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虫

其他

知名教授,被“双开”!

3月2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经北京市委批准,北京市纪委监委决定给予首都儿科研究所原党委副书记、所长魏永祥(副局级)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经查,魏永祥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金;工作方式简单粗暴,造成不良影响;甘于被“围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魏永祥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并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及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相关规定,经市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市委批准,决定给予魏永祥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2022年4月,魏永祥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据介绍,魏永祥,男,内蒙古赤峰市人,1967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首都儿科研究所原党委副书记、所长。1996年,魏永祥考取北京同仁医院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韩德民院士,研究嗅功能障碍。2005年留学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历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助理、科技教育处处长、中心实验室主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院长。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中央直属机关第三届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医学分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等编委。在多年从事临床工作中,擅长鼻内镜微创外科手术。主要侧重于微创外科技术对上呼吸道生理功能影响,鼻眼、鼻颅底相关外科以及嗅觉味觉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对各类嗅觉和味觉障碍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诊治等方面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建立了国内首家嗅觉和味觉化学感觉功能实验室,对嗅觉和味觉的主观检查和客观检测以及嗅觉障碍影像学的评估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临床研究。同时开展了嗅觉信号转导机制及嗅神经再生的基础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7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项,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863计划”子课题2项,承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荣获市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120余篇,参编专著及教材12部。承担七年制本硕连读、五年制本科及听力学和视光学专业的授课任务。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1名。2001年和2005年入选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人才工程,2002年进入“北京市科技新星培养计划”并被共青团中央和卫生部评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2003年纳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6年荣获“北京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北京地区百名优秀青年医师”、“首都优秀医务工作者”荣誉称号及“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文章信息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首都师范大学。文章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点击一下获取更多学术资讯👇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2023年3月29日
其他

复旦大学中文系原党总支书记、教授朱文华在上海市肺科医院逝世,享年 74 岁

日,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原党总支书记、教授朱文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
2023年1月7日
其他

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院士逝世

光纤通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梓森,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15日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赵梓森,1932年2月出生于上海市。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信系。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武汉邮电科学院研究院院总工程师,武汉邮电科学院研究院副院长,武汉邮电科学院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家科委光纤通信专家组总体组组长等职务。赵梓森是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主要奠基人和公认的开拓者。他“拉出”我国第一根实用型石英光纤;创立了我国光纤通信技术方案。他作为技术带头人的武汉邮科院,建成了我国第一条光缆通信工程和连通全国的光纤通信线路,为我国光纤通信在高新技术中成为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最小的领域之一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中国光纤之父”。他还是“中国光谷”的主要倡导者,更是“中国光谷”的推动者。赵梓森一生都在科研领域“奔跑”,他常说:“技术永远是不断发展,我们不抓紧推进,就会落后于人。中国现在的光纤,已占世界光纤市场的半壁江山。接下来,我们要使用新材料,做更高水平的光纤,继续在世界领跑。”
2022年12月16日
其他

最新:2022年中科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候选名单公布!

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官网发布《关于2022年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候选名单的公示》,据公示,经初评委员会评审,评选产生通用领域候选名单,包括15名年度人物和5个年度团队;评选产生专用领域候选名单,包括4名年度人物和1个年度团队。名单如下:来源:中科院等。文章内容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点击一下获取更多学术资讯👇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2022年12月13日
其他

北理工迎2位新任校领导

据北京理工大学网站12月9日消息,日前,上级决定,庞思平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姜澜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免去王晓锋的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职务。庞思平庞思平,男,汉族,1973年7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教授。2021年10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2021年11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22年11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姜澜姜澜,男,汉族,1972年7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教授。2022年11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2022年12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试用期一年)。来源:北京理工大学。文章内容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点击一下获取更多学术资讯👇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2022年12月13日
其他

答题有礼 | Eppendorf 五大成员申请出战,环保这块拿捏住了!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绿色环保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知道。但在实验室中,有时却是空有一颗环保的心,奈何条件设施实在达不到环保标准。那么,如何在实验过程中也担起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呢?今天就让Eppendorf来帮帮忙,Eppendorf
2022年12月13日
其他

2所985,齐发Science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山大学分别各添一篇Science。上海交通大学12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郭益平教授课题组联合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在无铅压电陶瓷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成果以“Giant
2022年12月13日
其他

里程碑!工信部直属高校,牵手英国大学兵

12月8日下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创新人才推进中心签约暨成立仪式在明故宫校区举行。我校校长单忠德院士,副校长施大宁、姜斌,研究生院、教务处、学生处、国际合作处、各相关学院领导代表中方出席仪式。布里斯托大学校长伊芙琳·韦尔奇,国际部、计算机科学、电气电子工程和工程数学学院及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处相关领导代表英方出席仪式。姜斌主持南航—布大创新人才推进中心签约暨成立仪式伊芙琳·韦尔奇表示,南航与布大合作密切,渊源深厚,面临疫情挑战,双方付出大量心血克服万难,推动南航—布大创新人才推进中心的成立,这是两校合作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双方持续深化的合作伙伴关系将不仅成为联通布里斯托和南京的纽带,更将成为联通英国和中国的桥梁。她热忱欢迎南航学子加入中心学习,并希望双方共同致力于创新人才推进中心的发展,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进而促进两校取得更为丰硕的合作成果。单忠德指出,南航始终坚持开放办学、开放创新、开放合作、开放共赢,不断深化与国际顶尖大学的交流合作,目前已经与全球近200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南航与布大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前景,长期以来,两校保持着密切联系,建立了深厚友谊。希望双方以本次联合共建南航—布大创新人才推进中心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加强协同创新,共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携手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一流大学。布里斯托大学计算机科学、电气电子工程和工程数学学院院长伊恩·内布里表示,南航是布大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对南航人才培养的质量表示赞赏。他强调,学院将一如既往为南航学生提供一流的学习科研环境,希望南航—布大创新人才推进中心的成立进一步拓展两校在教学与科研的合作。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常务副院长潘时龙指出,学院与布大计算机科学、电气电子工程和工程数学学院自2018年起开展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多维度的国际合作,双方多次联合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互访频繁,在疫情期间仍保持密切的线上合作。他表示,未来将落实主体责任,保障项目有效运行和持续发展。单忠德与伊芙琳·韦尔奇共同签署南航—布大创新人才推进中心协议最后,施大宁作总结发言。他对南航合作办学成果进行简要介绍,并对中英双方为南航—布大创新人才推进中心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希望未来两校能够合力推进中心建设,不断完善机制体制,拓宽合作领域层次,充分发挥协同优势,推动两校互利共赢高质量发展。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以“学术卓越创新与独立前瞻性精神相结合”享誉全球。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担任布里斯托大学校监长达36年。现任校监是前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诺贝尔奖得主保罗·纳斯爵士。截至2018年,该校共培养了13位诺贝尔奖得主。布里斯托大学始终处于全球研究领域前沿,在英国卓越研究框架(Research
2022年12月13日
其他

哀悼!著名水稻专家、杂交粳稻奠基人杨振玉病逝,他与袁隆平并称“南袁北杨”……

据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官网,我国著名水稻专家、杂交粳稻奠基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研究员杨振玉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8日5时09分在辽宁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5岁。公开资料显示,杨振玉1927年11月出生于江西省丰城,
2022年12月12日
其他

“中国生命科学诺贝尔奖”揭晓!

12月10日,2022年度第十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获奖名单在上海揭晓。通过院士、专家函评,评审专家委员会会议评审,评选出2位“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获奖人、“谈家桢生命科学国际合作奖”空缺、3位“谈家桢临床医学奖”获奖人、2位“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获奖人和10位“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获奖人。“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是由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谈家桢先生提议、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生命科学技术奖项,旨在促进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产业化,激励生命科学工作者不断创新。该奖创办15年来,多位获奖者获奖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该奖项已经成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被誉为“中国生命科学诺贝尔奖”。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获奖名单:王
2022年12月12日
其他

香港中医药强校,牵手华润江中推进新冠口服液研究!

12月7日上午,华润江中与香港浸会大学、华润科学技术研究院签署“参灵草新冠研究项目合作意向书“,共同推进华润江中参灵草口服液改善新冠患者免疫、疲劳的临床研究。香港浸会大学暂任首席创新总监刘乐庭教授、协理副校长卞兆祥教授,华润医药首席执行官白晓松、华润双鹤董事长于顺廷、华润科学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支喆等出席会议。为充分发挥香港科学技术创新优势,在华润科学技术研究院香港及内地团队推动下,华润江中与香港浸会大学就中药新药开发、中药大品种孵化等方面合作进行深入探讨,参灵草研究项目的落地对于开启华润集团与香港浸会大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香港浸会大学在香港的中医药教育和研究方面居于领先地位,是首个获得香港特区政府委任的中医医院营运机构,2020年获得香港政府创新科技署InnoHK项目在中医药领域唯一的项目资助。中医药学院院长吕爱平教授2022年获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中医药界第一位欧洲科学院院士,卞兆祥教授荣登史丹福大学发布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来源:江中药业。文章内容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点击一下获取更多学术资讯👇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2022年12月12日
其他

又一大牛学者回国,全职加入西湖大学

呼吸、脉搏、体温、血压,这些能够被仪器精确量化的数字与曲线,是生命存续的切实证据。然而,没有什么比疼痛——一种无法被量化的生命指征,更能让人对身体肃然。在普通人的认知里,疼痛是一个“黑箱”。没有人能清楚地向另一个人描述疼痛,也没有人能确切地共情另一个人的痛感。唯一能确认的是,当痛感袭来,应该是身体哪里出了问题。马秋富长期致力于疼痛通路的研究。在哈佛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和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2022年12月12日
其他

王中林当选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NAI)院士!

