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真不想看你亏钱

其他

赶紧把你的CTA赎回了

公众号推送规则最近修改了,如果想及时收到Tom的避雷秘籍记得把公众号点个星标,不然可能以后都收不到文章推送了。这篇文章是给个人投资者看的,专业大神们赶紧关掉,不适合你们看。早上一起来被CTA要迎来赎回潮的文章刷屏了,二叔的观点我还是很赞成的。不过二叔主要是面对专业投资者的,而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的Tom要告诉你:赶紧把你的CTA赎回了。Tom在去年3月份和6月份CTA大热的时候就两次告诉大家,只要你不是最专业的投资者,身边没有顶级投资顾问把关,身边没有亲戚朋友做这个,那就千万不要去投CTA。一定非要投,投个CTA
其他

光与影-中国量化20年(第三章 高频崛起)

成长中的阵痛)建议低配“小而美”的私募债券私募发展史总结下2022年,TOM给大家避过的坑怎样才能买到私募机构的超级核心策略一脚踢爆债券质押式协议回购的套路
2023年2月27日
其他

深圳政府对鼎益丰进行风险提示!!!

深圳政府不负众望,深圳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专班办公室对鼎益丰发出风险提示!!!原文链接如下:关于鼎益丰相关业务的风险提示政府都提示了,你要还不跑,出事了可谁都别赖啊!你不跑,肯定有别人跑了,大家一跑就是踩踏!跑的早的还能拿到钱,跑的晚的就剩维权了!如果你觉得鼎益丰虽然非法,但是能赚钱也愿意一赌,请看看TOM往期文章是如何拆穿鼎益丰每个骗局的。鼎益丰分明就是干啥啥不行,亏钱第一名!Tom刀下没有冤枉的!!!!(求扩散)一起继续看深圳邪jiao组织D益丰一问鼎益丰:鼎益丰在A股赚钱了吗?二问鼎益丰:奇轮文化的纳斯达克上市是咋回事三问鼎益丰:罗杰斯站台花了多少钱?多久会崩盘?四问鼎益丰:腾讯都不相信奇轮文化不是关联交易五问鼎益丰:奇轮文化的是不是关联交易做上市的?六问鼎益丰:中国投资基金公司亏了多少钱?
2023年2月20日
其他

光与影-中国量化20年(第二章 成长中的阵痛)

第一章链接在这:《光与影-中国量化20年(第一章
2023年1月31日
其他

光与影-中国量化20年(第一章 黑暗中的探索)

量化投资近几年成了财富管理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最近半年来我也在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在超额收益每况日下的今天,量化私募未来将何去何从?当超额收益降至个位数时,我们该怎么去配置量化私募。尽可能的了解历史,才能让我们更清晰的看到未来。量化投资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也有很多人写过,不过看完总觉得不够充实,所以最近决定自己写一篇。把自己的思考跟大家分享一下,也为未来大家做资产配置提供一些思路。有人神话量化,说量化多头稳定超额吊打主观多头。也有人妖魔化量化,说他们复杂难以理解,不能完全发现市场价值,还容易陷入历史数据陷阱。量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被作为一个营销噱头,但长期看下来具有稳定盈利能力或超额的并不是很多。我们不要只看幸存者的风光,也要看看光下面的影子,那些曾经叱咤江湖却逐渐被历史遗忘的人,顺便思考下他们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所以这篇文章的标题叫:《光与影》。过年期间,写的比较轻松,就当给大家上个小品节目吧。内容量较大,时间跨度较长,难免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大佬指正。第一章:黑暗中的探索2002-2009年,前股指期货时期,这是量化投资的混沌期,在这个年代的很多人都已经被人遗忘了。2002:第一只指数增强基金成立很多人是近两年才听说指数增强基金,但其实指数增强基金在中国已经20年了。2002年,华安基金发行了上证180指数增强基金。“通过控制基金有限度的偏离指数,力求基金收益率适度超过指数。”讲白了就是不完全复制跟踪指数,会有偏离,比如多配点某个行业或者某个个股,尽量让基金收益超过指数。作为国内第一只指数增强基金,国内的基金经理都没有管理过类似的基金,于是请来了英国人殷觅智与中国人刘新勇作为双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基金。殷觅智也是中国首位获得基金公司高管许可并管理国内基金产品的外籍人士。虽是指增,但这个基金并不是量化,基金的增强策略现在看起来有些简单粗暴了,用基金公司自己的说法是“剔除庄股,将权重向绩优蓝筹股倾斜”。2003年上证180指数上涨10.95%,华安180指增上涨11.46%2004年上证180指数下跌16.4%,华安180指增下跌8.9%,看来,在那个混沌的年代,仅仅剔除庄股就真的能跑赢指数了。这个跟Tom的理念有点像,只要少踩点坑,就可以让你的投资收益超过大部分人了。上证180指数成分股相对较少,也只是涵盖了上交所的股票。随着深交所的不断发展壮大,2005年10月这个基金把跟踪标的由上证180改为MSCI中国A股指数,涵盖了深交所的股票。运行至今除2009年外,几乎每年都跑赢了基准指数。这只基金现在叫华安MSCI中国A股指数增强,基金代码040002。华安基金的指数增强尝试虽然不是量化,但也是开了个好头。同年,资本市场大佬,君安证券前副总经理康晓阳从美国回国后就开始建立今日投资数据库。给未来天马资产发行国内第一只阳光化量化私募埋下伏笔。2004:第一只量化基金成立2004年,光大保德信基金发行了第一只量化基金-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基金。光大在量化领域确实是走的比较靠前,发行了第一只量化基金,也在2013年搞出来了第一次大型量化乌龙。当然,这是后话了。这只基金虽然打了量化的旗号,但不敢完全放手交给量化,至少在基金宣传材料里面还是量化+主观。基金一方面通过多因子模型选出未来预期收益比较高的股票,另一方面让投资团队审查一遍数据以外的信息(maybe还是别碰庄股之类的)。所选用的多因子模型主要是基本面因子和趋势因子,这也是未来大部分量化基金选用的因子类型。说点白话给小白投资者解释下,基本面因子就是看看公司基本面的情况,主要就是财务数据,看看现在这个股价是高估还是低估。趋势因子就是看看现在股价的走势有没有形成一个上涨的趋势。如果价格合适,上涨趋势形成,就买买买。这只基金首任基金经理也是外国人,是一位叫何如克的英国基金经理。不过这只基金从诞生开始就充满了非议,前两年跑了个负超额,大量负面报道不绝于耳,比如:“光大保德信的经验似乎在告诉我们,简单照搬洋教条的结果可能是“水土不服”。即使这些教条来自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美国。”但其实基金从2006年开始就开始取得正超额,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可能老外的模型搬过来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吧。什么东西都不好生搬硬套,新策略刚出来的时候大家不用急着冲进去,可以让子弹飞一会。2004:ETF套利时代开启2004年对于量化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12月30日国内第一只ETF华夏上证50ETF成立,开启了ETF套利时代。由于ETF基金既可以二级市场交易,又可以申购赎回,且成分股含量确定,投资者可以在ETF的净值和市场价格出现偏差时可以进行套利,而通过程序化的系统进行套利效率远高于人工套利,故很多人说Etf套利拉开了程序化交易在中国的序幕。2005:第一只中国人独立管理的量化基金2005年以前的量化或指增基金,都会有外国基金经理,到了2005年上投摩根基金发行的的“上投摩根阿尔法基金”,终于是由中国人独立管理了,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由中国人吕俊出任。可惜吕俊管理这只基金只有189天,其后吕俊离开上投摩根创立私募基金从容投资,成为一代私募大佬,一共获得过六次金牛奖。从容投资核心产品叫从容全天候,有一点抄桥水的感觉,建立了涵盖几百个经济数据的资产配置模型-从容图灵资产配置模型,对不同经济周期下资产的特性进行精确的跟踪和计算,在各大类资产上寻找交易性机会,获取免疫于宏观经济波动和股市波动的较稳定投资回报。从容投资2015年即成为百亿私募,也算是最早一批百亿私募了。可惜一代版本一代神,从容投资内部问题也很多,经历了三次分家,现在规模不到10个亿。2005年左右的市场追涨杀跌情绪严重,分散投资的量化基金难以吸引投资者,2005年上投摩根阿尔法基金发行之后的四年里,国内公募再没有发行过任何一只新的量化选股产品。虽然公募量化停下了脚步,但私募量化开始慢慢冒头了。2006:第一只量化阳光私募2006年,深圳天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康晓阳发行了深国投·天马,号称是有记录的第一只阳光化量化私募产品。如果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并不太像是做量化的团队,更像是做PE的团队,故事讲得很好。康晓阳是前君安旧部,资本大佬,利用前面提到过2002年创立的今日投资数据平台,康晓阳的团队把华尔街主流的量化投资模型改进成为了自己的模型,并在天马资产的产品中进行实践操作,不过并没有跑出持续稳定的业绩。天马资产在最近几年AI大热的时候又拿AI讲了一轮故事,还是老样子,业绩没故事好看。现在天马资产管理规模不足5亿,不知道是业绩不好,还是大佬自有资金为主,不做资管了。在量化的世界里,策略研发迭代才是硬道理,科学家和码农比资本大佬靠谱。就好像李开复去年公开站台的倍漾量化,港真我个人也不太看好。2006:炒股软件广告大战2006年处于家用计算机高速普及的时代,刚好也迎来了一波大牛市,炒股软件也开始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各大财经媒体都被炒股软件的广告包围,其中广告打得最凶的是东方财富网推出的《操盘密码》,除此之外还有《益盟操盘手》、《指南针》、《利多方舟》、《龙头股》等。这些炒股软件基本都是把传统的技术分析指标封装到软件上。比如macd金叉提示买入,死叉提示卖出。如果真的这么容易就能赚到钱,现在这些顶级量化私募就不用请一大堆高考状元不停迭代模型了。广告宣传这些软件的准确率都高达80-90%,但是实战中基本都不超过50%,还不如找个猩猩去丢飞镖。买软件的客户赚不赚钱不重要,软件卖出去了软件公司赚钱就好了。《指南针》软件的最高版本售价高达36万!这是不太光彩的一页,但也是量化投资绕不开的一页。直至今日,很多投资者第一次接触量化投资时,都还会联想到当年卖炒股软件的骗子。有的人是和客户一起赚钱,有的人是赚客户的钱。后者大家千万当心,Tom
2023年1月26日
其他

建议低配“小而美”的私募

最近断更了一段时间,一方面是偷懒出去玩了,另外一方面也在思考未来权益投资的方向,准备把量化的发展历史和各种坑梳理一遍。今天思考到这个话题,刚好也跟大家聊一聊,顺便得罪一批人。人家吃饭吃的好好的,我又把桌子给掀了。老规矩,这篇是写给普通投资人,特别专业的FOF大神可以直接关了。近几年很多销售和公众号都在鼓动大家远离大私募,拥抱“小而美”的精品私募共奔富裕。理由嘛各式各样的,大私募业绩趋近平庸,躺着赚固定管理费就很香了,难以做出高超额,资金规模大了调仓冲击成本也大,规模大了很难去买小票等等等等。甚至很多人提出私募规模超过百亿就不能买的观点。对此,我只能给一顿呵呵呵。你要是来问Tom,那肯定是告诉你大部分资金买头部老牌基金,留点小钱买点“小而美”玩玩就好,比例不要太高。本文较长,分四部分,目录如下:1、先从两个奇怪的角度思(诡)考(辩)一下2、“小而美”投下来大概率不如“大而强”3、为什么大家都在推荐“小而美”4、个人投资者应该怎么做先从两个奇怪的角度思(诡)考(辩)一下角度一:100家规模10亿的小私募的平均业绩,和10家百亿私募的平均业绩,是小私募的平均业绩大概率会高于百亿私募的平均业绩吗?按很多大力推荐“小而美”的销售和公众号的说法就是会。那么如果现在把这100家10亿规模的小私募股权合并成10家百亿私募,但投资管理上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是不是他业绩马上拉胯了呢?是不是他调仓冲击成本大了呢?是不是他船大难掉头了呢?也不是吧,还是那些团队各管各的基金,互不影响,为啥要出现上述问题呢?角度二:很多百亿私募下面也有很多小的策略团队,每个小的策略团队都可以看成一个小私募,合并在一起就变成了一家百亿私募。百亿私募的业绩就弱于这些小的策略团队吗?好像也不是吧。所以,很多所谓大私募的缺点,是不是不一定存在?“小而美”投下来大概率不如“大而强”大基金公司平均超额低于小基金公司可以理解,毕竟大基金公司风险也低。你现在看到的小基金公司都是幸存者偏差活下来的,做的不好的都已经不披露净值了。经历高风险后的幸存者偏差,那业绩肯定是杠杠的。如果你投10个预期收益30%的“小而美”,和投10个预期收益15%的“大而强”,最后到手收益可能“大而强”会更高你信不信。因为“小而美”有人做到50%、有人做到60%,还有人做到-10%,甚至还有人给你做到-90%。波动明显大很多,踩坑率也会高很多。这就是为什么你投一大堆预期年化7%的信托,到头来可能还不如投预期年化4%的银行理财。你最后算收益的时候得带着踩到的坑一起算。“小而美”的私募有成立时间长的和时间短的。一家公司如果业绩稳定且优秀,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规模会迅速扩大。如果成立多年规模还很小的话,大概率是不太行,踩坑率很高。而成立时间短的“小而美”,参考业绩短稳定性必然差,踩坑率也很高。不管怎么样,“小而美”踩坑率都很高。今年你见过的“小而美”私募你拿小本本记下来,5年以后再看看还有几个活跃在市场上的?10个可能也就最多剩2个吧。那些消失了的“小而美”,给投资者亏了多少钱?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能买到最后剩下的那2个,但真实情况是基本都买的是消失的那8个,这些“小而美”带着你的钱一起消失在市场上。为什么大家都在推荐“小而美”很多时候,那些销售和自媒体的观点并不是基于投资人利益的。一、卖小私募比大私募在客户面前的竞争力更强如果你给客户推介那些“大而强”私募,一来显示不出你独到的眼光,二来与同行的同质化就会很明显。往往客户想买的时候可能才是竞争的开始,因为客户可能到处比价找费率低或者返点高的渠道买。如果你给客户推荐那些“小而美”私募,一来跟客户有更多新话题,二来业绩看起来更诱惑,三来这“小而美”销售渠道很少竞争小。二、小私募给的商务条款会更好,销售方赚更多“大而强”一般是全市场统一的商务条款,比如管理费分一半,carry分20%之类的,当然也可能更低。而“小而美”为了迅速扩大规模,可能管理费全给渠道,甚至carry再分50%甚至更多给渠道都有可能,同时还会附加新开交易账户给券商刷交易量等各种利益对价条款。毕竟客户手里的钱就那么多,销售方卖“小而美”赚的更多。三、小私募更容易和小渠道合作对于规模不大的基金销售机构或者所谓的“独立(飞单)理财师”,“大而强”私募出于销售合规性、投资者适当性等考虑未必会合作。举个栗子我心中量化私募一哥金锝资产只和招行私行、平安私行、外贸信托等少数几家渠道合作,其它渠道给钱也不接。所以即使金锝做的再好,你在各理财师和公众号口中也鲜有听闻。而对于“小而美”私募,只要有客户愿意投我就接啊,我管他钱哪来的呢,我要迅速壮大规模啊。四、小私募更容易和自媒体合作现在是自媒体时代,各式各样写私募的公众号很多,基本都在各种吹“小而美”。公众号一来需要独特的新内容,二来需要赚钱恰饭,如果针对头部老牌基金聊两句就没得聊了,内容不够丰富啊。另外头部老牌基金一般也不跟自媒体合作,毕竟羽毛珍贵得爱惜。如果一个公众号把头部老牌基金和一个“小而美”套路基金一起推荐,你说头部基金心里恶心不恶心。so~我们出个“小而美”私募推广计划吧,一年写个100家“小而美”,内容就丰富了,读者也爱看了。每个“小而美”收个几万块茶水费,几百万也收到了,何乐而不为呢?综上所述,全市场一大堆鼓吹小而美回避大而强的声音。个人投资者应该怎么做钱是咱自己的,别人赚销售费、公关费稳赚不亏,要万一亏了可是亏咱们的钱啊。建议大比例去投资头部老牌基金,资产稳定增值。留点小比例资金投“小而美”私募玩一玩,娱乐之余跟私募老板交个朋友,万一这“小而美”长成“大而强”了呢,咱们也多个私募大佬朋友不是。如果你不是顶级专业又全都去找“小而美”投资,那我觉得你大概率是跑不赢银行理财。
2023年1月13日
其他

公众号的年终总结和明年计划

跌宕起伏的2022年马上过去了,这个公众号也运营一周年了,后面几天也不打算写啥了,欢度圣诞去了。今天就给各位看官们汇报下这一年的情况,也方便大家有漏掉的文章可以回去回看。最后再聊聊明年的计划。今年干了几件事:避坑、科普、操作建议、投资踩雷50年系列。操作建议提了几次发现今年胜率还可以3月16号高层喊话全市场都在喊触底反弹的时候,收市提了一嘴《救市了,别狂欢,要冷静》,让大家冷静下,别一听喊话就all
2022年12月22日
其他

梅西的哲学

“有天赋的人击中别人击不中的靶子;天才击中别人看不见的靶子。”叔本华散步的杀手梅西几乎是球场上奔跑最少的球员,柔弱气质也掩饰了他的杀手本质。多年以来,梅西在球场散步,一直是某些“专家”们的批评目标。“事实”似乎的确如此:在某次重要比赛上,梅西在90分钟内仅跑了5英里,并且83%的时间是在散步,只有1%的时间用于冲刺。但他却实现了1个进球和1个助攻。在同类足球明星里,梅西跑动最少。
2022年12月21日
其他

总结下2022年,TOM给大家避过的坑

作为一名专注避坑的UP主,今天总结了下今年的重点避坑,其实也就下面几个。All
2022年12月20日
其他

债券私募FX到底有多优秀?(不推荐购买)

前两天发了《私募WF的债券策略做的怎么样》居然有小伙伴跑来问WF的债券基金是不是能买。。。当然是不行啦!!!是我说的太隐晦了吗~但凡是不老实交代策略天天想办法搞猫腻的基金都不要买,因为普遍是没什么管理能力,然后靠着包装把高风险让你觉得低风险,然后再给你个低收益。你看着好像收益挺高的,但是相比于他们冒的风险,那真的是低收益了。今天这篇搭配《年底了,总结下不断升级的债券募资套路》一起使用效果更佳。今天的文章12月2日发表于知识星球,现在公众号公示7天,7天以后删。管理人也别专门找我来删稿了,我油盐不进的。要知道FX是谁,公众号后台打字:FX。今天这个也是墙裂不推荐购买哈,以下为正文。年初就很多小伙伴问关于私募FX的问题,也请教了下几位债圈的朋友,褒贬不一,各种小道八卦我就不造谣传谣了。最近又有一大批朋友追着我问FX怎么样,原来已经是各大渠道开始代销了。恭喜FX凭借无敌曲线开始得到市场认可了呀。我的原则是你自己怎么瞎搞,哪怕跟发行人搞结构化玩出花来,不坑自然人投资者我都不管,你要是大肆募集了,就得准备好接受Tom的检验。来吧,本文只通过其在私募排排路演以及外发的宣传材料,一起拿着这些材料推断下其管理能力到底怎么样。一个没有金融机构从业经历的债券私募之前在《债券私募发展史
2022年12月18日
其他

私募WF的债券策略做的怎么样

配套这个读效果更好《年底了,总结下不断升级的债券募资套路》今天的文章11月15日发表于知识星球,现在公众号公示7天,7天以后删。管理人也别专门找我来删稿了,我油盐不进的。要知道WF是谁,公众号后台打字:WF。正文开始:最近听了某债券私募的线上路演,听的我觉得有点神奇,分享一下。WF是一家曾经以股票策略闻名的私募基金,去年因为预估净值出错,误导投资者,结果吃了监管的罚单。股票策略净值从21年初到现在已经回撤了50%+,管理规模也从去年年底的80亿已经降到了现在的20-50亿。现在开始募集债券“固收+”了,80%以上的债券加20%以内的增强,增强部分是成长股、可转债、债券撮合等。债券“固收+”产品从2021年12月24日混合策略净值正式开始动到现在,涨了17.39%,年化收益率20%,而其纯股票策略则跌了19.46%。“固收+”硬生生在股票策略这么惨淡的时候居然还做了年化20%这么高收益我真的是想知道他们的债券策略是有多么的优秀。要知道他们的债券策略做的有多优秀,就得在“固收+”里面把股票剃掉,我们从下面的图也能明显感觉到他的“固收+”策略确实是和股票策略有相关性的,比如区域1一起下跌,区域2还有一个共同的小尖尖,随后净值曲线还随着股票策略下行而斜率放缓。所以股票策略还真的就是给这个固收+策略拖了后腿了,到底拖了多少后腿?我们想办法量化一下,这样就能看出他们的债券策略有多么的优秀了。大概思路是先用净值做个归因,算出其股票仓位的比重,然后把股票仓位剔除后看看真正的债券仓位有多么优秀。由于股票策略其公布的是周度净值,所以后面的计算会略有误差,不过应该差别不大。把固收+和股票策略两只基金净值简单做一下回归,得出股票策略仓位大概是16.3%。这和其对外宣传的不超过20%比例能吻合上。我们就用股票仓位占16.3%,来反推出其纯债策略的收益曲线。确实比其固收+策略更像一条纯债策略的曲线了。只看其固收+策略和预估的纯债策略净值,对比会更加明显,很多坑坑洼洼的地方被填平了,由于股票策略是周净值,固收+策略是日净值,所以曲线上还是有点毛边。来,让我们来一睹其纯债策略的真实实力吧。跑了10个多月净值1.257,年化收益率29.94%,最大回撤1.18%。这么优秀的纯债策略真的不该让拉胯的股票策略所拖累啊。可是,感觉有哪里不太对劲,债券怎么能做到这么高呢?在那次路演中,其基金经理介绍了几个经典的投资案例。不通过信用下沉,而是通过持有期间债券的收益率下行获利。第一个案例是22年2月买入,6月卖出,通过收益率下行赚到了年化26%的年化收益,基金经理说这对其净值增厚是非常明显的,很难想象到在这么优质的债券能赚到这么高的收益。第二个案例是21年12月买入,22年9月卖出,通过收益率下行赚到了年化了获得年化22%的收益,基金经理表示这也是一笔非常棒的交易了,他非常非常满意。这两笔这么棒棒这么满意的投资,应该是其做过最好的两笔投资了吧,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2%和26%。可是不对啊,其固收+策略最终整体获得了20%的年化收益率,剔除掉股票后纯债策略29.94%的年化收益率,应该一直满仓都在做这种高端操作才对呀,就根本不能停下来那种才行。还是?这两笔只是个噱头,大仓位在做别的呢?在这里我要给在看这个管理人产品的投资者打几个问号。其宣传的通过波段做超额收益的故事,是不是业绩这么好的主要原因?账面上好像算不太过来。通过固收+让大家相信其能做出高收益,是不是个幌子。股票仓位是不是只是让很猛的净值显得好像更加合理一点?另外我还发现,这个基金经理在2020年3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是深圳另一家债券私募的总经理,看看那家债券私募在其任职期间代表作的表现,就知道他在债券策略真的是可以获得超高的收益了。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净值上涨91.76%,最大回撤1.4%。这可能才是其真正的实力。这里面又有多大的风险?我是觉得肯定不低。
2022年12月16日
其他

