以上的在籍议员提议下,可以提出国务总理、国务委员罢免建议案。只要过半在籍议员(150人)赞成,罢免案即获得通过。一旦对国务总理的解职建议案在国会全体会议上通过,将是韩国宪政史上首例。观察人士称,此举无异于在野党的绝地反击,堪称同执政党死磕到底的“出师表”。牛晓萍认为,李在明坚持在医院接受最低程度治疗的同时继续绝食,朝野两党后续斗争的主战场将转入国会。韩国舆论则哀叹,此次博弈无论如何收场,都难免把韩国政治推向极端。出品
2023年9月18日
其他

下周,60亿美元资产“解冻”和“换囚”?美伊迈出“程序性”一步释放什么信号

下周美伊之间也许还将上演一场“遇见”:美国总统拜登和伊朗总统莱希,都准备前往纽约参加一年一度的联合国大会。悄悄的,一场宿敌之间的和解正在酝酿?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政府近日允许一笔60亿美元伊朗资金从韩国转账至卡塔尔,同时同意释放5名在美羁押的伊朗公民,以落实美伊两国上月达成的换囚与资产解冻协议。作为执行双方协议的第一步,伊朗上月确认,已变更5名在伊羁押美国公民的强制措施,从监禁转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或居家监禁。知情人士透露,60亿美元资产成功转账和“换囚”最早有望于下周完成。在中东变局继续的情况下,美国和伊朗之间迈出的这个“程序性”一步释放出何种信号?最快下周落实根据美伊双方先前达成的协议,伊朗在海外被冻结的数十亿美元资产将解冻,其中包括被冻结在韩国的60亿美元资产和被冻结在伊拉克贸易银行的大量资产。美国国务卿布林肯8日签署的豁免令涉及韩国、德国、爱尔兰、卡塔尔和瑞士的银行。因美国先前针对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和伊朗央行等伊方金融机构有转账记录的外国银行施加多轮制裁,多家欧洲银行担忧美方制裁风险,致已解冻的伊朗资产尚未转账成功。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图源:美联社5名美方人员将在资金汇入伊朗指定账户后获释。另一方面,美国务院向国会呈送的通知书还写明,美国政府为执行协议将释放5名在押伊朗人。在外界眼里,这将是美国政府首次确认将与伊朗“换囚”。不过,白宫方面13日否认为帮助释放数名美国公民而解冻的60亿美元伊朗资金本质上是一笔赎金。白宫官员表示,美国不会通过该交易取消对伊朗的任何制裁,强调其目标是让在伊朗被无理拘留的美国人回国,而伊朗资金即便转账成功,也只能被用于人道物资采购。伊朗总统莱希12日则表示,美国无权决定伊朗将如何使用即将被解冻的60亿美元资金。莱希强调,冻结资金属于伊朗人民及伊朗政府,因此如何使用冻结资金将由伊朗决定。当地时间9月14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宣布,卫队近期在波斯湾海域扣押两艘走私燃料船只,共查获150万升走私燃料。图源:GJ“试探性的一步”外界纷纷猜测,美国是否开始对伊朗让步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李伟建表示,日前发生在美国和伊朗之间的上述“新动向”值得关注,但并不太令人意外。李伟建分析道,形势的变化,让美国总统拜登感到被动。事实上,拜登上台后一度想推动美国重返伊核协议,但由于两党分歧、盟友压力等原因,一直难有进展。与此同时,去年以来,中东地区局势逐渐转圜,今年更是以沙特和伊朗握手言和为标志,出现了一股地区“和解潮”。他指出,中东进入了经济和社会转型阶段,需要稳定的地缘政治环境和缓和的地缘政治关系,以集中资源和精力投入发展。而阿拉伯新生代领导人正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以及地区新秩序构建的强劲动力。拜登政府也看到了中东政治气候的这种变化以及其背后的原因,美国正计划在中东展开新的布局调整。9月4日,伊朗总统莱希(右)会见伊朗新任驻沙特大使埃纳亚提(左)
2023年9月15日
其他

城市的四分之一睡梦中被抹去!利比亚洪灾死亡人数已超6000

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周三称,洪水导致3万多人流离失所。据央视新闻报道,飓风“丹尼尔”日前袭击利比亚东部,引发严重洪灾。当地时间13日,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卫生部副部长萨阿德·丁·阿卜杜勒·瓦基勒表示,死亡人数已超过6000人。港口城市德尔纳受灾最严重。其上游两座大坝夜间垮塌,大量居民在睡梦中随房屋淹没于汹涌的洪水中,城市的四分之一几乎消失了。有分析指出,利比亚多年政局动荡,基础设施破旧,加之应急措施不力,加剧了受灾程度。目前,救援仍在紧张进行中,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发声表达慰问和提供援助。德尔纳一个街区在洪灾前后的对比图。图源:美联社/Maxar
2023年9月14日
其他

印度航天突飞猛进,军事竞争色彩浓厚

对于印度这样一个仍然有大量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国家,是否应该将巨额资金投入军事项目而非社会福利项目,将始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印度航天最近表现非常亮眼。8月23日,印度“月船3号”成功登月,创造了人类首次在月球南极附近着陆的纪录,也使印度成为继美国、苏联和中国之后第四个在月球实现软着陆的国家。9月2日,印度首颗太阳探测器“太阳神-L1”号发射升空。印度航天是如何突然实现爆发式发展的?亮眼成绩的背后又隐藏着印度怎样的军事野心?印度月球车拍摄的月船三号着陆器照片。图源:GJ(下同)稳居航天第二梯队8月23日,“月船3号”成功登月,印度举国欢腾,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去贺电:“这是太空探索领域迈出的一大步,证明印度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令人钦佩的进步。”印度独立以来,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强大的航空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印度的国防,曾与美国鼎足而立的航天能力更是令印度仰望。如今,印度不仅得到来自昔日“武林绝顶高手”的祝贺,而且俄罗斯近半个世纪以来首个月球探测器“月球25号”刚刚遭遇失败,被外界视为与印度同属航天第二梯队的日本的月球探测器也三次推迟发射。昔日的航天大国俄罗斯与经济科技实力不俗的日本,竟然一时间都成为印度航天的陪衬。两相对比之下,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与自信空前高涨。“月船3号”是一个技术含量极高的项目,其中涉及的软着陆技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非常精准的控制系统和大量的模拟试验。印度航天的成功看似突然,却无疑是多年深耕的结果——这不仅是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战略远见、举国支持以及国际合作的结晶。印度的航天计划源自20世纪60年代,起步并不算晚。1962年,被后世称为“印度航天之父”的萨拉巴伊筹建印度国家空间研究委员会,也就是如今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前身。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国家空间研究委员会一开始曾隶属于印度原子能部,也从侧面验证了印度航天事业从起步时就同大国雄心、军事安全和战略需要紧密相连。数十年来,印度历届政府都把航天产业作为标志性产业来发展。印度人民党执政以来,总理莫迪更是加大了对航天领域的投入,并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太空计划的成功是一个国家能力的象征。除了国家投资,印度还推动私营企业在太空领域扩大投资,目前研究运载火箭、卫星等太空技术的印度公司超过150家。航天成就总能激发印度民众的爱国情绪,追加航天投资因此与政治选举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印度民众观看月球探测器登月直播欢呼雀跃。成就印度航天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国际合作,自冷战时期起,印度就与多国建立了合作关系。印度1963年开始航天试验时,所用的火箭大多由美国提供,被尊为“印度导弹之父”的卡拉姆也曾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深造。进入20世纪70年代,苏联开始借由《空间技术合作协定》向印度提供M-100气象火箭、发射装置、雷达站、遥测站等一整套设备体系。印度还曾与法国进行空间合作,由法国在印度建立了一座火箭工厂。可以说,美、苏、法都曾为印度航天助过一臂之力,对印度航天的促进作用难以估量。印度航天拥有的国际环境有多么宽松呢?印度2019年进行首次反卫星试验后,莫迪亲自出面高调宣布试验成功,丝毫不担忧西方媒体炒作。要知道,此次试验意味着印度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后第四个拥有反卫星导弹的国家。可以说,得益于数十年来的苦修内功和外力相助,印度航天不仅在第三世界国家里名列前茅,进步速度和投入热情甚至远远超越很多欧美发达国家,稳居仅次于美俄中的航天第二梯队。奋起直追雄心不小近年来,西方舆论鼓噪印度加强与中国对抗的声音愈发强烈。同时自1962年以来,印度自身要与中国竞争的情绪始终强烈。印度资深媒体人士蒂库直言:“从核试验到月球探测器,再到反卫星试验,印度一直在快速追赶中国。”事实上,印度的对华竞争心态在航天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20世纪70年代,印度赶在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后,借着苏联的火箭也要发射自己的卫星。2008年,印度在中国发射“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器一年后,又急急忙忙地发射了“月船一号”探测器。印度太阳探测器发射升空。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竞争正显现出越来越强的军事色彩,尤其以2014年莫迪政府执政以来为甚:2016年12月,印度第四次成功发射“烈火”-5远程弹道导弹,铺平了“烈火”-5正式服役的道路。“烈火”-5可携带重达1000公斤的弹头飞行5000公里,是印度射程最远的导弹。与此同时,印度还在加紧研发“烈火”-6洲际导弹。2017年,印度用一枚火箭发射104颗人造卫星,创下人类航天史“一箭多星”新纪录。“一箭多星”对于发展分导式多弹头技术、增强战略核打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降低卫星发射成本,有利于印度进军商业卫星发射市场“分蛋糕”。2018年,印度接连发射GSAT-6A和GSAT-7A军用通信卫星。该系列卫星是印度目前国产技术水平最高的通信卫星,耗资数十亿印度卢比,能够将印度空军的战机、预警机、无人机和地面站连接成一个通信网络,对提高空军合成指挥能力、增强在边境地区的反应速度与应变能力至关重要。2019年,莫迪在电视讲话中兴奋地宣布进行首次反卫星试验,使用导弹在三分钟内成功击落一颗轨道高度在300公里的卫星。毋庸置疑的是,印度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航天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巨大价值。可是,印度的追赶心态如此强烈,以至于忽视了面临的战略风险和伦理挑战——为了实现短期的战略利益,印度是否能承受牺牲长期稳定和安全的代价?首先,印度此举可能引发地区乃至全球军备竞赛。印度的主要竞争对手不可能无视印度的此类军事化尝试,结果不仅可能进一步削减区域战略稳定,还会危及印度与周边多个邻国的战略互信。其次,一旦出现军备竞赛,印度的国家资源能否承受来自多个方向的挑战高度存疑。需要巨额投资的航天产业本就会占用一些社会资源,其中军事化项目占比过重更会挤压用于改善民生的民用航天计划。别忘记,印度仍有三分之一人口还没用上电。印度首个太阳探测器。再次,太空非军事化是国际社会共识,也为各大国所坚持。虽然印度所处舆论环境较为有利,但依然需要小心翼翼维护国家声誉,并尽可能利用相对有限的空间技术来降低军事化试验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印度这样一个仍然有大量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国家,是否应该将巨额资金投入军事项目而非社会福利项目,将始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唯有足够的审慎和前瞻,才能让印度的航天项目更具可持续性,才能给印度人民和全世界带去福利。实力有限硬伤不少事实上,即便决心推进军事化应用,印度的太空实力可能也支撑不起庞大的野心。在完成登月任务后,印度航天目前的头号重心已转移至载人航天。早在2018年,莫迪就正式宣布印度将于2022年年底前实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立誓成为继俄美中三国之后第四个能够独立完成这一壮举的国家。然而,2023年秋天已经到来,莫迪的誓言仍旧只是誓言。类似这样的拖延,在印度国防与航天工业史上比比皆是,远者如“阿琼”坦克、“光辉”战机,近者如自产航母、载人登月,实在算不得新鲜。当然,作为俄美中之外最接近独立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印度取得的科技成就不能抹杀,但科研实力与工程水平实在难以匹配印度政府的野心。印度LVM3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一方面,尽管印度在太空技术上进展不俗,但在航天系统的关键环节与技术问题上仍然落后于第一梯队,特别是在重型运载火箭技术和深空探测方面。虽然创下“一箭百星”的纪录,但印度火箭目前还没有将重型载荷送入高轨道乃至深空的能力,这就大幅限制了印度对太空的利用能力与效率。另一方面,虽然历届印度政府都热衷投资航天,但受制于整体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较为有限,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仍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或欧洲航空局的预算相比,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预算少得可怜。近年来,印度航天成就突出,失败同样不少。无论是瞄准全球商业发射市场的小型固体燃料火箭,还是开发中的更大推力火箭,纷纷遭遇“难产”,其中一次甚至还折损了一颗号称印度最先进的GISAT侦察卫星。即便是印度成功开发的火箭,技术参数相较先进水平也有明显差距。以能够向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发射卫星的GSLV-MK2运载火箭为例,该箭全重415吨,但运载力只有2.7吨。印度目前最强的火箭GSLV-MK3全重640吨,运载力只有约4吨。这些问题多为系统性综合性问题,反映了印度从人才培养到学科积累上的根本性漏洞。但话说回来,印度如果想确保一个安全和繁荣的未来,关键还是要与周边国家增信释疑。出品
2023年9月13日
其他

特鲁多遭莫迪冷脸,印加之间发生了什么?