12月8日,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National
2022年12月11日
其他

北京大学依多等4人,成为新晋罗德学者

具有“全球本科生诺贝尔奖”美誉的罗德奖学金(Rhodes
2022年12月10日
其他

祝贺!23位华人,入选ACM杰出会员

获得了通信网络和服务领域博士学位,在吉林大学获得硕士和学士学位。他的研究兴趣包括通信理论、算法、网络科学、机器学习和边缘智能,并在上述领域发表技术论文300余篇,专著2部。Jianying
2022年12月10日
其他

武汉大学拒绝提前放假,恢复线下教学,返乡等于挂科

武汉大学12月5日起恢复线下教学工作,本学期教学安排没有改变;如果没有其他的意外发生,期末考试基本按照原计划执行。昨晚喧闹的一夜,丝毫没有改变武大复课的决心,拒绝了学生提前放假的请求,按照原计划完成本学期教学与考试任务,学生提前离校意味着提前挂科。最近几天很多高校都在提前放假,武汉的很多高校也在放假。作为武汉的龙头高校,一举一动都是关注的焦点。是否需要提前放假,相信武大昨晚也纠结了一夜,提前放假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耽误学生的学习;不放一旦出现意外,这个时候学校管理层责任重大,非常考验管理层的魄力与担当了,严重的会丢帽子的。根据武大的最新通知,学校不提供线上考试选项,请同学们不要提前返乡,返乡等于提前挂科。这是目前为数不多敢于坚持自己办学理念的高校了;强如清华与北大,也没有顶住压力,最后选择了“自愿放假”模式,草草结束了本学期的线下教学工作。现在的武大确实是高校中的一股清流了,这个时候敢于顶风而上,确实压力不小,没有勇于担当的气魄是做不到的。当哈工大、西交大与华工忙着为学生提供证明函与保证书放假的时候,武大直接硬气的留下学生,回复线下教学,不得不说这次武大做了一次敢为人先的事情;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全然不受昨夜小风波的影响,坚持12月5号正常教学。这是其他高校需要抄的好作业,包括清北等一干知名高校,你们的暖心举动,在强势恢复线下教学的决定面前,基本不值得一提了。总结在全国高校都在陆续提前放假的大背景下,武大特立独行,敢担当敢作为实为一项壮举,其他名校需要学习一下武大的坚守精神,撂挑子可不是名校应该有的风格。由于口罩因素影响,最近几年很多高校都是在搞线上教学,这对理工科学生影响非常的大,没有实验课程的理工科,与文科有什么区别呢?这是很多家长与学生呼吁恢复线下教学的主要原因。没有实践课程的教学,是非常不完整的,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的,学生素质势必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希望以后有更多的高校抄武大的作业,不要畏首畏尾,应该坚持教学为主,保证学习质量,不受外界情况的干扰,拿出名校应有担当,学校的工作是教学!来源:网易新闻。文章内容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点击一下获取更多考博资讯👇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2022年12月8日
其他

主动投案!高校现任书记,落马

2022年12月2日,广西纪检监察网报道,据北海市纪委监委消息:北海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林旺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北海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据该校官网消息,半个月前(11月14日),北海职业学院举行2022级学生军训总结表彰大会。北海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林旺兴,北海市海城区武装部政委王鑫,副院长麦齐好、纪委书记戚旺家、副院长张钺、副院长刘振华、副院长傅文芳等领导出席,“按计划进行!”林旺兴书记一声令下,军训成果展示正式开始!据公开消息显示,2008年1月,北海发布市人民政府关于朱会东、林旺兴同志试用期满正式任用的通知,其中,林旺兴同志任职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市人民政府同意正式任用:林旺兴同志为北海市职业学院院长(正处级),任职时间从2006年12月试用期开始时算起。2019年3月,林旺兴转任海市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直至此番落马。北海职业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于2003年8月8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77年1月的北海市师范学校,至今已有45年的办学历史。学院设有机电工程系、旅游商贸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教育系、文化与传媒系、基础学科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8个系部。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北海职业学院等。文章内容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点击一下获取更多考博资讯👇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2022年12月7日
其他

教育部原司长病逝,享年66岁!

12月4日,据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发布讣闻: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孙霄兵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日晚在北京逝世,享年66岁。孙霄兵,1956年11月21日生,山西闻喜人,1977级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2003届博士研究生,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2006届博士后。他曾任国家督学(第十届)、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系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2013年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法学。著有《受教育权法理学》《教育优先法理研究》《教育的公正与利益》《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等。2009至2017年三次荣立三等功。2014年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孙霄兵此前曾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博士后导师。另外,孙霄兵曾主持了多部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具体起草修订工作,《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影响深远的法律法规均出自他手。来源: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澎湃新闻。文章内容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点击一下获取更多学术资讯👇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2022年12月6日
其他

高校一外校阳性学生翻墙进校,导致学校静默管理或将被开除!

近日,西北大学紧急通知:某外校学生12月1日14:00从省外返回西安,落地检为混管阳性,12月2日晚被确诊。该生违反西安市疫情防控管理规定,于12月1日下午16:20翻墙进入我校长安校区,先后到学生宿舍楼、西食堂三层餐厅、东操场等地活动并于当日晚违规在校内留宿。12月2日早晨7:10,该生翻墙离开我校长安校区。目前,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共摸排出我校长安校区7名密接学生,并已全部被转运出校进行集中隔离。学校决定,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机制。通知如下:下拉滑动查看全文↓12月4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对此事作出回应,该校委员会发布《关于对贵校通报有关事件的复函》显示:西北大学党委:贵校关于我校学生高某恒违反防疫规定造成重大疫惰传播风险的通报已收悉。我校党委于12月3日清晨已获悉此事,并迅速贵成相关部门认真开展了调查核实工作。在此,首先就高某恒的行为给贵校师生教学生活秩序产生的严重影响和对相关工作造成的损失深表歉意!学校党委对此事件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相关事件经过,研究有关处置意见。高某恒擅自翻墙进入贵校校园并违规留宿的行为,严重违反我校关于学生离校返乡的有关纪律要求,严重违反贵校疫情防控和校园管理相关规定,与其作为公安院校学生的身份严重不符,造咸极为恶劣的影响,既给贵校师生带来健康安全风险和一系列负面影响,也严重损害了我校作为公安院校的形象和社会声誉。学校党委坚决严肃迫究责任,现已按照学校关于学生违纪处分的有关规定,拟对高某恒作开除学籍处理,决不包庇姑息,目前正在履行相关程序,我校将及时告知贵校处理结果。同时,将以此事件作为反面案例在全校范围予以通报,进一步加强对全校学生的警示教育和全面从严管理,教育学生深刻汲取惨痛教训,切实引以为鉴,树牢正确是非观念,强化法纪和规矩意识,严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把稳人生之舵,夯实为人处世,从警成才的思想根基。具体处理内容如下:下拉滑动查看全文↓不久前,11月30日上午,省委书记赵一德来到西北大学,调研高校疫情防控工作。图源:西北大学赵一德强调,高校始终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全省教育系统和各高校要坚决扛起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切实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健全完善校地协同机制和各项应急预案,进一步提高疫情监测、预警和应对能力,严格隔离点规范管理,备足备齐防疫资源力量,做到平战转换迅速、应急处置及时、风险管控有力。多所高校寒假提前,延长假期此外,多所高校调整寒假时间,有的高校从12月19日就开始放寒假,最长寒假天数将近两个月。华南理工大学本学期寒假从2022年12月31日开始,寒假由原来的6周增至7周(2022年12月31日—2023年2月19日)。教职工寒假放假时间为2023年1月4日—2月19日。图源:华南理工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学生放假时间:自2022年12月24日(星期六)至2023年2月17日(星期五)放假,2023年2月18日(星期六)、2月19日(星期日)办理报到注册等相关手续,2月20日(星期一)正式上课。教职工放假时间:自2022年12月24日(星期六)至2023月2月17日(星期五)放假,2023年2月18日(星期六)、2月19日(星期日)照常上班,2月20日(星期一)正式上课。长沙学院11月23日,长沙学院网站发布《关于调整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校历教学安排及寒假时间的通知》,对教学和寒假时间进行了调整:一、2022年12月21日、22日、23日的课程教学任务提前至11月19日(星期六)、12月10日(星期六)、12月17日(星期六)进行。如个别教学任务有冲突,请各教学单位按教学管理规定调整,报教务处备案;教职工上班时间根据学校实际工作安排进行。二、学生2023年1月1日(星期日)开始放假,2月12日(星期日)返校报到;2月13日(星期一)正式上课。三、教职工在履行岗位职责、确保学校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按校历安排时间开始轮休,下学期报到时间为2023年2月10日(星期五)。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教务处发布,关于本学期教学安排的提示,各位同学:近期网络上流传“我校将于12月6日起正式安排各年级离校。剩余教学内容以网课的方式完成,期末考试于开学返校后统一组织进行,开学时间暂定于2023年2月7日”等相关内容谣言,在校园内外散播,扰乱了部分同学的学习计划,并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为维护学校权益,保障正常教学秩序,现提示如下:根据学校目前的安排,教学形式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采取线上或线下形式进行,第16周(12月18日前)所有课程结课,12月30日(周五)之前完成所有考试。请同学们安心学习,积极备考。教学安排和考试安排如有变化会及时通过学校官方正规途径通知。图源:中国民族大学教务处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本学期教学周由原定的19个教学计划周,调整为18个教学计划周;各教学单位、各培养单位须在2022年12月30日(第18周周五)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及课程考核;全体本科生和研究生于2022年12月31日前离校。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在校生寒假放假及开学时间:2023年1月7日至2月17日放假,2月18~19日报到,2月20日正式上课。教职工寒假放假及上班时间:2023年1月7日至2月17日放假,2月18日正式上班。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从第12周周末(11月12日)开始,连续5周星期六补课,2023年1月1日放假。高校始终是疫情防控的重点,我们作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好时刻做好防护来源:西北大学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高校官微、中国青年报、微博。文章内容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点击一下获取更多考博资讯👇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2022年12月6日
其他