推荐抄底公募债基-招商产业债A

债基最近跌成这样大家都方了,越恐慌的时候咱们越得看看去哪搞点小钱钱。今天就给大家抓一只本身管理能力很强,有很高超额能力的公募债券基金,也是最近被银行永续债砸盘比较严重的基金,推荐大家近期可以入个手。首先声明,本文无恰饭,大家可放心阅读。毕竟一个天天骂人的公众号,突然开始推荐基金了,有点反常。Tom除了真不想看你亏钱以外,Tom还想你多赚一点。先说结论吧。今天推荐的是招商基金的招商产业债A,基金经理马龙。下文会通过其过往持仓分析证明其具有真正的α能力,并不是那些拿着β当α忽悠的基金。最近回撤比较大主要是因为近期银行永续债被砸盘的有点严重,而这个砸盘更多是非基本面原因导致的,修复的确定性比较强。强修复预期的β+靠谱的α,就构成了很充足的入手理由。再加上这个基金持有人浮盈相对充分,机构占比不高,踩踏事件也大概率不会出现。另外这基金规模也很克制,已经暂停大额申购很久了,最近重开大额申购,有兴趣的可以来一把。如果有长期闲钱,明天冲都不为过。如果招商基金的人看到了,记得下面打赏点广告费。再来看看这基金的历史净值表现虽然这只基金分类上面还是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不过这只还是一只纯债基金的。看基金老规矩先看业绩,怎么样衡量一只基金优秀呢?就是能否长期稳定的处于前列。现任基金经理马龙是2015年4月开始参与这只基金管理的,所以我们就看2015年以后的数据。数据来自天天基金网。大家会发现这只基金除了2020年以外,在每个年度基本都处于前50%。即使2020年拉胯也位于前60%这个位置。这基本上已经是YYDS了。2020年拉胯是因为其分类是在混合债基里面,2020年股票涨的比较好,这个基金吃了没股票的亏~如果调整为去和长期纯债基金对比,这优势就更明显了,下面是我自己手工调的,除了今年以外每年都是前20%,今年刚被砸了一波还在前35%,真的是神级表现了。基金只看净值买,多少钱都不够亏,尤其是债基。(复习传送门:债券基金怎么选;基金只看净值买,多少钱都不够亏)我们不能只看净值表现优秀就下手。就怕优秀业绩是直接满仓高收益债然后刚好没有踩雷的幸存者偏差,那就是β收益了,绝对不能说是个好基金。那么我们再从其历史极端情况表现和历史调仓来看看,他赚的钱到底是α还是β。我们再看看这个基金在2020年危机时期的表现2020年那波利率信用双杀,是对债券基金很大的考验。5月开始的利率杀跌招商产业A没咋跌,核心还是久期短。11月那波信用杀跌就会跌的多一点了,毕竟久期短就得去搞信用,躲过了第一刀躲不过第二刀。不过应该是没雷,所以也就弹回来了,整个2020年表现还是不错的。再看看历史调仓的有效性业绩排名靠前并不一定说明业绩好,到底是α还是β,我们得拆开仓位看看。我们看到基金还是有明显的仓位变动的,主要是在产业债、金融债、可转债这三个方向变化。先看看可转债择时的情况。统计期内一共30个报告期,其中18次择时正确,12次择时错误,正确率为60%。不过很多报告期内的仓位调整都是比例很低的调整,意义不大。如果只统计1%以上的仓位调整,则一共有7次大择时,正确6次,这个86%的准确率还真是很牛逼了。再看看金融债、产业债的调仓,金融债的仓位也做了积极的变动,从0-40%的仓位占比。其中大的调仓主要是下面几次。15年中开始降低金融债仓位至15年底的0。16年加了些仓位,在16年底又降到0。17年又加了些仓位,在17年底再降到0。18年继续加仓,到22年1季末开始减仓。我们对比下产业债与金融债的利差走势,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其在这两块资产的均衡配置上面是获取了阿尔法的。预测后续产业债与金融债利差减少后即升高金融债仓位,在最近这波银行永续债杀跌之前,降低了金融债的仓位,可惜产业债跌更狠。讲解一下:如果金融债与产业债的利差下行,说明金融债比产业债利率降低的更少,则减配金融债会比产业债赚的更多。所以这两条曲线走势相反时意味着择时有效。这段已经证明了,其历史上在转债、金融债、产业债上的调仓是正确率很高且有效贡献超额的,这种具有明显α的债券基金真的是很难得了。再看看这基金为啥最近跌这么多看到没,最近信用债收益率上的非常猛,最猛的就是银行永续债了。上一波砸盘砸的是国债,现在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还有很多钱在赎回。还是老规矩,从流动性最好的开始砸,银行债被稀里哗啦咋了一大片。可是,如果是AAA评级的大银行,你真的觉得他们会不还钱吗?现在的价格已经非常香喷喷了,市场一正常立马修复回来给你看。没错招商产业债里面有27.5%的银行债。这基金的踩踏风险怎么样踩踏这个事嘛,主要看机构占比和历史规模。可以看到机构投资者占比51%,在公募基金里面算比较低的了,公募债券基金平均机构占比82%,机构投资者才是踩踏的主要源头。招商产业债这只基金由于历史表现确实是有点亮眼,所以很多钱往里面冲。2021年11月就开始限制每个投资者每天不能超过1万块认购,然后2022年1月又改成了每天不超过2000块认购。也就是说大户都是持有了一年以上了,都是浮盈状态,踩踏概率相对比较低。12月7日上周三,招商产业债A重新把每日申购限额调整到10万块了,也是因为最近赎回量还是有点大,不过相对可控。自然人朋友们可以抓住这波机会。如果这波债灾过去了,这只基金可能你们又买不到了控制基金规模,也是基金经理有责任心的表现了,了解自己的管理能力边界是很难得的靠谱表现。至于去哪买,别问我,理财通、支付宝、天天基金你看哪费用低去哪买~如果谁买到赚到了钱,记得打赏啊。还有招商基金的朋友们,看见了记得打赏tom的处女推荐给了你们。
2022年12月15日
其他

年底了,总结下不断升级的债券募资套路

昨天转载了邦德君的《股之路,债之鉴》。债市目前的氛围,有点类似于2001、2005或者2008年的股市。最近这些赎回踩踏都还不是最大的台风,该来的,一定还会再来。更大的波动,大概率在后头。面对这个不成熟的市场,有些管理人在努力研究怎么寻找真正的α去市场上赚钱,有些管理人却执着于什么套路可以更好的去募资,赚投资者的钱。但是,套路毕竟是套路,再怎么掩饰也是有漏洞。今年把套路戳的7788了,年底了再来系统性总结债券管理人是怎么掩耳盗铃忽悠募资的,套路3.0以后是公众号首次揭露。希望明年不会再有新套路出来忽悠吧~套路1.0把信用下沉的β包装成α做出收益很高的产品当你看到一条夏普非常高的债券基金净值曲线时,只要你问管理人是怎么做出来的,清一色回答你是靠交易做价差做出来的。有说做高频撮合的,有说做信用α的。真实情况呢?确实是有价差做出来的,但是极少。毕竟在高收益债的交易层面,有人赚自然有人亏,还有人踩雷,本质上是个负和游戏。少数机构收割多数机构的游戏,大多数机构都是韭菜。私募都说公募是韭菜,可是你们玩的那些网红债公募基本也不玩啊,那你到底割的是谁的韭菜?大部分都是直接去买收益很高的高风险债,只要不雷就稳稳的幸福,雷了就注销公司换下一家忽悠。去年投债券私募的投资人应该都还记得琳灵资产吧,当年各大公众号鼓吹的“固收master”,潮水褪去发现裤衩都没穿。对于那些天天敲锣打鼓卖货的公众号,我劝你们专业点,不行善良点也行。地产暴雷之后,搞地产的那帮人都炸了,剩下的都是搞城投的了。这种情况比较典型的像公募一哥,之前公众号具体扒过,现在放星球了,有兴趣的可以去星球瞅瞅。套路2.0用协回做出看起来很安全的产品大家也都知道高收益对应着高风险,你喊破喉咙说你是α也是很多人不信。那就给你们个低风险吧,让你觉得稳稳的幸福。净值化以后,大家评测基金的指标习惯性从净值曲线开始判断,考量收益率、回撤、夏普等指标。好像风险指标就是回撤,那么我们把回撤控制住不就好了?控制回撤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债券党的第一反应是短久期利率债。不,你们naive了,是成本法估值!作为目前几乎唯一可以成本法估值的品种,协回就这么被拉上了台面。0回撤,再给你收益没那么夸张的高,又可以募资了,还可以给结构化发行提供杠杆资金,岂不是两全其美?(复习传送门:一脚踢爆债券质押式协议回购的套路、远离那些玩结构化的债券私募)于是很多奇奇怪怪的协回产品开始出来了,都号称找别的机构急用钱的时候放笔短期高利贷,让你觉得好像很安全。可是谁家机构天天都急用钱啊?头寸管理这么拉胯的交易员还没被开除吗?难道你天天都能找到这种机会吗?核心就是拿个小概率的偶发事件来掩饰冒着高风险赚来的收益。套路3.0把股票当成高收益的幌子还是很多投资人想要高收益啊,纯债给个高收益又容易让人觉得风险很大,那咋整啊。一个新奇的思路就是引入一些合理的高收益资产,让大家以为是通过那些高收益资产把收益做出来的。很简单的方法,就是股加债,直接固收+。我管你股票亏成啥样,反正大比例仓位在债券,最后净值都是好看的。还给高收益安上了一个大家都能理解和接受的理由。之前讲《债券私募发展史》的时候特别cue到过“固收+”“固收+”有其优秀的地方,比债券基金收益高,比股票基金风险小,又安全还有高收益,还能通过低相关性资产配置获得“免费的午餐”。但“固收+”真的那么好吗?反过来说也没错,比债券基金风险大,比股票基金收益低,收益又低又不安全。开个玩笑,只是让大家知道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买基金要把销售滤镜拿掉。况且一个私募基金在一个细分市场做到顶尖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股跟债都能做到顶尖,这个概率还是太低了点。你看“中国债王”睿远饶刚去年火爆发行“固收+”产品睿远稳进一天吸金千亿,10倍超额认购,上来就来了个9%的最大回撤,到现在快一年了也没见爬回水面。这么多老牌债券私募转型固收+,最后也就乐瑞算正经跑出来了,不过去年开始据说股票仓位投了很多新能源,最近净值也不好看。不过不管怎么样人家那才是真正固收+该有的样子。而最近冒出来的高收益固收+,则很多是用股票掩饰底仓高风险债券的本质,给高收益按上一个合理的理由罢了。比如私募管理人WF,近一年股票策略非常拉胯,固收+却拉出了一条非常拉轰的曲线,他说是用股票加上去的你信么?星球发过WF的专题报道,过两天也拉出来在公众号公示7天,7天以后就删。想看的观众给公众号点个星标防止错过吧。要是真错过了,就只能星球去看了套路4.0用部分协回把回撤按下去一个0回撤的债券基金都是有套路的,这个大家都清楚了。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把回撤展示出来,但是控制下去,让大家看到一个有回撤,但是不大的基金?这就看起来很真实了嘛~如果一个基金里面30-70%仓位直接持有债券,另外70%-30%仓位是协回。毕竟有成本法0回撤的协回在那,整个基金的回撤一下子就被压低了。看起来又真实夏普又高。比如最近新出了几个网红债基,就是号称用协回做“现金管理”的。债基里面做协回的名义是现金管理,实质是不是呢?公众号《一脚踢爆债券质押式协议回购的套路》和星球文章《债券私募FX到底有多优秀?》都剖析过这个问题。用协回做现金管理的,恕Tom君无能,也只看过少数几家这么搞而已。为啥协回不能做现金管理?因为TMD协回根本就没有流动性啊!你如果买利率债、买货基、存银行,需要用钱的时候可以把资产随时变现。这是正常的现金管理思路。甚至买利率债你要流动性的时候直接做个正回购钱就回来了,都不用变现资产。如果你做协回,不好意思这个资产你只能等到期,不能变现。毕竟,协回是给别人提供流动性的,不是给你自己提供流动性的。人家把券压给你,你把钱借出去。结果你需要流动性了,你让人提前还钱?想啥呢你!还是你去把协回资产转让?!想啥呢你!正常管理人做现金管理的目的是啥?别亏钱,保持流动性。用协回做现金管理带来了啥?更高的违约率,更差的流动性。星球文章的私募FX专题报道过两天也拉出来在公众号公示7天,7天以后就删。想看的观众给公众号点个星标防止错过吧。套路5.0高收益债+协回+股票最近看到的最高阶段套路。用协回把回撤按下去,再加点股票给高收益找个借口,包装出一个股债双牛的基金,完美~这真是把能用的套路全用一遍啊,这种基金不大卖才怪呢。预知详情请蹲一波私募FX专题。套路6.0未完待续。。。欢迎大家给我爆料听说读完下面的延伸阅读可以避掉90%的债券坑:一脚踢爆债券质押式协议回购的套路“国投”的前车之鉴,是否为“城投”的后事之师高收益城投债:十一月的大闸蟹券请不要把信用下沉的β当成自己的“信用α”远离那些玩结构化的债券私募关于债券基金参与结构化的一些思考债券基金怎么选All
2022年12月14日
其他

股之路,债之鉴

债市目前的氛围,有点类似于2001、2005或者2008年的股市。或许目前债市刚从业的年轻朋友,那个时候还是小朋友,所以有必要回顾一下当年发生了一些什么事。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中国股市也进入熊市。时任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的许小年教授喊出“千点论”,引来市场一片非议甚至责难。因为大多数股民和机构投资者里面的基金经理不相信指数也可以打折、甚至是对折。
2022年12月13日
其他

怎样才能买到私募机构的超级核心策略

这篇是写给高净值个人的,特别专业的投资者可以关掉了。年化30%+,没啥回撤的基金,心动吗?想买吗?不心动?给你看几个基金近一年的业绩,看看你心不心动,想不想冲。来,我们今天聊一聊那些私募机构的超级核心策略。经常会有公众号观众过来问一些特别牛逼的策略。XX量化管理人的自营核心策略、期权套利、场内搬砖、债券撮合。。。。。很多高净值个人和FOF都非常喜欢寻找这种远远超越市场的机会,一来可以赚钱,二来非常长面子。大家可以想想自己跟朋友无意间提起自己买了文艺复兴的大奖章基金时,朋友脸上露出的惊讶和羡慕。这个世界上真的是存在高收益、低风险、高流动性的策略,下面我们统称为超级策略。很多人挂羊头卖狗肉把没出风险的β当α来包装出超级策略,这种我们平时探讨的很多了,今天不探讨这种情况,只探讨怎么买到真正的超级策略。01—超级策略存在的问题买超级策略之前,你一定要意识到超级策略往往会存在下列几个问题:1、
2022年12月12日
其他

你不知道债基还会继续跌吗?

很多公众号观众会加我微信唠嗑,我也蛮喜欢跟大家唠嗑的,毕竟这个市场的投资者构成非常复杂,了解更多类型的投资者行为也会帮助我不断的成长。这两天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不知道债基还会继续跌吗?”原因是上波债券踩踏最严重的11月16号晚上我发了一篇文章《债基踩踏,机会与风险并存。聊聊之前的几次债灾。》最后给的观点是,国债基本面没啥大问题,踩踏潮可能会继续,但是有办法顶得住。投资者应该怎么办?债持不炒!除非你的基金踩踏了,否则放着别动就行了。国债也确实是稳住了,11月16日收盘198.29,今天收盘198.27,没啥毛病啊。可是很多投资者的基金跌了啊。。。。那也确实,债券基金指数从3016.93跌到3010.91,跌幅0.2%。最近信用债那边又踩踏了一波。就因为我说了个债持不炒,很多人过来埋怨我害他们亏钱了。然后还说某某大V都说了债券肯定还要跌,你啥都不懂别乱说话误导我们。我心里OS:在债券市场敢对未来利率走势说“肯定”两个字的肯定不是骗子就是小白,为啥?“肯定”意味着100%的概率,如果一个人跟你说未来一周股票肯定会涨或者会跌,你说他是骗子还是小白?你见过有人对股票市场未来走势一直判断精准的吗?我是没见过。说相信有的,请回看我之前的文章《择时高手今何在》。你知道债券市场对利率的择时是比股票市场更难的吗?股票走势都什么没人看的准,债券怎么看得准?你不信?我拉几个事实给你看看。事实1:美国市场利率择时全军覆没,几乎全部利率债基金在长期跑输业绩基准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定期会发布一个报告,聊聊各个基金的业绩情况。下面是2022年中新鲜出炉的对固定收益基金历史收益与基准的表现对比。数据是各种策略的固定收益基金表现低于业绩基准的比例。(这个报告的原文需要的话也可以微信找我要)在10-15年这个期限维度里面,只要你是做利率债的,不管你做的是短债还是长债,全市场所有基金里面有90%-100%的基金是跑输指数的。是啥意思?就是长期来看大家利率债择时都是亏的,全都是坐反的。固定收益基金里面哪个策略是长期最可能跑赢基准的呢?高收益债基金。10-15年这个维度来看只有64%-69%的基金跑输指数,还是有大神能够稳定跑赢指数的。看明白没?做债券基金,如果是利率择时,基本就是一顿操作猛如虎,到头基本都做反。如果是做做信用研究,还能抓点超额出来。事实2,国内还有号称自己利率择时很牛逼的人,最终结果基本都是打脸。18年底我听了一家百亿债券私募的路演,当时一个操着标准香港普通话的基金经理信誓旦旦的跟大家说自己做债券不做信用债,只做国债,赚钱不只是赚利息,还一直交易赚价差。毕竟我也是上过大学的人,还学过金融,利率择时无效这点常识我还是知道的,肯定是没有被忽悠到。最后呢?果然是跑了一年半,最后赚了1.82%,年化1.2%。净值曲线如下图所示。私募排排不敢展示产品净值了,不过东财choice还是有记忆的啊。今年年初,我又听了个号称做利率债的小债券私募路演,也是在那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不承担信用风险,只做利率债,通过波段操作赚钱。嗯,管理规模虽小,但忽悠起来很大啊。最后结果呢?路演时的净值是历史最高点啊。是不是发了一堆产品然后挑了个跑的最好的幸存者偏差出来募资,结果后面果然是稳定做反一路亏钱呀?那债基跌成这样了我们咋办啊?还是老观点,只要你的债券基金没有被踩踏,就拿着就行了。借韭圈儿一个图,债券市场就是在波动中一路稳定向上的。多少回撤都几乎一定会拉回来。投资本就是概率的世界,利率择时赚钱几乎是100%赚不到的,而债券基金只要没踩雷,回撤拉回来也几乎是100%的。最近还真的没啥信用债暴雷。请做大概率正确的事情,不要去争取那小概率的正确。如果你觉得这个波动太大了承受不了,请赎回去货币基金或者银行存款,以后请不要进入债市,同时等待通胀尽情的蚕食你的资产。如果你想赎回等个低点再进来,那恭喜你这波操作让你少赚钱的几率超过90%。Tom如果只是不想看你亏钱,会劝你赶紧赎回债基去银行存款,收益低点就低点嘛,不会亏嘛。Tom如果还想让你多点赚钱,那请你债持不炒。利率择时是无效的,债基的收益就是要比货基高,但是波动也是比货基大。Tom如果还想让你再多赚点钱,那请你在这个恐慌的债券市场中贪婪一些。上次利率债踩踏的时候就提了几个方向。1、债券的恐慌性抛售就是流动性管理好的基金收割被踩踏的基金。2、利率债如果再有恐慌性抛盘砸出极端非理性的价格来,那么大家的国债期货账户可以准备出来了。当然这只建议最成熟的投资者参与。上次没砸透,我是没杀进去。这波如果砸崩了,那又是捡带血筹码的好机会。另外呢,也要提防很多坏人在这个时候给你推荐那种没回撤的债券协回基金,那才是天坑。复习传送门:《一脚踢爆债券质押式协议回购的套路》星球在下,欢迎围观各种深度套路和投资机会。
2022年12月10日
其他

