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资讯

其他

回顾2022:教育数字化相关政策和大事

2022年,在教育数字化领域,我国出台了哪些相关政策,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一起来看:1月✦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实施社会服务数字化提升工程,深入推进智慧教育。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联合公示"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入围名单。共109个项目上榜。通过开展"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以点带面推动5G赋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公布2021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名单。从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网络思政教育、智能体育教学等3个方向,共立项支持了21个项目。2月✦《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发布。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教育部举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暨教育信息化首场辅导报告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作总结讲话,强调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教育部公布2021年度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案例名单。44个学校和66个区域的推荐案例入选,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支持智能化、数字化、精准化、个性化教与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月✦教育部举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启动仪式。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宣布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强调要以"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为总要求,坚定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2022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提出全方位提升学校数字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全民终身数字学习。中央网信办等十二部门联合发布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名单。22个综合试点城市和96个试点项目入选,包括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等16家教育单位。教育部公布2021年"基础教育精品课"名单。2422节部级精品课入选,将全部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4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表决通过,从5月1日起施行。提出支持运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现代化教学方式,开发职业教育网络课程等学习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和学校管理方式,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融合应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指导高校切实履行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责任、加强对在线开放课程教师的管理、严格学生在线学习规范与考试纪律,提出完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自我监督机制、健全课程平台监管制度、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教育部开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地方和学校试点工作。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地方和学校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育部网信办举办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专题培训班。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移动端"智慧中小学"App正式上线。App将为随时随地开展教学活动、自主学习、家校协同和互助交流提供更方便的途径。5月✦教育部公布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第二批共有164所高校的218个虚拟教研室入选。截至目前,全国共有657个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教育部要求加快推进试点建设工作,广泛开展研究交流活动,加强建设质量监测和评价。教育部开展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用户使用满意度调查。教育部网信办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用户使用满意度调查的通知》,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师生、家长通过智慧教育门户参与调查。6月✦教育部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集中调研。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参加调研并讲话,充分肯定试点单位改革探索取得的成效。教育部网信办召开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工作专题调度会。会议听取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省份关于省级平台建设应用进展情况的汇报,研究部署省级平台接入国家智慧教育门户的有关工作。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到教育部考察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启动新版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线。孙春兰强调,要加强数字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将智慧教育平台打造成教育领域重要的公共服务产品,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支撑。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协举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暑期教师研修"专题上线暨"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启动仪式。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仪式并宣布"暑期教师研修"专题上线、"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启动。教育部举办2022年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专题研讨班。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对党的二十大网络安全保障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8月✦教育部开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第二批试点工作。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开展首批试点分析评估工作,部署开展第二批试点工作。"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专家组秘书处发布通知,公布2022年度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名单。共确定123个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其中,区域建设类30个、学校实践类77个、解决方案类8个、研究成果类8个。教育部开展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遴选工作。计划2022、2023年分两批遴选不少于2000门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将统一接入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首届IPv6技术应用创新大赛科教赛道暨第六届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大赛举办。大赛以"科教创新赋能未来"为主题,旨在激发高校学生在下一代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下一代互联网创新人才。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大会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教育部党组印发通知,对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出部署安排。《通知》强调,要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大力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新模式,不断健全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深化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服务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与创新。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发布通知,部署2022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推选培育工作。计划从网络教研、智能美育教学、数字化赋能劳动教育、信息化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四类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中培育20个左右不同应用方向的实践共同体。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徽标正式启用。徽标主题为"智慧教育拥抱未来",通过展开的书籍和张开双臂的人形,体现立德树人、以人为本,上方博士帽造型融合富有科技感的点阵符号,象征教育数字化。11月✦教育部召开教育数字化专题座谈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调研教育科研工作情况,出席教育数字化专题座谈会,听取有关司局、单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应用情况汇报和专家对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建议。教育部部署开展202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202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通知》,明确202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主题为"学习贯彻二十大,终身学习向未来",举办时间为11月20日~26日,共开展八项活动,其中之一为持续开展终身学习数字化转型相关公开课等各类线上线下学习活动。教育部发布通知,公布2021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和优秀学校名单。北京市海淀区等40个区域和天津市宁河区芦台街第三小学等196所学校入选名单。教育部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示范交流活动,宣传推广优秀区域和学校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成果和经验。教育部发布通知,开展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工作。计划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础较好、常态化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区域中,遴选30个左右的区域开展试点工作。12月✦2022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以线上方式举行。会议主题为"引导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引领教学智能升级"。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会议中指出,以数字化为杠杆,为教师赋能,促进教学升级,撬动教育整体变革,推动教育更加包容、更加公平、更有质量。2022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在线上召开。会议以"教育数字化引领未来"为主题,由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会上,中国教育部介绍了中国慕课与在线教育发展成就。本文由教育信息化资讯(ID:gxxxhzx)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往期推荐●
2022年12月29日
其他

年终盘点丨2022,构建教育数字化转型新格局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22年,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美丽画卷,既有构建全民终身学习通道的平台升级,也有突破教育转型重点难点的示范带动;既有智能技术赋能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也有机制保障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有效落地,目标都是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岁末之际,特邀专家撰文,回顾一年来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大行动,展望其发展前景。2022年是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关键之年。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并将这一工作列入教育部年度工作重点。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主题。国家战略
2022年12月28日
其他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服务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作者: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2022年12月27日
其他

人民日报: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2013年,从5门慕课、上百名注册用户起步,中国慕课,迄今已走过近十年。“以前,一位教师穷其一生,学生不过千人;现在,一门慕课能惠及百万学习者,慕课教师称得上是桃李满天下。”在不久前举行的2022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上,一位慕课平台负责人,一语道出十年之变。一组数据很具说服力:截至2022年11月,上线慕课数量超过6.19万门,注册用户达4.02亿名,学习人数达9.79亿人次,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认定3.52亿人次,中国慕课数量和学习人数均居世界第一。慕课十年,打破大学围墙,让知识走出象牙塔。这十年,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成效初显:夯实教育数字化转型基座,2022年,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启动,建设上线全球最大的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在线教学形成中国范式,在线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改革,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更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慕课西行”推动东西部高校共建共享优质课程,有效提升西部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数字化,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以信息化全面赋能教育,提供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多选择、更加便捷、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教育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高品质、个性化学习需要,方能实现“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助力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的构建。就高等教育而言,数字化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新的可能。虚拟空间等技术打破物理空间局限,形成多维交互的教学场景;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详细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为过程性评价提供技术基础;人工智能把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机械性劳动中解放出来……数字化蓬勃发展,助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转型升级。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教育数字化鸿沟依然存在,有些教师数字化胜任力有待提高,基于数字化的大学治理仍处于较低水平……类似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数字化的快速发展。面对挑战,2022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发布《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分享了高等教育数字化的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并提出六大倡议:构建数字化转型全球高等教育共同体,推动全面发展指向的数字化育人模式创新,深化技术应用培育高等教育新形态,强化国际合作以构建开放全纳的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全球数字化公共教育产品,坚守数字化时代的教育规律和教育伦理。直面挑战,协同创新,前景可期。技术赋能教育,教育塑造未来。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插上数字化之“翼”的高等教育,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助力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阔步迈进。来源:《人民日报》(吴丹)往期推荐●
2022年12月26日
其他

教育部长怀进鹏《人民日报》撰文: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12月21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人民日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撰文《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文中明确了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总体方向和重点任务,特别提到——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系列部署,教育系统将积极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打造成教育领域重要的公共服务产品,不断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加强部门地区政策协调,促进学校社会资源共享,形成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奋力谱写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新篇章。全文内容一起来看——
2022年12月21日
其他

专家观点丨吴砥: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

教育数字化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主题。综观世界各国教育数字化的推进过程,可以发现有三条基本线索,即战略层面的规划、物质层面的升级、人的素养的提升。我国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战略层面的规划引领,先后发布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政策,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提供了较完善的顶层设计,将教育数字化推上良性发展轨道。物质层面的升级也进展显著,网络、终端等各方面配置条件快速改善,构建了较好的教育数字化发展支撑条件。2022年3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更是实现了全国范围内全学段、全学科、全类型的优质资源全覆盖。尽管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绩显著,但在人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层面还有进一步推进的空间。对疫情下大规模在线教学情况的调研发现,网络卡顿和部分教师对在线教学模式的不适应,仍是制约在线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师生数字素养测评显示,中小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有效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强,其数字素养亟待提升。部分教师对于数字工具和资源的应用较为表面化,教学观念亟待转变,应用水平还需提高。实际上,不管是战略层面的规划,还是物质层面的升级,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和重点还在于师生数字素养的提升。没有良好的数字素养,教师和学生就不能有效驾驭各种信息技术环境、平台、工具和资源,就难以为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杠杆。教师数字化教学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可持续的专业发展、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数字化生存能力的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不仅是培养数字时代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因此,有必要深入思考师生数字素养的提升策略。一方面,要完善多元协同的数字素养培育机制。数字素养培育同时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因素影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依靠学校教师或信息技术课来完成培育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多元协同的培育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总体规划,落实信息科技国家课程,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相关系列课程。高校研究人员应瞄准教育数字化发展前沿,协同相关企业开发涵盖教学、教研、管理的优质数字资源。中小学校则应结合实际办学情况和特色,探索开发种类丰富的数字素养校本课程,将数字素养培育融合到学科课程中,并建立健全完善的家校共育机制,确保家长及时掌握学生数字素养的动态发展情况。校外科技场馆要多整合优质馆藏资源,探索开发适用于师生数字素养培育的场馆课程及学习资源,举办形式多样的数字素养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要开展多层次、多样态教师研训活动。教师研训是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地方和区域层面应开展讲座、研讨、优质课展示、教学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教师数字素养培训活动,开设数字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线上、线下课程;应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定期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跨校教研活动。学校层面要积极开展数字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校内教研活动,助力教师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从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在一些地方的实施情况看,实践导向、面向课堂、依托真实教学场景的实战化培训,往往能产生更好的效果。此外,还要不断完善数据驱动的数字素养评价体系。当前的数字素养评价内容更关注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缺少对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高阶能力的综合评价,评价方法大多采取传统测验法,耗时耗力且容易产生偏差。因此,应研制面向不同主体的数字素养评价指标,突出对学生数字素养高阶思维能力和教师数字素养的综合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方法,将评价嵌入教与学过程,将数字素养作为学科教学目标进行考查;利用智慧教学平台、传感系统等,全方位、全过程采集师生在信息化教学活动中产生的行为、认知、情感等多模态数据,建立数据驱动的数字素养评价模型,实现伴随性评价;建立面向终身学习的师生数字素养发展档案,形成一套客观、规范、成熟、公平的数字素养评价实施流程,实现师生数字素养长周期跟踪评价和反馈。作者:吴砥(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来源:中国教育报往期推荐●
2022年12月20日
其他

