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江北甬江抱朴堂中医诊所

其他

“善巧方便”食疗方+外治法

以下内容总结自连续一周以上,10余人团队日诊小羊人200人+的群体大智慧、及俺个人日诊小羊人50人+的实用小窍门。(数据毛估估,不严谨,不过应该只多不少……)目前为止,在种子公社——熊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的“小羊人纯中医(线上)3群”已近满员,甚至各群内患者都渐渐掌握该食疗法,还能够指点新进群的患者朋友们,群内医生慢慢开始从“开方”转向“点评”,日常划水,说些“不错、可以、很棒”的话,真滴很高兴~好好好好好普及说完了,直接上最新精华图解:补充:一、外治外治法可以解决畏寒、发烧(三阳三阴不同)、上火(咽痛、干、痒)、疼痛(头、背、四肢)、中虚等。法门林立,手段诸多,暂不赘述,只有进群由医生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指导了。2二、医嘱简单讲:不要轻信很多网上大V(具体谁我就不点名了)所谓的“多喝水”、“多吃蛋白质”、“增加营养”等等诸如此类的说法。更细致内容可参考下列文章(点击跳转)1、《抱朴堂常规医嘱(江浙地区参考性较大)》2、《错误养生观念的纠正》33、《答疑:后疫情时代矛盾焦点摘选(中医)》
其他

答疑:后疫情时代矛盾焦点摘选(中医)

一、问:怎么样才能不“阳”?答:本轮新冠,大概率人人都会轮到(除非全家足不出户),不要太把希望寄托于防护做得好就不“羊”,而应把注意力放到“羊”后如何处理,无非是以下区别:,无非是以下区别:1、先羊后羊2、羊几次3、羊的症状重不重4、羊后治疗是否正确5、留没留下后遗症二、问:抖音、视频号、公众号、朋友圈里到处刷屏各大医院、诊所及省、市卫生部门拟的中药方,到底有没有效?要不要吃?是否靠谱?为何处方各异不尽相同?答:自古抗疫,医圣张仲景时期始,就有大锅煎药的史实。老百姓一起喝,千人一方(以下均称“权威套路方”)。有没有效?的确有效的。当然,这里面有靠谱的,有不靠谱的,不点名了。有没有必要?也有必要的,因为自古医疗资源就是紧缺资源,大多数老百姓不可能得到一人一方的服务,而且庸医多,良医少,让庸医根据个体辩证,还不如喝一个良医的权威套路方,至少不会大错。(当代还要考虑地域,交通便捷,幅员辽阔,不似古代局限一方水土)那么问题来了,没病的人每天喝这个,有没有可能喝出问题来?完全有可能!因为这个方子在防疫的同时,极有可能不适合个人体质,因此,它在保护、维持社会稳定的同时,可能对一部分人的身体也有一些不好的影响,影响大小因人而异。因此,选择喝,或者不喝,取决于身边有没有真正的良医可以给到一人一方的服务保障。三、疫苗要不要打?答:话题敏感,咱不聊这个(不过第二个问题某种角度来讲可能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点不成熟的思路?至少很多人不舒服这事情大家都知道……)四、暂时还没阳,准备点啥?答:可以先参考该公众号内另三篇文章(点击黄底字跳转)1、《答疑:后疫情时代的一点不成熟建议(少于700字,很短)》2、《抱朴堂常规医嘱(江浙地区参考性较大)》【全国范围稍有变动,背后的理不变。三因制宜,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一切以身边的“真中医”建议为准。】3、《错误养生观念的纠正》【针对ETC(自动抬杠)患者的反驳准备】五、“四”太复杂了,懒得看,你就告诉我要买啥!