超额、中性、贴水、固定指增的关系

这次是针对高净值个人投资者的科普文,专业大神可以不用看。弄明白上述几者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明白很多产品的底层逻辑,更好的做出投资决策,建议不太明白的投资者还是好好看看,大概率能让你多赚一点。毕竟,Tom真不想看你亏钱,Tom还想让你多赚一点。01—先科普一下这些东西怎么出来的先说量化指增,有数学计算机大神可以搞套模型出来炒股相对稳定的跑赢指数,于是就出现了量化指增这种产品。由于他们能稳定的跑赢指数,那么如果同时做空股指期货,那不就能获得稳稳的收益了?这时候中性产品就出来了。大家都能跑赢指数不少,这样中性产品就很好卖,大家蜂拥而至中性产品,就会导致做空股指期货的人更多了,股指期货开始低于股指的现价,股指期货的贴水就出来了。一看股指期货有贴水啊,那么很多人就想,我直接买个股指期货做多,再拿剩下的钱做固收,不就也能稳稳的跑赢指数了?于是各种固定指数增强的产品就出来了。02—那么这几者的关系是什么呢?先说结论:((市场量化指增平均超额收益-贴水)×80%-2%)×80%=中性产品收益≈高收益债收益(目前约6%)贴水+固收收益×85%=固定指增增强收益咦,咋又出来个高收益债收益。因为第一个公式左边是中性产品的市场平均收益。中性产品相对收益稳定,又没那么稳定,风险度有点类似高收益债,那么收益也就会差不多。为啥中性的收益是市场量化指增平均超额收益减去贴水之后还要乘以两个80%呢?一是中性产品指增部分只有80%左右,另外20%仓位拿去做空了,资金利用率是80%。二是中性产品普遍收你个20%的业绩报酬。所以最后到手费后收益要乘以两个80%。再减去2%的管理费,就是最终到手的收益了。如果中性收益高于高收益债,大家就会去买中性产品,贴水就会增加,一直把中性的收益压低到不如高收益债为止。如果中性收益低于高收益债,大家都从中性产品赎回了,贴水就会减少,一直把中性的收益抬高到超过高收益债为止。03—现在量化指增平均超额是多少?我们拿昨天的数据套上面的公式算一算,现在各类指增的市场平均超额是多少呢?上证50和沪深300这俩不但没有贴水,还是升水的,期货价格高于指数价格,说明大家基本都做不出啥超额来,没什么人在这上面做中性策略。所以大家会发现上证50和沪深300的指数增强产品也很少,就算有,超额也很低,可能还不如去买个ETF。中证500的贴水最多的是6月合约,年化贴水3.5%,也就说明这里面有很多中性产品在做对冲。用上面的公式可以算出目前中证500量化指增的市场平均超额收益在15.4%左右。中证1000的贴水最多的也是6月合约,年化贴水6.07%,也就说明这里面有很多中性产品在做对冲。用上面的公式可以算出目前中证500指增的市场平均超额收益在18%左右。上面算出来的是费前超额的市场平均数,当然有的量化机构割韭菜速度比较快,会比这个高,有的比这个低。我们只是说个市场平均数哈。并且也只是12月6日这一天的,这个价格每天都是在变的。04—现在量化指增平均超额是多少?按着这个贴水,很多机构发行的固定值增的收益率也可以算出来了。贴水+固收收益×85%=固定指增增强收益比如A券商要发个中证500固定指数增强的收益凭证,那么他拿到钱就是大概15%左右的资金去股指期货做多,然后85%的资金放到固定收益资产。当然这里面固定收益资产每个人用的不一样哈,不过我们不用管,反正玩砸了他们也得兜。固收资产就给他算个5%吧,反正他们可以拿去搞各种事情,今年各大券商自营盘的考核资金成本是个6%,我们就用5%,比他们少1%。中证500固定指数增强的收益凭证的增强收益就等于:贴水+固收收益×85%=7.78%咱们再给他扣点销售费管理费啥的,这种产品的管理难度很低的,不过销售费往往给的高。所以目前这类中证500固定增强的产品一般给客户的价格在6-7%。当然有路子猛的固收资产直接用协回啥的高风险,所以给的价格会高一点,这种我们不考虑哈,祝他们自营不崩盘,别亏光了到时候收益凭证直接违约。中证1000固定指数增强的收益凭证的增强收益也算出来了:贴水+固收收益×85%=10.28%扣扣管理费销售费给你个8-10%吧。05—知道了这些知识有什么用?一、对量化指增的超额抱有一个正确的预期。中证500超额年化25%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也就是个15%左右。中证1000指增的年化超额平均也就是个18%。对事物抱有正确的认知不容易踩雷,如果你还嚷嚷闹闹的要年化25%超额的中证500指增,大概率会拿到一款超额风险很大的产品。二、操作难度来讲:量化指增=中性策略>固定指增,所以量化指增和中性策略收个carry和高点的管理费ok,固定指增可不行啊。这种初高中生稍微培训下就能做的产品,可不能拿去跟顶级学霸的量化产品收一样的费用。三、上证50、沪深300指增可能还不如去买ETF。在这科普一个知识,指数里面的股票是有分红的,分红的时候如果你持有指数的话,这个分红是不给你的。如果你持有ETF,这个分红是会到你账上的。所以ETF的收益=指数收益+分红-管理费。上证50目前分红率大概3.17%,沪深300分红率大概2.54%。也就是你拿ETF都有个2-3%的指数增强了,如果指增费后增不到这个数实在是没意义。ETF流动性和风险还是比指增要好很多的。四、中证500、中证1000可不能去买ETF。这种现成的固定值增都在这了,你还买ETF不就傻了?相同风险ETF收益更低啊。哪怕去买固定指增都不能去买ETF!!!卖给你500、1000ETF的销售可以拉黑了,要么啥都不懂,要么是为了让你给他完成任务。五、别听他们忽悠贴水低了可以去买中性。贴水低了一般是市场超额低了~当年贴水10%都能做出8-10%的中性收益来,现在贴水3-6%你也不一定能做出6%的收益。如果你能预判未来超额和贴水的走势,那我无话可说,反正在我的认知里这个事情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不过长期来看这俩东西肯定都是往下走的。六、量化指增极大概率能打得过固定指增,毕竟固定指增的收益就是贴水给的嘛。不过风险也会比固定指增大。七、固定收益的指增产品只能说增强是确定的,但是能增强多少这是不确定的。我还记得去年有人信誓旦旦的跟我说每年增强10%,持有3年肯定不亏。TMD你以为你真的能每年增强10%吗?明年你就3%了你信不信。暗戳戳的cue下某大型三方财富公司总经理。八、固定收益的指增产品如果不扣太多管理费的话,其实也挺不错的。如果你自己会正确下单交易股指期货,也可以很容易能合成出一个,并且流动性更强。觉得有用的,点赞、在看、关注三连一个吧。
2022年12月7日
其他

三问鼎益丰:罗杰斯站台花了多少钱?多久会崩盘?

往期回看:一问鼎益丰:鼎益丰在A股赚钱了吗?二问鼎益丰:奇轮文化的纳斯达克上市是咋回事咱们今天继续第三问。罗杰斯站台花了多少钱?之后多久内会跑路?首先恭喜隋主席,2022年11月16日隋主席与美国著名“投资家”吉姆罗杰斯会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1月18日,隋主席又参与了罗杰斯名为《中国赛道》的亚洲晚宴。其实吧,这个活动我的小伙伴们在8月份就已经知道了,因为8月份罗杰斯团队就为了这个名为《中国赛道》的亚洲晚宴广发英雄帖了,当时预备是10月17日在深圳文华东方酒店,主办单位是罗杰斯量子咨询(深圳)有限公司,由于一直找不到买单的所以一直没举办,直到隋主席包场,就送了一次公司参访的活动。还好有小伙伴还留着当时的英雄帖ppt,废话不多说,直接上报价吧。(想看PPT原文件的可以微信找我要,我不至于为了黑鼎益丰做那么大那么精美一个原文件吧)最初报价160万元一位,我觉得隋主席应该不止花了这么多钱,毕竟还送了公司参访呢,至少得花两百万吧。这两百万哪来的?没错就是投资人你们的本金。金融圈的小伙伴一看到“吉姆罗杰斯”这个名字就知道骗子来了,此人确实和索罗斯一起成立了量子基金,但是索罗斯很快就发现这哥们干啥啥不行,演员第一名,于是逐出门户。这哥们也靠着“量子基金创始人”的名义到处站台赚演出费。其曾经站台的非法诈骗平台如下:最短2个月跑路,最长3年跑路,基本都是在一年内。所以,这是鼎益丰崩盘倒计时了?频繁到中国走穴捞金,就连《新华日报》都看不下去了,大家感受下党媒对罗杰斯的评价吧。永远的一个套路一套讲稿,讲稿已经说了十几年了吧,就不换换?下面把罗杰斯站台的诈骗平台po出来大家感受一下吧,罗杰斯的到来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14年9月站台金苏财富,15年7月定性非法吸储。19年5月站台贝尔链,20年6月定性传销。20年6月站台AMCAP,20年8月无法提现。21年9月站台贝邦国际,22年6月跑路。20年6月站台,20年8月无法提现。20年5月站台卫杰外汇,20年10月崩盘。所以,被罗杰斯站台的鼎益丰,还有多久崩盘?希望大家能够踊跃转发和点在看传播出去,能救一个是一个。大概率过两天又被删了。这个号是小号,记得关注大号不迷路,后面还会有鼎益丰系列问答呦:
2022年12月6日
其他

二问鼎益丰:奇轮文化的纳斯达克上市是咋回事

上次第一问没看的回去回看下《一问鼎益丰:鼎益丰在A股赚钱了吗?》。咱们今天继续第二问。鼎益丰的投资人应该上个月都被奇轮控股上市纳斯达克的新闻刷屏了吧。鼎益丰自2019年开始每年的最大目标都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恭喜隋主席这次终于圆梦纳斯达克。可是,这次上市,是不是真的重大利好?我们来扒一扒。我们的材料全部来自美国证监会官网披露的此次挂牌的F-1表格,原链接如下,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看。https://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1951378/000149315222033263/formf-1.htm结论先放在这:隋主席为了圆梦纳斯达克,也是给投资人点信心。于是注册了奇轮控股,通过关联方做了151万美金的营收,48万美金利润,然后去纳斯达克的OTCQB场外交易市场挂牌。挂牌材料中大量隐瞒关联交易披露,上的这个OTCQB也是没有流动性的场外市场,并且现在没人愿意做做市商。具体细节往下看:我们先来看看这次上了个什么市重点看我标红的两块内容,内容翻译过来是:我们的证券没有市场。我们的股票不在任何交易所交易,也不在场外市场报价。在与本招股说明书相关的注册声明生效后,我们希望做市商提交申请,要求我们的股票有资格在场外市场报价。我们还没有一个做市商同意提交此类申请。我们打算申请在OTCQB上对我们的股份进行报价。我们无法保证我们的股票能够成功报价。这是一个场外交易的OTCQB,不是真正的纳斯达克主板上市,就跟国内的新三板似的,希望能有做市商参与在场外报价,但是目前还没有做市商同意。OTCQB的挂牌要求只是:公司股票报价能够在连续三十天达到最低的0.01美元,且公司未处于破产或重组过程当中;向OTCQB提交申请表格及协议,同时公告由CEO或CFO签名的OTCQB审核表格(包含公司员工、董事、分支机构、股份情况等信息);指定一个在SEC注册的Transfer
2022年12月5日
其他

一问鼎益丰:鼎益丰在A股赚钱了吗?

很多老观众不支持我扒鼎益丰,都觉得这么简陋的骗局没必要认真去写。但是鼎益丰的受害者幅度之广,受害程度之深,远超我之前的想象。私聊很过鼎益丰投资者及亲属就发现,90%的投资者都已经是房产抵押或高利贷去投资了,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必会造成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大家也发现鼎益丰的投资者都特别难劝回来,通过其非法集资的实质大概只能权回10%,很多投资者觉得就算是非法集资,反正隋主席能有赚钱的本事,帮大家赚钱就行了呀。这社会上灰色地带多了去了,赚钱是硬道理。本着打蛇打七寸,能救一个是一个的原则。我们就认真看看,隋主席到底是赚钱高手,还是亏钱高手?把他下面的产业能扒的都扒一遍,让大家看看这个“投资大师”的真实战绩。这是个系列文章,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信息透明度最高的大A,看看隋主席在A股赚了多少钱,够不够那年化36%起的投资者收益。鼎益丰的私募基金战绩如何?鼎益丰曾于2016年4月注册“深圳市鼎益丰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后于2019年7月改名为“海南鼎益丰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在2016年8月到2017年3月期间发行了天河1号-11号系列私募基金。这个私募基金就真的是正儿八经在监管部门备案的,不是非法集资了,也是鼎益丰唯一一段有第三方托管证明的投资业绩。Wind上面还可以看到这批基金当年的走势情况,下面这个就是业绩最久的鼎益丰天河1号基金的走势图,黄色线是沪深300指数。这只基金从2016年8月成立,到2019年4月结束,历时2年8个月,获得了8.2%的累计收益,年化收益2.88%。就连个沪深300指数都没跑赢啊。还只不错,这个还赚了钱呢,大家再看看其它几只的表现,8只基金只有2只赚钱,6只亏钱,平均亏损2.83%,年化亏损3.03%。请问这年化36%起的收益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据说募集了15亿,这15亿你要给投资者最低年化36%,得倒贴不少钱吧。对了,这个“海南鼎益丰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2021年被中国基金业协会注销管理人登记了,自此鼎益丰在中国境内没有合法的募资主体了。鼎益丰在ST天马上赚了多少钱鼎益丰在A股里的另一大战绩就是上市公司天马股份了,当然,现在叫*ST天马,在退市的边缘疯狂试探。鼎益丰旗下深圳中奇公司2018年中开始现身天马股份十大股东行列,在天马股份2018年半年报中,中奇公司持有天马股份54843552股,持股4.62%,位列十大股东第三名。由于中奇公司在天马股份2018年一季报还未在十大股东之外,届时第是大股东只有1%,所以可以断定中奇公司持有天马股份的4.62%股份基本都是在2018年二季度购买的。天马股份经历了连续跌停之后,在6月22日开始成交量放量,在6月26日触碰到最低点1.79元。中奇公司购买的大量股份应该是在6月22日之后的这几天。我们姑且按中奇公司就是在最低点1.8元抄底买入的吧。(我对隋主席够客气的了吧)随后,中奇公司在2019年一季度减持240万股,然后鼎益丰继续操作增减股份,由于持股比例高了后续每次变动都要公告,所以我们从上市公司公告中之间可以得知其买卖价格。目前,鼎益丰持有天马股份的成本价都已经算出来了。中投发债的股票后来转让给华创金盛了,都是一个主体,所以现在看起来是改名了的。均价2.18元,相比于最近1个月的均价2.7元而言,确实是赚了一些钱啊,赚了23.8%。大部分仓位是2019年建仓的,3年时间,赚了24.4%,年化收益7.38%。(别问我为啥不是23.8%除以3等于8%,复利要开根号的)年化7.38%,距离其给投资者不低于36%起的年化收益,差距还是不一般的大啊。这波又要补偿投资者多少钱啊?大家别以为这就完事了。上面这些数据材料做出来真的不容易,因为他们天天在那违规操作,搞的上市公司天天改公告,我这也改了好几稿才出来的。大家往下面看几条上市公司公告截图感受下。你以为这真的赚到了?别急,咱继续往下看。由于上述一系列违规操作被打了屁股,2022年6月承诺上述公司未来一年内不减持股票。然鹅,这上市公司已经在准备破产或者重整了,看来想在破产或者重整之前跑都跑不掉了啊。真要破产,鼎益丰这2.74亿的投入可就打水漂了啊!希望大家能够踊跃转发和点在看传播出去,能救一个是一个。大概率过两天又被删了。这个号是小号,记得关注大号不迷路,后面还会有鼎益丰系列问答呦:最后求助下现场观众帮忙投个票
2022年12月4日
其他

一脚踢爆债券质押式协议回购的套路

今年年初,质押式协议回购(简称协回)这个债券套路被人拿出来卖了,我就赶紧写了篇文章给大家提了个醒。复习传送门:《固收坑人新套路-质押式回购基金》结果最近又有一大堆人冒出来拿着个策略大肆募资就欺负咱投资人不懂你们里面的花花肠子是吧。行了,哪里有妖魔鬼怪哪里就有Tom,因为Tom真不想看你亏钱。协回的介绍我就不多讲了哈,现在很多“热心公众号”在给大家科普这策略有多好然后顺便卖卖基金。我之前那篇文章大家也可以回看,今天我再深入讲讲为啥不要投这个策略。先说结论:协回是个高违约率,低收益率的信用债策略,并且在违约时的保护效果很差。因为协回本身就是最容易藏污纳垢的债券策略,所以协回和债券结构化发行经常是连体婴。下面正文开始:协回,是个信用债投资的策略通过设置质押率,让一定范围内的下跌不会影响到基金的净值,算有个安全垫。因为这个安全垫的存在,你的收益就要降低,协回的收益要低于底层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所以,协回的实质是降低了一定的信用风险,同时降低了收益。我想说,你要低风险低收益直接买风险低的债券不就行了么?为啥要搞协回?就因为协回可以成本法估值没有回撤好骗人吗?有人会讲我天天找人家金融机构头寸搞不平,急用钱一笔的时候,去敲诈一笔低风险高收益的。嗯,偶尔来一笔说得过去,可是谁家机构天天都急用钱啊?这种交易员还没被开除吗?难道你天天都能找到这种机会吗?不要拿小概率的偶发事件拿来掩饰你冒着高风险赚来的高收益。协回,是抵挡不了违约风险的策略协回的质押率普遍控制在5-8折,也有看到耍流氓的直接给了10折,不用说这肯定是搞结构化发债的那波人。更有甚者给了20折,违约券都敢押,不用说这也是中饱私囊的垃圾。我们不说10折以上质押耍流氓的那帮人,就说正常5-8折的这帮,你能抵挡什么风险。债券的波动,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马上违约的预期,跟着收益率的波动在那上下晃悠窄幅波动。一种是估计要出事了,马上砸盘直接崩盘。协回能顶第一种窄幅波动的情况,债券价格下跌20-50%能顶住。但顶不了第二种情况。因为债券违约价格直接掉到20块甚至更低,就算是5折质押也得亏60%。在违约或者展期面前,协回是完全顶不住的,除非你把质押率放到1折。协回,是个高违约率的策略举个栗子,大家都知道收益率越高,违约率越高,假设不同收益率债券的违约率如下表:如果你想获得6%的收益率,有两个选择。第一是直接买债券D,获得6%的收益率,承担2%的违约率。第二是别人5折来质押债券H,给你6%的收益率。可是H的违约率高达6%。通过上面的栗子大家看明白了吗?相同收益率的情况下,协回的违约率更高!当然,协回在碰到违约时损失也会低一点,额,不是很多的一点点。如果5折质押,债券违约时直接持有债券损失80%(100跌到20),而协回损失60%(50跌到20)。如果8折质押,债券违约时直接持有债券损失80%(100跌到20),而协回损失75%(80跌到20)。在违约面前,协回的保护效果几乎没啥,这也是为啥现在玩协回的机构都是拿城投债在玩了。大家不会拿国债和高等级信用债玩协回的,因为直接去做债券正回购,2%左右的利率就可以融到资。玩协回的债券基本都是高违约率的高收益债,高收益债的主战场就是地产和城投,拿地产债在玩协回的机构们坟头的草已经一米高了,只有玩城投协回的还活着。如果你对城投有信仰,请直接去买高收益城投拿个高收益,别跟着协回拿低收益凑热闹了。然后别忘了复习下往期关于城投债的文章:《“国投”的前车之鉴,是否为“城投”的后事之师》《高收益城投债:十一月的大闸蟹券》如果你没城投信仰,离协回远点。所以,协回是个高违约率,低收益率的策略。并且在违约时的保护效果很差。你要说协回没好处,那肯定不是。作为目前少有的可以成本法估值的策略,没违约时不回撤就是最大的好处啊。当然,这个好处对投资人就是个掩耳盗铃,对管理人那就是画漂亮曲线容易募资。然而,协回除了上述问题以外,还有很多坏处。协回和债券结构化发行经常是连体婴债券结构化发行又称“非市场化发行”,之前专门有一篇讲过了现在就不赘述了,回看传送门《远离那些玩结构化的债券私募(老文重发)》《关于债券基金参与结构化的一些思考》。而大量的结构化发行,都是左手拿债质押右手协回,就是下面这个鬼故事:我们找一个20%年化收益的城投债,A管理人用A产品买入。A产品把这个债券拿去质押给B管理人的B产品去融资,质押率50%,融资利率10%。拿融到的钱继续去买这个城投债。只要城投债不违约,A产品变成了一个年化30%波动不大的债券基金。B产品变成了一个年化10%但是0回撤的债券基金。这两个基金都可以凭借着无敌净值曲线轻松募资。所以很多之前搞结构化的债券私募现在出来发协回产品给之前的结构化输血接盘了。所以,如果你买了协回产品,记得要下管理人仓位查一下质押债券的是不是结构化发行的债券。查询方法就是用wind打开这些债券然后按个F9,在“独立信评”里找到“不周山指数”,里面有这个债券和这个发债主体的“非市场化发型指数”。如果满仓债券的“非市场化发行指数”都很高的话,恭喜你去给人家玩结构化的大佬当优先级去了。协回可以轻松的藏污纳垢直接投资债券的基金,现在都是用第三方估值,如果你搞些利益输送啥的也能搞,就是不太方便,也输送不了多少。假如你102的价格去买估值100的债券搞利益输送,那你买债的基金净值会直接掉2块钱。因为虽然你是102买的,但是这只债估值只估100块。如果用协回,就真的是不要方便太多了。一个20%收益的网红城投,打个8折质押。良心的管理人会收取15%的利息,黑心的管理人可以收取8%的利息,另外自己口袋再收7%,反正只要不违约,8%收益率的笔直曲线投资人也满意了。如果再黑心一点,收6%的利息,自己口袋放9%,有问题吗?没问题,投资人还可能看你收益率这么低觉得底层资产很安全呢,还会疯狂认购呢。管理人越含泪赚钱产品可能越好卖呦~如果上面这个债券违约或者展期了,市价跌到20块了怎么办?债券价格跌破质押率,这下协回基金的曲线难看了。咋整?管他呢,继续给展期债券放协回啊!虽然市价20块,但面值还是100嘛,给他放80块也ok啊,交易所只管借出去的钱不高于面值,没说不高于市价嘛。。。。这样我们的协回基金继续没回撤所以,即使里面有雷,管理人也可以按住不爆继续募集继续滚,滚啊滚,就滚成了一个资金池。。。经过上面几种操作,大家有没有发现。协回策略你拿多少收益,可能并不取决于市场,而取决于管理人想让你拿多少收益。而协回的风险,可能不取决于收益率高低,而是管理人压了什么债券,你看不到的东西。诚然,协回作为一种工具,工具本身没有好坏,只是放在坏人手里容易干坏事。可是,这个市场上的管理人就是有好有坏,且坏人占大多数。你投一个管理人的时候应该把他假设成一个好人全权授权呢?还是假设成一个坏人,尽量给一些条条框框去保护自己呢?如果你是前者这么单纯,那你等着被骗吧。如果你是后者,请让你选的管理人直接去投债,用第三方估值,尽可能把真实的东西展现在你面前。而不是让他们去搞协回,这个太轻松就可以藏污纳垢的策略了。如果觉得有收获还请麻烦点赞在看转发三连,最重要的是点个大大的关注,我们继续一起探索投资领域的各种套路。星球里面今天有惊喜,关于某债券网红私募的专稿,有空去的小伙伴可以进去瞅瞅~
2022年12月2日
其他