慕课10年:数字化为高等教育插上腾飞翅膀

日前,2022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慕课和在线教育领域的教师、研究人员、专家、政策制定者齐聚一堂,旨在明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全球教育带来的挑战,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迎接未来发展机遇。中国慕课自2013年起步,从“建、用、学、管”多个层面大力推进慕课建设与应用,经过10年探索与实践,建设数量和应用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中国慕课正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新名片。新的时间节点上,在线教育和慕课将迎来什么挑战?数字化又将如何为高等教育插上腾飞翅膀?01数字技术给高等教育带来颠覆性变革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高等教育数字化行动,一场深刻的数字革命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主任、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表示,利用数字技术推进高等教育转型升级,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品质已成为高等教育变革趋势。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有力推动了高等教育理念更新、实践变革和数字技术有效应用,使全球在线教学快速发展。正如专家所指出的,数字技术正在引发高等教育理念和范式的一场颠覆性变革。北京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嵩天认为,育人环境由云到端、由端到云的流程再造,形成随时随地随行的一体化线上线下融合学习空间,打破时空限制,融合虚实场景,让学生“学得更好”。数字技术赋能教师数字胜任力,显著加强教师的数字化素养,让教师辅助智能助教、AI教师等新技术应用探索,可以“教得更好”。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执委会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徐晓飞认为,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协同教学模式,促进了高校新型办学模式的发展,使得多所高校的广大学生能够跨校接受优秀名师教学和共享优质慕课资源,推动高校办学模式逐渐向数据化、系统化、共享化发展。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吴砥提出,在线教学正在经历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阶段,各界对在线教学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越来越重视,对深度融入智能化技术后能带来的模式创新和实质性效果的评价等问题越来越关注。02高等教育数字化的中国方案10年前,中国只有5门慕课,上百个注册用户。截至2022年11月,中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6.2万门,注册用户4亿,学习人数达9.8亿人次,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认定3.5亿人次,慕课数量和学习人数均居世界第一。清华大学校长、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主席王希勤表示,在中国,我们着力“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把全面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作为一项重大工程,致力于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慕课西部行计划”正推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公平和整体质量提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利用东部师资与技术优势,打破时空限制,将优质慕课、虚仿实验等优质资源输送到西部高校;另一方面,开展常态化师资培训,帮助西部教师因地制宜用好优质资源,提升西部高校教育教学“造血”功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10年间,特别是疫情以来,我们依托慕课与在线教育资源,组织全国高校实施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在线教学实践,正在深刻改变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校的“管”和教育的形态。数据显示,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全国组织37家主要在线课程平台和技术平台,免费开放4.1万门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课等在线课程,带动110余家社会和高校在线课程平台积极参与,组织全国高校开展了超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践。疫情防控期间推出的“爱课程”和“学堂在线”两个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联盟,向全世界大学生和学习者开放1000余门、14个语种的在线课程,全球累计学习人次达67万。今年3月,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平台汇聚海量优质课程资源,功能与内容持续拓展。截至2022年11月,平台用户覆盖166个国家和地区,平台与课程服务平台累计访问292亿次,选课学习接近5亿人次。03迎接挑战,携手共促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然而,数字化给世界高等教育创造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困难和挑战。清华大学融合式教学指导专家组组长于歆杰指出,疫情一方面放大了数字鸿沟带来的教育不公平,不同地区之间的设备条件水平不均衡在教学新常态之下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加大;另一方面学生骤然脱离教师指导、同伴合作、课堂氛围等大学校园提供的诸多学习支持要素,学生个体以及家庭环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更为突出,由此产生了“新数字鸿沟”。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提醒,现有教育教学方法在支撑数字时代复杂教学实践方面的局限性日渐凸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尚未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真正重视。教师应快速适应高等教育数字化新形势,提升自身的数字胜任力,为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升级做好准备。为更好地携手应对挑战,此次大会发布了《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创新性地构建了“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指数”,其中包括数字化育人、数字化办学、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保障4个一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分为了10个二级指标和18个观测点,以观测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进程和态势,为世界各国衡量其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水平提供重要参照。来源:光明日报(记者
2022年12月19日
其他

1160门课程上榜!教育部公示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遴选结果名单

12月1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遴选结果的公示》。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遴选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22〕18号)要求,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教育)指导委员会推荐的基础上,经组织专家遴选,确定了1160门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名单附后),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12月15日至12月21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的须加盖本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应署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写明联系电话。反映情况的书面意见请于2022年12月21日24时之前通过信函邮寄,或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电子邮箱,逾期及匿名反映不予受理。联系电话:010-66096266电子邮箱:jxjc@moe.edu.cn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邮政编码:100816)↓
2022年12月16日
其他

怀进鹏专访:推进教育数字化 进一步实施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丨学习二十大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教育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当前,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积极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正在各地区、各学校掀起热潮。就教育系统如何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教育报记者对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进行了专访。专访中,怀进鹏再次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系列部署,我们要进一步实施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强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深化应用,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打造成教育领域重要的公共服务产品,不断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详情一起来看——深刻领悟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意义,切实增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使命感责任感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放在论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即“高质量发展”)之后的突出位置。如何理解这一安排?
2022年12月14日
其他

教育数字化工作成效②:中国慕课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金名片” | 数字教育 引领未来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大背景下,中国慕课正以新的教育形态深刻改变着中国高等教育。中国慕课的发展背景是什么?取得哪些成就?一起来看报道《打造中国高等教育“金名片”》——打造中国高等教育“金名片”——我国教育数字化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综述之二“席卷全球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奔腾而至,网络改变教育、智能创新教育,网络和智能叠加催生高等教育变轨超车,作为人才摇篮、科技重镇、人文高地的中国大学,必须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2019年,在中国慕课大会上,《中国慕课行动宣言》发出响亮的声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大背景下,中国慕课正以新的教育形态深刻改变着中国高等教育。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国际交流、应对疫情挑战、促进学习革命等方面,慕课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如今,中国慕课,俨然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金名片”!中国慕课起航正当时想选修多位著名将军讲授的“军事理论”课?想和航天英雄杨利伟在直播课堂互动?想与守望敦煌50年的专家樊锦诗共话敦煌艺术?打破地域限制、突破校际差别,以慕课为抓手,只需联上网,就能连通高等教育殿堂的梦想之路——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
2022年12月13日
其他

怀进鹏:以数字化为杠杆,撬动全球教育变革

12月8日至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30年教育高级别指导委员会在巴黎召开年度会议。受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委托,该委员会负责协调落实教育变革峰会后续行动,本次会议主要研究通过落实教育变革峰会的战略。教育部部长、2030年教育高级别指导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怀进鹏以视频方式出席会议并讲话。怀进鹏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教育变革峰会呼吁主动变革教育,以适应变化的世界,为地球和人类创造更好的未来。中国支持高级别指导委员会发挥引领作用,以五大支柱落实峰会成果。为确保峰会落实战略取得实效,怀进鹏强调:一是以会员国为核心,形成教育变革强大动力。峰会落实战略各项行动都应有机制性安排,体现会员国代表性,让会员国发挥关键作用。鼓励支持会员国履行国家承诺,调动各方面资源力量推动变革。二是以能力建设为根本,筑就教育变革坚实基础。全球行动倡议要将支持会员国能力建设作为重点,积极搭建平台、实施针对性项目,鼓励会员国分享最佳案例,面向广大会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规划、实施、监测培训,帮助决策者、学校、教师等不同主体获得主动设计、实施和评估教育教学变革的能力。三是以数字化为杠杆,撬动全球教育变革。要抓住数字时代机遇,聚焦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开展教育数字化协同创新,携手实现教育包容、公平和质量的新突破。中国愿积极发挥作用,携手广大会员国,共同推动教育变革。怀进鹏表示,中国响应教育变革峰会号召,刚刚与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本月内还将举办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中国愿与所有合作方共建教育数字化平台,共建世界数字教育联盟。高级别指导委员会联席主席塞拉利昂总统、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出席本次会议。会议明确落实峰会成果的五大支柱,包括支持会员国教育变革承诺、将教育变革作为全球重要议程、推动教育变革全球性运动、变革教育投资和实施“数字学习公共门户”等全球行动倡议。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往期推荐●
2022年12月12日
其他

首份!《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2022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于12月9日线上召开,会上,向全球发布了《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以下简称《发展报告》)。详情一起来看——《发展报告》由教育部牵头和指导,策划编写历时近1年,统筹国内外72所高校、机构、国际组织及政府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报告立足国际视野,全面搜集梳理了五大洲50个国家和26个国际组织教育数字化战略举措、主要经验成就和发展趋势,提出未来10—15年教育数字化发展倡议。报告体现中国特色,40余处介绍中国教育数字化系列宏观政策、战略举措和经验成就,实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二者完美融合,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分享中国经验。《发展报告》是中国牵头编制的世界首份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报告,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报告共分为“全球在行动”“变革与挑战”“共同向未来”三部分,全面汇聚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高等教育数字化行动举措,凝练了九大行动共识、三大趋势和四大变革、六大挑战,面向未来,提出了六大倡议。《发展报告》是高等教育数字化研究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报告开创性提出了教育数字化发展转化、转型、智慧三阶段论,契合了当前数字化浪潮下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大势,为世界各国精准地研判与预测世界高等教育整体态势,制定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战略、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发展报告》创造性提出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指数,这是高等教育领域探索国际规则标准制定的重大突破。指标体系设计科学、理念先进,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18个观测点,采取目前国际最先进多维评价技术方法,通过方阵图、世界地图、雷达图三种方式直观呈现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水平,实现多维精准分析。发展指数的提出对于探讨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规律、考察各国发展状况、制定未来发展策略等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重要的存史、预警、导研、资政价值,必将引领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发展的方向。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往期推荐●
2022年12月11日
其他

教育数字化引领未来,2022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线上举行

2022年12月8—9日,2022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在线上召开,大会以“教育数字化引领未来”为主题,由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详情一起来看——12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斯蒂芬妮亚·贾尼尼(Stefania
2022年12月10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教育部副部长孙尧:以人工智能促进教与学的数字转型与智能升级

12月5日,2022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在线举行,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出席开幕式并在全体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孙尧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给教育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和挑战。利用人工智能可以转变教育发展的动力结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全面促进师生数字素养和技能提升,培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人才。中国启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应用智能技术的教育创新和教师发展:通过发布并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促进教育公平;以技术赋能破解教育难题,提升教育质量;探索新技术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能力;推进教育基础数据汇聚,优化管理服务。孙尧强调,中国正在加速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要以人工智能促进教与学的数字转型与智能升级,推动教育评价模式转变,建设面向未来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包括南非、印度尼西亚、西班牙等17国部长、副部长在内的50余个国家的代表以及国际机构代表、专家学者和私营部门代表在线出席会议。各方高度评价中国在人工智能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并深入交流了各国的成功经验。来源:教育部,原标题《孙尧出席2022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往期推荐●
2022年12月9日
其他