答:下面纯属个人风格,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先说囤啥,再说理由)1、中药【推荐度2星】:苍术、艾叶(10g/100平);甘草、干姜、百合、薏苡仁、陈皮、紫苏叶、三七粉。也可以少量购置香囊、避瘟丹、药艾条。法宝配上,防御力+5,有用,但是不多。2、中成药【推荐度2星】:小柴胡颗粒、藿香正气丸、保和丸、香砂平胃丸。连花清瘟我不推荐,机会小。3、食物【推荐度4星】:大米(胚芽米、糙米)、炒大米、生姜、小葱、红糖、白萝卜、绿豆、大核桃、花椒、绿茶、淡笋干、香菜、芝麻、猪板油、土蜂蜜(中蜂蜜)等。六、“除了五”,还要做啥?答:1、饮食起居【推荐度5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此处省略一万字。内容还是在这里:《抱朴堂常规医嘱(江浙地区参考性较大)》2、外治法【推荐度3星】:下载一个“大家中医”APP,我们远程指导一下外治法,可以解决很多很多的问题。【具体让医生教你,不要自己瞎弄】七、东西都有了,阳了怎么办?答:看图学习!图是全文精髓核心!看不懂问医生。向阿明老师致敬!感恩宁波、杭州的感染率才1-3%,接下来会很快变得更严峻,即使首都北京,也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医疗挤兑,中药、中成药、西药的全面断货、缺货。当很多中医、西医都难为无米之炊时,只有学会食疗的人才能真正保障治疗。另外,当前的治疗,我们认为,误治太多太多了,一言难尽。
其他

答疑:后疫情时代的一点不成熟建议(少于700字,很短)

继广州之后,宁波、杭州也陆续开放。突然解封的感觉,就像刚从ICU捞出来直接扔进KTV,有点感动,又有点不敢动。我一早上已经收到不下30条诸如:“要不要备点药?”、“应该做些什么准备”之类的留言,在这里统一答复。一、心态(应对思路)首先别慌,大多数人(有严重基础疾病的除外)哪怕“阳”了,当感冒处理就行了(第一指的是处理心态,不是让吃退烧药、抗炎药、镇咳药、化痰药……第二指的是中医处理),既没必要像广州一样给城市造成恐慌性的医疗挤兑,更没必要本来没事,跑去医院沾点别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回来。然后,联系你最信任的医生,他怎么说,你就怎么做。【最好的办法一定不是定法、成方,而是一人一治法,不同人不同方】真中医,心大定;认识真中医,心大定。二、有备无患(其实不备也没事,备了么心里舒服点)1、中成药【推荐度2星】:小柴胡颗粒、藿香正气丸、保和丸。连花清瘟我不推荐,机会小。【具体怎么用,医生教你,不要自己瞎弄】2、家中常备食物【推荐度4星】:大米(胚芽米、糙米)、干姜、生姜、陈皮、红糖、白萝卜、紫苏叶、绿豆、百合、薏苡仁、白蜜等。【具体让医生教你,不要自己瞎弄】友情提示:不用备中药,因为备不齐的……3、外治法【推荐度3星】:下载一个“大家中医”APP,我们远程指导一下外治法,可以解决很多很多的问题。【具体怎么用,医生教你,不要自己瞎弄】4、熏法【推荐度2星】:苍术10g、艾叶/绒10g(对应100平),燃烧,然后通风。避瘟丹、香囊、药熏等同理。5、饮食起居【推荐度5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此处省略一万字。具体做法参考《抱朴堂常规医嘱》、《错误养生观念的纠正》。如果有争议、不理解,问医生。
其他

错误养生观念的纠正