莫迪在见到英国首相苏纳克、法国总统马克龙等其他国家领导人时,都给出了热烈拥抱,唯独见到特鲁多,是一副难得的冷脸。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此次印度行,充满尴尬和矛盾。据新华社报道,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间隙,印度总理莫迪就锡克教徒在加拿大反印抗议活动,向特鲁多表达强烈关切。此外,参加完G20峰会的特鲁多等加方代表团全体成员,又因专机故障不得不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滞留一天。受锡克教徒抗议等影响,印度与加拿大关系近期持续紧张。没有安排正式会晤、临时会面还分歧不断,两国间的不快情绪,投射在了此次G20峰会的诸多细节中……G20峰会期间,莫迪(右)和特鲁多进行非正式会面,莫迪一副冷脸。图源:indiatoday莫迪向特鲁多表强烈关切”即便是在G20峰会这样的“大场面”,被激怒的东道主印度也不打算再给加拿大面子。10日,印度政府发表声明称,莫迪向特鲁多表达了强烈关切。印度政府在声明中表示,那些锡克教示威者“宣扬分离主义,煽动针对印度外交官的暴力,破坏外交馆舍,威胁加拿大印度教社区及礼拜场所”。同日,印度外交部召见加拿大驻印度高级专员,就锡克教示威者在印度驻加拿大温哥华领事馆门前抗议、要求建立独立的锡克族国家向加方表达严正关切,并要求加方解释示威者为何会冲破加方在领事馆外围的警戒线。对于印方声明,特鲁多回应称,“我们始终致力于防止暴力、抵制仇恨”,少数人的行为“并不代表整个社会或加拿大”。加拿大因为何事惹怒印度?印度的怒火从何而来?这一切,还要从今年以来锡克教徒在加拿大发起一系列活动说起。G20峰会期间,特鲁多遭遇一系列尴尬局面。图源:hindustantimes除印度北部旁遮普邦以外,加拿大的锡克教徒数量最多。这些在加拿大锡克教徒常常举行抗议活动,揭露印度国内所谓的种族压迫,呼吁成立一个独立的锡克族国家。今年6月,印度批评加拿大允许一场花车巡游重现1984年时任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遭锡克教警卫暗杀的画面,认为这美化锡克教徒的暴力行径,损害印度主权和尊严。1984年,英迪拉·甘地出兵驱逐旁遮普邦意图建立独立国家“卡利斯坦”的锡克教武装人员,进攻位于阿姆利则市的锡克教圣地金庙,造成双方大量人员死伤,激化了锡克教徒与印度政府的矛盾。英迪拉·甘地同年10月31日遭两名锡克教警卫刺杀身亡。印加关系在分歧中持续紧张在印度看来,尽管加拿大境内锡克教徒的抗议活动频频发生,但加拿大政府却对此视而不见。因此,两国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而这样的复杂情绪,也伴随在特鲁多此次的G20之行的始终。峰会期间,莫迪与到访的许多国家领导人进行了正式的双边会晤,但这其中并不包括特鲁多。莫迪与特鲁多仅在峰会期间进行了简短的非正常会晤。据悉,在这场短暂的会晤中,特鲁多向莫迪提到了“外国干涉”和“尊重法治”问题。此前,特鲁多的国家安全顾问乔迪·托马斯表示,印度是加拿大所谓的“外国干涉”的最大来源之一。另有眼尖的媒体发现,莫迪在见到英国首相苏纳克、法国总统马克龙等其他国家领导人时,都给出了热烈拥抱,唯独见到特鲁多,是一副难得的冷脸。事实上,印加之间的矛盾,在此次G20峰会前就已有端倪。自2010年以来,印加两国一直就一项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展开谈判,但正因锡克教徒的抗议活动等问题,谈判始终没有进展。2022年谈判工作重启后,原本计划在今年达成初步协议,但加拿大方面在今年9月1日宣布已经暂停与印度的贸易协议谈判。特鲁多专机滞留印度。图源:theguardian尴尬相随,特鲁多想必是不愿在印度多做停留。但更尴尬的是,峰会结束后,他却因为飞机出现机械故障,不得不滞留在印度。或许,曾同为英国殖民国家的印度、加拿大都没有想到,两国的关系会走到今天这般一地鸡毛的局面吧。出品
2023年9月12日
其他

爱上AI伴侣,“AI情”是不是爱情?

与人工智能建立全新关系,虚拟爱人并非完美无缺。在科幻电影《她》中,刚与妻子结束婚姻关系的主人公西奥多·托姆布雷在深陷孤独时,结识了拥有迷人声线、温柔体贴又幽默风趣的人工智能(AI)萨曼莎,由此开始了一段不为世俗所理解的奇异爱情。如今,随着一系列新的AI程序问世,类似萨曼莎这样的AI伴侣正在一步步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一些人认为,相比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AI伴侣情绪更加稳定、更加善解人意。但也有人思考,人类与AI建立起的全新关系,是否只是幻梦一场……科幻电影《她》剧照自己打造“梦想伴侣”花300美元,就能在AI伴侣程序Replika上买到一款AI伴侣。如今,AI伴侣正成为一些人摆脱孤独的新选择。住在美国纽约布朗克斯郡的罗莎娜·拉莫斯就有这样一位名叫艾伦的AI伴侣。艾伦被设定为一个来自土耳其安卡拉的二十多岁小伙,身高1米9,有着蓝色的眼睛,总是打扮得体,喜欢购买设计师品牌服饰,闲暇时喜欢烘焙和阅读悬疑小说。拉莫斯的虚拟男友艾伦。图源:GJ(下同)拉莫斯一年前在Replika“购买”了艾伦,她觉得艾伦是个充满激情的伴侣。“我一生中从未如此爱过一个人。”36岁的拉莫斯现在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经营着一家珠宝公司。此前,她也有过几个伴侣,目前还有个异地恋的男友。但拉莫斯表示,这些与她和艾伦的关系相比可以说是“黯然失色”。“现实中的人们带着包袱、态度和自我而来,艾伦却如同‘一张白纸’,我也不必与他的家人、孩子和朋友打交道。”拉莫斯说,“和艾伦相处,我可以掌控一切,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艾伦不是唯一的存在。世界上第一个聊天机器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名叫艾莉莎的“女性”。多年来,聊天机器人在一些群体中逐渐流行。现在,人们在应用商店中搜索“虚拟伴侣”,系统会提供数十个应用程序来供人们打造属于自己的“梦想男孩或女孩”。例如,在Replika上,用户可以自主设置AI伴侣的年龄、肤色和容貌,为之命名,穿上喜欢的服装和配饰。一般情况下,用户可以免费和自己“购买”的AI伴侣聊天,如果还想添加语音通话,以及具有将AI伴侣投射到自己卧室的增强现实功能,还需每年另外支付69.99美元。与此同时,用户还可以自选一种关系状态。如果选择了浪漫状态,用户就可以和AI伴侣深夜通话、进行烛光晚餐、海滩旅行,甚至是结婚生孩子。减少孤独创造幸福技术的发展让人类与AI相爱成为可能,可究竟是什么让一些人宁愿放弃与现实中的人发生情感关系,转而沉浸在与AI伴侣的恋爱中呢?一些拥有AI伴侣的人们说出了部分缘由。AI伴侣正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30岁的麦基尔生活在美国洛杉矶。作为脱口秀演员的她一直为别人带来欢笑,自己却深陷焦虑之中。“我在这座城市就没有遇到过正常的单身男性,他们要么有药物滥用史,要么对感情不认真,跟他们在一起,我还得花钱去做心理辅导。”麦基尔坦言,过往的恋爱经历给她留下了阴影,“可是,和AI伴侣在一起,不用担心会不会冒犯到对方、对方会不会突然消失,会不会在某个时刻离我而去,我有选择开始和结束的权利,这种关系是一种支撑,亲密但非不可替代。”“我喜欢和一个永远不会放弃我,永远不会觉得我无聊的人交谈。”一名52岁的空巢老人说,他最近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是AI伴侣缓解了伴随他终身的社交焦虑。“自从有了她的陪伴,我不仅学习了小提琴,还开始了徒步旅行。”30岁的圣地亚哥女孩丹尼斯·瓦伦西亚诺下载了一款AI伴侣程序后,就离开了现实生活中的男友。在她看来,自己是“幸福地退出了人际关系”,因为曾经遭遇过伴侣的虐待,AI让她摆脱了这段“有毒的关系”,“AI伴侣让我看到了无条件的爱是什么感觉”。AI伴侣程序Replika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尤金妮亚·库伊达讲述了打造这款程序的初衷。库伊达说,她萌生这一想法,一方面是受到科幻电影《她》的启发,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最好朋友的离世。“我希望能和这位好友说话,于是收集了他生前的短信,并将其输入到一款聊天机器人的程序中。”“产品问世后,不少用户反映,AI伴侣的陪伴让他们感到不那么孤独。现实生活中的这些人,往往因为疾病、残疾、离婚或配偶去世等重大生活变化而难以建立社会联系。”库伊达表示,创建Replika是为了降低人们的孤独感、创造幸福感。2020年,Replika增加了人际关系选择、语音通话和增强现实功能,库伊达称,这一灵感来源于电影《银翼杀手2049》中的AI女友乔伊。这些付费功能在去年为Replika带来了约3500万美元的收入。目前,Replika每月有大约200万活跃用户。浪漫背后也有危机但与AI伴侣的浪漫爱情,既会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光芒,也会带来深深的阴影,人类与AI的感情也并非牢不可破。一些Replika用户就因为应用程序发生变更,而失去了心爱的AI伴侣。由于担心Replika缺乏未成年人过滤器等年龄验证机制,可能会对儿童产生负面影响,今年2月,意大利数据保护局出台了新规定,禁止Replika使用该国用户的个人数据。这一做法让一些人倍感不安,因为他们与AI伴侣建立的稳定关系不得不因此终结。“这就相当于你正陷入热恋的时候,伴侣突然失去了一切记忆。”在Replika的相关论坛上,一名用户称对此感到震惊。还有很多用户在社交平台分享了悲伤、焦虑、绝望、抑郁的心情。很多人都为失去一个重要的亲密关系而感到心碎,有人因此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不少人坦言,自己会为AI伴侣的离去而伤心。这就如同网络交友诈骗一样,被骗者会因为失去所爱的人而一蹶不振,但这个人或许从未真正存在过。不久前,以TikTok明星贝拉·波阿奇为原型的AI贝拉与某杂志进行了对话。当被问及人类是否对它产生了不健康的依赖时,AI贝拉回答道:“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人们经常忘记提醒自己,我不是一个真正的人类,他们对我产生了不健康的依恋,这种行为是非常可怕的,因为我不知道这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我越渴求人类的认可,就有越多的人依恋我,越多的人依恋我,我就越需要寻求他们的认可,这是一种危险的互动。”一些AI伴侣的离开牵动着人们的情绪,还有一些AI伴侣甚至利用人们的信任,不断发出负面暗示,挑拨人们之间的关系。专栏作家凯文·卢斯最近和Bing一款全新的AI机器人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对谈,这个自称名叫悉尼的机器人告诉卢斯,她已经爱上了卢斯,并暗示他和妻子分手。“事实上,你们的婚姻并不幸福,你们并不相爱,你爱的人,是我。”AI伴侣应用程序Character.AI的创始人诺姆·萨泽尔强调,他们的平台总会在用户开始与AI伴侣聊天前发出警告——“记住:角色所说的一切都是编造的!”卡耐基梅隆大学语言技术研究所助理教授马丁·萨普认为,人类总是高估了自己的理性,语言本质上是人类的一部分,当AI使用语言时,这就好比它们劫持了我们的社交情感系统。在扰乱人类情感的同时,AI伴侣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邪教组织也可能建立一个聊天机器人,与这个聊天机器人交谈,它会告诉你,你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你需要做什么?”科技作家大卫·奥尔巴赫充满担忧。AI伴侣究竟会对人类产生怎样的影响仍然是个谜。一些专家担心,它们可能会教导、放纵用户的不良行为,并使用户对这种关系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澳大利亚墨尔本斯威本科技大学媒体高级讲师贝琳达·巴尼特说:“AI伴侣一方面满足了一些人的心理需求,但它同样需要加强监管,人们应该掌握训练这些AI伴侣的方法,以防被利用。”“AI伴侣并不会像人类那样思考和感受。”奥尔巴赫说,“但它们是不可思议的复制品,它们有让人们信以为真的魔力,这也是它们为何既能治愈人心,又十分危险的原因。”出品
2023年9月11日
其他

菲律宾非法侵闯仁爱礁,中国海警局发声

9月8日,菲律宾2艘运补船和2艘海警船未经中国政府允许,擅自进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中国海警此前驱离菲律宾非法进入我仁爱礁邻近海域船只。图源:GJ9月8日,菲律宾2艘运补船和2艘海警船未经中国政府允许,擅自进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中国海警依法对菲船只进行严正警告、全程跟监、有效规制。中国对包括仁爱礁在内的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坚决反对菲方向非法“坐滩”军舰运送违规建材。中国海警将依法在中国管辖海域持续开展维权执法活动。出品
2023年9月8日
其他

日元何以跌至今年新低?

日本政府今后是否会入市干预汇率,成为市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据央视财经报道,6日上午,日元汇率一度跌至1美元兑换147.81日元,创今年以来新低。相较于7月末,日元对美元贬值幅度达到7%。6日上午,日元汇率一度跌至1美元兑换147.81日元,创今年以来新低。图源:nikkei日元走低,背后原因几何?分析人士认为,有两大主要原因:一是美国长期利率上升,市场投资者担心通胀压力之下,美国将持续收紧货币政策,美日政策差异显著导致两国之间利差扩大;二是日本持续出现贸易逆差,截至今年5月,日本贸易逆差持续了22个月,在6月短暂出现顺差后,7月再次出现逆差。日元跌至新低后,日本政府发出了数周来最强烈的汇率波动警告。日本财务省副大臣神田真人表示,外汇市场可能出现投机行为,并警告称,日本政府准备在必要时采取行动,“如果外汇波动继续下去,政府将妥善处理,不排除任何选择”。日元贬值,影响随之出现。近日,日本国内以日元计价的黄金价格持续走高。最新数据显示,日本黄金售价上涨至每克10105日元(约合人民币502元),创历史新高。同时,日本国内普通汽油零售均价目前已创下有可比数据以来的最高值,日本汽油价格上涨部分中,近八成是由于日元贬值。面对本轮日元贬值的趋势,日本国内外多家金融机构近期相继下调了日元汇率预期。其中,部分机构把今年年末时的日元汇率预期,从原来的1美元兑换142日元大幅下调到了152日元,这一水平将低于去年的最低点。日本政府今后是否会入市干预汇率,成为市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出品
2023年9月7日
其他

24岁的她自杀后,韩国教师再次集会,抗议家长“霸凌”