2022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观察:数字化浪潮中,我们携手乘风破浪

2019年,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并发布成果性文件《北京共识》,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和学习系统进行融合”,成为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的里程碑事件。今年12月5日—6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2022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以线上方式举行。会议现场,记者深切感受到人工智能浪潮正席卷全球,带来教育领域全新变化。世界瞩目,数字化浪潮已来“当前,推进教育数字化已成为我们应对全球教育面临挑战、实现2030年教育目标的重要战略途径。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融合应用是教育变革的关键要素。”开幕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以数字化为杠杆,为教师赋能,促进教学升级,从而撬动教育整体变革,推动教育更加包容、更加公平、更有质量,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需求。这引发了与会嘉宾广泛共鸣。“我们必须要强化教育体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必须充分利用新技术的潜力加速创新并且让教育更有包容性,必须让教师做好准备,抓住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机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届大会主席圣地亚哥·穆朗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教育部部长艾哈迈德·贝勒胡尔·法拉西表示,教育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包括教育者和学生在内的所有人的参与,一起分享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变革教育,让学生适应快速变化的21世纪。斯里兰卡教育部部长苏锡尔·普雷马贾彦塔同样表示:“我们要引导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不管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和素养,以适应21世纪。”数字化浪潮日益高涨,世界瞩目。“推动人工智能服务人类共同利益、服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任重道远。我们愿与大家携手共进,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开创更加和谐美好的教育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孙尧说。智慧共享,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此次会议以“引导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引领教学智能升级”为主题。这不仅标志着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到了新的阶段,更传达了一个信号——会议正逐年走向细化和深入,更加指向教育的升级提质。“本届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的主题,突出了教师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引领教学升级中的核心作用,充分体现了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能动性和不可替代性的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说。通过屏幕,我们看到了各国在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方面的经验。一把把开启教育数字化转型大门的金钥匙令人兴奋。今年,中国启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3月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的“教师研修”专区,汇集了覆盖不同学段和类型的精品教师研修资源,无差别支持全国教师自主选学和各类教师研训开展,实现培训学时学分的数字化认证,并与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对接,支持面向过程的教师评价改革。这一实践让参会嘉宾感到震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未来教育与创新部教育技术和人工智能教育负责人苗逢春直呼:“我们非常希望能够听到更多介绍,了解如何打造这样的平台。”视角来到芬兰,覆盖全国的教育平台ViLLE在12年间用户指数级增长。“我们每天都从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实时收集相关数据,从而实现大规模的学习方面的干预。”芬兰图尔库大学学习分析中心主任、202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获得者米科—尤西·拉克索说。在印度尼西亚,教育文化研究和技术部为教师提供了基于社区的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学习,上传教学内容等,以此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借鉴。此外,还针对校长共享学校管理、提升数字素养的经验开辟了新平台。凝聚共识,共建现代化教育此次会议中,不仅有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的教育部部长,还有来自各国的学者、一线教师、企业代表。他们从不同视角,共同呈现了人工智能赋能未来教育的新图景。作为一线语文教师,青海省格尔木市第二中学教师达珠深感人工智能技术是创设情境进行课堂导入的绝佳工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途径。“在上《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我利用信息技术将课堂活动设计成一场闯关游戏,使学生进入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状态。”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达珠真切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带给教学的特殊作用,“人工智能可以在有限的场景中,创设出逼真的教学情境,让每个教师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让教育走向精准化”。对于非洲、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其他边缘化学习者,大会发出呼吁,加强全球合作伙伴关系以引导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并变革教与学,得到合作伙伴多方响应。以会议为平台,我们必将携手共建更加包容、更加公平、更加优质的现代化教育,为全面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来源:中国教育报(记者
2022年12月8日
其他

雷朝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扎实推进教育数字化

雷朝滋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单独成章、专门部署,作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要论述,并首次将教育数字化写进党代会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为做好教育数字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01深刻认识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意义当前,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要深刻认识教育数字化的战略意义,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数字化为教育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当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内来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国际来看,我国众多领域正在从跟跑、并跑跨向领跑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归根到底要靠人才、靠教育。然而,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发展阶段的要求,迫切需要教育改革创新,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大批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纵观世界文明史和社会发展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给生产力带来质的飞跃,同时也给教育带来跨越式发展。农业时代,人类发明了文字和印刷术,使得知识得以传播,文明由此诞生并延续;工业时代,照相机和留声机等设备的诞生,极大拓宽了人类的认知范围,让学习变得更加便捷直观。信息时代,互联网、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教育发展带来重大的战略机遇。数字化不仅是技术和工具,而是从思想理念转变到行为模式变革的系统性工程,要从教育改革发展的高度去谋划教育数字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推进数字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普遍共识今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教育变革峰会领导人会议上指出,教育正处于严重危机,亟须进行教育系统变革。而数字革命将惠及所有学习者,从而创造一个可持续、包容、公正、和平的世界。事实上,世界主要国家已纷纷加快教育数字化的步伐。如:美国持续发布《国家教育技术计划》,通过信息化重塑教育的基础设施、课程与教学;欧盟推出《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支持成员国采取加强设备对接、人力合作、案例分享等措施,努力实现“到2025年,70%的16-74岁的人至少拥有基本的数字技能”;日本提出“学校3.0构想”,强调利用尖端技术和教育大数据支持学习变革;印度大力实施“数字印度”战略,开发数字教育资源,为全印度提供在线教育服务。近年来,我国不断促进教育数字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出了一系列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召开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发布成果文件《青岛宣言》和《北京共识》;成立世界慕课联盟,举办世界慕课大会,发布了《慕课发展北京宣言》。通过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将中国经验转化为国际共识,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教育数字化将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当前,数字技术正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赛道,为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已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力支撑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在促进教育公平上,教育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以教育数字化突破地域界限,有效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缩小校际、城乡、区域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在提高教育质量上,教育数字化促进个性化学习、差异化教学、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发挥数字技术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启迪学生构建知识,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支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服务终身学习上,通过数字技术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推动多种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打造没有围墙的学校,支撑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学有所教。事实证明,教育数字化可以办成过去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2020年初,我国通过数字化手段有力支撑“停课不停学”,实现了覆盖近3亿人的大规模在线教学;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在线教学已然成为常态。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数字化的变革属性,全面赋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支撑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02准确把握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总体考虑2022年初,教育部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将其作为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总结形成了以下几点规律性的认识。要准确把握战略行动的总体目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运用数字化思维、理念和技术,以资源和数据为新生产要素,在“助学、助教、助管、助研”上发力,全面探索数字教育新机制新模式新形态,把数字资源的静态势能转化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动能,把制度优势和规模优势转化为教育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教育教学和教育治理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的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有力推动教育数字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教育信息化新路子,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要准确把握战略行动的工作原则一是坚持应用为王、服务至上。把广大师生的应用需求摆在优先突出位置,以应用驱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让师生真切感受到教育数字化的优势和益处。二是坚持创新赋能、技术支撑。集成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适用技术,充分发挥数字化提高管理效率、服务效率、沟通效率和教学效率的作用。三是坚持集成整合、简洁高效。统筹规划、整体设计,不搞大拆大建,避免重复建设,力求节约节俭,将散落在不同领域的资源“珍珠”串成“项链”,激发倍增效应。四是坚持共建共享、公益普惠。强化全社会共同参与、协同合作,打造丰富多元的数字教育资源供应链,以开源的精神做公益的事业,促进数字教育资源普惠共享。五是坚持试点先行、开放合作。通过试点示范、以点带面,推动教育数字化创新发展,积累中国经验,形成中国方案,主动参与国际教育数字化交流合作,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六是坚持产权清晰、安全运行。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安全意识,强化教育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到资源内容合规范、数据主权无争议、网络安全有保障。要准确把握战略行动的实施策略一是塑造智慧教育平台的国家品牌。聚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社会赋能、教育创新等五大核心功能,整合各级各类教育平台,推动形成覆盖国家、省、市、县、校五级的智慧教育平台体系,打造教育系统最重要的公共服务产品,塑造国家教育数字化的重要品牌,构筑中国教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二是构建教育数字化政策保障体系。调整充实部网信领导小组,强化网信工作统筹部署。组织召开多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业务司局挺在一线亲自抓资源建设和应用;开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指导地方探索教育数字转型新模式。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开展专题研究和优秀案例遴选,将战略行动任务纳入重点督办范围,建立教育数字化评价体系,保障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三是构建教育数字化资源供给体系。资源服务方面,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三横”,以德育、智育、体美劳育为“三纵”,构建“三横三纵”的服务格局,有力支撑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服务等教育全环节。政务服务方面,构建以教师、学生、机构为主的教育基础数据库,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围绕就业服务、招生考试、学历学位、留学回国等方面,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四是构建教育数字化技术支撑体系。围绕平台体系、数据资源、网络安全等方面,构建覆盖立项选题、制定修订、宣传贯彻和推广应用等环节的标准规范工作机制。统一部署运行监测手段,确定运行监测指标,全面、准确、实时掌握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运行状态。强化数字教育资源的内容审核,统一组织上线平台开展安全评估、定级备案,全面保障平台的合法合规、安全稳定运行。03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更大成效党的二十大为教育事业明确了新定位、提出了新要求,将教育数字化推向了新高度,指明了新方向。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教育数字化发展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一是完善教育数字化的顶层设计。要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的原则,主动谋划推动战略行动的有效举措,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整合各方力量,充分发挥业务部门的主导作用,强化与网信职能部门的协同,在保障教育公益属性的基础上,构建多方参与、多元投入的教育数字化发展生态。要深化调查研究,充分发挥专家团队和专业队伍作用,做好战略行动的理论阐释和技术攻关,深入开展试点示范,不断挖掘教育数字化典型案例。二是深化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应用。要构建平台体系,推动智慧教育平台向地方延伸,构建覆盖部省市县校等五级贯通的智慧教育平台体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资源服务格局。要深化平台应用,推动平台从支撑在线教学向支撑线下课堂延伸,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育新模式;推动平台从服务广大师生向服务社会学习者延伸,助力全民终身学习。要支撑重点工作,更好服务大学生就业,建立永不打烊的就业服务机制;更好服务乡村振兴,以数字技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更好服务“双减”落地,利用数字技术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三是构建教育数字化大数据中心。构建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相结合的大数据体系,充分发挥数据效能。要以大数据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广泛汇聚优质资源,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资源的智能推送,实现数字时代“因材施教”。要以大数据促进学术资源共享,构建覆盖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专利标准、馆藏文献的国家学术资源库,免费向高校师生开放。要以大数据推动教育科学管理,推动行政管理、政务服务、执法监督的数字转型,以大数据促进科学决策、精准管理和个性服务。要以大数据支撑教育创新发展,建立教育数字档案,全面记录学习者的行为信息,利用数字技术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强化教育大数据应用,构建适应数字时代的教育新范式。四是提高教育数字化公共支撑水平。要完善新型基础设施,立足云网端一体化融合发展,推进教育专网、教育专有云和数字校园建设,以教育新基建壮大新动能、创造新供给、服务新需求。要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建立覆盖标准规范研制、宣贯、应用和推广工作的管理机制,推动形成规范统一、高效协同、支撑有力的教育数字化标准体系。要强化平台运行监测,构建统一规范的运行监测指标体系,建立实时动态的运行监测数据采集和分析机制,全面、客观、真实展示平台的运行状态,实现“平台管平台、平台评平台”。五是有力保障教育系统网络安全。要补齐安全短板,规范直播在线教学活动管理,大力整治“网课爆破”行为;开展“扫雷”行动和邮件专项治理,重点排查特种木马、勒索病毒和钓鱼邮件,保障终端安全。要提高安全能力,重点提升供应链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建立教育数字化产品进校园的审查备案机制,深入推进教育系统数据分类分级工作,提升网络安全保障水平。要提升师生网络安全意识,持续举办教育系统网络安全研讨班,建立完善网络安全技术人员的培训体系,面向广大师生做好宣传教育,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六是促进教育数字化国际交流合作。要加强国际交流,高水平举办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持续办好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等国际会议,搭建国际数字教育交流平台。要宣介中国经验,发布中国智慧教育蓝皮书、智慧教育发展指数和标准规范,展示中国教育数字化典型案例,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提供中国智慧。要深化国际合作,成立国际或区域性数字教育联盟,设立教育数字化国际期刊和研究基地,围绕教育数字化重点议题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打造教育数字化未来新空间、新图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教育数字化的新征程已经全面开启,要加快转变观念、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实践,以教育数字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作者: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
2022年12月7日
其他

2022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开幕

12月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2022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以线上方式举行。会议首先就江泽民同志逝世举行默哀仪式。本次会议主题为“引导人工智能赋能教师
2022年12月6日
其他