四川大学讣告

12月3日,四川大学发布讣告:四川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吴兴明教授,因病医治无效,2022年12月2日19:31分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逝世,享年65岁。据悉,吴兴明教授已患病多年,长期带病坐轮椅授课。2021年3月,吴兴明教授健康情况逐步恶化,24小时离不开呼吸机,今年9月进行了肺移植手术,术后陷入昏迷。2022年10月吴兴明教授退休。讣告介绍,吴兴明教授1957年10月3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白马镇。1975-1977年在内江当知青;1984年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1987年毕业,获文艺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四川大学中文系任教;1998年就读四川大学文艺学博士研究生,2001年获文学博士学位;2010年牵头创办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艺术与文化产业系,任该系主任并工作至今。2022年10月退休。吴兴明教授研究专长为艺术理论、美学、现当代艺术史,为四川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点学科带头人,曾担任中国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副秘书长,理事;中国中外文论学会学术刊物《中外文化与文论》(CSSCI集刊)副主编,四川大学与美国圣地亚哥大学合办的双语国际刊物《艺术研究与评论》副主编。吴兴明教授致力于文艺美学、艺术哲学、设计理论和中西方思想史诸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出版专著有《谋智、圣智、知智、谋略与中国观念文化形态》《中国传统文论的知识谱系》《比较研究:诗意论与诗言意义论》《哈贝马斯研究》《哲学话语研究》《设计哲学论》;有译著(合译)《理解文学要素》;参与主编过大型丛书“文化人格丛书”;在《新华文摘》、《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四川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其科研成果曾获得四川省社科二等奖、三等奖多次,金芙蓉文学奖二次,全兴杯文艺评论奖一次。吴兴明教授一生光明磊落,追求真理,为人师表,深受学生爱戴,在国内外思想文化界享有盛誉。他的逝世是四川大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和中国现代思想研究领域的重大损失。吴兴明教授生病期间,得到了学校、学院领导及同事、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哲人其萎,风范犹存。我们沉痛哀悼吴兴明教授!来源:四川大学。文章内容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点击一下获取更多学术资讯👇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2022年12月6日
其他

凌晨3点半,985大学发出重要通知

12月5日凌晨03:28,华中科技大学官微发出《华中科技大学关于做好近期教学管理工作的通知》: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和属地要求,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经学校研究,现将近期教学管理有关安排通知如下:1.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即日起,学生可自愿申请离校返乡,由院系(培养单位)审批。学校为离校学生提供核酸检测、送站等服务。同时,学校将全力做好留校学生的生活学习保障。2.本学期剩余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返乡学生参加线上教学,留校学生可自主选择参加线下或线上教学。3.考试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同一门课程按同一种考核方式,采用线上、线下或延期至下学期初考试的形式。具体安排由本科生院、研究生院会同院系(培养单位)于12月6日18:00前通知。4.如有疑问,可通过学校网络信息反馈平台http://advise.hust.edu.cn或邮箱advise@hust.edu.cn进行咨询。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文章内容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点击一下获取更多学术资讯👇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2022年12月6日
其他

大学校长受贿超1500万元腐败细节披露:在私企食堂搞“一桌餐”

今年6月落马的广西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思敏腐败细节获披露。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2月1日发布了援引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对6起享乐奢靡典型问题的通报。排名第一的就是“李思敏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旅游及打高尔夫球活动安排,违规收受礼品,公车私用问题”。根据通报,2017年至2022年,李思敏先后多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在公司食堂的“一桌餐”及在高档酒店组织的宴请;与家人接受私营企业主提供赴厦门、云南等地的旅游安排;收受私营企业主送给的高尔夫球杆,先后多次接受打高尔夫球活动安排;先后多次因私使用广西科技大学公务车辆。李思敏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2年7月,李思敏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公开资料显示,李思敏,男,1963年9月生,汉族,江苏苏州人,200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思敏曾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4年4月任广西科技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今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公布了李思敏被查的消息,7月又公布了李思敏被“双开”的消息。经查,李思敏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逾规越矩,官商勾结,大肆敛财。干扰巡视工作,与他人串供,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旅游等活动安排,违反公务用车管理规定,公车私用;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滥用职权,擅自决定多付货款,造成损失;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单独或伙同他人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纪监部门点评:李思敏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党的十九大后仍不知敬畏、不知止,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自治区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自治区党委批准,决定给予李思敏开除党籍处分;由自治区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11月2日上午,来宾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广西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思敏受贿一案。该案由来宾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洪担任审判长,来宾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易军出庭支持公诉。公诉机关指控,2015年至2022年,被告人李思敏利用担任广西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职务上的便利,为有关公司和私营企业主在项目承揽、设备采购以及工程款拨付等事项提供帮助,与他人共同或单独非法收受上述单位和个人给予的财物共计1596.8633万元,其中未遂298万元。李思敏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受贿的犯罪事实,退出部分赃款,认罪悔罪并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公诉机关提请以受贿罪追究李思敏的刑事责任。庭审中,法庭宣读了庭前会议报告。公诉机关当庭出示了书证、证人证言、被告人供述与辩解等相关证据,被告人李思敏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在法庭的主持下就案件事实、受贿既未遂、涉案财物处置等问题充分发表了意见,李思敏进行了最后陈述,当庭表示认罪认罚、真诚悔罪。该案将择期宣判。来源:上观新闻
2022年12月5日
其他

985大学教授跳槽,成副教授!

据《药学进展》杂志消息:此前担任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钧,现已加盟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担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域长聘副教授研究员,系统枢纽(学院)副院长。据中山大学介绍,此前,吴钧担任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据介绍,吴钧教授于1996.9至2000.7在南京大学就读化学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2002.8至2005.8,
2022年12月5日
其他

地方高校,迎来新“一把手”!

日前,河南中医药大学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宣布省委决定:李小芳同志任河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
2022年12月5日
其他

年仅59岁!一著名专家、博导因病逝世

12月2日,《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发布讣告: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彭宝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1月30日6时42分在广州逝世,享年59岁。彭宝岗教授(1963-2022)彭宝岗教授出生于1963年5月4日,江西高安市人。彭宝岗教授1984年毕业于原江西医学院(本科),1997年获得原中山医科大学外科学博士学位。生前曾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主任、肝胆外科主任、肝外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胆胰专业委员会肝癌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胆胰疾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肝胆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肝胆胰微创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等职。曾获评国之名医、中山一院好医生等荣誉称号。彭宝岗教授为人善良、待人宽厚。彭宝岗教授长期从事肝胆胰外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刻苦钻研,成绩斐然,为我国肝胆外科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彭宝岗教授生前长期担任《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委,积极参与我刊编辑、审稿、组稿和撰稿等工作,对我刊的发展壮大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彭宝岗教授的逝世是广东省乃至我国肝胆外科事业的重大损失。彭宝岗教授永垂不朽!《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辑部来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文章内容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点击一下获取更多学术资讯👇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2022年12月3日
其他

江主席的数学题,会做吗?

假设:任意一个星形,五个三角形,外接圆交于五点。求证:这五点共圆。有一篇文章考证历史,得出了原国家主席江同志掌握外语竟有八门之多的结论,令后生惊叹。其实江主席不仅语言、艺术方面造诣出众,对自然科学的掌握也很了得。他在大学时就得“江博士”雅号,足见家学深厚,爱好广博。在毕业纪念册上,同学们留言中提到:“博士自幼即聪慧异常,在校成绩,每列前茅,尤长数学,为全级冠。”江同志的毕业照,摄于1947年中期,江同志21周岁前几个月那么问题来了,“尤长数学”的江主席,数学水平究竟到了何等境界呢?却说2006年,江主席的母校上海交大迎来110周年校庆,学长穿了一身西装,配着一条鲜红的领带,按计划要作一个10分钟的演讲。学长取下手表放在身旁,来了一个幽默的开场白:“今天给我10分钟的时间讲话。我已经整整80岁了,不像你们学数学、学Computer
2022年12月3日
其他

又一高校,将取消博士统考!

近日,浙江财经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发布了《浙江财经大学关于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的温馨提醒》,其中提到,自2023年起,该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硕博连读制”和“申请考核制”两种,取消“普通招考制”(考试科目考核)。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至少有138所高校已经开始在博士招生方式中,全面或部分实行“申请-考核”制,占比超过93%。130余所开始实行的高校中,超过60所已经全面取消统考,在全校所有招生学科普遍推行“申请-考核”制,并将其作为与硕博连读、直接攻博两种方式并列的招生方式之一。与此同时,在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中,这项制度也在悄然执行。深圳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均在进行逐步改革,在全部或部分学科实施“申请-考核”制招生。来源:浙江财经大学。文章内容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点击一下获取更多考博资讯👇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2022年12月2日
其他

地方强校:2025前后,进“双一流”!