中医不是医疗,是生活方式。医生通过医嘱改变认知,认知指导生活。医嘱是治病核心,吃药不是。前一篇文章《抱朴堂常规医嘱》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这篇文章《错误养生观念的纠正》告诉大家为什么这么做“阿拉宁波人看医生诶,经常上来就问:医生,噶你讲我吃点西西(什么)补补好啦?”这就是第一个需要严肃纠正的观念!中医养生保健,更多时候,不是教你多吃些什么,而是让你少吃些什么。【古代更多时候物质条件匮乏,而当今却是物质条件过度丰富,原理并未变,是环境因素变了,导致养生重点不同】中医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现代人,尤其是江浙沪地区,最重补法,每到冬季,各大中医门诊大做膏方生意,但事实上,膏方极难运化,俺拍胸脯大声说:80%以上吃了膏方的朋友,害处大过益处。膏方现象,是一起老百姓口口相传的错误“补益”观念,配合许多无知中医、少数坏中医的吆喝配合,构成了膏方横行成风的一整个荒谬现象。【如有得罪,就是俺年少轻狂、胡说八道多多海涵见谅】由此,我们知道膏方不能乱吃。那其它中医类保健品呢?比如:红参、野山参、西洋参、虫草、铁皮石斛、阿胶、燕窝、灵芝孢子粉、熊胆粉?或者:近些年流行的安宫牛黄丸、片仔癀?再或者:拿枸杞泡水、菊花泡水?先告诉大家结论:十个里面错九个下面,我们切换频道,来看下面这个图:这个图里面有一些基本要素:先看这个圈,外圈是肝(大肠、小肠)、心、肺(胆、膀胱)、肾,圈里面是脾、胃,分别对应中医五行的木火土金水。【也可以对应春夏秋冬、还可以对应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再看“→”,这个箭头其实跟“阴”、“阳”都有关系,但是我们先少讨论“阴”(不然解释起来太复杂),所以大家把箭头方向理解为阳气运行的方向即可。中医讲“肾主一身之阳气”,大家吃饭、说话、思考、干活,每件事都要用到阳气,你想象成电,那“肾”就是发电站,“肝”就是高压电线,比如西北发电站一天能发100度,但是到了北京、上海只剩下70度,因为30度在肝气升发过程中被损耗了,不仅被损耗,这30度电还能转变成你的起床气。然后这70度电给你使用,你用掉40度,剩下30度。注意,这30度是各单位用剩下要藏回发电站去,第二天还能接着用,发电站自己第二天发70度就行了,可循环的。阳气循环就简单先说到这。大家再看这个脾胃,配合右边的导图:为什么中医治病,经常一上来先调脾胃,还规定诸多忌口?因为八成病人是脾胃最先出问题。胃负责“消化”,脾负责“吸收”一边消化,一边加工,先消化,后加工。脾胃正常的人消化、吸收都正常,就可以把食物【属阴】经过中焦脾胃工厂的加工变成津血,津血是好东西,在市场上(身体里)很畅销。脾胃不正常的人如果第一步“消化”都做不好,都不用考虑“吸收”,这个人大概率已经出现恶心、呕吐、嗳气、反酸、腹胀、腹痛等等胃肠道反应,很多人知道这是病,就跑去医院治了。如果第一步“消化”做好了(更多人属于这种),但是没做好第二步“吸收”,那相当一部分食物就变成了没用的“痰饮水湿”(以下简称为痰湿),也就是半成品,一定滞销,滞销多几天,就不新鲜了,永远也变不成有用“津血”,还变成垃圾占用了“津血”的位置,让你“血虚津亏”、“气血不足”。脾胃工厂出问题,从原因上分两种:第一种是发电站和高压电线出了问题,导致供电不足(多数人)第二种是工厂员工和设备的软硬配套不行,加工效率低下(如老年人)当然,别担心,这年代谁身体里没点“痰湿”?我就是个吃货,经常遇到好吃的就管不住嘴。“痰湿”并不是没法处理:肝的另一个功能“垃圾处理站”和肾的另一个功能“废水处理站”会帮你处理掉一部分半成品,但这件事也要用到阳气的,如果你每天都阳气不够用,那就甭指望肝、肾好好干活了,他俩不干活,这些痰湿就会堆在三个地方:第一个是肺。