教育部发文:鼓励高校开发公共艺术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高等学校美育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近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鼓励高等学校开发一批公共艺术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一批美育实践基地,培育一批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优秀成果和名师工作室。同时要求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详情一起来看——《纲要》明确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纲要》强调高等学校要坚持育人导向,坚持面向全体,坚持改革创新,构建面向人人的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纲要》规定公共艺术课程包括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等三种类型课程,课程设置要体现完整性、连贯性、系统性。要求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公共艺术课程推进机制,加强课程整体设计,规范教育教学活动。鼓励高等学校开发公共艺术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美育实践基地,积极培育优秀成果和名师工作室。落实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材建设主体责任,做好公共艺术课程教材研究、编写、审定、使用等工作。《纲要》要求高等学校制定实施公共艺术课程工作方案,建立由校级领导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部门具体实施的公共艺术课程工作机制。加强公共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公共艺术课程教师人数不低于在校学生总数的0.15%。建好配好满足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需求的场馆设施设备。《纲要》提出实施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自评和年度报告制度。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评价与督导指标体系,定期对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开展评估、督导。下面一起来看《纲要》全文↓↓↓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为促进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开展,在总结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纲要。本纲要适用于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专科院校可参照执行。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美育纳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育人成效,促进大学生自觉增强文化主体意识,强化文化担当。二、工作原则——坚持育人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遵循美育特点,充分发挥公共艺术课程的育人价值,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面向全体。高等学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搭建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平台,完善面向人人的高等学校美育育人机制,让所有在校大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深化高等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加强各学科的有机融合,整合美育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强化实践体验,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完善评价机制,加强美育的社会资源供给,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为学校美育服务。三、课程目标构建面向人人的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加大课程建设力度,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新局面。四、课程设置公共艺术课程包括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等三种类型课程。美学和艺术史论类可开设艺术导论、美学概论、中西方美术史、中西方音乐史、文艺理论等课程;艺术鉴赏和评论类可开设音乐、美术、影视、戏剧戏曲、舞蹈、书法、设计等的鉴赏和评论类课程;艺术体验和实践类可开设艺术相关学科的体验和实践活动类课程,艺术体验和实践活动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职业院校要将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强化实践,开设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拓展性艺术课程。公共艺术课程设置要体现完整性、连贯性、系统性,符合人才培养定位和要求,不能因人设课。五、教育教学完善公共艺术课程推进机制,加强课程整体设计,规范公共艺术课程教育教学。鼓励高等学校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结合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三种类型的公共艺术课程,开发一批公共艺术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一批美育实践基地,培育一批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优秀成果和名师工作室。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学校要结合自身优势,强化基地成果的应用。六、教材建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材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扎根中国、融通中外,体现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凸显中华美育精神,体现思想性、民族性、创新性、实践性。落实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材建设主体责任,做好公共艺术课程教材研究、编写、审定、使用等工作。围绕课程目标,精选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逐步形成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等为主体的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材体系。七、学分管理高等学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在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这三类课程中通过学习和考核,取得2个学分方可毕业。其中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课程至少取得1个学分。学校应建立校外艺术实践体验等活动的记录制度,并探索纳入学分管理。八、组织管理高等学校制定实施公共艺术课程工作方案,建立由校级领导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部门具体实施的公共艺术课程工作机制,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九、条件保障高等学校要建设一支以专职艺术教师为主体、以兼职艺术教师为补充的公共艺术教师队伍。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师人数,不低于在校学生总数的0.15%,其中专职教师人数不低于艺术教师总数的50%。优化美育教师岗位结构,畅通公共艺术教育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加大公共艺术教师教学岗位激励力度。公共艺术教师承担的艺术社团指导、课外活动、课后服务等要计入工作量,鼓励高等学校探索公共艺术教师职称评聘单列办法。建好满足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需求的场馆设施、专用教室,配好教学所需器材设备和教学资源,建立器材补充机制,鼓励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当地中小学形成辐射带动。鼓励高等学校与地方共建共享剧院、音乐厅、美术馆、书法馆、博物馆等。十、评估督导实施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自评和年度报告制度。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评价与督导指标体系,定期对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开展评估、督导。评估、督导内容包括学校的组织保障、机构设置、课程建设、专项经费保障、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开展实践活动等情况以及工作实效等,形成闭合有效的评价与督导管理系统。转自:微言教育,摘要由教育信息化资讯(ID:gxxxhzx)编辑整理原标题:推进高校美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往期推荐●
2022年12月5日
其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10月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进展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日前发布《2022年10月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月报》。2022年10月全国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有何新动态?一起来看一下: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育部改版升级国家智慧教育门户,上线“盛会引领教育未来·学习二十大云课堂”专题,正式启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徽标,接入6个第二批整省试点省份的省级平台;部署2022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推选培育工作。宁夏调整教育网信领导小组。重庆印发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相关文件。河北实施教育数据治理战略行动。吉林推进“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福建启动省级“智慧教育试点区”“智慧校园试点校”建设工作。广西开展第二批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实验区和实验校创建工作。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党的二十大报告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大会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学习二十大云课堂10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盛会引领教育未来·学习二十大云课堂”专题,首期开设聚焦盛会、学习大讲堂、教育访谈录、成就展览厅4个栏目,汇聚文献资料、解读报告、示范党课等学习资源524条。☑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徽标10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新版门户正式启用徽标,主题为“智慧教育拥抱未来”,通过展开的书籍和张开双臂的人形,体现立德树人、以人为本,上方博士帽造型融合富有科技感的点阵符号,象征教育数字化。☑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10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新版门户接入天津、内蒙古、湖北、湖南、重庆、宁夏等6个第二批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省份的省级平台。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进展☑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按照教育App备案与“双减”工作衔接的有关要求,截至10月底已有1172家企业的2619个教育App完成备案,共计31.76万所学校(不含学前)完成使用者备案,累计受理教育App相关投诉举报1393起。☑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10月11日,印发《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关于做好2022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推选培育工作的通知》,计划从网络教研、智能美育教学、数字化赋能劳动教育、信息化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四类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中培育20个左右不同应用方向的实践共同体。☑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工作的通知》,要求聚焦缩小城乡数字鸿沟,重点提升“优师计划”师范生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通过“双师”教学等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普及。☑教育信息化宣传
2022年12月2日
其他

教育数字化工作成效①:一根网线一块屏幕托起教育均衡底线 | 数字教育 引领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我国信息化发展特别是教育信息化作出了全面部署。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党代会报告,标志着推进教育数字化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共同任务。如何以数字化促进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担当起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一起来看报道《勇立教育数字化时代潮头》——勇立教育数字化时代潮头——我国教育数字化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综述之一许多年前,或许没有人可以想象,数字技术将如何推动14亿人口大国的教育事业腾飞。今天,一根根密布的网线,上通都市,下连山区,编织出中国教育的广阔前景。“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我国信息化发展特别是教育信息化作出了全面部署。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党代会报告,标志着推进教育数字化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共同任务。时代巨浪袭来,我们勇立潮头,以数字化促进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担当起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世界第一大教育资源数字化中心和服务平台基本形成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表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时代大潮中,我们乘势而上。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努力,特别是近10年的大力推进,信息化促使教育面貌焕然一新。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北腹地,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相对突出。2018年宁夏获批建设全国“互联网+教育”示范省(区)后,全区实现学校200M网络宽带接入、数字教学设备、在线互动教室和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宁夏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综合指数排名从2017年的全国第15位上升至2020年的第6位。放眼全国,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联网率已达100%,比2012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99.9%的学校出口带宽达到100M以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99.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国家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2012年,教育部发布首个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6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2017年10月,“办好网络教育”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随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相继出台……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驶入快车道。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经过教育信息化1.0和2.0的建设,我国数字技术与教育经历了起步、应用、融合、创新4个阶段,目前正处于融合与创新并存的时期。”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荣怀表示,如果把教育信息化视为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发展的量变过程,那么教育数字化转型将在多年量变积累基础上实现质变。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一部分,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贯彻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义。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也将“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列为重点任务。教育部以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抓手,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今年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聚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赋能社会、教育创新等五大核心功能,持续更新迭代6个版本,构建起“三平台、一大厅、一专题、一专区”的格局,包括中小学、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大资源平台,提供26项政务服务,上线“学习二十大云课堂”“树人课堂”等6个专题,接入15个试点省份智慧教育平台。截至目前,平台汇集了基础教育课程资源4.4万节、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6628门、高等教育优质课程2.7万门,累计共享就业岗位1370万个。“我们把资源数据中心和提供公共服务结合起来,为学生学习、教师教育教学、学校教育管理和教育改革研究提供有力支撑。”9月9日,怀进鹏在中宣部组织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平台应用情况时说,“到目前为止,试点范围已经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基本形成了世界第一大教育资源数字化中心和服务平台。”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截至11月底,平台网页版累计浏览量超过50亿人次,访客量达到8亿人。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信息化教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表示,未来,平台将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中的集大成者,将成为全面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一根网线一块屏幕托起教育均衡底线从成都市到康定市,开车最快也要3个半小时。但从成都七中教师提问到康定中学学生回答,一分钟都用不了。近年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建设“康巴网校”智慧教育云平台,陆续引进成都七中、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成都市实验小学和成都市机关三幼的优质教学资源。娃娃们的梦想被屏幕点亮,随着网线飞出大山。当城市与乡村的教室里都亮起“一块屏”时,中国教育会有怎样的变化?近年来,教育部加强统筹部署,“三通两平台”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教育部先后实施两轮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三个课堂”应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深入推进,今年7月至8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暑期教师研修”专题首次上线便为1300余万名教师提供了研修服务,城乡教育的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进入新时代,教育要解决的问题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为全国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涵。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被教师们称作“宝藏”。平台上开设德育、课程教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10个板块、53个栏目,覆盖30个版本、446册教材,有效服务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改进、农村优质资源共享和家校协同育人。“在家就能看到北京、上海特级教师上的课,真是太棒了!”“不花钱的名师课,真是太香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自3月上线以来,平台浏览总量急剧上升,没有什么能比人民群众的“点赞”更有说服力。在高等教育阶段,同样续写着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故事。2018年10月8日9时55分,在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A教306室,120名学生正在上无机化学课。远在5000多公里外的喀什大学,200名大一新生也在学这门课。他们不仅能实时听到课程内容,还能举手发言、参与课堂互动。为推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公平和整体质量提升,教育部高教司发出“慕课西部行”号召。华东理工大学先行先试,将优质教学资源输送到西部,这门无机化学同步课堂便是国内首次试点。3年来,“慕课西部行”计划已累计向西部高校提供17.29万门慕课及定制化课程服务,帮助西部地区开展混合式教学327.24万门次,学生参与学习达3.76亿人次,西部地区教师参加应用培训171.4万人次。目前,已有725所西部高校使用慕课开展在线教学或混合式教学,占西部高校比例达97.3%,西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在职业教育领域,数字化工作同样取得明显进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中职学校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等网络信息系统,已实现本科层次、专科层次高职学校、中职学校采集全覆盖;203个国家级460个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5000余门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在线课程、1个江西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和215个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等,积累了海量信息化资源,为职业教育加快迈入智慧教育阶段打下了基础;2010年起开始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显著提升了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和应用能力。“今年,我们以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为依托,汇聚了职业教育近20年沉淀的信息化资源,既是一次大集成,也是一次大检阅。”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表示,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正着力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职业教育生态系统。为未来教育改革发展插上数字化之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历史经验同样告诉我们,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给教育带来跨越式发展,数字技术也必将推动教育发生飞跃。在上海市长宁区,部分学校已将学生手中的智能终端升级为“纸笔同步系统”。纸是经过预处理的普通纸,笔是书写体验与圆珠笔近乎一致的特殊笔,这一系统能将学生使用行为数据转化为学情分析,供教师精准教学。比如,从学生答题的速度和顺序,可判断哪些知识点学生理解比较吃力需加强。在深圳,2021年成立的云端学校正在常态化运行。参与云端学校的15所学校初一年级的30个班级,语文、数学、英语三科采用同一张课表。学校实行线上+线下、主讲+辅讲的“云端双师”教学模式。教师可根据自身所长承担不同内容的主讲任务,在不增加教师编制的情况下,教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小课堂变成超大课堂,参与者相互激励。数据驱动、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数字化正在推动教、学、管、评、考、就业各个环节的改革走向深入,为未来教育发展插上提速的翅膀。令人振奋的是,推进教育数字化正呈现由点到面、蓬勃发展之势。今年4月和7月,教育部部署开展两轮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地方和学校试点工作。多地把国家平台资源常态化应用与建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应用国家平台的积极性持续增强。各试点单位在向国家平台提供优质资源的同时,还大力加强特色资源开发,资源建设供给越发主动。例如,江苏向国家平台提供了苏教版、译林版、人教版优质课程3400多节;四川汇聚一批川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资源,平台新增各类资源4000余个。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负责人表示,教育部将不断升级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家教育数字化大数据中心,在“助学、助教、助管、助研”上持续发力,不断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加快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风好正是扬帆时。深入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把数字资源的静态势能转化为教育改革的强大动能,亿万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就有了坚实保障,教育现代化就有了强大引领,中国特色、中国范式的教育数字化之路未来可期。文字
2022年12月1日
其他