投资踩雷50年之2013:信托刚兑打破

所有的事情都在重复和轮回,之前踩的雷后面还会出现投资是一个散户化到专业化到科学化的过程也是各个信仰逐渐被打破的过程为什么固收现在一下子都变成了标准化天天波动的债基?为什么资金池都不让做了?我们通过两篇文章回顾下当年的历史,信托刚兑的打破和信托资金池的打破,看完大家就明白了。如果还在投固收,请一定要看完这两篇,因为,Tom真不想看你亏钱。信托刚兑的由来咱们书接上回《投资踩雷50年之2004:五矿信托前身庆泰信托消亡史》,庆泰信托坐庄桂林旅游失败,被停业整顿。同期还有金新信托、伊斯兰信托等一大批信托公司爆发了风险事件。在处理上述事件的过程中,监管层逐渐形成了一种思路:对于出现问题的信托计划,要求信托公司把自然人的本息都兑付了。如果不兑付,信托公司就很容易被叫停业务。为啥呢?大家有没有发现信托合同的封面上面经常有一段话:信托公司管理信托财产应恪尽职守,履行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管理的义务。信托公司依据本信托合同约定管理信托财产所产生的风险,由信托财产承担。信托公司因违背本信托合同、处理信托事务不当而造成信托财产损失的,由信托公司以固有财产赔偿;不足赔偿时,由投资者自担。翻译过来就是,信托公司认真干活不瞎搞的话,亏了就是亏了,投资者自负。但如果信托公司干活的时候不认真甚至瞎搞,让投资者亏钱的,这个信托公司得赔。问题就在这句“信托公司因违背本信托合同、处理信托事务不当而造成信托财产损失的”,这在非标时代根本就没法衡量。非标,意味着没有标准,意味着谁也不知道什么才叫处理事务不当。实操中项目出事了以后往往被认为是“存在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未尽到识别、判断的义务,未依法依约履行信息披露及审慎管理义务等问题”。可能你尽调的时候少漏了个蛛丝马迹,比如你没发现老板还有个小三,小三花了老板不少钱,最后可能就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可能被监管视为“处理信托事务不当”。再加上第五次信托业整顿后,信托公司存量仅剩余68家,信托牌照可谓一照难求。一张信托牌照价值10亿元,那么如果不兑付就报销一张10亿元的牌照,有点得不偿失了。就算监管不对其叫停业务,在全行业都刚兑的环境下,哪家信托公司不刚兑以后信托产品也就很难发行了。所有信托公司一开始都选择了刚性兑付。信托公司亏本赚吆喝刚性兑付导致投资者选择产品时,只会考虑产品的期限和预期收益率,而不去太多关心项目本身,收益率越高的信托产品越好卖。信托公司为了迎合投资者,也会尽可能选择收益比较高的项目。劣币驱逐良币之后,信托产品就成了最早的“非标高收益债”,且有刚性兑付。高收益率必然面临着高违约率,而碰到违约就刚兑,最后信托公司硬生生把自己从一个资产管理机构变成了自营风险的“影子银行”。没出问题的项目,信托公司赚到了信托报酬。据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0-2020年这十年间信托公司的信托报酬率大概在0.3-0.8%之间。当然里面有大量的事务管理类和通道类,我们就往高算算,假设非标集合类信托报酬在2%吧,扣掉各项管理费用、税费等大概可能信托公司能留个0.8%的利润。可是一出问题,就面临100%本金的垫付。大家看看信托业协会披露的信托资产风险率,这个风险率已经是在信托公司通过资金池等各种形式掩盖大量风险项目后出来的数据。真实风险率一定远大于上面这个0.8%的信托公司利润率了。所以信托公司如果刚兑,就是赔本赚吆喝了,也怪不得那么多信托公司已经集体爆雷了。这看起来是个很奇怪的事情,高收益率的债权确实高风险,但是如果定价合理,高收益率本身应该已经蕴含了风险溢价了呀。比如一个11%综合成本的债权,在无风险收益率4%时,有7%的风险溢价可以去对抗风险,不一定会亏钱呀。问题就出在这了,这7%的风险溢价有3%被投资者拿去了,这样投资者就获得了4%+3%=7%的收益率。2%被销售机构拿去了,他们不会承担任何风险。还有2%被信托公司拿去了,扣掉管理费税费等七七八八的最后还剩了0.8%。综合成本11%=4%(无风险收益率)+7%(风险补偿)风险补偿7%=3%(投资者风险补偿)+2%(销售费用)+0.8%(信托公司净利润率)+1.2%(信托公司管理成本及税费)而7%的风险溢价基本意味着违约率达到了5%左右,这5%违约真的降临的时候,让投资者去承担好像划不来,毕竟投资者只拿了3%。让信托公司承担更不划算,信托公司只拿了0.8%。所以,前期是信托公司刚兑去顶坏账,投资者赚的很快乐。信托公司实在扛不动了,打破了刚兑让投资者去扛。拿着3%的风险补偿去扛5%的违约率,就导致现在投非标信托对投资者而言就是个跑输无风险收益率的事。吉林信托打破信托刚兑大家看到刚兑的底层逻辑之后,就明白所谓的信托刚兑并不是无限的刚兑。坚持刚兑要考虑三件事情。一是要保住信托牌照的意愿,二是保住信托牌照的能力,三是保住信托牌照的代价。虽然大家一开始意愿都很强,但或者能力不足,或者代价太大,刚兑就会被打破。上面说到,信托牌照在第五次信托业整顿后价值10个亿,虽然后面价值逐渐上涨,但终究不是个无价之宝。当需要保住牌照的代价太大的时候,可能就不保了。2014年初,吉林信托第一个打破刚兑。2011年11月开始至2012年3月,吉林信托一共发行了“松花江77号”六期产品,总规模9.7亿元。融资方是山西联盛集团,由山西联盛实际控制人邢利斌、李风晓提供无限连带责任保证。这个联盛集团现在大家可能没啥印象了,邢利斌在2012年最风光的时候花了7000万在三亚丽思卡尔顿酒店为女儿举办大型婚礼,并邀请了很多明星到场表演(包括周杰伦、王力宏、萧亚轩、范玮琪、韩红等),也算轰动一时了。至于这个项目具体为啥出事就不分析太多了,只能说踩雷是个概率问题,只要做信用债投资尤其是高收益债投资长期一定会踩雷。别跟我狡辩谁谁谁到现在还没踩过雷,没踩雷的要么是你投的少,要么是你时间短,要么是你风险非常集中,一踩就是个大的。为什么吉林信托站出来第一个打破刚兑呢?笔者分析主要原因有两个:1、 雷太大,兑不起。信托计划发行的时候本金9.7亿,算上2年收益差不多12亿了。而吉林信托2013年的审计报告显示,其在2013年末存款约为5亿元,另外还有2亿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全拿去变现都不够顶这12亿的雷。如果要刚兑,只能去借钱周转了。有没有必要借钱去兑了这个雷,把信托计划的亏损变成公司的自营亏损呢?算了笔账大概是觉得划不来。2、 没资金池腾挪。2012年开始各信托公司都已经开始出现风险事件了,前期大家用自有资金去兑付,但是信托公司自有资金本就不多,基本上兑付一两个就没了。没了怎么办?很多管理规模大的信托公司开始发行没有固定投向的资金池来接坏账,当时ZR信托、XSD信托、SC信托、ZH信托、XH信托、SH信托等一大票信托公司都在轰轰烈烈的募集资金池。资金池是个好东西,又能接坏账,又能自融。可资金池也只是个饮鸩止渴的坏东西,绝大部分的资金池最后都会爆,下一篇我们再解释这个问题。打破刚兑之后打破刚兑以后,吉林信托麻烦就大了。其集合信托产品基本没有投资者认购了,在信托业规模大爆发的黄金时期,规模反而逐年减少,只能靠单一信托通道业务糊口。2012-2015年全行业集合信托规模由1.88万亿上涨到5.34万亿,上涨184%。吉林信托集合信托规模从144.6亿元降低至39.3亿元,下降72.8%。至于“松花江77号”这个产品,从2014年初开始延期处理到现在已经8年时间了,还没有结束。2020年,“松花江77号”的债权91.18%转为重组后项目公司股份,剩余8.82%留作债权。2022年5月,山西潞宝集团、晋钢集团有意向收购信托计划所持有的股权,如收购成功,这些投资人终于可以收回资金了。具体能回来多少,我们拭目以待吧。不过距2011年信托计划开始运行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11年了。总结反思什么事情都没有绝对,没有坚不可摧的信仰。信仰的维持都要有人付出代价负重前行,当这个代价太大的时候,信仰也就破了。非标的时代,一句“处理信托事务不当”就可以让信托公司刚兑,关键就是没有标准化的信披和尽调流程。到了标准化时代,有了标准化的信披和尽调流程,刚兑很容易就打破了。在刚兑的时代里,高风险资产凭借着高收益率冲击低风险资产,使得信托承受了极高的风险率。再加上风险补偿的不对称分配,导致如果一直延续刚兑,只会把信托公司拖死。高收益债必然面临高风险,踩雷才是常态,只是踩雷之后还能不能翻身。“松花江77号”的投资者这11年来应该都过得不太好。如果投固收,分散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标准化债券投资就可以非常容易的解决分散的问题,再通过净值化把过程中的风险显示并释放掉,避免了管理人和投资者遭受巨额损失。但是,在净值化时代还在搞单一债券或者单一行业债券的,还是在拿着非标的落后思维在做,迟早还是得出事。吉林信托率先打破刚兑虽然导致错失了发展,但是比起SC信托、AX信托这种用资金池去腾挪然后整个炸掉的,最后的结果还是好了很多。下期聊聊资金池,大家就明白为什么监管要打死非标,打死资金池了。
2022年11月30日
其他

投资踩雷50年之2004:五矿信托前身庆泰信托消亡史

所有的事情都在重复和轮回,之前踩的雷后面还会出现投资是一个散户化到专业化到科学化的过程也是各个信仰逐渐被打破的过程咱们书接上回,98年广信破产之后,掀起了一轮轰轰烈烈的信托业整顿。接下来五矿信托前身庆泰信托的经历,是当时中国信托业混沌之状的一个缩影。庆泰信托的成立及发展1997年9月,由上市公司三普药业为主要投资人,集合十家企业共同出资1.67亿元设立青海庆泰信托,三普药业持股26.95%,三普药业实际控制人武英出任青海庆泰信托董事长。结果公司刚成立,就碰到了信托业整顿,青海庆泰信托得以保留,但注册资本必须达到3亿以上。武英家族继续通过控制的企业增资股份,使得股份比例达到了34.45%。(据知情人爆料武英家族实际控制比例超过了50%)。2002年7月,为了方便异地经营,重组以后的公司去掉了”青海“二字,改名为“庆泰信托”。重组后不久,庆泰分别在西安、北京、上海成立控股子公司。重组后的新庆泰出手特别阔绰,上海庆泰在中银大厦租了一个层面的写字楼,租金每天10000元。庆泰信托异军突起,作为融资的主力军新任总经理赵泾生功不可没。赵泾生原来供职于德隆系,他以德隆一班年轻融资高手充任业务员委以高额佣金融资。据资料显示2001年至2004年2月庆泰共收到信托资金总量36.5亿元。其中大部分用于国债投资,规模为20.5亿,承诺无条件给予投资人5-15%的保底年化收益率,而当时国债的年化收益率只有3%左右。投国债再结合国债质押式回购,就变成了一个搞资金池的套路。庆泰信托坐庄桂林旅游庆泰信托在信托资金的融资过程中有大量违规:在投资人签署的投资合同中承诺投资的固定收益率或保底收益率;将信托公司财产与投资者的信托财产不分别管理,而是集中一起管理;而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将有指定用途信托资金用于指定用途外的项目:坐庄炒股。前面不是说到庆泰信托融到的资金有20亿用于买国债吗?买完国债再通过质押式回购,钱不就又回来了么?由于信托财产和自有资金并没有分别管理,质押回来的钱就可以拿去肆意妄为了。他们选择了坐庄炒股。庆泰信托进入桂林旅游比较早。2000年下半年庆泰以5000万资金购买桂林旅游流通股,庆泰建仓时的价位从17元左右冲高到29元左右,但庆泰并没有高位抛盘,而此中庆泰从谁的手中接的盘,抛盘者获得多大利益,其中是否有武英在获利,这些不得而知。而在表面上,庆泰信托做了桂林旅游的二股东。庆泰二次重组后的2002年7月至2003年4月,股票投资由赵泾生操刀。赵泾生曾透露当时虽然也做桂林旅游,但主要以组合投资为主。但因为庆泰内部派系之争2003年4月后赵泾生从庆泰投资中退出。当时庆泰的投资中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庆泰投资。据内部人士透露北京庆泰投资基本只做桂林旅游一只股票,“每天由专人划线划图操盘”。通过前期不断吸筹,桂林旅游的筹码已渐渐集中到庆泰手中。2003年7月桂林旅游开始发力逆市而动。股价从16.50元左右飙升到最高点9月11日的20.63元。“本来一切或许都将不错,到11月、12月,中国股市的一轮牛市正在发动,而股价在高位盘旋的桂林旅游或许也将迎来一轮上涨,但它最终却倒在牛市前。”庆泰知情人士话锋一转“庆泰操盘桂林旅游除了5000万高位接盘,可能有背后的交易外,实在看不出有什么高明之处。即使在这轮牛市中也不一定有人会来接这个明庄的盘。”桂林旅游跳水,庆泰信托崩盘2003年11月28日,桂林旅游突然跳水,股价从19元附近跌到了6元左右。下跌的原因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比较可信的一种说法是锁仓资金抢跑了。“锁仓”就是坐庄方请其他机构,包括券商、基金以及其他机构投资者锁定部分筹码。“锁仓的人拿本机构的资金替其他机构锁仓,个人可以从中获得好处。”一旦有人决定不玩了,就会抛售股票,引发踩踏。这么一个明庄,有人抢跑也挺正常的,比如我们前段时间说的深圳邪jiao组织D益丰主战场的中国投资基金公司,那股价砸起来也是毫不含糊。股价一崩,庆泰信托就被挤兑了,也于2005年被银监会责令停业整顿,严重资不抵债。停业整顿当日庆泰信托总资产0.64亿元,总负债10.56亿元,净资产-9.92亿元。所幸庆泰信托主要向企业及机构融资,向个人融资规模较小,未造成较大社会反应。庆泰亏损原因庆泰事发后一直有债权人在苦苦追索庆泰亏损原因,总结出来大致有如下原因:一、操控桂林旅游股票损失惨重;二、做国债亏损;三、庆泰经营中浪费,包括惊人的融资佣金和巨额的奢侈开销;四、武英手中的关联公司长期大量占用庆泰资金(这一数字据债权人上告青海省政府、银监局的资料应为2.3亿)。此外武英投资的旅游项目也遭受了重大损失。武英近年来一直热衷于旅游项目的投资计有:青海创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的塔尔寺旅游项目账面价值2800万;同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的西岛项目账面价值5000万;同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的井冈山项目账面价值3165万元;庆泰信托投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事有限公司3000万元。这些旅游项目有的没有直接的投资回报,有的需要长期、持续的投资才能产生回报。(这咋和隋主席搞长白山旅游一样一样的)按照一位业内人士对武英的判定,庆泰的许多操作犯有中国信托业普遍存在的一些毛病,但对武英而言无论是做资本市场操作还是做实业投资他都不是高手。这句话我真想按到D益丰的隋主席身上啊,D益丰报告大家再等等,让我们扒开看看到底是资本大鳄还是弱鸡旁氏。(想知道谁是D益丰,请公众号后台发送“DYF”)五矿信托涅槃重生2010年,庆泰信托重整管理人盛通律师事务所发布公告称,将启动首次债权清偿方案。庆泰信托成为新《企业破产法》实施以来第一家采用司法重整程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中职工债权和自然人债券按
2022年11月28日
其他

“国投”的前车之鉴,是否为“城投”的后事之师

上周发了《投资踩雷50年之1998:广东国际信托破产》,想借当年的国投提醒下现在的城投信仰。然后某信托大佬读完说:当年国投的发展史跟城投的发展史几乎一毛一样,不信你看看。然后给我写了个对比稿。正文是国投的历史,红字是城投的历史,大家看看是不是真的是历史的轮回。“国投”的前车之鉴,是否会为“城投”的后事之师?投资本就是一个概率的问题,本文并非在预言城投债会出现违约或者展期,本文主要作用是提醒那些抱有坚定城投信仰的投资者,城投信仰并非是坚固的铁板一块,反而已经摇摇欲坠了。新中国信托起源1979年,在邓小平、叶剑英等高层领导的倡导和支持下,荣毅仁于1979年10月创办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也就是现在的中信集团。虽然公司名叫信托投资公司,但具体做什么业务大家都不清楚。公司成立之初多以接待来华考察的外国人员,为国内外企业“牵线搭桥”为主。由于那时候由于没有写字楼、酒店业也以国宾馆和招待所为主,中信索性做起了房地产生意。投资建设了中国第一高楼北京国际大厦,这是中国第一座高档涉外商务办公楼。房地产业务率先起步让中信卖出了第一步,而中信的快速发展则源于境外发债融资。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各部门都铆足劲准备大干一场,国务院有关部门签署了22个成套设备项目的进口协定,共需外汇130亿美元。而
2022年11月27日
其他

(求扩散)一起继续看深圳邪jiao组织D益丰

前两天的文章被D益丰公关掉了,腾讯体内有内鬼啊。放心,我肯定不会屈服的。大家也看看里面的人被洗脑的有多严重~那块每年亏损的长白山项目也要关系才能拿到?笑话。前两天写了《盛大金禧暴雷了,深圳D益丰还远吗?》,又收了一堆后台信息,我才发现D益丰信徒之疯狂,社会危害性之恶劣,远超我的想象。已经变成邪jiao组织了。大量的无知群众抵押房产去投,这一出事全都倾家荡产,一辈子的努力化为乌有,还欠银行一屁股债,必然会有自杀等社会事件出现。也恳请深圳ZF及各路媒体关注。还有大量爆料我发到最下面了。大家都知道我就是一棵自己做做投资研究的老韭菜,没事分享下研究心得给大家提个醒。时间是人最稀缺最宝贵的资源,我的精力更多放在投资研究上,不想掺和太多乱七八糟的事情,D益丰的事我也不想管太多,提个醒就行了。没错我就是大家经常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就是因为太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存在,导致D益丰事件愈演愈烈。ZF部门由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不主动处理,给了骗子们“如果我们犯法难道ZF不管吗”的理由,反而变成了助纣为虐。少数媒体的发声也都被胡萝卜加大棒按了下去,毕竟写了无非是多些阅读量,赚不了什么钱,可对方的公关费用可是白花花的落到自己口袋的银子。曾经的新闻都打不开了。格隆汇-《妖王现形记:被勒令停牌,中国D益丰1年30倍的风光不再》https://mp.weixin.qq.com/s/6xUteO55E8NJxa74IU_pHw腾讯新闻-《别让隋G义跑了!》https://new.qq.com/omn/20190426/20190426A0KW5B.html很多有识之士碰到这种事也往往是嘲笑一番:这帮傻子怎么这都不懂,亏死他们。但是不会做任何动作,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就因为我们都精致利己,都不发声,就纵容他们这么害人吗?我还是再发一次声,希望能引起政府和各路媒体的关注。也希望大家能够踊跃转发和点在看,能救一个是一个。很多D益丰的亲属问我怎么把深陷其中的投资人拉出来。说实在的这个真的很难。。。。你把《如何辨别非法集资》转发给他们,带着他们认真的阅读学习,让他们知道这是非法集资,并且在非法集资中你就算赚到钱跑了,也得退回去。尽量能拉回来几个算几个吧。毕竟,旁氏是顺人性的,真相是反人性的。D益丰的投资人都是有社会经验,但没有投资常识,且不懂法律的。不断回来的利息会不断强化信心,被贪婪蒙蔽了本来视力就不好的双眼。再加上其装神弄鬼,专门挑善良的佛道教徒下手。大家都想躺赢,把房子抵押了投1000万进去每月30万利息,还工作啥?每天烧香拜佛祈祷隋主席长命百岁就可以了。还有人想着投两年就跑,总觉得自己不会是最后一棒。可是,如果你复习一下《如何辨别非法集资》,你会发现在非法集资中你就算赚到钱跑了,也得退回去。你真让这些投资者去承担40%的回撤去投股票,只为了15%的年化收益。或者冒着5%的回撤风险,去投债券只为了5%的年化收益。和他们的30%+稳稳的幸福来比太难接受了。最后,给大家看一下公众号观众们口中的D益丰,也给大家开开眼。有去参观过的,各种装神弄鬼。有在犹豫要不要投资的,身边做金融的人都一致反对的。自己还对D益丰心存侥幸的。深圳的佛教根据地已经被道德经炒股的道家子弟隋主席攻陷了。也对,财富本来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嘛。但是给坏人骗去助纣为虐可不是佛祖希望看到的。父母被洗脑之后忽悠儿子儿媳去抵押房产投资有朋友投资以后拉朋友进去洗脑的。进去听课手机要上交,基金经理之前是工地包工头。还有所谓搞金融的自己过去投的。这种人在搞金融,你说投资人能不亏吗?所以,您说的协会,是下面这个野鸡到不能再野鸡的协会吗?另外在深圳KKONE据说还有一家后起之秀shang宝集团模仿D益丰。深圳究竟还有多少非法集资?据说现在D益丰让个人投资者写担保来拉新了,估计很快就炸了吧。希望大家能够踊跃转发和点在看传播出去,能救一个是一个。想继续吃瓜的也关注下2号tom,万一大号真被搞死了呢
2022年11月26日
其他