11月29日,中国共产党昆明理工大学第十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呈贡校区公教楼小剧场开幕。会上,昆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唐家华表示,学校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前后,至少1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实现“双一流”创建突破。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2022年高校党委集中换届工作第二督导组组长、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李炳泽,第二督导组副组长、云南财经大学保留副厅级待遇干部谢昌浩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昆明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华主持开幕会。唐家华指出,学校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使命、新任务催人奋进,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发人深思,必须以高度的政治清醒和坚定的战略定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保安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勠力同心追求一流、创建一流!学校的总体目标是建设成为扎根祖国西南边疆、面向南亚东南亚、特色鲜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学校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前后,至少1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实现“双一流”创建突破。未来5年,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实现显著提升,贡献率、认可度、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党的建设成效更加显著,学科结构布局更加优化,人才培养成效更加彰显,师资队伍活力更加强劲,科研创新能力更加凸显,服务社会能力更加坚实,文化传承创新更加繁荣,国际交流合作更加深化,办学条件改善更加明显,综合改革内涵更加丰富。唐家华指出,未来五年,是学校抢抓机遇、大有可为的五年,是关乎学校能否成功创建“双一流”极为关键的阶段。学校要以突破一流学科建设,聚力一流人才培养,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一流科研高地,提升一流贡献水平,增强一流治理能力“六个一流”建设为引领;同时,加强文化传承创新,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夯实办学基础条件,提升师生幸福指数,认真抓好改革发展和安全稳定各方面工作,加快推进特色鲜明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新突破、新跨越、新发展。来源:昆明理工大学。文章内容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点击一下获取更多学术资讯👇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2022年12月2日
其他

卢煜明任香港科学院院长

中新网11月30日电
2022年12月2日
其他

多地提醒:尽早返回考试地

12月1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提示,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2年12月24日至26日举行。北京市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温馨提示亲爱的考生: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2年12月24日至26日举行。为帮助大家顺利、安全参加考试,现就考试有关注意事项提示如下:一是合理安排行程,及时返京。对于目前尚未返京的考生,请您随时关注“两地”(当前所在地和考点所在地)疫情防控政策,尽早按照进返京要求返京备考,确保如期顺利参加考试。报考在京参加考试滞留外地的考生在返京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抵京后自觉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防疫措施,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二是做好个人防护,积极认真备考。每位考生都是本人健康防护的第一责任人。建议报考在京参加考试的考生,非必要不离京,在京安心备考,不去人员聚集场所,做好个人防护。三是密切关注研考信息,畅通联络渠道。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确保考生顺利参加考试,请考生务必保持报名时填报的手机号码畅通,以便及时接收重要提醒。请考生密切关注研招网公众号,及时查看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微信公众号(北京考试研考)以及报考点网站有关研考公告等,主动配合组考部门做好相关工作。预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北京教育考试院2022年12月1日记者注意到,日前,多地教育考试主管部门发布研考提醒,提醒考生合理安排行程,加强个人防护,部分地区还要求考生尽早返回考试地,每日健康打卡。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提醒中均未提及考研时间变化。天津:上海:河北:来源:中国青年报综合首都教育、研招网等。文章内容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点击一下获取更多学术资讯👇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2022年12月2日
其他

2008年,82岁的江泽民发表了一篇极具前瞻性论文

2008年,时年82岁的江泽民发表了题为《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的论文,这篇14年前的论文,如今看来仍极具前瞻性,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刻的洞察力和远见。2009年,江泽民在刚刚出版的《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指出:预计到2020年,国际上微电子技术水平将发展到14纳米。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我们自己,只是一代又一代的引进新的生产能力是赶不上世界先进水平的。我们研究人员要争口气,否则发达国家在核心技术方面总是要卡我们的脖子。82岁江泽民2008年发表论文:发展智能化、机器学习将有所作为……图源:知乎这本著作收入了他在1983年至2008年间关于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化问题的重要论文、报告、讲话、文章27篇,附录2篇,17万余字,其中许多文稿是首次公开发表。其中,他于2008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上发表的题为《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一文被置于卷首。论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作了总结,涉及诸多与微电子产业相关的远见。论文指出:高性能计算机和服务器沿着多核CPU和多级并行结构,向万万亿次甚至更高水平迈进,并从单纯追求峰值计算速度向追求综合信息处理效能转变。目前,正在兴起的云计算(Cloud
2022年12月2日
其他