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怀进鹏《光明日报》撰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强大教育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安排部署,赋予教育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格局。11月30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光明日报》“一把手谈科技文化”栏目撰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强大教育力量》,再次提到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一起来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强大教育力量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2022年11月30日
其他

教育部 国家语委发文:探索数字化赋能推普新举措,高质量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近日,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是第一个对高等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作出系统部署的文件。坚持数字化赋能和创新驱动,聚焦高质量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意见》提出的总体要求包含的内容。《意见》提出三个方面的任务和十项举措,作为内容亮点之一的“引导高校探索数字化赋能推普新举措”引人关注。探索数字化赋能推普新举措创新数字化智能化推普新模式,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使用效能。鼓励高校语言文字科研成果与教育数字产业之间的转化、融合、赋能。积极建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数字化资源、教学和科研平台。支持全球中文学习平台和国家语言资源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建设特色鲜明的语言资源库、语言博物馆,逐步实现与中国语言文字数字(网络)博物馆、地方文化馆和科技馆等的互联互通。文件全文如下——教育部
2022年11月29日
其他

雷朝滋:加快教育数字化发展 以教育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雷朝滋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党支部书记、司长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大会报告,举旗定向,明确宣示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为遵循、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的重大问题,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一、深刻认识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里程碑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十六个方面深刻总结了新时代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教育部先后组织实施了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行动”等重大战略行动,成建制体系化建设了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培养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取得了一大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高校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有力支撑。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实现未联网学校动态清零,网络学习空间深度应用,支撑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停课不停学”实践。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形成了世界第一大教育资源和服务平台,开启了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新征程。我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亲历者与参与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归根结底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更加发自内心地认为,“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最宝贵的历史经验,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新时代党员干部最重要的政治要求。二、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的新定位新部署和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中央从突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出发,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之后的第五部分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部署、集中表述,并首次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强国崛起规律、对当今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特征和对未来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和把握,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坚持的发展逻辑。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成就与实践证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而教育是根本。教育强、科技强、人才强则国家强,三大强国建设同气连枝,共同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科技强国要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强国要求提高自主培养质量,科技和人才既离不开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反过来又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引领教育强国建设。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同步实施,共同服务“两个大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对教育、科技、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机遇与挑战并存,统筹推进三大强国建设是“破局”的关键,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大变局”可能由此开新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把教育科技人才从原来的分散表述调整为集中部署,强调的是对整个新发展格局的系统性支撑,目的是解决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文章”中把握要求、找准任务,切实把党中央的部署学习到位、贯彻到位、落实到位。三、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高校科技创新和教育数字化的战略部署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高校科技战线和教育信息化战线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中国教育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最高追求,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集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深入实施“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百校千项”高价值专利转化行动、“百校千城”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科教融合,以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要以教育数字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加快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化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建设国家教育治理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国家教育数字化大数据中心,全面支撑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管理,赋能社会和教育改革创新,以数字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者: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党支部书记、司长
2022年11月25日
其他

怀进鹏:推进教育评价数字化转型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11月18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教育部在京召开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指示,加快推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主持会议。一起看——怀进鹏指出,党的二十大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作出一体部署,赋予教育以新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使命,并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评价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总体方案印发两年多来,教育评价改革取得良好开局和重要阶段性成效。要坚定改革自信,增强改革紧迫感,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怀进鹏强调,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找准突破口,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增添动力和活力。一要以评价改革牵引育人方式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强化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深化基础学科人才和卓越工程师评价改革,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要以评价改革牵引办学模式改革。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加快健全中国特色高校评价体系,改进职业学校评价,引导不同类型学校办出特色和水平,提高支撑国家战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三要以评价改革牵引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教育评价的标准引领,完善教育督导和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严格控制教育评价活动数量和频次,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四要以评价改革牵引保障机制改革。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进一步强化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评价,推进教育评价数字化转型,夯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基础。怀进鹏指出,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是要加强党的领导,打好推进落实的“组合拳”。要增强改革担当,坚持破立并举、以立为本,建立健全上下衔接、分层贯通的教育评价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改革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要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监督问责,努力营造有利于教育评价改革落实落地的良好环境。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有关部委司局负责同志,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局、教育部机关各司局和有关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负责同志,各地有关部门和教育部门负责同志,教育部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有关部委所属高校负责同志,分别在主会场、分会场参加会议。江苏、浙江、陕西和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负责同志在会上作交流发言。摄影
2022年11月22日
其他

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怀进鹏主持召开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研讨会

11月16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主持召开研讨会,就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力有效推动新时代教育工作,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听取意见建议。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局、教育部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与会同志紧紧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聚焦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出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推进工作和研究问题的意见建议,并进行深入交流研讨。怀进鹏强调,党的二十大科学谋划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并把握好教育、科技、人才在党和国家未来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审时度势,正视问题,乘势而上,坚持自信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强国。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长远需求和当下紧迫问题,牢牢抓住用好战略发展关键窗口期,坚持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优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深化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着力发挥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溢出效应,努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怀进鹏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工作,不断加大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和破解力度,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来源
2022年11月21日
其他

计划遴选30个!教育部开展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工作

日前,教育部发布通知,决定遴选一批积极性高、条件具备的区域,开展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工作。根据通知,教育部将在各地审核推荐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最终遴选出符合条件的30个左右区域,开展试点工作,并予以公布。用5年左右的时间,形成百万级规模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基础数据库,创新评价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成长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工作部署,加快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
2022年11月18日
其他

怀进鹏: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

11月14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调研教育科研工作情况,出席教育数字化专题座谈会,听取有关司局、单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应用情况汇报和专家对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建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主持座谈会。怀进鹏部长强调了哪些内容?一起来看——怀进鹏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赋予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新的使命任务,明确了教育数字化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具有重大意义。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启动实施以来,已经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探索了以服务引领和支撑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能力提升的新路径,实现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试点工作全覆盖,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怀进鹏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守正创新,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着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汇聚静态资源和动态数据持续加强国家教育数字化资源中心建设,着力提升师生数字化素养和能力,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助学、助教、助管、助研,探索数据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教育数字化开放合作,推动数字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把教育数字化推向深入,全力打造数字教育的中国思想、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怀进鹏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聚焦数字教育发展,针对问题深化研究,聚焦政策跟进研究,着眼国际拓展研究,开展有组织科研。教育科研工作者要弘扬优秀学风、发挥表率作用,争做人无我有的开创者、人有我优的领跑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要聚焦战略需求,集中研究、努力产出一批高水平教育科研成果,打造教育科研创新高地、服务国家教育战略决策高地、国际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新高地。座谈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等教育司、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负责人和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有关专家作了交流发言。摄影
2022年11月16日
其他

40个区域196所学校上榜!教育部公布2021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名单

日前,教育部网站正式公布2021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和优秀学校名单。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遴选推荐、材料评审、视频答辩、上网公示等环节,北京市海淀区等40个区域和天津市宁河区芦台街第三小学等196所学校荣膺殊荣。教育部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示范交流活动,宣传推广优秀区域和学校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成果和经验,引领各地加快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1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和优秀学校名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2022年11月15日
其他