如何辨别非法集资

真没想到有一天,我要写这么科普的东西。因为我是真的基本接触不到那个乱七八糟的圈子。我昨天写了鼎益丰,一堆人加微信过来问,我才发现还有很多人根本分不清什么是正规金融投资,什么是非法集资。我之前写的坑大部分都是亏钱,可非法集资直接就是骗钱了。
2022年11月24日
其他

投资踩雷50年之1998:广东国际信托破产

所有的事情都在重复和轮回,之前踩的雷后面还会出现投资是一个散户化到专业化到科学化的过程也是各个信仰逐渐被打破的过程大家都说第一家城投公司是1991年在上海成立,但其实,这种承担政府投融资功能的平台,早在1978年就有了。此篇希望借广信破产案,让大家换一个视角看看现在的城投信仰。新中国信托起源1979年,在邓小平、叶剑英等高层领导的倡导和支持下,荣毅仁于1979年10月创办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也就是现在的中信集团。虽然公司名叫信托投资公司,但具体做什么业务大家都不清楚。公司成立之初多以接待来华考察的外国人员,为国内外企业“牵线搭桥”为主。由于那时候由于没有写字楼,酒店业也以国宾馆和招待所为主,中信索性做起了房地产生意。投资建设了中国第一高楼北京国际大厦,这是中国第一座高档涉外商务办公楼。房地产业务率先起步让中信卖出了第一步,而中信的快速发展则源于境外发债融资。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各部门都铆足劲准备大干一场,国务院有关部门签署了22个成套设备项目的进口协定,共需外汇130亿美元。而
2022年11月22日
其他

债基踩踏,机会与风险并存。聊聊之前的几次债灾。

大家知道我向来是别人清仓我接盘,别人狂买我就卖的代表。最近热点就是债基踩踏了。这时候我反而闻到了财富的味道。踩踏意味着啥?非理性抛售。非理性抛售不就是给理性的人捡钱的机会么。今天聊聊之前的几次债灾,看看都经历了什么,以及我们现在去哪里搞点小钱钱。本文比较长,5000字,阅读时间15分钟左右,目录如下,大家可以直接跳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看:几次债灾的回顾这次债灾后市怎么看什么样的基金不容易被踩踏投资者应该怎么做管理人应该怎么做赚钱的机会在哪里正文开始几次债灾的回顾上面这张图是中证综合债(净价)的走势,大家会发现也是波澜壮阔的。因为净价指数是不包含利息的,所以这并不是投资者的收益曲线,只是代表了不含利息的债券价格走势。在最近这次之前,近10年也出现过3次,分别是2013、2016、20年。2013年钱荒2012年9月底开始债券开始了一波牛市,但是13年4月开始,债市开始反贪风暴,一大批券商、基金、银行的债券部门老大被抓。当年的债券交易非常不规范,丙类账户、利益输送、职务侵占如家常便饭,而这些交易通常上下连着一串人,这一下搞得市场人心惶惶。当时很多银行金融市场部和资管部都没分出来,很多账户都是混乱的,整个市场杠杆率很高,钱赚的很爽。监管开始下重手,银行自营账户和理财账户禁止交易,资产端不能随便期限错配,这使得很多机构突然间磨不开头寸。央妈也似乎想故意惩罚那么一下子故意旁观没有下场救,结果隔夜市场利率直接飙到了30%多,6月份搞了这么一次钱荒。大家可能还记得那时候银行理财收益率都快给到10%了。6月份搞了这么一次钱荒,大家觉得这次够严重的了,下次央妈应该会救了吧,不然金融机构死了怎么办,然后又开始浪把杠杆加回来,然后到了年底11月份央妈反手又来一巴掌。13年的这两次钱荒虽然惨烈,但是却真正开启了中国债券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一次牛市。为啥?收益率太高了就得掉一掉啊。余额宝、银行理财又因为高收益而崛起,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债市。那次虽然很惨烈,但是大部分投资者们感受不到,毕竟那是银行理财刚兑的年代也没什么人投资债券基金,只是机构之间的踩踏。也算是监管对债券市场的一次有意的教训。2016年萝卜章债灾2015年股灾去杠杆之后,资金仍然很充裕,市场遭受了资产荒。大家发现股票这东西波动太大,要不咱去给债券加杠杆吧,债券波动小啊。这段在之前的债券私募发展史和结构化那part提过一嘴。当年债券加杠杆疯狂到什么程度?信托端可以加到10倍杠杆,然后再通过正回购再放3-5倍杠杆,杠杆成本低,票息高,且0违约。假设先通过信托放10倍杠杆,优先收益率6%,再通过正回购放2倍杠杆,回购利率2.5%,去买5.5%年化收益的债券,收益可以夸张到(5.5%×3-2.5%×2)×11-6%×10=66.5%!这可是债券投资啊!各种乱象、黑幕层出不穷。大家都在疯狂搞钱、疯狂加杠杆,只争朝夕,同业之间的套利、通道、委外等等都在当时到达了一个高潮,各路资金推动债券收益率一直往下掉。于是各种重拳出击,央行收紧流动性、表外理财纳入MPA、整顿券商资金池,银行开始去杠杆收缩同业业务,货币基金被大量赎回造成互相踩踏,几家公司的货币被传出现大窟窿。然后在这个过程中还出了国海证券的“萝卜章”事件,进一步杀跌。16年债灾算是13年底后这波牛市中的一次深蹲,也是对机构流动性管理的一次考验,从那之后基金公司固收投资的风控整体都上了一个台阶。那时候自然人投资者还是以非标固收和刚兑的银行理财为主,所以核心还是机构之间的游戏,没有影响到自然人投资者,大家自然没啥感受。2020年疫情债灾2020年初的疫情强力封控大家应该还记得,当时对经济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经济差债券就牛,所以随着各种救经济政策各种放水,债券市场迎来了一波非常快速的拉升。到了4月份,虽然国外疫情仍然肆虐,但我们已经基本清零了,各种生产经营开始正常,国外开不了工,出口快速反弹。经济一片大好之后,之前放的水可以收一收了啊,于是又是一波猛跌。这波债灾更像对疫情初期债牛的一个修正。还是因为非标转标的关键节点2021年底还没到,所以自然人持有债券基金并不多,虽然有赎回量但也不是特别可怕,所以没太踩踏,大家感受也不是很明显。然后就是上海疫情开始GDP增速明显低于预期,再加上地产的各种折腾,利率开始下行刺激经济。债灾之后是债牛,今年债券大牛市就是这么来的。2022年11月踩踏债灾这次债灾始末我再稍微回顾下。大会闭幕,11月初开始,一系列刺激措施开始。一来是防Y政策逐步松动,二来是对地产的正式保主体。让机构觉得一来经济向好的预期来了,二来宽货币要转宽信用了。于是国债收益率往上走了走,债券价格往下跌了跌。宽货币和宽信用是啥意思呢?之前宽货币就是放水降息,今年大家感觉最明显的。但是这些水只放给了信用资质最好的企业,像民营地产商这种弱资质企业根本拿不到,大批资金在金融市场空转。现在监管逼着往民营地产这种地方去放贷,那么高息放贷的需求多了,价格就得涨一涨。再加上11月以来央行没怎么放水,甚至还收了收,到了15号有万亿的MLF到期,大家觉得央妈可能不会续。11月14号。带着上周五对地产的各种宽信用政策与15号央妈收水的预期,国债猛跌了一波。这波其实是正常下跌,算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市场波动了。但是,这是银行理财净值化之后的第一次债灾,不只是债券基金大跌了,银行理财也大跌了,是广大人民群众集体面对的第一次债灾。其实银行理财现在就是个公募债基,我之前文章里面有讲过,所以这次跌一跌也很正常。现在流量时代,各种博眼球的言论开始出来了,当天晚上开始各种营销号开始无节操无专业的喊“清仓债基”。我上篇文章说过了,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清仓债基,最多就是长债换短债,最差就换货币基金。(回看传送门:债基要不要清仓?看完这篇再说)可是这么一瞎喊,还是很多无知群众信了,于是开始各种赎回债基和银行理财。银行理财那可是大户,大家买理财都没怎么亏过,心理压力非常大,成了追涨杀跌的主力。赎回就意味着基金公司要甩卖债券换钱给你赎回款,流动性管理水平低的基金就要砸盘了。11月15号。央妈并没有收水,反而还往外放了放,因为这时候央妈不会让市场缺钱的。但是国债又因为赎回潮砸了一波。11月16日,赎回潮继续,国债又被砸了一波。如果纯粹从债券价格的变动来看,最近没有信用债暴雷,债券资产的价格波动基本完全取决于利率债价格的波动。11月16日两年期国债跌了0.07%,短债基金跌幅中位数也是0.07%,给个两倍的容忍度,短债基金跌0.14%以内会比较正常,如果跌幅超过这个数比较多,可以理解为是自己踩踏自己砸下去的。11月16日长债基金跌0.14%会比较正常,给个两倍的容忍度,长债基金跌0.28%以内会比较正常,如果跌幅超过这个数比较多,可以理解为是自己踩踏自己砸下去的。后市怎么看我们从基本面和情绪面两个方向来看。这次基本面只用看国债,也就是看经济基本面就行了。经济真的是越来越好了,国债才会继续跌。现在经济基本面离改善还很远,经济基本面的数据都还在地上趴着,但是改善的预期已经淋漓尽致的充分表现在价格里面了。地产那个老夜壶还趴在地上不动呢,刚打了一剂强心针,就大幅度提高利率?这还要不要稳经济了?机构杠杆率不高,远远不是13年和16年那种杠杆歇下来的水熊。大家赎回基金的钱,还不是回到银行存款或者货币基金,银行拿着钱还不是丢去债市,货币基金还不是买债,钱绕个圈圈还是回到债券市场呀,折腾了自己一圈而已,市场资金面只是短期几天的调整而已。除非大笔资金入股市或者房市,但是这两个市场经过近一年的折腾,你觉得真有多少人会这么做吗?至于情绪面,现在清仓债基已经满城风雨了,我们永远不要去猜测市场的非理性会干出什么傻事来,赎回潮可能会继续。不过呢,巨额赎回条款一启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是各管理人碍于面子谁也不想先启动巨额赎回,因为启动巨额赎回会让大家觉得你流动性管理有问题以后基金不好发了。但是,全市场的踩踏,上面打个招呼,小伙伴们一起启动巨额赎回条款,面子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启动了巨额赎回条款,意味着有充足的时间变现资产,不用当天变现必须砸盘,大家的净值也就稳住了。这是理财净值化之后的第一次债灾,已经是引发了赎回潮了,群众非理性恐慌的可怕央行也是很清楚的。现在衣情、地产、失业已经很头疼了,债市基本面又没有问题,再来一轮非理性大债灾真的合适吗?而央行只要稍微放放水,监管给机构们打打电话,赎回潮也就过去了。可能明天?或者最多再来两天赎回潮,托底的政策就来了。什么样的基金不容易被踩踏呢?杠杆率低。公募基金杠杆率最高1.4倍。如果你的基金没怎么上杠杆,管理人完全可以通过质押债券加杠杆的形式捣腾出钱给你赎回,连卖资产都不用。利率债占比高。国债等利率债清仓甩卖的时候流动性最好,信用债清仓甩卖的时候会打折。所以利率债占比高的基金卖资产应付赎回也不会造成超跌,不太会踩踏。机构投资者占比低。机构投资者往往是追涨杀跌最猛的,今天就传某大行赎回了400亿逼着公募的人都跪下来求了,然并卵。如果一只基金机构投资者占比不高,踩踏风险比较小。私募基金。前两天还说私募基金这方面有优势,这马上就用上了啊,具体大家回看吧。私募基金投资者沟通会比较充分,投资者成熟度也会比较高,也会不那么care面子直接启动大额赎回,所以私募被踩踏的概率比较低。投资者应该怎么做如果你的基金没被踩踏,说明管理人流动性管理还可以,真的别给国家添麻烦了。你们也看到我上面说的各种解决赎回潮的套路都在那摆着,只是没有掏出来用而已。如果你实在是觉得经济要复苏,债券要熊了,那请把长债基金换成短债基金。不过还是尽量别择时,利率择时真的没有几个大神做得到,那些营销号我敢打包票进了利率市场就是大韭菜。还记得这几个月是谁忽悠大家债牛速来的吗?债持不炒,就是因为债券炒起来收益很低,但是你空仓放货基又面临确定性损失,倒不如一直拿着。虽然前面给大家讲过几次债灾,但是债券基金市场前面讲过几次大熊,但是那都是针对没包含利息的净价的。包含了利息,那就是下面黄色那条线,这才是大家到手的收益。择时这个事交给基金经理好吗,千万不要自己干。如果你的基金已经踩踏了,比如最近一周跌幅超过了1%,那就赶紧跑吧,早跑少亏钱。踩踏的例子我之前讲过,大家可以看看。(回看传送门:南方双元和南方丰元的持有人,赶紧跑了吧)而最近没回撤甚至上涨的高收益纯债基金,投资者们才是要特别特别小心了。为啥?全市场都跌了,你还没跌,说明第一你久期很短。第二你里面高收益率信用债很多,要么地产要么城投,这些才是真正的高风险因素。管理人应该怎么做?把你们应付大额赎回的机制拿出来,有多少流动性资产储备,有多少杠杆率可以上,什么时候会启动大额赎回,尽量给定心丸防止踩踏。流动性顶得住的基金,到了你们赚钱的时候了!踩踏会导致有基金超跌,那么有人超跌就意味着有人超涨。有人低价砸盘就意味着有人低价买便宜货。现在只要流动性按的住,就是你们收割赚钱的时候!所以说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上个月还在被嫌弃的低杠杆、短久期,没跑赢XXX的债基,现在可以扬眉吐气的出来收割了。赚钱的机会在哪里恐慌性抛盘是我非常兴奋的,因为意味着会有远低于价值的价格出来,而债券的价值回归又非常迅速,跟我上车玩过龙湖债5万进去一周赚3万的小伙伴们应该非常有体会了。(回看传送门:带大家赚钱是真快乐)债券的赎回潮是最好玩的,因为赎回去的钱都会很快就会通过货基等形式流回债市,这个坑很快就被填过去了,是个赚钱的好时机。这波下跌会有两种抛盘,一是利率债的抛盘会使利率债有超跌。二是信用债的抛盘会有信用债的超跌。信用债的抛盘可以通过去认购流动性没问题的偏信用债的基金去接,这波就是流动性管理好的基金收割被踩踏的基金。不过这个不会赚很多,毕竟踩踏也没有亏很多,1-2%了不得了。对机构来说还有一个贱贱的,天柱君分享的,赎回债券基金买债券。基金流动性好,债券流动性差,双方的流动性冲击是可以套利的,也是带血的。基金赎回赔20bp,债券可以高估值50bp买。(阅读传送门,自然人不用看:债市暴跌,净值化转型之殇****)利率债的超跌可以通过国债期货去做,毕竟现在赎回出去的钱过几天就灰溜溜的通过其它通道回来了,超跌部分修复的确定性极强。现在还没有砸的那么凶,但是在国债期货市场可以明显的看到有人已经在埋伏收割了。如果市场真的恐慌到了奇葩程度,那么就是我们抄底的时候了。但是这个建议最成熟的投资者参与,因为这玩意真的不是一般人能玩的。如果我出手,会发在星球。不过没有期货账户的小伙伴或者有期货账户没有玩过国债期货的小伙伴就别跟了,这次风险很大,不像上次基本就是给大家送钱的。最后再分享一篇韭圈儿的老文,本文引用了很多这篇文章。(传送门:债券基金每天睁眼就亏钱,说说我经历的三次债灾和当前对策)再放几个关于债券的推荐阅读大家有空可以看看:债基要不要清仓?看完这篇再说南方双元和南方丰元的持有人,赶紧跑了吧带大家赚钱是真快乐择时高手今何在债券私募发展史银行理财净值化之后咋亏了这么多固收原来是“浮收”?
2022年11月17日
其他

债基要不要清仓?看完这篇再说

昨天凌晨发了债券私募WF的故事,文章迅速被外星人绑架到了知识星球,还浪费了我当天群发的额度。所以“清仓债基”这篇只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下。现在有额度了,直接群发下给大家科普下“清仓债基”这四个字有多不靠谱。今天一大堆小伙伴跑过来问我债基要不要“清仓”。“清仓”这两个字着实把我吓到了,并且是不止一个小伙伴用这两个字,这个事情有点严重了。一打听原来有几个公众号开始呼吁大家“清仓”债基了啊。拜托,但凡有一点节操和专业都不会说出“清仓债基”这种话好吗?然后,这些公众号对于清仓债基后回来的钱去干嘛基本都没说。行吧,我给大家捋捋吧。为啥最近债券跌这么狠跟后市怎么看的这些大家都废话过的东西我就不讲了,我围绕下面几个问题就讲些基础知识。清仓债基的钱去干嘛,正确答案只有换货基换货币基金不如换短债基金利率择时这个事,我是不太信清仓债基的钱去干嘛每个小伙伴问我要不要清仓债基,我都问他们你们清仓完债基以后的钱拿去干嘛?我发现大部分人都没想过,想过的有如下几个回复:放银行理财、买定期、放活期存款、放货基、买固收+、all
2022年11月16日
其他

带大家赚钱是真快乐

上上周被某大佬指点发现了个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机会。毕竟这种涉及公开市场的喊单是真不能公开说,11月6号晚上开通知识星球说了下,然后发了个公众号文章喊大家进去一起玩。(传送门:开通知识星球了,分享一个价值4万块的投资机会)上周五又喊话让大家跑,今天开盘已经到目标价了,据我的不完全统计大概二十几个小伙伴参与了,每人投入5万,一周赚了3万快乐离场。今天也有朋友问为什么买入卖出的节点这么精准,刚好最低点买入,赚了涨幅最快的一段。既然已经操作完了,我也复盘一下。其实这么赚这么快我也是真没想到,我还是相信没人可以非常精准的判断买卖时点的。赚这么快我把95%的原因归结为运气。买入的逻辑大家往下看,而买入时点和情绪有很大关系,我经常讲长期来看情绪指标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指标,极度恐慌下的非理性决策会给头脑冷静的人带来很好的投资机会。(我10月24日朋友圈喊话加仓的股票也开始赚钱了再赚赚我也脚底抹油跑了)而卖出的逻辑我也贴在最下面了。强风险承受能力且长期限的资金,也是非常有优势的,可以把握一些长期价值修复的机会。这个是个人投资者比机构投资者非常明显的优势了。市场的非理性可能会延续到资管产品清盘,但是个人投资者可以一直拿到价值回归。段老板买腾讯也是这样。所以最终快速赚到这波钱我认为是:恐慌情绪带来的买入点+理性定价的卖出点+运气。买入卖出的逻辑之前发在星球,这次大家赚完了我截屏出来,如果被删了的话大家就去星球看吧~公众号删文的尺度我是真把握不好。赚到钱的小伙伴,也记得点个赞和在看呀。钱赚完了,星球也从199涨到399了,如果想继续看看套路的话欢迎加入。
2022年11月14日
其他

高收益城投债:十一月的大闸蟹券

以下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老张啊,我们这边有些GZ、SD、SC、GX、YN、GS的城投想出,收益率都很不错,10%+甚至18%+的都有,你们要不要拿点?你要想要价格还能谈,咱们这么熟了价格肯定不是问题!也帮你拉拉业绩曲线嘛。”“不行啊老王,你知道那些券肯定都过不了我们风控的。”老王和老张年轻的时候一起在公募大厂做债券投资,只是这几年老王跑去私募搞高收益城投赚的盆满钵满,老张还在公募矜矜业业,虽然收入也还不错,但比老王肯定是差了一两个量级。老张一方面羡慕老王换的大别墅,另一方面也暗暗觉得老王肯定是碰到了什么困难。今天老王手里拿了两叠大闸蟹券过来拜访,肯定是有事相求。“你们风控还是觉得尾部城投风险大吗?这也太迂腐了吧,肯定就是为了免责就极左了。”老王搞私募之后总会diss公募风控极左,啥都不敢干,这收益怎么可能做的上去呢?“兄弟,债券市场定价有效性强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么高收益率已经表明了机构一致预期的高风险啊。更何况就算个券定价可能有偏差,总不可能这么大规模的尾部城投大公募银行都看走眼吧,你看也没哪家大公募敢买的啊。”“经济都成这样了,难道你们真觉得上面会现在让城投炸掉吗?真炸了城投LD的乌纱帽也顶不住啊。”老王还是不死心,极力说服老张。“可是上面对高收益城投债的GY资产流失和贪腐问题更不能忍啊,你看着很多收益率高是所谓体外施工方贴息,但是施工方也不是傻的,这些贴息还不是加到总造价里面,最后还不是ZF买单么。ZF买单的高收益里面有多少到了中介费,又有多少回到了LD手里,我估计上面更忍不了这些吧。你看今年上半年就抓了43个城投LD,LD人都没了还管啥乌纱帽。”老张虽然持仓里面没有高收益城投债,但是也很关注这里的道道。(延伸阅读传送门:重拳出击!43家城投公司领导被抓!)“这么多年城投都没违约,用时间换空间嘛,只要一直续得上,就不要看基本面了嘛。再滚个5年10年的,通胀就都把问题解决了。你看高房价不也是准备这个思路去化解么。”“高房价是把价格按在那里不给猛涨了,慢慢通胀就能让房价从高变得合理了。但是网红城投拿着15%以上的综合成本去以时间换空间,包袱只会越滚越重呀。按住价格才是时间换空间的基础嘛,化债的核心就是低收益率的基础上时间换空间,高收益率的基础上时间换来的只能是更大的包袱了。”“城投这么高收益率肯定是不能维持的,等大家都觉得城投没问题都来买了,那收益率不自然就降下去了么。就像现在都11月了,大闸蟹再不吃就没了啊,所以今天赶紧给你带点券来。”老王把大闸蟹券放到了老张办公桌上,老张倒也没有拒绝,毕竟都是老熟人了。“收益率肯定是要降的,这些债务最终大概率也是要还的,你看现在都有公众号大V公开说城投债保本了。这说法虽然没啥节操底线不像是正经从业人员说的,不过话糙理不糙,ZF向来都是拖欠款项,真不给不至于。”老张话锋一转:“可是,降低融资成本会不会是直接展期降票息呢?GZZY城投的银行贷款展期20年摆在那,如果债券也来这么一手,那市场价直接跌到20块以内很正常啊,20年以后的保本还是保本么?另外从现金流看,非标和定融被按住了规模一直在减少,后面接盘的钱也少了不少。与其继续忽悠新钱进来,倒不如把老钱一网打尽来的高效彻底啊。”(延伸阅读传送门:遵义最大城投债务展期20年,前10年不付息)老张好像一下子戳到了老王的痛处,眼看老张是忽悠不动了,只能随便闲聊聊当年刚毕业一起熬夜加班写ppt的日子,还有最近塌房的几个娱乐明星,然后悻悻的离开了。老王走了以后,老张手下的实习生小李敲了敲门走了进来。“老板,上周买的上海城投信用利差又降了5个BP。另外有中介询价SDWF的城投,收益率报价超过20%了,要不要跟风控沟通下买一点增厚一下收益呀,现在满仓3%左右收益率的债券咱们产品的收益很难做高啊。”“别老看那些网红城投的报价,雷里面你我职业生涯可能就报销了。”“可是很多人说城投现在体量太大,占非金融信用债规模快一半了,银行、公募都拿了很多,真出事了谁都跑不掉,倒不如买高收益的啊。”“这就是忽悠你这种新人了,城投债十几万亿存量确实很大,没有做债的机构不配置城投的。但是15%+收益率的网红城投和3%收益率不到的上海城投能一样么?网红城投都是以前搞非标的和私募在玩,有哪几个大机构敢拿。城投跟城投是不一样的,别看着都是城投就瞎买。现在买网红城投债的都是来刀口舔血的,也都是有风险承受能力的高净值人群,展期埋里面那是促进共同富裕。”“这有点大闸蟹券给你,赶紧兑换了吃了吧,网红城投可能就跟这11月的大闸蟹券一样,再不出手就出不掉了。”这篇文章不知道能留存多久,如果被外星人绑架到火星的话就去知识星球回看吧。
2022年11月12日
其他