神舟十五号发射圆满成功!哪些高校助力中国航天?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将三名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送上太空。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规划的12次发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11月30日7时33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载人飞船来访。“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身处太空的6位中国航天员,承载了所有中华儿女对浩瀚星空的向往,注解了中华民族可上九天揽月的豪情,也再次描下中国航天的进步足迹。在这条历时三十年的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之路上,航天员、空间站、核心舱、载人飞船、运载火箭、测控通信、空间实验室等各项任务环环相扣,在各项任务中,都有中国高校输送航天工程人才、承担关键性技术难题和科研任务。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为“神舟”保驾护航!此外,大连海事大学科研项目随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南航科研团队、众多南航师生、校友,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研成果支撑。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空间站舱段的“专属座驾”,成功发射了天和核心舱、梦天实验舱等空间站的舱段,以郭万林院士为代表的南航科研人员为长征五号第三次成功发射,尤其是2017年第二次发射以来的归零和验证工作提供了“南航智慧”。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占小红教授团队参与了长征系列多型运载火箭贮箱焊接结构研制任务,开发了跨尺度一体化建模与仿真技术,助力长征5B运载火箭顺利发射。南航88级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校友傅学军担任长征五号B火箭副总指挥兼型办副主任。傅学军所在的型号办公室团队此前曾负责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及发动机改进研制的整体策划、编制和落实生产计划。负责长征五号系列主体结构制造、总装和测试的是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南航85级飞机设计专业校友孟凡新担任总经理,该公司是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总装制造厂,公司的目标是打造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产业化基地。航空学院余莉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降落伞气动减速技术研究,为神舟飞船降落伞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为神舟飞船大型降落伞优化试验评估方法提供了重要指导。在早期的神舟飞船发射中,航空学院顾仲权教授课题组用数年时间,攻关设计了火箭安全运输到发射场的"减振外套"。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周建江教授团队助力解决神舟飞船从太空返回地球后如何迅速、准确地找到返回舱降落地点的技术难题。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占小红教授团队开发的飞船防热承载结构精密激光焊接与高效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于我国载人航天任务中货运飞船与载人飞船的研发和生产。航空学院文浩教授团队“空间结构在轨自主组装的动态控制”。姚卫星教授团队“空间站伸展机构疲劳评估与试验验证”。王志瑾教授团队“空间站柔性太阳翼设计”。自动化学院吴红飞教授团队“空间站大功率电源系统”。机电学院田威教授团队“核心舱复杂结构原位多机器人协同装配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陈照峰教授团队“航天级轻质纳米真空绝热板”。王小涛教授“空间在轨机器人”。陈传志副教授“新型空间弱撞击对接机构及其柔顺控制技术”。南航校友们,根植“红色基因”、怀揣“蓝色梦想”,走出校园、扎根岗位,汇聚成为了南航校友力量,为“牧星”征程保驾护航。1980级校友赵光恒,担任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副主任,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1982级校友秦文波,担任神舟四号的副总设计师、神舟五号飞船系统副总指挥。1988级校友刘刚,担任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1988级校友林涓,担任长征二号F遥十二火箭主任设计师。1996级校友任筱强,担任空间站系统电总体主任设计师。1998级校友周智勇,担任长征二号F遥十二火箭主任设计师。1999级校友仲伟巍,担任中国载人工程航天员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2000级校友于磊,担任天舟货运飞船系统电总体主任设计师。2000级校友蒋金哲,担任空间站系统GNC主任设计师。2000级校友刘敏,担任空间站系统总体设计师。2002级校友孟宪会,担任空间站系统综合测试设计师。2003级校友何永丛,担任天舟货运飞船综合测试副主任设计师。2004级校友孙犇,担任空间站系统电总体主管设计师。2012级(博士)校友李兴乾,担任航天五院总体设计部载人航天器总体研究室主任。西北工业大学育国之栋梁,铸国之重器,西工大人从未缺席。机电学院张卫红院士团队(西北工业大学空天结构技术重点实验室)在长征五号火箭结构轻量化设计、火箭发动机结构高性能设计与增材制造做出了重要贡献。与航天六院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合作,完成了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主传力结构(发动机机架、燃气弯管、摇摆装置等)优化设计。生命学院杨鹏飞副教授,参与我国空间站航天医学实验研究,开展了空间飞行对航天员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为长期飞行任务航天员失重防护锻炼方案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胡海峰,CZ-2F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登月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1987级本科生、2001级硕士研究生。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十二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研制工作,全面参与了空间站建造阶段发射神12-神15运载火箭的研制,参加了将航天员送入空间站的4次发射任务,为中国空间站建造做出了积极贡献。孙勇,现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信息与电子专业总师,1993级电子信息学院本科生、2008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硕士生。先后参与完成了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五号,以及天宫一号,空间站等多个型号数管分系统的研制任务。曾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称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是载人航天领域数管分系统创始人之一。李文钊,CZ-2F火箭安全可靠性副主任设计师,2001级航空学院硕士生。师从宋笔锋教授,现就职于航天科技一院。参加了我国CZ-2F二期火箭研制过程。邵立民,现神舟载人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总体设计部(501部)研究员,航空学院1998级本科生,2002级硕士生,2004级博士生。组织开展空间站工程神舟十二号、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载人飞船并行研制工作和飞行任务准备工作。解决了航天员安全风险控制、手控交会对接、组合体长期停靠等多项技术难题。马动涛,神舟11-神舟15号载人飞船、天宫1-天宫2号空间实验室、天舟1-天舟6号货运飞船、天和、问天、梦天等型号仪表、测控、机械臂、结构机构等分系统510所承研设备研制项目负责人。2002级自动化学院硕士生,现任职于航天五院510所。周涛,师从李士宁教授,是学校计算机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负责CZ-2F火箭控制系统设计,先后参与了空间站交会对接任务和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五号所有任务,获得载人航天突出贡献者等荣誉,为我国空间站建造做出了贡献。航天学院2010级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陈牧野,作为型号总体岗研究人员,参与了长2F遥15的研制工作。1987级计算机学院本科生余国强,771所型号副总工程师,是神舟十四号任务中数管中央单元、环控数据处理装置、医监设备主机等多个重要设备的技术负责人。柏林厚,现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1998级航海学院本科生。从事空间站总体设计和飞行控制工作,目前是空间站任务联合飞控试验队技术负责人。在空间站的工作中,他主要作为系统副总设计师,负责整个空间站的运行管理以及相关的地面研制工作。朱剑冰,现空间站核心舱数管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某卫星型号数管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是2002级计算机学院本科生,2006级计算机学院硕士生。从事航天器数管分系统软件研制工作十余载,先后参与完成了高分重大专项系列卫星、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祝融号火星车等多个型号的星载软件研制任务。范高洁,现空间站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航天学院2004级本科生,2008级硕士生。负责总体飞行方案设计、轨道设计和飞控实施等,目前是空间站任务飞控试验队总体技术负责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默默奉献,托举飞天。北航人用拼搏和汗水开启中国人逐梦太空的航天新征程,接力书写载人航天的新篇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是北航1981级本科生;副总设计师吴志强、张万欣,分别是北航1996级、1997级本科生。载人航天运载火箭系统,首任总设计师王德臣,是北航首届毕业生。长征二号F火箭第三任总设计师、现任总指挥荆木春,是北航1980级本科生、1984级硕士生、2004级博士生。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四任总设计师、现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张智,是北航1983级本科生。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是北航首届毕业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是北航2012级博士生。中国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天和核心舱责任总设计师杨宏院士,是北航2013级博士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是北航1981级本科生。空间站系统总体主管设计师张伟,是北航2003级校友。空间站机械总体主管设计师,是北航2004级校友王羽白。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分系统主管设计师,是北航2008级校友王储。天和核心舱总体主任设计师,是北航2003级校友靳健。天和核心舱总体副总设计师,是北航2002级校友黄兵。载人航天总体室主任,是北航1999级校友李兴乾。载人飞船系统总体主管设计师,是北航2002级校友明章鹏。不仅如此,北航多批科研团队,空天报国,矢志担当,为空间站任务阶段各项关键技术保驾护航。北航科研团队利用电磁干扰发射要素分析和电磁环境适应性测试评估技术,有效保障了空间站的安全运行。北航科研团队研制的先进低热量超音频脉冲方波超声电弧智能化焊接装备技术,直接用于空间站多部套铝合金管路生产。北航科研团队完成了空间站应用核心舱流体回路关键装备的系统可靠性分析验证和在轨极限应力寿命试验评估工作。北航科研团队自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开始航天器交会对接羽流问题研究,应用于神舟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任务中。同时开展了空间站核心舱霍尔推力器电推进羽流研究和空间站实验舱Ⅱ初样/正样阶段的化学推进羽流研究。北航科研团队参与了运载火箭某级发动机产品技术性能提升,为空间站任务的成功做出了贡献。北航科研团队研制的可见光及红外目标探测跟踪器在返回舱着陆过程中完成返回舱及航天员的地面搜救保障任务。北航科研团队计划在梦天舱燃烧科学实验柜中主持开展空间站建造期项目“微重力下小尺度弱强度湍流燃烧研究”。北京理工大学从神舟十二号迈出空间站阶段首步,到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四号在太空相会,北京理工大学始终为中国空间站建造贡献智慧。早前由神十四乘组签收的“天舟快递”已经将神十五乘组在轨驻留所需的生活物资和实(试)验设备送达。其中就包括北理工师生团队研制的“微流控芯片辐射损伤生物剂量仪”载荷,该项技术将用于建立在轨辐射损伤风险监测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北理工研制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信号处理机和微波应答机信号处理机发挥作用,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提供了重要的相对定位测量信息。为了让“太空出差”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北京理工参与研制了航天员全沉浸感虚拟现实心理舒缓系统软件,支持航天员导入全景、普通舒缓内容,心理舒缓系统可以有效地为航天员舒缓心理压力。每次“神箭”出征背后,同样有一批批北理工人,默默耕耘、保驾护航。航天员刘伯明是北京理工大学2018级博士生。何宇,机电学院2007级博士校友,现任载人飞船系统总指挥。敬铮,宇航学院2000届校友,现任空间站系统副总指挥。朱光辰,宇航学院1995届校友,现任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郑伟,宇航学院1997年本科、2000年硕士校友,现任神舟系列载人飞船产品保证经理(副总师)。牟宇,宇航学院2000级校友,总体设计部总体室主任。李蒙,宇航学院2002级校友,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体主管设计师。西安交通大学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6名航天员太空会师!其中,航天员陈冬、蔡旭哲、张陆都是交大人。陈冬,汉族,籍贯河南郑州,河南洛阳出生,中共党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某飞行大队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16年10月,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2016年12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蔡旭哲,汉族,籍贯河北深州,中共党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某训练基地某团某飞行大队副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张陆,与费俊龙、邓清明一起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某训练基地某团司令部空战射击主任,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大连海事大学本次任务包含学校孙野青教授团队承担的“空间辐射计量及生物损伤评估技术”项目。该项目2020年在空间站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立项,经过三年的研制,攻克基于微流控技术实现的线虫自动化培养、运动和组织器官观测和成像等关键技术。接下来的30天里,在空间辐射环境下,将对线虫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器官损伤进行在轨自动化实时监测。回收后,通过对空间处理样品的功能基因组测序,及与空间辐射参数的关联分析,研究空间辐射计量和损伤评估技术,分析空间辐射和微重力协同生物学效应机制。为确保项目高质量标准交付,根据总体工作计划,团队科研人员孙野青、钟润涛、王巍、张萌以及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分系统调度马爱军等先后分四批赶赴发射中心,从实验室搭建、样品准备、实验单元和装置状态确认、验证装载和操作细则等方面开展了紧张周密的工作。还有更多高校团队的贡献,其中更有不少“隐姓埋名”的师生,一个个技术难点的突破,一项项创新成果的诞生,写就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征途中的高校担当!篇幅有限,本文为不完全统计,欢迎大家留言补充。注:以上单位排序为随机。来源:新华社、各高校官微。文章内容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点击一下获取更多学术资讯👇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2022年12月1日
其他

中山大学讣告:眼科巨匠杜念祖教授,在美国逝世!

2022年11月29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发布讣告,原中山医学院附属眼科医院副院长杜念祖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1月22日下午在美国洛杉矶逝世,享年100岁。讣
2022年12月1日
其他

国家杰青余玉刚任安徽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

日前,安徽省委宣布任命,余玉刚同志任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
2022年12月1日
其他

沉痛悼念!沈其韩院士逝世!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沈其韩,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1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沈其韩,1922年4月27日生于江苏淮阴。194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曾任原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所长,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沈其韩长期从事早前寒武纪地质、变质岩石学等研究。他立足于中国的地质实践,在矿床普查与勘探、变质岩石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前寒武纪地质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成果,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回顾几十年地质勘探工作,沈其韩曾感慨:“做研究,为名为利而做,做不好;为了国家的需要来做,才能做好。”附:2022年以来,共和国至今已痛失38位两院院士。1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无党派人士、精密机床设计及工艺专家、原机械工业部(局)科技委员会高级工程师徐性初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1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研究员潘自强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1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矿冶学家、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戴永年在昆明逝世,享年92岁。1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土壤农业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朱兆良在南京逝世,享年90岁。3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技术应用专家、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原研究员毛用泽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3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电磁场理论与天线技术专家、原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副所长陈敬熊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3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海洋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文圣常在青岛逝世,享年100岁。3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动物营养学家张子仪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4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工专家、天津大学教授余国琮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4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焊接专家潘际銮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4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李三立在北京去世,享年87岁。5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庄巧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5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动力学家、哈尔滨工业大学原校长黄文虎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6岁。5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坦克车辆设计专家王哲荣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6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家周勤之,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6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邹竞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6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化学动力学家、矿床地球化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於崇文,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6月23日,半导体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究员梁骏吾,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6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7月8日,晶体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范海福,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7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发光学家,北京交通大学徐叙瑢,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100岁。7月15日,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著名风景园林学家、风景园林教育家,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孟兆祯,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7月17日,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复旦大学原校长、宁波诺丁汉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央文史馆资深馆员杨福家教授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86岁。7月29日,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张兴钤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8月26日,生物医学工程学(医学电子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首席教授王威琪,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病逝,享年83岁。9月1日,变压器制造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浩在沈阳逝世,享年93岁。9月5日,我国著名材料成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德群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不幸逝世,享年78岁。9月23日,采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钱鸣高,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9月23日,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佑启在香港逝世,享年88岁。9月27日,肿瘤分子生物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癌基因与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始人、著名病理学和肿瘤分子生物学家顾健人在上海病逝,享年90岁。10月16日,分子生物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琳芳,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10月19日,军事医学与药物化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冀胜,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10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10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彭一刚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逝世,享年90岁。11月2日,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解思深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11月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11月8日,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晶体与结构化学奠基人之一、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唐有祺先生,因病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逝世,享年103岁。11月16日,著名植物分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文采,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11月27日,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沈其韩,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来源: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章内容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点击一下获取更多学术资讯👇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2022年11月30日
其他

西部985,再布局沿海!