推进教育数字化!202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即将举办

日前,教育部发布通知,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助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根据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就办好202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有关事宜进行了部署。根据通知,202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主题为“学习贯彻二十大,终身学习向未来”,举办时间为2022年11月20日—26日,共开展八项活动,其中之一为持续开展终身学习数字化转型相关公开课等各类线上线下学习活动。持续开展终身学习数字化转型相关公开课等各类线上线下学习活动各地要深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充分利用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办学网络及各类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整合数字化学习资源,助力推进教育数字化,通过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讲座、培训、观摩、座谈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举办终身学习数字化转型发展相关活动,持续、集中开展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养生保健、心理健康、职业技能、法律法规、家庭理财、闲暇生活、代际沟通、生命尊严等方面的学习活动。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将通过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网上社区教育大讲堂”等开设“社区教育数字化转型与终身学习”“学习型地区构建”等相关系列公开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力推进教育数字化、传播终身学习理念。据悉,本届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拟定于11月下旬(暂定11月23日之后)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具体事宜另行通知)。文件详情一起来看——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202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22〕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助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根据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现就办好202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以下简称活动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主题和时间(一)主题:学习贯彻二十大,终身学习向未来(二)举办时间:202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举办时间为2022年11月20日—26日,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拟定于11月下旬(暂定11月23日之后)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具体事宜另行通知)。各地应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际及有关规定确定各自举办今年活动周的形式(可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灵活安排)。二、活动内容(一)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各地在活动周期间,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的部署要求,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既要有章法、见力度,更要重质量、强效果。要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多种新闻媒体及网络传播平台等重要阵地,以讲座、展板、电子屏、网络平台等线上线下多种载体,积极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宣传活动,邀请有关专家、组织城乡社区教育干部和志愿者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组织城乡社区管理骨干、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单位代表、企创人员、农村致富带头人(如种养大户)等结合实际交流自身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体会;同时,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宣传本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通过活动周助力形成全社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浓厚氛围。(二)持续开展终身学习数字化转型相关公开课等各类线上线下学习活动各地要深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充分利用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办学网络及各类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整合数字化学习资源,助力推进教育数字化,通过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讲座、培训、观摩、座谈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举办终身学习数字化转型发展相关活动,持续、集中开展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养生保健、心理健康、职业技能、法律法规、家庭理财、闲暇生活、代际沟通、生命尊严等方面的学习活动。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将通过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网上社区教育大讲堂”等开设“社区教育数字化转型与终身学习”“学习型地区构建”等相关系列公开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力推进教育数字化、传播终身学习理念。(三)持续开展“智慧助老”等活动助力老年人学习各地要广泛动员各类院校及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终身教育机构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重要时事政策等方面学习活动,以及智能手机应用等教育培训活动,帮助老年人了解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掌握网上学习、微信读书、科学生活、健康养老、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帮助老年人在智慧出行、智慧医疗、掌上金融、手机购物等领域的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技能,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各地要结合实际集中开展“智慧助老”系列服务活动,让老年人真正从智慧学习中受益,切身体验和享受“智慧生活”。(四)持续引导并助力全民阅读学习各地要积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好书推荐、好书诵读、书友会、读书沙龙、智能学习等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持续开展书香社区、书香之家、读书之城建设活动。广泛组织微信读书、数字化阅读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养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兴趣。采用线上线下互动等多种方式,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加读书活动,营造全民阅读浓厚氛围,助力书香中国建设。要积极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加大在西部地区、民族地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活动力度,增强阅读活动实效。(五)推动各地开展全民终身学习十年成果总结宣传及展示活动各地要深入总结、宣传和展示十年来全民终身学习发展成就、典型经验和典型案例,讲好全民终身学习故事,传递终身学习正能量。主要包括:宣讲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和国际成人教育大会相关精神;宣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展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建设、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成果;展示全民终身学习、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如“社区教育能者为师”特色课程共享与优质案例、“智慧助老”优质工作案例、教育培训项目和课程资源展示等)、学习型城市(乡村)建设成果、终身教育数字化发展成果、终身学习助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相关理论与实践成果等。(六)推动开放各类学习教育资源服务城乡社区居民学习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发挥属地统筹职责,指导所属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老年教育工作协调部门等,结合各类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协调组织有条件的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开放大学、成人院校、社区学院(社区学校)、老年大学(老年学校)、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科普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结合疫情防控形势,立足自身办学优势与特色,积极开放学习和教育资源,深度参与活动周活动。积极倡导“职继协同”“院校融入”,提高继续教育服务供给能力,主动服务全民学习。各地要提高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体育场馆面向社区居民的开放水平。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要加强与各地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的联系沟通,并做好社区教育相关业务指导和咨询服务。(七)发挥各类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作用扩大学习资源开放共享加强部省联动,集中发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中国社区教育网、中国老年教育网、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网站、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等载体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功能作用,形成社会资源共享机制。鼓励各地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平台、继续教育平台与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等平台之间加强互联互通;鼓励各平台之间共建共享优质终身学习资源、实现用户互访。组织各类学校、社会教育机构积极参与社区(老年)教育资源共享行动,积极推动面向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开放共享优质资源。活动周期间,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将开放万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优质课程。(八)集中组织开展“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做法经验推介宣传各地要精心组织开展全国和地方“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推介宣传活动,深入宣传一批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终身学习方面创新学习方法、坚持自主学习、带动群众学习的“学习之星”和社区教育工作者、老年教育工作者、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贡献者等事迹突出的励志人物,以点带面,促进终身学习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引导全社会共同建设“终身学习文化”,助力学习者增值赋能,助力全社会增强“终身学习文化”软实力。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将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主题宣传活动,集中推介“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的典型经验做法,以及各地推进全民终身学习数字化建设经验与成果、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等相关优质案例,并集中展示活动周总开幕式及各地活动周精彩活动。三、活动组织本届活动周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等单位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共同举办。活动周设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沟通、协调和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全国总开幕式由湖南省教育厅、长沙市人民政府承办,国家开放大学等单位协办。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区活动周实施方案,推动各地级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区)积极稳妥开展相关活动,要切实防止流于表面形式,做到真正有实效。各地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属地疫情防控有关规定,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安全、高效、节俭。四、活动宣传各地要积极邀请新闻媒体就活动周开幕式及相关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并积极发挥新媒体作用、开展好网络新媒体宣传工作,多措并举,突出宣传各地活动周的重点、亮点、出彩点活动,确保宣传实效,共同创造全民终身学习良好的社会环境,共同助力形成全民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各地要积极为城乡社区居民提供形式灵活、有内涵、有品质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各地要将相关门户网站与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网站(https://www.caea.org.cn/)、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http://www.goschool.org.cn/)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题网站(http://www.llaw.org.cn/)进行链接,并及时推送、宣传和展示典型案例;中国社区教育网(http://www.shequ.edu.cn)、中国老年教育网(http://www.lnjyw.org)、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https://le.ouchn.cn)等网站要积极做好相关展示宣传工作。五、其他事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应于2022年10月底前将本地活动周方案、3—5名“百姓学习之星”和3—5个“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的材料(文字、视频、图片、教学资源)报送至活动周领导小组办公室。2023年1月10日前,要将本届活动周工作总结报送至活动周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联系人:王立、桂敏联系电话:010-66096253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联系人:胡卫华、黄晓晨联系电话:010-58581449;邮编:100120邮箱:caeabgs@126.com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联系人:杜若联系电话:010-66490608
2022年11月14日
其他

积极发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作用!教育部召开推进会 部署提升师范人才培养质量

11月7日,教育部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加强“优师计划”培养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工作推进会,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重要回信精神,深化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师范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工作部署。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提出,要实施好“优师计划”和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要优化内容模式。结合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计划,积极发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作用,探索教师教育数字化的路径与方法,提高师范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详情一起来看——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做出了全面部署,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推进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加强教师培养,为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培养输送“四有”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师资基础。会议强调,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要放眼教师教育全局系统谋划,加强统筹。要从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创新人才、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教师教育的重要意义。会议提出,要实施好“优师计划”和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为欠发达地区培养造就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高质量教师队伍。一要优化培养主体。在发挥部属师范大学示范引领作用基础上,充分调动包括东部在内的全国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参与“优师计划”培养,同时深化协同提质合作,引领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和协同发展。二要优化专业设置。根据定向县教育发展需要订单培养、定向使用、精准补充,特别要重视科学教育、工程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等方面的教师培养。三要优化内容模式。结合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计划,积极发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作用,探索教师教育数字化的路径与方法,提高师范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四要优化结构布局。通过“优师计划”和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本科层次教师补充力度,加强对薄弱师范院校的指导,支持符合条件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实现省域内教师培养供给升级。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召开。吉林、广西、云南、青海教育厅及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有关高校负责同志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优师计划”培养院校、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参与院校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会。来源:教育部,原标题为《教育部召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2022年11月11日
其他

孙春兰:推进教育数字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习二十大

》,摘要由教育信息化资讯(ID:gxxxhzx)编辑整理往期推荐●
2022年11月9日
其他

教育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

11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白皮书从七个方面总结了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治理实践,围绕数字经济合作等介绍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贡献,并就网络空间发展、治理、安全、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更加紧密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主张。白皮书在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治理实践“数字技术惠民便民”方面特别提到“教育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聚焦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方面,加快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完成学校联网攻坚行动,截至2021年底,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出口带宽100M以上的学校比例达到99.95%,接入无线网的学校数超过21万所,99.5%的中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室。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22年3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整合集成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等资源服务平台和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平台已连接52.9万所学校,面向1844万教师、2.91亿在校生及广大社会学习者,汇集了基础教育课程资源3.4万条、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6628门、高等教育优质课程2.7万门。↓
2022年11月7日
其他

虚拟现实+教育培训!五部门推动开展10类"虚拟现实+"规模化应用试点

11月1日,工信部网站发布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的发展目标、五大重点任务以及七方面的保障措施,引发关注。《行动计划》部署了五大重点任务,其中“加速多行业多场景应用落地”将推动有条件的行业开展“虚拟现实+”规模化应用试点,具体包括“虚拟现实+工业生产”“虚拟现实+文化旅游”“虚拟现实+融合媒体”“虚拟现实+教育培训”等10类。虚拟现实+教育培训在中小学校、高等教育、职业学校建设一批虚拟现实课堂、教研室、实验室与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面向实验性与联想性教学内容,开发一批基于教学大纲的虚拟现实数字课程,强化学员与各类虚拟物品、复杂现象与抽象概念的互动实操,推动教学模式向自主体验升级,打造支持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沉浸式新课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2.0”,支持建设一批虚拟仿真实验实训重点项目,加快培养紧缺人才。《行动计划》通过七项措施保障计划的落实。在强化人才支撑方面,将支持高等院校加强虚拟现实相关学科专业建设,鼓励产学研合作,推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精准育才,加强人才引进,扩大定向培养,培育一批复合型人才。《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含相关硬件、软件、应用等)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培育10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打造10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引领虚拟现实生态发展的集聚区,建成10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在工业生产、文化旅游、融合媒体、教育培训、体育健康、商贸创意、演艺娱乐、安全应急、残障辅助、智慧城市等虚拟现实重点应用领域实现突破。开展10类虚拟视听制作应用示范,打造10个“虚拟现实+”融合应用领航城市及园区,形成至少20个特色应用场景、100个融合应用先锋案例。小编资料库2022年9月1日新学年开学,国家智慧教育平台(https://www.smartedu.cn/)虚拟仿真实验板块正式上线,首批上线300门优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详情2022年7月,科技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在教育领域积极探索在线课堂、虚拟课堂、虚拟仿真实训、虚拟教研室、新型教材、教学资源建设、智慧校园等场景。>>详情2021年7月教育部启动了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2022年5月公布第二批共164所高校的218个虚拟教研室入选。截至目前,全国共有657个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详情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建设万门左右国家级、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并明确将线上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作为建设重点。2018年,教育部启动开展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按建设规划分年度认定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编辑整理:教育信息化资讯(ID:gxxxhzx)《行动计划》全文↓↓↓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2年11月3日
其他

教育部:要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学习二十大 教育在行动

10月31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教育部党组根据中央统一部署,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印发《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就做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关工作作出部署。《通知》强调,要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任务要求,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大力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新模式,不断健全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深化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服务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与创新。更多内容一起来看——《通知》指出,要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义。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对于动员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奋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更好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强化教育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通知》要求,要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要系统推进学习培训。紧密结合党中央即将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分期分批组织党员干部师生开展专题学习、专题研讨、专题辅导。要善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资源板块,力求学深学透、融会贯通。要广泛开展宣讲巡讲。组织教育系统党的二十大代表、优秀教师代表、大学生骨干等成立宣讲团,深入开展校园巡讲、网络巡礼。深入开展“学习二十大,教育在行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学习二十大示范微党课”等活动。要有机融入教育教学。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出一批高水平讲义、示范慕课等多样化教学资料,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和专业课教育教学。要深入开展研究阐释。精心组织实施研究项目,形成一批有深度、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组织教育系统党的二十大代表等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深入解读,加强正面引导,回应关切。《通知》强调,要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任务要求,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快构建高质量高校党建工作体系,持续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不断深化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从严从紧、科学精准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要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持续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不断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持续深入推进“双减”工作,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深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强化特殊教育适宜融合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提升一流大学群体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和高校咨政服务能力,推进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持续加强基础学科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深入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不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持续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力度。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增强动力和活力。要打造一流教师队伍和人才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抓好抓实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要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大力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新模式,不断健全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深化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服务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与创新。《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突出教育特色,深化宣传报道,推动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来源
2022年11月1日
其他