能堆在这个地方,一般阳气还不算太差,因为屎尿汗不行,咳嗽吐痰来补救。家里有小孩长期反复感冒、咳嗽、流鼻涕、晚上说梦话、磨牙,或者各种皮肤病、又或者长鸡皮肤的,就是因为肺里堆了很多痰湿,他根本不是感冒,他是吃多了!只不过肚子不胀不痛(消化还行,吸收不好),你看不出来而已。【这里还要补充一个概念,就是我们中医说“肺主皮毛”,西医的肺管呼吸,中医的肺也管呼吸,但是中医认为不光是肺,人的皮肤也呼吸,道家有一门功夫,叫龟息功,又有说是闭气功,就是这个人不用口鼻呼吸,他可以用皮肤来跟外界沟通。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因为毛孔里堵了太多的垃圾,也就是痰湿,导致皮肤丧失这个功能,那所有呼吸的活都交给肺,肺就很吃力,口鼻很吃力,就容易鼻炎、腺样体肥大……那怎么来判断这个人的皮肤出了问题呢?也不一定皮肤病。打个比方,有些人说,我特别容易出汗,一出汗,满头大汗,俗称蒸笼头,或者外加前胸后背,这往往就不是正常的汗。这时候,你去摸摸自己的前臂还有小腿,这俩地方有没有汗,如果没有,那很可能你的痰湿已经把一部分你的皮肤给堵死了,所以你头汗多,是代偿性的出汗,散热这件事,总得有汗出,头为诸阳之会,这地方是最不容易堵住的,这地方堵住就麻烦了,比如一部分中暑和感冒,那头上也没汗,人就只能发热了。发热还不是为了通过出汗来打开毛孔嘛】第二个是腹部。为什么现在中年男人越来越油腻?啤酒肚越来越多?为什么现在西医体检四高群体(高血脂、高血糖、痛风/高尿酸血症)越来越大?就是因为这些人吃撑了(或者没吃多,但是选择的食物比较消耗阳气)。阳气今天不够用,食物变垃圾,阳气明天、后天都不够用,垃圾没法丢出去(屎尿汗),也没力气送去肺里咳嗽吐痰,那退了又退地求其次,只好把垃圾堆在肚子这个大仓库里。第三个是血液。这个跟丢仓库类似,血液这个大海也能装下不少东西,水果、甜食吃得多,就得糖尿病,鱼肉蛋奶吃得多,就得高血脂,生冷寒湿吃得多,就得痛风,这也算是垃圾分类,只不过只分类,不处理。当然上面三个例子讲得并不严谨,这部分内容需要列专题来讲的,我们也不展开了。【详询、详参】前面告一段落,后面我们讲中医的思维模式。先以失眠为例。《失眠的简易中医认知》(详参《失眠的中医认知》)阿普唑仑、思诺思、安定、地西泮、褪黑素、喝酒、喝牛奶、吃号称助眠的中成药、头疗、数羊……大家都试过哪些方法?有的无效,有的有效,有效的办法还常常伴随很多乱七八糟的副作用,你们分得清吗?我们来看,还是这图,图右边有四个箭头,分别是胃、肺、胆、膀胱,还有下面的肾,其实应该画一个“U”形的→,然后我注了五个字“能量回收站”,也就是前面提到各单位用剩下要藏回发电站去,第二天还能接着用的电,都是从这个右路藏回去的。《黄帝内经》里面说,人失眠,就是因为“阳不入阴”,说的就是这个右路的阳气藏不回去,但是藏不回去可以有好几种情况,有5条路(胃、肺、胆、膀胱、肾)嘛这不是。第一种胆胃不降。《黄帝内经》又说了,“胃不和则卧不安”,这就是胃气不降。大家肯定都有体会,晚上吃撑了,床上滚来滚去睡不着,说的就是这种。半夜吃烧烤、吃火锅、吃大餐,经常胃气降不下去,同时常伴胆气不降。【有机会用保和丸】还有一种睡前跟人吵架,现场没发挥好,回头躺床上越想越气,肝气淤滞,同时胆气不降,也不容易睡着。【有机会用小柴胡颗粒、柴胡疏肝散】第二种肺气不敛、肝气不达孟浩然说“春眠不觉晓”!古代没闹钟,他早上爬不起来大概率要迟到的,孟浩然这个人左路肝气升发多半有点问题,而且这样的人容易有起床气的。春天对应肝,孟浩然大概率肝不好。