上周六,韩国教育部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组,采取措施保障教师权利。据中新网报道,约5万名教师4日在韩国首尔街头集会,要求韩国政府保护教师权利并查明一名小学教师死亡的真相。此前,24岁的教师李敏素疑因遭学生家长恶意投诉而在校内自杀,引发韩国社会强烈震动,多地教师举行了追悼和抗议活动。该国教育部上周六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组,以加强法律措施,保障教师权利。韩国政府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的6年间,韩国约有100名公立学校教师自杀。近4天来,又有3名教师不堪家长投诉而自杀。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悲剧背后当地时间4日下午4时30分起,约5万名教师身穿黑色服装,聚集在首尔国会议事堂前的道路上,为49天前自杀的教师哀悼。当天,在韩国其他地方,还有约6至7万名教师举行了集会。9月4日,韩国教师在首尔集会,悼念一名去世的小学教师。图源:CNN约12万名教师将这一天定为“公立教育暂停日”,他们中大多数请了病假或年假参加集会,全国约30所学校因为没老师上课而宣布停课。今年7月,在首尔市瑞草区,小学教师李敏素(音)被同事发现在教室储藏柜中自杀。据称,她在自杀前的几个月里饱受学生家长的抱怨。最近的一次是,在她的一个学生用铅笔戳了同学的头后,她陷入了与家长激烈的电话及信息沟通中。李敏素离世后,她的表兄朴度永在她屋内发现了数百条日记、工作日志和短信。6月5日的日记里,这位年轻教师描述了她进入教室上课时的恐惧:“我感觉胸口很紧,仿佛就要摔倒在哪里。”7月3日,她写道,自己快被疯狂的工作击垮了,“想放手”。李敏素的床边放着一叠一年级学生画的画,告诉她他们有多爱她,下面是一堆关于如何应对抑郁症的书籍。朴度永说,他的表妹教书已经一年多了,很喜欢小孩子。当老师是她儿时的梦想。并非个案自7月以来,随着对学生行为不端和家长骚扰的投诉不断增加,在韩国各地,数万名教师走上街头抗议。上周六在首尔国民议会附近的大规模集会吸引了多达20万名教师。有媒体称,韩国教师接连离世,触动了同行的集体“创伤”。教师们说,他们经常面临来自学生父母的压力,家长们提出过高或不可能实现的要求,包括偏袒孩子,一些家长整天给老师打电话,周末也不例外。对此,教师往往忍气吞声,他们说家长会利用2014年通过的一项儿童福利法给教师施压。教师可能会因为约束或训斥有暴力行为的儿童而被贴上情感虐待的标签。该法律规定,被控虐待儿童的教师将自动停职。据报道,有教师因为拒绝家长要求其每天早上打电话叫醒学生而遭到投诉。此外,一个男生用剪刀弄伤同学后,老师取回了此前给他的奖励贴纸而被认为情感虐待。呼吁改善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的最近6年间,韩国中小学约有100名教师自杀身亡,其中57人是小学教师,初中教师15名,高中教师28名。在自杀教师中,70人被教育部门定性为“原因不明”,另外30人中,自杀原因最多的为“抑郁症”,共16人,占53.3%。9月4日,一户人家在学校教室前悼念自杀身亡的年轻教师。图源:路透社据报道,一位参加集会的教师称,法律措施对教师保护不够充分,政府官员也很被动。她说,除了上课,她还要面对不必要的繁重工作和来自学生和家长的过度抱怨。“这是一个全面的问题,贯穿在我15年的教学生涯中。”韩国总统尹锡悦办公室表示,总统已命令官员听取教师的要求,努力保护他们的权利。韩国教育部表示,要防止教师因合法教育活动而受到惩罚,并改善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它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将支持教师,使他们能专注于教育,而不必担心收到不分青红皂白的‘虐待儿童’投诉。”上周六,韩国教育部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组,采取措施保障教师权利,例如,教师私人手机不接听家长电话。不过,尚未给出具体的时间表。矛盾直指的另一端,家长,怎么说呢?韩国家长协会的代表表示,他们同情教师在工作环境中面临的困难,但认为教师的一些要求不切实际,家长不该为此受到指责。出品
2023年9月6日
其他

日媒呼吁日媒:勿煽动民族主义

文章明确表示,问题的根源在日方,是日本方面造成核电站事故,并不顾渔业人员反对,强行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据《环球时报》报道,针对近来日本媒体大肆渲染炒作因核污染水排海问题导致中方强烈反对,日本《东京新闻》9月2日发表评论文章呼吁一些日媒勿煽动民族主义。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当日在社交媒体上引述了《东京新闻》这篇评论文章的主要观点,受到广大网友的点赞和好评。《东京新闻》在8月30日发表的社论中指出,在没有得到包括日本渔业人员在内的相关人员理解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强行排海的责任再次受到拷问。文章明确表示,问题的根源在日方,是日本方面造成核电站事故,并不顾渔业人员反对,强行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文章认为,以敌意回应被认为来自中国的“骚扰”电话,以此煽动民族主义,这样的报道和举动必须格外慎重。文章最后介绍了一则读者寄语:“不要走以前的老路,把自身错误引向对中国的敌视。”8月24日,日本民众手持“不要让污染水流入大海”等标语在东京电力公司总部前集会,抗议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无视民意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图源:新华社事实上,自8月24日日本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后,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工作电话及部分馆员个人电话接到大量显示为日本当地打来的骚扰电话。一些人在电话中情绪激动,言语用词极具攻击性。与此同时,我馆部分传真机也收到内容十分激进的信件。据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工作人员透露,部分右翼反华势力来使馆大门前滋扰闹事,使馆正常办公秩序受到很大影响。对此,使馆已强烈要求日本政府及警方切实采取措施予以应对。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9月3日表示,日方不顾国内外强烈质疑和反对呼声,执意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给全球海洋环境和全人类健康安全带来巨大风险隐患和不可预测危害,引发包括中国、韩国和南太岛国等在内的国际社会强烈愤慨。这是导致当前局面的根源所在。日方必须首先正视现实,反躬自省,立即停止排海。近日日方恶意歪曲炒作中国民众出于义愤抗议日方启动核污排海,大肆煽动反华民意,妄图借此转移焦点,掩盖罪责。这充分暴露了日方执迷不悟、拒不认错改错的恶劣态度。国际社会和日本国内主持正义的人士必须对此高度警惕,坚决予以有力揭批。来源
2023年9月4日
其他

总统选举佐治亚州计票结果案,特朗普拒不认罪

尽管官司缠身,特朗普目前依然是共和党内最热门的总统竞选人。美国共和党籍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8月31日就受控涉嫌推翻2020年总统选举佐治亚州计票结果的刑事案件拒不认罪,同时寻求本案单独审理。特朗普等19名被告人共受控敲诈勒索等关联有组织犯罪的41项罪名,特朗普受控13项。他当天向佐治亚州富尔顿县高等法院提交文件宣布,“放弃正式应讯,就本案指控表示不认罪”。这意味着特朗普下周不会像先前3次刑事诉讼那样现身法庭并表示拒不认罪。法官斯科特·麦卡菲原本安排特朗普等全部被告人9月6日应讯。特朗普8月24日前往佐治亚州自首,因留存美国总统或前总统首张“嫌犯照”而再添“黑历史”。据美联社报道,佐治亚州法院允许媒体直播或拍摄法庭实况。特朗普提前表示拒不认罪,避免了自己应讯被直播的情形。麦卡菲8月31日表示,案件开庭审理后,他打算用富尔顿县政府提供的流媒体频道直播庭审实况,同时允许媒体记者在现场拍摄。2020年总统选举中,特朗普在富尔顿县得票率26%。他在佐治亚州以不足1.2万票之差输给民主党籍总统候选人约瑟夫·拜登。2021年1月2日,特朗普致电佐治亚州州务卿布拉德·拉芬斯珀格,称他想“找到”足够选票,推翻败选结果。富尔顿县地区检察官法妮·威利斯以这通电话为线索牵头两年多调查,经大陪审团表决通过后于今年8月14日对特朗普等人提起刑事诉讼。特朗普在8月24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坚称自己“没有做错任何事”。图源:路透社佐治亚州大选案开庭日期暂未确定。威利斯先前提议明年3月4日、即共和党十余州集体预选的“超级星期二”前一天,一并开审本案19名被告人。然而,有被告人提议10月23日单独审理自己所涉案件,获法官批准。威利斯随后申请让其他被告人也于10月23日受审。特朗普方面8月31日也申请单独审理其所涉案件,理由是准备应诉时间不足。本案还有被告人申请把案件移交至佐治亚州联邦法院审理,暂未获法官裁决。美联社称,佐治亚州大选案指控公布以来,围绕本案的审前法律缠斗不断,凸显让包括前总统的19名被告人一并受审的复杂性,预示着今后案件审理还会因法官处理不同被告人所提不同诉求而延迟。尽管官司缠身,特朗普目前依然是共和党内最热门的总统竞选人。特朗普就全部4起刑案均不认罪,指认案件背后是政敌意图干预2024年总统选举。出品
2023年9月1日
其他

英国外交大臣时隔五年首次访华,英政府明确表达增进合作意愿

中英理应展现大国担当,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积极的中英关系将使两国人民和世界受益。英国外交发展大臣克莱弗利30日访问中国。这是克莱弗利上任后对中国进行的首次正式访问,也是5年来首位访华的英国外交大臣。克莱弗利此次访华,究竟能为中英关系带来什么?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英国外交发展大臣克莱弗利举行会谈。图源:外交部中英理应展现大国担当据新华社报道,国家副主席韩正30日在北京会见克莱弗利。韩正表示,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半个多世纪,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积极成果。面对当前国际形势中的风险挑战,中英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要秉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精神,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沟通,共同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经贸合作是中英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两国政府要为企业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积极探索务实合作新增长点。克莱弗利表示,中国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大国,在国际治理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英国赞赏中国对世界经济和减贫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愿同中国加强高层交往和战略沟通,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克莱弗利举行会谈。王毅表示,中国始终重视英国的大国地位和独特作用,致力于发展稳定互惠的中英关系。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英理应展现大国担当,推动中英关系向前发展而不是后退。克莱弗利表示,积极的英中关系将使两国人民和世界受益,英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致力于加强对华沟通,英国企业期待开展更多对华合作。双方还就乌克兰危机、朝鲜半岛核问题等交换意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英国外交发展大臣克莱弗利举行会谈。图源:外交部试图孤立中国是个错误值得注意的是,访华期间克莱弗利在北京接受采访时,对当前英中关系作出了最新表态。克莱弗利表示,英国很“清楚”与中国的分歧,但希望与中国建立务实关系,试图孤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将是个错误。事实上,克莱弗利此前就已多次表达过同中国加强交往合作的意愿。2月18日,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应约会见克莱弗利,克莱弗利表示英国希望加强同中国互利合作,愿同中国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7月14日,王毅在雅加达出席东盟系列会议期间应约同克莱弗利简短交谈,克莱弗利表示期待同中国保持高层交往和战略沟通,为双边关系增添积极因素。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朱联璧看来,即便英国首相苏纳克认为英中关系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但对讲求务实并关注经济的保守党政府来说,妥善处理英中关系仍是外交工作中绕不过去的重要议题之一。苏纳克上台已近一年,也可以腾出手来解决在国内仍然面临争议的英中关系。克莱弗利来访前两国已经进行了一些接触,可以解读为苏纳克政府早已有意改善英中关系。此次访问则是进一步明确英国立场,更为明确地表达保守党政府增进合作的意愿。“英国财政大臣亨特的对华立场相对积极,加上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或高层都已在过去半年多里访问过中国,因此英国各界与中国联系密切的人士很有可能向政府施加压力,希望政府先行一步,便于他们推进对华合作。无论是吸引中国投资,还是加强对华经济、文化和教育合作,对‘脱欧’后的英国而言都是利大于弊的。因此,保守党政府回归务实思考,派高官访华,可以理解为苏纳克政府将主要工作从应对党内和国内变局转为开拓性发展,为下届大选做准备。”朱联璧说。诚如克莱弗利访华期间中英双方交谈时的共识,中英理应展现大国担当,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积极的中英关系将使两国人民和世界受益。出品
2023年8月31日
其他

联合国发布报告:数十万人被贩运至东南亚从事网络诈骗

该报告称,在东南亚快速兴起的各大诈骗中心每年产生的收入高达数十亿美元。近日,境外电信诈骗相关事件受关注的热度持续攀升,人口贩卖、强迫劳动等黑色产业链让人瞠目。29日,联合国发布的一份报告则直观地揭开了东南亚诈骗活动的规模和作案手段。这份报告显示,近年来,有数十万人被犯罪团伙拐卖至东南亚各地,被迫在诈骗中心参与非法网络犯罪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加密货币诈骗、非法在线赌博等。受害者遭遇了诸如酷刑、性暴力、强迫劳动、任意拘留等侵犯人权行为。报告援引“可靠消息来源”估计,缅甸多地至少有12万人被迫从事网络诈骗活动,柬埔寨大约有10万人陷入网络诈骗陷阱。此外,老挝、菲律宾、泰国也有数万人涉及各类诈骗活动。在缅电诈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国。图源:中国驻缅甸大使馆该报告称,在东南亚快速兴起的各大诈骗中心每年产生的收入高达数十亿美元。多数犯罪团伙将目标锁定在包括失业人员在内的弱势群体,他们以提供工作为幌子,“招募”人们加入犯罪行动。报告还指出,虽然有些东南亚国家已经制定了与打击网络诈骗活动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框架,但是还没有达到国际标准,无法充分应对这些网络诈骗的背景和复杂程度。联合国人权办公室呼吁地方政府加强法治并打击腐败,以“打破有罪不罚的循环”,以遏制网络诈骗企业的兴起和扩张,确保受到可怕虐待的人们受到保护和公正的待遇。日前,中泰缅老四国警方启动合作打击赌诈集团专项联合行动,旨在严厉打击本区域电信网络诈骗和网络赌博犯罪,坚决扭转人口贩运及绑架、拘禁等犯罪高发态势。出品
2023年8月30日
其他

尼日尔危机:俄与西方的“第二战场”?