南方双元和南方丰元的持有人,赶紧跑了吧

先跟星球的小伙伴说一声,之前的那笔投资截止今天收盘已经赚了35%了。今晚又出了大利好,后续操作发在星球了,大家赶紧进去看看。这波算是结束了,恭喜大家一起赚到小钱钱,让我实现了帮大家避坑的时候顺带还带大家赚点钱的小愿望。以下是正文,这篇文章赶紧看,没准过几天又被外星人绑架到火星了。今天有小伙伴们问我怎么看南方双元这只债券基金。我一看,嚯!断崖下跌。最近半个月跌了10%,这跌幅超过了很多股票基金啊。然后我看了看这个基金经理管理的其它产品,又发现了一个南方丰元,这只基金可是曾经的公募债基亚军。也是从今年3月份开始跌跌不休,直接回撤了6%。好奇心驱使我继续看下去,到底发生了啥?这两只可是一丁点股票都没有的纯债公募基金啊。这两只基金发生了什么老规矩,先看持仓,这两只基金近两年的持仓都是利率债和银行债、证券公司债,最近这些东西没出啥问题呀。再往前面看看,之前持仓过绿地,难道是还拿着地产呢?再看看基金规模,好像有点意思了。这两个基金都是一直规模不大,2021年猛募集了一波冲到规模顶峰,然后规模断崖式下跌。难道是一季度出现了什么事情,引发巨额赎回了?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看看他们2022年一季度的表现,我们拿南方双元和债券基金指数做个对比,看看哪段时间和债券基金指数差别比较大。我们可以看到南方双元在今年2月份有一波断崖式下跌,跌幅大概3%,对于一个债券基金已经很夸张了,巨额赎回的起点是不是从这里开始的呢?这期间两波最大的跌幅是2月10日和2月18日。不过这两波债券基金指数也是在跌了,看了下都是因为利率波动影响的,南方双元这基金久期比较长,所以涨的时候猛,跌的时候也猛,倒也正常,感觉线索不一定在这里。再来看看南方丰元,这个就很明显了。3月22日当天跌了0.88%,一个非常诡异的下跌。这基本上就是踩雷了。我们再来看看当天出现了什么事情。嗯,八成是踩了融创了。不过倒也正常,融创这么大的公司很多大公募基金都有配,信用债投资踩个雷也正常,只是为啥从这波开始净值就开始连绵不绝的下跌了呢?南方丰元的规模直接从178亿掉到了47亿!为啥2021年这只基金规模涨那么快?我找了一下曾经的PR稿,2021年各大媒体都有对这只基金的报道,这只基金在近2年、近3年都是公募基金亚军。emm~亚军嘛,再加点宣传费,大卖是必须的了,散户就喜欢买冠军亚军大家都知道的。渠道也最喜欢卖这种。可是这只基金之前真的有那么优秀吗?我们按年份看看他的排名情况,好像就波动还挺大的了,有时候排在前面,有时候排在后面。而宣传期,恰好选择了他当上亚军的时候,且是近2年、近3年是亚军,但如果你取近4年、近5年的数据,就不行了。。。。所以说公募基金的市场部门还真的是数学高手啊,总能取到最优解。我们再来看看是哪些投资者跑的这么快这两只基金有个共同的特点,前期基金持有人都是以自然人为主,后面机构逐步加仓,而规模下降的时候机构比例又开始下降,说明明显是机构跑得会更快,自然人留下来殿后了。那我们一起猜测下这个故事以下纯属猜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公募基金发了一大堆基金出来,然后选短期跑的最好的,大力宣传一波规模迅速增加。短期业绩好的不一定是真的管理能力强,幸存者偏差的概率可能更大一点。明显这次还真的就是幸存者偏差,这只基金华丽的在今年3月份踩到了一颗雷,并且占比还不太低。机构每天盯盘肯定是最机智的,从基金净值直接判断踩雷了,赶紧先跑为敬。不管股票基金还是债券基金,大规模赎回都意味着基金财产需要快速变现否则就要启动大额赎回。然后踩踏就开始了~越赎回越跌,越跌越有更多的人赎回。持有人赶紧跑了吧明显是踩踏事件了,因为应付赎回快速变现导致的损失那是回不来的,不要太指望反弹回去了。踩踏明显还在继续,多留一天多亏一天,扛着没意义。基金规模越来越小,以后连分散投资都做不到了,安全性大打折扣。现在这两只基金的前五大持仓都快50%了,可能里面只能放个10-20只债了。说在最后上次给大家看了公募一哥,这次给大家看公募二哥,好像都出了点问题。和股票基金一样,冠军大概率是由高风险带来的高收益同时伴随着幸存者偏差而产生的,不但不应该追,还应该避一避。不要看短期业绩买基金这个得打十个感叹号在后面!!!!!!!!!债券基金短期收益高回撤小很有可能是因为风险大,怎么选债券基金大家还是回顾下往期文章吧。踩雷不是多大问题,巨额赎回引发踩踏才是主因,好像买基金防踩踏也成了需要考虑的因素了。投资者结构分散,机构占比低一点,投资者成熟一点的基金在防踩踏上面会更有优势,在这点反而私募会更有优势一点。当然,虽然公募债基在这比私募可能略逊一点,但是公募债基整体问题还是不大的,比私募更适合绝大部分人。私募性价比会比公募高,但这建立在你认知程度足够高的前提下,不然进去就是天雷滚滚。公募一哥的文章被外星人绑架到火星了,想回看的可以去知识星球。最近又发现有一批人在我星球进进出出套利,我决定本周日晚12点把星球价格从299调到399第二次调价了。后续会持续涨价,希望今年内能调到999,这样我每天专心写文章就不会被人说成不务正业了哈哈哈。
2022年11月11日
其他

据说,严查结构化回购资金?做结构化的赶紧跑吧

结构化、城投、质押式回购,这些写过很多次提示风险了,大家可以回顾往期文章去看看。据传现在监管严查了,可能很多相关机构的资金链要崩,请大家持有相关产品的速速赎回,不知道有没有持有的赶紧复习下往期文章。远离那些玩结构化的债券私募(老文重发)关于债券基金参与结构化的一些思考固收坑人新套路-质押式回购基金All
2022年11月10日
其他

请不要把信用下沉的β当成自己的“信用α”

周日晚上开通了星球,分享了一只市价不到49的AAA级大公募债券,自然人可以用股票账户直接买的那种。周一开盘我和很多小伙伴冲进去了,截止今天收盘已经发稿现在涨到61.7了,两个半交易日赚了25%,5万块本金净赚1.25万元,一起体验了一把信用债的交易。这波操作的实质,是一个信用债的信用下沉,刚好在这里也展开跟大家聊一下这里面的道道和很多债券基金管理人欺负我们不懂忽悠我们的套路。之前星球上车的朋友们也赶紧补充一下知识吧。什么是信用下沉?信用债的投资收益可以拆开两块,债券的持有至到期收益率(YTM)与交易的差价。持有至到期收益率就是你买了这只债,持有至到期能获得的年化收益率,这个收益率取决于市场认为这只债的违约率。因为这个债和国债相比是可能会违约的,所以我需要比国债多拿点收益才划算。违约率越高,我要多拿的收益越多,所以持有至到期收益率=无风险收益+信用溢价。如果你买的债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比别人买的债券高,就说明你买的债券比别人买的违约风险大,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吧。所以,买持有至到期收益率高的债券,就是信用下沉,因为你买的债券信用资质不如持有至到期收益率低的债券。请各管理人不要拿着一堆YTM
2022年11月9日
其他

又删稿了~

前两天写公募一哥的文章删了。原因是对方过来认真沟通过了,虽然我是很不想删稿,但是经过对方指正我里面确实有几次地方数字写错了,知错就要改,所以删了。在此也跟一哥及东兴基金道个歉,确实我眼花看错了几个数字,给贵司带来的不良影响望海涵。不过我还是要改完重新发的,包括一些之前删除的文章,都发到星球里了我大概是删稿率最高的公众号了吧。写这只基金的公众号相关文章都删了大家也看到了,公开的地方有些话不能说,触碰利益比较多,但是到了星球应该就没人管我了吧。删了的文章,会触犯一些管理人的利益,但是更有投资人的共鸣。另外,周日晚上在星球发了个非常高性价比的投资机会,星球由于是刚开通的只能进50个人,一上午就挤满了。周一早上冲进去的小伙伴们到今天收盘已经5万本金赚了9%了,也就是4500块,起码20年的星球费用回来了。后面也还能参与,不过性价比比周一稍微低了一些。如果不和周一比的话,性价比也还是很高。星球现在由于大家的参与已经变成正式账户了,没有人数限制,所以想加入小伙伴的还可以加。只是想进来看看的,或者看完觉得不靠谱的,或者看完觉得好但是用72小时随意退款规则套利的,可以随意退款~也有些朋友想退款但找不到退款路径,我也试了下用微信进入好像不好退款,大家可以下载知识星球APP,然后点下图标注的地方,拉到最下面申请退款。退款理由随便编一个就行,反正退款秒到账。如果还要加入星球的,可以扫下面的二维码。星球里面会发之前删过的文章、还有一些不便公开说的投资机会和投资套路。为了套路下那些过来看看马上退款套利的,也感谢进来不退款默默支持的看官们。我准备下周把星球价格从199涨到299。虽然我同意你们套利,但不代表我喜欢让你们套利呀~套利套一次就行了,也别天天套路我呀~也欢迎这次赚到钱的小伙伴一起转发下,呼朋引伴一起避坑一起赚钱。
2022年11月8日
其他

开通知识星球了,分享一个价值4万块的投资机会

天天说避坑,今天也聊聊赚钱的事。最近资本市场震荡,也震出了一些高性价比投资机会。最近和几个公众号看官聊天,聊到了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也和相关策略行业大佬确认过,多方证实确实是一个难得的高胜率高赔率机会,大家可以直接用自己的证券账户去操作。这个投资机会希望大家可投资资产在500万以上的再考虑参与,并且需要有证券账户自己操作,毕竟风险也挺大的。每人最多且只能投入5万块,投资周期可能很快,2、3个月就回来,也可能很慢,2-3年回来。极大概率能翻倍,但是极端情况下可能会清零。按不同情景下的概率推算了一下投资收益预期大概是4万块。至于具体怎么搞,公众号说出来太容易封号了,所以干脆开了个知识星球写在里面了,有兴趣的可以进去看看,如果觉得不靠谱反正72小时内星球是可以随时退的。知识星球是个偏私密的地方,开通这个知识星球可以把在公众号不能发表的赤裸套路发一发,也会分享一些投资机会,还有公众号删掉的文章也会发在上面。大部分观众只要多关注下公众号就行,没有必要开通星球。反正是初创星球,官方设定第一批也只能进50个人。要关注星球的就扫下下面的二维码。
2022年11月7日
其他

公募债券一哥是怎样炼成的

有公众号看官向我咨询一只公募债券基金能不能买,他挑中了近三年业绩第一的东兴兴瑞一年定开A,基金经理司马义买买提。近三年收益21%,近一年收益9%,回撤0%,看起来太爽了吧。关注我公众号的老看官都知道,如果不是成本法,就算是只买1年期国债都是有回撤的(复习传送门:《固收原来是“浮收”?》),他怎么会没回撤?当然经我认真查证,近3年最大回撤有0.36%。不过即使是有0.36%的回撤,这个收益也属实夸张了,到底是怎么做的呢?公募一哥的业绩是怎么做出来的近3年中利率债有一波很大的回撤,发生在20年5月份,当时中证全债指数都回撤了3%。原因是疫情阶段性控制住了,央行收了收水,利率上行了一波导致长期利率债大跌一波。就是下图画圈圈的那个地方,原谅我用私募排排网看公募基金,纯粹是习惯了,私募排排挺好用的。这一波下来一哥的基金只回撤了0.36%,说明这基金当时久期很短,这么看来大概率是玩信用债的。这基金之前净值也还算正常,21年4月份换了一次基金经理,就是换成了现在这位公募债券一哥司马义买买提先生,然后净值斜率从21年9月份开始明显上升,开始快速拉涨。从下图各季度收益可以明显看出,21年9月以前每个季度大概涨1%,之后每个季度大概涨2%。这只基金如果只看最近一年的数据会更加可怕,达到了9.03%的年化费后收益,且只有0.09%的回撤!!!是不是和我之前diss的那些私募基金有点相像了~所以,21年9月份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我们把这只基金扒开看看。之前讲过债券基金怎么选,净值曲线看不出风险,债券基金的风险要打开仓位才能看到。(复习传送门:《债券基金怎么选》)好在公募基金有个好处就是每季末必须披露前五大持仓债券,这样我们就能顺藤摸瓜找找线索了。这个基金一直都是重仓城投,当然也可能是all
2022年11月6日
其他

雪球产品是目前财富管理行业的最优解

前两天发了篇关于Accumulate顺手diss雪球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有diss的,有拉黑的,有指正的,有点赞的,有打赏的,有私聊感谢的。谢谢大家对我的指正和鼓励,我也会持续输出原创内容,虽然有些内容你可能觉得很奇怪,但至少是经过了我的客观思考和求证。我认为这个市场上客观比专业更重要,每个人的屁股都有自己的位置,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专业知识又唾手可得,只是你用这些专业是来割韭菜的呢还是帮投资者赚钱呢?在这个市场上一致性观点没有太大价值,人云亦云并不能给你带来思考,反而这些观点都已经price
2022年11月5日
其他

远离那些玩结构化的债券私募(老文重发)

老文重发,看过的可以直接关掉了。之前由于某些机构后台投诉,本着宁放过不杀错的原则,把这篇文章先删掉了。不过后台还有更多观众都墙裂要求再看一遍。老观众都知道我文章的传送门特别多,删一篇影响还挺大的。所以以后都不删了,不过说黑料的公司名字也都写缩写了,想知道具体情况的还是微信私聊吧~之前发完还有些所谓债券圈内同志暗戳戳的说这些陈年往事大家都知道,现在还在提有点太跟不上时代了。我只能说贵圈套路更新太快,我得帮投资人赶赶路才能尽量不被甩太远。结构化发行是中国债券市场最大的“毒瘤”,现在大部分债券私募套路都和结构化发行有关。结构化发行是债圈常用术语,其实叫“非市场化发行”更为恰当。不过圈内都用结构化发行,我也就继续沿用了。结构化发行1.0市面已经公开的最早的结构化发债是2013年的北极皓天,一家神奇的空壳公司,没有销售收入,没有利润,愣是造了一堆假材料忽悠中山证券在中小企业私募债审核最松的2013年拿到了债券发行备案的批文,可以发行一笔1亿元3年期的债券。可是中山证券傻,但债券投资人不傻啊,根本没人买,最后只忽悠到JS资本打算买2700万。如果只有JS资本一个人认购这个债券,JS资本肯定也虚,难道只骗到我一个吗?于是北极皓天借了6700万,用其它公司名义认购债券,好像这个债券一共发行了9400万。这下JS资本满意了,还有同行也觉得这个债不错,那我就放心了。最终北极皓天拿到9400万后,还了借的那6700万,最终融资到2700万。然后中山证券拿了268万债券发行费。这么一套操作下来,北极皓天一个空壳公司成功骗到手2432万,中山证券赚了268万发行费,坑了JS资本一把。后来JS资本反应过来了,这公司尼玛骗子啊,然后把债券在到期前打折卖给了ZJ创新,ZJ创新还发了个理财产品买过来了,最后坑了买这个理财产品的投资人。上面这个故事如果想知道主角是谁请点击下方链接,要删稿的请别找我了,找百度去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4844510285189570&wfr=spider&for=pc上面这事看起来很不靠谱吧?空壳公司干这事不靠谱,但如果稍微正经点的公司干这事,还是大把人愿意合作的(尤其是有信仰且收益超高的城投),于是轰轰烈烈的结构化发行大幕开始。这是结构化发行第一个版本,发债方自己找关联方认购债券,先把发行这事搞定,能忽悠多少是多少,不行等债券挂牌交易以后再去卖债继续忽悠。这事目前信托还在大干特干,你看现在信托发行的那些买单债的产品,大部分都是从发行方或者关联方手里买回来的,不然如何在每天波动的价格里面一早就确定投资者收益率呢?结构化发行2.02015年股灾去杠杆之后,资金面仍然很充裕,所以出现了资产荒。大家发现股票这东西波动太大,要不咱去给债券加杠杆吧,债券波动小啊。然后结构化发行第二个版本出现,债券发债方买个资管产品或者私募基金做劣后,银行资金做优先,用少量的钱换来更多的钱。再后来银行觉得如果一只私募就买一只债的话有点危险,要不你多买几只分散下吧,于是版本2.1出现。如上图所示,私募找5个发债方过来,每人出点钱一起做劣后,跟银行去配资,配资回来的钱买你们5个发的债,每家买20%。这事看起来很美,各发债方都融到了钱,但万一A暴雷没还钱,但是B没暴雷,那B作为私募基金投资者也得承担投资A债券的亏损啊。2017年年中佳源创盛出了2.5亿投资QW的私募基金,QW拿他们和另外几家组了个团找银行配资买了7.5亿佳源创盛的债券。结果佳源创盛的债券到期还钱了,但是这2.5亿投资私募基金的钱拿不回来了~为啥?因为另外组团的几家16亿阳04、16亿阳05、16亿阳07、16东南01、16洪业02、16神雾E1都出问题了~结构化发行3.0结构化发行2.0还没有坑到正常的私募投资人,都是机构之间的游戏,但是到了3.0,就开始坑投资人了。后来有些发债方一点钱都不想出,那咋整呢?结构化发行第三个版本出现,找个私募去募个产品,加杠杆或者平层去买自己的债,这不是完全不用出钱么?那私募干这事有啥好处?一边赚管理费一边赚发债方给的黑钱,真是快乐啊。相关案例还没彻底捅破,净值神一样的WB已经被财新爆出来了,因为财新这是收费文章,我就挂个传送门,有兴趣的自己去花钱看(传送门:【WeNews】结构化发债屡禁不止
2022年11月2日
其他

投资踩雷50年之2008:雪球前世Accumulate屠杀内地富豪

所有的事情都在重复和轮回,之前踩的雷后面还会出现投资是一个散户化到专业化到科学化的过程也是各个信仰逐渐被打破的过程这篇文章比较长,但如果你们要买雪球产品请一定要看完。某外资行大佬曾经说过:现在还在买雪球的,没有old
2022年11月1日
其他