——肝气不达李清照说“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说的是秋天,宁波最近一下冷一下热,很多人也睡不好觉,因为天地之气,春天升发,秋天要把阳气往回藏了呀,但是人体的阳气往往跟不上天地的变化,一下冷,一下热,气越发藏不好。秋天对应肺,李清照大概率肺不咋滴,林黛玉也是这样,所以她肺痨。——肺气不敛【春天属肝木,夏天属心火,秋天属肺金,冬天属肾水】第三种肾寒、膀胱热。正常人应该是早上起来一泡尿,但是有些人他总是要夜尿。都有体会吧?晚上跟兄弟吹牛,喝完酒喝茶,半夜的尿那是一泡又一泡,这是肾和膀胱的问题了,中医叫“肾寒、膀胱热”,它的本是肾寒(标是膀胱热)。为啥肾寒?原因很多,总结起来一条,就是你每天用的电太多了。现在很多“月光族”,发电站发100他用100,有时候喝了咖啡,或者吃了什么所谓“壮阳”的玩意,发120,他用120,发150,他用150,时间一久,必然肾寒。中医有个概念,很多平时有接触中医的人估计听说过,叫“下寒上热”,下面这个发电站越冷,它阳气越是藏不回去,因为回家也是要力气要用到电的嘛!上面就是失眠的三种常见“病机”。说完失眠,我们讲上火。《上火的简易中医认知》(详参《上火的中医认知》)还是这个右边5条路降不下来的问题,同样是阳气藏不回去,“阳有余则为火”,这就是“上火”。西医五官科,最多的就是各种炎症,鼻炎、咽炎、扁桃体炎、口腔溃疡、结膜炎、中耳炎,或者青春痘,反正不管是各种炎,还是溃疡,还是痘啊疹啊,十有八九,中医理解起来就是“相火不藏”,俗称“上火”。那么大家平时都是怎么处理的呢?第一种会反思,最近是不是水果蔬菜吃得不够多,是不是要补充点维生素?第二种想着喔哟现在有点痛,要么用点消炎药吧,头孢、沙星。第三种自以为懂一点中医的,会去药房配点中成药,比如蒲地蓝消炎片、黄连上清片、维C银翘片、蓝芩口服液、柴黄颗粒,特别多,现在中医行业挣钱的就是这些药企卖的这些玩意。方法行不行呢?如果身体好,不经常生病的人,用下去一定有效,很多时候立竿见影,这很好理解,上面有火,我们就用寒凉的水果、消炎药,或者清热解毒中成药,把上面的火去去掉,那症状当然就解决了。但是,这些药在清掉上热的同时,往往会对脾胃工厂和肾发电站造成损伤,伤害到更多的阳气,这属于饮鸩止渴。大家首先应该知道,造成上火的根本原因是你自己右边的胆、胃、肺、膀胱、肾这些降路不通啊,这些阳气本来是可以为你所用的,你自己没用好,就不要人家了?这些办法太粗糙粗暴了,不推荐哈。然后我们回过头来,结合医嘱看各种奇形怪状的病,可以得出结论,中医只有三种病,一种是左边升不起来,一种是右边降不下去,还有一种就是路堵住了,而这三种病的根源,八成以上都是阳气不够用。有人说我是瘀血,寒凝导致血瘀,还是阳虚;有人说我是痰湿重,痰湿重是中焦脾胃不运,运化差多半因为阳气不足,所以还是阳虚。因此我们的医嘱就是以阳气为核心,帮大家节省阳气的。【“阴”当然也很重要,但暂不讨论,因为讨论起来过于复杂】《“补”的错误认知》那这时候一定有人要问,阳气不足,那我补阳气呗?但实际上根本就没什么特别好的补阳气的办法,中医用针、用药、或者其它各种办法,也只是帮你把左路高压电浪费的30度、右路能量回收站浪费的30度,把这些给你省回来。外加提高你使用的那个40度的效率,1度当2度使。而所谓的号称“补阳气”的药,都是帮你每天预约更大的用电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人在江湖,都是要还的!所以不要痴心妄想了,道家观念说,纯阳为仙,纯阴为鬼,人这一辈子,刚出生的时候,赤子婴孩,就是纯阳之体,然后阳气慢慢消耗殆尽,直至死亡,如果阳气能补,皇帝就不会死了。