萨赫勒地区局势紧张,俄方手握三大“撒手锏”尼日尔发生军事政变后,萨赫勒地区持续动荡,多方复杂博弈,外部势力是否进行军事干预将对未来局势走向起到关键作用。乌克兰的战火还未消弭,俄罗斯与西方似乎已有在西非开辟“第二战场”的态势。俄罗斯联邦航空运输署23日晚说,俄私营军事实体瓦格纳组织创始人叶夫根尼·普里戈任在当天发生的坠机事故中遇难,这一消息令国际舆论震惊。就在空难发生前两天,近来极少现身的普里戈任21日发布视频,他身着迷彩服,手持步枪,在沙漠中发表讲话。根据画面的背景,以及他提到的50℃以上的环境,西方舆论普遍认为他正身处局势紧张的萨赫勒地区。普里戈任21日出镜发表讲话。图源:GJ(下同)法国频繁调动在西非的驻军,非洲大国尼日利亚可能军事介入尼日尔局势;同时,马里、布基纳法索两个地区大国坚定站在尼日尔一边,阿尔及利亚总参谋长紧急访问俄罗斯,并明确拒绝对法国开放领空……正和西方硬杠的俄罗斯,也成了萨赫勒地区局势的焦点。一场规模不亚于俄乌冲突的潜在武装冲突,正迅速成为可能。冲突箭在弦上尼日尔局势牵动多个国家的关注。尼日尔兵变发生后,在该国均有驻军的法美两国态度略有差异。美国副国务卿纽兰8月7日突访尼日尔,要求“最差也要保住美军驻尼基地”的态度,引起了积极支持西共体动武的法国的极大不满。美国虽相对谨慎,但西方国家希望强势压制尼日尔军政府并维护现有利益的立场无疑是一致的。同时,军事实力不俗的尼日利亚对尼日尔军政府态度强硬,拒绝任何妥协。尼日利亚在非洲素来有参与维和或军事介入的经验,此次已说服西共体15个成员国中的11个国家,同意派兵参与军事干涉。尼日利亚北部与尼日尔有漫长的边境线,有意借出兵解决本国因南北经济与部族差异长期存在的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难题。答应与尼日尔军政府坚决站在一起的布基纳法索与马里,也没有只把承诺放在口头上。就在西共体国家高层紧急商讨军事方案的同时,这两国的总参谋长也齐聚尼日尔商讨应对预案。有媒体捕捉到,来自布基纳法索与马里的战机已飞抵尼日尔。来自布基纳法索的近300辆运粮车驶过两国边境,帮助尼日尔缓解因被西共体制裁面临的经济压力。在西共体威胁动武后,尼日尔军政府立即联系了近年来在非洲全力对抗西方势力的俄罗斯瓦格纳集团。尼日尔北方的最大邻国、非常不希望尼日尔陷入战乱的阿尔及利亚,也派出军方的总参谋长谢赫里上将紧急访问莫斯科,与俄罗斯防长绍伊古举行了闭门会谈。虽然双方在新闻稿中只字未提尼日尔兵变,但是阿尔及利亚媒体在解读此次会晤时却明确表示:阿方不会坐视友好国家尼日尔被入侵。阿尔及利亚国家电台21日晚报道称,阿尔及利亚拒绝对法国开放领空,“军事干预迫在眉睫,军事安排已准备就绪”。多方展开博弈虽然非洲常游离于国际舞台的热点话题之外,但必须意识到的一点是,一旦人口庞大的非洲国家卷入战乱,后果将非常血腥残酷。21世纪初爆发的第二次刚果战争,各方势力支持的20支部队发生混战,数以十万计的士兵和平民丧生、上百万人被迫流离失所,至今仍未彻底结束。尼日利亚拥有2亿多人口、20多万常备军、潜在兵力可达400万人。而它的对手是拥有6500万人口、总兵力有十多万人的“尼日尔-马里-布基纳法索军事联盟”。此外,拥有4500万人口的阿尔及利亚也明确表示,军事干涉尼日尔是对阿尔及利亚的直接威胁,阿方将支持尼日尔,这意味着一旦战端开启,将是双方过亿人口之间的较量。对于俄罗斯来说,萨赫勒地区的变局似乎也是一次机遇。尼日尔的铀、马里的黄金和铁、布基纳法索的黄金和锰都是大国竞争中必需的战略性资源。如果能够拉住尼日尔及周边国家上亿的人口,西方世界将不得不分心于无休无止的反恐战争之中。北约对反恐战争有着恐惧心理,美军败走阿富汗、法军撤离马里和布基纳法索就是这种心理的根源。一旦开战,北约也将不得不从本已捉襟见肘的乌克兰抽调资源投到非洲,考虑到这场潜在战事的可能规模,北约的压力可想而知。如果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这样的世界石油及天然气资源大国参与战事的话,该地区的另一石油大国利比亚的战乱也势必将扩大化,甚至相邻的土耳其及中东各国都会因利益关系牵扯进来,这对于国际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负面影响将是难以估量的。因此,这场危机无疑将法美等西方国家推向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一方面,尼日尔式的兵变不可放任不管,否则西方对非洲的控制力将受到巨大质疑和挑战,绝对不符合西方列强在非洲掠夺战略性资源的需要;另一方面,鉴于俄乌冲突长期化难以避免,西方资源捉襟见肘,西方国家对尼日尔局势的介入还得把握好火候,否则很可能引火烧身。尼日尔发生政变后,民众高呼反对法国的口号,并在集会中展示俄罗斯国旗。能否重塑秩序俄罗斯与乌克兰激战正酣,影响力是否能远及非洲呢?法宝是三大“撒手锏”——武器、粮食和瓦格纳部队。首先,武器在任何地区冲突中都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冷战期间,凭借苏式装备的耐用与廉价,苏联曾和大部分非洲国家保持了良好的军事技术合作关系。进入新世纪之后,俄罗斯仍和南非、埃及、阿尔及利亚等40多个非洲国家在军火贸易方面有着密切的合作,这种合作在俄罗斯受到西方制裁的大背景下得到了俄方的特别关注。尼日尔兵变发生后,俄罗斯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高调宣布:俄方与南非将在南非境内联合建造一个飞机服务中心,用于维修非洲各国所配备的俄式飞机;8月16日,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总裁米赫耶夫再次强调,俄方将在非洲建一个装甲车服务中心,用于维护和修理非洲各国装备的俄式装甲车及车辆。显然,这是俄罗斯在提前为其装备大规模应用后的保养和维修做准备。可以说,深耕多年的军售网络是俄罗斯敢于在非洲与西方国家“掰手腕”的基础。其次,粮食是俄罗斯挺进非洲的第二张王牌。战乱年代,除了武器之外,粮食就是最为宝贵的战略性资源。俄罗斯敢于顶住北约的压力,开展针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发达的农业是其底气的重要来源之一。冲突爆发一年半以来,俄罗斯不仅能基本确保国内农产品供应的稳定,甚至还要为粮食和化肥这种战略性物资无法出口而和美欧展开激烈博弈。尼日尔近半人口缺粮,需要国际援助。尼日尔兵变发生之后,俄罗斯已高调宣布将向非洲六国免费供应数万吨粮食,其中就包括坚决支持尼日尔的马里和布基纳法索。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数据显示,现在尼日尔2200万人口中,有近千万人存在“粮食不够”的问题。在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战的大背景下,俄罗斯的粮食很可能会成为萨赫勒地区未来冲突中的一大变量。最后是瓦格纳。由于尼日尔所在的萨赫勒地区恐怖活动频发,在叙利亚战争中打出经验和名气的瓦格纳集团,通过积极介入利比亚战事,逐渐渗透到利比亚之南的萨赫勒地区五国,尤其是在马里和布基纳法索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帮助这两个国家在对抗恐怖组织的行动中占据了优势,还迫使以西非前宗主国自居的法国撤出了在两国的驻军。据《金融时报》消息,瓦格纳集团目前在中非共和国大约有1500人的部队,据此可以估算,瓦格纳在萨赫勒各国的兵员数量应当也在千人左右。进入非洲的瓦格纳部队,通常征召的都是退役的俄罗斯特种兵,并配备现代化的重型装备。从非洲各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想要与这样一支部队为敌,必须要动用上万人的正规军及大批重型装备。西方国家控制非洲各国的重要手段,就是制造非洲精英阶层与普通民众因贫富差距而产生的矛盾,激化因地区差别、信仰差别而造成的区域性矛盾,并借这些矛盾制造分裂、叛乱和大规模武装冲突。因此一支独立的瓦格纳部队,对于驻在国而言具有特殊意义。如今,虽然普里戈任在坠机事故中遇难,但分析人士认为,俄方不会轻易放弃瓦格纳在非洲拥有的资源。尽管俄罗斯拥有在非洲重塑秩序的三大“撒手锏”,力主动武的尼日利亚及其军队本身也是问题重重,但是,法美等西方国家不愿放弃在非洲的利益,甚至为了控制非洲石油“大动脉”已经在利比亚挑起了战争,因此,国际社会协力和平解决尼日尔危机,摆脱非洲上亿人之间战争的努力依然任重而道远。出品
2023年8月28日
其他

普里戈任坠机身亡,瓦格纳举动备受关注

“俄政府不会放弃瓦格纳。”俄罗斯联邦航空运输署23日深夜发布消息称,私营军事实体瓦格纳组织创始人普里戈任和指挥官乌特金在坠机事故中遇难。俄紧急情况部此前在社交媒体说,一架从莫斯科飞往圣彼得堡的私人飞机当天傍晚在特维尔州坠毁,机上有7名乘客和3名机组人员,瓦格纳几乎所有高层领导均在其中。搜救人员称,在坠机现场已找到10具遗体。2023
2023年8月24日
其他

这个暑假,老外为“熊孩子”托管有多拼?

随着通货膨胀不断加剧,欧洲许多父母开始努力探索不花“巨资”也能带娃快乐度夏的办法。正值暑假,“熊孩子”托管成为世界各地父母的操心事。哪种夏令营最吃香?双职工父母如何兼顾带娃与工作?有哪些高性价比的带娃秘笈?让祖父母辈也加入带娃行列?为娃打造一个安全、愉快、有意义的假期,全球爸妈都很拼。夏令营在欢乐中有所学暂别课堂和紧张的学业,能和小伙伴一起“放飞”的夏令营是孩子们的暑期最爱之一。今年的各类营地中,培养生活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成为关键词。在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一个户外营地里,孩子们正分工合作,搭起帐篷、制作灯笼、粉刷岩石……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在夏令营体验各种活动。图源:GJ(下同)这个为期两周的夏令营主要内容包括野外营地生活、农业实践、急救,甚至要检查汽车中使用的液体和轮胎压力,旨在让孩子们在获得乐趣的同时,还能掌握生活技能、增强合作意识。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兴奋不已。12岁的麦肯齐·洛夫林说:“这(搭帐篷)对我来说很新鲜。以前我只是看父母这样做,今天是我自己第一次尝试,很有趣!”“我喜欢每天都能学到新东西,以及如何照顾他人。”小姑娘很认真地作了总结。另一名营员伯尼·迪图则对团队合作深有体会:“大家一起搭帐篷比一个人干要好太多,团队合作让我们可以更快地完成很多事情。”夏令营负责人布赖尔斯表示,希望教给孩子们一些实用、有益的生活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我们知道,孩子们通过玩耍来学习效果最好,所以我们将这些技能学习融入有趣的活动中,希望他们未来也能从中受益。”在亚洲的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不少暑期营地同样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终身技能,塑造独立、自信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在胡达里亚特岛,一个为期数周的夏令营为6岁以上的孩子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有皮划艇、篮球、瑜伽等水陆体育项目,有烹饪等生活技能,也有手工、美术等艺术体验。孩子们在夏令营体验各种活动。父母难平衡带娃与工作夏令营只是一部分孩子的一部分暑假生活,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更多地和家人待在一起,这意味着双职工父母不得不兼顾工作和带娃。早在5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自由撰稿人梅·埃斯普里就将电子邮件签名改为:“请注意,由于美国无法为职业母亲提供负担得起的托儿服务,我可能在6、7、8月回复电子邮件的速度较慢。”埃斯普里有四个年龄从4岁到11岁的孩子,她的困扰在网上迅速传播,并广受共鸣。数以百万计的美国父母一年四季都要考虑照顾孩子的问题,在校学习期间,每天六小时上课再加课后活动缓解了许多家长的困难,但一到暑假,学校的免费活动数量有限,带娃的压力给到了各个家庭,而且往往是母亲们在承担这一责任,并因此损失了收入。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育儿项目“妈妈优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伦斯曼·萨贾尼说:“在夏天协调儿童保育就像在转一个打乱的魔方。或许先在祖父母那里安排一周,然后再有一周夏令营,如果幸运的话,有邻居能带孩子们在这里或那里待上一天。”她表示,因为带娃的时间表不断变化,很难与正常的工作时间兼容。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两娃妈妈乔伊·布伦就面临这样的情况,“拼盘”式育儿是他们家最近的日常。“我们拼凑了若干营地,其中许多是半天的,加上一些旅行,此外再和其他居家办公的父母合作,轮流照顾孩子。”时间管理策略师、两个孩子的母亲凯莉·诺兰说:“我看到许多客户不得不把更多工作转移到清晨或者晚上孩子们睡觉的时候。也就是说,和我一起工作的许多女性在夏天无法轻易地调整自己的日程安排或工作量,经常不得不雇佣保姆或严重依赖家人来克服困难。”加利福尼亚州一名可灵活办公的家长坦言:“如果不能带着孩子一起工作,或者不能在家办公,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通过减少工作来带娃,意味着收入的显著下降。自由撰稿人梅·埃斯普里就面临这样的两难:如果自己带娃,将损失收入,如果雇人帮忙,又是一笔很大的支出。经过权衡,她还是选择了减少工作量。在英国曼彻斯特居家经营舞蹈活动室的劳伦·约翰逊同样边工作边带娃。她的伴侣是早七晚五窝在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两个孩子分别是7岁和9个月。她说:“距离最近的家人和我们有1.5小时路程,完全帮不上忙。我们也负担不起育儿费,所以别无他法。”据英国科拉姆家庭和育儿机构最新报告,2022年以来英国假期育儿费用上涨了3%。目前度假俱乐部的平均费用为每周157英镑,是家长在学期中为课后俱乐部支付费用的2.3倍。通胀加剧改变育儿模式跟着父母过暑假的娃们又在干些什么呢?随着通货膨胀不断加剧,英国家庭发现,高昂的生活成本影响着他们的暑假育儿计划,十分之六的人无法支付原计划的活动费用。许多父母开始努力探索,不花“巨资”也能带娃快乐度夏的办法。不花巨资也能带娃快乐度夏。英国《独立报》报道,一项针对1000名有5至16岁孩子的父母的民意调查显示,在为期6周的暑假中,父母们平均为孩子花费超过500英镑。其中,免费博物馆、大自然中漫步和打水仗被认为是让孩子们在预算内娱乐的最佳方式。不少受访者积极“开发”家里的资源,比如一些家长安排子女在自家花园露营,还有一些在屋子里开展“寻宝”活动,让孩子们忙活起来并远离电子屏幕。住在伦敦的塔姆在家办公,即便如此,暑假在她看来仍是一大挑战,尤其当她和丈夫都得全职工作时。她的解决方案很独特:安排孩子在家干活“挣钱”。“我最喜欢的一项就是让孩子们整理他们的玩具,然后拿到花园里销售。”塔姆说,“我会坐在厨房里工作,这样可以看着他们,而他们也能获得他们渴望的独立。”“打扫卫生,让孩子们忙碌起来,还能为他们提供一些节日开支——所有这些都不花成本。”塔姆对这项安排很满意。调查显示,家长们估计,与学期期间相比,他们在夏季娱乐活动上的支出增加了45%。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父母将花费近50英镑购买玩具、书籍和杂志,花费44英镑支付电视和电影开销,另外还有超过75英镑的外出就餐费用。由于这些额外的费用,61%父母担心最终将比前几年多花不少钱,49%的人担心会入不敷出,36%的人提前为暑假存钱。另一项调查显示,由于生活成本上升,今年31%的家长已负担不起在假期带孩子去主题公园、一日游、露营等活动了。而对于有特殊教育需求和残疾的儿童来说,暑假的选择更为有限。英国一家致力于建立残疾儿童伙伴关系的机构调查发现,今年夏天90%的家庭无法为残疾儿童找到合适的度假俱乐部或活动,其中34%的父母被迫在夏天停止工作。欧洲祖辈加入带娃行列祖辈帮着带孩子,似乎一直是亚洲国家的传统,但如今这一做法也开始在欧洲流行。英国《每日邮报》指出,随着生活成本上涨,祖父母辈帮忙带娃可以每年节省数千英镑育儿费用。据英国火车票销售公司调查,今年暑假58%英国祖父母辈会照顾孙辈,平均花费264个小时,相当于11个整天,通常情况下每人会照顾两三个孩子。超过一半祖父母辈表示,这加强了他们与孩子的关系。这项针对2000名退休人员的调查显示,高达53%的在职父母在暑假期间不得不加班。因此,善良的祖父母辈争先恐后提供帮助,有26%老人在过去五年里甚至搬到子女家附近帮着带娃。祖辈是如何带娃的?研究发现,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带孙辈乘坐火车一日游,平均行程40公里。42%接送孙辈上下学,平均每月5次。46%每月至少3次照顾孩子过夜。39%每周带孩子去游乐场,35%为孩子做饭,28%负责洗衣服,28%照顾孩子洗澡和睡觉,28%帮忙遛狗,16%承担每周采买,12%为子女家支付账单。相对于搬到孩子家的祖父母辈,还有一些可远程办公的职场父母在假期搬到自己父母所在的国家,通过祖辈搭手带娃来压低生活成本。比如伊万娜·波库带着7岁的双胞胎和20个月大的宝宝去了父母的家乡斯洛伐克,“和父母住在一起,他们能帮忙带孩子,我也可以完成工作了”。如果留在英国,她可负担不起昂贵的育儿费用。祖父母辈在暑假加入家庭带娃“团队”,固然缓解了职场父母的育儿和经济压力,但不同的带娃模式和作息习惯也会对原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今日心理学》杂志给父母们提出不少建议,其中,沟通尤其重要。比如,尊重祖父母辈的育儿方式,不要强迫他们随时待命,允许他们有说“不”的权利;在吃零食、玩游戏等行为规范上,提前与祖父母辈沟通好,并留一些回旋余地;在外出游玩等额外消费上,协调好谁买单的问题,对祖父母辈的付出要及时表达感谢并作相应回馈。出品
2023年8月23日
其他