11月26日,西北工业大学海洋研究院成立大会在江苏太仓召开。西北工业大学领导、太仓市领导、国内18名相关领域院士以及100多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嘉宾等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出席成立大会。海洋研究院院长杨坤德介绍了海洋研究院情况。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万小朋、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宋保维、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院长潘光以及杨坤德共同为海洋研究院揭牌。宋保维宣读海洋研究院第一届战略发展委员会名单,万小朋为线下参会的委员代表潘德炉院士、黄维院士、中船第708研究所王征书记、中船第726研究所马晓民所长颁发证书。第一届战略委员会由12名顾问委员、1名主任委员、13名副主任委员以及14名委员组成。宋保维宣读何友院士、李家彪院士、江碧涛院士为海洋研究院首批名誉教授,颜永红研究员、宇波教授为海洋研究院首批客座教授。随后举行了《中船集团与西工大联合共建海洋研究院协议》签约仪式。万小朋、宋保维、中船第708研究所党委书记王征、中船第726研究所所长马晓民、中船第715研究所党委委员、科技委主任陈晏余、海鹰集团副总经理刘超以及杨坤德共同为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揭牌。西北工业大学海洋研究院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西北工业大学航海特色建设,拓展海洋学科,汇聚优秀人才,开展特色鲜明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而成立。海洋研究院坚持“聚焦需求、增量发展、交叉融合、开拓创新”发展思路,重点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汇聚涉海创新力量,深化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立足于将海洋研究院建设成为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新高地。海洋研究院的成立也将为捍卫我国领海安全,发展海洋事业,培育海洋人才提供强有力保障。来源:西北工业大学官微。文章内容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点击一下获取更多学术资讯👇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2022年11月30日
其他

20个!首批全国重点实验室,来了

在中国科技创新版图中,国家重点实验室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这些几乎覆盖所有重点学科领域的科研实体,被称作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主力军”,它们的创新水平和科研产出关乎中国这艘巨轮的创新引擎能转得多快,同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评价一所高校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它们的每一次“大修”,都会备受社会关注。与以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同,越来越多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出现在官方口径中。11月2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召开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会议显示,在2022年,旱作国重室工作成效显著,尤其是高质量完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在基础理论研究上取得多项重大突破。此外,据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官网显示,该实验室名称更新为“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正是首批20个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中的一个,这代表着兰大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改革方面正稳步前行。这些学校,成为标杆!7月15日,科技部组织召开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推进会,会上透露,经过重组、推荐和评议,科技部已遴选出首批20个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批准建设。之后,科技部将集中开展能源、制造等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申报、推荐和评审工作,2023年将集中开展材料、化学等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申报、推荐和评审工作。根据学校官方和媒体报道,在首批20个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中,除了兰州大学外,清华大学的“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高端装备界面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的“微纳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的“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的“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的“畜禽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的“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北京理工大学和同济大学的“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武汉大学等的“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的“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入选名单。从名单来看,一些全国重点实验室是由国家重点实验室整合优化升级而来,例如由湖南省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共建的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正式获批、实施建设,2022年重组为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为中国工程院柏连阳院士,该重点实验室针对杂交水稻领域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科学问题,突破杂交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着力在种业领域打造支撑有力、前沿领先、根基深厚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大楼依托于华中农业大学的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于今年5月完成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由原名称“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更名为“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而该实验室早在1992年3月就由国家批准建设,1994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连续5次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农业科研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依托高校所建生命科学类唯一获此殊荣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针对国家农业发展重大需求,在基因挖掘和新种质创制、新品种培育与产业推广应用等方面坚持不懈努力,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农业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机制管理创新的基地之一。各个高校以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改革为契机,将原有的资源进行整合,面对新时期国家发展重大需求,继续贡献科研力量。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改革,国家相关部门已多次发文推进。早在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要求“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2019年和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出“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2021年3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加快推动国家实验室建设,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体系进行重组。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作用,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这意味着,全国重点实验室可能接替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到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规定,“国家在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创新领域建设国家实验室,建立健全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体系,完善稳定支持机制。”同月召开的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突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国家实验室全面入轨运行,完成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阶段性任务。从“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到“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由“破”到“立”,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调整方式与建设路径,也日益清晰。多所高校,加快推进!为了抓住机遇,顺应时势,各大高校都将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提上了日程,布局规划的脚步不断加快,多所高校召开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推进会。湖南师范大学在9月召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及重组工作推进会上提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下一步的建设,要从冲击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推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加强教材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国际交流,充分利用网络设备举办国际学术交流论坛;加大自科基金申报力度等方面,抓住发展建设中的机遇,为我国水产种业振兴和乡村振兴、为湖南乃至全国渔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燕山大学6月7日召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方案研讨会上,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春祥介绍了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的进程、总体要求和阶段安排,详细介绍了亚稳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方案的重点内容和初步设想,同时提出,要充分拓展思路,在争取更多资源的同时,充分谋划好对现有资源的融合和利用,确保亚稳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顺利完成。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一批新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争以全新的面貌,全力崛起,期待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改革完成后,焕发全新的生机,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来源:各高校官网、科学技术部等,文章内容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点击一下获取更多学术资讯👇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2022年11月30日
其他

985重磅研究院成立,18位院士出席

2022年11月26日,西北工业大学海洋研究院成立大会在江苏太仓召开。西北工业大学领导、太仓市领导、国内18名相关领域院士以及100多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嘉宾等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出席成立大会。上午9时,西北工业大学海洋研究院成立大会开幕,会议由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宋保维主持。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万小朋,太仓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敬宇,马远良院士,徐德民院士,杨士莪院士,陶文铨院士,何友院士,邱志明院士,陆军院士,李华军院士,张平院士,江碧涛院士,中国船舶集团盛纪纲副总经理、中科院声学所李风华所长,哈尔滨工程大学殷敬伟副校长分别致辞。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宋保维主持会议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万小朋致辞太仓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敬宇致辞海洋研究院院长杨坤德介绍了海洋研究院情况。万小朋、宋保维、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院长潘光以及杨坤德共同为海洋研究院揭牌。宋保维宣读海洋研究院第一届战略发展委员会名单,万小朋为线下参会的委员代表潘德炉院士、黄维院士、中船第708研究所王征书记、中船第726研究所马晓民所长颁发证书。第一届战略委员会由12名顾问委员、1名主任委员、13名副主任委员以及14名委员组成。宋保维宣读何友院士、李家彪院士、江碧涛院士为海洋研究院首批名誉教授,颜永红研究员、宇波教授为海洋研究院首批客座教授。随后举行了《中船集团与西工大联合共建海洋研究院协议》签约仪式。万小朋、宋保维、中船第708研究所党委书记王征、中船第726研究所所长马晓民、中船第715研究所党委委员、科技委主任陈晏余、海鹰集团副总经理刘超以及杨坤德共同为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揭牌。西北工业大学海洋研究院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西北工业大学航海特色建设,拓展海洋学科,汇聚优秀人才,开展特色鲜明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而成立。海洋研究院坚持“聚焦需求、增量发展、交叉融合、开拓创新”发展思路,重点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汇聚涉海创新力量,深化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立足于将海洋研究院建设成为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新高地。海洋研究院的成立也将为捍卫我国领海安全,发展海洋事业,培育海洋人才提供强有力保障。来源:
2022年11月30日
其他

介孔二氧化硅2022年顶刊最新表现

导语介孔二氧化硅是一种孔径介于2~50nm的多孔微球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热稳定性以及高的比表面积,从被首次发现以来,介孔二氧化硅一直占据着介孔材料家族的重要位置,已应用于催化、分离、吸附、生物工程、医药等方面,2022年介孔二氧化硅在各大顶刊依旧表现亮眼!2022年11月21日,Chemical
2022年11月30日
其他

重要通知!国考、北京等地区四六级考试延期举行!