【胚芽米有此效果,但是很微弱,但还是推荐吃胚芽米】不仅是阳气不能乱补,再如现在补钙、补铁、补锌、补叶酸、补维生素ABCDE、还有补DHA等等等等,不胜枚举,也不能随便补。我并不是在贬低现代医学,这些东西都有它们的适用机会,但绝不应该把这些常态化使用的,如果情况紧急、诊断明确,当然可以临时使用、解决症状。这些工业化产物纯度极高,身体极易摄入,这是大多数西药的优势,所以往往也认为西药见效很快,比如确实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口腔溃疡,或者缺乏维生素D造成的佝偻病,用对了,效果卓著。但是,在极易摄入的同时,它有两大缺点:第一,正是因为它极易摄入,所以频繁使用,往往反而影响人体选择性摄入,造成“萎废不用”。打个比方,从医学统计学来看:过去时候大家的祖辈父辈物质条件匮乏,但是农民也好,渔民也好,工人也好,到老都很少看到什么因为骨质疏松造成的骨折;反观当今,物质条件丰厚,吃钙片、喝补钙奶粉、喝牛奶、喝大骨汤,反而骨质疏松的人越来越多了?归根结底,是脾胃摄入、合成、使用“钙”的能力变差了。你不停给身体补钙,这脾胃工厂就开始偷懒,慢慢地就失去了自己去原材料里面找钙的能力了,而且,就算找到钙,能不能用得起来也是个问题啊!所以西方最新论文也开始反思,喝牛奶能不能补钙这件事。这时候一定有朋友要跟我提到二战后,日本政府1954年颁布的《学校给食法》,日本政府提出了“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规定小学1~3年级学生,由政府免费提供给每人每天一份新鲜牛奶,并且根据年龄段身体需要配给。然后国民体质显著增强,身高也长了。这是不是事实?是事实,那为啥呢?我本来就没说过牛奶是什么不好的食物,关键是人家当年一样物质匮乏,大家没东西吃的情况下,有牛奶喝,当然是好事情,你给1954年,70年前的中国人每天人均一杯牛奶,我相信我们的爸妈身体也会比现在好得多。但是现在时代变了呀!现在你不仅喝牛奶,还吃牛肉,吃鸡蛋,脾胃发生变化了,能真正保持阳气充足,比如运动员那样,身体能做到把吃进去的食物良好消化吸收的人越来越少了,你听钟南山和张文宏在那边说每个孩子都要喝牛奶吃牛肉增强体质,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脾胃功能啊,你没看到钟南山一把年纪了脱衣服还一身腱子肉吗?人家天天在运动一边喝牛奶,你每天葛优躺一边喝牛奶,你们能一样吗?到底是谁不科学?第二,极易摄入的同时,产生了它极不易被代谢的特性(肝肾负担、脾胃负担。注:中医的脾,不是西医的脾)。塑料袋为什么不容易被大自然代谢?就跟高纯度的工业产物道理相同,正常食物,不会造成大的肝肾负担的,但这些东西就会,当然也要看跟谁比,有些中药用得不恰当也会出现这情况,比如有些庸医瞎用何首乌,就出过不少问题,然后结论就是何首乌有毒。但是西药千千万,造成肝肾损伤就是合情合理,因为人家生产厂家在说明书里面已经讲了,人家本来就是有这个副作用的,就跟签了手术协议一样法律上有效。那假如要补钙,中医怎么办呢?去晒晒太阳、去做点接地气的室外运动,让那些缺乏微量元素的小朋友去接触草地、土壤,去玩玩泥巴,这些都是健脾、养阳气的好办法,也是帮助脾胃吸收这些现代医学概念中微量元素的好办法。所以啊,中医核心的理并没有变,只是使用时要灵活结合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后看中医,别再一根筋地问:医生,噶你看我吃点西西补补好啦?而是应该问他:我哪些东西不能吃,哪些事情不能做。这才是养生的根本法门!