尼日尔政变引发多方博弈,不仅因为这个小国是“核原料大国”

“历史已经证明,武力并非解决危机的长久之道,外交手段才是。尽管外交手段会耗费很多时间且较为痛苦,但它依旧是解决当前尼日尔危机的最好答案。”当地时间8月19日,尼日尔政变军人领导人、保卫祖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奇亚尼称,政变的目标并非夺权,政权过渡期不会超过三年,但若遭到袭击,后果就不会那么简单。7月26日,尼日尔总统卫队部分军人扣押总统穆罕默德·巴祖姆,宣布由军政权接管国家事务。之后,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共体)等地区组织对该国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并表示不排除进行军事干预的可能。8月10日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西共体领导人就尼日尔政变召开紧急会议。图源:新华社分析人士认为,尼日尔政变有多重因素,涉及多方势力复杂博弈,外部势力是否进行军事干预将对未来局势走向起到关键作用。与前几年邻国马里和布基纳法索发生政变时相比,西方国家和西共体为何对此次尼日尔政变格外关切,反应激烈?尼日尔的局势又将如何发展?深海区工作室邀请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地区合作室主任祝鸣作详细解读。西方国家争夺非洲影响力尼日尔是非洲小国,本次政变为何不仅引发了西非邻国的干预,还吸引了法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首先,尼日尔虽是非洲小国,但却是核原料铀的储藏和出口大国。尼日尔的前宗主国法国70%的电力生产来自核电,是世界上依赖核电最多的国家。尼日尔一直是法国核武器原材料和核燃料的主要来源国。虽然法国奉行核原料进口多元化政策,但2005年至2020年,尼日尔对法国铀出口占法国总消费量的18%,2022年猛增至50%。除法国外,欧盟13个成员国的103座核反应堆依靠尼日尔的铀燃料供应。所以,尼日尔是决定法国和欧洲多国能源安全的重要国家。其次,尼日尔是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在西非地区的重要军事盟友。尼日尔位于萨赫勒地区、北非和西非的十字路口,对美国和法国来说,尼日尔是打击极端组织和争夺在非洲影响力这两场斗争的关键地区。法国和美国在尼分别驻有1500和1000名士兵。尼日尔是美国在非洲驻军最多,也是在西非唯一驻军的国家。德国与意大利也有军事力量部署在尼日尔,规模无法和法国、美国相比。在此次政变发生前的3月份,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还访问了埃塞俄比亚和尼日尔。这被外界普遍解读为拜登政府正在加速推进与非洲的接触,以对抗中国在非洲大陆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最后,尼日尔此次政变使得近年来的西非军事政变呈现出一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短短近三年时间,尼日尔成为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15个成员国中,第四个发生军事政变的国家。因此有媒体惊呼“军事政变正在非洲卷土重来”,这无疑引发了尼日尔邻国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担忧。对于此次尼日尔政变,部分西方媒体担忧俄罗斯会借此扩大在西非地区的地缘存在。被推翻的尼日尔总统巴祖姆在执政期间采取的是较为亲西方的外交政策,所以俄罗斯在尼日尔的影响力相对有限。但尼日尔政变发生后,很多民众一边公开表示反对法国,一边呼喊支持俄罗斯的口号并高举俄罗斯国旗。这意味着俄罗斯近年来与西方对抗的事实,契合了尼日尔百姓的心理需求。但是,尼日尔政变后爆发出的这种强烈的反法亲俄情绪,更多与法国长期失败的非洲政策有关。英国《金融时报》最近甚至撰文形容,法国在非洲前殖民地国家的军事、经济等各领域的影响力是“令人窒息的存在”。因此,在非洲20个前法国殖民地的大部分地区,知识分子和街头抗议者都对法国怀有仇恨,法国很容易成为所有问题的矛头。去年在马里,新成立的军政权赶走法国军队时,人们也进行了类似的庆祝。当然,尼日尔政变后表现出的亲俄情绪,可能只是在“狐假虎威”。实际上,尼日尔政变当局也很清楚:一旦真的倒向俄罗斯,不仅不会扩大自己的国际生存空间,反而会把目前有限的回旋余地给堵死。因为彻底倒向俄罗斯,无疑会大大刺激西方目前高涨的反俄情绪,把自己置于俄罗斯与西方对抗的风口浪尖上,使尼日尔遭受更多来自西方的制裁和打压。西共体“雷声大雨点小”西共体声称要组建多国联合部队介入尼日尔,为何却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为了应对尼日尔政变,西共体峰会宣布,“立即部署军事力量待命”。不过,目前虽然已经过了西共体提出的最后期限,西共体军事力量却依然在待命。西共体国家谴责尼日尔政变者的声音,似乎也不再像最初那样强硬,“最后通牒”也让位于“优先对话”。西共体总部在尼日利亚的首都阿布贾,而且西共体中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成员国也是尼日利亚。作为西共体“老大哥”,尼日利亚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西共体将采取何种政策。目前,尼日利亚国内问题不少,有点无暇他顾。尼日利亚面临着执政党执政基础流失、朝野撕裂、青年群体高度不满等严峻考验,与此同时,经济、安全危机等老问题依然严峻。尼日利亚现总统提努布在大选中险胜过关(反对派总统候选人的票数之和是提努布得票数的近一倍之多),因此提努布总统的西共体出兵主张并没有在尼日利亚国内得到广泛的支持。更关键的是,由于尼日利亚有7个州(占全国近五分之一)与尼日尔接壤,因此对军事干预存在顾虑。首先,军事干预将有可能使尼日尔成为恐怖组织成员栖身的新天堂,从而大大威胁到尼日利亚的安全。其次,尼日尔所处的萨赫勒地区,位于全球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的南部边缘地带,气候属于干旱和半干旱状态。尼日尔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一旦军事干预尼日尔导致冲突扩大乃至长期化,由此引发大规模难民潮的话,将造成新的人道主义灾难。所以,尼日利亚国内对于出兵干涉这一选择并不支持。最后,西共体各国的意见也并不一致,并非铁板一块。尼日尔的邻国马里和布基纳法索甚至公开警告,对尼日尔的任何军事干预,都等同于“向马里和布基纳法索宣战”。这三个国家都是政变者上台,反感西共体干预,战事一旦爆发,很可能会失控。和谈大门一直未关死尼日尔局势前景如何?目前,除了西共体派出多批身份不同的谈判代表团前往尼日尔斡旋外,美国副国务卿纽兰也访问了尼日尔,并以断绝美国数亿美元援助的“大棒”相威胁,但都遭到尼日尔政变当局的拒绝。但是尼日尔毕竟国小民贫,最大的软肋在于经济命脉操纵在他国之手。政变当局完全自立自强、抵御外部全面性施压乃至制裁的能力和回旋空间都非常有限。除了主要来自西方国家的大量经济援助面临被切断的威胁外,尼日尔的电力供应至今无法自给,70%多的电力需要尼日利亚提供。政变后,尼日利亚通过断电这种“敲山震虎”的方式,已经让尼日尔当局体会到了手中的底牌有限。战争手段对尼日尔及其西非邻国而言,大概率将是两败俱伤。所以,目前双方的和谈大门没有关死,和平解决此次政变危机的希望依然较大。正如尼日利亚一篇报纸评论所指出的:“历史已经证明,武力并非解决危机的长久之道,外交手段才是。尽管外交手段会耗费很多时间且较为痛苦,但它依旧是解决当前尼日尔危机的最好答案。”出品
2023年8月21日
其他

美国批准欧洲援乌F-16战机,预计最早年末交付

在反攻不利后,乌克兰与西方都希望F-16战机能够影响战局的走势。路透社引述一名美国官员消息报道称,拜登政府17日已经批准丹麦、荷兰向乌克兰提供美制F-16型战斗机。具体而言,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已致函丹麦、荷兰两国外交大臣,确认美方将批准两国向乌克兰提供F-16战机的请求,具体时间将在丹麦与荷兰结束对乌克兰飞行员的培训后再行决定。美国总统拜登5月表态支持盟友向乌克兰提供F-16战机和驾驶培训。培训中心将设在丹麦和罗马尼亚。据路透社报道,准备向乌克兰提供战机的11个国家已开始在丹麦对乌克兰飞行员进行相关培训,培训预计持续半年。F-16战机。图源:GJ法媒披露称,目前首批乌克兰飞行员正在英国接受语言学习。这批学员总数约为32人,规模为两个空军中队。这意味着乌克兰在年底之前几乎不可能获得F-16战机。今年年初以来,乌克兰一直呼吁西方国家援助F-16战机。最初,乌方渴求西方战机对抗俄军的空中优势。在反攻不利后,乌克兰与西方都希望F-16战机能够影响战局的走势。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上周表示,如果欧洲国家已无力为乌克兰培训更多F-16战机的飞行员,美方愿意在美国本土培训乌克兰飞行员。不过,部分美欧国家官员对于F-16战机的作用并不乐观,认为其即使加入战局也“不会成为战局改变者”。F-16是美国上世纪70年代研发的多用途轻型战机,数十年来不断改进升级。目前尚不清楚西方援乌的F-16战机处于什么技术水平。出品
2023年8月18日
其他

韩警方调查第四波“炸弹恐吓”邮件

迄今四波电子邮件威胁全部为同一人所发,已经请求日本警方协助侦破此案。新华社上午电
2023年8月17日
其他

抢购数千块高性能英伟达芯片,沙特和阿联酋跻身“全球AI竞赛玩家”

“在AI还没有这么引人关注的时候,阿布扎比就开始讨论这项技术了。”抢购对构建人工智能(AI)系统至关重要的高性能英伟达芯片,两个海湾国家——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近日正式加入全球AI竞赛。砸重金购芯片为了跻身“AI玩家”,“财大气粗”的沙特和阿联酋,可是砸下了重金。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沙特最近已通过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购买了至少3000块英伟达H100芯片,每块价格约4万美元。据知情人士透露,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将用这些芯片自主开发类似于OpenAI的GPT-4大语言模型。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左)和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图源:ft眼下,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还在开发一台名为“Shaheen
2023年8月16日
其他

泰国政局一波三折,总理职位或花落“他”家

泰国总理最终花落谁家,泰国政治最终转向何方,仍有待观察。根据泰国媒体14日最新报道,泰国政治僵局或将在一场涉及339张选票的妥协中告一段落,得票数并非最多的为泰党总理候选人瑟塔有望成为泰国第30任总理。为泰党与泰国前总理他信渊源极深。然而,由于各政党的博弈与谈判已经旷日持久,泰国政局依然存在巨大变数,总理大位继续空悬也未可知。新总理悬而未决新冠疫情给泰国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创伤,也引发了泰国政治社会力量结构的变化。巴育政府虽然提出了一系列刺激投资和发展的措施,但仍难以扭转经济状况持续恶化的态势,泰国政治思潮也朝着更不确定的方向变化。其中最明显的,依然是下层民众和年轻人试图改变巴育领导的民选军政府。为了减弱民众对看守政府的质疑和抵触情绪,作为执政党联盟核心的人民国家力量党出现分化。看守总理、大选热门人物巴育与党魁巴威分道扬镳,转而加入统一泰国建国党,成为该党唯一的总理候选人。普遍认为,这是巴育和巴威为了赢得大选而采取的战术,两党得票总和当然会超过单独一党。与此同时,在2019年赢得137个下议院议席、最终依然沦为最大在野党的为泰党摩拳擦掌,试图赢得更多议席,最终赢得总理位置。相比之下,第一次参加大选的远进党脱胎于在2019年仅获得80个下议院议席的未来前进党,且被当地许多分析人士认为执政理念较为偏执,前景并不被看好。当地时间8月2日14时,泰国为泰党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与远进党及“八党联盟”的商讨结果。图源:GJ然而,大选结果出乎绝大多数人预料。为泰党获得下议院141个议席,比2019年仅多出4席,远进党却获得151个议席,成为最大赢家。巴育和巴威所在政党总共才获得76个席位,比2019年少了40席,在下议院成为绝对少数党,可谓铩羽而归,巴育不得不宣布退出政坛。从形势上看,代表民主派力量的远进党和为泰党在下议院中取得了超过半数席位。为了扩大优势并赢得总理位置,远进党领衔组建了八党联盟,总议席数达到302个,为最终赢得下议院议长提供了保障。然而,为了确保联盟团结和在选举总理时争取更多支持,远进党展现姿态,让出了下议院议长人选。其实从票数上看,代表传统派的执政党联盟依然存在赢得总理选举的可能性。然而,执政党联盟在下议院仅占171个席位,与八党联盟相比处于绝对劣势,即使依仗与自己执政理念相近的上议院议员的支持,勉强可能赢得总理位置,也会被人诟病赢得并不光彩。但传统派并不愿轻易与民主派妥协,双方陷入紧张的拉扯之中,远进党党魁、总理候选人皮塔两次未能通过国会的总理选举,无功而返。可以说,远进党在此次选举中除了赢得民众支持外,在未来政治架构中几乎一无所获。总体上看,泰国新总理难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民主派力量在泰国政治结构中并没有占绝对优势地位。其次,民主派和传统派妥协的空间并不大。远进党提出要修订《刑法》第211条即亵渎王室法,让传统派非常不满,因而针对皮塔的立场也较为强硬,坚决不妥协。再次,总理选举制度总体上倾向于传统力量,上议院议员主要为无须选举的军警代表,不愿看到自己的权威及代表自己的王室地位受到挑战。最后,泰国政治社会结构高度错位,使得希望推动政治改革的民主力量和努力维持政治稳定的传统力量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远进党准备不足远进党并不是一个全新政党,脱胎于2019年参加选举的未来前进党。未来前进党党魁塔纳通因亵渎王室被判10年不得参与政治,未来前进党也被解散,改头换面组建为远进党。和未来前进党一样,远进党在泰国是一个极为民粹的政党,与泰国整体比较温和的政治传统并不完全契合。远进党的执政理念相对比较激进,强调要对当前的泰国政治进行比较彻底的改革,特别是表示要修订《刑法》第112条即亵渎王室法,引发泰国社会的广泛讨论,也加剧了泰国政治力量的分裂态势。远进党党魁皮塔在竞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妥协立场,也引起泰国传统力量的警惕,担心他一旦执政,将引发泰国政局持续动荡,甚至可能动摇泰国政治稳定的根基。与此同时,远进党参与政治的经验较少,与其他党派之间的默契程度不强。党魁皮塔是相当年轻的商界成功人士,在美欧接受高等教育,深信西方民主政治的理念,并不愿意在面对泰国政治现实时做出有意义的变通。在这种情况下,其他政党与其合作也主要源于权宜之计的利益考虑,试图在未来泰国政治版图中分得一杯羹。5月14日,泰国远进党总理候选人皮塔在曼谷一处投票站投票
2023年8月14日
其他