计划培育20个!教育部继续开展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

日前,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发布通知,继续开展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并就2022年度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2022年度,计划从网络教研、智能美育教学、数字化赋能劳动教育、信息化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四类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中培育20个左右不同应用方向的实践共同体,开展信息化应用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以形成一批成熟的、可借鉴、可推广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典型案例,形成一支高水平的信息化教学应用骨干队伍,探索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的长效机制。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2022年10月31日前以正式函件形式向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报送推荐表、推荐汇总表及有关材料,同时发送电子版。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关于做好2022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推选培育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决定继续开展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建设目标2022年度,计划从网络教研、智能美育教学、数字化赋能劳动教育、信息化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四类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中培育20个左右不同应用方向的实践共同体,开展信息化应用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以形成一批成熟的、可借鉴、可推广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典型案例,形成一支高水平的信息化教学应用骨干队伍,探索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的长效机制。二、推选要求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围绕某一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区域、学校等不同成员单位组织起来,共同开展实践和研究,共同推动该模式的发展。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原则上每类模式限推1个。申报项目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项目实践内容应属于以下四类应用模式。可以根据自身基础和特长,选择相应方向,自拟申报内容:(1)网络教研网络教研模式和组织方式创新;网络教研数字化环境的设计与应用;网络教研促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2)智能美育教学智能美育教学模式和组织方式;美育教学智能应用场景的设计与应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智能指导。(3)数字化赋能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劳动教育智能应用场景的设计与应用;数据支撑的劳动教育效果评价。(4)信息化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数字档案的建设与应用;数字化赋能学生作业的提质增效;教育大数据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2.项目名称简洁明了、规范具体,能清楚地概括申报单位特色和实践内容方向,字数控制在20字以内,不照搬第1条中内容。3.应在本类信息化教学应用中积累了2年以上的丰富实践经验,成效显著、富有特色,已有经验和成果丰富,具有典型引领作用,并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4.项目建设方案要体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体现应用模式的典型特征和应用方向,体现共同体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实施方法合理、可行,具有可推广性。5.申报单位类型为区(县)、学校,鼓励省外地区成员单位加入。牵头单位负责申报和项目组织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统筹协调能力;主要成员单位不少于4个,参与积极性高、合作密切。应具有良好的共同体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和网络社区,实践共同体内部交流和分享频繁。6.共同体内部人员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能够形成优势互补。共同体核心成员应包括但不限于:组织领导、管理人员,统筹协调推进实践共同体发展;从事理论研究的专家,指导实践共同体发展方向和内容;从事实践研究的教师、教研员,开展实践共同体具体实践;从事技术支撑的电教人员,提供实践共同体日常运行技术支持。三、组织实施项目由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负责指导,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申报推选、培育指导、成果展示。(一)申报推选符合条件的申请单位填写《2022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推荐表》(见附件1,以下简称推荐表,需加盖单位公章),提供佐证材料,并同时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报送盖章的纸质材料和电子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组织申报和审查遴选工作,向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报送所推荐项目的推荐表和汇总表(见附件2)。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在各地审核推荐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考察,经公示,最终确定培育项目名单,并予以公布。培育项目应主题不重复、各有特色。(二)培育指导培育项目在专家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基础和优势,编制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分步骤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不断吸收新成员,丰富共同体实践经验和成果。发挥网络优势开展项目管理,组织定期交流活动,推动项目高质量实施。(三)成果展示项目开展周期为一年,培育项目需形成以下成果,并在项目网站上展示:信息化教育应用模式研究报告和应用指南;6-8个教学信息化应用的典型案例;建设实践共同体社区,开展经验推广活动,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四、工作要求1.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管理职责,认真组织好项目的推荐和培育工作;统筹规划各类资源和需求,为培育项目提供必要的配套经费、资源条件等支持;做好宣传,积极发挥实践共同体的辐射、带动、引领作用。2.申报单位要实事求是撰写申报材料,申报支撑材料要真实可靠,有据可查。申报单位要明确人员分工和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机制,落实保障配套条件,创造性地组织实施。3.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2022年10月31日前以正式函件形式向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报送推荐表、推荐汇总表及有关材料,同时发送电子版。五、联系方式1.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沈芸
2022年10月28日
其他

雷朝滋: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党代会报告 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10月20日,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党支部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研讨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的报告,深入交流学习体会。党支部书记、司长雷朝滋主持会议,全司党员干部参会。雷朝滋指出,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报告深刻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明确阐发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确定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系统部署了各个领域的具体任务。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报告的丰富内涵至关重要。
2022年10月27日
其他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九大应用场景简介

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更好服务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有效支撑“双减”工作落实,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部升级建设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广大中小学校、师生、家长提供专业化、精品化、体系化资源服务。平台功能全面支撑自主学习、教师备课、双师课堂、作业活动、答疑辅导、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校交流、区域管理九大场景。简介如下:来源:互联网教育国家工程实验室(CIT)往期推荐●
2022年10月26日
其他

加快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步伐!怀进鹏就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明确要求

10月24日,教育部召开党组会,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研究部署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强调,要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怀进鹏指出,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科学谋划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近年来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写入党章,充分体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习近平同志再次当选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充分体现了全党意志、凝聚了全党共识、反映了人民期待。怀进鹏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支持。一要深刻认识和领会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始终保持战略清醒,把握教育强国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积极把思想认识转化为真抓实干的动能和效能。二要深刻认识和领会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和主要挑战,坚守使命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质量推动教育发展,并用高质量发展来检验工作成效。三要深刻认识和领会教育对国富民强、经济发展、人的发展的重大意义,思考拓展教育强国的内涵外延和实践路径,统筹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生效。四要深刻认识和领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和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抓好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干部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第一方阵,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怀进鹏就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明确要求。一是抓根本。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宣传阐释好教育重要地位的内涵,把学习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更好地推进工作、推动事业发展。二是抓重点。主要抓好促进公平、提升质量两件大事。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在基础学科人才、卓越工程师和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上取得突破,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三是抓改革。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面向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变化,丰富政策供给,建立新评价体系,在服务经济社会区域发展中更好发挥教育作用,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步伐。会上,教育部党组成员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教育实际和分管工作,进行了交流研讨。摄影
2022年10月25日
其他

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未来五年,我们这样干

怀进鹏在G20教育部长会议上倡议共同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执行力!9月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进展扫描二维码丨关注我们
2022年10月24日
其他

怀进鹏在G20教育部长会议上倡议共同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执行力!9月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进展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日前发布《2022年9月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月报》。2022年9月全国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有何新动态?一起来看一下:摘要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敦促“数字革命应当惠及所有学习者”。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G20教育部长会议上倡议共同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执行力。教育部举办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第二批试点专题培训会,部署开展2022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线“树人课堂”专题、虚拟仿真实验板块和《中国基础教育》。江苏举办“江苏教育信息化这十年”新闻发布会。四川制定《四川省教育数字化提升计划(2022-2025)》。海南开展2022年疫情期间中小学在线教学实践创新案例遴选活动。多地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主题活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G20教育部长会议9月1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二十国集团(G20)教育部长会议上倡议,要共同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执行力,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共建,推动教育生态、学校形态、教学方式变革,合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中国基础教育9月5日,中国教育学会举办《中国基础教育》首发暨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座谈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副部长郑富芝出席,怀进鹏部长正式宣布《中国基础教育》首发并接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树人课堂”专题9月1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树人课堂”专题,共设“开学第一课”“走进思政课”“社会大课堂”“课后三点半”“毕业大讲堂”5个栏目,聚合了各类资源2000余条。☑虚拟仿真实验板块9月1日,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虚拟仿真实验板块,首批上线300门优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发挥沉浸性、融合性、互动性强的优势,破解实验教学难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培训会9月8日,教育部网信办举办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第二批试点专题培训会,总结交流首批试点省份取得的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对第二批试点省份提出明确工作要求。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进展☑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9月6日,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的通知》,部署通过自主申报、学校推荐、县级初选、省市遴选、部级遴选,确定部级精品课,并在智慧教育平台进行公示。☑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9月26日,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对2021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和优秀学校进行公示,共有40个区域、196所学校入选。☑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按照教育App备案与“双减”工作衔接的有关要求,截至9月底已有1152家企业的2574个教育App完成备案,共计31.76万所学校(不含学前)完成使用者备案,累计受理教育App相关投诉举报1391起。☑教育信息化宣传
2022年10月20日
其他

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这十年……

一根根网线,连通时空,千里咫尺。透过屏幕,偏远山区的学生可以听千里之外的名师讲课,跟屏幕另一端的同龄人实时互动。足不出户就能登录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浏览使用上面的海量优质教育资源。“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把握信息时代的“时”与“势”,始终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我国信息化发展特别是教育信息化作出了全面部署。紧扣时代脉搏,这十年,教育系统立足信息化这个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乘势而上,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引领教育现代化,成为建设教育强国的强力引擎。乘势而上,抓住教育信息化发展机遇“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调研考察时作出的这一论断,不仅指明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时代坐标,也揭示了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时代底色。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才能与时代同行。加快推进信息化发展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十年后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学校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已经深度融入教育系统,在日常教学、教研、管理等诸多方面经历着由起步应用到融合创新的跨越——在四川康定,四川民族学院计算机专业2022级新生通过雨课堂“克隆班”,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生共上同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新疆喀什,喀什特区高级中学的师生们借助远程互动录播教学系统,可以跟5000多公里外的深圳红岭中学定期举办线上互动课和教研活动;在河北衡水,家长登录手机客户端就能实时查看孩子所在学校的食堂后厨工作情况,从食物采购到烹饪各环节一目了然。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亮眼成绩单背后是一个个坚实的脚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根据最新数据,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联网接入率已达100%,未联网学校实现动态清零,出口带宽达到100兆的学校占99.9%,99.5%的中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室。——数字资源日益丰富。今年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截至9月初,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所含4个子平台中,基础教育平台提供3.4万条资源,职业教育平台上线教育资源库1194个、在线精品课程6628门,高等教育平台上线课程2.7万门,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共享岗位1370万个。截至9月初,平台总访问量超6亿人次。——“数字鸿沟”趋向弥合。实施两轮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三个课堂”应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深入推进,今年7月至8月,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暑期教师研修”专题首次上线便为1300余万名教师提供了研修服务。——支撑教育治理现代化成效显著。建成学校、教师、学生三大教育基础数据库,实现全国所有学校“一校一码”、师生“一人一号”。对“互联网+教育”新业态包容审慎的监管体系基本建立,营造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十年来,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层面相关政策体系日臻完善:——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相继出台《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等,全面提升高校、中小学有关信息化能力。今年以来,教育部党组将大力推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贯彻落实“联结为先、内容为本、合作为要”总体战略,进一步明确方向、统一步调,集中推动数字化建设各项任务。回望十年奋进路,信息化已经逐步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信息化带来教育变革”的共识已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深入人心。因时而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借助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发数据采集系统,横向打通教育数据共享、纵向勾勒学生数字画像,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监督教学质量,科学、客观地开展教育评价……在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数字化已经渗透到教学、管理各方面,其空间、时间跨度都远超课堂的范畴。微观层面亮点纷呈,宏观层面新潮涌动。卢湾一中心小学的实践并非孤例,作为全国唯一的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上海近年来持续发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和管理、评价的探索在一大批学校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一部分,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呼应国家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数字中国建设,就此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今年2月,虎年春节刚过,教育部举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暨教育信息化首场辅导报告会。“教育系统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有基础、有能力、有优势,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会上强调。此前发布的《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则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此后,作为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阶段性成果的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自上线起便以海量的优质资源、流畅的使用体验、不断丰富的内容和功能,赢得了使用者的广泛好评,反过来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助力。从“信息化”到“数字化”,不同表述的背后有哪些新的政策指向?“经过教育信息化1.0和2.0的建设,我国数字技术与教育经历了起步、应用、融合、创新四个阶段,目前正处于融合与创新并存的时期。”正如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荣怀所说,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信息化的特殊阶段。如果把教育信息化视为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发展的量变过程,那么教育数字化转型将在多年量变积累基础上实现质变。如果说教育信息化以基础设施和资源平台建设,大大提升获取知识的便捷程度,那么以教学和管理模式重塑为特征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则将回答如何打破数据孤岛、提升师生参与度、将日常获取的大数据应用于改进教学和评价等诸多新问题。新理念驱动下,越来越多充满“智能味儿”的教育场景正在各地校园里不断涌现:英语课上,学生利用智能设备进行听说练习,能实时知晓自己发音是否标准;体育课上,学生佩戴运动手环,便于教师准确测试成绩和调整教学内容;课后,学生会收到自己的“专属作业”——这是人工智能基于其课堂表现进行的个性化推送。海量资源汇集,人人、时时、处处共享线上课程;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强支撑,教、学、管、评、考、就业开始进入精准模式。数据驱动、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数字化正在推动教育变革步步深入。从“相加”到“相融”,从“信息化”到“数字化”,一场深刻的数字革命正与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同频共振、相融互促。勇立潮头,引领教育现代化扬帆远航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来说,2020年春季学期开始之初的居家学习是一场难忘的集体记忆。这一过程中,正是一根根网线、一块块屏幕、一个个线上平台,为全国2亿多名大中小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居家学习软硬件支持,保证了他们“成长不延期”。“停课不停学”的大考,不仅检验了教育信息化多年来在基础设施和资源平台上的建设情况,也折射出教育信息化在促进公平、优化师资、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优势。上述特征又指向同一个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国家发展如此,于教育而言亦然。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十大战略任务,其中第八项任务是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也是现代信息技术持续不断变革教育的过程。十年来,这类改变并不鲜见。在宁夏,当地聚焦教育发展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打造“一朵云”、联通“一张网”、普及“一块屏”,实现全区所有学校网络高速互联、信息高效互通、资源高度共享,500多所学校与北京、福建等地优质学校网上结对,所有乡村中小学校与城镇学校线上牵手,薄弱学校缺师少教难题得到有效缓解。在深圳,2021年成立的云端学校正在常态化运行。参与云端学校的15所学校初一年级的30个班级,语文、数学、英语三科采用同一张课表。学校实行线上+线下、主讲+辅讲的“云端双师”教学模式。教师可根据自身所长承担不同内容的主讲任务,在不增加教师编制的情况下,教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小课堂变成超大课堂,参与者相互激励。在北京,全市统筹建设教育公共服务、教育公共管理和教育公共资源“三大平台”,整合学生学籍、教师发展、招生考试、校园安全和教育督导等业务纳入管理平台,在支撑各项教育改革实施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能。信息化时代,学习行为不仅发生在课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将通过一系列重构,创建人本、开放、平等、可持续的教育新生态,进而打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时代浪潮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发生历史性交汇,未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将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各类产业数字化程度飞速提升的现实,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人机协作能力等关键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才能与时代同行。令人欣喜的是,在教育信息化的支持下,改变和创造在很多地方悄然发生。十年进取,一路向前。新时代描绘新画卷,新动力驱动新征程。有了教育信息化“智慧引擎”的支撑和引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航船必将披荆斩棘、行稳致远。来源:中国教育报(记者李澈
2022年10月19日
其他