其他

抱朴堂常规医嘱(江浙地区参考性较大)

中医不是医疗,是生活方式。医生通过医嘱改变认知,认知指导生活。医嘱是治病核心,吃药不是。很多时候,一个观念的改变,就可以延寿十年八年,一点不夸张,这绝不是通过某位神医帮你开个方子调理调理解决哪些个症状来达到的,养生一定基于点点滴滴的积累。所以南辕北辙错误养生,必伤自身,性格强势的还会影响全家健康,那真是害人害己而不自知。以下医嘱,若有观念冲突,请圈出,入诊室详询。本医嘱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核心概念:阳气下列医嘱,多数围绕“节省阳气”而设。【原理,详参《错误养生观念的纠正》】一:心情以下所有医嘱,如果让你非常不高兴,那么就去做,抽烟喝酒熬夜骂人。自己控制好度,让自己开心即可。做好决定了,就别来问医生,问了,就没得讨价还价。二:御寒1、地暖、冷空调、热空调、加湿器,能不打则不打。(如果打冷空调,27度以上)2、少游泳(多数人不适合,夏天看情况。皮肤病、痛风绝对不行。)3、注意保暖(平时尽量穿长裤子,长袜子,少穿凉鞋、拖鞋)三:睡眠1、晚上尽量10:30之前睡觉(并非时长足够就行)2、早上尽量不要睡回笼觉(影响阳气升发)四:饮食首诊患者,一周内,饮食拍照,发到诊疗群内,群内医生会详细指导。(不收取费用)无法枚举。不提供食谱!(要不您在300诊费之余额外加钱?)只能循序渐进,吃一顿,拍一次,学一点,慢慢掌握其中道理。一般半个月能学个六成以上。大原则A:减少寒凉、生冷、难化。1、寒凉(煮了也寒):水果、牛奶、螃蟹、贝壳、无鳞鱼、苦瓜、黄瓜2、生冷(温度低、没煮熟):日料刺身、冰饮料、雪糕、凉拌沙拉3、难化:很多五谷杂粮(如黑豆、玉米、芋艿、土豆、糯米)、鱼肉蛋奶(尤其是白灼、清蒸、炖煮的烹饪方式)、板栗、南瓜、笋、秋葵、果冻、巧克力、各类添加剂(所有高纯度工业产物)大原则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入乡随俗打个比方:到了新疆,想喝牛奶、吃哈密瓜,到了泰国,想吃芒果、吃榴莲四(1)主食江浙地区,米饭、白粥最优(水稻),面食(小麦)次之。若在西北地区,则小麦最优,小米、燕麦、青稞等次之。【南方水稻长水里,天生拒水排水(不然淹死了),大米排湿。(南方相对湿重)反之,北方旱稻善吸水,所以抗旱。比如西北,燥气重,吃锁水的小米、小麦,固护津液的流失。(衍生理解:“小米养胃”这说法,是北方来的,王公贵族吃它,是因为他们在北方,需要锁住水分。在南方,很多时候就是大米更养胃)】四(2)茶饮1、不渴,少喝“水”(“水”,包括饮料、酒、茶、中药、汤羹等)。晨起不要喝一大杯水。(如果要喝,等阳气生发后小口啜饮)【详参《饮水认知》】2、可以喝白茶、红茶,少喝绿茶。多数人不适合拿枸杞、菊花、石斛、西洋参泡水。3、少喝牛奶、驼/羊奶、酸奶、奶茶、果汁等。禁止喝罐/瓶装饮料(大多数)4、可以喝白酒、黄酒(要么选顶尖的如茅台、五粮液,要么自酿)5、少喝啤酒、红酒、洋酒。(诸酒各有功用,适合这仨的人不多,至少宁波少)6、少喝咖啡,非要喝,加肉桂粉。7、代茶饮(温阳,适用于大多数人):陈皮干姜茶,陈皮6g,干姜9g,可以加红糖/蜂蜜。(但同样遵循第一条,不能多喝,它只是消耗的阳气比其它饮品少,并不代表不消耗阳气)8、代茶饮(补津液):粥油【详参《粥油是什么》】四(3)菜蔬1、少吃水果!实在想吃,也遵循“当地当季”例1:苹果就不是宁波的,所以“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不被我们认可。(秋天的山东、河南、河北,就可以)例2:秋天柿子当季,也不要多吃(少数人可以吃)例3:春天草莓,号称宁波当地当季,也少吃(大概率棚养+农药)2、上火吃猕猴桃?