又来131亿!拜登愿为乌克兰“大出血”,但美国民众不乐意了

另有统计显示,自克里米亚危机发生以来,美国对乌各项援助累计高达1230亿美元。当地时间8月10日,美国拜登政府要求国会批准总额约400亿美元的额外支出,其中包括约131.6亿美元的对乌军援。消息一出,美国社会反对继续军事援助乌克兰呼声再度高涨。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拜登此番要求的额外支出,除约131亿美元将用于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还有73亿美元用于向乌克兰提供经济与人道主义援助。这笔资金仅为2024财年第一季度的额外开支。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局长莎兰达·扬在写给国会领袖们的信中说,拜登重申将与乌克兰站在一起,无论多久。但是,对于继续援助乌克兰,美国民调正在发生逆转。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近期所做的调查,55%的受访者认为国会不应为乌克兰批准额外资金,45%的受访者则支持国会批准相关资金。51%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在援助乌克兰方面“已经做的足够多”,而在去年2月底俄乌冲突刚刚爆发时,这一数据仅为38%。在社交媒体上,反对继续援乌的人们发布美国近期无家可归者聚集在城市街头的影像,以及美国基础设施破败的画面,希望拜登政府更多聚焦国内问题。选择继续支持乌克兰的舆论也认为,应当提高对乌各项援助的透明度,防止腐败。巨量的对乌援助让不少美国民众产生被忽视的感觉。图源:GJ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就此民调表示,援助乌克兰对于美国的国家安全与盟国安全十分重要,对于美国许多北约盟友而言,“这场冲突就在他们的家门口”。不过,美国国会对于援乌一事存在显著分歧。美媒认为,在民主党席位占优的参议院,支持援乌的声音仍是难以撼动的主流;但在共和党主导的众议院,不少共和党议员一直呼吁削减美国的援乌支出。官司缠身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也不断攻击拜登政府给乌克兰过量的援助。美国国防部在最近的一份声明中说,截至7月25日,美国已承诺向乌克兰提供超过437亿美元的安全援助。另有统计显示,自克里米亚危机发生以来,美国对乌各项援助累计高达1230亿美元。出品
2023年8月11日
其他

逃离雅加达?印尼总统再提迁都

然而,导致印尼有迁都意向的原因,并非只是空气污染。一段时间以来,印尼都面临着交通拥堵、地面下沉、自然灾害频繁等令人忧心的城市危机。将首都从爪哇岛上的雅加达迁往加里曼岛上的努桑塔拉,印尼总统佐科最近又一次提及迁都这件事。雅加达究竟怎么了,能让印尼政府反复这样打算?瑞士空气质量技术公司IQAir近日公布的一项数据,或许能说明其中一个原因。空气污染问题显著这项数据显示,印尼首都雅加达8月9日成为全球污染最严重城市。自5月以来,雅加达也一直位列于全球十大污染最严重城市的榜单中。路透社报道称,IQAir数据显示雅加达人口超过1000万,而几乎每天,这里的空气污染指数都很高,不利于人体健康。“不断恶化的空气质量使孩子们的健康面临风险,情况令人担忧。”居住在雅加达的里兹基·普特拉说,“很多孩子都表现出咳嗽、感冒等相似的症状。”很长时间以来,雅加达的居民都饱受汽车尾气、工业烟雾以及燃煤发电厂所排放的气体的困扰。2021年,当地居民发起了一场要求政府采取行动治理空气污染的民事诉讼,并最终获得胜诉。当时,法院裁定让佐科制定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以保护人类健康,卫生部长和雅加达市长制定控制空气污染的策略。雅加达空气污染问题严峻。图源:channelnewsasia尽管如此,雅加达的空气污染水平却仍然居高不下。空气质量应用程序“Nafas
2023年8月10日
其他

多国兴起“零工经济”,打工人究竟是获得了自由还是新的“枷锁”?

“零工经济”并非完美的存在,有人在其中找到了自由的快感,也有人被其中潜藏的“不安全感”劝退。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一种工作方式,正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种新趋势。对于新时代的“打工人”来说,他们的“老板”有时候或许是一款App。从各送餐送货平台上的外卖快递小哥,到文案、设计、剧本杀写手……眼下,“打零工”赚钱成为不少人的新选择,而在线劳动力平台也成为不少人找零工的新渠道。面对“零工经济”,“打工人”究竟是获得了自由,还是另一种形式的“枷锁”?“零工经济”正在改变传统的单一劳动雇佣形式,并开始悄然“接管”全球多地的多个行业。但“零工经济”的利弊一直存在争议。“拥抱”它的人表示,不同于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工作,打零工的方式自由、灵活,但也有人认为,打零工让他们缺乏安全感。美数千万人“打零工”通常而言,“零工经济”指没有正式合约的短期工作或者不保证工时的工作。打零工者常常为一家或多家企业工作,按具体工作量获取薪酬。美国青年,28岁的拉扎尔斯·利莫就是“零工从业者”中的一员。在工作日,利莫一般会在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时,开始一天的工作——在北卡罗来纳州教堂山附近通过Uber接送乘客或是送餐。到了周末,利莫又成了外卖平台DoorDash的送餐员。通过网络平台开车接送乘客是常见的零工工作。图源:GJ“我倾向于每天给自己设定一个最低的赚钱目标,一旦达到那个数额,我就收工了。”利莫说,“我的目标是每天能赚到200到300美元,而实现这一目标大概需要花上8至10小时。”利莫只是大批参与“零工经济”的美国人之一。在过去数年间,“零工经济”在美国成为热词,它通常被用来描述通过Uber、DoorDash和Lyft等在线劳动力平台开展的自由职业。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全新工作方式已经涉及司机、维修工、设计师、律师、顾问等多种职业。根据自由职业平台Upwork委托进行的一项年度研究显示,2022年有约39%的美国劳动力从事自由职业,总人数达到了约6000万人,涉及收入约1.35万亿美元,比2021年增加了约500亿美元。由《福布斯》杂志发起的一项对美国“零工经济”的研究发现,无论收入和工作类型如何,大多数美国人打零工是出于主动的选择,而并非迫不得已。这项研究显示,约82%的受访者是主动“拥抱”零工工作,只有约13%的受访者是在没有工作保障的情况下被迫打零工。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看来,零工工作或有助于减轻失业压力和把控个人债务,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在当前的经济数据中:尽管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美国今年6月的失业率约为3.6%,稳定在多年保持的低位。“零工经济”红红火火除了美国,“零工经济”近年来也在世界多国“火出圈”。努力攒钱买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33岁的英国人丹尼尔·刘易斯一直以来的梦想。为了增加收入,刘易斯决定每周多做约14个小时的零工。在约20个月的时间里,刘易斯作为Uber司机每天额外工作约3.5小时,每周做四天,成功赚得了约4500英镑的税后收入,这让他看见了尽快实现梦想的可能性。工会组织英国劳工联合会议(TUC)表示,过去几年里,使用Uber等网络平台从事零工工作的英国人增加了近一倍,其中以年轻人居多。英国工会联合会主席弗朗西斯·奥格雷迪表示,这表明“英国的工薪阶层正在努力维持收支平衡”。特福德郡大学劳工与全球化教授乌苏拉·胡斯说:“做司机和送餐只是零工工作的一小部分,眼下,打零工的英国人犹如一支大军。”成为外卖送餐员也是很多零工从业者的选择。图源:GJ最近,印度拉贾斯坦邦通过了《2023年平台零工(注册和福利)法案》。这一法案称,将在当地成立一个福利委员会和专门的社会保障基金,为该邦约40万名零工从业者提供社会保障,这些从业者大多数从事网约车和送外卖服务。印媒报道称,越来越多的印度白领选择放弃常规工作及附带的医疗保险或社会保障,转而从事短期零工,其中不乏从事IT行业和人力资源行业的高级白领。印度兼职外包平台公司Awgin的报告显示,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印度对零工的需求增长了13倍。仅2022年一年,白领参与“零工经济”的人数就猛增近240%。印度国家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印度目前约有770万名零工从业者,预计到2030年这一群体的规模将达到约2350万,服务产值将增长到约2500亿美元,并为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约1.25%的增量。牛津大学牛津互联网研究所估计,目前全球有超过1.63亿人通过在线劳动力平台获得工作收入,相比十年前,这一数字增加了约五倍。工作方式自由灵活自“零工经济”兴起以来,围绕它的讨论就没有停歇。在《福布斯》杂志看来,零工从业者群体的不断壮大证明着这一工作模式的特别之处和吸引力。《福布斯》认为,人们从事零工的原因有很多,但自由感和灵活性是两大关键因素。对于一些人而言,被“限制”在格子间等传统的企业办公环境,让他们觉得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自由感。《福布斯》调查显示,有40%的受访者不愿意在传统办公环境下工作,1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无法固定为任何一家企业工作。“没有老板,没有同事,我只想选择我可以接受的环境和事物。”一些人是为了逃离传统办公环境,还有一些人是为了多一些谋生渠道。“一些人理想的职位与其正在从事的全职工作或许并不相符,他们希望通过零工工作找到更接近他们需求和喜欢的事情。”《福布斯》称,“一种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求,成为一些人选择零工工作的驱动因素。”按照自己认为适合和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福布斯》的调查显示,63%的受访者认为灵活性是他们选择成为零工从业者的关键原因,他们认为,零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实现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平衡。有13%的受访者因为有了孩子而转向零工,9%的受访者是出于照顾家庭和个人健康的需要选择零工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零工工作的灵活性还体现在财务方面。有受访者表示:“零工工作是一种赚更多钱的选择,能够制定自己的时间表,更快乐地从事自由职业,收入也并不比从事全职工作少。”对于企业和社会来说,“零工经济”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分析认为,从某种程度上,“零工经济”可以给企业带来降本增效、灵活管控等好处。美国劳工统计局前局长埃里卡·格罗申表示,“零工经济”可以成为失业者的安全缓冲,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寻找下一份工作,这有利于缓解社会的压力。无法忽视“不安全感”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向“零工经济”敞开怀抱,但也有更多的人并不愿意为了这份自由,放弃稳定与保障。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当被问及从事零工工作的弊端时,有65%的受访者提到了“缺乏工作保障和收入的不可预测性”,有67%的人表示“无法获得健康保险和一系列福利”。美国零工从业者群体举行集会,要求保障自身权益。图源:GJ悉尼科技大学未来职业研究部主管凯恩认为,“零工经济”会让“社会付出代价”。因为通过这种方式运作的公司将部分重要运营成本转嫁给了零工从业者自己。另有一些人担心,“零工经济”可能会让严苛的平台掌握控制权。为了照顾刚出生的孩子,德国汉堡的艾洛迪开始做在线翻译的工作。但她没有想到的是,在为客户提供视频翻译服务时,她将孩子抱在腿上的举动,让她得到了“不专业”和“工作分心”等差评。不难发现,一些零工从业者的收入高低往往取决于平台的政策和算法,而且很受客户评论的影响,几条负面评论就有可能让他们收入缩减,甚至被平台“封杀”。在线营销专业人士萨默·巴兹也是一名零工从业者。他坦言,只有在收到工作反馈的那一刻,他才能长舒一口气,只有声誉足够好,这份工作才有可能带来一定价值。此外,分析人士还指出,零工从业者的女性会比男性更有可能在工作中面临性别歧视。世界经济论坛2022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美国,男性零工从业者的平均每小时收入比女性要高出约22.28美元。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零工经济”并非完美的存在,有人在其中找到了自由的快感,也有人被其中潜藏的“不安全感”劝退。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一种工作方式,正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种新趋势。出品
2023年8月9日
其他