择时高手今何在

不管做没做过投资的人都知道,投资就是要低买高卖。如果能精准预判大盘涨跌,低买高卖,固然可以获得丰厚的收益。然而如何预判众说纷纭,大部分人长期都是反向指标。本着只向有结果的人学习,不和嘴炮党讨论的原则,我们应该先把真正的择时高手找出来,再去有针对性的学习。最早被媒体关注的择时高手是公募一哥王亚伟,其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在2007年9月底将仓位从9成降到6成,直至08年中的5成仓,算是非常成功了躲过了那波史诗级大跌。不过接下来又在2009年6月底把仓位调回进9成,成功的在未来5年的高点3000点重仓站岗,成为第一批血战收复3000点的老兵。有人统计过其执掌华夏大盘精选的24个季度中,王亚伟看对了10次,正确的概率为41.6%,胜率不足50%。后来他自己也说:国内基金经理在择时上不怎么看重,基本上都把全部精力放在选股上,国外其实也没有择时一说。其实择时不应该在评判标准里,我的投资业绩也主要来自选股,而非择时。到了2015年的牛熊转换,又有一位择时大师被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那就是15年的私募一哥,泽泉和神州牧的老板辛宇。因在5000点时颇具前瞻性地清仓而成为当年的私募业绩第一,此后坚持空仓十个月,又躲过了2016年初的熔断,一时风头无俩。辛宇认为股票投资第一要择时,第二要兼顾逻辑和人性,第三要把握住股票市场价值体现的周期与轮回。说得很有道理,如果大盘择时看准,板块轮动也看准,那自然业绩起飞。然后呢,16年4月重仓壳股获得“壳王”称号,从此净值一路下滑,大量客户净值腰斩,现在管理规模不足10亿,市场也很少有人提及了。公募一哥和私募一哥好像择时准确率都不是特别高,那真正的择时高手在哪里呢?还是择时这个事情只存在传说里,根本就没有人能做到?两个样本肯定不能代表市场,我们从下面从公募基金、券商研究所、量化机构三个维度用大数据全面扫描一下,到底择时高手在哪里。公募基金中有没有的择时高手寻找择时高手的第一站是数据披露最充分的公募基金,是否有择时能力。这个之前公众号专门发过,全面数据可以回传送门去看(传送门:《公募基金管理人是否具有择时能力》),我们就在这里说说结论。择时这事起码要经历一个牛熊,底线也得跑个5年时间吧,我们选择2017年以前成立的有历史业绩的公募股票基金及混合基金。剔除ETF及有异常波动数据的,还剩312个股票型基金样本及2307个混合型基金样本,一共2619个样本。把历史净值套到T-M模型去看其量化后的择时能力,从各个角度来看择时都没有正效果,反而普遍择时是负效果。2619个样本中只有一只基金是择时胜率显著高的,历史上也做对过几次交易,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幸存者偏差,毕竟2619只基金中选中这只择时能力强的基金的概率,比今天买只股票明天就涨停的概率还要低。看来公募一哥说得没错,国内基金经理择时上不怎么看重,基本上都把全部精力放在选股上。公募基金里面找择时高手好像不太容易,要不我们再看看别的地方?券商研究所会不会比公募基金好一点?券商研究所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能指导机构投资者操作,能力肯定不容小觑了。那券商研究所的研究结果准不准呢?风云君曾经搞了个爬虫,统计2013年至2017年区间内(内含一个完整的牛熊市)的个股研究报告,一共是85902份。来自75家券商和2119位研究员,覆盖3096家上市公司。原文传送门:《重磅
2022年10月27日
其他

公募基金管理人是否具有择时能力

很多人说择时是投资的圣杯,很多投资大师又说不要择时。择时是否能赚到钱?我准备从公募基金、券商、量化机构三个维度看看,择时是否可以真的贡献收益,胜率怎么样。第一站来到了数据最全面样本最庞大的公募基金。最早被媒体关注的择时高手是公募一哥王亚伟,其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在2007年9月底将仓位从9成降到6成,直至08年中的5成仓,算是非常成功了躲过了那波史诗级大跌。不过接下来又在2009年6月底把仓位调回进9成,成功的在未来5年的高点3000点重仓,又好像是马上做反了一波。有人统计过其执掌华夏大盘精选的24个季度中,王亚伟看对了10次,正确的概率为41.6%,胜率不足50%。后来他自己也说:国内基金经理在择时上不怎么看重,基本上都把全部经理放在选股上,国外其实也没有择时一说。其实择时不应该在评判标准里,我的投资业绩也主要来自选股,而非择时。那王亚伟同志业绩主要来自于选股而非择时,是不是个案呢?会不会其它公募基金可以择时而只有他不行呢?我们大样本扫描一遍。正文太长且数据枯燥,先说下结论吧:2600多只公募基金样本里面普遍择时无效或者负效果,只有一个天选之子在择时上面异常优秀。这说明公募基金普遍不具备择时能力,这估计突破了大部分人的认知,不过倒和国外主流结论一致。研究开始我们选用T-M模型对全市场的公募混合基金和股票基金做个扫描,看看择时是否真的对基金净值有正效应。我稍微撇两嘴对这个模型的介绍,有兴趣的自己可以拿数据跑跑,没兴趣的直接跳过往下看结论。T-M模型是1996年由特雷诺(Treynor)和玛泽(Mauzy)在《共同基金能否战胜市场》这本书里面提出的对基金经理择时和选股能力的量化模型,模型长这样:把基金收益拆开,α是选股能力,β1是系统性风险,也可以理解为市场相关性,β2是择时能力。当β2大于0的时候,说明市场波动可以给基金带来更高的收益,可以视为有择时能力,β2小于0的时候意味着市场波动给基金带来的是负收益,说明择时是负效果的。我觉得基金至少观察个五年时间吧,所以我们看看2017年以前成立的有历史业绩的公募股票基金,剔除了ETF和那种一天就涨个20%+的明显异常波动的基金,还剩312个样本。把样本按成立时间和管理人两个维度分分组,看看会不会哪一部分基金是有明显择时收益的。先看按成立时间分组的结果:嗯~择时能力平均是负的,这也太直接且一致了吧,每年成立的公募基金平均择时能力都是负的。我们再看看按基金公司分组的结果吧。绝大部分基金公司的平均择时收益也是负的,只有少数公司是正的,但是也很微弱。从上面两个角度可以看出来,基本上对于绝大部分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而言,择时都不能明显带来收益,甚至大部分基金经理是负收益的。因为股票型基金本身仓位要求就比较高,择时调整的空间不大,会不会混合型基金会好很多呢?毕竟混合型基金的股票持仓比例可以进行较大规模的调整,如果真的有择时能力是可以明显感受到的。混合型基金的样本数量就远大于股票了,18年以前的混合基金还存续的现在有2307只。确实混合型基金的生存能力远大于股票型基金,不管啥时候all
2022年10月22日
其他

写完这篇我就去扫打折股票了

跌成这样大家都很焦虑,先送一个心理按摩的文章,来自我很喜欢的心理学博主“L先生说”《如果你感到焦虑,不妨打开这个工具箱》。国庆假期港美股“先扬后抑”但终归还是涨的,A股出门来了个大跌。收盘找原因的人很多,大家都知道跌完了去找原因都能找到很多似是而非的原因,这次我认为核心还是情绪问题。情绪崩了,一点风吹草动都能砸掉一个板块大家都等着卖,就差一个理由高通胀和去全球化的外因,叠加Y情与房地产的内因,让大家风声鹤唳。国庆假期随机随意乱码、给小窗户、静默,说好的大会之后就放松管控好像没希望了。这个国庆把很多人情绪搞崩了,国庆期间的朋友圈摄影展变成了跑毒日记。今天这大跌之后的朋友圈也莫名安静,偶尔冒几个人推荐增额终身寿,一点都不像之前大跌之后全场关灯吃面。(我先挖个坑,回头再说说增额终身寿的坑)国外的事不聊了,国际政治咱也不懂,这个难度可比大盘择时难多了。当然大家看的再不准也喜欢聊,当电视剧看看乐呵乐呵就行了,别真的指导自己投资决策啊,别忘了大家年初说大毛3天秒杀二毛的场景。至于国内的事,咱们先一起看两段改革开放的历史吧。1981-1982
2022年10月10日
其他

投资踩雷50年之1990:台湾股灾

所有的事情都在重复和轮回,之前踩的雷后面还会出现投资是一个散户化到专业化到科学化的过程也是各个信仰逐渐被打破的过程3年时间把股指从1000点拉到12500点,暴涨11.5倍,然后8个月跌掉80%到2500点,这就是1987-1990的台湾股市。和之前1973年香港股灾一样,股灾基本都发生在牛市。我们先看看股灾前的疯狂。暴跌前的上涨二十世纪80年代早期,尽管台湾在许多工业产品比如电子产品的细分市场拥有世界级的影响,但金融体系却相对落后。经历了连续40年年均接近9%的经济增长之后,台湾的外汇储备仅次于日本,位于世界第二位。和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并称为“亚洲四小龙”。美国多次以台湾人为操纵汇率为由要求台湾放宽外汇管制,让新台币升值减少对美贸易顺差,台湾被迫对新台币实施缓慢升值的政策,后果是带来国际热钱的大量涌入。当时台湾居民投资渠道较少,长期经济增长带来了大量的财富积累,大部分都存在银行。当股市启动带来赚钱效应之后,储蓄开始疯狂搬家入市。经济持续增长,热钱涌入,居民投资需求强烈,台湾股市开始了上涨之旅。赚钱效应带来的自我强化当股市突破1500点和2000点的时候,是台湾金融人士最为紧张的时刻,他们觉得股价是不是有点高了?反而继续往上涨之后,他们就习以为常了。1987年到1990年这三年牛市中,就算随机选股持有,都能获得8%/月的收益率。1988-1990年台湾省人口为2000万,其中成年人大概1500万人。1988年6月时台湾活跃的交易账户是68.7万个,平均每22个成年人中有一个是很积极的股民。到1990年时活跃交易账户数量达到了460个,平均每3个成年人中有一个是很积极的股民,几乎意味着每个家庭都参与了这场狂欢。到1989年底时,台湾股市平均市盈率达到100倍,而同期全球其他市场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当外资评论台湾股市估值水平异常时,台湾金融人士一律表示:“外国人不懂我们的股市”。即使市场超过了10000点,市场主流言论仍然是“台湾大牛市还有很大空间”,当时主要是如下观点:一、台湾市场“流动性泛滥”,一方面是高储蓄率、贸易顺差、热钱流入,资金供给充足,另一方面除了房地产和股票没有什么投资渠道。(我马上想到了“因为深圳一直人口净流入,所以房价一直涨”)二、市场上的大庄家一直做多市场,如果股市崩了他们亏更惨(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听董秘亏一半,听董事长亏光)三、台湾与日本情况类似,外国投资者唱空东京股市楼市那么多年,东京还在涨(再过两年你看看?)。四、台湾当局不会让市场崩溃,崩溃的结果他们无法接受。充满定性分析的感性自我强化,与定量的估值数据对比中,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前者。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市场里定性分析的声音越多泡沫越大,定量分析的声音越多泡沫越小。不看市盈率炒股都是赌博,这句话放07年和15年的大A也是没人听,现在买房让大家看租售比和租金收入比也是没人听。牛市中的神话与笑话有媒体在证券营业部门口采访了一位投资人,问她买了哪只股票,她提到了一家名叫太鲁阁的公司,这是一家纺织企业,名字来源于台湾旅游胜地太鲁阁峡谷,但除了名字以外和这个旅游胜地没有任何关系。当问她为什么要选择太鲁阁股票的时候,这位投资人做出了非常认真的分析:随着生活更加富裕,人们在空闲时更乐于去旅游放松,旅游市场会不断扩大。很明显,这个投资人根本就没有看清楚她买的是什么股票,当然这并不妨碍她赚钱。一只叫新奇毛纺的壳公司,没有资产,没有经营活动,几乎没有员工。靠着一个可能因为壳资源被收购的消息获得了22个涨停。台湾的中国国际商业银行是银行股,大部分股东是长期持有的,流通股相对较少。因为银行的特质被很多人认为是高质量的稳健型投资,1989年底中国国际商业银行的总市值达到210亿美金,相当于摩根大通、美洲银行、第一银行公司、富国银行、美联银行五大美国最优质银行市值的总和。而盈利却仅为五大银行利润的十五分之一。(这么看来2007年工商银行成为全球市值最高银行好像也不是很夸张了)。台湾国泰人寿,当时市盈率153倍,市值230亿美元,超过了全美14家人寿保险公司市值的总和,而国泰人寿的净利润却只有其中一家安泰保险的一半(这么看来2007年中国人寿成为全球市值寿险公司好像也不是很夸张了)。没有人去认真研究公司基本面,而是把注意力放到了市场消息。股灾来了回到1973年香港股灾时还有一个导火索,就是市场上发现3张假股票,大家担心自己手上的股票也是假的,于是有了一波小的抛售潮引发崩盘。而在台湾指数于1990年2月10日达到12495点时,市场上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2月11日周日休市,2月12日只跌了0.57%,2月13日跌了2.4%,一切看起来那么正常,2月14日反弹0.87%,
2022年9月27日
其他

关于债券基金参与结构化的一些思考

前几天写了篇参与结构化发行的私募,文章一出炸出一堆债券大佬指正,发现上版名单可能有误杀。本着宁放过不杀错的原则,很怕伤害到正儿八经干活的管理人,那份清单已经悄悄修改删掉了一些。包括转写MY那篇也是得到了某大佬指点,后面故事有点复杂,MY也还是做了些正确的事情,比现在结构化4.0时代在自然人面前招摇撞骗的那批好太多了,所以也删了。也有大佬提供了几份到处流传的结构化私募清单,各机构的私募黑名单,多方考证过也都不是特别准确,也就不po了。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基本上把市面上的券商资管、期货资管、债券私募都重新认识了一遍。。。以后更好帮大家避坑了之前发的名单大家也别问我哪个缩写是谁家了,你不认识是好事,说明你没碰到过。以后投之前先对照下,实在拿不准就后台私信一嘴,我看到都会回,只是可能是一天以后~可能已经没有退路了做固收资管的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投行思维,服务融资方的,比如玩结构化的那帮人。一种是真资管思维,服务投资者的,比如正经做事的那帮人。往往投行背景的人出来做资管屁股容易做到融资方去,参与结构程度最高,所以看到现在结构化大户有几个是某大银行或券商投行背景的。一开始屁股做到融资方那的理由也很简单,能赚大钱快钱。真把屁股做到投资者那边的,只能赚个管理费,还得长期坚持等几轮潮水褪去才被大家发现,挺不容易的,走这条路的人不多,这种管理人很宝贵很值得尊敬。我总有个疑惑,搞结构化这帮人明明已经赚的够多了,都财富自由几遍了,为啥还要继续搞?一位大佬给我道明了真相,可能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结构化这东西跟加入黑社会似的,风险大赚得多,你要想金盆洗手?想得美!现在你手里的券想卖掉?先把之前拿的钱给我吐出来!债券不允许打折卖,不然会影响我们还在牌桌上的人。市价80的债想100块卖掉?卖得掉吗?只能硬着头皮一直滚,祈祷千万不要雷。结构化发债是好还是坏结构化发债是个工具,工具本身没有对错,只是在对的人手里对,错的人手里错。发债方都要面子,有些城投真15%以上的市场化利率发债确实太难看,也没人同意能发出来。假装以一个低利率发出来,也给市场上供给了大量的高收益债,让大家参与这个市场,这个角度来看是好事。总比让就想去赚城投这波钱的投资人去投定融强吧。但是扰乱市场,坑投资人,那就是坏事。结构化发债的债券能不能投,如果你清楚知道里面的风险,并且觉得获得的收益能够覆盖风险,划得来,可以尝试。如果去参与结构化还只拿个7-8%的收益,那是拿着你的本金去给中间商赚差价了,那就不能碰。如果你是个债券萌新,那就离结构化远一点吧。为啥我不碰参与结构化发债的基金结构化发行的债券本身就有大量中介费的存在,价格天然不公允。投这些债券,拿中介费就是吃里扒外,不拿就是傻,那你说是拿还是不拿?有私募说会通过交易把中介费再倒回产品里面,好像听起来不错。但是说明人家已经在通过关联交易操作产品净值了,你获得多少收益并不取决于市场真实收益,而取决于管理人想给你多少收益!你的风控只有管理人人品这一个了,大家觉得管理人人品值多少钱?真出问题的时候,人家明摆着一开始屁股已经坐到融资人那边了,你想着让他帮你争取权益,请问他怎么帮你争取才能对得起他之前拿过融资人给的财务顾问费呢?这么高的收益还带着中介费,说明这债必然面临着巨大风险,真出事了最后大概率还是得自己上场信访诉讼去维权,大家是在买基金当受益人还是自己下场当管理人呢?不管你们碰不碰,我是不碰最近说债券有点多,最后再写一篇专门聊城投的,就不写债券了,再写真写吐了。。。。
2022年9月25日
其他

债券私募发展史

非标转标之后固收都变成债券了,很多大家之前并不熟知的债券私募开始映入眼帘,各大门派在净值上面斗法比拼,又带来了一大波新坑。有几个公众号观众是债券大佬,最近聊了一下债券私募这么多年发展过来的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从几个角度努力拼凑出来了债券私募的发展史,可能不够全面,不过也够大家了解下这个神秘的行业了。2009-2013各大银行委外支撑债券私募起家2009年,整个投资理财市场的大BOSS无疑是银行理财,改革开放后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居民储蓄,除了去房地产以外大部分都去了银行理财。银行最强悍的是募资能力,投资能力未必那么强,这么多钱得投出去产生收益啊,于是就想委托别人管理。银行理财给投资人是固定收益的,所以委托别人去投资的重点也是固定收益,就是债券了。这批巨额资金催生出第一批债券私募基金。北京成立了乐瑞、佑瑞持、鹏扬、暖流、洛肯国际。上海成立了合晟、理石、银叶、博道、耀之、茂典、映雪、久期。最早的债券私募为啥都在北京和上海呢?离银行总行近啊!股票策略大神们中有民间高手,但债券策略进入门槛极高,基本都是正规军出身。第一批债券私募管理人基本都是银行或者券商、公募背景,比如乐瑞董事长唐毅亭出身于农总行,后至安信证券负责资管业务。鹏扬董事长杨爱斌曾是华夏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合晟董事长胡远川原为兴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久期董事长姜云飞曾任工总行资本投资处处长。那时候比较有名的几家债券私募为乐瑞、佑瑞持、鹏扬、合晟、博道,五家目前现状差异也很大。乐瑞现在全面转型宏观对冲,据悉已经没有纯债基金发行了,猜测的原因后面会提到。合晟还在坚持纯债私募,一路走下来跌跌撞撞。鹏扬基金2016年由私募转为公募基金,现管理规模过千亿,仍以债券策略为主,不过收益在债券策略中已经不再领先,近5年平均收益甚至落后于公募平均水平及中证全债指数。博道基金2017年私募转公募也不太理想,规模不到200亿元,策略上也舍弃了债券,现在以股票型和混合型为主。佑瑞持也在转公募进行时,在2021年8月向证监会申请设立公募基金,目前还未收到批复。2009-2013对债券私募是个美好的时代,资金端银行爸爸大笔给钱,投资端又没有债券暴雷,闭着眼睛的幸福。也有私募通过信托募资再去银行大手笔加杠杆去投资债券,赚得盆满钵满。但是自然人鲜有参与其中,因为那也是非标信托大行其道的年代,一年固定10%某某担保某某抵押不香么?谁投净值化产品啊。其实那时候债券私募是真香,信托端可以加到10倍杠杆,然后再通过正回购再放3-5倍杠杆,杠杆成本低,票息高,且0违约。假设先通过信托放10倍杠杆,优先收益率6%,再通过正回购放2倍杠杆,回购利率2.5%,去买5.5%年化收益的债券,年化收益可以夸张到(5.5%×3-2.5%×2)×11-6%×10=66.5%!2014年债券违约开始,叠加2016年限制杠杆率之后,这种好事就没有了,大家现在也别想了~2014-2016私募阳光化及农商行委外推动规模快速扩张2014年3月,私募基金开始备案阳光化,第一批就有博道、合晟、友山、耀之等几家债券私募,其它家也陆续开始备案阳光化,开始可以独立发行产品。还是由于非标信托大行其道,那时候债券私募基金向自然人发行很困难,很多公司都是以高杠杆去做高收益,得以与非标信托进行差异化竞争。真要起规模还是得靠银行爸爸们支持。15年以前都是大银行对外委外投资,15年以后小银行和农商行也开始疯狂委外,作为银行委外主力策略的债券私募规模疯狂扩张。到16年底债券百亿私募有佑瑞持、耀之、合晟、暖流、映雪、茂典、蓝石、博道、乐瑞、鹏扬、青骓11家,那时候证券百亿私募一共才27家,债券占了半壁江山。据某公众号看官提供的一份17年中对部分债券私募的统计资料显示,2017年中合晟管理规模300亿,乐瑞管理规模260亿,茂典管理规模185亿,青骓管理规模208亿,其中80%是债券20%是量化,债券部分约160亿,银叶管理规模110亿。结构化发行之殇结构化发行是中国债券市场最大的“毒瘤”,有迹可循的结构化发行从2013年的北极皓天开始,把中金创新坑了一把。到现在结构化发行逐步进化,越来越隐蔽也越来越坑投资人。写本文的时候写着写着发现这章太长了,直接拿出来专门写了一篇,回顾结构化发行的可以走传送门回去看(传送门:远离那些玩结构化的债券私募(附名单))结构化发行这事属于发债方融到资,私募体外赚大钱,不小心雷了坑坑投资人,也有做太狠把自己玩死的债券私募。被人发现玩结构化的债券私募结局都挺差的,基本发现之后都停止了发展,比较严重的是中融景诚,曾经的百亿债券私募。中融景诚被爆出玩结构化源自2016年6月中泰证券代销了中融景诚的私募基金2.8亿,优先级是向自然人募集的,大部分是山东客户,事后该基金净值直接跌到0.24。从持仓情况里面看到了大量的违约债券,并且主要是山东企业的债券。这个情况就很奇怪了,山东的券商找了北京的私募发产品投了大量的山东垃圾债,背后的各种故事可以猜测一下。结构化大量踩雷之后中融景诚遭受了大量的诉讼,毕竟自己不占理,很多诉讼输了以后面临巨额赔偿,中融景诚已经在2020年向法院申请破产了,也算是结构化浪潮中目前看来受伤最重的债券私募了,不过估计后面还会有更严重的出现。2018-2020,银行委外撤离,债券私募缩水转型2018年以前债券私募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银行理财的委外,除了银行理财委外之外还有少量的银行代销、券商代销、第三方财富公司代销,但占比极低,大部分私募银行理财委外占比规模都在70%以上。毕竟那时候固收市场还是信托和定融的天下,一个不确定多少收益的债券基金在自然人端没有什么市场。2018年4月资管新规颁布,各大银行纷纷设立理财子公司管理理财产品,理财资金从债券私募大批量退出。没有理财资金管了,未来的路怎么走成了各大债券私募的首要难题。乐瑞、合晟两大债券私募带头走出了两条各具代表性的路线。说到乐瑞不得不提“固收+”,乐瑞一早对自身的定位就是做宏观策略,股、债、商品都研究,把债券策略和其它策略一叠加,“固收+”产品就出来了。很多人说乐瑞是“固收+”的原创,2012年就开始了第一只“固收+”策略产品,但其实“固收+”就是偏债混合基金,公募都玩了多少年的东西了,改了个名字换了个概念又可以风生水起了,“固收+”不一定是个很好的投资产品,但一定是个非常好的营销案例。捎带两嘴对这个策略的评论。“固收+”有其优秀的地方,比债券基金收益高,比股票基金风险小,又安全还有高收益,还能通过低相关性资产配置获得“免费的午餐”。但“固收+”真的那么好吗?反过来说也没错,比债券基金风险大,比股票基金收益低,收益又低又不安全。开个玩笑,只是让大家知道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买基金要把销售滤镜拿掉。况且一个私募基金在一个细分市场做到顶尖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股跟债都能做到顶尖,这个概率还是太低了点。你看“中国债王”睿远饶刚去年火爆发行“固收+”产品睿远稳进一天吸金千亿,10倍超额认购,上来就来了个9%的最大回撤,到现在快一年了也没见爬回水面。撇开对这个策略的个人偏见,乐瑞是一家很优秀且值得尊敬的公司,在结构化时期没有跟其它大部分债券私募一样乱搞,又利用自己擅长的宏观研究优势把“固收+”做出了一条优秀的净值曲线,继续蓬勃发展,据传已经700亿以上管理规模了。不过现在把乐瑞归为债券私募也不太客观了,毕竟据传其纯债策略已经不募集了,在私募排排网上面的公司核心策略分类也一会是宏观一会是债券,归为宏观策略更为合适。路怎么走很大程度取决于管谁的钱,如果继续和银行爸爸们合作,就得和纯债的银行理财产品做出差异化。如果和券商爸爸们合作,那就得贡献点股票交易佣金,毕竟券商搞啥都先看交易佣金贡献,于是很多债券私募开始了“固收+”路线,不过真算跑出来的也就是乐瑞了,人家投研团队是真的够强悍。“固收+”跑出来的难度太大了,但跑出来就还能占住银行这一最强渠道带来的规模优势,据传仅仅招商银行私人银行代销乐瑞的规模就有200亿。另外一家很优秀且值得尊敬的债券私募合晟没有走“固收+”的路线,盲猜是评估了下自己的能力圈,自己还是做债券比较擅长,继续深耕吧。继续深耕债券意味着之前最大的金主爸爸银行的资金可能没有了,在券商那因为没有股票交易量也不受待见,只能换资金渠道了。合晟在策略上继续保持纯债,开始大力发展各类资金渠道,所以现在市面上各大第三方理财机构基本都有合晟的产品做代销,管理规模目前也稳定在了200亿以上,在纯债策略上面目前影响力最大。上面是两条正路,走正路毕竟是艰难且赚的少,大部分人还是想赚快钱,于是还有很多债券私募持续深耕结构化发行,现在基本上就是盯着网红城投在那薅。这类私募我们还是祝他们好运吧。2020年底债灾,银行券商下架债券私募代销2020年时,银行理财委外从债券私募撤出的差不多了,这一刀把大部分债券私募切的够呛,规模大幅度缩水。部分头部债券私募靠银行私行代销以及券商代销的规模还在死死支撑着,这时候第二刀又砍来了。2020年11月10日,河南的AAA评级国企永煤集团债券违约,债市掀起轩然大波。大家突然发现以前的信仰被打破了,就是AAA级国企不会违约的信仰。私行和券商突然发现很多债券私募投资策略很简单,就是买AAA级国企,让代销方和投资者觉得很安全。但是是从收益率最高的开始买,收益率最高意味着风险最大,信仰一破跌的最深,很多all
2022年9月24日
其他