便秘吃香蕉、火龙果?(都错,详参《上火的中医认知》)四(4)鱼肉蛋奶(所谓优质蛋白)阳气足,运化好,随你怎么吃,别噎着就行。阳气不足,运化不好,就统统少吃,吃的时候也要注意烹饪方式。这些吃少了不会营养不良的,吃多了反而有可能造成营养不良(营养过剩,没成为真正的营养,反而成为垃圾,详参四(7)蓝字部分)四(5)零食吃的话,有严格选择,这个得慢慢学,至少半个月。例:清和丸(普通芝麻丸)就可以,九蒸九晒芝麻丸就不行。九蒸九晒之物,纯阴而无阳,暴晒之后,阳化气而升清,阴成形而留存,纯阳为仙,纯阴为鬼,当世之人,戕伐阳气,断不如修道之人阳气充足,故无法运化纯阴之品,反生痰湿,徒增负累。可见价高、工繁之货,未必服之有益。四(6):晚饭少吃、品种不要太多早饭,中饭都可以吃饱,晚饭别吃太饱。若非工种特殊必须熬夜,禁吃夜宵。“过午不食”、“少食为治”,这些都对,所以可以选择不吃,但“不吃”一定配合“早睡”。如果吃,建议主食占50%以上,不要“多吃菜,少吃饭”。一顿里面,不要又是牛肉,又是鸡肉,又是猪肉,量相同,越复杂,越难运化。同理,八宝粥也不好。四(7)烹饪方式的选择与技巧借助烹饪方式,可以把消耗阳气教多的食材变得少消耗阳气一些,大致方法如下:1、锅气:借助铁锅、明火,比电饭煲、微波炉的阳气足。2、红烧、爆炒、煎炸、烧烤,比,清蒸、白灼、隔水炖、放汤,阳气足。3、增加辛香料,如姜葱蒜、花椒、胡椒、紫苏、孜然、八角、桂皮、香菜等。4、辅以白酒、黄酒。例1:炒蛋、煎蛋很可能比蒸蛋、白煮蛋更适合阳气不足的你。例2:香煎带鱼可能比清蒸带鱼适合你。例3:火锅、烧烤、东南亚菜系可能比高档粤菜系、本帮菜系、宁波本地菜更适合你。就现代医学/西医/营养学认知,白煮蛋、水蒸蛋的营养一定高于炒蛋、煎蛋,因为后二者较前二者,破坏了更多蛋白质结构(我的表述不一定对,但大致是这个意思)。所谓营养,在中医认知里,属于“阴”,营养经过“阳气的作用”,成为津、血、精,也属于“阴”,也就是将摄入的阴,转变为自身的阴。但还有一种阴,叫“痰饮水湿”,属于“摄入的阴”未经“阳气充分的作用”,成为介于前面两种阴之间的半成品、多余品、残次品。例如多余的血糖、过多的血脂、过多的尿酸、甚至身体各处的积液,诸如此类。时代变了,健康观念未变,几十年前,大家都物质匮乏,日本依靠牛奶强大了一个民族,当代是否仍如此?【详参《错误养生观念的纠正》】四(8)营养品、补品【详询、详参】四(9)老年人、婴幼儿、小朋友的饮食【详询、详参】五:运动早上运动好还是晚上运动好?动则生阳,早上运动有利于阳气升发,多数人晚上运动不利于阳气回藏。冬天运动好还是夏天运动好?冬天多运少动。运者运脏腑,如站桩、太极、八段锦、五禽戏动者动四肢,田径、球类,大多属动。六:结节、囊肿、钙化、增生、息肉、结石、肿瘤,如何认知?要不要做手术?要不要放疗、化疗?要不要做靶向?中医怎么看待?【详参《宁波抱朴堂中医诊所常规肿瘤认知纠正》】七:减肥认知【详参《减肥、增肥的中医认知》】1、可以晚上不吃,如果吃,要有主食2、代餐、水果、五谷杂粮,都少吃。3、酵素、各种祛湿茶、减肥茶、通便茶(如冬瓜荷叶决明子番泻叶等等各种排列组合),不要大量喝水,大错特错!4、妄顾体质,强行高负荷运动做了以上1234的朋友,或许发现自己短时间内体重减少,一不留神马上反弹。且常常伴随出现疲劳、水肿、心慌心悸、腹胀、胃口差、易过敏、失眠、低血压、月经不调、反复感冒发烧……八:易上火怎么办【详参《上火的中医认知》】九:易过敏怎么办【详参《过敏的中医认知》】十:高血脂、糖尿病、痛风/高尿酸血症、高血压怎么办【详询】十一:慢性皮肤病怎么办【详询】十二:月经病怎么办【详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