国考延期已经在热搜上爆了四六级考试也有地区发布延期了!北京新疆河南河南工业大学发布通知:教育部将会2023年2月、3月份适时举办一次四六级加试考试。河南中医药大学发布通知:不再组织学生参加12月份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统一组织参加教育部举行的加试。郑州大学发布通知:愿意返乡的同学愿回尽回,四六级考试缓考,期末考试公修课下学期返校考试,专业课线上或下学期返校考试。目前河南的“口罩”问题依然很严重,所以很多同学都已回家,按照现在的通知来看,回家可能相当于主动弃考了。🚩由于一校一政策,所以河南是否延期,还是看自己学校的安排哦~河北河北省考试院发布通知:已经报考且无法参加下半年四六级的考生加考一次,具体时间下半年考试结束后通知。ps:目前河北各高校官网还没有这则消息的通知,但已被证实的有廊坊师范、河北经贸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大学和保定学院。山西晋中理工学院教务处发布通知,12月四六级考试执行“两次组考”,加考的为12月10日不在校的已报名考生,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大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延迟通知,具体延考时间待接到上级部门通知后及时发布考务通知,请密切关注学校通知!⚠各位同学省份延期不代表学校延期哦,具体以学校通知为准。未通知但有可能延期的省份有吉林、内蒙古、重庆(部分学校已经放假/已推迟其他考试)。而其他地区是否延期举行,小虫会多多关注相关信息。如果你有新的消息也可以在留言区告诉大家。文章内容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点击一下获取更多学术资讯👇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2022年11月29日
其他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成功独立开展超声引导下MitraClip™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

2022年11月22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二病区主任韩宇教授团队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潘湘斌副院长及其团队张戈军教授和段福建教授的线上指导下,在郭智萍院长的大力支持,在心外科程兆云副院长团队王保才教授、超声科田新桥教授团队李亚南教授、麻醉科林洪启教授团队徐红党教授及护理团队等默契配合下,成功为一名外科高危心脏瓣膜病患者应用MitraClip™实施超声引导下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为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安全,手术在杂交手术室实施。▲图一(韩宇教授团队)
2022年11月29日
其他

竞争激烈!如何成为双A大学生?

专注一站式保研1V1申请扫码获得免费1v1择校方案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2022年11月29日
其他

中部大省,迎来新教育厅厅长!

11月26日,河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一批人事任免。决定任命毛杰为河南省教育厅厅长;决定免去宋争辉的河南省教育厅厅长职务,宋争辉已任河南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毛杰简历毛杰,女,汉族,1968年10月生,研究生、教育学博士,中共党员。历任郑州外国语学校教师,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教务主任,郑州市第十六中学副校长,郑州外国语中学校长、书记,郑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2015年3月起任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原中州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17年1月起任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现任河南省教育厅厅长。宋争辉简历宋争辉,男,汉族,1966年3月生,河南淇县人,1991年7月参加工作,199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信阳师范学院院长、党委书记,郑州大学党委书记,河南省教育厅厅长,现任河南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来源:河南组工官方公众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网、河南省教育厅官网,文章内容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点击一下获取更多学术资讯👇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2022年11月29日
其他

这位诺奖得主,拟加盟复旦!

11月27日,在复旦经济学科百年主题系列活动中,由复旦大学和法国图卢兹经济学院共同建设的“复旦大学创新与数字经济研究院”揭牌,未来将以柔性方式引进11名在创新与数字经济领域享有国际声誉的学者,其中包括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让·梯若尔,并组建由让·梯若尔和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担任联合主任的学术委员会。法国图卢兹经济学院教授让·梯若尔是经济学界颇有影响力的学者,其研究贡献涵盖了几乎所有经济学领域,是数字经济迄今最重要的经济理论“双边市场和平台竞争理论”的奠基者和创始人,并经常为欧盟委员会、联合国以及政府机构提供政策建议。让·梯若尔简介让·梯若尔(Jean
2022年11月29日
其他

清华大学回应,及提前放寒假!

清华大学学生处近日发布消息,回应近期的防疫工作。11月27日晚,清华大学校团委公众号“清华紫荆之声”发出通知,清华大学返乡送站专线已经开通。11月24日下午,清华大学召开全校辅导员会议,校党委副书记过勇老师介绍了近期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情况,并对同学们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过勇老师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最近校党委书记邱勇老师、校长王希勤老师每天都会主持召开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研判形势、处置疫情、制定政策。学校高度重视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在会前专门收集了同学提出的问题。不是所有的建议和要求都能被采纳和满足,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但学校会力争做到件件有回应。全校师生团结一致共克时艰。1为什么要严格进出校管理?同学们从新闻报道中可以了解到,近期北京疫情形势十分严峻复杂,已经连续多日单日确诊过千,新增社会面筛查人员持续增加。北京高校接连出现阳性病例,甚至在个别学校出现了聚集性疫情。因此,学校及时调整了学生和教职工的进出校管理规定。学校很理解由于加强进出校管理给同学带来的影响,包括心理上的感受,但是由于疫情形势逼人,尤其考虑到高校是人员密集场所,这是十分必要的措施,希望同学们理解。当前,每天学校仍然有一定数量的同学经审批临时出校或临时入校。院系在审批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和满足同学的切实需求,另一方面要和同学们一起做好在校外的疫情风险防控。学校11月22日刚处置了一起疫情,某院系有一名研究生同学上周日经审批出校与家人一起办理重要个人事务并于当日返校,本周二其母亲被确诊阳性。学校迅速启动疫情处置程序,还好到目前为止一切平稳。这名同学的进出校审批没有问题,我们没有苛责他的地方,但是我们需要意识到,只要有出校的情况,就存在疫情的风险。因此,进出校审批不只是根据同学申请的事由简单决定批准还是不批准,各院系一定要和申请的同学一起商量好如何降低在校外的疫情风险。2为什么针对学生和教职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我们关注到近期网上有很多同学对于学校针对学生和教职工执行不同的进出校管理规定有很多意见和不满,这里作为重点解释一下。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进出校管理”中的“校”到底是什么含义?这里面有三层含义,意味着三种不同的校园边界。第一层意义上的“校”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清华园周边围墙围起来的校园,包括教学科研区、学生区、教学区和西南片的家属区等。第二层意义上的“校”是更大范围的校园,还包括周边的双清公寓、五道口金融学院、昌平200号基地等教学科研和学生住宿区,蓝旗营、荷清苑、学清苑、双清苑等教职工家属区,甚至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等。第三层意义上的“校”就是5月份实行校园封闭管理,教学科研区、学生区、教学区与家属区物理隔离开的“最小校园”,不包括西南片的家属区、青年公寓和15-18公寓等,但是通过闭环交通的方式把双清学生公寓和五道口金融学院纳入了进来。同学们可能会看到平日校园严格进出校管理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人从周边校门进出,感到“不公平”,但这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居住在“大校园”,尤其是居住在周边家属区的教职工和双清公寓的研究生。按照学校的规定,教职工必须保证“两点一线”,不得在校外参加聚餐聚会聚集性活动。尽管不能说这样一点风险都没有,因为教职工的家属有在外面上班的情况,可能也会有极少数的教职工没有遵守学校的规定,但学校是有明确规定和严格要求的。其次,教职工和学生的不同居住特点决定了在疫情处置中会造成完全不同的后果。以11月15日出现的我校某退休教职工疫情的处置为例,与他同时空的同学被集中到“健康驿站”隔离观察,我们也注意到有同学在网上发表的不满意见,确实很遗憾给这些同学带来了影响;同时,与这名离退休教职工同时空的教职工有的被转运到政府指定的隔离点进行隔离,有的被要求居家隔离,其中后续也有出现阳性病例的情况,但是总体影响面有限。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这样的病例发生在同学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学生宿舍人员密集,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洗漱间。按照疫情处置流程,全校的学生宿舍都要被封控5天,阳性同学所在的宿舍楼的所有同学都要被转运到校外的集中隔离点。目前北京这一轮的疫情病例数已经过万,社会的隔离点和方舱资源非常紧张,在转运和集中隔离方面都会存在巨大困难。因此,在学生宿舍出现疫情比在家属区的后果要严重得多。第三,校园布局和资源不足给校园疫情防控带来很大的困难。今年5月,学校下了很大的决心将教学科研区、学生区、教学区和家属区分隔开来,把校园的边界从“校”的第一层含义缩小到第三层,代价非常大。不仅是西南片的家属区,青年公寓、15-18公寓、西院等教职工家属区需要被细致地划到校外,还有校医院、食堂的使用等一系列问题。校医院是为全校师生服务的,住在家属区的教职工,尤其是离退休教职工都有到校医院就医、取药的需求。由于公费医疗制度,校外的医院替代不了这种需求服务。其间,校医院克服种种困难做了很大的努力,上午住在校外的医护人员上班,为教职工和家属服务;在中午集中消杀后,下午集中住宿在双清南楼学生宿舍的医护人员为校内的师生服务。本来教职工都可以进入校园开展科研工作,他们和家属可以进入校园用餐、体育锻炼,而在那个特殊阶段都不行了。老师们没有怨言,首先保障同学的需求,尽可能把资源都隔到了学生这一边,但是也希望同学们了解老师们的牺牲和付出。全校后勤3000多名职工只有不到1000多住在校内,如果他们不进入校园,谁来做饭、保洁、保安,提供后勤服务?5月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到是因为学校利用了准备修缮的紫荆公寓19号楼和刚建成尚未有学生入住的双清公寓南楼,集中安排住校的教职工住宿,即使这样仍然有一批教职工就是睡在办公室和工作场所。而现在这些条件都不具备了。同学们提的意见都很对,学校应该加强进出校管理、教职工一视同仁,学校应该为住校工作的教职工提供条件保障,学校应该保障校园的正常运转。但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全部实现上述目标确实存在困难。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也是积极响应同学的意见,学校近期会进一步严格对于教职工进出校的管理,包括实行“白名单”制度,降低到岗率,严格要求本人和同住人做不到“两点一线”的教职工不能进校,严格限制包括教职工家属在内的校外人员进校等,具体以学校发布的通知为准。3关于11月21日校园发现核酸检测“10混1阳”后应急处置的问题11月21日,我校学生区发现核酸检测“10混1”弱阳性的疫情,学校迅速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并于第二天早上解除,目前一切平稳。在处置的过程,暴露出我们的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同学们也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学校高度重视,并多次召开复盘会,进一步完善了应急处置方案。同学们提的很多意见很好,我们已经认真吸纳,这里也想借机会解释一下。同学们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信息发布。学校当天上午8:58接到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的通知,迅速组建现场指挥部并启动应急处置程序,于10:12在info上发布了公告,并通过学生工作体系、相关学生宿舍的楼层长体系和校内网络平台转发,但是仍有同学提出没有及时获得信息。当天由于同时有其他高校出现了确诊阳性的疫情,网上出现了一些谣言和不实信息,造成了信息干扰。我们会进一步完善信息发布的流程,并争取给受到影响的同学提供更加细致、更加及时的信息。第二是餐饮问题。有同学抱怨品质不高,发放不及时。很抱歉出现这样的问题。学校党委书记邱勇老师和校长王希勤老师非常重视,专门提出了工作要求,学校也进一步完善了方案,未来一定会改进。同时也希望同学们理解,在短时间内为涉及到的7栋学生宿舍的6900多名同学及时提供餐饮服务,饮食中心和各食堂的师傅们确实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第三是管控解除。按照疾控部门“三样本两平行”的要求,在这次疫情处置中相关学生宿舍楼的管控解除经历了比较长的时间,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也造成了部分同学比较焦虑,我们很抱歉。目前北京市已经优化了管控解除的要求,未来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有改进。征求意见过程中,许多同学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如提前公布处置流程、明确楼层长角色、加强人员力量调配等,这些意见非常好。4关于近期核酸检测的相关要求虽然目前已经执行比较严格的进出校管理政策,但由于不是完全封闭管理,校园仍然存在输入性风险。最新的变异病毒传播更加隐蔽,在这样的情况下及早发现、及时处置非常重要。一旦出现二代,甚至三代病例,有可能局面就会失控。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并按照规定及时进行核酸检测。学校会严格按照上级关于核酸检测的相关要求,不断优化核酸检测点位设置和时间安排,力争方便同学们开展检测。目前来看,全校教职工按时进行核酸检测的情况比学生的情况要好,这里包括同学们你们所有的任课教师和导师。老师们也很忙,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在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积极配合学校的防疫要求。5关于同学关心的其它问题关于“北京健康宝”和“紫荆码”联动,以及灰码的管理,学校会及时研究改进相关工作。关于“一二·九”合唱,学校已经做出安排,不再进行集中比赛,而是淡化评比并开展各院系演唱视频网上交流。对于同学们关心的教学安排调整问题,学校正在研究方案并征求院系、老师的意见,以学校后续发布的通知为准。此外,清华大学校团委公众号“清华紫荆之声”11月27日晚发出通知,为更好服务并保障同学在返乡途中的健康安全,清华大学提前开通学生返乡“清华专线”,免费直送学生至北京西站、北京站、北京南站、朝阳站、丰台站、首都机场T2/T3、大兴机场7个站点。疫情期间,清华大学响应服务同学需求,设立“清华专线”,支持同学们乘坐专线从学校出发直达各火车站、机场,尽量减少或不乘坐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专线的运行时间为11月29日至12月4日,所有专线行车途中不停靠,采取“线上提前预约+免费乘坐”模式。为减少学生步行、骑车压力,送站专线设置清华校内和双清公寓上车点供同学候车。来源:清华大学学生处、清华紫荆之声。文章内容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点击一下获取更多学术资讯👇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2022年11月29日
其他