远离那些玩结构化的债券私募(附名单)

有几个公众号观众是债券圈的,最近聊了一下债券私募这么多年发展过来的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准备写写债券私募的发展历史。写到结构化发行这一part的时候发现内容量有点大,并且是投资人踩雷重点,所以今天单独拎出来讲讲结构化发行是咋回事,以及有谁干了这事。公开信息我就不打码了,那些做结构化还没被媒体打爆的我先用缩写,大家碰到多留个心眼。最后会附赠债券基金黑名单,不想看过程的直接拉到最后吧。结构化发行是中国债券市场最大的“毒瘤”,现在大部分债券私募套路都和结构化发行有关。结构化发行1.0市面已经公开的最早的结构化发债是2013年的北极皓天,一家神奇的空壳公司,没有销售收入,没有利润,愣是造了一堆假材料忽悠中山证券在中小企业私募债审核最松的2013年拿到了债券发行备案的批文,可以发行一笔1亿元3年期的债券。可是中山证券傻,但债券投资人不傻啊,根本没人买,最后只忽悠到嘉实资本打算买2700万。如果只有嘉实资本一个人认购这个债券,嘉实资本肯定也虚,难道只骗到我一个吗?于是北极皓天借了6700万,用其它公司名义认购债券,好像这个债券一共发行了9400万。这下嘉实资本满意了,还有同行也觉得这个债不错,那我就放心了。最终北极皓天拿到9400万后,还了借的那6700万,最终融资到2700万。然后中山证券拿了268万债券发行费。这么一套操作下来,北极皓天一个空壳公司成功骗到手2432万,中山证券赚了268万发行费,坑了嘉实资本一把。后来嘉实资本反应过来了,这公司尼玛骗子啊,然后把债券在到期前打折卖给了中金创新,最后中金创新发了个理财产品买过来了,最后坑了买这个理财产品的投资人。上面这事看起来很不靠谱吧?空壳公司干这事不靠谱,但如果稍微正经点的公司干这事,还是大把人愿意合作的(尤其是有信仰且收益超高的城投),于是轰轰烈烈的结构化发行大幕开始。这是结构化发行第一个版本,发债方自己找关联方认购债券,先把发行这事搞定,能忽悠多少是多少,不行等债券挂牌交易以后再去卖债继续忽悠。这事目前信托还在大干特干,你看现在信托发行的那些买单债的产品,大部分都是从发行方或者关联方手里买回来的,不然如何在每天波动的价格里面一早就确定投资者收益率呢?结构化发行2.02015年股灾去杠杆之后,资金面仍然很充裕,所以出现了资产荒。大家发现股票这东西波动太大,要不咱去给债券加杠杆吧,债券波动小啊。然后结构化发行第二个版本出现,债券发债方买个资管产品或者私募基金做劣后,银行资金做优先,用少量的钱换来更多的钱。再后来银行觉得如果一只私募就买一只债的话有点危险,要不你多买几只分散下吧,于是版本2.1出现。如上图所示,私募找5个发债方过来,每人出点钱一起做劣后,跟银行去配资,配资回来的钱买你们5个发的债,每家买20%。这事看起来很美,各发债方都融到了钱,但万一A暴雷没还钱,但是B没暴雷,那B作为私募基金投资者也得承担投资A债券的亏损啊。2017年年中佳源创盛出了2.5亿投资千为的私募基金,千为拿他们和另外几家组了个团找银行配资买了7.5亿佳源创盛的债券。结果佳源创盛的债券到期还钱了,但是这2.5亿投资私募基金的钱拿不回来了~为啥?因为另外组团的几家16亿阳04、16亿阳05、16亿阳07、16东南01、16洪业02、16神雾E1都出问题了~结构化发行3.0结构化发行2.0还没有坑到正常的私募投资人,都是机构之间的游戏,但是到了3.0,就开始坑投资人了。后来有些发债方一点钱都不想出,那咋整呢?结构化发行第三个版本出现,找个私募去募个产品,加杠杆或者平层去买自己的债,这不是完全不用出钱么?那私募干这事有啥好处?一边赚管理费一边赚发债方给的黑钱,真是快乐啊。相关案例还没彻底捅破,净值神一样的万柏已经被财新爆出来了,因为财新这是收费文章,我就挂个传送门,有兴趣的自己去花钱看(传送门:【WeNews】结构化发债屡禁不止
2022年9月22日
其他

投资踩雷50年之1986:温州抬会

所有的事情都在重复和轮回,之前踩的雷后面还会出现投资是一个散户化到专业化到科学化的过程也是各个信仰逐渐被打破的过程“1986年6月的一天,浙江温州乐清县,五金店售货员发现,长期滞销积压的200多把三角刮刀被抢购一空,空气中弥漫着血腥的气息。”“讨债者冲进潜逃会主家中,用竹签刺入“人质”的手指尖;没有来得及逃走的会主妻子,被20多个债主在光天化日下当众LJ;数百名债主把会主的漂亮楼房点火烧毁;愤怒的人们对抬会中捞了十几万元的上线人物严刑拷打,放蛇将他活活咬死在阴暗的仓库……”在那次风波中,非法集资12亿,涉及30万家庭,有63人自杀,200人潜逃,近1000人被非法关押,8万多户家庭倾家荡产。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商店关门,甚至还有400多人直接冲进了县政府,机关瘫痪,社会秩序濒临崩溃。改革开放后的新中国,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而金融体制却非常落后,1979年之前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银行,四大行都是在人民银行或者国务院、财政部下属。到了1984年,四大国有银行相继独立出来,有了中国银行业的雏形。80年代私营经济还没有成熟,刚独立的银行又是地方政府系统的,个人或民营企业很难从银行贷款,群众除了银行存款又没有投资途经,于是出现了“民间资金互助会”。“民间资金互助会”一般是亲戚朋友、同事同乡聚在一起,集合小钱办大事,比如有人结婚、盖房子、或者做生意急用钱,就大家一起凑一凑。这本是一个善意的开始。“民间资金互助会”走着走着,就开始变形了。据当时“抬会清理会案委员会”的资料,“抬会”发明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27岁木匠李启峰,家境贫困。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启峰结识了一位以搞民间互助会发家的道姑,并掌握了一些搞“会”的手法,一个邪念很快出现了。何不借搞“会”之名,弄些钱来花呢?于是从1985年夏天开始,李启峰便打出“抬会”旗号,言明此“会”两个月为期,第一个月交1.16万元,以后两个月每月可得到9000元,两个月的利息高达6400元,月息27.5%。消息传开后,一些群众为高利所诱,纷纷拿钱入“会”。李启峰以新会款支付老会款本息,赢得了“信誉”,使诈骗规模不断升格。据了解,在李启峰搞“抬会”的几个月中,李家收进会款亿元,堪称“抬会”诈骗犯中的冠军。李启峰的异军突起,像一条燃烧的导火索,很快向四周蔓延,许多人眼见“抬会”的好处,开始放弃正常的互助会,纷纷搞起“抬会”的勾当。有的以的高利为诱饵,吸收钱款转入“抬会”牟利,有的当起“抬会”的中间人,赚取经手费,有的则干脆投靠李启峰等人门下,充当中会主、小会主。还有一些不甘心的,又另起炉灶,在不同的地区,以同样的手段从事“抬会”,与李启峰相抗衡。一时间群“雄”并起。在风靡一时的这股金钱狂潮中,乐清有1346人充当了大中小会主,其中聚集资金超过1000万元的就有10个人,号称“十大会系”。这些“会主”的成分相当复杂,有农民、无业游民、干部、个体户、教师、职工等,80%的“会主”是女性,可能女性更容易让人信任吧~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盲,但能说会道人缘好。最疯狂的时候,抬会门口挤满了送钱入会的人。甚至数钱都数不过来了,直接拿出箱子称重数钱。我们站在后视镜去看历史,固然觉得太疯狂了,年化27.5%的收益做什么生意都不太可能实现,但其实现在仍然到处充斥着安全高收益的骗局。大家看到超高收益又好像很安全的投资第一反应都是这不靠谱吧,但又都怕错失致富良机,很多人都会先投一点钱试一试。当连续几次收到收益以后,贪婪就会把理智屏蔽,不断加大投资金额,最终暴雷的时候金额都会很大,甚至很多人到最后都是借钱去投的。可问题是,由于没有监管,大部分钱并没有拿来投资生产,毕竟干啥生意也赚不到这么高收益,只能拿后面新会员的钱去补前面的钱。大家简单一算就明白了,在第一年,会主要把1.16万元变成10.8万元。一个1.16万元的会员要维持下去,到第6个月必须发展22个会员,到12个月,要发展691个会员,到第18个月,就要发展20883个会员。庞氏骗局这东西收益越高,倒得越快,越不可能赚一把就走。这事看着就不靠谱,但是就算大家都觉得不靠谱,心里却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错过赚大钱的机会可是不行。进入1986年3月,“抬会”的后果已日益明显。“抬会”使当地物价节节上升。银行告急,储蓄存款也掉到了谷底。由于“抬会”,民间办厂、经商、务农积极性下降,生产面临危机。抬会最高峰时涉及30万人,总金额高达12亿,要知道那时候万元户都是大款了。这个金额占当年全国GDP的0.11%,如果以GDP作为购买力衡量标准的话,当年12亿的购买力可能是现在1319亿。在交通通讯都没有那么发达的1986年,不到一年时间抬会发展到如此规模,投资人也从当地扩散到了全国。规模大了就有人顶不住了,开始相继有会主携款出逃。1986年3月15日乐清县终于决定采取坚决措施取缔“抬会”。“抬会”雪崩,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反思投资进去赚到钱出来了并不意味着这个东西真的没问题,非法集资在炸之前都能全额本息兑付。但是不断的赚到钱对投资人的心理冲击实在太大,能不能抗住这个诱惑?最好还是第一步都不要进去,不然你就要被自己洗脑了。看到高收益的时候一定要弄明白怎么做才能赚到这么多,脱离合理收益率的投资基本都是有问题的。由于离钱太近,金融行为脱离监管后大部分都会变成非法集资,毕竟募来的钱想干啥没人管,自己先嗨一把再说。嗨完发现窟窿填不上了,慢慢就庞氏骗局了。包括P2P,包括当年的有限合伙固收,包括现在的定融,还有类似深圳DYF的完全非法集资(欲知全名请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DYF”,这家公司我一定说到他死为止)。请大家投资一定要选择合法且受到监管的平台和品种,就算一定要投资金池,信托资金池也好过没监管的定融资金池。收益越高的庞氏骗局炸的越快,因为收益率越高就要求拉新效率越高,当韭菜增速不够的时候就炸了。所以抱有赚一票就跑的投资人要小心,收益越高跑的越要快,普遍大家都是跑不出来就炸了的。大家看完是什么感受?说实在的我一直没有觉得太意外,人性的贪婪把理性打败的时候结果一直都是这样。作为最早期的金融骗局,手段还是比较拙劣的,后面的骗局会一步步升级,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可信。有兴趣的话点个赞点个关注,我们一起往后看吧。
2022年9月20日
其他

投资踩雷50年之1973:香港股灾

所有的事情都在重复和轮回,之前踩的雷后面还会出现投资是一个散户化到专业化到科学化的过程也是各个信仰逐渐被打破的过程指数跌92%是种什么体验?香港人民在1973年就体验了一次。由于当时参与者年纪都很大了,我们只能从资料中找到当时的故事。很有趣的一个现象是:股灾基本都发生在牛市。我们先看看股灾前的疯狂。第一波上涨(1968-1969)香港在1967年遭遇了“六七暴动”,香港人民在大陆WG的影响下,对港英政府发动暴动,由最初的罢工、示威,发展至后来的暗杀、炸弹放置和枪战。最少造成包括十名警员殉职在内的51人死亡,包括212名警员在内的802人受伤,1,936人被检控。“六七暴动”之后,社会秩序在1968年基本完全恢复,很多原先因政局不稳定而外流的资金也持续涌入香港,香港的股票市场开始了一波上涨。华人重视储蓄的传统也使银行存款充裕,经济急速增长自然会带来通货膨胀,如果积蓄一直放银行势必会一直贬值,所以投资者也在寻找一些投资渠道。在存款充裕的背景下,银行也在放水。一方面压低存款利息,另一方面放宽借款条件,尽可能的去赚息差。其中对“孖展买卖”尤为积极。(有2015年杠杆水牛内味儿了)另外香港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审核非常严格,1968年只有59家上市公司,1969年上升到73家,但流通股份仍然不多。外资涌入、居民投资需求强烈、银行对股市加杠杆,股票供应不足,自然而然迎来了第一轮上涨。乱象横生(1969-1972)香港证券交易所是英国人控制的,主要上市公司都是英资,华资受到排挤。那时候法律并没有规定大家不能开办股票交易所,于是民间开始成立交易股票交易所。1969年12月17日,远东证券交易所开业,成为第一家华人交易所,并且能够用粤语交易,降低了交易门槛和上市门槛,交易量迅速超过香港交易所。之后又成立了金银证券交易所、九龙证券交易所也先后成立,形成四所竞争的格局。由于交易所多了,交易所也开始了竞争。各交易所努力忽悠各企业到自己的交易所挂牌上市,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上市浪潮,在1972年达到顶峰。1969年新上市15家公司1970年新上市20家公司1971年新上市13家公司1972年新上市93家公司大量新股上市使得一级市场捞的盆满钵满,打新也让很多人赚到了钱,交易门槛的降低也使得更多资金涌入。到了1972年尼克松访华,紧张的中美关系得到改善。香港红磡过海隧道通车,香港“打通任督二脉后武功大进”,这些利好因素进一步推动股市气氛愈演愈烈。经常今天买入,明天卖出,就能赚10%,比打工什么的快乐多了。于是很多人辞职炒股。(像极了2007和2015年我们周围的一些人)1968年恒指收盘107点1969年155点1970年211点1971年341点1972年811点1973年最高峰1774点股指在4年多时间翻了17倍。超级牛市都有笑话1972年,香港天线宣布上市。这家公司号称发明了一种可供家庭使用的电视信号接收器(俗称“天线”),至于业绩和资产什么都没有。甚至招股说明书都写着“本公司刚成立,尚未开始经营,上市集资作研究和发展用途,对未来派息未能保证。”由于当时家家户户对“看电视,装电视”这个新兴事物趋之若鹜,听到这个公司发明了天线就争先恐后的认购该公司股票,股价由上市时的1块钱暴涨到最高峰时的33.5元。但是后来发现只要在屋顶竖起一根普通的铁线,也能接收到电视信号,这公司最后能成了国际笑话,这公司最后也销声匿迹,很多投资者的钱都打了水漂。(炒概念这事历史上永远有人干,永远有不明真相的群众接盘,香港天线这事儿我觉得特别像当年币圈的ICO)政府降温1973年1月11日,港督麦理浩公开呼吁投资者不要过分投机,甚至直截了当的指出政府正考虑干预股市,抑制过激的炒卖活动。银监处发通告,要求银行对股票贷款设立限额(去杠杆)。政府出动消防处处长,以“防止火警”为由勒令交易所“疏散人群,以免堵塞走火通道”,对交易所发出火警危险警告告知书。1月14日,政府内部通告,禁止公务员在办公时间内私下炒卖股票。1月22日,在政府督促下,4家交易所每逢周一、三、五下午停止交易。尽管政府千方百计用压力意图“冷却股市”,但股市涨的更猛了。超级牛市里总有人嘚瑟钱赚的容易,自然花着也容易“鱼翅捞饭”、“白兰地漱口”、“老鼠斑做鱼蛋”等现在令人咂舌的行径一时成为潮流。曾有券商基层员工出去吃饭,两个人花了650块,是什么概念呢?当时普通人的工资每月只有300块,基层员工一顿饭就可以吃掉普通人2个月的收入。甚至买单时直接掏出1000块,不用找了。据当时的海鲜代理商描述,每日海鲜价格的涨跌,和股市的起起落落一致。某大银行一个月内百名职工辞职,九龙某学校校长转行做股票经纪,和尚尼姑都去炒股,还说“施主,我也要吃饭”。否极泰来,物极必反(1973年崩盘)1973年是个牛年,香港股民们都觉得这是个好兆头,但是部分获利丰厚的老股民和外资开始急流勇退,只有不知天高地厚的新韭菜还在不断追高。1973年3月12日,市场上发现了3张合和实业的假股票,有人担心自己手上的是假股票开始抛售,触发了一浪又一浪的抛售潮,再加上政府对股市信贷资金的收紧导致新入市资金变少,股价急跌又触发了融资仓位爆仓,空头开始踩踏。3月26日当天,恒生指数由1417.98点下跌至1229.28点,单日下跌了188.70点,跌幅超过10%,使市场大为震动。当时还有少部分市场中人指“股市很快便可止跌回升”,因而建议“趁低吸纳”。政府也怕真的调控到现在如果乐观情绪再回来,就彻底控制不住了,在4月4日发表“买卖股票之盈利须纳税”的广告。实际上此时股民已经是惊弓之鸟,消息一出,市场抛售潮更加猛烈,4月9日恒指就已经跌破1000点,短短一个月,指数跌去40%。从此就再也没有掉头,最终一路下跌至150点,跌幅达到92%。反思世界是个轮回,当年在香港发生的事情后面在台湾和大陆都重复发生过。股灾基本都发生在极度乐观的大牛市,别人贪婪我恐慌这句话真不是虚的,如果大街小巷都在讨论股票,那离崩盘不远了。所以观察身边人对股市的关注状态大概率能判断风险。持续的赚钱效应会冲昏大家的头脑,这事儿在庞氏骗局里面其实最容易体现出来。人在获利成功之后几乎必然的面临自信膨胀,当大家都认为自己随便打败市场的时候基本也是市场崩塌的时候,毕竟能打败市场的永远是极少部分人。股市的本质是条牵绳子的狗(复习传送门《股市的本质:牵绳子的狗》),不看基本面的投资都是赌博,把未来预期爆炒也没有人有过好结果,股灾前香港股市遍地市盈率100倍以上的公司,远离基本面的投资大概率都没什么好结果。杠杆是把双刃剑,上涨时助涨,下跌时杀跌,杠杆市崩起来最狠,2015年股市大家感受过了,2008年美国房地产也感受过了,下一波是谁?大牛大熊之后,财富不是消失,只是转移,谁赢谁输?一早布局又提前撤退的外资赢,同理还有一直保持冷静关注基本面的老手。高估值上市圈到钱的公司赢,跟风后入的股民输。有兴趣的话点个赞点个关注,我们一起往后看吧,下一个就到中国大陆了。
2022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