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7月8日下午,“重塑·共生——城市更新的现实与未来”学术交流在现代建筑设计大厦圆满举行。作为2021上海国际建筑文化周系列活动,活动由上海市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唐玉恩大师工作室、上海院城市更新设计研究院承办。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资深总建筑师唐玉恩,上海市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卢永毅,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创始合伙人柳亦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晓明,筑境设计城市更新研创所建筑师郑智雪,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潘琳,首席总建筑师陈国亮,总经理助理、总建筑师蔡淼,总建筑师姜世峰,城市更新设计研究院院长邹勋,总建筑师助理、Freestudio主持建筑师沈钺,上海市建筑学会历保专委会的付涌、乔争月、田瑞华委员等嘉宾出席活动。本次活动的两个承办主体是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唐玉恩领衔的大师工作室和上海院城市更新设计院,长期以来致力于历史建筑保护、城市更新领域理念和技术的融入与创新,取得了突出成就。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希望搭建推动行业建设的学术讨论平台,促进交流与合作,为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开幕致辞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资深总建筑师唐玉恩,上海市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卢永毅,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潘琳为活动致辞。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资深总建筑师唐玉恩指出,我国当代的“城市更新”有宽泛的内涵及复杂的系统,以完善城市公共设施、充分利用资源、激活社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目标。“城市更新”是系统工程,应是科学、长期持续进行。在上海院前辈积累的重要文物建筑、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实践经验上,上海院将持续加强研究,推进多样化的城市更新实践。上海市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卢永毅首先对上海院和唐玉恩大师项目团队在城市更新、既有建筑保护修缮领域深耕多年的成绩给与高度评价。她认为,当前城市发展从增量模式转为存量模式,城市更新的相关的观念与模式也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次的交流会以“重塑·共生”作为主题,已清晰表明,今天城市更新的一个焦点,就是如何保存城乡历史文化遗产,让历史在价值重现中更有活力地连接现在的生活,参与未来的发展。她特别指出,本次活动组织的五个主题报告中内涵的五关键词一一价值判断、社会主义工程图景、乡村营造、场所接续以及坚守与变革,就很集中地呈现出当代城市更新与乡村发展的新议题、新机遇、新挑战与新途径。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潘琳指出上海院紧随国家战略步伐,积极探索推进城市更新的新理念、新模式,深入参与上海黄浦、静安、虹口等区的城市更新和旧区改造,同时推进多项相关领域课题研究工作。上海院秉承“以我们的设计和服务,为城市奉献最优的作品”的企业使命,努力朝着当好城市“总规划师、总策划师、总建筑师”的方向迈进,为进一步研究城市更新开发的新理念新模式作出努力。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总建筑师蔡淼主持开幕式。主题演讲演讲嘉宾丨柳亦春,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创始合伙人演讲主题丨场所接续——工业场址更新改造几例柳亦春总分享了大舍在上海黄浦江沿岸的龙美术馆、艺仓美术馆、西岸艺术中心、边园等工业遗产场址改造案例。阐述在工业遗产场址的改造与更新中的“体与用”,如何在新功能的介入下保持住场地的历史感,完成场所氛围的接续。大舍在城市更新项目实践中,怀着传承城市记忆的责任感,将新的结构、新的适应性再利用与既有的工业遗存或废墟巧妙结合,共建为一种新的时间与空间整体,将城市的边缘空间转化为富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演讲嘉宾丨朱晓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演讲主题丨天水飞渡:工程图景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乡村渡槽(1950s-1970s)朱晓明教授讲述了50年代-80年代初期,我国乡村水利设施工程遗产——高架水渠——渡槽。朱晓明教授十余年来关注对渡槽的形式、材料、价值、保护等方面开展了全面的历史研究,关注乡村遗产,为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视角。演讲嘉宾丨沈钺,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助理,Freestudio主持建筑师演讲主题丨向诗而行:不同地域的几个乡村营造沈钺认为,诗歌发展的过程是形式与内容不断纠缠的过程,它的原点是生活,又指向生命,最终又回归生活。通过浅析诗歌的演进,并进而由初唐时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关照到几个乡村建筑实践。在山东沂南县柿子岭公共服务中心、江苏兴化市唐堡村村民服务中心、江苏昆山市计家墩云水和民宿等工程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以地域文化为原点进行思考并创作出不同的建筑秩序和空间构成,使当代乡村营造表达出历史性的诗意。演讲嘉宾丨郑智雪,筑境设计城市更新研创所建筑师演讲主题丨基于价值判断的更新策略选择郑智雪指出,对城市更新的价值导向往往决定了其更新的技术策略选择,差异化的技术策略则在其空间再生与产业活化层面均呈现出清晰的映射。以首钢园区为例,特别是三高炉及冷却池,通过“都市针灸、都市链接、都市织补”等专业策略,将一段划时代的国家记忆延续下来,更新出一处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时尚场所。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物理更新、产业更新、情感更新之间的关联。演讲嘉宾丨邹勋,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更新设计研究院院长演讲主题丨坚守与变革:城市更新类型与典型案例邹勋院长根据上海市近十年来项目实践,按照对象价值与功能的不同,提出城市更新的四种类型——经典建筑更新、日常场所更新、生产空间更新、里弄住区更新;同时对景德镇陶溪川二期、张园、静安72#街坊等典型代表案例进行解读,提出成熟的更新模式经验以及尚待讨论的更新问题及挑战。邹勋认为,城市更新应保留城市记忆,同时不影响当代与未来的人们发展的权利,既要坚守遗产价值,又要变革生长方式。学术交流学术交流环节嘉宾踊跃发言,交流心得体会,从不同视角共同探讨城市更新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本次活动是在政策、城市策略的大背景下的学术讨论。城市更新必然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上海院将与各位同行一道,深入探索、担当设计使命,以富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理念与实践,共同探讨城市更新的新路径、新格局、新发展,当好新时代人民建筑师,为提升人民幸福感贡献力量!关于“重塑·共生”系列活动▲点击上图浏览学术论坛详情2020年12月5日,“重塑·共生——当代城市更新实践与思考”学术论坛在上海四行仓库隆重举行。众多院士、大师、专家、学者出席,从不同地区、不同角度,共同探讨城市更新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本次“重塑·共生——城市更新的现实与未来”学术交流作为“重塑·共生”系列活动的第二期,各位大师、专家、同仁齐聚,从新时代的视角、维度,深刻的内涵层面探讨城市更新的原则、策略、类型、技术,为中国当代城市的更新实践与思考激发出更多的思维火花。“重塑·共生丨城市更新的现实与未来”学术交流2021年7月8日主办单位上海市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单位唐玉恩大师工作室上海院城市更新设计研究院来源: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SIACW2021上海国际建筑文化周2021.9.23-9.29上海国际建筑文化周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西对话,多向交流的平台,创造建筑理论设计和创新成果的高地,展现上海生动立体的形象,“文化之城,设计之都”的特质,同时成为培育人才和国民教育的基地。突出“数字赋能,低碳革命”的新时代使命,创造上海科技,上海标准,上海品牌,上海建筑质量的集中展示地。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