一家实验室被通报,实控人今年新成立16家核酸检测机构

11月24日,因为对核酸检测结果录入异常,刚刚成立了3个多月的核酸检测机构兰州核子华曦实验室出现在兰州市官方通告上。今日(11月27日),西宁方面发布公告,澄清西宁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从未参与西宁市任何核酸检测及相关工作。企查查信息显示,兰州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注册于2022年8月8日,西宁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成立于本月12日,它们背后的唯一大股东都是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核子基因”),实际控制人为张核子。企查查信息显示,张核子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企业有20家,基本都是生物科技和基因科技公司,其中5家企业已经注销。而全国共有30多家“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下称“核子华曦”),背后的控股公司基本都是核子基因,而实际控制人都是张核子,但法人各有不同。数据统计显示,截至发稿时,核子基因仅在2022年就注册了16家“核子华曦”,注册时间大多集中在近3个月。其中,11月份注册了西宁公司;10月份批量注册了珠海、泉州、厦门、银川、太原、青岛、大连、海口8家公司;9月注册了北京核子华曦未来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和贵州公司,8月份注册了兰州公司;5月份注册了内蒙公司。核子基因还通过其100%控股的合肥、南宁、云南的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核子华曦的合肥公司、南宁公司和云南公司。不仅有新注册,核子基因还将2家公司更名为“核子华曦”。今年9月27日,将哈尔滨华实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更名为哈尔滨核子华曦医学检验有限公司,8月8日,深圳核子基因还将苏州核研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更名为苏州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并在经营范围中增加“检验检测服务”。据11月25日兰州市卫健委发布的情况通报:2022年11月24日上午,兰州市七里河区依据核酸检测结果组织转运阳性感染者时,发现个别待转运群众健康码显示核酸检测阴性。经实地核查,此次事件的基本情况是:“兰州核子华曦实验室收到核酸检测样本,按照实验室检测流程,于11月23日18时许将检测结果异常人员信息推送至七里河区联防办,区联防办第一时间通知社区告知相关人员原地等待转运。11月24日1时许,兰州核子华曦实验室工作人员误将个别核酸检测异常人员名单信息录入阴性人员信息包中上传至工作系统,使个别待转运人员健康码显示核酸检测阴性。兰州市卫健委通报称,此次事件的发生,干扰了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和疫情防控工作,暴露出兰州核子华曦实验室对工作人员管理不严格,审核把关不到位。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兰州核子华曦实验室予以严肃处理。”另据西宁晚报消息,西宁市卫健委回应网传“西宁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参与西宁市核酸检测”一事,表示经核实,自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以来,西宁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从未参与西宁市任何核酸检测及相关工作。
2022年11月28日
其他

哀悼!兰州大学女教师跳楼身亡

刚刚,惊闻兰州大学女教师段晓红跳楼身亡的噩耗。微博大V@罗小卫发文爆出了这一消息。多位疑似段老师的学生微博发文哀悼。据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官网介绍:段晓红,女,汉族,甘肃省兰州市人,1989年至1993年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系并获学士学位,2007年于西北师范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最后学位)。1993年6月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至今。段晓红老师,愿您安息,一路走好!来源:微博、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等。文章内容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点击一下获取更多学术资讯👇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2022年11月28日
其他

迎来爆发!2022年华南理工大学4篇Science/Nature

iNature基于铂族金属的催化剂几十年来一直是化工行业的主要焦点。好的催化剂以中等强度结合底物,因此反应物结合和产物解吸都不会限制反应。铂族金属通常在许多反应中都符合这一标准,不能被铁等更便宜的金属所取代,因为铁在反应条件下通常会氧化。2022年11月24日,莱斯大学Naomi
2022年11月27日
其他

院士候选人!211高校,迎来新党委书记

据辽宁大学官网消息,2022年11月26日,辽宁大学在蒲河校区校部办公楼317会议室召开干部会议。辽宁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省公务员局局长孙宏伟宣布省委决定并讲话。辽宁省委决定:潘一山同志任辽宁大学党委书记;周浩波同志不再担任辽宁大学党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主持会议。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国林参加会议。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有关同志,辽宁大学领导班子成员,在校内设机构(部门)负责同志、二级单位党政负责同志代表参加会议。潘一山简历潘一山,男,汉族,1964年5月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中共党员,著名力学专家。1980.09-1984.07,阜新矿业学院工程力学专业学生;1984.08-1987.01,阜新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1995.09-1999.06,清华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后,美国密歇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国家级人才项目领军人才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兴辽英才计划”杰出人才。1987.01-1993.05,阜新矿业学院科研所教师;1993.05-1994.05,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冲击地压研究所副所长;1994.05-1998.10,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1998.10-2002.05,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00.09-2003.1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质学博士后);2002.0--2002.09,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处长;2002.09-2003.07,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2003.07-2008.06,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副校长;2008.06-2013.06,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2013.06-2013.1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2013.12-2015.06,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委书记;2015.06-2022.08,辽宁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22.08-2022.11,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2022.11起,任辽宁大学党委书记。潘一山教授研究方向为煤矿冲击地压、瓦斯突出、煤层气开采。在采矿工程领域从事冲击地压、矿震、煤和瓦斯突出等煤矿灾害的成因、机理、预测及防治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潘一山教授是201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潘一山教授长期从事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研究工作。建立了冲击地压扰动响应失稳理论,研发了煤岩微震、电荷及吸能支架等监测防治装备,解决了冲击地压矿井安全开采的重大技术难题,成果写入我国《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等法规标准等文件中,在全国冲击地压矿井推广执行。以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出版专著1部,以第一完成人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0件、美国专利2件,发表SCI/EI学术论文70余篇。2010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0年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022年荣获第14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来源:辽宁大学、教育部官网。文章内容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点击一下获取更多学术资讯👇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2022年11月27日