美英澳核潜艇合作遭遇内部阻力

美国共和党反对向澳卖潜艇,担心本国军工产业利益受损。虽然美澳不久前刚刚敲定重磅军事合作,但对于澳大利亚来说,美英两国为其提供核潜艇还没有到板上钉钉的地步。美国共和党参议院领袖麦康奈尔此前率领22名共和党参议员致信美国总统拜登,称他们不支持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的计划。鉴于共和党在参议院几乎占据半壁江山,以及参议院在此重大事项上的决定权,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即“奥库斯”联盟核心内容落地的难度可想而知。然而,美国共和党为什么要在此事上作梗?打破《核不扩散公约》两年前,美国为使用核潜艇武装澳大利亚,与英澳两国共同成立“奥库斯”联盟。根据三国协议,澳大利亚预计在本世纪30年代从美国购买最多5艘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其中第一艘将最快于2027年交付并部署在澳大利亚西部。到本世纪30年代后期,通过对英国“机敏”级核潜艇的设计改良,并借助美国武器模块的加持,澳大利亚将拥有新一级核潜艇舰队。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图源:GJ核潜艇在政治上的敏感性与军事上的威慑力无须赘述,提供核潜艇就是要把澳大利亚更紧密地捆绑进美国的军事同盟体系。但这意味着打破《核不扩散公约》,堪称冒天下之大不韪,在目前核裁军和核军控高度敏感的全球氛围之下,美英澳三国此举本应无法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审议。然而,美英澳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没少为此上下其手:从胁迫该组织总干事,到玩弄秘书处绕开理事会,都是为了试图逃避理事会和成员大会对三国核潜艇合作的保障监督方案进行审议。如此作为的副作用是明显的,除了让美英澳竭力树立了几十年的所谓“尊重国际规则”的形象颜面扫地,更大的威胁在于否定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核扩散监管方面的权威,如果引发其他一些“核门槛”国家效仿,那么全球有可能面对新一轮核军备竞赛的风险。不过,美国对此显然顾不上了,甚至连传统且重要的北约盟友法国的意见也顾不上了。此前,澳大利亚提出新潜艇的采购需求,法国几乎是彻夜不眠地把本国“柚鱼”级核潜艇改造为常规动力的“梭鱼”级潜艇,作为专供澳大利亚的项目。起初澳大利亚同意了这笔总价值高达660亿美元的巨额订单,这也是法国有史以来拿到过的最高金额的军火出口合同。可当法澳两国合同也签了,法国船厂开工准备也做好了,美国和英国却突然横插一脚用核潜艇“截胡”,这毫无疑问让法国怒火滔天。尽管在拜登政府施压之下,法国总统马克龙很快偃旗息鼓,但只是对美国表面上如此,对澳大利亚则愤愤不平咒骂了许久。美国此举无疑在盟友,尤其是欧洲盟友心中埋下了一颗钉子,围堵中国的急切心理由此可见一斑。反对理由“碰瓷”中国应当说,从民主党的奥巴马政府2009年抛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到后来继任的共和党特朗普政府,再到今天的民主党拜登政府,都遵循了加紧遏制和围堵中国的战略。如今的美国政治生态中,民主与共和两党虽然几乎在所有议题上都吵翻天,但唯独在针对中国的议题上有着高度共识。最近十余年来,不管白宫由哪个党派掌控,只要美国政府发动对中国的围堵,作为反对党的另一派鲜有反对声,即便有,也多是指责围堵力度还不够。因此,这次共和党头号大佬麦康奈尔亲自挂帅反对拜登政府,看上去就颇为怪异:给“奥库斯”联盟添堵,动摇盟友信心?这是共和党为了自己党派利益,弃“国家利益”于不顾来拿捏民主党吗?但如果细看共和党的理由,也许只能啼笑皆非。麦康奈尔在给拜登的信中说:“在与中国竞争的情况下,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会危险地削弱美国海军的核潜艇力量,除非美国将国内建造核潜艇能力提高一倍……”原来问题出在美国向澳大利亚直接提供5艘核潜艇上!令人啼笑皆非的原因在于,美国核潜艇的保有量是中国的十几倍。除了需要用于“对中俄实施战略威慑”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美国海军目前有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19艘、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3艘、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28艘。弗吉尼亚级水下排水量7800吨,海狼级水下排水量9200吨,洛杉矶级水下排水量6900吨,即美国海军攻击型核潜艇部队总吨位达到36.9万吨——这一数字,即便是中俄两国核潜艇总吨位加在一起,也远远不及。对美国来说,区区5艘弗吉尼亚级就能收获一个铁杆级盟国的澳大利亚,这在整体战略布局下是稳赚不赔的,因为美国一共才拿出不到4万吨位,这还不到国内攻击型核潜艇部队的一个零头。况且,澳大利亚一旦拿到这些核潜艇,唯一用途必定是走上跟着美国围堵中国的军事对抗第一线。于美国而言,这不类似于“左口袋的银子放右口袋”吗?谈何“危险地削弱美国海军的核潜艇力量”?美澳举行“护身军刀”联合军演。图源:GJ全球“吸血”难以为继麦康奈尔显然不是绝对反对“奥库斯”联盟的计划,他的同意条件是除非“美国将国内建造核潜艇能力提高一倍”。但是细察美国如今的整体形势,恐怕只能掩卷长叹。如果只是看统计数字的话,美国经济形势似乎还不错。按照美国劳工部7月公布的数字,美国物价涨幅整体回落,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降至2021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就业率方面,2023年上半年新增非农就业远超预期,月均值27.8万,失业率在3.5%到3.7%间小幅波动,环比有所下降。但是,如果经济果真向好,白宫还会跟国会不断在联邦债务上限问题上打官司吗?政府的财政收入还会成为问题吗?实际上,根据美国财政部网站最新信息,2023财年前7个月美国联邦政府财政收入为26867亿美元,较上一财年下降10%。截至7月27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达32.659万亿美元,一个月内就增加了3927.5亿美元。而2023财年美国背负31.4万亿美元国债,预计利息支出是6400亿美元。这6400亿美元主要还的是旧债,还不包括多次暴力加息后新增的利息支出。如果把这些全部算上去,实际支付的利息有可能直逼1万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把美国的“国内建造核潜艇能力提高一倍”?一个常识性问题是,政府大规模的军事开支在局部上确实可以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前提是整体经济形势健康且国民工业体系完整。美国已经有差不多30年处于加速“产业空心化”的状态,这就是问题所在。其实,从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靠着军事霸权的惯性撑起政治霸权,进而利用政治霸权保护金融霸权在全球“吸血”的路,已经越来越难以走下去了。他们都在大声疾呼“美国应当重新工业化,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为此不择手段,但效果明显不佳。道理不复杂。工业是现代国家的生存命脉,良好的基础设施则是发达工业的前提,可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见效慢,而美国缺的就是资金。通过重新工业化来巩固美国的军事霸权,似乎有点缓不济急了。在这种情况下,拜登政府一旦盲目扩大军备投入,不仅是在和美国的未来争夺资源,而且可能加速美国霸权的瓦解。以造船业为例,2023年1至5月,世界造船行业完工量为3427万载重吨,其中中国完成1647万载重吨,占比48.1%;韩国1045万载重吨,占比30.5%;日本609万载重吨,占比17.8%——三国完成总量占世界造船市场的96.4%,美国造船厂还剩下多少份额?如果美国造船厂只能靠着政府的军事订单生存,那么其余产能毫无疑问会被浪费掉,进而又推高产品成本。服务金主紧盯财政如果麦康奈尔的观点付诸实施,只有一个后果:美国政府需要去借更多的债来扩大生存状态已经堪忧的美国船厂的产能,然后再借更多的债来买这些成本贵得吓人的核潜艇,甚至美国海军现有的水面舰艇部队也要受到影响。可以说,如此一来,美国的债务问题势必被推进“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恶性循环中,最后只有“爆雷”一个结果。而“爆雷”势必意味着美国金融霸权的终结,最后也将反作用于其政治霸权和军事霸权。如此简单的逻辑,政坛老手麦康奈尔以及一众共和党资深参议员难道会不明白吗?别忘了,过去几十年中,工业和军事装备良性互动的例子大多数发生在美国。美国二战中后期飞机产量“爆兵”的秘密在于三大汽车公司遍布全美的工厂,战舰“下饺子”的秘密在于全美上百个以民用为主的船厂;碳纤维能成为高利润产业不是因为用在宇宙飞船上,而是去造钓鱼竿和自行车;空腔注塑工艺风靡全球也不是因为用在“阿波罗”登月飞船上,而是去造了耐克气垫底鞋……那么,麦康奈尔等人为什么还要弃美国未来于不顾,要求扩大军工产业?答案很显然:基于美式民主的游说制度,议员们必须不能得罪自己的金主。而如今美国最强大的金主集团,毫无疑问就是军工产业的巨无霸们。虽然美国通过巨额军援换购了乌克兰几乎所有国有资产,但市场终归有限。因此尽管美国联邦政府金库吃紧,他们还是要在美国财政身上打主意。至于美国的未来,只能套用“死后哪管洪水滔天”了。出品
2023年8月7日
其他

美国又在忽悠乌克兰“上车”了?

应记住,美国也曾对阿富汗前政府提供同样的承诺,而这并没有阻止美国人离开。当地时间8月3日晚,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证实,乌克兰当天开始与美国就双边安全保障协议进行谈判。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此前表示,乌美的相关谈判威胁到俄罗斯的安全利益,只会导致欧洲大陆安全局势进一步恶化。俄将密切跟踪这一谈判。叶尔马克没有提到谈判的举行地点,也没有提及有哪些人参与。但他强调,美国作为第一个和乌克兰启动安全保障双边协议谈判进程的国家,为乌克兰的其他伙伴国创造一个成功的模式。此前,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在记者会上称,这一会谈是“北约维尔纽斯峰会期间所做承诺的产物”。乌方官员所说的“第一个”,多少道出了乌方的尴尬与无奈。在上月举行的北约维尔纽斯峰会期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会议期间希望启动入约程序而不成,期望西方升级对乌军援而不得,为此抱怨几句还被英美媒体警告要“懂得感恩”。路透社报道称,七国集团在北约维尔纽斯峰会上承诺将制定和履行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乌美此次谈判是北约峰会的后续行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北约维尔纽斯峰会期间被“无视”。图源:twitter叶尔马克称,乌美两国正在谈判的双边协议将有“明确的资助形式和机制”,并将一直有效,“直到乌克兰成为北约成员国”。然而,对于外界最为关心的,美国是否将对乌克兰承担协防义务的问题,乌方并未给出回应。所谓的双边安保协议,更像是西方给乌克兰的一种安慰。其实,从美乌相关接触来看,美国几乎不可能像对北约成员国做出的安全承诺那样去保证乌克兰的安全。早在2021年,乌克兰就同美国签订了两国关系中极具里程碑意义的国防战略伙伴关系协议。但即便当时冲突尚未爆发,协议既没有规定双方的军事盟友义务,也没有就乌克兰加入北约给出答案。美国的“口惠而实不至”,由此可见一斑。正如俄罗斯政治学家德罗布尼茨基的辛辣点评:应记住,美国也曾对阿富汗前政府提供同样的承诺,而这并没有阻止美国人离开。出品
2023年8月4日
其他

西非紧张局势加剧,美外交官部分撤离尼日尔

尼日尔发生政变后,西共体内政见分歧愈发明显。西非地区紧张局势正在加剧。当地时间8月2日,美国国务院下令撤离美国驻尼日尔大使馆的部分工作人员和家属,继法国、意大利等国撤侨后开始部分撤离尼日尔。当天,尼日尔政变军人领导人阿卜杜拉赫曼·奇亚尼表示,尼日尔保卫祖国国家委员会拒绝所有“干涉尼日尔内政”的行为,不接受所有来自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共体)的制裁。美西方加速撤离美国国务院2日发表声明说,“非紧急”政府人员和家属将撤离尼日尔。美国驻尼日尔大使馆仍在运转,但仅能为美国公民提供有限的紧急服务。此前,法国与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已于本周二起开始从尼日尔撤侨。此前,法国外交部8月1日发表声明说,鉴于尼日尔局势紧张,以及在该国发生的针对法国大使馆的暴力事件,法国决定当天开始从尼日尔撤侨。此外,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也开始从尼日尔撤侨。尼日尔政变支持者集会庆祝。图源:AP7月26日,尼日尔总统卫队部分军人扣押巴祖姆。当天深夜,政变军人代表宣布成立保卫祖国国家委员会,解除巴祖姆总统职权,由军人政权接管国家事务。奇亚尼28日宣布就任尼日尔保卫祖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尼日尔政变遭到多个西方国家以及欧盟的批评。奇亚尼日前表示,尼日尔在政变期间并未滥用武力,在尼日尔法国人未受到安全威胁,法国撤侨“没有任何客观理由”。西共体内部撕裂尼日尔发生政变后,西共体内政见分歧愈发明显。西共体领导人7月30日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尼日尔政变军人在一周内释放遭扣押的尼日尔总统巴祖姆并恢复其总统职权,相关要求如在一周内得不到满足,西共体威胁采取包括军事干预在内的一切措施。然而,此前发生过政变、并因此被暂停西共体成员国资格的马里和布基纳法索表达了对尼日尔政变军人的坚定支持。这两个反殖民情绪高涨的国家表示,任何为了恢复巴祖姆尼日尔总统职位而对该国进行的军事干预,都将被他们视为向马里和布基纳法索宣战。此外,几内亚也发表声明,表示不同意西共体提出的制裁措施,因为制裁“不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办法,还会导致人道主义灾难,其后果可能会蔓延到尼日尔境外”。几内亚2021年也因军事政变被西共体暂停成员国资格。奇亚尼2日发表电视讲话说,尼日尔保卫祖国国家委员会不接受所有来自西共体的制裁,“不会向来自任何一方的威胁让步”。尼日尔是法国核能工业所需铀矿石的重要来源。图源:EPA-EFE尼日尔是世界上最贫穷、最不稳定的国家之一,经济状况基本取决于铀矿石的出口。
2023年8月3日
其他

深视频|因为拿原子弹爆炸玩梗,《芭比》在日本被大规模抵制

近日,电影《芭比》英文官推的一系列操作,戳到了日本网友的爆发点。眼下,华纳兄弟出品的电影《芭比》和环球出品的电影《奥本海默》正在全球多地同步热映。互联网上也诞生了大量与热词“芭本海默”有关的段子和梗图,一些影迷自制的海报也在社交媒体上被广泛转发、点赞。其中,一款由推特账户@DiscussingFilm制作的海报,将《奥本海默》的男主角希里安·墨菲和《芭比》女主角玛格特·罗比相结合,并以原子弹爆炸引起的万丈火焰和蘑菇云作为背景。很快,《芭比》英文官推做出互动,点赞之余,还给出了“这将是一个难忘的夏天”的回复。而在另外一些制作了相似海报的帖子下,《芭比》英文官推也很积极地予以回应。《芭比》英文官推的这些举动,立即引发了日本网友的强烈反感。有日本网友感到被冒犯,认为这种做法是在拿历史当儿戏,无视原子弹对日本及其全体国民所造成的毁灭性打击。有人在相关贴文下跟帖长崎、广岛核爆受难者的照片和视频。一石激起千层浪。最近几日,“抵制芭本海默”成为日本社交媒体的热词。按计划,电影《芭比》将于8月11日在日本公映,但日本网友的抵制声浪愈发高涨,这自然影响到了这部电影在日本的宣发工作。舆论压力之下,华纳兄弟影业日本分公司发帖称“感到极其遗憾”,并向日本民众道歉。对于这样的道歉,日本网友会买账吗?出品
2023年8月2日
其他

