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饼的小屋

其他

[人类观察17]必须带有声讨和性别对立的性指控

▲图片来自微博本篇不谈性骚扰或性侵的定义,不谈性自由在何种程度上的正确与否——这些东西都可以轻易在不同的理论、价值观、文化环境中拥有不同的解释方式,只会把分析和讨论拉长到没完没了。本篇是想要尝试理解,为什么今天的很多性的指控都必然带有道德声讨与性别对立,依托于舆论推进事情的关注度和发展,以至于往往形成网络骂战。以及这种趋势是否存在问题、是否能达成较好的发展。▲周和她的支持者们在法院门口,图片来自美联社如果说之前的陈小武事件、朱军事件等性指控都多少带有对刑罚、法治、公权、社会赋权等的讨论与呼吁,那么这次对史航的指控就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的,更多关注都在社会支持、道德压力上。这里说的“没有”指的是没有详细的、有价值的讨论。“这个指控没有物证”和“性骚扰难以取证”的争论当然是有的,但是这种争论所谈的是有/无(1/0)的定性,而不是哪种证据、什么程度、什么方式、双方都有什么权利、如何走程序、程序有什么问题(1/2/3/4…)的讨论。另一方面,定性(1/0)的争论实则常常成为法律正义和道德正义的争论,意义不大。其实更重要的是,受害方/指控方没有诉诸法律途径,指控方明确认为“就算报了,他也进去了,性骚扰能拘几天?”且加害方/被指控方也没有诉诸法律途径,需要一提。所以,可以说这次基本上没有相关的讨论。▲图片来自网络如果正规的、由官方主持正义的、可以不如此公之于众的法律途径是不被考虑使用的,如果性指控必然要有、先有、甚至只有倚靠公众舆论寻求正义与惩罚,那么声色并茂、浩浩荡荡的声讨便是必须的,公众支持是必须要获得的,道德高点是必须要争取的。当这样争取支持和道德的声讨被扩大讨论范围、被更多人谈起时,指控方/女方和被指控方/男方的对立便常常成为性别的对立。其实这也恰恰验证了女性在日常中受到男性在性方面压制的普遍。并不是每个人的经历都可以被定性为性骚扰或性侵,但每个人都有公开言说的资格。这样的言说与公开讨论能够给正在或可能将会经历相关事情的人们以警惕、以敢于保护自己的勇气,也会给潜在的加害者以警告,是今天所说的MeToo运动的主题之一。但是,如果一直被桎梏在倚靠舆论的情景下,不断在道德声讨和性别对立的主题下争吵,变成如今全然因公众压力来淹没和惩罚被指控方,这并不会指向一种好的发展趋势。▲图片来自歪脑这里将问题再度明确提出:为什么现在的大多数性指控都不去诉诸法律惩罚,而是推动舆论声讨?可以看到的是一种默认的想法,即舆论声讨造成的社会影响要大于法律造成的惩罚——既然舆论可以更快速和直接地让被指控方受到谴责、也能造成其在实际经济及社会地位的损害,又为何要选择严苛、漫长、不必然能胜诉的法律途径呢?表面上看起来,受害方/指控方胜率增大了,好事。可是,舆论竟能发挥如此功效,这其实意味着指控方与被指控方都没有受到法律的保护。官方机构没有支持任何一方,法律层面上没有任何一方是正确的,没有明确的标准和细则可以证明任何一方是正义的,唯有公众压力占据主导。▲图片来自法新社舆论、公众压力,这并不是什么稳定的标准,是随着所谓的主流、社会风向、流行话语而变化的,是漂泊浮萍、墙头之草。其背后又有着什么资本逻辑、道德压力、意识形态的林林总总,没有什么正确或正义可言,没有确确实实地维护受害者,而是在塑造流行,是在吸引目光和流量,是在引导出对立和争吵。另一方面,甚至可以说,公众舆论惩罚被指控方的成功意味着法治与公权的缺席,是在迎合和助长非民主透明的社会环境,是在丑恶化性、压抑性,是在忽略和边缘化那些无力借助舆论发声的弱势群体。因此,这样的态势很难说会带来如何的社会进步,反而会因不稳定的舆论风向、主流话语而成为一种消耗,甚至可能会是在谈论性解放和关注弱势群体上的倒退。▲图片来自网络国内于2021年在民法典中将性骚扰定位法律犯罪,于今年妇女节发布了关于性骚扰指控的法律指导。诚然,法律层面上的进展滞后且缓慢,也没有给出实在的东西,很难说有何进步,遑论如何实现。而且,从真空的理论上而言,目前没有什么很好的、成功的、有代表性的例子可以去一遍遍谈论。吴亦凡事件反而是法律意义和性自由上的一个比较好的例子,但鲜有人将其放在这种情景下讨论,而且这件事已经非常戏谑化了。▲图片来自网络身处舆论和网络的人们可能会高估某些事情的长期效果与影响深度,忽略了将官方拉入讨论的必要性。官方议程和办事效力不会是最高效、最能够达到指控方预期、最符合主流规范或道德正义的,可是即便如此,我们仍然要把这种议题纳入官方议程中,而不是去刻意规避。正因为性指控是常见的、多样的、取证困难的,不仅有校园的、职场的,也有公共场合的、家庭内部的;不仅有男性对女性的,也有女性对男性的、同性之间的;性指控的当事人也不仅仅是掌握权力的人、懂得如何表达的人、拥有话语权的人,更有无数不知何以言说的人们。我们不能放弃让性指控成为公共问题,而且不意外地会是一个永恒的公共问题。以上。▲台湾作家林奕含,图片来自脸书-
2023年5月19日
其他

[人类观察15]清霜大泽冻,禽兽有余哀

-[人类观察]系列缺数字是因为被删了,强迫症请谅解。我在神秘链接里提供了其他阅读方式。感谢阅读。
2022年10月31日
其他

[人类观察13]从俄乌冲突入手,写点对国内媒体的科普

▲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显然,《新京报》和《南方都市报》两个媒体关于俄乌冲突的报道都非常收敛,基本以普通的新闻消息为主,有少量官方的倾向性通稿,未见人道主义立场发言,亦未见评论类文章。
2022年3月22日
其他

[人类观察12]咪蒙被封三年了

▲图片来自网络2018年3月18日,咪蒙在一次网络人士理论研讨班中发表感言,“在公众号的运营中,我们应注重体现产品思维和用户导向,要努力唤醒人民听故事的天性……”2019年1月29日,咪蒙旗下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引发大量质疑。2月1日,咪蒙致歉,永久关停微博,随后其公众号也被注销。3月30日,咪蒙团队正式解散。到2022年1月末,咪蒙已经被封快三年了。
2022年1月30日
其他

Israel Keyes’s suicide note

blood”,我看到有人认为这句话中的“sweat”(汗水)应该是“sweet”(甜美)。真的是用错了吗?我个人还是倾向于不做任何修正,但会把无法辨认的部分按照我自己的理解进行补全。
2021年12月3日
其他

[人类观察6]为了不说“yyds”而读书:是“新”文化运动,还是傲慢与偏见?

如果看过原著,或者只是从哪里拿来翻一下——因为这所谓的“新话”被作者当作附表认真列在了书后,就可以知道:“新话”是极权政府创造的,其解释权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意图通过消灭民众的语言来控制他们的思想。
2021年10月3日
其他

[人类观察4]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中式自杀

学生自杀是因为无法承受压力吗?有人说当那些孩子们成年之后会面临更艰难的状况。并非如此,成年人只是熬过了这些时期,变得更加社会化。成年人会因为破产而自杀,这难道就是比学生们面对的更高级的压力吗?
2020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