怀进鹏:加快推动教育重构与变革 全面深化数字教育合作

10月14日,第六届东盟与中日韩教育部长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以视频方式出席,并与越南教育与培训部长阮金山作为轮值共同主席主持会议,东盟国家和日本、韩国教育部长及代表与会。怀进鹏表示,新形势下,中方愿同有关国家携手努力,因时应势制定更高的合作目标,加快推动教育重构与变革,不断提升教育发展韧性。全面深化数字教育合作,共享智慧教育平台建设经验和优质在线课程资源,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和能力,实现教育更高质量更加公平与包容的发展。详情一起来看——怀进鹏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范围内实现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前不久联合国举行教育变革峰会,再次将教育置于全球发展议程的优先位置,加快变革、重构教育成为各方普遍共识。怀进鹏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科学谋划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中国将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不断提高教育服务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怀进鹏表示,中国将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积极同各国分享教育发展经验、共享教育发展成果。新形势下,中方愿同有关国家携手努力,因时应势制定更高的合作目标,加快推动教育重构与变革,不断提升教育发展韧性。一是持续强化机制平台合作,充分发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等机制平台的积极作用,密切区域教育合作;二是重点夯实职业教育合作,以中国—东盟职教联合会成立为契机,深化人才培养、产学研融合、资源共享、标准共建和学分互认等合作,助力本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发展;三是全面深化数字教育合作,共享智慧教育平台建设经验和优质在线课程资源,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和能力,实现教育更高质量更加公平与包容的发展。与会各方感谢中日韩三国在东盟教育发展方面提供的支持,围绕重构学习及建设有韧性的教育体系进行深入交流,并就助力《东盟与中日韩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5)》与《东盟教育工作计划(2021—2025)》取得预期成果达成共识。会议审议通过了《第六届东盟与中日韩教育部长会议联合声明》,同期还召开了第六届东亚峰会教育部长会议。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原标题《怀进鹏出席第六届东盟与中日韩教育部长会议》往期推荐●
2022年10月18日
其他

推进教育数字化!习近平强调,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 创新是第一动力

重点提升"优师计划"师范生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教育部最新要求来了扫描二维码丨关注我们
2022年10月17日
其他

怀进鹏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讲话与文章摘录合集(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

根据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教育部党组最新部署,要坚定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教育模式变革,以数字化带动教育转型升级,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通知详情)
2022年10月14日
其他

重点提升"优师计划"师范生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教育部最新要求来了

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工作。通知明确,增设乡村振兴相关课程、实行覆盖城乡两种教学环境的“双实践”制度、支持“优师计划”师范生辅修其他专业或其他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微专业)等要求。通知强调,提升教书育人能力。聚焦缩小城乡数字鸿沟,重点提升“优师计划”师范生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通过“双师”教学等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普及。通知还提出了哪些要求?详情一起来看——一、厚植扎根基层教育报国情怀
2022年10月11日
其他

推进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部答复关于促进乡村教育振兴工作的建议

日前,针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3753号(教发建议〔2022〕196号)提出的《关于促进乡村教育振兴工作的建议》,教育部网站公布其答复情况。教育部网站截图答复指出,推进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22年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成并上线,整合集成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和就业、考试、学历学位、留学等政务服务事项。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部署加大对农村、边远地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全面推动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常态化应用,着力缓解薄弱学校特别是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等,有效弥合区域、城乡、校际数字鸿沟,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2022年10月9日
其他

教育部长怀进鹏: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作用

日前,教育部召开2022年教育部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会暨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部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治礼出席会议。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部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孙尧主持会议。怀进鹏强调,高质量的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作用,把数字化作为创新乡村教育的有效手段,形成实用管用的课程体系,探索适应乡村学校的数字化教学模式,鼓励高校、职业院校开展数字支教。更多内容一起来看——怀进鹏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就做好“三农”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接续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是传承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巩固拓展十年工作成果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中之重,是落实“三个转向”要求、促进乡村加快发展的关键举措,是践行教育社会服务功能、深化立德树人大课堂的有效途径。今年以来,教育系统强化组织领导、形成教育系统乡村振兴协同推进机制,精准分类施策、构建较为完善的乡村教育体系,聚焦关键领域、筑牢乡村教育保障基础,发挥教育优势、提升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怀进鹏强调,高质量的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办好以学生为本、因地制宜的乡村教育,优化布局、守住底线、提升质量、强化保障。要持续提升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加快构建高质量农林教育体系,发挥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性作用,构建服务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体系,发挥学校教育浸润作用。要深入做好高校定点帮扶,以定点帮扶为纽带深化高校帮扶到县的紧密联系,以乡村人才和产业振兴为重点持续释放高校助力乡村的潜能,以创新试验为动力丰富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以组团帮扶为手段汇聚高校帮扶合力。要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作用,把数字化作为创新乡村教育的有效手段,形成实用管用的课程体系,探索适应乡村学校的数字化教学模式,鼓励高校、职业院校开展数字支教。推进会上,18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与16所云南省地方高校签订校校帮扶协议。教育部机关各司局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出席会议。教育部各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各省(区、市)教育厅(教委)、75所直属高校、14所部省合建高校负责同志及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云南省有关高校负责同志在各分会场参加会议。摄影
2022年10月8日
其他

教育部答复政协提案:构建互联网大数据下的教育评价体系

日前,针对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0765号(教育事业类074号)提出的《关于构建互联网大数据下的教育评价体系的提案》,教育部网站公布其答复情况。教育部网站截图答复指出,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探索推进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在教育评价领域的应用,提升教师教的能力、学生学的能力,包括:加强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以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为抓手促进高等学校信息化教学、着力加强教师队伍信息化能力培训等方面。下一步,教育部将深入研究提出的有关建议,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为契机,指导加快推进教育新基建,服务和支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支持下的教育评价改革,推动《总体方案》落实落地取得新成效。↓
2022年9月30日
其他

河南省实施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行动 将建3000个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

近日,河南教育厅等三部门联合印发《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养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以下简称《计划》)。该《计划》提出,将重点实施乡村教师素质提升行动,为全省每个乡镇设立1至2名首席教师岗位。值得注意的是,《计划》明确的10项重点提升行动中,除了关注教师专业发展,还聚焦教师成长能力提升,提出了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行动,将高质量完成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示范区、示范校建设计划,积极探索新技术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等。根据《计划》,河南将依托河南开放大学、师范类院校等,开展教师培训与学历提升融合项目,支持乡村教师在职便捷提升学历;分期分批对全省所有乡村实施送教下乡项目,提升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将推动实施乡村首席教师岗位计划,为全省每个乡镇设立1至2名共计3000名左右首席教师岗位,建立3000个左右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采取“1+10+100”的“师带徒”模式,覆盖支持全体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与此同时,《计划》还提出了幼儿园教师保教能力、义务教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高中教师新高考适应能力、紧缺薄弱学科领域教师业务能力等针对不同阶段教师能力提升的行动计划,通过开展集中研修、跟岗实践、课堂观摩、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活动,实现各级各类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来源: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2022年9月29日
其他

教育部召开“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实施路径”调研座谈会!8月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进展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日前发布《2022年8月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月报》。2022年8月全国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有何新动态?一起来看一下:摘要教育部召开“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实施路径”调研座谈会,部署深入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工作,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遴选工作的通知》。四川省政府召开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工作专题研究会议。宁夏召开“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评估结果反馈会。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福建等多地举办“数字教育大讲堂”活动。江西、河南印发《关于做好党的二十大网络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黑龙江、四川、陕西等多地部署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战略行动专题调研8月16日,教育部在重庆召开“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实施路径”调研座谈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教育部办公厅、高教司、科技司负责同志参加会议,7个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5所学校以及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代表作交流发言。☑暑期教师研修8月31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暑期教师研修”专题结束,共有1313万教师进行注册学习,约占全国各级各类专任教师数的71.2%。☑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开展首批试点分析评估工作,部署进一步扩大试点,确保党的二十大前实现试点工作全覆盖。☑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8月9日,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遴选工作的通知》,计划2022、2023年分两批遴选不少于2000门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将统一接入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进展☑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按照教育App备案与“双减”工作衔接的有关要求,截至8月底已有1133家企业的2530个教育App完成备案,共计31.76万所学校(不含学前)完成使用者备案,累计受理教育App相关投诉举报1388起。☑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8月17日,“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专家组秘书处发布通知,公布2022年度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名单,共确定123个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其中,区域建设类30个、学校实践类77个、解决方案类8个、研究成果类8个。☑教育信息化宣传
2022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