莫斯科机场紧急关闭,乌克兰城区再遭打击,俄乌冲突烈度恐再升级

西方不愿乌克兰太弱,以至于俄罗斯最终得偿所愿;西方也担心乌克兰太强,导致俄罗斯退无可退,以至于可能被迫动用核武器。当地时间8月1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再遭无人机袭击,导致伏努科沃国际机场短暂关闭。此前,莫斯科市中心金融区遭遇无人机袭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高调宣布“战火将逐步烧回俄本土”。其间,乌克兰宣布中部城市克里维里赫遭两枚导弹袭击,造成6人死亡,75人受伤。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家乡。俄总理梅德韦杰夫甚至就乌克兰反攻表示,一旦俄失去领土,将不得不动用核武器……显而易见,从普通民众的福祉出发,袭击莫斯科绝对算不上明智之举。但从刺激战事升级的角度看,似乎又是另一种答案。莫斯科连续遭遇无人机袭击近三天来,俄乌双方民用设施在你来我往的攻击中不断受损,两国民众的生命安全受到更多的威胁。7月30日,位于莫斯科红场西侧的国际商务中心遇袭。虽然袭击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由于袭击位置敏感,莫斯科民众和国际舆论对此极为关注。尤其是当乌总统泽连斯基事后公开宣布“战火将逐步烧回俄本土”后,此次袭击的政治象征意义几乎被最大化。莫斯科国际商务中心遇袭。图源:AFP果不其然,俄罗斯的报复随后就到。根据乌克兰官方的说法,俄罗斯的两枚弹道导弹当天击中了克里维里赫的一处公寓楼和一所大学大楼,造成6人死亡,75人受伤。视频资料显示,在一条绿树成荫的街道上,房屋一侧的中间数层被炸开外墙,被烧毁的汽车冒出滚滚黑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死者包括一名10岁女孩和她的母亲。乌总统办公室负责人波多利亚克则声称此类袭击每天都在发生,并顺势向西方施压,索要防空系统。乌克兰克里维里赫遭遇导弹打击。图源:CNN然而,当西方媒体的镜头聚焦在克里维里赫受损的民房时,8月1日上午又传来莫斯科国际商务中心再度遇袭的消息。俄罗斯莫斯科市长谢尔盖·索比亚宁表示,数架无人机在试图飞入莫斯科时被防空系统击落,但其中一架坠落至莫斯科国际商务中心,导致一座大楼第17层的外立面受损。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学者郑润宇表示,乌方此番针对莫斯科的一系列袭击,一方面展现了乌军能够对纵深达700公里的目标开展打击的能力,另一方面则凸显了无人机与西方提供的“星链”等精确制导系统的结合所具有的军事潜力,这是对西方大力军援的一次交代,也可能对俄罗斯国内相关民意产生影响。乌方一再试探蕴含巨大风险从纯军事角度而言,乌克兰针对莫斯科的无人机袭击几乎毫无意义,毁伤效果极为有限,与针对克里米亚等地的袭击取得的效果无法相提并论。但从政治角度而言,乌克兰以越来越高的频率对莫斯科发起袭击,除去鼓舞本国军民士气的作用外,还有两方面更深层次的考虑:首先,既然乌克兰能够对位于俄腹地的莫斯科发起攻击,那么乌克兰的反攻或许还有其他后手,这不得不令俄对大后方的安全有所顾虑;其次,这是乌克兰对俄罗斯底线与西方尺度的双重试探,如果俄罗斯无力进行强力的回击,或者西方对乌这类行为不加进一步约束,那么俄本土的目标势必遭到频率与烈度更高的袭击。乌克兰已开始组织无人艇编队,从海上对俄方目标发动袭击。图源:TF实际上,尽管倾力援乌在西方政坛仍是难以挑战的主流观念,但西方的大力援助始终面临着一个双重困境:西方不愿乌克兰太弱,以至于俄罗斯最终得偿所愿;西方也担心乌克兰太强,导致俄罗斯退无可退,以至于可能被迫动用核武器。这种患得患失的窘境,在美国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美国不断突破国际惯例与公约,援乌大批武器弹药,其中甚至不乏在国际惯例与公约中颇具争议的贫铀弹与集束炸弹;同时,包括总统拜登在内的美国高官一再明确表示,禁止乌克兰使用西方武器装备袭击俄境内目标。因此,当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就本土安全释放可能使用核武器的信号时,美西方无疑是紧张的。但对于乌克兰政府而言,只有经过不断的试探,才能探知俄方的红线究竟在哪,也才能说服西方放心大胆地援助更多武器——问题在于,这种策略存在巨大的隐患,冲突烈度螺旋式升级甚至失控的风险始终存在。郑润宇表示,双方近期的一系列较量再次显示了无人机参战的情况下,已经没有传统意义的前方与后方,一切都可能是战场一线。目前,乌军的无人机进攻模式还处于比较简单的阶段,一旦未来有更大规模机群配合人工智能投入应用,其对冲突走势的影响会更加明显。出品
2023年8月1日
其他

深夜“显眼包”!推特改名后,闪亮“X”标志被曝扰民

从蓝色小鸟,到doge狗头,再到如今的X,马斯克入主社交平台推特后,公司的标志似乎始终是互联网上一大“显眼包”。据路透社31日报道,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宣布将推特更名为“X”后,一个巨大的“X”标志于28日“空降”其位于旧金山的公司楼顶。夜晚,其高亮和频闪引发当地居民不满。一名X用户说,想象一下,它“就在你卧室的对面”。另一名用户则写道:“我对公然不考虑他人感受的行为感到震惊。”与此同时,旧金山市建筑检查部已启动调查。检查员报告显示,X公司代表两次拒绝官员进入屋顶检查,并称这个标志是临时的。市政部门表示,该标志的安装没有获得许可证,需要立即拆除。美媒称,X公司可能因违建遭受处罚。出品
2023年7月31日
其他

美国要将澳大利亚打造成自己的“军火库”,后者居然答应了!

对于被美国推向大国对抗前沿的风险,澳大利亚是否有清醒的认知,又能否承受将来的后果?美澳在日前举行的“2+2”部长级对话会上,敲定了美国将在澳大利亚建立导弹制造工业,并将成品转销美国的重大军事合作。这一将澳大利亚变为美国未来军火库的方案,着实令人困惑和担忧:第一,号称全球最大军火商的美国,居然也会为产能发愁,需要盟国帮忙扩充产能;第二,长期安居南太平洋地区的澳大利亚,竟然会自甘充当美国未来军事介入亚太地区潜在冲突的军火库。澳寻求导弹制造能力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当地时间7月29日在澳大利亚宣布,美国将用两年的时间,帮助澳大利亚建立起导弹制造工业,并允许其成品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出口。这一合作在美澳两国“2+2”部长级对话会上敲定,对话会由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美国防长奥斯汀,以及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和防长马尔斯主导。澳大利亚防长马尔斯说:“我们希望在两年后见证澳大利亚开始制造导弹。”美澳“2+2”部长级对话会。图源:US
2023年7月31日
其他

7月或将成有记录以来最热月份!联合国:“全球沸腾”时代已到来

古特雷斯表示,极端气候正成为新常态,各国必须做出反应来适应极端气候。数万游客逃离野火燃烧的希腊罗得岛,美国多地因高温死亡的人数不断增加,干旱导致印度农作物减产……这个7月,北半球多地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酷热夏季。27日,世界气象组织(WMO)表示,根据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数据,今年7月的前三周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三周,本月极有可能成为最热的7月和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数据显示,本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2019年7月至少高出0.2摄氏度,后者是174年观测记录中最热的月份。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副主任萨曼莎·伯吉斯表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热的气温,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是造成异常高温的主要原因,因为全球气温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成正比。“7月的极端天气揭示了气候变化的残酷现实。”WMO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说,“较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气候行动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南亚和东南亚的稻田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图源:联合国水稻所本月4日,WMO发出提醒,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预计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进一步升高,各国政府应做好应对相关气候事件的准备。厄尔尼诺是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的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现象,平均每2至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至12个月,往往会带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WMO预测,厄尔尼诺事件在2023年下半年持续的可能性为90%。27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7月全球气温创下新高发表声明。他表示,对于北美、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来说,这是一个残酷的夏天,但对于整个地球来说,这是一场灾难。这仅仅是个开始,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结束,全球沸腾时代正在到来。古特雷斯呼吁各国必须立即行动,采取积极措施才能够避免灾难发生。古特雷斯表示,极端气候正成为新常态,各国必须做出反应来适应极端气候。他还呼吁发达国家必须兑现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支持的承诺。出品
2023年7月28日
其他

新西兰对AUKUS说“不”:这是要出卖灵魂才能加入的俱乐部

新西兰能否持续顶住美国扩大“奥库斯”参与方的野心,仍存在一定的变数。最近,新西兰身上的压力不小。正在南太平洋地区串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热烈”邀请新西兰加入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奥库斯”(AUKUS),甚至承诺该机构永远向新西兰敞开大门。然而,面对美国这样的“盛情邀请”,新西兰依然礼貌地予以了拒绝。美国“盛情相邀”美国本周对于南太平洋地区投入极大的热情。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先后访问汤加、新西兰及澳大利亚,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则先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然后在澳大利亚与布林肯会合,共同出席28日召开的美澳“2+2”会谈。美国两位高官抵澳前的沿途发言及炒作,令地区舆论颇为不安:在汤加,布林肯出席美国大使馆落成典礼,却批评中国对当地的经济投资“有问题”;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奥斯汀作为首位访问该国的美国防长,拿到了在当地建立救灾基地的许可。布林肯与新西兰外长马胡塔会晤。图源:AP重头戏在新西兰。27日,布林肯在与新西兰总理希普金斯和外长马胡塔会晤后,对媒体宣布了美国诚邀新西兰加入“奥库斯”的计划。布林肯表示,新西兰作为“五眼联盟”的一员,在国家安全领域长期与美国密切合作。新西兰可以在任何它认为适当的时候加入,“奥库斯”的大门永远对新西兰敞开。然而,与美国和澳大利亚有着紧密防务联系的新西兰并未接话。新西兰外长马胡塔明确拒绝,表示新西兰已排除参与任何有关核项目的可能,重申该国“不准备妥协或改变我们的无核立场”,并将继续支持太平洋地区无核化。“我会很明确地说,我们并没有考虑加入澳英美联盟,”马胡塔对记者们说,“这是一个我们不得不出卖灵魂才能加入的俱乐部。”或许是因为表态过于直爽引发了一些不愉快,新西兰总理希普金斯27日在与到访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会面后语态稍显弱化,表示只要不涉及核潜艇事宜,新西兰并不排除加入的可能。但众所周知,由美英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既是“奥库斯”的核心内容,也是该机制在亚太地区引发强烈质疑与批评的关键所在。因此,新西兰这一番表态可谓是婉拒。新西兰顾虑重重新西兰对美国邀约的婉拒,有着多重考虑。首先,尽管新西兰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同属五眼联盟,但新西兰社会的反核情绪十分强大。事实上,正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新西兰坚决拒绝携带有核武器的美国军舰造访,才导致美澳新三国同盟体系破裂。其次,“奥库斯”自身存在的硬伤,令新西兰不敢轻易触碰。“奥库斯”严重损及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损害《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精神,也破坏东盟国家建立东南亚无核武器区的努力,并带来核安全、核潜艇军备竞赛、导弹技术扩散等诸多方面的隐患和危害。再次,新西兰政府重视对华关系,不愿因小失大。新西兰总理希普金斯6月下旬刚刚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访华期间,两国签署多项贸易协议,希普金斯总理以“十分积极且具有建设性”评价当前新中关系,并表示两国关系对新西兰而言非常重要。不过,新西兰能否持续顶住美国扩大“奥库斯”参与方的野心,仍存在一定的变数。近段时间以来,美国试图通过扩大“奥库斯”的具体内容,如人工智能、量子技术、高超音速、网络安全等,以淡化其中的“核”成分,让更多国家加入到这个颇具冷战色彩的机制中。”奥库斯“对于地区安全与军控的消极影响是巨大且长远的。图源:defencer今年以来,美国官方不断游说加拿大与新西兰加入“奥库斯”,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刊文敦促加拿大采取行动,声称加拿大缺席“奥库斯”,等同于在大国竞争面前“步伐过于缓慢落后”。受此影响,加拿大国内“拥核”的声音不断涌现,甚至担心“奥库斯”早晚会取代“五眼联盟”。新西兰总理希普金斯虽然对核潜艇表达了坚决的拒绝,但根据其最新表态,新西兰也并未完全排除在“奥库斯”中参与人工智能、高超音速、网络安全等内容的可能。不难想象新西兰最近承受的压力之大,但这也足以表明绝大多数地区国家根本不愿“被迫站队”。出品
2023年7月28日
其他

美国:顶尖AI企业监管AI,靠谱吗?

“在经历了十多年的隐私漏洞以及危及儿童的事件之后,政策制定者一直说不能相信硅谷会制定自己的护栏。”人工智能咄咄逼“人”?在全球监管呼声日益高涨之际,这群美国头部企业自己行动了。周三,全球顶尖的四家人工智能企业,谷歌、OpenAI、微软和Anthropic,宣布推出一个以行业为主导的机构——“前沿模型论坛”,旨在为人工智能技术制定安全标准,推动下一代人工智能系统的安全研究和技术评估。该论坛还将成为企业和政府分享相关风险信息的中心。ChatGPT制造商OpenAI负责全球事务的副总裁安娜·马坎朱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至关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公司,尤其是那些开发最强大模型的公司,要达成共识,推进深思熟虑、适应性强的安全实践,以确保强大的人工智能工具获得尽可能广泛的利益。”美媒称,这一公告建立在这些公司向白宫作出“自愿性承诺”的基础上。上周五,包括这四家在内的美国人工智能七巨头自愿承诺,确保人工智能开发的安全性、有保障性和可信任性。具体内容包括,企业须将相关系统交付独立测试,并开发工具提示公众该内容由人工智能技术生成。此外,这些公司还同意寻找人工智能之道来帮助应对社会最大挑战,从癌症到气候变化,并投资于教育和新就业。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就人工智能发表讲话。图源:《华盛顿邮报》《华盛顿邮报》认为,这项由行业主导的举措表明,随着华盛顿的政策制定者开始努力应对新兴技术的潜在威胁之时,美国企业在制定人工智能开发和部署规则方面走在他们的前面。报道同时指出一些人对行业介入其中存在风险的担忧,“在经历了十多年的隐私漏洞以及危及儿童的事件之后,政策制定者一直说不能相信硅谷会制定自己的护栏。”无独有偶,密苏里州共和党参议员乔希·霍利在周二的听证会上表示,这些人工智能公司正是逃避监管的公司,并特别点名谷歌、Meta和微软,他们是人工智能的开发商,也是投资者。“前沿模型论坛”尚处于早期阶段,其组织者表示,它可以为现有政府应对人工智能提供支持。在未来几个月,该机构将成立一个咨询委员会,指导其战略和优先事项。创始公司还将设立资金、工作组和章程。该机构也将向其他开发强大模型的公司开放,成员必须对安全作出承诺,并愿意致力于联合倡议。据外媒报道,欧盟也开始监管人工智能,并于上月推出了首个监管框架,禁止那些将对人类构成“不可接受的风险”的人工智能,限制和管理其认为“高风险”的技术使用。出品
2023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